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讀史方輿紀要/卷五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五 歷代州域形勢五 唐上 下一卷▶

歷代州域形勢五 唐上

[编辑]

唐起自太原,先定關右。

史略:初,煬帝南巡江都,命唐公李淵爲太原留守。淵,西涼王暠七世孫。祖虎於宇文周有佐命功,封唐國公。淵襲爵,後遂以唐爲國號。大業十三年天下騷亂,淵子世民勸淵起兵,淵從之,先取西河郡,今汾州府。遂定入關之計。進克霍邑,今平陽府霍州。入臨汾,即平陽府,時爲臨汾郡。拔絳郡,今絳州,見前。遂至龍門。在今山西汾陰縣,見前。別將亦徇下離石﹑今山西永寧州,見前。龍泉今平陽府隰縣。文成今平陽府吉州。等郡。隋將屈突通將重兵屯河東,即今平陽府蒲州。淵引軍圍之。任瓖等說淵勿攻河東,自梁山濟河,梁山,在陝西韓城縣東南十八里,自龍門濟河必由之道也。指韓城,逼郃城,韓城、郃陽,俱今西安府同州屬縣。鼓行而進,直據永豐,永豐倉,在陝西華陰縣城東,隋積粟於此。傳檄遠近,關中可坐定也。淵遂分軍圍河東,渡河而西,關中望風降附。淵舍於長春宮,在今同州朝邑縣治西北。遣子建成等屯永豐倉,守潼關,見前。以備東方兵,世民等徇渭北,營於涇陽。見前。既而諸軍並進,遂克長安,略定平涼、安定等郡,平涼郡時治高平,故原州也。安定郡時治安定,即今涇州。東取新安以西,今河南府新安縣,初置郡,今改置穀州於此。南收巴﹑蜀。受隋禪,滅秦﹑見前薛舉。并涼,見前李軌。盡平隴右﹑河西地。

次奠洛陽,遂清江表,進掃河﹑朔。

史略:武德二年,劉武周陷并、晉諸州,西至龍門,關中震動,初,義師入關,使元吉留守太原。武周南侵,元吉遁還長安,賊勢遂熾。上欲棄大河以東,謹守關西,秦王世民曰:「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河東富實,京邑所資。臣請平殄武周,克復汾﹑晉。」從之。武周敗遁,并州復定。三年,命世民東討世充。世民自新安進軍慈澗,在新安縣東,見前。分遣史萬寶自宜陽南據龍門,宜陽見前。龍門即闕塞山也,在今河南府城西南三十里。劉德威自太行東圍河內,王君廓自洛口斷其餉道,黃君漢自河陰攻迴洛城,時君漢爲懷州總管,軍於河北。大軍屯於北邙,在今河南府城北,見前。連營以迫之。世充屢敗,遂圍東都,遠近州縣,次第歸附。世民又遣王君廓襲轘轅,轘轅山,在今鞏縣西南,見前。拔之,河陽來降。既又克其虎牢,世充益窘,數求救於竇建德。建德方營河南,取曹、戴,即孟海公之地。遂引而西,自滑州進屯酸棗,今開封府延津縣北十五里有故城,見前。陷管州、滎陽、陽翟,俱見前。水陸並進,營於成臯東原,成臯即虎牢也。遣使與世充相聞。諸將皆請避其鋒,薛收等曰:「世充保據東都,府庫充實,所將之兵,皆江﹑淮精銳,世充自江都引兵西援洛陽,故云。但乏糧食,故爲我所持。建德遠來赴援,亦當極其精銳。若縱之至此,兩寇合從,轉河北之粟以饋洛陽,則戰爭方始,混一無期。今宜分兵守洛陽,深溝高壘,慎勿與戰。王親帥驍銳,先據成臯,厲兵訓士,以逸待勞,決可克也。建德既破,世充自下,不過二旬,兩主就縛矣。」世民善之,使齊王元吉等圍守東都,遂東據虎牢,建德不得進。世民又遣精騎抄其糧運,破之。凌敬言於建德曰:「大王宜悉兵濟河,攻取懷州、河陽,使重將守之。更鳴鼓建旗,逾太行,入上黨,徇汾、晉,趨蒲津,蒲津即山西蒲州臨晉關,見前。蹈無人之境,拓地收兵,則關中震駭,鄭圍自解矣。」建德妻曹氏亦曰:「大王自滏口乘唐國之虛,滏口在河南武安縣。滏山見前高歡東出滏口。連營漸進,以取山北,建德都洺州,在山南,并、代、汾、晉,皆山北也。又因突厥西抄關中,唐必還師自救。鄭圍何憂不解?」不聽。及戰,爲世民所擒。師還洛陽,世充懼,遂降,於是河南北州郡悉定。既又發巴﹑蜀兵,使行軍總管趙郡王孝恭及李靖等自夔州東下,分遣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黔州時治彭水縣,今四川重慶府涪州屬縣也。辰州治沅陵縣,今湖廣辰州府。黃州刺史周法明出夏口道,以擊蕭銑。孝恭克荊門、宜都二鎮,進至夷陵,荊門在宜都縣西北五十里,夷陵又在荊門西北四十里,孝恭蓋遣前軍先克其荊門、宜都,而後引大軍至夷陵也。宜都,今夷陵州屬縣。破銑兵於清江,在宜都縣城東,又北合於大江。追敗之於百里洲,在今荊州府枝江縣東北大江中。進入北江,江水過百里洲而支分,在洲北者爲北江,即江陵之南境矣。直抵江陵,銑兵敗出降。靖因安撫嶺南,交、廣諸州相率順命,林士弘亦窮蹙請降。和州總管杜伏威復討平李子通等,嶺海﹑江﹑淮悉定。會劉黑闥復起河北,據竇建德故地,高開道、徐圓朗等亦叛應之。世民討敗黑闥,黑闥北遁。繼而復熾,尋敗死。圓朗等亦次第夷滅。六年,輔公祏復據丹陽叛,詔趙郡王孝恭以舟師自襄州趣江州,時孝恭爲襄州道行臺僕射。李靖以交、廣、泉、桂之衆趣宣州,時靖爲嶺南道大使。宣州即宣城郡。黃君漢出譙、亳,君漢時爲懷州總管。譙即亳也。李世勣出淮、泗,世勣時爲齊州總管,蓋使之自泗入淮。討之。七年,孝恭敗輔公祏之兵於樅陽,今安慶府桐城縣東南百二十里有故城。進拔其鵲頭鎮,今池州府銅陵縣北十里有鵲頭山,即置鎮處。又破之於蕪湖,拔梁山等三鎮,梁山,在今和州南七十里。時公祏遣兵屯梁山、博望、青林三處,故曰三鎮。博望亦曰東梁山,在太平府西南三十里。今俱詳南直名山梁山。青林亦曰青山,在太平府東南三十里。進至丹陽,公祏走死。貞觀二年,柴紹討梁師都於朔方,復平之。於是天下大定。

紹漢法週,建都關內。

《都邑攷》:高祖因隋之舊,定都長安,時謂長安爲京城。太宗修洛陽宮,時巡幸焉。高宗嘗言:「兩京,朕東西二宅。」顯慶二年,以洛陽爲東都。武后都洛陽。光宅初號曰神都,中宗神龍初復曰東都。玄宗以長安爲西京,洛陽爲東京。開元元年定制。九年又改東京曰東都。天寶初復故。又開元九年以蒲州爲河中府,建中都,未幾復罷爲州。乾元三年復曰河中府,置中都,元和三年罷中都,爲府如故。肅宗更以蜀郡爲南京,鳳翔爲西京,蜀郡以上皇南幸之地,鳳翔以中興駐蹕之所,故並建爲京。而西京爲中京。至德二載建三京,上元初復置南都於荊州,曰江陵府。尋又以京兆爲上都,河南爲東都,鳳翔爲西都,江陵爲南都,太原爲北都,所謂五都也。《唐志》:「北都,天授元年置,神龍元年罷,開元十二年復置,天寶元年曰北京。上元二年,與京兆、河南、鳳翔、江陵,並罷京都之號。明年詔曰:『五都之號,其來自久,因以京兆、河南、鳳翔、江陵、太原,並建爲都。』其後復罷。」《六典》:「京兆、河南、太原,時謂之三都。」又昭宗天祐元年,朱全忠復劫遷車駕於洛陽,而唐祚以移。

文軌混同,分天下爲十道。隋季羣雄競起,互相分割,建置紛然。唐興,因而不改,其納地來歸者,亦往往割置州縣以寵禄之。由是州縣之數,倍於開皇、大業間。貞觀元年,以民少官多,思革其弊,命大加併省,因山川形便,分爲十道。

東距河,西抵隴坂,隴坂即隴坻,見七國秦隴﹑蜀注。南據終南,終南山,在西安府南五十里。詳陝西名山終南。北邊沙漠,曰關內道。統州二十二。貞觀十三年始簿天下州縣之數,自是數有損益。今略以《六典》爲據,而貞觀以後所增置之州以次附焉。又《唐志》:「武德初改郡爲州,太守爲刺史,而雍州置牧。天寶初改州爲郡,刺史爲太守,至德二載復故。」今舉郡名及隨時改易諸名俱匯見於此,以便參考。

雍州,漢曰京兆尹,隋曰雍州,唐因之,開元三年曰京兆府,領萬年等縣十八。萬年,即今西安府治附郭咸寧縣。又乾寧初,增置乾州,治奉天縣,今乾州仍屬西安府。

華州,漢屬京兆尹,魏曰華州,隋、唐因之,垂拱初改泰州,尋復故,亦曰華陰郡,領鄭縣等縣三。乾寧五年改華州曰興德府,時駐驛於此也。天祐三年復曰華州。今仍曰華州,屬西安府。

同州,漢曰左馮翊,西魏曰同州,隋、唐因之,亦曰馮翊郡,領馮翊等縣九。今仍曰同州,屬西安府。

岐州,漢曰右扶風,後魏曰岐州,隋、唐因之,亦曰扶風郡,領雍縣等縣八。至德三載改鳳翔府。今仍曰鳳翔府。

隴州,漢屬右扶風,西魏曰隴州,隋、唐因之,亦曰汧陽郡,領汧源等縣五。今隴州屬鳳翔府。

邠州,漢扶風等郡地,西魏置豳州,隋、唐因之,開元十三年改豳曰邠,亦曰新平郡,領新平等縣四。今邠州屬西安府。

涇州,漢曰安定郡,後魏置涇州,隋、唐因之,亦曰安定郡,領安定等縣五。今屬平涼府。

寧州,漢爲北地等郡地,西魏曰寧州,隋、唐因之,亦曰彭原郡,領定安等縣七。今屬慶陽府。大中間又置衍州,治定平縣,今寧州南六十里廢定平縣是也。

坊州,漢上郡地,唐武德二年置坊州,亦曰中部郡,領中部等縣三。今鄜州中部縣即故州治。又天祐初置翟州,治鄜城縣,朱梁改曰禧州。今鄜州洛川縣東南三十里有廢鄜城縣,蓋李茂貞所置州也。

