羣書考索 (四庫全書本)/後集卷10
羣書考索 後集卷十 |
欽定四庫全書
羣書考索後集卷十
宋 章如愚 編
官制門
秘書
周外史掌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書 漢圖籍所在有石渠石室延閣廣内貯之於外府又有御史中丞居殿中掌蘭臺秘書及麒麟天禄二閣蔵之於内禁後漢圖書在東觀桓帝始置 祕書監掌典圖書古今文字考合同異屬太常
魏武帝置祕書令典尚書奏事 文帝置中書令而祕書改令為監掌藝文圖籍之事初屬少府自王肅為監乃不屬其蘭䑓亦蔵書籍而御史掌之魏薛夏云蘭䑓為外臺祕書為内閣晉武帝以祕書併入中書省著作之局不廢 恵帝復别置祕書監併統著作局掌三閣圖書自是祕書之府始居於外 梁曰祕書省 後周祕書監亦領著作監修國史 隋祕書省領著作太史二曹後又改監為令
唐武徳初改為監龍朔二年改祕書省為蘭臺改監為太史天授初改祕書省為麟閣 神龍初復掌經籍圖書領著作太史二局通判省事其後國史太史分為别曹而祕書省但主書繕勘校而已
宋太平興國始建昭文館史館集賢院皆總為崇文院及端拱初建祕閣擇三館書籍真本并内出古畫墨迹蔵之亦在崇文院中淳化中詔祕閣次三館祕書省仍𨽻京百司時祕書雖有監少監丞郎校書郎正字著作郎佐皆以為寄禄官常帶出入郎官至祕書監有特令供職者有以他官兼領有以判祕閣官兼判者 至道中宋白始以翰林兼祕書監祥符中楊億乃以祕書監判祕閣兼祕書省事凡邦國經籍圖書悉歸祕閣而祕書所掌掌祭祀祝版而已 元豐正名既罷館職盡以三館職事歸省祕書省置祕書省職事官自監少至正字不領他局初除龍圖閣學士王勝之為祕書監時寄禄官已正議大夫盖金陵欲重此選又勝之雅有文學故也
監掌書籍圖史天文厯數之事屬有五著作佐郎祕書校書正字各以職𨽻長貳惟日厯非編脩官不預元祐中復置館職已而随官資除授或預内外職任不必専在館中 紹聖初罷之 宣和初改元豐之制増為十八員以倣登瀛洲之數 建炎三年罷紹興元年復置五年立定十八人為額太史局文徳殿鐘漏所𨽻焉 隆興元年詔監少丞外以七員為額二年詔依祖宗舊法更不立額
少監〈隋煬帝置後改為令唐龍朔中改為侍郎尋復太極中増少監為二員宋元豐初除葉均繼除孫覺皆一時選也〉掌秘書圖籍國史天文歴數之事
丞〈魏武帝置祕書令及丞典尚書奏事黄初中有左右二丞後省晉復置齊梁尤重後周栁蚪為祕書丞時祕書領著作不參史事因蚪為丞始令監掌唐龍朔中改為蘭臺大夫尋復宋淳化中詔祕書丞仍舊惟無定員及不専職分莅中外之任元豐正名始定為職事官下並同〉掌參領書籍國史天文厯數之事〈元豐制〉
祕書郎〈後漢馬融為祕書郎詣東觀典校書魏武嘗以劉邵為之晉掌中外三閣經書校閱脫誤亦謂之郎中武帝分祕書圖籍為甲乙丙丁四部使祕書郎中四人各掌其一宋齊尤為美職皆為甲族起家之選待次入補其居職例十日便遷齊梁末多以貴人子弟為之無其才實北齊又謂之郎中隋祖諱忠除中字唐分判校冩功程事龍朔中改為蘭臺郎尋復舊天授初曰麟臺郎尋亦復舊唐祕書郎三人掌四部圖籍皆有三本一曰正二曰副三曰貯〉校冩分貯集賢院史館昭文館祕閣經籍圖書則祕書郎主之〈元豐制見上 元祐四年祕書郎並除陞朝知縣已上資序人任滿除集賢校理紹聖初罷校理〉
