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學士文集 (四部叢刊本)/校語一卷
蘇學士文集 校語一卷 宋 蘇舜欽 撰 清 河焯 撰校語 景上海涵芬樓藏白華書屋刊本
|
蘇學士集校語〈蘇學士集行世惟商邱宋氏刊本舊本罕見今假海甯陳氏藏何義門校本勘其異同並補錄施元之跋何校勝宋本遠〉
〈甚茲以何校爲大字以宋本注于下〉
歐序
〈一葉一行〉無原字
蘇學士文集總目
武功蘇 舜欽 字子美
〈一葉四行〉無古詩二十四首六字 〈七行〉無與同年三字 〈十七行〉
無己卯冬三字 〈二十行〉有二首二字
〈二葉二行〉無感懷二字 〈五行〉無古詩二十首五字 〈六行〉無揚子
江觀風浪六字 〈九行〉無高文悅三字 〈十行〉無釋字 〈十三〉
〈行〉作揚子江觀濤吳江亭看月寄張子野十四字 〈十四行〉無
越州二字 〈十五行〉無之作二字 〈十六行〉無歸値風三字
〈十七八行〉作出京後寄韓二歐陽九杜二
〈三葉一行〉撿書下有高山別鄰幾一行 〈三行〉作答呂公初 〈五行〉
暴作大無雷霆二字 〈七行〉無古詩二十首五字 〈八行〉無依
韻二字 〈十行〉無詩字 〈十一行〉 無 和鄰幾三字 〈十二行〉 無
依韻見月遇雨六字 〈十三行〉無夜聞感而成詠六字 〈十六〉
〈行〉作張生攜琴酒見過 〈十八行〉無呈子履三字 〈二十行〉作
留別王原叔
〈四葉一行〉無和子履三字 〈二行〉無尹字 〈四行〉作答公素學士
〈九行〉無古詩十八首五字 〈十行〉無若神二字 〈十二行〉作郡
侯見訪 〈十三行〉無赴彭門三字 〈十四行〉無寄字 〈十五行〉
無感詠二字 〈十七行〉無庶子泉三字陽冰上有李字
〈五葉二行〉無子華二字 〈五六行〉作夜出盤門呈黃尉 〈十一行〉無
古詩十四首五字 〈十二行〉作黃雍佚老亭 〈十三行〉無還家
二字 〈十四行〉無和歌二字 〈十五行〉無詩字 〈十六行〉無圖
字〈十七八行〉作演化彈琴 〈十九行〉無同年二字 〈二十行〉無
丙子仲冬四字
〈六葉六行〉無淮上二字 〈八行〉無律詩三十四首六字 〈十十一行〉作
師黯寄彭甘 〈十四行〉無後字 〈十六行〉 無 夏日呈王尉五字
〈十七行〉無還鄕二字
〈七葉一行〉無游南内三字 〈二行〉無游江南三字 〈三行〉無和馬承
之四字 〈六行〉無獨字 〈七行〉無過字 〈八九行〉作含元殿基
〈十行〉無望字 〈十一行〉無留題二字 〈十二行〉無宿終南山
下五字 〈十三行〉無與友生會話五字 〈十四行〉作王揚庭宰
巫山 〈十六行〉無春暮初晴四字 〈十七行〉作寄王耿 〈十八〉
〈十九二十行〉作范希文尹師魯歐陽永叔
〈八葉四行〉無和遇二字 〈五行〉作先公愛馬 〈八行〉無律詩三十九
首六字 〈十行〉無無錫二字 〈十三四行〉作通越門 〈十五六七行〉
作秀州城外思解生
〈九葉一行〉無杭州二字 〈二行〉作安濟亭看潮 〈四行〉無長橋未明
四字 〈五行〉無晚霽二字 〈九行〉無藍田二字 〈十行〉無冬夕
有懷四字 〈十二行〉無答和叔三字 〈十五行〉 無 有感二字
〈十七行〉無有感二字 〈十八行〉無野步有感四字 〈二十行〉
作和公素丹陽晚望見懷
〈十葉二行〉無題壁二字 〈七行〉作鶴唳 〈八行〉作松江橋對月 〈九〉
〈行〉作答杜丞相 〈十二行〉 律 詩四十三首六字無 〈十三行〉無
晚字 〈十四行〉 無 依韻二字 〈十五行〉無見寄二字 〈十九行〉
無三夕二字 〈二十行〉作懷月聽琴
〈十一葉二行〉作宿虎丘寺 〈八行〉無步亭二字 〈九行〉無亭字 〈十〉
〈一行〉無揚州城南四字 〈十五行〉吟作游 〈十六七八行〉作墨寶
