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郛 (四庫全書本)/卷051下
説郛 卷五十一下 |
欽定四庫全書
説郛卷五十一下 元 陶宗儀 撰趨朝事類〈闕名〉
官品令
〈闕〉 五階
諸州助教 諸州文學 通仕郎 登仕郎 將仕郎
選人七階
迪功郎 修職郎 從政郎 從仕郎 文林郎儒仕郎 承直郎
京官五階
承務郎 承奉郎 承事郎 宣議郎 宣教郎
陞朝官二十四階
通直郎 奉議郎 承議郎 朝奉郎
朝散郎 朝請郎 朝奉大夫 朝散大夫朝請大夫 奉直大夫 朝議大夫 中散大夫中奉大夫 中大夫 太中大夫 通議大夫通奉大夫 正議大夫 正奉大夫 宣奉大夫
光禄大夫 金紫光禄大夫 特進大夫
武弁出身
進義校尉 進武校尉
小使臣八階
承信郎 承節郎 保義郎 成忠郎 忠翊郎忠訓郎 秉義郎 從義郎
大使臣二階
修武郎 訓武郎
副使八階是郎 正使八階是大夫
武翼〈郎 大夫〉 武義 武經 武略 武節 武顯武徳 武功
横行副使十二階是郎 正使十二階是大夫
右武〈郎 大夫〉 拱衞 親衞 翊衛 中衛 中亮左武 中侍 協忠 履正 宣正 正侍
衛官
左右金吾衛上將軍〈比節度使〉大將軍〈比武翼大夫〉左右衛〈以下隆一等比之驍騎〉驍衛武衛屯衛領軍衛監門衛千牛衛上將軍諸衛大將軍將軍
勲一十二轉
上柱國 柱國 上䕶軍 䕶軍 上輕車都尉輕車都尉 上騎都尉 騎都尉 驍騎尉飛騎尉 雲騎尉 武騎尉
以上騎尉以上兩府及武臣以上經恩加兩重文武朝官加一重武騎尉以京官加一重朝官雖未至驍騎尉經恩亦便加騎都尉
爵一十二等
王 嗣王 郡王 國公 郡公 開國公開國郡公 開國縣公 開國侯 開國伯 開國子開國男
以上封爵王子兄弟封國親王之子承嫡為嗣王宗室近親及特㫖者封郡王見前任宰執食邑實封共萬户及承襲並封郡公其開國家隨食邑
食邑無定法
一萬户 八千户 七千户 六千户 五千户四千户 三千户 二千户 一千户 七百户五百户 四百户 三百户 二百户 一百户以上經恩宰執以上加千户封四百户餘降麻官七百户實三百户文臣侍郎武臣觀察使五百户實封二百户文臣少卿監武臣諸司副使宗室副率以上三百五户實一百户雖有加例縁無定法實封一百户日計錢二十五文足二千户封公一千户封侯七百户封伯五百户封子三百户封男
内命婦品
一等
貴妃 淑妃 德妃 賢妃 貴儀 貴容 淑儀 淑容順儀 順容 婉儀 婉容 昭儀 昭容 昭媛 修容修媛 修儀 充儀 充容 充媛 婕妤 美人 才人侍御郡夫人 郡夫人 十字國夫人 兩字國夫人六字國夫人 兩國四字夫人 四字國夫人
兩國兩字夫人 兩字國夫人 國夫人
二等
尚字 尚正 尚官 尚儀 尚食 尚服 尚寢司字 司衣 司賓 司室 司殿 司圍 典衣典賔 典字 典寳 典飾 典製 典圍 典籍典醖 典珍 典樂 掌字 掌衣 掌記 掌綵掌樂 掌圍 掌籍 掌醖 紅霞帔
知尚書内省事 仙韶使 仙韶副使 小殿直都知小殿直押班
三等
紫霞帔 尚書省都事 大侍御
小殿直第一等長行 仙韶都頭
四等
聽宣 尚書省内事 録事 小殿直第二等長行仙都色長行