校書郎〈漢之蘭臺及後漢東觀皆蔵書之室當時文學之士校書其中故有校書之職後於蘭臺置令史又選他官入東觀乃令典校祕書或撰述傳記盖有校書之任而未為官也故以郎居其任則謂之校書郎以郎中居其任則謂之校書郎中當時重其職故學者稱東觀為老氏蔵室道家蓬莱山至魏始置祕書校書郎後周屬春官之外史唐掌讐校典籍為文士起家之良選其𢎞文崇文館著作司經局並有校書之官皆為美職而祕書省為最唐校書郎掌讐校典籍判正文字皆辨其紕繆以正四庫之國史焉〉編緝校正定其脱誤則校書郎主之〈元豐制見上建炎罷紹興復置又參酌舊制必召試學士院而後命之〉
正字〈後漢桓帝初置祕書監掌圖書古今文字考合同異其後監令掌圖籍之紀監述作之事不復専文字之任矣今之正字盖令監之遺職校書之通制歴代無聞北齊集書省掌諷議有正書祕書省司經籍有正字隋四人唐因之掌刋正文字其官資輕重與校書郎同貞元八年屬集賢殿〉編緝校正定其脱誤則正字主之〈元豐制見上建炎罷紹興復置又參酌舊制必召試學士院而後命之也〉
著作佐郎〈漢東京圖書悉在東觀故使名儒碩學入直東觀撰述國史謂之著作東觀皆以他官領焉盖有著作之任而未嘗為官員也魏明帝太和中始置著作郎官𨽻中書省専掌國史後置佐著作郎官𨽻中書省専掌國史後又置佐著作郎亦屬中書晉祕書監自調補之元康詔曰舊著作舊屬中書今祕書既典文籍宜改中書著作為祕書著作於是改𨽻祕書後别自置省謂之著作省而猶隸祕書著作郎一人謂之大著作専掌史任佐著作郎始到職必撰名臣傳一人宋齊以来遷佐於下謂之著作佐郎亦掌國史集注起居梁初周捨裴子野皆以他官領其職與大著作同陳為令僕子弟起家之選後周屬春官之外史唐為著作局亦屬祕書省龍朔改著作郎為司文郎中佐郎為司文郎尋復舊初著作郎掌修國史及製碑頌之屬分刋局事佐郎貳之徒有撰史之名而實無其任其任盡在史舘其屬有校書正字〉掌脩纂日厯祭祀祝辭則著作郎佐主之〈元豐制見上初除林希為大著豐稷為小著皆一時選也〉
經筵 周官師氏掌以媺詔王保氏掌諫王惡 漢武時兒寛見帝語經學 宣帝甘露三年詔諸儒講論五經於石渠閣光武平隴蜀後數引公卿郎將講論經理建武五年受尚書通大義毎朝令桓榮敷奏經義 顯宗時張酺以尚書教授數講於御前 肅宗即位引酺㑹庭中使酺講尚書一篇建初四年會諸儒于白虎觀講五經同異帝親臨决如石渠故事靈帝詔三公選通尚書章句舉楊賜侍講于華光殿
唐太宗時置𢎞文館精選天下文學之士又命孔頴逹講五經正義 𤣥宗開元十三年改麗正脩書院為集賢殿書院選耆儒日一人侍讀以質史籍疑義置集賢院侍讀學士侍讀直學士褚元量馬懐素為侍講毎入闕門則令乗肩輿以進親自迎送以申師資之禮韋處厚通五經義穆宗詔入為翰林侍講學士
宋太祖召趙孚對後殿講周易又召王昭素對便殿令講易乾卦 太宗太平興國八年用吕文仲為侍講又幸國子監孫奭講尚書 真宗咸平元年召崔頥正講尚書於景福殿又於苑中説大禹謨以年老致仕仍充直講二年以楊徽之夏侯嶠並為翰林侍讀學士侍讀學士邢昺為翰林侍講學士先是侍講朱崇首置此職擇耆舊以充其選班次如翰林學士設直廬於祕閣侍讀更直 仁宗天聖元年上始御崇政殿召翰林侍講孫奭馮元講論語初詔雙日至是隻日亦詔講讀六年又命孫奭講尚書 景祐元年以賈昌朝趙希言王宗道楊安國並為崇政殿説書日以二人入侍講院崇政説書自此始 慶厯三年詔御史中丞侍講延英閣故事中丞無預經筵者以昌朝善於講論特詔之四年命曽公亮講毛詩王洙讀祖宗聖政録丁度讀前漢書初元昊叛罷讀至是復命講讀 皇祐三年御延英閣讀易又御集賢閣講易英宗時御邇英閣召講經史 元豐官制廢翰林侍讀侍講學士但以為兼官必侍從以上兼之其秩卑資淺則為説書嵗春二月至端午日秋八月至長至日遇隻日入侍邇英閣輪官講讀 元祐七年復増學士之號 元符元年省