鄜州,漢上郡地,後周曰敷州,唐改曰鄜州,亦曰洛交郡,領洛交等縣五。今屬延安府。

丹州,漢上郡地,西魏曰丹州,隋、唐因之,亦曰咸寧郡,領義川等縣五。今延安府宜川縣是其治。

延州,漢上郡地,後魏曰延州,唐因之,亦曰延安郡,領膚施等縣九。即今延安府。

慶州,漢曰北地郡,隋曰慶州,唐因之,亦曰安化郡。至德初又改順化郡,領安化等縣八。今慶陽府是也。

原州,漢安定郡地,後魏曰原州,唐因之,亦曰平涼郡,領高平等縣三。今平涼府鎮原縣是其治。又大中五年增置武州,治蕭關縣,今平涼府鎮原縣西北百四十里蕭關城是。

鹽州,漢北地郡地,西魏曰鹽州,唐因之,亦曰五原郡,領五原等縣二。今寧夏後衛是。

靈州,漢北地郡地,後魏置靈州,隋、唐因之,亦曰靈武郡,領回樂等縣五。今寧夏衛靈州所是。又大中三年置威州,領鳴沙等縣二。鳴沙,今寧夏中衛東西百五十里鳴沙故城是。又景福二年增置警州,治定遠城,在今寧夏衛北六十里。

會州,漢金城等郡地,西魏置會州,唐因之,亦曰會寧郡,領會寧等縣二。今靖虜衛是。

夏州,漢曰朔方郡,後魏曰夏州,隋、唐因之,亦曰朔方郡,領朔方等縣四。今榆林鎮西北廢夏州是。又開元二十六年增置宥州,亦曰寧朔郡,至德二載又曰懷德郡,領延恩等縣三。今榆林鎮西廢宥州是。

豐州,漢五原郡地,隋置豐州,唐因之,亦曰九原郡,領九原等縣三。今榆林鎮西北有廢豐州。

勝州,漢雲中等郡地,隋置勝州,唐因之,亦曰榆林郡,領榆林等縣二。今榆林鎮東北四百五十里有廢勝州。

綏州,漢曰上郡,西魏置綏州,隋、唐因之,亦曰上郡,領龍泉等縣五。今延安府綏德州。

銀州。漢西河郡地,後周置銀州,隋、唐因之,亦曰銀川郡,領儒林等縣四。儒林故城,在今延安府綏德州米脂縣西北百八十里。又開元九年分銀、勝二州地置麟州,亦曰新秦郡,領新秦等縣二。今延安府葭州神木縣北四十里有新秦故城。

東盡海,西距函谷,函谷,見前。南濱淮,北薄於河,曰河南道。統州二十八。

洛州,漢河南郡,北齊曰洛州,隋、唐因之,開元初曰河南府,領河南等縣二十六。即今河南府。

陝州,漢弘農郡地,後魏曰陝州,隋、唐因之,天寶初曰陝府,亦曰陝郡,領陝縣等縣五。天祐初遷洛,改爲興唐府,哀帝初復故。今屬河南府。

虢州,漢曰弘農郡,唐置虢州,亦曰弘農郡,領弘農等縣六。今陝州靈寶縣西南三十里故弘農城是。《唐志》云:「開元初,改隸河東道。」

汝州,漢河南等郡地,隋大業初曰汝州,唐因之,亦曰臨汝郡,領梁縣等縣三,即今汝州。又開元三年置僊州,領葉縣等縣五,二十五年州廢。葉縣今屬南陽府裕州。

鄭州,漢河南郡地,後周曰鄭州,隋、唐因之,亦曰滎陽郡,領管城等縣八。今開封府是。

汴州,漢曰陳留郡,後周曰汴州,隋、唐因之,亦曰陳留郡,領浚儀等縣五。今開封府是。

豫州,漢曰汝南郡,劉宋爲豫州治,後魏、後周因之,隋曰蔡州,唐復爲豫州,亦曰汝南郡。寶應初復改蔡州,領汝陽等縣十。今汝寧府。

許州,漢曰潁川郡,後周曰許州,隋、唐因之,亦曰潁川郡,領長社等縣九。今屬開封府。又建中二年置溵州,治郾城縣,長慶三年廢。郾城,今許州屬縣。

陳州,漢淮陽、汝南郡地,隋曰陳州,唐因之,亦曰淮陽郡,領宛丘等縣四。今屬開封府。

潁州,漢汝南郡地,唐武德六年,始曰潁州,亦曰汝陰郡,領汝陰等縣三。今屬鳳陽府。

亳州,漢沛郡地,後周曰亳州,隋、唐因之,亦曰譙郡,領譙縣等縣八。今屬鳳陽府。

宋州,漢曰梁國,隋置宋州,唐因之,亦曰睢陽郡,領宋城等縣七。今歸德府。又光啓中增置單州,領單父等縣四,光化二年朱全忠奏改爲輝州,移治碭山,以溫生於碭山也。後唐復曰單州,仍治單父。單父,今山東單縣。碭山,今南直徐州屬縣。

曹州,漢曰濟陰郡,後周曰曹州,隋、唐因之,亦曰濟陰郡,領濟陰等縣五。今山東巢縣西北七十里廢濟陰縣是其治。

滑州,漢曰東郡,隋曰滑州,唐因之,亦曰靈昌郡,領白馬等縣七。今爲大名府滑縣。

濮州,漢東郡、濟陰等郡地,隋曰濮州,唐因之,亦曰濮陽郡,領鄄城等縣二。今屬東昌府。

鄆州,漢曰東平國,隋曰鄆州,唐因之,亦曰東平郡,領須昌等縣三。今爲兖州府東平州。

濟州,漢濟北﹑東平等郡國地,隋曰濟州,唐因之,亦曰濟陽郡,領盧縣等縣五。天寶十三年廢濟州入鄆州。盧縣,見漢泰山郡注。

齊州,漢濟南等郡地,後魏曰齊州,隋、唐因之,亦曰濟南郡,領歷城等縣八。即今濟南府。

淄州,漢安樂等國地,隋曰淄州,唐因之,亦曰淄川郡,領淄川等縣五。今濟南府淄川縣是其治。

徐州,漢楚國沛郡地,晉爲徐州治,後魏及隋、唐因之,亦曰彭城郡,領彭城等縣六。今仍曰徐州。又元和四年增置宿州,領符離等縣四。今屬鳳陽府。

兖州,漢曰魯郡,劉宋時,兖州治此,隋曰兖州,唐因之,亦曰魯郡,領瑕丘等縣八。今爲兖州府。

泗州,漢臨淮等郡地,後周曰泗州,隋、唐因之,亦曰臨淮郡,領臨淮等縣五。今屬鳳陽府。

沂州,漢琅邪等郡地,後周曰沂州,隋、唐因之,亦曰琅邪郡,領臨沂等縣五。今屬兖州府。

青州,漢曰北海郡,東晉爲青州治,劉宋因之,隋仍曰青州,唐因之,亦曰北海郡,領益都等縣七。即今青州府。

萊州,漢曰東萊郡,隋曰萊州,唐因之,亦曰東萊郡,領掖縣等縣六。今萊州府。又如意初,置登州,亦曰東牟郡,初治文登縣,神龍三年移治蓬萊,領縣四。今爲登州府。

棣州,漢平原、勃海等郡地,唐武德四年置棣州,亦曰樂安郡,領厭次等縣五。今濟南府武定州。

密州,漢高密等郡國地,隋置密州,唐因之,亦曰高密郡,領諸城等縣四。諸城縣,今屬青州府。

海州。漢曰東海郡,東魏曰海州,隋、唐因之,亦曰東海郡,領朐山等縣四。今屬淮安府。

東距常山,常山即恒山。見前。西據河,南抵首陽、太行,首陽山,在今山西蒲州東南十五里。太行山,今懷慶府北。見前。北邊匈奴,曰河東道。領州十八。

并州,漢太原郡,後漢爲并州治,晉以後因之,唐亦曰并州,又爲太原府,領太原等縣十四。今太原府太原縣是其治。又龍紀初置憲州,領樓煩等縣二。今太原府靜樂縣西北七十里有故樓煩城,李克用所奏置。

