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通志 (四庫全書本)/全覽1
雲南通志 全覽1 |
題為纂修雲南省志成稿謹奉
表恭
進者〈臣〉等誠惶誠恐稽首頓首
上言
伏以
聖治覃敷萬國慶車書之㑹
帝光逺被八方騰奎璧之輝
採志乘於遐陬遍覽民風土俗
集圖書於袐府彚成寶籙瑤函蓋功徳既邁帝而超王則著述宜信今而傳後永誌方輿之勝聿彰逺大之模謹輯新編恭呈
御覽竊惟南交昧谷宅平秩於堯封黑水梁州奏隨刋於禹貢産里來王景亳濮人大㑹孟津雖屬僻處之邊隅久載古來之簡䇿迨楚蹻略地而後漢武置郡以還風氣漸開載籍略備書傳益部昉自東京記號南中等諸逸史樊綽之屬辭紀事李京之問俗辨方皆隨漁獵為見聞僅存什一於千百即包劉合撰亦多前後牴牾楊李遺篇未免參差缺略欣逄
盛世著有成書事既信而足徴詞皆典而可則然歴年已乆增郡亦多治與道同政因俗易凡山川疆域之勢經畫規制之詳必考訂之無訛庶參稽之有藉仰惟我
世宗憲皇帝
徳合兩儀
智周萬物
聲名施及蠻貊存神過化基治平於億萬斯年覆載莫不尊親異俗殊方頌懷柔者千八百國卉衣椎結之衆咸被服乎詩書刀耕火種之鄉胥咏歌夫樂利干羽列虞廷之舞梯航繪周室之圖
特沛綸音増修省志是用尅期開局因而案部分編次第
成書參詳授梓欽惟我
皇上
學本性成
聖由天縱
纘丕顯丕承之緒仁風披拂咸歌至治馨香迓寖昌寖熾之庥化日舒長共慶太和翔洽當
聖徳維新之日適滇志告成之時體裁原本於舊函事
蹟博稽夫羣論藝文首
宸翰倬雲漢以為章制作紀
皇謨與日星而並麗列輿圖以便觀覽記經費以謹度支
通水利以重農功核積貯以裕
國計略於前志増在今編至於山川賦役人物秩官悉綱舉而目從亦門分而類别紀地則䝉蕃交緬壤接六詔之區占星則井鬼參狼野分兩迤之域問南方之珍異百昌暢茂寧僅蒟醬橦花遵王路之蕩平九折坦夷非復蛇盤頳木安内攘外尤謹
兵防展土籌邊先詳建置收軼事於九隆十瞼疆戎索於六慰三宣總三十卷朗若列眉舉數千里瞭如指掌既開雕以成帙敬裝繕而進
呈〈臣〉等學識空疎見聞寡陋生逄
景運喜一道而同風職任總裁敢遠稽而近考雖辨而不華質而不俚有愧著作之三長然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勉竭芻蕘之一得伏願
柔遠能邇
彰往察來
披圖成聚米之觀銅柱鐵橋鞏河山於永固
展卷仰同文之治碧雞金馬瞻雲日於常新樂熈皥而頌昇平非徒慶土宇版章之盛沭生成而沾化育咸永為日用飲食之民矣〈臣〉等無任瞻
天仰
聖激切屏營之至謹奉
表恭
進以
聞
雲南通志修輯職名
總裁
叅閱
提督雲南學政翰林院編修原任雲南道監察御史〈臣〉吴延熙
日講官起居注提督雲南學政翰林院侍讀加二級 〈臣〉吴應枚監修
雲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加一級紀錄一次〈臣〉陳𢎞謀
雲南等處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加三級紀錄五次〈臣〉徐嘉賔
提調
署理雲南分巡迤東道加一級紀録二次〈臣〉王廷琬雲南分巡迤西道按察使司副使加二級〈臣〉雷之瑜
董理
署 雲南府 印務開化府 知府 〈臣〉宫爾勸
雲 南 府 知 府〈臣〉儲之盤
纂修
翰 林院 庶吉 士原署姚州知州 〈臣〉靖道謨
分修
和 曲 州 知 州 〈臣〉徐修仁雲 龍 州 知 州 〈臣〉徐本遷
平彝縣知縣今署劍川州知州 〈臣〉髙為阜原 署 江 川 縣 知 縣 〈臣〉蔣斆淳署 平 彝 縣 知 縣 〈臣〉李本漋署 河 陽 縣 知 縣 〈臣〉蔣 雯原 任 貴州 普 安 州 知 州〈臣〉金 灝原 任 浙 江 遂安縣 知縣 〈臣〉何其偉原 任 湖 廣 黄安縣 知縣 〈臣〉張 宗臨 安 府 儒 學 教 授 〈臣〉夏 冕麗 江 府 儒 學 教 授 〈臣〉萬咸燕署 鶴慶 府 儒 學 教 授 〈臣〉趙 淳羅 次 縣 儒 學 訓 導 〈臣〉李可栻江 南 宣 城 縣 生 員 〈臣〉梅瑑成
校對
署 富 民 縣 知 縣 〈臣〉尹祖伊
學 習 進 士 〈臣〉李作梅元 江 府 儒 學 教 授 〈臣〉楊 薰宜 良 縣 儒 學 教 授 〈臣〉程雲路易 門 縣 舉 人 〈臣〉趙正紀尋 甸 州 舉 人 〈臣〉余其祥通 海 縣 舉 人 〈臣〉董繼舒姚 安 府 經 歴 〈臣〉徐起元監刻
原 署 江 川 縣 知 縣〈臣〉蔣斆淳
學 習 進 士 〈臣〉李作梅姚 安 府 經 歴 〈臣〉徐起元
雲南通志凡例
一舊志成於康熙三十年體裁義例雖已詳備但厯今四十餘年
國家重熙累洽制度日新舊志中有宜増入者亦有可兼括者斟酌繁簡共成三十巻非敢求異前人總欲期於允當也
一志必首圖舊矣以全省之山川繪於尺幅恐不能條分縷晰毫髮無遺憾也圖宜繫以說郡治之山自何處與省治分支州縣治之山自何處與郡治分支郡治與州縣治之山有與外省外郡犬牙相入者悉著明之庶就說攷圖數千里之疆域形勢瞭如指掌矣舊志缺然今為增入
一舊志有大事考中閒所志不外建置學校田賦兵防諸事若本志不載則原委不清若兩處俱載則辭義多複今將考内事蹟分别載入諸志中使各從其類以免煩複之失
一疆域山川編次略異舊例舊以郵傳附於疆域闗哨津梁附於山川然山川乃天地自然之位置闗津則王者慎固封守利用前民之制度人之所為與天之所設不同至於郵傳以通達道路與闗津一例故周禮掌節一官與司門司闗俱掌於司徒而形方氏掌邦國之地域而正其封疆者則隸於司馬今以闗哨郵傳津梁俱移附城池從其類也
一山川分類原以大小為序故水之類首江次河次海次湖次川次溪次澗次池池之後於諸水以其不過一勺與沼沚相類若今之滇池志稱周三百里古以名國實為全省巨浸今泥於池之名列之溪澗之下其支流之稱江稱河者反居其上於義未安按現修一統志例五岳四瀆列山川之前不以類叙亦不論方向滇池應倣此例其餘仍各以類從
一學校從前志書俱以
文廟属於祠祀舊志獨改列學校今自
世宗憲皇帝加封
先聖五代崇儒重道曠古獨隆不與社稷山川祠祀竝列誠為允協丁祭禮樂前志因總督范承勳繕製始悉行繪圗詳註第通志原以志一省之事數十年来郡邑課程秩官諸項各有増益紀載繁多文廟禮樂乃天下所同宜從裁減其繕製所自始仍當志之
一兩稅之外物土之宜以裕國用皆謂課程為目有四鹽法錢法稅課厰課舊志附課程於鹽法似於綱目未清故今以課程為綱鹽法為課程之目
一賦役課程以綜財用之入經費以紀財用之出積貯以備軍國緩急之需匪頒有式發斂以時經國之逺謨也爰將經費積貯各成一志補前志之所未及焉
一閘壩堰塘舊附城池然滇省地勢山崇水迅土田髙仰水之為利者什九害者什一修築濬導之有方可全利而無害今且設官專理迤東西兩監司及州縣佐治官各兼管水利誠百世永賴也應以水利另為
一志
一太守表率一郡牧令職在親民
聖主引見必詳為
訓諭誠重其選也前志秩官紀名至監司而止今増入本朝府州縣俾姓氏昭然耳目庶後之觀者孰賢孰否觸目警心實寓勸懲之道
一使命師命舊附封建志謂其功在邊陲與帶礪之盟同為不朽故得竝列按使命中如常頞唐蒙諸人開道荒徼諭降諸夷謂與帶礪同可也若尋常皇華之使與茅土之封竝列未免不倫今將使命一條移附秩官之後至師命諸人於師旅考中已經悉見略無遺漏此條竟可不設
一古者入為卿士出總元戎文徳武功交相為用厥後牧民之長與詰戎之師雖有分途然受官天朝奔走率職其義一也舊志附武秩官於兵防之後似非文武一體之義今改附文秩官後其兵防則附以師旅考庶厯代安内攘外之謀窮兵黷武之害俱可考鑒其得失焉
一凡賢士大夫之生長其地者謂之人物自從祀學校之鄉賢外其有宦蹟炳著及忠孝文學之士名聞鄉里而潛徳幽光尚未獲表章者要皆人物之選也今合舊志鄉賢孝義隠逸増入忠烈宦蹟文學統為人物志
一方技舊附隠逸然巢父老莱究不可與越人唐舉同傳改附於仙釋非惟見出世之學足以齊名三教即大道之支流餘裔茍精其業皆能有述於世焉
一各省通志藝文之後列雜異一門亦倣史家紀表志傳之外别有載記附録之例但事雖雜然繁陳必各以類從方有條而不紊舊志於蒙段楊趙諸姓之割據青神谷女壁龍金索之幻怪錯雜紀載殊無倫次今約略以殊方軼事異蹟遺文别為四目庶少有條理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十一
雲南通志目録 地理類三〈都會郡縣之屬〉卷一
圗說
卷二
星野〈氣𠉀附〉
卷三
山川
卷四
建置
卷五
疆域〈形勢附〉
卷六
城池〈闗哨郵傳津梁附〉
卷七
學校〈書院義學書籍附〉
卷八
風俗
卷九
户口
卷十
田賦
卷十一
課程
卷十二
經費〈賞䘏附〉
卷十三
水利
卷十四
積貯
卷十五
祠祀〈寺觀附〉
卷十六〈上下〉
兵防〈師旅考附〉
卷十七
封建
卷十八〈上 下之一下之二〉
秩官一
秩官二〈武秩使命公署附〉
卷十九
名宦〈忠烈附〉
卷二十〈上 中下〉
選舉一
選舉二〈武科辟薦附〉
卷二十一〈上下〉
人物一
人物二
卷二十二
列女
卷二十三
流寓
卷二十四
土司〈種人附〉
卷二十五
仙釋〈方技附〉
卷二十六
古蹟〈塚墓附〉
卷二十七
物産
卷二十八
祥異
卷二十九
藝文一
藝文二
藝文三
藝文四
藝文五
藝文六
藝文七
藝文八
藝文九
藝文十
藝文十一
藝文十二
藝文十三
藝文十四
卷三十
雜記
欽定四庫全書
雲南通志
提要
〈臣〉等謹案雲南通志三十卷
國朝大學士鄂爾泰等監修雲南在漢本屬益州後為南詔所據至元代始入版籍其有地志則始見于唐然傳于今者僅有樊綽之蠻書所紀皆六詔山川歴年既久舊迹多湮証之於今相合者十無一二明史藝文志載太祖初平雲南詔儒臣考定為志書六十一卷今已散佚他如楊慎之滇程記滇載記諸書掇拾成篇不免掛一漏萬謝肇淛所註滇畧號為善本然所述止于明代
本朝康熙三十年始草創通志稍具規模猶多舛畧雍正七年鄂爾泰總督雲貴奉
詔纂輯乃屬姚州知州靖道謨因舊志増修凡為門三十門為一卷乾隆元年書成後任總督尹繼善等具表上之其間視舊志増併不一如圖之有説及府州縣題名皆補舊志之所無大事考使命師命諸目舊志所有而冗複失當者則刪去之又課程原附鹽法閘壩堰塘原附城池今皆别自為門綱領粲然視原本頗有較理焉乾隆四十五年十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 費 墀
欽定四庫全書
雲南通志卷一
圗說
首圗於志所以見山川形勢之全衍說於圗所以著支派源流之辨圗之與說相因而竝重也雲南幅貟甚廣蠻夷雜居聲教所訖罔不率俾
聖天子坐堂陛之上逺燭九有不待考圗按籍而萬里疆域粲如指掌然王會有圗用彰明盛况今畨蒙交緬悉貢悉朝地益以闢民益以多將籌邊經逺之謨於是焉在爰繪圗列說居部之首既以昭我
國家一統無外之規且為裒時申畫者所必詳焉志圗說
雲南全省圗說 雲南府圗說 曲靖府圗說臨安府圗說 澂江府圗說 武定府圗說廣西府圗說 廣南府圗說 元江府圗說開化府圗說 鎮沅府圗說 東川府圗說昭通府圗說 普洱府圗說 大理府圗說楚雄府圗說 姚安府圗說 永昌府圗說鶴慶府圗說 順寧府圗說 永北府圗說麗江府圗說 蒙化府圗說 景東府圗說威逺圗說 雲南諸江發源圗
雲 南 全 省 輿 圖
雲南禹貢梁州之域有池周三百里源出邵甸南匯盤龍江西出螳螂川又經富民北去廻環倒流故名曰滇其地東至貴州西至金齒北抵蒙畨南界交阯縱横數千里為府二十有三山原起於西藏枯爾坤兩江夾持至老君山穹嶐鬱嵂為通省衆山之祖惟永北一府在金沙江外為其左臂永昌順寧二府在蘭滄江外為其右臂老君東入鶴麗西分大理地據上游有建瓴之勢焉正脊中出為定西嶺為碧藏山折而北至羅次之玉龍山復折而南至昆陽之鐵爐闗又東北為屼𱛋山又北為邵甸折而西南為𨹁山紆曲三疊旋轉如環乃建省治焉曰楚雄曰姚安曰武定西北之輔車也曰蒙景曰元江曰鎮沅西南之藩籬也曰澂江曰臨安正南之屏蔽也曰廣南曰開化東南之保障也曰曲靖曰廣西全省之咽喉也曰昭通曰東川北門之鎖鑰也金沙江北折而歸四川蘭滄江南匯而入車里正東之水皆匯八達河入廣西正西之水皆歸潞江入阿瓦而禮社一江發趙州至蒙化厯楚雄而斜界其閒故分為東西兩迤此則雲南之大較矣若夫霑曲一脉由黔入粤入楚入閩以及江浙諸省雖按籍可稽而在滇言滇未暇侈陳也
雲 南 府 輿 圖
益州郡建於漢代蒙氏増築柘東遂為西南要地善闡中慶名號雖更金碧山川古今不易天塹雄封固非他郡可比所轄州縣自楚雄府之金橋山而東髙處白華山脊則羅次是白華南指九峰層纍如拍府治之肩則富民是禄豐發自羊溪易門為其下委安寧鳳嶺之分支也昆陽鐵爐之别脈也晉寧来自闗嶺宜良出於羅藏呈貢自七甸回闗嵩明由梁山北折星羅碁布環拱昆明屹然一巨鎮也至於經涂九軌城隅九雉通邑大都四方所視其取威也重矣哉
曲 靖 府 輿 圗
曲靖舊属興古入滇道所必經自木容山至分秦嶺起勝峯山府治在焉所轄六州二縣馬龍自負金西分陸涼從木容南下霑益来自花山尋甸另為一派松韶闗分支竝出一由炎方抵宣威一由涼水至平彞一由分水入羅平四達交通全滇門户白石瀟湘功山果馬之閒沐西平傅潁川南征遺蹟猶可考而知也
臨 安 府 輿 圗
臨安幅員最廣所領四州四縣五長官司其原皆發自新興之蒙習山一出老魯闗初分嶍峨縣再經鐵冶所北枕晴山南臨瀘水建府治焉阿迷其盡脉也一出夾雄山甸苴闗折為寧州一出曲陀闗連開二縣曰河西曰通海皆逺隔曲江環繞府治之北一過亞泥河渡龜樞經行最逺由玉屏山北開石屏府治之西南也一自煥文山東出右拱納樓左開蒙自府治之東南也左能諸司又在禮社江外另與元江共脈總其大概山多地廣接壤南交為邊徼之雄封焉
澂 江 府 輿 圗
澂江在省㑹東南幅員初不甚廣自鐵爐闗東至闗嶺起舞鳯山其麓即府治也仙湖在其左星雲環其右江川縣發於疊翠山逆折而至西之新興又東而鐵池河外隔有路南地雖簡僻亦號名疆扼臨安之咽喉作省城之唇齒
武 定 府 輿 圗
kao
武定在省治西北右龍川江左普渡河延袤五百餘里所属二州一縣同出九盤山自虛仁驛至望城闗為元謀縣又自白華山經勒品甸起獅子山則附府之和曲也獅山東北為三台山為杉松營折入禄勸州治撒甸一支又分自三台過幸邱山而與東川接界荒崖斗絶密箐深林前明二鳳疊訌夷俗素稱難馴我
朝添設同知彈壓撫綏綢繆無遺䇿矣
廣 西 府 輿 圗
廣西府原出曲靖松韶闗自白水驛至廢越州南入府境為竒鶴為九華建府治焉東由英武山厯恩榮嶺為師宗州西由龜山經撒普哨為彌勒州至邱北諸山隔在八逹河外號為險逺竹園村小江口交廣通衢實滇省東南之門户也
廣 南 府 輿 圗
廣南發於蒙自目則山連岡疊嶂不可勝紀南出過舊維摩州之五嶆東入府境起花架袪丕諸山土富州治在焉北出阿紀汛紅石巖府脈之所經木王蓮花諸山之閒則府治是板郎速部連峰際天科巖馬跡層崖疊峙西洋作池寳月為闗一人守險萬夫坐廢儂智髙所由竄伏也前明富州交阯構釁連兵而密邇山城無由洊及豈非有險足恃乎第山多遐阻交廣皆通皈朝道路尤為要害云
元 江 府 輿 圗
元江府自
本朝順治十六年改土設流遂為邊隅要地其山起於楚雄府𥔲嘉廢縣禮社江界其左阿墨江界其右哀牢山其正脊之南来者由因逺至自樂山建為府治連峰倚天一江中瀉地多炎瘴所領新平一縣又居禮社江之左控扼魯奎至他郎甸索閒自為風氣數十年来習俗漸革户有詩書行與大郡爭長矣
開 化 府 輿 圗
開化本臨安三長官司地
本朝康熙六年新設流官置大鎮所以控安南制土夷也其地發脈蒙自縣之東山迤𨓦東出至府境之秀石山折而北西華三十六峯疊翠層嵐拱翼府治兼以九牛六詔環峙於後二台八戛左右紛列而盤龍河水回繞曲抱洵属邊徼奥區往者沙普搆釁恃為三窟自開設以来萑苻無警則控制之道得也
鎮 沅 府 輿 圗
鎮沅府自元時内附久列版圗其山脈来自景東至府境之馬容山即其麓建府治焉把邊江遶其左蘭滄江環其右樂板山為普洱之分支波弄山乃威逺之的脈恩樂縣又在把邊江左另與元江同派倚山作郡傍水為居習俗素號醇樸近者改土設流酌其因革規制一新矣
東 川 府 輿 圗
東川發脈於尋甸月狐山經凉水井至府境之波羅箐左蔓海而右以濯建為府治金沙牛欄兩江環遶近接霑尋屹為㑹城要地前此逺属四川且委之禄氏承襲尋讎搆釁百年未有寧宇
本朝設流以来復改隸滇南非若成都之鞭長不及其頑梗不悛者既苗薅而髮櫛之休養生息巍然為滇北藩蔽矣
昭 通 府 輿 圗
昭通古竇地甸發脈於曲靖之宣威州北入貴州威寧州過牛街子經得勝坡入府境至二木那建府治焉右循牛欄江畔經魯甸至九蓮峰為永善縣治左自角魁河以東重山複嶺為鎮雄州治向者屬於四川東接水西西通㑹理川黔交界閒久為諸夷盤踞自改隸滇省平定土夷以後疆以周索錫之嘉名遂成樂土矣
普 洱 府 輿 圗
普洱自
本朝康熙三年改隸元江始移通判分守雍正七年建府置兵遂為極邊重鎮其地出於鎮沅烏連山把邊江界其左九龍江界其右玉屏與太乙諸山環拱聳峙府治在焉思茅處其髙偏十二板納咸資控制攸樂又逺在極南密邇車里且東西與老撾阿瓦接壤雖多瘴癘實稱阨塞向時棄之徼外使千里幅員坐成榛莽今則置郡而分守之戒休董威
國家聲教訖於無方揆之禹迹宏逺矣
大 理 府 輿 圗
大理西迤名區所轄四州三縣自鶴慶觀音山西過黑水河至罷谷為浪穹縣至雲龍山為鄧川州南入上闗蒼山十九峯横列如屏蒙氏據作西都即今之府治是已其東為賔川州稍南為雲南縣俱自梁王山發脈趙州在下闗外别從定西嶺分支雲龍州西隔漾濞江又来自麗江之舊蘭州而另為一脈者也鶴麗在其上游永昌為其後户東控楚姚南連蒙景怒江洱海之險水目昆彌之峻表裏山河西南之重鎮也
楚 雄 府 輿 圗
楚雄西迤之咽喉也地居滇省之中治居岡脊之上所轄二州三縣及附近之琅黑二井山脈来自趙州之定西嶺過姚安之普淜入府境一折為九臺為府治之鎮山再折為碧藏入南安州又過烏龍嶺置廣通縣惟鎮南州别從英武南出定逺縣又自鎮南東分寳應山琅井之原也真武洞之絶頂峯黑井之主也龍川江出其北禮社江經其南東通省會西連大理姚安北作屏藩元江承其下委雖曰一綫通衢實挈全省樞要
姚 安 府 輿 圗
姚安古髳濮地山與鎮南定逺同祖自普淜北折至大哨分支經普昌闗一由老虎哨至龜祥山建為府治一由仙景山出黎武為大姚縣白井即在境内泡江右界龍川左環金沙横繞其北崇山修谷廣野平疇形勢最為雄險漢設弄棟青蛉唐置姚州都督武侯渡瀘取道於兹地利可知矣
永 昌 府 輿 圗
永昌在瀾滄江外山自怒夷中南来經行數百里起甘松開虎嶂棲賢諸山建府治置重鎮焉永平在蘭滄江内逺出舊蘭州而與雲龍同脈騰越在潞江龍川江外又自野人地界經滇灘闗起巃嵸過干峩山而逆入者也吐畨野人遥連西北三宣六慰錯處西南獨以東面接壤大理順寧乃控制邊陲之重地明之中葉築八闗以固疆圉猶不免時有侵軼今則
皇威遐暢鴞集泮林咸懐我好音矣
鶴 慶 府 輿 圗
鶴慶之地與麗江犬牙相入麗江居滇南上游鶴慶之維西魯甸又居麗江之上游故麗江漢藪老君諸山皆自魯甸来而鶴慶府治之覆釡山與劍川州治之金華山又皆自麗江老君山来者也惟中甸居府治之北境逺在金沙江外實為鶴麗之藩籬曩者棄為甌脫門户尚虞其孤今則窮荒稽服故地来歸巴塘拖枝閒設城置戍不惟居重可以御輕而疆圉式廓擬之九有有截何以加哉
順 寧 府 輿 圗
順寧慶甸舊疆也其山初與永昌共脈自永昌之石㵎分支過哀牢至府境起九樓經樂平至鳳山建為府治雲州自泮山東分右甸從明山南發永鎮闗分水嶺又自右甸分支而訖於孟定者也谿谷阻深雄闗峻峙外藉諸猛為藩籬内以蒙永作屏蔽亦邊方阨塞之區
永 北 府 輿 圗
永北在金沙江外其地發於蒙番大雪山經舊永寧厯廢蒗蕖循觀音河至海𦝫舖折為府治三面臨江千峯遶郭北拒蒙番東阻蠻部掎角鶴慶作大理之藩籬引控諸司為姚安之屏蔽添置重鎮永固封疆邊籌備矣
麗 江 府 輿 圗
麗江古越巂屬地發脈於老君山東過石鼓經阿喜汛至象嶺之麓建府治焉
本朝雍正元年設流官築城池為極邊重地黄山西環吳烈東峙漾工襟帶西南金沙繞其東北坵塘作鶴慶之咽喉石門實吐番之要路元世祖革囊濟江取道於此我
朝天威逺播中甸復歸
廟謀所及坤維奠焉固不徒誇形勢也
䝉 化 府 輿 圗
蒙化為細奴邏耕牧地幅員甚狹
本朝雍正八年裁楚雄定邊縣隸之始加式廓焉其山起於定西嶺至甸頭東分由伏虎山入盟石為府治西為天耳山過巃𭖂則景東諸府之原也陽江繞其西北靈應雄於東南雖僻在葉榆下流而四山環拱形勢險固
景 東 府 輿 圗
景東為南詔銀生舊地其原出於蒙化之天耳山入府境為蒙樂山綿亘三百餘里府治建於其麓鶴籠北拱錦屏南開蘭滄右環把邊左界幅貟雖不甚廣而形勝最為完密據鎮沅之上游扼魯魁之吭臂
威 逺 輿 圗
威逺舊為土州
本朝始改設流官同知於舊州北百二十里之抱母井用建治所兼筦鹽筴之利其山脈来自鎮沅之波弄山杉木江自恩樂迤𨓦而南環抱治前寳谷江源自景東流繞治右而蘭滄一江界其西北會境内諸水南注於九龍據普洱之上游作鎮沅之南蔽焉磊鐘白馬諸山嵯峩嵽𡺼猓僰雜居江外密箐重崕接連阿瓦自設流以来翦其鯨鯢就我疆索漸闢蠶叢矣
雲 南 諸 江 發 源 圗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雲南通志卷二
星野〈附氣𠉀〉
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固已而學士大夫每難言之豈非以人道邇天道逺非所知耶滇之星野諸家聚訟紛紛自唐一行井之論與班氏符而何承天郭守敬劉基皆守之亦可謂定論矣天下事非有確知灼見而偶據傳聞遂生異説豈往聖郭公夏五之意乎兹於躔度分杪悉依前志所載至於氣𠉀寒煖則因地勢為移易可考而知也因附書焉志星野
井宿步天歌
井 八星近列河中靜一星名鉞井邊安兩河各三南北正天罇三星井上頭罇上横列五諸侯侯上北河西積水欲覓積薪東畔是鉞下四星名水府水府東邊四星序四瀆横列南河裏南河下頭是軍市軍市圓十三星中有一箇野雞精孫子丈人市下列各立兩星從東説闕邱兩箇南河東邱下一狼光蒙茸左畔九箇彎弧弓一矢擬射頑狼胷有箇老人南極中春秋出入夀無窮
宿步天歌
四星冊方似木櫃中央白者積屍氣上四星是爟位天狗七星下是外厨六閒栁星次天社六箇弧東倚社東一星是天紀
井躔度攷
東井八星輿四星南方朱鳥七宿之首與目也按古厯法井宿赤道三十三度三十一分黄道三十一度三分宿赤道二度二十分黄道二度二十一分
本朝厯度井宿三十一度宿五度皆屬未宫漢天文志起井十六度唐志起井十二度晉志與費直皆同唐志蔡邕起井十度明起井九度一十八分四十一杪
本朝起井初度葢以赤道分天之中亘古不易黄道為日月五星之常道不能不因嵗差而變易也論分野者惟以赤道為準井之星於分為秦於野為雍梁二州為巨蠏宫為鶉首未宫井宿則雨水昏中宿則春分昏中
北極出度攷
雲南北極出地二十二度四時之日皆出卯入酉其間微分初刻正刻耳與京師出寅入戌出辰入申之不同者以京師北極出地四十度强故也
雲南表景度分
春分四度五十一分 夏至十九分
秋分與春分同 冬至十二度十三分
井宿昏旦攷〈宿同〉
六月〈旦在卯〉 七月〈旦在辰〉
八月〈旦在巳〉 九月〈旦在午〉
十月〈旦在未〉 十一月〈旦在申〉
十二月〈旦在酉〉 十一月〈昏在卯〉
十二月〈昏在辰〉 正月〈昏在巳〉
二月〈昏在午〉 三月〈昏在未〉
四月〈昏在申〉 五月〈昏在酉〉
星野攷辨
周禮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所封之域其後星經散亡惟漢地理志載分野始詳而鄭康成十二次之分大率因之晉天文志云班固取三統厯以十二次配十二野及費直周易分野蔡邕月令章句後魏太史令陳卓定羣國所入宿度固已詳言之矣而舊志載滇分野雜引星經卒無定論其曰太白主益州葢太白秦分神主華岳華山屬少隂萬物由此而化生故金星位焉又少昊為白帝治西岳上應井之精下鎮秦之分野故天官書曰秦之疆也𠉀在太白太白主秦晉巴蜀羌髳諸國梁雍以西之地皆屬焉是太白主益州之説葢通秦蜀而言非専為滇言之也又曰北斗第二星主益州星經以五亥夜𠉀北斗第二星乙亥為漢中丁亥為永昌己亥為巴郡牂牁辛亥為廣陵癸亥為犍為觀象玩占曰北斗一星主秦二星主楚三星主梁四星主吳五星主趙六星主燕七星主齊則北斗第二星非専主益州分野明矣司馬遷曰觜觿參益州東井輿雍州班固則曰秦地東井輿之分其界盡於西南牂牁越巂益州固去遷未逺若以史遷之言為然不當輒有異同而唐志亦曰東井輿鶉首也西南盡犍為越巂益州之地東至牂牁則滇之當主井已有確據而志滇者猶以迤東為觜參迤西為井得非襲乎星經之説而未攷乎分野之實耶夫分野之定起於井唐一行以山河兩戒論星野謂南河北河分夾東井為天之闕門主闗梁所以界天之南北也故北河曰北戒為北戌衡星南河曰南戒為南戌權星兩戒之間七曜之中道出焉春分昏中兩河當於午位就此時之中星觀之井在赤道之北黄道經其内恰值嵩髙之上以是知天之髙者惟北辰而井與北極最近地之髙者惟崑崙而秦蜀滇與崑崙為近故定分野者必以此為準矣又天漢經井自井而向西北參觜次之畢昴次之婁胃奎璧室又次之此由西北而漸下之大略也自井而向東南南河次之輿弧矢次之栁星張翼軫又次之此由東南而漸下之大略也故天官家以黄河内外水之歸東海者為北河以長江内外水之歸南海者為南河因水勢南北分合為星野南北所主此又自天漢而斷之也夫南河北河兩星列井南北於此求之秦在西北則黄道所經之井即秦分野蜀在秦西南則近參之井即蜀分野滇又在蜀之南則近之井即滇分野是滇在井之間明矣且天狼弧矢在井南主南夷之地占南夷者必於狼則志滇分野者亦必於井此又象之可據者也雖天道渺茫非可臆測而以雲漢與地勢揆之亦概可識矣世有甘石當必辨之又考四川成都井分野入參一度順慶參井松潘疊溪觜參東川屬參今東川改𨽻雲南則以南詔次鶉首之位推之滇之迤東連參入井迤西則連井入云
氣𠉀〈附〉
雲南全省
滇南地列坤隅得土冲氣省會之區地勢開濶四時協序氣𠉀尤和環拱之澂武楚姚諸郡無祁寒溽暑大略相同兩迤迢隔寒熱各殊北鄙風髙故麗江大寒有長年不消之雪南維地下故元江大熱有一嵗兩穫之禾普洱鎮沅時有炎蒸瘴癘鶴慶永北亦多飛雪嚴霜至迤東之曲靖東川昭通較省會為寒開化臨安廣南廣西較省會為熱迤西之順寧䝉化景東則微熱大理永昌則微寒雖有不齊非甚懸絶諺云四時多似夏一雨便成冬可因是以知其概云
雲南府
岡巒環繞川澤渟溝瀆通流原田廣衍風雖髙而不烈節雖變而長温所屬州縣約略皆同
曲靖府
土曠風多霜繁霧重氣𠉀微寒榖宜晚稻
臨安府
四序恒温不裘不葛至河底沿江則炎熱如蒸夏秋有瘴雖屬郡治氣𠉀大殊
澂江府
地鄰省會土厚川平氣𠉀温和無大寒暑
武定府
氣𠉀之和差類首郡惟所屬元謀縣炎熱有瘴與府頓殊
廣西府
山曠多風氣燠少雪花木長茂禾黍並登
廣南府
地少雪霜山多嵐霧三時瘴癘至冬始消氣𠉀頗類元江
元江府
地多瘴癘沿江炎熱雖届隆冬猶如春月離城髙處即覺微凉一郡之中氣𠉀頓别地宜耕種一嵗再收
開化府
春夏多炎隆冬無雪較元江差覺平和
鎮沅府
初春即熱隆冬不寒山嵐瘴癘亦時有之
東川府
四序寒而多風夏月積雨即類初冬至碧谷壩小江可可江邊則又大熱有瘴
昭通府
風氣之寒較甚東川灌溉不乏流泉而種植最防霜霰榖宜晚稻多藝荍麰
普洱府
地處炎荒山多溽暑雪霜罕見嵐瘴時侵
大理府
蒼山積雪盛夏難消洱海長風春冬更烈地髙氣涼近郡皆然惟賔川彌渡則勢就平夷煙村稠宻炎熱倍甚物産較多
楚雄府
山髙野曠土厚風和四氣同功最宜穀麥惟西北微寒東南微熱又稍異焉
姚安府
四氣和平寒暄不極雲開日暖雨過風涼然土氣瘠薄六榖之餘不滋他産
永昌府
山川曠逺原隰寛平氣𠉀温和土宜禾稻至風髙雨涼與大理無異
鶴慶府
山髙多雪氣肅風寒一雨即冬盛夏無暑厥土稍薄物産無多
順寧府
寒燠不齊沿江多熱平壤則和水温土厚五榖易成所屬雲州則地氣炎蒸時有嵐瘴
永北府
壤接吐番地髙風冷三冬多雪盛夏始温順州永寧氣𠉀略似
麗江府
地近吐番多寒少熱夏猶積雪不産禾稻頗有邊塞之氣
蒙化府
土厚風和霜雪少侵種植易茂但泉源不廣灌溉難周糓惟荍麰易熟
景東府
地僻林深氣頗温燠霜雪希有草木不凋
雲南通志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
雲南通志卷三
山川
周禮職方氏載九州之域必記名山大川以疆界逓更山川不易也滇處梁州境内位列坤維遙作神京藩衛山如㸃蒼絳雲水則金沙蘭滄迴薄日月盪沃雲霞葢宇宙磅礴渾淪之氣盤結於邊隅以壯中原之闗軸者
國家道化丕隆懐柔禮備車書萬里海嶽效靈梯航阻絶之境咸耀於光明生當
盛世者登臨俯仰之餘恍然見徳業之崇峻化澤之宏深直與雪嶺滄江共流峙於無窮也已志山川
雲南府
昆明縣〈附郭〉 五華山〈在城中由螺峰疊巘而下端麗尊嚴諸山朝拱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總督范承勲建拜雲亭於上為習儀祝聖之所雍正五年總督鄂爾泰又加擴充丹雘六年十月二十九日恭值萬夀令節文武官民正肅〉
〈嵩呼忽覩五色卿雲祥光璀燦歴辰巳午三時十一月朔日復現萬目瞻仰稱為盛事〉祖遍山〈在五華山左上建大徳寺中有雙塔俗名雙塔寺〉螺峰山〈在五華山後有巖曰盤坤曰補陀危巒曲磴旋轉如螺總督范承勲建亭於上題曰衲霞下有幽谷潮音二洞〉金馬山〈在城東十里山如覆盂相傳阿育王季子至徳呼馬於此俗名呼馬山有金馬祠又傳山有金馬隠現故名〉抹葱山〈在城東二十里一名扶葱山〉萬徳山〈在城南十里〉赤甲壁山〈在城西十里俗名石鼻山〉玉案山〈在城西二十里又名列和䝉山其頂方平髙出衆山狀類石枰故俗名碁盤山下有菩提泉〉進耳山〈在城西二十五里三峰並峙一名筆架山〉碧雞山〈在城西三十里迤西通衢昔傳有鳯鳴於上土人呼為碧雞故名下臨滇池蒼崖百尋綠陂千頃月映澄波雲横絶頂省會大觀也又漢書宣帝時方士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可祭而致遣王褒入蜀求之註云金形似馬碧形似雞褒有移金馬碧雞神文見藝文志〉髙嶢山〈在碧雞山南明楊慎寓此舊有祠燬總督范承勲建碧嶢書院〉太華山〈在碧雞山西南峭壁嶙峋蒼崖雄峙其麓為太平山其左為華亭山皆名勝也〉羅漢山〈在太華山西南巉崖絶壁下俯滇池其上夷險相埓聯綿幽奥相傳為梁王避暑處〉大鼔浪山 小鼔浪山〈俱在羅漢山西南為漁舟棲泊之所又南五里為觀音山孤峰突兀宛如文筆〉銀錠山〈在城西北五里由𨹁山來折入商山為省治〉聚仙山〈在城西北三十里黑林堡上有洞舊名西華石乳嵌結狀若芙蓉俯瞰川原烟雲萬狀總督范承勲題曰五色芝房〉三華山〈在聚仙山北五里巃嵸迴合石磴盤旋有寺名妙髙〉𨹁山〈在城北二十里俗名蛇山丹崖翠壁蜿蜒而來鸞停鵠立省會主山也下有清泉名蓮花池浴之可去風疾〉文殊山〈在城北二十里有寺有泉皆名文殊〉龍泉山〈在城東北二十里一名太極山峭蒨縈紆仙靈窟宅上有真人宫下即黑龍潭也〉松華山〈在龍泉山東北十里聯絡十二峰極嶙峋深秀之竒〉鳴鳯山〈在城東北二十里舊名鸚鵡明巡撫陳用賓易今名且稱其山光靈異景物葳蕤九龍奔朝雙鳯翔舞皆實錄也上有太和宫諸勝〉富民縣 洞口山〈在城東南三里有洞前後相通水從中出會安寧河〉靈芝山〈在城西南二里舊名赤晟化山元初建寺闢基得靈芝五本故名〉卧雲山〈在城西五里峰列如屏上有白塔〉魯卧山〈在城西十里一名魯和山〉蒙課卧山〈在城西十里今名無怯和山〉顛卧山〈在城西北十里一名顛和山名勝志稱縣有三卧謂顛卧魯卧蒙課卧也卧譯為和〉九峰山〈在城西北二十里竒峰九出層巒疊翠為縣治主山〉黄弄山〈在城北十五里〉小石嶺〈在城南中有諸葛洞相傳武侯南征置營於此一名諸葛營〉飛翠巖〈在城西五里邑令張鑰建醒心亭於上〉河上洞〈在城西十里内寛平爽塏石有如鐘鼓鳥獸形者昔傳髙僧住錫於此〉宜良縣 雉山〈在城内正南一名南門山明嘉靖七年有彩雉雙飛故名縣之雄山也〉三台山〈在城東五里三峰聳翠朝拱縣治〉龍山〈在三台山後層巒髙聳雙峰挺秀環縣治焉〉客争容山〈在城東十里舊名黎摩挹髙出雲表為縣鎮山〉雲泉山〈在城東南二十里峭壁清流林木蒼翠為邑中勝景〉涌金山〈在城西南二十里前有湯池上建火龍寺〉雲臺山〈在城西南五十里四山環繞烟雲凝結〉巖泉山〈在城西五里連峰疊嶂翠積層崖石涌清泉名曰潄玉世傳内有金蟬隠現〉水井山〈在城西十里舊名觀音其南曰巖泉〉笮箐山〈在城西四十里〉蓬萊山〈在城北十里一名晒袍山明萬厯間知縣羅任建塔於上〉北樂山〈在城北二十里舊名播雄又名寳洪赤江環繞雄踞治北〉象鼻嶺〈在城西北十里俗名老大坡山髙路險赴省通衢〉七孔坡〈在城西北四十里峭壁嵳峩石磴層疊達省要路〉紅石巖〈在城南四十里峰髙千仞兩岸壁立一縣之水從此洩入鐵池河〉仙人洞〈在城南十五里射雞村山畔内有石龍馬等像相傳有仙人往來時聞洞中有聲〉羅次縣 玉龍山〈在城東五里澗底涌泉勢若噴玉〉崛𡽀山〈在城東十五里一名穹盪又名青山為縣主山峰巒髙聳山雲出沒土人以卜隂晴〉九成山〈在城南二十五里一名九涌山竒峰壁立九澗飛流為學宫之面山〉金鳯山〈在城西五里其形如鳯俗呼金字山〉百華山〈在城北二十五里山頂與和曲分界春時山花遍嶺色如雲錦〉子望母山〈有二一在城西五十里一在城東北四十里蠻名苴麽崱褒山譯云子望母山以兩山相對而名〉分水嶺〈在城東十里二水分流北入金沙南歸禮社〉九岳坪〈在城東南三十里九嶺相連赴省孔道〉晉寧州 梅溪山〈在城東三里有龍馬跡相傳晉太元中寧州刺史費統見龍馬於此〉印山〈在梅溪山下左有唐仙嶺相傳唐時有仙飛昇於此〉萬松山〈在城東五里一名盤龍山元時建寺題曰萬松古刹〉五龍山〈在城東南五里下有龍湫五一名小石屏山〉光長山〈在城南十里俗名小梁王山北瞰滇池山腹空洞扣之有鐘鼓聲〉金砂山〈在城西五里山産砂石色如流金其頂坦平相傳梁王演武於上號為金沙武庫〉望鶴山〈在城西五里昔有鶴巢其上故名〉呈貢縣 軍營山〈在城東里許傳為諸葛武侯駐兵處〉紗㡌山〈在城東十里上有明驃騎將軍沐詳墓〉月角山〈在城東三十五里上有石城周遭縁曲徑入石門石柱儼若天造山下出泉名蓮花池〉羅藏山〈在城東五十里巉嵓𨺗絶上有池名飲馬又有元梁王屯兵寨俗名梁王山〉海寳山〈在城東南五十里孤峰特起俯臨滇池有石光明潤澤故名海寳〉龍翔山〈在城南里許〉象山〈在城南十五里〉萬福山〈在城北縣治建其下又名三台山俯瞰滇池風帆雲影錯落目中〉安寧州 太極山〈在城内危石如屏文類古琴斷漆雙株梅樹倚石而生〉圭山〈在城内俗名白華山其形如圭〉龍寳山〈在城東二里山勢起伏如龍前有小邱如綴珠狀〉洛陽山〈在城東十里峰巒峭立昔段氏鐫羅漢像於石壁上有禹碑〉彩鳯山〈在城南一十五里峰巒秀拔儼如鳯羽〉白鶴山〈在城南三十里舊三泊縣西南二十里相傳有鶴巢其上故名〉光熠山〈在舊縣西南三十里其上有小城〉雲龍山〈在舊縣西北十五里一名天馬雙峰屹立巔雲聚散可驗隂晴〉葱蒙卧山〈在舊縣北三十里上有漢人故城及唐王仁求碑〉羅青山〈在城西二里山下出泉味甘而冽〉岈𡽀山〈在城西北五里州治主山也山出煎鹽水又産仙茅花〉葱山〈在城西北十里一名龍山其北為鳯城山建曹溪寺有優曇花〉岱晟山〈在城北十五里一名坎山又名筆架山〉祿豐縣西山〈在城西三里上建學宫〉三次和山〈在城西五里蒼翠如屏〉鰲頭山
〈在城西十里峰巒突起環抱邑治〉南平山〈在城西十五里三面險絶南峰稍平故名〉象頭山〈在城北十里其形如象〉五臺山〈在城北五十里連峰疊嶂積翠層嵐〉姚陵山〈在城東北三十里舊名驥琮籠蠻語呼城曰籠孤峰挺秀為縣鎮山其巔有泉古寨存焉〉昆陽州寳應山〈在城東南十里〉金龜山〈在城南十五里狀若伏龜羣流環繞松竹蓊翳上有飛閣〉月山〈在城西州治建其下形如半月三山環拱俗稱三星伴月州主山也〉鳯儀山〈在城西三里山形如鳯俯視滇海如在鏡中〉金屏山〈在城西四里雲蒸霞蔚鳯翥鸞鶱為州屏障〉長松山〈在城西五里螺峰雙髻松竹交森上有靈泉香卉為州名勝〉珊蒙果山〈在城西十里三峰秀列〉石頭山〈在城西三十里下有翻水洞水泉滭沸深不可測〉望州山〈在城北十里迴盻州治〉仙卧山〈在城東北十里一名白鳥山〉三元峰〈在城南十五里三峰並秀上干青雲〉易門縣 龜山〈在城内其形似龜依麓為城民居環繞其下〉鼓山〈在城東十里林木幽深竒花掩映〉旗山〈在城東十餘里峰巒峻秀形如列幟〉黎崖山〈在城南五十里一名馬頭山明巡撫鄒應龍斬馬誓蠻於上故又名斬馬山〉祿益山〈在城西一百里綿亘髙迥上有閟依土城昔為鄯闡邊戍之所〉智勇山〈在城北里許一名娘當山形如覆釜下臨縣城〉登龍山〈在城東北十三里〉元武洞〈在城南斬馬山之後窅然一竅入數武别有天光石上溜紋有如幢如節如將軍者土人增飾為闗帝像生氣凛然内宏敞可容數百人旁列石鐘鼓擊之噌𠴈有聲〉龍口洞〈在城西五里楊慎遊此有詩〉嵩明州 黃龍山〈在城内山勢層疊狀若盤龍州治主山一名蛇山〉秀嵩山〈在城東三十里俗名搖鈴山髙插霄漢上有洗甲池昔孟獲立寨於此明洪武時吳雲盡節處南一峰曰小秀嵩〉敕雺山〈在城東四十里相傳蒙世隆征烏蒙得四女歸至此山四女遙望故鄉徘徊吁歎忽山巔霧起結為三峰蠻謂三為欶霧為雺故名山形嵂崒南望滇土諸山悉歸指顧〉楊林山〈在城東南二十五里舊楊林縣羣峰錯列山麓立石其狀如羊〉屼𱛋山〈在舊縣西南十里廣百餘里西連呈貢東接宜良絶頂有石如馬首逺近禱祀以氊𲁄裹之一名烏納山土人呼馬首為烏納故名〉鳯谿山〈在城南十里山下有泉水噴如珠明知州唐階設嵩髙營於上遺址尚存〉竹雄山〈在城南三十里横亘如屏〉靈雲山〈在城西五里林木隂森雙泉瀉碧〉登花山〈在城西五十里一名抹摐山野花滿山攢簇如錦土人呼為聚八仙花遊人每登賞焉〉東葛勒山〈在城西北三十里髙出衆山太華滇池朗然在目〉彌雄山〈在城北二十里蒼崖疊出蔚然深秀一名彌秀〉羅錦山〈在城東北十五里俗名鳯嶺丹崖峭壁文如羅錦〉
昆明縣〈附郭〉 滇池〈在城南一名昆明池周三百餘里滙盤龍江黄龍潭諸水史稱源廣末狹有似倒流故曰滇一説凡水皆東此獨徂西而下也〉九龍池〈在城内五華山右俗名菜海昔名栁營為沐氏之别業雍正六年總督鄂爾泰奉㫖建御龍寺於北岸〉綠水河〈在城内祖遍山南由城東入滇池〉盤龍江〈在城東門外源出邵甸凡九十九泉合流入滇池詳見水利〉金稜河〈在城東十里一名金汁河堤上舊植黄花故名詳見水利〉寳象河〈在城南二十里源出上板橋分瀉至官渡入於滇池詳見水利〉澄清河〈在城西青草湖内七八月間横流汎漲此水獨清〉海源河〈在城西二十里聚仙山下即海源洞一名鴛鴦池流入青草湖内詳見水利〉銀稜河〈在城北十里一名銀汁河舊時堤上多白花故名詳見水利〉西湖〈即滇池上流一名積波池俗名青草湖荇藻長青蘭橈競泛中産衣鉢蓮花内有近華浦為滇名勝〉龍湫〈在城東三十里板橋驛山皆竒石石竇中兩湫疊出一名觀音塘〉龍淙〈在城西二十里舊名白龍泉總督范承勲易今名有龍淙石崖聽瀑樓墨雨庵一草亭宛轉溪石香橋顛丈卧石小巫峽小龍湫諸勝〉瀑布泉〈在城西二十里寶珠寺後崖髙數丈瀉珠濺玉聲徹里許〉三龍泉〈一在城西勒甸村一在城北門外商山其在羅漢山者産金線魚一名金魚泉〉寒泉〈有二一在城西髙嶢里一在城北上莊村〉湧泉〈出城北𨹁山湧泉寺中一清潔流為曲池〉黄龍潭〈在城東六十里為馬料河之源〉黑龍潭〈在城北三十里其水深黝有魚二種各不相雜禱雨輒應〉横山水洞〈在城西三十里詳見水利〉清侯井〈在城内布政司署中昔髙智昇領鄯闡牧建宅得泉因號清侯〉闡侯井〈在城内土人取以染紅鮮明異於他水一名茜紅井〉石井〈在城内旗纛廟中味與吳井同美〉吳井〈在城東三里菊花村其水獨重味甘冽汲而貯之日久不變〉臙脂巷井〈在城南門外作酒甚佳〉富民縣 大河〈在城東十里一名安寧河源出滇池經安寧入縣達禄勸州為普渡河入金沙江〉清水河〈在城北八里源出羅次縣經太平橋東入大河〉夷扎郎水〈在城東南五里一名大營河流入大河〉農納水〈在城北五十里源出武定界北流入大河〉龍泉〈在城南五里俗傳有龍怪立祠祀之〉紅蓮沼〈在城東南五里舊有荷花今為覺江寺號龍池禱而輒應〉宜良縣 大池江〈在城東五里源出霑益州經陸涼南流入縣至紅石崖名鐵池河〉大赤江〈在城北五里源出楊林花魚潭東入大池江〉大城江〈在城北十里源出舊陽宗經湯池入水井坡出江頭村東注大池江〉黑泥河〈在城南五十里詳見水利〉湯池〈在城西南三十五里詳見水利〉九龍池〈在城西巖泉山後詳見水利〉白龍潭〈在城西七里廣僅尺餘水涌如沸〉大龍洞〈在城東南十五里詳見水利〉羅次縣 北城河〈在城東二里源出穹盪山由東繞西囘環如帶〉金水河〈在城西八里發源九涌山自南流北復折而南入祿豐星宿江〉沙摩溪〈在城西自富民境流入縣界南達祿豐縣為大溪〉黑箐龍潭〈在城西四十里其潭深邃多雲霧禱雨輒應〉晉寧州盤龍河〈在城東南一里許出山澗中經梅溪山歸大壩河〉大壩河〈在城東南二里〉
〈許源自河陽之闗索嶺經石碑村北合大堡河〉大堡河〈在城南五十里源自新興經永寧郷四通橋西注滇池〉金沙草湖〈在城西五里金沙村週迴十餘里即滇池濱也自牛戀鄉至河泊所水中有石路為滇池分界〉仙泉〈在城南五十里大堡莊後水流山峽四時清涼〉黑白龍潭〈在城南六十里兩潭相望合流入大堡河〉呈貢縣 洛龍河〈在城東十里源出黒白二龍潭〉馬料河〈在城北五里源從板橋驛流入縣界〉寒泉〈在城南三十里舊歸化縣界寒氣侵骨浴之可療熱病〉靈源泉〈在城西南一十五里〉交七浦〈在城東六十里廣二百餘畝〉安寧州 沙河〈在城東南二里源發清水闗流入螳螂川〉資利河〈在城南二十五里舊三泊縣南與望洋鳴蟻二河縈抱縣治為三泊溪舊縣得名以此〉螳螂川〈在城東闗外水中有洲形類螳螂故名源出滇池經富民縣北去〉石淙〈在螳螂川中有石如砥柱水觸有聲琤琮成韻〉碧玉泉〈在城北十里泉出崖穴清潔香温澄徹見底石皆深碧如玉明楊慎題為天下第一湯〉聖水泉〈在城北十五里曹溪寺左其水一日三潮又名海眼泉〉龍泉〈在曹溪寺右水勢噴濺瑩潔如珠又號沸珠泉本朝康熙間總督范承勲題〉祿豐縣 星宿江〈在城西門外一名大河其源有二一出羅次九涌山一出和曲百花山由縣境合流入易門為九渡河〉南河〈在城南十里會衆水入大河〉東河〈在城北五里源出羅次分水嶺至縣入星宿江〉大溪〈在城東三十里自羅次來經縣南入易門界〉昆陽州 渠濫江〈在城東五里北入滇池〉東湖〈在城東徴元閣前俗名草海蓮藻交鋪桃栁掩映漁舟賈舶絡繹其中北有梁王玉帶堤〉海口〈在城北三十五里海門村滇池之水從此流入螳螂川〉古龍泉〈在城西二里〉三洞泉〈在城北三十里平定鄉石洞凡三皆清潔毫髪可鑒〉萬户井〈在城内循禮坊〉易門縣 易江〈在城東十五里自羅衣島入綠汁江為城東襟帶〉綠汁江〈在城西六十里由九渡河經南安州界至縣南入禮社江〉九渡河〈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自祿豐星宿江流至縣界即綠汁江上流〉大龍泉〈在城西五里一名普濟龍潭水自石洞流出〉小龍泉〈在城西北三里〉烏龍潭〈有二一在城東十里一在城西六十里其水深黝産嘉魚取之則風雷頻作禱雨立應〉嵩明州 盤龍江〈在城西北五十里自邵甸界流入昆明池〉龍巨河〈在城東十里一名龍濟溪源出尋甸州果馬山經州境流入嘉利澤〉對龍河〈在城西南四十里兩泉對出合入嘉利澤〉邵甸河〈在城西六十里源有二皆出尋甸州梁王山西北一自牧羊村歴核桃村一自屈澤屯至髙倉合流入盤龍江〉嘉利澤〈在城東南二十五里一名楊林澤衆水交滙周百餘里流入尋甸州為牛欄江〉響水〈在城西三十里飛湍瀑流聲聞數十里〉牧羊水〈在城西五十里詳見水利〉羅錦泉〈在城東十里羅錦村〉天池泉〈在城東南二十五里楊林城内廣可數畝蓄水便民〉
曲靖府
南寧縣〈附郭〉 青龍山〈在城東二十里一名朗目山又名黄榜山其色蒼翠逺望如屏〉紫溪山〈在城東三十里明初越州蠻阿資叛沐春討之至紫溪山敗其黨直抵龍窩擒之即此〉蓮花山〈在城東南三十里與真峰山對峙〉湯池山〈在城南二十里明洪武中征越州沐英駐師於此〉分秦山〈在城西南十里即石寳山四望平原孤峰特立藤蘿石壁鳥道縈迴相傳武侯南征與諸蠻會盟於此〉負金山〈在城西南十五里石多青黑色可琢為硯〉真峰山〈在城西南二十里怪石嵌空林巒秀麗山半有彌陀崖後有普賢洞〉勝峰山〈在城西二里一名妙髙山嶙峋聳拔為羣峰望明洪武中西平侯沐英勝達里麻於此〉翠峰山〈在城西北三十里為府城屏障〉龍華山〈在城北二十里阿幢河源出此〉觀音巖〈在城南二十五里臨瀟湘河巖石陡絶有洞可容數百人〉霑益州 伯蒙山〈在城東南二十里髙出衆山之上〉堆涌山〈在城東南一百里延亘二百餘里峰巒突如涌出故名〉鳯凰山〈在城西二十里〉龍華山〈在城北二十五里有龍華古刹〉炎方山〈在城北六十里有炎方驛〉黎山〈在城北八十里林木蓊蔚逺望蒼然〉北山〈在城東北五里上有古寺一名象山〉羅山〈在城東北九十里上有龍湫〉花山洞〈在城北一百里為交河之源〉陸涼州 邱雄山〈在城東七里上有方池水無盈縮其碧如玉〉石門山〈在城東南四十里石笋森列其狀如門〉鳯雛山〈在城南三十里羣山碨磊形如雛鳯相依〉終南山〈在城南三十里東南險阨〉月岈山〈在城南三十五里形如偃月景極幽僻〉部封山〈在城西四十里佳木蔚然舊芳華縣之名本此〉木容山〈在城西北二十五里野竹虬松蒼秀可挹〉滿戍山〈在城北二十里髙出羣峰林木蒼鬱〉馬龍州 龍鼎山〈在城東十里其形如鼎故名〉連雲山〈在城東南十五里一名松子山〉木容箐山〈在城東南六十里下有木容箐水流注瀟湘江〉羅犴侯山〈在城西境唐白水蠻冦邊趙孝祖敗之於此〉中和山〈在城西四十里發於屼𱛋中峰突兀左右層巒環列狀若旗鼓上有仙人洞玉龍潭〉多羅山〈在城北八里與伯刻山連髙峰插漢宛如天柱州之望山也〉伯刻山〈在城北十里〉羅平州 瑞霞山〈在城東五十里山後有泉噴薄林麓映日如霞上建白雲庵〉淑龍山〈在城東七十里四面險絶上寛平可容千家〉羅莊山〈在城東南六十里為林木之藪〉五臺山〈在城南五里〉鐘山〈在城南二十里端嚴峻峭形如覆鐘〉樓閣山〈在城南二十里為學宫屏障〉白蠟山〈在城西南十三里為州境望山〉磨盤山〈在城西北一里平地突起州境盡歸望中上建飛閣下有清泉〉八部山〈在城西北八十里髙二百餘丈〉祿布山〈在城北八十里髙百餘丈綿亘百里〉尋甸州哇山〈在城東十里一名落龍雄山峻若劍峰土人築寨於巔名曰安樂城〉龍頭山〈在城東四十里〉梁王山〈在城南七十里與嵩明接界〉巖蜂山〈在城南七十里山多蜂房土人採之名曰巖蜜〉蜂岡山〈在城南七十里可郎村上有水塘多産龜〉來鳯山〈在城西南三十里上有古刹下出温泉〉落耳山〈在城西南七十里山下有泉四時不竭〉楊磨山〈在城西南七十五里又名闗索嶺上有武侯祠〉三稜山〈在城西南二百里一名九龍山登其巔可望武定上有九十九泉〉隠毒山〈在城西八里山無嵐瘴鄉人夏月避暑其上〉勇克山〈在城西八里林壑幽邃積雪不消俗呼為雪山下有流泉為儻俸溪〉卧雲山〈在城西十里上有溪流飛瀉鋪練拖藍為州勝景〉果馬山〈在城西六十里下有流泉名果馬溪〉洗馬山〈在城西八十里傳土人曾據是山攻者謂其無水土人乃揚米花作洗馬狀遂不敢偪故名米花洗馬山〉玉屏山〈在城西北五里為州主山〉珀璫山〈在城北十里下有泉穿山流入螳螂河〉功山〈在城北五十里入東川要口俗譌作空山〉金鞍山〈在城北八十里〉五華山〈在城北二百里有古洞流泉〉月狐山〈在城東北八里一名鳯梧山傳宋時有狐拜月於此久而仙去〉怒勒峰〈在城西北百里外乞曲里東為東川阿汪界有水一俗呼為海多魚利土人賴之〉額吾峰〈在乞曲里上有清水塘下有温泉兩峰之間向有諸夷窟宅〉那多峰〈在乞曲里上有大石寨界接東川〉牌頭洞〈在城東三十里洞中石笋多類鳥獸之形〉法吐洞〈在城西卧雲山洞口有石牀石几土人燃炬入行可十里所見多怪狀懼不復入〉仙人洞〈在城北五里其洞幽深竒闢萬狀〉白龍洞〈在城北五里一名涌珠洞〉平彝縣 巒岡山〈在城東八里山勢崔嵬諸峰皆可俯視〉龍馬山〈在城南二十五里髙十五里三峰峙立中峰獨出為一縣之望〉祖慕山〈在城南一百三十里舊亦佐縣東南五里夷謂山之尊者為祖慕俗譌為宗孟山〉旱感山〈在舊縣東十五里禱雨輒應〉矣層山〈在舊縣西三里山有清泉居人皆汲飲之夷語水謂矣因名〉落蒙山〈在城西里許一名故城寨元初建羅山縣於此〉定南山〈在城西十里明沐英駐兵於此壘址尚存〉蒙洞山〈在城西北五里下有洪源洞〉宣威嶺〈在城東十五里滇黔交界迎送之盡境有亭曰萬里亭明景泰中巡按御史洪弼立坊其上曰滇南勝境黔旅至此覺山平天濶東望則箐霧嶂雲天限二方也〉揚威嶺〈在城西七里山險箐狹中多毒蛇〉清溪洞〈在城西三里許一名三臺洞洞口廣延數丈内有平臺石乳下滴成柱石牀石几俱備入里許旁有石縫僅容一人盤曲而升堂奥天然土人云入十餘里可通紫泉洞然幽祕杳冥鮮有至者〉紫泉洞〈在青溪洞後有臺髙數層水勢曲折可以流觴〉桂花洞〈在城北十里崖穴幽深洞外有老桂花時香滿山谷〉宣威州 石龍山〈在城東七里一名東山滇黔交界險阻要塞西麓有石蜿蜒如龍昔土官安邊與烏撒搆兵設營於此〉吳山〈在城東北五十里地名平川一峰突兀怪石峥嶸土人嘗避兵其上城址猶存〉翠屏巖〈在城北一百三十里可渡河北峭壁千尋草樹蒙茸天然屏障〉三臺洞〈在城西七十餘里洞内石乳嶙峋備諸物像〉
南寧縣〈附郭〉 瀟湘江〈在城南闗外一里許源出馬龍州繞勝蜂山入境與霑益北來諸水會於城東北達陸涼經羅平為南盤江〉白石江〈在城北五里明西平侯沐英勝達里麻於此〉南河〈在城東二十里衆水所滙下達陸涼〉阿幢河〈在城北二十里一名臘溪源出龍華山與交水河滙流〉雙河〈在城北三十里〉東海子〈在城東五里廣袤五十餘里每夏秋霖雨汪洋浩淼曲陽巨觀〉龍泉〈在城南十里〉温泉〈在城西南分秦山下〉珍珠泉〈在城北門外水色澄澈有泡如珠纍纍浮於水面〉霑益州 沙河〈在城東五里南流會交河〉文河〈在城東十五里自花山洞發源經州東北會臘溪水南流入瀟湘江〉臘溪河〈在城西十里出鳯凰山東流與交河會〉陸涼州 東湖〈在城東三十里夏秋水泛極目汪洋〉中埏澤〈在城東南七十里許瀟湘江諸水至是滙而為澤州境十八泉與南澗諸水皆注之〉南澗〈在城南二里由東南注於中埏澤〉馬龍州 響水河〈在城東二十五里源出石間潺湲有聲東流與瀟湘水會〉東河〈在城南二里一名瀟湘河〉西河〈在城西北五里一名九曲河〉靈泉〈在城東連雲山頂舊有僧建寺於上因山髙無水晨夕拜禱乃得兹泉〉大龍井〈在城東三里〉小龍井〈在城南三里〉涼水井〈在城南五里味甘而冽〉羅平州 以則江〈在城東北六十里〉八達河〈在城東南九十里源自霑益花山洞南經南寜為瀟湘江又南至陸涼匯為中埏澤折而西至宜良為大赤江舊陽宗縣明湖之水西來注之折而南經路南河陽為鐵池河星雲撫仙湖諸水西來注之又南至寧州會婆兮江又南過彌勒州巴盤江水東來注之又南過阿迷州瀘江樂蒙河諸水西南來注之折而東北入廣西府為盤江東過師宗州為混水江又東入州界邱北清水江之水南來注之州東北塊澤河諸水北來注之為八達河經粤西西林縣入於右江〉魯泥河〈在城南旋繞城外〉大渡河〈在城西南二里〉塊澤河〈在城東北六十里自舊亦佐縣流入州境會以則江大渡河諸水入八達河〉太液湖〈在城北半里築堤聚水周三里〉喜舊溪〈在城北十里發源陸涼入州繞白蠟山後流入盤江〉尋甸州 牛欄江〈在城東十里自嵩明嘉利澤來由南而北入宣威為車翁江〉寧革江〈在城西南一百六十里流入昆明界〉歸龍河〈在城南三里〉螳螂河〈在城北五里源出白龍洞俗名兔兒河〉車湖〈在城西三十里一名清水海四面皆山其水澄碧中産嘉魚〉冷水塘〈在城東五里俗名矣部烏泉發源七里橋下流為洗馬河分二派入車翁江〉平彝縣 小黄河〈在城南舊亦佐縣東百步即黄泥河四時水色常黄〉蒲織河〈在舊縣東南九十里中生九節蒲屈曲迴環盤繞水内〉塊澤河〈在舊縣南十五里發源白水驛下入羅平州界會以則江大渡河諸水入八達河〉十里河〈在城西南二里下合塊澤河水入羅平州界〉多羅海〈在城西十三里廣六七里遇霈雨則泛溢汪汪若海滇人見陂澤即名海故云〉鯉魚潭〈在清溪洞上天欲雨則濁晴則清〉雙碧潭〈在城東一里〉古城潭〈在城西一里古城寨下〉宣威州 勺諾江〈在城東三十里東南流入北盤江〉車翁江〈在城西一百六十里一名車洪江即牛欄江下流北入東川昭通界〉北盤江〈在城北一百二十里源出貴州威寧州東南流經州界又東南經貴州安南縣又東合於南盤江〉可渡河〈在城北一百三十里與威寧接壤滇黔交界為川陜入滇要路〉木冬河〈在城東北一百五十里即拖長江與可渡河交會入盤江〉鴉扒箐水〈在城西南三十五里流入車翁江〉
臨安府
