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六十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陝西十二[编辑]

陝西行都指揮使司,東至臨洮府蘭州黃河一千一百七十五里,南至西寧鎮黃河一千五百七十五里,西至肅州衛嘉峪關五百七十里,北至亦集乃地一千五百里。自鎮治至京師五千四百里,至南京五千三百一十里,至布政司二千六百四十五里。

《禹貢》雍州地。自漢以前,爲月氏國地,後爲匈奴所據《漢紀》:「月支故居敦煌、祁連間,爲強國。匈奴冒頓破月氏,使昆邪王居之。武帝太和元年始開置張掖等郡,以斷匈奴右臂昭帝以後,與酒泉、武威、敦煌、金城,並稱河西五郡。後漢因之。魏、晉仍爲張掖等郡。永嘉以後,爲張所據,稱前涼。呂光繼之爲後涼。沮渠蒙遜都張掖,稱北涼。後魏以其地屬涼州。西魏又置西涼州,尋改爲甘州。後周復置張掖郡。隋初、郡廢。煬帝又改甘州爲張掖郡。唐初,爲李軌所據。武德二年復置甘州。天寶初,亦曰張掖郡。尋沒於吐蕃。大中間,始復內屬。尋又沒於羌戎。宋天聖以後,爲西夏所據。蒙古得其地,仍置甘州。至元初,置甘肅路總管府。八年改甘州路總管府。十八年置甘肅等處行中書省治此,以控河西諸郡。洪武二十四年置甘肅等衛。二十六年置陝西行都指揮使司,領衛十二、守禦千户所二。今爲甘肅鎮。
鎮河山襟帶,扼束羌戎。漢武開河西,遏絕羌與匈奴相通之路,使不能解仇合約,爲中國患。劉歆言:「武帝西伐大宛,並三十六國,結烏孫,起敦煌、酒泉、張掖,以隔羌,裂匈奴之右臂歆又云:「孝武表河曲,列四郡,開玉門,通西域,以斷匈奴右臂,隔絕南羌月氏。單于失援,繇是遠遁,而幕南無王庭。蓋其地跨越邊塞,保險阻,宜畜牧,自古稱涼州之畜爲天下饒也《漢志》:「自武威以西,本匈奴昆邪休屠王地。武帝時攘之,初置四郡,鬲絕南羌。匈奴地廣民稀,水草宜蓄牧。故涼州之畜,爲天下饒。保邊塞二千石治之,咸以兵馬爲務。昭帝時,益置金城郡,所謂河西五郡也。天下多事,羣雄恒睥睨於此。更始初,竇融私謂其兄弟曰:「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帶河爲固,張掖屬國,精兵萬騎,一旦緩急,杜絕河津,足以自守。此遺種處也。乃求爲張掖屬國都尉,卒保有五郡,挈以歸漢。晉永康二年張軌以天下方亂,陰有保據河西之志,乃出爲涼州刺史。蓋祖竇融故智也。遂世有涼土,保境息民,復以兵威懾服西域,雄長一隅幾七十年。太元初,苻秦並涼,使梁熙爲刺史。十年關中亂,熙亦圖據涼州,會呂光平西域,引兵還至宜禾時光未至敦煌之宜禾縣,當是火州之伊吾谷。詳見後。高昌太守楊翰言於熙曰:「呂光新破西域,兵強氣銳。聞中原喪亂,必有異圖。河西地方萬里,帶甲十萬,足以自保。若光出流沙,其勢難敵。高梧谷口見後火州,險阻之要,宜先守之而奪其水,可以坐制。如以爲遠,伊吾關亦可拒也見哈密衛。度此二厄,雖有子房之策,無所施矣。熙不從。光遂據涼州。後十餘年,禿髮沮渠以及李之徒,後先角立,分裂其地,亦皆一再傳而後亡。豈非以山川厄塞,負隅易固哉?北魏主燾平統萬及秦、涼,以河西水草豐美,用爲牧地,蓄甚蕃息,馬至二百餘萬匹,橐駝半之,牛羊無數。隋之末也,李軌竊有其地。唐武德二年克平之,漸有事於西域。昔人言:「欲保秦隴,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漢人繇此而羌戎賓服者二百餘年。光武以中土初定,未遑外略,閉玉門,謝貢獻。明帝時復通西域,耿秉所謂破伊吾、折匈奴左角者也。班氏父子,世修其職,厥功炳焉。於是敦煌以東,風塵無警。唐初,得河西地。貞觀中,地益拓,置四鎮。咸亨初,爲吐蕃所陷。長壽元年復收四鎮。議者請廢之,崔融曰:「太宗踐漢舊迹,並南山,抵蔥嶺,割裂府鎮,煙火相望,吐蕃不敢內侮。高宗時,棄四鎮不能有,而吐蕃遂張入焉耆之西。今若又棄之,使彼得四鎮,必臨西域。西域震,則威忄詹南羌。南羌連衡,河西必危矣。乃復守四鎮。《唐書•吐蕃傳》:「初,太宗平薛仁杲,得隴上地;禽李軌,得涼州;破吐谷渾、高昌,開四鎮。玄宗繼收黃河、磧石、宛秀等軍,中國無斥候警者,幾四十年。輪臺、伊吾屯田,禾菽彌望。開遠門,揭候書曰:「西極道九千九百里,示戍人無萬里行也。自乾元以後,河西軍鎮多爲吐蕃所陷,而安西北庭,猶爲唐守。貞元中,始陷於吐蕃。自是隴坂以西,皆爲異境,畿輔震驚,烽火時至。蓋河西,強兵足食之本也。武后時,陳子昂言:「涼州歲食六萬斛,甘州所積四十萬斛。觀其山川,誠河西咽喉。地廣粟多,户止三千,勝兵者少,屯田廣野,倉庾豐衍,瓜、肅以西,皆仰其璟。一旬不往,士已枵飢。是河西之命,係於甘州矣。且其四十餘屯《六典》:「甘州十九屯,水泉良沃,不待天時,歲取二十萬斛。但人力寡乏,未盡墾發。今甘州積粟萬計,兵少不足以製賊。若吐蕃大入,則河西何以守?宜益屯兵,外得以防盜,內得以營農。其後吐蕃入寇,終後世爲邊患。又《徐邈傳》:「邈爲涼州刺史,修武威、張掖、酒泉鹽池,以收敵谷。又開廣水田,以足邊儲。宋時,河西沒於夏,夏以富強。元置行省於甘肅,而西域諸國悉爲附庸。明初,馮勝出蘭州、略甘肅,先破元兵於別力篤山,取西涼、至永昌、下甘州。又敗元兵於虎剌罕口,進拔肅州。又進至掃林山,取亦集乃路,次別駕山,抵瓜沙州,分佈戍守,扼塞關塞而還。永樂二年建哈密等衛,領袖諸番,藩籬內地。成化以後,哈密爲土魯蕃殘破。嘉靖中,徙其部落於肅州近境,而棄其地於土魯番。自是西域隔絕,番酋內侮,嘉峪以西,聲教不至矣。又西海左右,復巢逋逃;甘涼之間,孔道侵多;莊浪以東,咽喉易梗。論者爲羌戎異類,聯絡猶難。今者南北同種,聲息易達,狺狺然伺我四郊,非吾利也。嘗考河西水草豐饒,訓兵足賦,於屯牧爲宜。昔人云:「屯修於甘,四郡半給;屯修於甘涼,四郡粗給;屯修於四郡,則內地稱蘇矣。夫耕屯之政,ぁ牧之設,舊章具在明初,置行太僕寺於都司城內,後皆因之,可勿講歟?誠安恃歟?

