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書事/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三十一 西夏書事卷三十二 
青浦吳廣成西齋
卷三十三

崇寧三年遼乾統四年。夏貞觀四年春二月,廢統軍仁多保忠,以兵攻渭、延、慶三州。

左廂卓羅監軍司地在黃河北,統軍仁多保忠素黠桀,駐兵剉子山,總領西南部族,與邈川首領温溪心鄰境相善。元祐中,邊臣令温溪心委曲勸諭,許除節度使,令保守舊土,自爲一蕃。以梁乙逋猜忌,不敢動。乙逋死,保忠曾遣使至熙河,請內附,不果。曾布《日錄》云︰元符初,環慶將李忠傑出兵襲剉子山,欲捦仁多保忠,不獲,獲其牛羊、族帳甚衆。時尚書左僕射蔡京使熙河帥王厚招之。厚言︰「保忠雖有歸意,下無附者。」章數上,京責厚益急,乃遣其弟赴保忠所計事,還,爲邏者所獲。乾順追保忠赴牙帳。京猶欲招致,厚言︰「保忠不能復領軍政,使得之,一匹夫耳,何益于事?」京不聽,潛使人以金帛誘之。乾順怒,聲言假兵于遼,㸃精兵數千騎,出入渭、延、慶三州間,抄掠民畜,大肆嫚辭。
按︰夏自元昊僭號,世世窺邊。罪之者不云「桀黠」,卽曰「凶頑」。葢尊中國,賤蠻夷,《春秋》法也。迨乾順請和,歲時入貢。朝廷因其慕義,正當示以懷柔。况其國中建學養賢,不復尚武,此正德綏之會,禮致之秋也。夫何欲建邊功,潛施計誘,使其君臣疑貳,復啟兵端?謀國不臧,誰之咎歟?

夏五月,遣兵爭石堡城,不克。

初,鄜延將景思立、曲珍攻拔磨崖、葭蘆、浮圖諸砦,知延州沈括議築城,不果。及陝西轉運使陶節夫知延州,議築州北之石堡砦。石堡以天澗爲險,可進者惟一路,宋初嘗置城,至道後廢之,遂爲夏有,窖粟其間以千數。城旣成,乾順憤曰︰「漢家奪吾金窟堝。」亟發鐵騎爭之。節夫部分將士擊敗夏兵,統軍以下被殺者數十百人。

六月,戰于靈州川,復敗。遣使求援于遼。

河南四十五州,夏國十有其四。東路由清遠距羅山訖靈武不及百里,特以五監軍統焉,而韋州又恃靈武爲右臂。鍾傳欲斷其要害,遣將折可適領銳騎出蕭關薄靈州川。夏兵猝不備,大敗。蕃民扶老挾稚,中夜入州城,被俘者甚夥。《宋史‧郭浩傳》︰徽宗時,爲環慶將,嘗率百騎抵靈州城下,夏兵千人追之,浩手斬二騎,以首還。與《可適傳》異。乾順乃遣李造福、田若水至遼求援。

冬十月,遣使請和不得,掠鎭戎軍。

中國用蔡京計,令西邊招致夏人,毋論首從,賞同斬級。陶節夫在延安大加招誘,西民放牧近邊者輙脇以兵,不從則殺之。乾順巽詞請和,節夫拒之,不得達。乾順怒,合四監軍衆突入涇原,圍平夏城,殺鈐轄楊忠,攻鎭戎軍,掠數萬口而返。《宋史‧夏國傳》︰三年,夏人攻鎭戎,掠數萬口,執廓州知州高永年而去。攷永年被殺在四年攻宣威城時,《傳》誤。
按︰節夫大加招誘,輙殺放牧,夏不之怨,從而請和,可謂有禮矣。乃拒不以聞,致邊民塗炭,曲豈在夏歟?
附︰《宋史‧李南公傳》︰知延安府,夏人攻涇原,南公出兵搗其虛,夏兵乃退。攷《夏國傳》,當夏人犯涇原時,國中不聞有受兵事。