建水州〈附郭〉 石巖山〈在城東十五里一名䝉山山麓有洞名巖洞異龍湖瀘江象冲諸河水流入其中復流出達阿迷州界其洞有三又稱閻洞遷客闗閎所闢也一曰水雲石乳倒垂千形萬態一曰南明上有兩竅陽光射入見石牀丹竈一曰萬象石燈懸崖隠隠聞風雷聲號為㽛町三洞〉捧印山〈在城東二十里山巔有石如印〉玉筍山〈在城東三十里雙峰屹立俗名羊耳山〉矣和坡山〈在城東南六十里沙寨村髙千餘丈林壑之美宛如畫圖〉樂榮山〈在城南三里其土香美僰人作餅食之〉象山〈在城南五里〉連雲山〈在城南二十里四時常有雲氣〉煥文山〈在城南四十里學宫向之三峰秀拔本名判文山明學使趙維垣易今名〉峰口山〈在城南二百餘里阿邦里〉峰擁山〈在城南三百餘里溪處鄉四面髙聳多怪石竒崖〉馬鞍山〈在城西南五里〉猛屏山〈在城西南五十里納樓司界内〉納樓山〈在納樓司南六十里〉通曲山〈在納樓司西南八里〉觀音山〈在城西南二百里一峰峭拔人不能上天氣清朗望之直插雲霄〉左能山〈在城西南三百里左能鄉〉黑冲山〈在城西四十里雲暗樹深人跡罕至〉火焰山〈在城西北十里上有硫磺氣孿疾者卧其上輒愈〉晴山〈在城北三十五里一名北嶺山勢嵯峨與煥文相峙郡治之主山也〉獅子山〈在城北八十里野馬川〉石門山〈在城北百里曲江箐口鑿石為門險隘可守〉翠屛山〈在城東北五里〉雲龍山〈在城東北八十里綿亘髙峻林木蓊蘙上有古刹清幽絶俗一名迴龍山〉三尖山〈在城東北八十里一名三台山舊有梁王城羊腸一線為衆山之最〉芭蕉嶺〈在城南二百里納樓司界内與交阯接壤〉風洞〈在納樓司東二十里四時風自洞出人不可近又有魚洞在司東南六十里每春産蝦色紅而肥長五寸俗呼山蝦〉羚羊洞〈在城西南六十里納樓司界内髙聳處有羚羊飛石崚嶒人不可到世傳有仙居之〉石屛州 菜玉山〈在城東二十里竒峰特立下臨異氷〉海門山〈在城東四十里壁立異龍湖口一名海東山〉五龍山〈在城東南十五里一線浮入湖中劈分五爪山水相涵有九曲之勝〉㡌盒山〈在城南二里朝拱學宫〉火龍山〈在城南五里山勢蜿蜒可愛〉玉屏山〈在城南二十里山勢聳峙宛若屛障〉硯山〈在城南三十里尖峰插天産文石可作硯〉鍾秀山〈在城南四十里孤峰特出秀色可餐〉捷報山〈在鍾秀山右七峰疊出勢若奔馬〉雲臺山〈在城南八十里下臨大江山半石結虹橋望之若雲〉西山〈在城西二里形如覆釜州治之主山也〉蓮花山〈在城西三里麓有蓮花池故名〉拱極山〈在城西十里山下出泉甚冽〉神童山〈在城西三十里六谷冲之上〉寳山〈在城西三十里形如圓珠又名朝君山〉筆架山〈在城西三十里聳拔秀麗宛然筆架〉秀山〈在筆架山後峰巒秀拔上有碧蓮臺〉五華山〈在城西七十里五峰秀出天表州治之祖山也〉乾陽山〈在城東北五里髙百餘丈綿亘二十餘里上有乾陽仙洞〉鏡湖洞〈在城東二十里有石牀石樓諸勝壁開一竅瞰龍湖如鏡〉阿迷州 東山〈在城東二十五里州鎮山也舊名烏冲山每晨有白雲環腰恍如玉帶其西有祿豐山二山相連環抱州治〉伏仙山〈在東山下〉水城山〈在城東一百里壘石巉崖下有渚澤環繞如城〉雷公山〈在城東南五十里舊名買吾山明巡撫鄒應龍東征雷忽撃賊於此改今名〉歪頭山〈在城東南一百五十里髙千餘丈偏峰突兀與開化接壤〉冰泉山〈在城南五里翠屏峭壁水流環繞上多竒花古木〉南洞山〈在城南十五里峰嶂巃嵸蔦蘿森鬱〉西山〈在城西三里一名充山髙千餘丈〉蓬和山〈在城西北一百八十里一名樂豐山與烏冲祿豐雖異處然皆形連勢接阧峻險阻〉覺朗山〈在城北十五里〉火山〈在城北三十里火伏土中有火處上即裂以竹投之輒灼〉獅雲山〈在城北三十里形如獅踞林木葱蒨泉石清幽〉交岡〈在城南其地東西綿亘與交趾分界〉通靈洞〈在城東南十五里中有水泉以火燭洞中有聲如雷一名南洞〉傳聲洞〈在城西南二十五里洞口有石如捲席狀人以氣噓之如吹角聲〉燕子洞〈在城西南五十里瀘江水由此出春燕巢其中〉觀音洞〈在城西六十里洞中有石如觀音像〉寧州 萬松山〈在城東五里一名陽來山蒼松怪石下臨爪水為州名勝〉陽暮山〈在城東十里夕陽返照紫氣横空中有龍洞幽竒瑰異不可窮測故又名龍洞山〉玉泉山〈在城東五十里上有雲濤庵〉木角甸山〈在城東一百三十里〉登樓山〈在城東南二十里髙千丈袤百餘里一名文峰山〉恩永山〈在城南六里有泉流歸爪水〉文筆山〈在城南十里山産蘭蕙〉華葢山〈在城北一里為州主山〉吕公山〈在城北二十里杞湖之東上有海潮寺〉馬耳山〈在城北三十里雙峰插天宛如馬耳故名〉碧玉山〈在城北五十里髙百餘丈綿亘三十餘里上有古廟崖畔一石如鐘又名石鐘崖〉錦屏山〈在城北六十里一名五老峰〉分水嶺〈在城北四十里〉巔巖〈在城東北十里茶部衝村下有溪流兩巖相對一水飛瀉〉通海縣 白馬山〈在城東二里與黄龍山對峙為邑左輔〉伏虎山〈在城東五里形若伏虎〉富春山〈在城東十里元董文彦故里〉東華山〈在城東十五里有龍泉寺泉自佛座下流出直達杞湖〉秀山〈在城南一里一名螺峰層巒聳翠左黄龍右白馬俯瞰城郭邑之主山〉諸葛山〈在城南二里相傳諸葛武侯駐兵於此〉黄龍山〈在城西二里蜿蜒而來為邑右翼〉西華山〈在城西三里峰巒聳特為秀山枕藉〉梅山〈在城北三里臨杞湖濱〉挂榜山〈在城北三十里杞湖之外綿亘六七十里遙與學宫對〉翔鳳山〈在城東北五里一名鳬山臨杞湖濵〉靈寳山〈在城東北九里一名草羊山〉鼉山〈在城東北十里有落水洞洞石纍結若金魚螃蟹狀〉筆架山〈在城東北五十里三峰峻出為秀山之賓〉仙人坡〈在城東南二十里每晨有白沙印巨人跡掃去明晨復見〉河西縣 碌溪山〈在城東五里一名杞麓山三面皆水通海湖源出此〉螺髻山〈在城南十里峰巒疊翠頂若螺髻上有石塔〉翠雲山〈在城南十五里〉普應山〈在城西五里山自螺髻來蜿蜒横亘為邑後嶂〉佛光山〈在城西十里山形圓秀〉古城山〈在城西五十里羣山四合此獨居中蒼崖石壁林壑幽深〉琉璃山〈在城北里許一名三臺山旭日掩映燦若琉璃〉慈䕃山〈在城北七里其狀若屏〉曲陀山〈在城北三十里山勢宏敞林木茂蔚元人立闗其上〉夾雄山〈在城北十里巍峨雄壯為寧州通海諸山之祖〉嶍峨縣 龍山〈在城東南二里山麓有泉長流不竭〉巽峰山〈在城東南五里上建二塔為文筆〉桂峰山〈在城南二里與龍山相連多生叢桂〉平頂山〈在城西南一里登臨慿眺縣治朗然在目〉翠屏山〈在城西二里峰列如屛障〉㡌盒山〈在城西十里〉五鳳山〈在城西六十里五峰聯聳軒翔如鳯〉萃秀山〈在城北三里環擁縣治〉嶍山〈在城東北二里後為峨山髙聳綿亘廣數十里縣以此名〉旗鼓山〈在城東北三里宛如旗鼓〉邃巖〈在城西二百二十里深邃幽闊〉三元洞〈在城西十五里兩山並峙東西二門髙十餘丈洞分三層可容數百人一水貫穿竒石瑰麗〉筇川洞〈在城西百里外有石門水自洞中涌出〉䝉自縣 東山〈在城東七里遇旱禱雨輒應〉雲龍山〈在城東二十里上多洞窟〉羡裒山〈在城東九十里中有三池泉流不竭〉麒麟山〈在城西南三十里〉目則山〈即漢語譌為䝉自者也在城西三十里横列二十餘峰百里外舉目則見上有故縣城下臨巴甸〉翠微山〈在城西四十里多産翠微花〉鸚鵡山〈有二一在城西五十里一在城北七十里〉白雲山〈在城西八十里四時多雲霧〉龍華山〈在城西北二里傳昔有蘭若居其上地涌靈泉今失其址〉象鼻山〈在城西北二十里〉耳鑼山〈在城東北二十里縣無水源每春夏苦旱一聞山鳴則風雨驟至〉竒木嶺〈在城西六十里往府要路舊設土兵哨守今裁〉建水州〈附郭〉 瀘江〈在城南二里名大河源自石屏異龍湖東流會象冲塌冲河水名三河入閻洞出阿迷南為樂榮河入盤江〉禮社江〈在城南一百五十里源出大理府趙州之白崖流經䝉化府廢定邊縣會陽江之水為定邊河又東南經南安州廢𥔲嘉縣入舊新化州界合摩沙勒江又歴元江府東南入府南界為禮社江經納樓茶甸司為河底江歴虧容司為虧容江經瓦渣鄉為藤條江過䝉自為梨花江東南流入交趾〉曲江〈在城東北九十里源出新興州由嶍峨經河西石屏流入府境下合寜州婆兮江東入於盤江〉塌冲河〈在城南二里一名中河源出松子園流入閻洞〉象冲河〈在城南三里一名小河源出黑龍潭流入閻洞〉白沙河〈在城北一里源出小闗山過石橋㑹於瀘水俗呼窰溝〉青雲橋河〈在城北十餘里由馬家冲合南莊河入瀘江〉賽公河〈在城北二十里由冷水溝經南莊歴馬軍營入於閻洞〉草湖〈在城南十里與西湖相連廣二十餘里〉西湖〈在城西南十五里〉建水池〈在城内廣五畝今湮塞過半元史地理志稱建水城夏秋溪水漲溢如海蠻謂海為恵大為故以恵名城即指此水也碧如拖藍居民環處〉混沌泉〈在城東門外水清味冽居民資以造紙〉有本泉〈在城東南一里〉溥博泉〈在城西門外半里俗名大版井水清潔味亦甘冽〉淵泉〈在城西門外一里俗呼小版井〉聖母泉〈在城西北二里左有聖母祠〉温泉〈有五一在城東八十里阿六寨一在城南一百里龍刹一在城西北四十里香林寺山下又名楊公泉一在城西北九十里曲江一在城北七十里石子坡水皆無硫磺氣浴之可療病〉白龍潭〈在城北十五里〉冷水溝〈在城東北四十里〉龍井〈在城東十三里回回村相傳元旦日水上潮有金魚二人見之吉〉玉潔井〈在城東南城下味甘冽色如玉〉石屏州 五塘溝河〈在城南五十里流入元江〉曠野河〈在城北四十里出蘆子溝會異龍湖水為瀘江源〉百花壠河〈在城北五十里西流經魯奎山出小河底復環州西南與五塘溝合流入禮社江俗名矣落河〉龍車河〈在城北八十里流入嶍峨合流江〉異龍湖〈在城東有九曲三島小島曰孟繼龍一名馬阪壠舊建浮石庵今廢中島曰小末束一名小水城大島曰和龍一名大瑞城四面皆巨浸周一百五十里流入府境為瀘江〉寳秀湖〈在城西三十里袤二十餘里流入異龍湖〉草湖〈在城西寳秀山後阿花寨前廣十里流歸百花壠河〉老海子〈在城東南三十里廣十里〉新海子〈在老海子右廣七里〉月池〈在城北五里形如偃月池水四時不涸〉白龍潭〈在城南硯山上〉大小龍井〈在城東三十里〉阿迷州 盤江〈在城北二十五里上流瀘江樂榮河諸水至州界合流名盤江入廣西府界〉清水河〈在城南自南洞出環抱州城〉樂榮河〈在城西五里源發瀘江自石屏異龍湖經建水流入州界會於盤江〉龍洞泉〈在城南十五里流入樂榮河〉火井〈在城東北三十里部沼村其水溢出於田常有烟氣投以竹木則燃夜則有光〉寧州 婆兮江〈在城東六十里匯曲江諸水會於婆兮甸入盤江〉浣江〈在城南三里源自州北青龍潭流出〉髙河〈在城東備樂鄉山巔外窿中窪周二百餘步不涸不溢昔有人盗水灌田風雷迅作〉龍川〈在城東北五十里〉蓮池〈在城北十里其形如鏡水無溢涸中多芰荷〉爪水〈在城南浣江之水流自北恩永山之水流自西南角轉而東南又有丁矣衝之水流自東灣環而南俱會於茶部衝形如爪字流入婆兮江〉海眼泉〈在城南六里恩永山麓自石洞中涌出一名恩永河〉七犀潭〈在城東七十里婆兮鄉一名大龍潭周圍八十餘丈〉青龍潭〈在城北流泉濆涌為浣江之源〉通井〈在城南水清潔雖旱不涸〉通海縣 通海湖〈在城北三里一名杞麓湖源自河西縣東注為湖周一百五十里相傳昔水澇不通有僧於東北石筍叢中以杖穿穴洩其水故名〉白馬溪〈在城東一里白馬山入通海湖〉洗鉢池〈在城南一里秀山坳僧畔富洗鉢於此故名味甘美飲之令人肥白一名畔富泉〉仙人井〈在城東南二十里仙人坡下〉河西縣 大河〈在城南十里〉碌碌河〈在城西六十里源自新興州合諸流成河經縣界入曲江〉煉莊河〈在城北百里〉東渠河〈在城東北三十里自水磨村北流經縣南入通海〉普應溪〈在城北闗外〉九龍泉〈在城西南十里邑人禱雨處〉嶍峨縣 分界江〈在城南二百里江外為新化南安界〉丁癸江〈在城西二百五十里源自祿豐三泊其水深闊洶涌〉合流江〈在城東北一里一曰大河自舊新化州流至城北一曰小河自石屏龍車河流至城南合流入曲江〉亞泥河〈在城西一百二十里為丁癸江下流入新平界〉戛灑河〈在城西三百二十里源出南安州流入丁癸江〉䝉自縣梨花江〈在城東南一百四十里自元江經納樓司至縣流入交趾〉倘甸河〈在城西北〉
〈七十里發源木馬冲流入梨花江〉南湖〈在城南門外廣數里水涸則為平壩〉長橋海〈在城西北三十里〉西溪〈在城西南六十里〉落龍泉〈在城東八里自洞中流出〉温泉〈一在城東南五里一在倘甸〉法果泉〈在城南十五里〉華泉〈在城西北二里相傳泉有靈物嵗旱禱之即雨〉蓮花灘〈在城南一百二十里亂石横撑江流急瀉冬春石露儼若菡蓞〉
澂江府
河陽縣〈附郭〉 金蓮山〈在城東三里一名繡毬山又名龜山髙圓平正衆山環拱夕陽晚照燦若金蓮昔之府治學校皆建其上〉重珠山〈在城東五里一名倚鐸山凝重圓秀下有漱玉泉〉暘浦山〈在城東五里起伏蜿蜒崖阿環翠有冬青樹嵗寒益茂〉闕摩山〈在城東五里山多崖穴玲瓏幽秀上有華藏寺〉雲龍山〈在城東六里相傳諸葛武侯與蠻盟於此〉隆夀山〈在城東十里夀山鄉與雲龍連麓〉天馬山〈在城東南十里峰巒起伏勢若天馬〉赦文山〈在城東南十里撫仙湖口山形方正宛若函書〉馬鞍山〈在城西南十里兩峰並起石骨崚嶒中有石洞〉雲溪山〈在城西南十五里自八仙巖奔騰而下斷續起伏勢若羣馬赴澗旁有溪流〉龍爬山〈在城西南十五里相傳昔有龍鬬於此其山崩塌如爪爬之跡故名又山左為錦標山〉官澗山〈在城西南二十里〉南峰山〈在城西南二十五里山勢磅礴羣峰列峙迥出諸山之表其右臂山如魚躍名躍鯉山〉玉筍山〈在城西南三十里舊名涌拔山孤峰突秀狀若玉筍左為誥軸山碧峰排列如展誥然〉玉几山〈在城西五里盤龍岡側形如玉几左為官洞山〉虎山〈在城西七里疊障連峰雄如虎踞〉㸃蒼山〈在城西十五里與晉寧接壤峰巒峭拔㸃於蒼穹故名〉石幢山〈在城西北五里松岡鬱翠頗為幽勝〉羅藏山〈在城西北十里髙五百餘丈疊巘重岡五峰屏列陟其巔數百里山川瞭然在目元末梁王瓦爾宻走羅藏山立砦以守即此故又名梁王山〉玉印山〈在城西北二十里舊名羅伽那自羅藏山右臂連延而西其巔石壁巑岏逺望之如斗如印故名南有泉流而為溪〉舞鳳山〈在城北一里自羅藏中支逶迤而來形如鳳首覽輝左右支壠環抱勢同展翼明隆慶間知府徐可久於其麓遷建府治郡之鎮山也〉塔浮山〈在城北五里髙峰突起形如鴈塔〉將軍山〈在城北八里山勢雄峙〉玗札山〈在城北二十里自寳鼎山逶迤起伏勢如羣馬奔騰山峽有泉四出會為大溪〉鍾秀山〈在城東北八里山極髙峻下有三春池〉望資山〈在城東北十五里通路南宜良為府治門戸〉碌碕山〈在城東北二十里蒼崖層疊下有莊鏡泉又名漣漪泉其水清澈〉寳鼎山〈在城東北二十里俗名支鍋石三峰鼎峙玗札溪發源於此〉石屏山〈在城東北之四十里舊陽宗縣東一里〉品祿山〈在舊縣東二里形如品字〉立馬山〈在舊縣東三十里沙甸鄉〉碁枰山〈在舊縣東南三里〉夾浦山〈在舊縣西十里彌勒石溪及冷塘二水合流其下〉覺卜山〈在舊縣西十五里即羅藏山分支險峻陡絶登其巔則昆明山川朗然在目〉朝陽山〈在舊縣西十五里〉化石祖山〈在舊縣西北七里其南有泉流為曰角溪又名芭蕉河東北入明湖〉仙跡山〈在舊縣西北三十五里髙二百餘丈腹有洞石笋懸溜頗稱靈異〉寳珠山〈在舊縣東北五里後倚石壁前瞰明湖髙二百五十餘丈上有龍泉寺〉貴人峰〈在城西南玉筍山後羣峰拱揖儼若貴人〉蟠龍岡〈在城西五里自隆額嶺東分而下蜿蜒頓伏狀若蟠龍〉陸赫嶺〈在城東七里自羅藏山來巍然髙秀宜良路南道經其下〉象鼻嶺〈在城東南十里一名迴龍山山勢直接撫仙湖濱宛若長鼻之吸湖水故名〉隆額嶺〈在城西南十八里山形髙秀豐正如額然〉劍嶺〈在城西羅藏山之南山勢隆直如劍〉闗索嶺〈在城西北二十里入省大道山勢險峻設有三闗哨〉松嶺〈在舊陽宗縣東二里舊有羣松鬱翠天風振颯如奏笙簧〉賓暘嶺〈在舊縣南五里羅藏分支層巒插雲日出先照故名〉竹園坡〈在城西北十里長亘十餘里平衍多竹〉長坡〈在城北七里〉金雞巖〈在城東五里華藏寺右壁形似雞舊傳每有鳴聲米價騰湧鄉人惡之撃去其首〉紅石巖〈在城東二十里鐵池河邊層巖壁立髙百餘丈〉八仙巖〈在城西南十五里自隆額嶺而南諸峰羅立錯峙如八仙然〉洑水洞〈在城東北舊陽宗縣東炒甸界納泉潭諸水伏流入明湖〉江川縣 東山〈在城東五里〉海瀛山〈在城東十五里一名孤山特起撫仙湖中四壁如削〉蟠坤山〈在城東南十里頂有石洞鄉民禱雨焉〉覆盆山〈在城西南三十里山多螺甲形如覆缶〉龍鳯山〈在城西三里崇岡疊阜為邑鎮山〉西山〈在城西十里峰巒起伏多怪石流泉〉綠龍山〈在城西北二十里林木蒼翠下有阿化泉六部溪〉屈顙顛山〈在城北十五里一名疊翠山上有泉三派分流西入滇池東入撫仙湖南入星雲湖〉萬松山〈在城東北三十里帶湖山邑中名勝〉闗索嶺〈在城北二十五里臨安孔道舊有土巡檢防守千峰聳屹一徑盤紆與府城西北闗嶺相距百里岡脊連亘同稱要隘〉新興州 連珠山〈在城東五里一名五星山五峰絡繹左右映帶〉靈照山〈在城東十里旭日東升光照林麓〉白塔山〈在城東二十里峰巒峭拔萬山環拱元時建有白塔〉鐘山〈在城東南八里形若覆鐘為州治祖山〉筆架山〈在城南十二里三峰相連形如筆架元梁王屯田其下又名梁王山〉東山〈在城南三十四里玉湖之東形如半壁其坳有龍泉〉博螺山〈在城南一百里其山髙聳上接雲霄〉真武山〈在城西南二十里形如龜蛇盤繞俗名蛇山〉鳳凰山〈在城西南二十五里雙峰秀出兩龍下垂狀如威鳳騰空〉宻羅山〈在城西南三十里山深箐宻下有宻羅河〉髙樓山〈在城西七十里一名光山中平如案諸峰羅列左右〉大棋山〈在城西北十五里竒梨山之南中平如掌有若棋枰〉竒梨山〈在城西北十七里林木茂蔚下有泉湧為九龍池〉水槽山〈在城西北五十里圓峰數疊宿霧迷濛〉洛伽山〈在城北四十二里刺桐闗西懸崖峭壁石洞谽谺〉䝉習山〈在城北七十里劈分三脈為臨開各郡之祖山其頂與晉寧州分界〉羅麽山〈在城東北二十五里一名龍馬山下有白龍潭流而成溪〉石巖山〈在城東北二十六里與龍馬山相連山左有白龍泉流為九曲入於玉溪其山巉巖嶙峋上有石洞石峰〉榿木嶺〈在城西三十里嶺甚峻舊多榿木下有清水河流入大溪〉路南州 鹿阜山〈在城内一名鹿母山〉午山〈在城東二十里一名九蟠山又名印山〉劄龍山〈在城東八十里峰巒峻聳〉遮日山〈在城東南十五里山勢峭拔夕陽掩映一名些亦山〉紫玉山〈在城南里許州治之向山也横亘數里環拱作案〉香花山〈在城南二十五里多黑石極光潤〉寳源山〈在城南五十里〉泰來山〈在城南八十里三峰屏列〉龍寳山〈在城南八十里〉竹子山〈在城西南三十里山髙千仞周百餘里有蠟燭香爐諸峰環繞拱向〉獅子山〈在城西六里山形似獅蹲坐〉照鏡山〈在城西北二里前有池如鏡〉阿怒山〈在城北二十里下有龍潭〉木龍山〈在城北七十里山頂有泉〉休柔山〈在城東北十五里今名九盤山下有泉流為休柔溪入盤江〉龜山〈在城東北八十里穹窿綿亘俯瞰交廣昔土酋秦氏居之〉石林〈在城東三十五里怪石隂森嵌結玲瓏下有伏流深逺莫測昔人冬夜見石上有李一株結實鮮紅次早尋之不復見俗呼李子箐〉芝雲洞〈在城北二十里洞口石似芝與雲故名初入空敞可容百人再入四壁垂乳扣之有鐘鼓聲又石枰石牀石田竒怪不可名狀〉
河陽縣〈附郭〉 鐵池河〈在城東三十里自陸涼宜良流至路南鐵池舖因以名河受撫仙湖水流入寧州〉大衝河〈在城東北舊陽宗縣南五里匯溪澗諸水下流入於明湖〉隴邱衝河〈在舊縣西北十二里發源隴邱衝流入明湖〉撫仙湖〈在城南十里一名羅伽湖周三百餘里東南屬寧州西屬江川西南受星雲湖水汪洋澄澈洩入鐵池河〉明湖〈在舊陽宗縣北一里一名逸休湖周七十餘里水色深碧境内溪河泉澗諸水匯此下流由湯池東繞宜良入鐵池河〉東谷溪〈在城東六里水出東谷之麓繞舊治南入撫仙湖土人以此卜嵗消則豐長即歉〉立馬溪〈在城南三十里發源玉印山之南經東闗與劍嶺溪水合流繞竹園坡西南入於西礐大溪〉石澗溪〈在城西南十里出虎山兩峽間北流入西礐溪〉羅藏溪〈在城西十里源出羅藏山入撫仙湖〉玗札溪〈在城東北二十里自寳鼎山發源經玗札山南入撫仙湖〉七江溪〈在城東北四十里自九村發源流入鐵池河〉彌勒石溪〈在城東北舊陽宗縣西五里源出羅藏山西麓合衆澗流出彌勒石口會於錦溪〉錦溪〈在舊縣西五里源出羅藏山北麓會衆流而成溪〉日角溪〈在舊縣西北八里一名芭蕉河發源覺卜山伏入天生橋山腹復出為溪〉青水澗〈在城西雲溪山左官澗山右合流繞蟠龍岡西南入西礐溪〉三春池〈在城東七里鐘秀山麓一名龍女池〉冷然泉〈在城東闕摩山之阿味甘冽又金雞巖下有玉冽泉味甘色瑩〉北坡泉〈在城東三里一名東浦〉矣舊泉〈在城東南十里有泉穴三處〉西礐泉〈在城西七里一名西浦雙泉並出左清而右濁合流納諸山溪注撫仙湖〉濯纓泉〈在城東北舊縣西一里夾浦山麓自石罅噴出上有龍洞〉七古泉〈在舊縣西北七里源出麥田流經北斗村入於明湖〉黑龍潭〈在城東十五里其水渟深黝旱時禱雨其處〉江川縣 下河〈在城西十里分中河之流經舊城南入星雲湖〉中河〈在城西十里源出阿花冲南入星雲湖〉上河〈在城北十五里源出闗索嶺南入星雲湖〉星雲湖〈在城南十里周八十餘里東由海門小河入撫仙湖兩湖相通中有界魚石星雲之大頭魚撫仙之䆲䆡魚兩不相越〉阿件溪〈在城西北即阿花冲源出屈顙巔山之南流入星雲湖〉雙井温泉〈在城西南十里兩水皆温流入星雲湖〉冷泉〈在城西七里〉白龍潭〈在城北十里中有巨石一人揺之則動衆人搖則不動〉新興州 宻羅河〈在城西南三十里源出宻羅山流入大溪〉大溪河〈在城西北五里一名玉溪河受諸溪之水下入曲江詳見水利〉羅木箐河〈在城東北二十里詳見水利〉玉湖〈在城南舊研和縣之西南二里塗潦既盡鏡水浮空佳景也〉九龍池〈在城西北二十里又北十里有蓮花池下流俱入於大溪〉雙林泉〈在城東北二十里雙林寺中有五色魚〉路南州 巴盤江〈在城東南郭外發源黑白龍潭屈曲盤旋流入盤江形類巴字故名又云濛川〉鐵池河〈在城西三十里自宜良流入州境下入寧州〉興寧溪〈在城東二里繞城西南會鐵池河流入盤江〉休柔溪〈在城東三十里源出休柔山南流入盤江〉疊水〈在城西南三十里巖髙千仞瀑布飛流聲如霹靂〉黑龍泉〈在城東八里〉温泉〈在城西北五十里民和鄉其水温和有硫磺氣〉
武定府
和曲州〈附郭〉 五峰山〈在城東三里一名五鳳山五峰攢列環拱郡治〉白塔山〈在五峰山東上有支雲塔〉二龍山〈在城東十里有鳳氏亭臺遺址〉天馬山〈在城南二十里〉筆架山〈在城南二十里連珠聳翠為學宫案山〉白華山〈在城南四十里〉獅子山〈在城西八里髙千餘仞山石𢧵𡾲伏如獅形絶頂平闊上有石城清池中藏深谷可容萬人明建文從亡諸臣遺跡在焉〉馬鞍山〈在獅子山北〉餔哇山〈在城西二十五里山勢險隘有瀑布千餘丈注成池每嵗暮春夷民沐浴於此〉三臺山〈在城西北八里髙百餘仞疊嶂如三臺明隆慶初鳳繼祖叛築寨於此〉猗朵山〈在城西北二十里有泉下流為南甸河〉雄軸龍山〈在城西北八十里髙聯雲漢翠積層巒登臨勝境〉佐邱山〈在城北十里山中平坦有潭廣五畝水無盈涸名洗馬池一流為勒溪洟一流為東溪洟〉夀胚胎洞〈在城西北四十里深十餘丈石筍森列竒異不可名狀〉武陵洞〈在城北八十里甲甸西洞深叵測内有流泉其西為石塔洞景亦幽勝〉元謀縣 茶房山〈在城東二十里即馬頭山之巔也髙數百餘丈逺眺大姚定逺諸峰又為滇蜀往來大路山髙乏水縣人建茶亭於上以濟行人故以茶房名山〉五簋山〈在城西十五里山下有温泉石穴二處皆寛五十餘丈可憇百人〉長山〈在城西北五十里綿亘數十里週圍多石壁下臨大河上有吾必奎寨故址〉竹沙雄山〈在城西北二百里髙出羣山上多竹木〉吾梁山〈在城北三十里孤峰聳拔邑中勝地〉盤龍山〈在城北七十里連亘逶迤勢若盤龍〉火焰山〈在城北一百二十里髙可三十里峰迴路轉陡絶﨑嶇〉雷應山〈在城東北五十里壁立萬仞頂有古刹翠微深奥老樹參天〉住雄山〈在城東北五十里一名環州山山雖𨽻州而山峰山面實環列於縣之東北與雷應山相倚〉祿勸州 玉峰山〈在城北二十里山勢嵯峨林木叢宻〉法塊山〈在城北五十里四面削立惟東南一徑可容單騎其旁為裒阿龍山〉哇匿歪山〈在法塊山西山巔寛平可居萬户〉幸邱山〈在城北二百里四面陡絶頂上寛平可容萬家昔為羅婺寨上有天生城〉綘雲露山〈在城東北二百里俗名烏䝉山與東川接界上有十二峰雄拔陡絶盤旋七十里八九月間積雪瑩然北臨金沙江為諸山之冠䝉氏僭封東嶽〉撒甸 撒擁山〈在治東北五十里羣山之中最為髙峻〉
和曲州〈附郭〉 金沙江〈在城北三百八十里源出吐番達賴喇嘛東北牛乳山下東南流入喀木地又東南流入鶴慶府之中甸東經麗江府亦名麗江南經永北府及鶴慶之劍川州又東過大理之賓川州又東過姚安之姚州又東北經大姚縣之苴卻營又東南入元謀縣過府北境又東北過東川府又北經昭通府之永善縣下入四川之馬湖府下至叙州府合於岷江䝉氏僭封為四瀆之一沿江多瘴雖屬深冬行人揮汗渡者多以夜或雨中〉烏龍河〈在城北五里源出祿勸州烏䝉山流經府境下流入金沙江〉兩溪洟水〈在城北十里源自佐邱山洗馬池兩洟分派東流北注金沙江〉香水泉〈在城東二里味香美飲之消疾〉冷泉〈在城西六里其水清潔寒氣逼人〉龍潭〈在城西南二十里〉白龍井〈在城西一里〉鹽井〈有二一距城一百六十里為只舊井一距城二百里為草起井〉元謀縣 西溪河〈在城西南源出鎮南經楚雄至縣入金沙江〉猛令河〈在城西十五里自黑井流入縣迴繞二百里達金沙江〉應元溪〈在城東五十里源出和曲州虛仁驛經馬頭山入縣界〉龍溪〈在城西三十里迴龍寺前俗名巳保河清流瀠匯一碧萬頃〉温泉〈在城北二十五里法納禾村其沸如湯可燖羊豕〉祿勸州 掌鳩河〈在城東門外南流入普渡河達金沙江〉普渡河〈在城東一百里即螳螂川之下流也會掌鳩河入於金沙江〉恵嫋湖〈在城東北二百里絳雲露山頂上湖方五里茂林掩映水色清碧經秋葉落其中鳥輒銜去〉甘龍泉〈在城内自石崖流出居人汲飲所資〉石泉〈在城東一百二十里灑交營坡〉温泉〈有二一在普渡河内一在掌鳩河内〉啞泉〈在城東北六十里鸚哥嘴坡下〉撒甸 鷓鴣河〈在治南五里源出治西北二十五里之核桃箐南流入祿勸掌鳩河〉
廣西府
鍾秀山〈在城内東北隅峭抜秀麗學宫建於其下〉還浦山〈在城東二里雙峰屹立為府左翼〉靈龜山〈在城東三里一名廣福山上有廣福寺下有矣邦池為郡中名勝〉紫微山〈在城東十五里髙數百仞綿亘五十里〉吉輸山〈在城東南五里〉翠屏山〈在城南三里展屏列嶂為府案山〉烟光山〈在城南五里東接紫微山環繞府治〉文筆山〈在城南五里上有文峰塔〉天馬山〈在城南二十五里上有古洞下有香泉〉五峰山〈在城南三十里五峰疊出蒼翠摩天〉九溪山〈在城南四十里山勢雄壯上出九泉〉鐵龍山〈在城西一里怪石峥嶸勢如飛舞為府右翼〉桃笑山〈在城西三里山腹有洞為仙人唐風子棲息之所遺址猶存〉阿盧山〈在城西三里綿亘四十餘里南接彌勒北跨師宗舊為阿盧部〉九華山〈在城北一里〉發果山〈在城北一里培塿相接環繞府治〉竒鶴山〈在城北五里體勢尊嚴九峰連疊為府治主山〉阿盧洞〈在城西五里宏敞幽邃遊者持炬以入石乳中垂如雕欄寳塔玉柱瑤牀之狀〉瀘源洞〈在阿盧洞旁山麓出泉為瀘西大河水源〉師宗州 英武山〈在城東八十里竒峰峭拔髙數百仞〉禄徳山〈在城東百里雙峰秀峭髙入雲表〉髙來山〈在城東三百里雄峙數百仞〉馬者龍山〈在城東南二百四十里山極髙峻其旁有小山本在州阿寧郷髙可五丈横亘二十餘丈明𢎞治十年一夕忽移二十餘里止於此山之旁山有大樹皆不動其舊處遂為平地〉恩榮山〈在城北五里上有三峰峻峭聳拔〉鎖北門山〈在城北十里兩峰聳峙如門扄然〉貫中坡〈在城西北五里為赴省通衢〉檳榔洞〈在城南三十里〉通元洞〈在城西北一里許洞中出水繞城西南入大河經羅平州界〉彌勒州 棋盤山〈在城東十里舊名磨盤山〉陀峨山〈在城東十五里延袤一百八十餘里上有彌勒寺〉曲部山〈在城東五十里中峰髙聳一名部籠山下有泉流歸石竇〉盤江山〈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東西兩山相峙江從中流東抵師宗南界阿迷中有石竅深廣丈餘濁水涌出入盤江〉黎山〈在城南百里溝甸壩上有雲峰寺下有落伽庵〉火焰山〈在城南一百二十里四時常見火光〉翠微山〈在城南二百里朋普寨麓有温泉建翠微閣〉烟白山〈在城西南六十里上建有白鶴寺〉十八寨山〈在城西南九十里山箐連屬中多夷種昔事剽刧今皆向化〉洞天山〈在十八寨東五里有石龍石洞〉花山〈在十八寨西三里産山茶杜鵑春色如錦〉阿欲部山〈在城西十里岡巒森列盤亘七十餘里舊阿欲千戶所置於此〉獅子山〈在城西二十里形勢峭拔延袤數十里〉錦屏山〈在城北二十里〉龜山〈在城北三十里為州治祖山山極髙大綿亘數十里東距府四十里東北距師宗七十里皆與連界獨彌勒為近上有龜鏡禪林或作圭山誤〉北傾山〈在城北三十里阿欲鄉中髙五十餘仞西連阿欲山〉紅石巖〈在城西南二十五里有石龍馬相傳昔有龍馬至此化為石土人視其色青白以卜隂晴〉觀音洞〈在城東十里石窟玲瓏〉玉龍洞〈在城南三十里又名富春洞〉邱北 石龍山〈在治南為曰者馬者龍阿寧三鄉交界處明萬厯時土舍李應輝築土城其上為維摩州治後圯〉盤龍山〈在治西阿寧鄉明崇正四年遷維摩州治於其上是為邱北舊城〉膩革竜山〈在治西北一百二十里山勢髙峻上有水泉明末沙定洲叛據其上李定國圍三年乃克之今城址尚存下為通粤西驛路〉歹馬坡〈即今州同治所〉莫治峰〈在治北髙萬餘丈上有雲霧終嵗不開惟三月三日至四月三日一月中清朗人登其巔可望見安南之境〉
盤江〈在城東五十里自阿迷州東北流經府境東入師宗界〉西溪〈即西瀘河在城西三里源出阿盧洞環繞府城流入支酺塘〉龍江灣〈在城南十八里和穆榮村〉矣邦池〈在城東南五十三里一名竜甸海周三十餘里水源有二一出瀘源洞一出江頭村龍潭東西兩河會池水入支酺塘舊志云半跨彌勒又云一出彌勒吉雙鄉俱誤〉温泉〈在城西南九十里興集村泉水香美〉龍泉〈在城西北十里江頭村流入矣邦池〉支酺塘〈在城東南四十里會郡中諸水歸塘伏流入盤江塘有魚年供春秋祭祀酺醢之用故名俗譌為知府塘〉師宗州 混水江〈在城南一百五十里即盤江下流詳羅平州〉大河口〈在城東十里〉落竜洞泉〈在城東南十五里水從洞出東流至大河口會通元洞水入羅平界〉阿渠温泉〈在城南三十里〉彌勒州巴盤江〈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流入盤江〉白馬河〈在城東五里〉息宰河
〈在城南九十里構甸壩中五村明知府張繼孟招普名聲降於此〉山湖〈在城西南四十里中産巨魚〉八甸溪〈在城北其源有三一出城南一百里舊村一出城西十里阿欲山一出城北三十里北傾山至州治合流南入盤江〉温泉〈在城西八里梅花崖〉邱北 清水江〈在治西源出舊城西南之龍潭潭廣五丈餘西南倚山巖中空深無底水色黝綠潭中時有烟霧濛濛東流繞州治前會合境内諸水入於羅平之八達河〉
廣南府
者鷂山〈在城東二百六十五里土富州之東七十里髙聳二百餘仞怪石嵯岈上有苗寨〉西寧山〈在土州東一百五十里下多崖洞〉玉泉山〈在土州西北七十里頂有飛泉如練下有石池甚清碧流入西洋江〉蓮花山〈在城東南二十里五峰並出諸小山峰旁峙形如蓮花〉花架山〈在城東南八十里〉袪丕山〈在花架山之東南形如石獅土人結屋避兵於上又名獅頭寨〉牌頭山〈在城西北五里峰巒起伏其右小山連峙土人築寨其上〉板郎山 木王山 速部山〈俱在城西北三山相連層崖峭壁山各一泉為西洋江之源〉科巖〈在城北七十里相傳宋狄青征儂智髙至此〉
西洋江〈在城南九十里源出板郎速部木王三山合流入廣西田州達右江〉盤江〈在城北經廣西府羅平州流入境歸粤西〉楠木溪〈在城東土富州之東三十里源出花架山其水常温〉南江溪〈在城西一名南汪溪流至州南合楠木溪東至石洞伏流十五里復出入於右江〉
元江府
玉臺山〈在城東十里舊名羅盤山凡二十五峰懸崖絶壁望之如臺雲氣瀰漫極目盡白〉飛虹山〈在玉臺山右兩崖層疊中通一洞内有石牀丹竈舊傳有陳羽士修煉其中〉路通山〈在城東二十里舊名馬龍山峰髙千仞青入雲表一綫羊腸路通臨安〉天馬山〈在城東南十五里秀如華峰與嵯峨山對峙〉嵯峨山〈在城南二十里中峰嵯峨狀若飛舞〉觀音山〈在城南七十里一名住雲峰髙入雲表惟攀藤可上南有巖洞石如龍蟠鶴立〉紀特山〈在城南三百里鳥道千重蒼松翠竹鹿豕成羣昔有異人跨鹿戴笠來往山巔迹之不見〉寳山〈在城西三十里圓如螺髻尖若卓筆傳昔有人藏寳於山麓故名〉因逺山〈在城西北七十里泉流瀑布下多村落舊為因逺驛〉九龍山〈在城西北三百里〉竒山〈在城北二十里舊名龍爪山上有涵春臺仙人洞竒怪萬狀〉青龍山〈在城北六十里〉金鰲山〈在城北七十里石螺盤曲狀若伏鰲中有石洞昔有月光道人修煉其中後昇仙去〉自樂山〈在城東北十里一名棲霞山凡二十四峰懸崖峭壁與鎮沅䝉樂山同脈故名〉新平縣 魯奎山〈在城東南六十里險僻髙峻接連石屏元江諸處為野冦出没之藪〉二龍山〈在城南五里兩峰並列矯若游龍〉金營山〈在城南二十里〉鎮元山〈在城南五十里〉團山〈在城西南六里形如滿月〉倚樓山〈在城西七十里崇崖峻嶺若樓閣憑虛天然結搆〉迤陑山〈在城西北二百里舊新化州東山勢來自昆陽連屬不絶〉迤阻山〈在舊州西與迤陑山對峙〉六祖山〈在舊州西峰巒聳秀喬木隂森〉鸚哥山〈在舊州西四十里髙五十里幽深峻險内多猛獸〉哀牢山〈在舊州西大江之外綿亘八百餘里六月炎天冰雪不化〉馬籠山〈在舊州西一百里舊時傳馬籠蠻酋曾結寨其上號為馬籠部〉陀崆山〈在馬籠山北〉徹崇山〈在舊州北五十里長一百五十里崖石險峻下有温泉〉磯閣山〈在舊州北一百里五峰環列參差秀峙〉五桂山〈在城北一百里頂有五峰勢若嶽峙〉水簾洞〈在城南五里水自洞門流下垂若珠簾〉南洞〈在城西南一百八十里凡七十二洞〉他郎 筆架鐵山〈在治南十五里〉紅巖山〈在治西三十里峭壁凌空人莫能上日夕返照色赤如霞〉遮蔽靈山〈在治北四十五里中有石硐常見竒雲繞䕶〉元江〈在城東南一名禮社江上流為新平之磨沙勒江下流為臨安之禮社江〉三江〈在城西南三百里曰阿墨曰把邊曰李仙舊志云上流之東曰阿墨江東之西曰把邊江又西曰九龍江按輿圖把邊阿墨在元江府之西鎮沅普洱府之東九龍江在普洱府之西惟三江同歸南海而其上流原未嘗合也查元江屬内尚有他郎甸索漫會諸小水俱入阿墨止名河不名江阿墨把邊合流之下東有薩普河水注之亦不名江三江當合李仙名之非九龍江也〉李仙江〈在城南三百四十五里合阿墨把邊江南入於交趾〉阿墨江〈在城西南二百二十里源自䝉樂山南會把邊江入於李仙江〉把邊江〈在城西南三百六十里阿墨之西即景東河下流東南會阿墨江入於李仙江〉甘莊河〈在城東五十里〉清水河〈在城南流入禮社江〉㟍峨河〈在城西四十里東南流入禮社江〉漫線河〈在城西一百二十里流入禮社江〉南麻河〈在城西北一百里流入禮社江〉南淇河〈在城北十五里發源鎮沅府無量山南入府境歸禮社江〉温玉泉〈在城東北八里石罅迸出其色清碧熱如沸湯〉新平縣 三江口〈一為易門緑汁江一為祿豐星宿江一為楚雄大江俱會於縣西北流入元江其實星宿緑汁特有上下流之分非兩江也〉磨沙勒江〈在城西舊新化州東南八十里一名大江又名馬籠江來自楚雄流入府境舊志馬籠諸山在江之右迤阻諸山在江之左羣山夾江其隘如峽〉平甸河〈在城東十里衆流所匯〉亞泥河〈在城東三十里為往來臨安之路經魯奎山麓入禮社江〉疊水河〈在城南半里源髙數丈潺湲澎湃流入大江〉襟帶河〈在城南三里發源磨盤山順流至大開門入元江〉七曲河〈在城西舊新化州東南五里〉洪本泉〈在城西一里〉瑞木井〈在城南一里許味甘冽源出木下其木一本三幹花葉皆異〉他郎 阿墨江〈在治南九十五里即谷麻江下流入李仙江〉谷麻江〈在治西一百三十五里自恩樂獨谷者東瞞楞發源衆水匯歸下流即阿墨江〉水癸河〈在治東十五里自府治坤勇村發源流歸慢碧江〉小河〈在治西六十里自中寨箐發源繞東南入李仙江〉魚鳬小河〈在治西八十里自南北村發源流入谷麻江〉黑龍池〈在治南筆架鐵山下淵澄映澈寒氣侵人天氣亢暘禱之即雨〉
開化府
文山縣〈附郭〉 獅子山〈在城東八十里危巒突起山勢崢嶸〉西華山〈在城西南二里横列三十六峰層巒疊翠與東文山對峙拱翼府城〉天洞山〈在城西南一百五十里山有石洞瀑布懸流〉秀石山〈在城西四十里危峰劍攢四壁如削〉波些山〈在城西四十里孤峰特聳髙出羣山〉六詔山〈在城西北十里山勢盤旋烟雲環繞〉八戛山〈在城西北二百里飛崖削壁俯視諸山〉鳳凰山〈在城北五里形如飛鳳郡之鎮山也〉九牛山〈在城北百五十里九峰雄峙山勢險絶〉東文山〈在城東北二里秀麗為一方之冠〉霧露結山〈在城東北二十里蒼翠插天雲霧濛結〉二臺坡〈在城東七十里路轉山迴綿亘百餘里〉最髙峰〈在城東北五十里峰巒矗起髙數百丈土人每聴猿聲以占隂晴〉期烏石洞〈在城西一百三十里安南里水從中出即盤龍河之源也〉
濟熱河〈在城東二百里東安里炎蒸酷熱居民浴水解毒〉賭呪河〈在城南二百四十里與交趾接界巒夷於此立誓各不相侵故名〉魯部河〈在城西南一百八十里下流入梨花江〉盤龍河〈在城西源出期烏石洞流至開化里為儂人河又經城北東南三面瀠洄環繞盤曲如龍故名〉浴龍池〈在城南二十里逢春里水一日三潮〉緑水塘〈在城東北二十里江那里水如碧玉可鑒毛髪〉異龍潭〈在城南十五里逢春里諸流多匯於此〉
鎮沅府
雲龍山〈在城東六十里諸山環拱〉南浪山〈在城東一百二十里孤峰特立青入雲霄〉石羅山〈在城東一百七十五里〉石花山〈在城東一百八十里蒼崖宻樹下有溪流〉波弄山〈在城東南一百里新撫里山勢伏疊如波瀾〉小蠻舊山〈在城東南一百七十里向化里〉納羅山〈在城東南一百七十里向化里〉秉鐘山〈在城南里許形如屏障〉馬容山〈在城南三十里平寨里一名馬鞍山〉天馬山〈在城西南十五里形類跪象故又名跪象山〉烏連山〈在城東北二十里嵩恩里今名石花山古木參差羣鳥巢集〉樂板山〈在城東北五十里嵩恩里今名分水嶺〉恩樂縣 三家坡山〈在城東七十里峰危路險為哀牢門户衆夷出入之所邑境要地也〉碧松山〈在城東南一里翠巘蒼崖髙峰聳峙俯瞰城郭烟樹參差邑主山也〉鳳山〈在城東南二里〉屏扆山〈在城西北二里一名者島山列嶂如屏迴嵐若扆邑中巨觀〉䝉樂山〈在城西北四十里由景東無量山發脈山勢綿亘峰巒疊起遙峙縣治之前狀如列屏䝉氏僭封南嶽〉
杉木江〈在城東二百九十里一名谷麻江源出恩樂縣流經府境入威逺界〉新撫河〈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新撫里一名新撫江〉恩耕井〈在城東南八十里産鹽〉按板井〈在城西三里産鹽〉恩樂縣 魯馬河〈在城東七十里源出景東流入縣境〉托寫河〈在城南五里源出府境分水嶺流入縣歸杉木江〉浦麻河〈在城西北一里流歸杉木江〉景來河〈在城北半里即景東河自景東發源經縣西北流入杉木江〉南堆小河〈在城東北七十里源出者島山流入新平縣〉
威逺
鳳凰山〈在治東二里上有元龍寺〉仙人脚山〈在治西南一百一十里相傳有仙履石上遺跡尚存〉筆架山〈在治西南一百二十里〉磊鐘山〈在治西南一百二十五里俗名弔鐘坡〉白馬山〈在治西南一百五十里相傳有白馬見於山上土人追之不見故名〉
威逺江〈在治東南一百二十里發源景東經鎮沅按板井至境流入九龍江〉寳谷江〈在治西南三百六十里發源景東府流經抱母井南流入威逺江〉猛薩江〈在治西南五百二十里〉景谷河〈在治東南九十里〉青莊河〈在治南二十里發源茂蠟鄉流經抱母井〉抱母井〈在治前産鹽〉香鹽井〈在治東南一百五十里産鹽〉
東川府
會澤縣〈附郭〉 翠屏山〈在城東南一里為治主山層巒聳翠環峙如屏林木蓊蔚冬春積雪上有九龍靈泉山嶂如壁又名靈壁山〉玉獸山〈在翠屏山東麓每嵗豐則現獅象牛馬之形色白如玉近視則無〉南山〈在城東南六十里又十里為野木山〉金鐘山〈在城西南一里形如覆鐘登眺城池瞭若指掌〉馬鞍山〈在城西南十里以形似名〉絳雲露山〈在城西南二百里一名雲弄山與祿勸州接界詳見武定〉石鼓山〈在城西十里石峰疊疊有巨石如牛撃之有聲〉天馬山〈在城西十五里又名金馬山與納雄山並峙〉納雄山〈在城西五十里一名太乙山夜静時輒聞人聲〉白婆山〈在城西一百二十里山頂有泉四時不涸〉雪山〈在城西三百餘里法戛界竒峰峭壁積雪經年〉萬額山〈在城西北二里〉青龍山〈在城北十里山多竒石有洞出泉層巒疊嶂作郡文峰〉風魔山〈在城北二百餘里道中風大不可駐足〉七雄山〈在城東北一百二十里石崖陡絶〉
車洪江〈在城東一百二十里即牛欄江下流過七星橋達昭通入金沙江〉壁谷江〈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源出尋甸州匯果馬車湖倘甸倉溪諸水合流為江陡峻深狹土人結藤為橋以通往來〉金沙江〈在城西二百五十里自武定流入府境經昭通入馬湖府〉以濯河〈在城西五十里源自待補西經府治過納雄山下入金沙江〉新河〈有三在城北知府黄士傑羅得彦相繼開濬詳見水利〉蔓海〈在城北廣數百頃瀦水於夏秋之間冬涸春乾積年蘆葦蔓草朽淤其中以丈六竹竿插之尚未至底出之仍無纎土故名〉麥則夷溪〈在城南一百里流匯以濯河〉渭齒化溪〈在城西南百里源出雲弄山下流入金沙江〉温泉〈在城西南三十五里水自石竇中出熱如沸湯清澈如鑒〉縮泉〈在城北五十里雲弄山腰人取之者有銅鐵器及人聲則收縮不流〉龍潭〈有三一在城東六十里南山下一在城西五里一在城西二百餘里為黑龍潭〉犀牛潭〈在城東南八十里者海周里許匯山溪水深不可測傳有犀牛出沒人或見之〉
昭通府
恩安縣〈附郭〉 寳山〈在城東五里圓潔秀麗諸山環拱〉我未山〈在城東二十五里夷語五為我横為未謂此山五峰横列也〉樸窩山〈在城東南三十五里夷語謂平為樸窩以此山四望平坦〉鳯凰山〈在城南十里連岡疊嶂聳抜飛舞如鳯之將翔〉雨公山〈在城南十里背枕髙峰面臨曠野擦拉利濟二河會流瀠繞〉馬鞍山〈在城西南三十里道狹箐深極為險要〉大黑山〈在城西南四十里為擦拉河源〉博特山〈在城西南五十里夷語以相對為博特〉龍硐山〈在城北二十五里為府治主山蒼峰聳秀峭拔凌霄山下有硐如堂如室石乳倒懸玲瓏變幻有泉水從中出遇旱禱雨於此〉撒途山〈在城東北八十里夷語撒途乃陡峻也〉虎跳巖〈在城西二十里山勢崚嶒崛起狀如猛虎蹲踞為一郡之闗鎖〉鎮雄州 綽紐山〈在城東南五十里夷語謂青氣曰綽紐〉芒部山〈在城南三十里〉火哺山〈在城南三十里〉硌砌雄峰山〈在城南二百六十里山半有大黑石狀似麋鹿其上最涼夷語謂石曰硌謂麋曰砌涼曰雄故名〉犀牛山〈在城西南二百七十里山上有池〉烏通山〈在城北二里巍然獨峙髙入雲端如人翹首獨立夷語謂首為烏立為通故名〉龍孔山〈在城北二百八十里〉魚甲山〈在城東北一百五十里〉野山〈在城東北二百六十里土獠祀於此〉樂安山〈在城東北二百六十里山有數峰路徑曲折達芒部叙州〉永善縣 獻寳山〈在城西北十餘里迴環作案〉太乙山〈在城西北二百七十里上有九皇廟相傳灘中浮來香杉木一塊上載石像九因建廟焉〉九蓮峰〈在城北五里縣治主山也九峰並峙宛如蓮瓣〉大闗雪山〈在治東南六十里崖石崔嵬林木蓊蔚隂雲宻霧積雪難消〉犄角山〈在治西二〉
〈里層巒聳翠頂多雲霧草木隂翳中有黒猿黄狖人面猴數種墜枝飲水天久雨聞啼聲即晴〉龍聚山〈在治西南三百里〉雞爪山〈在治北八十里一名吉兆山〉梨山〈在治北百五十里竹樹蔽翳鳥道﨑嶇行旅不見日色〉飛瀑崖〈在治東三十里石壁巉削髙數十仞上有細泉隨風吹落飄灑如珠〉魯甸 馬鞍山〈在治東南二十五里〉大黑山〈在治南三十里〉龍頭山〈在治西南六十里〉大凉山〈在治北九十里複嶺危峰人跡罕至〉
恩安縣〈附郭〉 擦拉河〈在城南二十里源出大黑山流為擦拉河南入府治會利濟河出虎跳巖歸撒魚河〉利濟河〈在城西二里又名荔枝河發源龍硐山繞府城入擦拉河〉灑魚河〈在城西四十里發源雄溪出馬鞍山後匯昭通諸水過大闗入横江歸金沙江〉八仙海〈在城東二十里夏秋雨集瀰漫數十里中有怪石參差布列宛似八仙詳見古蹟〉龍潭〈在城西四十里澄澈浄碧瀉流不竭〉鎮雄州 白水江〈在城北二百三十里受八匡河卻佐溪黄水河勿食料溪諸水流入四川叙州府〉托洛河〈在城東五里源出烏通山麓經府治東南流入苴虯河〉納冲河〈在城東二十里源出烏通山麓經府東南流入苴虯河〉板橋河〈在城東三十里〉苴虯河〈在城南三十里源出阿黑闗合納冲河入七星闗河〉冠帶河〈在城南四十里〉托諾河〈在城西南二百五十里下流入府境夷謂松曰托沙石曰諾以河畔有松樹沙石故名〉沱治河〈在城西一里源出山澗流入納冲河〉八匡河〈在城西八十里〉九股河〈在城西百一十里出魚頗多〉角魁河〈在城西三百二十里〉赤水〈在城東九十里〉黑水〈在城東二百三十里〉永善縣 金沙江〈在城西四十里水勢奔騰環繞如帶〉大闗老里渡河〈在治東五里發源利濟河經卜烏䝉歴鹽井渡入四川横江産細鱗魚水有毒〉黄水河〈在治東北三十里〉九龍潭〈在治西北一百九十里〉魯甸 牛欄江〈在治西八十里〉金沙江〈在治北一百五十五里來自東川流入永善〉黑山河〈在治南五十里流會擦拉河〉
普洱府
錦袍山〈在城東二里一名光山山勢雄峙上有壘址相傳武侯南征結營於此〉雙星山〈在城南五里突起雙峰又名鎖水山〉仁夀山〈在城南五里綿長深秀體勢端嚴上建〉
〈萬夀宫為習儀祝聖之所〉迴龍山〈在城南十里峰迴嶺曲有游龍掉尾之勢〉太乙山〈在城西十里一名老翁山絶頂孤峰髙出雲表〉天筆山〈在城西二里形勢如筆〉鳳凰山〈在城北一里層巒疊翠形勢開張如鳳舒翼〉誥軸山〈在城北六里〉觀音山〈在城北二十里上有大士閣〉玉屏山〈在城北二十五里〉白龍山〈在城北三十里兩山相向一峽中分〉貴人峰〈在城東南五里竒峰聳出壁立千仞〉大川原〈在城南七百餘里車里宣慰司界廣袤千里蠻人豢象於此旁有山曰孔明寄箭處有石碑傳為孔明碑〉攸樂 六茶山〈曰攸樂即今同知治所其東北二百二十里曰莽芝二百六十里曰革登三百四十里曰蠻磚三百六十五里曰倚邦五百二十里曰漫撒山勢連屬複嶺層巒皆多茶樹餘詳見古蹟〉雙象山〈在治東一百里〉三尖山〈在治西一百二十里〉尖峰山〈在治北六十里〉孔明山〈在治北三百里〉思茅 金精山〈在治西南三里形如覆釜〉玉屏山〈在治西八里山勢峻削羣峰攢列儼若屏風〉香爐山〈在治西六十里〉斑鳩坡〈在治東北二十里髙出衆峰即天氣晴明常有雲封霧鎖路行絶頂雲載山腰經過者如置身霄漢之上〉
整董江〈在城東南一百八十里入於猛撒江〉三江〈在城東南三百里水道詳見元江府〉猛撒江〈在城南二百四十里合威逺江入九龍江〉小江〈在城西一百二十里發源鐵厰合威逺江入九龍江〉清水河〈在城南二十里流入普藤大開河合瘴氣河會漫達入於九龍江〉攸樂九龍江〈在治南五里為瀾滄江之委自西北流繞山勢九嶺相向矯若游龍故名〉扒泥
河〈在治東北一百四十里東流入漫達河〉漫達河〈在治東北一百八十里繞五茶山西南流入九龍江〉平湖〈在治南五里匯納衆流漣漪澄澈〉龍潭〈在治東北五里〉思茅 南澗〈在治南四十餘里繞西北會清水河入猛撒江〉平塘〈在治南二里衆水所歸遂成巨浸〉
大理府
太和縣〈附郭〉 玉案山〈在城東洱河外府治對之故稱玉案上有刻云此水可當兵十萬昔人空有客三千〉㸃蒼山〈在城西三里郡鎮山也自北而南綿亘百里漢書謂邪龍雲南山似扶風太乙之狀是也䝉氏僭封為中嶽層青接漢疊翠排空隂崖積雪盛夏不消山腰抺雲横如玉帶雖林阻谷奥無猛獸毒蟲其峰十九中特尊者名曰中峰中峰之北為觀音為應樂為雪人為蘭峰為三陽為鶴雲為白雲為蓮花為五臺為蒼琅為雲弄中峰之南為龍泉為玉局為馬龍為聖應為佛頭為馬耳為斜陽諸峰劍簇有似岱宗人莫有能躡其巔者峰各一溪蜿蜒東注為十八溪山産文石可為屏玩前明採取大為民病巡撫蔣宗魯奏罷之〉石門山〈在蒼山之隂長松參天髙巖近日〉趙州九龍山〈在城東五里九峰聯絡勢若游龍一名九龍頂山〉龍伯山〈在城東十里與〉
〈鳳儀山對峙巔有龍泉〉五佛山〈在城東十五里嵯峨綿亘下有聖水四時不竭〉天橋山〈在城東南九十里之彌渡東七里兩山壁立天橋飛跨澗水從中倒下岸夾桃花崖懸古刹〉五臺山〈在彌渡東五十里聳出雲表羣嶺拱之如効指臂〉青螺山〈在彌渡城北形似螺旋古寺踞其巔舊有斷碑傳為武侯所立〉卧麟山〈在城南二里狀若卧麟〉獅子山〈在城南八里形如獅子相傳諸葛武侯曾鑿其巔〉赤佛山〈在城南三里山有赤石望之如佛〉覆釜山〈在城南六十里白崖北五里平甸突起狀若覆釜白崖於此發脈下有温泉〉鳳儀山〈在城西一里州之鎮山也横舒兩翼環抱州城如鳳來儀又名三耳山〉昆彌山〈在城西四十里山勢峻險為西南要害昔西平侯沐英過此更為定西嶺〉浴龍山〈在城西北一里為鳳儀左翼勢趨洱水如龍就浴一名宿龍山〉白崖〈在城南六十里山勢綿亘為迤西徃來要路〉花魚洞〈在彌渡南九十里口甚隘一線天光側行十里水注深潭中産花魚崖半有洞鐘乳倒垂怪石不可名狀〉懸香洞〈在白崖西玲瓏瑰異上有石乳香一株可望不可即〉畢鉢羅窟〈在白崖西懸崖峭壁林麓蓊蘙〉雲南縣 水目山〈在城南二十五里山多古刹巔有深泉〉天花山〈在城南四十里山有石洞古祠嘉靖間葺祠掘得雷斧大如扇又名南華山〉龍興和山〈在城西二十五里〉九鼎山〈在城西北二十里九峰並峙簇若青蓮石徑懸空盤折而上香臺古閣聯綴如蜂房〉寳泉山〈在城北二十五里俗名梁王山有梁王行宫遺址每掘地得琉璃瓦〉㡌山〈在城北三十里與九鼎相望山峰有潭水入賓州〉青華洞〈在城南八里懸巖滴乳石竅玲瓏日月光照可行十餘里〉龍洞〈在城南五十五里疊嶂層巒中函巨浸〉鄧川州 玉案山〈在城東三里如横琴待撫諸山互抱逆扼江流〉鼎勝山〈在城東五里玉案山後洱水為帶島嶼瀠迴波光瀲灧〉東山〈在城東七里狀如獅子吐舌又名獅舌山下有龍潭禱雨輒應〉雲龍山〈在城西崢榮蒼翠疊嶂雲横州鎮山也〉卧牛山〈在城西門外〉象山〈在城西北八里舊州鎮山也〉黄斾山〈在城西北十里形如張斾草色多黃故名〉啟始山〈在城西北十五里山如城郭水匯一池村民環居〉鐘山〈在城北八里勢如覆鐘〉青牛石〈在城西北二十三里彌苴河中俗傳昔有龍馬破石飛昇石上馬跡猶存〉浪穹縣 佛光山〈在城東二十里巖峻路削山半有洞可容萬人山隂尤險亦名一女闗武侯擒孟獲傅友徳破普顔篤皆在於此〉靈應山〈在城東二十里其髙千仞石室有像禱雨多應〉天馬山〈在城南八里上有鎮蝗塔即樵青神分水處〉鳳羽山〈在城西南三十里舊名羅浮䝉氏時有鳳歿於此每嵗九月百鳥咸集啁啾哀鳴土人乗夜燃火羅之多得異禽故又名鳥弔山〉羅坪山〈在鳳羽山西南十里連峰綿亘可稱絶險〉清源洞山〈在城西南四十里洞中有水上承巖溜清韻如琴〉寧山〈在城西一里上有泉曰寧水下注於湖〉凝雲山〈在城西北十里上有慶雲可占科第〉標山〈在城北十五里東連罷谷南瞰茈湖洞開樓閣吞吐湖光上有楚雲䕶珠苾香諸刹〉罷谷山〈在城北二十里洱水之源也〉赤壁山〈在城東北三里峭壁臨河髙數十仞赤如流火〉觀音山〈在城東北四十里一名方丈山有洞有池中有石觀音像故名〉䝉次和山〈在城東北四十里三面絶險一面臨河昔施浪詔居焉〉蓮花山〈在城東北四十里狀若蓮花一徑可通四壁如削〉賓川州 鍾英山〈在城東二十里奔涌而來州治托焉饒竹箭毛革之利〉五福山〈在城西南三十里一名烏龍山明巡撫鄒應龍建塔其上多竒石有觀音古洞石像莊嚴〉書案山〈在城西一里平正如案〉筆架山〈在城西五里三峰環翠拱向學宫〉翠屏山〈在城西北五十里蒼翠横列宛若畫屏〉雞足山〈在城西北百里一頂三支宛如雞距名山記名為九曲巖上有石門曰華首佛刹禪棲不可勝紀佛書云周孝王五年丙辰嵗伽葉波既付法阿難乃持僧伽梨衣入雞足山以待慈氏下生即此處〉飛鳳山〈在城北二十里一名五盤山狀若鳯翔雙翼山峰劈開傳為武侯所鑿北一峰為孟獲寨〉華葢山〈在城北三十里數峰攢簇形如張葢〉白霞山〈在城北五十里形勢蜿蜒溪穿山腹上有細石如水晶精光映日〉炎涼嶺〈在城西七十里東行則暖西行則涼故名〉雲龍州 象鼻山〈在城東二里以形似得名〉徳龍山〈在城西一里為州治主山形似三臺氣凝脈厚兩翼環抱中支蜿蜒為金泉河邊二井之滷源〉彩鳳山〈在城西六十五里瀾滄江外三七村後綿亘數百里連岡疊嶂環帶滄江一州勝槩〉三崇山〈在城西七十里瀾滄江外舊州西五里壁立萬仞三峰入雲人跡罕到有行至半山者輒遇雷雨沙石而止〉大雒馬山〈在城東北五里即徳龍北支石洞雲巖中有仙跡巖半有温泉臨沘江北岸其南岸為小雒馬山横截江口聳峙尊嚴〉滿崇山〈在城東北五十五里為衆山之祖滷脈出焉居人以雲氣聚散占隂晴〉
太和縣〈附郭〉 西洱河〈在城東五里廣二十里長一百二十里一名昆瀰池又名渳海即古葉榆水發源罷谷山經蒲陀崆至鄧川入太和北界名西洱河以形如月生五日抱珥之狀也中有三島曰金梭曰赤文曰玉几水涯有洲曰青莎鼻曰大貫曰鴛鴦曰馬亷受十八溪水繞府西南由石穴中出㸃蒼山後入䝉化府界會漾濞江〉十八溪〈在城西㸃蒼山逺近不一中峰下者為中溪其北曰桃曰梅曰隠仙曰雙鴛曰白石曰靈泉曰錦曰芒涌曰陽曰萬花曰霞移其南曰緑玉曰龍曰青碧曰莫殘曰葶蓂曰南陽諸溪源泉瀉自山椒雨作雪融匯為怒瀑如素練懸空有銀河落九天之勢〉救疫井〈在城西㸃蒼山下疫癘者飲之即愈〉趙州 白崖瞼江〈在城東南六十里源出雲南縣梁王山南流經白崖入舊定邊縣為禮社江源〉赤水江〈在城南源出水磨坪南合白崖江過彩雲橋下彌渡會毘雌江流入䝉化舊定邊縣〉大江〈在城南源出定西嶺西經州治南轉東入西洱河一名波羅江州之帶水也〉毘雌江〈在城西南源出䝉化之武衞山合白崖赤水二江入舊定邊縣〉東晉湖〈在城東北十里環龍山下有九泉冬春渟蓄成湖〉甘泉〈在城東南六十里白崖蝦蟆口 本朝雍正七年閏七月平地涌泉二股清冽甘美〉下邑龍泉〈在城東南彌渡南二十里平磨甸石穴噴涌澈底澄碧香生芹藻清氣襲人〉馮氏義泉〈在城西門外城中無井里人馮亷掘地得泉引入城居民便之〉温泉〈有四一在龍尾闗一在白崖覆釜山下一在白崖之東村一在彌渡東南五里〉雲南縣 一泡江〈在城東源出縣北梁王山繞縣城入青龍海經鐵索營歸金沙江〉葉鏡湖〈在城南三十里中有石如鏡〉青湖〈在城西南一里一名龍池其深不測永樂七年黄河清此水亦清〉青龍海〈在城南十五里瀠洄曲折勢若游龍〉周官些海〈在城東北十五里水無源天雨則澗水聚集而成〉萬花溪〈在城西三里一名溪溝在昔花卉夾岸故名〉蓮花渠〈在城東四十里和甸内渠廣二十里中有二島島上有庵〉珍珠泉〈在城西南十五里泉涌如噴珠〉温泉〈有二一在和甸一在城南三十里雲南驛〉鄧川州 羅時江〈在城西五里唐人羅時所開導洩緑玉池水南歸洱海〉瀰苴江〈在城東北五里出浪穹縣罷谷山下環州如帶南入洱海〉緑玉池〈在城北鐘山之下水映山光色如緑玉〉星鯉泉〈在城東十里泉中有鯉額多星㸃〉温泉〈有三一曰上塘在城西北十四里一曰波羅壪在城西北十五里一曰龍馬洞在城北二十五里浴之可以愈疾又有脱塵泉在城北十二里大石坪引冷煖二水同入浴塘其泉更佳〉南詔潭〈在城西二十里闊十餘畆淵深莫測三山環繞萬木隂森〉浪穹縣 大營河〈在城東十里經水皮村會於寧湖〉鳯羽河〈在城南五里源出鳯羽鄉流至水皮村與寧湖大營二水合是為三江口〉蒲陀崆〈在城南十五里一名蒲萄江即三江會流尾也兩山夾立一水倒奔南出鄧川入於洱河〉寧湖〈在城東半里亦名寧河源出罷谷山為洱海之源匯茈碧湖下會於大營河〉茈碧湖〈在城北十五里承寧湖之流水深無底澄碧一色有花曰茈碧如蓮差小葉如荷錢採以為羮味美於蓴〉羅鳳溪〈在城北八里源出凝雲山下流入茈碧湖〉九龍泉〈在城東佛光山下其泉有九俱自石竅涌出〉賓川州金沙江〈在城東北九十里自麗江府流經州界下入姚安府或云即古若水山海經云南海之内黒水之間木曰若木若水出焉水經注曰若水南經雲南之遂久縣即金沙江巡檢司地也〉納六河〈在城北五里納六溪之水曰鍾良曰銀曰石寳曰寒玉曰通洱曰赤龍故名益以豐樂又名七溪源出雲南縣流入金沙江〉上蒼湖〈在城西六十里周迴十里産蓮花〉烏龍池〈在城西南五十里〉金龍湫〈在城西百餘里洱水東岸古木叢生潭水深靚禱雨輒應里人祀之〉孫水〈在城東北一百三十里金沙江之别流水經注曰孫水一名白沙江漢司馬相如梁孫原即此〉温泉〈有五一在城西十五里石馬坪一在分山峽一在城東北八十里松明一在小寨一在羅陋〉三潭〈曰乾龍在城西南二十五里乾海子曰火徳在城西北雞足山石鐘寺側曰紅雀在城北龜山〉金牛井〈在城西北三十里深不可測俗傳水通洱河〉雲龍州 沘江〈在城東半里自老君山發源入州界南入瀾滄江〉蘭滄江〈在城西六十里源有二俱出吐蕃喀木地會於叉木多廟之南名拉克禇河入鶴慶中甸經麗江舊蘭州故稱蘭滄後人譌為瀾滄又譌浪滄經州西南沘江水入焉南過永昌沙木河銀龍江水入焉又東南過順寧會黑恵江南過景東又南入鎮沅普洱合九龍江入於車里漢通博南道行者苦之歌曰漢徳廣開不賓度博南越蘭津渡蘭滄為他人即此䝉氏僭封四瀆之一〉潞江〈在城西二百七十里極邊源出吐番哈拉腦兒入怒夷為怒江入雲南保山大塘隘經州境六庫一帶過永昌流入緬地即禹貢之黑水也䝉氏僭封四瀆之一〉雒馬河〈在城東二里從十八寨下注沘江入蘭滄江〉帶河〈在城東七十里源自蘭州經羅甲村箭桿入永平界〉天池〈在城西北六十里一名髙海子池在山巔渟十里〉温泉〈在城東北五里雒馬山半浴之可愈寒疾〉龍潭〈有二一在城東南八十五里箭桿一在城西一里徳龍山〉雒馬五井〈在城東一里曰雒馬曰金泉曰河邊曰石縫曰民居明天啟間地震滷洩三井湮沒僅存金泉河邊二井〉師井〈在城北一百一十里〉順盪井〈在城北一百八十里〉石門井〈在城東北三十里〉大井〈在石門井東七里〉天耳井〈在大井東三里〉山井〈在天耳井東二里〉諾鄧井〈在城東北四十五里以上八井俱産鹽〉
