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峯全書/卷十一
己卯遺蹟序
[编辑]國朝賢士之禍。莫慘於己卯。而戊午在前。乙巳在後。其間之相去。各不踰數十餘年。而戕賢毒正者踵武相接。乃至大賢言行之可爲世法者。反爲世所諱。其道幾乎熄矣。豈非仁人所可深惡而痛斥者哉。栗,牛二先生出。而尊賢癉惡之義。甚明且嚴。使斯道復振於世。甚盛矣。雖然。後之人。徒說其賢可尊惡可癉。而不能識當時事蹟。則烏得免言議鶻崙。義理闇黮乎。隱峯安先生以坡門高弟。編此己卯遺蹟者。儘有以也。其所載錄。摠爲幾許年事。而一據古史表年系時月之例。不論賢邪得失。而自有次第綱條。使人一繙閱。而瞭然知其爲實蹟。大異乎近世野乘之無以盡信也。嗚呼。先生平素志節。尤惓惓於春秋維法義。維玆所編。雖無評說如石潭日記。而其據實直書。自著其淑慝者。卽一史筆也。詎不使小人懼哉。且況靜。沖兩賢之道學德業。凡在後學。固已靡不宗慕。而其立朝言行之實。莫詳於此。此非偶錄而成耳。宜有以亟付剞劂。永諗無垠。而迄玆百餘載。尙未行于世。甚爲識者所慨恨。先生之五世孫昌賢。手謄其草本。精加校勘。未及竣功而遽圽。今其諸族。將謀績就。而昌賢甫之胤壽麟。自遠方來。有此玄晏之托。余不覺撫卷興喟。而抑又有愴然增感者。吾先祖楚山所遘。實同趙先生綾城之禍。今論其遺蹟之編。則己卯,己巳。宜無異同。苟復有繼先生而作。克闡其誅褒之義。不亦善乎。後世秉筆者之所取法。其在斯歟。噫。
崇禎後三己未季秋。德殷宋煥箕。序。
己卯遺蹟總
[编辑]卷之一
靜庵先生立朝。多引淸流。布列顯要。凡四五年間。進講時諸公論議。不爲不多。而世無傳者。又此編。專爲先生。故只載先生經筵陳說及諸行事。頗加詳悉云。
卷之二
經筵陳說
卷之三
南衮等告變。李信告變時被罪人事蹟。一從諸公記事。間亦竊附聞見云。
卷之四
宋祀連告變
卷之五
南衮等群奸敗死及諸賢褒崇事蹟。略記其大槩。以備後人參考云。
卷之六
靜庵先生行狀神道碑,墓誌銘,祠院記。
己卯遺蹟
[编辑]金淨、朴祥請復故妃愼氏下獄止鬼薪論
[编辑]先是丙寅春。成希顏,朴元宗,柳順汀等。以燕山荒亂欲廢立。時愼守勤,姜龜孫同爲相。希顏等令龜孫探守勤意。燕山妃。守勤妹。中廟潛邸時夫人。守勤女。龜孫一日問於守勤曰。妹與女孰親。守勤曰。病人豈能久乎。世子英明。只恃此耳。會龜孫以登極使赴京。慮其言洩。日夜憂懼。未及回還。疽發而卒。九月初一日。元宗等反正。使力士李𦸂等。擊殺守勤。竝其弟守英,守謙及任士洪等。初二日。中廟卽位。冊封夫人愼氏爲妃。具法駕迎入宮。受群臣賀。翌日。領議政柳洵,右議政金壽童等。率柳子光,朴元宗,柳順汀,成希顏,金戡,李蓀,權釣,韓斯文,宋軼,朴楗,鄭眉壽,申浚及六曹參判以上。啓曰。擧義時先除愼守勤者。欲以成大事也。今者守勤之女。入侍大內。若定壺位。則人心疑危。疑危則有關宗社。請割恩出外。傳曰。所啓甚當。然糟糠之妻。何以爲之。再啓曰。臣等亦已料矣。然於宗社大計何。請決無留。傳曰。宗社至重。何計私情。當從群議。卽夕。愼氏出寓河城尉鄭顯祖家。立尹汝弼之女爲妃。卽章敬王后也。於是。