五等
殿直 散直 散手 書省 小侍御 皇后閣祇𠉀小殿直第三等長行 著緋著緑女童
内命婦封贈
貴妃 淑妃 徳妃 賢妃
正一品封贈三代 十字 八字 六字
貴儀 貴容 淑儀 淑容 順儀 順容 婉儀婉容
從一品封贈三代 六字 兩國 四字
昭儀 昭容 昭媛 修容 修媛 修儀 充儀充容 充媛
正二品封贈三代 四字 兩字 兩國
婕妤
正三品封贈二代 四字 兩國
美人
正四品封贈一代 國
才人
正五品封贈一代 郡
司字正七品
典字正八品
掌字正九品
紅霞帔 紫霞帔 聽宣 聽直 書直
以上不係入品
外命婦品
使相以上封國夫人 執政節度使以上封郡夫人尚書以上封淑人 侍郎以上封碩人
太中大夫以下封令人 中散大夫以下封恭人朝奉大夫以下封宜人 朝奉郎以下封安人
通直郎以下封孺人
封贈綾羅紙價錢
三公三少開府〈七貫五百〉東宫三師三少特進光禄大夫左右金吾衛上將軍至觀察使〈六貫〉宣奉至通奉諸衛上將軍〈三貫五百〉通議至中散諸衛大將軍〈二貫六百〉朝議至朝奉大夫〈二貫三百〉朝請至承議郎諸率府〈一貫八百〉奉議通直諸率府副率〈一貫五百〉宣教郎以下〈一貫〉母〈七貫三百五十〉妻〈六貫四百五十〉朝奉大夫遥郡刺史以上妻〈七貫二百五十〉后妃才人以上同
宰相執政官〈曽任同〉若寳章閣直學士以上及駙馬都尉管軍臣僚入内内侍至押班并將校化外蕃蠻官免納雖已致仕准見任官例
封贈郡號
鉅鹿 樂安 夀春 仙遊 萬年 萬載 許昌延安 遂寧 奉天 靈寳 天長 天興 保寧興國 永安 乾祐 昌國 寧國
郡縣不在封贈之例
典禮須知
行在
諸稱行在者謂天子駐蹕之所在也古不聞之自秦漢方有此稱本朝百司初稱隨駕某自真廟後皆稱行在惟三省學士院臺諫内侍省之類不云行在蓋天子之司常侍之謂也
三省
諸稱三省者謂門下中書尚書省中書擬定門下進畫尚書奉行紹興十五年中書門下併而為一謂之制勑院
省劄
尚書省施行事以由拳山所造紙每張三文與免户役准此字令寫大準此
駕頭
駕頭者祖宗即位時所乗也皇朝類苑謂之正衙法座香木為之金飾四足墮其角其前小偃織藤冐之駕頭至則宣賛喝引迎駕者起居也又沈存中筆談謂是中貴官捧月様杌子於馬上今係閣門宣賛舎人
狨毛坐褥
諸職事官諌議大夫寄禄官太中大夫以上及學士待制或經恩賜者許乗節度使曾任執政官者准此
紹熙行禮記〈周宻〉
紹熙二年辛亥十一月壬申光宗初祀圜丘先是貴妃黄氏有寵慈懿李后妒之至是上宿齋宫乗間殺之以暴卒聞上不勝駭異及行禮值大風雨黄壇燈燭盡滅不成禮而罷上以為獲罪於天且憚夀皇譴怒憂懼不寧遂得心疾歸臥青城殿夀皇知其事輕輿徑至幄殿欲慰勉之直上寐戒左右使勿言既寤小黄門奏知夀皇在此上矍然驚起下榻叩頭請罪夀皇再三開諭終不懌自是喜怒不常不復視朝矣至三年二月疾稍平請重華宫起居四年九月重陽節以疾不過宫宰執侍從兩直百僚及諸生皆有疏乞過宫甲申上將朝重華百官班立以俟上已出至御屏李后挽上囘曰天色冷官家且進一盃酒百僚侍衛皆失色時陳傅良為中書舎人遂趨上引裾請毋再入隨上至御屏後李后叱之曰這裡甚去處你秀才們要斫了驢頭傅良遂大慟于殿下李后遣人問曰此是何禮傅良對曰子諌父不聽則號泣隨之后益怒遂傳㫖