甘州左衛,附郭。本匈奴昆邪王地。漢置張掖郡,取張國臂掖之義。後漢因之。晉仍爲張掖郡。西魏置甘州,取州東甘浚山爲名。隋、唐因之,亦曰張掖郡。宋時,西夏改爲鎮夷郡,尋曰宣化府。元初,仍曰甘州。至元初,改爲甘肅路。八年曰甘州路,尋置行中書省於此。明洪武二十四年置甘肅衛。二十九年分置甘州五衛,此爲左衛。今衛城周十二里有奇,門四。

甘州右衛,附郭。建置同上。今仍設左右二衛。
甘州中衛,附郭。建置同上。
甘州前衛,附郭。建置同上。
甘州後衛,附郭。建置同上。
張掖廢縣,即今鎮治。漢爲<角樂>得縣,張掖郡治焉。應劭曰:「<角樂>得,匈奴王號也。<角樂>,音祿。後漢仍爲郡治。晉改曰永平縣。後魏因之。後周爲張掖郡治。隋大業初,改爲張掖縣。唐因之,州郡皆治此。元省。劉昫曰:「後魏置張掖軍,孝文改爲張掖郡及縣。又《通典》云:「張掖縣西北有漢張掖郡故城。
屋蘭城,在鎮東北。漢縣,屬張掖郡。元鳳三年匈奴犯屋蘭,敗去。後漢仍屬張掖郡。晉因之。後廢。又昭武城,在鎮西北。漢縣,屬張掖郡。後漢因之。晉諱昭,改曰臨澤,仍屬張掖郡。後廢。
氐池城,在鎮東。漢縣,屬張掖郡。後漢因之。晉省。隆安五年沮渠蒙遜自西安舉兵,襲段業。至氐池,衆逾一萬。進逼候塢,業軍皆潰,是也。舊《志》:「候塢在氐池西,去張掖百里。○西安城,在鎮東。後涼呂光置西安郡。晉隆安二年段業取西安,因城其地。五年沮渠蒙遜求爲西安太守,因舉兵擊業而代之。又宋元嘉三年乞伏熾磐遣太子暮末伐河西王蒙遜,攻西安不克,又攻番禾,是也。後魏廢。
侯官城,在鎮北。《後漢志》:「武帝置屬國都尉,以主蠻夷降者。後漢安帝時,張掖屬國別領五城。五城,侯官、左騎、千人、司馬官、千人官也。晉廢。○祁連城,在鎮西北百九十里。《晉志》:「永興中,前涼張祚置漢陽縣,以守牧地。張玄靚改爲祁連郡。呂光因之。後廢。唐開元十六年吐蕃寇甘州。涼州將杜賓客破吐蕃於祁連城下,即故城也。胡氏曰:「城在祁連山旁。
臨松城,在鎮東南。《晉志》:「前涼張天錫別置臨松郡。太元中,呂光置中田護軍,鎮臨松。隆安五年南涼禿髮利鹿孤遣將襲沮渠蒙遜於張掖,至萬歲、臨松。義熙五年禿髮傉檀遣軍伐蒙遜,掠臨松千餘户。蒙遜因掠南涼之顯美以報之。宋元嘉二年西秦乞伏熾磐遣兵襲破臨松,徙其民五千餘户於χ罕。十七年魏拔姑臧。沮渠無諱起自晉昌,復拔酒泉,圍張掖,不克,退保臨松。後魏亦爲臨松郡,領安平、和平二縣。尋改郡爲臨松縣,以二縣併入。後周復省入張掖縣。《五代誌》:「後魏臨松縣有臨松山。顯美,見涼州衛。
建康城,鎮西二百里。前涼張駿置建康郡,屬涼州。後梁因之。後魏廢。唐嗣聖末,王孝傑置建康軍。天寶初,屬河西節度使,後廢於吐蕃。《名勝志》:「高臺所西南四十里,有故建康城。
蓼泉城,在故建康城西百二十里。晉義熙十三年沮渠蒙遜遣張掖太守沮渠廣宗詐降,以誘西涼李歆。歆發兵應之。蒙遜將兵三萬,伏於蓼泉。歆覺之,引兵還。蒙遜追破之於鮮支澗,城建康,置戍而還。宋永初二年歆東襲蒙遜,大敗於懷城。勒兵復戰於蓼泉,爲蒙遜所殺。唐置守捉城於此。《新唐書》:「祁連山北有建康軍,軍西百二十里有蓼泉守捉城。○弱水城,在鎮西南三百里。西秦乞伏熾磐遣兵破吐谷渾覓地於弱水南,覓地降,置弱水護軍,是也。或云,在西寧衛境。
居延城,在鎮西北千二百里。漢縣,屬張掖郡,郡都尉治此。元狩初,又置屬國都尉治焉。其東北有居延澤,亦曰居延海。古文以爲流沙。太初三年使路博德築遮羅障於居延澤上,是也。《漢書•武帝紀》:「元狩二年夏,霍去病、公孫敖出北地二千餘里,過居延。太和三年夏,路博德築居延。天漢二年夏,詔李陵出遮羅障。陵將兵出居延北千餘里。《後漢志》注:「郡都尉治居延。永平十六年耿秉等出張掖居延塞,擊北匈奴。安帝時,改置張掖居延屬國,別領居延一城。獻帝興平二年武威太守張雅奏立爲西海郡。晉因之,仍領居延一縣。後廢。後魏正光二年柔然國亂,其王阿那瑰、婆羅門相繼來降。涼州刺史袁翻請並存之,分統其民,修西海故城,以處婆羅門。且曰:「西海在酒泉北,去高車所居金山千餘里,實北寇往來之衝要。土地沃衍,大宜耕稼。其北即鄰大磧,野獸所聚也。魏主從之。所謂西海,即居延矣。《括地志》:「漢居延故城,在今張掖縣東北千五百三十里。有遮羅障。《通典》居延城,亦曰居延塞。王應麟曰:「顏師古謂居延蓋匈奴中地名,張掖所置縣,以安處所獲居延之人而名。其說非也。河西之未入漢也。霍去病欲攻小月氏,則先望居延而濟,乃至天山。李陵欲涉單于庭,必先自居延北出,乃至浚稽。則知居延之出匈奴,乃其要路也。漢既全得月氏之地,立爲四郡,則居延又爲酒泉要路。故築塞其上,以扼其來。名以遮羅,可見其實也。《通典》既於張掖著居延塞,又於酒泉著遮羅障者,甘州之西,即肅州之東,寇之來路,亘乎兩州之間。故障塞之設,亦亘兩郡。李陵之軍,自遮羅障北出,亦望遮羅障南入。可見寇路出入,無不繇此也。居延塞,即遮羅障。《元志》甘州北一千五百里有漢西海郡居延故城,夏人嘗立威福軍於此。元至元二十三年立亦集乃路總管府。城東北有大澤,西北俱接沙磧。明初,馮勝拔肅州,進至掃林山,取亦集乃路,是也。
受降城,在居延東北,謂之漢受降城。其東近漢五原縣界。漢武太初元年遣因於將軍公孫敖築塞外受降城。天漢二年詔李陵出遮羅障。至東濬稽山南龍勒水上,徘徊觀望,即無所見,還抵受降城休士。又昭帝元鳳初,匈奴遣騎屯受降城以備漢。二年匈奴復遣騎屯受降城。宣帝甘露三年呼韓邪單于入朝。既遣歸,請留居幕南光祿塞,有急,保受降城,是也。後魏太平真君九年伐柔然,至受降城,無所見,因積糧於城內,置戍而還。因於,讀因於,匈奴中地名也。光祿塞,見榆林鎮。
石城,在居延城北。明正統初,阿魯臺爲脫歡所敗死。其部落阿臺及朵兒只伯竄據亦集乃路,屢犯甘涼。詔邊帥任禮進剿,破之於石城。復追破之梧桐林,至黑泉而還。別將趙安等又破之於刀力溝,逐出塞千餘里,寇衆幾盡。梧桐林諸處,俱在今塞外。
祁連山,在鎮西南百里。山甚高廣,爲河西之鎮。亦曰天山。今詳見名山祁連。
合黎山,在鎮西北四十里。《禹貢》:「導弱水至於合黎。即此山也。《括地志》:「合黎山,亦名蘭門山。晉隆安五年北涼沮渠蒙遜欲圖段業,約其兄男成同祭蘭門山。又名要塗山。一名羌谷。《廣志》云:「肅州廢會川縣東北有合黎山。○人祖山,在城東北四十里。其山不毛。又東北五里爲人祖山谷口,戍守處也。
甘浚山,衛西南八十里。山綿亘甚遠。距山丹衛三十里,中有泉,味甘冽,州以是名。一名紺峻山。○臨松山,在鎮南一百里。前涼於此置郡。山岩有神驥足迹,亦謂之馬蹄山。《一統志》:「馬蹄山有臨松、青松、丹霞三名。
三木樓山,在鎮東北塞外。後漢永平十六年分遣耿秉、秦彭出張掖居延塞,伐北匈奴。絕幕六百里,擊匈奴句林王於三木樓山。建初八年北匈奴三木樓山部落款五原塞降。蓋匈奴保聚處也。
川岩,在鎮西南三百五十里。宋永初元年北涼沮渠蒙遜欲伐西涼,引兵攻西秦浩,潛師還屯川岩。西涼李歆因東襲蒙遜,進入都瀆澗。蒙遜擊之於懷城,大敗之。懷城,蓋在川岩之北、都瀆澗之東。○大柳谷,在鎮東南百里,與山丹衛接境。曹魏青龍三年張掖柳谷水溢,寶石負圖立於川西,時以爲司馬氏之讖也。又晉泰始二年張掖太守焦勝言:「氐池縣大柳谷口水溢,有玄石之瑞。《隋志》張掖縣有大柳谷。
弱水,在鎮西。《禹貢》:「導弱水,至於合黎。《淮南子》:「弱水源出窮石山。曾氏曰:「弱水出於窮谷。《通釋》:「弱水出吐谷渾界窮石山,自甘州刪丹縣西至合黎山,與張掖河合。其水力不勝芥,然可以皮船渡。環合黎山,東北入居延澤。居延澤,即古流沙云。晉元熙元年西秦將乞伏孔子擊吐谷渾覓地於弱水南,大破之。覓地降,拜爲弱水護軍。其地蓋在今西寧鎮之西塞外。《括地志》:「窮石山在刪丹西南七里。此蓋蘭門山。餘詳見川瀆異同。
張掖水,在鎮西十里。經合黎山下,弱水入焉。《水經注》:「張水歷紺峻山南,與張掖河合。一名鮮水,亦謂之合黎水,又名羌谷水。自吐谷渾界流入。《一統志》:「張掖河源出擺通川,經祁連山西,出合黎北,流入亦集乃界。河西岸有泉數十處,俱生蘆草,飼秣資焉。○黑水,在鎮西十三里。即張掖河之別名。或曰,即張掖河之支流也。從衛西南山谷間流經此,有黑河橋跨其上。其下流仍合於張掖河。明正德九年火魯番部長之弟真帖木兒,嘗羈寓甘州,謂甘州城南黑河可引灌城,因導叛寇滿速兒謀犯邊云。
沮渠川,在鎮東南。或曰,即盧水也。《北史》:「沮渠蒙遜世居張掖臨松盧水。即此川矣。後人因謂之沮渠川。唐武德八年涼州將安修仁破叛胡睦伽陀於沮渠川,是也。○蒲離侯水,在鎮北塞外。漢本始元年分道擊匈奴。范明友出張掖塞千二百餘里,至蒲離侯水,即此。
居延海,在故居延城東北。亦曰居延澤。《志》云:「渡張掖河,出合黎峽口,傍河東Й,屈曲行千五百里,至居延海。《唐書》:「居延海,在寧寇軍東北。武后垂拱初,同羅、僕固等部叛命,劉敬同等出居延海討之,同羅、僕固皆敗散。寧寇城,見山丹衛。
千金渠,在鎮西。《漢志》注:「千金渠西至樂入澤中,或謂之濼得渠。樂,見肅州衛。○陽化渠,在鎮南六十里。又南十里,有陽化西渠。又有梨園堡渠,在鎮南百里。舊《志》云:「衛境之渠以數十計,俱有溉田之利。
赤柳澗,在鎮西南三百三十里,與肅州衛分界處。《通典》:「赤柳澗,在肅州東南二百里。○赤泉,在廢氐池縣北。晉義熙二年禿髮傉檀伐沮渠蒙遜。蒙遜嬰城固守,傉檀至赤泉而還。又窮泉,在衛東南。晉義熙六年禿髮傉檀伐沮渠蒙遜,戰於窮泉,大敗而還。
均石戍,在鎮東。晉時爲張掖西郡分界處。義熙三年南涼禿髮傉檀自姑臧伐沮渠蒙遜。蒙遜與戰於均石,大破之,遂克西郡,是也。
人祖山口,在鎮東北四十五里。又鎮西南七十里有大小磁窯山,又西南有甘浚山口,俱戍守處。○通遠山口,在鎮南八十里。又南十里爲順七口。又十里爲宣政、陽化、和寧諸口。又十里爲大慕化、小慕化及洪水等山口。諸口皆通祁連山,設兵戍守。
沙河堡,在鎮西八十里。又西有甘浚、高臺二堡。又小滿堡,在沙河堡南。又東南有黑城堡。已上五堡,屬甘州左衛,有官軍戍守。
長樂堡,在鎮西北。又衛南有大滿、順化二堡。西北有平源堡。俱屬右衛官軍戍守。○鎮平堡,在鎮東南。又鎮南有小慕化堡。西有撫夷堡。西北有平川、胭脂共五堡。向俱屬甘州中衛,官兵戍守。
柳樹堡,在鎮西北。又鎮東南有古城、洪水、東樂三堡。向俱屬甘州前衛,官兵戍守。《志》云:「古城堡在鎮東南四十里。又東四十里爲東樂城。又東五十里,即山丹衛云。
板橋堡,在鎮西北二百里。向屬甘州後衛,官兵戍守。嘉靖末,寇嘗犯此。督臣王崇古等議移兵於高臺所,以便聲援,是也。又張欽堡,在鎮西南。嘉靖初,官軍敗土魯番於此。
鞏筆驛,在鎮西南。唐開元十五年回紇部酋護輸,襲殺河西節度使王君鋑於此。○仁壽驛,在鎮東南十里。又西城驛,在鎮西四十里。又西四十里,即沙河堡。又西四十里,即撫夷驛。又西四十里,則高臺千户所也。