崇寧四年遼乾統五年。夏貞觀五年春正月,復乞援于遼。遼爲之請罷兵。

乾順復遣李造福等如遼求援,且乞伐宋。遼主出兵千餘屯塞上,遣樞密直學士高端禮入貢,以姻婭爲言,請罷伐夏兵。

二月,月入東井。

犯距星。未幾,犯水位。

監軍駙馬兀𠼪率師援銀川砦,戰于嵩平嶺,敗殁,遂失銀州。

初,徐禧等于永樂小川築新城,距故銀州二十五里,前據銀州大川,賜名銀川砦。及永樂陷,銀川亦沒。至是,官軍圍之,城中固守,裨將韓世忠斬關殺守城將,擲首陴外,諸軍乘之,砦遂潰。兀𠼪以重兵赴援,次嵩平嶺,與世忠戰,不勝而走。俄出間道爭之,復敗死于陣。銀州守將皆棄城走。

三月,熒惑犯東井。

留井距,入鉞。

以兵納西蕃溪賒羅撒,攻宣威城,不克。

洮西安撫使王厚再定鄯、湟,吐蕃種落散亂,溪賒羅撒與多羅巴走投夏國。乾順謀納之,合四監軍兵數萬攻宣威城。卽吐蕃氂牛城,崇寕初改名。知鄯州高永年出援,行三十里,逢羌帳下親兵數百迎之,皆永年昔所推納熟戶,信之不設備,羌遽執之。多羅巴謂其下曰︰「此人奪吾國,使吾宗族漂落無處所。」殺之,探其心肝食焉。徽宗令援兵深入急分其勢,無令專向東方。熙河鈐轄趙隆至鐵山,先登陷陣,士卒殊死戰。夏兵聞之,遂解圍。
按︰《春秋》書「納」,不應「納」者也。兹書者,予夏也。唃氏有大功于宋,瞎征、攏拶輩爲王厚所逼,舉土出降,宋之負西蕃甚矣。溪賒羅撒乃唃氏裔,多羅巴奉之襲據青唐,亦自復故地,非與中國爭也。自童貫再復湟、鄯,種落摧殘,乾順以姻好之故,爲之出攻宣威,非興滅之義乎!

遼以宗女來歸。

遼主封宗女南仙爲成安公主,歸于乾順。《宋史‧夏國傳》在崇寕三年。兹從《遼史‧天祚紀》。
按︰前義成、興平書「公主」矣,兹書「宗女」,見成安之賢不以公主重也。不以公主重,則非義成、興平所可並稱者,故異文書之。

掠塞門砦。

乾順以陶節夫城銀州,遣兵爭之。諜告夏衆已東,節夫曰︰「必西趨涇原也。」遣裨將耿端彥率兵疾馳至銀州𧅰之,五日城成。夏兵從涇原至,見備禦已固,由杏子河東山入延州塞門砦,大掠五日,還。

遣兵爭蕭關,敗環慶將折可適于踏口。

蕭關善水草,便屯聚,爲夏國左臂地,有舊城址。鍾傳議城之,遣可適將兵𧅰役,遇雨失道。至踏口,夏兵乘之,可適敗走。

夏四月,攻臨宗砦,不克。

臨宗屬湟州,圍之數重,伏兵乳酪河西,邀截中國援兵。知州辛叔憲遣部將李寕將兵出戰,先以鐵騎蹂伏處,縱兵奮擊,遂敗。
按︰宋自蔡京專政,童貫擅兵,開邊生事,非西蕃卽西夏耳。西蕃衰亂,勢不復支;西夏恃其兵力,連次入擾。然俱不書「寇」,以曲在中國,不得專罪夏也。

五月,攻順寕砦及北蕃市城,又敗。

陶節夫旣城石堡、銀州,上言︰「洪、宥諸州已在顧盼中,橫山之地十有七、八,興州巢穴淺露,直可計取。」因陳取興、靈之策。蔡京令西邊儲粟以待。乾順聞之,先以兵攻順寕砦,鄜延第二副將劉延慶奮擊,乃退。轉攻湟州北蕃市城,又爲辛叔憲所敗。

