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070
陜西通志 巻七十 |
欽定四庫全書
陜西通志巻七十
陵墓一
橋山風埠傳於掌故驪隧異原仁暴異趨漢唐園邑營建合度君徳可傳祭告守䕶從𦵏諸臣佳城星布纍纍北邙殘碑僵仆如彼三良黄鳥斯賦達觀解弢朝陽晞露作陵墓志第二十六
西安府長安縣
周穆王陵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張恭村〈宋敏求長安志〉杜伯墓 在長安下杜城東南〈馮志〉在長安下杜清明渠邊相傳秋水暴漲其墓遂開人見其石槨四隅有石柱以鐵索繞之及水落仍封俗謂有玉皇閣者誤〈賈志〉
樗里子墓 在漢長安城中唐獨孤寔撰墓志張誼書〈馬志〉樗里子卒𦵏於渭南章臺之東曰後百嵗當有天子之宫夾我墓樗里子疾室在於昭王廟西渭南隂鄉樗里故俗謂之樗里子至漢興長樂宫在其東未央宫在其西武庫正直其墓秦人諺曰力則任鄙智則樗里〈史記樗里子傳〉武庫北舊樗里子𦵏於此〈水經注〉隋文帝遷都大興城增修樗里子之墓〈雍錄〉
漢杜子夏墓 在長安北四里〈府志〉杜子夏𦵏長安北四里臨終作文曰魏郡杜鄴立志忠欵犬馬未陳奄先草露骨肉歸於后土氣魂無所不之何必故邱然後即化封於長安北郭此焉宴息及死命刻石埋於墓前種松栢樹五株〈西京雜記〉
唐恭懿太子佋墓 在縣西南二十里〈縣志〉在髙陽原〈宋敏
求長安志〉
凉國公李抱玉墓 在長安縣杜永村顔其卿書碑猶存〈馬志〉
元蕭貞敏公𣂏墓 在城南五十里子午鎮〈縣志〉
明姚太僕顯墓 在城南吉家邨〈縣志〉
邵通判璋墓 在城北講武里從子芰同死節從𦵏〈縣志〉
楊莊敏鼎墓 在城南塔坡子孝亷時敷六世孫知縣復亨祔〈縣志〉
鄒總憲昊墓 在城南第五橋〈縣志〉
何總督棟墓 在城南十里木塔里王用賔志其墓〈縣志〉
劉武襄尚文墓 在城西三橋鎮〈縣志〉
馮同知友墓 在城西南木塔里李維楨表其墓〈縣志〉馮恭定從吾墓 在城南姚希孟撰神道碑〈縣志〉晉知縣調元墓 在長安江村里調元以守城贈兵備副使〈賈志〉
王府尹鶴墓 在城南木塔里横岡五爻〈縣志〉
楊烈婦劉氏墓 在城南〈縣志〉
王烈婦晉氏墓 在城西南〈縣志〉
朱烈婦晉氏墓 在城西北〈縣志〉
本朝梁都督孟玉墓 在灃水西〈賈志〉
〈附迷冡〉周秦襄公墓宋太宗朝長安民於壊塜得古銅鼎狀方而四足古文十六字人莫曉命杜鎬考其事曰武王都鄷鎬平王東遷以岐豐之地賜秦哀公篆曰岐陽錫公必秦哀公之墓也後得折碑果然〈山堂考索〉平王賜地時係襄公疑襄哀二字之訛〈圗書集成○按史記秦始皇本紀襄公𦵏西垂應不在長安境今云襄公墓在長安有折碑何也姑存以俟考〉○漢廢后薄氏墓孝景薄皇后無子立六年廢廢後四年薨𦵏長安城東平望亭南〈漢書外戚薄后傳○按平望亭在長安故城外仍在今長安界〉○趙王友墓友以諸吕女為后弗愛愛他姬諸吕女妬怨去讒之於太后太后怒召趙王幽死以民禮𦵏之長安民冡次〈史記吕后本紀〉○卭成侯王奉光墓孝宣王皇后父奉光封卭成侯元帝二年薨諡共侯𦵏長門南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如法〈漢書外戚孝宣王皇后傳〉○北周蕭都督泰墓公諱太〈周書南史並作泰避周太祖諱作太〉蘭陵人天和二年都督蔡州諸軍事薨於蔡鎮五年十一月𦵏於長安北原〈庾信撰墓志〉○宇文顯和墓建徳二年二月遷𦵏於長安縣之洪瀆原〈庾信撰墓志〉○温國公髙緯墓後主緯為周所獲封温國公至建徳七年誣與穆提婆謀反賜死大象末陽休之等請収𦵏𦵏長安北原洪瀆川〈北齊書㓜主紀○按周書建徳六年十月誅温國公髙緯且建徳無七年齊書誤〉○任城王髙湝墓湝神武第十子於冀州募兵拒周軍戰敗被擒至長安尋與後主同死隋開皇三年表請𦵏湝及五子於長安北原〈北史任城王傳〉○唐隐太子建成墓在縣境〈宋敏求長安志〉太宗立追封建成為息王謚曰隐以禮改𦵏詔東宫舊臣皆會帝於宜秋門哭之〈唐書宗室列傳○按西内西一門為宜秋門太宗臨門而哭則其墓當在縣西〉○信王望墓望𤣥宗子大厯九年十月薨其年十一月𦵏於細栁原妃范陽盧氏祔焉〈常衮撰墓志〉○新平郡王嚴墓永泰元年二月新平郡王薨其年五月七日遷窆於萬年縣龜川鄉細栁原王諱嚴元宗孫奉天皇帝長子也〈常衮撰墓志〉○騶虞縣子安附國墓附國先出自安息父朏汗貞觀初率所部五千餘人歸朝詔置維州即以為刺史附國封騶虞縣開國子調露二年二月終於神都永隆二年二月𦵏於雍州長安縣孝悌鄉之原〈李至逺撰神道碑〉○中山郡公李乂墓乂趙房子人爵中山郡開國公紫㣲侍郎開元丙辰薨於京師宣陽里第贈黄門監考行曰貞以其夏卜𦵏長安細栁原東北望帝京二十有五里〈蘇頲撰神道碑〉○韋貞公虛心墓虚心京兆杜陵人東都留守以開元二十九年某月薨於東都賜諡曰貞明年某月𦵏於京兆之髙陽原祔先塋〈孫逖撰神道碑〉○茹將軍義忠墓義忠雁門人累遷忠武將軍天寶元年六月薨於京兆長安縣太和里私第即以其年七月𦵏於京兆長安縣永平鄉阿房殿之墟〈張賁然撰神道碑〉○李光弼母墓光弼母封韓國太夫人二子節制皆一品𦵏長安南原將相奠祭凡四十四幄時以為榮〈唐書李光弼傳○按李光弼父楷洛𦵏富平檀山兹唐書云然豈以檀山為陪𦵏之塋不復啟祔歟〉
咸寧縣
周秦昭襄王墓 在霸陵〈咸寧縣志〉𦵏茝陽〈史記秦始皇本紀〉五十六年秋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尊唐八子為唐太后而合其𦵏於先王〈秦本紀〉括地志云在雍州新豐縣西南三十五里以地計之當在咸寧界中〈賈志○按芷陽在咸寧之東横亘數十里東接繡嶺南抵藍田如秦宣太后𦵏芷陽驪山去新豐縣十四里則在臨潼界矣秦悼太子𦵏芷陽而括地志云在藍田縣西六里則在藍田界矣故分載各縣云〉
秦孝文王夀陵 即夀陵在通化門外〈賈志〉孝文王𦵏夀陵〈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七年莊襄王母夏太后薨孝文王后曰華陽太后與孝文王會𦵏夀陵莊襄王𦵏芷陽故夏太后獨别𦵏杜東曰東望吾子西望吾夫後百年旁當有萬家邑〈吕不韋傳〉正義曰孝文王陵在雍州萬年縣東北二十五里索隐曰地理志云京兆霸陵縣故芷陽案在長安東也夏太后陵在萬年縣東南二十五里〈本傳註〉
秦莊襄王陵 在通化門外今青門大冡是或曰韓信塜非也〈賈志〉莊襄王𦵏茝陽〈史記秦始皇本紀〉索隐曰𦵏芷陵正義曰括地志云莊襄王陵在雍州新豐縣西南三十五里俗亦謂為子楚始皇陵在北亦謂為見子陵〈本紀注〉霸水東逕子楚陵北皇甫謐曰秦莊王𦵏於芷陽之麗山京兆東南霸陵山劉向曰莊王大其名立墳者也戰國䇿曰莊王名子楚故世人猶以子楚名陵〈水經注〉京城東有塜極髙大俗謂吕不韋冡以其鋭上亦謂之尖塜咸亨初布政坊法海寺有英禪師言見鬼物云秦莊襄王過其舍求食自言是其冡而後代人妄云不韋也〈隋唐嘉話〉尖塜兩京道里記曰在通化門東二里皇覽云是吕不韋冡三輔舊事云是子楚母塜皆非也其冡制度廣大豈人臣所宜據韋述兩京記則秦襄王夀陵也〈宋敏求長安志〉始皇十九年太后薨諡為帝太后與莊襄王會𦵏芷陽〈史記吕不韋傳〉
秦二世皇帝陵 在宜春苑南〈咸寧縣志〉趙髙以黔首𦵏二世杜南宜春苑中〈史記秦始皇本紀〉正義曰括地志云陵在雍州萬年縣南三十四里〈本紀注〉
漢文帝霸陵 漢文帝陵陜西咸寧縣祭〈會典〉在白鹿原東北厓去城四十里〈咸寧縣志〉帝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母煩民後七年六月帝崩遺詔曰霸陵山川因其故母有所改〈史記孝文帝本紀〉應劭曰因山為藏不復起墳山下川流不遏絶也就其水名以為陵號皇甫謐曰霸陵去長安七十里〈本紀注〉霸水左合滻水歴白鹿原東即霸川之西故芷陽矣史記秦襄公𦵏芷陽者也是謂之霸上漢文帝𦵏其上謂之霸陵〈水經注〉白鹿原亦謂之霸上漢文帝𦵏其上謂之霸陵王仲宣詩曰南登霸陵岸迴首望長安即此也〈元和志〉霸陵在霸水東去薄太后陵五里因山為墳道南有秦時銅人十二董卓鑄以為錢餘二枚尚存即薊子訓與老人摩挲銅狄處〈賈志〉竇太后後孝景帝六嵗建元六年崩合𦵏霸陵〈史記外戚世家〉
宣帝杜陵 在府城東南咸寧地〈賈志〉元康元年春以杜東原上為初陵更名杜縣為杜陵徙丞相將軍列侯吏二千石訾百萬者杜陵〈漢書宣帝本紀〉初元元年春正月孝宣皇帝𦵏杜陵〈元帝本紀〉杜陵在長安南五十里〈本紀注〉帝在民間時好逰鄠杜間故𦵏此〈三輔黄圖〉武帝治茂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邑皆取二千石將相守陵故三陵多貴皆三萬户至五萬户〈漢舊儀〉在府城東南一十五里許后陵亦近焉〈馮志〉孝宣王皇后立四十九年永始元年崩合𦵏杜陵稱東園〈漢書外戚孝宣王皇后傳〉杜陵之制正方詢之居人毎方百二十步據地六十畆四面去陵十餘步皆有觀闕基址其東南數千步陪𦵏數十塚環拱森列大小不等其北里許亂冡百餘自是以北直至城南東西延亘髙原之上纍纍皆是但不知其名耳〈宋敏求長安志○按㑹典歴代帝王陵寢漢宣帝陜西長安縣祭葢沿舊制實咸寜地也〉
薄太后南陵 在府城東南三十五里〈闗中陵墓志〉地稱南霸陵〈賈志〉薄太后景帝前二年崩𦵏南陵以吕后會𦵏長陵故特自起陵近孝文皇帝霸陵〈史記外戚世家〉索隐曰按廟記云在霸陵南十里故謂之南陵按今在長安東滻水東原上名曰少陵蓋在霸陵西南故曰東望吾子西望吾夫是也正義曰括地志云南陵故縣在雍州萬年縣東南二十四里漢南陵縣本薄太后陵邑陵在東北去縣六里〈世家注〉薄太后南陵在白鹿原〈咸寧縣志○按汝州志郟縣薄姬墓在城東薄姬堡明李宜培碑記云邑東三十里薄姬冡相傳為漢文帝母薄太后前輩毎指太后母家在隔溪相望處此盖附會之辭當以史記為斷〉
衛皇后陵 在邑東南桐柏鄉〈咸寜縣志〉后遭巫蠱事自殺黄門蘇文姚定漢輿置公車令空舍盛以小棺瘞之城南桐柏〈亭名〉宣帝立乃改𦵏追諡曰思后置園邑三百家長丞周衛奉守焉〈漢書外戚傳〉師古曰𦵏在杜門外大道東以倡優雜伎千人樂其園故號千人聚其地在今長安城内金城坊西北隅是〈外戚傳注〉
許后少陵 宣帝后許氏早崩𦵏杜陵南園謂之少陵〈咸寧縣志〉后立三年而崩諡曰恭哀皇后𦵏杜南是為杜陵南園〈漢書外戚傳〉師古曰即今所謂小陵者去杜陵十八里〈外戚傳注〉少陵原南接終南北至滻水西屈曲六十里入長安縣界即漢鴻固原也〈宋敏求長安志〉宣帝既建杜陵即縣南𦵏許后故其地乂號少陵原凡宜春下苑即少陵地也〈雍錄〉本鳳棲原以𦵏后起陵遂曰少陵原陵在司馬村東〈趙崡逰城南記〉陵在咸寧縣司馬村其陵比杜陵差小謂之小陵俗又訛為少陵唐杜甫居少陵即此後世因陵在司馬村遂傳為大司馬霍光塜非也〈馬志〉
淮隂侯韓信墓 在古長安城東三十里新店墓前有廟〈馬志〉今在霸城計去未央四十里其陵墓志所載霸東者非也〈縣志〉
舞陽侯樊噲墓 在神禾原〈縣志〉長安待賢坊隋北領軍大將軍史萬嵗宅其宅初常有鬼怪居者輒死萬嵗不信因即居之夜見衣冠甚偉来就萬嵗萬嵗問其由鬼曰我漢將軍樊噲墓近君居厠常苦穢惡幸移他所必當厚報萬嵗許諾因責殺生人所由鬼曰各自怖而死非我殺也乃掘得骸柩因為改𦵏後夜又来謝曰君當為將吾必助君後萬嵗為隋將毎遇賊便覺鬼兵助己戰必大㨗〈兩京記〉樊噲墓在樊川南原上〈馬志○按南陽府志樊噲墓在舞陽縣城北三十里樊村孟津縣志樊噲墓在相留樊山下滎陽縣志將軍塜即樊噲𦵏處盖因噲當日侯封因疑𦵏地當與舞陽相近但考噲功成後終老長安未嘗之國宜樊川原上至今坵壠依然也又元馬臻徐州詩序云州有三百六十山樊噲墓凡七處未知孰是則又因噲生于沛沛徐壤錯遂多疑塜耳其城固雒南兩志及濟南府志云皆有噲塜者尤不足據〉