肅州衛,鎮西五百十里。西至廢瓜州五百二十里,北至廢亦集乃路五百里,西南至赤斤蒙古衛界五百里。

漢以前爲月氏國地,後爲匈奴所據。武帝太初元年開置酒泉郡劉昫曰:「城下有金泉,其味如酒,因以爲名。後漢及魏晉因之。西涼李遷都於此。後魏亦爲酒泉郡劉昫曰:「後魏初,置酒泉軍。太和中,改爲郡。《通典》亦曰:「後魏有酒泉郡。今魏收《志》不載也。隋初,郡廢,始置肅州。煬帝初,州廢,以其地屬張掖郡。唐復置肅州。天寶初,亦曰酒泉郡。宋沒於西夏。元爲肅州路。明初,改爲肅州衛。今亦設肅州衛。
衛迫臨邊徼,通道羌戎,河山環帶,稱爲要會《邊略》:「甘肅邊自金城至嘉峪,長一千六百餘里,西控西域,南迫羌界,北當要衝。而肅州地居絕塞,孤懸天末,尤爲控扼之要。明洪武五年馮勝下河西,雖直抵玉門,而嘉峪以外皆爲羈縻地。嘉靖中,割棄哈密,嘉峪益爲極邊矣。夫棄敦煌而事酒泉,則玉門以外,聲勢遙隔,此蕃戎所以生心,邊備所以日棘也。有遠馭之略者,其亦取鑑於漢、唐之成算哉?
酒泉廢縣,今衛治。漢福祿縣地。《通典》曰:「縣有古長城,漢遮羅障也。隋初,廢酒泉郡,置酒泉縣,爲肅州治。煬帝初,州縣俱省。義寧元年復置酒泉縣。唐武德二年仍爲肅州治。後沒於吐蕃。今衛城周八里有奇,門三。
福祿城,衛東南五十里。漢縣,爲酒泉郡治。魏、晉因之。隋亦爲福祿縣,初屬肅州。大業初,屬張掖郡。唐改屬酒泉郡。劉昫曰:「唐福祿縣、漢樂涫縣地也。武德二年於樂涫故城置福祿縣。
樂涫城,在衛東二百五十里。漢縣,屬酒泉郡。後漢因之。晉仍屬酒泉郡。前涼張氏分樂涫屬建康郡。隆安初,沮渠蒙遜起兵臨松。其從兄男成亦聚衆數千屯樂涫,進攻建康,推太守段業爲涼州牧,是也。義熙初,西涼李以張體順爲建康太守,鎮樂涫。後周廢樂涫入福祿縣。
玉門城,在衛西二百里。漢縣,屬酒泉郡。後漢因之。闞る曰:「漢罷玉門關屯,徙其人於此,因名。晉仍屬酒泉郡。《五代誌》:「後魏嘗置玉門郡於此。西魏大統十二年涼州刺史宇文仲和據州叛。瓜州民張保據州城應之。晉昌民呂興亦據郡應保。宇文泰遣史寧至涼州,保遣州主簿令孤整將兵救仲和。整行及玉門,還擊保,先克晉昌,進擊瓜州。保奔吐谷渾。所謂玉門,即此城也。《唐志》:「河西節度使統玉門軍,在酒泉郡西二百里,即漢故縣城矣。宋白曰:「縣石門周匝山間,徑二十里,衆流北入延興海。唐開元十五年吐蕃陷瓜州,進攻玉門軍。五代晉天福三年高居誨使于闐記,自肅州西渡金河百里,出天門關。又西百里出玉門關,亦即玉門城矣。
綏彌城,在衛西。漢縣,屬酒泉郡。後漢改曰安彌。魏、晉因之。晉太元十年呂光自西域還,涼州刺史梁熙遣其子胤等拒之於酒泉。光遣將彭晃等與胤戰於安彌,破擒之。或訛爲安珍縣。義熙二年沮渠蒙遜襲李於酒泉,至安珍。即安彌也。後魏。廢。○延壽城,在衛西南。後漢置縣,屬酒泉郡。晉因之,後廢。又も馬城,在衛西。晉置縣,屬酒泉郡。後廢。
會水城,在衛東北。漢縣,屬酒泉郡。闞る曰:「衆水所會,故曰會水。又縣有偃水障,爲北部都尉治。東部障,爲東部都尉治。後漢因之。晉仍屬酒泉郡。後廢。
乾齊城,在衛西北。乾,音幹。漢縣,屬酒泉郡。有西部障,西部都尉治。後漢因之。晉改屬敦煌郡。後廢。○沙頭城,在衛西二百五十里。漢縣,屬酒泉郡。後漢因之。晉惠帝分屬晉昌郡。隆安四年北涼酒泉太守王德叛,稱沙州刺史。段業使沮渠蒙遜討之。德奔晉昌。蒙遜追破之於沙頭,是也。
會稽城,在玉門故城西。漢沙頭縣地。晉惠帝元康五年分置會稽縣,屬晉昌郡。西涼李因置會稽郡。後魏因之。《五代誌》:「會稽郡在漢玉門縣界。後周廢郡,並會稽、新鄉、延興三縣地爲會稽縣。隋開皇中,改爲玉門縣,以漢玉門縣併入焉,屬瓜州。唐亦爲玉門縣,屬肅州。貞觀中,縣廢。《通典》:「苻堅徙江淮人萬餘户於敦煌,中州人有田疇不闢者,亦徙七千餘户。西涼武昭王遂以南人置會稽郡,中州人置廣夏郡。廣夏城,今見沙州衛。
涼寧城,在衛東北,後涼所置郡也。晉隆安五年沮渠蒙遜所部酒泉、涼寧二郡,叛降於西涼。魏收《志》:「涼寧郡,領園池、貢澤二縣。西魏廢。○威遠城,在衛北。《唐志》:「肅州有酒泉、威遠二守捉城。又曲尤城,在衛西。衛北又有胭脂城,蓋西夏時所置。
威虜城,在衛北百二十里。又有天倉墩、毛目等城,皆近塞,接亦集乃城。《志》云:「衛東北有白煙墩等城堡,俱嘉靖間築。又白城子,在衛東北百二十里。《元志》:「在黑水河西。《五邊考》:「嘉靖末,嘉峪關屬部落日羔剌等族,因哈密失守,徙居肅州之白城山。即白城子矣。
金塔寺城,衛東北六十里,亦曰金佛堡。嘉靖七年遷哈密種於此。其相近者,又有魏城及魏里城。又缽和寺,亦在衛北。嘉靖中,以缽和寺境外閒地,給哈密種人寄住,是也。
崆峒山,在衛東南六十里。《括地志》:「古西戎地。司馬遷謂黃帝披山通道,西至崆峒,指此山也。《九州要記》:「近崆峒山頂有魏太祖埒。魏太祖,拓跋也。○嘉峪山,在衛西六十里。山之西麓,即嘉峪關。一名玉石山,一名璧玉山。《穆天子傳》:「天子巡黑水,至璧玉之山。即此。
崑崙山,在衛西南二百五十里,南與甘州山連。其巔峻極,經夏積雪不消,俗呼雪山。《志》云:「山有崑崙之體,因以爲名。或曰,即《禹貢》之西戎崑崙也。周穆王西巡,至崙丘,見西王母於此。漢平帝時,金城塞外羌獻魚鹽之地,遂得西王母石室云。或謂之小崑崙。○九龍山,在衛南二百里。《通典》:「酒泉縣有九龍山,是也。又有獨登山,《志》云:「在廢玉門縣北。有鹽出岩石上,美於海鹽。其相近者,又有神雨山。
西候山,在衛西北塞外。漢本始元年分道伐匈奴。趙充國出酒泉塞千八百餘里,至西候山,是也。亦作候山。○黑山,在衛北。屹立沙漠中,黑水經其下,爲北面之形勝。
討來河,在衛北百里。源出雪山,東流三百里,入於鎮夷所之黑河。○沙河,在衛東四十里。源亦出雪山。又清水河,在衛北四十里,下流俱會於討來河。
黑水,在衛西北十五里。自沙漠中南流,經黑山下,又南合於白水。《通典》:「即《禹貢》之黑水也。出張掖郡西北境之雞山,南流至敦煌郡,經三危山云。○白水,在衛西南二十里。源出衛北山谷中,黑水流合焉。又有紅水,在衛東南三十里。源亦出衛南山谷中,西流會於白水,入西寧鎮之西海。
金河,在衛西。《高居誨使于闐記》:「從甘州而西,始涉沙磧。又西北行五百里,至肅州,渡金河,西百里出天門關云。唐人有金河戍。
呼蠶水,在衛東,亦名福祿水。《漢志》注:「呼蠶水出南羌中,東北至會水入羌谷。羌谷水,即張掖河也。《寰宇記》:「呼蠶水,一名潛水。○榆樹泉,在嘉峪關外。嘉靖中,邊臣楊博請建墩臺於榆樹泉,以厚邊防,是也。
嘉峪關,在衛西嘉峪山下。山之西,即關口。明初,收河西地,西抵玉門,北至沙漠,而仍以嘉峪爲中外巨防。弘治七年閉嘉峪關,絕西域貢。八年甘肅巡撫許進等出嘉峪關,入哈密。土魯番遁走。正德十六年土魯番大掠嘉峪附近諸裔。自嘉靖以後,土魯番侵擾益甚,嘉峪之防日急。隆慶以後,勢始衰息。石關兒口,在嘉峪東。又東有新山口,去衛北八、九十里。
文殊山口,在衛西南三十五里。又西南二十餘里有硫黃山口。衛東南又相近有寒水石山口、紅山口、觀音山口,俱衛卒戍守。
土隗口,在衛北塞外。宋大中祥符二年契丹伐回鶻,破肅州。先是,契丹將蕭圖玉伐回鶻,入甘州。至是,復破肅州,盡俘其民,修土隗口故城以實之。
永寧堡,在衛東。又衛南有永安、永清等堡。衛東南有永定鹽池等堡。《志》云:「鹽池堡,在衛東百三十里。亦曰鹽池驛,接鎮夷千户所。○臨水堡,在衛東四十里。亦曰臨水驛。又東四十里爲河清堡。亦曰河清驛。成化中,罕東番賊嘗犯此。又老鸛窠堡,在衛西。嘉靖七年土魯番嘗犯此。
土兒壩,在衛西境。又西爲沙子壩。正德中,土魯番入寇,官軍敗績於此。又仙人壩,亦在衛西境,番族所居也。○守樂烽,在衛西南三百四十里。宋白曰:「唐肅州與瓜州分界處。
馬廟,在衛東。晉義熙六年沮渠蒙遜伐西涼,敗其世子歆於馬廟。蓋祭馬祖之處,因名。

山丹衛,鎮東南百八十里。東至永昌衛百九十里,南至番界二百七十里。

漢張掖郡地。東漢末,屬西郡。晉因之。後魏仍屬西郡。西魏郡廢,縣屬甘州。大業初,仍屬張掖郡。唐屬甘州。宋爲西夏所據,置甘肅軍於此。元爲山丹州。明初,改置山丹衛。今亦設山丹衛。
衛密邇張掖,聯屬諸城,南隔番戎,北控沙漠。甘肅有事,衛其肘腋地也。哽咽爲虞,可無意外之防哉!
刪丹廢縣,即今衛治。漢縣,屬張掖郡。後漢末,改屬西郡。晉因之。後魏曰山丹縣,仍屬西郡。西魏屬甘州。大業初,復曰刪丹縣,仍屬張掖郡。唐屬甘州。西夏亦爲刪丹縣。元曰山丹州。明初,改州爲衛。今衛城周七里有奇。
日勒城,在衛東南。漢縣,屬張掖郡。元鳳三年匈奴分三隊入寇。日勒、屋蘭、番和皆敗去。《漢志》注:「縣有澤索谷,郡都尉治此。澤,音鐸。後漢因之。獻帝分置西郡,治日勒縣。晉亦爲西郡治。《志》云:「自姑臧西北出張掖,其間有大嶺。度嶺而西,西郡當其要嶺,謂刪丹嶺也。隆安二年後涼段業據建康,使沮渠蒙遜攻克西郡。於是,晉昌、敦煌諸郡皆降。後魏改置永寧縣,爲西郡治。西魏郡廢,又改縣曰弱水。後周復省縣入山丹。○金山廢縣,在衛東。後周置縣,屬甘州。尋省。
萬歲城,在衛東南。晉置縣,屬西郡。南涼禿髮利鹿孤遣將襲沮渠蒙遜,至萬歲、臨松。此即萬歲城也。後廢。宋白曰:「隋煬帝始並萬歲縣入刪丹。○焉支城,亦在衛東南。後魏置縣,屬番和郡。因焉支山以名。隋併入番和縣。番和,今見永昌衛。
寧寇城,在衛北。《唐志》:「渡張掖河西北行,出合黎山峽口,傍河東,屈曲東北行千里,有寧寇軍。初曰同城守捉,屬刪丹縣。武后初,同羅、僕固等部叛。劉敬同討破之於居延海,勅僑置安北都護府於同城,以納降者,即守捉城也。天寶二年改爲寧寇軍。《通典》:「張掖郡北界傍張掖河,屈曲過同城鎮,至峽口烽,總三千七十八里。又寧寇軍東北,即居延海云。胡氏曰:「寧寇軍,在涼州東北千餘里。
焉支山,衛東南百二十里。舊《志》云:「在番禾縣界。漢元狩二年霍去病擊匈奴,過燕支山千餘里。匈奴既失此山,歌曰:「失我燕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是也。隋大業五年煬帝伐吐谷渾,還出張掖,至燕支山。高昌、伊吾及西域二十七國皆謁於道左。唐哥舒翰嘗建神祠於山麓。《西河舊事》云:「焉支山,東西百餘里,南北二十里。上有松柏五木,水草茂美,宜畜牧,與祁連山同。一名刪丹山,亦曰刪丹嶺,又名丹嶺。餘見涼州衛洪池嶺。
甘浚山,衛西北三十里,連亘於甘州境內。中有三石洞,下有泉。又紅寺山,在衛北二十里。其山土色多紅。《志》云:「衛城北三里有花門山。
蔥谷,在衛東。晉隆安初,沮渠蒙遜據金山。呂光遣子纂敗之於蔥谷。胡氏曰:「蔥谷,在刪丹縣境內。是也。
南草湖,在衛城南,周回九里。又西草湖,在城西十里,周回七里,與南草湖水皆可灌田。
紅鹽池,在衛北五百里,池產紅鹽。又居延澤旁亦有池,產白鹽,采之不竭。
紅寺山口,衛北二十五里。《志》云:「衛南百餘里有靜寧山、和寧山、無虞山、寧番山等四口。○石峽口,在衛東八十里。兩峰相對,下有石井。今石峽口堡及石峽口驛,俱置於此。又東四十里,即永昌衛之水泉兒驛。
新河堡,衛東四十里。正德中,邊將張鵬等敗寇於新河北山坡,即此。又東四十里,即石峽口堡也。○永興堡,在衛東南。又東南有暖泉、大黃山等堡。衛西南又有洪水山、洪水店等堡。
靖安堡,在衛西。成化中,寇嘗犯此。官兵禦卻之。又寧遠堡,在衛東二百里。本屬永昌衛。隆慶中,改今屬。衛境口堡,向俱設軍戍守。
赤亭,在衛西北。唐開元八年突厥將暾欲破拔悉密於北庭,還出赤亭,掠涼州羊馬。唐兵邀之於刪丹,爲所敗。《唐志》:「刪丹縣有赤亭。