大赦國中。諸竄謫人皆蒙放。而鄭光弼首被寵擢。時光弼自牙山謫所被拿來。罪在叵測。親舊涕泣送餞。忽有以廢立來告者。座中皆歡呼失次。光弼夷然曰。此乃爲宗社計也。仍却肉楪曰。未知故主生死也。見者皆歎服。後十年乙亥二月二十日。章敬誕元子。〈仁宗〉七日。上賓。坤位久缺。時朴淑儀,洪淑容皆有子。淑儀子嵋。年最長。而淑儀寵冠後宮。覬覦非分。朝野疑懼。七月。潭陽府使朴祥,淳昌郡守金淨等。因求言聯名上疏。請復愼氏。八月。大司諫李荇倡言於朝曰。章敬旣誕元子。國本已定。若復立愼氏。有王子之慶。而論嘉禮先後。則愼氏居先。置元子何地。指爲邪論。大司憲權敏手和之。擬於死罪。兩司合請致理。事機不測。右議政鄭光弼。率群臣議啓曰。言雖不中。不可罪之以防來言之路。止鬼薪論。吏曹判書安瑭憤甚進啓曰。朴祥,金淨。承求言之敎。竭誠盡言。今以一二人之言。反加嚴譴。此實杜言路沮士氣。貽萬世之譏也。宰相秉國。論斷國事。臺諫特繩愆糾違而已。大臣六卿侍從之臣。擧請勿罪。則國是在此。而臺諫獨非之。可謂公論乎。且罪敢言之士。孰敢忘身而殉國乎。荇等反駁安瑭。指以爲誤國。自是朝野之士。喪膽畏縮。以言爲諱。皆歸咎於荇等。九月初四日。應敎李彥浩因夜對進啓曰。近以試官。見一擧子對策言。以臺諫請罪朴祥等。爲自失職事。是儒生之妄議。所當棄而反取之。甚不可也。上不答。右副承旨申鏛卽啓曰。擧子對策。各盡其意。取其文理之華藻。若嫌於異言不取。則非取士之道也。彥浩言于敏手。敏手欲彈申鏛。而衆議不協。遂止。
司諫院左正言趙光祖請放金淨,朴祥。
[编辑]方燕山無道。以成均館爲遊宴之所。撤移位板於山寺。香火永絶。及反正。京外儒生。咸聚館學。而先生以道學倡導後進。於是消沮板蕩之餘。士氣始振焉。乙亥夏。吏曹判書安瑭進啓曰。進士趙光祖。明經術有行義。爲成均首薦。所當擢用。若拘資格。例調參奉。則不足以勸勵士林。請除六品。上許之。特授造紙署司紙。先生歎曰。用虛譽得官。不如由科第以行道。秋。應謁聖別試。登乙科第一人及第。授典籍。移監察,禮曹佐郞。十一月二十八日。擢拜左正言。卽進啓曰。愼氏雖不可復。疏中所論。亦大有理。不可加罪。且臺諫。職主言路。而反罪言事之人。先自閉塞。以成人主拒諫之漸。其失大矣。不可苟從。請皆罷之。反覆不已。上議于大臣。盡遞兩司。新大司憲李長坤,新大司諫金安國。右先生。掌令柳溥,金希壽。右荇等。長坤反覆曉諭。猶不得相容。詣闕各陳所懷。命遞長坤,安國。仍命溥等行職。直提學金安老,修撰尹止衡,副修撰朴世熹,尹自任,應敎洪彥弼,校理申光漢,副校理李淸,著作奇遵等駁遞溥等而亦不分辨曰。光祖爲言路扶植。荇等爲宗社請罪。未爲皆非云云。自是廷議互有是非。朴說爲大司憲。托疾呈辭。方有寧爲大司諫。議同先生。而爲弘文館所彈。翰林李若氷因公事。謁左相鄭光弼第。鄭相曰。臺諫。職主言路。柳溥,金希壽。不顧言路。猶執偏見。余甚非之。弘文館出兩是之說。而無所辨別。余亦不取也。時大臣六卿。鉗制於荇等。只議於家。而不能辨析於朝。人皆惜之。至丙子春。大臣及臺諫侍從。請放朴祥,金淨。上不從。皆以爲牽於兩是之議。久未蒙赦。公論歸咎於玉堂。三月。世熹移正言。彥弼移掌令。止衡移持平。