已降過宫指揮更不施行于是臣僚士庻紛紛之議競起矣十月會慶節工部尚書趙彦逾等上疏重華乞㑹慶聖節先期諭㫖勿免過宫夀皇御筆朕自秋涼以来思與皇帝相見所有卿等奏劄已令進御前矣庚申詔過宫又不果出至戊寅上始朝重華都人皆大喜先是丞相畱正以論姜特立待罪范村凡一百四十日至此方召還五年正月夀皇始不豫上以疾不能問安嘗藥臣僚劾内侍陳僚源楊舜卿林億年以離間兩宫請罷逐及夀皇疾甚畱正請上侍疾挽裾隨至福寧殿泣而出既而宰執以所請不從乞出光宗傳㫖令宰執盡出于是俱至浙江亭待罪知閤韓侂胄奏請自往宣押入城于是宰執各還第國史趙汝愚傳云孝宗令嗣秀王傳意令宰執入奏實復請過宫許之至期過年有㫖放仗當是時諸公引裾慟哭朝士日相聚于道宫佛寺集議百司皂𨽻造謗譌傳學舎草章爭相伏闕劉過字改之一書至有生靈塗炭社稷丘墟之語且有詩云從教血染長安市一枕清風臥釣磯擾擾紛紛無所不至大抵當時執政無承平諸公識不能以上疾狀昭示天下鎮静浮言而朝紳學士率多賣直釣名之人而乃使上䝉疑負謗日甚一日至六月九日戊戌夀皇崩于重華殿本宫提舉闗禮等詣宰執第告上大漸丞相畱正樞宻趙汝愚㕘政陳騤同知余端禮請過宫俟至晩又不果出先是孝宗未服藥黄裳等嘗請過宫以笏攔光宗云夀皇已服藥矣便請陛下升輦已而無它至是亦以為妄不復信十三日夀皇大殮車駕不至無與成服人情憂懼留正等遂奏請憲聖代行祭奠之禮以安人心往反數四始得太皇聖㫖皇帝以疾聽就内中成服太皇太后代行祭奠之禮宰相百官就重華宫成服正等遂遵行之然中外人情詾詾以禍在旦夕近習富室競輦金帛蔵匿村落而朝士中如項安世等遁去數人如李詳等搬家歸鄉者甚衆侍從至欲相率出城于是留正等連疏乞立太子以重國本二十四日晩御批云甚好次日宰執擬立太子指揮進入御筆批依付學士院降詔是晩又御批云歴事嵗久念欲退閒留正見之懼以為初㫖請立太子今乃有退閒之語何耶會次日朝臨行於殿庭傷足正疑為不祥先是正嘗從善軌革者問命有兎㐲草鷄自焚之象及此謂所知曰上卯生吾酉生前語驗矣遂力請罷免出城俟命工部尚書趙彦逾時為山陵按行使臨欲渡江因别汝愚曰近事危急如此知院乃同姓之卿豈容坐視當思捄之之策可也汝愚黙然久之曰今有何策事急持刀去朝天門叫㡬聲自割殺耳彦逾曰與其如此死不若如此死且如聞上有御筆八字果否汝愚曰留丞相丁寧莫説今事急矣與尚書説亦不妨彦逾曰既有此御筆何以不便立嘉王汝愚驚曰向嘗有立儲之請尚恐上怒此事誰敢擔當且看慈福夀成兩宫之意如何彦逾曰留丞相以足跌求去天付此一段事業與知院豈可持疑禫祭在近便可舉行汝愚曰此是大事恐未易倉卒亦須擇一好日遂取官歴檢視適是日甲子吉彦逾曰帝王即位即是好日兼官厯又吉何疑事不容緩宜亟行之亦順事也因勸與殿帥郭杲同議汝愚遂遣范仲壬及詹體仁諭意杲皆不荅汝愚大恐彦逾曰某嘗有徳于杲遂馳告之曰近日外議詾詾太尉知否杲曰然則奈何彦逾遂以内禪事語之曰某與趙樞宻第能謀之耳太尉為國虎臣此事全在太尉杲猶未語彦逾曰太尉所慮者百口之家耳今某盡誠以告太尉不荅豈太尉别有謀乎杲矍然而起曰敢不効使令遂與區處發軍坐甲等事還報汝愚議遂定乃謀可白事于慈福宫者始擬吳琚琚憲聖姪也琚辭或云已白憲聖不許繼欲用吳環環亦辭于是令徐諠葉適因閤門蔡必勝諭意於知