永昌衛,在鎮東南三百十里。東至涼州衛百五十里,西至山丹衛一百九十里。

漢張掖、武威二郡地。後漢及魏晉因之。後魏置番和郡。後周改置番和鎮。隋屬涼州。大業中,屬張掖郡。唐仍屬涼州。宋初,爲西涼府地時爲西番所據,羈屬於宋。景德中,沒於西夏。元初,仍屬西涼府。至元十五年置永昌路以永昌王宮殿所在而名。明初,改置永昌衛衛城周七里有奇,門四。今因之。
衛唇齒姑臧,形援張掖,襟山帶水,戰守有資,河西一線,衛其東西孔道也。
番禾城,在衛西。漢置番禾縣,屬張掖郡,農都尉治此。番,讀曰盤。後漢曰番和縣。晉仍曰番和,改屬武威郡。後涼呂光置番禾郡。後魏因之,亦曰番和郡。西魏末,突厥假道番和襲吐谷渾。隋曰番和縣,屬涼州。唐復曰番禾,仍屬涼州。天寶三載,以山出醴泉,改爲天寶縣。後廢於吐蕃。○彰縣城,亦在衛西。魏收《志》:「番和郡,領彰縣及焉支縣。《隋志》:「開皇中,並力乾、安寧、廣城、彰、焉支五縣入番和縣。
鸞鳥城,在衛西南。漢置鸞鳥縣,屬武威郡。後漢因之。建光初,護羌校尉馬賢,自金城、令居追叛羌於鸞鳥。又永康初,段擊破西羌於鸞鳥,是也。晉縣廢。唐以其地置神鳥、嘉麟二縣,屬涼州。後沒於吐番,縣廢。劉昫曰:「鸞鳥,讀曰鸛雀。唐置嘉麟縣。此鸞鳥故城。其神鳥縣,則鸞鳥縣地也。
金山,在衛北二里。晉隆安初,沮渠蒙遜攻後涼臨松郡,拔之,屯據金山。又義熙十三年沮渠蒙遜遣其將襲烏啼部,大破之。烏啼,蓋在金山之西。舊《志》:「山本屬山丹。《魏氏春秋》云:「刪丹縣金山玄川溢。《五代誌》張掖郡刪丹縣有金山。山蓋亘於番和、山丹兩縣間也。
青松山,衛南八十里。一名大黃山,一名瑞獸山。一山而連跨數處。又鸞鳥山,在衛西南。漢縣以此名。羣山連亘,與青松、白嶺諸山皆相接。○白嶺山,在衛西南。山頂冬夏積雪,望之皓然,寒氣異於他處,鳥飛不下。其東與涼州南山相連,亦名雪山。
水磨川,衛西南二十里。一名云川。源出鸞鳥山之平羌腦兒都山口。水勢洶激,能轉水磨,因名。今城東有三岔河流合焉。又考水河,在衛西南六十里。東北流,入於水磨川。○蹇上口渠,在衛東二十里。源出雪山,經蹇占山口,下流合水磨川,分爲九渠。衛境之田藉以灌溉。
恩宿川,在衛西。晉太元初,苻秦將苟萇等伐涼,至河西。遣別將馬暉等西出恩宿,邀張天錫走路,期會姑臧。暉等行澤中,值水失期處也。○暖泉,在衛西南三十五里。二穴湧出,四時嘗溫,東北流入水磨川。《通志》衛東北有白鹽池、青鹽池。
水磨川關,在衛西二十里。又衛西有白石崖山。衛西南有平羌山、腦兒都山、鸞鳥山。衛南有一顆樹山。衛東南有土魯干山、長城山,凡七口。向俱設衛卒戍守。
樂善堡,在衛東。又真寧堡,在衛東二十里。真寧驛亦置於此。又東二十里,即涼州衛之沙河堡。○水磨川堡,在衛西四十里。又西五十里爲水泉兒堡,有水泉兒驛,接山丹衛界。又高古堡,在衛西八十里。天啓中,設守備駐守於此。又有永寧堡,在衛西北六十里。其相近又有官家堡、衛境口堡,俱官軍戍守處。
苕ワ戍,在衛西。舊《志》云:「在漢張掖郡番禾縣界。晉隆安初,後涼三河大守沮渠麴粥以呂光猜忌,謂其兄羅仇曰:「若勒兵向西平,出苕ワ,奮臂一呼,涼州不足定也。義熙七年南涼禿髮傉檀自樂都伐北涼,五道俱進,至番和、苕ワ,掠五千餘户而還。九年沮渠蒙遜自姑臧西如苕ワ,遣兵襲卑和等部,是也。