世熹等悔悟。皆以先生之言爲至公。世熹辭職曰。臣前爲副修撰。時直提學金安老構出兩是之說。當初臣意不然。爲人所拘。未達己意。罪當萬死。上曰。於意爲非。則其時直陳己意可也。而旣不能然。今乃曰余意本不如此云云。豈爲可乎。世熹惶恐。彥弼,止衡等亦辭職曰。彥弼爲應敎。止衡爲修撰時。牽於安老巧飭。同辭啓之。臣等之罪矣。朴祥,金淨始蒙放。於是。校理申光漢,副校理李淸,副修撰尹自任,著作奇遵等。亦皆辭職。先生遂大爲荇等所嫉。彥浩嘗與金慕齋安國。言及此事。彥浩勃然勵聲曰。其時何不殺金淨,朴祥。而使朝廷紛紜至此乎。十二月。彥浩出全羅監司。而丁丑年死。敏手出忠淸監司。而戊寅年死。李荇見罷。而水原府使李誠彥上疏伸救。亦被彈罷。安老又自吏曹參議。出爲慶州府尹。自後廷議角立。互相攻擊。遂爲己卯之禍。
正言趙光祖特拜弘文館修撰。
[编辑]丙子正月。先生以檢討官進啓曰。天人之間。似遠而實邇。天之示變有二意。邦國無道。危亡將至。迷而不悟。則天降災異。以譴告之。又若時事漸好。有可致至治之幾。而上下猶且遲疑不進。則亦出災異。使之警省加勉當此之時。上下若不交修加勉。則天心無常。終必敗亡而已。可不懼哉。又曰。君臣上下。須以至誠相孚。通暢無間。然後可以爲治。待大臣臺諫。當用是道也。近來聖學旣進。而治效未臻。臣竊怪焉。今之士林。仰恃聖明。咸以爲古治可復。但宰相一經亂離之後。不敢盡誠於國事。譬如入門者。一足投于門內。一足在門外。不能定其出入耳。是故自上有求治之志。而群下未敢信其必然。必須上下相孚。而君相常以保護士林爲心。使爲善者有所恃。且知其爲善。則表而用之。不使賢愚混淆。則可見至治矣。又曰。大賢以下。則不免有失。雖臺諫。豈無所失。但其所言。皆是公論。豈必累月堅執。至於廷立。然後乃從乎。若然則美事出於臺諫。而不出於上矣。人臣晝思夜度。乃敢論啓者。欲使朝廷之上。事事得正也。小事則已矣。大事當與大臣。商議夬斷。然後事乃明正。紀網立矣。又曰。祖宗舊章。雖不可猝改。若有不合於今者。則亦可變而通之。當於燕閒之中。不拘常例。召對大臣。或侍從論議其可否。可爲之事。則斷而行之可也。小臣淺劣。有何知識。職在侍從。當知無不言。故敢啓。又曰。天下之事。不進則必退。太急則不可。當以舒緩行之。但如今日而止。則必不進而漸退矣。若使時俗向善。而朝廷明正。節義是崇。皆欲盡誠於國事。則善治之興。一轉移間耳。人君於可爲之事。則當以剛健行之。人主之威本重。若以剛健爲尙。則恐有過嚴之弊。故群臣不敢以剛健啓之。臣所謂剛健。異於嚴厲矣。又曰。宰相之職。當以民爲心。伊尹言一夫不得其所。若撻于市。百姓殘弊。未有若此時者。夫君臣者。爲民而設也。上下須知此意。晝夜以民爲心。則治道可成矣。又曰。君子小人之辨。後世尤難焉。古者人君接群臣不時。而事無不言。所懷皆吐實。不啻如子弟之於父兄。故人君見其事聞其言。而可知其爲人矣。今則接見有時。禮貌有規。雖不賢之人。入侍之時。修飭善言以啓。不能察其情僞。故辨君子小人。難矣。今者。如程朱之類。未必有之。亦不可謂必無矣。如小人之尤者。未必有之。亦不可謂必無矣。聽言觀行。乃觀人之道。而以貌取人。孔子所戒。人君當更體念。心地旣明。