閤門事韓侂胄侂胄母憲聖女弟也其妻又憲聖女姪也最為親近侂胄慨然曰某世受國恩託在肺腑願得効力于是往見慈福宫提舉張宗尹曰事勢如此我輩死無日矣宗尹曰今當如何遂告以内禪事且云須得太后主張方可宗尹遂許為奏知次日未報侂胄懼遂親往慈福宫適值憲聖感風不出侂冑益窘立殿廡垂涕重華宫提舉闗禮適至邀問之侂胄不敢言因指天為誓侂胄遂具述其事禮曰即當奏知少俟可也禮入見垂涕憲聖問曰汝有何苦曰小臣無事天下可憂耳憲聖蹙額不言禮曰聖人讀萬卷書曽見有如此時節可保無虞否憲聖曰此豈汝所知禮曰此事人人知之丞相已去所賴二三執政旦夕亦且去矣中外將誰賴乎言與淚俱下憲聖驚曰事將柰何禮曰今宰執政令韓侂胄在外欲奏内禪事望聖人三思早定大計憲聖不語久之曰我前日畧曾見吳琚説来若事順須是做教好且許来早於梓宫垂簾引執政面對禮遂傳㫖侂胄侂胄乃復命于汝愚始往報陳騤余端禮及郭杲并步帥閻仲闗禮使其姻黨閤門舎人傅昌朝宻製黄袍先是嘉王數日謁告執政諭宫僚彭龜年等曰禫祭重事王不可不入七月四日甲子禫祭羣臣入王亦入執政率百僚詣大行前奏請太皇頃之垂簾有旨令韓侂胄同執政奏事汝愚等再拜詣簾前奏曰皇帝以疾至今未能執喪臣等累入劄乞立皇子嘉王為皇太子以繫人心皇帝批出甚好繼又批歴事嵗久念欲退閒取太皇太后處分憲聖曰皇帝既有御筆相公自當奉行汝愚等奏曰此事甚大須降一指揮方可憲聖曰好汝愚遂袖出所擬指揮以進曰皇帝以疾未能執喪曽有御筆直欲退閒皇子嘉王可即皇帝位尊皇帝為太上皇帝皇后為太上皇后憲聖覽訖曰甚好汝愚等再拜奏曰凡事全望太皇太后主張憲聖首肯訖遂令都知楊舜卿提舉夀康宫以任其責遂召至簾前面付之汝愚即几筵殿前宣布聖㫖及詔書訖闗禮張宗尹扶掖太子入簾太皇面諭再三太子固辭曰恐負不孝之罪俯㐲泣涕太皇命侂胄入簾授以黄袍令扶嗣君往即皇帝位闗禮張宗尹共掖嗣君至素幄傳太皇聖㫖令汝愚等勸請汝愚等奏曰天子當以安社稷定國家為孝今中外人人憂亂萬一變生置太上於何地尚得為孝乎衆扶上披黄袍上猶却立衆扶上就座汝愚等率百僚再拜皇帝立受汝愚等遂傳宣殿帥郭杲閻仲同韓侂胄一班起居内侍扶導上詣太皇簾前行謝禮次詣梓宫前行禫祭禮禮畢御史臺閤門集百官禁衞立班起居翌日侂胄侍上詣光宗問起居光宗問是誰侂胄對曰嗣皇帝光宗瞪視曰吾兒邪先是汝愚諭殿帥郭杲以三百軍至祥禧殿門請御寳杲入索于職掌内侍羊駰劉慶祖私議曰今外議詾詾如此萬一璽入其手或以它授豈不利害於是封誌空函授杲二璫取璽従間道詣徳夀宫納之憲聖及汝愚開函奉璽之際憲聖方自内付璽與之〈四朝聞見録云寧宗次日謁光宗慈懿方自臥内取璽與之按御璽重寶安得即位後方取兼璽玉各有職安得置之臥内恐非事實〉先是襄陽歸正人陳應祥等嘯聚亡命謀以七月望日為夀皇發喪為亂前一夕登極赦至其徒告之而散汝愚遂奏乞召還留正以輔初政而御史張叔椿則劾以棄國之罪遂遷叔椿為吏部侍郎正乃復入拜左相汝愚為右相汝愚曰同姓之卿不幸處君臣之變敢言功乎辭不拜乃以特進為樞宻使及孝宗將攅汝愚見議欲卜山陵與正異議遂出正判建康府汝愚遂拜右相先是汝愚許侂胄以事成日節鉞彦逾執政既而推定策恩汝愚乃謂彦逾曰我輩宗臣不當言功僅除郭杲節度使彦逾為端明殿學士出為四川制置知成都府侂