滕文公夏侯嬰墓 在咸寧縣東臨灞水〈賈志〉索隠曰三輔故事曰滕文公墓在飲馬橋東大道南俗謂之馬塜博物志曰公卿送嬰𦵏至東都門外馬不行掊地悲鳴得石槨有銘曰佳城鬰鬰二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乃𦵏之〈史記夏侯嬰傳注〉馬冡東臨灞水〈宋敏求長安志〉長安圖曰漢時七里渠有飲馬橋夏侯嬰冡在橋南三里〈長安志注〉
丙丞相吉墓 在鮑陂南原俗呼塌塜〈縣志〉丙吉墓在府城東南三十里新庄村〈賈志〉邴吉墓在萬年縣南二十里〈宋敏求長安志〉
富平侯張安世墓 在城南八里〈縣志〉
江都相董仲舒墓 在城内臙脂坡下〈縣志〉蝦蟆陵在萬年縣南六里韋述西征記本董仲舒墓李肇國史補曰昔漢武帝幸芙蓉園即秦之宜春苑也毎至此墓下馬時人謂之下馬陵嵗月深逺誤傳為蝦蟆耳〈宋敏求長安志〉墓去長安故城二十里武帝幸芙蓉園過此下馬一時文士罔不下馬故名〈馬谿田集○按下馬陵在西安府城内渭南縣志亦載有董墓非也至通許縣志謂邑有仲舒岡岡上有祠祠北為墓者尤非〉
御史大夫蕭望之墓 在城東南五里〈馬志〉古城春明門外〈宋敏求長安志〉望之東海蘭陵人徙杜陵望之死天子追念不忘毎嵗時遣使者祠祭望之冡終元帝世〈漢書蕭望之傳○按明一統志云望之墓一在沂州一在西安但漢書本傳云徙杜陵又天子嵗時遣使祠祭則冡在都下可知〉
吳博士章墓 在龍首原〈縣志〉云敞平陵人師事同縣吳章莽秉政章坐腰斬磔尸東市門敞時為大司徒掾自劾吳章弟子収抱章尸歸棺斂𦵏之〈漢書云敞傳〉在龍首山南慕嶺上〈府志〉
洛女冡 在咸寧縣洛女陂〈府志〉洛女陂在萬年縣東十五里三輔舊事曰洛女冡南有洛陂俗號洛女陂〈宋敏求長安志〉
隋尚書左僕射趙芬墓 在城南少陵原之中兆村俗呼太伯冡今殘碑在毋驕塾〈賈志〉開皇中表乞骸骨歸於家後數年卒上遣使致祭鴻臚監䕶䘮事〈隋書本傳〉
𢎞義明公皇甫誕墓 在鳴犢鎮墓碑于志寧撰歐陽詢書今在碑洞〈縣志〉
梁羅墓 在杜曲志銘云大業四年𦵏於京兆郡山北鄉樊川之岡〈縣志〉
唐武皇后敬陵 在咸寧縣東四十里〈馮志〉𤣥宗貞順皇后武氏恒安王武攸止女進冊惠妃其禮秩比皇后薨年四十餘贈皇后及諡𦵏敬陵〈唐書后妃列傳〉
韋太后福陵 在咸寧縣東北二十里〈賈志〉穆宗宣懿皇后韋氏失其先世生武宗長慶時冊為妃武宗立追冊為皇太后上尊諡有司奏太后陵宜别制號帝乃名所𦵏園曰福陵既又問宰相𦵏從光陵與但祔廟孰安奏言神道安於靜光陵因山為固且二十年不可更穿福陵崇築已就臣等請奉主祔穆宗廟便〈唐書后妃列傳〉
鼂太后慶陵 在府城東二十五里咸寧地〈賈志〉宣宗元昭皇后鼂氏不詳其世大中中薨贈昭容后生鄆王及即位是為懿宗追冊為皇太后上尊諡自建陵曰慶陵〈唐書后妃列傳〉
王太后安陵 在城東二十五里〈縣志〉懿宗恭憲皇后王氏生夀王而卒王立是為昭宗追號皇太后上諡祔主懿宗室即故𦵏號安陵〈唐書后妃列傳〉
王太后夀陵 在城東北二十五里〈縣志〉懿宗惠安皇后王氏咸通中冊號貴妃生普王七年薨十四年王即位是為僖宗追尊皇太后冊上謚號祔主懿宗廟即其園為夀陵〈唐書后妃列傳〉
靖恭太子琬墓 在霸陵東〈縣志〉咸寧縣霸橋東原三里〈府志〉在見子西原中宗常幸見子陵獵今按霸橋近東三里有大陵鄉俗語誤呼為建子陵〈宋敏求長安志〉
昭靖太子邈墓 在東門北〈府志〉在細栁北原上〈宋敏求長安志〉
昇平公主墓 在少陵原〈縣志〉
咸宣公主墓 在縣東南龎留〈縣志〉
杜萊公如晦墓 在府城南三十里咸寧縣地司馬村〈府志〉在萬年縣南三十里〈宋敏求長安志○按鄢陵縣志杜如晦墓在縣南一里山東通志杜如晦墓在萊蕪縣西南十里俱屬傳疑〉
秘書監顔師古墓 在縣南二十里〈宋敏求長安志〉師古京兆萬年人貞觀十九年卒謚曰戴〈唐書本傳〉從太宗征髙麗卒𦵏長安城南〈闗中陵墓志○按今地在咸寧界〉
撥川王論弓仁墓 在趙村〈縣志〉張曲之西趙村有論弓仁墓張説為碑今亡村中有石翁仲二疑是仁墓上物〈趙崡逰城南記〉仁𦵏趙村有張説碑已毁獨題額尚在〈賈志〉開元十一年薨於位制贈為撥川王稱故國本其志也十二年詔𦵏於京城之南懐逺人也有命國史立碑表墓〈張説撰神道碑〉碑已毁仆字無存者〈闗中陵墓志〉
贈太保郭敬之墓 在城南二十里〈縣志〉天寶三年終於京師常樂里之私第夫人平原郡君向氏天寶十三載合祔於京兆少陵原公之子子儀追贈亡考太保亡妣魏國夫人〈苗晉卿撰神道碑〉髙望之西北有仇士良郭敬之昇平公主三碑皆當在十餘里内〈趙崡逰城南記〉在咸寧縣郭莊神道碑今不存〈闗中陵墓志〉
贈都督王君𡙟墓 在城東〈縣志〉在萬年縣東界滋水驛東道北〈宋敏求長安志〉初凉州有回紇契苾思結渾四部怨君𡙟其黨䕶輸等思復怨會君𡙟至甘州䕶輸兵發君𡙟引帳下力戰兵盡乃死輸欲以尸奔吐蕃追兵至乃棄尸去帝痛惜之贈特進荆州大都督以䘮還京師官䕶其𦵏詔張説刻文墓碑帝自書以寵之〈唐書王君𡙟傳〉飾柩玉闗歸魂上國以十六年十月詔𦵏於萬年縣見子之原〈張説撰神道碑○按長安志引兩京道里記云君𡙟開元中任凉州都督死王事招魂𦵏此據本傳及説碑則已奔䘮還京非招魂也〉
蕭長史灌墓 灌嵩父也在趙村北墓碑乃明皇題額嵩别𦵏張曲〈賈志〉公為渝州長史太夫人有疾公因吏入計扶侍還京及扳輿長税扶杖不起永淳元年八月寓居懐縣終於苫盖夫人京兆韋氏以長夀元年十月逝於京師二年合𦵏於少陵原之先塋〈張説撰神道碑〉趙村西為髙望有蕭嵩父灌墓碑張説撰梁升卿書〈趙崡逰城南記〉
栁侍御鎮墓 先夫人盧氏元和元年棄代於永州明年安祔於京兆萬年鳳栖原先侍御史府君之墓〈栁宗元撰母盧夫人歸祔志〉子厚皇考諱鎮以事母棄太常博士復拜侍御史號為剛直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卒十五年歸𦵏萬年縣先人墓側〈韓愈撰栁宗元墓志〉宗元墓碑沈傳書在鳳栖原今碎〈縣志○按山西通志云宗元墓在臨晉縣南七十里誤〉
渾忠武王瑊墓 在鴻固原〈縣志〉在萬年縣西南十五里〈宋敏求長安志〉貞元十五年𦵏太師於萬年縣洪固原太常跡其功徳諡曰忠武〈權徳輿撰神道碑〉侃大父諱瑊朔方副元帥咸寧王贈太師長慶中上追顯咸寧功徳授公右龍武軍倉曹參軍歴義昌軍節度使五年秋以疾聞明年薨𦵏於京兆府萬年縣洪固鄉貴胄里〈路巖撰渾侃神道碑○按臨潼志云瑊墓在縣西南十五里延安志云瑊墓在宜川縣北八十里馮志賈志於臨潼宜川兩縣俱載馬志則兩疑之而謂在咸寧西南十五里考鴻固原在縣治東南今曰西南者誤也臨潼宜川俱無可憑咸寧則有兩神道碑為足據也〉
宋陳員外漢卿墓 歐陽修撰墓志云故尚書比部員外郎陳君卜以至和二年𦵏於京兆府萬年縣洪固鄉神禾原〈縣志〉
明秦愍王樉墓 在府城南三十里鴻固原上妃鄧氏愍烈妃王氏祔〈府志〉隐王尚炳僖王志堩懐王志均墓俱在府城南鴻固原〈馮志〉昭王秉欆墓亦在鴻固原〈縣志〉
秦康王志𡐤墓 在府城南四十里少陵原〈馮志〉子惠王公錫墓祔〈縣志〉
秦簡王誠泳墓 在韋曲原定王惟焯墓祔〈府志〉秦宣王懐埢墓 在城南髙望原靖王敬鎔敬王宜澏肅王宜漶景王存機墓俱在焉〈府志〉
永興懿簡王尚烈墓 在城南髙望原保安懐僖王尚煜墓亦在焉〈府志〉
興平恭靖王尚烐墓 在府城南三十里鳳栖原〈馮志〉永夀懐簡王尚灴墓 在城南鴻固原〈府志〉
宜川莊靖王志堢墓 在府城東南三趙里〈馮志〉臨潼惠簡王公銘墓 在韋曲原〈府志〉後以孫昭王進襲追封秦王改謚曰安〈賈志〉
郃陽惠恭王公鏜墓 在韋曲西〈縣志〉
汧陽端懿王公鏳墓 在珍珠原〈縣志〉
邢侍郎簡墓 在八里村〈縣志〉在府城南五里〈府志〉張侍郎鼎墓在韋曲里〈縣志〉
雍端惠泰墓 在皇子陂下有碑〈縣志〉在府城南二十里泰南京户部尚書〈馮志〉
劉尚書璣墓 在韋曲里〈縣志〉在府城南〈賈志〉
張侍郎鸞墓 在慈恩寺左〈縣志〉
胡尚書汝礪墓 在慈恩寺左〈縣志〉
管巡撫楫墓 在珍珠原北〈縣志〉
曹巡撫蘭墓 在黄渠東陂下〈縣志〉
劉尚書儲秀墓 在府城東北龍首原〈縣志〉
胡侍郎侍墓 在慈恩寺左〈縣志〉
潘侍郎民墓 在潘家莊〈縣志〉在府城南〈賈志〉
許總憲宗魯墓 在曲江東北〈縣志〉
王少保用賓墓 在曲江西涯祔其父知府懋側〈縣志〉在府城南曲江側用賓南京吏部尚書〈馮志〉
盧尚書紳墓 在城東南〈縣志〉
黄知府扆墓 在城南金滹沱〈縣志〉
朱中尉敬鑉墓 在曲江北〈縣志〉有碑題曰志川先生墓〈賈志〉
朱中尉誼㳆墓 在延興門有碑題曰子斗先生墓〈賈志〉
呼延主事恭墓 在三兆村〈縣志〉
王總督國楨墓 在長樂坡〈縣志〉
崔侍郎爾進墓 在曲江西與郃陽王墓相直〈縣志〉張知府鳳翼墓 在北十里鋪〈縣志〉
周布政傳誦墓 在城東北祔父主事宇墓側〈縣志〉文光祿翔鳳墓 在曲江東南〈縣志〉
熊知州萬騰墓 在慈恩寺北〈縣志〉
曹給事代之墓 在滻水東孝子嶺〈縣志〉
韓中書在墓 在慈恩寺北党崇雅志子僉事文鏡祔〈縣志〉
朱孝子藴竒墓 在鴻固原〈縣志〉
吳孝子光先墓 在韋曲里〈縣志〉
陳孝子福論墓 在鳳栖原北黄家鼎題碑楊特生志〈縣志〉
本朝霍尚書達墓 在草塲坡北〈縣志〉
張襄壯侯勇墓 康熙二十三年卒二十四年𦵏於咸寧縣東南鳳栖原〈王𢎞撰撰墓志〉康熈四十四年
賜塋匾曰秦隴真純聫曰秦山隴水家聲舊真徳純心
世澤長〈洋縣志〉
席叅政藴徳墓 在北村西賈漢復撰墓志〈縣志〉熊員外惟紓墓 在焦邨王功成志〈縣志〉
趙通判景清墓 在三兆村東〈賈志〉
尚提督宣墓 康熈四十有四年告歸里又五年卒𦵏城南鳳棲原新阡〈張文煥撰墓志〉
楊烈婦席氏墓 在城東南沙坡村有梁熈表墓碑〈賈志〉
〈附迷冡〉漢孝武陳皇后墓后退居長門宫後數年廢薨𦵏霸陵郎官亭東〈漢書外戚陳皇后傳〉○史皇孫墓故渠東逕奉明縣廣城鄉之廣明苑南史皇孫及王夫人𦵏於郭北宣帝遷苑南史皇孫王夫人卜以為悼園盖園民千六百家立奉眀縣以奉二園園在東都門〈水經注〉○思成侯王迺始墓史皇孫王夫人父迺始本始四年病死後三嵗追諡曰思成侯嵗餘博平君薨諡曰思成夫人詔徙思成侯合𦵏奉眀顧成廟南置園邑長丞〈漢書外戚傳〉師古曰本號廣明故戾太子傳云皇孫及王夫人皆𦵏廣明其後以置園邑奉守改曰奉明〈外戚傳注〉○都成侯金安上墓安上日磾弟倫子封都成侯至建章衛尉薨賜冡塋杜陵謚曰敬侯〈漢書金日磾傳〉○魏其侯竇嬰墓水經注故渠又東經魏其侯墓南似在今咸寧縣地〈府志〉今無考〈縣志〉○更始劉聖公墓更始為赤眉所殺故侍中劉恭夜往取而埋之光武使司徒鄧禹収𦵏扵霸陵縣〈水經注〉在今萬年縣東北〈後漢書鮑永傳注〉○北周齊郡公彪墓彪髙帝曾孫封青州齊郡公保定四年薨於長安私第以某年月日𦵏於少陵原曾孫同州刺史得照思傳祖徳是用勒銘〈楊烱撰神道碑〉○將軍侯莫陳道生墓道生朔州武川人贈驃騎大將軍夫人拓㧞氏天和五年六月薨即以其年十月同𦵏於京兆洪原鄉〈庾信撰墓志〉○安平縣公崔説墓説〈周書作訦〉博陵人封安平縣公建徳四年正月薨於長安永貴里其年二月𦵏於京兆平原鄉之吉遷里〈庾信撰神道碑〉○懐徳郡公吳明徹墓明徹兖州〈集作南州〉秦郡人拜大將軍懐徳郡開國公大象二年七月奄然賔館寄瘞於京兆萬年縣東郊〈庾信撰墓志〉○唐永穆公主墓徳宗元妃韋氏京兆人母曰永穆公主元和四年四月薨詔𦵏於萬年縣上好鄉洪平原〈白居易撰墓志〉○贈禮部尚書徐齊耼墓公東海郯人八嵗工文太宗召試詞賦稱神童髙宗悉命皇子受業坐事徙欽州嵗餘殁上元三年歸𦵏於少陵原子堅景龍中禮部侍郎廼刋石立頌〈張説撰神道碑〉○東海郡公徐堅墓堅家吳興徙族入雍今為馮翊人爵東海郡公集賢學士開元十七年薨於長安攽政里私第與夫人故南陽郡夫人合𦵏於萬年縣少陵原先塋〈張九齡撰神道碑〉○贈刺史韋鈞墓鈞杜陵人開元十一年終於漢州官舍贈邠州刺史十二年遷窆萬年縣洪固鄉陪先塋〈韓休撰神道碑〉○韋尚書抗墓抗以刑部尚書鎮洛開元十四年八月薨於洛以某年月日卜𦵏京城東南少陵原〈蘇頲撰神道碑〉○明威將軍栁嘉泰墓嘉泰河東解人明威將軍上柱國開元二十七年終於長安開化里歸窆於萬年洪固之原〈郭訥撰神道碑〉○李太守少康墓少康髙祖五代孫幼孤孝稱親黨天