楚雄府
楚雄縣〈附郭〉 鴈塔山〈在城南門内即金礦山峰巒峻秀為郡學案山〉慈鳥山〈在鴈塔山東城跨其上〉平山〈在城東三里〉凌霄山〈在城南十五里峰巒聳拔髙出衆山〉天馬山〈在城南二十里〉碌摩山〈在城西南三十里山頂有石如人戴笠之狀土人以金貼其面事之甚謹〉九臺山〈在城西南九十里上有九臺曰大本曰廣珠曰甘露曰聚仙曰大中曰振衣曰寫經曰滿月曰涌蓮凡三十峰參差聳峙為郡勝觀〉碧藏山〈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峨𡸮山〈在城西郭外上有石形如屏髙八尺餘〉鳴鳳山〈在峨𡸮山左蜿蜒起伏環峙十數里相傳䝉詔時有鳳鳴其上故名〉文殊山〈在城西十里上有雲泉寺〉薇溪山〈在城西三十里髙千尺麓有龍王祠〉紫溪山〈在薇溪山右松竹隂森峰巒秀麗梵宇琳宫踞一郡山水之勝下有大石村河〉錦囊山〈在城北五里〉卧龍岡〈在城西十里諸葛武侯南征屯兵於此後人思之故名〉鎮南州 金雞山〈在城東五里髙出羣峰昔有金雞見其上故名〉石鼓山〈在城東三十里上有石排列如鼓䝉氏置石鼓縣以此〉五樓山〈在石鼔山南山多美石凡有災祥其響如雷唐人王載元張明亨於此仙去〉五摩山〈在城東三十里山勢險峻旁有深箐本朝康熙二十年大師平滇破賊馬寳兵於此〉小天臺山〈在城東四十里山多松竹巖壑幽深〉會逢山〈在城東南十里又名象山上有石洞深不可測〉石吠山〈在城南三里舊傳有石鳴如犬吠〉鸚鵡山〈在城西一里林木叢蔚鸚鵡巢其上又名昭應山〉見性山〈在城西北十五里羣山環抱二水交流頗饒幽勝〉十八盤山〈在城北十五里山最髙峻登者盤迴十八折乃至其巔〉觀音洞〈在城東五里洞中一石如佛旁有氿泉頗甘〉南安州 紫石山〈在城東一里〉健林蒼山〈在城東五里山半有泉傳中有龍伏昔黑爨祖瓦晟吳立柵其上〉安龍堡山〈在城東南二百九十里〉鳳凰山〈在城南四里〉茶山〈在城南七里其上間産山茶故名〉羅甸山〈在城西南二十里〉表羅山〈在城西南八十里〉羊連山〈在城西六十里學宫對之為文筆峰〉鸚鵡山〈在城西北平地突起上多鸚鵡〉烏龍山〈在城東北五里林深谷秀下有龍湫旱時禱雨輒應〉定逺縣 寳華山〈在城東三里〉象鼻山〈在城東五里其東二十五里為石門山兩巒對峙清映零川〉萬春山〈在城東七十里〉獅子山〈在城南三里環曲如屏上有七級浮圗〉會基山〈在城南三十里髙可三千仞綿亘五十餘里赴府大道羣峰環拱參錯爭竒諸山之脈皆基於此上有會基哨舖〉烏龍山〈在城西二里〉羊牟泥山〈在城西四里有諸葛武侯望子洞〉雲龍山〈在城西二十里延袤六十餘里又名卧龍山武侯遺跡在焉黄龍烏龍二山左右匝拱邑之名山也為大姚來往要衝龍文川出其下〉赤石山〈在城西二十里山多赤石林木隂翳延亘二百里其東有泉下流為零川〉化佛山〈在城西三十里紫甸鄉一名自久山方廣四十餘里上有龍洞深不可測常有雲霞布濩嵗旱禱雨於此〉黄龍山〈在城北三里蜿蜒如龍〉劉大山〈在城北二十里山髙林宻路通元謀明時夷人潛伏㔄掠知府邵敏立哨於上行旅至今便焉〉獨立山〈在城東北三十里一名諸葛山形如圓葢下有白泉〉廣通縣 髙登山〈在城東三里〉東山〈在城東十里〉九盤山〈在城東五十里迴旋險峻道路九盤立舖其中〉馬鞍山〈在城南五里〉和茶山〈在城南十五里清水河之源東連阿納香山髙聳峻拔延亘二百餘里〉伏獅山卧象山 金雞山〈三山俱在城南六十里獅象對峙金雞中立〉鳳山〈在城〉
〈西二里山形如鳳四五月間宿雨初霽逺望若有羣羊奔躍即之不得又名仙羊山〉營盤山〈在城西二里昔諸葛武侯征南駐兵於此〉囘蹬山〈在城西十五里相傳閣羅鳳侵柘東城至此值雷雨而返山上有關有泉出山之東流為關山河〉羅苴甸山〈在城西五十里四山環峙平原沃野一縣物産公輸大半出此下有河名羅川〉翠屏山〈在城西北四十里峰列如屏〉鶴翥山〈在城東北十里環繞縣治形如鶴翥天表西折為蟠龍山周旋盤曲有泉甘冽四時不竭〉阿陋雄山〈在城東北十五里髙踰千仞泉水分流西為羅申河南為阿陋河〉龍街洞〈在城北七十里俗傳洞中常聞笙歌聲〉𥔲嘉 卧象山〈在治東三里以形似名元設千戶所於上〉黑初山〈在治西一里山髙千仞五峰聳列綿亘百里一名虛初山〉卜門山〈在治東北三十里形勢險峻郡路經之三十六折而上下有泉流為卜門河〉黑鹽井 金榜山〈在治東一里翠嶂如屏旁有瀑布〉玉壁山〈在治東與金榜山相連壁立千仞青蒼如玉〉鳳山〈在治西一里峰髙千仞大井出其下西北為萬春山〉象山〈在治西五里其形如象〉七局山〈在治西北七里岡巒重複龍溝出其下其支脈為雞冠山有伏龍鹽井〉絶頂峰〈在治西北十五里孤峰峻峭髙入雲表〉真武洞〈在鳯山之陽為滷脈來龍鑿空為洞前有石形如龜蛇因建真武殿〉琅鹽井 鰲峰山〈在治東三里一名瑞螺山琅溪濯樂河諸水俱經其下屹然為一井闗鎖〉寳應山〈在治南半里一名寳泉山井出其麓〉筆架山〈在治南五里三峰插天形如筆架左有文筆山建塔其上〉竒峰山〈在治西南一里巖壑幽勝〉四髻山〈在治西三里四峰攢聳如髻〉魚池山〈在治北里許上有魚池四時澄潔又名彌勒山〉
楚雄縣〈附郭〉 大江〈在城西南三百三十五里自䝉化入府境經南安之𥔲嘉入元江〉龍川江〈在城北一里源發鎮南州苴力舖至州南為白龍河經府城北東北過定逺至廣通為大河北流入金沙江〉平山河〈在城東三里源出南安州山中流經府北入龍川江〉青龍河〈在城東南五里遶郡北流入龍川江上建馬家橋青龍橋以通省會〉大石村河〈在城西三十里源出紫溪山入龍川江 本朝雍正六年提督郝玉麟建彩雲橋於上〉伯魚河〈在城西五十里流入大江〉席草湖〈在城東十里周五里〉曲甸湖〈在城東北三十里〉𢷬練溪〈在城西三里流泉三疊清澈如鏡〉波羅澗〈在城西八里〉鳯泉〈在城東慈烏山麓從地涌出清冽而甘〉龍泉〈在城南鴈塔山下泉水澄潔應月而潮明知縣范璋謂此水引入泮池可兆鼎甲後嘉靖壬辰邑人李啟東果有傳臚之應〉鎮南州 馬龍江〈在城南八十里流入府大江〉清水河〈在城東十五里源出茤蕨厰龍潭〉白龍河〈在城南一里即苴水也一名虹江源出苴力舖自西南環抱州治東注龍川江〉七村河〈在城南二百里源出趙州宻底南入景東府界〉響水河〈在城北十五里源出見性山龍潭東合清水河入白龍河〉平夷川〈在城西三十里源出衆山中經城東南流入龍川江〉玉泉〈在城東二里泉温可浴〉丹桂泉〈在城東五里〉龍潭〈有四一在城南三十五里力戈村一在城南二百里七村一在城西北十五里見性山一在城西北三十里雙甸村〉南安州 馬鹿塘河〈在城南一百四十五里流入卜門河〉黑石河〈在城南二百餘里流經新平界入元江〉沙甸河〈在城西南八十里流經易門界入元江〉妥稍河〈在城西四十里流經府東界合沙甸河〉白沙泉〈在城東三里〉黑龍潭〈在城東七里〉石井〈在城東北二里泉隨取隨滿〉定逺縣 清水河〈在城東二十里又東六十里有苴苗河七十里有青河南二十里有木土竜河西十五里有紫甸河一名子甸溪東北三十里有大基河皆支水也〉零川〈在城西三十里源出赤石山一名直苴河經石門山入於龍川江〉龍文川〈在城北二十里其源有二皆出縣西之雲龍山左斗箐右老虎箐二派合流迤𨓦而南又折而東繞石門山入龍川江〉龍門溪〈在城東四十里深闊浩蕩為一方巨浸居民建塔水濱以鎮水患〉茶小溪〈在城西十里下流入龍川江〉黄蓮池〈在城東南五里池産黄花其形如蓮〉龍馬池〈在城西南二里傳昔有龍現池中〉李泉〈在城東六十里相傳有老人李賢者嘗丐豆腐於鳯山坊其地乏水老人以杖叩地泉即涌出因名〉冷泉〈在城南三十里會基山清冽甘美〉石羊井〈在城西五里有石如羊泉出其下動之則溢〉廣通縣清風河〈在城東三里發源縣東之趙普闗流入龍川江〉捨資河〈在城東五十里東流〉
〈入元江〉立竜河〈在城西一里源出馬鞍山流至孤山繞縣西定門外入於大河〉闗山河〈在城西五里源出囘蹬山東至元謀縣入金沙江〉大河〈在城北三十里即龍川江下流自府境流入春夏洶涌險不可測〉羅申河〈在城北五十里源出阿陋雄山西流經黒鹽井入金沙江〉雕龍河〈在城東北十里源出阿納香山入龍川江〉阿陋河〈在城東北五十里源出阿陋雄山西流入龍川江〉温泉〈在城東南八十里〉𥔲嘉 大江〈在治北二十里一名卜門河又為上江河即府大江下流東南入元江〉果羅泉〈在治西四里〉黑鹽井 三道河〈在治東南三里易者山觀音閣加村三水合一西入龍川江為行鹽通渡〉龍溝〈在治北半里鳳山左源出菖蒲潭其水澄清甘冽民資汲飲〉七局龍池〈在治西北七局山下每天將雨山鳴谷響〉鹽水箐水〈在治西北七里大龍井出其中〉菖蒲潭〈在治西十五里即龍溝之源周園二十丈井滷發源其中春秋祀之〉琅鹽井 濯樂河〈在治東北二里發源菖蒲潭流合琅溪〉琅溪〈在治西源自定逺山澗中在定逺為清水河入界内為琅溪東入龍川江〉龍潭〈有二俱在治南五里筆架山麓〉
姚安府
姚州〈附郭〉 寨子山〈在城東五里山下有泉流入烏魯淜〉飽烟蘿山〈在城東十里一名東山其西有武侯塔相傳武侯駐兵於此後人建塔識焉〉白馬山〈在城東十五里昔有白馬著形土人立祠祀之有禱輒應〉燕子山〈在城東二十里形如燕壘〉九鼎鐘山〈在城東南五十里一名華山峰巒有九狀如懸鐘花時遊人不絶〉三窠山〈在城南六十里舊有古松三窠夜見光怪土人以為金銀氣掘之枯其一〉筆架山〈在城南五十里三峰聳峙中峰有井雲出即雨〉龜祥山〈在城西三里一名赤石山山如龜形石皆赤色嶺有泉〉金秀山〈在龜祥山西五里山下有泉流為陽派河〉稽肅山〈在城西七十里山産青石有泉入陽派河〉仙景山〈在城西七十五里一名西山昔人修真羽化之所山麓有石甲西嶺二泉〉矣保山〈在城北十五里上有塔〉龍鳳山〈在城北二十里一名白塔山上有塔髙十五丈〉黎武山〈在城北一百里峰髙而長中有蘭若〉緑蘿山〈在城北一百二十里一名盤曲山下有緑蘿蘭若〉大姚縣几山〈在城南一里一名紗㡌山東隅有石穴一名石壁洞〉四竒山〈在城南五里四峰髙〉
〈聳上接雲霄〉文筆山〈在城西一里其後為鳳凰山左為觀音山〉玉屏山〈在城西北三里〉馬家山〈在城北十里髙出羣山林木葱蒨〉龍馬山〈在城北四十里疊嶂懸崖壁立千仞舊傳晴霽時有龍馬出沒〉龍山〈在城北五十里有邃谷崇崖茂林修竹之勝〉馬鞍山〈在城北一百三十里〉方山〈在城北一百八十里下繞金江俯視如練〉書案山〈在城東北一里形如几案大姚河經其下〉挂榜山〈在書案山左二里〉紫坵嶺〈在城東十里其山雲合則雨旱時尤驗上有古砦〉白草嶺〈在城北八十里髙峻為諸山之冠〉赤石巖〈在城西八十里與大理府十二闗長官司接界為北渡金沙東出武定之要地〉鐵索箐〈在城西一百五十里逶迤百里昔夷賊恃險出沒明巡撫鄒應龍平之〉白鹽井 迴龍山〈在治東一里〉北極山〈在治西南一里崇嶐峻峙古木青葱有北極等寺〉寳闗山〈在治西一里髙百仞上有梵刹下為通衢〉象嶺山〈在治北一里逶迤馴伏如象〉
姚州〈附郭〉 金沙江〈在城北四百里自賓川流入府境東經大姚入武定府界〉蜻蛉河〈源出三窠山南瀦為大石淜分為東洶溪西洶溪繞府而北合趨大姚河入金沙江〉陽派河〈在城西十五里一名陽片湖自金秀山東流匯為河入西洶溪合於蜻蛉河〉連河〈在城西三十里一名連水源出鎮南州流入大姚河〉香水河〈在城北一百里源出黎武山下流注大姚河〉一字水〈在黎武山北流入一泡江〉白馬泉〈在城東白馬山谷〉温泉〈有二一在城西六十里黒泥只村一在城北一百二十里交摩村〉烏牛井〈在城東五十里〉春郎井〈在城外東南青蓮寺後〉金龜井〈在城西十里其水清冽土人取給焉〉大姚縣 龍蛟江〈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一名苴泡江源出鐵索箐東流合大姚河〉羊蹄江〈在城北一百六十里發源摩些村東北流入金沙江〉大姚河〈在城南一里與姚州蜻蛉河之水合流經縣東書案山下又東合龍蛟江之水東入金沙江〉土橋河〈在城南十五里東流為大姚河〉醉翁井〈在城東門外相傳有人醉歿於此遂出泉清冽不竭〉白鹽井 龍泉溪〈在治西南三里水出峽中味甚清冽〉
永昌府
保山縣〈附郭〉 太保山〈在城内嵯峨數十仞岡横二里山巔平衍堪習騎射林木蒼翠郡内竒觀〉寳葢山〈在太保山後髙出衆山郡之鎮山也〉玉壺山〈在太保山左石竇流泉澄清可掬每有雲從澗起漸穿松際直掛山巔朗如玉壺髙舉〉雄山〈在寳葢山左〉哀牢山〈在城東二十五里與太保山相向孤峰聳秀本名安樂夷語譌為哀牢非二山也頂有石穴土人呼為金井春首視其盈涸以卜豐歉山下有石如鼻出泉二道一温一冷〉峽口山〈在城東南四十里下有石洞廣二丈一郡之水俱由此洩〉法寳山〈在城南十里勢與九龍山相望上建法寳寺〉卧獅山〈在城南十五里髙百丈袤二里下有芭蕉洞石乳垂結如花〉屋牀山〈在城南七十里箐險路狹自永昌至蒲縹驛由此〉龍祖山〈在城南八十里髙聳傑出為東南諸山之祖〉秀巖山〈在城南舊施甸長官司東南二里〉摩蒼山〈在秀巖之南孤峰聳拔浮於雲表山頂可望數百里〉碧霞山〈在秀巖之東〉茨竹坪山〈在城南舊鎮姚所南三十餘里接猛波羅界〉和山〈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掌亢山〈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潞江司東六十里〉雷弄山〈在潞江司東八十里〉九隆山〈在城西龍泉門外綿亘數里一名九坡嶺世傳九隆氏兄弟居此〉石子山〈在城西七里〉瑪瑙山〈在城西一百里産瑪瑙石〉棲賢山〈在城西北十里〉大富山〈在城西北二十里北有銀壺山狀若懸壺〉甘松山〈在城西北五十里有白龍虎嶂二山分拱左右〉靈鷲山〈在城北八里髙與寳葢山埓産茶香踰諸品〉雲巖山〈在城北二十五里山髙百丈巖深處有横石丈餘好事者鑿為卧佛因以建寺俗名卧佛山〉石澗山〈在城北三十里上有阿由寨〉鳳溪山〈在城東北三十里與安樂山並峙上有吕公臺不韋廢縣在其麓〉天井山〈在城東北四十里岡陵四繞中有平地可居〉羅岷山〈在城東北八十里髙千仞相傳䝉氏時有僧羅岷自天竺來此作戲舞術石亦隨舞迄今巖下時有飛石過者驚趨又傳將曉時石自江中飛入霧表〉當歸坡〈在城南舊施甸司北二十五里産當歸故名〉龍王巖〈在城北二十五里一山中斷兩巖壁立如斧劈然〉狀元峰〈在城南四十里孤峰秀出為學宫案山〉風洞〈在城北八十里風自洞出四時常不息〉騰越州 球𱮽山〈在城東五里下峻上平明正統間征麓川於此立寨〉馬峰山〈在城東十五里又名長洞〉巔峻山〈在城東十八里〉髙黎貢山〈在城東一百二十里舊名崑崙岡界潞江龍川之間䝉氏僭封為西嶽山頂有泉分流而下又名分水嶺〉羅生山〈在城東南二十里峰巒髙聳岡勢綿亘〉來鳳山〈在城南四里每曙時嵐氣鎖之上有祠祀唐杜光庭〉羅左衡山〈在城南六十里上有鎮夷闗山後即南甸一名半個山界限華戎北寒南暑迥然各天〉寳峰山〈在城西十里有寳峰寺為摩伽陀禪定之所又名擂鼓山相傳武侯駐兵撃鼓其上〉馬鞍山〈在城西十五里〉緬箐山〈在城西三十五里〉阿幸山〈在城西一百二十里〉下干峨山〈在城北十里上有池周五十餘丈〉上干峨山〈在城北二十五里上有金塔坡傳昔有異人修道於此至今山無蚊蚋〉巃嵸山〈在城北三十里山極髙峻雲合則雨〉打鷹山〈在城北三十五里〉雪山〈在城北九十里三峰聳峙上多積雪〉小甸山〈在城北一百三十里山徑嶮巇絶處以木為棧〉明光山〈在城北二百二十里〉橄欖坡〈在城東六十里〉永平縣 寳藏山〈在城東七十里一名觀音山迥出天際俯視羣峰相傳武侯南征至此迷道遇一老嫗呼犬從絶徑中出始得路因建廟祀之俗名娘娘叫狗山〉羅武山〈在城東一百里髙五百餘丈〉髑髏山〈在城西南五里〉花橋山〈在城西南三十五里髙二十餘里〉博南山〈在城西南四十五里一名金浪巔俗譌為丁當山髙二十里崇坡峻坂委曲嶙峋為西郵通衢漢因以名縣〉和邱山〈在城西三十里髙千餘仞蜿蜒五十里衆峰入雲逺近矚目〉七盤山〈在城西北三十五里〉羅木山〈在城北八里西臨銀龍江〉萬松山〈在城北三十五里上有萬松閣〉横嶺山〈在城東北三十里一名繡嶺山花如繡〉阿荒山〈在城東北一百七十里銀龍江發源於此〉打牛坪〈在城東北一百里相傳諸葛武侯南征至此值立春日鞭土牛於此〉
保山縣〈附郭〉 潞江〈在城西一百里經怒夷入府境大塘隘經潞江安撫司流入緬國〉蘭滄江〈在城東北八十里經羅岷山下建有鐵鎖橋為往來要津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
〈御賜飛虹彼岸匾額懸於上〉上水河 下水河〈俱在城内西南隅源出九隆山及寳葢山箐合流入城經委巷達沙河〉沙河〈在城南七里會清水諸河水流入峽口山落水洞伏流數里出為東河〉小羅窰池河〈在城南一百二十三里施甸長官司源自秀巖山下流入潞江〉郎義河〈在城西北二十里源出龍王泉流入郎義村會清水河〉清水河〈在城北五十里源出甘松坡流繞鳳溪山麓合郎義河經城東南匯沙河〉東河〈在城東北二十里受府境東北諸水流入灣甸〉沙木和河〈在城東北百二十里自永平來入蘭滄江〉清華海〈在城東十里匯衆流為海廣二十餘里〉荷花池〈在城内西北隅匯仁夀泉水多植荷花〉卧獅池〈在城南十五里卧獅山下山泉沸流四時不竭〉易羅池〈在城西南龍泉門外泉噴九竇〉玉泉〈在城東二十五里安樂山下〉雞飛泉〈在城東南一百里有石洞洞旁出二泉清瑩澈底〉金雞泉〈在城東北三十里金雞村泉注二池一温一凉四時可浴池畔有石髙五尺圍丈餘石上數孔聚水澡浴相傳吕凱所立〉黑龍潭〈在城北四十里天旱時郡人以銅牌檄龍禱雨〉響水灣〈在城北五里懸巖瀑布響振林谷〉安逺井〈在城内水甚清冽〉青雲井〈在城内府學前水旱不竭〉光明井〈在城東五里相傳唐大厯間井旁見三角牛四角羊三足雞井中有火燭天南詔以為妖遂塞之今建風雲雷雨壇於上〉騰越州 龍川江〈在城東八十里源有三一出屆頭甸馬鹿塘為瓦甸河下流為固東河在州之正北一出七藏甸為明光河東南合固東河為曲石江一出雪山麓西南流會曲石江三水合流至州東為龍川江繞髙黎貢山麓經隴川入緬甸〉大盈江〈在城西南一里一名大車江發源巃嵸山會半月池合檳榔江〉檳榔江〈在城西一百八十里源出吐番會大盈江經干崖達緬〉疊水河〈在城西南五里大盈江之支流也〉滚鐘溪〈在城南十里寳峰山頂有古刹鐘重千觔一夕鐘滚於溪今鈕尚見〉半月池〈在城北七里周五十丈流入大盈江〉澄鏡池〈在城北二十五里上干峨山一名清河周五百丈環以花草人至則雷雨交作俗傳龍潛其中〉球𱮽泉〈在城東七里有二穴注為伽河池〉馬泉〈在城西七里馬村南〉香井〈在城内東北隅水清冽而香民資汲飲〉永平縣 勝備江〈在城東百里自雲龍州發源入縣界會九渡雙橋二河達漾濞江〉碧溪江〈在城東二百里一名備溪江為漾濞江下流〉銀龍江〈在城北半里一名太平河其源一出阿荒山一出羅木山合流而南穿城出經順寧入蘭滄江〉雙橋河〈在城東八十里發源上西里流經黄連堡會諸澗水入勝備江〉曲洞河〈在城西南十里源出和邱山西麓河之南有温泉澄澈可浴〉花橋河〈在城西南三十里源出博南山下流入銀龍江〉木里河〈在城北三里又北四里為桃源河俱發源和邱山〉九渡河〈在城東北五十里源出横嶺山流入勝備江〉寳峰泉〈在城東四十里〉
鶴慶府
峰頂山〈在城東十里一名石寳山髙三十餘里峰巒崒嵂逺瞰洱水山巔時有五色光上建佛寺郡人於三月望日投弓矢祈嗣〉月山〈在城東南二十里積石圍繞形如半月〉宣化山〈在城東南二十里山勢陡峻舊設闗於此〉象眠山〈在城東南二十五里下有石竅百餘潛洩漾弓江水入金沙江〉龍華山〈在城東南三十里與象眠山接林壑深秀石泉迸冽上多梵刹下為永北孔道〉天馬山〈在城南二十里山形起伏其狀如馬桃樹江出其下〉豸角山〈在城南二十五里峰巒突起建塔於上為學宫文筆峰〉龍珠山〈在城南三十里前聳後平下有石穴漾弓江過焉每嵗四月郡人祀之以禳水災〉半子山〈在城南一百二十里〉朝霞山〈在城西南十里常有彩霞籠其巔山半有風洞每夏至日人就洞乗風可愈目疾〉觀音山〈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一名方丈山巍然峻絶山有洞洞有泉一澄碧水滴巖下若金石聲壁間閣羅鳳琢觀音像於上洞内土石分半宛若隂陽明郡守何璋名曰太極洞南詔名山凡十七此其一也〉佛光寨山〈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昔普顔篤作亂據此〉覆釜山〈在城西五里為郡鎮山峰如覆釜形勢秀拔諸山拱翼〉仰止山〈與覆釜山相接劍川路出其下〉逢宻山〈在城西二十五里山峰峭拔山腰有青鉉洞洞口有三石柱鐘乳淋漓頗稱幽勝〉拱面山〈在城西北五里髙百仞竒峰聳秀拱向郡治山有白石瑩如積雪〉湯乾山〈在城北三十里〉三臺山〈在城東北十二里三峰挺出〉紅土岡〈在城西南十八里〉南松嶺〈在城南二十里〉大成坡〈在城東南六十八里坡頂有泉深廣盈尺不溢不涸其西有小成坡為大理永北孔道〉大孟巖〈在城東南一百三十里石壁横亘三十餘里形如城郭上多古木幽禽〉文筆峰〈在城東十里〉七坪峰〈在城南七十里〉筆架峰〈在城東北二十里三峰並峙〉垂珠洞〈在城西南三十里深廣二十餘丈中有石乳垂結如珠〉劍川州 青巖山〈在城東十五里上産青石狀若翠屏〉白山〈在城東南三十五里自老君山而來上多雲氣青巖為其北支南岡為其南支〉夜合山〈在城南二十里形如卧牛劍湖繞其麓〉石寳山〈在城南五十里層巖峭壁靈窟天開其石自然具佛座獅象之形頂有石坪方數十畆〉鐘山〈在石寳山南一里巖石壁立鑴梵像數百山南二里有巖名金棲雞中有巨人掌跡大如箕〉金華山〈在城西一里由羅均山盤曲而來山頂常有紫氣為州鎮山〉松岡山〈在城西一里即金華山左支形勢盤旋林木森䕃〉雪斑山〈在城西一百六十里並列十二峰上多積雪形如玉屏〉中科山〈在城西北五里與建和山對峙北有上科山又下科山在鍾賢嶺南〉老君山〈在城西北八十里即羅均山也袤四百餘里山勢幽峻上多靈泉人跡罕到金沙江環其左蘭滄江繞其右〉建和山〈在城東北五里平原突起狀若伏龜〉石羅摩山〈在城東北五里峰髙百丈巨石矻立如人一名將軍山〉南岡〈在城南二十五里一名羊鼻山㸃蒼山發脈於此〉鍾賢嶺〈在城南六里與金華山相接〉維西 天乙山〈在治西二十里〉梭石坡山〈在治北三百餘里亂石如梭行人欲墜〉白邙山〈在治西北六百里冬春積雪恍若銀界光揺〉大雪山〈在治西北八百餘里四時積雪不融〉中甸十二欄杆山〈在治南一百五里〉欄馬坡〈在治西南八十里〉
漾工江〈在城東五里一名鶴川或作漾弓自麗江府象山發源盤折五十餘里入府境衆流趨赴自西北來會者曰石洱河自東北來會者曰大水潭自西來會者曰落鐘河長康河南供河一名銀河温水河及桃樹江南經象眠山麓羣峰環合水無所洩瀦而為湖入城東五里之石穴中伏流三里許復出名為腰江會府境諸川東入金沙江〉金沙江〈在城東一百二十里自麗江府東南流入境經舊順州西又南流入永北界〉桑木箐河〈在城南一百里流入金沙江〉觀音河〈在城西南一百里一名梅茨河源出黑泥山神二哨入浪穹縣大營河由普陀崆至鄧川流入洱海〉羅牧社海〈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觀音山之麓周迴八里〉春水〈有三一在城東南二十里石碑坪一在城南三十里龍珠山麓一在城東北三十里五老山下春水盈時有硫磺氣郡人於二三月間和鹽梅椒末飲之能袪疾〉鸚哥水〈在城東南七十里自石巖懸注常有鸚哥仰飲〉諸葛泉〈在城南一百四十里羅陋村相傳昔為武侯駐師之地泉分二流利民甚溥〉温泉〈有三一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煉巖一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觀音山一在觀音山下〉白石漾泉〈在城東北十里又東北十五里為小栁泉東北三十五里為西墩泉〉大水潭〈在城東九里周二百餘丈〉龍潭〈在城東者曰水渼南者曰黑龍西南者曰龍寳曰吸鐘曰宣化西者曰青龍曰西龍西北者曰石墩曰香米曰北渼東北者曰栁樹曰小栁曰赤土和凡十三俱入漾工江又有二曰龍公曰大龍俱入金沙江〉龍馬井〈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水頗甘冽民資汲飲〉仙女井〈自城南一百二十里半子山大凹中石牀下涌出伏流半里許始出為二民甚利之〉劍川州 大橋頭河〈在城東二里一名合恵江源有四一為干木和江源自麗江山中一為河頭河一為石萊江俱發源老君山一為清水江發源白山數水合流為合恵江南入劍湖〉桃羌河〈在城南三十里東南流入漾濞江〉彌沙浪河〈在城南百里與劍川諸水合南入浪穹界達漾濞江〉劍湖〈在城東南五里一名東湖合境諸水咸匯於此其下流為劍川〉西湖〈在城南二里金華山麓秋水泛漲與東湖相連至冬春水落民作秧田播種〉劍川〈在城南十五里即劍湖之尾曲流三折形如川字故名其下流即沙溪又名湖尾河流合彌沙浪河〉崖水〈在城西五里源出老君山東南流入劍湖〉温泉〈有三一在城南三里一在城南一百里一在城西一百三十里浴之俱可療疾〉靈泉〈在城南五十里出石寳山頂石巖中甚寒而冽不涸不盈每春遊人飲之謂可愈疾〉龍潭〈在城外凡九曰老君曰易堤坪曰仙女煉曰隔渼曰建和曰白難陀俱流入劍湖曰花叢曰白龍曰青龍俱流會湖尾〉鹽井〈有二一在城西南八十里為彌沙井一在城西南一百四十里為橋後井〉維西 溜筒江〈在治西北五百餘里即蘭滄江自阿墩子流至合江橋繞境内數百里〉金沙江〈在治東北六百里自奔子欄流入至其宗渡上下數百里〉
順寧府
交鳳山〈在城東五里形如雙鳳〉東山〈在城東與鳳山對峙若相頡頏〉泮山〈在城東一百二十里其下為瀾滄黑恵二江合流處〉鬱密山〈在城南三十里千巖萬壑羣峰拱向〉把邊山〈在城南五十里兩山對峙一徑中通因立把邊闗於其上〉接天山〈在城南三百里猛甸東界髙矗雲表上多積雪〉梳頭山〈在猛緬司西南界髙六十里〉美木山〈在猛緬司西北界上多古柏〉猢猻山〈在猛緬司北髙二十五里山勢﨑嶇最稱險隘〉中阿山〈在城西南十五里峰巒竒秀〉阿鐸山〈在城西南一百八十里山勢盤曲林深谷奥〉西粤山〈在城西南二百里山俱峭壁有瓊英洞廣約十餘丈上浮翠葢狀如垂蓮中有石鼓聲同撃玉嵌空竒崛深邃莫窮〉鳳山〈在城西一里郡鎮山也〉明山〈在城西一百九十里右甸諸山之脈從此分枝〉落仙山〈在城西北五里昔傳有仙遊息其地〉九層樓山〈在城西北八十里重巖複嶺紆折九層上有聚落〉偰山〈在城北十五里一名墨玉山一望青葱黛色如畫〉阿魯司泥山〈在城北一百八十里阿魯司地上有白霞洞石葢如樓時見白氣下有泉流入黒恵江中有磴道平直如砥俗呼觀音接路見古蹟〉赤龜山〈在城北二百三十五里狀如赤龜黒恵江如長蛇盤繞其下山阿有聚落名阿城為行旅止宿之所〉樂平山〈在城東北十五里明時嘉靖初慶雲見此山之巔萬厯中再見〉猛䗱者石山〈在城東北二百四十里山極髙峻竒石玲瓏怪異萬狀上有聚落名猛䗱者〉雲州 習彌山〈在城東六十里髙千餘仞〉阿輪山〈在城東一百二十里下臨蘭滄江髙二千餘仞連峰疊岫險峻異常雲地無雪此山獨寒時有積雪不消〉猛卯山〈在城南十里形如列㦸〉八剌山〈在城南十里〉蠻彌山〈在城南一百五十里林木隂森懸巖峭壁山東南麓即瀾滄江〉蠻賴山〈在城西六十里上多竹木〉天馬山〈在城北四里為州主山兩峰髙峙如天馬騰空登其巔山川形勝盡在目中〉無量山〈在城東北六十里即景東府之䝉樂山上有孟獲故寨〉
瀾滄江〈在城東北七十里自永昌府東南流經府境石齒嶙峋波濤洶涌實為險隘明洪武二十年詔沐英於瀾滄江津要築壘置戍以備平緬即其地也〉黑恵江〈在城東北一百八十里源出洱海由下闗天生橋至合江舖為漾濞江又南流三百里為碧溪江一名備溪江入府界為黑恵江䝉氏僭封四瀆之一至雲州神舟渡會瀾滄江入景東府〉順寧河〈在城東一里源出甸頭村山箐流入雲州孟佑河府之帶水也〉甕桑河〈在城南一里源出南山與洛甸臘門諸河俱南流與順寧河會而東注〉洛甸河〈在城南三十五里源出中阿山下〉阿鐸河〈在城南一百八十里源出阿鐸山水勢迅急土人搆藤而渡東流入黒恵江〉西添河〈在城西北五十里源出喻甸都甕村東流入瀾凔江〉臘門河〈在城北十里〉阿魯司泥河〈在城北一百八十里源出阿魯司泥山下流入黑恵江〉虎墟河〈在城北一百九十里阿城舊村與阿魯司泥河合流入黑恵江旁有虎穴故名〉龍湫〈在城南一里龍泉寺方一畝水色澄碧〉藴古泉〈在城南八十里一名甕古夷語謂泉為甕謂涌為古其水清澈可鑑毛髪〉温泉〈有十一在城東六十里羅鍋寨一在城東八十里大江外一在城南八十里大興寺一在城西七十里錫鉛一在城西一百二十里右甸一在城西一百二十里南糯河一在城西一百三十里鷄飛一在城北九十里小橋塘一在城北一百六十里阿貝寨一在城北二百里東木竜〉觀音井〈在城北九十里相傳一老人以杖觸地泉即涌出行人利之〉象腳井〈在城北一百八十里相傳象腳所踐而成〉雲州 孟佑河〈在城東順寜諸水匯流於此入瀾滄江〉南看河〈在城東自順寧河分流至州境入瀾滄江〉猛賴河〈在城南八十里其上流名為大河發源猛緬界〉温泉〈有四一在城東八十里困業一在城東一百二十里猛氏寨一在城東南五十里困蚌一在城北五十里猛郎〉
永北府
東山〈在城東三里一名壺山山後石壁鑴觀音大士像題曰唐吳道子筆〉現錢山〈在城東三里山面亂石如鋪錢故名〉筆架山〈在城東南三里三峰並峙〉三泉山〈在城東南三里巖涌三泉民資灌溉〉烏鴉山〈在城南十里形如削玉〉九龍山〈在城南百里〉老虎山〈在城南一百三十里山形如虎俗傳昔山多怪諸葛武侯南征時斷其首怪遂絶頂有祭鋒臺〉瀾滄山〈在城西南二里髙二百餘丈〉金水蒼山〈在城西南五里〉烏洞山〈在城西二里上列五峰下有洞廣丈餘深不可測〉三刀山〈在城西三里山徑險仄相傳諸葛武侯南征時所闢〉拜佛臺山〈在城西五里山麓有佛寺〉鷄鳴山〈在城西三十里〉烏浦山〈在城西一百二十里舊順州西南林木葱蒨每秋霽羣鳥飛集〉漕峰山〈在舊順州北一里其東為楊保山其北為公山峰巒聳拔土人祈雨於此〉甲母山〈在城西北三百九十八里永寧土府巖巒蒼翠聳入雲霄〉干木山〈在土府東南十里髙二千餘丈盤亘百餘里一名獅頭山又名孤山〉幹如山〈在土府西北一百二十里舊革甸長官司北司慿以為險〉卜兀山〈在土府北一百五十里舊香羅甸長官司西南聳數百丈〉剌不山〈在土府北二百八十里舊瓦魯長官司東北三十五里〉六揑山〈在土府東北二百四十里舊喇次和長官司西盤亘數十里為司之勝地〉甸頭山〈在城北三十五里羣峰聳列林木森蔚土人牧羊於此又名牧羊山〉白角山〈在城北八十里舊蒗蕖州白角鄉鄉以山得名〉綿綿山〈在舊蒗蕖州綿綿鄉〉象鼻嶺〈在城東一百四十里形如象鼻〉大坡南嶺〈在城南一百四十里髙二千餘丈頂有龍湫聞人聲則風雹立至〉卡洗坡〈在城西北永寧土府界内〉紅石巖〈在城西北三里山巖赤色如火〉香鑪峰〈在城東二里三山聳立形若鼎足〉
金沙江〈在城西自麗江流入府界會四川打衝河東流入武定府〉羅易江〈在城東北合諸溪水匯流成江經府界北過舊蒗蕖州東入永寧合瀘沽湖〉三渡河〈在城南一百四十里旋繞三迴故名下流入金沙江〉桑園河〈在城西南一百五十里自䝉番來名五郎河會走馬河西卜河西番河站河大松河清水河觀音河入金沙江舊志云自大理來又云出四川二説皆失考〉勒汲河〈在城西北源出西番流經府南東北入四川鹽源縣界河旁有勒汲礅與番人分界〉白角河〈在城西北源出舊蒗蕖州綿綿鄉流經白角鄉逆入西番界〉沙河〈在城北五里一名觀音河逆入五郎河歸金沙江〉牛甸湖〈在城西一百二十里舊順州東二里〉瀘沽湖〈在城北中有三島髙百丈上有土司水寨流入四川打冲河〉程海〈在城南四十里周八十餘里相傳本陸地有程姓者居此忽一夕沉為海故名〉潘浦海〈在城西舊順州東三十里〉温泉〈有三一在城南枯木村一在沙田村一在城西北瓦部寨浴之咸能去疾〉春水泉〈在城西北五里赤石巖水清味甘每嵗二月居民遊樂和鹽梅飲之謂之喫春水布榖一鳴其味即易〉九龍潭〈在城西北十五里泉有九眼下流入金沙江又大龍潭在府南一百四十里又有小龍潭在府南二百三十里〉
麗江府
吳烈山〈在城東十五里〉東山〈在城東二十里二山峰巒起伏環拱郡治〉馬左墅山〈在城南三十里土人常為牧地〉珊碧外龍山〈在城西南三十里孤峰聳翠多産箭竹〉雪盤山〈在城西南二百里舊蘭州之西十里四時常有積雪〉老君山〈在城西南二百五十里髙入雲霄為鶴麗二府之望〉福源山〈在城西二百五十里舊蘭州北界綿亘東南五十餘里〉象山〈在城西北五里形如伏象山下有泉即鶴慶府漾工江源〉雪山〈在城西北三十里一名玉龍山又謂之雪嶺十峰巋嵬經年積雪巖崖洞谷清泉飛流䝉氏僭封為北嶽唐貞元中韋臯約雲南共襲吐番驅之雲嶺外葢即雪山外也又元至順初雲南諸王秃堅等叛四川行省軍討之至雪山峽撃敗羅羅斯軍即此〉花馬山〈在城西北三百五十里舊巨津州東南界崖有石如馬其色斑爛昔麽些詔自名其國為花馬國本此〉漢藪山〈在城西北五百里舊巨津州西北界髙可萬仞上有三湖各寛五畝深不可測〉阿那山〈在城北七十里舊寳山州南界上有阿那和舊寨〉珊蘭閣山〈在城北八十里〉
瀾滄江〈在城南三百里經舊蘭州入雲龍州界〉漾弓江〈在城南流八鶴慶府境合羣流而為大川〉怒江〈在城西七百四十五里入永昌名潞江〉金沙江〈在城東北一百五十里源出吐番經中甸東南流至府又東南流入永北府〉清溪〈在城東十里其源有二一出東山一出雪山至府東東圓里合流繞府治南入鶴慶界〉白石溪〈在城西南一百八十里舊蘭州西十里中多白石下流入瀾滄江〉温泉〈有四一在城東南一百里無上村一在城西南舊蘭州七坪村一在城西一百六十里金沙江濱一在城東北八十里阿失村水清潔俱無磺氣浴之可已風濕〉苦泉〈有二一出城東吳烈山澗一出城南剌沙村味皆微苦飲之除疾〉龍潭〈在城西南十里闊數畝四畔草結如葑簰履及一方三方皆動人或近之風雨驟起〉老君潭〈在城西南二百五十里老君山下其水流入鶴慶府劍川州境注於劍湖〉
䝉化府
翠虬山〈在城東三里許蜿蜒髙下勢若虬龍山麓有龍王廟〉懸珠山〈在城東五里山若翠屛境幽林密〉靈應山〈在城東五里與懸珠山對峙〉文華山〈在城東十里疊嶂連雲綿亘三十餘里郡之鎮山也〉搗衣山〈在文華山左山坳一窟甘泉濆涌神物慿焉為錦溪之源禱雨多應〉武衞山〈在文華山右其巔為隆慶闗郡中孔道〉巍寳山〈在城東南十五里峰巒髙峻林木鬱葱昔細奴邏耕牧之地〉玉屏山〈在城東南二十里峰列如屏上有龍湫其左為御筆峰孤峭插天蒼翠欲滴郡治之文峰也〉真武坐臺山〈在城東南一百里舊定邊縣治之鎮山也〉擁翠山〈在真武山之後去山十里有刀斯郎營寨遺址〉螺嶼山〈在舊縣南二里髙五丈許下為羊角箐〉鳳凰山〈在舊縣西三十里〉太極山〈在舊縣西北四十里髙出羣山之表一名竹掃山〉陶羅山〈在舊縣北五里髙可千仞〉螺盤山〈在舊縣北十五里山頂盤旋如螺明西平侯沐英與刀斯郎戰於此〉封川山〈在城南十五里山形尖鋭下有温泉闗鎖川原屹然砥柱〉無量山〈在城南一百五十里詳見景東府〉獅子山〈在城西南十里形勢雄峻儼若奔獅舊名日遊山〉五印山〈在城西南五十里攢峰疊岫綿亘四十餘里其上甘泉濆涌巖壑幽勝〉屯庫山〈在城西二里山巒突兀髙下堆壘如倉庫然〉金牛山〈在城西二十里一名寨子山相傳䝉詔立寨於此〉誥軸山〈在屯庫金牛兩山間南北峰如展誥〉巃𭖂山〈在城西北三十五里昔蒙氏龍伽獨自哀牢攜子細奴邏徙居於此〉天耳山〈在城北七十里〉旭照山〈在城北八十里又名三臺巔髙出雲表南䝉化北大理北寒南暖風氣頓殊其西為花判山陽江出焉東為者摩山通大理孔道〉石母山〈在城北八十里歸然直出羣山之表〉碁盤山〈在城東北五里傳昔有仙人對奕於此今有臺狀如碁盤布列黒白石子牧童亂之次日如故〉伏虎山〈在城東北十五里孤峭插天又名佛母山〉天馬峰〈在城東南三十五里峰巒特立翠擁雲端儼如天馬行空〉石洞〈在城南一百八十里有石佛像極端嚴〉
瀾滄江〈在城西南一百五十里自永昌順寧流經府界歴景東入車里〉陽江〈在城西二里源出甸頭花判山南流經府西又南合定邊河又東南會馬龍河入楚雄府大江〉漾濞江〈在城西北一百八十里其源有三一出大理浪穹縣罷谷山由鄧川洱海流入府境為漾水一出吐番可跋海由雲龍入府境一出劍川繞㸃蒼山後入府境為濞水二水合流至府西南為備溪江〉定邊河〈在城東南一百里舊定邊縣源出府之羅求東南入陽江〉阿集左河〈在舊縣南五十里源發無量山流經石洞寺至雀田哨入景東府大河〉白崖河〈在舊縣東北十五里即趙州白崖瞼江下流經白崖彌渡入府境下㑹環川〉五道河〈在城南三里水源甚裕岸有塔傳為武侯所建〉教河〈在城北二里〉盟石河〈在城北二十五里〉環川〈在城東南舊定邊縣北一名環江源發府北名曰西河沿巍寳至太極山環流出㑹定邊河〉錦溪〈在城南一里源出搗衣山石窟下注陽江兩岸多桃李花時如錦故名一名莱園河〉温泉〈在城南十五里封川山麓〉觀音井〈在城東懸珠觀内〉
景東府
邦泰山〈在城東四里髙峻延長土官世居其麓〉錦屏山〈在城南一里〉無量山〈在城西九十里一名蒙樂山有毒泉飲之立斃山亘三百餘里與鎮沅府接界〉景董山〈在城北三里昔為夷寨後建衞城今裁〉鶴籠山〈在城北三十里一峰突兀頂圓如盤〉石洞〈有二一在無量山深不可測洞多蝙蝠一在哈蒲路村石溜嵌結可觀〉
瀾滄江〈在城西南二百里自䝉化歴上羊街保甸入府界出猛緬司〉大河〈在城東一名中川河源自䝉化虎街至安定闗經府治前流入鎮沅府即把邊江之上流也〉魯馬河〈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流入恩樂縣〉猛統河〈在城南二百六十里源出無量山流入威逺〉景谷河〈在城西二百里發源蠻道村南流入威逺〉筧泉〈在城北舊衞城内源出䝉樂山明指揮袁賢以竹筧引入城鑿池瀦之構亭其上〉龍潭〈在城北九十里嵗旱禱雨於此〉磨腊井〈在城南二百六十里〉磨外井〈在城南二百八十里〉小井〈在城西南二百四十里〉大井〈在城西南二百四十五里以上四井俱産鹽〉
雲南通志卷三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雲南通志卷四
建置
粤稽封建易為郡邑勢分今古而制與時宜自彩雲南見漢開不賔博南蘭津已頌徳廣矣然唐仍羈縻葆就宋竟畫斧分疆即元明廣設府路徧置官司半猶土酋世守我
國家聲教覃敷湛恩汪濊雕題鑿齒納土輸誠與侯甸采衞共登版籍何其盛也於是邑小則裁倂以省冗員地大則添設以重守土因革損益之閒布置周詳規模宏遠豈非
聖人首出庻物斯萬國咸寧哉志建置
雲南通省建置
唐虞為南交昧谷之交夏商為梁州之域周合梁於雍又為雍州邊裔戰國時楚頃襄王使將軍壯蹻略地伐夜郎西至滇池遂自王其地號滇國〈見後漢書按史記作楚威王時文獻通考云若莊蹻自威王時將兵略地屬秦陷巫黔中郡道塞不通凡經五十二年豈得如此淹久史記謬誤范書為正〉秦時通道置吏莊氏猶世王滇〈史記秦使常頞略通五尺道諸國頗置吏焉〉漢武帝建元中始通西南夷置犍為郡尋罷西夷獨置南夷元狩元年始通滇國元鼎六年置牂牁越巂諸郡元封二年以兵臨滇滇王降置益州郡昭帝始元元年立鉤町侯亡波為王新莽時改犍為郡為西順牂牁郡為同亭越巂郡為集巂益州郡為就新貶鉤町王為侯蠻夷盡反越巂夷任貴自立為卭穀王會莽敗漢興誅貴後漢先武建武二十七年哀牢夷内附封為君長明帝永平十二年分益州郡置永昌郡三國漢先主章武元年分犍為屬國置朱提郡後主建興三年諸葛亮南征平四郡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分建寧永昌郡為雲南郡分建寧牂牁為興古郡俱領於益州刺史〈見蜀志後主傳〉晋武帝泰始二年分益州置梁州七年又分益州之建寧永昌雲南興古四郡為寧州統縣四十五太康三年復廢寧州入益州立南夷校尉以䕶之監五十八部蠻族惠帝太安二年復置寧州〈晋書永昌從事孫辨請復置寧州從之即以南夷校尉李毅領刺史竝轄牂牁越巂朱提三郡按宋書載太安二年〉又分建寧以西之七縣别立為益州郡懐帝永嘉二年改益州郡為晋寧郡分牂牁立平夷夜郎二郡五年分興古之東立西平郡分永昌雲南立東河陽郡分牂牁朱提建寧為平夷夜郎二郡〈本永嘉二年置當是再分朱提建寧以益之耳〉又分朱提為南廣郡成帝時〈失年〉分興古為梁水郡〈按晋書王遜傳遜以地勢形便上分牂牁為平夷郡分朱提為南廣郡分建寧為夜郎郡分永昌為梁水郡又改益州郡為晋寧郡事皆施行蓋總遜為刺史時其前後建置如此非諸所改置俱在永嘉二年也〉又分雲南為興寧郡分東河陽為西河郡成帝咸康四年分牂牁夜郎朱提越巂四郡為安州八年又罷并寧州以越巂還屬益州省永昌先是惠帝太安元年李特起兵於蜀尋僭號漢益州郡縣皆沒於特其後李雄又分漢嘉蜀二郡立沉黎漢原二郡李壽又分寧州之興古永昌雲南朱提越巂河陽六郡為漢州郡縣沒於李氏者四十六年而江左仍遥置之穆帝永和二年桓温滅蜀復有其地改平夷為平蠻郡簡文帝咸安二年益州復沒於苻氏孝武帝太元中復為晋有宋時為寧州領郡十五〈宋志州領建寧晋寧牂牁平蠻夜郎朱提南廣建都西平西河東河陽雲南興寧興古梁水凡十五郡内按建都郡志載晋成帝分建寧立晋志缺載〉齊時為寧州鎮領郡三十〈其南廣梁水建寧晋寧雲南西平夜郎東河陽平蠻興古興寧凡十一郡名與宋同其建平南牂牁西河陽西阿平樂南朱提北朱提宋昌永昌九郡廢置無考又齊武帝永明二年置南犍為郡五年置益寧郡鬱林王隆昌元年置西益江陽犍為永興永寧安寧六郡海陵王延興元年置東朱提郡明帝建武三年置安上郡共十郡註云皆無民戸〉梁武帝大同中置南寧州太清二年爨瓚竊據牂牁興古等郡〈事詳雜紀及封建〉陳時地没於爨蠻隋髙祖開皇中瓚子震翫遣使朝貢命韋世冲以兵戍之置恭州協州昆州又置牂州六年改越巂郡為西寧州十八年又改為巂州煬帝大業初廢恭州協州隋末謝趙諸蠻分據其地〈俱詳見雜紀〉唐髙祖武徳初遣使至南中招降其部落復置南寧州〈漢夜郎地元年開南中因故同樂縣置治味〉又置昆州恭州協州復析協州為靖州隸戎州都督府三年以牂牁首領謝蠻地置牂州以牂牁蠻别部置充州隸黔州都督府四年以漢雲南縣地置姚州雲南郡又置姚州都督府領州十三〈唐書地理志註以古滇王國民多姚姓因置姚州都督并置州十三〉又置西濮州尹州曾州西平州隸戎州都督府置矩州隸黔州都督府復置總管府於南寧州五年僑治益州七年復以南寧州為都督府又分置西寧州南雲州南龍州西宗州西利州西豫州以弄棟地置裒州八年改南寧州為郎州復治味改恭州為曲州太宗貞觀元年罷郎州都督府三年改西豫州為縻州以爨𢎞達之子歸王為南寧州都督以東謝蠻地置應州以南謝蠻地置壽南州四年又置琰州改壽南州為莊州皆隸黔州都督府八年改西寧州為黎州南雲州為匡州西平州為盤州十一年改西濮州為髳州南龍州為鉤州西宗州為宗州西利州為微州以莊州為都督府尋又以西趙酋地置明州隸黔州都督府二十二年分郎州地置麻州二十三年徒莫祗蠻儉望蠻皆内屬以其地置傍望求邱覽五州隸戎州都督府髙宗麟徳元年移姚州都督府於弄棟川咸亨三年昆明蠻十四姓率户内附以其地分置殷州總州敦州隸黔州都督府調露元年復廢姚州武后垂拱四年復置萬歲通天二年昆明夷内附以其地置寳州𨽻黔州都督府中宗景龍二年罷莊州都督府元宗開元五年復以郎州為南寧州十五年復置殷州〈本咸亨三年置㝷廢至十五年復置〉又有哀牢别種其先自號六詔〈蒙巂越析浪穹鄧睒施浪蒙舍〉開元之末蒙舍詔漸强并吞五詔尋以功策授雲南王天寶元年置姚州邆州守捉使九載蒙舍僭國號曰大蒙徳宗興元初蒙舍改國號曰大理貞元二年復置殷州〈按殷州屢置屢廢貞元二年節度使韋臯表請復置〉十年蒙舍歸附改國號仍曰南詔十三年置浪川州隸戎州都督府〈節度使韋臯表置〉宣宗大中十三年復叛改稱大禮昭宗天復二年鄭買嗣簒立僭號大長和國後唐明宗天成三年趙善政立改國號曰大天興尋楊干貞廢善政自立改國號曰大義寧後晋髙祖天福二年段思平立國號大理宋初仍為大理國〈太祖乾徳三年王全斌平蜀欲以兵威取滇進滇地圖太祖鑒唐之禍以玉斧畫大渡河曰此外非吾有也由是雲南不通中國為段氏竊據〉哲宗紹聖元年髙昇泰立號大中國三年段正淳立號後理國元憲宗三年命太弟與兀良合台征雲南五年諸部悉平得五城八府四郡三十七部立萬户府十有九設大理都元帥府仍録段氏子孫世守其土世祖至元四年立大理等處行六部七年改善闡萬户府為路又倂大理上下二萬户府為路立軍民總管府領録事司一縣一〈太和〉府二〈永昌騰衝〉府領縣一〈永昌領永平〉州五〈鄧川蒙化趙州姚州雲南〉州領縣二〈鄧川領浪穹姚州領大姚〉八年分大理國三十七部為南北中三路改威楚萬户府為路立總管府領縣二〈威楚定逺〉州四〈鎭南南安開南威逺〉州領縣一〈南安領廣通〉十年立雲南行中書省〈見元紀按地理志置雲南行省在十三年〉十一年改北路為武定路軍民府領州二〈和曲禄勸〉州領縣四〈和曲領南甸元謀禄勸領易籠石舊〉十二年籍師宗彌勒二部為軍立廣西路十三年改善闡為中慶路領録事司一縣三〈昆明富民宜良〉州四〈嵩明晋寧昆陽安寧〉州領縣八〈嵩明領楊林邵甸晋寧領晟貢歸化昆陽領三泊易門安寧領禄豐羅次〉改南路為臨安路領二縣〈河西䝉自〉千户一〈捨資〉州三〈建水石屏寧州〉州領縣二〈寧州領通海嶍峨〉改中路為曲靖路總管府又改茶罕章宣慰司為麗江路立軍民總管府改仁地萬户府為仁徳府領縣二〈為美歸厚〉又立巴的甸為烏撒路十四年立廣南西路宣撫司十五年以烏撒路為軍民總管府十六年升中路為澂江路領縣三〈河陽江川陽宗〉州二〈新興路南〉州領縣三〈新興領普舍硏和路南領邑市〉十八年復廣西路軍為民領州二〈師宗彌勒〉二十一年改烏撒總管府為宣撫司二十二年罷麗江路總管府立宣撫司領府一〈北勝〉州七〈順州浪蕖永寧通安蘭州巨津寶山〉州領縣一〈巨津領臨西〉省合剌章金齒二宣撫司為一〈治永昌〉立臨安廣西道宣撫司二十三年立鶴慶路軍民府領縣一〈劎川〉二十五年立元江路領二部〈步日馬籠〉升曲靖總管府為宣撫司領縣一〈南寧〉州五〈陸凉越州羅雄馬龍霑益〉州領縣六〈陸凉領芳華河納羅雄領通泉霑益領交水石梁羅山〉改烏撒宣撫為宣慰兼管軍萬户府〈見元紀按地理志升烏撒宣撫為烏撒烏蒙宣慰司在二十四年〉以金沙江西通安等五城隸察罕章廢金沙江東永寧等五城以北勝施州為北勝府二十六年省雲南大理中慶等路州縣二十八年立金齒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又立東川路改立曲靖等處宣慰司管軍萬户府〈雲南曲靖路宣撫司所轄地廣民心未安改立以鎮之〉成宗元貞二年乞藍蠻平以其地為雲遠路軍民總管府大徳二年立雲南諸路道肅政㢘訪司四年立烏撒烏蒙等郡縣置維摩州英宗至治二年置寧遠州泰定帝泰定二年蒲戀來附置順寧府文宗至順元年置順元宣撫司麓川路軍民總管府順帝至正三年立永昌等處宣慰司〈自憲宗時至此累朝建置互見元史帝紀及地理志按至元十三年賽典赤以改定雲南諸路名號來上凡為路三十七府二屬府三屬州五十四屬縣四十七其餘甸塞軍民等府不在此數三十一年雲南行省復上所定路府州縣上路二下路十一下州四十九中縣一下縣五十前後不合蓋數十年之内更置非一也兹惟據年代可考及現在雲南者具列於編此外附見卷末歴代州縣闕疑之後〉明洪武十四年遣將平滇十五年改諸路為府以中慶路為雲南府改行省為布政使司正統十一年改麓川為隴川設宣撫司於隴把〈名勝志明分為四道其迤西者曰金滄道曰洱海道領大理永昌鶴慶蒙化楚雄武定永寧姚安鎭沅順寧麗江景東等府迤東者曰安普道曰臨元道領雲南臨安澂江尋甸廣西廣南曲靖元江等府其土官之有分地者長官司一曰者樂甸禦夷府二曰孟定孟艮軍民宣慰司六曰孟養車里木邦老撾緬甸八百大甸宣撫司三曰干崖南甸隴川禦夷州四曰鎮康灣甸大侯威遠禦夷長官司二曰芒市鈕兀軍民指揮使二曰瀾滄騰衝又其餘長官廵檢之分地小而雜處中邊者不可勝記〉成化十二年更置臨元瀾滄金騰曲靖四道十五年改木邦宣慰司為孟宻安撫司隸灣甸嘉靖元年復永昌府治〈洪武十五年置府二十三年省府入金齒衛設指揮使司景泰中設鎮至是以廵撫何孟春言仍罷鎮置府〉改金齒指揮使司為騰越州仍置騰衝衛萬厯十九年設新平縣改直隸新化州隸臨安府二十五年改順寧為流府二十六年改大侯為雲州屬之終明之世為府二十領州三十六縣三十二又分置各衛所附焉
本朝順治十六年收雲南入版圖分邑置州各如舊尋裁通安寶山蘭州巨津四州臨西一縣歸麗江府康熙四年裁新化州歸新平縣五年以北勝州隸大理府六年以臨安府屬教化王弄安南三長官司地置開化府八年改尋甸府為州隸曲靖府廢維摩州以其地分隸附近府州裁順州歸鶴慶府歸化縣歸呈貢縣三泊縣歸昆陽州又裁陽宗縣歸河陽縣亦佐縣歸羅平州𥔲嘉縣歸南安州三十四年設平彝縣於舊平夷衛三十七年改北勝州置永北府雍正二年改威遠土州設直隸同知四年改隸四川之東川府歸雲南設會澤縣隸焉五年分霑益州地置宣威州改者樂甸長官司為恩樂縣隸鎭沅府又改隸四川之烏䝉鎮雄二府歸雲南六年降鎮雄為州以米貼地置永善縣俱隸烏䝉府七年設普洱府裁定邊縣歸䝉化府八年設文山縣於開化府九年設恩安縣於烏䝉改烏䝉為昭通府十年改新平縣隸元江府共置府二十三直𨽻同知一領州三十一縣三十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四>
雲南府
禹貢為梁州域周合梁於雍又為雍南土莊蹻王滇號曰滇國歴秦及漢遂世有之漢元封二年置益州郡新莽改為就新郡後漢復故三國漢改為建寧郡晋泰始七年置寧州太康三年仍廢寧州入益州太安二年復置寧州又分建寧以西之七縣别立為益州郡永嘉二年改為晋寧郡六朝宋仍為寧州齊為寧州鎮梁為南寧州陳没於蠻隋置昆州尋廢唐武徳元年復置昆州隸姚州總管府貞觀四年改屬戎州都督府天寶末没於南詔閣羅鳳命其子鳳迦異増築之曰柘東城為六節度之一改稱善闡府五代及宋為鄭趙楊段四僭國相繼竊據段氏以高智昇為善闡牧世守其地元世祖征大理國收府凡八善闡其一也憲宗五年置善闡萬户府至元七年改為路十三年立雲南行中書省初置郡縣遂改善闡為中慶路領州四縣十一洪武十五年平滇改設雲南府為雲南布政司治尋裁楊林邵甸二縣領州四縣九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歸化縣歸呈貢縣裁三泊縣歸昆陽州雍正三年又以三泊縣地改歸安寧州領州四縣七
雲南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四>
雲南府屬州縣建置
昆明縣〈附郭〉
漢〈益州郡穀昌縣地西為秦臧縣西北為建伶縣〉晋〈屬建寧郡〉隋〈昆州地〉唐〈晋寧縣地〉宋〈段氏據〉元〈初立二千戸隸善闡萬户府至元十二年改善州領昆明官渡二縣後又廢州尋省官渡入昆明縣〉明〈昆明縣〉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左右中前後及廣南衞分境屯賦併縣
富民縣
漢〈屬益州郡〉唐〈初為西寧州地貞觀中改黎州號黎灢甸〉宋〈段氏據〉元〈至元四年立黎灢千戸十二年改富民縣〉明〈富民縣〉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右衞分境屯賦倂縣
宜良縣
漢〈屬益州郡〉隋〈昆州地〉唐〈本屬昆州蠻酋羅氏分據築城於此號羅裒龍〉宋〈段氏據〉元〈憲宗六年立大池千户隸嵩明萬户府至元十三年升宜良州領大池大赤二縣後改州為縣省二縣入焉〉明〈宜良縣〉
本朝因之康熙五年裁宜良所入縣二十六年又裁左前中後四衞分境屯賦倂縣
羅次縣
漢〈屬益州郡〉晋〈屬建寧郡〉隋〈昆州地〉唐〈烏蠻所居名羅部〉宋〈段氏據以大理髙白連慶治其地〉元〈至元十三年置羅次州隸中慶路二十四年改為縣屬安寧州〉明〈羅次縣𢎞治十二年改屬雲南府〉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右後二衞分境屯賦倂縣
晉寧州
漢〈益州郡滇池縣地〉晉〈寧州治〉唐〈武徳初置晋寧縣屬昆州後䝉氏改為陽城堡部〉宋〈段氏據〉元〈初立陽城堡萬户府至元中復置晋寧州以歸化晟貢二縣屬焉〉明〈晋寧州仍領歸化呈貢二縣〉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歸化縣入呈貢縣二十六年裁左右中前後廣六衞分境屯賦倂州雍正五年改呈貢縣隸本府
呈貢縣
漢〈益州郡建伶縣地有故城曰晟貢世為烏白些門些莫徒阿荼僰等五種蠻所居〉唐〈晋寧縣地〉宋〈段氏據〉元〈初立晟貢千户至元中改為晟貢縣〉明〈改為呈貢縣隸晋寧州〉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歸化縣入焉二十六年裁左前廣中四衞分境屯賦倂縣雍正五年改隸本府安寧州
戰國〈楚滇國螳螂川地〉漢〈連然縣屬益州郡〉晋〈屬晋寜郡〉隋〈屬昆州〉唐〈武徳初置安寧縣屬昆州〉宋〈段氏以髙氏守之〉元〈初隸陽城堡萬户府至元中立安寧千户後改為安寧州〉明〈安寧州領禄豐一縣〉
本朝因之康熙五年裁安寧所入州二十六年裁左前右三衞分境屯賦倂州三十三年又撥安寧所九伍屯賦歸易門縣雍正三年又以原裁入昆陽之三泊縣歸安寧州雍正九年改禄豐縣隸本府
禄豐縣
漢〈古碌琫甸烏蠻雜居後易為禄豐〉唐〈安寧縣地〉宋〈大理髙智昇子義勝治其地〉元〈初隸安寧千户至元中置禄豐縣隸安寜州〉明〈禄豐縣隸安寧州〉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右後二衛分境屯賦倂縣雍正九年改隸本府
昆陽州