胄遷觀察使樞宻都承旨〈元係防禦使知閤門事至是遷一級〉于是二人憤曰此事皆吾二人之力汝愚不過蒙成耳今既自據相位以專其功乃置我輩度外邪于是始有逐汝愚之謀矣汝愚覺之以朱熹有重名遂自長沙召入為待制侍經筵及收召李祥楊簡吕祖儉等道學諸君子以自壮然宫中及一時之議皆歸功于侂胄自是出入宫掖居中用事且嗾伶人刻木為熹等像峩冠大袖講説性理為戲于禁中熹與龜年等屢白汝愚曰侂胄怨望殊甚宜以厚賞酬其勞處以大藩出之于外勿使預政以防後患汝愚不納曰彼嘗自言不受官職何慮之有既而熹進對面陳侂胄之姦繼而正言黄度欲論之而謀泄以内批斥去熹又因進講極論之聲色頗厲上怒遂批出除熹宫觀汝愚謀請見乃以内批袖還上繼而求去皆不許于是彭龜年奏陛下逐朱熹太暴且言侂胄竊弄威權為中外所附必為大患寧宗欲兩罷之汝愚欲兩留之既而龜年與郡侂胄勢由是益張㑹彦逾帥蜀陛辭日盡疏當時道學諸賢姓名指為汝愚之黨而寧宗亦疑之矣知閤劉㢸謂侂胄曰趙丞相欲專此大功日引虛名之士以植黨君豈但不得節鉞將恐不免瘴海之禍侂胄恐甚會汝愚欲除劉光祖為御史侂胄知其欲擊已而上方令近臣上御史于是以御筆除大理簿劉徳秀為御史楊大灋爲殿院又罷吳獵以劉三傑代之于是言路皆韓黨矣先是汝愚嘗云夢孝宗授以湯鼎背負白龍陞天又沈有開嘗在汝愚坐曰外間傳嘉王出判福州許國公判明州三軍士庻已推戴相公矣又徐誼語人曰但得趙家一塊肉足矣蓋指魏王之子徐國公柄也樓鑰行辭免批荅有親為伯父固非同姓之卿之語太學上書乞尊汝愚為伯父成周子言郎君不令何澹謂寧宗非光宗子其説非一端于是右正言李沐首疏其事劾汝愚以同姓居相位非祖宗典故方太上聖體不康之時欲行周公故事倚虛聲植私黨以定策自居專功自恣等事遂罷汝愚相出知福州既而臺臣言合罷郡與祠有祭酒李祥博士楊簡府丞呂祖儉等有疏太學生周端朝等六人共一書訴汝愚有大功不當去位皆被黜謫未㡬何澹吳紘疏汝愚唱引偽徒謀為不軌乗龍授鼎假夢為符言且與徐誼輩造謀欲衛送太上過越為紹熙皇帝等事遂責汝愚永州安置至衡州而卒朱熹為之註離騷以寄意焉敖陶孫題詩于闕門有一死固知公所欠孤忠賴有史長存之句其後葉翥汪義端交論偽學而劉三傑以偽黨為逆黨凡得罪者五十九人省部籍記姓名降詔禁偽學而直省吏蔡璉告汝愚定策時異謀賔客所言凡七十紙欲逮彭龜年曾三聘徐誼沈有開下大理獄賴范仲藝等力解之乃已既而侂胄遷太傅封平原郡王自此十年專政肇開兵端身殞國危在侂胄固不足責而當時諸君子處之亦失其道有以致之也
上夀拜舞記〈陳隨𨼆〉
紫宸殿上夀三十三拜三舞蹈初面西立閤門進班齊牌上升座鳴鞭禁衞起居移班北面躬身聽賛兩拜起直身搢笏三舞蹈跪左膝三叩頭出笏就一拜又兩拜躬身竢班首奏聖躬萬福再聽賛拜兩拜移班如初殿中監升殿詣酒尊所教坊起居殿侍進御茶床又北面躬身聽賛拜兩拜直身立上公升殿注酒詣御座前躬進俛㐲致詞竝躬身竢上公降階復位聽賛拜兩拜起躬身竢樞宻宣荅聽賛拜兩拜移班如初上公升殿立御座東樂作上飲畢上公受盞降階復位北面躬身聽賛拜兩拜舞蹈如初不該赴座官先退赴座官躬身聽樞宻詣折檻東宣答訖聽賛拜兩拜升階立席後竢進酒樂作上飲畢舍人賛各賜酒躬身聽賛拜兩拜起賛各就坐立如故復賛乃坐酒行先上公次百官搢笏執盞立席後躬