則邪正不能遁其情矣。但人心。操舍無常。若以正事至言。爲拂逆而拒之。則衆君子皆引退矣。其後雖欲正之。群邪已滿於左右。無所及焉。昔宋神宗。賢君也。以堯舜之治爲心。而擯斥司馬光。信任王安石。以致小人竝進。其後欲斥安石而不可得也。臣言有深遠之慮也。二月。先生以侍讀官進啓曰。重臣爲國忘身。擔當大事。則必有人望。人望所歸。有似專權。故人君學識不足。則未免有見疑。自古君臣猜阻。致敗國事者。皆以此也。人君當辨君子小人。知其爲君子。則任之不疑。知其爲小人。則待之以嚴。可也。欲知小人。則當於妖媚處見之。辨小人至難。辨君子似易。先用其易知者信任焉。則雖有小人。自不能放恣矣。但履霜堅氷至。若知其小人。而不能斥逐。則後必有害。故早斥爲貴。又曰。委質爲臣。則當盡忠事君。不計一身之禍患。然三代以下。善人常小。不善者常多。故不能不計禍患。而國家若有事。則莫不驚疑畏縮。鮮有犯顏極諫者矣。雖有小人出而誤國。孰敢盡力救之者乎。在昔成宗。善養士氣。故士皆忘身殉國。不計禍患。而竟罹不測于廢朝。其可忍言耶。有識之士相與痛恨者。此事也。夫士之不能爲善者。由有媢嫉之人也。其媢嫉者。非不知善人爲國寶。而只緣君子言行。皆出於正。無非拂我之欲。故雖不敢公言排斥。乃於政事之間。隱然擠擯。以致國勢頹靡。終不可救。可勝痛哉。振作爲善之方。不必別立科條。但使朝廷處事。皆出於正。則士氣自然興起。正人君子。將滿于朝。而可托六尺之孤者。亦可得而用之矣。雖有二三小人。豈敢干其間哉。但有最難者。知人是也。人主深居九重。接待有時。外間之事。豈能盡知。況其親近者。惟宦寺而已。宦寺豈能誠知外間之事乎。就使知之人。君若聽其言。則必有大害矣。須於接待群臣之際。極其審察。可也。雖不進講。而時召數三儒臣。與之相對。民間疾苦。時政得失。人物善惡。無不講論。則其人賢否。自可知矣。義雖君臣。情則父子。若爲祿仕者。則雖待之泛泛。可也。幸有一二君子不爲祿仕。而君不知我。則豈樂於居職乎。父不知子。則子不免憂色。君不知臣。則臣不能盡忠。君臣父子。大槩一也。又曰。若體認古事。書以爲某事可學。而某事不可學。以求積累之功。則雖一講一張。所得亦多。如不然也。則雖一講十張。亦只爲虛文矣。又曰。大抵常人。其心果善。則必思慕善人而欲見之。其心不善。則雖遇善人。必畏縮而不喜相見。天理之發見也。大賢則尙矣。中人以下。則爲善爲惡。隨時所尙焉。在上之人。其可不盡勸勵之道乎。不可以士習不正。只歸罪於在下者也。又曰。今也。以儒生衣服奢侈爲言。不知儉約之本。在於朝廷也。世宗朝。一時士大夫。衣服皆尙黃色。是亦不侈。而許稠則常着灰色褡臒。是其念慮不在於服飭。只以國事爲憂故也。大抵人心不能二用。心在家事。則不在於國。心在國事。則不在於家矣。古云。齊明盛服。只令精潔寬大而已。可也。豈奢侈之謂哉。朝廷士大夫。若以儉素相尙。則儒生亦必效之矣。不尙奢侈。當自士大夫始。常時賢士會處。豪富子弟。如或相遇。則必愧發顏面。宜使人人皆如是知愧焉。又曰。學者以聖賢爲期。未必卽至聖賢之域。人主以唐虞三代爲期。未必卽致唐虞三代之治。然立志如此。而用功於格致誠正。則漸至於聖賢之域。堯舜之治矣。若徒騖高遠而不下實功。