涼州衛,在鎮東南五百里。東至靖遠衛六百里,東南至臨洮府蘭州六百三十里,南至西寧鎮三百六十里,北至鎮番衛百九十里。

周時爲狄地。漢初,爲匈奴休屠王地《通典》:「秦興匈奴既失甘泉,使休屠渾邪王居此。劉昫曰:「秦時月支戎所據也。甘泉,見西安府涇陽縣。武帝太初四年匈奴休屠王降,置武威郡。後漢因之。魏晉時,涼州並理於此。前涼張軌、後涼呂光,皆據其地呂光改武威太守爲涼都尹。北涼沮渠蒙遜亦嘗遷都於此。後魏亦曰武威郡,兼置涼州。隋初,郡廢,州存。煬帝初,復改州爲郡。唐初,爲李軌所據。武德二年復置涼州景云初,置河西節度治於此。開元中,又置赤水軍於城內。天寶初,曰武威郡。廣德初,沒於吐蕃。咸通四年收復。旋又荒棄。後唐長興四年復來屬,置歸義軍於此。周顯德中,涼州復絕於中國。宋初,爲西涼府西番所據也。尋沒於西夏。元初,仍曰西涼府,尋改西涼州,屬永昌路。明初,改置涼州衛,今因之。
衛山川險厄,土田沃饒。自漢開河西,姑臧常爲都會。魏晉建置州鎮。張軌以後,恒以一隅之地,爭逐於羣雄間。魏太武燾滅北涼,勅太子晃曰:「姑臧城東西二門外,湧泉合於城北。其大如河,自餘溝渠流入漠中,其間乃無燥地。《五代史》:「唐之盛時,河西、隴右三十三州,涼州最大。土沃物繁而人富樂。其地宜馬。唐置八監,牧馬三十萬匹。漢班固所稱涼州之畜爲天下饒,是也。西夏得涼州,故能以其物力侵擾關中,大爲宋患。然則涼州不特河西之根本,實秦隴之襟要矣。
姑臧廢縣,今衛治。漢置縣,爲武威郡治。晉因之,又爲涼州治。張軌、呂光並都於此。後魏武威郡治林中縣。或曰即故姑臧也。西魏仍曰姑臧。隋、唐皆因之。宋沒於西夏。元廢。《西河舊事》:「姑臧城,秦月氏戎所據。匈奴謂之蓋臧城,語訛爲姑臧也。王隱《晉書》:「涼州城有龍形,一名臥龍城,南北七里,東西二里,本匈奴所築。張氏居之,又增築四城箱,各千步,並舊城爲五。《張駿傳》:「駿於姑臧城南築五殿。四面各依方色,四時遞居之。其中又起謙光殿。宮門南曰端門,東曰青角門,中城之門曰廣夏門,北曰洪範門,南曰涼風門,東曰青陽門。又東城亦曰講武城,北城亦曰玄武圃。太元初,苻秦滅涼,改謙光堂曰宣德。十年呂光據有姑臧,復曰謙光。隆安初,郭作亂,以二苑之衆,燒洪範門,不克,據東苑以叛。三年呂纂作亂,帥壯士逾北城,攻廣夏門。其弟弘率東苑之衆,斧洪範門。呂紹將齊從守融明觀拒之,不克。纂入自青角門,升謙光殿。紹登紫閣自殺。四年弘復以東苑之兵作亂,敗死。又是年,纂襲北涼,圍張掖。南涼禿髮傉檀聞之,乘虛襲姑臧。纂弟偉憑北城自固。傉檀置酒朱明門,大饗將士,耀兵青陽門,掠八千餘户而去。五年後秦將姚碩德伐涼,取姑臧。義熙二年後秦主興以姑臧授禿髮傉檀。徵涼州刺史王尚還長安。傉檀逼遣尚。尚出自青陽門。傉檀入自涼風門,大燕羣臣於宣德堂。蓋姚秦復改謙光曰宣德也。四年姚興遣子弼等襲姑臧,不克。弼退據西苑。興復遣姚顯等繼進。顯至,遣善射者孟欽等挑戰於涼風門。傉檀遣將斬之,乃還。六年姑臧入於沮渠蒙遜。八年蒙遜自張掖徙姑臧。宋元嘉十六年北涼爲後魏所滅。《敦煌雜錄》:「姑臧城內有沮渠蒙遜所造七級木浮圖,因名七級城。又檀道鸞築土爲城,若盤龍狀,四隅有頭尾兩翅,一名鳥城也。《新唐書》:「武威大城之中,小城有七。舊城匈奴所築。張氏增築四城。餘二城,又後人所築也。其東西箱城,亦曰東西苑城。至德二載,河西兵馬使蓋庭倫與武威九姓商胡安門物等作亂,殺節度使周泌。武威七城,胡據其五。度支判官崔稱等以二城堅守,討平之。廣德初,爲吐蕃所陷。咸通四年沙州防禦使張義潮收復涼州。尋爲西番所據。後唐長興四年涼州內附。周顯德二年復沒於西番。宋初,亦爲羈屬地。至道二年丁惟清知西涼府,言涼州周回二千里,東界原州,南界雪山、吐谷渾、蘭州,西界甘州,北界吐蕃,州城周四十五里。又有融明觀,亦前涼所建,在廣夏門內,是也。夏人仍爲西涼府治。元爲西涼州治。《志》云:「今衛城周十一里有奇,門四。東北二里,又有姑臧舊城遺址。
武威城,在衛西北。漢縣,屬武威郡。後漢因之。晉省入姑臧。《續漢志》注:「姑臧東南有漢陰縣故城。今見靖遠衛。
休屠城,在衛東北。漢縣,屬武威郡。因故休屠王城以名。《漢志》注:「縣有熊水障,武威都尉治。又北部都尉治休屠城。太初三年伐大宛,置居延、休屠,屯兵以衛酒泉,是也。後漢仍屬武威郡。晉縣廢。隆安初,後涼張捷等招集戎夏三千人,反於休屠,以應郭,即此。《水經注》:「姑臧城西有馬城。東城,即漢休屠故縣。
顯美城,在衛西北。漢縣,屬張掖郡。後漢改屬武威。三國魏黃初二年涼州刺史張既擊盧水叛胡於顯美,破平之。晉仍屬武威郡。隆安五年南涼禿髮傉檀攻後涼昌松太守孟於顯美,即此。後周廢入姑臧縣。○宜盛城,在衛西。魏收《志》:「涼州武安郡領宜盛一縣。《隋志》注:「後魏置武安郡,治襄武縣。並西魏廢。
武興城,在衛西北。晉永寧中,張軌以秦、雍移人置武興郡。魏收《志》:「武興郡領晏然、馬城、休屠三縣。王莽時,改休屠爲晏然。張軌蓋析休屠置晏然、馬城二縣也。晉隆安三年後秦姚碩德攻後涼呂隆於姑臧,以降將薑紀爲武威太守,屯據晏然,即武興矣。西魏時,郡縣俱廢。唐武德八年涼州叛寇睦伽倫寇武興,即故城也。
石頭城,在衛東。晉大寧初,劉曜軍河上,聲言攻涼州。張茂屯石頭以拒之。胡氏曰:「石頭在姑臧城東。《志》云:「衛西南八十五里有石頭山。○清塞城,在衛東南。晉太元初,苻秦將梁熙、苟萇等伐涼。涼將馬建退屯清塞。既而萇等敗涼,常據兵於洪池,遂入清塞。清塞,蓋與洪池嶺相近。又金昌城,在衛南。晉太元初,秦將苟萇等入清塞,敗涼兵於赤岸。張天錫自金昌城出戰,敗還姑臧。胡氏曰:「金昌城,在赤岸西北。
白亭城,在衛西北五百里。唐白亭軍也。武后長安初,以郭元振爲涼州都督、隴右諸軍大使。先是,州境廣輪不過四百餘里。突厥、吐蕃頻歲奄至城下。元振始於南境硤口置和戎城,北境磧中置白亭軍,控其衝要,拓境千五百里。自是,寇不復至城下。開元中,亦曰白亭守捉城。和戎城,今甘州東南古浪所也。