寶元年改宋州為睢陽命公為太守三年薨明年某月遷宅於京兆見子原先塋〈獨孤及撰神道碑〉○楊慎矜父隆禮墓華隂人墓在少陵原天寶六載封域内草木皆流血慎矜令浮屠史敬思禳之退朝祼而桎梏於叢棘間如是數旬而流血不止〈唐書五行志〉○左金吾將軍閻用之墓用之立徳曾孫夫人崔氏俱權窆少陵原廣徳中卜𦵏於故原吉合祔焉〈獨孤及撰墓志〉○左衛大將軍白道生墓道生終於左衛大將軍其子元光以永泰元年遷窆於萬年縣鳳栖原〈于益撰神道碑〉○郭子儀妻王氏墓王氏唐元輔汾陽王之伉儷封霍國夫人大厯十二年終於平康里之私第𦵏於萬年縣鳳栖之原〈楊綰撰神道碑〉○左驍衛將軍馬實墓實先扶風人拜左驍衛將軍貞元十四年七月終於京師常樂里之私第以某年𦵏於京兆萬年縣洪固鄉延信里司馬村之少陵原〈歐陽詹撰墓志〉○姚貞公南仲墓南仲吳興武康人貞元十六年為右僕射十九年薨於宣平里第天子廢朝悼歎俾中貴人弔祠追命為太子太保夫人河南縣君元氏先公而殁嗣子兖奉公之䘮與夫人之殯合祔於少陵原黄渠里〈權徳輿撰神道碑〉○校書郎李觀墓觀年二十九客死於京師其友崔𢎞禮買地以𦵏之於國東門之外七里鄉曰慶義鄉原曰嵩原昌黎韓愈其友人也書石以誌之〈韓愈撰墓志〉予客長安得退之李元賔墓銘段季展書校印本無崔𢎞禮𦵏之國東門外七里之事〈邵博聞見後錄〉○武威郡王王榮墓榮先太原人家於上京封武威郡王元和二年薨於道政里私第来年棲神於鳳城東南龍首原先靈之左〈戴少年撰神道碑〉○驃騎大將軍論惟賢墓惟賢髙祖於髙宗朝歸國因家京兆惟賢授驃騎大將軍元和四年終於靜恭里私第其年𦵏於萬年縣洪固鄉之古原〈吕元膺撰神道碑〉○襄陽郡王路應墓公諱應冀公之嫡子封襄陽郡王元和六年薨於東都明年𦵏京兆萬年少陵原夫人鄭氏祔〈韓愈撰神道碑〉○王員外端墓端太原人厯官工部員外以季子紹兵部尚書故再有追錫𦵏於萬年縣鳳栖原〈權徳輿撰神道碑〉紹秦將翦之後居太原拜兵部尚書元和九年薨十年奉窀穸於萬年縣之洪固鄉以夫人李氏祔〈李綘撰神道碑〉○辛節度秘墓秘昭義節度元和十五年薨贈尚書左僕射夫人裴氏先公卒時將𦵏公歎曰人之居無常而墳墓因焉吾家之兆及於四代三卜矣他日吾死亦遂𦵏而無用遷焉遂定於萬年縣洪原鄉少陵原及將亡為文自志其墓〈牛僧孺撰神道碑〉○田節度布墓布𢎞正子魏博節度以兵亂自刎天子壯其節贈尚書左僕射長慶二年𦵏於萬年縣白鹿原〈庾承宣撰神道碑〉○岐陽公主墓岐陽公主下嫁杜氏開成二年薨於汝州䘮至京師三年某月日宣冊諡曰莊淑大長公主祔𦵏於萬年縣洪源鄉少陵原尚書先塋〈杜牧撰墓志〉○武昌縣子史用誠墓用誠河南人封武昌縣開國子太和四年薨於昇平里粤二月𦵏京兆萬年縣長樂鄉宋侯之西原〈奚敬元撰神道碑〉○牛丞相僧孺墓大中二年十月薨於東都别墅其年𦵏少陵南〈杜牧撰墓志〉○韋節度正貫墓正貫京兆人嶺南節度薨於位祔𦵏少陵原之世墓〈蕭鄴撰神道碑〉○宋兵馬鈐轄种世衡墓世衡國之勞臣也慶厯五年正月七日啟手足神志不亂其子卜𦵏京兆萬年縣之神禾原〈范仲淹撰墓志〉
咸陽縣
周文王陵 文武成康陵俱陜西西安府祭〈會典〉在縣北一十五里畢原上陵生蓍草衍易者恒取諸此〈縣志〉馬融曰畢文王墓地名也駰按皇覽曰文王武王周公冡皆在長安鎬聚東杜中〈史記周本紀注〉狄山文王𦵏其所〈山海經〉文王𦵏畢畢西於豐三十里〈竹書紀年〉漢書曰太子發上祭於畢下至於盟津畢文王墓近鎬也〈宋敏求長安志〉畢之為地或云在渭之北或云在渭之南其主渭北者則漢劉向言文武周公𦵏於畢而師古釋之曰在長安西北四十里也長安西北四十里即咸陽矣故元和志曰咸陽縣治畢原也此皆以畢為在渭北者矣至其命為渭南者皇覽曰文武周公冡皆在京兆長安鎬聚東杜中又曰秦文王冡在安陵縣西北畢陌中大冡是也人以為周文王冡者非也周文王冡在杜中按杜中即杜縣之中也杜縣在鎬之東於唐長安縣為東南二十里此説如不果謬則畢又在渭南也予取此數説者而參求之長安有畢陌咸陽又有畢原則原之為地亘渭南北有之故古記於畢皆著文武𦵏地者因畢名兩出而亦兩傳也此其誤之所起也若以人情言之文都豐武都鎬豐鎬於杜相屬則皇覽謂文武𦵏於渭南者其理順也文王既𦵏渭南則周公𦵏畢必祔文墓矣劉向傳臣瓚引汲郡古文為據曰畢西於豐三十里則地為渭南甚明安陵有大冡皇覽明指為秦文王墓安陵在咸陽則渭北之文冡其不為周文而為秦文亦可據矣又唐令狐亘疏曰周武𦵏於畢陌無邱壠之處則武王所𦵏確在畢陌又可據矣通元和一志皆李吉甫為之而周公之墓亦遂兩出一云在萬年縣西南二十八里一云在咸陽縣北十三里則是自相殊異可以見其不的矣予故知其展轉生誤皆起於畢名之兩出也〈雍錄○按雍錄本史記注以為在渭南而漢書注則云在渭北總之畢亘渭之南北一語確切不易後人所見不同遂致展轉辨詰然渭北咸陽之陵則自唐宋以来祀典也定咸陽以遵王制登雍錄以資討論〉
武王陵 在文王陵北〈縣志〉正義曰括地志云武王墓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二十八里畢原上〈史記周本紀注〉成王元年夏六月𦵏武王於畢〈汲冡周書〉
成王陵 在文王陵西南〈縣志〉在縣西北二十里〈宋敏求長安志〉
康王陵 在文王陵東南〈縣志〉在縣北十五里〈宋敏求長安志〉成王陵盩厔分祭康王陵鄠縣分祭〈賈志○按鳳翔府志周康王陵在麟逰縣西八十里乃括地志三輔黄圗雍錄明一統志等書俱云文武成康四陵在咸陽畢郢原則康陵之不在麟明矣舊志云秦康公居雍髙寢髙寢鳳翔地生而居之殁而𦵏之康王之為康公無疑也〉
恭王陵 在文王陵南〈縣志〉
周公旦墓 在文王陵東〈縣志〉周公在豐病將殁曰必𦵏我成周以明吾不敢離王既卒成王亦讓𦵏周公於畢從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史記魯世家〉正義曰括地志云周公墓在雍州咸陽北十三里畢原上〈世家注〉在文王陵東今立廟於墓前〈賈志〉
太公望墓 在文王陵東〈縣志〉禮記曰太公封於營邱比及五世皆反𦵏於周鄭𤣥曰太公受封留為太師死𦵏於周五世之後乃𦵏齊〈史記齊世家注○按皇覽吕尚冡在臨淄縣城南去縣十里齊記補遺云公𦵏於周齊人思其徳𦵏衣冠於此則臨淄定屬虛冡矣畿輔志又云太公墓在東明縣南四十里郭家屯証以曲禮反𦵏之説更屬無稽〉
八士墓 在縣東五十里即一母四乳之八子〈縣志〉予至咸陽縣東北五十里有八士墓稱南宫氏及觀雍大記亦載其墓而父老尚傳誦云〈薛應旂酉陽捜古竒編○按襄城縣志八士冡在縣北王落子南伯達堡未知孰是〉
武安君白起墓 在縣東五里杜郵亭武安君自刎𦵏此而祠亦在焉〈賈志○按洛川縣志白起山韓城縣志華池俱有起墓考洛川為起采地至華池則司馬靳與起同賜死杜郵因靳𦵏華池而起冡亦傅會於此要以杜郵者為是〉
漢髙帝長陵 長陵在咸陽縣東三十里亦曰長山其北有蕭城蕭何築以守長陵漢初徙闗東豪族以奉陵邑長陵茂陵各萬户皆屬太常不𨽻於郡長陵令秩千鐘陪𦵏諸臣蕭何張良曹參紀信在其東〈賈志〉十二年四月甲辰髙祖崩長樂宫丙寅𦵏長陵〈史記髙祖本紀〉皇甫謐曰長陵山東西廣百二十丈髙十三丈在渭水北去長安三十五里正義曰括地志云長陵在雍州咸陽縣東三十里〈本紀注〉六年夏六月城長陵〈漢書髙后本紀〉張晏曰起縣邑故築城也師古曰此説非也黄圗云長陵城周七里百八十步因為殿垣門四出及便殿掖庭諸宫寺皆在中是即就陵為城非止謂邑居也〈本紀注〉皇覽曰髙帝吕后山各一所〈史記吕后本紀注〉髙后崩合𦵏長陵〈外戚世家〉闗中記曰髙祖陵在西吕后陵在東漢帝后同塋則為合𦵏不合陵也諸陵皆如此〈世家注〉闗中記曰長陵城有西北南三靣東靣無城陪𦵏者皆在東徙闗東大族萬家以為陵邑〈宋敏求長安志〉戚夫人墓在長陵之東〈馬志 按會典漢髙帝陵陜西涇陽縣祭盖沿舊志而地實屬咸陽也再漢中府志西鄉縣東南二十五里有戚夫人墓俱不足辨姑以供後人之憑弔可矣〉
惠帝安陵 在咸陽東三十五里周之程邑也〈賈志〉漢書云𦵏安陵皇覽曰山髙三十二丈廣袤百二十步皇甫謐曰去長陵十里去長安北三十五里〈史記吕后本紀注〉闗中記曰徙闗東倡優樂人五千户以為陵邑善為啁戯故俗稱女啁陵也〈宋敏求長安志〉孝惠張皇后廢處北宫孝文後元年薨𦵏安陵不起墳〈漢書外戚傳〉
昭帝平陵 在咸陽縣東北一十三里〈賈志〉元平元年六月壬申𦵏平陵〈漢書昭帝本紀〉臣瓚曰平陵在長安西北七十里〈本紀注〉平陵去茂陵十里帝初作夀陵令流水而已石槨廣一丈二尺長二丈五尺無得起墳陵東北作廡長三丈五步外為小厨裁足祠祀萬年之後掃地而祭〈三輔黄圗〉孝昭上官皇后凡立四十七年建昭二年崩合𦵏平陵〈漢書外戚傳 按河南通志漢昭帝陵在河南洛陽縣城東平落保昭帝崩於長安無𦵏洛陽之事其誤可知〉
元帝渭陵 在咸陽縣東北一十三里〈賈志〉永光四年冬十月以渭城夀陵亭部原上為初陵詔曰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頃者有司緣臣子之義奏徙郡國民以奉園陵令百姓逺棄先祖墳墓破産失業親戚别離人懐思慕之心家有不安之意是以東垂被虚耗之害闗中有無聊之民非久長之䇿也詩不云乎民亦勞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今所謂初陵者勿置縣邑使天下咸安土樂業亡有動揺之心布告天下令明知之竟寧元年七月丙戌𦵏渭陵〈漢書元帝本紀〉服䖍曰陵未有名故曰初臣瓚曰渭陵在長安北五十六里〈本紀注〉孝元王皇后建國五年二月癸丑崩三月乙酉合𦵏渭陵〈元后傳〉孝元傅昭儀哀帝祖母也哀帝即位為帝太太后後又更號為皇太太后元夀元年崩合𦵏渭陵稱孝元傅皇后云哀帝崩王莽秉政奏貶傅太后為定陶共王母元始五年莽復言共王母前不臣妾至𦵏渭陵冡髙與元帝山齊懐帝太后皇太太后璽綬以𦵏不應禮禮有改𦵏請發共王母冡歸定陶𦵏共王冡次既發冡崩壓殺數百人公卿在位皆阿莽㫖入錢帛遣子弟及諸生四夷凡十餘萬人操持作具掘平共王母冡〈外戚傳〉髙陵南有定陶恭王廟傅太后陵元夀元年傅后崩合𦵏渭陵潘岳闗中記漢帝后同塋則為合𦵏不共陵也恭王廟在霸城西北廟西北即傅太后陵不與元帝同塋渭陵非謂元帝陵也盖在渭水之南故曰渭陵也陵與元帝齊者謂同十二丈也王莽奏毁傅太后冡周棘其處以為世戒今其處積土猶髙世謂之增墀亦謂之增阜又謂之成帝初陵處所未詳也〈水經注〉
成帝延陵 在咸陽縣西北一十三里〈雍錄〉建始二年春閏正月以渭城延陵亭部為初陵綏和二年四月己夘𦵏延陵〈漢書成帝本紀〉臣瓚曰延陵在扶風去長安六十二里〈本紀注〉王莽時遣使壊渭陵延陵園陵罘罳曰毋使民復思也又以黑色洿其周垣〈三輔黄圖〉李成班偼伃失寵退處東宫至成帝崩充奉園陵薨因𦵏園中○孝成許皇后立十四年而廢在昭臺嵗餘還徙長定宫後九年賜藥自殺𦵏延陵交道廐西〈外戚傳〉
哀帝義陵 在咸陽縣西八里〈雍錄〉建平二年七月以渭城西北原上永陵亭部為初陵勿徙郡國民使得自安元夀二年秋九月壬寅𦵏義陵〈漢書哀帝本紀〉臣瓚曰義陵在扶風去長安四十六里〈本紀注〉元始元年詔義陵民冡不妨殿中者勿發〈平帝本紀〉
平帝康陵 在咸陽縣西二十五里〈賈志〉元始五年冬十二月𦵏康陵〈漢書平帝本紀〉臣瓚曰在長安北六十里〈本紀注〉在興平原口〈三輔黄圖〉
七妃墓 在縣東北一十五里〈賈志○按賈志及縣志俱列戚夫人墓後而並無徴考未知漢代何帝之妃〉
趙王如意墓 在咸陽縣東北二十五里〈賈志〉在吕后陵西〈馬志〉
蕭相國何墓 在咸陽縣東北三十里〈賈志〉東觀漢記云蕭何墓在長陵東司馬門道北百步正義曰括地志云蕭何墓在雍州咸陽縣東北三十七里〈史記蕭相國世家注○按蕭相國陪𦵏長陵則墓在咸陽信矣城固志又云何墓在縣西二里杜家㳘豈因何在漢中日久其民思之而為起塜歟若河南通志及永城縣志並載蕭墓則傳聞異辭之故也〉
平陽侯曹參墓 在咸陽縣東北二十五里〈賈志○按參墓賈志縣志俱云縣東北二十五里馬馮兩志及府志俱云三十五里〉