亭之集賢 〈十九行〉作霅上游何山
〈十二葉一行〉無偶書二字 〈二行〉作寒夜答子履 〈三行〉作游曹氏
園 〈五行〉無道中作三字 〈六行〉作法喜堂 〈七行〉作贈儈則
暉 〈八行〉無關都官三字 〈十至十三行〉作答葉侍讀 〈十五行〉
作嘉樹亭 〈十六行〉無偶作二字 〈十七行〉作夜聞笮酒 〈十〉
〈八行〉無南中二字 〈十九行〉作卷第十一 〈二十行〉無書七首
三字
〈十三葉二行〉作上范公書 〈三行〉作上三司使葉公書 〈四行〉無京
兆字 〈五行〉無冲字 〈六行〉作上孔公書 〈七行〉作上文相公
書 〈八行〉作卷第十二 〈九行〉無書六首三字 〈十二行〉作答
范公書 〈十五行〉無公字 〈十六行至十四葉二行〉無諮目一至
七七行
〈十四葉三行〉作卷第十三 〈四行〉無上書疏狀九首六字 〈六行〉作
詣匭上言 〈七行〉火上有論字 〈十二行〉作詣匭上疏 〈四行〉
作卷第十四 〈十五行〉無啓表十二首五字 〈十六行〉作上奉
寧軍陳侍郞啓 〈十九行〉後有哀穆先生文祭舅氏文祭滕子
京文三行
〈十五葉三行〉無第一二字 〈四行至七行〉第二表等字皆作又字
〈八行〉作卷第十五 〈九行〉無記序雜文十六首七字 〈十一行〉
作大悲殿記 〈十二行〉無新修二字
〈十六葉四行〉無孝子二字 〈四行〉作卷第九 〈七行〉無誌銘八首四
字 〈十一行〉無知代州三字誌下有銘字 〈十 行〉作 崔處士
君墓誌銘 〈十三行〉作太常博士宋公墓誌銘 〈十四行〉作屯
田郞中鄭公墓誌銘 〈十六行〉作卷第十 〈十七行〉誌銘六首
四字無
〈十七葉二行〉後有韓公行狀王子野行狀二行〈四行至十行〉俱無
〈十二行〉作蘇學士文集目錄終
蘇學士文集卷第一
武㓛蘇 舜欽 字子美
〈一葉六行〉無傍注〈平〉字 〈七行〉鎖〈鎖 十二行〉父 〈又 十六行〉舜 〈堯〉
〈十七行〉干〈扞 十九行〉使 〈史〉
〈二葉七行〉荣〈榮 十二行〉眦 睚〈睚眦 十八行〉頓 〈頑〉 寨 〈塞〉
〈三葉五行〉火〈大 六行〉已 〈之 八行〉騎 虜指笑〈虜𮪍笑指 十五行〉薾 〈榮〉
掉〈棹 十七行〉新 〈斯〉
〈四葉二行〉明〈名 十行〉辮 〈瓣 二十行〉尙 〈向〉
〈五葉十一行〉殷勤〈殷殷 十四行〉棖 〈張 十五行〉不 爲傷生事更多
〈宋本無更多二字何云据舊校增〉
〈六葉十行〉截〈絕 十八行〉侍 〈倚〉
〈八葉十五行〉堄〈塊〉
〈九葉一行〉 蒿 〈蓬〉 大 小言〈宋本作一首校分作二首〉 了 語不了語二〈篇文刻鑑〉
〈孔文仲〉
蘇學士文集卷第二
〈一葉二行〉揚子江觀風浪〈舊校云此首鈔本 八行在吳越大旱後〉艱 〈難 十三行〉風
〈雨 十四行〉忍 〈忽 十五行〉纇 〈蕾 二十行〉令 〈今〉
〈二葉三行〉北〈闕 十一行〉旌 帛〈束帛何云束鈔作旅今定爲旌字〉
〈三葉九行〉生〈坐 十二行〉餓 〈飢 十三行〉徒 〈多 十七行〉羌 賊〈賊羌〉
〈二十行〉懟〈對〉
〈四葉二行〉滂沱〈霶𩃱 十行〉上 〈漸〉
〈五葉二行〉去〈奔 三行〉指 〈措 五行〉精 〈情 二十行〉寄 仲文〈脫仲字〉
〈六葉二行〉塵〈城 四行〉迂 〈返〉
〈七葉二行〉唯〈爲 十六行〉番 〈蕃 二十行〉暱 〈匿〉
〈八葉一行〉句涌疑句漏否則當爲句甬左傳哀二十二年越滅吳請
使吳王居甬東注中會稽句章縣東海中洲也第六卷有重過
句章郡詩其爲句甬無疑 〈七行〉册〈詩〉
〈按三行夢斷風一䬃下從文鑑及時刻宋詩鈔作別爲一篇題爲別鄰㡬余賦高山詩以見意後見舊校云鈔本如此〉
〈九葉三行〉仆〈自 八行〉暴 〈淫 十二行〉看 〈首〉
蘇學士文集卷第三