身飲訖聽賛拜兩拜復坐食至搢笏執碟出笏再進酒如上禮三行舍人曰可起立席後竢上公御座前俛伏跪奏復位降階北面聽賛拜兩拜舞蹈如初鳴鞭捲班凡正旦朝賀一十九拜三舞蹈初面西立上升座閤門起居班首以下躬身北面竢舎人宣名訖聽賛拜兩拜舞蹈如前禮躬身竢班首奏聖躬萬福聽賛拜兩拜起直身立竢樞宻升殿班首出班俛伏致詞並躬身竢班首復位聽賛拜兩拜舞蹈如初起躬身竢樞宻承㫖詣折檻東稱有制兩拜起躬身竢樞宻宣答訖聽賛拜兩拜舞蹈如初凡冬至朝賀一十三拜一舞蹈初百官面西立儀仗以下起居知閤次之次讀奏自舎人宣班首以下起居稱賀北面躬身聼賛拜兩拜起舞蹈如初起躬身竢班首奏聖躬萬福聽賛拜兩拜起直身立竢樞宻升殿班首致詞宣答如正旦禮凡朔望起居九拜一舞蹈初讀奏目知閤御帶行門以下常起居殿中侍御史大起居七拜百官躬身聽舎人宣班首名北面聽賛拜兩拜舞蹈如初不𠉀賛兩拜班首不離位奏聖躬萬福躬身聽賛拜兩拜起躬身聽賛各祇𠉀捲班凡上殿輪對初面西立舎人引北面躬身聽賛拜聲絶兩拜起躬身聽賛祗𠉀直身立引稍前兩歩再躬身聽賛拜兩拜起躬身聽賛祗𠉀面西立竢三省奏事退引升殿立東南角舎人前奏銜位姓名上殿因依引赴御座左側身立搢笏當殿未出笏又手及横執劄子為失儀如有宣諭即口奏云臣官不該殿上拜容臣奏事畢下殿謝恩奏事畢依舊路下殿北面不𠉀賛兩拜隨班凡謝恩初面西立舎人奏姓名引北面賛拜兩拜出殿致詞歸位賛兩拜舞蹈聽賛祗𠉀退凡朝辭面西立舎人奏姓名引北面賛兩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又賛兩拜出班致詞復位又賛兩拜賛好去如有賜物宣有勑即搢笏舞蹈三拜凡賜茶引北面躬身奏聖躬萬福賛兩拜賛就坐升殿立席後再賛乃坐茶至搢笏出笏降階賛兩拜賛祗𠉀退
封禪儀記〈馬第伯〉
車駕正月二十八日發雒陽宫二月九日到魯遣守謁者郭堅伯將徒五百人治泰山道十日魯遣宗室諸劉及孔氏瑕丘丁氏上夀受賜皆詣孔氏宅賜酒肉十日發十二日宿奉髙是日遣虎賁中郎将先上山三案行還益治道徒千人十五日始齋國家居太守府舎諸王居府中諸侯在縣庭中齋諸卿校尉將軍大人黄門郎百官及宋公衛公褒城侯東方諸侯雒中小侯齋城外汶水上太尉太常齋山虞馬第伯自云某等七十人先之山虞觀祭山壇及故眀堂宫郎官等郊肆處入其幕府觀治石石二枚狀博平圓九尺此壇上石也其一石武帝時石也時用五車不能上也因置山下為屋號五車石四維距石長丈二廣三尺厚尺半所四枚檢石長三尺廣六寸狀如封篋長檢十枚一紀號石髙丈二尺廣三尺厚尺二寸名曰立石一枚刻文字紀功德是朝上山騎行往往道峻峭不騎歩牽馬乍歩乍騎且山半至中觀留馬去平地二十里南向極望無不覩仰望天闕如從谷底仰觀抗峯其為髙也如視浮雲其峻也石壁窅窱如無道徑通望其人端如行朽兀或爲白石或雪乆之白者移過樹乃知是人也殊不可上四布僵卧石上有頃復蘇亦頼齎酒脯處處有泉水目輒為之眀復勉强相將行到天闗自以已至也問道中人言尚十餘里其道旁山脇大者廣八九尺狹者五六尺仰視巖石松樹鬱鬱蒼蒼若在雲中俛視谿谷碌碌不可見丈石遂至天門之下仰視天門窔遼如從穴中視天直上七里賴其羊腸逶迤名曰環道往往有絙索可得而登也兩従者扶挾前人相牽後人見前人履底前人見後人頂如