綘侯周勃墓 在咸陽縣東四十里〈賈志〉成國故渠逕周勃冡南渠東南謂之周氏曲〈水經注〉
宣平侯張敖墓 在長陵東〈咸陽縣志〉闗中記曰張敖冡在安陵東正義曰魯元公主墓在咸陽縣西北二十五里次東有張敖冡與公主同域〈史記張陳列傳注〉五嶽塜張敖冡也在安陵東三十里冡上有五嶽之象人謂之五嶽冡〈雍勝畧○按宋敏求長安志亦謂之五角冡〉
馮都尉唐墓 在咸陽縣東北八里〈賈志○按畿輔通志馮唐墓在趙州南二里沙河店考史記馮唐本傳唐大父趙人父徙代漢興徙安陵漢代徙闗中諸陵者即世籍陵邑唐墓之在咸陽無疑也其趙州所傳或係唐祖墓耳至河南通志云唐墓在陳州東南四十里者尤非〉
揚大夫雄墓 在咸陽縣〈馮志〉子雲天鳳五年卒𦵏安陵陂上所厚沛郡桓君山平陵如子禮弟子鉅鹿侯子芭共為治䘮諸公遣世子朝郎更行事者會送桓君山為斂賻起祠堂侯芭負土作墳號曰𤣥冡〈揚雄家牒〉揚子雲在長安素貧約比嵗已甚亡其兩男哀痛不已皆歸𦵏於蜀遂至困乏雄為中散大夫病卒貧無以辦䘮事以貧困故𦵏長安妻子棄其墳墓而歸於蜀〈桓譚新論○按四川通志揚雄墓在郫縣西二十里土人呼為子雲亭明郭子章題其墓曰漢法𤣥先生墓似為有據然証以桓譚之説則在長安者為篤矣〉
唐代祖元皇帝陵 在咸陽縣東三十五里名興寧陵〈馬志〉髙祖父昞襲封唐公卒諡曰仁武徳元年追諡元皇帝〈唐書髙祖本紀〉
魏王武士彠墓 在咸陽縣北三十里則天父母追贈帝后名其墓曰順陵嘉靖三十四年冬地震碑毁石器在〈賈志〉士彠娶相里氏又娶楊氏楊氏咸亨元年卒追封魯國以王禮𦵏咸陽給班劍葆仗鼓吹嗣聖元年追贈考為太師魏王妣為王妃王園邑守户百永昌元年以咸陽墓為明義陵太后改國號曰周以眀義陵為順陵〈唐書后妃列傳〉在縣東北二十五里長陵鄉周二里〈宋敏求長安志〉
將軍契苾明墓 在咸陽縣北五里明何力子仕武后至左鷹揚衛大將軍〈府志○按賈志作後周契苾烈墓在咸陽縣北五里即此墓也五代時既無婁師徳碑北周書又無契苾烈疑賈志悞故從府志〉
元丞相稹墓 在咸陽縣洪瀆原〈西安府志〉太和五年七月薨於位以六年七月祔𦵏於咸陽縣洪瀆原從先宅兆也〈白居易撰墓志〉
李光輔墓 𦵏在咸陽東北近涇萬厯中涇岸崩壅水不流三日乃得兹石其銘曰水竭源遷斯文乃傳可謂竒矣〈石墨鐫華〉
本朝殷提督化行墓 康熈五十一年𦵏於咸陽縣北
靳李村東之新塋〈檢討劉涵撰墓志〉
蕭孝子光蘭墓 在縣東五十里畢郢原下〈趙騰撰墓表〉光蘭以孝獲旌人皆號其墓為孝子墳〈艾陵遺稿附疑冡〉漢留侯張良墓舊志在咸陽縣東北三十五里〈賈志○按史記留侯死並𦵏黄石冡錄異記圯橋老人云我榖城山下黄石是也後果得焉子房隐商山其家𦵏其衣冠黄石後為赤眉所發黄石亦失則留侯墓本無確據必求其地以實之則鑿矣〉○隋煬帝陵在咸陽縣東北三十五里〈府志〉在武功縣西原〈賈志○按揚州府志煬帝墓在城西雷唐側考義寧二年煬帝崩蕭后令宫人殯於西院陳稜改𦵏吳公臺下唐復移𦵏雷塘别無北徙之説是咸陽武功兩説俱無據也附迷冡〉漢博士朱雲墓雲魯人徙平陵年七十餘終於家遺言以時服歛棺周於身土周於槨為丈五墳𦵏平陵東郭外〈漢書朱雲傳〉○張丞相禹墓禹河内軹人徙家蓮勺年老自治冡塋起祠室好平陵肥牛亭部處地又近延陵奏請求之上以賜禹詔令平陵徙亭他所〈張禹傳〉安昌漢成帝河平四年封丞相張禹今城東有古冡時人謂之張禹墓余考漢書禹河内軹人徙家蓮勺鴻嘉元年以老乞骸自治冡塋起祠堂於平陵哀帝建平二年薨遂𦵏於彼此則非也〈水經注〉○韋丞相賢墓初賢徙平陵𤣥成别徙杜陵病且死因使者自白願乞骸骨歸𦵏父墓上許焉〈漢書韋𤣥成傳〉賢墓在鄒縣東十五里東韋社按漢書賢父子墓乃在闗中此或韋孟墓也〈兖州府志〉○王莽妻墓莽妻死𦵏渭陵長夀園偽諡曰孝穆皇后僭號曰億年陵〈三輔黄圗〉○馮將軍奉世墓先將軍𦵏渭陵哀帝之崩也營之以為園〈後漢書馮衍傳自論〉奉世為右將軍即衍之曾祖故言先將軍渭陵元帝陵在長安北五十里哀帝義陵在長安北四十六里奉世墓入義陵塋中所以衍不得入𦵏〈馮衍傳注〉○平阿侯王譚墓渭水東逕平阿侯王譚墓○弱夫冡故渠又東逕漢丞相周勃冡南冡北有弱夫冡〈水經注○按弱夫冡無考〉○北魏司空周惠達墓周惠達碑咸陽令王公家瑞所得碑稍完𨽻書碑首大魏故司空匡穆周公之碑銘篆書十二字宛然如新〈石墨鐫華〉○北周楚國公慕容寧墓寧昌黎徒何人封楚國公授岐州刺史保定五年薨𦵏於洪瀆之川〈庾信撰神道碑〉○王刺史羆墓徽京兆人十世祖羆仕周為同州刺史死𦵏咸陽鳳政原〈唐書王徽傳〉○齊王憲墓憲太祖建徳元年封齊王宣政元年薨以某年月日𦵏於長安縣洪瀆之川〈庾信撰神道碑〉○沃野縣公豆盧永恩墓永恩封沃野縣公保定三年薨天和元年𦵏於咸陽洪瀆川〈庾信撰神道碑〉豆盧永恩碑在咸陽恩墓前𨽻書令尹王公家瑞求得之〈石墨鐫華〉○大將軍𠇍綿永墓公諱永遼東石城人天和五年薨於賀葛城柩至京師帝臨䘮贈柱國大將軍其年𦵏於京城南髙陽原髙司里〈庾信撰神道碑○按髙陽原在咸陽縣東二十里〉○唐楊都督志墓志本華隂人潭州都督長安四年薨於州館夫人長孫氏以大定元年卒神龍元年合祔於咸陽舊塋〈嚴識元撰墓碑〉○朝散大夫達奚思敬墓思敬加朝散大夫神龍二年終於長安義寧坊私第夫人蔣氏景龍二年終三年合𦵏於咸陽之畢陌原〈員半千撰墓志〉○竇豳公希瑊冀公希球墓希瑊扶風人爵豳國公開元五年薨於東都六年歸𦵏於京兆咸陽縣洪瀆川之北原〈李湛然撰神道碑〉希球扶風平陵人昭成皇后之弟封冀國公開元二十一年薨於長安布政里賜第歸祔於咸陽舊原〈裴耀卿撰神道碑〉○楊元帥執一墓執一華隂人朔方元帥開元十四年薨贈户部尚書夫人獨孤氏先即窀穸以十五年合𦵏於咸陽之洪瀆川〈張説撰神道碑〉○王庶子敬從墓敬從京兆人太子庶子開元二十八年終𦵏於咸陽洪瀆原〈孫逖撰神道碑〉○權員外自挹墓自挹之先天水人徙於汧隴遷尚書員外郎大厯五年終於布政里私第夫人王氏殁時貞元十年二月也十二年祔𦵏咸陽縣洪瀆原〈權徳輿撰墓志〉○王常侍定墓興元元年太子右庶子王公艱貞歸全於京師新昌里天子以公忠義追命左散騎常侍且詔有司䕶𦵏冬寧神於咸陽縣肺浮原先公之兆既𦵏十二嵗其孤仲周俾識於神道公諱定京兆人贈尚書易從子〈權徳輿撰神道碑〉
興平縣
漢武帝茂陵 在興平縣東北一十七里〈府志〉建元二年夏四月初置茂陵邑後元二年三月甲申𦵏茂陵〈漢書武帝本紀〉臣瓚曰茂陵在長安西北八十里〈本紀注〉漢諸陵皆髙十二丈方百二十步惟茂陵髙十四丈方一百四十步徙民置諸縣者凡七陵長陵茂陵各萬户其餘五陵皆各五千户〈闗中記〉茂陵周迴三里三輔舊事云武帝於槐里茂鄉徙户一萬六千置茂陵〈三輔黄圗〉漢武帝茂陵故槐里之茂鄉也〈水經注〉
李夫人墓 亦名習仙臺髙二十丈周一百六十步在縣東北一十六里〈宋敏求長安志〉夫人卒上以后禮𦵏焉〈漢書外戚傳〉茂陵西北一里即李夫人冡冡形三成世謂之莢陵一作萊陵〈水經注〉李夫人墓東西五十步南北六十步髙八丈在茂陵西北一里俗名英陵亦云集僊臺〈三輔黄圗○按宋敏求長安志亦名習仙臺盖集習音轉而訛耳〉
孝昭上官皇后母敬夫人墓 后母前死𦵏茂陵郭東追尊曰敬夫人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如法〈漢書外戚傳○按賈志云敬夫人墓在扶風縣郭東者誤〉
長平侯衛青墓 在縣東北一十五里崇二十丈與平陽主合𦵏起冡象廬山〈宋敏求長安志〉青尚平陽主與主合𦵏起冡象廬山〈漢書霍去病傳〉師古曰在茂陵東次去病冡之西相併者是也〈霍去病傳注〉平陽公主嫁衛青青與主合𦵏冡在華山𦵏時發土得銅槨一枚〈楊奐山陵雜記○按賈志云衛青墓在咸陽西北三十里夫興平在咸陽西青墓又在去病墓西賈志既以去病墓屬興平反以青墓屬咸陽誤矣攷谿田少墟及府志俱入興平故改正至楊奐謂冡在華山則尤與漢書注不合〉
冠軍侯霍去病墓 在縣東北一十九里崇二丈〈宋敏求長安志〉去病元狩六年薨上發屬國元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冡象祁連山〈漢書霍去病傳〉師古曰在茂陵旁冡上有竪石冡前有石人馬者是也〈本傳注〉在茂陵東北〈賈志○按鄧州志州西北四十里冠軍城武帝封霍去病於穰縣盧陽郷名為冠軍者即此今城東北有去病墓恐涉傅會〉
公孫丞相𢎞墓 在興平縣東北一十里〈賈志〉
霍丞相光墓 在興平縣茂陵東南一里〈馮志〉地節二年光薨上及皇太后親臨光䘮太中大夫任宣與侍御史五人持節䕶䘮事中二千石置莫府冡上賜金錢繒絮繡被百領衣五十箧璧珠璣玉衣梓宫便房黄腸題凑各一具樅木外藏槨十五具東園温明皆如乗輿制度載光尸柩以輼凉車黄屋左纛發材官輕車北軍五校士軍陳至茂陵以送其𦵏諡曰宣成侯發三河卒穿復土起冡祠堂置園邑三百家長丞奉守如舊法禹既嗣侯太夫人顯改光時所自造塋制而侈大之起三出闕築神道北臨昭靈南出承恩成帝時為光置守冡百家吏卒奉祠焉〈漢書霍光傳○按馬賈兩志及咸陽縣志俱云光墓在平陵西考平陵在咸陽東茂陵在咸陽西三十餘里若果𦵏平陵西奚必發軍校至茂陵耶盖諸志相襲傳訛耳又明一統志云光墓在浮山縣北二十里畿輔通志云光墓在蠡縣城西者其背謬又不待辯矣〉
王丞相嘉墓 在興平縣東北一十里〈賈志〉
南郡太守馬融墓 在縣西南三十里按馬融嘗居扶風茂陵卒𦵏於此故有墓俗名為馬蓮冡〈縣志〉融年八十八延熹九年卒於家遺令薄𦵏〈後漢書馬融傳〉
丁孝子蘭墓 在縣東北一十里蘭河内人有孝行卒𦵏於此〈縣志○按賈志蘭墓在咸陽縣東北一十里誤〉
〈附迷冡〉漢敬侯墓金日磾輔政嵗餘薨賜𦵏具冡地送以輕車介士軍陳至茂陵〈漢書金日碑傳○按漢書日磾墓應在茂陵左右而西安府志云在渭南縣東南馬馮賈三通志俱云在廢下邽城東南或者廢下邽城東南有金氏陂相傳為日碑賜莊其墓或金氏子孫所瘞歟〉○原氏仟在漢茂陵縣今興平縣境〈雍勝畧〉涉自以為令先人墳墓儉約非孝也乃大治冡舍周閤重門初武帝時京兆尹曹氏𦵏茂陵民謂其道為京兆仟涉慕之迺買地開道立表署曰南陽仟人不肯從謂之原氏什〈漢書原涉傳〉○隋常都督醜奴墓醜奴墓志醜奴始平人為都督滎澤令大業元年卒志在興平崇寧寺今亦不知墓所在〈石墨鐫華〉
臨潼縣
上古隂康氏陵 隂康氏𦵏浮肺山之隂〈路史禪通紀〉驪山也見長安志冡今存焉〈路史注○按浮肺山自少華以東西至終南太白南至商藍皆有地肺之名故尊盧在藍田隂康在臨潼皆曰浮肺之隂〉
周幽王陵 在縣東北二十里戲水原上〈縣志〉兩京道里記曰陵髙一丈三尺周三百步〈宋敏求長安志〉
神醫扁鵲墓 在臨潼縣東北三十里〈賈志〉扁鵲渤海郡鄭人〈徐廣曰鄭當為鄚〉為醫名聞天下来入咸陽秦太醫令李䤈自知伎不如鵲使人刺殺之〈史記扁鵲傳○按河間府志鵲墓在任邱鄚城東北盖鵲故里也豈見刺後遂歸𦵏歟特史傳不載其事别無可考又明一統志彰徳府志俱云鵲墓在湯隂伏道社其説無所徵信當以臨潼者為近是耳〉
秦宣太后陵 在芷陽〈賈志〉昭襄母楚人姓氏號宣太后四十二年太后薨𦵏芷陽酈山〈史記秦本紀〉正義曰在新豐縣南〈秦本紀注○按賈志云宣太子陵芈氏陵俱在芷陽考秦本紀止有宣太后則賈志及臨潼志之稱宣太子而别多一芈氏陵者其訛甚矣〉