〈二葉五行〉冀州綠髮三十一〈冀州二字 六行從舊校增〉面 〈腼〉珂〈河〉健〈倢 九行〉
凄〈棲〉
〈三葉一行〉皆〈香 四行〉塵 〈纖〉澈特〈徹將 六行〉經 〈徑 十行〉淸 〈精〉苦〈若〉
〈十一行〉俛〈勉〉
〈四葉四行〉君〈書〉愜〈感 五行〉無 花字淸下有尊字 〈九行〉惚〈忽 八〉
〈行〉將疑鏘
〈五葉一行〉義〈意 十七行〉臆 〈膈〉所〈四 十八行〉烈 烈〈不開〉之〈者 二〉
〈十行〉器〈亦〉於〈于〉川〈水〉
〈六葉一行〉平〈疇〉玉〈璧 二行〉嗟 〈吁 七行〉羽 〈質〉據〈踞〉瑟〈琴〉何氏書和
子履雍家園詩後云此詩亦載歐公外集據歐集則荆公四家
詩選中亦有之 剝落〈歐集作解剝〉君之〈作知 十七行君〉震 下有起
字 〈二十行〉𥾝〈緬〉鏗〈鑑〉
〈七葉一行〉凛〈廩 三行〉賦 〈賊 九行〉聚 〈竪 十行〉迸 〈落 十七行〉𥾝 〈緜〉
〈八葉一行〉衝〈冲 三行〉治 〈住 五行〉可 下有休字 辦〈辨 十行〉㾕
〈音審瘁 二十行〉思 〈事〉
〈九葉六行〉已〈樂 九行〉滯 □〈濡滯〉八〈入 十行〉□ ᖡ□〈晨夕苦〉
蘇學士文集卷第四
〈一葉三行〉然於〈放然 十一行〉庖 〈𢊍 十二行〉炙 〈釂 十四行〉見 跋
已〈跋己見 十六行〉關 〈閔 十七行〉身 〈世 十九行〉益 〈抑〉
〈二葉一行〉於〈與 二行〉琚 〈裾 四行〉辜 〈 十二行〉蹤 〈縱〉
〈三葉一行〉惚怳〈忽貺〉具〈俱 四行〉但 耽寢〈耽晝寢 五行〉鶱 〈騫十四行〉
孺〈立〉
〈四葉六行〉力辯〈力辨 八行〉森 〈生 十行〉寇 〈官〉椎〈追 十五行〉揶 〈邪〉
〈五葉二行〉含〈舍 十四行〉波 〈浪 十五行〉經 〈徑 十七行〉漫 〈熳 十〉
〈八行〉平〈半 十九行〉 子 〈予 二十行〉歎 〈難〉
〈六葉四行〉石〈古〉晃〈見 六行〉嶔 〈嵌〉飣〈餖 七行〉飣 餖〈餖飣 八行〉未 〈又〉
〈九行〉聞〈文 十行〉南 〈向 十九行〉瞰 〈看 二十行〉 楞 〈稜〉
〈七葉三行〉子履〈杖履 四行〉彼 〈被 九行〉擿 〈撾 十七行〉 碧 〈壁 十〉
〈八行〉相疑明
〈八葉十二行〉眷〈卷 十三行〉予 〈子〉
〈九葉一行〉礔�〈霹靂 五行〉必 〈心 十一行〉 澄 不流〈不流流〉紛紛〈澄〉
〈澄 十五行〉精 〈淸 十六行〉餖 〈飣〉
〈十葉六行〉葉〈木〉汙〈汚 八行〉忘 〈妄 十一行〉嘉 〈佳〉
蘇學士文集卷第五
〈一葉十四行〉虎步〈步虎〉
〈二葉二行〉褊〈偏 八行〉精 〈積 十四行〉北 〈此 十八行〉入 噤慘〈人襟滲三〉
〈字何云以意改〉
〈三葉一行〉月石硯屏歌〈石月屏圖 四行〉得 〈成 五行〉且 〈或〉兩〈二 七〉
〈行〉常蛾〈嫦娥 十行下同〉吸 〈向 十一行〉爍 〈爛〉
〈四葉三行〉至〈主〉仗〈伏 十五行〉兼 〈問 十八行〉蘿 〈羅〉
〈五葉二行〉木〈水 七行〉𠨜 〈㩻 十四行〉柅 〈楃 十七行〉鴈 〈燕 十八〉
〈行〉緣〈原 十九行〉歌 〈□〉
〈六葉三行〉王〈玉下 九行同〉郛 〈郭 十三行〉疾 病〈病疾 十四行〉已 〈以〉
〈十七行〉立世資〈勤誦讀〉圓曲勿自悅〈時命不復說何云圓曲以取世資所謂草竊也鑑本亦誤〉
〈十八行〉�〈紲〉恰旅〈拾稆 十九行〉漿 〈飲〉渴〈竭〉
〈七葉三行〉長〈中 六行〉貪 〈食 七行〉才 足〈足才 九行〉𠨜 𡰈〈㩻甈〉
〈十二行〉大〈天 十四行〉騐 〈念 十六行〉汙 〈汚 十七行〉 暇 〈敢〉
〈二十行〉輊〈幹〉
〈八葉一行〉媼〈嫗 七行〉當 〈賞 十二行〉尫 〈羌 十四行〉惰 〈隨 十五〉
〈行〉麾〈揮〉伏〈復 十七行〉令 〈今〉