潞州,漢上黨郡,後周曰潞州,唐因之,亦曰上黨郡,領上黨等縣五。今潞安府。

澤州,漢上黨、河東等郡地,隋曰澤州,唐因之,亦曰高平郡,領晉城等縣六。即今澤州是。

晉州,漢河東郡地,後魏曰晉州,後周及隋唐因之,亦曰平陽郡,領臨汾等縣七。今平陽府。

絳州,漢河東郡地,後周曰絳州,隋、唐因之,亦曰絳郡,領正平等縣五。今屬平陽府。

蒲州,漢河東郡,後周曰蒲州,隋、唐因之,亦曰河中府,又爲河東郡,領河東等縣五。今屬平陽府。

汾州,漢西河、太原二郡地,後魏置汾州,唐因之,亦曰西河郡,領隰城等縣五。今汾州府。

慈州,漢河東郡地,隋曰汾州,唐武德五年曰南汾州,八年曰慈州,亦曰文成郡,領吉昌等縣五。今平陽府吉州也。

隰州,漢河東郡地,隋曰隰州,唐因之,亦曰大寧郡,領隰川等縣六。今屬平陽府。

石州,漢西河郡地,後周曰石州,隋、唐因之,亦曰昌化郡,領離石等縣五。今汾州府永寧州。

沁州,漢上黨郡地,隋置沁州,唐因之,亦曰陽城郡,領沁源等縣三。即今沁州。

箕州,漢上黨郡地,唐武德三年置遼州,八年曰箕州,先天初曰儀州,亦曰東平郡,中和三年復曰遼州,領遼山等縣四。即今遼州。

嵐州,漢太原郡地,後魏曰嵐州,隋唐因之,亦曰樓煩郡,領宜芳等縣四。今太原府岢嵐州嵐縣是其治。

忻州,漢太原郡地,隋曰忻州,唐因之,亦曰定襄郡,領秀容等縣二。今屬太原府。

代州,漢雁門、太原二郡地,隋曰代州,唐因之,亦曰雁門郡,領雁門等縣五。今屬太原府。

朔州,漢定襄、雁門二郡地,後魏置朔州,北齊及隋唐因之,亦曰馬邑郡,領善陽等縣二。今屬大同府。

蔚州,漢代郡地,後周置蔚州,隋、唐因之,亦曰安邊郡,領靈丘等縣三。靈丘,即今蔚州靈丘縣。

雲州。漢雲中、雁門等郡地,唐武德六年置北恒州,七年廢,貞觀十四年改置雲州於此,亦曰雲中郡,領雲中縣一,今大同府治是也。唐末又置應州,領金城等縣二。今屬大同府。

東並海,南迫於河,西距太行、常山,北通渝關、薊門,渝關即今山海關,薊門即今居庸關,俱見前。曰河北道。統州二十三。

懷州,漢河內郡,後魏置懷州,隋唐因之,亦曰河內郡,領河內等縣九。今爲懷慶府。又會昌三年置孟州,領河陽等縣五。河陽,今懷慶府之孟縣。

衛州,漢河內及魏郡地,後周曰衛州,隋、唐因之,亦曰汲郡,領汲縣等縣五。今爲衛輝府。

相州,漢曰魏郡,後魏曰相州,後周及隋、唐因之,亦曰鄴郡,領安陽等縣九。今爲彰德府。又武德初置磁州,貞觀初廢,永泰初復置,領滏陽等縣四。即今彰德府滋州。

洺州,漢曰廣平國,後周曰洺州,隋、唐因之,亦曰廣平郡,領永年等縣七。即今廣平府。

邢州,漢鉅鹿、常山等郡國地,隋曰邢州,唐因之,亦曰鉅鹿郡,領龍固等縣九。即今順德府。

趙州,漢鉅鹿、常山等郡國地,北齊曰趙州,隋、唐因之,亦曰趙郡,領平棘等縣九。今屬真定府。

冀州,漢曰信都國,晉嘗爲冀州治,後魏以後因之,唐亦曰冀州,龍朔二年改魏州,尋復故,亦曰信都郡,領信都等縣六。今屬真定府。

恒州,漢常山郡,後周置恒州,隋、唐因之,亦曰常山郡,元和十五年改曰鎮州,領真定等縣六。即今真定府。

定州,漢曰中山郡,後魏曰定州,後周及隋、唐因之,亦曰博陵郡,領安喜等縣十一。今屬真定府。又景福二年置祁州,領無極等縣二。無極,今真定府屬縣。

易州,漢涿郡地,隋曰易州,唐因之,亦曰上谷郡,領易縣等縣五。今屬保定府。

幽州,漢曰燕國,後漢爲幽州治,晉以後因之,唐仍曰幽州,亦曰范陽郡,領薊縣等縣十。今順天府。又開元十八年析置薊州,亦曰漁陽郡,領漁陽等縣三。今屬順天府。又天寶初置順義郡,亦曰順州,領賓義縣一,寄治范陽郡城內。又大曆四年置涿州,領范陽等縣三。今屬順天府。又唐末置儒州,領縉山縣一。今延慶州也。

深州,漢涿郡地,隋曰深州,唐因之,貞觀十七年廢,先天二年復置,亦曰饒陽郡,領饒陽等縣四。饒陽,今真定府晉州屬縣。

瀛州,漢涿郡地,後魏曰瀛州,隋、唐因之,亦曰河間郡,領河間等縣十。即今河間府。又景雲二年置鄭州,開元十三年曰莫州,亦曰文安郡,領鄚縣等縣六。今河間府任丘縣北三十里有廢莫州城。

貝州,漢曰清河郡,後周置貝州,隋、唐因之,亦曰清河郡,領清河等縣九。今廣平府清河縣是。

魏州,漢魏郡及東郡地,後周置魏州,隋唐因之,龍朔二年改曰冀州,尋復故,亦曰魏郡,領貴鄉等縣十。貴鄉,今大名府大名縣是。又武德四年置澶州,貞觀初廢,大曆七年復置,領頓丘等縣四。頓丘,今大名府清豐縣西南五十五里有故城。

博州,漢東郡、平原等郡地,隋曰博州,唐因之,亦曰博平郡,領聊城等縣六。今爲東昌府。

德州,漢曰平原郡,隋置德州,唐因之,亦曰平原郡,領安德等縣八。今濟南府陵縣,故安德縣也。

滄州,漢曰勃海郡,後魏置滄州,隋、唐因之,亦曰景城郡,領清池等縣十。今屬河間府。又武德四年置觀州,貞觀十七年廢,貞元五年,改置景州,領弓高等縣四。今景州東北四十里有故弓高城。

媯州,漢上谷郡也,唐武德七年置北燕州,貞觀八年改媯州,亦曰媯川郡,領懷戎等縣二。懷戎,今宣府鎮懷來衛是。又唐末幽州鎮增置武州,領文德縣一。今宣府鎮是也。又增置新州,領永興等縣四。永興,今保安州治是。或曰皆光啓中置。

檀州,漢漁陽郡地,隋曰檀州,唐因之,亦曰密雲郡,領密雲等縣二。密雲,今順天府昌平州屬縣。天寶初又置歸化郡,亦曰歸順州,領懷柔縣一,後亦謂之順州。懷柔,今昌平州屬縣。

營州,漢屬遼西郡,後魏曰營州,隋、唐因之,亦曰柳城郡,領柳城縣一,今大寧廢衛東故營州城是也。

平州,漢右北平及遼西等郡地,隋曰平州,唐因之,亦曰北平郡,領盧龍等縣三。即今永平府。

燕州。漢燕國地,隋曰順州,唐曰燕州,亦曰歸德郡,領遼西縣一。今順天府昌平州順義縣是。

東接荊、楚,西抵隴、蜀,南控大江,北距商、華之山,商山,見七國韓商阪。華山,見前。曰山南道。統州三十三。

荊州,漢曰南郡,晉爲荊州治,後因之,唐仍曰荊州,亦曰江陵郡,上元初曰江陵府,領江陵等縣八。即今荊州府。

襄州,漢南郡及南陽郡地,西魏曰襄州,隋、唐因之,亦曰襄陽郡,領襄陽等縣七。今襄陽府。

鄧州,漢曰南陽郡,隋曰鄧州,唐因之,亦曰南陽郡,領穰縣等縣六。今屬南陽府。

唐州,漢南陽郡地,唐武德四年置唐州,亦曰淮安郡,領比陽等縣六。今南陽府唐縣。劉昫曰:「本屬河南道,至德後割屬山南東道。」

隨州,漢南陽郡地,西魏曰隨州,隋、唐因之,亦曰漢東郡,領隨縣等縣三。今屬德安府。

郢州,漢江夏郡地。西魏曰郢州,隋、唐因之,亦曰富水郡,領長壽等縣三。今爲承天府。

復州,漢江夏及南郡地,後周曰復州,隋、唐因之,亦曰竟陵郡,領沔陽等縣三。今安陸府沔陽州。

均州,漢南陽、漢中二郡地,隋曰均州,唐因之,亦曰武當郡,領武當等縣三。今屬襄陽府。

房州,漢漢中郡地,唐武德初,置房州,亦曰房陵郡,領房陵等縣四。今鄖陽府房縣。

峽州,漢南郡地,後周曰峽州,隋、唐因之,亦曰夷陵郡,領夷陵等縣五。今荊州府夷陵州是。

歸州,漢南郡地,唐武德二年曰巴州,亦曰巴東郡,領秭歸等縣三。今屬荊州府。

夔州,漢巴郡地,梁曰信州,唐武德三年改曰夔州,亦曰雲安郡,領奉節等縣四。今夔州府。

萬州,漢巴郡地,唐武德二年置南蒲州,八年曰蒲州,貞觀八年曰萬州,亦曰南浦郡,領南浦等縣三。今夔州府萬縣。

忠州,漢巴郡地,後周曰臨州,唐貞觀八年曰忠州,亦曰南賓郡,領臨江等縣五。今屬夔州府。

梁州,漢曰漢中郡,三國漢爲梁州治,晉以後因之,唐亦曰梁州,開元十三年曰褒州,尋復故,亦曰漢中郡,興元初又爲興元府,領南鄭等縣五。今漢中府。

洋州,漢漢中郡地,西魏曰洋州,隋、唐因之,亦曰洋州郡,領西鄉等縣四。西鄉,今漢中府屬縣。

金州,漢漢中郡地,西魏曰金州,隋、唐因之,亦曰安康郡,至德二載曰漢南郡,領西城等縣六。今屬漢中府。

商州,漢弘農郡地,後周曰商州,隋、唐因之,亦曰上谷郡,領上谷等縣五。今爲西安府。

鳳州,漢武都郡地,後周曰鳳州,隋、唐因之,亦曰河池郡,領梁泉等縣四。今漢中府鳳縣。

興州,漢武都郡地,西魏曰興州,隋、唐因之,亦曰順政郡,領順政等縣三。今爲漢中府寧羌州略陽縣。

利州,漢廣漢郡地,西魏曰利州,隋、唐因之,亦曰益昌郡,領綿谷等縣六。今保寧府廣元縣。

閬州,漢巴郡地,唐初置隆州,先天中曰閬州,亦曰閬中郡,領閬中等縣九。今保寧府。

開州,漢巴郡地,唐武德初,置開州,亦曰盛山郡,領盛山等縣三。今夔州府開縣。

果州,漢巴郡地,唐武德四年置果州,亦曰南充郡,領南充等縣六。今順慶府。

合州,漢巴郡地,西魏置合州,唐因之,亦曰巴川郡,領石鏡等縣六。今屬重慶府。

渝州,漢巴郡地,隋曰渝州,唐因之,亦曰南平郡,領巴縣等縣四。今重慶府。

涪州,漢巴郡地,唐武德初,置涪州,亦曰涪陵郡,領涪陵等縣四。今屬重慶府。

渠州,漢巴郡地,唐武德初曰渠州,亦曰潾山郡,領流江等縣四。今順慶府廣安州渠縣。

蓬州,漢巴郡地,後周置蓬州,隋唐因之,亦曰咸安郡,領大寅等縣六。大寅,今順慶府蓬州儀隴縣南三十里蓬池故城是。

壁州,漢巴郡地,唐武德八年置壁州,亦曰始寧郡,領諾水等縣三。諾水,今巴州之通江縣。

巴州,漢巴郡地,梁曰巴州,隋、唐因之,亦曰清化郡,領化成等縣七。今屬保寧府。

通州,漢巴郡地,西魏曰通州,隋、唐因之,亦曰通州郡,領通川等縣七,即今夔州府達州。

集州。漢廣漢、巴二郡地,梁曰集州,隋、唐因之,亦曰符陽郡,領難江等縣三。難江,今保寧府巴州之南江縣。

東接秦州,西逾流沙,流沙,見前。南連蜀及吐蕃,吐蕃,今西蕃地。北界沙漠,曰隴右道。統州二十。

秦州,漢曰天水郡,晉置秦州,唐因之,亦曰天水郡,領上邽等縣五。今屬鞏昌府。

渭州,漢曰隴西郡,後魏曰渭州,唐因之,亦曰隴西郡,領襄武等縣四。今鞏昌府。上元以後爲吐蕃所陷,元和四年僑置行渭州於平涼縣,尋復陷沒。中和四年復置渭州於平涼,即今平涼府。