則日趨浮虛之地而已。自廢朝以後。師友之道頓廢。間或有所師有所友。則人必指以爲禍胎矣。人君亦必以最賢者爲師。次者爲友。尊禮之可也。又曰。宋之仁宗。欲知勞苦。常於宮中。學步以試之。古人云。宴安乃鴆毒。若習安逸。則善心不生矣。又曰。世宗常坐勤政殿。與大臣勵精圖治。黃喜,許稠。公退不得解衣。恐有不時召對也。又曰。外間。有愛馬者。有愛花草者。有愛養鵝鴨者。若馳心於外物。則必至着泥。而終無以入道。是所謂翫物喪志也。古人云。節用而愛人。此眞萬世之法也。今國家經費甚多。故未能減其貢賦。須與大臣商議。減其經費。然後可施愛民之道矣。又曰。朝廷之上。事事公平。以善相推。則是謂禮讓也。又曰。民生衣食旣厚。凡事畢擧。而後欲行古禮則緩矣。大抵力行古道。而以保民爲根本則可矣。又曰。流俗固不可一朝而猝變也。但悠悠泛泛。以俟其漸變。則習俗趨向。安於踵舊。不能復古矣。當以俗尙商量。可改者卽改之。使耳目觀感。優遊而善導之。則斯民亦直道而行者也。安有狃於舊習。終不改革之理乎。凡事物之理。知之甚難。矯其流俗。以從古道。非聖君賢相。不能爲也。古道先行於宮掖。然後治道立矣。又曰。災異之作。亦由於小人之凌君子也。人雖不知。而天必示警。天人之際。甚可畏也。宰相曰是。臺諫曰非。宰相曰可行。臺諫曰不可行。可否相濟。而後事歸於正矣。朝廷和。而後至治出焉。若人主與大臣異其意。大臣與百僚二其心。則氣像乖隔。豈能成善治乎。雖以相和爲主。而亦不可與惡者同流合汚也。傳曰。惟仁人。放流之。逬諸四裔。不與同中國。夫一小人進。則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以致朝廷不和。上下乖戾。是故仁人必深惡而痛絶之。夫君子曰進。道洽政治。澤潤生民。則無難處之事矣。臣生當聖明之時。欲有爲於當世。而近日災變之作。至於如此。臣不知某事之失而致然也。恐懼尤大焉。又曰。雖治世。常若其亡其亡。以爲危亡朝夕將至而修省焉。則根本鞏固。治道自立矣。以士大夫家言之。儉約自持。則子孫長久而不敗。遊宴自恣。則易至於傾家破產焉。廢朝之末。士大夫肆意耽樂。風流奢靡。而社稷幾危。遊戲之害事。於此可知。今之有識者。亦爲習俗所移。指儉約爲蕭條。以遊宴爲太平氣像。一言喪邦。其此之謂歟。又曰。近來朝廷之事。庶幾向治。而亦未可遽期其治效也。君子雖欲贊揚致治。而不敢者。恐有小人之不得志者。從傍非毀之也。時雖向治。而小人非毀。則朝廷不能和洽焉。自廢朝以後。人心懲於慘酷之禍。不以古人自許。不知公論爲何物。士大夫相聚而爲言者。皆一身之計也。臣之所懼者此也。朝廷氣像。當自上審察而處之。正氣勝則小人必不能乘便矣。君臣同德則美矣。然在後世。豈期必得如伊尹,周公者哉。雖未能如伊尹,周公。而能以至誠事其上。上亦以至誠待之。上下和同。則治可出矣。又曰。人君之德。莫大於敬。內有實踐。而後下人觀感而興起焉。則制事應物。如鑑空衡平。可也。又曰。人君容色端嚴。則宦官宮妾。自不得近焉。又曰。知而爲之者爲惡。不知而爲之者爲過。若能悟而能改。則歸於無過。人誰無過。但以能改爲貴。又曰。今之學術甚乖。館中儒生。雖無悖禮之事。立志甚卑。泮宮。人才之所自出。而不見傑特者。則安有爲國忘身。慷慨獨立者乎。士習頹靡。莫大之患也。變化之道。豈無其方。如金宏弼,鄭汝昌者褒奬。則可以扶植斯文矣。