〈九葉一行〉蜜〈密 四行〉牢 〈勞 七行〉情 〈清 十四行〉映 〈隱 十七行〉
鵶〈啞 十八行〉閔 〈閒〉
送梁子熙聯句
大榮大辱能生死人〈叔才〉二物不並以撓厥眞〈子美〉之子病悶腸如車
輪〈叔才〉勞憂到母餓寒著身〈子美〉世俗鹵莽輒置莫親〈叔才〉文殺光艷伏
不得伸〈子美〉凄吟哀號酸入四鄰〈叔才〉夜計破午若燕若秦〈子美〉腹憤軋
軋胸奇陳陳〈叔才〉淮國晚嶺吳渠春津〈子美〉去謝夙蘊歸逢故辛〈子美〉雌
火在丑刮鑿遯屯〈叔才〉駕風鞭霆以脫凡鱗〈子美〉
山谷䟦云景祐元年仲春子美于蜀綾紙上楷寫字極端勁可
愛叔才蓋才翁舊字此篇不見于家集
右聯句一首並跋義門從山谷集錄補餓寒原作寒餓光艶
原作光燄腹憤原作腸憤鞭霆原作鞭鱗均依宋槧豫章黃
先生集校改
蘇學士文集卷第六
〈一葉十一行〉闕〈殿 十二行〉觚 〈〉
〈三葉七行〉刑〈型 八行〉算 〈等〉
〈四葉七行〉揶〈邪 九行〉寞 〈莫 十一行〉塘 〈堂 十二行〉古 今〈今古〉
〈五葉六行〉緌〈纓 七行〉電 〈殿 九行〉尊 〈爭 十七行〉陳 〈原作塵何云疑作陳〉
〈六葉二行〉去去〈去□〉
〈七葉二行〉貶〈謫 三行〉寬 〈慰 四行〉袞 〈原作裒何依 七行范集附錄改〉來 〈原作束何依范〉
〈集附 十二行錄改〉相 〈向 十六行〉界 〈事 十八行〉亭 〈當〉
〈八葉六行〉駛〈駃 七行〉帷 〈斃〉
蘇學士文集卷第七
〈一葉十行〉刮〈括〉
〈二葉五行〉寞〈莫 七行〉鑑 〈鏡〉
〈三葉二行〉唐〈塘 四行〉後 〈浚 十一行〉燒 〈曉〉
〈四葉十二行〉蕭〈瀟 十三行〉無 原本缺三字
〈五葉三行〉烹〈魚 十四行〉淮 〈懷 十五行〉晴 陰〈隂睛〉
〈七葉十行〉棲〈栖 十四行〉世 〈色何又云後 十七行村詩話作色〉諳 〈諧〉
〈八葉二行〉去字下何云吳郡志作住
蘇學士文集卷第八
〈一葉二行〉首字下有次韻二字 〈三行〉角〈閣 十一行〉眄 盼〈盼盻〉
〈十三行〉穽〈盡〉箴〈任 十五行〉揶 〈邪 十九行〉日 〈自〉
〈二葉一行〉雨中聞鶯何云歐公嘗與聖兪泥滑滑及自作畫眉鳥詩
俱書之殆此篇耳 〈九行〉甚〈盛 十二行〉居 〈𤠔 十九行〉蛇 〈蚘〉
〈二十行〉如〈入〉
〈三葉四行〉空〈還 八行〉翟 〈敵〉
〈四葉三行〉是〈吳郡志 六行作時〉微 〈隂〉
〈五葉十一行〉見〈是 十四行〉山 〈上〉
〈六葉五行〉槪〈 七行〉罹 〈離〉
〈七葉一行〉寞〈莫〉分〈憤〉流〈風〉迴〈行從吳郡六行志改迴〉則〈志作八行荆〉去〈志作十四行鎭〉淸〈明〉
〈八葉十七行〉引〈飲 十九行〉光 〈平〉
獨酌〈出晁補之所記乃其眞蹟〉
一酌澆腸俗慮奔鷃微鵾大豈堪論焚靈當日能知此肯入滄
江作旅魂
蘇學士文集卷第十一〈原作第九〉
〈一葉五行〉刀〈刃〉殭〈彊 七行〉焉 〈哉 八行〉行 無狀行無狀〈疑有 十訛〉
〈六行〉於〈以 十七行〉憂 〈幽〉
〈二葉六行〉小善〈善小 二十行〉意 〈慈〉
〈三葉四行〉襞〈檗 八行〉殞 命捐軀〈捐命 九行〉掇 〈輟〉之以〈此書印本稍後者之以一〉
〈作以 十四行之〉蓋 〈益 十九行〉頃 〈輕〉
〈四葉一行〉槪〈 二行〉川 〈州 五行〉貳 〈二据范集 八行附錄改〉于 〈子〉□〈于疑守字〉
〈范集附錄作 九行局于一州〉制 〈置 十五行〉而 〈又從 十九行附錄〉寇 〈貪〉
〈五葉六行〉俟〈使從 七行附錄〉返 〈反 九行〉虜 〈□ 十三行〉惰 〈墮 十五行〉
亢〈先 十七行〉幸 甚下又重幸甚二字 練護〈護練〉
〈六葉十行〉藝文〈文藝 十一行〉謄 〈騰〉闔下似脫門字 〈十八行〉衷下
有焉字某下無爲字