成州,漢武都郡地,西魏曰成州,隋、唐因之,亦曰同谷郡,領上禄等縣三。上禄,今鞏昌府成縣西百三十里有故城。

武州,漢曰武都郡,西魏置武州,隋、唐因之,亦曰武都郡。景福初改曰階州,領將利等縣三。今鞏昌府階州北三百十里有廢將利縣。

蘭州,漢金城等郡地,隋曰蘭州,唐因之,亦曰金城郡,領五泉等縣三。今屬臨洮府。又天寶三載置狄道郡,乾元初亦曰臨州,領狄道等縣二。即今臨洮府。或曰臨州開元初置。

河州,漢金城等郡地,苻秦置河州,後魏及隋、唐因之,亦曰安鄉郡,領枹罕等縣三。今屬臨洮府。

洮州,本西戎地,後周置洮州,隋、唐因之,亦曰臨洮郡,領臨潭等縣二。今爲洮州衛。

岷州,漢隴西郡地,西魏置岷州,隋、唐因之,亦曰和政郡,領溢樂等縣四。今屬岷州衛。

疊州,本羌戎地,後周置疊州,隋、唐因之,亦曰合州郡,領合州等縣二。今洮州衛南百八十里有疊州故城。

宕州,本羌戎地,後周置宕州,隋、唐因之,亦曰懷道郡,領懷道等縣二。今岷州衛南百二十里有宕州故城。

鄯州,漢金城郡地,後魏置鄯州,隋、唐因之,亦曰西平郡,領湟水等縣三。今爲西寧衛。

廓州,本西羌地,後周置廓州,隋、唐因之,亦曰寧塞郡,領廣威等縣三。今西寧衛西二百里有廓州故城。

涼州,漢曰武威郡,曹魏爲涼州治,晉以後因之,唐仍爲涼州,亦曰武威郡,領姑臧等縣五。今爲涼州衛。

甘州,漢曰張掖郡,西魏曰甘州,唐因之,亦曰張掖郡,領張掖等縣二。今甘州衛。

肅州,漢曰酒泉郡,隋置肅州,唐因之,亦曰酒泉郡,領酒泉等縣三。今肅州衛。

瓜州,漢敦煌郡地,唐武德五年置瓜州,亦曰晉昌郡,領晉昌等縣二。今廢沙州衛東有瓜州故城。

沙州,漢曰敦煌郡,唐武德五年曰西沙州,貞觀七年曰沙州,亦曰敦煌郡,領敦煌等縣二。今廢沙州衛。

伊州,漢西域伊吾盧地,唐貞觀四年,內屬,置西伊州,六年曰伊州,亦曰伊吾郡,領伊吾等縣二。即今西域哈密衛。

西州,漢西域車師前王庭也,唐貞觀十四年,平高昌,始置西州,亦曰交河郡,又爲金山都督府,領高昌等縣五。即今西域火州。

庭州。漢車師後王庭也,唐貞觀十四年平高昌,并得其地,因置庭州,長安二年曰北庭都護府,天寶初曰北庭節度使,領金蒲等縣三。今火州北有廢庭州。上元以後,河西軍鎮多爲回鶻所陷。

東臨海,西抵漢,南據江,北距淮,曰淮南道。統州十四。

揚州,漢曰廣陵國,隋曰揚州,唐因之,亦曰廣陵郡,領江都等縣四。今揚州府。

楚州,漢臨淮郡地,隋置楚州,唐因之,亦曰淮陰郡,領山陽等縣四。今淮安府。

和州,漢九江郡地,北齊曰和州,隋唐因之,亦曰歷陽郡,領歷陽等縣二。今仍曰和州。

滁州,漢九江郡地,隋曰滁州,唐因之,亦曰永陽郡,領清流等縣二。今仍曰滁州。

濠州,漢九江郡地,隋曰豪州,唐改曰濠州,亦曰鍾離郡,領鍾離等縣三。今鳳陽府。

壽州,漢曰九江郡,隋曰壽州,唐因之,亦曰壽春郡,領壽春等縣四。今屬鳳陽府。

廬州,漢廬江等郡地,隋初曰廬江州,唐曰廬州,亦曰廬江郡,領合肥等縣四。今廬州府。

舒州,漢廬江郡地,唐武德四年曰舒州,亦曰同安郡,至德二載又曰盛唐郡。領懷寧等縣五。即今安慶府。

蘄州,漢江夏郡地,後周曰蘄州,隋、唐因之,亦曰蘄春郡,領蘄春等縣四。今屬黃州府。

黃州,漢曰江夏郡,後周曰黃州,隋、唐因之,亦曰齊安郡,領黃岡等縣三。今黃州府。

沔州,漢江夏郡地,隋曰沔州,唐因之,亦曰漢陽郡,領漢陽等縣二。今漢陽府。

安州,漢江夏郡地,西魏曰安州,唐因之,亦曰安陸郡,領安陸等縣六。今德安府。

申州,漢南陽、江夏二郡地,後周曰申州,隋、唐因之,亦曰義陽郡,領義陽等縣三。即今汝寧府信陽州。

光州。漢汝南等郡地,梁末置光州,唐因之,亦曰弋陽郡,領定城等縣五。今屬汝寧府。

東臨海,西抵蜀,南極嶺,嶺即五嶺。北帶江,曰江南道。統州四十二。

潤州,漢丹陽等郡地,隋置潤州,唐因之,亦曰丹陽郡,領丹徒等縣五。即今鎮江府。又至德二載置江寧郡,乾元初曰升州,上元二年廢,大順初復置,領上元等縣四。今應天府。

常州,漢會稽郡地,隋置常州,唐因之,亦曰晉陵郡,領武進等縣四。今常州府。

蘇州,漢會稽郡,隋曰蘇州,唐因之,亦曰吳郡,領吳縣等縣四。今蘇州府。

湖州,漢會稽及丹陽郡地,隋曰湖州,唐因之,亦曰吳興郡,領烏程等縣五。今湖州府。

杭州,漢會稽郡地,隋置杭州,唐因之,亦曰餘杭郡,領錢唐等縣五。今杭州府。

睦州,漢丹陽郡地,隋置睦州,唐因之,亦曰新定郡,領建德等縣七。今嚴州府。

歙州,漢丹陽郡地,隋置歙州,唐因之,亦曰新安郡,領歙縣等縣三。今徽州府。

婺州,漢會稽郡地,隋曰婺州,唐因之,亦曰東陽郡,領金華等縣五。今金華府。又武德四年置衢州,七年廢,垂拱三年復置,亦曰信安郡,領信安等縣六。今衢州府。

越州,漢會稽郡地,隋置越州,唐因之,亦曰會稽郡,領會稽等縣五。今紹興府。又開元二十六年置明州,亦曰餘姚郡,領鄮縣等縣四。今寧波府。

台州,漢會稽郡地,唐武德四年置海州,五年改爲台州,亦曰臨海郡,領臨海等縣六。今台州府。

括州,漢會稽郡地,隋曰處州,尋改括州,唐因之,亦曰縉雲郡,大曆十四年復曰處州,領括蒼等縣五。今處州府。又上元二年,分置溫州,亦曰永嘉郡,領永嘉等縣四。今溫州府。

建州,漢屬會稽郡,唐武德四年置建州,亦曰建安郡,領建安等縣六。今建寧府。

福州,漢屬會稽郡,唐武德四年於此置泉州,景雲二年曰閩州,開元十三年曰福州,亦曰長樂郡,領閩縣等縣八。今福州府。又聖曆二年分置武榮州,三年廢,久視初復置。景雲二年改爲泉州,亦曰清源郡,領晉江等縣四。今泉州府。又垂拱二年置漳州,亦曰漳浦郡,領漳浦等縣二。今漳州府。又開元二十四年置汀州,亦曰臨汀郡,領長汀等縣三。今汀州府。

宣州,漢曰丹陽郡,隋置宣州,唐因之,亦曰宣城郡,領宣城等縣八。今寧國府。又武德四年置池州,貞觀初廢,永泰初復置,亦曰秋浦郡,領秋浦等縣四。今池州府。

饒州,漢豫章郡地,隋曰饒州,唐因之,亦曰鄱陽郡,領鄱陽等縣四。今饒州府。又乾元初置信州,領上饒等縣三。今廣信府。

撫州,漢豫章郡地,隋曰撫州,唐因之,亦曰臨川郡,領臨川等縣三。今撫州府。

虔州,漢豫章郡地,隋置虔州,唐因之,亦曰南康郡,領贛縣等縣四。今贛州府。

洪州,漢曰豫章郡,隋置洪州,唐因之,亦曰豫章郡,領豫章等縣四。今南昌府。

吉州,漢豫章郡地,隋置吉州,唐因之,亦曰廬陵郡,領廬陵等縣四。今吉安府。

袁州,漢豫章郡地,隋置袁州,唐因之,亦曰宜春郡,領宜春等縣三。今袁州府。

郴州,漢曰桂陽郡,隋曰郴州,唐因之,亦曰桂陽郡,領郴縣等縣八。今仍曰郴州。

江州,漢廬江、豫章二郡地,晉爲江州治,宋、齊及隋、唐因之,亦曰潯陽郡,領潯陽等縣三。即今九江府。

鄂州,漢曰江夏郡,隋曰鄂州,唐因之,亦曰江夏郡,領江夏等縣五。今武昌府。

岳州,漢長沙郡地,隋曰巴州,唐因之,亦曰巴陵郡,領巴陵等縣五。今岳州府。

潭州,漢曰長沙國,隋曰潭州,唐因之,亦曰長沙郡,領長沙等縣五。今長沙府。

衡州,漢長沙、桂陽等郡國地,隋曰衡州,唐因之,亦曰衡陽郡,領衡陽等縣五。今衡州府。

永州,漢曰零陵郡,隋曰永州,唐因之,亦曰零陵郡,領零陵等縣三。今永州府。

道州,漢長沙國地,唐武德四年置營州,明年曰南營州,貞觀八年曰道州,亦曰江華郡,領營道等縣三。今屬永州府。

邵州,漢長沙、零陵地,唐武德四年置邵州,亦曰邵陽郡,領邵陽等縣二。今寶慶府。

朗州,漢曰武陵郡,隋曰朗州,唐因之,亦曰武陵郡,領武陵等縣二。今常德府。

澧州,漢武陵郡地,隋曰澧州,唐因之,亦曰澧陽郡,領澧陽等縣五。今屬岳州府。

辰州,漢武陵、長沙郡地,隋曰辰州,唐因之,亦曰盧溪郡,領沅陵等縣七。今辰州府。

巫州,漢武陵、長沙郡地,唐貞觀八年置巫州,天授二年曰沅州,開元十三年復曰巫州,亦曰潭陽郡,大曆五年又改曰溆州,領龍標等縣三。今辰州府沅州南五十里廢龍標城是。又垂拱二年置錦州,亦曰盧陽郡,領盧陽等縣二。今沅州麻陽縣西三十里有廢盧陽縣。又長安四年置舞州,開元十三年曰鶴州,二十年曰業州,亦曰龍標郡,大曆五年,改曰獎州,領峨山等縣三。今沅州西界有廢峨山縣。