秦始皇帝陵 在臨潼縣東一十五里〈馮志〉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宫觀百官竒器珍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後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衆𦵏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藏皆知之藏重即泄大事畢已藏閉中羡下外羡門盡閉工匠藏者無復出者樹草木以象山〈史記秦始皇本紀〉皇覽曰墳髙五十餘丈周迴五里餘正義曰闗中記云始皇陵在驪山泉本北流障使東西流有土無石取大石於渭上諸山括地志云秦始皇陵在雍州新豐縣西南十里〈本紀注〉始皇𦵏於酈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三墳其髙五十餘丈周迴五里有餘石槨為㳺館人膏為燈燭水銀為江海黄金為鳬鴈項籍燔其宫室營宇往者咸見發掘其後牧兒亡羊羊入其鑿〈師古曰鑿所謂穿冡藏者〉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燒其藏槨〈漢書劉向傳〉始皇使丞相李斯將天下刑人徒𨽻七十二萬人作陵鑿以章程三十七嵗錮水泉絶之塞以文石致以丹漆深極不可入奏之曰丞相臣斯昧死言臣所將𨽻徒七十二萬人治驪山者已深已極鑿之不入燒之不然叩之空空如下天狀制曰鑿之不入燒之不然其旁行三百丈廼止〈漢舊儀〉秦始皇大興厚𦵏營建冡壙於麗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隂多金其陽多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𦵏焉斬山鑿石下涸三泉以銅為槨旁行周迴三十餘里上畫天文星宿之象下以水銀為四瀆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勢宫觀百官竒器珍寶充滿其中墳髙五丈項羽入闗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闗東盜賊銷槨取銅牧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能滅〈水經注〉五柞宫樹下石麒麟二枚刋其脇為文字是始皇驪山墓上物也頭髙一丈三尺東邊者前左脚折有赤如血父老謂其有神皆含血屬筋焉〈西京雜記〉始皇陵在驪山北髙數十丈周回六七里今在隂盤縣界北水背陵障使東西流又運取大石於渭北渚故歌曰運石甘泉口渭水為不流千人唱萬人謳金陵餘石大如塸土屋其銷功力皆如此𩔖〈博物志〉驪山始皇陵作地市生死人交易市平不得欺死人云秦王地市有斷馬利〈三秦記〉始皇陵以明珠為日月魚膏為燭脂金銀為鳬雁金蠶三十箔四門施徼〈三輔故事〉始皇陵周迴七百步下周三泉刻玉石為松栢以明月珠為日月〈山陵雜記〉陵髙一千二百四十尺内院周五里外院周十一里俗呼當陵南嶺尖峰作望峰言築陵望此為準〈兩京道里記〉郡國志曰始皇陵有銀蠶金雁以多竒物故俗云秦王地市〈宋敏求長安志〉始皇陵内城周五里舊有門四外城周十二里其址俱存自南登之二丘並峙人曰此南門也右門石樞猶露土中陵髙可四丈昔項羽黄巢皆嘗發之老人云始皇𦵏山中此特其虚冡〈都穆驪山記〉
子嬰墓 子嬰扶蘇子墓在新豐西北隅〈縣志○按子嬰于軹道降漢髙祖還軍霸上子嬰必在漢軍矣項羽入闗殺嬰則瘞于鴻門左右其或然歟〉
漢太上皇陵 在臨潼縣東北七十五里〈馮志〉十年秋七月癸夘太上皇崩𦵏萬年〈漢書髙帝本紀〉師古曰髙祖初居櫟陽故太上皇因在櫟陽十年太上皇崩𦵏其北原起萬年邑置長丞〈本紀注〉髙帝𦵏太上皇於櫟陽北原因置萬年縣於櫟陽大城内以為奉陵邑其陵在東者太上皇西者昭靈后也〈三輔黄圗〉漢萬年陵在櫟陽北二十五里〈縣志〉
櫟陽侯景丹墓 在櫟陽北丹馮翊櫟陽人封櫟陽侯〈縣志〉
曲陽令馮衍墓 在臨潼縣東一十四里〈馮志〉於是以新豐之東鴻門之上夀安之中地勢髙敞四通廣大南望酈山北屬涇渭東瞰河華龍門之陽三晉之路西顧酆鄗周秦之丘宫觀之墟通視千里覽見舊都遂定塋焉〈後漢書馮衍傳自論〉衍墓在今新豐縣南四里〈馮衍傳注〉墓崇二丈〈宋敏求長安志〉
田真墓 在縣北三田村田慶田廣祔〈縣志○按醴泉縣谷口亦有田真墓不如臨潼三田村之傳逺而有據也〉
唐奉天皇帝齊陵 在新豐西二里〈縣志〉𤣥宗子天寶十載薨肅宗立詔曰靖徳太子琮親則朕兄睿惁聰明朕昔踐儲極顧誠非次君父有命不敢違永言懇讓不克如素宜進謚奉天皇帝妃竇為恭應皇后詔尚書右僕射裴冕持節改𦵏羣臣素服臨送達禮門帝御門哭以過䘮墓號齊陵〈唐書十一宗諸子列傳〉在縣東十六里旌儒鄉新豐店西二里〈宋敏求長安志〉
文敬太子謜墓 在新豐西一里〈臨潼縣志〉徳宗取順宗子謜為第六子貞元十五年薨年十八追贈及諡𦵏日羣臣以位而哭通化門外陵及廟置令丞云〈唐書十一宗諸子列傳〉在縣東十五里旌儒鄉〈宋敏求長安志〉
惠昭太子寧墓 在新豐西一里〈臨潼縣志〉憲宗子四年立為皇太子眀年薨年十九〈唐書十一宗諸子列傳〉在縣東十五里旌儒鄉〈宋敏求長安志〉
恭哀太子倚墓 在臨潼縣北〈賈志〉懿宗子初封睦王為劉季述所殺天復初追贈〈唐書十一宗諸子列傳〉
莊恪太子永墓 在驪山北原〈宋敏求長安志〉太和六年立為皇太子開成三年暴薨〈唐書十一宗諸子列傳〉
悼太子墓 在縣三十里谷北里司馬村〈縣志○按唐書宗室列傳無悼太子惟悼懐太子普已陪𦵏敬宗矣或賈志及縣志俱遺落懐字而訛作兩人耶〉
大慧禪師一行墓 在銅人原明皇幸温湯過其塔前駐馬徘徊〈宋敏求長安志〉在縣西南〈馮志〉去霸陵十餘里〈縣志〉
段忠烈秀實墓 在臨潼縣西十五里〈馮志〉縣西斜口鎮道北有祠祠北二里西偏有墓秀實汧陽人諡忠烈贈太師〈縣志〉
黄幡綽墓 在縣東北三十里〈縣志○按縣志圗綽墓近扁鵲墓王阮亭弔楊妃詩云香魂不及黄幡綽猶占驪山土一抔是也蘇州府志崑山縣西北綽墩傳是幡綽墓然崑山應未若驪山之確也〉
明吕清憲震墓 在臨潼縣東北震禮部尚書〈馮志〉震墓
在櫟陽東北永樂時尚書〈縣志〉
武總督之望墓 在武家屯南明崇禎時總督陜西三邊軍務卒於官〈縣志〉
劉給事懋墓 在縣東十里原上懋兵科給事贈光祿寺卿賜祭𦵏〈縣志〉
任按察中麟墓 在水渠寨弟提學中鳳墓祔〈縣志〉武知縣大烈墓 在縣東三里大烈令永寧闖賊陷城罵賊死姪琡扶柩歸𦵏〈縣志〉
本朝王提學孫蔚墓 在闗山東南孫蔚福建布政左
遷提學〈縣志〉
周提學燦墓 在縣北三里〈縣志〉
〈附疑冡〉周趙相藺相如墓在戯水西岸〈賈志○按史記本傳注正義曰藺相如墓在邯鄲西南六里明一統志亦云則賈志為無據賈志又云相如墓在渭南縣北新市里有藺村臨潼志又云相如墓在馬厓道上明邑令李經禮題曰趙相藺相如墓紛紛傅會又從為辭昔人有題零口壁詩云當年身璧俱歸趙肯占秦疆土一抔可証諸説之誤〉○孺子嬰墓在新豐西南〈縣志○按漢書宣元六王傳莽簒以嬰為定安公更始時方望等將嬰至臨涇立為天子更始遣李松擊破之殺嬰是殺之臨涇也後漢書更始傳注臨涇今涇州縣豈因臨涇誤作臨潼與〉
〈附迷冡〉漢薄太后母墓漢文帝即位薄太后母前死𦵏櫟陽北帝乃追尊為靈文夫人櫟陽置靈丈夫人園〈冊府元龜〉
髙陵縣
漢景帝陽陵 在髙陵縣西南三十里鹿苑原上〈賈志〉孝景四年後九月以弋陽為陽陵五年三月作陽陵〈史記孝景帝本紀〉索隐曰豫作夀陵也皇甫謐曰陽陵山方百二十步髙十四丈去長安四十五里〈本紀注〉五年春正月作陽陵邑夏募民徙陽陵賜錢二十萬後三年二月癸酉𦵏陽陵〈漢書景帝本紀〉臣瓚曰陽陵在長安東北四十五里〈本紀注〉孝景王皇后武帝母也後景帝十五嵗元朔三年崩合𦵏陽陵〈漢書外戚傳〉
趙王張耳墓 在髙陵縣西李趙村〈賈志〉耳墓在縣西十餘里李趙村〈髙陵縣志〉正義曰張耳墓在咸陽縣東三十三里〈史記張陳列傳註○按古咸陽縣東三十三里已入今髙陵縣界〉
晉後秦姚萇墓 在縣西北十里積灰為之方幾一里俗稱灰堆坡本號原陵其子興墓則在縣東五里大紀村前曰偶陵或曰原陵亦在是〈縣志〉萇𦵏原陵興𦵏偶陵〈十六國春秋後秦錄〉姚興墓在髙陵縣東五里或曰萇墓亦在是〈府志〉姚萇姚興墓俱在髙陵縣東〈馬志○按萇墓在髙陵雖東西久無確據而諸志咸載入髙陵賈志載入臨潼者誤〉
唐忠武王李晟墓 在髙陵縣西南十里有柳公權楷書碑〈馬志〉公以貞元九年薨𦵏於髙陵縣奉正原鄭國夫人杜氏祔焉〈裴度撰神道碑〉唐西平忠武王𦵏渭橋北髙阜上地𨽻陽陵其前故廟存焉明萬厯間陜西廵撫李日宣輦千緍為王葺塋及廟今提學許孫荃臨部池陽捐俸修墓及廟〈李因篤撰重修西平王塋廟記〉
王秋官尚書河間公墓 在鹿苑原上有碑殘剝不知名〈賈志〉
金轉運使楊天徳墓 在其祠南三里奉正原上〈縣志〉公以戊午嵗八月卒於家是年十二月𦵏於髙陵閻國鄉奉正原之先塋〈許衡撰墓志〉
元楊學士恭懿墓 在髙陵縣東南三陽寺前〈馬志〉在髙陵縣南八里子寅祔〈馬志〉寅集賢學士趙晉撰神道碑〈縣志〉
明墨榮毅麟墓 在髙陵縣南麟兵部侍郎〈馮志〉麟墓在邑南原上洪熙元年贈少保諡榮毅陜西提學伍福撰墓志〈縣志〉
劉知府傑墓 在邑西門外康海志墓〈縣志〉
髙主事選墓 在縣東三里吕柟志墓〈縣志〉
孫行人昻墓 在縣慶豐里坳下村吕柟狀髙選撰墓志〈縣志〉
吕文簡柟墓 在髙陵縣北〈賈志〉嘉靖辛丑秋後卒以甲辰七月𦵏公於邑城艮隅渭陽公墳之左〈馬理撰墓志〉
〈附疑冡〉周秦孝公陵白渠東逕秦孝公陵北〈水經注〉○漢李將軍廣墓在髙陵縣西南良村原上俗稱李將軍墓漢書所謂賜廣冡地於陽陵〈賈志○按馬馮二志俱云秦州南二里有廣墓近墓有宅秦州固將軍桑梓地也則髙陵此墓尚在疑信之間至所引賜地陽陵考漢書是李蔡事而志誤引作李廣也〉○趙貞女墓在髙陵縣李趙村漢議郎蔡邕妻也〈賈志○按蔡中郎妻事不見史傳雖舊屬傳竒恐未足據髙陵之墓焉知非好事所漫指耶〉
鄠縣
商周公季陵 在鄠縣西五里渼陂村〈馬志〉在渼陂西䕶陵地為民侵占明知縣王九皋丈量陵地九畆八釐除陵冡占地二畆一分五釐實有䕶陵空地六畝九分三釐門外西南角地一叚該地五釐永為抛荒復將墻四角并門兩旁俱立封堆埋界石仍刻碑記䜿儀門外春秋祀焉〈縣志〉昔王季歴𦵏於楚山〈論衡作滑山〉之尾欒水〈即大欒水出麟逰〉齧其墓見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見羣臣百姓也天固使欒水見之於是出而為之張朝百姓皆見之三日而後更𦵏〈國䇿〉皇甫謐曰𦵏鄠縣之南山〈史記周本紀注〉
漢曲逆侯陳平墓在縣南十里〈宋敏求長安志〉在方勝村〈馬志○按明一統志陳平墓一在完縣陳侯村一在永城縣保安鄉太丘城之北一在陽武縣東三十里蘭陽縣志謂在鴉鶘劉村河南府志云在洛陽縣碑棲保皆無確據〉
建信侯婁敬墓 在安太里有庵〈縣志〉在鄠縣北五里婁村〈馮志〉建信侯晚年投閒好畤有異術種金利人今明月山有種金坪將卒召里人曰為廟祀我我有以福汝矣頃之雲霞飛集而逝今祠内案上有石匣里人相傳其遺骸也然府志載敬墓在鄠縣北婁村〈永夀縣志○按咸陽志敬墓在縣東北三十里隴州志敬墓在州西四十里俱無所據惟永夀有種金坪有祠差為可信然以馬班兩史地近時同尚且闕如則永夀之説亦難遽信惟鄠縣婁村馬馮兩志俱無異詞廢彼取此庶幾近之〉
宋楊進士礪墓 在縣西南二十里萯陽鄉化羊里礪
建隆中舉進士第一〈縣志〉
焦贊墓 在鄠縣東南三十里焦村〈府志〉
明張布政賢墓 在牙道村有檢討王九思補撰墓碑
〈縣志〉
王檢討九思墓 在縣西北二里仁和里〈賈志〉在仁和里六老庵弟副使九峰祔〈縣志〉
張提學𢎞襟墓 在縣西五里渼陂西〈縣志〉
〈附疑冡〉唐郭孝子儀墓在縣北十里孝義坊儀割股奉親韓愈有鄠人對〈縣志〉儀曾割股醫母疾瘳邑大夫以聞其令尹令尹聞於上上俾聚土以旌其門時昌黎官京師謂為不可訓曾為鄠人對以駁之而孝義坊所傳儀冡其髙大與公侯等則當時之褒崇初不因昌黎駁議而止然此冡當屬朝㫖旌門之聚土而土人傳訛為儀墓耳不然儀庶人也何得冡墓巍然髙大如此哉〈無名氏郭儀墓辨〉
藍田縣
上古尊盧氏陵 在藍田縣東三十里玉山之西〈賈志〉尊盧氏𦵏浮肺山之隂〈路史〉即今藍田山其西尊盧氏冡存焉亦見後魏風土記及長安志山一名覆車〈路史註〉
華胥氏陵 在藍田縣西北三十五里〈賈志〉太昊母華胥𦵏覆車之原〈路史〉即藍田山也長安志云冡在藍田縣西三十里寰宇記同〈路史註〉在縣西三十里〈宋敏求長安志〉