神宗時司馬光進讀通鑑漢賈山䟽因言從諫之美拒諫之禍又讀通鑑漢紀至曹參代蕭何為相一遵何規矩上曰使漢常守何之法久而不變可乎光曰不獨漢也夏商周之子孫茍能守法雖至今存可也建炎二年三月甲午詔經筵講論語讀資政通鑑至四月庚申上諭宰執曰故事自五月至八月罷講筵朕以寡昧履兹艱難方夙夜孜孜於經史若如故事則累月當廢疑義無所質朕欲勿罷可乎羣臣皆稱善於是詔勿罷講筵〈聖政〉 宋朝講讀官初未有定制 太宗始命吕文仲為侍讀繼而加翰林學士侍讀 真宗時乃特置翰林侍讀學士班次翰林學士舊講讀官毎見先賜坐暫起講復坐 仁宗富於春秋乃令儒臣並就御案遂為故事王安石以為道之所存禮亦加重請復賜坐不行程頥為侍讀請坐不從 元祐間蘇頌為侍講請如慶厯故事詔講讀官遇不講日各進漢故實二事
崇政殿説書宋景祐元年置以賈昌朝為之 四年改為天章閣侍讀 慶厯二年以趙師民預講官復為崇政殿説書〈分紀〉盖秩卑資淺則為説書不兼侍講元祐間范純夫乃以著作佐郎兼侍講司馬公休又嘗以著作佐郎兼侍講前世所未有也〈吕原明家塾廣記〉 崇寜中初除説書二人皆以隐逸起蔡宗吕瓘仍遂其性詔以士服随班朝謁入侍〈同前〉
職名宋之制有士曰殿學士曰閣學士曰雜學士曰待制曰殿撰曰修撰曰直閣殿學士士有觀文有資政有端明資望極峻無吏守無典掌惟出入侍從備顧問
觀文殿大學士非宰相不除 皇祐元年詔置觀文殿大學士寵待舊相今後須曽任宰臣乃得除授時賈昌朝由使相右僕射觀文殿大學士判尚書都省觀文殿置大學士自昌朝始 三年詔班在觀文殿學士之前六尚書之上〈會要〉 自是嘗任宰相者出必為大學士 熈寜中韓絳宣撫陜西河東得罪罷守本官四年用明堂恩授觀文殿學士宰相不為大學士自絳始〈續㑹要〉
觀文殿學士以寵輔臣之去位者 觀文殿即舊延恩殿初為文明殿學士〈四朝國史〉 慶厯七年宋庠言文明殿學士稱呼正同真宗諡號兼禁中本無此殿額其學士理自當罷乞擇見今正朝或
祕殿以閣學士易之乃下詔改為紫宸殿學
士以參知政事丁度為之〈㑹要〉 時學士多以殿名為官稱丁遂稱曰丁紫宸〈歸田録〉 八年御史何郯以為紫宸不可為官稱於是改延恩殿為觀文殿歐陽公云觀文乃隋煬帝殿名理宜避之盖當時不知然則朝廷之士果不可以無學也 即殿名置學士〈㑹要〉以丁度為之〈東齋記事〉自後非曽任執政者弗除〈續㑹要〉 熈寜中王韶以熈河功元豐中王陶以宫僚雖未歴三府亦除是職盖異恩也然韶猶兼端明殿龍圖閣學士〈續㑹要〉
資政殿大學士學士亦以寵輔臣之去位者 資政殿在龍圖閣之東序 景徳二年王欽若罷參政後真宗時置資政殿學士以寵之在翰林學士下侍讀學士上 十二月復以欽若為資政殿大學士班在文明殿學士之下翰林學士承㫖之上資政殿置大學士皆自欽若始 景祐元年詔資政殿學士薛奎班在翰林學士承㫖之上〈薛奎事見實録〉 康定二年右正言梁適請遵先朝故事定以員數康定詔大學士置二員學士三員〈㑹要〉 舊制資政殿大學士學士並以寵朝臣之去位者 元豐中韓維陳薦皆以東宫舊臣故特授焉〈㑹要〉
端明殿學士惟學士久次者始除近嵗以待簽樞云端明殿即西京正衙殿也〈退朝録〉 後唐天成元年明宗即位之初四方書奏命樞宻使安重誨進讀懵於文義孔循獻議始置端明殿學士命馮道趙鳳俱以翰林學士充班在翰林學士上後有轉改止於翰林學士内選任初如三舘例職在官下趙鳯轉侍郎諷任圜特移職在官上後遂為故事 晉天福五年廢開運元年復〈五代史〉