漢〈益州郡昆澤縣地〉晋〈屬建寜郡〉梁〈爨瓚據〉隋〈爨翫降以其地為昆州〉唐〈武徳元年開南中置昆州治西南為鉤州望水縣地後没於南詔〉宋〈段氏以高氏守之名巨橋城〉元〈立巨橋萬户府至元中改為昆陽州〉明〈昆陽州〉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三泊縣入州二十六年裁前廣右中後五衛分境屯賦倂州雍正三年又撥三泊縣歸安寧州
易門縣
漢〈舊為洛市坪村烏蠻所居〉宋〈大理髙智昇治善闡府使髙福守其地〉元〈至元四年立洟門千户隸巨橋萬户府十二年改為易門縣〉明〈易門縣〉
本朝因之康熙五年裁易門所入縣三十三年又以安寧所九伍屯賦倂縣
嵩明州
戰國〈楚滇國地治沙扎臥城烏蠻車氏所築昔漢人居之後烏白蠻強盛漢人徙去〉唐〈漢人嘗立長州建金城阿葛二城因築臺與蠻盟故曰嵩盟後䝉氏改為嵩盟部〉宋〈段氏仍嵩盟部〉元〈初立嵩盟萬户府至元十二年仍改為長州十五年升嵩盟府尋降為州領邵甸楊林二縣更盟為明〉明〈嵩明州洪武中省邵甸縣成化中省楊林縣倂入州〉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左右中前後廣六衛楊林木宻鳳梧三所分境屯賦倂州
曲靖府
禹貢梁州南境戰國為滇國地漢為益州牂牁二郡地三國漢建興三年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分建寧牂牁立興古郡屬益州晋屬寧州東境分置平夷郡尋改為平蠻齊置建平郡梁屬南寧州後為西爨白蠻爨瓚所據隋開皇中爨子震翫來貢置恭州協州大業初廢入犍為郡置開邊縣唐武徳初以爨𢎞達為昆州刺史復立南寧州改恭州為曲州析協州置靖州隸戎州都督府四年置南寧州總管府又置西平州隸戎州都督府七年復以南寧州為都督府八年改名郎州貞觀元年罷郎州都督三年爨𢎞達死以其子歸王為南寧州都督居石城八年改西平州為盤州二十二年析郎州置麻州開元五年改郎州仍為南寧州天寶末没於南詔䝉氏立石城郡唐末復置南寧州領七縣隸戎州都督府宋時為段氏據後又為摩彌部據元憲宗六年取其地立摩彌萬户府領普摩千户至元八年改萬户府為中路十三年又改為曲靖路總管府二十五年升為宣撫司又仁地部元憲宗五年内附明年立為仁地萬戸府至元十三年改萬户為仁徳府俱隸雲南行中書省曲靖路領州五縣七仁徳府領縣二明洪武十五年改曲靖路為曲靖軍民府省交水石梁羅山三縣及越州入霑益州省芳華河納二縣入陸凉州省通泉縣入馬龍州領州四縣二改仁徳府為尋甸軍民府省為美歸厚二縣入焉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亦佐縣入羅平州降尋甸府為州隸本府三十四年於舊平夷衛置平彝縣雍正五年以霑益州舊治設宣威州皆隸府屬領州六縣二
曲靖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四>
曲靖府屬州縣建置
南寧縣〈附郭〉
漢〈益州郡味縣地又律高縣地〉三國漢〈屬建寧興古二郡〉晋〈因之〉齊〈屬建平興古二郡〉隋〈恭州地後廢入開邊縣〉唐〈初為曲州天寶末没於蠻䝉氏改石城郡〉宋〈段氏據後又為烏蠻摩彌部酋所據〉元〈置千户隸摩彌萬户府至元中升南寧州後改為縣〉明〈南寧縣洪武末省越州石堡山之地入焉〉
本朝因之康熙六年裁曲靖衛入縣二十三年又裁平夷衛分境屯賦倂縣三十五年改平夷廢衛倂徵屯賦歸平彝縣
霑益州
漢〈牂牁郡宛温縣地〉三國漢〈屬興古郡〉晋〈宛暖縣地〉唐〈初置西平州貞觀中改為盤州天寶末没於蠻後僰刺二種居之又為摩彌部所奪〉元〈初内附憲宗七年以本部隸摩彌萬户府至元中改置霑益州領交水石梁羅山三縣〉明〈霑益州倂交水石梁羅山三縣及越州入州〉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平夷衛分境屯賦倂州三十五年改平夷廢衛倂徵屯賦歸平彝縣雍正五年分置宣威州
陸凉州
漢〈牂牁郡平夷縣地〉三國漢〈屬興古郡〉晋〈置同樂縣屬建寧郡〉唐〈初置平夷縣後改屬盤州天寶末没於蠻南詔時號落温部〉元〈初内附置落温千户屬落䝉萬户府至元中改置陸凉州領芳華河納二縣〉明〈陸凉州裁芳華河納二縣入州〉
本朝因之康熙六年裁陸凉衛屯賦倂州
馬龍州
漢〈益州郡律髙縣地〉三國漢〈屬興古郡〉晋〈律髙縣又析置西安縣〉齊〈為西中縣〉唐〈為麻州後没於蠻夷名曰撒匡昔白刺居此後盤瓠裔納垢部逐而有其地〉元〈初内附置納垢千户至元中改為馬龍州領通泉縣〉明〈馬龍州倂通泉縣入州〉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左前平夷馬龍四衛所分境屯賦倂州三十五年改平夷廢衛倂徵屯賦歸平彝縣
羅平州
漢〈牂牁郡漏臥宛温二縣地〉三國漢〈屬興古郡〉晋〈因之〉唐〈没於蠻名塔敝納夷甸相傳盤瓠後裔羅雄居此因名部為羅雄〉元〈初内附隸普摩千户至元十三年割夜苴部倂入改為羅雄州隸曲靖路〉明〈萬厯中改土設流為羅平州〉
本朝因之康熙五年裁定雄所屯賦倂州又裁亦佐縣入焉三十五年改亦佐縣地歸平彝縣
尋甸州
漢〈本滇國後僰刺蠻居此號為仲扎溢源部〉晋〈為烏蠻之裔新丁奪之號新丁部譌為仁地〉唐〈蒙氏為仁地部烏蠻居之〉宋〈段氏仍仁地部烏蠻居之〉元〈初置仁地萬户府後改仁徳府領為美歸厚二縣〉明〈改尋甸軍民府省為美歸厚二縣入焉成化中改流官〉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降為州隸曲靖府二十六年裁平夷木宻鳳梧三所屯賦倂州三十五年改平夷廢衛分境屯賦歸平彝縣
平彝縣
漢〈平夷縣屬牂牁郡〉晋〈平夷縣後改為平蠻縣屬平蠻郡〉唐〈武徳七年復置平夷縣屬盤州後没於蠻〉元〈為普安路地〉明〈洪武十四年設千户所後升為平夷衞〉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省入霑益州三十五年改為平彝縣屬曲靖府撥歸羅平之亦佐縣附焉
宣威州
漢〈屬牂牁郡〉三國漢〈屬興古郡〉晋〈因之〉唐〈屬盤州後没於蠻〉元〈至元中置霑益州〉明〈初設烏撒衞後三所後改霑益州〉
本朝因之順治十六年移州治於交水以廢治為遊擊駐防城雍正五年割霑益州新化里至高坡頂設宣威州裁威寧後三所屯賦倂州
臨安府
禹貢梁州南裔三代時為句町國漢武帝開南夷置句町縣屬牂牁郡賁古縣屬益州郡後漢仍之三國漢屬興古郡晋屬興古梁水二郡唐為牂州地屬黔州都督府武徳四年更名牁州尋復故七年置西寧州西宗州貞觀八年改西寧州為黎州十一年改西宗州為宗州皆隸戎州都督府天寶末没於蠻南詔置通海郡都督府後又置節度使後晉時段思平改通海郡為秀山郡尋復故宋時阿僰部蠻居之元憲宗六年内阿置阿僰部萬户府又置阿甯萬户府至元八年改阿僰部置南路總管府十三年改臨安路屬臨元廣等處宣慰司領州三縣四千户一明洪武十五年改路為府改阿甯萬户府為阿迷州𢎞治十五年改馬龍他郎甸長官司置直隸新化州萬厯十九年討平平甸鄉夷賊置新平縣二十年改新化州屬府領州五縣五長官司九
本朝因之康熙二年倂納更土廵檢司錢糧入府徵收五年裁新化州歸新平縣以敎化王弄安南三長官司地設開化府溪處司叛誅歸府雍正九年改所屬之新平縣屬元江府領州四縣四長官司五
臨安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四>
臨安府屬州縣司建置
建水州〈附郭〉
漢〈益州郡賁古縣地〉三國漢〈屬興古郡〉晋〈屬梁水郡〉唐〈烏䝉蠻地接壤交阯為雲南極邊古稱步頭亦云巴甸元和閒䝉氏始城之每夏秋溪水漲溢如海遂謂建水歴鄭趙楊段數姓皆仍建水名〉宋〈段氏時為麽些徒蠻苴所據〉元〈初内附置建水千户隸阿僰萬户府至元十三年改建水州屬臨安路〉明〈建水州〉
本朝因之康熙六年裁臨安衛入州二十六年又裁新安所分境屯賦倂州雍正八年猛弄寨長白氏内附以所屬錢糧附州徵收
石屏州
漢〈蠻曰舊忻漢語林麓〉唐〈烏麽蠻居其地〉宋〈阿僰蠻奪據之闢地得石坪聚為居邑因名石坪後譌為屏〉元〈改為石坪州隸臨安路〉明〈改石屏州〉
本朝因之康熙三十年裁臨安衛石寶二屯屯賦倂州
阿迷州
漢〈蠻名阿甯轉音為阿迷〉唐〈阿甯蠻據號屈中部〉宋〈阿甯蠻據〉元〈初立阿甯萬户府至元間隸南路總管府大徳閒改隸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明〈阿迷州〉
本朝因之雍正九年撥十四寨歸廣西府邱北州同管轄
寧州
漢〈屬益州郡〉三國漢〈屬興古郡〉晋〈梁水縣屬梁水郡〉唐〈析置西寧州貞觀中改黎州天寶末没於蠻號浪曠夷語謂旱龍也步雄部麽些徒蠻據之後屬爨蠻酋阿㡬以浪曠割與寜酋豆圭改寧部〉宋〈爨蠻據〉元〈初内附置寧部後改寧海府至元中改寧州隸臨安路領通海嶍峨西沙三縣後省西沙入州〉明〈仍寧州改通海嶍峨二縣屬府〉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左前廣後四衛分境屯賦倂州
通海縣
漢〈牂牁郡句町縣地〉三國漢〈屬興古郡〉唐〈䝉氏為通海郡〉後晋〈段思平改秀山郡後復為通海郡〉宋〈段氏因之〉元〈初置通海千户隸善闡萬户府至元中改為縣隸寧海府府廢改屬臨安路為附郭縣後又隸寧州〉明〈徙府治於建水州仍為通海縣改屬府〉
本朝因之康熙五年裁通海禦屯賦倂州
河西縣
漢〈南蠻地〉唐〈初為宗州之河西縣天寶末没於蠻為步雄部後阿僰蠻奪而居之名休臘部〉宋〈阿僰蠻據〉元〈初内附即阿僰部立萬户府休臘隸之至元間改為河西州屬臨安路後改為縣〉明〈河西縣〉
本朝因之
嶍峨縣
漢〈屬牂牁郡〉三國漢〈屬興古郡〉晋〈屬南寧郡〉唐〈為嶍猊蠻所據名嶍峨部後阿僰蠻逐嶍猊據其地〉宋〈阿僰蠻據〉元〈初内附立千户隸阿僰萬户府至元中改為州領卭川平甸二縣尋降為縣倂二縣為鄉屬臨安路尋隸寧州〉明〈嶍峨縣改屬府〉
本朝因之
䝉自縣
漢〈屬牂牁郡〉三國漢〈屬興古郡〉唐〈南詔置通海都督府其地屬焉以趙氏守之有山名目則轉音為䝉自〉宋〈段氏時阿僰蠻據之〉元〈初置䝉自千户隸阿僰萬户府至元十三年改為䝉自縣〉明〈䝉自縣〉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新安所分境屯賦倂縣
納樓茶甸長官司
唐〈䝉氏為茶甸〉元〈初置千户隸阿甯萬户府至元中改隸善闡宣慰司後分為二千户隸雲南行省尋改隸臨安宣慰司後又改納樓茶甸〉明〈置長官司隸臨安府〉
本朝因之
虧容甸長官司
唐〈鐡容甸部〉元〈至元中歸附撥隸元江路〉明〈置長官司隸臨安府〉
本朝因之
左能寨長官司
唐〈思陀甸寨後改為左能寨〉明〈置長官司隸臨安府〉
本朝因之
思陀甸長官司
唐〈官桂思陀部管落恐溪處甸二部後分為三〉元〈置和泥路隸雲南行中書省後屬元江路〉明〈置長官司隸臨安府〉
本朝因之
落恐甸長官司
唐〈舊為伴溪落恐部屬思陀甸後改為酋長〉元〈置軍民萬户府隸雲南行中書省後屬元江路〉明〈置長官司隸臨安府〉
本朝因之
澂江府
禹貢梁州東南荒裔戰國時為滇國地漢武帝開南夷置俞元縣屬益州郡後漢仍之三國漢屬建寧郡晋増置新興縣宋因之齊屬建平晋寧二郡梁屬南寧州隋屬昆州大業初廢昆州唐武徳元年復置隸戎州都督府三年置牂州四年更名牁州尋復故隸黔州都督府七年置西寧州貞觀八年更名黎州二十三年諸蠻末徒莫袛儉望二種落内附置求州俱隸戎州都督府天寶末沒於麽些蠻號羅伽甸後為僰蠻所奪南詔䝉氏取其地為河陽郡段氏時析麽些蠻為強宗休制步雄三部後步雄分居伽甸者號羅伽部又黑爨蠻之裔居路甸號落䝉部元憲宗四年俱内附六年以羅伽部為萬户府至元三年改萬户為中路十六年改為澂江路隸雲南行中書省領州二縣六明洪武十五年改為澂江府尋省普舍研和邑市三縣領州二縣三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陽宗縣入河陽縣領州二縣二澂江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四>
澂江府屬州縣建置
河陽縣〈附郭〉
漢〈俞元縣屬益州郡〉三國漢〈屬建寜郡〉晋〈因之〉隋〈屬南寜州〉唐〈初屬昆州後没於麽些蠻復為僰蠻所奪南詔改河陽郡強宗部居之〉宋〈強宗部〉元〈初置羅伽千户至元中改為河陽州尋降為縣〉明〈河陽縣〉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陽宗縣入焉二十六年裁右前廣後四衛分境屯賦倂縣
江川縣
漢〈屬益州郡名碌雲異城蠻名易籠〉唐〈初置絳縣後䝉氏叛徙曲旺蠻居此以白蠻守治之後麽些徙蠻之裔居此〉宋〈段氏時麽些蠻仍居其地號步雄部又分為羅伽部〉元〈初置千户至元中改江川州尋降為縣隸澂江路〉明〈江川縣〉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左前廣右後五衛分境屯賦倂縣
新興州
漢〈屬益州郡〉晋〈置新興縣〉宋〈屬建寧郡〉齊〈屬建平郡〉梁〈爨瓚據之分為西爨〉唐〈初隸牂州復置新興縣後置求州屬戎州都督府天寶末没於南詔䝉氏改為温富州後麽些蠻居之〉宋〈麽些蠻居其地號休制部〉元〈内附立為千户至元十三年改為新興州隸澂江路〉明〈新興州洪武十五年省硏和普舍二縣入焉〉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左前廣中右五衛分境屯賦倂州
路南州
漢〈屬益州郡〉三國漢〈屬建寜郡〉唐〈屬昆州夷名路甸天寶末為黒爨蠻之裔落䝉所據築城曰撒吕號落䝉部〉元〈憲宗時内附即本部立萬户府至元七年倂落䝉羅伽末迷三萬户為中路十二年改羅伽為澂江路落䝉為路南州領邑市縣隸澂江路〉明〈路南州𢎞治四年省邑市縣入州〉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左前廣中右五衛分境屯賦倂州
武定府
禹貢梁州南境戰國為滇國地漢為越巂益州二郡地其東北境又為犍為郡地三國漢屬建寧郡晋屬晋寧郡隋為昆州地唐隸戎州昔獹鹿等蠻居之天寶末没於南詔設於矢𢎞農碌券二部宋時段氏使烏蠻阿治納洟胒共龍城於共甸又築城曰易籠其裔孫法瓦浸盛以其逺祖羅婺為部名元憲宗四年内附七年立為萬户府隸威楚路至元八年倂仁徳于矢二部入羅婺部為北路總管府十一年以本部為武定路軍民府領州二縣四明初改為武定軍民府省南甸入和曲州省易籠石舊二縣入禄勸州隆慶閒改土設流萬厯間改為武定府領州二縣一
本朝因之康熙五十七年撒甸土酋常應運叛誅其田賦户口編入武定里甲五十八年移本府同知駐劄其地領州二縣一
武定府建置表
武定府屬州縣建置
和曲州〈附郭〉
漢〈叵簉甸僰𤡊諸種蠻所居地多漢種或謂漢人曽居此〉唐〈宗居縣隸宗州䝉氏時白蠻居之〉宋〈段氏時烏戀阿倂吞諸蠻聚落分其子弟治之其地名羅婺部〉元〈憲宗時改叵簉甸曰和曲至元二十六年升為州領元謀南甸二縣〉明〈隆慶初移州附郭省南甸入州〉
本朝因之改元謀縣隸本府康熙五年裁武定所二十六年又裁右後二衛分境屯賦倂州
元謀縣
漢〈僰𤡊蠻地〉唐〈屬戎州後没於䝉氏白蠻居之名華竹部〉宋〈段氏據白蠻居之〉元〈至元十六年改為元謀縣隸和曲州〉明〈元謀縣隆慶三年改土設流隸和曲州〉
本朝仍為縣改隸本府
禄勸州
漢〈雜蠻地〉唐〈屬戎州後没於䝉氏雜蠻居之名𢎞農碌券部〉宋〈段氏據雜蠻居之〉元〈至元二十六年置禄勸州領易籠石舊二縣屬武定路〉明〈禄勸州洪武中以易籠縣省入正徳間又以石舊縣省入〉
本朝因之
撒甸
本朝康熙五十七年土酋常應運叛誅移同知駐其地廣西府
禹貢梁州荒裔漢為牂牁郡地屬益州後漢因之三國漢屬興古郡晋屬寧州唐時東爨烏蠻彌鹿等部居之為羈縻州隸黔州都督府天寶末沒於䝉氏仍為師宗彌勒維摩三部所據歴唐末五代及宋䝉氏段氏皆莫能制元憲宗七年内附隸落䝉萬户府至元十二年立廣西路籍師宗彌勒二部為軍尋復為民後改為州又改維摩千户為維摩州屬臨安元江廣西等處宣慰司明初改為廣西府成化十一年改土設流領州三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維摩州分歸彌勒廣南開化三府州設三鄉縣九年省入師宗州雍正二年移通判駐五嶆八年師宗州添設州同駐舊三鄉縣之邱北領州二
廣西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四>
廣西府屬州建置
師宗州
漢〈屬牂牁郡〉唐〈夷人師宗據 弄甸號師宗部〉宋 〈部〉 元〈初隸落䝉萬户府至元十二年以本部為千户總把領阿寧豆勿阿盈豆吳四千户屬廣西路二十七年改為州〉明〈師宗州𢎞治中始改流官〉
本朝因之康熙九年裁三鄉縣入焉
彌勒州
漢〈屬牂牁郡〉唐〈昔些莫徒蠻之裔彌勒居之故名其部曰彌勒〉宋〈彌勒部〉元〈初隸落䝉萬户府至元中改千户總把領古輸裒惡部籠阿育四千户屬廣西路二十七年改為州〉明〈彌勒州𢎞治中始改流官〉
本朝因之康熙七年裁十八寨所屯賦倂州八年裁維摩州之曰者鄉入焉雍正九年仍撥入邱北
五嶆
本朝雍正二年移通判駐其地
邱北
元〈維摩州地〉明〈維摩州治州轄維摩曰者馬者竜阿寧邱北五鄉者旦宐常六桂補羅四嶆〉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維摩州以曰者歸彌勒維摩分歸廣南開化府以三鄉四嶆地設三鄉縣九年裁歸師宗雍正九年設州同駐其地以歸彌勒之曰者鄉及阿迷州十四寨地倂屬焉隸師宗州
廣南府
古徼外荒服地宋皇祐間儂智髙作亂命狄青討之追至科巖智髙敗死其裔居此曰特磨道元至元間立廣南西路宣撫司領路城等五州後倂路城上林羅佐三州為來安路惟領安寧富州二州明洪武十六年歸附改授廣南土知府裁安寧州入府領州一
本朝順治十六年開滇儂鵬投誠仍授土知府十八年添設流官儂氏授土同知職富州仍為土知州康熙八年裁廣西府之維摩州以維摩鄉之地分入焉
廣南府建置表
廣南府屬建置
土富州
元〈至元中置〉明〈仍為富州〉
本朝因之
元江府
古西南裔土蠻名惠籠甸漢以前不通聲教唐䝉氏時屬銀生節度徙白蠻蘇張周段等十姓戍之開威遠等處置威逺瞼其後為和泥蠻據有其地名因逺部宋征儂智髙其黨竄此旋為麽些徒蠻阿僰諸部所有元憲宗四年内附七年復叛率諸部築城以拒命至元十三年遙立元江府以羈縻之二十五年命雲南王討平之割羅槃馬籠步日等十二部於威逺立元江路屬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明洪武十五年改為元江府永樂四年改為元江軍民府領因逺羅必甸長官司後改因遠為奉化州又置恭順州
本朝平滇那嵩負固討平之順治十六年改土設流為元江府省奉化恭順入焉領車里宣慰司雍正七年分元江府所屬普洱等處地方置普洱府竝車里宣慰司附之十年又改臨安府所屬之新平縣歸元江府設通判駐舊恭順州之他郎寨領縣一
元江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四>
元江府屬縣建置
新平縣
漢〈嶍猊蠻所居〉唐〈阿僰蠻所居〉元〈初内附立千户至元中設平甸縣屬嶍峨州〉明〈改為平甸鄉隸嶍峨縣後為丁苴白蠻夷賊所據萬厯十九年討平之改為縣其所屬地係元江石屏河西新化四處分割凑編成額隸臨安府〉
本朝因之雍正十年改隸本府
他郎寨
明〈恭順州〉
本朝順治十六年改土設流省州入府雍正十年添設通判駐其地
開化府
古紅夷國在西南徼外漢為句町國邊地接壤交州唐屬越巂郡都督置府東爨通安南後没於南詔䝉氏據為強現牙車敎化三部宋為段氏據皇祐五年狄青征儂智髙寓人龍海基鄉導有功始命領其地元為強現三部隸臨安宣慰司明洪武初改強現三部為敎化三部與王弄部安南部竝為長官司隸臨安府
本朝因之康熙四年土賊王朔等叛誅六年以敎化王弄安南三長官司地置開化府隸雲南布政司八年裁廣西府之維摩州以維摩鄉之地分入焉雍正八年置文山縣附郭領縣一
開化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四>
開化府屬縣建置
文山縣〈附郭〉
鎮沅府
滇西南極邊地名按板濮洛雜蠻所居原為元江羅必甸唐䝉氏屬銀生府後為金齒僰蠻奪之宋段氏莫能服元憲宗時内附立威遠州屬威楚路後改置按板寨屬元江路總管府明洪武三十三年改置鎮沅州永樂四年升為府
本朝因之雍正五年始改流官竝改者樂甸長官司為恩樂縣隸府其威遠州土知州明洪武三十三年開設至是亦改為流官直隸同知駐威遠
鎮沅府建置表
鎮沅府屬縣建置
恩樂縣
漢〈濮洛蠻地〉唐〈南詔據屬馬龍他郎二甸地曰猛摩夷名者島以銀生府轄之〉宋〈段氏據後為阿僰諸蠻部奪之〉元〈至元間為䝉統䝉魯軍民長官司屬他郎甸管民官隸元江路〉明〈洪武末刀氏内附授者樂甸長官司隸雲南布政司〉
本朝因之雍正五年改者樂甸為恩樂縣設流官隸本府
附威遠建置
唐〈䝉氏屬銀生節度又置威遠瞼後為和泥蠻據有其地〉宋〈段氏僭國為金齒白夷蠻酋阿只步等奪其地〉元〈中統三年討平白夷蠻隸威楚路〉明〈洪武三十四年開設威遠土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土州刀光煥有罪革職三年改設直𨽻威遠撫夷清餉同知
東川府
禹貢梁州南裔荒服地三代不通聲敎漢置堂琅縣屬犍為郡後漢屬犍為屬國都尉三國漢分犍為立朱提郡又為堂狼縣晋宋齊因之後陷於蠻唐烏蠻仲由牟之裔罵彈得之改曰那折那夷南詔䝉世隆置東川郡宋段氏時置東川大都督後烏蠻閟畔強盛自號閟畔部元初内附置萬户府至元十五年改閟畔軍民總管府隸烏撒烏䝉等處宣慰司二十八年立東川路明洪武十四年開滇土酋禄魯祖歸附授東川土知府隸雲南布政司十六年叛討平之改東川軍民府隸四川川南道
本朝因之康熙三十八年始設流官雍正四年改隸雲南布政司五年置會澤縣附郭領縣一
東川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四>
東川府屬縣建置
會澤縣〈雍正五年初置於巧家營以徴糧不便尋改附郭〉
昭通府
禹貢為梁州域周名竇地甸漢為牂牁郡地唐烏蠻仲由牟之裔阿統遷此傳至十一世孫烏䝉強盛號烏䝉部宋時封阿杓為烏䝉王元初歸附至元間置烏撒路十五年為軍民總管府二十一年改宣撫司二十四年升烏撒烏䝉宣慰司明洪武十四年歸附尋叛討平之十五年改為烏䝉府又芒部路古名屈流大雄甸元至元中置路隸烏撒烏䝉宣慰司明初改芒部府尋升芒部軍民府嘉靖二年改為鎮雄軍民府始俱隸雲南尋改歸四川
本朝因之雍正五年復改隸雲南布政司六年設通判駐大闗降鎮雄為州設州同駐彝良設州判駐威信又於米貼地設永善縣俱屬府九年土酋叛收捕伏誅改為昭通府置恩安縣附郭設府同知駐大關移通判駐魯甸領州一縣二
昭通府建置表
昭通府屬州縣建置
恩安縣〈附郭〉
漢〈屬牂牁郡〉唐〈烏䝉部〉宋〈封阿杓為烏䝉王〉元〈至元間置烏撒路〉明〈烏䝉府隸四川〉
本朝因之雍正五年改隸雲南九年改為昭通府置恩安縣附郭
鎮雄州
周〈烏䝉子芒部居此因號芒部〉漢〈屬牂牁郡〉唐〈烏蠻據〉宋〈置西南番部都大廵檢使〉元〈置芒部路〉明〈設芒部府尋升芒部軍民府後改為鎮雄軍民府領懐徳威信歸化安靖四長官司隸四川〉
本朝雍正五年改隸雲南六年降為州隸昭通府
永善縣
元〈烏撒路地〉明〈屬四川烏䝉府〉
本朝雍正五年改隸雲南六年置永善縣隸昭通府
大關
本朝雍正六年添設通判駐其地九年改設清軍撫彝同知
魯甸
本朝雍正九年移通判駐其地
彝良
本朝雍正六年設州同駐其地隸鎮雄州
威信
本朝雍正六年設州判駐其地隸鎮雄州
普洱府
古西南夷極邊地歴代未經内附明洪武十四年開滇土酋那直率屬來歸屬元江府明末為那崑所據
本朝順治十六年平雲南那酋歸附旋叛伏誅編隸元江府康熙三年調元江府通判分防普洱其車里十二版納仍屬宣慰司雍正七年裁元江通判以所屬普洱等處六大茶山及橄㰖壩江内六版納地設普洱府又設同知分駐攸樂通判分駐思茅其江外六版納地仍屬宣慰司歲納糧銀於攸樂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四>
普洱府屬建置
攸樂
本朝雍正七年添設同知駐其地
思茅
本朝雍正七年移通判駐其地
大理府
三代梁雍之域漢武帝開西南夷為益州越巂二郡地後漢永平十二年分益州置永昌郡三國漢分建寧永昌置雲南郡晋太始七年合建寧興古雲南永昌四郡為寧州太康三年廢寧州入益州太安二年復置寧州永嘉五年分永昌雲南立東河陽郡成帝時又分東河陽立西河郡宋齊因之梁末没於羣蠻唐武徳四年置曽州隸戎州都督府置姚州雲南郡於漢雲南縣地復設姚州都督府七年置南雲州貞觀八年改為匡州隸戎州都督府浪穹施浪鄧睒三詔分據其地開元末䝉舍倂吞五詔徙居太和城大厯初更築羊苴𦮣城於太和城北興元初始改國號曰大理五代及宋鄭趙楊氏相繼竊據國號屢更至段思平復號大理國元憲宗三年平大理六年立上下二萬户府至元七年倂二萬户為大理路領府二州五縣四明改為大理府屬雲南布政司分所屬之永昌為直隸府降騰衝府為州幷永平縣隸焉分置姚安府以姚州大姚縣屬之又升䝉化州為府降雲南州為縣置賓川州倂改雲龍甸為州隸本府領州四縣三
本朝因之康熙五年改北勝州隸大理府三十一年北勝州仍為直𨽻州雍正六年移通判駐彌渡領州四縣三
大理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四>
大理府屬州縣建置
太和縣〈附郭〉
漢〈益州郡葉榆縣地〉後漢〈屬永昌郡〉三國漢〈屬雲南郡〉晋〈初屬雲南郡後屬東河陽郡〉宋〈因之〉齊〈分屬東河陽西阿二郡〉唐〈開元末皮羅閣逐河蠻取太和城〉宋〈段氏據〉元〈初立上中下三千户後即中千户立録事司復升為理州尋罷州復立録事司即上下二千户立太和縣屬大理路〉明〈太和縣〉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大理衛分境屯賦倂縣
趙 州
漢〈靡莫地〉後漢〈屬永昌郡〉唐〈姚州地䝉氏為趙川瞼後置趙郡復置趙州〉宋〈段氏改天水郡〉元〈初立趙瞼千户隸大理下萬户府至元間改為州又於白崖瞼立建寧縣尋省入州〉明〈趙州領雲南縣〉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大理景東二衛分境屯賦倂州三十八年改雲南縣隸本府
雲南縣
漢〈雲南縣屬益州郡〉後漢〈屬永昌郡〉三國漢〈屬雲南郡〉晋〈因之〉唐〈初置南雲州貞觀中改匡州領勃弄匡川二縣又於州東南置鏡州䝉氏為雲南瞼改品甸縣〉宋〈段氏雲南州〉元〈立品甸千户至元中復為雲南州隸大理路〉明〈改為雲南縣隸趙州〉
本朝因之康熙五年裁洱海衛屯賦倂縣三十八年改隸本府
鄧川州
漢〈益州郡葉榆縣地〉唐〈邆備州隸姚州都督府東為曾州地治曾縣後為邆睒詔所據南詔併之置鄧川瞼後改徳源城〉宋〈段氏徳源城〉元〈初立徳源千户至元中改為鄧川州〉明〈鄧川州領浪穹縣〉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大理衛分境屯賦倂州後改浪穹縣隸本府
浪穹縣
漢〈益州郡葉榆縣地〉唐〈初浪穹詔居之後為南詔所倂立浪穹州〉宋〈段氏據〉元〈初内附立浪穹千户隸大理上萬户至元中改為浪穹縣屬鄧川州〉明〈浪穹縣隸鄧川州〉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大理衛分境屯賦倂縣後改隸本府
賓川州
漢〈越巂郡遂久縣地〉三國漢〈屬雲南郡〉唐〈姚州地後䝉氏據為太和楚塲地〉宋〈段氏據〉元〈為太和趙州雲南縣之境〉明〈𢎞治七年割太和九里趙州一里雲南縣二里置賓川州隸大理府〉
本朝因之康熙五年裁大羅衛二十六年又裁大理衛分境屯賦倂州
雲龍州
漢〈益州郡巂唐比蘇二縣地〉後漢〈屬永昌郡〉晋〈比蘇縣為西河郡治〉唐〈䝉氏據〉宋〈段氏據〉元〈立雲龍甸軍民總管府竝防送千户隸金齒宣慰司〉明〈置雲龍州隸大理府萬厯間改土設流〉
本朝因之
彌渡
本朝雍正九年移通判駐其地
十二關長官司
元〈本雲南楚塲地至元間因僻險始置十二關防送千户〉明〈改置長官司隸大理府〉
本朝因之
楚雄府
禹貢梁州徼外地周百濮居之戰國時為滇國地漢屬益州越巂二郡晋屬寧州咸康中置安州㝷罷入寧州後為雜蠻所據蠻名俄碌代無郡邑後爨酋威楚築城俄碌睒居之因名威楚城唐武徳四年置尹州西濮州七年置西宗州貞觀十一年改西宗州為宗州西濮州為髳州二十三年諸蠻徒莫祗儉望二種落内附置傍望邱覽四州俱隸戎州都督府天寳末没於南詔閣羅鳳於本境立郡縣諸蠻盡附之屬銀生節度㝷改置銀生府又分置俗富郡宋為段氏據銀生隸姚州又名當筯瞼後改白鹿部又改威楚部髙昇泰執大理國柄封髙明量於威楚築外城曰徳江城傳至其裔長壽元憲宗三年征大理平之六年置威楚萬户府至元八年改威楚路置總管府隸雲南行中書省領州四縣三明洪武十五年改置楚雄府隸雲南布政司尋以開南州分設景東府威逺州分設鎮沅府改威楚縣為楚雄縣别置定邊𥔲嘉二縣領州二縣五提舉司二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𥔲嘉縣歸南安州四十五年改二提舉司為直隸雍正七年裁定邊縣歸䝉化府十年添設南安州州判一員駐廢𥔲嘉縣領州二縣三
楚雄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四>
楚雄府屬州縣建置
楚雄縣〈附郭〉
晋〈屬寧州〉唐〈為傍望諸州地䝉氏置安州及威楚縣後爨蠻據之〉宋〈段氏據為當筯瞼後改白鹿部又改威楚部〉元〈初置千户至元十五年改置威州仍立富民淨樂二縣尋降為威楚縣省二縣入焉〉明〈改為楚雄縣附府郭〉
本朝因之康熙六年裁楚雄衛屯賦倂縣
鎮南州
漢〈濮洛蠻所居川名欠舍中有城曰雞和〉唐〈始為西宗州後改為宗州䝉氏置石鼓縣又於沙却地置俗富郡即今州治〉宋〈段氏據〉元〈初置欠舍千户石鼓百户至元二十一年改欠舍千户為鎮南州置石鼓定邊二縣後省二縣入州〉明〈鎮南州〉
本朝因之
南安州
漢〈屬益州郡〉唐〈黑爨蠻據寨名摩芻〉宋〈段氏時髙氏守之〉元〈初置摩芻千户屬威楚萬户府至元中改南安州領廣通縣〉明〈南安州改廣通縣隸本府〉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𥔲嘉縣入州
定遠縣
漢〈屬越巂郡雜蠻居之名目直瞼〉三國漢〈諸葛亮征南中經此號為牟州〉唐〈置西濮州貞觀中更名髳州後沒於䝉氏遣爨蠻酋按蕚鎮之築城曰耐籠〉宋〈段氏時髙氏專國政其按蕚故城隸髙氏〉元〈憲宗四年置牟州千户至元十二年改為定遠州領南寧縣尋降為縣省南寧縣入焉隸威楚路〉明〈定遠縣〉
本朝因之康熙五年裁定遠所屯賦倂縣
廣通縣
漢〈屬益州郡〉唐〈武徳間置尹州雜蠻居之名路瞼後沒於蠻南詔立為路瞼縣〉宋〈段氏時髙氏守之至髙長壽遂處於路瞼〉元〈憲宗七年長夀内附置路瞼千户至元十二年改為廣通縣隸南安州〉明〈廣通縣改屬府〉
本朝因之
𥔲嘉
唐〈夷獠所居〉宋〈段氏據〉元〈至元初立𥔲嘉千户尋改為縣〉明〈𥔲嘉縣〉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入南安州雍正十年設州判駐其地隸南安州
附黑鹽井提舉司建置
漢〈屬越巂郡〉唐〈初為西濮州地貞觀中更名髳州後沒於爨蠻〉宋〈段氏據〉元〈為牟州地始設官提舉〉明〈就定遠縣之寶泉鄉設黒井提舉司轄鹽課司二屬楚雄府〉
本朝因之康熙四十五年改直隸
附琅鹽井提舉司建置
漢〈屬越巂郡〉晋〈屬安州〉唐〈初為西濮州地貞觀中為髳州後沒於爨蠻〉宋〈段氏據〉元〈為牟州地始名琅井設官提舉〉明〈就定逺縣之寶泉鄉設琅井鹽課司分屬安寧黑井二提舉天啓三年裁鹽課司移安寧州提舉於琅井改為琅井提舉司屬楚雄府〉
本朝因之康熙四十五年改直𨽻
姚安府
古百濮地戰國時為滇國地漢置梇棟縣屬益州郡置青蛉縣屬越巂郡後漢因之三國漢屬雲南郡晋初因之東晋析置興寧郡宋齊因之梁末沒於羣蠻唐武徳四年置西濮州七年置裒州西利州西豫州貞觀三年改西豫州為縻州十一年改西濮州為髳州西利州為微州麟徳元年移武徳四年所置雲南縣之姚州都督府於梇棟川調露元年永昌蠻入冦乃廢姚州垂拱四年復置天寶間䝉氏據其地置梇棟府為六節度之一宋時段氏改為綂矢邏又改姚州亦曰姚府為段氏八府之一段正嚴封高泰明子為演習官世守其地元憲宗三年内附七年置統矢大姚堡二千户至元十二年罷統矢千戸置姚州隸大理路罷大姚千户置大姚縣隸姚州明洪武十五年改為姚安軍民府領州一縣一提舉司一
本朝因之康熙四十五年改提舉司為直𨽻雍正十年添設姚州州判一員駐普淜領州一縣一
姚安府建置表
姚安府屬州縣建置
姚 州〈附郭〉
漢〈梇棟縣屬益州郡〉三國漢〈屬雲南郡〉晋〈初因之後分屬興寧郡〉唐〈為姚州治置都督府北為裒州地東北為瀘南縣地後沒於蠻䝉氏為弄棟府治〉宋〈段氏改統矢邏仍置姚州〉元〈初内附置統矢千户屬大理萬户府至元十二年改為姚州〉明〈姚州隸姚安軍民府〉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姚安所屯賦倂州
大姚縣
漢〈青蛉縣屬越巂郡〉三國漢〈屬雲南郡〉晋〈初因之後分屬興寧郡〉唐〈置西濮州後改髳州其北境為縻州地其南境為微州地後沒於蠻〉宋〈段氏屬姚州名大姚堡〉元〈初置大姚堡千户至元中改大姚縣屬姚州〉明〈大姚縣屬姚安軍民府〉
本朝因之康熙五年裁中屯所屯賦倂縣
普淜
本朝雍正十年設州判駐其地隸姚州
附白鹽井提舉司建置
漢〈青蛉縣地屬越巂郡〉三國漢〈屬雲南郡〉晋〈初因之後分屬興寧郡〉唐〈為西濮州地又名髳州後沒於蠻〉宋〈段氏時屬姚安大姚堡地〉元〈為大姚縣地屬姚州始設官提舉〉明〈置提舉司屬姚安軍民府〉
本朝因之康熙四十五年改直隸
永昌府
古梁州西南徼外地舊為九隆氏所居號哀牢國漢武帝置不韋縣屬益州郡後漢永平中哀牢王率衆内附置哀牢博南二縣又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領之六縣置永昌郡三國漢因之晋始屬交州泰始七年分益州之建寧興古雲南交州之永昌置寧州太康三年省立南夷校尉太安二年復置寧州咸康四年省永昌郡宋因之齊復置永昌郡隋屬益州總管府地唐初屬姚州都督府後為䝉氏所據歴鄭趙楊至段氏置永昌府元憲宗七年金齒驃國内附於永昌立三千户隸大理萬户府至元十一年置永昌州十五年升為府仍隸大理路二十三年置金齒等處宣撫司明洪武十五年仍置永昌府又置金齒衛二十三年省府改衛為軍民指揮司景泰中設鎮嘉靖元年罷鎮復置軍民府隸雲南布政司設保山縣附郭又越睒地䝉氏時為輭化府後白蠻居之改騰衝府元憲宗三年内附明初為千户所後升軍民指揮司嘉靖元年改設騰越州仍置騰衝衛幷永平縣俱隸永昌府領州一縣二長官司二
本朝因之順治十六年裁二長官司領州一縣二永昌府建置表
永昌府屬州縣建置
保山縣〈附郭〉
漢〈不韋縣屬益州郡〉後漢〈西南為哀牢縣地東北為不韋縣地〉三國漢〈仍為哀牢不韋二縣地〉晋〈屬寧州〉唐〈䝉氏據〉宋〈段氏據〉元〈初為永昌州後升為府隸大理路〉明〈置保山縣附府郭〉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永昌衛屯賦倂縣
騰越州
周〈哀牢國境即越睒地〉後漢〈永昌郡西地〉晋〈屬寕州〉唐〈開元中䝉氏異牟尋逐諸蠻取越睒為輭化府其後白蠻徙居之改騰衝府〉宋〈白蠻據〉元〈憲宗三年内附至元中改藤越州又立藤越縣十四年改騰衝府二十五年州縣廢府如故〉明〈洪武三十三年改騰衝守禦千户所隸金齒司正統九年升騰衝軍民指揮使司嘉靖元年改置騰越州隸永昌府仍置騰衝衛〉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騰衝衛屯賦倂州
永平縣
後漢〈博南縣〉晋〈因之〉唐〈䝉氏置勝鄉郡〉宋〈段氏據〉元〈立永平千户後改永平縣〉明〈永平縣洪武中改屬金齒衛立永平禦二千户所嘉靖初改隸永昌府〉
本朝因之康熙五年裁永平禦屯賦倂縣
鶴慶府
古為哀牢國地漢武帝時為益州郡後漢改屬永昌郡三國漢屬建寧郡唐初為越析詔地夷名漾共又名鶴川開元末南詔倂六詔為一徙居羊苴哶城近龍尾鶴拓即其地也太和中蒙氏於漾共立謀統郡又設劍川節度宋段氏時置謀統郡以劍川為義督瞼元憲宗三年置鶴州七年立三千户仍稱謀統隸大理上萬户府置義督千户至元十一年罷謀統千户復為鶴州改義督千户為劍川縣二十三年升為鶴慶路軍民府明洪武十五年置鶴慶土府十八年平劍川升為州府領州六尋改蘭州屬麗江府改北勝蒗蕖屬瀾滄衛升永寧為府正統八年改土設流為鶴慶軍民府領州二
本朝因之康熙五年裁鶴慶禦屯賦倂府八年裁順州歸府三十八年復以其地改屬永北府雍正五年設府通判一員駐維西設劍川州判一員駐中甸領州一
鶴慶府建置表
鶴慶府屬州建置
劍川州
漢〈屬益州郡〉唐〈名羅魯城又名劍川蒙氏未合六詔時浪穹詔與南詔戰敗走保劍川改稱劍浪詔後為南詔所倂置劍川節度〉宋〈段氏改為義督瞼〉元〈置義督千户至元中改劍川縣屬鶴慶府〉明〈升為州〉
本朝因之
維西
唐〈吐蕃地〉明〈内附屬麗江府〉
本朝康熙十三年為達賴喇嘛所竊據雍正五年移通判駐其地
中甸
唐〈吐蕃地〉明〈内附屬麗江府〉
本朝康熙八年為達賴喇嘛所竊據自立營官徵其籽粒而以皮革等物資青海雍正五年添設州判駐其地隸劍川州
順寧府
古百濮地後譌濮為蒲居多蒲蠻地名慶甸自宋以前不通聲教元泰定間始内附天厯元年置順寧土府隸金滄雲遠路領通寶州慶甸縣大侯長官司屬雲南行中書省明洪武十五年仍置府省州縣入焉正統七年改大侯長官司為大侯州萬厯二十五年設流官知府改大侯州為雲州屬府
本朝因之康熙四年移通判駐右甸領州一長官司一順寧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四>
順寧府屬州建置
雲 州
宋〈孟佑地又名大侯寨白蠻所居〉元〈中統初内附授大侯長官司隸麗川路〉明〈初仍為長官司正統中升大侯禦夷州後改流官名雲州領猛緬長官司一猛撒廵檢司一隸雲南布政司萬厯中改隸順寧府〉
本朝因之
右甸
本朝康熙四年移通判駐其地
猛緬長官司
元〈蒲蠻地〉明〈萬厯十六年設猛緬長官司隸雲州〉
本朝改隸本府
永北府
古為白國地唐南詔時鐵橋西北施蠻據之貞元十一年異牟尋奪其地置北方睒徙洱河七種蠻以實之號劍羌又名為成偈睒後改為善巨郡宋段氏時髙智昇使其孫髙大惠鎮之名成紀郡後隸大理元憲宗三年其裔髙俊内附至元十五年立為施州十七年改為北勝州二十四年升為府屬麗江路明洪武十五年改為州屬鶴慶府二十九年置瀾滄衛以州隸之尋改隸雲南布政司與衛同治又以浪蕖州屬衛隸雲南都指揮使司
本朝因之康熙五年改隸大理府二十六年裁瀾滄衛倂州三十一年仍為直隸州三十七年升為永北府以永寧土府隸之三十八年又以鶴慶府所隸之順州入焉
永北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四>
永北府屬土府建置
永寧府
漢〈古樓頭瞼地接吐蕃又名荅藍漢時麽些蠻祖長泥月烏逐吐蕃遂居其地〉唐〈屬蒙氏後為麽些蠻所據〉宋〈屬段氏〉元〈世祖駐日月和即此地憲宗三年内附至元十四年置荅藍管民官十六年改置永寧州隸北勝府〉明〈洪武十四年置永寧州後升為府領長官司四〉
本朝因之為永寧軍民府裁四長官司歸永北府綂轄麗江府
古荒服極邉地白狼王所居接壤吐蕃漢兼屬越巂益州二郡後漢兼屬永昌郡隋屬巂州唐初為越析詔地貞元中蒙氏據之置麗水節度宋時為麽些蠻醋醋所據段氏不能制元憲宗三年濟金沙江征大理麽些負固四年討平之立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八年改為宣慰司十三年改置麗江路立軍民總管府二十二年罷府置宣撫司於通安巨津之間領府一州七縣一明洪武十五年改麗江府㝷改麗江軍民府分順州北勝永寧浪蕖四州屬鶴慶府仍領州四通安寶山蘭州巨津縣一臨西
本朝仍為府裁四州一縣入焉雍正元年改土設流隸雲南布政司
麗江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四>
蒙化府
古西夷極邊地楚屬滇國漢為益州郡地後漢屬永昌郡三國漢為建寧郡地唐屬姚州都督府蒙氏嘗築城居之因號為䝉舍詔六詔中惟䝉舍詔居諸詔之南亦稱南詔開元二十六年皮羅閣兼倂五詔遷治大和城改其城為陽瓜州天寶七年以鳳迦異為州刺史九年南詔反遂沒於䝉氏宋時為段氏據置開南縣元憲宗七年置䝉舍千户隸大理上萬户府至元十一年改䝉化府十四年升為路二十年降為州復隸大理路明洪武初仍為州屬大理府正綂間復升為府
本朝因之康熙六年裁䝉化衛入府雍正七年裁楚雄府屬之定邊縣入焉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卷四>
景東府
古徼外荒服地蠻名景董後易為東一名柘南又名猛谷後為昔樸和泥二蠻所居莊蹻王滇漢武開西南夷諸葛亮定益州皆未涉其境唐䝉氏立銀生府後為金齒白蠻所奪移府治於威楚歴鄭趙楊段之世俱莫能制元中統三年平之以所部隸威楚萬户府至元十二年置開南州仍隸威楚路明洪武中改為景東土府設景東衛嘉靖中設流官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景東衛屯賦倂府
景東府建置表
滇自秦漢以來歴朝建置各殊按地以稽多不相合大抵黔蜀邊疆與滇錯壤如牂牁越巂二郡普安建昌諸路所屬半在黔蜀自有明分滇黔為兩省而前代之建置於滇者已多不在畫疆之内矣今惟取確有定在者列之於表至名存而地莫可考者附載於左庻不至久而竝失其名爾
漢置益州郡領縣二十四闕疑凡七
〈雙柏 同勞 同瀨 牧靡毌掇 勝休 來唯〉
牂牁郡領縣十七闕疑凡十一
〈鐔封 鄨 同竝 談柏 毌斂 進桑 毌單漏江 西隨 都夢 談槀〉
越巂郡領縣十五在滇者四闕疑一
〈姑復〉
犍為郡領縣十二在滇者二闕疑一
〈朱提〉
後漢分益州郡置永昌郡共領縣二十五闕疑凡七皆
仍前漢舊名
三國漢分建寧永昌置雲南郡分建寧牂牁置興古郡
其領縣與後漢同
晋分益州置寧州領郡四共領縣四十五闕疑凡二十
二
〈存䣖 新定 修雲 泠邱 雲平 永壽 雍鄉 南涪 永寧 漢興 其同瀨等十二縣俱仍前漢舊名〉
六朝宋仍為寧州領郡十五建寧晋寧興古雲南西平梁水牂牁平蠻西河東河陽興寧夜郎朱提南廣建都共領縣八十一闕疑凡六十
〈萬安 萬壽 晋樂 丹南 新寧 成昌 建安有二 東古復 西古復 西安 南興 新豐 談樂 廣談 臨利 漢陽 南秦 晋昌常遷 新安 經雲 永豐 臨江 麻應遂安 温江 都陽 晋綏 義成 其存䣖等三十縣俱仍漢晋舊名〉
南齊為寧州鎮領郡三十建平西益江陽永興永寧西河陽南犍為西阿平樂東朱提南朱提北朱提南牂牁宋昌益寧安寧安上永昌犍為其建寧等十一郡仍宋舊名共領縣九十五闕疑凡六十五〈綏寧 驃封 綏雲 麻雅 暖江 西寧 新城 遂 安寧 永安 永 不建 犍𤧶 西城 穀邑 安上 江陽 武陽 綿水 益寧南廣 其同瀨等四十四縣俱仍漢晋宋舊名〉
梁陳隋仍為寧州隋復置昆州其郡縣不能盡考唐置戎州姚州瀘州三都督府屬南寧等羈縻州九十
二闕疑凡六十八
〈謻 羅 英 聲 勤 咸 瀘慈 歸武 嚴湯望 武徳 奏龍 悅 武鎮 南唐 連南 徳 為 洛 移 筠 志 盈 武昌扶徳 播朗 信 居 炎 馴 騁 浪川播陵 鉗 哥靈 滈 切騎 品 從 牱連 碾衛 于 異 五陵 袖 和徃 舍利范鄧 野共 洪郎 日南 眉鄧 洛諾納 薩 晏 鞏 奉 浙 順 思峩 淯〉
〈能 高 宋 長寧 定〉
又置黔州都督府屬牂州等羈縻州五十一闕疑凡四十九
〈琰 蒍 勞 羲 殷 福 犍 邦 清 莊峩 蠻 𰎼 鴻 濡 琳 鸞 令 充那 暉 都 總 候 晃 樊 稜 應 添普寧 功 敦 亮 茂龍 延 訓 明卿 雙城 整 懸 撫水 思源 逸 南平勳 襲 寶 姜〉自唐迄宋為䝉段所竊據其所改立已附見於表外此皆不可考
元置雲南諸路行中書省凡路三十七其在今境者已分别於表其在黔蜀蕃緬者雖不屬滇存以備考孟傑路 普安路 建昌路 普定路 徳昌路會川路 䝉憐路 䝉萊路 平緬路 木連
路 䝉光路 謀黏路 六難路 孟隆路 木朶路 䝉兀路
又府州縣今不在滇境者凡二十六亦存以備考柏興府 孟愛等甸軍民府 通西軍民總管府木來軍民府 建安州 永寧州 瀘州 禮
州 理州 闊州 卭部州 隆州 姜州 昌州 徳州 威龍州 普濟州 武安州 黎溪州 永昌州 會理州 麻龍州 中縣 瀘沽縣 閏鹽縣 金縣
雲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雲南通志卷五
疆域〈附形勢〉
滇巖疆也北䝉蕃南交阯西緬甸皆與外域接壤惟東北與黔蜀粤西鄰中間夷猓交錯喜則人怒則獸控制撫御厥惟艱哉官斯土者嚴内外之限斯伏莽無虞慎郊圻之守斯民志有定凡勸農敬教戢暴詰戎諸政一一經理於平時周防於無事將西南萬里而遙莫非德澤之所涵濡風聲之所鼓動茫茫疆索永奠於坤維矣至其與封畛相繫屬者則詳覽形勢具知四封阨塞彊弱之處亦經國之逺圖也志疆域形勢附焉
雲南通省
滇在西南邊徼其地東至廣西泗城府界七百五十里西至神䕶闗接野人界一千七百六十里南至交阯界七百五十里北至四川會理州界四百里東南至廣西鎮安府界一千一百四十里西南至天馬闗接緬甸界二千三百一十里東北至貴州普安州界四百三十里西北至吐蕃界二千里東西廣二千五百一十里南北袤一千一百五十里自省達 京師八千二百里
雲南府
即會城其地東至澂江府路南州界一百二十五里西至楚雄府廣通縣界二百四十五里南至澂江府新興州界一百五十五里北至曲靖府尋甸州界一百四十三里東南至澂江府河陽縣界八十四里西南至楚雄府南安州界四百二十二里東北至尋甸州界二百三十里西北至武定府和曲州界一百六十里東西廣三百七十里南北袤二百九十八里附郭為昆明縣〈東至嵩明州界六十里西至安寧州界四十里南至呈貢縣界三十里北至嵩明州界五十里東南至宜良縣界一百一十里西南水路至昆陽州界七十里東北至嵩明州界五十里西北至富民縣界四十里〉府西北七十里為富民縣〈東至嵩明州界三十里西至羅次縣界三十里南至昆明縣界三十里北至武定府和曲州界四十里東南至昆明縣界五十里西南至安寧州界三十五里東北至曲靖府尋甸州界四十里西北至羅次縣界三十里〉府東一百二十里為宜良縣〈東至澂江府路南州界二十里西至呈貢縣界四十里南至澂江府河陽縣界三十里北至嵩明州界三十里東南至路南州界三十里西南至河陽縣界三十里東北至曲靖府陸凉州界三十里西北至昆明縣界五十里〉府西北一百三十里為羅次縣〈東至富民縣界三十里西至禄豐縣界三十里南至安寧州界六十里北至武定府和曲州界三十里東南至富民縣界三十里西南至禄豐縣界一百二十里東北至富民縣界二十里西北至和曲州界三十五里〉府南九十里為晉寧州〈東至澂江府河陽縣界五里西至昆陽州界三十里南至河陽縣界十里北至呈貢縣界五十里東南至河陽縣界十里西南至澂江府江川縣界五十里東北至呈貢縣界八里西北水路至昆明縣界八十里〉府南四十里為呈貢縣〈東至宜良縣界五十里西至昆明縣界十里南至晉寧州界五十里北至昆明縣界十里東南至澂江府河陽縣界四十里西南至晉寧州界五十里東北至昆明縣界四十里西北水路至昆明縣界四十里〉府西七十里為安寧州〈東至昆明縣界二十里西至祿豐縣界六十里南至昆陽州界十五里北至羅次縣界六十里東南至昆陽州界二十里西南至易門縣界九十里東北至富民縣界六十里西北至羅次縣界七十里〉府西北二百一十里為禄豐縣〈東至羅次縣界三十里西至楚雄府廣通縣界三十五里南至易門縣界一百二十里北至廣通縣界三十五里東南至安寧州界九十里西南至楚雄府南安州界七十五里東北至武定府和曲州界四十里西北至廣通縣界二十五里〉府南一百二十里為昆陽州〈東至晉寧州界二十里西至易門縣界九十里南至澂江府新興州界三十里北至昆明縣界四十里東南至澂江府江川縣界五十里西南至楚雄府南安州界三百二里東北水路至昆明縣界五十里西北至安寧州界八十里〉府西南二百五十里為易門縣〈東至昆陽州界三十里西至楚雄府南安州界一百里南至臨安府㠄峩縣界六十里北至祿豐縣界三十里東南至昆陽州界三十五里西南至㠄峩縣界六十里東北至安寧州界三十五里西北至南安州界一百里〉府東北一百三十里為嵩明州〈東至曲靖府尋甸州界五十里西至昆明縣界七十里南至昆明縣界六十里北至㝷甸州界十五里東南至宜良縣界三十里西南至昆明縣界七十里東北至東川府界二百里西北至富民縣界六十里〉
曲靖府
在省東其地東至貴州普安州界一百七十里西至雲南府嵩明州界二百二十里南至廣西府界一百七十里北至貴州威寧州界四百五十里東南至貴州普安州界二百五十八里西南至澂江府路南州界一百三十一里東北至貴州威寧州界二百七十里西北至武定府禄勸州界四百六十七里由府至省三百里東西廣三百九十里南北袤六百二十里附郭為南寧縣〈東至平彛縣界七十五里西至馬龍州界二十里南至陸凉州界一百里北至霑益州界二十五里東南至羅平州界三十里西南至馬龍州界十八里東北至平彝縣界二十八里西北至馬龍州界二十五里〉府北三十里為霑益州〈東至平彜縣界八十里西至東川府界一百八十里南至南寧縣界五里北至宣威州界一百二十里東南至陸凉州界九十里西南至馬龍州界十五里東北至貴州普安州界九十里西北至東川府界九十里〉府南一百二十里為陸凉州〈東至羅平州界八十里西至馬龍州界五十里南至澂江府路南州界七十里北至南寧縣界五十里東南至廣西府師宗州界六十里西南至雲南府宜良縣界九十五里東北至南寧縣界五十里西北至南寧縣界五十里〉府西南五十里為馬龍州〈東至南寧縣界二十五里西至尋甸州界七十里南至陸凉州界六十里北至霑益州界三十里東南至陸凉州界六十里西南至澂江府路南州界八十里東北至霑益州界五十五里西北至尋甸州界五十里〉府東南二百七十里為羅平州〈東至貴州普安州界九十里西至廣西府師宗州界五十里南至廣南府界一百一十里北至南寧縣界九十里東南至普安州界一百里西南至師宗州界八十里東北至平彝縣界七十五里西北至陸凉州界八十里〉府西一百三十里為尋甸州〈東至馬龍州界七十五里西至武定府禄勸州界三百里南至雲南府嵩明州界六十里北至東川府界七十里東南至馬龍州界五十里西南至嵩明州界六十里東北至東川府界一百一十五里西北至東川府界一百八十里〉府東北九十里為平彝縣〈東至貴州普安州界四十里西至南寜縣界四十里南至羅平州界二百二十里北至霑益州界十五里東南至羅平州界四十里西南至南寧縣界一百一十里東北至霑益州界六十七里西北至馬龍州界一百七十里〉府東北二百三十里為宣威州〈東至貴州普安州界七十里西至東川府界一百里南至霑益州界四十五里北至貴州威寧州界一百三十里東南至普安州界一百六十里西南至尋甸州界九十五里東北至威寧州界一百五十里西北至東川府界一百二十五里〉
臨安府
在省東南其地東至開化府界三百二十里西至元江府界二百五十里南至交阯界二百五十里北至澂江府江川縣界二百三十里東南至開化府界二百七十五里西南至元江府界二百九十里東北至廣西府彌勒州界三百四十里西北至元江府新平縣界三百六十里由府至省四百三十里東西廣五百七十里南北袤四百八十里附郭為建水州〈東至阿迷州界三十里西至石屏州界四十里南至䝉自縣界五十里北至通海縣界一百六十里東南至䝉自縣界二百八十里西南至納樓司界六十里東北至寧州界一百三十里西北至石屏州界三十里〉府西八十里為石屏州〈東至建水州界四十里西至元江府界一百五十里南至納樓司界二百里北至通海縣界一百五十五里東南至建水州界九十八里西南至元江府界一百七十里東北至建水州界六十里西北至㠄峩縣界一百里〉府東一百二十里為阿迷州〈東至開化府界二百里西至建水州界九十里南至䝉自縣界五里北至廣西府彌勒州界三十里東南至䝉自縣界三十六里西南至納樓司界一百五十里東北至彌勒州界二十里西北至建水州界六十里〉府東北二百五十里為寧州〈東至廣西府彌勒州界九十里西至通海縣界三十里南至建水州界九十五里北至澂江府江川縣界五十里東南至䝉自縣界八十里西南至建水州界七十里東北至澂江府河陽縣界七十里西北至江川縣界四十里〉府東北一百五十里為通海縣〈東至寧州界十里西至河西縣界二十里南至建水州界二十里北至寧州界五十里東南至建水州界五十一里西南至石屏州界六十里東北至寧州界二十里西北至河西縣界十五里〉府西北一百八十里為河西縣〈東至寧州界三十里西至㠄峩縣界四十里南至通海縣界五里北至澂江府江川縣界四十五里東南至通海縣界十五里西南至石屏州界五十里東北至寧州界五十里西北至澂江府新興州界三十里〉府西二百六十里為㠄峩縣〈東至河西縣界一里西至元江府新平縣界一百里南至石屏州界六十里北至雲南府易門縣界一百里東南至河西縣界二里西南至石屏州界六十里東北至澂江府新興州界二十五里西北至易門縣界一百里〉府東南一百五十里為䝉自縣〈東至開化府界三十里西至建水州界八十里南至開化府界四十里北至阿迷州界八十里東南至開化府界六十五里西南至建水州界三十里東北至阿迷州界五十里西北至建水州界六十里〉府西南一百四十里為虧容甸長官司〈東至阿迷州界二十里西至元江府界二十五里南至溪處司界十里北至石屏州界十里〉府西南一百八十里為納樓茶甸長官司〈東至納更土巡檢司界七十里西至元江府界一百三十里南至元江府界一百五十里北至建水州界九十五里〉府西南二百里為落恐甸長官司〈東至溪處司界七十里西至元江府界一百三十里南至建水州界九十五里北至思陀司界十五里〉府西南二百三十里為左能寨長官司〈東至落恐司界三十里西至思阿司界十五里南至溪處司界十五里北至思阿司界二十里〉府西南二百五十里為思陀甸長官司〈東至元江府界七十里西至落恐司界三十里南至左能司界十五里北至元江府界四十五里〉