修撰趙光祖特拜典翰。辭不許。
[编辑]先生歷校理應敎。八月〈丁丑〉拜典翰。辭曰。小臣有志於學問。而不能實用其力。故日益空疏。而職任甚重。心自內愧。私語同僚曰。聖學高明。方有意治理。而濫側侍從之列。豈可自安乎。當退而力學。學問成就。然後來仕。則必有絲毫之補矣。小臣之意。又謂乞補僻郡。五六年治民之暇。致意於學術。幸蒙不棄收用。則治民治學。庶乎兩全。而小臣有意。未敢仰達。前爲應敎。特迢四加。心欲辭免。逡巡畏懼。卒未能焉。若於此品。三四年從仕。則庶幾諳於國事。而一月之間。又爲典翰。人器不合。與前立志。大不同矣。人主用人。當觀其所爲。小臣。未成人也。一朝蒙不次之恩。豈可冒處其地乎。上不許。先生不得已就職。遂進啓曰。我國君臣之分隔絶。邇來累敎講官平氣以坐。群臣不知上意之誠否。故未能猝變舊習。以此觀之。習俗之難變也固矣。貞禧王后臨朝時。群臣莫能仰視。循成此習。若成宗朝。則豈有如此事乎。廢朝。沈順門以仰視被罪。積威之極。群臣震懾。今之俯伏。亦廢朝之餘習也。又曰。學問。當及時勉勵。苟至於志氣衰暮。則無益也。今値可御經筵之日。亦云有故而不之御。外間無所事矣。內間別有何事乎。雖不御經筵。而不時召對。亦可也。今之接對群臣。只有經筵而已。如臣等。雖無知識。思所以竭誠裨補聖學。則豈無少益乎。夫十年則天道亦變矣。廢朝之時。宗社幾至危亡。而反正之後。尙且因循。卽位已久。不見治效。而災變之作。無歲無之。士習日頹。而朝廷之上。亦無可稱之事。今若不正士風。不革舊習。則人心何時而可變。至治何時而得見乎。古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有始有終。人主之所當勉力也。天下之勢。不進則退。今若不能振起。則天變人心。恐不可測也。又曰。今日有人告盜出文昭殿神主者。此事未知虛實。自卽位以後。如此之事。連歲有之。人心驚懼。無時可定。今日闕門之禁。異於常時。人皆驚惑。不知朝廷有何處分。大抵賤隷之徒。累以變亂之言。搖動宰相。願上毋動一毫之念。宋英宗朝。韓琦爲相。其時兩宮相隔。有言欲廢英宗者。琦曰。事不成。不過族耳。置之不問。諸葛亮之治蜀也。人心驚動。亮靜而鎭之。人心乃定。我國近年以來。賤隷之徒。僥倖得功。靑紫眩耀。彼蠢愚之輩。有何知識。但以謀利爲急。臣恐國家元氣。以此日傷也。願上確然不動。以立大公之道。又曰。膚受之愬。浸潤之譖。非通明智慧卓越者。初雖不信。終未免駸駸然入其中。宮中之事。尤當謹愼也。時沖菴金淨。丙子夏蒙放後。卽遍遊嶺東諸山。還報恩。入俗離山兜率庵。讀書十二月。拜司藝。是歲九月。擢陞副提學成均館事。沖庵自以年少學淺。不合時用。聞命震慓。決意求退。力耕奉親之暇。講究墳典。培植根本。欲爲他日陳力之地。上疏辭職。上不許。時先生方爲上下所倚重。思與協力贊襄。貽書勸勉沖庵遂就職。未幾。懇乞而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