〈七葉三行〉蓋〈亦〉尺一〈一尺〉詳〈羣 十七行〉時 雖可欺〈時雖欺之 十八〉
〈行〉丈〈又〉
〈八葉十行〉忠下有臣字 〈十四行〉反〈失 十五行〉辭 〈詞下 十九行同〉董 〈薰〉
〈十葉一行〉問〈聞 七行〉山 〈三 八行〉傷 〈韙 九行〉奴 〈□ 十四行〉翹
翹〈詡詡 十五行〉幹 〈體 十七行〉次 〈路〉
〈十一葉十七行〉讎〈酬〉
〈十二葉四行〉孳〈蘖 九行〉翟 〈□ 十九行〉構 〈搆〉
〈十三葉四行〉窮鞫〈鞫窮〉
〈十四葉五行〉時下有惟字
蘇學士文集卷第十二〈原作第十〉
〈一葉四行〉開〈見〉京下有師字 〈六行〉趣尙〈趨向 十二行〉嫌 疑〈疑嫌〉
〈十三行〉捽〈猝 十五行〉鈎 賾〈賾言〉 存 〈在〉
〈二葉七行〉栖栖〈棲棲 八行〉笑 我〈譏笑 十九行〉適 下有故字 〈二〉
〈十行〉宦〈官〉
〈三葉四行〉莫〈不 七行〉于 下有未字 〈九行〉子華詩〈□子注 十三行〉
來〈未〉
〈四葉五行〉君〈聖 十五行〉不 敢〈敢不〉
〈五葉二行〉來〈老三行〉祖〈租 五行〉得 下無以字 〈十行〉止〈秖 十三行〉
天〈生 十六行〉閔 〈問 十八行〉寘 〈實 十九行〉儼 〈嚴 二十行〉又 〈久〉
〈六葉一行〉語下有於字 〈六行〉藩〈籓 八行〉光 下有明字 〈十行〉下
下有其字 〈十四行〉美〈矣 十七行〉欲 予〈予欲〉
〈七葉二行〉聲〈身 七行〉滑 〈淆 十五行〉上 〈止〉
〈八葉二行〉此〈爲 十二行〉某 〈其 十七行〉悻 〈倖 二十行〉主 〈太〉丈〈文〉
〈九葉二行〉志〈忠 十四行〉次 下有伏毒不敢開口但日日窺伺閣下
之失將以快意十九字 〈十五行〉帥〈師〉
〈十葉五行〉始〈旣 八行〉効 〈效 十八行〉如 下有於字〈依范集附錄〉
〈十一葉一行〉實〈甚 五行〉疑 上有人字天上有又字 〈十行〉甚〈其〉
〈十一行〉利下有甚字 〈十五行〉齎〈齋十七行〉諮目二字無〈下同〉
〈十二葉二行〉于〈十 三行〉勾 〈内 十五行〉軍 〈經〉
〈十三葉九行〉閑〈閒 十三行〉在 〈任 十七行〉級 〈給〉
〈十四葉十八行〉閉〈閒〉偶〈耦 二十行〉省 〈者〉
〈十五葉十六行〉國朝〈相國 十七行〉云 〈去〉
〈十七葉五行〉庶幾隨變制宜〈庶知㡬變隨時制宜 九行〉第 十二〈第十〉
蘇學士文集卷第十三〈原作第十一〉
〈一葉十五行〉無詣字匭下有函字
〈二葉一行〉臺諫〈諫臺 十二行〉追 〈迨 十七行〉閔 〈憫〉貿〈 十九行〉
無景佑五年側注宋史作康定中
〈三葉四行〉夷〈狄 六行〉吿 〈見〉
〈四葉五行〉耶〈也 十二行〉春 〈夏 十六行〉初 〈和 十八行〉効 〈效〉
〈五葉一行〉聽〈聰 三行〉謹 〈今 十八行〉正 〈〉効〈效〉
〈六葉一行〉愼〈能 七行〉謀 〈謨 十九行〉疏 下無小注 〈二十行〉臣上
有某月日草茅臣冒死謹拜疏於皇帝闕下十六字
〈七葉二行〉教〈政 四行〉聽 〈意 五行〉被 〈受 八行〉連 〈至〉
〈八葉一行〉減〈咸 八行〉意 〈地 九行〉世 〈君 十二行〉羣 下有有字
〈十六行〉禮〈敬〉
〈九葉一行〉拱〈恭 五行〉也 下有時年二十一詣登聞獻此疏小注
〈七行〉寇下有暴字 〈十行〉早〈卑 二十行〉而 巳〈巳而〉
〈十葉九行〉効〈效 十七行〉文 篆〈之篆 十九行〉矩 下有增減二字
〈十一葉六行〉族〈宅 八行〉神 〈名〉
〈十二葉一行〉時〈是 三行〉軍 〈車 九行〉疏 下無小注 〈十行〉臣上有
某月日臣冒萬死拜疏皇帝闕下十三字 〈十三行〉著〈署 十〉
〈八行〉管〈營 十九行〉巾 〈中〉
〈十三葉九行〉應下有極字 〈十二行〉焉〈也〉