施州,漢南郡地,隋義寧二年曰施州,唐因之,亦曰清江郡,領清江等縣二。今爲施州衛。又天授二年分置溪州,亦曰靈溪郡,領大鄉等縣二。今爲永順宣慰司。

思州,漢武陵郡地,唐武德初置務州,貞觀四年曰思州,亦曰寧夷郡,領務川等縣四。務川,今貴州思南府屬縣。

南州,漢武陵郡地,武德二年置南州,三年曰楚州,明年復故,亦曰南川郡,領南川等縣二。今重慶府南川縣。

黔州,漢武陵郡地,後周置黔州,隋、唐因之,亦曰黔中郡,領彭水等縣五。今重慶府涪州彭水縣。

費州,漢牂牁郡地,後周置費州,唐因之,亦曰涪川郡,領涪川等縣四。今思南府東北百里有廢費州城。

夷州,漢牂牁郡地,武德四年置夷州,貞觀初廢,尋復置,亦曰義泉郡,領綏陽等縣五。綏陽,今遵義府屬縣也。

溱州,古南蠻地,貞觀十六年置溱州,亦曰溱溪郡,領營懿等縣二。今思南府西境廢營懿縣是也。

播州,漢牂牁郡地,貞觀九年置朗州,十一年改置播州,亦曰播川郡,領播川等縣四。今遵義府。

珍州。漢牂牁郡地,貞觀十六年置珍州,亦曰夜郎郡,領營德等縣四。今遵義府真安州西南四十里有故營德縣。

東連牂牁,牂牁,見漢十三部益州。西界吐蕃,南接羣蠻,北通劍閣,曰劍南道。統州二十有六。

益州,漢曰蜀郡,晉以後皆爲益州治,唐仍曰益州,亦曰蜀郡,至德二載曰成都府,領成都等縣十六。今仍曰成都府。又垂拱二年,分置蜀州,亦曰唐安郡,領晉原等縣四。今成都府崇慶州也。又置彭州,亦曰彭陽郡,領九隴等縣四。今成都府彭縣也。又置漢州,亦曰德陽郡,領雒縣等縣五。今成都府漢州。

綿州,漢廣漢郡地,隋曰綿州,唐因之,亦曰巴西郡,領巴西等縣九。今屬成都府。

始州,漢廣漢郡地,西魏曰始州,唐初因之,先天二年改曰劍州,亦曰普安郡,領普安等縣七。今保寧府劍州。

梓州,漢廣漢、巴西二郡地,隋曰梓州,唐因之,亦曰梓潼郡,領棲縣等縣八。即今潼川州。

遂州,漢廣漢郡地,後周置遂州,隋、唐因之,亦曰遂寧郡,領方義等縣五。今潼川州遂寧縣即州治也。

普州,漢犍爲郡及巴郡地,後周置普州,隋、唐因之,亦曰安岳郡,領安岳等縣六。今潼川州安岳縣即州治。

資州,漢犍爲郡地,西魏曰資州,隋、唐因之,亦曰資陽郡,領磐石等縣八。即今成都府資縣。又乾元初置昌州,治昌元縣。光啓中又移州治大足縣。昌元,今爲滎昌縣,與大足縣俱屬重慶府,時屬資州境內。

簡州,漢犍爲、廣漢郡地,隋曰簡州,唐因之,亦曰陽安郡,領陽安等縣三。今屬成都府。

陵州,漢犍爲、蜀郡二郡地,西魏曰陵州,隋、唐因之,亦曰仁壽郡,領仁壽等縣四。今成都府仁壽縣即其治。

邛州,漢蜀郡地,西魏置邛州,唐因之,亦曰臨邛郡,領臨邛等縣七。今仍曰邛州。

雅州,漢蜀郡地,隋曰雅州,唐因之,亦曰廬山郡,領嚴道等縣五。今仍曰雅州。又大足初置黎州,亦曰洪源郡,領漢原等縣三。今爲黎州安撫司。

眉州,漢犍爲郡地,西魏曰眉州,隋、唐因之,亦曰通義郡,領通義等縣五。今仍曰眉州。

嘉州,漢曰犍爲郡,後周曰嘉州,隋、唐因之,亦爲犍爲郡,領海遊等縣四。今曰嘉定州。

榮州,漢犍爲郡地,唐武德初置榮州,亦曰和義郡,領旭川等縣六。今嘉定州榮縣是其治。

瀘州,漢犍爲郡地,梁置瀘州,隋、唐因之,亦曰瀘州郡,領瀘川等縣六。今仍曰瀘州。

戎州,漢屬犍爲郡,梁置戎州,隋、唐因之,亦曰南溪郡,領南溪等縣五。即今敘州府。

茂州,漢汶山郡,隋曰汶州,唐武德初曰會州,四年曰南會州,貞觀八年曰茂州,亦曰通化郡,領汶山等縣四。今屬成都府。

維州,古羌夷地,唐武德初置維州,亦曰維川郡,領薛城等縣三。即今成都府威州。

嶲州,漢曰越嶲郡,隋曰嶲州,唐因之,亦曰越嶲郡,領越嶲等縣七。今爲建昌行都司。

姚州,漢益州郡,唐武德四年置姚州,亦曰雲南郡,領姚成等縣三。即今姚安軍民府。

龍州,古徼外地,西魏置龍州,隋因之,唐武德初曰西龍門州,貞觀初曰龍門州,亦曰油江郡,乾元初曰龍州,領油江等縣二。今爲龍安府。

文州,漢廣漢郡地,西魏曰文州,唐因之,亦曰陰平郡,領曲水等縣二。即今鞏昌府階州文縣。

扶州,古西戎地,隋曰扶州,唐因之,亦曰同昌郡,領同昌等縣四。今文縣西北百六十里廢扶州。

松州,古西羌地,唐武德初,置松州,亦曰文川郡,領嘉誠等縣三。今爲松潘衛。

翼州,漢蜀郡地,唐武德初,置翼州,亦曰臨翼郡,領衛山等縣四。今爲疊溪所。又顯慶初置悉州,亦曰歸誠郡,領左封等縣三。今疊溪所西百九十里有左封廢縣。又天寶五年置昭德郡,亦曰翼州,領真符等縣三。今疊溪所西南百餘里有廢真符縣。

當州。古西羌地,後周置覃州,唐貞觀二十一年曰當州,亦曰江原郡,領通軌等縣三。今疊溪所西北二百七十里有故當州城。又儀鳳二年置南和州,天授二年曰靜州,亦曰靜川郡,領悉唐等縣二,今疊溪所西三百六十里有故靜州城。又開元十二年置恭州,亦曰恭化郡,領和集等縣三。今威州西北三百餘里有廢恭州城。永徽末又置柘州,亦曰蓬山郡,領柘縣等縣二。今松潘衛西南廢柘州是。又開元二十八年置奉州,亦曰雲山郡,天寶八載又曰天保郡,亦曰保州,領定廉等縣二。定廉,今威州西北百三十里有廢縣。天寶初又置靜戎郡,亦曰霸州,領信安縣一。今松潘衛西南二百五十里廢霸州是。劉昫曰:「自龍州以下,貞觀初屬隴右道,永徽以後據梁州之境割屬劍南。」

東南際海,西極羣蠻,北據五嶺,五嶺見前。曰嶺南道。統州六十八。

廣州,漢南海郡,三國吳爲廣州治,後因之,隋曰番州,唐復爲廣州,亦曰南海郡,領南海等縣十。今廣州府。劉昫曰:「廣管經略治此,管廣、韶、循、潮、岡、恩、春、賀、端、康、藤、封、瀧、高、義、新、勤、竇等州。」

韶州,漢桂陽郡地,武德四年置番州,貞觀初曰韶州,亦曰始興郡,領曲江等縣四。今韶州府。

循州,漢南海郡地,隋曰循州,唐因之,亦曰海豐郡,領歸善等縣五。今惠州府。

潮州,漢南海郡地,隋曰潮州,唐因之,亦曰潮陽郡,領海陽等縣三。今潮州府。

連州,漢屬桂陽郡,唐武德四年置連州,亦曰連山郡,領桂陽等縣二。今屬廣州府。

端州,漢蒼梧郡地,隋置端州,唐因之,亦曰高要郡,領高要等縣二。今肇慶府。

康州,漢蒼梧郡地,唐武德四年置康州,亦曰晉康郡,領端溪等縣四。今肇慶府德慶州。

岡州,漢南海郡地,隋曰岡州,唐因之,亦曰義寧郡,領新會等縣二。新會,今廣州府屬縣。

恩州,漢合浦郡地,唐貞觀二十三年置恩州,亦曰恩平郡,領陽江等縣二。陽江,今肇慶府屬縣。

春州,漢合浦郡地,唐武德四年置春州,亦曰南陵郡,領陽春等縣二。陽春,今屬肇慶府。

勤州,漢合浦郡地,唐武德四年置勤州,亦曰銅陵郡,領富林等縣二。富林,今陽春縣西北廢城。

新州,漢合浦郡地,梁置新州,隋、唐因之,亦曰新興郡,領新興等縣三。新興,今肇慶府屬縣。

封州,漢蒼梧郡地,隋曰封州,唐因之,亦曰臨封郡,領封川等縣二。封川,今德慶府屬縣。

潘州,漢合浦郡地,唐武德四年置南宕州,六年曰潘州,亦曰南潘郡,領茂名等縣三。茂名,即今高州府治。

高州,漢蒼梧郡地,梁置高州,隋、唐因之,亦曰高涼郡,領良德等縣三。今高州府電白縣西百二十七里有故城。

辨州,漢合浦郡地,唐武德四年置南石州,貞觀九年曰辨州,亦曰陵水郡,領石龍等縣四。今爲高州府化州。又大曆八年置順州,領龍化等縣四,今化州西北有龍化廢縣。或曰南漢所置州也。

羅州,漢合浦郡地,梁置羅州,陳及隋、唐因之,亦曰招義郡,領石城等縣五。石城,今化州屬縣。

竇州,漢蒼梧郡地,唐武德五年置南扶州,貞觀八年曰竇州,亦曰懷德郡,領信義等縣四。信義,即今高州府信宜縣。

瀧州,漢蒼梧郡地,梁置瀧州,隋、唐因之,亦曰開陽郡,領瀧水等縣五。今爲羅定州。

雷州,漢合浦郡地,梁曰合州,隋因之,唐初曰南合州,貞觀初曰東合州,八年改爲雷州,亦曰海康郡,領海康等縣三。今雷州府。

廉州,漢曰合浦郡,宋爲越州治,齊、梁因之,隋曰禄州,又爲合州,唐武德五年復曰越州,貞觀八年曰姜州,十二年曰廉州,亦曰合浦郡,領合浦等縣五。今廉州府。

欽州,漢合浦郡地,隋曰欽州,唐因之,亦曰寧越郡,領欽江等縣五。欽江,今廉州府欽州北百三十里故縣是。

陸州,漢交趾郡地,梁曰黃州,隋曰玉州,唐初因之,貞觀二年廢,上元二年復置,改曰陸州,亦曰玉山郡,領烏雷等縣三。烏雷,今欽州西南百七十里廢縣是。

瓊州,漢珠崖郡地,貞觀五年置瓊州,亦曰瓊山郡,領瓊山等縣五。即今瓊州府。又開元初置萬安州,亦曰萬安郡,至德二載曰萬全郡,領萬安等縣四。今瓊州府萬州。

振州,漢珠崖郡地,唐武德五年置振州,亦曰延德郡,領寧遠等縣五。寧遠,今崖州治是。

崖州,漢曰珠崖郡,梁置崖州,隋、唐因之,亦曰朱崖郡,領舍城等縣四。舍城,今瓊州府東北二百六十里有廢縣。

儋州,漢曰儋耳郡,唐武德五年置儋州,亦曰昌化郡,領義倫等縣五。今屬瓊州府。

桂州,漢零陵、蒼梧二郡地,梁置桂州,隋、唐因之,亦曰始安郡,至德二載曰建臨州,領臨桂等縣十。即今桂林府。又乾封初置嚴州,亦曰修德郡,領來賓等縣三。來賓,今柳州府屬縣。又開元中置淳州,亦曰永定郡,永貞初改曰巒州,領永定等縣三。今南寧府永淳縣是其治。劉昫曰:「桂管經略治桂州,管桂、昭、蒙、富、梧、潯、龔、鬱、林、平、琴、賓、澄、繡、象、柳、融等州。」