周秦悼太子墓 在藍田縣西北四十里芷陽〈賈志〉悼太子𦵏芷陽〈史記秦本紀〉徐廣曰今霸陵正義曰括地志云在雍州藍田縣西三秦記云鹿原東有霸川之西坂故芷陽也〈本紀注〉
漢臨江王榮墓 在藍田縣東五里〈賈志〉臨江閔王榮𦵏藍田燕數萬啣土置冡上〈史記五宗世家〉藍田川有漢臨江王榮冡景帝以罪徵之王年少恐而自殺𦵏於是川〈水經注〉世名鷰子冡〈宋敏求長安志〉
唐河内郡文公蘇珦墓 在縣北子晉祔〈縣志〉
李總管元通墓 在縣西白鹿原之麓今陳家坡〈縣志〉太保盧鈞墓 在藍田縣東北〈馮志〉
王右丞維墓 王右丞母博陵縣君崔氏及右丞墓俱在鹿原寺西〈縣志〉維别墅在輞川母亡表輞川第為寺終𦵏其西〈唐書王維傳〉藍田飛雲山前數里為清涼寺寺門西數百步有墳為母塔右丞築也〈陳文燭逰輞川記〉
賀若婦墓 在縣西二十里康家庄〈縣志〉婦藍田人姑有疾刲股肉奉姑疾遂愈府縣以聞勅旌表門閭名其鄉為節婦鄉〈宋敏求長安志〉
宋吕博士通墓 在縣北五里宋吕蕡先汲郡人任比部郎中父通太常博士蕡過藍田愛其山川風景遂𦵏通於藍田因家焉生大忠大防大鈞大臨舊有墓十五邱明成化十九年知縣劉震封樹萬厯三十一年知縣王邦才勘復侵地共得三十六畝四界石存〈縣志〉大鈞姓吕氏其先汲郡人自祖而下𦵏藍田〈吕大鈞行狀撰人失名〉元豐五年六月吕君和叔卒九月從𦵏驪山之趾先大夫之墓〈范育撰吕大鈞墓表〉縣北五里許號吕氏莊芸閣寺北大小十餘墓偏西南就平有廢址鄉人率知為吕氏故物乃檄知縣劉震復其墓即廢址作祠堂〈明戴珊新建吕氏祠記〉四獻祠依墳墳廣廿畝祠廣十有四畝而墳祠之壖祭田寓焉〈張士佩重修四獻祠記〉
元程瑞墓 在藍田縣東十里〈賈志〉
張節婦劉氏墓 御史張訥妻也墓在縣東二里白馬坡〈縣志〉
明李學錄誼墓 在藍田縣北門外〈賈志〉
張僉事廷玊墓 在藍田縣東門外齊王廟前〈賈志〉封御史貴墓 在藍田縣東三十里〈賈志〉
史給諫鑑墓 在藍田縣東北三十里〈賈志〉
史都督銓墓 在藍田縣南十里馬鞍嶺下〈賈志〉張僉事進墓 在藍田縣東三十里〈賈志〉
王運副珍墓 在藍田縣南十里〈賈志〉
榮侍郎華墓 在小南門外㕘議察通判頴祔〈縣志〉李御史東墓 在藍田縣北〈賈志〉
王博士之士墓 在藍田縣東十里〈賈志〉
魏知府雲霄墓 在藍田縣北五里〈賈志〉
本朝朱中書良翰墓 良翰順治己亥進士卒𦵏於邑
東蓮花池側〈王承祖撰墓志〉
〈附疑冡〉漢蔡文姬墓蔡伯喈莊在縣東二十里今名蔡家灣北闗外有冡乃其女文姬𦵏處〈藍田縣志○按魏武購回文姬復適陳留董祀周旋許鄴未聞遷居闗中也此冡疑屬好事訛傳〉
〈附述冡〉漢孝宣霍皇后墓霍后立五年廢處昭臺宫後十二嵗徙雲林館迺自殺𦵏昆吾亭東〈漢書外戚傳〉師古曰昆吾地名在藍田〈外戚傳注○按昆吾亭在藍田縣東四十里〉○唐安定男梁待賓墓待賓安定臨涇人封安定縣開國男長夀二年正月終於神都旌善里以二月遷窆於雍州藍田縣驪山原舊塋〈楊烱撰神道碑〉涇陽縣
漢李陵母墓 在涇陽縣西北三十里〈賈志〉在仙法村有
碑志〈縣志〉
司空第五倫墓 在涇陽縣西五十一里〈馬志〉清谷口北有第五村倫墓在焉〈縣志〉
唐徳宗崇陵 在涇陽縣西北四十里嵯峨山〈馮志〉永貞元年十月己酉𦵏神武聖文皇帝於崇陵〈唐書憲宗本紀〉昭徳皇后王氏生順宗貞元三年崩𦵏靖陵置令丞如它陵臺立廟永貞元年改祔崇陵〈后妃列傳〉崇陵在京兆府雲陽縣界〈文獻通考〉在縣嵯峨鄉化青村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五里〈宋敏求長安志〉
宣宗貞陵 唐宣宗陵陜西涇陽縣祭〈會典〉在涇陽縣西北六十里仲山〈馮志〉咸通元年二月丙申𦵏聖武獻文孝皇帝於貞陵〈唐書懿宗本紀〉貞陵在京兆府雲陽縣界〈文獻通考〉在縣小王山谷口鄉鄧村封内一百二十里下宫去陵十里〈宋敏求長安志〉
元趙忠簡弼墓 在涇陽西十五里〈馬志〉在西城原潞國忠簡公趙弼也子宣慰惟明𦵏墓南〈縣志〉
王㕘政斌墓 在涇陽縣西城原〈馬志〉
楊宣慰勝墓 在涇陽縣北石村〈賈志〉勝四川宣慰〈縣志〉
明李尚書昶墓 在涇陽縣龍灣東北原上〈賈志〉
李敏肅世達墓 在涇陽縣東南十里〈賈志〉在大柳村彌陀寺前〈縣志〉
魏尚書學曾墓 在涇陽縣西〈賈志〉
姜孝子士珍墓 珍事繼母甚孝獲旌殁𦵏縣東〈雍勝畧〉
胡總憲嘉謨墓 在縣東南十里姚方村東北〈縣志〉劉總憲四科墓 在涇陽縣西〈賈志〉在縣西北五十里王橋鎮西原下〈縣志〉
牛少宰應元墓 在涇陽縣西〈賈志〉在延夀宫西南〈縣志〉張尚書問達墓 在縣西南十里南馬里宋堡東北〈縣志〉
王光祿豫立墓 在姚方里曹家村西〈縣志〉
韓諭徳文煥墓 在縣西南十里南馬里〈縣志〉
本朝王侍郎丞烈墓 在魯橋鎮西南二里孟店舊鎮
北
賜𦵏〈縣冊〉
〈附疑冡〉魏將軍夏侯淵墓在涇陽縣西十里〈馬志〉或云夏侯勝墓〈賈志○按魏志本傳淵守漢中戰死而不志其𦵏所涇陽之墓未見的為妙才瘞所也〉
〈附迷冡〉漢司直宣秉墓在涇陽縣西九十里〈馬志〉舊志有墓無祠今有祠無墓〈縣志〉
三原縣
唐永康陵 在三原縣北四十里𦵏髙祖大父景皇帝〈馮志〉在縣豐原萬夀兩鄉大澹村封内二十五里〈宋敏求長安志〉
髙祖獻陵 唐髙祖陵陜西三原縣祭〈會典〉在三原縣東北四十三里陪𦵏楚國太妃萬氏館陶公主河間元王孝恭襄邑恭王神符清河王誕韓王元嘉彭思王元則道孝王元慶鄭惠王元懿虢莊王元鳳豐悼王元亨徐康王元禮滕王元嬰鄧康王元裕魯王靈夔霍王元軌江安王元祥宻貞王元曉并州總管張綸營國公樊興平原郡公王長楷譚國公丘和巢國公錢九隴刑部尚書劉徳威沈叔安〈賈志〉貞觀九年十月庚寅𦵏太武皇帝於獻陵〈唐書太宗本紀〉在縣龍池鄉唐朱村封内二十里下宫去陵五里〈宋敏求長安志〉
敬宗莊陵 在三原縣東北三十里〈馮志〉太和元年七月癸酉𦵏睿武昭愍孝皇帝於莊陵〈唐書文宗本紀〉莊陵在京兆府三原縣界〈文獻通考〉在縣太平鄉胡村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八里陪𦵏一悼懐太子普〈宋敏求長安志○按河南通志敬宗陵在偃師縣西南緱氏堡河南府志在偃師縣景山上號恭陵有髙宗御製功徳紀及御書碑俗名太子陵考唐書天祐元年正月昭宗遷洛安有敬宗先𦵏偃師之理且敬宗為髙宗十世孫御製碑更屬荒誕〉
武宗端陵 在三原縣東北三十里〈馮志〉會昌六年八月壬申𦵏至道昭肅孝皇帝於端陵〈唐書宣宗本紀〉端陵在京兆府三原縣界〈文獻通考〉武宗賢妃王氏審帝已崩即自經幄下當時嬪媛雖嘗妬才人專上者返皆義才人為之感慟宣宗即位嘉其節贈賢妃𦵏端陵之栢城〈唐書后妃列傳〉端陵在縣神泉鄉騰張村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四里〈宋敏求長安志〉
燕國定公于志寧墓 麟徳二年薨於東都安衆里之第乾封元年十一月𦵏於雍州三原縣萬夀鄉清池里〈于志寧墓碑撰人失名〉
淄川公李孝同墓 在縣北原上〈縣冊〉公諱孝同右衛將軍淄川縣公以總章二年十一月薨於京都永安之里第咸亨元年五月歸窆於舊塋〈李孝同墓碑撰人失名〉孝同者淮安靖王神通之子史但附名神通傳末碑亦磨泐可讀者才半撰文姓氏已不可求書者據趙明誠為諸葛思楨李孝同碑在三原北原〈石墨鐫華〉
于獻公大猷墓 在縣長㘭頭〈縣冊〉公諱大猷諡曰獻祖志寧聖厯二年除雍州明堂縣令三年七月終於萬年縣常樂里之私第夫人李氏即以其年合𦵏於雍州三原縣萬夀鄉長㘭之先塋〈于大猷墓碑○撰人失名〉
臧將軍懐恪墓 在三原縣北原上顔真卿撰書神道碑〈賈志〉在縣北原三家里懐恪右武衛將軍〈馬志〉開元十二年二月薨於鄯城官舍冬十月遷窆於京兆府三原縣北原〈顔真卿撰神道碑〉
李尚書國貞墓 在三原縣北原上〈賈志〉國貞為宗室儀矩守户部尚書權知絳州刺史諸校譸張夜暮變起或以跳驅喻公公曰吾之不敏當死節竟及焉上元三年二月也是嵗改元寶應夏五月寧神於三原縣之北原〈權徳輿撰神道碑〉
臧將軍希晏墓 廣徳二年八月左金吾衛將軍臧公薨於安邑里之私第大厯五年𦵏於三原縣長㘭鄉公諱希晏字公靖父懐恪魏州刺史上蔡侯〈臧希晏墓碑○撰人失名〉
李長史廣業墓 墓碑在三原北原廣業孝同之孫為劍州長史長子國貞國貞子錡貴始樹此碑至錡以叛遂亡此碑貞元二十年立後五年錡始叛也碑中有云謂吾逵嘗學舊史云云而前署撰者官刑部侍郎當是鄭雲逵考雲逵正與李錡同時撰文無疑〈石墨鐫華〉
元郝忠定公墓 在縣北樓底原上〈縣志〉元五路軍民萬户冀國公郝忠定哈尚巴圖爾墓在縣北二十里忠定公乃元中書左丞郝天挺父有神道碑銘〈馬志〉郝公小字和尚北人淳質以小字行河東北路行省以疾薨至元九年十一月𦵏三原縣修真卿長孫里濁谷西原之新阡〈王磐撰神道碑〉
贈兵部侍郎張世昌墓 在三原縣悌友村〈賈志〉封涇陽縣子張徳明墓亦在焉〈縣志〉
明王端毅恕墓 在三原縣西北二里正徳四年勅修〈馬志〉公墓在西園尚書府君墓次公所自卜地也〈李東陽撰神道碑〉贈吏部尚書王彦成墓在北原王惟真王仲智俱贈尚書墓俱在西園成化五年勅遣進士蔡晟造〈縣志〉
王康僖承裕墓 在恕墓左〈馮志〉在端毅公墓東嘉靖十九年勅修〈馬志〉
馬光祿理墓 在三原縣西北五里〈馮志〉嘉靖三十六年十月𦵏公於丁村塋雲岩翁之次〈薛應旂撰墓志〉
雒侍郎昻墓 在三原縣北二里〈馮志〉
温恭毅純墓 在三原縣西北五里〈馮志〉子予知日知自知祔〈賈志〉
雒巡撫遵墓 在三原縣南五里〈賈志〉
党光祿還醇墓 在縣南門外一里以守城死賜祭𦵏〈縣志〉
房郎中建極墓 在三原縣西南八里〈賈志〉明末闖逆竊據闗右廹脇縉紳三原樞部房公建極走哭山中絶粒而殁〈許孫荃白松行詩小序〉
杜先生鶴齡墓 在三原北二十里〈賈志〉順治丁酉十二月𦵏於北郭新阡學者私諡曰孝𢎞先生〈顧夣㳺撰墓志〉
趙孝子𢎞祚墓 𢎞祚事母以孝著殁𦵏三原縣北〈敦倫編〉
孫訓導逢吉墓 逢吉授平利訓導輕財敦義時有詩云施金不計王孫報應笑孟嘗三窟謀殁卜𦵏三原縣東二十里祖塋〈艾陵遺稿〉
王僉事徵墓 故進士僉憲王公不辱偽命死之時甲申三月也李賊入闗羅致縉紳公懼不免手題墓石曰明進士了一道人之墓〈張縉彦撰墓志〉
本朝李中書彦𤤬墓 彦𤤬康熈丁夘舉人卒於癸巳年至乙未年十一月卜𦵏於縣之北原新塋〈王心敬撰墓志〉
〈附迷冡〉唐王都督湛墓湛晉陽人賜田鄠杜間為雍州人以都督瀘濚溱沴四州軍事乞骸咸亨三年薨於京師永崇里諡曰敏越文明元年陪𦵏獻陵〈楊烱撰神道碑〉
盩厔縣
周老子墓 在縣東南三十里水經注曰就水北經大陵即此今吾老洞有老子首骨石函土封覆以屋〈縣志〉大陵世謂之老子陵昔李耳為周柱史以世衰入戎於此有冡事非經證然莊周著書云老耼死秦失弔之是非不死之言〈水經注〉老子入闗闗令尹迎之終南説經有墓在此其説經後卒而尹喜之徒𦵏之與〈馬志〉
漢季將軍布墓 在縣西啞栢鎮西南三里〈縣志〉
宋中大夫趙瞻墓 在盩厔縣西南五里〈馮志〉有碑〈賈志〉瞻盩厔人卒𦵏城南四里塋地為耕者所侵殆盡碑仆而泐僅有數十字可辨〈石墨鐫華〉
元王將軍寳寶墓 在盩厔縣西南十里有碑〈賈志〉殁於國事贈武徳將軍盩厔子有碑今碎〈縣志〉
四女冡 在縣西十五里四女社兩兩相峙〈縣志〉姑嫂貞節冡 在縣東南南集賢里大小相聮雖失其世代姓氏而冡尚髙廣擅數畝恐耕者没焉故與四女冡並以疑傳〈縣志〉
〈附迷冡〉漢丁公墓在盩厔南十里昔髙祖斬丁公𦵏於此其墓見存未知是否〈馬志○按襃城縣南三十里亦有丁公墓在雍齒埧孤山頂賈志及漢中府志俱載之然丁公斬於洛陽今洛陽東郭有丁公墓〉
渭南縣
周秦公子冡 在渭南縣北秦村相傳為秦公第三子名號無考崇三丈餘周百數十步俗呼秦冡〈賈志〉
五女冡 在秦村西北相傳其父母生五女無子五女誓不嫁以養及父母殁五女竟不嫁里人賢之於其𦵏處封為巨冡以風鄉人〈賈志〉
漢蔡孝子順墓 在縣東南孝子村汝南人西漢末世亂盜起避地入長安遯處此里殁遂𦵏焉有元田逺所撰墓碑〈縣志〉順墓在縣東南一十里有碑在縣東闗王廟〈馬志〉