〈十四葉一行〉卒〈是 三行〉弮 〈弓 十三行〉懇 〈悃 十五行〉越 下有時
年二十二小注
〈十五葉十九行〉況〈惟〉
〈十六葉一行〉之下無大字 馬〈焉 七行〉唐 至〈堂在 十三行〉本 非
墮〈墮本非〉値〈致 十五行〉化 風〈風化〉
〈十七葉二行〉氣〈風 十六行〉誡 〈試 十九行〉三 〈一〉
蘇學士文集卷第十四〈原作第十二〉
〈一葉十四行〉濱〈瀕〉
〈三葉五行〉歛〈飲 十一行〉揶 揄〈神覦 十六行〉本 〈太〉
〈四葉一行〉敢〈豈 四行〉肅 獨〈蕭統 十九行〉淺 深〈深淺〉
抄本薦王景仁啓下接哀穆先生文祭舅氏文祭滕子京文共
三首
〈五葉二行〉伏望下有尊號二字十九行同 〈十一行〉夫〈矢〉
〈六葉五行〉當〈璽 六行〉榮 下有中謝二字 〈十二行〉無必〈必無 十〉
〈三行〉効〈效 十四行〉殘 〈賤 二十行〉塵 〈陳〉
〈七葉三行〉俯〈甫〉煩瀆下有中謝二字 〈九行〉身〈休 十行〉伏 望下有
尊號二字 〈十四行〉干〈於 十五行〉不 甯下有中謝二字 〈十〉
〈六行〉歷〈履 二十行〉誚 〈笑〉
〈八葉五行〉伏望下有尊號二字 〈十二行〉本下有中謝二字 〈十七〉
〈行〉惟下有尊號二字 〈十八行〉全〈令〉縷〈螻 十九行〉冀 〈俯〉
〈九葉二行〉願〈顧〉扦〈行〉尤〈由〉請下有中謝二字 〈十三行〉音〈旨 十四〉
〈行〉瀆下有中謝二字 〈二十行〉効〈效〉
〈十葉一行〉知下疑有脫字 自〈思 八行〉帑 〈幣 十三行〉愛 而〈愛之〉
〈十六行〉望下有尊號二字 〈二十行〉効〈效〉
〈十一葉一行〉敢下有有字 〈四行〉十四〈十二〉
蘇學士文集卷第十五〈原作第十三〉
〈一葉六行〉泮〈判 十三行〉平 字舊校云旁注
〈二葉九行〉橐〈櫜 十行〉物 〈助 十三行〉圓 智〈智圓 十四行〉事 〈章〉
〈三葉五行〉久下無之字 〈十五行〉絕〈捷 十九行〉求 〈永〉
〈四葉二行〉永〈遠 三行〉㥦 〈慝 六行〉焉 〈矣 十二行〉移 〈陵〉
〈五葉二行〉函〈原作合依文鑑改〉 十 六〈六十 四行〉祐 〈右承祐出于教坊不當載其名子美殆未見國史爾〉
〈十一行〉人〈情人字從吳郡志志無耳字〉寓〈遇 十五行〉能 下有見字〈從志十六增〉
〈行〉自〈目 十九行〉雲 霞〈霞雲〉
〈七葉四行〉嚗〈喝莊子嚗然 六行而笑一作呁〉二 〈三 八行〉耳 下有慶歷七年十一
月五日記十字 〈十八行〉正〈止〉
〈八葉三行〉新〈斯 四行〉基 〈根 十二行〉曹 〈曾 十六行〉祿 仕〈仕祿〉
〈九葉五行〉堋〈棚 八行〉斡 〈幹〉
〈十葉四行〉堙〈埋 六行〉立 〈歷 八行〉惰 〈墮 九行〉泉 下無之字 〈十〉
〈二行〉固〈故 十七行〉完 〈丹〉猥茂黈〈緐茂嵯峨〉
〈十一葉二行〉焉〈安 四行〉賤 〈職 八行〉戹 〈沒 十行〉無 也字〈疑尙有脫文〉
〈十四行〉採〈采〉
〈十二葉一行〉特振〈時震 三行〉卒 〈率〉義〈意 五行〉遇 事〈遇者 九行〉
也〈于〉矣下有康定元年十一月十七日序十一字 〈十四行〉𤵜
〈痛 二十行〉與 〈於〉
〈十三葉四行〉俗〈僞 七行〉史 〈叟〉 狼 〈浪 十一行〉此 〈皆 十四行〉堯
下有之字 〈十七行〉寂寥〈寥寂 十八行〉謂 〈爲〉
〈十四葉七行〉孽妖〈妖孽 十三行〉灰 〈原作炭後漢書注中訛作炭 十四故文家仍之炭豈能動也〉
〈行〉于其仁〈子其仁十九行〉彖〈象〉
〈十五葉五行〉名也〈名焉 六行〉孳 〈蘖 七行〉陽 〈隕 十二行〉息 耶〈息〉
〈也 十三行〉在 〈下 十七行〉天 〈而〉
〈十六葉一行〉焉〈矣 四行〉而 專〈不專 九行〉孝 〈行 十一行〉呵 〈訶〉