昭州,漢蒼梧郡地,唐武德四年置樂川,貞觀八年曰昭州,亦曰平樂郡,領平樂等縣三。即今平樂府。

富州,漢蒼梧郡地。陳置靜州,唐因之。貞觀八年曰富州,亦曰富江郡,領龍平等縣三。龍平,今平樂府昭平縣。

賀州,漢蒼梧郡地,隋曰賀州,唐因之,亦曰臨賀郡,領臨賀等縣五。臨賀,即今平樂府賀縣。

蒙州,漢蒼梧郡地,唐武德四年置南蒙州,貞觀八年曰蒙州,亦曰蒙山郡,領立山等縣三。今爲平樂府永安州。

梧州,漢曰蒼梧郡,後漢爲交州治,隋曰封州,唐曰梧州,亦曰蒼梧郡,領蒼梧等縣三。今梧州府。

藤州,漢蒼梧郡地,隋曰藤州,唐因之,亦曰感義郡,領鐔津等縣三。今梧州府藤縣是其治。

義州,漢蒼梧郡地,唐武德四年置南義州,貞觀初廢,尋復置,亦曰義州,亦曰連城郡,領岑溪等縣三。今梧州府岑溪縣是其治。

鬱林州,漢曰鬱林郡,隋曰鬱林州,唐因之,亦曰鬱林郡,領石南等縣五。石南,今梧州府鬱林州興業縣東北五十里廢縣是。

平琴州,漢鬱林郡地,唐置平琴州,亦曰平琴郡,領容山等縣四。今鬱林州北百里有容山廢縣。

容州,漢合浦郡地,唐武德四年置銅州,貞觀八年曰容州,亦曰普寧郡,領北流等縣六。元和中徙治普寧縣。北流,今鬱林州屬縣。普寧,即今容縣。劉昫曰:「容管經略治此,管容、辨、白、牢、欽、岩、禺、湯、瀼、古等州,咸通初并入邕管,五年復舊。」

白州,漢合浦郡地,唐武德四年置南州,六年改曰白州,亦曰南昌郡,領博白等縣五。博白,今鬱林州屬縣。

山州,漢合浦郡地,唐貞觀中,置山州,亦曰龍池郡,領龍池等縣二。龍池,今博白縣南有廢縣。

牢州,漢曰南郡地,唐武德四年置義州,五年曰智州,貞觀十二年曰牢州,亦曰定川郡,領南流等縣三。今鬱林州治即故南流縣。

黨州,漢鬱林郡地,唐曰黨州,亦曰寧仁郡,領善勞等縣四。善勞,今鬱林州東北百二十里廢縣是其地也。

禺州,漢合浦郡地,唐武德四年置巖州,總章初曰東峨州,明年曰禺州,亦曰溫水郡,領峨石等縣四。峨石,今鬱林州陸川縣東北百里廢縣是。

龔州,漢蒼梧、鬱林二郡地,唐貞觀三年置燕州,七年,改置龔州,亦曰臨江郡,領平南等縣八。平南,今潯州府屬縣。

潯州,漢鬱林郡地,唐貞觀七年置潯州,亦曰潯江郡,領桂平等縣三。今潯州府。

貴州,漢鬱林郡地,武德四年置南尹州,貞觀九年曰貴州,亦曰懷澤郡,領鬱平等縣八。今潯州府貴縣即其治。

繡州,漢鬱林郡地,唐武德四年置林州,六年曰繡州,亦曰常林郡,領常林等縣三。常林,今潯州府貴縣東南百里廢縣是。

橫州,漢鬱林、合浦二郡地,隋置簡州,亦曰緣州,唐復曰簡州,尋曰南簡州,貞觀八年曰橫州,亦曰寧浦郡,領寧浦等縣三。今屬南寧府。

邕州,漢鬱林郡地,唐武德四年置南晉州,貞觀六年改邕州,亦曰朗寧郡,領宣化等縣五。即今南寧府。又開元初置田州,亦曰橫山郡,領都救等縣五。今仍曰田州。劉昫曰:「邕管經略治邕州,管邕、桂、黨、橫、田、嚴、山、巒、羅、辨等州,元和十五年并入容管,長慶二年復舊。」

賓州,漢鬱林郡地,唐貞觀五年置賓州,亦曰安城郡,至德二載又爲領方郡,領領方等縣三。今仍曰賓州,屬柳州府。

澄州,漢鬱林郡地,唐武德四年置方州,貞觀八年曰澄州,亦曰賀水郡,領上林等縣四。上林,今賓州屬縣。

象州,漢鬱林郡地,隋置象州,唐因之,亦曰象郡,領武化等縣六。武化,今柳州府來賓縣東南廢縣是。

柳州,漢鬱林郡地,唐武德四年置昆州,亦曰南昆州,貞觀八年改爲柳州,亦曰龍城郡,領馬平等縣四。即今柳州府。

融州,漢鬱林郡地,唐武德四年置融州,亦曰融水郡,領融水等縣三。今柳州府融縣即其治。

粵州,漢鬱林郡地,唐曰粵州,乾封初曰宜州,亦曰龍水郡,領龍水等縣四。今慶遠府。

芝州,漢鬱林郡地,唐曰芝州,亦曰忻城郡,領忻城縣一。今慶遠府忻城縣是。

籠州,古蠻夷地,貞觀十二年置籠州,亦曰扶南郡,領武勒等縣七。今爲南寧府新寧州。

環州,本南蠻地,唐貞觀十年置環州,亦曰正平郡,領正平等縣八。今慶遠府河池州思恩縣西北有廢環州。

環州,本南蠻地,貞觀十二年置,亦曰臨潭郡,領臨江等縣四。今南寧府南二百里有廢環州。

巖州,漢合浦郡地,唐曰巖州,亦曰安樂郡,至德二載又曰常樂郡,領常樂等縣四。《新唐書》:「調露三年析橫、貴二州地置巖州,因岩岡之北而名。」杜佑曰:「其地與合浦郡同。」似悞。}}

古州,本南蠻地,貞觀十二年置古州,亦曰樂古郡,領樂古等縣三。今柳州府懷遠縣西北有古州蠻及古江州,州當置於此。杜佑:「曰其地與臨潭郡同。」似悞。

交州,漢交趾、日南二郡地,後漢爲交州治,晉以後因之,唐亦曰交州,調露初曰安南都護府,至德二載曰鎮南都護府,亦曰安南府,領宋平等縣八。今安南國都也。劉昫曰:「安南所管二十一州。」蓋自四管而外,皆安南所統。以下諸州,今俱沒安南境內。

武峨州,漢交趾郡地,唐曰武峨州,亦曰武峨郡,領武峨等縣五。

愛州,漢九真郡地,梁曰愛州,隋、唐因之,亦曰九真郡,領九真等縣七。又總章二年置福禄州,亦曰福禄郡,至德二載改爲唐村郡,領柔遠等縣三。

長州,漢九真郡地,唐曰長州,亦曰文陽郡,領文陽等縣四。

驩州,漢九真郡地,隋曰驩州,唐武德五年曰南德州,八年曰德州,貞觀初曰驩州,亦曰日南郡,領九德等縣六。又武德五年置驩州於咸歡縣,貞觀九年改曰演州,十六年省入驩州,廣德二年復分置演州,治懷驩縣,即故咸歡縣也。

峰州,漢交趾郡,陳曰興州,隋曰峰州,唐因之,亦曰承化郡,領嘉寧等縣三。

湯州。漢交趾郡,唐曰湯州,亦曰湯泉郡,領湯泉等縣三。

共有州二百九十有三。《唐史》:「貞觀十三年定簿,凡府州三百五十八,明年平高昌,又增州二。」《會要》亦云:「凡天下三百六十州,自後併省,迄於天寶初凡三百三十一州存焉。」今考《六典》所載,凡三百十有六州,其五十州皆貞觀已後所置。王氏曰:「諸州因革既時代不同,而邊遠諸州又在所略也。」是時既北殄突厥,貞觀四年,李靖討突厥,大破之,斥地自陰山北至大漠。陰山,見前。西平吐谷渾、高昌,貞觀九年,李靖等討吐谷渾,悉平其地,改立君長而還。又十四年,侯君集平高昌,下二十二城,置西州;又兼得西突厥、車師後王庭之地,置庭州以統之。吐谷渾,見前隋克吐谷渾。西、庭二州,見上。後又東伐高麗,貞觀十九年,親征高麗,拔遼東數城而還。是後數遣兵伐之。顯慶五年,時高麗、百濟與新羅相攻,遣蘇定方先平百濟,因置熊津五都督府及帶方州以統其地。總章初,李勣等伐高麗,平之,置都督府九、州四十二、縣百,又置安東都護於平壤城,以統高麗、百濟之地。既而高麗餘衆復叛,其舊城多爲新羅所竊據。遼東城,即隋煬帝所攻平壤城也。百濟,今朝鮮國南境全羅道是其地,有熊津江口爲險要處,唐因置府於此。新羅,今朝鮮東南境慶尚道是其地。平壤,今朝鮮之西京也。北滅薛延陀,貞觀二十年,李世勣討薛延陀至鬱督軍山,盡降其衆。薛延陀本鐵勒諸部,初附屬突厥,突厥衰,乃掩有漠北之地。鬱督軍山,薛延陀建牙處也。西臣西域,貞觀十八年,郭孝恪平焉耆。二十年,阿史那社爾破西突厥,因復定焉耆,平龜茲。是年,王元策復擊下天竺諸城邑。顯慶二年,蘇定方討西突厥,悉定其地,所役屬西域諸國悉歸附。龍朔初,吐火羅等十六國復內屬。焉耆,在火州西七百里,西去龜茲八百里。西突厥,時據有烏孫故地,在庭州以西北,西域皆臣屬之。天竺,今西域西南印度國也。吐火羅國,在今西域哈烈東境。其地東至海,西逾蔥嶺,蔥嶺,見前涼張氏西包蔥嶺。南盡林州,林州即林邑,見前煬帝平林邑。北被大漠,東西九千五百十一里,南北一萬六千九百十八里。睿宗時置二十四都督府,分統諸州。