六月,遣使如遼謝。

因賜婚也,且貢方物。

冬十二月,復使乞援于遼。遼使入請侵地。

乾順復遣李造福、田若水趣遼赴救。遼使樞密副使蕭艮入朝言︰「朝廷出兵侵夏,今大遼以帝妹嫁夏國主,請早退兵,還所侵地。」徽宗遣翰林學士林攄報使。

崇寧五年遼乾統六年。夏貞觀六年春正月,彗星見。

出西方,其長竟天。

二月,遼復爲求侵地。

初,林攄報聘,蔡京密使激怒遼國,以絕其請。攄盛氣入境,迓者小不如儀,輙詬辨。及見遼主,始跪授書,卽抗言︰「夏人有罪,北朝不能加責而反爲之請耶?」遼君臣不知所對。及還,遼主使攄附奏,求還夏國城砦,攄語復不遜,遼主怒,逐之。遣知北院樞密使蕭得里底、南院樞密使牛温舒以使人失禮入告,仍請還元符講和以後所侵夏地。徽宗許還崇寕以來侵地,若先帝已定疆畫,不得復議也。《遼史‧牛温舒傳》︰温舒與蕭得里底使宋。方大宴,優人爲道士裝,索土泥藥爐。優曰:「土少不能和。」温舒遽起,以手藉土懷之。宋主問其故,對曰:「臣奉命來和,若不從,則當捲土收去。」宋人大驚,遂許夏和。
按︰遼之于夏,世爲婚姻,嘗爲之乞和請地求退兵,無足異者。而宋自紹聖中,章楶戍平夏,拓砦五十餘所,又經陶節夫日肆進築,夏之削弱甚矣。于此而扶其衰,排其難,恤鄰之誼,誰曰不宜?况受林攄之侮,絕不與中國較,遼之此舉,事出至公,故疊書予之。

夏六月,遣使如遼謝。

中國旣許夏和,廢銀州爲銀川城,罷五路經制使,徙陶節夫知洪州。乾順遣李造福如遼謝解和之德。

冬十月,遣使入謝。

自延慶之役,兵連者三年,至是始修職貢。自後歲時通使,邊境少安。

大觀元年遼乾統七年。夏貞觀七年秋八月,遣使入貢。

會中國大宴饗。故制︰外國使預宴者,夏使于西廊南赴坐,交使以次歇空,進奉、押衙次交州,契丹舍利、從人則于東廊南赴坐。大中祥符四年,升交州于朶殿,夏州押衙于東廊南頭歇空坐。七年,又升龜兹使、副于西廊南坐。自後遂爲定制。是時于闐、龜兹、涪州夷入貢,夏使坐三使上,成禮而還。

大觀二年遼乾統八年。夏貞觀八年夏四月,世子仁愛生。世子,成安公主所生。乾順遣使告于遼。

按︰子生不盡書,兹書「仁愛」何?仁愛爲遼公主所生,異時痛遼國之亡,憤悒而卒,是可誌也。

六月,以兵戍葢龍垝。

中國旣復洮州,復攻溪哥城,西蕃王子臧征撲哥降。建積石軍,距葢龍垝不及百里。乾順恐被侵掠,以兵五千戍之。

秋九月,移牒定邊軍,請罷築堡。

定邊軍向距甜井觜多移嶺界堠十餘里,嘗築觀化、通化二堡,扼逋祈嶺、通祖嶺諸隘。至是,又于勒崖原築神堂堡,去卓望處僅三里。乾順移牒請罷役,不報。

冬十月,使賀天寕節。

中國盡收西蕃地,徽宗下詔,曲赦熙河、蘭湟、秦鳳、永興軍路,兵民歡悅。使人由熙河入,一路迎者咸加禮。

大觀三年遼乾統九年。夏貞觀九年春二月,遣焦彥堅至涇原定疆界,不果。

自紹聖後,西邊疆議不定。乾順屢以爲言,時遣彥堅入涇原請畫界至,知懷德軍种師道留與議。彥堅必欲得故地,師道曰︰「如言故地,當以漢、唐爲正,則君家疆土益蹙矣。」彥堅無以對。