〈十八行〉洚〈澤 十九行〉於 〈與〉
〈十七葉一行〉帛下有粟字謂下無衆字 〈九行〉於〈薄 十行〉然 〈能〉
〈十一行〉牽〈掌〉効〈效 十六行〉後 前〈前後〉
〈十八葉一行〉一〈亦 五行〉唐 〈塘 十行〉五 〈三〉
蘇學士文集卷第九〈原作十四〉
〈一葉十八行〉較〈校〉
〈二葉三行〉羣〈郡 十四行〉叙 〈緒 十五行〉旣 上有亦字 〈十六行〉覯
〈備〉在〈任 十八行〉丁 〈下 二十行〉庾 〈庚〉扇〈倉〉
〈三葉六行〉困〈固 七行〉可 下有以字 〈十一行〉痌〈癎 十五行〉碩 果
之〈之於果 二十行〉閑 〈開〉
〈四葉四行〉不犯〈無犯〉喪下旁注平字 〈十五行〉人〈八 二十行〉銜 〈延〉
〈五葉十五行〉命〈民 十七行〉汨 〈淚 十九行〉地 〈□〉
〈六葉三行〉三〈四〉在〈任 五行〉病 〈痛 六行〉不 〈可〉迨〈過 十二行〉呼 〈吁〉
〈七葉一行〉頓下有失字 〈二行〉寢下無失字 〈三行〉君〈若 五行〉二
十六矣〈三月十六也舊校云上云七日而逝自十三至 十九行十六纔四日耳恐宜從鈔本但尙衍脫一年字〉自 下
有將字
〈八葉四行〉在〈任 九行〉數 百〈兵百 十二行〉轉 〈騎〉幕〈漠 十三行〉帥
〈師〉貳〈二 十七行〉建 〈進 十九行〉束 〈東〉僥〈徼〉貰殊〈貫珠〉
〈九葉五行〉効〈效 八行〉書 下有五字 在〈任 十九行〉郞 〈部〉
〈十葉五行〉耀〈擢〉會〈委 八行〉於 下有平字 〈十一行〉中〈申 十五行〉
記〈託 十九行〉頽 〈閒〉
〈十一葉二行〉史〈吏 三行〉聞 道〈道辟〉 敗 〈賤 四行〉著 〈於〉
〈十二葉五行〉邑邑〈悒悒 六行〉寘 〈繫 七行〉比 〈乃 十一行〉誼 〈義〉
〈十二行〉偶〈遇 十六行〉西 〈函 二十行〉何 云叙鄭所自出旣曰
微子又曰桓公爲所未喩疑前一行自其先至出焉爲宋仲達
志錯簡
〈十三葉一行〉因土〈因王 二行〉無 逃患二字 〈三行〉劔〈斂 七行〉官
氏〈官文 八行〉羑 〈菱 九行〉迫 〈睦 十一行〉惠 〈某 十七行〉鍾
於河〈鍾河於 十九行〉揵 〈犍〉
〈十四葉一行〉殺下旁注去字 〈五行〉相下旁注去字 〈八行〉嘗〈常〉
〈九行〉佳其〈頌公 十行〉埶 〈就 十四行〉効 〈效 十八行〉隱 〈垣〉禽
〈擒 十九行〉讓 公下有公字 〈二十行〉濫〈隘〉
〈十五葉二行〉明道二年九月日〈明年二月九日 十三行〉雄 〈弘 十八〉
〈行〉名〈民〉
〈十六葉十三行〉貲〈資 十七行〉酒 〈次〉
蘇學士文集卷第十〈原作十五〉
〈一葉三行〉繼室〈何云此二 六行字誤用〉公 下有公字 〈十一行〉侈〈後〉
〈二葉七行〉效〈效 十三行〉校 下有理曰絳太子中允曰繹曰維曰縝
太常寺太祝曰緯二十字 〈二十行〉實〈石〉
〈三葉六行〉吁〈可 十八行〉無 〈復〉
〈四葉四行〉寃〈魂 六行〉祜 〈祐〉禁〈某 八行〉笑 〈矣 十一行〉特 改〈特授〉
〈十六行〉羣〈郡 二十行〉効 〈效〉
〈五葉二行〉唐〈塘 五行〉中 下有爲字 〈十三行〉部〈郡 十四行〉暍 下
無音謁二字小注 〈十五行〉在〈任〉
〈六葉三行〉息〈恩 四行〉丞 下有相字 〈十六行〉間關〈門闋〉
〈七葉四行〉熟〈知 十一行〉而 絕〈之絕 十四行〉惟 收〈惟受〉下有者
字 〈十五行〉艱急〈急難 二十行〉曾 祖某下有新安人三字
〈八葉九行〉亨〈昌 十一行〉後 〈從〉大理評事程君墓誌銘下抄本接韓
公行狀王公行狀二首 〈十四行〉 菆 〈取〉卜以〈卜於〉
〈九葉二行〉闑〈闈 十五行〉貲 益〈資盡 十五行〉 溫 〈濕〉
〈十葉二行〉褚〈楮〉抄本第十卷終廣陵郡太君墓誌銘 〈六行〉西〈北〉