史略:景雲二年置都督二十四人,察刺史以下善惡。揚、益、并、荊四州,爲大都督,汴、兖、魏、博、冀、蒲、綿、秦、洪、越十州爲中都督,齊、鄜、涇、襄、安、潭、遂、通、梁、岐十州爲下都督。尋以權重難制,罷之,惟四大都督如故。開元十七年,以潞、益、并、荊、揚爲五大都督,《五代會要》云:時以靈、陝、幽、揚、潞、魏、鎮、徐八州爲大都督。」又更定上﹑中﹑下都督之製,上都督府,即五大都督也。其中都督府凡十五,曰涼、秦、靈、延、代、兖、梁、安、越、洪、潭、桂、廣、戎、福。下都督府凡二十,曰夏、原、慶、豐、勝、榮、松、洮、鄯、西、雅、瀘、茂、嶲、姚、夔、黔、辰、容、邕。復自京都,京兆、河南、太原,爲京都。及都督﹑即五大都督也。都護府六都護見後。之外,以近畿之州爲四輔同、華、岐、蒲。}}餘爲六雄﹑鄭、陝、汴、絳、懷、魏。十望﹑宋、亳、滑、許、汝、晉、洛、虢、魏、相。十緊秦、延、涇、邠、隴、汾、隰、慈、唐、鄧。後入緊者益多,不復具列。及上﹑中﹑下之差,諸州皆有上﹑中﹑下之目。而關內、隴右、河北、河東、劍南、江南、嶺南沿邊諸州,皆謂之邊州。又豐、勝、靈、夏、朔、代,曰河曲六州。廣、桂、容、邕、安南,曰嶺南五管。

明皇增飾舊章,分十五道:《唐志》:景雲二年,議者以山南所部闊遠,乃分爲東西道,又分隴右爲河西道,未幾復罷。開元二十一年,始分天下爲十五道,置採訪使,以檢察非法,如漢刺史之職。

曰京畿,治西京,京兆、岐、同、華、邠、商、金等府州屬焉。分關內道置。曰都畿,治東都,河南、陝、汝、鄭、懷等府州屬焉。分河南道置。曰關內,隴州至勝州皆屬焉,多以京官遙領。曰河南,治汴州,自許州至密州皆屬焉。曰河東,治河中府。《唐志》:「時以河中爲中都,亦曰中畿。」曰河北,治魏州。曰山南東,治襄州,自荊州至萬州皆屬焉。以山南道分置。曰山南西,治梁州,自梁州至渠州皆屬焉。曰隴右,治鄯州。曰淮南,治揚州。曰江南東,治蘇州,自潤州至漳州皆屬焉。以江南道分置。曰江南西,治洪州,自宣州至邵州皆屬焉。又《唐紀》「天寶十五載,分江南爲東西道,東道領餘杭,西道領豫章等郡」,蓋分置節度使也。曰黔中,治黔州,黔、思、辰、錦、朗、溪、巫、施、費、珍、播、夷、業、南、溱諸州皆屬焉。分江南西道置。曰劍南,治益州。曰嶺南,治廣州。凡天下郡府三百二十有八,縣千五百七十有三,《會要》「貞觀中縣千五百一十七」,此蓋又增於舊。《通典》:「京都所理曰赤縣,所統曰畿縣,其餘曰望,曰緊,及上、中、下之目,凡分七等。」又元和六年李吉甫奏列州三百,縣千四百云。而羈縻府州統於六都護及邊州都督者,不在其中。

史略:唐貞觀至開元,蠻夷多內屬,即其部落爲羈縻府州,多至八百五十有六,又於沿邊諸道,設六都護分統之,曰安北都護府屬關內道,永徽初,薛延陀既滅,鐵勒諸部回紇等皆內附,復討擒突厥遺種車鼻可汗於金山,於是北荒悉爲封內,因置燕然都護府,領狼山等羈縻府州共二十有七。龍朔二年,徙燕然都護府於回紇,更名翰海,盡統磧以北州府。總章二年又改爲安北都護府,開元二年移治中受降城,至德以後謂之鎮北,大曆八年徙治天德軍。金山在漠北,突厥建牙處也。狼山府在鬱督軍山南,以車鼻部落置,明年廢狼山爲州。中受降城,南去廢夏州八百里,西去天德軍二百里,並在今榆林塞外。曰單于都護府,屬關內道。亦永徽初置,領翰海等羈縻府州十有五。龍朔二年更名燕然曰翰海,而徙翰海都護府於雲中城,更名曰雲中都護,以磧爲界,磧北州府皆隸翰海,南隸雲中。麟德初又改爲單于大都護府,垂拱二年罷爲鎮守使,開元二年﹑復曰單于大都護府,天寶初,安北單于二都護並屬朔方節度,大曆八年徙治鎮武軍。翰海府,在鬱督軍山東,以回紇部落置。雲中城,在大同府西北四百餘里。振武軍,即故魏之盛樂城也。曰安西都護府,屬隴右道。貞觀中平高昌,即置安西都護府於交河城。顯慶二年,龜茲國亂,楊冑討平之,置龜茲都督府,移安西都護治焉。咸亨初龜茲沒於吐番。長壽初,唐休璟復取之,仍置府於龜茲,統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及西域﹑月氏等府州九十有六。至德以後,亦曰鎮西。交河城,在今火州西百里。龜茲、焉耆,見前。于闐亦曰毗沙都督府,今西域屬國。疏勒亦在今火州西南。月氏,即西域吐火羅國。曰北庭都護府,屬隴右道。長安二年於庭州置北庭都護府,統鹽冶等府州十有六。劉昫曰:「十六州皆以戎胡部落寄治庭州界內。」曰安東都護府,屬河北道。總章初平高麗,置安東都護府於平壤,高句麗府州以及百濟、新羅,皆屬焉。儀鳳初,高麗餘黨復叛,徙安東都護於遼東故城,明年又移於新城,聖曆初罷爲安東都督府,神龍初復故。開元二年徙平州,天寶二載又移於遼西故郡城,屬平盧節度,至德後遂廢。新城,今瀋陽衛西北百八十里故遼濱城是。遼西故郡城,在營州東二百七十里。曰安南都護府,屬嶺南道。調露初改交州都督府曰安南都護府,境內羈縻諸州及海南諸國皆屬焉。至德二載改曰鎮南,大曆三年復故。又安西、安北、單于曰大都護,北庭、安東、安南,曰中都護府。其餘則統於營州﹑屬河北道。武德以後,契丹、奚、室韋、靺鞨諸部落次第歸附,前後置羈縻府州三十餘,隸營州都督府,萬歲通天二年,營州陷於契丹,神龍初改隸幽州都督,開元四年還隸營州。劉昫曰:「今營州有名之州凡十有六。」契丹、奚、室韋,俱在今大寧廢衛東北。靺鞨,在今遼東東北塞外。松州﹑初屬隴右,永徽後屬劍南道。《唐志》:「貞觀中西羌別種党項等次第內屬。於是河首、積石以東,皆爲中國之境。開地三千餘里,置州百,悉屬松州都督府,其里道可據者蓋二十五州。」又疊州都督府分督降羌九州。茂州都督府亦分督降羌九州,永徽初嘗析爲三十一州。雅州都督府,亦分督生羌、生獠一十九州。黎州都督府亦分督生獠五十五州,則僅有州名而已。河首,謂析支河首,在今西寧衛西南塞外,即党項所居。積石山,在西寧衛西南百七十里,見陝西名山。戎州﹑屬劍南道。武德初,南中諸蠻次第歸附,四年於姚州及南寧州皆置總管府,分統南蠻羈縻諸州。貞觀四年置戎州都督府,督羈縻三十六州。又瀘州都督府,分督夷﹑獠十州。南寧州,貞觀八年改曰朗州,今爲曲靖軍民府。黔州屬江南道。武德以後,諸蠻來附,有羈縻五十一州,悉隸黔州都督府。等都督府。其地南北皆如前漢之盛,東不及而西過之。

時又於邊境置節度經略使,式遏四夷。安西節度使,治安西都護府。開元六年置四鎮節度使,十二年改曰磧西,二十九年又改曰安西,至德初改曰鎮西,大曆三年仍曰安西,亦曰安西四鎮節度使。撫寧西域;《兵志》云:「統保大軍一,鷹娑都督一,蘭城等守捉八。」保大軍,在安西城內。鷹娑府,以西突厥鼠尼施部置,去西州千餘里。蘭城,亦在西州之西。《通典》云:「統龜茲四鎮。」蓋四鎮之地悉屬焉。北庭節度使,治北庭都護府。開元二十九年置,亦曰伊西節度,亦曰伊西北庭節度使。防制突騎施、堅昆、默啜;突騎施,西突厥別部也,在北庭府西北三千餘里。堅昆,北狄別種,亦曰結骨,後更名黠戛斯,在北庭府北七千里。默啜,或曰鐵勒別種也,在北庭府東北千七百里。統翰海等軍三,沙缽等守捉十。翰海,在北庭城內。沙缽,亦曰莫賀城,在北庭西五百餘里。蓋西、伊二州之境皆屬焉。河西節度使,治涼州。景雲元年置。斷隔羌﹑胡;統赤水等軍十,烏城等守捉十四。赤水,在武威城內。烏城,在今涼州衛南二百里。蓋涼、甘、肅、瓜、沙諸州之境,皆屬焉。隴右節度使,治鄯州,亦開元二年置。備禦羌﹑戎;統鎮西等軍十八,平夷等守捉三。鎮西軍,在河州城內。平夷城,在河州西南四十里。蓋鄯、廓、洮、河、蘭、渭諸州之境悉屬焉。朔方節度使,治靈州,開元九年置。捍禦北狄;統經略等軍九,三受降等城六,新泉守捉一。經略軍在靈州城內。三受降城,中城南直朔州,西城南直靈州,東城南直勝州,相距各四百餘里,并在今榆林衛塞外。新泉城,在今靖虜衛西北二百餘里。蓋靈、夏、豐、鹽諸州之境俱屬焉。河東節度使,治太原府。開元十一年置。《國史》云:「開元初以并州天兵軍爲天兵節度大使。十一年罷,以大同軍爲太原以北節度使。十八年改曰河東節度使。」大同軍,今爲朔方馬邑縣。犄角朔方,以御北狄;統天兵等軍四,岢嵐等守捉五。天兵軍,在太原城內。岢嵐城,今太原府岢嵐州。蓋太原忻、代、嵐、朔、蔚、雲諸州之境,皆屬焉。范陽節度使,治幽州。景雲元年置幽州節度大使,尋罷。開元二年復置,七年改曰平盧,天寶初又改曰范陽。制臨奚、契丹;統橫海等軍十六。橫海軍在滄州城內。蓋幽、薊、媯、檀、燕、易諸州之境,皆屬焉。平盧節度使,治營州。天寶初分范陽節度置。鎮撫室韋、靺鞨;統盧龍軍一,渝關等守捉十一。盧龍軍在平州城內。渝關,亦曰臨渝,即山海關也。見前。蓋平、營諸州之境皆屬焉。劍南節度使,治益州,開元五年置。西抗吐蕃,南撫蠻獠;統威戎等軍十,羊灌田等守捉十五,新安等城三十二,犍爲等鎮三十八。威戎軍,亦作「威武軍」,在今茂州西北。羊灌田,在今成都府灌縣西。新安,在今建昌衛南境。犍爲鎮,今嘉定州犍爲縣也。蓋自松、茂至嶲、姚諸州之境,皆屬焉。嶺南節度使,治廣州,開元中置,亦作「五府經略使」。五府,即廣、桂、容、邕、安南五府也。按《六典》:「天下節度有八,嶺南與焉。」諸志云:至德二載始置嶺南節度,悞也。綏靜夷獠。統經略軍及清海軍六。五管各有經略軍,而清海軍則置於恩州城內。蓋五府諸州之境悉屬焉。又有經略守捉使三,以防海寇。長樂經略,福州領之。東萊經略,萊州領之。東牟經略,登州領之。《兵志》:「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城,曰鎮,而總之者曰道。景雲初,始有節度使之號,而方鎮之患實基於此。」《會要》:「凡天下之軍四十,府六百三十四,鎮四百五十,戍五百九十,守捉三十,兵四十九萬人,馬八萬餘匹。」此唐盛時之兵制也。