大斗城,在衛西二百里。《新唐書》:「本赤水守捉城也。亦曰赤水軍,本名赤烏鎮,有赤烏泉。西魏時,置戍於此。廢帝欽二年吐谷渾叛。魏通使於齊。涼州刺史史寧覘知其還,襲執其使者於赤泉。唐因置赤水軍,幅員五千一百八十里,軍之最大者。開元十六年改爲大斗軍。因大斗拔谷爲名,屬河西節度使。天寶六載,河西隴右節度使王忠嗣以部將哥舒翰爲大斗軍副使,是也。《通典》:「赤水軍,在涼州城內。蓋改赤水爲大斗,因移軍於城內,仍存舊名也。
交城,在衛西二百里。亦曰交城守捉。又衛南二百里有烏城守捉。俱唐開元中置,屬河西節度使。或謂之張掖守捉城。《一統志》:「衛東北三十里有永昌城,元永昌路本治於此。
天梯山,衛南八十里。山路崎嶇,層折而上,因名。晉大興二年京兆人劉弘客居涼州天梯山,以妖術惑衆處也。宋元嘉十六年魏主燾議伐涼州。李順等言:「姑臧城南天梯山上,冬有積雪,深至丈餘。春夏消釋,下流成川。居民引以灌溉。後以虛妄獲罪,是也。○臧南山,在衛西南百二十里。上多積雪,亦名雪山。《一統志》:「姑臧界有第五山,清泉茂林,懸崖石室,自昔爲隱士所居。又西山,在衛西二十里。中有蓮花峰,甚高聳。
大斗拔谷山,衛西二百里,山甚高。隋大業五年伐吐谷渾,自張掖東還。經大斗拔谷山,路隘險,魚貫而出,風雪晦冥,士多凍餒死者。唐武德初,西突厥闕度設爲李軌所敗,竄於達鬥拔谷,尋爲軌所滅。貞觀八年李靖討吐谷渾還,上遣使勞軍於大斗拔谷。又開元十四年吐蕃自大斗谷攻甘州,焚掠而去,是也。亦作達鬥拔谷云。
石驢山,在衛西南。《志》云:「在姑臧西南長寧川之西北。張討曹祛於晉昌,自姑臧西逾石驢。又禿髮傉檀爲沮渠蒙遜所敗,其將折掘奇鎮據石驢以叛,是也。長寧川,見西寧鎮長寧谷。
洪池嶺,在衛東南,涼州之大山也。晉太元初,苻秦梁熙等伐涼。張天錫遣將常據軍於洪池,爲秦所敗。隆安二年羌酋梁飢攻後涼西平。禿髮烏孤欲救之。左司馬趙振曰:「呂氏尚強,洪池以北,未可冀也。嶺南五郡,庶幾可取。烏孤擊飢,大破之,遂取嶺南五郡。嶺,即洪池嶺。五郡:「廣武、西平、樂都、湟河、澆河,皆在洪池嶺南也。《唐志》:「涼州有洪池府。又姑臧有二嶺:「南曰洪池嶺,西曰刪丹嶺。後涼楊穎諫呂纂曰:「今疆宇日蹙,崎嶇二嶺之間。是也。自刪丹嶺以西,謂之嶺西。張氏以後,西郡、張掖、酒泉、建康、晉昌,皆謂之嶺西地云。
可落亥,在衛東南。隋開皇二年突厥寇蘭州。涼州總管賀婁子敗之於可落亥。《志》云:「山無草木,曰亥。○高越原,在衛西北塞外。隋開皇三年秦州總管竇榮定等出涼州,與突厥相拒於高越原,卻之。
白亭海,在衛東北。衛西南有五澗谷水流入。以水色潔白,故名。一名小闊端海子。《高居誨使于闐記》:「自靈州過黃河三十里,始涉沙入党項界,曰細腰沙。神樹沙至三公沙,宿月支都督牙帳。自此沙行四百餘里,至黑堡沙,沙尤廣,遂登沙嶺。沙嶺,党項牙也。渡白亭海,乃至涼州。蓋自靈州西,出涼州,白亭海爲必經之道。
瀦野澤,在衛東北三百里。一名都野澤,亦曰休屠澤,又名涼澤。《禹貢》:「原隰底績,至於豬野。是也。《漢志》注:「休屠澤,在武威縣東北。古文以爲豬野。其上承武始澤。晉元興初,禿髮傉檀攻後涼,至昌松,徙涼澤段塚民五百餘户而還。段塚,其地與涼澤蓋相近。○武始澤,在衛西。亦曰武始大澤。晉永和十一年涼張祚之亂,宋琨起兵武始大澤以攻姑臧,是也。
五澗,在衛東。《水經注》:「五澗水,出姑臧城東,西北流,注於馬城河。晉義熙二年姚興以姑臧授禿髮傉檀。傉檀軍於五澗,遂入姑臧,是也。又有五澗,在洪池嶺南。宋永初二年沮渠蒙遜遣沮渠鄯善伐西秦,敗於五澗。既又遣沮渠成都耀兵嶺南,遂屯五澗,爲西秦將出連虔所敗。○赤彌幹川,在衛西五十里,與衛東南百五十里之黃羊川,俱分流灌田,民資其利。
三岔溝,在衛東南。成化中,土達滿四作亂。四,本名俊。明初,徙降部於邊地。俊居涼州三岔溝,謂之滿家營。至是據石城作亂,官軍討平之。石城,見固原州。○靈泉池,在衛治南。後涼呂光嘗晏羣臣於此。又有紅泉,《一統志》:「在衛東五十里,水色微紅。
甘泉關,在衛西。《唐志》:「涼州有甘泉關。雜木口關,在衛東三十里。又衛西南有俺公山,衛南有倘哥兒山、東山、乾溝山,衛東南有黃羊川、下古城等口。向俱設衛卒戍守。○白雅孤口,在衛北。明朝正統中,王驥討叛寇,使趙安繇涼州逾白雅孤口,北抵赤林、鐵門諸關爲犄角。蓋其地皆近塞外。
赤岸戍,在衛南。晉太元初,秦苟萇等敗涼兵於洪池,入清塞。張天錫使其將趙充哲拒戰於赤岸,敗死。天錫出金昌城自戰。城內又叛,天錫奔還姑臧。胡氏曰:「赤岸在χ罕。按:「自清塞至姑臧,皆在百里內外,χ罕去姑臧遠矣。○胡亢戍,在衛西。晉隆安五年禿髮傉檀攻後涼,耀兵姑臧,壁於胡亢,即此。義熙六年沮渠蒙遜圍姑臧。傉檀遣司隸校尉敬歸及子佗爲質於蒙遜以請和,歸至胡亢,逃還。
姚家寨,在衛東北。正德中,邊將蘇泰等敗寇於此。又暖泉寨,在衛東。衛東北又有紅水寨。○扒里寨,在衛東北。與衛東之暖泉寨及莊浪衛之扒沙城,俱爲甘肅寇門。又有苦水墩,在衛西。嘉靖初,官軍大破西海寇於此。
懷安堡,在衛西五十里,有懷安驛。又西四十里有纋遠堡,有柔遠驛,皆戍守要地也。又武威堡,亦在衛西。衛西四十里又有懷遠堡。又西五十里爲沙河堡,接永昌衛界。
大河堡,在衛東三十里。正德中,邊將蘇泰等敗寇於大河灘,即此堡也。今大河驛置於此。又靜邊堡,在衛東八十里,有靜邊驛。又東三十里爲雙塔兒堡。又東三十里即古浪千户所也。《志》云:「衛東有雜木口堡,衛北又有永昌舊堡,俱官軍戍守處。
楊塢,在衛西五十餘里。晉太元十一年前涼張大豫攻呂光,進逼姑臧,保據楊塢,是也。○劉林臺,在衛治西北五里。相傳漢竇融所築,本名竇融臺。明初,百户劉林與寇戰,死其下,因易今名。又有靈鈞臺,在衛治北,晉明帝太寧初,張茂所築,遺址尚存。