〈九行〉熟習評論〈孰評論十行〉介〈峭 十三行〉法 〈理 十五行〉者
〈郡 十八行〉以 文干〈以文章〉
〈十一葉六行〉者下有夜半二字 吟誦〈誦吟 七行〉矉 〈臏 十行〉刻
下有貨字 〈十二行〉噫〈嘻 十六行〉 赴 下有舉字
〈十二葉九行〉閥〈閱 十行〉縴 〈牽 十三行〉起 句上有維慶歷七年丁
亥二月丙午朔二日丁未十六字 〈十七行〉亡〈巳十八行〉棺斂
〈斂棺 二十行〉無 蘇學士文集卷第十五一行
蘇學士文集卷第十六〈此行衍舊本止十五卷也〉
〈一葉八行〉眞〈貢 十行〉繇 〈縣 十一行〉 朝 〈師 十五行〉 處 下有焉字
〈二葉二行〉迸〈送 四行〉祠 〈祀 八行〉裒 〈取 十八行〉 名 〈明〉
〈三葉三行〉封下有府字 〈十行〉瑋〈煒 十七行〉文 穆〈公知〉
〈四葉三行〉有脫字 〈四行〉有罰〈有法 十六行〉 祠 〈祀 十九行〉 大 〈太〉
〈五葉五行〉茂〈幾 七行〉嘉 〈加 八行〉二 下有美字 〈十九行〉 𣶵 〈徙抄本作〉
〈�當是涉字〉
〈六葉三行〉謂下無嘶字 〈四行〉之上無囉字 藩〈籓 八行〉効 〈效〉
〈十四行〉臣〈城 十五行〉 格 〈俗 十六行〉 眞 〈貢 二十行〉斂 下有
郡字
〈七葉四行〉社〈杜 十二行〉 公 先〈公前 十四行〉 水 上有任字 〈十五〉
〈行〉縝〈績〉
〈八葉三行〉充〈尤 十七行〉 宗 旦〈宗且〉
〈九葉六行〉而祀之〈祀之而 十一行〉重 輕〈輕重十二行〉關〈問 十三行〉
面〈而〉
〈十葉十一行〉于〈予〉須〈需 十四行〉慕 下有向字 〈十九行〉倍〈俗〉
〈十一葉二行〉倖〈偉 四行〉無 上使字 〈十行〉謂有〈謂之十一行〉數〈教〉
〈十二葉十六行〉摭〈撫〉
〈十三葉五行〉共〈皆 十三行〉蘇 學士文集卷第十六一行衍
蘇子美集十五卷歐陽文忠公爲之首序子美在寶元慶曆間有
大名其文章瑰奇豪邁自成一家不幸淪落早世故生平所著纔
止于此而近時亦少見之元之因俾鏤板于三衢又得尙書汪公
聖錫所藏豫章先生詩爲子美作也惜其未大傳幷附之左方若
祭文墓志已見于文忠集中此不復載乾道辛卯六月已巳吳興
施元之書
困學紀聞載子美作大相國寺藏太宗御書飛白寶殿頌吳郡志
四十九卷有邂逅劉公尤于平望走筆敍意五言古詩一首 此
頌周益公有跋
按歐公序出于公之所集錄者十五卷今必紛更舊次爲十六卷
是亦好妄而巳徐節孝愛愛歌序云子美有詩今亦不見集中晁
氏讀書記載李文公集前有蘇舜欽序云唐之文章稱韓柳翺文
雖不逮韓而理過于柳今頌與此序無之蓋亦非完書云康熙巳
卯夏六月焯識〈巳上二則在目錄後〉
康熙庚寅良月之望借叢書堂鈔本校過焯記〈卷九後〉
於此見子美之不負所知范公之取人爲不苟同世徒以一觴一
詠稱之者淺也然如選擇宗子一事當范公作參政恐尙未可行
之會且此宗社非常大計亦當白之宰相同詞以請豈參政獨爲
建白始試以空言博天下虛譽哉〈卷十後〉
戊寅九月初五日閱第九卷至末卷畢子美之才高於歐公得年
不永未見其止爾家貧不能購宋元文集此集非徐氏重刊何由
寓目此事實默受商邱中丞之賜矣焯識
周益公稱衢本滄浪集蓋嘗刻于三衢南渡後本也計世當有之
顧脩遠云子美有答歐陽公書載梁溪漫志中集不載歐公詩集
中有扶溝知縣周職方錄示白鶴宮蘇才翁子美贈黃道士詩集
不載〈司馬温公傳家集亦載此詩〉 見 蠶尾集載渠家有宋槧滄浪集正衢本也
商丘與新城交最深而不知假以是正蓋近人讀書但備數而不
求善本雖倦圃竹垞猶不免況北方之學者乎又記〈巳上在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