畫重累人矣所謂磨胸𢱲石捫天之難也初上北道行十餘歩一休稍疲咽脣焦五六歩一休蹀蹀據頓地不避濕暗前有燥地目視而兩脚不隨早食上晡後到天門郭使者得銅物銅物形狀如鐘又方柄有孔莫能識也疑封禪具也得之者汝南召陵人姓楊名通東上一里餘得木甲木甲者武帝時神也東北百餘歩得封所始皇立石及闕在南方漢武在其北二十餘歩得北垂圓臺髙九丈方圓三丈所有兩陛人不得從上從東陛上臺上有壇方一丈二尺所上有方石四維有距在四面有闕郷壇再拜謁人多置錢物壇上亦不掃除國家上見之則詔書所謂酢梨酸棗狼籍散錢處數百幣帛具道是武帝封禪至泰山下來及上百官為上跪拜置梨棗錢於道以求福即此也東山名曰日觀者鷄一鳴時見日始欲出長三丈所秦觀者望見長安吳觀者望見㑹稽周觀者望見齊西北有石室壇以南有玉盤中有玉龜山南脇神泉飲之極清美利人日入下厺行數環日暮時頗雨不見其道一人居前則先知蹈有人乃舉足隨之比至天門下夜人定矣
眀禋儀注〈王儀〉
景靈宫聖祖一位〈素饌〉
十拜〈四次跪俛伏興〉 不設小次中後殿差官分詣
第一上
叅神兩拜 盥帨 跪奠鎮圭 俛伏興
跪奠玉幣 兩拜俛伏興
第二上
再盥帨 洗拭爵 跪三進酒 俛伏興
兩拜
第三上
亞終獻畢 詣飲福位 兩拜 跪三祭酒進摶黍 啐酒飲福位 俛伏興 兩拜
送真 望燎 奏禮畢
太廟一十三室〈牲牢禮饌〉
五十八拜〈四十跪俛伏興〉 奏請還小次大禮使以下一面望燎
第一上
叅神兩拜 盥帨 洗拭瓚 各入室
跪祼鬯 出户外兩拜
第二上
再盥帨 洗拭爵 各入室 跪奠鎮圭俛伏興 跪奠幣 三祭酒 俛伏興
出户外 讀冊訖兩拜 還小次
第三上
亞終獻畢 出小次詣飲福位 兩拜
跪三祭酒 啐酒受俎 俛伏興
受摶黍 兩拜 送神 奉神主入祏室奏禮畢
眀堂殿正配四位
昊天上帝 皇地祗 太祖 太宗〈各牲牢禮饌〉二十二拜〈一十三跪俛伏興〉
第一上
叅神兩拜 盥帨 各詣前位 跪奠鎮圭俛伏興 跪奠玉幣 俛伏興 兩拜
第二上
再盥帨 洗拭爵 各詣前位 跪三祭酒俛伏興 讀冊訖 兩拜 請還小次〈依例不還〉
第三上
亞終獻畢 詣飲福位 兩拜 跪三祭酒啐酒受俎 受摶黍 俛伏興 兩拜
送神 望燎 奏禮畢
梁雜儀注〈段成式〉
梁正且使北使乗車至闕下入端門其門上層題曰朱明觀次曰應門門下有一大畫鼓次曰太陽門左有髙樓懸一大鐘門右有朝堂門闢左右亦有二大畫鼓北使入門擊鐘磬至馬道北懸鐘内道西北立引其宣城王等數人後入擊磬道東北面立其鐘懸外東西廂皆有陛臣馬道南近道東有茹崑崙客道西近道有髙句麗百濟客及其升殿之官三千許人位定梁主従東堂中出云齋在外宿故不由上閤来擊鐘鼓乗輿警蹕侍従升東階南面幄内坐幄是緑油天皂裙甚髙用繩係著四柱憑黑漆曲几坐定梁諸臣従西門入著具服博山遠遊冠纓末以翠羽真珠為飾雙雙佩帶劍黑舄初入二人在前導引次二人並行次一人擎牙箱班劎箱别二十人具省服従者百餘人至宣城王前數步北面有重席為位再拜便次出引王公登獻玉梁主不為興魏使李同軌陸操聘梁入樂遊苑西門内青油幕下梁主備三仗乗輿従南門入操等東面再拜梁主北入林光殿未幾引臺使入梁主坐皂帳南面諸賔及羣官俱坐定遣書舎人殷靈宣㫖慰勞具有辭荅其中庭設鐘懸及百戲殿上流杯池中行酒具進梁主者題曰御杯自餘各題官姓之杯至前者即飲又圖象舊事令隨流而轉始至訖於坐罷首尾不絶也