鎮番衛,在鎮東五百五十里。南至涼州衛一百九十里,東南至莊浪衛四百二十里。

漢武威郡地。後漢因之。晉仍屬武威郡。隋唐時,爲涼州地。宋沒於西夏。元置小河灘城。明初,改置鎮番衛衛城周六里有奇,東西南三門。今亦設鎮番衛。}}
衛南蔽姑臧,西援張掖,翼帶河隴,控臨絕塞,地形陡絕,戎馬之場也。
來伏山,衛西北八十里。其山脊高首俯,如拜伏然,因名。又蘇武山,在衛東南三十里。俗傳蘇武嘗牧羝於此。蓋傳訛也。
小河,衛南十五里,自涼州五澗谷來。又有黑河在衛西四里。《志》云:「即張掖河也。自甘州衛東北流經衛境云。
新中沙白鹽池,在衛東五十里。《志》云:「衛東四十里有小池,衛南三十里有三壩白鹽池,衛西二百二十里有鴛鴦白鹽池。又有小鹽池,俱產鹽。。
黑山關,衛西南六十里。黑山驛置於此。《志》云:「黑山關西南十里有紅崖子,土色皆赤,亦戍守處也。重興鋪關,衛西南九十里。沙嘴兒〔關〕,衛北九十里。屯於衛境蘆溝、鞍子山、魚海迤北諸處,皆北寇必由之道。
蔡旗堡,衛東六十里。又南六十里爲三坌堡。有三坌驛,南達涼州之道也。《輿程記》:「涼州衛西北四十里,即三坌堡。○東安堡,在衛東。又衛東南有土門堡。萬歷中,設守備駐於此。
西樂堡,在衛西。又有護衛堡二,俱在衛城西南,舊屬甘州中護衛。又永寧堡,亦在衛西南。萬歷中,設守備駐守於此。