呂氏曰:「唐初邊將,文武迭用,不久任,不兼統,不遙領,種人不爲大將。自十節度既置,天寶中初法盡壞,遂有漁陽之禍。」

及禄山之亂,兩京失守。

史略:安禄山本奚種,禄山,本康姓,名阿犖山,營州雜胡也。隨母再適突厥,冒姓安,詣幽州降爲邊將。爲帝所寵任,領范陽、河東、平盧三鎮降胡雜種。天下精銳,悉集范陽。天寶十四載,發兵反,分其黨守大同、平盧,大同,見上河東節度注。引兵而南,河北州郡,望風瓦解。遂自靈昌濟,靈昌,在今北直滑縣西,亦曰延津,舊爲大河津濟處。陷滎陽、陳留、武牢,進陷東京,分兵屯陝州,以逼關中,僭稱大燕皇帝。是時,平原太守顏真卿、常山太守顏杲卿等共謀起兵,欲斷禄山歸路,以阻其西入之謀。賊將史思明攻常山,復陷之。有清河客李萼者,爲郡人乞師於平原,因說真卿曰:「今朝廷遣程千里將兵出崞口,崞口即壺口,今潞安府東南十三里壺關山是也。道出相、魏,最爲衝要。賊據險拒之,不得前。今當先克魏郡,分兵開崞口,出千里之師,因討汲、鄴以北,至於幽陵,即范陽。然後帥諸同盟,合兵十萬,南臨孟津,今孟津,見前。分兵循河,據守要害,制其北走之路。朝廷但堅壁勿戰,不過月餘,賊必有內潰相圖之變矣。真卿從之,果克魏郡,進取信都,軍聲大振。平盧將劉客奴殺賊守將,遣使降於真卿。李光弼自井陘出,井陘在今北直獲鹿縣西四十里,見前。下常山,屢敗史思明兵,郭子儀亦自河東引兵與光弼合。於是河北響應,漁陽路絕,禄山大懼,子儀請北取范陽,覆其巢穴,潼關大兵,惟應固守拒之,不可輕出。會上從楊國忠謀,趣哥舒翰出戰,敗於靈寶西原,靈寶,今陝州屬縣。賊將遂入潼關,上從鳳翔走成都。西京旋陷,賊勢遂張。州郡名俱見前十道,不再釋。後倣此。

賴中外同心,驅除大難。

史略:初,肅宗自鳳翔趨靈武,即帝位。李光弼、郭子儀等皆至,軍威始震。上命光弼還守太原,徵河西、隴右諸軍來會。賊將守長安者,淫虐民間,皆思殺賊自效。陳倉令牛景仙,陳倉,今鳳翔府寶雞縣。克扶風而守之,江淮貢獻,悉自襄陽取上津路抵扶風,上津,即今鄖陽府上津縣。之蜀、之靈武。李泌勸上且幸彭原,俟西北兵至,進幸扶風以應之。時河北悉爲賊陷,禄山在洛陽,又遣兵四出,攻略河東、潁川、睢陽諸郡。上以賊強爲憂,李泌曰:「觀賊所虜獲,悉輸范陽,此豈有雄據四海之志?今賊驍將,不過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張忠志、阿史那承慶數人耳。若令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陘,郭子儀自馮翊入河東,則思明、忠志不敢離范陽、常山,守忠、乾真不敢離長安,是以兩軍縶其四將也。從禄山者,獨承慶耳。願敕子儀勿取華陰,使兩京之道常通。陛下軍於扶風,與子儀、光弼互出擊之,彼救首則擊其尾,救尾則擊其首,使賊往來數千里,疲於奔命。我常以逸待勞,賊至則避其鋒,去則乘其弊,不攻城,不遏路。來春復命建寧,謂建寧王倓。爲范陽節度大使,並塞北出,與光弼南北犄角,以取范陽泌欲使建寧自靈、夏傍豐、勝、雲、朔之塞,直搗媯、檀,攻范陽之北,而光弼自太原取恒、定,以攻范陽之南也,覆其巢穴。賊退則無所歸,留則不獲安,然後大軍四合而攻之,必成擒矣。不過二年,天下當無寇。」既而禄山爲其子慶緒所殺,慶緒仍據洛陽僭偽號。上徵西北兵且至,乃如安定,旋至鳳翔。初,子儀以河東居兩京間,扼賊要衝,得之則兩京可圖,乃自洛交趨河東,而分兵取馮翊,河東人以城來歸。時諸軍皆集鳳翔,江淮庸調亦至。李泌請遣安西、西域之衆,並塞東北,自媯、檀南取范陽。上迂其計,沁曰:「今所恃者皆西北及諸部兵,性耐寒而畏暑,若乘其新至之銳,攻禄山已老之師,勢必克兩京。春氣已深,賊遁歸巢穴,關東地熱,官軍必困而思歸。賊伺官軍之去,必復前來,則征戰之勢未有涯也,不若先用之於寒鄉,除其巢穴,則賊無所歸,根本永絕矣。」不從,召子儀赴行在,進克西京;東出關入陝州,賊走河北,東京亦定。史思明以范陽降,高秀巖以大同降,惟相州七郡爲慶緒所據。七郡,汲、鄴、趙、魏、平原、清河、博平也。

慶緒既衰,思明又起,復削平之。

史略:乾元二年,郭子儀等九節度之師討慶緒。九節度,朔方郭子儀、淮西魯炅、興平李奐、滑濮許叔冀、鎮西北庭李嗣業、鄭蔡季廣琛、河南崔光遠、河東李光弼、關內﹑澤潞王思禮也。外又有平盧兵馬使董秦,鎮西北庭行營節度時鎮懷州,關內節度時兼領澤潞,鎮潞州。餘詳見後。子儀拔衛州,進圍鄴;諸軍皆會,又拔魏州,慶緒窮蹙。會史思明復反范陽,慶緒求援,思明遣將屯滏陽,今彰德府磁州。爲鄴中聲勢,而分兵爲三:一出邢、洛,一出冀、貝,一自洹水趨魏州,洹水,今大名府魏縣。遂陷之。久之,引軍趨鄴。九節度之師無統帥,進退不一,皆潰還。思明乃屯鄴南,紿慶緒至軍,殺之,還范陽,僭稱大燕皇帝,尋渡河入汴州,攻鄭州。時李光弼守東都,以洛城難守,不若移軍河陽,見前。北連澤、潞,利則進取,不利則退守,表里相應,使賊不得西侵,猨臂之勢也。遂牒河南尹帥吏民避賊,空其城而運油鐵諸物詣河陽,爲守備。思明入洛無所得,畏光弼犄其後,不敢西,引兵攻河陽,敗還洛。既而上從宦者魚朝恩言,趣光弼攻洛,大敗,河陽、懷州皆沒。會思明爲其子朝義所殺,朝義復僭號,其黨不附,勢遂弱。寶應元年,時天下重兵皆屯陝州,僕固懷恩等統夷夏兵進討,自澠池入,澠池,今河南府屬縣。分遣澤潞兵自河陽入,河南諸軍自陳留入,進攻洛陽,賊敗走,遂復東京。懷恩追朝義至河北,賊黨各據州郡乞降,朝義走死。

然藩鎮之禍,日以滋矣。

史略:初,賊將李懷仙等既降,皆願受代。僕固懷恩恐賊平寵衰,復以懷仙爲盧龍節度使,史朝義初以懷仙爲范陽節度使,懷仙因舉幽、薊、媯、檀、平、營諸州降,於是改范陽曰幽州,兼曰盧龍。大曆中,軍中再作亂,其後朱滔爲留後。建中初,擅有幽、涿、營、平、薊、媯、檀、瀛、莫九州地,而德、棣、深諸州間亦屬焉。三年,與田悅、王武俊、李納等叛,滔尋稱冀王,田悅稱魏王,王武俊稱趙王,李納稱齊王。興元初,悅等復歸款,去王號。滔叛逆如故,既而攻田悅貝州,悅死。滔復遣兵攻魏州,昭義帥李抱真與王武俊馳救,敗滔於貝州北。滔遁還,武俊復攻之,滔窘,乃上表待罪。貞元初滔死,劉怦代之,傳三世。長慶初劉總以其地入朝。張忠志爲成德節度使,史朝義初以忠志爲恒陽節度使,治恒州,忠志因舉恒、趙、深、定、易五州降,賜姓名李寶臣,名其軍曰成德。大曆中,擅有恒、易、深、定、趙、冀、滄七州。建中二年寶臣死,子維岳求襲位,不許,遂與田悅、李正己等拒命,於是易州及趙州來歸。既而王武俊殺維岳,深州遂降於朱滔。是時,詔分成德地,以武俊爲恒、冀都團練使,成德降將康日知爲深、趙都團練史,張孝忠爲易、定、滄節度使。武俊與朱滔等叛,滔以深州歸之,又攻康日知於趙州。興元初,武俊順命,以趙州畀之,授恒、冀、深、趙節度使。貞元中,復兼有德、棣二州地。傳四世。元和十五年王承元入朝。薛嵩爲相衛節度使,史朝義初以薛嵩爲鄴郡節度使,治相州,嵩因舉相、衛、邢、洺四州來降,復以貝、磁二州授之,名其軍曰昭義。大曆八年,弟萼代。十年,爲田承嗣所并。田承嗣爲魏博節度使,史朝義初以承嗣爲睢陽節度使,朝義敗,承嗣自宋州走莫州,據城來降,旋以魏、博、德、滄、瀛五州授之。廣德二年,承嗣奏名所管曰天雄,治魏州。大曆十年叛,擅取相、衛諸州,又取貝州。既而滄、瀛二州來降,德州爲淄青所取,承嗣有魏、博、相、衛、洺、貝、澶、七州地,死,以其侄悅爲嗣。建中二年叛,馬燧等數敗之,於是博、洺二州來降,既而博州復屬焉。興元初歸款,承嗣之子緒殺而代之。自承嗣至田興凡五世。元和七年入朝。於是河北三鎮,擅地自強,唐室威命,不復能及。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