澂江府
在省東南其地東至廣西府彌勒州界二百里西至雲南府晉寧州界三十六里南至臨安府寧州界一百二十里北至雲南府呈貢縣界五十五里東南至彌勒州界二百五十三里西南至臨安府㠄峩縣界二百一十五里東北至雲南府宜良縣界七十里西北至呈貢縣界一百三十里由府至省一百二十里東西廣二百三十六里南北袤一百七十五里附郭為河陽縣〈東至路南州界九十里西至雲南府晉寧州界十里南至臨安府寧州界一百三十里北至雲南府呈貢縣界五十五里東南至寧州界三十三里西南至江川縣界三十五里東北至雲南府宜良縣界七十里西北至呈貢縣界二十九里〉府西南九十里為江川縣〈東至臨安府寧州界五十里西至新興州界四十里南水路至寧州界七十五里北至河陽縣界二十五里東南至寧州界二十里西南至臨安府河西縣界三十里東北至河陽縣界二十五里西北至雲南府晉寧州界三十里〉府西南一百二十里為新興州〈東至江川縣界二十里西至雲南府昆陽州界五十里南至臨安府㠄峩縣界五十里北至昆陽州界五十里東南至臨安府河西縣界四十四里西南至㠄峩縣界四十七里東北至雲南府晉寧州界五十里西北至昆陽州界四十里〉府東一百三十里為路南州〈東至廣西府界八十里西至雲南府宜良縣界四十里南至臨安府寧州界九十里北至宜良縣界二十五里東南至廣西府彌勒州界八十里西南至河陽縣界七十八里東北至曲靖府陸凉州界六十里西北至曲靖府馬龍州界一百八十里〉
武定府
在省西北其地東至曲靖府尋甸州界一百二十里西至姚安府大姚縣界二百四十里南至雲南府羅次縣界三十九里北至四川會理州界三百里東南至雲南府富民縣界四十五里西南至楚雄府定逺縣界八十六里東北至會理州界三百里西北至㑹理州界三百一十里由府至省二百四十里東西廣三百六十里南北袤三百三十九里附郭為和曲州〈東至禄勸州界十五里西至元謀縣界一百八十里南至雲南府羅次縣界三十九里北至禄勸州界十五里東南至雲南府富民縣界五十里西南至雲南府禄豐縣界一百二十里東北至祿勸州界十三里西北至姚安府大姚縣界二百里〉府西一百九十里為元謀縣〈東至和曲州界二十里西至姚安府大姚縣界四十里南至和曲州界十五里北至和曲州界九十里東南至和曲州界三十里西南至楚雄府定逺縣界五十六里東北至和曲州界一百里西北至大姚縣界一百里〉府東北二十里為禄勸州〈東至曲靖府尋甸州界一百里西至和曲州界十里南至和曲州界五里北至四川會理州界三百里東南至和曲州界三十五里西南至和曲州界三里東北至尋甸州界二百四十里西北至會理州界三百里〉府北一百九十里為撒甸〈東至東川府界一百里西至禄勸州界一百四十里南至禄勸州界一百八里北至四川㑹理州界一百八十里東南至禄勸州界一百里西南至和曲州界八十里東北至東川府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會理州界一百三十里〉
廣西府
在省東南其地東至廣南府界三百里西至臨安府寧州界一百三十里南至臨安府阿迷州界二百里北至曲靖府陸凉州界一百八十五里東南至廣南開化二府界三百六十里西南至阿迷州界二百里東北至曲靖府羅平州界二百六十四里西北至陸凉州界一百里由府至省四百里東西廣四百三十里南北袤三百八十五里府北八十里為師宗州〈東至曲靖府羅平州界四十里西至曲靖府陸凉州界五十里南至本府界四十里北至陸凉州界五十里東南至廣西西隆州界三百一十里西南至本府界五十里東北至羅平州界五十里西北至陸凉州界五十里〉府西九十里為彌勒州〈東至本府界二十五里西至臨安府寧州界八十里南至臨安府阿迷州界一百四十里北至本府界二十里東南至廣南府界二百六十里西南至寧州界八十里東北至本府界三十里西北至澂江府路南州界五十里〉府東南二百九十里為邱北〈東至師宗州界二百里西至臨安府阿迷州界一百二十里南至廣南府界四十五里北至本府界八十里東南至廣西西林縣界二百五十里西南至開化府界一百六十里東北至師宗州界一百八十里西北至彌勒州界一百三十四里〉
廣南府
在省東南其地東至廣西土田州界四百二十里西至開化廣西二府界三百里南至交阯界二百九十里北至廣西西林縣界一百四十里東南至廣西鎮安府界二百九十里西南至臨安府阿迷州界四百里東北至廣西西隆州界二百一十里西北至廣西府彌勒州界三百里由府至省八百五十里東西廣七百二十里南北袤四百三十里府東二百六十五里為土富州〈東至廣西土田州界一百里西至本府界一百里南至廣西土鎮安州界三十里北至廣西泗城府界一百里〉
元江府
在省南其地東至臨安府石屏州界一百里西至鎮沅府界二百里南至車里宣慰司界一千六百里北至楚雄府南安州界五百里東南至交阯老撾界一千三百四十里西南至普洱府界四百七十里東北至臨安府㠄峩縣界五百里西北至鎮沅府界四百里由府至省七百九十里東西廣三百里南北袤二千一百里府東二百里為新平縣〈東至臨安府㠄峩縣界三十里西至鎮沅府恩樂縣界三百七十里南至本府界二百里北至楚雄府南安州界三百里東南至臨安府石屏州界一百五十里西南至鎮沅府界九十六里東北至㠄峩縣界五十里西北至恩樂縣界五百里〉府西南一百六十里為他郎〈東至本府界十五里西至鎮沅府界一百六十里南至普洱府界一百二十里北至新平縣界一百一十里東南至本府界六百三十里西南至鎮沅府界二百五十里東北至本府界二十五里西北至新平縣界一百五十里〉
開化府
在省東南其地東至交阯界四百六十里西至臨安府建水州界六百八十五里南至交阯界二百四十里北至廣南府界一百八十里東南至交阯界二百三十里西南至交阯界四百一十里東北至廣南府界二百二十里西北至臨安府阿迷州界一百八十五里由府至省七百一十里東西廣一千一百四十五里南北袤四百二十里附郭為文山縣〈四至同府雍正六年〉
〈欽差侍郎杭奕禄學士任蘭枝賜交阯鉛厰河内地四十里遂以白馬小賭咒河為界〉鎮沅府
在省南其地東至元江府界一百里西至順寧府雲州界二百四十里南至車里宣慰司界六百三十里北至景東府界六十里東南至普洱府界八十里西南至景東府界三百里東北至元江府新平縣界二百九十里西北至䝉化府舊定邊縣界三百里由府至省一千二百里東西廣三百四十里南北袤六百九十里府北六十里為恩樂縣〈東至元江府新平縣界二百四十里西至本府界五十里南至本府界五十里北至景東府界三十里東南至新平縣界八十里西南至本府界三十五里東北至景東府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景東府界二十五里〉
威逺府
在省南其地東至普洱府界二百三十里西至順寧府界三百五十里南至思茅界二百四十里北至鎮沅府界一百四十里東南至元江普洱二府界二百五十里西南至孟璉界四百里東北至鎮沅府界一百六十里西北至景東府界一百四十里由治至省一千五百九十里東西廣五百八十里南北袤三百八十里
東川府
在省北其地東至貴州威寧州界二百里西至四川寧逺府界三百里南至曲靖府尋甸州界二百六十里北至昭通府界一百六十里東南至曲靖府宣威州界一百三十里西南至武定府禄勸州界二百五十里東北至威寧州界一百七十里西北至四川會理州界四百五十里由府至省五百三十里東西廣五百里南北袤四百二十里附郭為㑹澤縣〈四至同府〉
昭通府
在省東北其地東至貴州威寧州界九十里西至四川寧逺府界四百九十里南至東川府界一百三十里北至四川馬湖府界五百里東南至威寧州界四十里西南至威寧州界九十里東北至四川筠連縣界五百里西北至四川雷波衛界四百里由府至省一千一百六十里東西廣五百五十里南北袤六百三十里附郭為恩安縣〈東至貴州威寧州界六十里西至永善縣界一百六十五里南至魯甸界三十里北至大闗界二百里東南至威寧州界四十里西南至東川府界一百四十里東北至鎮雄州界一百二十五里西北至大闗界一百七十里〉府東三百四十里為鎮雄州〈東至四川永寧縣界三百里西至恩安縣界三百四十里南至貴州威寧州界三十里北至四川髙縣界三百一十里東南至貴州畢節縣界四十里西南至威寧州界七十里東北至四川珙縣界二百六十里西北至大闗界五百里〉府西北二百三十里為永善縣〈東至大闗界六十五里西至四川寧逺府界二百八十里南至恩安縣界八十里北至四川屏山縣界二百四十里東南至恩安縣界一百三十里西南至恩安縣界九十里東北水路至四川敘州府界七百里西北至寧逺府界一百三十里〉府北一百八十里為大闗〈東至鎮雄州界一百三十里西至永善縣界七十里南至恩安縣界九十里北至四川宜賓縣界四百六十里東南至鎮雄州界六十里西南至恩安縣界一百三十里東北至永善縣界二百七十里西北至永善縣界一百九十里〉府西南四十里為魯甸〈東至恩安縣界三十里西至東川府界八十里南至貴州威寧州界八十里北至永善縣界一百七十五里東南至恩安縣界三十里西南至東川府界二百五十里東北至恩安縣界三十里西北至四川雷波衛界一百八十五里〉
普洱府
在省南其地東至元江府界二百五十里西至威逺界一百八十里南至阿瓦界一千五十里北至鎮沅府界一百九十里東南至老撾南掌界一千四百一十里西南至莽緬界一千三百里東北至元江府界二百二十五里西北至威逺界一百三十里由府至省一千二百三十里東西廣四百三十里南北袤一千二百四十里府南一百二十里為思茅〈東至猛旺界一百二十里西至孟璉界三百七十里南至本府界三十里北至本府界四十里東南至攸樂界二百二十五里西南至江外猛阿界三百六十里東北至本府界一百四十里西北至本府界一百七十里〉府南六百五十里為攸樂〈東至南掌界七百五十五里西至孟璉界六百里南至車里界九十里北至思茅界四百四十里〉
大理府
在省西其地東至姚安府姚州界二百八十里西至永昌府保山縣界六百八十里南至䝉化府界七十里北至鶴慶府界一百五十里東南至䝉化府舊定邊縣界一百三十里西南至䝉化永昌二府界一百五十里東北至永北府界四百一十里西北至麗江府界六百二十八里由府至省八百九十里東西廣九百六十里南北袤二百二十里附郭為太和縣〈東至賓川州界二十里西至䝉化府界六十三里南至趙州界三十里北至鄧川州界七十里東南至賓川州界三十里西南至瀾滄江界三百八十里東北至金沙江界三百五十里西北至麗江府舊蘭州界五百里〉府南六十里為趙州〈東至雲南縣界六十五里西至䝉化府界三十里南至楚雄府鎮南州界二百三十里北至太和縣界二十里東南至雲南縣界六十五里西南至鎮南州界二百三十里東北至賓川州界三十里西北至䝉化永昌二府界一百里〉府東南一百四十里為雲南縣〈東至姚安府白鹽井界二百里西至趙州界二十五里南至趙州界一百里北至賓川州界四十里東南至姚安府姚州界九十五里西南至趙州界四十五里東北至白鹽井界二百里西北至賓川州界四十里〉府北九十里為鄧川州〈東至賓川州界四十里西至浪穹縣界二十五里南至永昌府永平縣界八十里北至永北府界一百四十里東南至太和縣界二十五里西南至雲龍州界三十里東北至永北府界一百里西北至浪穹縣界九十里〉府北一百一十里為浪穹縣〈東至鶴慶府界二十里西至雲龍州界一百二十里南至鄧川州界八里北至鶴慶府界一百二十里東南至鄧川州界十五里西南至永昌府永平縣界一百里東北至鶴慶府界五十五里西北至劎川州界一百二十里〉府東一百二十里為賓川州〈東至雲南縣界四十里西至太和縣界一百二十里南至雲南縣界五十里北至雲龍州界三十五里東南至姚安府姚州界四十里西南至趙州界五十里東北至永北府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雲龍州界六十里〉府西五百里為雲龍州〈東至浪穹縣界九十里西至永昌府保山縣界一百八十里南至永昌府永平縣界八十里北至麗江府界一百一十里東南至浪穹縣界二百四十里西南至保山縣界一百九十里東北至麗江府舊蘭州界一百三十里西北至野人界二百二十六里〉府南三百里為十二闗長官司〈東至姚安府白鹽井界一百二十里西至雲南縣界一百五十里南至姚安府界三百里北至賓川州界一百七十里〉
楚雄府
在省西其地東至雲南府禄豐縣界一百五十五里西至大理䝉化二府界二百二十五里南至元江府界三百里北至姚安府大姚縣界二百二十五里東南至雲南府昆陽州界二百三十里西南至景東府界二百五十里東北至禄豐縣界一百五十八里西北至姚安府姚州界二百四十二里由府至省四百二十里東西廣三百八十里南北袤五百二十五里附郭為楚雄縣〈東至廣通縣界四十里西至鎮南州界五十里南至南安州界四十五里北至定逺縣界四十五里東南至南安州界四十里西南至鎮南州界一百三十里東北至廣通縣界四十里西北至姚安府姚州界九十里〉府西北七十里為鎮南州〈東至楚雄縣界二十里西至姚安府姚州界九十里南至楚雄縣界二十里北至姚州界五十里東南至景東府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大理府趙州界二百二十四里東北至定逺縣界二十里西北至姚安府大姚縣界七十里〉府東南五十里為南安州〈東至雲南府易門縣界一百四十里西至楚雄縣界十里南至景東府界二百五十里北至楚雄縣界五里東南至雲南府昆陽州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易門縣界一百里東北至廣通縣界一百五十里西北至廣通縣界七十里〉府北一百二十里為定逺縣〈東至廣通縣界四十五里西至鎮南州界二十五里南至楚雄縣界五十里北至姚安府大姚縣界一百三十里東南至廣通縣界四十里西南至鎮南州界二十五里東北至武定府元謀縣界九十里西北至姚安府姚州界三十里〉府東七十里為廣通縣〈東至雲南府禄豐縣界八十里西至楚雄縣界三十里南至南安州界九十里北至定逺縣界四十里東南至雲南府易門縣界六十里西南至南安州界九十里東北至武定府元謀縣界九十里西北至定逺縣界十里〉 府南一百七十里為𥔲嘉〈東至南安州界六十里西至景東府界四十里南至元江府新平縣界七十里北至楚雄縣界五十里〉府西北一百五十里為直𨽻黑鹽井〈東至武定府治二百里西至定逺縣治七十里南至廣通縣治八十里北至武定府元謀縣治一百五十里東南至雲南府禄豐縣治一百五十里西南至琅井治三十里東北至定逺縣治二里西北至姚安府姚州治二百里〉府東北一百二十里為直𨽻琅鹽井〈四界俱屬定逺縣〉
姚安府
在省西北其地東至楚雄府定逺縣界七十里西至大理府雲南縣界一百四十里南至楚雄府鎮南州界七十里北至四川鹽源縣金沙江渡口界二百八十里東南至武定府元謀縣界一百六十五里西南至鎮南州界八十里東北至四川會理州界四百二十里西北至永北府界五百八里由府至省七百里東西廣二百一十里南北袤三百五十里附郭為姚州〈東西南與府同北至大姚縣界二十五里東南至楚雄府定逺縣界九十里西南至大理府雲南縣界二百七十里東北至大姚縣界二十五里西北至雲南縣界二百四十里〉府北六十里為大姚縣〈東至武定府元謀縣界一百四十里西至姚州界三十里南至姚州界四十五里北至四川鹽源縣界二百一十里東南至楚雄府定逺縣界一百三十里西南至姚州界三十里東北至四川會理州界三百六十五里西北至姚州界四十里〉府北一百二十里為直𨽻白鹽井〈東至金沙江三百里西至大理府賓川州治二百里南至本府治一百二十里北至鐵鎖橋一百二十里東南至大姚縣治九十里西南至大理府雲南縣治二百四十里東北至阿拜河十里西北至天乙山五十里〉
永昌府
在省西其地東至順寧府界一百四十里西至神䕶闗界五百五十里南至孟定土府界八百七十里北至大理府雲龍州界二百五十里東南至順寧府界一百一十七里西南至天馬闗界一千一百一十里東北至雲龍州界三百五十二里西北至馬面闗界三百里由府至省一千二百里東西廣六百九十里南北袤一千一百二十里附郭為保山縣〈東西北同府南至潞江界一百六十里東南至順寧府界一百一十七里西南至騰越州界一百四十里東北至永平縣界一百六十七里西北至野人界一百四十七里〉府西三百六十里為騰越州〈東至保山縣界一百二十里西至野人界一百八十里南至南甸界二十里北至保山縣界一百八十里東南至隴川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野人界一百二十里東北至保山縣界一百一十里西北至野人界二百七十里〉府東北一百七十里為永平縣〈東至䝉化府界一百八十里西至保山縣界五十五里南至順寧府界二十五里北至大理府雲龍州界八十里東南至䝉化府界六十里西南至順寧府界三十五里東北至雲龍州界一百三十里西北至保山縣界五十里〉府西北八百七十里為孟定土府〈東至順寧府雲州界西至舊木邦界南至孟璉界北至鎮康界〉府南二百二十里為灣甸土州〈東至順寧府界二十里西至猛波羅界三十里南至鎮康界二十里北至保山縣界七十里〉府南三百八十里為鎮康土州〈東至順寧府界四十里西至潞江界七十里南至耿馬界六十里北至灣甸界五十里〉府西南五百里為隴川宣撫司〈東至芒市界一百八十里西至干崖界八十里南至舊木邦界一百八十里北至南甸界六十里〉府西南四百里為遮放副宣撫司〈東至芒市界一百里西至隴川界四十里南至阿瓦界八十里北至南甸界五十里〉府西南三百九十里為南甸宣撫司〈東至潞江界一百二十里西至干崖界七十里南至隴川界一百二十里北至騰越州界七十里〉府西南四百八十里為干崖宣撫司〈東至南甸界四十里西至盞達界五十里南至隴川界八十里北至南甸界五十里〉府西南五百里為盞達副宣撫司〈東至干崖界二十里西至巨石闗一百里南至銅壁闗一百里北至猛曲八十里〉府南三百二十里為芒市安撫司〈東至鎮康界三里西至隴川界五里南至遮放界十里北至潞江界十里〉府西南一百三十里為潞江安撫司〈東至保山縣界十五里西至騰越州界六十里南至芒市界一百五里北至保山縣界一百五十里〉府西南六百里為猛卯安撫司〈東至遮放界六十里西至緬甸界八十里南至舊木邦界五里北至隴川界四十里〉府東南一千五百六十里為孟璉長官司〈東至車里界西至舊木邦界南至孟良界北至威逺界〉府南七百二十里為直𨽻耿馬宣撫司〈東至威逺界一百五十里西至舊木邦界一百二十里南至孟璉界一百里北至鎮康界一百五十里〉
鶴慶府
在省西北其地東至永北府界一百二十里西至麗江府界一百五十里南至大理府賓川州界一百二十里北至麗江府界五十里東南至永北府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大理府浪穹縣界一百八十里東北至永北府界四百八十里西北至麗江府界二百里由府至省一千一百六十里東西廣二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七十里府西九十里為劎川州〈東至本府界四十里西至麗江府界一百五十里南至大理府浪穹縣界一百九十里北至麗江府界五十里東南至本府界四十里西南至大理府雲龍州界一百六十里東北至麗江府界二十里西北至麗江府界五十五里〉府西北四百四十里為維西〈東至麗江府界七十里西至川藏擦瓦岡界一千八十里南至麗江府界二十五里北至中甸界三百一十里東南至麗江府界七十里西南至麗江府界七十里東北至中甸界三百二十里西北至中甸界七百二十里〉府北四百里為中甸〈東至麗江府界二百三十里西至維西界一百三十里南至麗江府界二百八十四里北至四川裏塘界二百八十里東南至麗江府界一百五十里西南至維西界二百一十里東北至裏塘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維西界一百四十里〉
順寧府
在省西其地東至景東府界二百二十里西至永昌府灣甸土州界一百二十里南至猛緬長官司界三百二十里北至永昌府永平縣界三百七十里東南至鎮沅府界一百五十里西南至耿馬土司界二百五十三里東北至䝉化府界一百三十六里西北至永昌府保山縣界二百三十六里由府至省一千一百五十里東西廣三百四十里南北袤六百九十里府東三十里為雲州〈東至景東府界一百二十里西至本府界十里南至猛緬土司界三百里北至䝉化府界一百二十里東南至景東府界二百五十里西南至猛緬界一百二十里東北至䝉化府界一百四十四里西北至䝉化府界二十四里〉府南三百里為猛緬長官司〈東至戞里江二百里西至邦忽九十里南至猛凖一百里北至習項邦伍一百四十里〉
永北府
在省西其地東至四川鹽源縣界三百四十八里西至鶴慶府界二十五里南至大理府賓川州界一百一十三里北至外域黄喇嘛界四百六十八里東南至姚安府大姚縣界一百一十七里西南至大理府鄧川州界八十里東北至四川三馬喇界二百四十里西北至麗江府界一百一十里由府至省一千三百五十里東西廣三百七十三里南北袤五百八十里府北三百九十八里為永寧土府〈東至四川鹽源縣界六十里西至麗江府界八十里南至本府界一百四十里北至劉卜䝉古黄喇嘛界一百六十里〉
麗江府
在省西北其地東至永北府界四百里西至怒夷界六百七十里南至鶴慶府劎川州界九十五里北至鶴慶府中甸界四十五里東南至鶴慶府界八十八里西南至大理府雲龍州界六百一十九里東北至永北府界三百七十里西北至鶴慶府維西界四百五十里由府至省一千二百四十里東西廣六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
䝉化府
在省西其地東至大理府趙州界五十里西至順寧府界一百五十里南至順寧府雲州界一百九十五里北至趙州界一百里東南至景東府界一百三十里西南至雲州界一百五十里東北至趙州界五十里西北至永昌府永平縣界一百七十里由府至省八百二十里東西廣二百里南北袤二百九十五里
景東府
在省西南其地東至楚雄府南安州界一百二十里西至順寧府雲州界二百二十里南至鎮沅府界二百九十里北至䝉化府舊定邊縣界一百三十七里東南至鎮沅府恩樂縣界一百三十五里西南至順寧府界三百里東北至楚雄府鎮南州界一百三十里西北至䝉化府界三百里由府至省一千一百八十里東西廣三百四十里南北袤四百三十里形勢〈附〉
雲南通省
中國地勢起西北匯東南獨滇居西南凡大江以南之山多由滇𣲖分論形勢有登髙而呼之概焉夫左繞金沙右界瀾潞重闗複嶺鳥道羊腸此滇之大勢也雲南一府山盤水曲較諸郡稍平衍用建省治馭控兩迤東以曲靖為門户西以楚雄為屏翰澂江衛其南武定障其北大理居迤西之中設提督標與省會相䇿應焉至元江開化臨安接壤交阯永昌順寧威逺外臨緬甸永北鶴慶麗江近連吐蕃此數郡者實資鎖鑰與黔蜀粤西境相屬壤相錯也夫謀國者必相隂陽以居民籌邊者必圖險要以御逺其於形勢俱當有考故附志之
雲南府
左環金馬右擁碧雞列昆海以為池枕螺峯而帶郭山明水秀南土要區〈前志〉千峯環列一水中開為龍盤鳯翥之區有襟江帶湖之概形勝甲於滇中壯麗雄乎列郡
昆明縣〈附郭〉富民縣〈九峯聳拔三卧蜿蜒山産蘭芝水流農納省會之藩蔽武定之咽喉〉宜良縣〈龍山東峙象嶺西横盤河瀠洄湯池環繞會城鎖鑰澂曲籓籬〉羅次縣〈東擁玉龍西翔金鳯河流星宿溪瀉沙摩羅部三城昔稱巖邑〉晉寧州〈負山帶河腴田沃壤左盤龍而右望鶴前玉案而後昆池山川之秀郡屬稱首〉呈貢縣〈背倚三臺面臨昆海梁山拱秀於南寶象迴環於北平原廣野郡南輔車〉安寧州〈玉帶瀠迴碧繞螳螂之水石寶屹立青垂筆架之雲省城肘腋西迤門庭〉祿豐縣〈崇山䆳谷曲水重闗地屬東西之衝險居玉龍之脊〉昆陽州〈䝉果秀列三峯渠濫流經五甸扼滇池之津要據螳川之上游〉易門縣〈西界綠汁北臨九渡黎崖入雲險僻稱最〉嵩明州〈前横利澤後擁嵩山川原衍沃東北雄封〉
曲靖府
帶水環山平疇廣野為全滇之鎖鑰作兩迤之門庭壤接東烏西南重鎮〈前志〉石龍表天柱於前木密疉重闗於後勝嶺為四封之雄白石當一面之阻地介極衝險資防守
南寧縣〈附郭〉霑益州〈層山繞其西北二水交於東南地當黔蜀之衝山接烏䝉之險〉陸涼州〈雄山東峙石户西扄為澂廣之通衢實興古之要鎮〉馬龍州〈崇山如墉通道若綫省東要害之區興古薄瘠之地〉羅平州〈鐘山羅列逺臨大渡之河白臘髙嶷更接八部之嶺郡東闗鎖捍衛邊陲〉尋甸州〈地連中慶壤接曲州山列玉屏海涵清水密邇東川獨當一面〉平彝縣〈白馬崚嶒青溪䆳密定南髙插雲霄三臺突起廣野入滇門户孔道衝煩〉宣威州〈左峙龍山後距可渡前達交水右遶車滃扼黔蜀之咽喉為曲尋之重蔽〉
臨安府
髙山大澤宅其中長江巨河繞其外延袤千里迴環四塞八屬星陳内雄逺甸五司碁布外鎖重闗〈舊志〉迷䝉寧嶍扼控邊陲異水杞湖互環府治山水明秀之區人文會萃之地
建水州〈附郭〉石屏州〈諸峯聳翠三島洄瀾異湖九曲之勝頗稱靈秀〉阿迷州〈烏充東峙安邉西連盤江瀘水瀠繞交流形勢最為竒勝〉寧州〈扄以樓山環以瓜水蘭蕙香生文筆清流飛瀉巔崖郡北簡僻之區滇南平衍之土〉通海縣〈秀山出羣峯之表杞湖匯衆水之流三郡大道邑壤頗衝〉河西縣〈琉璃堆青螺髻擁翠踞溪山之勝極曠渺之觀〉嶍峨縣〈峙以峨山襟以曲水巉削萬峯臨元要害〉䝉自縣〈城據目山江通梨水壤接交岡諸蠻雜處〉
澂江府
三隅負山一面臨水州邑四城環衛郡治原非用武之地稍稱饒沃之區〈舊志〉金蓮玉筍突兀東西撫仙星雲瀠繞内外挾湖山之勝名魚稻之鄉〈前志〉北通省會南接鉤町東據龜山赤水之雄西連嶍峨新化之險地勢無多界東迤而中處山川獨秀為滇省之名疆河陽縣〈附郭〉江川縣〈北枕闗嶺南撫星湖海門橋一線中通為臨澂孔道〉新興州〈竒黎西阻靈照東嵌為會城之南屏實鉤町之北障〉路南州〈竹山壁立赤水迴環東界廣曲西輔郡城〉
武定府
左翼筆架右輔天馬支雲一塔髙峙如峯南北兩河瀠洄似帶〈舊志〉僰陋西連䝉山東峙獅峯崒嵂雄虎視於江闗鳩水蜿蜒儼龍盤於石舊壯金沙之南面控蜀道之北門
和曲州〈附郭〉元謀縣〈馬頭聳峙於前長山綿亘於後金沙北繞西溪南瀠〉禄勸州〈寨雄羅婺峽峻紅崖絳雲封擬岱宗掌鳩波連滇海〉撒甸〈地僻山深川原遼濶壤接東川最為險阻〉
廣西府
諸山環峙為屏八甸瀠流為塹比鄰西粤密邇南交〈舊志〉大小維摩土酋恃其營窟十八山寨夷盜依作藪淵當分邊腹内外之防宜審獠蠻彈壓之要〈前志〉披帶河山界限滇粤南走鉤町北通省會漢夷錯雜之區水陸交接之路
師宗州〈崇山峭拔盤水瀠紆密箐深林壤連西粤〉彌勒州〈龍嶺環城盤江遶甸阿盧舊部廣西咽喉〉邱北〈維摩五里水下三鄉地廣人稀夷多漢少〉
廣南府
崇崖巨壑峻坂深林南限以西洋之水北表以牌頭之山一夫當闗千人莫入〈舊志〉兩粤衝途交夷要障南木伏流逺匯右江之水者鷂髙峙遙連古器之墟旅途之斥堠當嚴蠻獠之出沒宜備〈前志〉東抵粤西南臨交阯西通阿迷北走彌勒地當水陸之衝川原最為險固
元江府
清河禮社險據江闗棲霞玉臺雄稱地鎮外有車里作蔽内以新嶍為藩〈舊志〉三江合繞諸緬遙牽峩崀為河險矣天開巨壑馬籠列嶂壯哉地闢重藩〈前志〉北距哀牢東通鉤町為五司之上游實普沅之門户新平縣〈深谷崇山地勢險阻伏戎於莽防守宜嚴〉他郎〈紅蓮近聯遮碧峭壁凌空阿墨逺匯谷麻長江似帶作元江之蔽扼鎮普之衝〉
開化府
鉤町舊疆强現分地臨廣接壤交阯為鄰深山叢箐僻地險區〈舊志〉二臺綿亘足衛金湯八戛重圍堪為垣牖崇岡瀠澗作臨郡之屏藩重鎮雄封實邊夷之控制
文山縣〈附郭〉
鎮沅府
地處夷粤山漸平衍緬猛交撾之通衢臨元景楚之接壤人皆猓濮屬近羈縻〈前志〉樂版崚嶒紆迴鳥道烏連峻峙邃密雲門四圍阻險中闢平原亦邊徼奥區也
恩樂縣〈東據碧松南迎文筆逺控普洱近接哀牢控制夷賊最為切要〉
威逺
泉水蘊涵不竭寶谷潤澤無窮財賦要區邊陲僻壤
東川府
地控金沙臨昭通之南面山髙雲弄綰省治之北門東接威寧西通會理内負江山之雄外連黔蜀之勢會澤縣〈附郭〉
昭通府
地稱僻險勢接川黔八仙海近作湯池二龍山逺為藩衛道路﨑嶇土田瘠薄
恩安縣〈附郭〉鎮雄州〈綽紐左峙硌砌右蟠苴斗河横於南白水江繞其北山川險扼地勢阻深〉永善縣〈昭通為滇省東北之極邊永善又為昭通東北之極邊山如蓮瓣直接雲霄江連敘州可通舟楫〉大闗〈鼠𡉫林深牛欄江逺白水遶其外涼山環其中洵足屹當一面〉魯甸〈龍山西峙黑水南流扼塞諸蠻地稍平衍〉
普洱府
南接老撾西連車里表以鳯凰天筆之山帶以把邊九龍之水肇造雄封邊陲重地
攸樂〈地衍平川天開曠野芟除荆棘可比成賦中邦〉思茅〈玉屏峻削南澗縈紆為郡治之輔車作南陲之屏蔽〉
大理府
地稱若水山號昆彌瀾滄金沙繞其東西鐵柱石橋雄其上下〈舊志〉蒼山為險榆河為池阻以迴嶺崇岡緣以漾濞巨浸洵南服之都會據全省之上游〈前志〉倚鶴麗為北藩藉楚姚作門户西障永昌南倚䝉順上下重闗溪山秀美
太和縣〈附郭〉趙州〈左瀕西洱右障昆彌藉鐵柱作巖城為葉榆之庭户〉雲南縣〈川原平衍岡巒四塞形勝完固西迤神臯〉鄧川州〈南扼龍闗西倚象嶺蒼洱上游此為要地〉浪穹縣〈扼塞兩江灌輸寧水南詔奥區西迤勝地〉賓川州〈鍾英東峙雞足西盤内擁赤崖鐵索之巖區外繞金沙洱水之天塹〉雲龍州〈後阻瀾江前帶沘水崇山複嶺號稱巖疆〉
楚雄府
山川清淑峻嶺重闗北距金沙南瀠禮社東接昆明西連大理最為大部〈舊志〉岡巒盤鬱林麓迴環東峙響水雄闗直扼諸夷之領南控𥔲嘉要害實通九郡之衢〈前志〉四達皆通有隘可守會城屏蔽西道咽喉楚雄縣〈附郭〉鎮南州〈阿雄英武闗塞當衝苴水盤山險要足據一方重地九府通衢〉南安州〈妥甸雨竜地皆扼要安郎法戛山盡嵯峨不無伏莽之虞當為綢繆之計〉定逺縣〈四圍險峻中衍平川背拊姚安吭扼武定〉廣通縣〈陡澗髙岡迴環綿亘外以響水回蹬為鎖鑰内以羅苴和茶為奥區〉𥔲嘉〈山峙卜門水流黒石哀牢逼近防守宜嚴〉黑鹽井〈兩崖蔽天中通一線烟氣成雲井脈涓涓洪流奔駛財賦不竭〉琅鹽井〈鰲峯鎖水寶應開源水秀山明鍾靈井脈〉
姚安府
崇山修谷平疇廣川〈明一統志〉北枕金沙南襟威楚制烏蠻之悍障邛莋之衝相如諭蜀擬以後園丞相征南駐兹籌筆乃六詔之中分而三川之門户也〈前志〉蜻蛉舊地龍馬髙峯金沙逶迤伏莽無憂玉屏重開金湯足恃扼要西北足當藩籬
姚州〈附郭〉大姚縣〈烟蘿森列龍馬奔騰儲書案山之英納蜻蛉河之澤蕞爾彈邑明秀可稱〉白鹽井〈寶闗毓瑞象嶺連雲井應神羊源流弗涸〉
永昌府
西極南隅界華夷於一綫豹闗虎旅咸控引於重門〈舊志〉滄江怒水為襟帶於東西九隆三崇作屏藩於左右據八闗二堡之形勝扼三宣六慰之咽喉〈前志〉寶蓋髙臨玉壺環拱勢壓邊疆獨當一面滇西鎖鑰邊徼名區保山縣〈附郭〉騰越州〈孤懸天末接壤殊方控制麓木諸司為出緬之門户〉永平縣〈深巖絶澗峻嶺重巒為金齒之垣墉實雲龍之犄角〉
鶴慶府
四山壁立勢若梯雲一水伏流形如環帶枕雪山以為障雄開義督之都控石門以當闗險扼吐蕃之部〈前志〉天塹則金沙漾水地利則鐡橋石門形據上㳺勢雄邊徼劒川州〈西枕老君南屏石寳華山紫氣劒水川形越析要區石門重地〉維西〈山巒萬疊雪嶺千重扼西藏之咽喉據極邊之要地〉中甸〈雪巘千尋欄杆十二﨑嶇險仄鳥道羊腸有形勝之足恃自防禦之宜嚴〉
順寧府
衆山環繞於西南兩江襟帶於東北雲州彈丸有建瓴之勢三甸鼎足分犄角之形〈舊志〉水與吐蕃交阯同其源山從崑崙蜀岷疏其脈兩崖夾峙一路中通神舟渡天塹之雄永鎮闗地軸之險
雲州〈近接景順之交僻在僰濮之徼深山盤水地氣炎蒸〉
永北府
枕石峽抱金沙列岫自畫圖而出長江儼束帶而來控扼土番屹為要地土狹而饒兵强而勁〈明一統志〉西北籓籬山川險阻波環三島瀘沽髙水寨之雄地擁諸司革甸控野番之域〈前志〉孤懸江外三面皆山實巖疆鎖鑰之區有扼拊吭背之勢
麗江府
雪消春水遙連西蜀之偏鱗次碉房直接吐蕃之宇重闗壁立四塞星羅為南滇之保障作益部之屏藩〈舊志〉東寧永而南鶴劎西怒夷而北吐蕃雪嶺崔嵬金沙蜿蜒番夷扼塞南服巖疆
䝉化府
面威楚背㸃蒼昆彌在其左瀾滄在其右控制南澗諸蠻形勢最為險固〈舊志〉兩江天限重嶺墉崇東枕文華南倚巍寶堪稱僻郡亦屬要區〈前志〉鳯凰天耳羣峯如帶以迴環漾濞陽瓜一川若掌而平衍崑崙扼要虎視諸蠻䝉舍恢疆雄先六詔
景東府
邦泰孟沼突兀於東南景董鶴籠逶迤於西北大河源夙名水寨沿江路長抱山根〈舊志〉䝉樂為屏屹矣崆峒之勢蘭津若帶儼然江漢之長徼外之極邊緬僰之扼塞〈前志〉把邊縈繞於東郊瀾滄瀑流於西界鶴籠北翔錦屏南列壯威普之聲勢作䝉楚之屏藩雲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雲南通志卷六
城池〈附闗哨 郵傳津梁〉
郡縣之有城池所以定民志壯國威蓋勇夫重閉之義易稱設險詩美完城良有以也我
世宗憲皇帝
令各直省守土諸臣修濬城隍滇處邊徼控制百蠻邇年疆圉式廓桑土綢繆益謹於藩籬捍衛之防或創建或增修金湯稱孔固焉又相其道里衝繁阨塞之區置郵傳以宣達政令限雄闗以嚴譏出入通津渡以利濟往來規制亦綦密矣唯在保障得人斯惠威逺被此維屏維翰所以奠鴻基於不拔也歟志城池闗哨郵傳津梁附焉
雲南府〈昆明縣附郭〉
雲南府城〈舊有故址云創自莊蹻至唐䝉氏改築柘東城明洪武十五年重築磚城周九里三分髙二丈九尺二寸設六門上皆有樓大東門曰咸和樓曰殷春小東門曰敷澤樓曰璧光南門曰麗正〉
〈樓曰近日大西門曰寳成樓曰拓邊小西門曰威逺樓曰康阜北門曰拱辰樓曰眺京居南門西偏者為鐘樓環城有河可通舟楫外有重闗跨衢市之隘萬厯四十八年巡按御史潘濬建 本朝順治十七年以來凡有頽壊 題請動支鹽税修葺康熙二十年因大兵攻圍吳逆傾圮重修〉
富民縣城〈舊建天馬山之陽明萬厯間屢遷始定於大河橋北築土城崇禎十三年知縣王孫齊改築磚城周二里髙二丈 本朝康熙十年知縣髙一品增修歲久傾圮雍正八年知縣楊體乾重修有池〉
宜良縣城〈舊為守禦所明洪武二十四年築磚城周四里髙一丈三尺𢎞治十二年都指揮方略重修 本朝裁所歸縣遂為縣城康熙五十年知縣徐琳増修繼因地震傾圮雍正九年知縣朱干捐修無池〉
羅次縣城〈舊無城明天啓間始築土城後圮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知縣徐吳錦重築周二里髙一丈二尺四十八年知縣謝曾祚建城樓雍正六年知縣王忠武重修四圍垣墻無池〉
晉寧州城〈舊有外城周七里隋刺史梁毘築内城名陽城堡䝉氏築歲久盡圯明成化二十二年知州熊𢎞重築土城𢎞治十二年知州喻敬復即古城址築土墻萬厯三年巡撫王凝檄知州劉儲改築磚城周四里髙一丈八尺明末流寇攻䧟 本朝康熈六年署州王業厚重修三十年知州李雲龍新建東西南三樓重修北樓有池〉
呈貢縣城〈漢有舊城久廢宋時大理髙智昇遣土官伽宗築土城名伽宗城明洪武十年知縣揭官保遷築三台山之陽仍為土城天啟間知縣周夢禩改築磚城周二里旋經流寇拆毁今存舊址無城池〉
安寧州城〈舊有守禦所城在今州南明洪武二十四年千户朱夀築後圯萬厯三年知州姚繼先築磚城於今地即以舊北門為南門周五里有竒髙二丈二尺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知州髙鉁重修雍正九年知州楊若椿增修東北依螳螂川為池其二面無池〉
祿豐縣城〈舊有上城元至正十二年築明萬歴三十五年燬於土賊阿克四十年知縣向兆麟改築磚城周三里髙一丈六尺 本朝康熙九年知縣郭廸階重修四城樓五十一年知縣劉自唐增修四圍垜口西倚河東南北新濬池雍正十一年知縣陳齊庶築䕶城堤〉
昆陽州城〈舊無城明正徳四年州同陳暘始倚月山築土城崇禎七年巡按御史姜思睿守道楊文岳遷築磚城於長松山前周二里髙一丈八尺旋為流寇屠平仍遷舊治無城池〉
易門縣城〈明洪武二十四年築磚城周二里三分本朝康熙七年合邑士民捐修引河水為池〉
嵩明州城〈舊無城明𢎞治九年知州黄澄原始築土城後圯隆慶二年巡撫陳大賓檄知州羅頌改築磚城周三里三分 本朝雍正七年知州安鼎和重修無池〉
曲靖府〈南寧縣附郭〉
曲靖府城〈明洪武二十年築磚城周六里三分髙三丈設四門東曰樂耕南曰來薰西曰勝峯北曰迎恩増二敵樓於城北明末沙賊流冦先後焚燬 本朝康熙二年總督卞三元巡撫袁懋功委員重修五十一年地震復圮總兵楊鯤同府縣官重修隨又傾圮雍正四年巡撫管總督事鄂爾泰總督管巡撫事楊名時 題請照修理省會城垣之例動公項銀委員重修新建四城樓無池〉
霑益州城〈舊為交水縣有城久廢明天啟二年巡撫閔洪學撽叅將尹啟易於舊縣北重築磚城周二里八分有竒髙一大九尺 本朝順治十六年遷霑益州治於此康熈五十二年地震傾圯雍正八年知州汪無限重修無池〉
陸凉州城〈舊為陸凉衛明洪武三十一年築磚城周六里髙二丈六尺 本朝裁衛歸州移州治於此歲久傾圮雍正七年知州吳恩正重修改建南城樓於西南隅十二年知州呉柄增修無池〉馬龍州城〈舊有土城明萬歴三十九年知州張鑑改築磚城周三里九分髙二丈有竒 本朝康熈五十二年地震傾圮雍正三年知州黄士傑重修新建四城樓無池〉
羅平州城〈舊有土城明萬厯十五年署知州黄宇改築磚城周二里五分髙一丈八尺 本朝康熙四年知州王鴻勲重修三十八年知州張含章重建城樓四圍皆引河水為池〉
尋甸州城〈舊為府明成化十五年知府屈伸築土城在今州北一里嘉靖六年為土酋安銓所破十二年知府劉秉仁遷於今地築磚城周三里髙一丈九尺 本朝康熙八年改為州即為州城三十一年知州黄肇新重建東北二城樓五十二年地震女墻盡圯知州李月枝重修東西二面引澗水為池南北無池〉
平彝縣城〈舊為平彝衛明𢎞治七年自厄勒村移衛於此築磚城周二里有竒髙一丈二尺天啟二年為賊所焚三年巡撫閔洪學檄叅將袁善重修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改設縣治三十八年知縣任中宜重修四城樓無池〉
宣威州城〈舊為霑益州明洪武十六年築土城永樂元年改築石城周三里三分髙二丈 本朝順治十六年移霑益州治於交水此城為尋霑營遊擊駐防後漸傾圮康熙四十年遊擊俞懋德重建四城樓雍正五年設宣威州治無池〉
臨安府〈建水州附郭〉
臨安府城〈舊有土城明洪武二十年宣寧侯金朝興檄指揮萬中拓地改築磚城周六里髙二丈七尺設四門東曰迎暉南曰阜安西曰清逺北曰永貞東南為鐘樓成化十六年兵備道何純重修後經流寇拆毁 本朝康熙四年知府曹得爵七年知州李澦先後重修並鐘鼓樓西樓南樓及炮臺十座雍正五年總兵楊天縱知府栗爾璋知州祝宏增修十三年知府石去浮増修城樓由東北及西南有池正東及東南無池〉
石屏州城〈舊無城明成化十六年知州蔣彝因民居設四門嘉靖三十年始築土城周四里三分萬厯二十四年知州蕭廷對因舊城重修東南兩門天啟五年攝州事通判顧慶恩州人左江道副使陳鑑改築磚城 本朝康熙六年知州劉維世重建四樓歲久傾圮三十二年知州徐印祖重修雍正四年知州龍為霖修葺四圍城墻並東西北三門城樓有池〉
阿迷州城〈舊無城明正統間知州張安始築土城嘉靖四年分巡道傅尚文拓築萬厯四十五年巡按御史吳應琦改築石城周三里後因流寇拆毁 本朝康熙九年知州王民皥重修雍正八年知州毛振翧増修城樓垜口無池〉
寧州城〈州治舊在浪廣元至正間遷今地明嘉靖十一年築土城崇禎十三年分守道程楷改築磚城周三里三分髙一丈五尺 本朝康熙十一年知州嚴敬重修無池〉
通海縣城〈舊為守禦所明洪武十五年指揮陳鏞築土城二十四年指揮儲傑改築磚城周二里髙一丈七尺 本朝康熙八年裁所歸縣遂移縣治於此五十六年知縣髙鍈重修有池〉河西縣城〈舊有城在螺髻山下今縣南三里明成化間知縣朱光正遷今地因民居設南北二樓無垣墻萬厯四十年築土城崇禎六年署知縣周莫儀改築石城周二里三分髙丈餘無池〉嶍峨縣城〈舊有城在今縣東北二里明正徳六年知縣胡淮遷今地築土城嘉靖三十二年知縣邵元善建四樓崇禎三年改築磚城周一里三分髙一丈二尺歲久城樓盡圯 本朝雍正七年署知縣蔣斆淳重建四樓無池〉
䝉自縣城〈舊無城明成化二十年縣丞陳溥始築土城歲久傾圮萬厯四十三年邑人鹽運使尹廷俊捐貲改築石城周四里三分髙一丈七尺有竒 本朝雍正八年知縣王廷諍重修無池〉
澂江府〈河陽縣附郭〉
澂江府城〈舊建於繡毬山上明正徳十三年知府童璽遷金蓮山麓築土城嘉靖二十年知府周朝俛復遷舊址隆慶五年知府徐可久始遷舞鳯山麓築磚城周五里三分髙一丈九尺設四門歲久漸圯 本朝康熙五十一年知縣李丕垣重修乾隆元年知府來謙鳴修建四門鼓樓並垜口一百八十一座舊有池〉
江川縣城〈舊有土城在今縣南四里明崇禎七年巡按姜思睿遷於舊江川驛檄知縣王惠卿築磚城周一里三分髙一丈二尺 本朝康熙五十六年知縣張鍾重修有池〉
新興州城〈舊無城明正德二年知府何子竒始築土城萬歴六年知州張于京改築磚城周三里有竒髙二丈四尺後漸傾圯 本朝康熙四十七年知州任中宐重修增垜口有池〉
路南州城〈舊無城明成化間知州魯厚始於通衢建敵樓四座𢎞治間知州龔浩因樓以築土城後圯隆慶六年知州易龍見重築周二里有竒髙一丈一尺萬厯四十八年知州馬鳴陽重修 本朝雍正七年知州楊化元増修十一年知府來謙鳴重修完固有池〉
武定府〈和曲州附郭〉
武定府城〈舊為土司治有城在五鳯山之東明嘉靖間改土設流隆慶四年巡撫陳大賓巡按劉翾檄知府劉宗寅遷於獅山之麓築石城周四里三分髙二丈設四門東曰迎曦南曰阜民西曰靖逺北曰德潤崇禎間知府盧懋鼎重修 本朝康熙二十七年知府王清賢増修四城樓雍正七年水壞城垣百餘丈知府朱源淳知州徐修仁重修無池〉
元謀縣城〈舊無城明萬厯三十二年知縣于文蔚始築土城天啟二年知縣齊以政改築磚城周一里三分髙一丈八尺 本朝康熙十一年知縣李旭白建南北二城樓五十二年地震傾圮知縣王𢎞任重修無池〉
祿勸州城〈明初改土設流築土城後圮萬厯七年知州何守拙重築周一里有竒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知州孟以恂修東城樓五十二年知州石得恒修南北二城樓雍正八年知州張坦重修四圍垣牆無池〉
廣西府
廣西府城〈舊為土司治無城明成化十四年改土設流知府賀勲始築土城隆慶五年知府戴時雍改築磚城周四里有竒髙一丈八尺設四門東曰拱化南曰清波西曰獻瑞北曰擁祥明末沙賊焚燬 本朝康熙三年知府萬裕祚同屬州重修且加髙焉二十四年知府髙起龍増修三十一年地震傾圮雍正八年知府周埰重修四圍垣牆二百餘丈並東西南三門城樓無池〉
師宗州城〈舊有土城明萬厯二十八年知州夏久安重修四十年知州袁國藩拓築崇禎七年改築石城周二里三分明末沙賊拆毁 本朝康熙十三年知州韓維一因舊址壘石立垜口無池〉彌勒州城〈舊為八甸村無城明𢎞治三年州同梁伋始築土城隆慶六年知州楊階拓築崇禎七年知州魏起龍改築石城周二里三分髙二丈十五年知州趙焯改築北門四丈拓五步 本朝康熙五十四年知州呉永緒重修雍正十一年知州張景澍増建城樓垜牆無池〉
邱北城〈舊為維摩州地 本朝雍正九年設師宗州同分駐十年州同王緯卜築土城於舊州南十五里之歹馬坡無池〉
廣南府
廣南府城〈舊有城久廢明洪武十九年建棑柵周四里西南設二門 本朝雍正十年巡撫張允隨委員估勘建築磚城周四里九分髙一丈六尺八寸有池〉
土富州城〈舊無城 本朝雍正十年巡撫張允隨委員估勘建築磚城周三里四分髙一丈六尺八寸東北無池西南以大溪為池〉
元江府
元江府城〈元大德間那中築土城周九里髙二丈壘石為四門 本朝順治十六年大兵因收復焚燬十八年改土設流知府劉勇副將王君瑞重修雍正七年改築磚城設四門東曰霞蔚南曰匯江西曰寳曜北曰望龍樓櫓悉備又設來青文瀾利民三便門十三年知府胡承璘補築城基無池〉新平縣城〈舊為平甸鄉無城明萬厯十九年知縣李先芬始築土城在今縣西五里崇禎七年知縣秦元惠遷今地築石城周一里九分髙一丈八尺 本朝康熙三十七年於城南接築土城周一里二分以駐新嶍營兵號為新城雍正十年巡撫張允隨委員估修舊城増髙三尺新城易以石腳髙三尺又於新城東拓六十丈包過舊城之東門以與舊城相接無池〉
開化府〈文山縣附郭〉
開化府城〈舊無城 本朝初設府康熙七年知府劉訢始築土城覆木為簷樓櫓悉備周四里三分以盤龍河為池〉
鎮沅府
鎮沅府城〈舊為土府有土城周三里三分 本朝雍正五年改土設流知府佟世廕重修無池〉恩樂縣城〈舊為土司治有磚城周一里三分 本朝雍正四年改土設流為恩樂縣治五年知縣宫爾勸重修無池〉
東川府〈會澤縣附郭〉
東川府城〈舊𨽻四川有土城 本朝康熙三十七年改土設流三十九年知府王永璽重築後漸傾圮雍正四年改𨽻雲南九年總督鄂爾泰巡撫張允隨題請委知府崔乃鏞改築石城周三里九分有竒設四門東曰綏寧南曰藩甸西曰豐昌北曰羅烏水洞砲臺樓櫓悉備無池〉
昭通府〈恩安縣附郭〉
昭通府城〈舊名烏䝉𨽻四川為土府治有土城 本朝雍正五年改𨽻雲南設流官十年巡撫張允隨 題請於龍洞山之陽委知府徐德裕築磚城周四里九分髙一丈七尺設四門東曰撫鎮南曰敉寧西曰濟川北曰趣馬水洞包臺樓櫓悉備引渠為池〉
鎮雄州城〈舊為府𨽻四川為土司治有土城 本朝雍正六年改為州𨽻雲南九年巡撫張允隨 題請委知州李至築磚城周三里八分髙一丈三尺樓櫓水洞悉備無池〉
永善縣城〈舊屬烏䝉地無城 本朝雍正六年設縣治九年巡撫張允隨 題請委知縣杜思賢築土城周二里六分髙一丈二尺無池〉
大闗城〈舊屬烏䝉地無城 本朝雍正九年設府同知分駐建木城於府北二百里之雄魁腦十一年巡撫張允隨委糧儲道黄士傑相度地勢定議建石城於雄魁腦南十里之養馬壩有險可憑而水源足恃城基周一里九分詳見大闗石城碑記〉
魯甸城〈舊屬烏䝉地無城 本朝雍正九年移府通判分駐巡撫張允隨委員估勘建築土城周二里一分髙一丈無池〉
普洱府
普洱府城〈舊屬元江府有土城 本朝雍正七年改設府治巡撫張允隨 題請修築磚城周四里二分髙一大一尺設四門束曰朝陽南曰懷逺西曰宣威北曰拱極並建四城樓無池〉攸樂城〈舊屬元江府無城 本朝雍正七年設府同知分駐巡撫張允隨 題請築土城周三里三分髙一丈二尺設四門建四樓無池〉
思茅城〈舊屬車里宣慰司無城 本朝雍正七年移府通判分駐巡撫張允隨 題請築土城周二里髙一丈二尺設四門建四樓無池〉
大理府〈太和縣附郭〉
大理府城〈一名紫城即漢葉榆縣故地明洪武十五年指揮周能重築磚城十六年都督馮誠拓而廣之周十二里髙二丈五尺設四門東曰通海南曰承恩西曰蒼山北曰安逺敵樓十五舖舍三十九城上四陲置角樓後角樓廢 本朝康熙初知府萬邦和重修復將垜口并三為二三十一年提督諾穆圖知縣張泰交重建四城樓雍正八年知縣羅忻重修有池〉
趙州城〈舊無城明𢎞治二年分巡道林俊始築土城周三里髙一丈三尺 本朝康熙五十六年知州陳士昻修南北城樓雍正八年知州史增重修有池〉
雲南縣城〈舊為洱海衛明洪武十九年築磚城周四里三分髙二丈三尺 本朝裁衛歸縣遂為縣城康熙七年知縣王請度重修有池〉
鄧川州城〈舊因水患屢遷明崇禎十三年移州治於鄧川驛知州敖浤貞築土城周三里八分髙一丈五尺 本朝雍正九年知州施震重修有池〉
浪穹縣城〈舊無城明萬厯三年知縣李之一始築土城周二里三分髙一丈一尺 本朝康熙三十一年攝縣事通判黄元治増修歲久傾圯雍正八年知縣張坦重修無池〉
賓川州城〈舊無城明𢎞治七年築磚城周四里三分髙一丈五尺無池〉
雲龍州城〈舊州治在江外三七之地明萬厯四十八年知州周憲章築土城崇禎間知州錢以敬遷於雒馬井即今州治無城池〉
彌渡城〈屬趙州地舊無城明崇禎十年䝉化知府朱統璲築土城周二里因近河屢遭衝決 本朝康熙五十四年署知州張倫至濬河築堤始免水患雍正七年移本府通判分駐〉
楚雄府〈楚雄縣附郭〉
楚雄府城〈舊有城築於爨蠻宋段氏時髙明量重築在今府西北二里明洪武十六年都督袁義謂南山髙峻近郭據以臨城是資敵也因繪圖以上奏請拓之御筆一抹適當其巔遂遷今地築磚城周七里有竒髙二丈五尺設六門東曰平山南曰廣運西曰德勝北曰永鎮東南曰德化西南曰仁福上皆有樓後漸傾圯隆慶二年分巡道任維均重修萬厯二十八年東南圮兵備道孟醇增修崇禎五年同知竇敬禹增髙三尺十五年沙賊圍城金滄道楊畏知建敵臺十五座堅守民賴以全 本朝康熙五年總兵馬寧知府史光鑑重修十九年地震傾圯雍正四年知府李玉鋐捐築四圍土牆上覆以磚八年知府儲之盤知縣方廷英重修有池〉
鎮南州城〈舊無城明𢎞治間土同知叚梓潼保始築土城嘉靖四十年知州區元晉增修歲久傾圯隆慶二年知州黄袍重築萬厯四十三年知州尹為憲改築磚城周三里髙二丈明末沙賊焚燬分守道丁繼善重修 本朝康熙八年署知州卞廷松增修四十年知州陳元建南門樓無池〉南安州城〈舊無城明萬歴十五年攝縣事通判梅友篁始築土城崇禎五年野賊破城巡按御史姜思睿 題請改築石城周三里髙一丈六尺後漸傾圮 本朝康熙八年知州米璋增修五十一年知州張倫至重修無池〉
定逺縣城〈明洪武二十二年築土城成化間改築磚城周一里三分髙一丈餘明末傾圮 本朝康熙十二年知縣田元愷重修雍正十年知縣唐世梁增修有池〉
廣通縣城〈舊無城明萬厯四十五年巡按毛堪檄知縣蕭惟馨築磚城周三里髙一丈八尺天啟元年知縣劉之範增修明末流寇燬城樓 本朝順治十七年知縣張京奎重修康熙二十三年土巡檢楊士龍蘇𩔰仁捐貲續修有池〉
黑井城〈舊無城明崇禎七年黔國公沐天波委叅隨婁大任監造石城周一里今圯依山帶水家自為衛南北要隘設柵〉
琅井城〈舊無城築土垣 本朝康熙元年提舉簡髙始建門樓於四隅年久漸圯雍正三年提舉汪士進重修〉
姚安府〈姚州附郭〉
姚安府城〈唐景雲元年御史李知古築土城明洪武二十一年指揮戴都改築磚城嘉靖七年兵備道周崇義築月城於南門外八年知府王鼎重修三十九年知府楊日贊於南闗外加築土城萬歴間分守道李忠臣經營上議於巡按潘濬檄知州楊之彬増築較舊拓而大之周五里三分髙三丈五尺設四門建南門樓西南角樓 本朝康熙八年知府商永傑土同知髙奣映重修引蜻蛉河為池〉大姚縣城〈明洪武二十八年築土城永樂元年干户洪鈞施宥改築磚城周三里三分髙一丈三尺後圯萬厯四十五年知縣謝于教重修仍於南門外築土月城惟南門一面有池〉
永昌府〈保山縣附郭〉
永昌府城〈唐䝉氏皮羅閤築土城元至元十五年都元帥段阿慶重築明洪武十五年指揮王真増修十六年為逆酋思倫所夷十八年指揮李觀改築磚城且於太保山絶巘為子城二十八年指揮胡淵拓西城羅太保山於城内周一十三里有竒東南北三隅髙二丈二尺西省三之一設八門東曰昇陽南曰鎮南西南曰龍泉曰安定西曰永鎮西北曰仁夀北曰通華東北曰拱北鎮南拱北二門外復建子城旁闢二小門各門皆建樓人周圍建角樓砲樓鐘樓鼓樓嘉靖二十八年兵備道韓廷偉重築西城増髙五尺東南北有濠日久沙壅指揮曹宗岱重鑿萬厯二十八年兵備道華存禮又修濬之西即山壑為池後經兵燹城郭樓櫓盡圯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總兵周化鳯知府羅綸知縣陳奕同修五十六年知縣冉琪重修〉
騰越州城〈舊無城明正統十年兵部侍郎楊寧征麓川駐此始築騰衝司土城十三年兵部侍郎侯璡改築磚城周七里三分髙二丈五尺嘉靖二十九年兵備道郭春震始鑿池其西北磔石以通山泉 本朝康熙五年知州王律重修〉
永平縣城〈明洪武十九年指揮雷嵩立木為柵跨銀龍江之上二十六年指揮時瑀改築磚城周三里三分髙二丈有池先是江流貫城南有水洞每值水涸竊盜乗以出入萬厯間兵備道華存禮濬東西濠為河改水分流城外會於城南砌塞水洞為牆〉
鶴慶府
鶴慶府城〈舊有土城宋段氏築元末圯明洪武十五年復舊址列棑柵永樂元年指揮李成甃以磚石形制卑隘嘉靖二十四年知府周集拓地重築磚城周五里五分髙二丈二尺設四門東曰迎旭南曰威逺西曰望庚北曰鎮逺上皆有樓北門月城即舊守禦所城萬厯二十八年知府祁汝東更闢一門於西偏以便民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總兵林葵知府盧崇義同修雍正七年總兵南天祥知府姚應鶴重修有池南通青龍潭西北通西龍潭東合流入漾工江〉
劒川州城〈舊無城明𢎞治間知州李文始築土城地震傾圯崇禎十五年知州林明輔改築磚城周三里三分髙一丈六尺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知州張國卿重修雍正七年知州李毓元增修有池〉維西城〈舊屬麗江無城 本朝雍正六年移府通判分駐八年總督鄂爾泰 題請委通判陳權築土城周二里七分有竒設四門〉
中甸城〈舊屬麗江無城 本朝雍正六年設劒川州州判分駐八年總督鄂爾泰 題請委署劒川州知州湯涵州判辜文元築土城周二里設四門〉
阿墩子城〈舊屬麗江無城 本朝雍正八年設兵駐防築土城〉
浪滄江城〈舊屬麗江無城 本朝雍正八年設兵駐防築土城〉
其宗喇普城〈舊屬麗江無城 本朝雍正八年設兵駐防築土城〉
奔子欄格城〈舊屬麗江無城 本朝雍正八年設兵駐防築土城〉
順寧府
順寧府城〈舊為土府有土城在鳯山東南至明改土設流萬厯二十八年知府余懋學改築磚城就鳯山為髙下周五里八分髙三丈設四門東曰朝天南曰慶雲西曰永定北曰隆昌 本朝康熙三年知府米𤧚建四城樓雍正二年知府范溥重修無池〉
雲州城〈舊為土州地無城至明改土設流萬厯三十一年知州劉秉爚築磚城周三里七分髙一丈六尺有池今城池漸失其舊〉
永北府
永北府城〈舊為北勝州明洪武二十五年指揮王佐築石城周五里三分髙一丈六尺設四門東曰迎旭南曰來薰西曰揚輝北曰拱極正德間地震傾圯兵備道平世用重修 本朝康熙五年士民重修三十六年總兵馬聲知州胡挺松増修三十七年升為府遂為府城雍正六年知府馮光裕重修有池〉
麗江府
麗江府城〈舊為土府無城 本朝雍正元年改土設流總督髙其倬巡撫楊名時 題請築土城下基以石上覆以瓦周四里髙一丈設四門東曰向日南曰迎恩西曰服逺北曰拱極上皆有樓又别為小西門以便民無池〉
䝉化府
䝉化府城〈明洪武二十三年築磚城周五里三分髙二丈三尺有奇設四門東曰忠武南曰迎薰西曰威逺北曰拱辰上皆有樓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同知陳文成重修三十六年同知蔣旭増修有池〉
景東府
景東府城〈舊為上府無城至明改土設流 本朝康熙十五年始築土城於舊衛城之南周一里設四門上皆有樓歲久漸圯乾隆元年掌印同知徐樹閎修築東北角城垣四十餘丈週圍俱蓋𤭁瓦增建四門城樓砲臺無池〉
闗哨〈附〉
雲南府