北魏孝武帝孝陵 孝陵在縣東南二十二里廣鄉原崇六丈周一百二步石人虎尚存〈宋敏求長安志〉永熙三年崩殯於草堂佛寺十餘年乃𦵏雲陵〈北史魏本紀〉西魏孝武陵在今東原郭許里田村之東考長安志富平亦載有後魏孝武帝陵
唐王太師忠嗣墓 在縣東南廣鄉原北麓有神道碑元載撰王縉書筆法精妙稍為樵牧所損萬厯中崔尹邦亮移置西郭門外〈縣志〉太師王忠嗣墓在縣東十里有神道碑在大道傍〈馬志〉
白尚書居易墓 在渭南縣東北一十五里與弟行簡敏中三墓並列居易自為墓志〈馮志〉居易以會昌六年月日終於東都履道里私第春秋七十有五以某年月日𦵏於華州下邽縣臨津里北原祔侍御僕射二先塋也〈白居易自撰墓志〉府君髙祖諱建北齊五兵尚書贈司空曾祖諱士通皇朝利州都督祖諱志善朝散大夫尚衣奉御父諱温朝請大夫檢校都官郎中公諱鍠字確鐘明經及第授河南府鞏縣令大厯八年五月殁於長安權厝於下邽縣下邑里元和六年孫居易始發䕶靈櫬遷𦵏於下邽縣北義津鄉〈白居易撰鞏縣令諱鍠事狀〉公諱季庚鞏縣府君之長子明經出身檢校大理少卿兼襄州别駕貞元十年五月終於襄陽官舍元和六年十月嗣子居易等遷䕶於下邽縣義津鄉北原從鞏縣府君宅兆而合祔焉初髙祖贈司空有功於北齊詔賜莊宅各一區在同州韓城縣至今存焉故自司空而下都官郎中而上皆𦵏於韓城縣今以卜歸不便遂改卜鞏縣府君及襄州别駕府君於下邽縣義津鄉北原其西塋同兆域而異封樹盖從時宜且叶吉也〈白居易撰襄州别駕諱季庚狀○按此二狀則建及士通志善温諸墓俱在韓城特今已蕪没省郡諸志未載耳若鞏令鍠别駕季庚暨居易墓則確在渭南無疑乃賈志云居易墓一在藍田縣東五十里厚子鎮謬矣〉
明孫侍郎𢎞墓 在渭南縣南三十里尹村東北〈府志〉南參政釗墓 在渭南縣北秦村教諭金墓在秦村西南通判學仲知縣憲仲墓俱在秦村北岡〈賈志〉
薛同知敬之墓 在渭南縣西南五里〈賈志〉
李知州錦墓 在渭南縣東南龍尾坡〈賈志〉
劉郎中汝靖墓 在渭南縣北新市村南〈賈志〉
鄭參議𢎞墓 在渭南縣城東南〈賈志〉
南知府大吉墓 在渭南縣秦村西南〈賈志〉
裴光祿紹宗墓 在渭南縣西南紹宗兵科給事中贈光祿寺少卿〈馮志〉
張知府羽墓 在渭南縣西北新市里〈賈志〉
南副使逢吉墓 在渭南縣秦村西南〈賈志〉
劉主事鳳池墓 在渭南縣郭許里田村〈賈志〉
薛副使騰蛟墓 在湭水南原〈縣志〉
賀參議府墓 在渭南縣南㘭底村〈賈志〉
王主事尚禮墓 在渭南縣西十里〈賈志〉
孫府尹一正墓 在渭南縣西南里陽范村〈賈志〉孟侍郎重墓 在渭南縣東南豐原之麓〈賈志〉
南參議軒墓 在渭南縣新市里〈賈志〉
朱知府擢墓 在渭南豐慶里小屯西北〈賈志〉
白知縣大用墓 在渭南縣湭西坊里〈賈志〉
侯知府于魯墓 在渭南縣湭西坊里〈賈志〉
賈通判璵墓 在渭南縣湭西坊里〈賈志〉
張知縣霈墓 在渭南縣大石鎮〈賈志〉
秦副使鄰晉墓 在渭南縣西闗里〈賈志〉
楊府丞光訓墓 在渭南縣湭西坊里〈賈志〉
郭進士俊墓 在渭南縣東豐原〈賈志〉
姜行人學文墓 在渭北閔村里〈縣志〉
孫莊毅瑋墓 在渭南縣北五十里民地里〈賈志〉南尚書師仲墓 在渭南縣東北三十里倉渡鎮東北〈賈志〉
南尚書居益墓 在渭南縣西二十里新市里〈賈志〉史光祿記事墓 在渭河北田市鎮東南〈縣志〉
劉侍郎芳墓 在小石鎮東南〈縣志〉
本朝王御史襄明墓 在豐原河干村城北〈縣志〉
王侍郎承祖墓 在酒王村西官道傍〈縣志〉
富平縣
秦王將軍翦墓 在富平縣東四十里旁列六冡相傳為六國圗書〈賈志〉毎六月朔望墓若海市狀〈闗中陵墓志〉翦墓左六冡相傳為六國圗書毎嵗二月八日鄉人望其墓若海市狀城郭依然車馬交錯其上豈其地氣使然與〈縣志〉
北魏孝文帝陵 後魏文帝陵陜西富平縣祭〈會典〉在富平縣東南三十里中華原上延昌公主陪𦵏〈賈志〉
北周文帝成陵 在富平縣鳳凰山南宋太祖初建廟於陵前趙孚碑記其事〈賈志〉在縣西北一十三里〈宋敏求長安志〉太祖文皇帝魏恭帝三年冬十月甲申𦵏於成陵〈周書文帝本紀〉文帝元皇后魏恭帝三年十二月合𦵏成陵文帝叱奴皇后建徳二年四月丁巳𦵏永固陵〈周書皇后列傳○按叱奴氏永固陵雖史有其文而志無其地要在富平左右今已無考姑附于此〉
唐中宗定陵 在富平縣龍泉山〈賈志〉景雲元年十一月己酉𦵏孝和皇帝於定陵〈唐書睿宗本紀〉定陵在京兆富平縣界〈文獻通考〉在富平縣西北十五里龍泉山〈元和志〉在縣西北周文鄉郭門村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五里陪𦵏太子一節敏太子重俊公主五宜成長寧成安定安王同晙永夀韋鐵〈宋敏求長安志○按河南府志唐中宗陵在偃師縣治東者非〉
代宗元陵 在富平縣西北三十里檀山永閏鄉管村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五里〈宋敏求長安志〉大厯十四年十月己酉𦵏睿文孝武皇帝於元陵〈唐書徳宋本紀〉徳宗立詔元陵務極優厚當竭帑藏奉用度峘諫曰臣伏讀漢劉向論山陵之戒良史咨欷何者聖賢勤儉不作無益舜𦵏蒼梧弗變其肆禹𦵏會稽不改其列周武𦵏畢陌無邱壠處漢文𦵏霸陵不起山墳禹非不忠啟非不順周公非不悌景帝非不孝其奉君親皆以儉觳為無窮計宋文公厚𦵏春秋書華元為不臣桓魋為石槨夫子以為不如速朽由是觀之有徳者𦵏薄無徳者𦵏厚章章可見陛下仁孝切於聖心然尊親之義貴合於禮先帝遺詔送終之制一用儉約不得以金銀緣飾陛下奉先志無違物若務優厚是咈顧命盭經誼臣竊懼之今赦令甫下諸條未出望速詔有司從遺制便詔答曰朕頃議山陵荒哀迷謬以違先㫖卿引据典禮非惟中朕之失亦使朕不遺君親於患敢不聞義而從奉以終始雖古遺直何以加焉〈令狐峘傳〉元陵在京兆富平縣界〈文獻通考〉
順宗豐陵 在富平縣東北三十里金甕山〈馬山〉元和元年七月壬寅𦵏至徳大聖大安孝皇帝於豐陵〈唐書憲宗本紀〉莊憲皇后王氏生憲宗元和十年崩𦵏豐陵〈后妃列傳〉豐陵在京兆府富平縣界〈文獻通考〉在金甕山通闗鄉修善義周公孫三村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五里〈宋敏求長安志〉
文宗章陵 在富平縣天乳山〈賈志〉開成五年八月壬戌𦵏元聖昭獻孝皇帝於章陵〈唐書武宗本紀〉章陵在京兆府富平縣界〈文獻通考〉在縣西北二十里天乳山永門鄉洪波村封内四十五里下宫去陵三里陪𦵏楊賢妃〈宋敏求長安志〉
懿宗簡陵 在富平縣虎頭山〈賈志〉乾符元年二月甲午𦵏昭聖恭惠孝皇帝於簡陵〈唐書僖宗本紀〉簡陵在京兆府富平縣界〈文獻通考〉在縣西北四十里紫金山會善永閏兩鄉范村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七里〈宋敏求長安志〉
彭王元則墓 在富平縣吕村原〈賈志〉在縣南三十里〈縣志〉
襄邑王神符墓 在彭王元則墓左〈賈志○按唐書列傳元則神符俱陪𦵏獻陵而獻陵即與富平南界相接故二墓獨在富平界内也〉
魏氏墓 在縣北三十里西魏鎮〈縣志○按賈志縣志俱云徵祖墓考唐書本傳徵魏州曲城人闗中既非祖籍其祖墓不應在秦不知賈志何據而云徵祖墓也〉
贈户部尚書符令竒墓 在富平縣薄臺川其子輔國將軍璘從𦵏〈賈志〉
李太尉光弼墓 在富平縣西北三十里其弟光進墓亦近焉〈馮志〉縣西北覔子店有光弼墓墓碑神道碑皆顔真卿書旁即太尉祠祠旁即光進墓〈縣志〉
金陜西行省盖諒墓 在縣北三十里北吳邨〈縣志〉陜西行省李興墓 在縣北毛吳村〈縣志〉
烏庫哩蘇克墓 在縣東三十里道賢鎮北〈縣志〉
元王侍郎丙墓 在縣西北三十里莊里墓碑石柱無
恙〈縣志〉
劉知府尚墓 在富平縣西北莊里〈賈志〉
劉知州允中墓 在富平縣西魏村〈賈志〉
張郎中敏墓 在富平縣美原鎮北〈賈志〉
明張尚書紞墓 敏之子在敏墓南三里〈賈志〉在富平縣東三十里紞吏部尚書〈馮志〉有楊爵撰墓碑〈縣志〉
楊忠介爵墓 在富平縣東北獨户村〈賈志〉在富平縣東北四十里爵御史贈光祿寺少卿諡忠介〈馮志〉吏部尚書胡松碑其墓曰闗西夫子楊伯修〈縣志〉神道一碑缺然道左余忝大吏何惜此寒山片石乎〈練國事撰神道碑〉
李叅議恕墓 在富平縣流曲堡東李村〈賈志〉子中丞宗樞𦵏墓東〈縣志〉
梁府尹甫墓 在富平縣流曲堡北〈賈志〉
孫恭介丕揚墓 在富平縣流曲堡北〈賈志〉在縣西二十里三里村王圗撰神道碑〈縣志〉
朱中丞國棟墓 在富平縣西北〈賈志〉
本朝孫總兵一鵾墓 在富平縣西五里
賜祭𦵏〈賈志〉
〈附疑冡〉唐賈主簿島墓在富平縣大賈村墓碑栁公權書〈賈志○按唐蘇綘撰賈島墓銘云君責授長江縣主簿以會昌癸亥終於官舍以明年擇安岳縣移風鄉南岡鑑戒錄島終於簿署墓在岳陽山上岳陽普州地名也又李頻詩一官終遐徼千山隔旅墳李洞詩旅𦵏新墳小歸魂故國遥曹松詩已𦵏離燕骨難招入劍魂皆憫其逺𦵏於蜀則島墓之在富平者可疑矣〉
〈附迷冡〉漢司馬欣墓在縣西二十五里章邯長史降項羽封為塞王〈元和志〉○北周孝閔帝靖陵武帝誅䕶後詔上諡曰孝閔皇帝陵曰靖陵〈北史周本紀〉○明帝昭陵世宗明皇帝武成二年詔曰𦵏日選擇不毛之地因勢為墳勿封勿樹且厚𦵏傷生聖人所誡朕既服膺聖人之教安敢違之崩𦵏於昭陵〈周書明帝本紀〉明敬皇后獨孤氏二年四月崩𦵏昭陵明帝崩與后合𦵏焉〈北史后妃列傳〉○武帝孝陵髙祖武皇帝宣政元年崩遺詔曰朕居處毎存菲薄䘮事資用湏使儉而合禮墓而不墳自古通典隨吉即𦵏𦵏訖公除己未𦵏於孝陵〈周書武帝本紀〉武帝阿史那皇后隋開皇二年殂隋文帝詔有司備禮祔𦵏於孝陵武帝李皇后隋開皇元年出俗為尼八年殂以尼禮𦵏於京城南〈北史后妃列傳〉○宣帝定陵宣皇帝大象二年秋七月丙申𦵏定陵〈周書宣帝本紀〉宣帝楊皇后隋大業五年殂煬帝詔有司備禮祔𦵏於定陵宣帝米皇后隋開皇元年出俗為尼六年殂以尼禮𦵏於京城西〈北史后妃列傳〉○周後主恭陵大定元年二月遜位於隋奉為介國公開皇元年五月殂諡為孝靖皇帝𦵏恭陵〈北史周本紀〉○拓㧞太保儉墓儉恒州髙陸人天和四年薨詔贈太保遺令止依太祖陵側無忘事君墩等兄弟並遵遺訓〈庾信撰神道碑〉○唐李薊公楷洛墓楷洛封薊郡開國公薨於靈州師次明年詔𦵏於富平縣檀山原元子太尉光弼乾元中以東諸侯三會於河再以駹髳濟於淮海天子以府君積流仁慶追考功績發於簡書炎掌史之官也奉命為詞〈楊炎撰神道碑○按代宗陵在縣西北三十五里檀山光弼墓即在縣西北三十里是亦檀山原也其父楷洛未知同塋與否而諸志止載光弼兄弟墓則楷洛墓迷矣〉醴泉縣
隋齊國公髙熲墓 在醴泉東五十里〈馬志〉