夏四月,遣使如遼。

使人焦彥堅歸,乾順與羣臣謀曰︰「身膺宗社之重,不能復先朝故土,恥也。然宋恃兵威,非仗北朝之力,勢且不能。」因使人告于遼,請遣信使諭宋。

冬十月,遣使入貢。

使人與闍婆、占城使同入見。

大觀四年遼乾統十年。夏貞觀十年春正月,入貢方物。

乾順請遼諭宋,遼主不許。復使入獻方物,冀得要請,押伴左司員外郎范坦應對有節,使不敢爭。

三月,遣使貢于遼。

仍以李造福充供奉使,造福于是五使遼矣。

秋九月,瓜、沙、肅三州飢。

瓜、沙諸州素鮮耕稼,專以畜牧爲生。自三月不雨,至于是月,水草乏絕,赤地數百里,牛羊無所食,蕃民流亡者甚衆。監軍司以聞,乾順命發靈、夏諸州粟賑之。

冬十月,太白晝見。

羣臣咸謂主兵䘮,請修省,不報。

政和元年遼大慶元年。夏貞觀十一年夏六月,遣使貢于遼。

遼主清暑散水原,將出獵,使人見于行在,命從行。

秋八月,夏州大水。

大風雨,河水暴漲。漢源渠溢,陷長隄入城,壞軍營五所、倉庫民舍千餘區。

冬十二月,遣使入貢。

夏國入貢,正旦、聖節居多。元豐末,神宗詔夏使見辭儀永依嘉祐八年爲例。至是,中國重立儀制,使人遂遵新儀廷見。《宋史‧禮志》︰政和新儀:夏使見日,俟見班絕、謝班前,使奉表函,引入殿庭,副使同入,西向立,舍人揖躬。舍人當殿躬奏夏國進奉使姓名以下祗候見,引當殿前跪進表函,舍人受之,副入內侍省官進呈。使者起,歸位四拜起居。舍人宣有敕賜某物,兼賜酒饌。跪受,箱過,俛伏興,再拜。舍人曰各祗候,揖西出。次從人入,不奏,卽引當殿四拜起居。舍人宣賜分物,兼賜酒食。跪受,箱過,俛伏興,再拜。舍人曰各祗候,揖西出。辭日,引使副入殿庭,西向立,舍人揖躬。舍人當殿躬奏夏國進奉使姓名以下祗候辭,引當殿四拜。宣賜某物酒饌,再拜如見儀。

政和二年遼大慶二年。夏貞觀十二年春二月,命選人以資格進。

凡宗族、世家議功、議親,俱加蕃漢一等。工文學者,尤以不次擢。

夏六月朔,白虹貫日。

乾順命諸臣直言得失,御史大夫謀寕克任疏言︰「治法之要,不外兵刑;富國之方,無非食貨。國家自青、白兩鹽不通互市,膏腴諸壤寖就式微,兵行無百日之糧,倉儲無三年之蓄,而惟恃西北一區與契丹交易有無,豈所以裕國計乎?自用兵延慶以來,㸃集則害農時,爭鬬則傷民力,星辰示異,水旱告災,山界數州,非侵卽削,近邊列堡,有戰無耕。于是滿目瘡痍,日呼庚癸,豈所以安民命乎?且吾朝立國西陲,射獵爲務,今國中養賢重學,兵政日弛。昔人云︰『虛美薰心,秦亂之萌。』又云︰『浮名妨要,晉衰之兆。』臣願主上旣隆文治,尤修武備,毋徒慕好士之虛名,而忘禦邊之實務也。」乾順善之,不能用。
按︰夏自貞觀以後,《賁》受以《剝》之象也。宋以閹宦主兵,猶能制之。若後無金人之禍,得如中興諸將宣力西陲,夏國之亡,不待智者決矣。克任之言,殆有見于此歟?