昆明縣〈附郭〉 重闗〈在城東四里〉金馬闗〈在城東十里金馬山麓舊有城元梁王築久圯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總督范承勲重修今廢〉碧雞闗〈在城西三十里碧雞山北兩山如扄一線通道為迤西諸郡門户〉髙坡哨〈在城東十里〉兩旦石哨〈在城東十五里〉白石崖哨〈在城東六十里〉闗索嶺哨〈在城東八十里〉灰窰哨〈在城東八十里〉黄土坡哨〈在城西六十里〉一碗水哨〈在城西八十里〉普吉哨〈在城北二十里〉桃園哨〈在城北三十里〉響水哨〈在城北四十里〉雙橋哨〈在城北四十里〉半個箐哨〈在城北七十里〉太平哨〈在城北七十里〉十里坡哨〈在城北八十里〉馬喇唎哨〈在城北九十里〉富民縣 啞口哨〈在城南二十里赴省城要路〉羊圈哨〈在城西十里羅次大路〉響地哨〈在城西三十里〉石闗哨〈在城北十里武定大路〉宜良縣 青山哨〈在城東十五里陸凉要路〉逃軍箐哨〈在城東南三十里路南要路〉黄草舖哨〈在城西南三十里澂江要路〉靖安哨〈在城西北十里赴省要路〉羅次縣 煉象闗〈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介安寧禄豐之間明崇禎十六年建石城扼守現設土巡檢〉魯家哨〈在城東二十三里今名華家哨〉灰坡哨〈在城東二十八里〉溪木嶺哨〈在城東三十五里〉新興哨〈在城東四十里〉九岳坪哨〈在城東四十五里〉響水哨〈在城東五十里〉水口哨〈在城南二十里〉吉家哨〈在城南三十五里〉闗索嶺哨〈在城西南二十里接禄豐界〉排樓山哨〈在煉象闗東八里迤西通衢〉清水溝哨〈在煉象闗東〉楊老人哨〈在城西一百二十里即乾海子哨迤西通衢〉石門哨〈在煉象闗西五里〉新哨〈在煉象闗西即松林哨〉梅水井哨 下灣哨〈二哨俱在煉象關西〉梅子箐哨〈在城西北四十里接和曲界〉百花山哨〈在城北三十里通武定路〉青山哨〈在城東北五里〉晉寧州 秧田冲哨〈在城南三里〉石子坡哨〈在城南十里〉小闗山哨〈在城東北三十五里〉呈貢縣太平闗〈在城南二十五里為臨澂孔道〉七甸哨〈在城東三十里〉黄土坡哨
〈在城東南三十里〉腳步哨〈在城東南三十里〉保安哨〈在城東北三十里〉安寧州 東安哨〈在城東五里〉髙梘槽哨〈在城東二十里〉西寧哨〈在城西五里〉平定哨〈在城四二十五里〉游得哨〈在城西三十里〉青龍哨〈在城西四十里〉長坡哨〈在城西四十五里〉西山哨〈在城西北五里〉禄豐縣 老鴉闗〈在城東南七十里為迤西要路舊設巡檢久裁〉南平闗〈在城西二十里上接廣通蘭谷闗現設巡檢〉黄土坡哨〈在城東五里〉杉松坡哨〈在黄土坡哨東四里〉塔灣哨〈在杉松哨東八里〉石門哨〈在塔灣哨東八里〉三家哨〈在城南九十里係從禄脿過老鴉闗要口箐深林密行旅不通惟鄉民出入〉小灣哨〈在城西六里〉大灣哨〈在小灣哨西五里〉背隂哨〈在大灣哨西十三里〉倒馬坑哨〈在背隂哨西六里接廣通界〉羅次橋哨〈在城北三里〉廟山哨〈在羅次橋哨北二十里〉濫泥箐哨〈在廟山哨北十二里接廣通界〉昆陽州 鐵爐闗〈在城南三十里詳見新興州〉石子闗哨〈在城東南十里〉石闗哨〈在城西南三十里〉河西哨〈在城北二十里〉平定哨〈在城北四十五里〉易門縣 黄土坡哨〈在城東二十里〉廟兒山哨〈在城東三十里〉永靖哨〈在城西十五里〉乾海子哨〈在城西四十里〉亮山哨〈在城西五十里〉逐賊哨〈在城西六十里〉新添哨〈在城西八十里〉黑松林哨〈在城北二十五里〉楊海哨〈在城北七十五里〉石門哨〈在城北八十里〉習溪嶺哨〈在城北二百里〉嵩明州 兔兒闗〈在城西五十里舊設土巡檢今裁〉河口哨〈在城東三十五里〉乾海子哨〈在城東五十里接尋甸界〉大山哨〈在城南三十里〉新哨〈在城南三十五里楊林驛〉梅子箐哨〈在城南六十里〉白土坡哨〈在城南七十里〉馬鞍山哨〈在城南七十里接宜良界〉小哨〈在城西南五十里〉大哨〈在城西南六十里〉白巖哨〈在城西六十里接昆明界〉張保箐哨〈在城西北四十里接尋甸界〉梁王山哨〈在城北四十里〉竹箐口哨〈在城北四十里〉巖峰窩哨〈在城北六十里〉稗子哨〈在城北一百一十里接尋甸界〉白草竜哨〈在城東北三十里接尋甸界〉
曲靖府
南寧縣〈附郭〉 三岔闗〈在城西十五里〉白水闗〈在城東北八十里〉曲靖衛哨〈在城東十里今屬縣〉華山哨〈在城南六十里舊越州南〉越州哨〈在城南七十里舊越州東〉長寧哨〈在城西十五里〉吳家坡哨〈在城北三十里〉一碗水哨〈在城北四十里〉石灰窰哨〈在城北五十里〉乾海子哨〈在城北六十里〉七里橋哨〈在城北六十里〉松韶哨〈在城北八十里〉松林哨〈在城北八十里〉亂石坡哨〈在城北一百里〉分水嶺哨〈在城東北六十里〉乾溝哨〈在城東北六十里〉霑益州阿幢橋闗〈在城南五里舊設巡檢久裁〉松韶闗〈在城北七十里舊設巡檢久裁〉
獨樹哨〈在城東十里〉小哨〈在城北十五里〉煙堆哨〈在城北二十里〉永安哨〈在城北一百一十里〉陸凉州 曾家坡闗〈在城東八十里一名曾伽婆闗〉天生闗〈在城南八十里〉木容闗〈在城西十五里〉石嘴頭闗〈在城北三十里〉望城哨〈在城南二十里〉清水溝哨〈在城南四十里〉栗樹林哨〈在城南五十里〉法俄哨〈在城南六十里〉馬龍州 分水闗〈在城西南三十五里即魯伽婆嶺〉黑泥哨〈在城東十里〉大海哨〈在城東十八里〉紅軍哨〈在城東十八里〉響水哨〈在城東二十五里〉越州哨〈在城南十里舊名長坡哨〉小哨〈在城南十七里〉蛇橋灣哨〈在城南二十二里〉丫巴哨〈在城南二十八里〉烏龍箐哨〈在城南三十里即箐口大哨〉青石坡哨〈在城南三十五里〉白塔哨〈在城南四十里〉梨園哨〈在城南四十五里〉羅平州 石磴哨〈在城西南二十里〉腊塊哨〈在城西南三十里〉永安哨〈在城西南四十里〉偏頭哨〈在城西南五十里以上俱赴省大路〉乾河哨〈在城北二十里〉黑泥哨〈在城北三十里〉圓峯哨〈在城北四十里〉清平哨〈在城北五十五里〉海石凹哨〈在城北七十里〉法郎哨〈在城北八十五里〉越羅哨〈在城北九十五里以上俱赴府大路〉尋甸州 木密闗〈在城西南易隆驛即舊木密所城〉八叉闗〈在城北八十里明嘉靖間立建有官㕔哨房今改為哨〉闗索嶺哨〈在城東南六十里〉楊良哨〈在城東南七十里〉娑羅灣哨〈在城東南八十里〉啞口哨〈在城東南八十里〉黑土坡哨〈在城南十里〉清水溝哨〈在城南三十里〉八里哨〈在城南八十里〉納地哨〈在城南一百里〉花箐哨〈在城西南二十五里〉鐵池哨〈在城西南三十里〉賊母箐哨〈在城西南五十里〉猪街子哨〈在城西南八十里〉桑樹林哨〈在城西南一百里〉戀三坡哨〈在城西南一百五十里〉朝綱哨〈在城西南一百七十里〉永平哨〈在城西六十里〉馬戛哨〈在城西七十里〉三塌髙哨〈在城西一百五十里〉達木勒哨〈在城西一百五十里〉倘坦哨〈在城西一百六十里〉海橋哨〈在城西一百六十里〉綱都哨〈在城西二百里〉革木哨〈在城西北三十里〉海尾哨〈在城西北五十里〉束塞浦哨〈在城西北七十里〉塊戛哨〈在城西北二百里〉柳樹哨〈在城北三十里〉束革哨〈在城北三十五里〉八叉哨〈在城北八十里〉魯納哨〈在城東北五十里〉平彝縣 玉真觀哨〈在城東五里〉宣威闗哨〈在城東十三里〉滇南勝境哨〈在城東十五里〉揚威堡哨〈在城西七里〉乾橋坪哨〈在城西十二里〉營盤山哨〈在城西十五里〉山梨果哨〈在城西二十里〉土地坡哨〈在城西三十里〉響水哨〈在城西三十五里〉梅子崖哨〈在城西三十八里〉棠梨灣哨〈在城西四十三里〉獨樹哨〈在城西四十八里〉宣威州 宣威闗〈在城西門外即今西闗〉可渡闗〈在城北一百三十里可渡河之南明洪武初建有小城環山距河為滇門户〉竜山哨〈在城南三十五里〉陡山哨〈在城北五十里〉馬鞍山哨〈在城北七十里〉分水嶺哨〈在城北一百二十里〉
臨安府
建水州〈附郭〉 箐口闗〈在城東北一百三十里〉沙壩哨〈在城東五里〉乾溝哨〈在城東十五里〉沙劄哨〈在城東二十里〉南莊哨〈在城東二十五里〉定寧哨〈在城東三十里接阿迷州界〉乾龍井哨〈在城東南二十五里〉馬料河哨〈在城東南三十五里〉麥冲哨〈在城東南四十五里〉娑羅莊哨〈在城東南五十五里〉相見坡哨〈在城東南六十五里〉黄草壩哨〈在城東南八十里〉個舊哨〈在城南十五里〉大坡丫口哨〈在城南三十里〉七科樹哨〈在城南五十里接䝉自界〉白水河哨〈在城西南十五里〉馬鞍山哨〈在城西南三十里接納樓界〉將臺哨〈在城西十里〉謝家灣哨〈在城西二十里接石屏界〉三轉灣哨〈在城東北十五里〉黄土坡哨〈在城東北六十里〉阿卜闗哨〈在城東北七十里〉石子坡哨〈在城東北八十里〉野馬川哨〈在城東北九十里〉青花堡哨〈在城東北一百里〉雙山哨〈在城東北一百一十里〉香木橋哨〈在城東北一百二十里〉曲江哨〈在城東北一百三十里接通海界〉石屏州 寳秀闗〈在城西三十里地接元江現設巡檢〉修冲闗〈在城東四十里赴府大路〉修冲哨〈在城東四十五里接建水界〉一碗水哨〈在城南一百七十里接建水界〉團山營哨〈在城西二十里〉寳秀哨〈在城西四十里〉白牙旦哨〈在城北十五里〉杉木箐哨〈在城北六十里〉龍朋里哨〈在城北七十里〉黄草壩哨〈在城北一百里〉阿迷州 東山闗〈在城東三十里舊設巡檢久裁〉阿寳闗〈在城西六十五里〉木棲黑哨〈在城東十五里〉東山哨〈在城東三十里〉馬者哨〈在城東五十里〉亂石哨〈在城南十里〉木朵黑哨〈在城南十五里〉攀枝花哨〈在城南二十里〉佐納山哨〈在城南二十五里〉鎮蠻哨〈在城南三十里〉鐵驢坡哨〈在城南三十五里〉大莊寨哨〈在城南四十里〉阿竜古哨〈在城南四十里〉波黑哨〈在城南五十里〉賈移哨〈在城南五十里〉雷公哨〈在城南五十里〉紅果哨〈在城南六十里〉阿豆馬哨〈在城南七十三里〉中坡哨〈在城西南四十里〉太平哨〈在城西十里〉棠栗哨〈在城西十里〉新興哨〈在城西三十里〉長坡哨〈在城西四十里〉三轉灣哨〈在城西四十里〉多衣哨〈在城西五十里〉安邊哨〈在城西六十里〉羊餂土哨〈在城西八十五里〉沙扎哨〈在城西九十里〉丫口哨〈在城西北三十里〉觀音硐哨〈在城西北七十里巖内有石如觀音像故名〉深溝哨〈在城北十五里〉寧州 甸苴闗〈在城西北三十五里〉守城哨〈在州治前〉水井哨〈在城東二十五里〉黑箐哨〈在城西二十里〉義廣哨〈在城西三十里一名定安哨接通海界〉路納哨〈在城西北二十里〉梅子哨〈在城北四十里一名紅土坡哨〉石巖哨〈在城北五十里〉螺螄哨〈在城北五十里〉通海縣 寧海闗〈在城東十里〉建通闗〈在城南二十里〉沙壩哨〈在城南十五里〉儲家哨〈在城南十五里〉建通闗哨〈在城南二十里〉溫塘哨〈在城西南六里〉火家哨〈在城西南三十里〉新哨〈在城東北二十里〉河西縣 曲陀陽闗〈在城北三十五里路當新嶍之衝其陽頗平其隂甚險元人立闗以拒諸蠻久裁〉水塘哨〈在城西南二十里〉杉木哨〈在城北二十五里〉清水河哨〈在城北二十五里〉嶍峨縣 老魯闗〈在城西三十里通元江要隘〉伽羅闗〈在城西北一百六十里〉興衣闗〈在城西北現設巡檢〉七甸哨〈在城西一百二十里〉大亞泥哨〈在城西一百三十里〉笻舊哨〈在城西北五十里〉黒泥哨〈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撒喇溝哨〈在城北一百三十里〉䝉自縣倘甸闗〈在城西北七十里〉法果哨〈在城東三十里〉松林哨〈在城南二十里〉
一碗水哨〈在城南五十里〉烏谷哨〈在城西南七十里〉白沙溝哨〈在城西五十里〉個舊哨〈在城西五十里〉水龍井哨〈在城西六十里〉鎮逺哨〈在城西北三十里〉水漿哨〈在城西北四十里〉芭蕉哨〈在城西北六十里〉雷公哨〈在城北四十里〉
澂江府
河陽縣〈附郭〉 東闗〈在城西北十五里〉中闗〈在城西北二十里〉西闗〈在城西北三十里〉東溪哨〈在城東十五里〉深溝哨〈在城東十五里〉豐溝哨〈在城東二十里〉七佛哨〈在城東四十里〉小闗哨〈在城西十五里〉盤石哨〈在城西北八里〉杉松哨〈在城東北三十里〉蒿子箐哨〈在城東北四十里舊陽宗縣東二十五里〉者底哨〈在舊陽宗縣南二十五里〉梁王哨〈在舊陽宗縣西十五里〉江川縣 闗嶺闗〈在城北二十里〉海門哨〈在城南二十里〉尖山哨〈在城西二十五里〉乾海子哨〈在城西三十里〉靖安哨〈在城北十五里一名永靖哨〉阿五哨〈在城北二十五里〉新興州 刺桐闗〈在城北四十二里〉鐵爐闗〈在城北四十九里據峻嶺俯深谷舊多林木易藏奸宄號稱險阻明設巡檢今裁嶺上為昆陽地嶺下為新興地〉石梯哨〈在城東南十五里〉石闗哨〈在城南二十四里〉南安哨〈在城西南三十里〉寧來哨〈在城西南四十七里接嶍峨界〉麻栗塘哨〈在城西北二十里〉螞蝗箐哨〈在城西北二十五里〉水槽山哨〈在城西北五十里〉路南州 革泥闗〈在城東南八十里交彌勒界〉新哨〈在城東南五十里〉母丈矣哨〈在城東南七十里〉拖白哨〈在城南九十里〉金家哨〈在城西南二十里〉來龍哨〈在城西南三十里〉莫革哨〈在城西南五十里〉北山哨〈在城西北二十里〉土官哨〈在城北十五里〉青山哨〈在城北六十里〉清水哨〈在城東北四十里〉紅果哨〈在城東北五十里〉
武定府
和曲州〈附郭〉 小甸闗〈在城東南七十二里〉小營闗〈在城南二十七里〉油榨闗〈在城西北五十里〉龍街闗〈在城西北八十里〉石門闗〈在城西北三百六十里金沙江邊〉一碗水哨〈在城南四十里〉白花山哨〈在城西南三十五里接羅次界〉弭安哨〈在城西南五十里〉黑箐哨〈在城西南七十里〉海子哨〈在城西南九十里〉趙普官哨〈在城西南一百里〉大眼子哨〈在城西南一百一十里〉七排哨〈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接禄豐界〉小勒品哨〈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馬堡哨〈在城西南一百四十里〉羊街子哨〈在城西南二百里〉賴子哨〈在城西南三百里〉敲梆哨〈在城西南三百六十里接廣通界〉馬鞍山哨〈在城西七十里〉黄土坡哨〈在城西九十七里〉以赤郎哨〈在城西一百六十里接元謀界〉古柏哨〈在城西北二十里〉石蠟塔哨〈在城西北八十四里〉鷂鶯哨〈在城北三十里〉木希革哨〈在城北五十里〉元謀縣 望城闗〈在城東二十里〉清溪哨〈在城東十五里〉南號哨〈在城南十五里〉猛令哨〈在城西四十里〉烏山哨〈在城西北四十里接大姚界〉常山哨〈在城西北九十里〉太平哨〈在城東北七十里〉祿勸州 雄闗〈在城西南三里〉頭哨 二哨 三哨〈俱在城東一百里〉
廣西府
法徒哨〈在城東二十里〉阿矣哨〈在城東三十里〉大明哨〈在城東三十五里〉竜客哨〈在城東四十里〉永寧哨〈在城東四十里〉足馬哨〈在城東四十里〉得冲哨〈在城東四十里〉邱矣哨〈在城東五十里〉威逺哨〈在城東五十里〉木革哨〈在城東六十里〉永安哨〈在城東八十里〉阿達哨〈在城東南六十里〉鎮南哨〈在城南三十五里接彌勒界〉煙光哨〈在城西五里〉黄泥哨〈在城西十里〉赤喜哨〈在城西十五里〉山怒哨〈在城西二十里〉沙土哨〈在城西二十五里〉撒普哨〈在城西二十五里〉圭羅哨〈在城西三十里〉納伱則哨〈在城西三十五里〉麻子哨〈在城西四十里〉威寧哨〈在城西四十五里〉阿魯里哨〈在城西北十里〉腳冊哨〈在城西北三十里〉宗覽哨〈在城西北四十里〉平沙哨〈在城北二十里接師宗界〉方擺哨〈在城東北三十里〉師宗州 興隆哨〈在城南四十里〉額勒哨〈在城南四十里〉普得哨〈在城西南二十里〉板橋哨〈在城西南四十里〉木舌革哨〈在城西十五里〉揑龍哨〈在城西二十五里〉阿古哨〈在城西三十五里〉鴨子塘哨〈在城西四十里〉竜濶哨〈在城西四十里〉長坡哨〈在城西七十里〉矣維哨〈在城西八十里〉矣馬哨〈在城西九十里〉彌勒州 揑沼闗〈在城西南二百二十里通臨安路南舊設巡檢久裁〉革泥闗〈在城西五十里舊設巡檢久裁〉彌東哨〈在城東一里〉白馬橋哨〈在城東十里〉那勒哨〈在城東十五里〉路乃哨〈在城東十五里〉寧吾哨〈在城東二十里〉明午哨〈在城東二十里〉乾溝哨〈在城東二十五里〉紅山哨〈在城東三十里〉番客哨〈在城東四十里〉龍潭哨〈在城東四十五里通廣西府路〉彌南哨〈在城南二里〉菜子哨〈在城南六里〉横水塘哨〈在城南十里〉清水塘哨〈在城南二十里〉亂石坡哨〈在城南二十五里〉新哨〈在城南四十里〉習干哨〈在城南五十里即嶍岡哨〉中哨〈在城南五十里〉小龍潭哨〈在城南六十五里〉普冲哨〈在城南七十里即魯冲哨〉杉松哨〈在城南一百三十里〉降獛哨〈在城南一百五十里〉三界哨〈在城南二百里即三岔哨通阿迷路〉擺頭目哨〈在城西南六十里〉大寧哨〈在城西南七十里〉拖果哨〈在城西南八十里〉法果哨〈在城西南一百里〉言者竜哨〈在城西南一百一十里〉黑山石哨〈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補足哨〈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清水塘哨〈在城西南一百四十里〉平鼓哨〈在城西南一百五十里〉額白冲哨〈在城西南一百六十里〉彌西哨〈在城西五里〉黑橋哨〈在城西十里〉阿雞哨〈在城西十五里〉普安哨〈在城西二十里〉勇烈哨〈在城西五十里〉永寧哨〈在城西五十五里〉阿當哨〈在城北五里〉彌北哨〈在城北十里〉蛇跨哨〈在城北十五里即蛇花口哨〉布完哨〈在城北二十里〉設都哨〈在城北二十五里〉法矣哨〈在城北三十里〉馬蟻哨〈在城北三十五里通路南路〉邱北 阿勒卡哨〈在治東南十五里〉歸德哨〈在治西五里〉三鄉城哨〈在歸德哨西北十里〉矣堵哨〈在三鄉城哨西北五里〉八達哨〈在矣堵哨西北十二里〉大勒哨〈在八達哨西北二里〉膩那革哨〈在大勒哨西北十二里〉布紅哨〈在膩那革哨西北九里〉蛇街子哨〈在布紅哨西北十二里〉黄泥哨〈在蛇街子哨西北十五里〉荍地灣哨〈在黄泥哨西北二十五里〉懐逺哨〈在荍地灣哨西北五里〉
廣南府
寶月闗〈在城東五十里〉
元江府
猛甸闗〈在城南二百里〉界牌闗〈在城西南三百里為元江鎮沅恩樂交界〉瓦阨闗〈在城西北百餘里〉定南闗〈在城西北百餘里〉杉木闗〈在城西北二百餘里〉青龍闗〈在城北六十里〉大竹箐哨〈在城東六十里〉南岔哨〈在城南五十里〉大相見坡哨〈在城南百餘里〉罕龍哨〈在城南二百餘里〉末竜哨〈在城南二百五十里〉藤橋哨〈在城西北二百五十里〉天星塘哨〈在城北七十里〉丙乙哨〈在城北百餘里〉新平縣 頭塘哨〈在城東十里〉疉母哨〈在城東二十五里〉陡嘴哨〈在城東二十五里〉亞泥河哨〈在城東四十五里〉三岔哨〈在城東五十五里〉石子哨〈在城西十里〉野雞哨〈在城西二十五里〉他郎 邦轟哨〈在治北一百一十里界接新平林深木密崖石嵳峩〉
開化府
文山縣〈附郭〉 馬白闗〈在城南逢春里與安南交界〉
鎮沅府
恩樂縣 中坡哨〈在城東三十五里〉白沙井哨〈在城東六十里〉三家坡哨〈在城東八十五里〉等煙哨〈在城東南一百五十里〉獨谷哨〈在城東南一百九十里〉界牌哨〈在城東南二百二十里〉遮現哨〈在城南二十里〉等伴哨〈在城南三十五里〉一碗水哨〈在城西十五里〉蠻舊哨〈在城西三十五里〉户那哨〈在城北十五里〉
威逺
戛闗〈在治西南二百三十里〉課里哨〈在治東南一百五十五里〉䁔里哨〈在治東南二百五里〉猛迺哨〈在治東南二百六十里〉蠻谷哨〈在治東南二百九十五里〉香鹽井哨〈在治南一百五里〉蠻忝哨〈在治南一百九十里〉猛堆哨〈在治南二百三十里〉㠄峨哨〈在治南二百九十里〉猛主哨〈在治南三百三十里〉阿樂哨〈在治南三百七十五里〉蠻簡哨〈在治南四百六十五里〉景谷河哨〈在治南九十里〉髙寨哨〈在治南四十里〉青莊河哨〈在治南二十里〉
東川府〈原係土府無闗無哨所載數汎係扼要之地〉
會澤縣〈附郭〉 者海汛〈在城東二十里〉五竜汛〈在城西南八十里〉則補汛〈在城西北一百里〉弩革汛〈在城北八十里〉巧家汛〈在城北一百八十里〉
昭通府
恩安縣〈附郭〉 羅佐闗〈在城北一百五十五里〉鎮雄州 廣德闗〈在城西一百八十里為昭通威寧𢑴良門户四面巉巖中通一線 本朝雍正十年知州李至始設闗房守隘〉虎洞闗〈在城東二百里〉沙呐闗〈在城南一百六十里〉拔浪闗〈在城西一百六十里〉法窩闗〈在城西北五百九十里〉野猪洞闗〈在城北三十五里〉阿黑闗〈在城北四十里〉羅坎闗〈在城北一百三十里〉永善縣 金鎖闗〈在城東一百四十里山勢陡峻林深木密路徑羊腸最為險要〉黑鐵闗〈在城東北一百一十里〉曲龍闗〈在城北一百六十里〉大闗 豆沙闗〈在雄魁城西南一百五十五里為下方咽喉要路前臨大河即鹽井渡之上流也〉
普洱府
通闗哨〈在城北一百九十五里〉
大理府
太和縣〈附郭〉 龍尾闗〈在城南三十五里一名下闗倚蒼山斜陽峯麓扼洱海之尾負山阻水為郡南屛蔽山勢逆回如游龍之掉尾故名闗城内外皆有橋明洪武初段氏負險將軍傅友德斬闗而入更名得勝闗〉龍首闗〈在城北七十里一名上闗據蒼山雲弄峯麓以箝洱河之口為郡北要害昻然突起如游龍之翹首故名〉峩崀哨〈在城北五十里〉趙州 松花闗〈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烏龍壩哨〈在城東三十里〉黄草壩哨〈在城東五十里〉乾海子哨〈在城東南一百五十里〉獅子口哨〈在城南七里〉赤佛哨〈在城南三十里〉趕猪廟哨〈在城南五十里〉龍馬塘哨〈在城南一百五十里〉大莊哨〈在城西南一百五里〉額力苴哨〈在城西南一百七十里〉水槽塘哨〈在城西南一百九十里〉飛來寺哨〈在城西北五里〉水磨盤哨〈在城西北四十里〉秧草塘哨〈在城西北五十五里〉玉泉哨〈在城西北六十五里〉雲南縣 人投闗〈在城東一百九十里〉安南闗〈在城東南七十里係通省大路舊設巡檢今裁〉楚塲闗〈在城東北一百六十里通白井大路舊設巡檢今裁〉清水溝哨〈在城東四十五里〉外居苴哨〈在城東五十里〉五色土哨〈在城東六十里〉溫泉塘哨〈在城東七十里〉紅土坡哨〈在城東九十里〉古番哨〈在城東一百里〉秧田哨〈在城東一百一十里〉雙橋哨〈在城東一百二十里〉黄草壩哨〈在城東一百三十里〉阿獅頭哨〈在城東一百五十里〉達摩哨〈在城東一百六十里〉顛郎哨〈在城東一百七十里〉必矣喇哨〈在城東一百八十里〉橋頭哨〈在城東二百里〉青石灣哨〈在城東南二十五里〉金雞廟哨〈在城東南八十里接姚州界〉水盆哨〈在城東南八十里〉四望哨〈在城西南十二里〉倚江哨〈在城西南二十里〉支鍋石哨〈在城西北十五里〉三岔哨〈在城西北二十里〉爛泥哨〈在城西北三十里〉松子哨〈在城西北四十五里〉黄草哨〈在城西北五十里接趙州界〉鄧川州 大把闗〈在城東三十里〉東山石嘴哨〈在城東三十里〉桃溪哨〈在城東三十里〉青香樹哨〈在城東六十五里〉簸箕哨〈在城東七十里〉白土坡哨〈在城東九十里〉挖青哨〈在城南五里〉花甸哨〈在城西南四十里〉臘平哨〈在城西二十五里〉浪穹縣 羅坪闗〈在城西南六十里通雲龍州界〉大樹闗〈在城西北二十里〉九氣臺哨〈在城東五里〉芹菜淜哨〈在城東八十里〉馬子哨〈在城南五十里〉悶江門哨〈在城西南二十里〉大局坪哨〈在城西南三十里〉三板橋哨〈在城西一百四十里〉保安哨〈在城北五里〉賓川州 畢羅闗〈在城西南四十里〉大龍潭哨〈在城東七十里〉官坡哨〈在城南五十里〉陽應哨〈在城南五十里〉周賓哨〈在城西南三十里〉觀音阱哨〈在城西南六十里〉冷水箐哨〈在城西南八十里〉鳯尾哨〈在城西南一百里〉海東哨〈在城西南一百里〉永靖哨〈在城西三十里〉棠梨哨〈在城西五十里〉乾海子哨〈在城西九十里〉朝陽哨〈在城西北六十里〉邊中哨〈在城西北六十里〉烏龍坪哨〈在城西北六十里〉羊子〈口〉哨〈在城西北七十里〉龜山哨〈在城北十里〉白羊哨〈在城北二十五里〉大凹哨〈在城北五十五里〉圭山哨〈在城北六十里〉轉灣哨〈在城東北六十五里〉大松坪哨〈在城東北七十里〉黄泥古哨〈在城東北八十里〉忠順坡哨〈在城東北九十里〉百接橋哨〈在城東北九十里〉些羅哨〈在城東北一百里〉禾頭哨〈在城東北一百二十里〉文赦坪哨〈在城東北一百三十里〉古底哨〈在城東北一百五十里〉平賊嶺哨〈在城東北一百六十里〉國母水井哨〈在城東北一百七十里〉普集登哨〈在城東北一百七十里〉螳螂哨〈在城東北一百七 里〉羅渚者哨〈在城東北二百一十里〉雲龍州太平闗〈在城北二十里〉新闗〈在城東北五十里〉花澗門哨〈在城東三十五〉
〈里〉乾海子哨〈在城南七十里〉者樂哨〈在城西四十五里〉蘇溪哨〈在城西七十里〉雪冲哨〈在城西一百八十三里〉松足哨〈在城西二百四十三里〉荍地登哨〈在城北六十里〉蝦蟆哨〈在城北七十里〉蓋局哨〈在城北八十里〉黄竹箐哨〈在城北一百里〉岔路哨〈在城北一百一十里〉燕子窩哨〈在城北一百二十里〉燒馬坪哨〈在城北一百三十里〉後兆哨〈在城北一百四十里〉闗坪哨〈在城東北七十里〉棚樹坡哨〈在城東北八十里〉
楚雄府
楚雄縣〈附郭〉 平山闗〈在城東五里〉雪裏闗〈在城南五十里〉舊闗〈在城南一百里〉猓玀闗〈在城西三十里〉青竜哨〈在城東五里〉石龍哨〈在城東二十里〉石澗哨〈在城東三十里〉金龍哨〈在城西五里〉波羅哨〈在城西十五里〉白泥哨〈在城西二卜里〉清源哨〈在城西三十里〉錢糧橋哨〈在城西三十五里〉仙人骨哨〈在城西四十五里〉鎮南州 阿雄闗〈在城東南二百四十里接景東府界現設土巡檢〉鎮南闗〈在城西二十五里現設土巡檢〉英武闗〈在城西七十里原設土巡檢久裁〉髙峯哨〈在城東十五里〉小箐河哨〈在城南三十里〉羊草河哨〈在城南五十里〉應山哨〈在城西半里〉板橋哨〈在城西三十里〉周明哨〈在城西五十里〉𤞑子墳哨〈在城西七十里〉七里坡哨〈在城西八十里〉英武哨〈在城西九十里〉山水冲哨〈在城西北二十里〉南安州 妥稍闗〈在城南三十里〉鵝毛闗〈在城南八十里〉趙通事闗〈在城西六十里〉秧田哨〈在城南二十里〉乾海子哨〈在城南四十里〉舊哨〈在城南一百四十里〉羊九營哨〈在城南一百七十五里〉麻海哨〈在城南一百九十五里〉邦漢哨〈在城南二百八十里〉野羊哨〈在城西一百五十里〉白苴哨〈在城西一百八十里〉定逺縣 會基闗〈在城南四十里通楚雄縣路〉羅平闗〈在城西南四十五里通鎮南州路〉一碗水哨〈在城東三十里〉神樹哨〈在城東四十里〉馬撒尿哨〈在城東六十里〉阿巳哨〈在城東八十里〉大江坡哨〈在城東南二十里〉大灣哨〈在城東南三十里〉楊梅哨〈在城南二十里〉小哨〈在城南四十里〉羅平哨〈在城西南四十五里〉紫舊寨哨〈在城西三十里〉自久哨〈在城西三十里〉餘丁壩哨〈在城西北二十里〉連三坡哨〈在城西北四十里〉曹家哨〈在城北十里〉劉大山哨〈在城東北二七里即清水河哨〉䝉邑屯哨〈在城東北三十里〉廣通縣 趙普闗〈在城東十五里〉蘭谷闗〈在城東六十五里一名響水闗兩山夾水鳥道羊腸最為險隘接禄豐六里箐舊設巡檢久裁〉回蹬闗〈在城西二十五里即回蹬山䝉氏閣羅鳯攻雲南拓東城至此值大雷雨其佐勸之回因名元末紅巾䧟中慶梁王奔威楚求救於大理段功率兵攻破紅巾古田等追至闗大破之即此地也現設土巡檢〉橋東哨〈在城東三里一名堡東哨〉紅土坡哨〈在城東七里〉多衣哨〈在城東十五里〉小民哨〈在城東二十里〉霞谷哨〈在城東二十五里〉雙門哨〈在城東三十里一名橋頭哨〉鹽井冲哨〈在城東三十五里〉小路口哨〈在城東四十里〉大哨〈在城東四十五里〉崖壁哨〈在城東五十里〉銅虎哨〈在城東五十五里〉金龍哨〈在城東六十里〉永安哨〈在城東六十七里〉永靖哨〈在城東七十里〉河底哨〈在城東七十五里〉蘭谷哨〈在城東八十里〉蔓坡哨〈在城南二十里〉九道河哨〈在城南三十里〉樓山哨〈在城西二里一名堡西哨〉平地哨〈在城西七里〉石坡哨〈在城西十二里〉阿南澗哨〈在城西十七里〉白山哨〈在城西四十里〉神樹哨〈在城北二十里一名神堂哨〉稗子溝哨〈在城東北八十里〉𥔲嘉 一碗水哨〈在治東三十里〉施仁哨〈在治東南一百里即今賴子塘〉黑鹽井 羊毛闗〈在井東南五十里〉三河哨〈在井東南五里〉羅武哨〈在井東南十五里〉髙黎哨〈在井東南三十里一名各力哨〉張喜哨〈在井東南五十里一名木𤓰哨〉鸚哥哨〈在井東南七十里〉秧草地哨〈在井東南九十里〉大莊科哨〈在井東南一百里〉小莊科哨〈在井東南一百一十里〉茨桐哨〈在井東南一百二十里〉白沙哨〈在井東南一百二十五里〉廟山哨〈在井東南一百三十五里〉
姚安府
姚州〈附郭〉 前塲闗〈在城東四十里舊設巡檢久裁〉三窠闗〈在城南六十里舊設巡檢久裁〉老虎闗〈在城西八十里〉普昌闗〈在城西一百一十里〉寳山闗〈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瓦城村哨〈在城東十里〉團山哨〈在城東十五里〉大莊科哨〈在城東三十里〉小闗口哨〈在城東五十里〉王朝里哨〈在城東六十里〉雲龍哨〈在城東七十里〉文峯哨〈在城南十五里〉乾海子哨〈在城南五十里〉觀音箐哨〈在城西三十里〉龍馬箐哨〈在城西六十里〉稗子溝哨〈在城西八十五里〉打金莊哨〈在城西九十里〉麥地坪哨〈在城西一百一十五里〉小橋哨〈在城北六十里〉大橋哨〈在城北八十里〉五里坡哨〈在城北一百三十里〉木𤓰哨〈在城北一百五十里〉三岔口哨〈在城北一百五十里〉把喇摩哨〈在城北一百六十里〉桃樹坡哨〈在城北一百七十里〉糍粑哨〈在城北一百八十里〉阿五哨〈在城北一百九十里〉羅柰哨〈在城北二百里〉朵喇哨〈在城北二百一十五里〉只麽哨〈在城北二百三十里〉膩姑哨〈在城北二百五十里〉魚止喇哨〈在城北三百五里〉大姚縣 黎石闗〈在城東三十五里〉龍門闗〈在城西十里〉弄棟哨〈在城内十字街〉肐胳村哨〈在城東八里〉六闗哨〈在城東十里〉長衝哨〈在城東二十里〉里保哨〈在城東三十里〉平坡哨〈在城東八十里〉烏山哨〈在城東一百二十里〉賴山哨〈在城南十五里〉小橋哨〈在城南三十里〉一碗水哨〈在城西二十里〉響水箐哨〈在城北三十里〉白鹽井 竈户冲闗〈在井東一里〉湯家冲闗〈在井東南二里〉南闗〈在井南二里〉西闗〈在井西半里通迤西路〉三轉灣闗〈在井西一里〉樊良箐闗〈在井西一里〉大王廟闗〈在井西二里〉河尾東闗 河尾西闗〈俱在井北二里〉大界冲闗 小界冲闗〈俱在井東北一里〉
永昌府
保山縣〈附郭〉 老姚闗〈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緬人出入路舊設守備久裁〉南闗〈在城南二里〉北闗〈在城北二里〉山達闗〈在城東北七十里〉丁當山闗〈在城東北一百四十里昔蒲蠻出入之所〉騰越州 龍川江闗〈在城東八十里〉全勝闗〈在城東一百二十里〉天馬闗〈在城東南三百五十里控猛廣猛曲要路〉漢龍闗〈在城東南六百五十里控猛密錫波要路〉鎮夷闗〈舊在城南二十里今移于南送去城七十里〉銅壁闗〈在城南三百五十里〉虎踞闗〈在城南一千八十里接緬甸界〉鐵壁闗〈在城南一千一百八十里接緬甸界〉巨石闗〈在城西南一百八十里接野人界〉萬仞闗〈在城西南三百二十里〉滇灘闗〈在城西一百八十里接野人界〉神䕶闗〈在城西北二百七十里接赤髪野人界〉馬面闗〈在城北一百八十里〉永平縣 花橋闗〈在城西南四十里〉上甸闗〈在城北二十里〉平蠻哨〈在城東二十里〉杉松哨〈在城東四十里〉萬松哨〈在城東六十里〉叫狗山哨〈在城東八十里〉陡坡哨〈在城東一百五十里〉清水哨〈在城東一百七十里〉鐵厰哨〈在城西三十里〉羊捲哨〈在城西四十五里〉
鶴慶府
觀音山闗〈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現設巡檢〉宣化闗〈在城西二十五里〉北沙坡哨〈在城南九十里〉大澗口哨〈在城南一百里〉馬鞍哨〈在城南一百一十里〉黑泥哨〈在城西南四十里〉山神哨〈在城西南五十八里〉水盤哨〈在城西南七十三里〉板橋哨〈在城西南九十八里〉金鳯哨〈在城西二十五里〉汝南哨〈在城西三十五里〉三道箐哨〈在城北四十里〉劎川州 馬皮闗〈在城西南八十里〉大樹闗〈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香城哨〈在城東十五里〉清水江哨〈在城東三十里〉煉平哨〈在城東三十五里〉野雞坪哨〈在城東南三十五里〉棚橋哨〈在城東南五十里〉上闗甸哨〈在城東南五十里〉石龍哨〈在城南五里〉巖山哨〈在城南五里〉鎮寧哨〈在城南二十五里〉棚澗哨〈在城南四十五里〉大折坡哨〈在城西南一百里〉巖塲哨〈在城西十五里〉白蠟哨〈在城西二十里〉茄塲門哨〈在城西二十五里〉水茨坪哨〈在城西五十里〉石鐘山哨〈在城西八十里〉梅樹坪哨〈在城北三十里〉維西 黄龍闗〈在治西北四百二十里舊有闗名並未建設〉青龍哨〈在治西北三百四十里〉
順寧府
把邊闗〈在城南五十里通雲州大路兩山夾谷中闢旅途為一郡扼吭之地〉等臘闗〈在城西南四十里〉望城闗〈在城西北二十五里通永昌大路〉金馬闗〈在城西北四十五里即溫馬罕闗〉雲州 永鎮闗〈在城南五十里為土司夷人出入咽喉茂林深箐最稱險隘〉鹽井哨〈在城北十里〉黄土坡哨〈在鹽井哨北十里〉猛郎哨〈在黄土坡哨北十里〉挨羅哨〈在猛郎哨北二十里〉林後哨〈在挨羅哨北四十里〉毛家哨〈在林後哨北十里一名太平哨接䝉化界〉
永北府
南山闗〈在城南二十里〉西山闗〈在城西三十里〉北山闗〈在城北五里〉深谷哨〈在城東七里象鼻嶺下〉蘆竹坪哨〈在城東五十里〉白木哨〈在城南十五里〉黄草坡哨〈在城南三十里〉三渡河哨〈在城南一百二十里〉達旦哨〈在城南江内二百里〉黑烏哨〈在城西南四十里〉河頭哨〈在城西二十里〉的里哨〈在城西四十里〉苦荍坪哨〈在城西四十五里〉板橋哨〈在城西一百五十里〉紅石崖哨〈在城西北二十里〉板山哨〈在城西北五十里〉羊坪穿心哨〈在城東北三十里〉
麗江府
雪山門闗〈在城東六十五里當麽些吐蕃之界險峻天成一名石門闗〉邱塘闗〈在城西二十里郡之門户〉
䝉化府
隆慶闗〈在城東三十里〉白普闗〈在城東南一百五十里〉沙灘哨〈在城東二十七里〉石佛哨〈在城東四十里〉桃園哨〈在城東四十五里〉爛泥哨〈在城東六十里〉平安哨〈在城東南七十里〉黄土坡哨〈在城東南九十里〉雲崖哨〈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髙山哨〈在城東南一百三十五里〉石洞哨〈在城東南一百六十里〉牛街哨〈在城東南一百八十里〉雀山哨〈在城東南二百里〉雀兒田哨〈在城東南二百二十里接景東界〉午方坡哨〈在城南二十五里〉倒馬坎哨〈在城南五十五里〉廟山哨〈在城南六十五里〉虎街哨〈在城南九十里〉三臺澗哨〈在城南一百一十五里〉鴨爪哨〈在城南一百三十五里〉一碗水哨〈在城南一百六十五里〉浪滄江哨〈在城南一百九十五里〉羅空摩哨〈在城西南一百十里〉朱氏河哨〈在城西三十里〉廟松哨〈在城西九十里〉三臺巔哨〈在城西一百五里〉白馬箐哨〈在城西北四十里〉響水哨〈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鎮東哨〈在城西北二百八十里〉黄連哨〈在城西北二百九十五里〉瓦房哨〈在城北八十里〉水槽哨〈在城東北一百十里〉羅武摩哨〈在城東北一百二十五里〉
景東府
景瀾闗〈在城南八十里〉安定闗〈在城北一百四十里接䝉化界〉水塘哨〈在城東一百二十里〉雀山哨〈在城西南一百五十里〉鎮夷哨〈在城北六十五里〉瓦厰哨〈在城北一百二十五里〉火石哨〈在城東北一百二十里〉邦别隘〈在城東五十里〉撇羅隘〈在城東七十里〉者後隘〈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蠻岔隘〈在城東南一百六十里〉小卡隘〈在城東南二百里〉大卡隘〈在城東南二百二十里〉折止隘〈在城南二百四十里〉猛猓隘〈在城西南三百四十里〉
郵傳
經制驛堡〈滇省路通黔蜀額設一十五驛堡夫附之工料俱詳經費〉
雲南省城東至貴州普安州驛路
滇陽驛〈雲南府屬舊設馬一百匹今六十匹并在城堡夫一百名俱驛丞管理三十里至板橋驛〉板橋驛〈雲南府屬舊設馬三十匹今増十匹并板橋堡夫一百名俱驛丞管理六十里至楊林驛〉楊林驛〈嵩明州屬舊設馬三十匹今增十匹并楊林堡夫一百名俱驛丞管理七十里至易隆驛〉易隆驛〈尋甸州屬舊設馬三十匹今増十匹并易隆堡夫一百名俱驛丞管理三十五里至古城驛〉
古城驛〈尋甸州屬舊未設馬以道路險長將楊林等驛額馬撥設十二匹并古城堡夫一百名俱附易隆驛兼管四十里至馬龍驛〉
馬龍驛〈馬龍州屬舊設馬三十匹今增十匹并馬龍堡夫一百名俱知州管理五十里至三岔驛〉三岔驛〈南寧縣屬舊未設馬以道路險長將楊林等驛額馬撥設十二匹并三岔堡夫一百名俱附南寧驛兼管三十里至南寧驛〉
南寧驛〈霑益州屬舊設馬五十匹今四十匹并交水堡夫一百名俱霑益州知州管理五十里至白水驛 舊制自白水經南寧縣抵三岔為一站設南寧驛驛丞 本朝順治十六年徙建霑益州治於交水因移南寧驛於新州治康熙四十三年裁驛丞歸州管理故驛在霑益而名則仍縣舊云〉白水驛〈南寧縣屬舊設馬三十匹今増十匹并定南堡夫一百名俱驛丞管理六十里至多羅驛〉多羅驛〈平彝縣屬舊設馬六十匹今四十六匹并平弊堡夫一百名俱驛丞管理六十里至亦資孔係貴州驛站八十里至普安州又六百二十里達貴州省城〉
通計自滇陽至多羅十驛共四百八十五里
又自交水分路東北至貴州省威寧州驛路〈由南寧驛三十里至松林驛〉
松林驛〈宣威州屬設馬六匹并普魯吉堡夫四十四名俱炎方驛丞兼管七十里至炎方驛〉炎方驛〈宣威州屬設馬六匹并火忽都堡夫四十四名俱驛丞管理八十里至霑益驛〉霑益驛〈宣威州屬設馬六匹并霑益堡夫四十四名俱宣威州管理八十里至儻塘驛〉儻塘驛〈宣威州屬設馬六匹并儻塘堡夫四十四名俱可渡巡檢兼管五十里至可渡驛〉可渡驛〈宣威州屬設馬六匹并可渡堡夫四十四名俱巡檢管理滇黔於此分界原隷貴州雍正六年歸滇將楊林等驛額馬撥設六匹并可渡堡夫四十四名俱巡檢管理九十里至貴州威寧州又七百二十里達四川永寧縣〉
通計自交水至可渡五小驛共四百里〈内普魯吉等五堡額夫二百二十名康熙五十九年西藏用兵以途係次衝將夫撥添劎川觀音山白崖上闗小雲南普淜沙橋七堡雍正九年設宣威州又昭通鎮雄歸滇仍照舊額安設〉
新設驛站
雲南省城東南至廣西田州驛路〈舊未設驛 本朝雍正七年内雲貴總督兼轄廣西始設二十五驛工料俱詳經費由滇陽驛六十里至七甸驛〉
七甸驛〈呈貢縣屬設馬四匹六十里至宜良驛〉
宜良驛〈宜良縣屬設馬四匹五十里至路南驛〉
路南驛〈路南州屬設馬四匹六十里至大麥地驛〉
大麥地驛〈路南州屬設馬四匹六十里至州城驛〉
州城驛〈彌勒州屬設馬四匹七十五里至竹園村驛〉
竹園村驛〈彌勒州屬設馬四匹四十五里至二台坡驛〉
二台坡驛〈彌勒州屬設馬四匹四十五里至小江口驛〉
小江口驛〈邱北屬設馬四匹四十五里至膩革龍驛〉
膩革龍驛〈邱北屬設馬四匹五十里至白色古驛〉
白色古驛〈邱北屬設馬四匹四十五里至樹皮驛〉
樹皮驛〈邱北屬設馬四匹六十里至彌勒灣驛〉
彌勒灣驛〈廣南府屬設馬四匹六十里至上安排驛〉
上安排驛〈廣南府屬設馬四匹五十里至者報驛〉
者報驛〈廣南府屬設馬四匹六十里至者兔驛〉
者兔驛〈廣南府屬設馬四匹五十里至木帖驛〉
木帖驛〈廣南府屬設馬四匹五十里至董那孟驛〉
董那孟驛〈廣南府屬設馬四匹五十里至髙梘槽驛〉
髙梘槽驛〈廣南府屬設馬四匹五十里至蜈蚣箐驛〉
蜈蚣箐驛〈廣南府屬設馬四匹五十里至響水驛〉
響水驛〈廣南府屬設馬四匹五十里至普聽驛〉
普聽驛〈廣南府屬設馬四匹五十里至泗亭驛〉
泗亭驛〈廣南府屬設馬四匹五十里至平嶺驛〉
平嶺驛〈廣南府屬設馬四匹五十里至者桑驛〉
者桑驛〈廣南府屬設馬四匹六十里至剝隘驛〉
剝隘驛〈廣南府屬設馬四匹六十里至廣西田州淥冲驛〉
通計自滇陽至剝隘二十五驛共一千四百里
雲南省城至麗江府進藏路程考〈迤西原未置驛舊設堡夫久已逃亡過半康熙五十九年滿漢官兵進征西藏始設安寧等一十七站每站設馬六匹雍正七年師旋裁撤八年駐兵查木道又復安設十二年師旋仍裁撤存以備考由省城在城堡七十里至安寧州〉
安寧州〈六十里至州屬祿脹堡又十里至老鴉闗〉老鴉闗〈禄豐縣屬三十五里至羅次縣屬煉象堡又四十里至禄豐縣〉禄豐縣〈七十里至捨資堡〉捨資堡〈廣通縣屬四十五里至廣通縣〉廣通縣〈七十里至峩㟤堡〉峩㟤堡〈楚雄縣屬四十五里至吕合堡〉吕合堡〈楚雄縣屬七十里至沙橋堡〉沙橋堡〈鎮南州屬七十里至普淜堡〉普淜堡〈姚州屬六十里至雲南縣〉雲南縣〈八十里至白崖堡〉白崖堡〈趙州屬六十里至趙州〉趙州〈三十里至下闗堡又三十里至太和縣〉太和縣〈八十里至上闗堡又十五里至鄧川州〉鄧川州〈八十里至觀音山〉觀音山〈鶴慶府屬六十里至劒川州〉劎川州〈七十里至九河〉九河〈麗江府屬由此達阿喜另設馬臺至藏〉
通計一十七站共一千一百四十里
雲南省城北至四川寧逺府路考〈由省城八十里至富民縣〉富民縣〈一百二十里至武定府〉武定府〈七十里至馬鞍山〉馬鞍山〈九十里至元謀縣〉元謀縣〈六十里至黄𤓰園〉黄𤓰園〈四十里至金沙江〉金沙江〈南岸設巡檢司江水奔駛挽舟里許乃横舟而濟江北五十里至姜驛此外有渡二一由賓川至永北舊蒗蕖州通四川鹽源縣即舊鹽井衛一由大姚縣魚閘渡至黎溪〉姜驛〈初行谷中沿溪而上十里升火熖山其髙三十里峯迴路轉陡絶之處翼以木棧至山巔三里許即姜驛江外地皆接東川八十里至黎溪站〉黎溪站〈滇㣲盡此三十五里有松平闗又十里至鳯山營五十五里至會理州三百九十里達寧逺府〉
通計自省城至寧逺共一千八十里
雲南省城東南由師宗州達廣西南寧府路考〈自省城一百二十里至宜良縣〉
宜良縣〈七十里至天生闗〉天生闗〈四十里至趙誇〉趙誇〈九十里至師宗州〉師宗州〈九十里至羅平州〉羅平州〈四十里至三板橋〉三板橋〈七十里至江頭〉江頭〈今名江底八十里至黄草壩屬貴州八十里至鄭屯七十里至棲革四十里至南籠府六十里至板屯屬廣西四十里至壩樓自南籠至此沿途多瘴渡八達河三十里至安隆司今西隆州四十里至芭蕉闗九十里至潞程自此至田州路皆坦夷九十里至王店九十里至歸樂九十里至榮莊九十里至田州州在左江之濱舟行八日抵南寧府〉
通計自省城至南寧共陸路一千四百一十里水程八日
雲南省城南由臨安府達廣西南寧府路考〈自省城四十里至呈貢縣〉
呈貢縣〈五十里至晉寧州〉晉寧州〈九十里至江川縣〉江川縣〈七十里至通海縣〉通海縣〈六十里至曲江驛〉曲江驛〈九十里至臨安府〉臨安府〈一百二十里至阿迷州〉阿迷州〈四十里至馬者哨〉馬者哨〈東歴矣馬舊驛六十里至多榹舖〉多榹舖〈東南歴木𤓰舖永寧哨四十里至羅台驛〉羅台驛〈舊驛廢踰山而南經倒馬坎林深磴險谿徑雜出四十里至隴希寨〉隴希寨〈南歴新舖旁徑雜出經灣山哨平夷一望沙磧𨽻彌勒州六十里至彌勒灣〉彌勒灣〈東踰山有竹子箐過楊屋戈勒襪舍二寨臨俺排江循西岸而進江出兩山中瘴毒不可近清明後尤甚江東有大八百小八百寨皆儂氏屬夷至俺排寨渡板橋絶江循東岸歴革雷寨馬鞍山六郎者莫其六十里至者豹此下路程地名與雍正七年新設驛路各異〉者豹〈東南歴小者馬寨六十里至速為寨〉速為寨〈東南歴毋忙寨四十里至木鐵〉木鐵〈四十里至廣南府〉廣南府〈五十里至寶月闗〉寶月闗〈自府南連山皆削壁不可通惟此鑿石通道土府設闗防禦九十里至羅貢寨〉羅貢寨〈南經可王寨西洋江江之淺者可揭而涉四十里至布戛寨〉布戛寨〈五十里至富州〉富州〈三十里至板龠〉板龠〈三十里至納桑寨〉納桑寨〈四十里至鎮安府原土州南入納桑箐𨽻廣西實滇粤甌脱也箐林險巇人多阨於險出箐至府居人多依削壁行人野宿田中六十里至箐口寨四十里至安得寨六十里至細村六十里至歸順州三百七十里達左江舟行十日達南寧府〉
通計自省城至南寧陸路一千八百八十里水程十日
雲南省城西達永昌府騰越州路考〈由省城在城堡至太和縣下闗里數詳見雲南省至麗江府驛站自下闗堡分路九十里至漾濞堡〉
漾濞堡〈永平縣屬八十里至打牛坪堡〉打牛坪堡〈永平縣屬二十五里至黄連堡〉黄連堡〈永平縣屬七十五里至永平縣〉永平縣〈七十五里至沙木和堡〉沙木和堡〈保山縣屬一百二十里至永昌府〉永昌府〈自府以下皆無舊額堡夫六十里至蒲縹〉蒲縹〈八十里至磨盤石〉磨盤石〈八十里至龍江驛〉龍江驛〈久裁廢七十里至騰越州〉騰越州〈南中極邊外皆野夷行四十餘日始達緬甸〉
通計自下闗至騰越共七百五十五里
津梁
雲南府
昆明縣〈附郭〉 嵩山古渡〈在城東一里嵩山寺前〉髙嶢渡〈在城西三十里舟達本城板壩河〉縣橋〈在城大東門内布政司衙門東首明黔國公沐氏建〉永清橋〈在城内菜海子邊 本朝康熙二十年重建〉焦三橋〈在城大東門外半里明時修建〉廣惠橋〈在城大東門外半里 本朝康熙四十九年副將周士元重修〉地藏橋〈在城東二里許跨金汁河上〉溥潤橋〈在城東十里舊名至正橋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重修更今名〉豐樂橋〈在城東三十里為往來驛道 本朝雍正元年郡人王應龍重修〉雲津橋〈在城東南二里許水出盤龍江流經商山下過郡城入滇池舊名大德橋燬於兵明洪武二十六年西平侯沐春重修以其當雲南之要津更今名〉通濟橋〈在雲津橋西一名奏功橋水即盤龍江支流今水涸而橋存明成化間建〉太平橋〈在城東南二里古名剰磚橋三國漢諸葛武侯建 本朝康熙四十五年重修〉小橋〈在太平橋西二百武〉老崔橋〈在城東南三十里明成化間建本朝雍正元年郡人王應魁重修〉鳯凰橋〈在城南門外通濠水以達盤龍江三國漢諸葛武侯建〉土橋〈在城南二里東寺街今改名東西石橋又名桂香橋明總兵鄧子龍建〉板壩河橋〈在城南二里西寺街一名望安橋明萬厯間建〉新橋〈在城南二里螺螄灣今易名引鳯橋明萬厯間建〉吳井橋〈在城南三里以井得名或云建於吳氏明黔國公沐氏重修〉翰林橋〈在城南十里南壩本朝康熙二十二年巡撫王繼文重修〉順城街橋〈在城西南半里一名燒猪橋明黔國公沐氏建〉小澤口橋〈在城西南一里一名雞鳴橋明天順間建〉望仙橋〈在城西南五里明天順間建〉假溪橋〈在城小西門外半里通迤西大道 本朝康熙二十年重修〉石橋〈在城小西門外三里許一名月明橋〉西板橋〈在城西七里許近黒林舖一名牛心橋明萬厯間建〉金鎖橋〈在城西四十里髙嶢小村三國漢諸葛武侯建〉霖雨橋〈在城北十里羅丈村本朝康熙四十九年郡人熊武兆等重修〉迎仙橋〈在城東北二十里鳴鳯山麓明萬厯二十七年巡撫陳用賓建〉永濟橋〈在城東北三十里松花山鎖盤龍江之上流 本朝康熙間重修〉富民縣 永定橋〈在城南門外舊名天河橋水入昆海明萬厯四十六年知縣許成德建〉樂濟橋〈在城南十里黄土坡入省大路 本朝康熙十九年邑人劉在田建雍正十一年知縣楊體乾重修〉永固橋〈在城西十五里通羅次路 本朝康熙四十年羅次知縣梁衍祚建〉太平橋〈在城北十里通武定路 本朝康熙十九年邑人劉在田建〉者北橋〈有二俱在城北四十里通武定路 本朝康熙十九年邑人劉在田建〉宜良縣 陳家渡〈在城東三里〉陳所渡〈在城東五里〉狗街渡〈在城東南十五里〉髙嶢村渡〈在城北三里〉長安村渡〈在城北五里〉小渡口〈在城東北五里〉通衢橋〈在城東門外〉車渡橋〈在城東三里〉長生橋〈在城東南郊外〉通濟橋〈在城南門外〉青雲橋〈在城西門外〉芮家橋〈在青雲橋左〉廣濟橋〈在城西一里〉蕭官橋〈在城西四里〉永濟橋〈在城西三十五里湯池北闗内〉新石橋〈在湯池北闗外〉清逺橋〈在城北一里五舖一名花橋〉𢎞濟橋〈在清逺橋左〉安政橋〈在城北一里〉賽公橋〈在城北三里一名幌橋〉馬家橋〈在城北九舖〉通化橋〈在城東北二里〉太平橋〈在城東北五里〉羅次縣 映文橋〈在城南三里 本朝雍正三年邑人楊儀楊德廣等建〉鳯凰橋〈在城南五里〉新橋〈在城南七里 本朝康熙十年署知縣何清建甃石架木上覆屋三楹〉迎仙橋〈在城南七十里明萬𠩵十六年邑人張廷琰建〉大石橋〈有二一在城南二十里一在城北十五里邑人劉一清何應爵等建〉衍慶橋〈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煉象闗城西門明萬𠩵間邑人白朝斗同衆捐建〉昌裔橋〈在煉象闗西五里明天啟間邑人宋郊同衆捐建〉鎮安橋〈在煉象闗西十里明天啟間邑人朱騰雨同衆捐建〉華明橋〈在煉象闗西十里明崇禎間邑人蒲華妻張氏同衆捐建〉喜雨橋〈在城北二十里北厰村 本朝康熙三十七年邑人楊廣德李如松等建〉晉寧州 海溪橋〈在城東三里盤龍山下〉惠利橋〈在城南一里許明𢎞治十四年義官王讓建〉長坡橋〈在城南五里明𢎞治十四年義官王世泰建〉五里橋〈在城南五里明州人劉世榮建〉十里舖橋〈在城南十五里明州人趙宗周趙世發同建〉登瀛橋〈在城西南三里〉學士橋〈在城西南七里〉鳯凰橋〈在城西門外半里昔有鳯凰止此故名〉四通橋〈在城西三里許明𢎞治三年知州熊𢎞建〉新橋〈在城西五里明劉世榮建〉寧靜橋〈在城西北三里王家壩下明州人徐天應建 本朝雍正四年士民重修〉世濟橋〈在城西北五里明州人李茂修建其孫重修故名〉安瀾橋〈在城西北十里本州士民公建〉呈貢縣 通濟橋〈在城内中街明洪武間知縣揭官保建〉便民橋〈在城東三十里憚泥山下明嘉靖間知縣范宏建〉龍市橋〈在城南一里明成化間建萬厯八年知縣黄宇重修〉太平橋〈在城南十五里太平關明成化間邑人呉應選建 本朝雍正四年闔邑重修〉輿濟橋〈在城南十五里大漁村明萬厯八年邑人汪朝陽建 本朝康熙四十五年邑人姚茂德重修〉普濟橋〈在城南三十五里明嘉靖間邑人李經建〉利涉橋〈在城南四十里富有村明嘉靖間邑人蔣春建〉吳籠橋〈在城西南四十里安江村明𢎞治間邑人李洪建〉安江橋〈在安江村本朝順治間邑人保姓建〉安寧州 黄塘渡〈在城南十五里設有渡夫〉温泉
渡〈在城北十五里〉通清橋〈在城内署前大街〉鹽課司橋〈在城西門内舊鹽課司前〉永安橋〈在城東門外螳螂川經其下為迤西要路明𢎞治七年巡撫張誥重修 本朝康熙四十五年總督貝和諾巡撫郭瑮捐俸知州髙珍督修〉醉春橋〈在城東門外岑樓北明崇禎間州人募修〉昌應橋〈在城東三十里入省大路明萬厯間州人楊彦魁建 本朝康熙八年知州張在澤重修十一年州人祁鳯翔募衆再修〉天津橋〈在城東南一里明萬厯間郡人朱化孚建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知州朱承命重修〉崇文橋〈在城南二十里明萬歴間舊三泊縣知縣彭梯建〉博濟橋〈在城南三十里通迤西大路本朝雍正二年士民募建〉馮母橋〈在城南八十里 本朝雍正元年州人馮加懿母李氏建〉老何坡橋〈在城西南五里通易門路縣民楊士毅建〉夀昌橋〈在城西門外郡人張希元建〉游得髙橋〈在城西三十里〉光裕橋〈在城北四里明崇禎間郡人楊鳯建〉禄豐縣 啟明橋〈在城南十五里明天啟間麗江土知府木増建〉星宿橋〈在城西門外一名永豐橋通迤西大路明萬厯間知縣向兆麟建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水漲衝塌二硐總督范承勲巡撫王繼文檄行迤西各官捐修四十六年水漲復衝壊布政使劉䕃樞親勘議修不果四十九年知縣劉自唐捐修架以木板雍正五年水漲復行衝壊僅存一硐暫以船隻濟渡〉飛虹橋〈在城北門外里許通黒琅兩井大路明天啟間邑紳王錫袞建石橋三硐 本朝康熙十一年傾圯鹽道郭廷弼捐修易以木橋四十六年水泛衝斷鹽道李苾捐俸知縣黄樞督修後復壞五十二年黒井提舉沈懋价重修〉寳泉橋〈在城北二十里翻泥河明嘉靖初建下有溫泉土人浴之〉雙濟橋〈在城北三十里通武定路 本朝康熙五十年郡人唐瑜建〉昆陽州海口渡〈在城北二十里為往來要津〉鳴鳯橋〈在城東三里 本朝康熙五十六年建〉龍泉橋〈在城東十里〉普濟橋〈在城南門外明萬厯間知州夏可漁建〉煥文橋〈在城南門外 本朝康熙四十年智坊士民同建〉盧公橋〈在城南三里明萬厯間署知州盧元愷建〉新橋〈在城南二十里明天啟間建 本朝康熙三十二年知州蔣廷銓重修〉石梘橋〈在城西三十里甸頭村長五丈明時楚人李正相度為梘以溉田畝里人德之〉些溪橋〈在城西三十五里明萬厯間州人李凌雲建〉石龍橋〈在城西北三十里為迤西通衢 本朝康熙七年建〉迎恩橋〈在城北門外明嘉靖間知州張綺建〉升龍橋〈在城北五里〉易門縣惠津橋〈在城東二里明末建木橋 本朝康熙二年闔邑捐建易以石〉易川橋〈在城東七里曽所營明末建 本朝順治間邑人徐石匠重修〉飛虹橋〈在城東十五里駕易江上有飛虹普渡坊明崇禎十七年知縣黄世臣建〉迎龍橋〈在城南門外明洪武二十四年建 本朝順治十八年知縣葉之馨重修〉普川橋〈在城南十五里普貝屯〉七星橋〈在城北門外舊名捷近橋明洪武二十四年建萬厯二十九年邑人張仲美重修改今名〉永靖橋〈在城北一里〉柏木橋〈在城北四十五里接禄豐縣界係板橋覆以瓦屋〉嵩明州 飛虹橋〈在城東五里〉龍濟橋〈在城東十里〉竜納橋〈在城東二十里〉嘉利橋〈在城東四十里即河口大橋明萬厯間知州熊克壯建〉龍津橋〈在城南十里〉龍闗橋〈在城南十五里〉凝和橋〈在城南三十五里楊林驛東〉萬里橋〈在城西五里明嘉靖間知州狄應期建〉大通橋〈在城西二十里即四板橋明知州狄應期建〉對龍橋〈在城西四十里〉丹鳯橋〈在城北一里〉仁濟橋〈在城北十里〉矣納橋〈在城東北二十里〉
曲靖府