莊浪衛,鎮東南九百四十里。東南至臨洮府蘭州二百七十里,西至涼州衛三百七十里,西南至西寧鎮四百十里。

漢武威郡地。後漢因之。晉仍爲武威郡地。隋屬涼州。唐亦爲涼州地。宋沒於西夏或曰:「夏人置洪州於此,以其地有洪源谷云。元置莊浪衛,屬永昌路。明初,改今屬衛城周八里有奇。今設莊浪所。
衛黃河南繞,松山東峙,河西之肘腋也。《五邊考》:「衛東北二十里有大小二松山,東扼黃河,南綴蘭、靖,北阻賀蘭,延袤千餘里,號爲沃壤。隆、萬間,番酋賓兔盤踞其中,時肆侵掠,內地削棄,僅存一線。萬歷二十六年撫臣田樂克復其地,建堡築城,屯戍相望。乃割蘆塘等處,屬固原蘆塘,見靖遠衛;紅水河、三眼井等處,屬臨洮;阿壩嶺、大靖城、土門兒等處,屬甘肅。自靖遠衛界黃河索橋起,至土門山,共長四百里,而蘭、靖、莊浪千四百里之衝邊始安。第蘆塘、三眼井等處,土疏易圮,時費修葺。若按明初舊址,自鎮番直接寧夏中衛,通樹長邊,則外鑰尤壯矣。蓋棄地猶六七百里云。
蒼松廢縣,在衛西。漢縣,屬武威郡。後漢作倉松。晉因之。太和二年涼張天錫擊李儼於隴西,分遣前軍向金城、左南白土諸郡,自將屯倉松,是也。《志》云:「張氏置昌松郡。後涼呂光因郭之讖,改爲東張掖郡。後魏復置昌松郡。後周郡廢,爲昌松縣。隋開皇初,改縣曰永世。後復曰昌松,屬涼州。大業三年李軌據河西。薛舉遣將常仲興擊之,戰於昌松,仲興敗沒。唐亦曰昌松縣,仍屬涼州。乾元以後,陷於吐蕃。宋時,夏人置洪州於此。元廢。左南白土,見西寧鎮。○漠口城,在衛西南。晉義熙四年後秦姚興遣其子弼等,襲禿髮傉檀於姑臧,自金城濟河進至漠口。《地形志》:「漠口縣屬昌松郡,謂之昌松漠口,並爲險要。
允街城,在衛東南。漢神爵二年置允街縣,屬金城郡。允,讀曰钅公。後漢因之。明帝初,滇吾羌寇隴西,敗太守劉於於允街。又延熹四年勒姐零五羌圍允街,護羌校尉段擊破之。晉仍屬金城郡。前後涼因之。後魏廢。《周地圖》:「允街城,地勢極險阻。沮渠蒙遜增築,以爲防守之所。杜佑曰:「允街城臨麗水,亦名麗水城。○街亭城,在衛南。後涼所置城也。晉隆安初,禿髮烏孤自廣武取後涼金城。呂光遣竇苟伐之,戰於街亭,大敗。《水經注》:「逆水出允吾縣參街谷,東南流,經街亭城南。《通典》:「街亭城,沮渠蒙遜所築,地勢險隘。胡三省曰:「金城北有街亭城。允吾,今見蘭州。
扌胥次城,在衛西北。漢縣,屬武威郡。扌胥,讀胥。次,讀諮。後漢因之。三國魏黃初二年涼州盧水胡反,遣張既討之。胡逆拒既於陰口。既揚聲軍從陰,乃潛繇且次出武威。胡以爲神,引還顯美,既擊平之。且次,即扌胥次也。《晉志》謂之揖次,仍屬武威郡。太元十一年魏安人焦松等迎故涼張天錫之子大豫於揖次,攻拔後涼昌松郡。又元興初,後涼焦朗據魏安。禿髮利鹿孤遣其弟傉檀擊滅之。《晉書》以揖次爲魏安,蓋據後魏所置郡也。魏收《志》:「扌胥次縣屬昌松郡,後又析置魏安郡。胡氏曰:「後魏置魏安郡,蓋治於扌胥次。後周郡廢,尋並扌胥次縣入昌松。又白山縣,後周改魏安郡置,尋廢。
長最城,在衛東南金城河北。晉永和三年石虎將麻秋等濟河,擊張重華,遂城長最。涼將謝艾軍神烏,敗後趙兵,進擊麻秋。秋遁歸金城。隆安初,後涼呂光擊乞伏乾歸,軍於長最。遣其子纂攻金城,拔之。神烏,蓋亦在衛東南。或以爲今永昌衛廢鸞鳥縣地。悞矣。○纏縮城,亦在衛東南。晉太元初,苻秦將苟萇、梁熙伐涼,會攻纏縮城,拔之。或云,與蘭州故廣武城相近。
振武城,在衛東南。晉咸和二年趙劉曜遣子胤敗張駿將韓璞之兵於沃幹嶺。追奔濟河,至令居,進據振武,河西大駭。永和二年石趙將麻秋等攻涼金城,金城降趙。涼將謝艾引兵出振武擊麻秋,破之,是也。胡氏曰:「振武在姑臧城南、廣武西北。沃幹嶺,見蘭州。○扒沙城,在衛西北二百里,又西北去涼州二百五十里。正統中,以其地爲控御之要,議建城,調靖邊中所於此。又有速罕禿地,在衛東南黃河北岸,亦爲要害,議築城於此,以遏寇衝。
大松山,衛東百二十里,山多大松。又有小松山,在衛東北百二十里。近代議邊事者,謂二山控禦邊陲,爲衛境之要地。○蒲萄山,《志》云:「在衛西北百三十里,與雪山相拒,大通河所經也。又東山,在衛東一里。又東北三十里有石沸山。
南山,在衛南。《漢志》:「武威郡蒼松縣有南山松峽,起自羌中,連延西平、金城之界。東出秦雍,至於終南,皆曰南山。
分水嶺,衛西百五十里。嶺嶠有泉分流,南爲莊浪河,北爲古浪河。其北又有平嶺。嘉靖中,總兵姜禦敵於分水嶺,敗之,遂北至平嶺。敵大集,乃伏兵於嶺南岔口,佯退以誘之,敵大敗。
洪源谷,在衛西北。唐武后聖歷二年吐蕃將論贊婆來降,使將其衆守洪源谷。又久視元年吐番將麴莽布反,寇涼州昌松縣,入洪源谷。隴右諸軍大使唐休璟擊敗之。又洪池谷,亦在昌松界。唐貞觀十七年有瑞石產於此。
大通河,在衛南百二十里。北流過衛城西,有大通橋跨其上,又北入於沙漠。又莊浪河,亦在衛南,下流合於大通河。
瓦窯渠,在衛西二里。又衛南五十里有青寺河渠。又南四十里有野狐渠。俱引大通河之水,資以灌溉。
裴家川,在衛東。東北流,綿亘于靖遠衛及寧夏中衛之境,爲戍守要地。萬歷間,設官兵駐守於此。○嘉泉,在廢扌胥次縣界。晉太寧三年黃龍見涼州之嘉泉。涼臣汜等勸張駿改年,以章休祥,駿不許。即此泉也。
南大通山口堡,衛東四十里。又東南四十里爲紅城子堡。又東南六十里爲苦水堡。苦水堡,一作苦水灣堡。又南三十里爲安寧堡。又東三十里即蘭州之金城關也。○西大通河口堡,在衛西南百六十里。又西八十里爲西寧鎮之老鴉城堡。
武勝堡,衛西北三十里。又西北四十里爲坌口堡。又西北五十里爲鎮羌堡。皆衛境之衝要也。又西四十里爲古浪所之打班堡。
野狐堡,在衛東南。其西北有青寺、通遠二堡,俱戍守要地。《一統志》:「衛東有應理州堡。又東有泗水堡云。○沙井兒驛,在衛南百九十里。驛,亦作堡。《志》云:「衛境諸堡,多置館驛於此,以地當往來衝要云。
楊非亭,在衛東南。《水經注》:「逆水東南流,經街亭城南,又東經楊非亭北,又東南經廣武城西。今逆水源流,不可復辯也。《載記》:「楊非,在支陽西北三百餘里。晉太元初,苻秦伐涼,張天錫使馬建等拒秦軍於楊非。秦兵濟河攻纏縮城。建懼,自楊非退屯青塞。或訛爲陽妃谷。五代時,有陽妃谷首領,即此地矣。清塞,見涼州衛。
鎮夷守禦千户所,鎮西北三百里,故張掖縣地。明洪武二十九年置鎮夷守禦千户所於黑河之北。後爲河水沖決。天順間,始移今治。《志》云:「所東抵高臺,西接酒泉,南距番夷,北鄰胡境,廣袤二三百里,爲戍守之要。城周四里有奇,有南面二門。今改設鎮夷衛。
狼心山,在所北。明正統中,王驥出鎮夷討叛胡,與總兵蔣貴等約:「至狼心山,舉火爲應。貴敗敵於石城兒泉,又敗之於九魯乃地。其地去鎮夷三百餘里。又追敗之於梧桐林,至肅州亦集乃地。又追至野狐山、青華山,至黑泉而還。轉戰二千餘里,敵衆大衄。
黑河,在城南四里。有黑水渡,即古張掖河也。流經硤口,入居延海。《志》云:「所境有永豐等渠二十,分流溉田。又有鹽池,在所西四十里,產白鹽。
馬營堡,在所東。向爲官軍戍守處。
古浪守禦千户所,在鎮東南六百四十里。漢武威郡地。唐亦爲涼州地,於此築和戎城。元爲古浪城,立巡簡司,屬永昌路。正統間,置古浪守禦千户所。《志》云:「所境東至扒沙,西連武威,南界湟河,北抵暖泉,廣袤五百里。所城周二里有奇,有東南二門。今亦設古浪所。
古浪水,在所南。流繞關城,所以此名。《志》云:「所境有暖泉等渠,分引溉田。
黑松堡,所東南三十里,亦曰黑松驛。又東南三十里爲打班堡,即安遠驛也,亦作安遠站堡。又東四十里爲莊浪衛之鎮羌堡,皆往來衝要處。
高臺守禦千户所,鎮西北百六十里。漢張掖郡地。唐爲建康軍地。明正統中始置高臺守禦千户所。曰高臺者,以其地稍高,控扼戎番之要衝也。所城周四里,惟南面一門。今亦設高臺所。
白城山,所西北百餘里,爲甘、肅二境接界處。成化以後,哈密遺種多遷於此。
紅城渠,所西北三十五里。又所東南三十五里有豐稔渠。《志》云:「所境之渠十有二,分溉境內之田。
黑泉堡,所西五十里。又西五十里爲深溝堡。又西五十里,即鎮夷所也。○紅崖堡,在所西南百餘里。又所北有八壩、九壩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