宋太宗時程侍郎羽為之後随殿名改為文明殿學士慶厯中改文明為紫宸復改紫宸為觀文〈其改置本末見觀文殿〉明道二年改承明為端明復置端明殿學士以翰林侍讀學士宋綬為之在翰林學士之下大抵宋朝皆以翰林兼領不以翰林兼領者唯程戡王素乃特拜也自明道訖元豐無前執政為之者近来以待學士之久次者元豐中以前執政為之自曽孝寛始以見任執政為之自王安禮始〈㑹要〉 政和中嘗改為延康殿〈職畧〉 建炎二年都省言延寜殿學士舊係端明殿學士詔依舊〈中興㑹要〉近拜簽樞者多領焉
閣學士雜學士宋庶官之外别加職名所以厲行義文學之士髙以備顧問其次與議論典校讐得之為榮選擇尤慎元豐中修三省寺監之制其職並罷滿嵗補外然後加恩兼職直龍圖閣省郎寺監長貳補外或領監司帥臣則除之待制雜學士給諫以上補外則除之係一時恩㫖非有必得之理〈奏議〉 元祐二年詔増復館職及職事官並許帶職尚書二年加直學士中丞侍郎給舍諫議通及一年加待制 紹聖三年詔職事官罷帶職非職事官仍舊〈㑹要〉
待制 唐永徽中命𢎞文館學士一人日待制于武徳殿西門
文明元年詔京官五品以上清官日一人待制于章善明福門
先天末又命朝集使六品以上二人随仗待制代宗永㤗時勲臣罷節制無職事皆待制于集賢門凡十三人崔祐甫為相建議文官六品以上更直待制其後著令正待制官日二人 開元中毎日以六品以上清官兩人待制於衙内〈唐職林〉 據紀元云永徽中詔許敬宗毎日待制于武徳殿此始有待制之名 永泰元年敕裴冕等並集賢待制此始有待制之所然則盖唐設官也
宋景徳元年置龍圖閣待制以杜鎬戚綸充並依舊充職 祥符二年詔班視知制誥列其下 元祐令從四品掌侍從備顧問有所獻納則請到或奏對〈續㑹要〉
龍圖閣 宋大中祥符中建龍圖閣在㑹慶殿西偏北連禁中閣東曰資政殿西曰述古殿閣上以奉太宗御書御製文集及典籍圖畫寳瑞之物〈㑹要〉及宗正寺所進屬籍世譜〈四朝志〉有學士直學士待制直閣學士 大中祥符三年置以杜鎬為之班在樞宻直學士之上 六年詔給䘖在本官之上〈㑹要〉
直學士 景徳四年置以杜鎬為之班在樞宻直學士之下 祥符六年詔給衘在本官之上〈㑹要〉待制 景徳元年初置以杜鎬戚綸為之並依舊充職 四年詔班在知制誥之下並赴内殿起居〈㑹要〉自改官制為學士初復之職或知制誥平出除之〈官制舊典〉
直閣 祥符九年以馮元為太子中允直龍圖閣直學士名始於此
天章閣 天禧四年初建天章閣在㑹慶殿之西龍圖閣之北 明年仁宗即位修天章閣工畢奉真宗御製安于天章閣東曰羣玉殿西曰蘂珠殿以在位受天書祥符故曰天章取為章于天之義天聖八年置待制 慶厯七年又置學士直學士〈㑹要〉又有侍講學士 慶厯七年初置在龍圖閣學士之下學士罕以命人迄於仁宗世纔王摰一人而已
直學士 慶厯七年初置在龍圖閣直學士之下〈㑹要〉
待制 天聖八年初置寓直於祕閣與龍圖遞宿尋命范諷鞠詠充職〈㑹要〉
直閣 政和中置詳見貼職
寶文閣 在天章閣之東西序羣玉蘂珠殿之北即舊日夀昌閣 慶厯改曰寳文 嘉祐八年英宗即位詔以仁宗御書御集蔵于寶文閣 治平四年神宗即位始置學士直學士待制恩賜依龍圖英宗御書附于閣〈㑹要〉
學士 治平四年初置以吕公著兼
直學士 治平四年初置以邵必為之〈㑹要〉
待制 治平四年初置
直閣 政和中置
顯謨閣 元符元年曾布鄧詢仁各申請建閣詔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撰閣名五以聞續建閣蔵神宗御集以顯謨為名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詔以顯謨閣為熈明閣仍置學士直學士待制續奉㫖仍以顯謨為額 崇寜元年詔顯謨閣學士直學士待制如三閣故事序位在寶文閣學士直學士待制之下 三年又詔以熈寜元豐功臣圖形於顯謨閣〈㑹要〉