南寧縣〈附郭〉 駕虹橋〈在城内府學宫之右 本朝康熙五年兩學生員同建〉飛虹橋〈在學宫之左 本朝康熙五年知縣程封建〉胡家橋〈在城東門外本朝順治七年里人公建〉把家橋〈在城東十五里〉鎮海寺橋〈在城東十五里僧如緣募建〉吳六橋〈在城東十五里 本朝順治六年里人募建〉中河橋〈在城東十五里本朝康熙五十九年知縣王橒重修〉箐口橋〈在城東十八里魏家墩明崇禎二年知縣項達建〉紅花海橋〈在城東二十里僧普荷募建〉髙橋〈有二一在城東二十里一在城北二十里新橋之前〉石喇橋〈在城東二十里朗目山下本朝康熙二年僧一體建〉 中所營橋〈在城東二十里明𢎞治間軍人公建〉瀟湘橋〈在城南門外明景泰三年建𢎞治間本府知府焦韶同知胡元重修〉石墩子橋〈在城南十里〉石堡山橋〈在城南二十里為往來官道明崇禎二年邑人募建〉中州橋〈在城南五十里舊越州東門外各所兵同建〉周家橋〈在舊越州西十五里明天啟二年千户王貴建〉鎮夷橋〈在舊越州北門外明萬厯五年衛守備李昭建〉東嶽橋〈在舊越州北門外 本朝康熙元年僧廣元募建〉中正橋〈在城西南二十里本朝康熙六年廩生沈鑑開同衆建〉勝峯橋〈在城西門外明西平侯沐英建〉䝉家橋〈在城西二里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知縣張為煥建〉澄清橋〈有三一名上橋在城西九里一名中橋在城西北七里一名下橋在城西北十五里俱明洪武間建〉濟衆橋〈在城西十五里 本朝康熙九年驛鹽道趙廷標暨合郡人建〉鳴鳯橋〈在城西二十五里明萬厯三十年知府陳政建〉響水橋〈在城西三十里 本朝順治五年邑人公建〉利衆橋〈在城西北七里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南寧知縣桂天申建〉馮官橋〈在城西北七里 本朝康熙四十三年曲尋鎮總兵陸進忠建〉迎恩橋〈在城北門外一名康橋一名備兵橋明洪武間建本朝康熙二十三年武定同知署府事王所善重建〉白石江橋〈在城北五里明洪武二十五年建本朝康熙十年知府李率祖修〉鄧官橋〈在城北十三里〉新橋〈在城北二十里〉猓玀橋〈在城北三十里 本朝順治七年邑人公建〉柳家壩橋〈在城東北七里明萬厯二十年邑人公建〉朝陽橋〈在城東北二十里明萬厯間知府髙薦建〉霑益州 太平橋〈在城東門外明萬歴間重修〉黑橋〈在城北三里一名山塘橋〉陳枋橋〈在城北四十里明萬歴間建 本朝康熙五十一年邑人公修〉陸涼州 南橋〈在城南二里明洪武二十三年建〉串橋〈在城西南五里〉土橋〈在城西北一里餘〉城北橋〈在城西北芳華鄉跨南澗明初建〉板橋〈在城北三十里〉馬龍州瀑津橋〈在城東四十五里 本朝康熙四十六年軍人闗育基重修〉三板橋〈在城〉
〈東南二十里明未州人髙智等修建〉西河橋〈在城南十五里明末州紳董朝憲等建〉昌隆橋〈在城南十五里 本朝雍正十一年知州周銓修建〉朱黄橋〈在城南五十里本朝康熙六年州民朱懐妻黄氏建因名〉鎮西橋〈在城南五十里 本朝康熙十年州民林朝楝等修建〉觀音橋〈在城西南半里明成化間僧明朗募建〉張經橋〈在城西南十二里明嘉靖間馬隆所千户張經建〉闗東橋〈在城西南二十五里明洪武間建本朝雍正十年知州周銓重修〉闗西橋〈在城西南三十五里魯伽婆嶺西明嘉靖間州民林國珍等建〉南安橋〈在城西南五十里明𢎞治八年建 本朝康熙三十年州民鄷際等募修〉青石橋〈在城西南七十里 本朝康熙四十年州士民金太和等修建〉髙橋〈在城西一里明嘉靖間州民髙應登建〉雙橋〈在城北三里 本朝康熙二十年州民金國竒建〉羅平州 以則渡〈在城東七十里〉大渡〈在城東一百里〉七革渡〈在城東一百一十里〉連步橋〈在城内學宫前明萬厯間建〉沙灣橋〈在城東四十里明萬厯間州同黄宇建〉永平橋〈在城東四十里本朝康熙三十八年州民張洪學捐建〉三板橋〈在城東五十里明天啟間州同張哲建〉清水河橋〈在城東七十里明天啟間州同慕庸建〉兩界橋〈在城東百餘里棲革江底舊以舟渡 本朝康熙六十年州民陳萬言捐建石橋雍正三年其子九如九錫重修覆瓦屋總督鄂爾泰題匾於上曰山水畫圖〉魯折河橋〈在城南一里明萬歴間州同王寰建〉平樂橋〈在城南四十里 本朝康熙五十八年州民王連舉倡修〉九龍橋〈在城北十里 本朝康熙五十四年知州王永禩建〉龍見橋〈在城北二十里明萬歴間州同黄宇建〉安平橋〈在城北三十里本朝康熙五十六年知州黄德巽建〉尋甸州 獨樹雙橋〈在城東半里明嘉靖二十三年知府林斌重修〉洗馬橋〈在城東四里初係木橋明嘉靖二十三年知府林斌易以石〉七星橋〈在城東二十里明嘉靖間郡民劉聰建〉通靖橋〈在城東二十里〉月甲橋〈在城南二里舊架以木明嘉靖間知府王尚用易以石〉三板橋〈在城南五里明成化間知府李祥建木橋嘉靖間知府王尚用易以石〉蔡濟橋〈在城南十五里明嘉靖間軍人蔡永建〉溫泉橋〈在城南三十五里今名塘子大橋明嘉靖初建後圮本朝雍正二年知州崔乃鏞率士民重修〉 代磚橋〈在城南五十里木密所城東十五里〉南安橋〈在木密所東二十里一名青石橋明成化中商人劉璿道建𢎞治間所軍衛騰霄等募修〉迎恩橋〈在城北門外一名陽橋初係木梁明成化間知府謝紹易以石〉靖逺橋〈在城北三里明成化間知府謝紹建嘉靖間知府林斌重修〉太平橋〈在城東北三里明知府謝紹建〉平彝縣 順豫仙橋〈在城東門外明萬厯間軍人張大雲建〉祈嗣橋〈在城東七里明萬厯五年指揮李厚建〉紅崖嶂河橋〈在城南三里明萬厯間軍人葉汝貴建〉界牌橋〈在城西八里明萬厯二十四年分巡道髙薦檄經歴湯廷良建〉乾橋〈在城西十三里明萬厯二十四年建〉石岑舖橋〈在城西十五里明萬厯間千户田嘉禾建〉界牌舖橋〈在城北十五里明萬厯五年指揮李厚千户田嘉禾建〉宣威州石龍橋〈在城東一里明代州人李國標建〉衍嗣橋〈在城南半里明嘉靖間御史繆〉
〈文龍建〉山橋〈在城南里許舊架木為之今易以石〉馬龍橋〈在城南五里〉王家橋〈在城南十五里〉乾河橋〈在城南二十五里〉江溪橋〈在城北二十里〉水西橋〈在城北三十里〉大屯橋〈在水西橋上〉來賓橋〈在城北三十五里〉儻塘橋〈在城北八十里〉可渡橋〈在城北一百三十里舊係木橋在可渡闗下 本朝康熙二十八年總督范承勲建石橋於下游里許三十三年傾圮威寧鎮總兵唐希順復建木橋於舊處五十四年總督郭瑮重修雍正八年燬於火今架浮橋現議發帑重建〉髙橋〈在城東北八里〉
臨安府
建水州〈附郭〉 沙壩渡〈在城東北一百里曲江〉登龍橋〈在城東迎暉門外明萬厯二十年郡人公建〉迎恩橋〈在城東一里即大石橋明正統間建 本朝雍正九年知州夏治源増修〉青雲橋〈在城東五里明郡紳張象儒建〉玉虹橋〈在城東十里明宣德間建〉三河橋〈在玉虹橋南三河分流二橋相望明正統間建〉天緣橋〈在城東十里本朝雍正六年郡人傅大美王琨等倡建上覆以亭寛廣堅固知府栗爾璋有碑記〉鎖龍橋〈在城東十五里城内外水皆由此出一名匯源橋〉永濟橋〈在城東三十里 本朝康熙五十八年郡民李標枝等建〉通貢橋〈在城東三十里明𢎞治間指揮孫公昱建後義官髙辛吳瑢等重修〉陞雲橋〈在城東三十里〉永奠橋〈在城東三十五里〉寧逺橋〈在城東七十里〉香木橋〈在城東一百二十里〉三公橋〈在城東一百二十里今改名飛虹橋〉瀘江橋〈在城東南一里明宣德間建正德間郡民王鎬等重修萬厯間郡民沈崇儒甃以石 本朝雍正八年總兵張應宗知府張无咎知州祝宏重修〉飛虹橋〈在城東南五十里塔冲河明正統間建舊係木橋 本朝康熙三十七年郡人陳光緒捐建石橋上覆以閣〉天生橋〈在城東南娑羅莊有石跨流自然成橋〉浣衣橋〈在城南五里跨小河明正統間建成化間郡民葉丹重修〉白花橋〈在城南五里一名白鶴橋明景泰間建〉登瀛橋〈在城西南明成化間建〉石架橋〈在城西四里明景泰間建〉永安橋〈在城西十里跨白龍渠明𢎞治間建〉會安橋〈在城西北黒冲山下本木橋明𢎞治間郡人徐宣易以名〉板橋〈在城西北十里明𢎞治間郡人錢鋭建〉清流橋〈在城北二里明天順間建〉賽公橋〈在城北二十里明時郡人余先覺建〉曲江橋〈在城東北百里原係木橋明萬厯二十二年巡按沈正隆兵備龔雲致郡紳張國相王恩民等各捐貲修建石橋〉張家橋〈在城東北曲江沙壩為入省孔道郡紳張國相原造木橋以濟夏秋每苦漂沒復置腴田數畝永作橋費數百年行人利之〉石屏州 小河底渡〈在城西一百二十里〉顧公橋〈在城東門外明天啟間署知州顧慶恩建〉化龍橋〈在城東五里明嘉靖間州紳楊廷相建〉許家橋〈在城西十五里 本朝順治間州紳許子言建〉福森橋〈在城西十五里明崇禎間州人楊名學建〉通貢橋〈在城西十五里 本朝順治間州人楊瓊建〉通逺橋〈在城西三十里明𢎞治間里人公建〉矣落橋〈在城西三十里 本朝順治間里人公建〉阿迷州 小橋〈在城西門内明成化間建〉永安橋〈在城東二里明天順間建〉香木橋〈在城南一里一名古城橋〉南橋〈在城南五里即氷泉橋 本朝順治十一年知州方逢聖建康熙五十三年貢生楊於陛重修〉泰安橋〈在城西三十里〉伍氏義橋〈在城西八十里〉永濟橋〈在城西九十里原係木橋 本朝康熙五十六年郡民李標致傅大美等甃以石〉新橋〈在城東北五里本朝康熙十年土知州李阿側建〉寧州 惠濟橋〈在城東三里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建〉梯雲橋〈在城東五十里〉霽虹橋〈在城西二里明嘉靖八年建後傾圯今建木橋〉飛虹橋〈在城西三十五里〉浣江橋〈在城西北五里 本朝康熙四十五年知州梁衍祚率衆修建〉黄澄橋〈在城西北二十五里明隆慶間邑人黄澄建〉盧公橋〈在城北五里明崇禎間建〉觀音橋〈在城北二十里 本朝雍正八年建〉賽公橋〈在城北四十五里〉通惠橋〈在城北六十里〉通海縣 溥利橋〈在城東百步明𢎞治間建〉彩虹橋〈在城東半里明嘉靖間邑人賀琪山建〉迎恩橋〈在城東一里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僧海澄募建〉沈家橋〈在城東六里明天啟七年邑人沈泰建〉永濟橋〈在城東八里明萬厯二十年邑人張楠建〉登瀛橋〈在城南一里明萬厯間邑人陳其力建〉秀江橋〈在城西南一里明嘉靖間邑人趙汝謙建〉鄒家橋〈在城西半里明萬𠩵元年邑人鄒儀建〉髙家橋〈在城西半里明萬歴三十年邑人厲存禮建〉河西縣 碌溪橋〈在城東三里〉指南橋〈在城南二里明𢎞治間建〉鎖龍橋〈在城南四里明崇禎間建〉永濟橋〈在城北闗外明𢎞治間廩生蘇惠然建 本朝康熙四十五年貢生蘇繼洵重修〉康濟橋〈在永濟橋北 本朝康熙四十九年邑人楊運昌建〉陽闗橋〈在城北三十五里明萬厯八年建〉嶍峨縣 龍江橋〈在城東半里 本朝康熙三十六年公建石橋後圮知縣薛祖順率士民修建木橋〉通濟橋〈在城西北五里 本朝康熙三十六年士月禄焦英修建〉興衣鄉橋〈在城西北七十里巡檢司〉䝉自縣 矣波渡〈在城西三十里〉箐口渡〈在城西八十里〉化鱗橋〈在城東南七十里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邑人王玉汝李聖先等建〉永安橋〈在城西門外明萬厯間巡撫鄒應龍建〉宜民橋〈在城西北二十五里矣波舖明洪武間縣丞李復建木橋 本朝康熙十二年邑人江濬易以石〉長橋〈在城西北三十里鎮逺哨明天順間土官禄剛建木橋後邑人魏之選易以石〉新橋〈在城西北五十里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本府知府黄明知縣孫居湜建〉萬里橋〈在城北七十里一名倘甸橋明天順間建原係木橋本朝康熙八年邑人車萬象姚之髙等易以石〉
澂江府
河陽縣〈附郭〉 莊鏡橋〈在城内東街〉龍津橋〈在城東門外〉延齡橋〈在城東一里 本朝康熙間郡紳李發甲建〉髙澗橋〈在城東一里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生員李文炳修〉青雲橋〈在城東三里跨玗札溪舊名普濟明正統間知府王彦建〉南津橋〈在城東三里明嘉靖間路南州民葛萬鍾建〉潄玉橋〈在城東五里〉海晏橋〈在城東二十五里海口洩水處 本朝康熙三十六年知府崔維衡重修雍正九年知府王鐸再修〉長虹橋〈在城東四十里跨七江溪明𢎞治間知府安康建 本朝康熙九年通判王猷剙鐵索橋未幾圮郡人李纘甲重修〉中溝橋〈在城東南五里鎖札溪之水口〉介營橋〈在城東南五里右所大小營間〉廣濟橋〈在城東南五里右所大營西明郡人楊濟時建〉通津橋〈在廣濟橋西一里明郡人華仲林建〉逺達橋〈在城東南五里小營中〉鎖水橋〈在城南門外〉迎仙橋〈在城南門外〉永濟橋〈在城南二里明嘉靖間郡民許俸建〉務耕橋〈在城南二里梨花村北明生員李傑建〉月津橋〈在城南十里大河口明嘉靖間郡人陳紳建〉聯玉橋〈在城西南十里本朝康熙四十四年知縣翟枚吉建〉涌拔橋〈在城西南三十里明郡人楊國儒建〉惠民
橋〈在城西門内明隆慶間知府徐可久建〉四均橋〈在城西一里廖官營東道路至此適均故名〉太平橋〈在城西二里舊名羅藏橋明嘉靖間知府王良佐建通判徐子麟修〉平政橋〈在城西二里 本朝康熙間郡紳趙士麟建〉清平橋〈在城西二里〉闗莊橋〈在城西五里小闗莊下〉西城橋〈在城西六里明成化間舉人鄭玘建嘉靖間郡人陳紳易以石 本朝雍正六年貢生侯昌重修〉東秩橋〈在城西六里〉俯波橋〈在城西二十五里明郡人李又髙建〉得路橋〈在城西北四里明郡民席允中陳亨建〉引鳯橋〈在城西北隅本朝康熙二十二年郡人李纘甲建引水入城内〉大河橋〈在城東北四十里舊陽宗縣東〉太平橋〈在舊陽宗縣東〉迎恩橋〈在舊陽宗縣西門外〉通濟橋〈在舊陽宗縣西一里〉江川縣土主廟渡〈在城西南〉通衢橋〈在城南三里明天順間知縣張俊建〉永濟橋
〈在城南五里〉石橋〈在城南十里〉海門橋〈在城南二十里為臨元要路明景泰間知縣張俊建〉如意橋〈在城南三十里雙龍鄉中台山之下〉迎恩橋〈在城北跨城壕〉豐樂橋〈在城北門外里許 本朝康熙四十七年知縣祝兆鵬建〉新橋〈在城北十三里闗嶺下〉明興橋〈在城東北明興舖〉新興州 𢎞濟橋〈在城南門外明𢎞治間知州鄧駿建俗名李桐橋〉豐樂橋〈在城南二里 本朝康熙間知州魯國華建〉普渡橋〈在城南十里大營屯跨大溪河〉盤安橋〈在城南二十四里石闗哨 本朝康熙三十年土州判王鳯建〉會通橋〈在城西門外跨城壕與𢎞濟橋相望俗名上石橋〉中板橋〈在城西闗去會通橋三百餘步〉下石橋〈在城西闗外去中板橋四百餘步〉彩虹橋〈在城西闗外中衛屯〉桂家橋〈在城西五里桂家屯〉通年橋〈在城西北三里 本朝康熙五十一年知州任中宜建〉安流橋〈在城西北五里 本朝康熙間知州蔡琨重修改為聽鶯橋〉迎恩橋〈在城北門外跨城壕〉玉溪橋〈在城北五里舊建木梁常致朽敗明崇禎十年邑人尚書雷躍龍易石墩植木覆瓦日久沙淤 本朝康熙五十二年水溢橋上知州任中宜増髙三尺仍覆瓦屋〉康阜橋〈在城北六里往省要道〉廣濟橋〈在城北十三里〉普門寺橋〈在城北十八里普舍城西闗外〉新德橋〈在城北二十里 本朝康熙五十一年知州任中宜建〉雲英橋〈在城北四十里刺桐闗〉觀音閣大橋〈在城東北十七里向係木橋傾圮 本朝雍正八年知州許廷佐捐俸率衆修建石橋〉永豐橋〈在城東北二十里〉新建飛虹橋〈在城東北十五里 本朝雍正十年知州許廷佐捐俸率衆修建〉路南州 萬夀橋〈在城東城壕上本朝康熙四十九年知州金廷獻捐修〉興寧橋〈在城東一里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總督王繼文建〉水月橋〈在城南闗外 本朝康熙五十一年知州金廷獻捐修〉𢎞濟橋〈在城南二里明𢎞治間知州鄧駿建〉三板橋〈在城南五里明萬厯間舉人楊興南兄弟捐修〉板橋〈在城南二十里明嘉靖間州人席大賓易以石〉青雲橋〈在城西南十里 本朝康熙四十五年知州金廷獻修〉賽虹橋〈在城西一里明萬厯間知州汪良捐修〉會通橋〈在城西二里與𢎞濟橋相望明萬厯間知州汪良建〉永安橋〈在城北門外 本朝康熙十一年州民蘇全趙西應等募建〉迎恩橋〈在城北半里 本朝康熙五十年知州金廷獻捐修〉天生橋〈有二一在城北五十里一在城東北十二里二橋天成不假人力〉
武定府
和曲州〈附郭〉 金沙江渡〈在城西北二百五十里〉恩惠橋〈在城東一里福田寺前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知府王清賢建〉清風橋〈在城東三里〉明月橋〈在城東五里燃燈寺右〉大營橋〈在城東南一里明𢎞治間建〉建新橋〈在城東南三里〉太平橋〈在城東南二十里〉濟美橋〈在城東南三十里冷水村明天順間建〉天星橋〈在城西一百三十里〉髙橋〈在城西北六十里明正統間建 本朝雍正七年重修旋被水衝壊九年知府朱源淳知州徐修仁捐修〉興文橋〈在城北門外〉惠民橋〈在城北門外一里明萬厯間知府劉懋武重修〉便民橋〈在城北二里〉虎市橋〈在城東北一里明𢎞治間建〉龍潭橋〈在虎市橋東一里明知府劉懋武建〉元謀縣 阿郎渡〈在城西北六十里西溪河通大姚路〉崇義橋〈在城北二里耆民趙邦貴募建〉永福橋〈在城北十五里趙邦貴募建〉禄勸州 龍王廟渡〈在城東三里近通六塊茂竜撤馬邑一帶逺通河外三馬兼達尋甸州之要津 本朝康熙三十六年貢生糜世英捐田作造船濟渡之費〉念多渡〈在城東南十里通河東念多的多一帶州紳士錢熙貞董百揆各捐田作造船濟渡之費〉大河口渡〈在城東南十八里通大緝麻的多村一帶往來〉西蟠龍橋〈在城西三里明嘉靖間建任水衝突無傾圮之患人傳有仙跡又呼為仙人橋〉拖梯橋〈在城西北十五里〉魯虛橋〈在城北八里〉五馬橋〈在城北一百里〉撤甸 鷓鴣河渡〈在治南一百一十里〉
廣西府
盤江渡〈在城東北九十里〉東寺橋〈在城東二里明萬厯三年僧真裕建築堤二十餘丈〉來東橋〈在城東三里 本朝康熙四十四年尼僧海藏建築堤六十丈〉吉雙橋〈在城東四里明萬厯二十年吉雙阿勒武甸阿平四村漢夷同建木橋〉江頭橋〈在城東五里本朝康熙四十四年郡人周遇竒募建〉邱矣橋〈在城東六十里即飛途渡〉部得竜橋〈在城東南八十里通舊維摩州〉晏清橋〈在城南門外明萬厯間知府張光宇蕭以裕先後修建〉石硐村橋〈在城南五里 本朝康熙五十年郡庠生汪浤建〉通濟橋〈在城南十五里 本朝康熙元年郡民張文著建〉髙橋〈在城南十里明崇禎十年郡人薊遼總督楊繩武建〉正南橋〈在城南二十五里 本朝康熙六十一年郡民胡其敏建〉撤普橋〈在城南三十里本朝康熙三年知府萬裕祚建郡紳董治郡民梅朝陽重募修〉望仙橋〈在城西門口明萬厯二十一年知府陳忠建〉環翠橋〈在城西門外明𢎞治間知府朱繼祖建萬厯間知府張光宇重修〉烟光橋〈在城西五里 本朝康熙五十一年郡紳董治趙日晙重修〉金馬橋〈在城西十五里 本朝康熙元年知府萬裕祚修五十六年郡人張大為易石重修築石堤二十餘丈〉矣馬橋〈在城西四十里 本朝康熙四十年郡民趙逺建〉柯家橋〈在城北三十里 本朝康熙三十年郡人柯朝舉建〉師宗州 禄逢里渡〈在城東八十里〉舊泗渡〈在城東一百二十里〉扼羅渡〈在城東二百五十里〉禄生橋〈在城東一里明萬厯間州紳趙尚文重修〉永昌橋〈在城東三里〉新橋〈在城東五里瓦窰村〉普濟橋〈在城東十里大河口 本朝康熙十二年知州韓惟一建〉石鳯橋〈在城東十五里寧相村〉平政橋〈在城南門外〉漾月橋〈在城南門外 本朝康熙初知州陳憻改建〉愷澤橋〈在城南四十里〉五馬橋〈在城西三里〉雙鳯橋〈在城北三里〉大渡橋〈在城北二十里大河渚〉洪濟橋〈在城北三十里〉彌勒州 大百户渡〈在城南一百二十里〉莫涉足渡〈在城西一百七十里〉彌東橋〈在城東一里 本朝康熙六年邑民程國修雍正九年知州張景澍重修〉彌南橋〈在城南三里 本朝康熙三十年邑人劉爾成修雍正九年知州張景澍重修〉富春橋〈在城南五十里〉永順橋〈在城南八十里〉長命橋〈在城南一百里 本朝康熙四十八年僧學總建又名七星橋〉彌西橋〈在城西三里〉李母橋〈在城西五里〉髙橋〈在城西四十里〉彌北橋〈在城北五里〉邱北 拐村渡〈在治東一百八十里通師宗州〉便柳渡〈在治東二百里通粤西西隆州〉八達江渡〈在治東二百五十里亦通粤西津〉飛土江渡〈在治西一百八十里通本府〉大江邊渡〈在治西北一百九十里通粤西開化廣南要津〉東橋〈在治東門外 本朝康熙四十年建雍正十年里民重修〉水寨橋〈在治西十里為衆水匯歸之所 本朝康熙六年里民白玉連建雍正十年州同王緯倡捐重修〉新城橋〈在治西十三里舊三郷城前 本朝康熙六年里民王得時建〉髙梘槽橋〈在治西十三里 本朝雍正八年里民殷世逺募建〉三道箐橋〈在治西北三十里 本朝雍正九年客民胡發元捐建〉舊城橋〈在治北十五里龍潭前 本朝康熙三十年里民張廷漢李六經捐修〉八達橋〈在治北三十里八達哨前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里民樊簪李林生捐修〉
廣南府
西安橋〈在城西三里舊架木明萬厯間土舍儂應祖易以石〉通津橋〈在城西四里明萬厯間建〉
元江府
浮橋〈在城東門外跨禮社江 本朝雍正八年知府祝宏經歴張子玉捐建〉清溪橋〈在城南門外 本朝康熙五十一年守備趙國柄重修〉萬夀橋〈在城南門外里許本朝康熙三十年郡人厲士龍建〉廣德橋〈在城南十里 本朝康熙九年知府潘士秀副將王起龍同建康熙五十年知府章履成重修〉三板橋〈在城南六十里 本朝康熙四十九年知府章履成副將林國賢守備趙國柄同建〉太平橋〈在城南一百二十里明崇禎五年土舍那崙建 本朝康熙三十年知府單世重修〉迎恩橋〈在城南一百三十里明萬厯三十年郡人胥尚禄建 本朝康熙四十四年知府羅鋐重修〉他郎橋〈在城南三百里 本朝康𤋮五十年知府章履成修〉石橋〈在城西南百餘里德化鄉〉西域橋〈在城西十五里〉混竜橋〈在城西四十里阿南村跨峩崀河〉藤橋〈在城西百餘里〉安樂橋〈在城西北四十里 本朝康熙五十年教授張鳯鳴訓導陳冏伯經歴劉捷武同建〉漫利橋〈在城西北五十里 本朝康熙四十五年經歴鍾吕武進士蕭勃同建〉康濟橋〈在城北門外〉大南麻橋〈在城北一百三十里本朝康熙四十九年知府章履成副將林國賢守備趙國柄同建〉新平縣 迴龍橋〈在城東門外本朝康熙四十一年闔邑士民建〉永定橋〈在城東五里一名太平橋 本朝雍正六年闔邑士民建〉麻栗樹橋〈在城東二十里 本朝雍正九年知縣曾應兆同士民捐修〉亞泥河橋〈在城東四十五里久圯 本朝雍正九年知縣曽應兆同士民捐修〉新化河橋〈在城西三十五里本朝雍正八年知縣曾應兆同士民捐修〉飛鳯橋〈在城西北一里 本朝康熙六十年闔縣士民捐修〉他郎 阿墨江渡〈在治南九十里兩山壁立道路險峻入普思要路〉谷麻江渡〈在治西一百三十五里通鎮威景東要路〉
開化府
文山縣〈附郭〉 永濟橋〈在城南里許 本朝康熙九年知府劉訢通判賴瑋同建〉溝交橋〈在城南十五里 本朝康熙十八年闔邑公建〉鎮西橋〈在城西門外半里 本朝康熙十一年總兵髙啟隆知府劉訢通判賴瑋同建〉小天生橋〈在城西二十五里規制天成不假人力〉所里城橋〈在城西五十里 本朝康熙二十二年郡民公建〉洒戛竜橋〈在城西九十五里 本朝康熙七年郡民公建〉天生橋〈在城西北二十五里古橋原係天造不事人功後因﨑嶇難行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郡人公捐於原橋之上建立木橋今稱便焉〉儂人河橋〈在城西北四十里 本朝康熙十五年僧心明募建〉彌勒河橋〈在城西北六十里 本朝康熙二十年士民公建〉泰安橋〈在城北門外舊有橋傾圮 本朝雍正四年總兵馮允中知府佟世佑同兵民建〉湯壩橋〈在城北八十里 本朝康熙十三年士民同建〉三板橋〈在城北九十里 本朝康熙五十二年經歴周應龍倡居民同建〉
鎮沅府
殷春橋〈在城東半里 本朝康熙四十年土知府刀長庚建〉朵河橋〈在城東二百里〉恩耕橋〈在城南七十里〉聚義橋〈在城西半里〉觀音橋〈在城北五里以上四橋俱本朝康熙年間土官刁瀚建〉蠻况橋〈在城北二十里 本朝康熙二十年刁長庚建〉恩樂縣 三家坡渡〈在城東八十五里〉廣恩橋〈在城西長五十七丈係石墩架木上蓋房五十餘間者樂土司先世建 本朝康熙三十二年土官刁佩璋同客民游士毅等重建雍正八年復修〉
威逺
香鹽井渡〈在治南一百五十里〉習本渡〈在治南四百里〉猛薩渡〈在治西南五百里〉猛戛渡〈在治西二百三十里〉青莊河渡〈在治北二十里〉那賴橋〈在治南一百里 本朝康熙間土州刀國棟建〉上南安橋〈在治南一百二十里〉下南安橋〈在治南一百二十里〉
東川府
會澤縣〈附郭〉 小石橋〈在城東門外 本朝康熙四十五年經歴張璽建〉車洪江藤橋〈在城東一百二十里〉以濯河橋〈在城南四十五里 本朝雍正八年叛夷拆燬知府崔乃鏞重修〉龍潭橋〈在城西五里〉小江橋〈在城西七十里本朝雍正五年知府黄士傑建〉卑冲藤橋〈在城西一百二十里〉卑郤橋〈在城西一百五十里〉壁谷江橋〈在城西一百五十里 本朝雍正十年知縣祖承祐重修〉左河橋〈在城北門外一名新橋 本朝雍正六年知府黄士傑建〉右河橋〈在城北五里一名大橋本朝雍正六年知府黄士傑建〉
昭通府
恩安縣〈附郭〉 洒魚河渡〈在城西四十里通四川馬湖叙州大道〉太平橋〈在城東門外半里 本朝雍正七年知府陳克復建〉南薫橋〈在城東五里 本朝雍正十年知縣金言建〉龍津橋〈在城東二十五里知縣金言建〉永豐橋〈在城南門外知府陳克復建〉安阜橋〈在城南一里知縣金言建〉鳯凰橋〈在城南十里 本朝雍正十年郡民李賢品趙登甲等建〉雙虹橋〈在城南二十五里知府陳克復建〉利濟橋〈在城西門外知縣金言建〉天梯橋〈在城西十里知府陳克復建〉髙河橋〈在城西十五里知縣金言建〉砥柱橋〈在城西四十里知縣金言建〉三道橋〈在城西北十五里知府陳克復建〉舊圃橋〈在城西北二十里知府陳克復建〉通濟橋〈在城西北四十里知縣金言建〉鎮雄州五眼硐渡〈在城西五十里春夏秋舟渡〉角魁河渡〈在城西三百二十里水險無舟編筏以渡〉天生橋〈在城東二十里〉泰寧橋〈在城東三十里舊名板橋〉髙橋〈在城西一百里〉西河口橋〈在城西二百里〉網袋橋〈在城北一百里以藤繫板〉弔橋〈在城北一百二十里〉永善縣 黄草坪渡〈在城西六十里〉觀音渡〈在城北四百二十里太乙山下〉副官村渡〈在城北七百五十里〉大闗 老李渡〈在雄魁城西南十五里冬春水涸架木通往來至夏秋水漲土人拽藤為橋以渡行人〉鹽井渡〈在雄魁城西南一百七十里去豆沙闗四十里渡口設巡檢一員稽查奸宄〉新橋〈在雄魁城東四十里寛八尺長五丈餘日久傾圮同知張坦詳估重修〉
普洱府
楊栁橋〈在城東七十里〉普濟橋〈在城南門外〉新橋〈在城南四里〉西河橋〈在城西一里〉永勝橋〈在城北二里〉通濟橋〈在城北三里〉接封橋〈在城北十五里〉惠逺橋〈在城北十五里〉攸樂 漫達河渡〈在治東北一百八十里通車里路〉整板橋〈在治東北二百九十里〉宿底橋〈在治東北四百八十里〉思茅石橋〈在治南十里 本朝康熙三十年土目刀猛品率夷民同建〉車橋〈在治南十五里係車里孔道因以為名明崇禎間建〉晏公橋〈在治西南里許 本朝康熙四十八年江西客民建晏公祠於溪之岸因建此橋故名〉觀音橋〈在治西八里 本朝康熙三十六年土目刀猛品率夷民同建〉
大理府
太和縣〈附郭〉 雙鶴橋〈在城南一里跨綠玉溪之水明萬厯間知府莫天賦同知馮大載建〉安固橋〈在城南五里跨龍溪明成化間知府李遜建𢎞治四年知府馬自然修〉陽和橋〈在城南八里跨清碧溪明萬厯間分巡道王希元建〉十里橋〈在城南十里跨莫殘溪〉鶴背橋〈在城南十五里跨葶蓂溪〉陽南橋〈在城南二十里跨陽南溪〉清風橋〈在城南三十里跨海尾明正統間知府賈銓指揮鄭俊同建分水五道翼以䦨牆郡治橋梁此為第一〉子河橋〈在城南三十里跨海尾新河 本朝康熙三十一年僧正覺募建〉竜闗橋〈在城南三十里跨海尾〉獅子橋〈在城北門外〉宣化橋〈在城北一里跨桃溪明𢎞治十年通判劉傑建〉四里橋〈在城北四里跨梅溪〉五里橋〈在城北五里跨隱仙溪〉白石橋〈在城北七里跨雙鴛溪〉屏風橋〈在城北十里跨白石溪〉塝曲橋〈在城北十八里跨靈泉溪〉洛陽橋〈在城北二十里跨錦溪〉灣橋〈在城北三十里跨芒涌溪〉作邑橋〈在城北三十八里跨陽溪〉牧牛橋〈在城北四十里跨萬花溪〉院塝橋〈在城北四十五里跨霞移溪 本朝雍正五年澗水泛涌橋盡衝沒知縣羅忻捐俸重修提督郝玉麟助成之修石為梁長一十六丈〉峩崀橋〈在城北五十里〉波羅橋〈在城北七十里〉趙州 通濟橋〈在城東街明天順間百户胡璽州人蘇忠等建〉東山橋〈在城東一里明嘉靖間州人李載陽建〉見山橋〈在城東門外一名孝友橋明萬厯間州民翁秀建〉彩雲橋〈在城東南六十二里明萬厯間雲南縣義官楊舟建〉天津橋〈在城東南一百里彌渡市巡檢司西明萬厯間通判黄若金建〉二河橋〈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明生員楊本榮建本朝順治十六年里民金殿相募修〉永安橋〈在城南門外明𢎞治間楚雄府同知陳寳建〉槽溪橋〈在城南一里明𢎞治間僧志覺建〉水磑橋〈在城南二里明嘉靖間知州潘大武建〉北橋〈在城南七里〉獅子橋〈在城南十里北橋之南二橋俱知州潘大武建〉鎮龍橋〈在城南五十里 本朝康熙五十一年州民李正春建〉嘉樂橋〈在城南六十里白崖加買舖明萬厯間知州沈奎燦建〉甸中橋〈在城南六十餘里跨赤水江明萬厯間州人楊文玉等建〉鐵柱坪橋〈在城南八十五里亦赤水所經明萬厯間建〉大莊橋〈在城南一百五里明萬厯間州民史青髙印玉建〉鎖雲橋〈在城南一百三十里跨彌渡大河 本朝康熙六十一年知州陳士昂建〉尚義橋〈在城西南六十里定西驛嶺西明州人盛鉞建〉雙橋〈在城西南一百里明萬厯間里民翁德敬建〉磨盤橋〈在城西北三十里明時里民陳輔建〉太平橋〈在城北門外明嘉靖間千户時雍建〉神莊橋〈在城北二里明萬厯間知州莊誠建〉鄒官橋〈在城東北一里州民鄒廷文建〉雲南縣 孔仙橋〈在城東二百里明時邑民孔全建因名孔全橋後改今名〉赤水橋〈在城東南五十里明時建〉大板橋〈在城南二十五里明指揮賴鎮建 本朝康熙十年邑人趙爭先趙昌先捐修石橋〉倚江橋〈在城西南八里明時建 本朝康熙五十六年知縣伍青蓮捐修又名萬年橋〉鄧川州銀橋〈在城東六里明萬厯間舉人楊韶建〉龍橋〈在城東九里明𢎞治間同知程永亨建嘉靖間易以石 本朝雍正八年知州施震重修〉元濟橋〈在城東六十里明萬厯間邑人王允昌建〉永鎮橋〈在城東六十里明萬厯間邑人王啟後建〉青索鼻橋〈在城東南十里明萬厯間舍人胡泉建〉三道橋〈在城北三里明天順間邑人蔣慶建〉德源橋〈在城北二十里明天順間邑人王綱建邑人楊富重修〉左所橋〈在城北二十三里明萬厯間邑人王經捐建 本朝康熙五十二年重修〉三善橋〈在城東北十五里明萬歴間邑人王懋和建〉浪穹縣 沂水橋〈在城内南街明𢎞治間夀官蕭春建子生員蕭茂重修〉蒲江橋〈在城東一里明萬厯間邑民趙明昇建〉分水橋〈在城東四里明萬厯間知縣張廷柏建〉大營橋〈在城東四里明義民張崇志建〉通濟橋〈在城東八里 本朝里民朱倫等重修〉廣濟橋〈在城東三十里明屯民李文華建〉通寧橋〈在城東南三里明嘉靖間耆民李敏楊綸等建〉東滙橋〈在城東南十五里 本朝康熙年間僧宗印建〉南江橋〈在城南四里一名見龍橋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覆以屋更名福夀橋〉滙川橋〈在城南十五里一名寧津橋明檢校王淵耆民楊廷柏建原係木橋 本朝康熙三十一年本府通判黄元治易以石〉猢猻橋〈在城西南十五里一名猿江橋明嘉靖間縣丞鮮春建後邑人李友蘭修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僧裕量重募修〉賓川州南薫橋〈在城南永安門外一名南津橋明嘉靖間知州朱官重建〉天保橋〈在城西南〉
〈二十里〉吳公橋〈在城西三里明嘉靖八年知州吳仲善建〉龍津橋〈在城西六十里跨横溪〉雪隂橋〈在城西九十里雞足山之麓一名洗心橋〉㳎溪橋〈在城西北二十里〉攬溪橋〈在城西北三十里明里人李翔雲建〉通南橋〈在城北四里〉知政橋〈在城北五里跨納六溪明萬厯間知州王思珩建〉通江橋〈在城北四十里通金沙江孔道〉桑園橋〈在城北七十里〉龍門橋〈在城北一百二十里松明村南〉五葉橋〈在城東北九十里一名百接橋〉雲龍州 蘇溪渡〈在城西七十里瀾滄江渡口明萬厯間知州周憲章置大船並修船費〉小渡口〈在城西北八十二里船制如蘇溪〉雲龍橋〈在署前跨沘江一名砥柱橋寛一丈長十五丈絙以鐵索上覆瓦屋十六間明萬厯末知州周建章修建 本朝康熙十二年州生員趙宗鵬董允升募修雍正四年知州陳希芳重修〉瓦草河橋〈在城南十五里本朝康熙五十八年知州李元英重修〉利濟橋〈在城西十五里 本朝康熙三十八年知州顧芳宗重修〉永清橋〈在城西八十里里民公建〉靖北橋〈在城西八十三里〉古吉橋〈在城西九十二里〉諾鄧橋〈在城北四十五里跨諾江 本朝康熙五十四年知州王𣻜重建上架屋〉果郎橋〈在城北四十五里 本朝雍正十年知州徐本僊重建〉藤橋〈在城北一百一十里〉板橋〈在城北一百八十里跨沘江覆以瓦屋〉瓦工河橋〈在城東北十里 本朝康熙五十一年攝州事大理府同知朱鈞重建〉木𤓰籠橋〈在城東北二十五里 本朝雍正十一年知州徐本僊重建〉普渡橋〈在城東北四十里 本朝雍正六年知州陳希芳重建〉闗坪橋〈在城東北七十里跨帶河 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州徐本僊重建〉
楚雄府
楚雄縣〈附郭〉 青龍橋〈在城東五里明萬厯間客民徐應中建 本朝康熙五年總兵馬寧知府史光鑑捐修二十四年總兵牛鳯翔知府牛奐重修五十四年知縣陸坦續修〉延夀橋〈在城東十里知府牛奐重修〉石頭河橋〈在城東十五里 本朝康熙四十六年邑人公建〉凌虛橋〈在城東三十里明𢎞治間知府邵敏建萬厯二十九年推官陳以曜重修〉濟渡橋〈在城東三十里凌虛街腰站向無橋梁以船濟渡本朝康熙五十六年知府張嘉頴捐建石橋土縣丞楊世勲董成其事〉濟生橋〈在城東四十里 本朝康熙四十九年典史雒永禧重修〉大壩橋〈在城南二里 本朝康熙五十年邑人公建〉馬家橋〈在城南五里 本朝康熙四十八年村民公建〉霜橋〈在城西二里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知府牛奐捐建〉石橋〈在城西十里 本朝康熙四十七年邑人公建〉木蘭村橋〈在城西十五里 本朝康熙五十年邑人楊毓和建〉金家橋〈在城西十五里 本朝康熙十年邑人公建〉彩雲橋〈在城西二十里本朝雍正二年提督郝玉麟建〉清水橋〈在城西三十里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邑人公建〉濟川橋〈在城西四十里 本朝康熙四十八年邑人公建〉吕仙橋〈在城西五十里〉德勝橋〈在城北門外 本朝雍正八年知府儲之盤捐貲率耆民王作賓等建〉中渡橋〈在城北二里 本朝康熙五十年耆民許志能募修〉仁永橋〈在城北五十里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知府牛奐建〉鎮南州 天心橋〈在城内北巷口〉擢秀橋〈在城東門外〉黑泥橋〈在城東半里二橋俱明萬厯間知州尹為憲建〉長坡橋〈在城東二十里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監生李植建〉應嗣橋〈在城東南一里明萬厯間州民黄廷佐因祈嗣而建果應〉鎮川橋〈在城東南二里本朝康熙三十九年土州同段光贊建〉長夀橋〈在城東南三十里 本朝康熙三十年監生李〉
〈植建〉三元橋〈在城南一里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武舉徐乾元建〉石官橋〈在城南十里明崇禎間土州同段明柱建〉羊草河橋〈在城南六十里 本朝康熙間州民王永清等同衆修建〉䑕街橋〈在城西南二百里 本朝康熙七年客民趙英建三十八年客民金元勲武方侯等重修〉豐城橋〈在城西門外明天啟間知州盧伯寀建〉瑞應橋〈在城西五里即平彝橋明萬厯間知州周國庠建〉苴力橋〈在城西十四里〉白塔橋〈在城西三十里明萬厯間知州李茂魁建〉小橋〈在城西北五里〉永寧橋〈在城西北七里知州周國庠建〉南安州 天心橋〈在城内正街明洪武初總兵山士傑建〉永安橋〈在城東南四十里舊名妥梢係木橋本朝康熙四十六年知府盧詢知州張倫至易以石改今名〉濟川橋〈在城西南五里明萬厯間〉
〈知府邵敏建推官陳以曜修〉𢎞濟橋〈在城西南二百里 本朝康熙四十六年知府盧詢知州張倫至同建聯以鐵索上鋪石板〉迎恩橋〈在城西門外明洪武初總兵山士傑建〉小石橋〈在城西門外二里 本朝雍正二年州民蘇元枝建〉定逺縣 利濟橋〈在城東十五里 本朝雍正元年知縣孫爾振同紳士兵民建〉濟通橋〈在城東二十里明萬厯二十八年軍民同建〉觀音橋〈在城南三里 本朝雍正四年邑士民公建〉迎恩橋〈在城南三里〉永定橋〈在城南二十里二橋俱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知縣張彦紳建〉會基橋〈在城南二十里 本朝雍正五年邑民王天祥建〉石河橋〈在城南二十里明萬厯三年闔邑捐建〉北門橋〈在城北門外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知縣張彦紳捐建〉雙橋〈在城北三里本朝康熙五十六年闔邑捐建〉拱極橋〈在城北三里 本朝康熙五十六年知縣孫爾振率衆捐建〉土河橋〈在城北十五里明萬厯三十年紳士軍民捐建〉天神橋〈在城北四十里本朝康熙五十四年闔邑捐建〉廣通縣 清風橋〈在城東門外三里明洪武間知縣王正建〉䝉七橋〈在城東二十里明嘉靖間堡軍徐昂建〉黑苴橋〈在城東二十五里明成化間黑苴軍民公建〉安樂橋〈在城東四十里捨資界明嘉靖間堡軍潘惠建〉廣濟橋〈在城東七十里明洪武間縣民陸芳建〉響水橋〈在城東七十五里響水箐底明成化間土巡檢蘇文昇建〉濯纓橋〈在城西門外明𢎞治間知縣蔣哲建〉明月橋〈在城西半里明成化間土官段鎰妻梅氏建〉通濟橋〈在城西五里明成化間知縣鄒傑建〉闗山橋〈在城西二十五里回蹬闗下明𢎞治間堡軍向榮建〉𥔲嘉 三麻架橋〈在治東八里哀牢山上覆板屋明景泰間知縣熊飛建嘉靖間知縣楊江永重修〉大江橋〈在治東六十里石羊厰舊有鐵索橋被水衝沒 本朝雍正六年南安知州張任詳請布政使張允隨發帑金委接任知州孫必榮管厰候補知縣郭治重建南北仍絙以鐵索上覆瓦屋旁䕶風簷〉魚裝橋〈在治東南二里〉麻戛橋〈在治東南十里〉鳯趐橋〈在治南八里 本朝雍正十一年州判羅仰錡重修〉清崗橋〈在鳯趐橋之上 本朝康熙三十年易門縣民蘇尚文建〉邦角橋〈在治南五十里 本朝康熙五十三年邑人黄光源建〉小江河橋〈在治南五十餘里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兵民公建〉麻紐河橋〈在治西十五里明𢎞治間知縣虎臣建嘉靖間知縣楊江永修〉虹龍橋〈在治北十里本朝康熙四十年楚雄縣生員楊世正母黄氏倡建〉黑鹽井 可渡橋〈在治東四十里本朝康熙六十一年本井候選州同李恪建〉小石橋〈在治東南五十里羊毛闗下本朝康熙三十九年商人祝明建〉永盛橋〈在治東南七十五里沙矣舊 本朝康熙四十五年提舉沈懋价建木橋後傾圯六十一年本井監生梁翊材建造石橋改名永夀〉惠逺橋〈在沙矣舊提舉沈懋价建〉馬施橋〈在治西南半里明天啟元年提舉馬良德建〉永濟橋〈在治西舊名五馬橋為鹽運孔道元大德元年建後屢修屢壊 本朝雍正九年驛鹽道張无咎詳請總督髙其倬巡撫張允隨發帑金七千兩委提舉安鼎和知縣唐世梁督建易今名〉琅鹽井 永正橋〈在治東中街明嘉靖間井耆景正等倡修 本朝雍正三年提舉汪士進率衆重修〉玉帶橋〈在治東門内明萬厯間井耆楊永濂倡建 本朝康熙三十一年生員景貴春重修〉鹿鳴橋〈在治東三里本朝康熙十七年建雍正四年提舉汪士進率衆重修〉新建永濟橋〈在治東南四里本朝雍正十年提舉李國義建〉永康橋〈在治西里許 本朝康熙五十年提舉沈鼐建〉西石橋〈在治西北五里〉玉成橋〈在治北三里〉
姚安府
姚州〈附郭〉 飛虹橋〈在府儒學前明知府楊日贊建〉迎暉橋〈在城東門外一名九龍橋明萬厯間知府楊芝彬建〉駱家橋〈在城東一里明萬歴間里民駱升建〉鎮逺橋〈在城東五里 本朝康熙六十年鄉民周曰秀重修〉棟川橋〈在城南門外明𢎞治間知府王嘉慶重修〉惠通橋〈在城南五里大石淜〉如逵橋〈在城南十里二橋俱明知府馬自然建〉仁和橋〈在城南十里 本朝順治十七年鄉人黄玉倡建〉廣濟橋〈在城南十二里明嘉靖間里人劉福倡建〉石泉橋〈在城南十五里明崇禎間僧普利募建〉匯泉橋〈在城南二十里明洪武間建〉連塲橋〈在城西三十里明萬厯間知府李贄建〉蜻蛉橋〈在城西北一里明𢎞治間知府王嘉慶重修〉拱辰橋〈在城北門外明萬厯間署知府李敬可建〉望川橋〈在城北二十里明萬厯間建〉普利橋〈在城東北二里一名朱家橋本朝順治八年州人公建康熙五十四年䕶府任中宜重修〉濟川橋〈在城東北十五里〉大姚縣 廣運橋〈在城東三里〉承恩橋〈在城東十里〉春溪橋〈在城南門外〉迎恩橋〈在城南八里〉大通橋〈在城西五里〉利濟橋〈在城北五里〉白鹽井 行春橋〈在治東一里舊名神喜橋又名榮春橋 本朝康熙四十八年提舉鄭山捐建雍正六年提舉劉邦瑞重修〉新橋〈在治南一里 本朝康熙三十八年竈民王神武建〉環龍橋〈在治南一里 本朝雍正七年提舉劉邦瑞重修〉五馬橋〈在治南一名利鹽橋明崇禎間提舉沈昌祐建 本朝雍正六年提舉劉邦瑞重修〉寶泉橋〈在治西一里舊名慈潤橋 本朝康熙五十二年提舉鄭山修〉萬安橋〈在治北一里 本朝康熙二十七年提舉夏宗堯建〉清水橋〈在萬安橋西〉鎖鎮橋〈在治北二里〉孔仙橋〈在治北四十里舊係孔姓建後圯道人袁見空重建易木為石本朝雍正七年提舉劉邦瑞重修〉
永昌府
保山縣〈附郭〉 潞江渡〈在城東南一百里明嘉靖間兵備道潘潤造巨舟可渡百人兩岸建官㕔憩息〉雙橋〈在城内東街南北分衢兩橋相對因以得名〉昇陽橋〈在城東門外〉鎮南橋〈在城東南門外〉枯柯鐵索橋〈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明天啟間建 本朝康熙四十七年知縣金銓重修六十一年知縣李方華建亭七間於上〉衆安橋〈在城南七里跨沙河下流為永騰通衢明洪武二十三年指揮胡淵建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總兵偏圖重修〉龍泉橋〈在城西南門外〉仁夀橋〈在城西北門外〉拱北橋〈在城北門外〉濟安橋〈在城北五里即五里橋〉東津橋〈在城北二十里〉北津橋〈在城北二十里三橋俱明洪武十五年指揮李觀建〉霽虹橋〈在城北八十里跨瀾滄江蜀漢武侯南征始架木橋以濟師元元貞間也先不花西征易以巨木後圯用舟渡明洪武中鎮撫華岳鑄二鐵柱於石以維舟成化中僧了然募化建橋以鐵索繫兩岸上蓋以板為亭二十三楹題石壁曰西南第一橋 本朝康熙二十七年總兵偏圖増修〉鳯鳴橋〈在城東北一百二十里沙木河〉騰越州 迎恩橋〈在城東門外〉中橋〈在城東三里〉龍川江橋〈在城東七十里前經燬壊 本朝雍正元年知府林世俊副將孫𢎞本知州楊之盛同建〉血戰橋〈在城東一百二十里全勝闗外明時叅將鄧子龍破緬酋於此〉龍洞橋〈在城西南五里〉凌雲橋〈在城西二里〉通津橋〈在城西二里明嘉靖八年百户郝昇増修〉三合橋〈在城西十里〉大板橋〈在城北五里〉天生橋〈有三一在城北二十五里打苴一在城北四十里清水河一在城北六十里灰窰〉永濟橋〈在城北五十里本朝康熙四十年知府羅綸同知李文淵副將張有鳯知州唐翰弼同捐建〉界尾橋〈在城北六〉
〈十里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知州唐翰弼捐重建〉瓦甸橋〈在城北七十里〉永平縣九渡橋〈在城東六里〉保塲橋〈在城東九里〉勝備橋〈在城東一百二十里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知縣薛采建雍正七年知縣胡正笏重修〉雲龍橋〈在城東南一百九十里䝉化永平交界之所漾水濞水雒馬水匯流於此舊例永七䝉三修理 本朝康熙三十年提督諾穆圖建引鐵索梁上覆瓦屋製頗堅麗〉太平橋〈在城南門外半里許 本朝康熙五十七年知縣馮慶長建雍正九年知縣胡正笏捐修〉通津橋〈在城南門外半里許〉西山橋〈在城西半里〉安定橋〈在城西十五里〉廣濟橋〈在城西三十里〉花橋〈在城西四十里〉雙橋〈在城北十里即雙匯橋〉
鶴慶府
金沙江渡〈在城東一百三十里〉跨鰲橋〈在城内龍溪書院前舊有跨鰲坊明隆慶間知府周集建〉東山橋〈在城東五里跨漾弓江以木為之明時鄉民公建〉迎貴橋〈在城南門外半里一名迎恩橋明知府王昻建〉新生橋〈在城南門外一里明軍人孫翬建〉落鐘橋〈在城南門外五里〉鶴川橋〈在城南十里明知府劉珏建〉永濟橋〈在城南十五里〉石固橋〈在城南十五里二橋俱明舉人孫翰建〉利川橋〈在城南十八里〉通濟橋〈在城南十八里一名通津橋二橋俱明知府周集建〉金登橋〈在城南二十里跨漾弓江明時鄉民合造〉三莊橋〈在城南三十里本木橋 本朝康熙五十年土通判髙浤易以石〉天生橋〈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觀音山橋〈在城西南一百二十五里二橋俱明知府劉珏建〉鎮逺橋〈在城西門外明知府周集建本朝順治間郡民吳琨重修〉 周官屯橋〈在城北門外七里明郡民吕文聰建〉象跪石橋〈在城北十里一名大板橋明知府林遵節建〉大龍溪橋〈在城北十五里一名大龍潭橋跨漾弓江明時鄉民公建〉逢密橋〈在城北三十五里〉劎川州 伽藍橋〈在城内北街伽藍祠門前明崇禎間郡紳楊廷幹建〉勸農橋〈在城東一里跨巖塲江水 本朝順治十三年士民公建〉上大橋〈在城東三里跨合惠江為鶴慶路所經明洪武間士民公建〉下大橋〈在城東三里一名金龍橋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耆民李三材募建〉邵家橋〈在城東三十五里清水江 本朝康熙五十年州人邵輝建〉永渡橋〈在城南十里明萬厯間郡庠生楊悰楊愫楊懏同建〉海虹橋〈在城南十五里跨海尾河水明天啟間耆民王國柱寸受根等募建〉迴龍橋〈在城南三十里跨迴龍溪 本朝康熙八年知州劉啟復建〉桃羌橋〈在城西南三十五里跨老君山河明楊悰楊愫楊懏同建〉寺登橋〈在城西南七十里舊係木橋 本朝雍正四年郡庠生羅天爵尹啟昌耆民段佩衮王映虬等易以石〉加平橋〈在城西南九十里〉上羊層橋〈在城西三十五里跨老君山河本朝雍正二年耆民尹聨甲等募修〉迴流橋〈在城西一百二十里求仁甸為運鹽路所經舊係木橋 本朝康熙六十年耆民李萬夀等募建以石〉巖江橋〈在城北半里為麗江中甸所經本朝康熙四十七年耆民趙應綿等修〉小石橋〈在城北二里為麗江中甸所經明舉人羅為黼建〉廣濟橋〈在城北八里明洪武間士民公建〉平濟橋〈在城北十二里跨石菜渠一名巔塲橋 本朝康熙四十七年耆民趙邦憲建〉利濟橋〈在城北十二里河頭江上 本朝順治十八年士民公建〉永濟橋〈在城北二十五里跨于木河為麗江中甸所經 本朝康熙四十七年士民公建〉獅子橋〈在下羊層為蘭州所經 本朝康熙十一年建雍正二年重修〉維西 其宗渡〈在治東北二百里金沙江 本朝雍正十年通判孫光禄造渡船一隻置水手五名〉奔子欄渡〈在治東北六百里舊設渡船〉溜筒江渡〈在治西北五百餘里浪滄江春冬設船以渡夏秋以篾索懸夾岸用溜筒繫人以渡〉合江橋〈在治西一百二十里〉姑拉崖橋〈在治西北二百二十里二橋俱本朝雍正十年通判孫光禄叅將劉瑛同建木橋〉
順寧府
瀾滄江渡〈在城東北八十五里舊設小舟 本朝雍正三年知府范溥造大船改渡下流稍近十里〉黑惠江渡〈在城東北一百八十里赤龜山下〉泗水橋〈在城東門外本朝康熙二十二年知府劉芳聲建雍正二年里人又别建石橋於此橋之西〉迎春橋〈在城東一里 本朝康熙四年知府米璁建後知府董永芠署知府陳之瑋相繼修〉宣德橋〈在城東南二里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知府劉芳聲建五十四年知府殷邦翰重修〉來順橋〈在城南四里本朝康熙三十八年知府董永芠建〉歸化橋〈在城南十五里 本朝康熙七年知府許𢎞勲重修〉順濟橋〈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阿度吾里本朝雍正三年經歴沈應俞建〉來逺橋〈在城西南阿度吾里本朝康熙二十八年知府徐欐建〉李家橋〈在城西北五十里明郡人李氏建〉濟川大
橋〈在城西北一百四十里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知府董永芠建〉濟虹橋〈在城西北二百里俗名枮柯橋明萬厯間知府李忠臣建挽以鐵索復圮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知府董永芠重修〉衢亨橋〈在城北門外明崇禎十七年知府曾瑞來建〉小橋〈在城北一百四十里〉猛家橋〈在城北一百六十里又名大橋明崇禎間知府曹巽之建本朝康熙六十年知府趙承燾重修改名興善橋〉瑞虹橋〈在城東北半里鼔山下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知府徐欐建〉迎恩橋〈在城東北二里明崇禎六年知府王政建 本朝雍正三年知府范溥改木以石〉右甸大橋〈在城東北一百里明崇禎十五年通判謝天禄建本朝康熙三十七年知府董永芠重修〉 獅子橋〈在城東北一百二十里阿魯司北 本朝康熙五十八年里人同建〉史力橋〈在城東北一百五十里阿魯司北 本朝康熙五十七年里人同建〉來宣橋〈在城東北一百八十里俗名小江橋跨濞溪江通䝉化路初為藤橋後易以木 本朝康熙七年知府米璁重修長九丈兩端挽以鐵纜上覆瓦屋二十一間五十四年知府殷邦翰重修〉克馬橋〈在城東北一百八十里本朝康熙二年知府米璁建〉歪泥橋〈在城東北二百五十五里通永平路本朝康熙二年生員馮嘉訓捐修〉雲州漫乃江渡〈在城東一百里阿輪山邊通景東要津〉神舟渡〈在城北一百二十里〉
〈路通蒙化〉富春橋〈在城東五里 本朝雍正三年知州吳元鏊捐修〉廣徳橋〈在城南十里即鎮水橋 本朝康熙三年知州刁飛龍捐建雍正元年知府范溥同貢生劉次薇等重修〉新惠橋〈在城南十二里即南橋以鐵索架梁 本朝康熙間邑人公建〉猛賴橋〈在城南一百二十里即大藤橋與小藤橋俱為往來要津日久漸廢本朝雍正二年知州吳元鏊捐俸易藤以木〉邦洪橋〈在城南一百三十里交耿馬界舊傳土人張氏建 本朝雍正元年知府范溥捐修〉猛底橋〈在城南二百五十里即小藤橋〉永鎮橋〈在城北三十七里溫崩地方〉長安橋〈在城北四十里〉馬四河石橋〈在城北四十八里〉
永北府
金沙江渡〈有三上渡在城西北一百五里紫里接麗江界中渡在城西南一百八十里舊順州板橋接鶴慶界下渡在城南一百二十五里金沙江口舊係索錢過渡行人病涉 本朝雍正十三年署府江嶠孫詳請置買渡夫贍田一百六十畝勒石永為官渡商賈稱便〉碧溪橋〈在城東三里觀音箐〉永濟橋〈在城東南五十里〉來薰橋〈在城南門外〉海河橋〈在城南八十里〉起文橋〈在城南八十里清水驛〉累功橋〈在城南一百里滿龍伍〉三渡河橋〈在城南一百三十里〉濟江橋〈在城南一百三十里陶營〉通江橋〈在城南一百五十里金沙江〉民功橋〈在城南二百里金江外舊名龍門橋久圯 本朝雍正八年知府石去浮捐建〉永安橋〈在城西十五里〉梁官橋〈在城西二十里〉馬武橋〈在城西三十里〉沈官石橋〈在城西三十里〉永清橋〈在城西三十五里〉前所橋〈在城西四十里〉星馬橋〈在城西四十里〉陳廣橋〈在城西四十里〉拱極橋〈在城北門外〉通川橋〈在城北五里〉天生橋〈在城東北三里〉
麗江府
金沙江渡〈在城北四十五里阿喜汛出中甸要路設有渡船〉東員橋〈在城東南五里跨清溪雪山二水〉萬鈞橋〈在城南門外 本朝康熙六十年通判程廷偉建〉萬子橋〈在城西門外半里跨玉河 本朝雍正六年教授萬咸燕重建〉青龍河橋〈在城西十五里束河里〉吉祥橋〈在城西二十里白沙里北跨清溪〉雙石橋〈在城西北一里〉鐵橋〈在城西北三百里舊巨津州界内跨金沙江考建橋時或云吐蕃或云史萬歲及蘇榮或云南詔閣羅鳯與吐蕃結好時置吐蕃嘗置鐵橋節度後異牟尋歸唐與韋臯合兵破吐蕃斷鐵橋即此所跨處穴石錮鐵為之冬月水清俯視猶見鐵環〉
䝉化府
衍洋橋〈在城東三里舊名嵯𡷙橋 本朝康熙間郡人張錦重修〉聚仙橋〈在城東五里一名元珠橋明郡人王德清建後圯本朝康熙六十年僧維智募修〉錦溪橋〈在城東南一里明初郡人魏忠建萬厯間郡人朱鳴時修〉封川橋〈在城南十五里陽江所經一川之水匯流於此為南路要津〉興隆橋〈在城南七十里羅求塲下 本朝順治間蜀人周士昻重修〉平彞橋〈在城南一百里舊定邊縣治前〉永濟橋〈在舊定邊縣驛南明成化間建〉陽江河橋〈在舊定邊縣境内 本朝康熙年間知縣邱嶠新建〉永春橋〈在城西二里横跨陽江為西路要津明嘉靖間郡紳張文烈建 本朝雍正七年同知顧朝俊重修〉四十里橋〈在城西北一百里接趙州界架木為梁覆以瓦屋又名天威逕舊例蒙七趙三不時修理〉永濟橋〈在城北七十里明萬厯間通判薛希周建〉雲龍橋〈在城北一百八十里詳見永平縣〉和㑹橋〈在城東北大小禾里村 本朝康熙四十年郡人馮光前建〉
景東府
船口渡〈在城南〉溯瀾橋〈在城東一里長二百尺寛十尺餘上覆以瓦舊有橋圯 本朝康熙五十七年同知黄叔琪倡衆修建〉向明橋〈在城南六里〉孔雀山石橋〈在城南十五里〉清涼橋〈在城南二十里〉蠻倉橋〈在城南三十里〉開南橋〈在城南四十里〉者吉橋〈在城南七十里〉蘭津橋〈在城西南一百里兩岸峭壁揷漢江流飛急以鐵索扣南北岸為橋相傳漢明帝建明永樂間重修〉通化橋〈在城北一里明洪武二十三年建〉新橋〈在城北六里〉水寨橋〈在城北十六里〉大壩橋〈在城北十八里〉新站橋〈在城北八十里 本朝康熙九年同知胡向極捐俸重修〉
雲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雲南通志巻七
學校〈附書院 義學書籍〉
滇南建學肇自漢時張盛受業長卿尹許執經中土滇之文風由此漸啟然地居天末百蠻雜處椎魯寡文即向者志學之士家鮮藏書欲其博綜今古窮源探本勢有未能我
朝
聖相承敦尚正學尊崇
先師追王五代俎豆馨香教澤洋溢西南學者益勃然奮興思誦法聖賢講肄經術而節制重臣廣宣徳意復置四庫書於華山書院俾得肆力討求今
皇上又加意膠庠優恤師儒増其品秩以隆表率且諭學者濯磨文體必衷理道自茲以往士將明體達用蔚為國華金碧蒼洱之區不且彬彬然追踪鄒魯矣乎志學校書院義學書籍附焉