冬十月,使賀天寕節。

宋制︰蕃使同日見辭,先夏國,次高麗,次交阯,次海外諸蠻,所以優夏也。時新置知客省、引進、四方館、東西上閤門事等官,使者朝辭,蔡京等故作矜嚴,以示降抑。使回,乾順不說。

政和三年遼大慶三年。夏貞觀十三年春三月,遣使入貢。

中國以天賜元圭,冊告永裕、永泰二陵,大享羣臣。夏使至,燕賚過優,以誇其盛。

夏六月,使貢于遼。

遼主好遊獵,夏使入國,遼主尚在混同江,不得見。旣聞清暑南崖,仍朝于行在。

冬十月,降羌李訛𠼪誘襲定遠軍,統軍梁哆㖫出兵應之。

元符中,西蕃首領李訛𠼪內降,授環州定遠蕃族大首領,子遇昌爲環慶守將。訛𠼪陰窖粟數十萬,遺書哆㖫曰︰「我居漢二十年,每見春廩旣虛,秋庾未積,糧草轉輸,例給空券,方春未秋,士有飢色。若捲甲而趨,徑擣定遠,唾手可取。定遠旣得,則旁十餘城不攻自下。我積穀累年,掘地藏之,所在皆是。大兵之來,斗糧無賫,可坐而飽也。」陝西轉運使任諒廉知其謀,募人盡發窖粟,分輸定邊諸城堡。及哆㖫圍定遠,失所藏而還。越七日,訛𠼪以所部萬餘騎歸夏。

十二月,寇觀化堡,不克。

自來夏國大舉,未嘗過二十日。是時,乾順用李訛𠼪爲將,以數萬衆入定邊軍,圍觀化堡,力攻二十五日,不克,乃退。

政和四年遼大慶四年。夏雍寕元年春三月,築藏底河城。

保安軍之北界上有洑流,曰藏底河。乾順遣兵據山築城,爲進取計。徽宗命宦官童貫爲陝西、河東、河西經畧使討之。

夏五月,進兵據天都砦,拒鄜延將劉延慶兵于藏底河,卻之。

天都自元符中爲中國所取,築砦其上。乾順旣城藏底,遣衆復之。延慶率兵攻圍,城守嚴不能破。裨將韓世忠夜登城斬二級,割𧅰城氊以還。夏兵從佛口嶺赴援,世忠力戰,過藏底河,夏兵追及之,世忠不勝而退。

冬十月,城洪夏軍,爲知西安州种師道所破。

乾順遣兵深入,過定邊軍,築城佛口谷,名洪夏軍。童貫使种師道率兵攻之,城四旁絕少水源,軍士渴甚,師道指西山麓曰︰「是當有水。」命工鑿之,果得。城上人驚以爲神,軍中氣沮,遂爲所破。

政和五年遼大慶五年。夏雍寕二年春正月,卻秦鳳兵于清水河,復與熙河兵戰古骨龍,敗績。

清水河北界與卓囉監軍地相對,童貫謀取之,遣熙河經畧使劉法將步騎十五萬出湟州,秦鳳經畧使劉仲武將兵五萬出會州,貫以中軍駐蘭州,爲兩路聲援。仲武由麻累山西至清水河,夏兵拒之,不得進,築城置守還。劉法直抵古骨龍,夏右廂兵數萬迎戰,大敗,被殺三千餘人。

夏四月,復以兵爭蓆葦城,不克。

乾順每于中國進築之始,必遣兵力爭,至于三四,不能得方已。時种師道督諸道兵城蓆葦平。初賦土,夏兵大至,壁葫蘆河以待。師道陣于河滸,若將決戰者;陰遣偏將曲充由間道出橫嶺,揚言援軍至;夏兵方駭顧,折可世潛軍軍其後,姚平仲復以精甲擊其前,夏兵大潰。

秋八月,敗涇原等四路官兵于藏底河城。

童貫令劉仲武、王厚合涇原、鄜延、環慶、秦鳳之兵攻藏底河城。乾順遣兵擊之,官兵大敗,死者十四五,秦鳳第三將軍萬人皆沒。

九月,至蕭關大掠。

乾順乘藏底河城之勝,縱兵突入蕭關,掠蕃、漢人畜無數。至葫蘆河,不得渡而返。

冬十月,遣使入貢。

乾順遣使言熙河、涇原諸路用兵不已,請詔止之。蔡京等不許。

西夏書事卷三十二終

 卷三十一 ↑返回頂部 卷三十三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