唐太宗昭陵 唐太宗陜西醴泉縣祭〈會典〉在醴泉東北四十里九𡽀山上陪𦵏諸王凡七蜀王愔趙王福紀王慎越王貞嗣紀王澄曹王明蔣王惲陪𦵏公主凡二十二清河晉國豫章新興蘭陵髙宻長樂遂安南平衡陽新城咸陽廣陽師道襄城長沙安康臨川晉陽潯陽汝南常山陪𦵏妃嬪凡八鄭國夫人紀國大妃常氏賢妃鄭氏趙國大妃楊氏彭城夫人趙國妃熊氏才人徐氏竇卿姊陪𦵏宰相凡一十三馬周岑文本崔敦禮李勣李靖溫彦博蕭瑀髙士亷房𤣥齡魏徵許敬宗杜如晦長孫無忌陪𦵏承郎三品凡五十三唐儉李大亮虞世南姚思亷薛収孔頴達閻立本張俊𦙍褚亮房仁裕薛頤長孫璿盧赤松李震吳黑闥李正明江夏王道宗李之芳瑯琊王沖零陵王俊臨淮公李規常山公李清中山王琚楊恭仁襄武郡王琛西平王安馬載杜正倫孔志亮孔惠元魏叔玉姜遐姜晦姜簡長孫敞劉洪直裴藝蕭守業竇義節李弼司馬謙竇庭蘭唐嘉會房光義房光敏房誕房佐馬覬房回史幼�豆盧承業安康伯岑曼倩陪𦵏功臣大將軍以下凡六十三尉遲敬徳秦叔寶段志𤣥程知節杜君綽丘行恭鄭仁泰劉𢎞基公孫武達豆盧寛薛萬均周䕶仁李客師梁建方張仕貴張大師張延師賀蘭整許洛仁梁仁裕姜確公孫雅靖楊思訓元仲文王愔申進達李孟嘗薛仁貴李承祖仇懐古薛咄摩蘇泥熟㧞野鐵賀㧞儼阿史那忠李思摩阿史那道真阿史那社𠇍契苾何力史大奈阿史那步真阿史那徳昌牛伯億王波利史奕房先忠豆盧承基斛斯正貴尉遲寶林梁倣龔善元思賢段眘爽尉遲廵昱李蒜仇務廌薛承慶康平徐定盛魯何道張阿難〈賈志〉貞觀十一年二月丁巳營九𡽀山為陵賜功臣宻戚陪塋地及秘器〈唐書太宗本紀〉貞觀二十三年八月庚寅𦵏文皇帝於昭陵〈髙宗本紀〉文徳順聖皇后長孫氏大漸與帝决曰妾生無益於時死不可以厚𦵏願因山為壠無起墳無用棺槨器以瓦木約費送終是妾不見忘也及崩諡文徳𦵏昭陵因九𡽀山以成后志帝自著表序始末揭陵左上元中益謚文徳順聖皇后〈后妃列傳〉貞觀十八年帝謂侍臣曰昔漢家皆先造山陵既達始終身復親見又省子孫經營不煩費人功古者因山為墳此誠便事九𡽀山孤聳逈絶因而旁鑿可置山陵處朕有終焉之理乃詔營山陵於九𡽀山之上足容一棺而已務從儉約又佐命功臣義深舟楫追念在昔何日忘之漢氏將相陪陵又給東園秘器篤終之義恩意深厚自今以後功臣宻戚及徳業佐時者如有薨亡賜塋地一所及賜以秘器使窀穸之時䘮事無闕凡功臣宻戚請陪陵𦵏者聴之以文武分為左右而列墳髙四丈已下三丈已上若父祖陪陵子孫從𦵏者亦如之若宫人陪𦵏則陵户為之成墳凡諸陵皆置留守領甲士與陵令相知廵警左右兆域内禁人無得𦵏埋古墳則不毁之昭陵在京兆府醴泉縣因九𡽀層峰鑿山南西深七十五步為𤣥宫山旁巖架梁為棧道懸絶百仞繞山二百三十步始達𤣥宫門頂上亦起逰殿文徳皇后即𤣥宫後有五重石門其門外於雙棧道上山起舍宫人供養如平常及太宗山陵畢宫人亦依故事留棧道准舊山陵使閻立徳奏曰𤣥宫棧道本留擬有今日今既始終永畢與前事不同謹按故事惟有寢宫安神供奉之法而無陵上侍衛之儀望除棧道固同山岳上嗚咽不許長孫無忌等援引禮經重有奏請乃依奏貞元十四年命有司修葺陵寢以昭陵先因火焚毁故詔百官詳議議者多云舊宫既被火爇請移就山下或有議請修舊宫者上意亦不欲移由是復以山上為定於是遣左諫議大夫平章事崔損完修入陵使及司所計獻昭乾定泰五陵各造屋三百七十八間橋陵一百四十間元陵三十間惟建陵不復創造但修葺而已所緣陵寢中帷幄牀蓐一事已上並令制置上親閲焉〈文獻通考〉按昭陵附蟄通志載昭陵建陵圗一巻王方慶九𡽀山記一巻及會要諸書今不見謹以舊新兩史參之羣書詳而考焉諸王墓七蜀王愔蔣王惲越王貞紀王慎趙王福曹王明越王貞子瑯琊王沖起兵討武后父子俱死貞開元四年復爵土幼子珍子謫嶺表數世不能歸開成中女孫女道士元真持四世䘮歸求祔王塋紀王慎以貞故改氏虺載以檻車謫巴州死於道子琮叡秀獻欽俱死琮子行休以三䘮歸陪𦵏昭陵中興初改封慎少子鐵誠為嗣紀王後易名為澄曹王明永隆中坐太子賢事徙黔州為都督謝祐逼殺景雲中陪𦵏昭陵子俊嗣王此諸王一則也公主二十三長沙公主降豆盧懐讓髙宻公主降長孫孝政後嫁𣏌國公段綸衡陽公主降阿史那社𠇍桂陽公主初降趙慈景慈景討堯君素戰死更降楊師道改封長廣公主四主皆神堯女襄城南平遂安長樂豫章臨川清河蘭陵晉安安康新興城陽新城普安晉陽汝南常山皆太宗女内晉陽汝南常山早夭未降城陽初降杜荷荷誅嫁薛瓘晉安降韋思安又嫁楊仁輅南平嫁王敬直又嫁劉元意遂安嫁竇逵又嫁王大禮新城降長孫詮又嫁韋正矩正矩以主暴死伏誅主以皇后私𦵏昭陵旁襄城婿蕭鋭清河婿程懐亮桂陽婿楊師道衡陽婿阿史那社𠇍突厥酋長也此公主一則也妃嬪八紀國太妃韋氏趙國太妃楊氏越國太妃燕氏徐賢妃惠餘不可考此妃嬪一則也宰相墓十有二皆佐命功臣而以子祔父弟祔兄者如馬載周子也覬載子也魏叔玉徵子也岑曼倩文本子也瑀子鋭以尚主李客師李正明靖弟也此宰相一則也三品丞郎墓五十有三唐儉李大亮孔頴達虞世南褚亮姚思亷薛収閻立本皆文武之選張俊𦙍以經授文皇又陳説天命者也如孔志亮則頴達子惠元則頴達孫而祔者也蕭守業鋭子也江夏王道宗以功臨淮公子珍子瑯琊王沖及俊琚清皆王孫也西平王安恭安之父襄武王琛孝恭之兄以族以功也姜氏之祔也以皎寵也晦皎弟也李林甫之舅也確者行本也遐者柔逺也皎父也簡祔確故遐晦祔也太史令薛頤首占徳星秦分文皇以九𡽀築紫府居之者也宗正卿李之芳蔣王孫宗彦也蔡國公承祖之子也長孫敞無忌族也吳黑闥者吳廣也與程知節秦瓊同功征伐而與於隠太子之功者也楊恭仁觀王孫師道兄也范陽公盧赤松相承慶父同太原起義者也其餘或祔祖父如諸房竇薛史不傳也此三品以下一則也功臣大將以下尉遲秦劉程段佐命也公孫武達杜君綽鄭仁泰與於六月四日之功者也尉遲寶琳敬徳子也阿史契苾李思摩史大奈皆長而忠勇者也丘行恭和之子有血戰功者也許洛仁世緒弟也元仲文李孟嘗薛萬均張大師延師皆名將也薛仁貴集古碑跋云苗神容撰今碑亡而不可考也此功臣一則也盖陪𦵏者以史傳所書為正而其餘皆祔之祔也越紀曹諸王孫以死難而得入先兆其餘將相子功臣子則大力者負之而趨耳間有名爵存而史譜不著則闕之如夏五例因為昭陵附蟄記以示後来者〈昭陵附蟄圗説〉按妃王公主將相陪𦵏共一百六十餘墓通考綱目陵圖邑乗俱已悉載惟取其有差誤者詳之通考載妃嬪墓七而綱目註云八墓邑志亦是八墓内有竇卿妹石塔未審何人而圗無之乃有先妃陸氏墓又邑志韋氏作常氏趙國太妃燕氏作趙國熊氏俱誤諸王七墓内有越王貞嗣然唐書止名貞通考太宗十四子有楚王貞不書越王按貞始王漢後徙原已乃封越疑通考誤貞善騎射涉文史為宗室材垂拱四年起兵敗仰藥死未詳何時附𦵏也又有紀王澄墓考太宗子無名澄者惟有紀王慎第七子名證神龍初以證嗣王澄或證之誤然未附𦵏昭陵又考慎子七長續王東平餘琮叡秀獻欽俱為武后所殺琮與二弟同死桂林開元四年琮子行休始往迎以三䘮歸陪𦵏昭陵則昭陵當有琮墓無證墓又有琮二弟墓今併名失之公主墓二十一内程懐亮作元亮都尉唐義識作善識通考與志皆誤長孫曦作長孫輝竇懐悊作懐整長孫沖止書孫冲劉元意作元懿城陽公主作咸陽長廣公主作廣陽普安公主作晉陽晉陽反作潯陽志誤甚多而長廣公主駙馬楊師道今刋去楊字又誤為師道公主墓則舛甚矣安康公主駙馬都尉通考載為獨孤彦雲志為獨孤音雲字似誤然史止書獨孤謀意謀乃名彦雲字耶尤可疑者韋正矩遇新城公主不以禮主暴薨詔三司推治矩伏誅是矩為主罪人今合𦵏何謂也普安主初嫁韋思安再嫁楊仁裕襄城主初嫁蕭鋭後嫁姜簡今仍與韋蕭合𦵏殊不可解其書之者誤耶綱目註公主墓二十一通考止十八墓無汝南常山晉陽三主墓邑志載之殊是其陪𦵏宰相通考與昭陵圗皆無杜萊公墓綱目注邑志與闗中陵墓志皆誤書萊公以貞觀四年三月薨爾時未議山陵無因祔𦵏後人但以房杜同稱遂不及深考耳又有洪州刺史吳黑闥圗志俱謬為劉黑闥劉為太宗所擒豈容埋骨於此圗又列衛公墓於房墓下光上陵過公墓在烟霞洞西去山甚近與房梁公墓地勢正並列墓作三山形而左一阜則畧斷而不屬土人呼上三冡以李勣墓為下三冡㳺景叔雅意刻圗廣傳而誤尚如是後世復何憑觀九原哉勣墓與許洛仁尉遲鄂國程知節史大奈諸武臣墓皆在陵南之東所謂文武分左右列亦不盡然以上諸墓公主妃嬪大半在昭陵之東南山上俗曰亂冡坪又曰姑姑陵諸王圖不載無考功臣宻戚俱在山下平地去陵逺者尚二十餘里獨魏𤣥成墓在鳳凰山居陵西自馬鞍望之孤山獨秀夾澗交流尚隔數里許當日陵封内周𮞉一百二十里故爾廣逺陵墓志謂百餘人一山臆説也斷碑有姜遐字柔逺確之子陵圖止有確墓通考邑志又有姜逺墓或即遐悞脱柔字且姜皎姜晦一家從祔不應無遐又無忌從父敞封平原郡公亦陪𦵏而圖無名即所云一百六十餘墓圖載未百知所失多矣〈范文光昭陵志〉按唐書貞觀十年十一月庚寅𦵏文徳皇后於昭陵十一年二月丁巳營九𡽀山為陵則是陵未營而后先𦵏陵之營因后也陵有獻殿有後殿山巔亦有㳺殿今俱廢惟陵北存石屋三楹六駿列於左右及貞觀中擒服諸番君長頡利等十四人像琢石列之北司馬門内今皆不完其周垣重門甬路諸故跡猶存也陪𦵏凡一百七十有七冡昭陵下宫太宗陵寢宫也在九𡽀山陵之右腋後燬於火貞元十四年欲復置山髙無水泉苦於供役廷臣集議移置瑶臺寺側去陵一十八里今廢〈縣志 按昭陵陪𦵏一百六十餘冡其間姓氏參錯位號牴牾前人論之已詳然訖不能定特備錄之以俟考〉
肅宗建陵 在縣正北三十里武將山〈縣志〉廣徳元年三月庚午𦵏文明武徳大聖大宣孝皇帝於建陵〈唐書代宗本紀〉建陵在京兆府醴泉縣界〈文獻通考〉章敬皇后吳氏生代宗代宗即位追尊為皇后上諡合𦵏建陵啟故窆貌澤若生衣皆赭色〈后妃列傳〉在縣東北武將山修文鄉劉村下宫去陵五里陪𦵏功臣一尚父汾陽郡王郭子儀〈宋敏求長安志〉建中二年詔故尚父子儀斂以衮冕贈太師陪𦵏建陵舊令一品墳髙丈八詔特加十尺及𦵏上御安福門臨哭送之〈舊唐書郭子儀傳〉
明文教諭清墓 在醴泉縣東北〈賈志〉
張處士敬墓 在醴泉縣北一里〈賈志〉
袁侍郎澤墓 在醴泉縣龍泉里〈賈志〉
茍侍御好善墓 在醴泉縣東北〈賈志〉
〈附迷冡〉李汧公懐讓墓懐讓成紀人封汧國公廣徳元年九月薨於華州軍府即以其年十月陪𦵏建陵旌勲臣也〈常衮撰墓志○按省郡邑諸志俱云陪𦵏止郭子儀則懐讓之墓久迷矣〉
陜西通志巻七十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陝西通志>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567年 (提及)
- 573年 (提及)
- 578年 (提及)
- 577年 (提及)
- 583年 (提及)
- 680年 (提及)
- 741年 (提及)
- 前48年 (提及)
- 608年 (提及)
- 645年 (提及)
- 723年 (提及)
- 910年 (提及)
- 754年 (提及)
- 682年 (提及)
- 799年 (提及)
- 1055年 (提及)
- 1684年 (提及)
- 前70年 (提及)
- 564年 (提及)
- 570年 (提及)
- 575年 (提及)
- 580年 (提及)
- 676年 (提及)
- 729年 (提及)
- 726年 (提及)
- 739年 (提及)
- 798年 (提及)
- 800年 (提及)
- 822年 (提及)
- 837年 (提及)
- 848年 (提及)
- 前74年 (提及)
- 前37年 (提及)
- 前40年 (提及)
- 前33年 (提及)
- 342年 (提及)
- 5年 (提及)
- 前31年 (提及)
- 前7年 (提及)
- 1年 (提及)
- 18年 (提及)
- 618年 (提及)
- 1555年 (提及)
- 670年 (提及)
- 684年 (提及)
- 前25年 (提及)
- 前20年 (提及)
- 565年 (提及)
- 563年 (提及)
- 566年 (提及)
- 704年 (提及)
- 706年 (提及)
- 708年 (提及)
- 717年 (提及)
- 733年 (提及)
- 740年 (提及)
- 794年 (提及)
- 784年 (提及)
- 前117年 (提及)
- 前68年 (提及)
- 166年 (提及)
- 605年 (提及)
- 751年 (提及)
- 838年 (提及)
- 前126年 (提及)
- 793年 (提及)
- 1425年 (提及)
- 1483年 (提及)
- 860年 (提及)
- 846年 (提及)
- 666年 (提及)
- 669年 (提及)
- 724年 (提及)
- 804年 (提及)
- 1272年 (提及)
- 1469年 (提及)
- 1540年 (提及)
- 1557年 (提及)
- 672年 (提及)
- 534年 (提及)
- 710年 (提及)
- 840年 (提及)
- 874年 (提及)
- 582年 (提及)
- 581年 (提及)
- 609年 (提及)
- 569年 (提及)
- 649年 (提及)
- 644年 (提及)
- 716年 (提及)
- 688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