學士 建中靖國元年置
直學士 建中靖國元年置
待制 建中靖國元年置
直閣 政和中置
徽猷閣 大觀二年初建以蔵哲宗御集置學士直學士待制
學士 大觀二年初置
直學士 大觀二年初置 待制 大觀二年初置直閣 政和中置 待制 大觀二年初置
敷文閣 紹興十年置實録院檢討朱翌申請乞建閣以謹藏徽宗聖製詔閣以敷文為名〈中興㑹要〉置閣學士直學士待制等官〈職畧〉
學士 紹興十年置
直學士 紹興十年置
待制 紹興十年置
直閣 紹興中置
煥章閣 淳熙十五年建蔵高宗御製
學士 淳熈十五年置
直學士 淳熈十五年置
待制 淳熈十五年置初除劉國瑞也
直閣 淳熈十五年置
華文閣 慶元二年建以奉孝宗御製置學士直學士待制直閣等官
學士 慶元二年置
直學士 慶元二年置
待制 慶元二年置
直閣 慶元二年置
貼職 祖宗以来重之有集賢殿修撰 後改右文殿直龍圖閣直祕閣三等 政和四五年二浙福建諸路監司郡守往往交通内官多以應奉有勞遷職遂有未嘗朝覲天子因忽為待制班從官者蔡京不樂政和六年因増其目置修撰與舊為三等 曰集英殿修撰 唐張昌齡為北門修撰孫逖為集賢殿修撰修撰之名始於唐也 曰右文殿修撰 舊名集賢殿政和六年御筆集賢殿無此名祕書省殿以右文殿為名見任集賢殿修撰並改作右文殿修撰 曰祕閣修撰〈同上〉置直閣與舊為六等曰龍圖天章寳文顯謨徽猷祕閣〈置人〉
〈見前〉朝廷除授自此宻矣舊貼職無雜壓
至是因増至乃定為雜壓〈蔡絛國史外補〉 祥符九年以馮元為太子中允直龍圖閣〈㑹要〉直閣之名始此〈元傳〉 宋以史舘昭文舘集賢院為三舘皆寓崇文院端拱元年置祕書於崇文院以右司諫直史舘宋泌為直祕閣〈長編〉直舘直院則謂之舘職以他官兼者謂之貼職元豐以前凡狀元制科一任還即試詩賦各一而入否則用大臣薦而試謂之十舘官制行廢崇文院為祕書監建祕書閣於中自監少至正字列為職事官罷文舘直院之名獨以直祕閣為貼職皆不試而除盖特以為恩數而已 紹興十年置直敷文閣淳熈十五年置直煥章閣淳熈令自集英殿修撰至直祕閣為貼職
羣書考索後集卷十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662年 (提及)
- 1129年 (提及)
- 1163年 (提及)
- 1089年 (提及)
- 792年 (提及)
- 725年 (提及)
- 983年 (提及)
- 998年 (提及)
- 1023年 (提及)
- 1034年 (提及)
- 1051年 (提及)
- 1092年 (提及)
- 1098年 (提及)
- 1128年 (提及)
- 1049年 (提及)
- 1005年 (提及)
- 1041年 (提及)
- 1087年 (提及)
- 1096年 (提及)
- 1004年 (提及)
- 1010年 (提及)
- 1007年 (提及)
- 1030年 (提及)
- 1063年 (提及)
- 1101年 (提及)
- 1108年 (提及)
- 1188年 (提及)
- 1196年 (提及)
- 1116年 (提及)
- 988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