婚雜儀注〈段成式〉
北朝婚禮青布幔為屋在門内外謂之青廬於此交拜迎婦夫家領百餘人或十數人隨其奢儉挟車俱呼新婦子催出来至新婦登車乃止壻拜閤日婦家親賔婦女畢集各以杖打壻為戲樂至有大委頓者律有甲娶乙丙其戲甲旁有櫃比之為獄舉置櫃中覆之甲因氣絶論當鬼薪
近代婚禮當迎婦以粟三升填臼席一枚以覆井枲三斤以塞窗箭三隻置户上婦上車聓騎而環車三匝女嫁之明日其家作黍臛女將上車以蔽膝覆面婦入門舅姑以下悉従便門出更従門入言當躪新婦迹又婦入門先拜猪樴及竈 娶婦夫婦併拜或共結鏡鈕又娶婦之家弄新婦 臘月娶婦不見姑
婚禮納綵有 合歡 嘉禾 阿膠 九子蒲朱葦 綿絮 長命縷 雙石 乾漆
九事皆有詞膠漆取其固綿絮取其調柔蒲葦為其可屈可伸也嘉禾分福也雙石義在兩固也
北朝婦人以冬至日進履韈及鞾正月進箕帚長生花立春進春書以青繒為⿰刻龍像銜之或為蝦蟇五月進五時圖五時花施帳之上是日又進長命縷宛轉繩皆結為人像帶之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詞
朝㑹儀記〈蔡質〉
正月旦天子幸徳陽殿臨軒公卿將大夫百官各陪朝賀蠻貊胡羌朝貢畢見屬郡計吏皆陛覲庭燎宗室諸劉雜㑹萬人以上立西面位定公納薦太官賜酒食西入東出既定上夀計吏中庭北面立太官上食賜羣臣酒食貢事御史四人執法殿下虎賁羽林弧弓撮矢陛㦸右左戎頭偪脛陪前向後左右中郎將住東西羽林虎賁將住東北五官將住中央悉坐就賜作九賔徹樂舎利従西方来戲於庭極乃畢入殿前激水化為比目魚跳躍𠻳水作霧鄣日畢化成黄龍長八丈出水游戲于庭炫燿日光以兩大絲繩繫兩柱中頭間相去數丈兩倡女對舞行於繩上對面道逢切肩不傾又蹋肩出身蔵形於斗中鐘磬並作樂畢作魚龍曼延小黄門吹三通謁者引公卿羣臣以次拜㣲行出罷卑官在前尊官在後徳陽殿周旋容萬人階髙二丈皆丈石作壇激沼水於殿下畫屋朱梁玉階金柱刻鏤作宫掖之好厠以青翡翠一柱三帶韜以赤緹天子正旦節會朝百官于此自到偃師去宫四十三里望朱雀五闕徳陽其上鬱嵂與天連雒陽宫闕傳云徳陽宫殿南北行七丈東西行三十七丈四尺
稽古定制〈闕名〉
唐制
一凡王公以下屋舎不得施重拱藻井三品以上堂舎不得過五間九架厦兩頭門屋不得過三間五架五品以上堂舍不得過五間七架厦兩頭門屋不得過三間兩架仍通作烏頭六品七品以下堂舎不得過三間五架門屋不得過一間兩架非常㕘官不得造抽心舎及施懸魚瓦獸乳梁裝施其祖父舎宅門廕子孫雖廕盡聽依舊居住其王公以下及庻人第宅皆不得造樓閣臨人家庻人所造房舎不得過三間四架不得輒施裝飾
宋制
一凡公宇棟施瓦獸門設梐枑諸州正衙門及城門並施鴟尾不得施拒鵲六品以上宅舎許作烏頭門父祖宅舎有者子孫許仍之凡民庻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為飾仍不得四鋪飛簷庻人屋舎許五架門一間兩厦而已
説郛卷五十一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