後漢章帝元和中蜀郡王追為益州太守政化尤異有神馬四匹出滇池河中甘露降白烏見始興起學校
唐元宗開元三年盛邏皮立孔子廟於國中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命雲南諸路皆建學以祀先聖二十九年四月設雲南諸學校以蜀士充教官先是至元六年中書省定學制頒行之命諸路府官子弟入學上路二人下路二人府一人州一人餘民間子弟上路三十人下路二十五人願充生徒者與免一身雜役以譯寫通鑑節要頒行各路俾肄習之
成宗大徳五年定生員散府二十人上中州十五人下州十人 元貞元年命有司割地給諸路䝉古學生員廩餼
明洪武十八年令雲南所屬生員有成材者從便選貢永樂十年雲南左叅政吕明善請設武定尋甸廣西三府學從之上曰學校風化所係人性之善蠻夷與中國無異特在上之人作興之耳六月癸亥賜國子監琉球國雲南四川官民生懐得等一百三十六人夏布藍衫靴縧
正統二年増雲南儒學師生廩米 十年令提學官教官考選生員年四十以上不諳文理者廩膳十年以上送吏部六年以上送附近布政司増廣十年以上送本布政司直𨽻送本府俱充吏六年以上竝鄙猥殘疾者悉黜為民雲南貴州免考 十四年令揀選軍戸送學習武舉業
景泰二年令雲南貴州軍民生兼考補廩膳照例科貢
天順六年命廷臣舉有學行者提督學校以邵玉任雲南學政
成化十七年設廣西府學
隆慶二年設武定府學
萬厯四年定廣西四川雲南等處凡改土為流州縣及土官地方建學校者令提學嚴查果係土著之人方准考充附學不許各處士民冒籍濫入
本朝順治十八年准雲南省土司應襲子弟令各該學教訓俟父兄謝事之日回籍襲職其餘子弟併令地方官擇文理稍通者送提學考取入學先是順治四年直𨽻各省分大中小學大學取生員四十名中學三十名小學十二名又定直省各學廩生府學四十名州學三十名縣學二十名衛學十名増廣生額數同九年定每鄉置社學擇文義通曉行誼謹厚者充補社師免其差役量給廩餼優贍提學按臨查考又題准刋立臥碑置明倫堂之左永為遵守至十五年定童生額數取進大府二十名大州縣十五名小學四五名
康熈六年設開化府學竝教職 九年定各州縣童生中學十二名小學七八名 二十二年定雲南土司子弟竝土人應試附於雲南等府三年一次共考取二十五名 二十五年以社學冒濫令提學嚴行查革 五月頒
御書萬世師表匾額於學宫 三十一年設師宗雲州新平定邊元謀五州縣教職增馬龍州寧州呈貢縣入學額照中學例取進十二名 三十四年頒
御製
先師孔子及顔曾思孟贊於學宫立石 四十一年頒御製訓飭士子文於學宫立石 五十三年
詔天下學宫升朱子木主於十哲之次 五十五年進
宋名臣范仲淹於先儒之次
雍正元年崇封
至聖先師五代王爵各直省府州縣建
崇聖祠 二年六月增雲南各州縣歳科試取進文童額數昆明宐良南寧通海河西河陽太和浪穹保山楚雄十縣安寧晉寧尋甸建水石屏新興趙州鄧川劍川騰越十州各五名呈貢蒙自雲南三縣陸涼霑益寧州阿迷賓川五州各三名和曲州四名黑白琅三井准其設學俱照小學例各取進八名分定遠縣訓導駐黑井大姚縣訓導駐白井姚州訓導駐琅井 増祀明儒羅欽順 本朝儒臣陸隴其於東廡先儒之次 三年十一月
詔天下地名姓名有同
至聖先師諱者即改為邱字讀作期音 十二月頒御書生民未有匾額於學宫 設威逺同知取進童生額數二名未設教職附元江府學考課 五年設東川昭通府鎮雄州永善縣教職取進童生額數東川昭通各十名鎮雄永善各八名 七年設普洱府學分元江府訓導駐其地取進童生八名
雲南府
廟學在五華山右元至元間總管張立道建兼置學舎平章沙木斯迪音拓之後廢明洪武初西平侯沐英因舊址建廟學景泰間巡撫鄭顒建成徳達材二坊天順五年都督沐瓚以次興修𢎞治十五年巡按何琛建講堂聚奎樓増置號舎嘉靖十年建啓聖祠敬一箴亭及視聽言動心五箴碑萬厯元年巡撫鄒應龍鑿泮池十八年知府易以㢲重修殿廡四十年巡按鄧渼提學黄琮以縣學廟附於府四十三年巡撫周嘉謨提學張䦔遷建明倫堂崇禎元年知府王紹旦建文昌魁星二閣丁亥燬於兵遷建於長春觀
本朝康熈二十九年總督范承勲以規制未協同巡撫王繼文請仍改建今地合府縣廟學為一始置祭器樂器悉依闕里規制三十四年巡撫石文晟建
御製
至聖先師及四配贊碑亭五十八年教授侯以璋建魁星樓易舊魁樓為桂香樓祀文昌雍正四年總督鄂爾泰増備祭器十二年總督尹繼善巡撫張允隨督學呉應枚布政使陳𢎞謀重修并易琉璃瓦添備祭器樂器
昆明縣
廟學〈舊在府學西北𢎞治十六年巡撫林元甫巡按陳天祥建嘉靖十七年巡撫汪文盛以地卑濕遷於府學東南萬厯四十年合於府 本朝康熈二十三年總督蔡毓榮請以呉三柱偽宫殿改建廟學二十九年復附府廟〉
富民縣
廟學〈在縣臥雲山麓舊無學附於羅次明萬厯四十八年知縣韓位甫請專設學校天啓二年巡按楊春茂題建移府學訓導一員董之崇禎中設官建廟於郭外丁亥燬於兵 本朝順治十八年知縣李展翮於縣治内西北建廟竝啓聖祠康熈二十一年諸生楊繩祖等呈請遷於察院之廢署殿廡門坊一新四十七年知縣謝天璘復詳請改建今地雍正十二年知縣楊體乾重修増置祭器樂器〉
宜良縣
廟學〈在縣治正南雉山明𢎞治間始設學正徳四年知縣余志剛建廟於城西教之左萬厯八年知縣沈昌印改建城東北天啓四年知縣楊述明遷今地本朝康熈六年知縣趙映斗教諭馬任大建啓聖祠及鄉賢名宦祠旋遭兵燬二十八年知縣高士朗教諭王佐才增修大成殿兩廡啟聖祠魁星樓及左右齋房五十五年署縣黄澍移左丈許重建大成殿雍正十一年知縣朱干重修〉
羅次縣
廟學〈在縣東北隅明萬厯二十一年巡撫陳用賓始請設學遂於邑西北隅建廟年久傾圮 本朝康熙六年知縣李澦訓導陳起鯤遷於縣東羅陽書院就舊宇修葺三十二年知縣彭䡄移建今地三十八年知縣梁衍祚増修置俎豆樂器四十八年知縣謝曾祚重修竝移魁星閣於左雍正八年知縣任溫増建桂香閣於右〉
晉寧州
廟學〈在州治南明洪武十六年建廟於州治北之陽城堡正統七年遷今地𢎞治十七年知州喻敬鑿泮池丁亥燬於兵後署州錢象坤知州謝正及通庠重建 本朝康熈四十一年知州秦采改建大成殿啟聖祠五十二年署州任中宜増修鑿池樹坊規模始備雍正十二年知州鄒永馥重修〉
呈貢縣
廟學〈在縣治東北明𢎞治七年建嘉靖二十二年知縣何溫遷於學基之左明末兵火僅存大成殿 本朝康熈二年知縣趙申禧仍遷舊基四十三年知縣劉世熼重建規制悉備雍正九年教諭趙公亮重修〉安寧州
廟學〈在州治北元大徳中建隨因兵燬明永樂元年知州李智明重建宣徳中土知州董福海重修後復燬 本朝康熈八年知州張在澤學正張經世同紳士修建雍正五年州紳士建魁星閣十二年署州鄒永馥重修〉
禄豐縣
廟學〈在縣郭外西山麓舊無學附於安寧州明隆慶元年邑人王昱始捐貲建學於縣治之北萬厯閒燬於兵學道黄廷寳守道汪克用遷建今地復為土酋焚燬 本朝康熈十一年知縣郭迪階訓導楊芳魁重建雍正二年知縣魏寳國建崇聖祠五年教諭董昌建魁星樓鑿泮池十一年知縣陳齊庶重修〉昆陽州
廟學〈在州治南明永樂元年建於月山左𢎞治十五年災正徳二年知州林昕即慈照寺改為之萬厯元年知州潘槐改建寳山門外十三年知州紀汝中改建拱極門外李官村天啟六年知州陶學修遷鳳儀山左崇正七年巡按姜思睿建造新城署州事本府通判王允中移建州治後旋遭兵燬 本朝康熈元年知州童復晊仍治舊城遂建於今地五十一年署州劉自唐拓址重建五十五年署州王克剛建東廡五十六年知州何大寵建西廡雍正四年知州臧珊建大成門名宦鄉賢祠五年署州李文炯修魁閣八年知州劉際平建崇聖祠〉
易門縣
廟學〈在縣治東明萬厯二十五年廵撫陳用賓題建旋以地勢卑狹改遷城南三十三年仍移於舊址明末兵燹傾圮殆半 本朝平滇後知縣李元禄訓導呉紹玉重修康熈三十四年知縣姜其垓拓地重建〉嵩明州
廟學〈在州治北黄龍山元至正閒建於州治西明嘉靖中知州狄應期遷於黄龍山右萬厯中知州余化龍遷於宗鏡寺前明末傾圯 本朝康熈九年學正李攀龍建黄龍山左四十年知州馬絳遠建啟聖祠四十二年知州雷御龍改建魁星閣明倫堂五十七年知州汪煚建尊經閣雍正十一年知州張浩移建今地規制悉備〉
曲靖府
廟學在府城東門内水閘口明洪武十七年建永樂景泰間先後重修萬厯七年巡按劉維建進賢樓明末悉燬
本朝順治十七年教官楊克猷李維鉉改建於舊衞基址康熈四十年知縣胡麟徴移建水閘原址知府周元功胥琇總兵陸進忠率紳士重修四十六年知府張道源樹左右坊建魁星閣五十年總兵馬天寵知府李雯建文明坊鑿泮池雍正五年總督鄂爾泰重修十三年知府王雲銘同知孫光祖署縣張浩倡建魁閣於東南隅
南寧縣
廟學〈附府廟〉
霑益州
廟學〈在州治南州舊在今之宣威明嘉靖二十八年巡撫顧應祥巡按林應箕建於舊州治南天啟七年移州治於交水建今地後遭兵燬 本朝康熙六年知州王作楫學正黄世椿修復五十一年知州呉節民率紳士重建雍正十一等年知州杜思賢金文宗先後重修〉
陸涼州
廟學〈在州治西舊衞址明嘉靖二十一年建於衞左歲久傾圯 本朝康熈八年署衞守備張名弼教授栁志沈遷今地五十五年知州杜珍移近南數十武以大成殿為崇聖祠雍正十二年知州呉柄重修置祭器樂器〉
馬龍州
廟學〈在州治南明嘉靖二十一年建於州治西南歲久傾圯 本朝康熈六年知府李率祖重修雍正三年知州黄士傑改建今地以舊大成殿為文昌宫雍正十二年知州周銓建崇聖祠魁星閣〉羅平州
廟學〈在州治東南隅明萬厯十五年府同知黄宇建州治北後燬於兵 本朝康熈七年知州王𢎞勲學正尹嗣陟即其址重建十一年知州張偀復修增置祭器三十一年知州孫士正始遷今地三十九年知州張含章建啟聖祠及明倫堂〉
尋甸州
廟學〈在州治西北舊為府學明正徳九年知府戴鰲建嘉靖六年燬於兵十一年遷於府治南隆慶二年復遷於府治東北 本朝康熈八年改府為州四十年署州任中宜改遷於城西玉屏山麓五十二年地震傾圯雍正三年知州崔乃鏞詳請遷建於西北舊址置祭器樂器十三年知州陳齊庶重修〉平彞縣
廟學〈在縣治左即舊平彞衞學明正徳九年建衞治右本朝康熈七年總督卞三元遷建衛治左二十七年裁衞歸府改為書院三十四年設平彞縣改為縣學三十八年知縣任中宜増建啓聖祠明倫堂竝門坊學舎〉
宣威州
廟學〈在州治南倉坡州舊有霑益州學久圯 本朝雍正五年設州八年巡撫沈廷正 題建〉臨安府
廟學在府治西元至元二十二年宣撫使張立道建泰定二年僉事楊祚增建至正十年平章王惟勤繼修明洪武十六年設儒學廟因之二十年通判許莘重修規制始宏敞宣徳間知府賴瑛建尊經閣𢎞治九年副使李孟晊知府陳盛置樂器十二年副使王一言知府王資良鑿泮池嘉靖十年副使戴書建啓聖祠二十年副使蔣宗魯建名宦鄉賢祠萬厯三年知府昌應時建文星閣雲路坊三十四年地震傾圯巡按周懋相會巡撫陳用賓分巡叅議康夢相重修悉燬於兵
本朝康熈十二年知府程應熊修建尊經閣明倫堂知州李澦修文星閣學正李大儒修景賢祠二十九年陞川東道知府黄明同署府事丁煒知府朱翰春始鑄祭器五十三年知州陳肇奎修泮池雍正四年知府栗爾璋建太和元氣坊八年教授夏冕移建文星閣於櫺星門内十年知府石去浮知州夏治源教授夏冕同郡紳蕭大成捐置樂舞器
建水州
廟學〈附府廟明初原無州學萬厯四十三年知州趙士龍請於巡按呉應琦題設州學仍附府廟〉石屏州
廟學〈在州治東元至正閒建燬於兵明洪武二十二年重建萬厯間知州蕭廷對建尊經閣天啟五年久雨大殿傾仆署州顧慶恩拓地重建 本朝康熈八年知州劉維世建櫺星門四十年知州張毓瑞重建尊經閣四十五年知州劉承啟重建啟聖祠雍正元年闔州紳士重建大殿兩廡名宦鄉賢祠義路禮門坊〉
阿迷州
廟學〈在州治東北明洪武間建於城東門外嘉靖間署州同知鄺民望遷於城北守備司署左後兵燬本朝順治九年重建雍正三年知州元展成改遷今地五年知州毛振翧重修〉
寧州
廟學〈在州治東明洪武二十六年建萬厯間知州王茂錫重修明末兵燹傾頽 本朝康熈五年知州嚴敬建啟聖祠十二年署州王存育建明倫堂五十年學正王清賢建櫺星門五十六年學正任瑛修兩廡及大成門雍正十一年代州事戴允成教官朱掌珠張上喆增修大成殿〉
通海縣
廟學〈在縣南城外秀山之麓明洪武二十五年知縣任暹即廢寺創建𢎞治十七年知縣余人俊拓基重建殿廡門坊樓閣祠堂悉備歲久傾圮 本朝康熈二十九年知縣魏藎臣重修雍正十一年知縣臧在莘署縣丁沄同闔邑紳士蔣讚等拓基重建大成殿崇聖祠乾隆元年丁沄建尊經閣〉
河西縣
廟學〈在縣治南元泰定間建於縣東北一里下村古城明洪武二十九年重建嘉靖十二年知縣呉紹祖改遷今地三十一年兵備道蔣宗魯重修歲久傾圮本朝康熈二十四年知縣楊汝楫訓導嚴以恭修葺雍正七年知縣戴允成重修置祭器樂器〉
嶍峨縣
廟學〈在縣城北明洪武時建於東門内天啟間知縣蔣恒盈移建今地 本朝康熈三十四年諸生楊文緒等重修大成殿雍正十三年知縣劉公鼎教官楊天堉呉懋才同紳士重建崇聖祠增修大成門名宦祠魁星閣〉
蒙自縣
廟學〈在縣治東明洪武二十七年建嘉靖元年推官江魚改修萬厯四十七年郡人尹廷俊建先儒祠天啟元年建文星閣歲久傾頽 本朝康熈二十年知縣孫居湜重修五十一年教諭侯以璋增修〉
澂江府
廟學在府治東玉筍書院舊址元大徳間總管固納建於金蓮山麓明正徳十二年知府童璽改遷暘浦山麓隆慶四年知府徐可久遷城於舞鳳山麓學隨建城東南隅萬厯三十一年巡按宋興祖復遷金蓮山麓明末兵燹經籍祭器雅樂無存
本朝康熈三年知府章爾珮重修六年通判婁出類建明倫堂九年知府馮甦置經籍四十一年知府黄元治以府學遠處東郊縣學形勢湫隘請改遷兩學合建於今地四十五年知府劉驪建明倫堂照牆五十一年郡人李發甲建徳配天地道冠古今二坊買學前民地以達街衢雍正十二年知府來謙鳴署知縣蔣雯建文明石坊雍正十三年知府來謙鳴東南城上建造魁閣
河陽縣
廟學〈附府明萬厯以前廟學未建諸生歸併府學天啓六年御史朱泰貞疏准建學知府李若金知縣賴子崇卜建於城之西北隅 本朝康熈三十六年知縣秦采鑄祭器四十一年知府黄元治詳請附於府廟縣廟改為蒼頡祠〉
江川縣
廟學〈在城南舊縣明嘉靖四十五年巡按劉思問奏建萬厯間知縣杜鳴陽馬有慶劉慤相繼增修崇正七年改遷縣治學隨改建於新城北隅 本朝康熈三十二年署縣徐瀛翥仍遷建今地以城北學大成殿為萬壽宫〉
新興州
廟學〈在州治東南明隆慶元年建於城東南三里萬厯間知州楊顯遷州治西隅嗣知州田一仁遷州治北隅後知州栁芳陽又遷州治東隅 本朝康熈四十八年知州任中宜遷建今地雍正十二年知州許廷佐重修〉
路南州
廟學〈在州治東關外明嘉靖三十五年署州周耿建萬厯二十五年知州鍾應麟建明倫堂啓聖祠及名宦鄉賢祠三十五年知州劉四教建尊經閣天啓元年知州馬鳴陽遷啓聖祠於尊經閣右鑿泮池 本朝順治十七年知州張臯謨訓導周爰謀同紳士捐修康熈五十年知州金廷獻學正李汝相重修〉
武定府
廟學在府治西門外獅山之麓明隆慶三年巡撫陳大賓奏建於府治東北天啓四年署印同知簡而可建魁星閣
本朝康熈十五年三月大成殿災署府王光祚重建二十五年知府王清賢建啓聖祠及兩廡兼置祭器樂器六十一年署府范溥改遷今地雍正九年知府朱源淳知州徐修仁增修十二年又移建明倫堂并增祭器樂器
和曲州
廟學〈附府廟〉
元謀縣
廟學〈在縣治東舊無學明天啓三年知縣齊以政建廟廡啓聖祠崇禎三年知縣范齊歐始詳請建學置官 本朝康熈二十二年知縣鄭光啓重建櫺星門兩廡泮池三十四年知縣莫舜鼐建啓聖名宦鄉賢祠明倫堂五十四年知縣王𢎞任拓地重修雍正八年知縣劉振斯重建殿廡規模較前倍為宏敞〉禄勸州
廟學〈在州治西明崇禎三年知州陳所養始建 本朝康熈五十一年知州石徳恒改舊殿為啓聖祠新建大成殿兩廡泮池明倫堂〉
廣西府
廟學在府治東北鍾秀山麓明成化間知府賀勳建萬厯間知府陳忠遷建東門外後知府蕭以𥙿遷建於竒鶴山下兵燹就圯
本朝康熈五年知府萬𥙿祚遷建於鍾秀山舊址規制具備置祭器樂器三十五年知府劉治中建明倫堂大魁閣改舊明倫堂為文昌祠雍正十一年知府周埰通判畢一謙重修并建 萬壽亭於廟東
師宗州
廟學〈在州治南門外明萬厯間知州伍揆文創建於城東北未設學官崇禎三年設官 本朝順治十六年裁附府學康熈十年移建今地三十三年復設教官雍正十年知州高錦重修〉
彌勒州
廟學〈在州治南門外明嘉靖間知州王業建廟於西城外天啟三年始建學設官知州沈仰遷建南門外即今地崇禎間燬知州魏起龍重修 本朝康熈四年知州王希聖遷建北門外二十七年知州朱點復遷建南門舊址雍正十一年知州張景澍倡建魁星桂香二閣櫺星門石坊置祭器樂器〉
廣南府
廟學在府城内舊無學
本朝康熈四十八年建雍正十一年知府吕大成重修元江府
廟學在府治東北明洪武二十六年建嘉靖四十年遷於府治北夷中向學者鮮諸生多以臨安府屬人充之教官亦僑寓臨城天啟三年始建元江學署於建水州學左以為師生講習之所
本朝順治十六年改土設流學署遷於府城内歲久多毁康熈九年知府潘士秀建大成門二十九年知府單世教授施發甲鑿泮池五十年知府章履成修建大殿及兩廡五十二年教授張鳳鳴陳冏伯建志道據徳依仁游藝四齋及居仁由義二坊雍正六年知府遲維璽教授楊薰增築月臺置祭器樂器演習樂舞九年知府祝宏教授楊薰改建櫺星門石牌坊増建月臺石欄杆
新平縣
廟學〈在縣城東北隅明萬厯二十一年知縣李先芬建不果設學 本朝康熈三十一年設學置官知縣祖澤灝重建雍正八九等年知縣曾應兆殷良棟先後重修〉
開化府
廟學在府東城外
本朝康熈六年設學知府劉訢創建大殿二十七年知府張仲信增建兩廡明倫堂三十二年知府沈寧建啟聖祠名宦鄉賢祠三十三年知府李錫鑿泮池五十二年訓導李春盛重修大成殿六十一年知府呉文炎建櫺星坊及兩廡雍正十二年知府宫爾勸知縣曹國弼重修建魁星閣及泮池牌坊置牌位祭器文山縣
廟學〈附府〉
鎮沅府
廟學在府城舊無學
本朝雍正十年巡撫張允隨
題准建廟設學
恩樂縣
廟學〈在縣城 本朝雍正十年巡撫張允隨 題建〉
東川府
廟學在府治南門外舊無學
本朝康熈四十二年尚隸四川始建廟設學雍正四年改隸雲南五年知府黄士傑教授趙淳改建崇聖祠竝建文昌閣魁星閣名宦鄉賢祠十一年知府崔乃鏞遷建學署
會澤縣
廟學〈附府〉
昭通府
廟學在府城南門内舊無學
本朝雍正六年總督鄂爾泰
題請設學建廟九年知府徐徳裕監督興工十三年捐建名宦鄉賢祠置祭器樂器
恩安縣
廟學〈附府〉
鎮雄州
廟學〈在州南門内明嘉靖中設教授萬厯元年土官隴安請建大成殿兩廡㦸門 本朝雍正六年改為州設學正廟制増修〉
永善縣
廟學〈在縣城内 本朝雍正六年總督鄂爾泰 題建〉
普洱府
廟學在府治南舊無學
本朝雍正九年巡撫張允隨 題建
大理府
廟學在府治南元至元二十二年叅政郝天挺建明正統間知府賈銓重修景泰間知府于璠增修大殿鑿泮池祭器咸具成化十五年知府蔣雲漢製雅樂正徳四年知府呉晟重修功未畢知府周憲同知胡瀚成之殿廡櫺㦸煥然一新十年地震殿廡傾圯知府梁珠修葺更闢地建尊經閣知府汪標改建階戺門垣更鑄聖像嘉靖三十九年同知高鏞買地拓泮池徙坊表建名宦鄉賢祠萬厯二十四年知府陳大期馮文盛於廟東建魁星閣明末兵燹殘毁
本朝康熈七年知府萬邦和二十三年知府王興禹相繼修葺然多未備二十九年提督諾穆圖叅議道畢忠吉知府李作楫同知傅天祥王文相通判黄元治知縣張泰交等倡議更新總督范承勳捐助之正殿兩廡大成門迴廊啓聖名宦鄉賢諸祠金聲玉振二坊及魁星樓文昌宫置備祭器樂器工歌羽籥無不備具
太和縣
廟學〈在縣治東明洪武二十七年建正徳二年巡按陳天祥知府呉晟以規制淺陋易民居拓之建後堂號舎嘉靖元年副使姜起龍建尊經閣隆慶六年僉事陳應春知府史詡鑿泮池 本朝康熈三十一年提督諾穆圖叅議道畢忠吉重修竝製祭器樂器雍正八年至十二年知縣羅忻駱大鵬唐世梁先後重修〉
趙州
廟學〈在州西鳳山之麓明洪武十八年建於治南正徳十年知州王宗器増修 本朝康熈九年署州李日生請改遷今地三十一年提督諾穆圖知州陳光稷州同易枚學正李北有大加修葺竝建文昌宫魁星閣五十三年署州張倫至改建崇聖祠雍正八年知州史增重建明倫堂十三年知州程近仁重修〉雲南縣
廟學〈在縣治内洱海衞左明洪武十八年建於縣之南郭成化五年御史郭瑞按察使曾景遷入城内今地命指揮呉鑑董其役萬厯間知縣劉廷齡重修本朝康熈十一年知縣徐芳昇及紳士重建魁星閣三十九年知縣王書重修四十九年知縣金世道改建魁星閣於明倫堂之前雍正十三年知縣李家俊重修〉
鄧川州
廟學〈在州南門内州凡數遷學亦因之元代建於中所㑹真寺後明洪武十七年遷於玉泉鄉成化三十二年巡按郭紳遷於象山之麓崇禎二年知州徐保泰遷於頂聖山距城五里荒僻傾圯 本朝康熈二十六年知州何琛學正周道治訓導段綖遷於今地知州張建徳李毓元施震先後重修并建東西兩坊〉浪穹縣
廟學〈在縣治西山之麓明洪武十八年知縣金文舉建於分司署址𢎞治六年叅政毛科病其卑隘遷今地歲久傾圯 本朝康熈元年知縣羅時昇重修二十四年知縣呉一鷺建雲路坊雍正十三年知縣呉士信重修〉
賓川州
廟學〈在州治西明𢎞治七年建嘉靖二十年知州呉仲善重修 本朝康熈十二年學正繆琰重建啓聖祠三十九年知州耿𢎞祚五十一年知州翟國桓先後重修〉
雲龍州
廟學〈在州治西北徳龍山之左明萬厯四十二年巡撫周嘉謨題請設學天啓四年知州周憲章始建廟於三七舊治崇禎間知州錢以敬遷州治於雒馬井本朝康熈二十四年知州張㶑卜遷今地規制未備四十二年知州顧芳宗重建雍正十年知州徐本僊重修并同前知州錢恒捐置祭器樂器〉
楚雄府
廟學在府治東明洪武十九年建成化六年巡按郭瑞叅政顧學遷於城東隅𢎞治十六年知府朱繼祖建號舎同知曾顯建講亭嘉靖六年知府祝𢎞舒仍遷於府治東舊址十六年知府李邦表建聚魁樓萬厯十八年兵巡道楊寅秋拓地增修明末毁于兵燹
本朝康熈六年知府史光鑑修葺十九年地震崩圯二十二年知府牛奐重建四十八年知府梁文煊重修殿廡門坊一新五十四年知府張嘉頴重修文昌祠魁星閣
楚雄縣
廟學〈舊在府學左明𢎞治十七年知縣范璋建泰昌元年知縣曾應龍復遷西門外鳳山之麓明末沙賊焚燬 本朝定鼎附於府廟〉
鎮南州
廟學〈在州治南明永樂七年建嘉靖四十四年知州區元晉改遷城東萬厯二十八年知州周國翔仍遷治南舊址明末燬於兵 本朝康熈二年知州彭程漢重建十九年地震傾圯二十二年知州岑鶴重修新建名宦鄉賢祠二十六年署州謝震製祭器四十二年知州陳元建兩廡雍正十二年知州王志曾重建崇聖祠〉
南安州
廟學〈在州治東明洪武二十七年建萬厯間知州尹理鑿泮池知州李翹建尊經閣後燬於兵 本朝康熈二年分巡僉事張道祥率紳士重修十九年地震傾圯二十一年知州唐之柏建啟聖祠二十二年知州周爰訪建名宦鄉賢祠二十七年署州周蔚造祭器四十七年知州張倫至建文明坊五十一年復同教官王孫澹杜浣建魁星閣雍正十一年知州孫必榮學正黄茂頴重修増置祭器〉
定遠縣
廟學〈在縣治東南明嘉靖二十六年知縣沈和建署縣劉名弼知縣謝表越民表相繼告成 本朝康熈二十二年知縣曹振邦重修建尊經閣名宦鄉賢祠四十一年知縣張彦紳鑿泮池雍正十一年知縣唐世梁重修〉
廣通縣
廟學〈在縣治東明嘉靖二十五年知縣呉習建署縣事吏目劉名弼知縣李第相繼告成萬厯中署縣事順州知州呉思温鑿泮池推官鄧林復置石坊後流寇焚燬 本朝康熈元年知縣楊象乾草創三年知縣張京魁增修五十四年知縣劉淑教諭樊于升訓導黄廷雋同邑紳士重建大成殿兩廡雍正十一年知縣楊登重修〉
黑井提舉司
廟學〈在司治東南明天啟間署事同知呉思温詳照各省鹽司事例建 本朝康熈三十八年提舉沈懋价重修〉
琅井提舉司
廟學〈在司治左明天啓間署事同知呉思温詳建於司治東 本朝康熈四年提舉簡髙改建今地四十九年提舉沈鼐修建啓聖祠〉
姚安府
廟學在府治南明永樂元年建嘉靖中知府王鼎呉嘉祥楊日贊相繼建堂齋門舎鑿泮池二十八年知府趙澍建啓聖祠萬厯十七年知府周希尹建尊經閣四十七年分守道李忠臣移文廟於明倫堂前移明倫堂於尊經閣前祭器經籍皆備後燬於兵
本朝康熈五年知府林本元教授王肅重修二十二年署州王治國葺廟廡立坊表二十九年知府丁煒增修五十年知府王廷琦知州管棆重修
姚州
廟學〈附府廟〉
大姚縣
廟學〈在城内東北隅明嘉靖二十五年知縣王佩建於治後崇禎間知縣陶學改遷於城西 本朝康熈五十年知縣陸應㡬同紳士移建今地〉
白鹽井提舉司
廟學〈在司治北原設社學竈籍諸生俱寄入府州學明崇禎間提舉楊燦輝詳請建學設官 本朝順治十六年裁學歸府殿廡漸傾後提舉趙大生嚴一詔相繼修葺四十二年署司衞淇建魁星閣六十年提舉孔闕 建名宦鄉賢祠雍正十三年提舉劉邦瑞紳士羅闕 重建崇聖祠大成門魁星閣尊經閣疏泮池增學署〉
永昌府
廟學在城内西北隅元時建於都元帥府西明洪武十五年建學因之十六年兵燹二十三年省府遂廢學二十七年命翰林秀才余子禧為武職軍民子弟師以鎮南門所署為館舎永樂十七年子禧倡建文廟於中正坊之西正統九年刑部侍郎楊寧征麓川駐此始於城内西北隅建金齒司學成化四年巡按御史朱暟建饌堂號舎大門十七年兵備副使王槐建興賢育秀二坊正徳八年訓導黄臨建坊表十五年兵備副使汪標鑿泮池建石橋嘉靖三年改金齒司學為永昌府學萬厯十三年知府陳嚴之建石坊於泮池南二十三年通判李紹芳推官童述先建敬一亭置祭器樂器後燬於兵
本朝康熈六年知府王家相重修後總兵周化鳳知府羅綸重修雍正十二年知府嚴宗喆捐修增祭器樂器
保山縣
廟學〈在府學南明嘉靖十一年巡撫顧應祥奏設十二年巡撫胡訓知府鄭冔建後知縣馬冕鑿泮池本朝康熈九年知縣呉士鯨重修雍正十年教諭太崇望建名宦祠十三年知縣張福昶重修建忠義祠增祭樂器〉
騰越州
廟學〈在州治南成化十六年巡按樊營叅將沐誠建騰越司立廟學嘉靖二年復州治即改為州學 本朝康熈三十三年生員胡銓倡議改建於騰越衞署四十四年知州唐翰弼學正段銓璋移建今地竝修魁星閣〉
永平縣
廟學〈在城内舊守禦署西明洪武二十六年命臨川葉學則為社學師始建文廟嘉靖三年知府嚴時泰疏請建學十一年巡按熊榮兵備潘潤即靈通寺址改建萬歴二十五年知縣蔡俊重修提學趙繼垣増修四十年遷西山土主廟之下四十八年復遷於舊址僅有大殿兩廡 本朝康熈八年知縣楊繼震重遷西山下建明倫堂三十一年知縣薛采仍遷城内舊址三十六年知縣姚孔鍹重建殿廡門堂雍正八年知縣胡正笏重修〉
鶴慶府
廟學在府治西南舊元化寺元時建於城東南二里明洪武十五年燬於兵十七年教授馬莊甫草創未備二十九年土同知高仲遷於府治南正統十二年知府林遒節拓而營之正徳二年知府劉珏建尊經閣十年地震傾圯十一年副使朱袞卜建今地知府呉堂次第修理隆慶二年知府周集改學門鑿泮池崇正四年廟災巡撫蔡侃督學邵名世知府陳開泰麗江土官木増重建
本朝康熈三年署府汪宗周修葺二十八年知府盧崇義設樂舞器修廟廡四十三年知府艾汝霖通判佟鎮教授熊兆鎰遷建啟聖祠明倫堂雍正十三年知府姚應鶴紳士黄天祐等重修殿廡文昌閣
劍川州
廟學〈在州治南明洪武二十三年州判趙𢎞良建𢎞治十四年地震傾圮十六年署事晉寧州同胡尚安重建正徳十年地震又圯嘉靖間通判彭蘭知州胡朝順李必昻方起念越名牧相繼拓基重建正殿門廡改舊大成殿為啟聖祠 本朝康熈二十七年地震盡圯知州張國卿學正董天工重修四十三年署州麗江通判孔興詢設禮器〉
順寜府
廟學在城南鳳山左麓明萬厯三十四年巡撫陳用賓檄知府余懋學建於府署之西
本朝康熈八年知府許𢎞勲遷建今地二十二年知府劉芳聲重修雍正十二年紳士陳玉瓚等重修雲州
廟學〈在州治南玉池明萬厯三十四年巡撫陳用賓檄建於舊城東南隅明末燬於兵 本朝康熈三年知州刁飛龍改建城北十一年署州舒暢建明倫堂雍正元年知州呉元鏊教官殷士元劉晟基重修雍正十年知州邵琦移建今地〉
永北府
廟學在城内東北瀾滄衞舊署明洪武十七年設北勝州學萬厯十八年知州劉九思遷於城西二十八年知州羅好仁學正王朝臣鑿泮池建坊後數年知州孫臺遷於城之東南明末兵燬
本朝康熈二年改於城内開化寺二十二年知州申竒猷遷於西門内舊鎮撫司署三十七年裁永寧併北勝州為府改北勝州學為永北府學四十一年改建於今地四十八年知府朱光宗建大成門鑿泮池六十一年署知府陳士昻建義路禮門二坊雍正八年知府石去浮易舊更新規制悉備
麗江府
廟學在府治北舊無學
本朝康熈三十九年通判孔興詢詳建於府治之東雍正三年知府楊馝教授萬咸燕改遷今地五年知府元展成建明倫堂八年知府靳治岐重修
䝉化府
廟學在府治東南明洪武中建舊為州學景泰間改為府天順間教授呉憲土知府左琳等市地增建成化十六年通判姜永錫建堂甃地土舎左輗義官張聰建尊經閣鑄祭器萬厯間通判薛希周鑿泮池後於四十七年廟災同知許尚重建歲久傾圯
本朝順治十六年教授李啓華重修啓聖祠康熙二十二年同知金標重修殿廡建名宦鄉賢祠土知府左世瑞建成賢養士坊三十一年同知楊天眷改建啓聖祠明倫堂雍正十一年同知朱粲英建魁星樓
景東府
廟學在府南錦屏山下舊為衞學明正統七年建於城外南倉井之西萬厯十五年通判尹學孔遷今地巡撫陳用賓奏改為府學明末猓寇焚燬
本朝順治十七年同知薛藎及紳士買徐指揮宅為廟學康熈二十一年署同知楚雄通判汪遴卿改建於城西玉屏山麓二十七年同知湯傳楷建明倫堂三十九年署同知徐曰忠仍遷於今地殿廡堂齋俱備雍正十一年同知徐樹閎教授張問政重修置祭器樂器
書院〈附〉
雲南府
五華書院〈在府治西北明嘉靖間巡撫王啓建久廢〉文昌書院〈在府西門外明隆慶間巡按劉翾建久廢〉昆明書院〈在府南門外慧光寺左 本朝康熈二十四年總督蔡毓榮巡撫王繼文建四十二年 御書育才二字頒賜置匾恭懸〉新建五華書院〈在府城内五華山麓 本朝雍正九年總督鄂爾泰建購置經史子集萬餘卷選士課讀〉雉山書院〈在宜良縣城内 本朝康熈三十二年知縣龍燦建〉碧城書院〈在羅次縣舊學址本朝康熈四十六年知縣謝曾祚建今暫作訓導署〉梅谷書院〈在晉寧州明隆慶間郡人王守約建久廢〉雲峯書院〈在安寧州北門外明嘉靖間知州王瓊建久廢〉泊陽書院〈在州西南舊三泊縣城内〉文明書院〈在禄豐縣治北明隆慶間合學公建久廢〉桂香書院〈在縣城内〉雲龍書院〈在縣學署左 本朝康熈三十年攝縣事曲靖同知蔡維寅建〉海春書院〈在昆陽州月山左麓明隆慶間建久廢〉信天書院〈在州署左 本朝順治十七年知州童復晊建今廢〉文昌書院〈在易門舊縣 本朝康熈十六年邑人趙文猷倡建〉聚奎書院〈在縣城南生員王昌業等公建 本朝康熈四十二年知縣王希聖雍正四年知縣丁人龍先後増修〉鹿元書院〈在嵩明州楊林驛東北明正徳間叅政劉鶴年建原名碧瀾萬厯間副使黄琮遷於驛北易名瑶華 本朝康熙七年提學道壽以仁遷於廢所城西南易名崇文四十九年布政使李華之遷於鹿元〉
〈山易今名〉龍泉書院〈在州邵甸里蘇海村 本朝康熈四十二年知州雷御龍建〉
曲靖府
靖陽書院〈在府城西北明郡人布政朱家民建久廢〉興古書院〈在府治東報恩寺右明天啓間郡人吏部主事李希揆建崇禎間兵備道王敬錫增建〉南城書院〈在府治南正法寺内 本朝康熈三年南寧知縣程封建〉西平書院〈在霑益州南門外本朝康熈四年知州王作楫建〉養正書院〈在尋甸州舊城西北明正徳間知府戴鼇建久廢〉萃華書院〈在州東舊城外明嘉靖間知府王尚用建久廢〉尋陽書院〈在州學内 本朝康熈三十三年知州黄肇新建今廢〉平彞書院〈在平彞縣治右即舊學宫今廢〉
臨安府
景賢書院〈在府學左明嘉靖六年副使戴書建久廢〉崇正書院〈在府西城外明嘉靖間副使王忠建 本朝康熈三十九年知府董𢎞毅重修〉煥文書院〈在府城東小石橋 本朝康熈五十五年建水州知州陳肇奎建〉龍泉書院〈在石屏州北門外明萬厯間知州徐應斗建久廢〉見湖書院〈在蒙自縣明隆慶間邑人鹽運使尹廷俊建久廢〉
澂江府
點蒼書院〈在府治西明嘉靖間知府嚴華建久廢〉澄心書院〈在府治左明隆慶間知府徐可久建久廢〉玉筍書院〈在府城内今改建學宫〉鳳山書院〈在府治東 本朝康熈二十九年通判張友宓建今廢〉河陽書院〈在府治西北 本朝康熈五十七年知府栁正芳修〉敬一書院〈在新興州北普舎城 本朝康熈二十四年署州事太和縣丞徐瀛翥建〉玉溪書院〈在州城内舊學址 本朝康熈五十年知州任中宜建〉敬一書院〈在路南州城内明萬厯間州同李潔建久廢〉
武定府
文峯書院〈在府治南明萬厯間知府劉懋武建久廢〉武陽書院〈在府城内關帝廟右〉
廣西府
鶴山書院〈在府西門外斗閣右 本朝康熈五十六年提學道蔣泂建〉
元江府
北池書院〈在府治後久圮 本朝雍正三年知府遲維璽新建於城北義學旁〉
東川府
西林書院〈在城東門外 本朝雍正十年知府崔乃鏞建〉
昭通府
昭通書院〈在府治東南二十里八仙海畔 本朝雍正九年知府徐徳𥙿總兵徐成貞同建〉
大理府
桂林書院〈在府治北四十里喜洲明嘉靖間郡人僉事張拱文建久廢〉龍關書院〈在府治南三十里下關明嘉靖間同知汪應昴建久廢〉中和書院〈在府城内今廢〉蒼麓書院〈在府西南城外明𢎞治間巡按謝朝宣建崇禎間叅議王景修久廢〉中溪書院〈在府治西北文昌宫後 本朝康熈三十一年提督諾穆圖建原名桂香雍正元年太和知縣龍為霖修易今名四年提督郝玉麟復增建〉崇敬書院〈在府學西明嘉靖間同知汪應昴建原名源泉久圯本朝康熙三十三年知府李斯佺重建易今名〉迤西道書院〈在府城内巡道署西 本〉
〈朝雍正三年分巡道賈擴基建〉玉泉書院〈在趙州治東北明嘉靖間兵備道姜龍建久廢〉鳳儀書院〈在州署左明萬厯間署州事通判殷才建久廢〉覽鳳書院〈在州城内即文昌樓本朝雍正四年知州汪邦彦建〉龍翔書院〈在州東南彌渡〉青華書院〈在雲南縣〉
〈城外明正徳間兵備道林魁建久廢〉五雲書院〈在縣治北明嘉靖間兵備道沈橋建久廢〉九峯書院〈在縣治南明萬厯間兵備道馬鳴鸞建久廢〉象山書院〈在鄧川州治西今廢〉玉泉書院〈在州治北今廢〉新州書院〈在州城内明崇禎間知州敖浤貞建久廢〉桂香書院〈在州治西大市坪今廢〉登龍書院〈在州治北中所今廢〉宏文書院〈在州北門内〉聯雲書院〈在州兆邑村〉寧川書院〈在浪穹縣治西明𢎞治間知縣雷杲建萬厯間知縣陳橙改建於學宫左久廢〉龍華書院〈在縣治北明景泰間知縣蔡賓傑建久廢〉桂亭書院〈在縣學西南明萬厯間郡人副使趙以康建久圮 本朝康熙二十七年知縣趙珙重建〉鳳翔書院〈在縣上舎塝 本朝雍正四年知縣張坦建〉新建書院〈在縣學明倫堂後 本朝雍正四年知縣張坦建〉秀峯書院〈在賓川州學前明嘉靖間知州朱官建久廢〉筆山書院〈在州城西門内 本朝康熈三十二年知州甘國輔建原名肓英雍正四年知州周鉞易今名〉雲龍書院〈在雲龍州城内 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州徐本僊建〉修翎書院〈在州城内 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州徐本僊建〉
楚雄府
龍泉書院〈在府治南明嘉靖間僉事彭謹建久廢〉南峯書院〈在府治南明嘉靖間巡按黄建久廢〉 龍岡書院〈在府西門外明嘉靖間知府祝𢎞舒建久廢〉鳯山書院〈在府城西舊學址 本朝康熈四十六年知府盧詢建〉鷄和書院〈在鎮南州行署内本朝康熈四十一年知州陳元建〉景賢書院〈在南安州西門外今廢〉汲泉書院〈在州南白沙平岡上今廢〉山天書院〈在州城内 本朝康熈四十九年知州張倫至建〉定遠書院〈在定遠縣署左明嘉靖間知縣越民表建久圮 本朝康熈三十五年知縣袁乃湔重修〉龍江書院〈在黑井今廢〉
姚安府
南中書院〈在府城東關明萬厯間兵備道李材建久廢〉三台書院〈在府學右明萬厯間知府李載贄建久廢〉棟川書院〈在府西門外明正徳間知府黄澍建久圮 本朝康熈三十三年知府姚諧改建於府署東南名仍舊〉緑蘿書院〈在白井舊井街本朝康熈二年提舉趙大生建今廢〉張公書院〈在井學明倫堂左 本朝康熈三十九年建今暫作訓導署〉
永昌府
正學書院〈在府學左明嘉靖間知府楊朗建久廢〉見羅書院〈在府城内明萬厯間知府陳嚴之副總兵鄧子龍建久廢〉九隆書院〈在府城内保山縣學明倫堂前 本朝康熙三十八年知府羅綸建〉春秋書院〈在騰越州今廢〉鳳山書院〈在州城内今廢〉秀峯書院〈在州學前明𢎞治間兵備道趙烱建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知州楊端憲增修〉博南書院〈在永平縣學西今廢〉
鶴慶府
復性書院〈在府治東南明隆慶間知府周贊建久廢〉金華書院〈在劍川州西門外明隆慶間知州胥鉉建久廢〉
順寧府
龍泉書院〈在府南城外龍泉寺久廢〉育賢書院〈在府署東北 本朝順治十七年知府米𤧚建康熈二十八年知府徐欐修〉養正書院〈在府北右甸里 本朝康熈二十七年通判張稷謨建〉瞻雲書院〈在雲州城内文昌宫〉
麗江府
玉河書院〈在府治西 本朝康熙四十九年通判樊經建〉雪山書院〈在府治西 本朝雍正三年知府楊馝建〉
䝉化府
明志書院〈在府治西北城外明𢎞治間署通判曲靖同知胡光建原名崇正嘉靖間通判胡紹周增建易今名今漸圮廢〉育徳書院〈在府南門内 本朝康熈八年同知張善化建〉
景東府
開南書院〈在府治北舊學宫址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同知茹儀鳳建今改作督學考塲〉義學
雲南府
府義學〈一在城南門外即昆明書院 本朝康熙二十四年總督蔡毓榮巡撫王繼文同設一在新城鋪崇善巷一在官渡里妙湛寺内俱康熙三十二年知府張毓碧設以上俱雍正十二年知府儲之盤復設〉
昆明縣義學〈一在雲津舖畢鍋巷 本朝康熙四十九年邑人𠉀選州同胡蔚文捐設一在真慶觀康熙五十六年道紀潘自然捐設一在石鼻里魚街子一在舊門里一在大小卜里普自村一在止善一里南壩一在止善六里羅丈村一在止善六里波羅村一在板橋里俱雍正十三年知府儲之盤知縣楊大紳同設一在大河浪里一在劉家營一在沙浪里俱乾隆元年知府儲之盤知縣楊大紳設〉富民縣義學〈一在城内東街 本朝康熈三十八年知縣張錀設一在中鄉城器登康熙六年知縣高一品倡同士民雷應龍等設一在黄土坡康熙四十六年知縣謝天璘倡同士民羅文舉等設一在倉前一在者北俱康熙五十一年知縣彭兆逵設一在奎七村康熙五十三年知縣彭璋倡同居民張愈堪等設〉
宜良縣義學〈一在城東門内 本朝康熙二十四年知縣李煜倡同士民王志忠等設一在城内西北隅即雉山書院康熙三十二年知縣龍燦設一在東門外雍正十年知縣朱干設一在金家營一在段官村一在西山營一在賈龍一在長安村一在黄保村俱士民舊設雍正十一年知縣朱干先後復設一在張堡村一在羊街子一在西華寺一在石佛寺一在回輝村一在豐樂村一在湯池俱雍正十三年知縣朱干設〉
羅次縣義學〈一在城内一在縣署東一在羊溪沖一在上中甸一在小營村一在煉象關俱本朝雍正十二年知縣任温設一在沙龍乾隆元年紳士朱淳捐設〉
晉寧州義學〈一在城内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知州秦采設一在大寳興一在大營俱雍正十三年知州鄒永馥設一在金沙寺一在河泊俱雍正十三年州貢生張上喆等捐設〉
呈貢縣義學〈一在城北門内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知縣魯國華設一在歸化舊學内一在安江村一在七甸俱雍正十一年知縣殷良棟曾應兆先後設一在靈源村一在大漁村一在可樂村一在斗南村俱雍正十三年知縣曽應兆設〉
安寧州義學〈一在城學宫旁一在城察院堂俱 本朝康熙三十二年知州王畹設一在州署前雍正十一年居民李林妻楊氏捐設一在槐杉廟康熙三十年知州張學聖倡同士民王彦等設一在中所雍正二年舉人葉潤等捐設一在麒麟寺雍正三年知州吕國祚倡同居民保學孟等設一在鳴矣河雍正九年知州楊若椿倡同居民楊琛等設一在三泊雍正十年知州楊若椿倡同紳士李仙梅等設一在遥岑樓乾隆元年署州侯如樹移設〉
禄豐縣義學〈一在城内即桂香書院一在二鄉一在三鄉俱 本朝康熙五十二年知縣劉自唐設一在科甲村雍正八年署縣曹國弼設一在法泥川雍正十年知縣陳齊庶設〉
昆陽州義學〈一在城内文昌宫一在儲英舎 本朝康熙二十四年二十七年知州唐之柏倡同士民先後設一在興旺村一在老高村一在灰厰舊寨二村一在栗廟一在内甸夕陽村一在古城甸心村俱雍正八年至十一年知州劉際平先後設一在里仁村雍正十二年知州劉際平州同趙世綸倡同紳士馬恪等設一在中莊一在六街子一在桃樹村俱雍正十三年知州劉際平州同趙世綸倡同士民設〉
易門縣義學〈一在城内桂香閣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知縣路光岱設一在馬頭山雍正十二年知縣梅予設一在積食河一在木沖郎一在老吾鄉俱雍正十三年署縣姚恪設〉
嵩明州義學〈一在城内崇正廂 本朝康熙二十八年知州吕景參設一在蘇海村康熙四十二年知州雷御龍倡同士民設一在興隆村一在木叢龍一在楊林堡一在馬旗屯俱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三年知州呉寳林倡同士民先後設一在甸頭村一在前所一在得食村一在效古里小街子俱康熈五十五年至五十九年知州汪煚倡同士民先後設一在王四壩一在西邊營俱康熈六十一年知州范清溥倡同士民設一在狗街子一在猴街子俱雍正十年至十二年知州張浩倡同士民先後設〉
曲靖府
府義學〈一在城内舊通判署一在越州俱 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府佟世䕃同知孫光祖同設一在南鄉南城太子閣雍正十三年署府張景澍設〉
南寧縣義學〈一在三岔堡 本朝康熈三十四年總督王繼文同知府李天機知縣吕琨設一在石喇村康熙五十四年朗目山僧一休捐設一在秦家寺康熙五十八年知縣王橒設〉霑益州義學〈一在城内 本朝康熙四十八年知州呉節民設一在望海寺康熙三十一年居民王光廷捐設一在坐棚生員張國賓捐設一在木沖一在羊腸一在卡郎一在歹扯一在西堡俱雍正十二三年署州金文宗先後設〉
陸涼州義學〈一在城内一在南關廂一在舊州一在大王莊一在天生關一在芳華堡俱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州呉柄設一在河東堡一在歸化耿家村一在炒銕王觀音寺一在刀章堡俱雍正十三年署州陳齊庶設〉
馬龍州義學〈一在城南門外 本朝雍正三年知州黄士傑設一在紅果寨一在籠城村一在王家莊一在響水舖俱雍正十二年知州周銓署州王紹文先後設一在大莊乾隆元年署州畢一謙設〉
羅平州義學〈一在城内 本朝雍正三年署州毛振翧設一在大竜甸一在板橋俱雍正十一年署州黄霈設一在八達一在斗普俱乾隆元年署州駱大鵬設〉
尋甸州義學〈一在城西門内 本朝康熙二十九等年知州馬徳直黄肇新先後設雍正十二年知州陳齊庶復設為尋陽書院一在尋陽書院前層雍正十三年知州陳齊庶設一在王岡屯康熈三十三年知州黄肇新設一在洗卡哩康熈四十九年知州王書倡同生員陳直言等設一在滄溪雍正二年知州崔乃鏞設一在余家屯一在塘子屯一在虎街子一在乃魯村俱雍正十三年知州陳齊庶設一在猴街子雍正十三年知州陳齊庶倡同士民杜聯捷等設〉
平彞縣義學〈一在城民安里 本朝雍正十三年署縣李本漋設一在亦佐雍正七年知縣汪無限設一在補禄岡村一在黄泥河俱雍正十二年知縣高為阜署縣李本漋先後設〉
宣威州義學〈一在城内一在可渡一在倘塘一在板橋一在甕歹一在海特一在平川一在河東營俱 本朝雍正六年知州張漢詳請 題設〉
臨安府
府義學〈在城外即崇正書院明嘉靖間兵備道王忠設 本朝康熈三十九年知府董𢎞毅復設〉建水州義學〈一在城内即煥文書院 本朝康熈五十五年知州陳肇奎設一在曲江蛇街雍正七年知州祝宏設一在普雄一在西莊一在乍甸俱雍正十三年知州夏治源設〉
石屏州義學〈一在城明倫堂 本朝康熙四十八年知州胡承禧設一在龍朋里康熙六十一年知州劉洪度設一在寳秀雍正六年知州龍為霖設一在曠野雍正九年知州陳如平設一在五郎溝一在龍港壩心俱雍正十三年知府石去浮署州楊于澤同設〉
阿迷州義學〈一在城内文昌宫 本朝康熙五十二年知州王文明設一在布沼一在大莊寨一在打魚寨俱雍正二年知州元展成設一在大堯寨一在馬家哨一在大架衣俱雍正十三年知府石去浮知州陳權同設〉
寧州義學〈一在城西門内文昌宫一在虛于鄉一在路居鄉一在㜑兮鄉一在義富鄉一在化熈村 本朝雍正十三年知州王㪍署州苪時行先後設〉
通海縣義學〈一在城内文昌宫一在城内民倉廟一在大新村一在海屯一在九街子一在曲屯一在路南村一在西園一在漢人屯俱 本朝雍正十三年署縣丁沄設〉
河西縣義學〈一在城學宫旁 本朝康熙三十六年知縣蔡醻設一在北闕村一在軍屯一在舊沙一在哨沖一在螺螄甸俱雍正十二年知縣戴允成設〉
嶍峨縣義學〈一在城北門内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知縣呉懋英設一在興衣鄉一在怕念鄉一在甸中鄉一在俄説俱雍正十三年署縣劉公鼎設〉
䝉自縣義學〈一在城西關内一在倘甸一在大屯一在新安所俱 本朝雍正九年至十二年知縣秦仁先後設一在雞街雍正十三年知縣秦仁倡同士民劉嵃等設一在箇舊厰一在龍樹厰俱雍正十三年知縣秦仁厰官孟籓同設〉
澂江府
府義學〈一在城内慶善寺 本朝雍正五年知府栁正芳黄煥彰先後設一在府署後雍正十二年知府來謙鳴設〉
河陽縣義學〈一在陽宗 本朝康熙四十八年知縣翟枚吉設一在矣舊村一在化勒村俱雍正十二年知府來謙鳴署縣蔣雯同設〉
江川縣義學〈一在城南門内 本朝康熈五十四年署縣王璠設一在雙龍鄉一在九寨鄉一在普妙鄉俱雍正十三年知府來謙鳴知縣羅彌素同設〉
新興州義學〈一在城内即玉溪書院 本朝康熈五十年知州任中宜設一在北古城一在研和城一在普舎城即敬一書院一在東寨白衣庵一在西寨落水洞一在東山一在黒龍潭一在龍馬槽一在密羅俱雍正十二三等年知州許廷佐苪時行先後設〉
路南州義學〈一在城外關聖廟一在北山屯一在板橋一在普莪村一在密沙竜俱 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府來謙鳴知州于訥同設一在宜政村一在合和村一在水塘舖一在者衣俱雍正十三年知府來謙鳴署州朱干同設一在木竜一在禄豐村俱乾隆元年知府來謙鳴知州寇塏設〉
武定府
府義學〈一在城東門内大街一在東門外右街忠惠合祠俱 本朝康熈二十五年知府王清賢設〉
和曲州義學〈一在城東門外北街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知州趙世錫設一在湯郎大麥地雍正元年知州祝宏設一在永保寨雍正七年知州高錦設一在髙橋鄉中所村一在揷甸鄉漢人村一在雞街鄉茶庵俱雍正十二年知府朱源淳知州徐修仁同設一在金沙江雍正十三年知州徐修仁署巡檢許琰同設一在暮連雍正十三年知州徐修仁倡同士民那徳洪等設〉
元謀縣義學〈一在城内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知縣馬之鵬設一在苴寧村康熈四十六年知縣王𢎞任設一在廣福村一在熱水塘俱雍正十三年知縣金言設〉
禄勸州義學〈一在州城明倫堂 本朝康熙三十七年知州孟以恂設一在城南門内雍正十二年知州王士泰設一在撒甸一在杉松一在魯虚一在大緝麻一在撒馬邑一在六塊一在跨興俱雍正五年知州賈秉臣設一在哈希一在甸尾俱雍正十二年知州王士泰設〉
廣西府
府義學〈一在城内 本朝康熙二十二年知州高起龍設一在東華寺一在龍泉寺俱雍正十三年知府周埰設一在官寨雍正十三年知府周埰通判畢一謙同設一在革勒寨一在白馬一在歹馬一在蚌郎俱雍正十三年通判畢一謙設〉
師宗州義學〈一在城内 本朝康熈四十年知州孟以恂設一在阿保寨一在檳榔洞一在馬場一在洒馬橋俱雍正十三年知州駱大鵬設〉
彌勒州義學〈一在城學宫内一在城西太平寺俱本朝康熈二十七年知州朱點設一在竹園村康熙二十八年知州朱點倡同州貢生王佐才等設一在十八寨康熙三十五年知州魏純智倡同紳士設一在朋普雍正十二年知州張景澍設〉
邱北義學〈一在城内一在舊城一在路堵一在普者黒一在日者鄉一在馬者竜一在八達哨一在樹皮俱 本朝雍正十一年州同王緯設〉
廣南府
府義學〈一在城内 本朝康熙四十四年知府茹儀鳳設一在彌勒灣雍正三年知府潘允敏設一在普㕔一在皈朝一在剥隘俱雍正十二年知府吕大成署府陳克復先後設一在暮雨竜一在里波一在八播一在阿科俱雍正十三年署府陳克復設〉
元江府
府義學〈一在城北門内 本朝雍正三年知府遲維埏設一在城内魁星閣雍正十二年知府胡承璘設一在他郎雍正十年知府祝宏設一在因遠一在徳化里卜左村雍正十三年知府胡承璘通判張子玉設一在儒林里老烏山乾隆元年知府胡承璘設〉
新平縣義學〈一在城内 本朝雍正八年知縣曾應兆設一在東門外一在羅吕鄉一在新化鄉一在斗門鄉俱雍正十三年知縣殷良棟設〉
開化府
府義學〈一在城西門内新街 本朝康熙三十三年知府李錫設後廢雍正十二年知府宫爾勸重設一在馬白口雍正十二年同知周承濓設〉
文山縣義學〈一在府城西門内 本朝雍正八年知縣徐本僊設一在開化里南橋寨一在樂農里一在安南里老寨一在王弄里黄龍山寨一在江那里一在東安里牛羊寨一在永平里八寨一在逢春里枯木本街一在新現寨俱雍正十二年知府宫爾勸知縣曹國弼同設〉
鎮沅府
府義學〈一在城外一在新撫一在按版井一在恩耕井一在恩耕里一在新村一在蠻糯村一在慢連一在邊猛一在嵩恩里俱本朝雍正十三年署府章元佐設〉
恩樂縣義學〈一在梓潼閣 本朝雍正五年知縣宫闕勸署縣梅予先後設一在蠻賴村一在蠻邦村一在蠻奴村一在者法寨一在托寫村俱雍正十二年知縣湯涵設〉
威遠
義學〈一在同知署前一在蕭祠一在抱母井有兩館一在猛班一在猛戛一在蠻海一在圈卡一在茂蔑一在蠻洒村一在石板村俱本朝雍正十二三年同知章元佐設〉
東川府
府義學〈一在城東門内一在東郭即西林書院 本朝雍正五年至十年知府黄士傑崔乃鏞先後設〉
會澤縣義學〈一在城府署右一在壁谷壩俱 本朝雍正十年知縣祖承祐設一在者海雍正十年典史朱總烜設一在待補雍正十一年巡檢郭建竒設一在尹五一在施家俱雍正十三年知府崔乃鏞知縣祖承祐同設〉
昭通府
府義學〈一在城南門内一在天底爐一在八仙營一在龍硐山 本朝雍正十二三年知府徐徳𥙿設〉
恩安縣義學〈一在縣署前一在鳯凰山俱 本朝雍正十二年知縣樊好仁設〉鎮雄州義學〈一在州署前 本朝雍正七年知州徐徳裕設一在城内雍正九年知州李至設一在奎鄉城雍正九年州同徐柄設一在威信雍正九年州判許夑設一在卻助雍正十三年州同徐柄設〉
永善縣義學〈一在城内一在副官村一在大井壩一在米貼村俱 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府徐徳裕知縣姜際昌同設〉
大關義學〈一在城内一在黄水寨一在永安鄉俱本朝雍正十三年同知張坦設一在鹽井渡乾隆元年巡檢王景周設〉
魯甸義學〈一在城東街一在通判署前一在拖姑寨一在羅章閣一在特魯寨俱 本朝雍正十一年通判姜之松設〉
普洱府
府義學〈一在城内關聖廟一在城内文昌宫一在明倫堂一在猛先一在磨黑一在圓通里那行俱 本朝雍正十三年知府漆扶助設〉
攸樂義學〈一在九龍江一在倚邦一在猛遮俱 本朝雍正十二年十三年同知漆扶助設〉思茅義學〈一在城内一在新廟一在漫蘭俱 本朝雍正十三年經厯䕶通判張明設〉
大理府
府義學〈一在城内即中溪書院明嘉靖間郡人知府李元陽捐設 本朝雍正十年迤西道雷之瑜復設一在巡道署東雍正十年迤西道雷之瑜設〉
太和縣義學〈一在城府學西 本朝康熈三十一年知縣張泰交設一在喜洲一在下關俱雍正二年知縣龍為霖設一在沙村雍正六年知縣羅忻設以上俱雍正十二年知縣唐世梁復設〉趙州義學〈一在城内 本朝康熙五十六年知州陳士昻設一在彌渡雍正十二年通判屈學洙知州程近仁同設一在白崖一在彌只一在彌底一在下關俱雍正十三年知州程近仁設〉雲南縣義學〈一在城龍翔館 本朝康熙二十七年知縣劉國璽設一在城鵬飛館雍正三年知縣張漢設一在城大乗寺雍正十二年署縣李家俊設一在徐甸里康熙二十五年知縣黎日昇倡同士民楊士鼎等設一在大波羅里雍正四年知縣張漢設一在和甸川一在鐵鎖營俱雍正十三年署縣李家俊設〉
鄧川州義學〈一在城内即宏文書院一在兆邑村即聯雲書院俱 本朝雍正六年知州李毓元設一在青索雍正七年署州羅彌素設一在中所一在羅川俱雍正十一年至十三年知州施震先後設〉
浪穹縣義學〈一在城内 本朝雍正八年知縣呉士信設一在寧東一在寧北俱康熙三十一年知縣王度昭倡同邑貢生何霐等設一在鳳翔鄉即鳯翔書院雍正四年知縣張坦設〉賓川州義學〈一在城内鄒公祠 本朝康熈四十七年知州王鼎設一在賓居舊巡檢署雍正十一年署州樊好仁知州史麟先後設一在牛井雍正十三年知州史麟署州杜思賢先後設一在赤石崖一在力角一在排柵營一在海東一在康郎俱雍正十三年署州杜思賢設〉
雲龍州義學〈一在州署前即雲龍書院一在書院左側俱 本朝雍正八年知州陳希芳徐本僊先後設一在石門井一在大井一在諾鄧井一在舊州一在漕澗俱雍正十一年知州徐本僊設一在順盪井一在師井俱雍正十二年知州徐本僊鹽大使沈彩同設〉
楚雄府
府義學〈一在城西即鳳山書院一在縣署前一在永盛厰俱 本朝康熈四十六年知府盧詢設〉楚雄縣義學〈一在阿糯村一在法暑河一在炒荳村一在擺喇村一在吕合村一在曲甸一在口誇俱 本朝雍正十三年乾隆元年知府丁棟成知縣方廷英黄士鑑先後設〉
鎮南州義學〈一在城内 本朝康熈五十七年知州張倫至設一在沙橋雍正十二年知州王志曾設一在北土城一在雨落村一在阿底溝俱雍正十三年署州孫必榮知州錢汧同設〉南安州義學〈一在城内即山天書院 本朝康熙四十九年知州張倫至設一在馬龍厰雍正三年管厰本府知府李玉鋐設一在法裱一在妥甸俱雍正十三年知州孫必榮設〉
定遠縣義學〈一在城内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知縣張彦紳設一在腊灣村一在清水河村一在杂基村俱雍正十三年署縣馬徳至設一在大江坡乾隆元年知縣沈堂設〉
廣通縣義學〈一在縣署東 本朝雍正十二年知縣楊登設一在牛街乾海資一在福泉村一在大甸尾一在羅川大莊一在捨資一在蛇黒苴一在石澗一在大河口一在觀音街一在錢家沖一在栁沖一在龍樹箐俱乾隆元年署縣杜最設〉
𥔲嘉義學〈一在城一在麻得田一在丙坡一在蔑架一在闕塔俱 本朝乾隆元年州判羅仰錡設〉
黑鹽井義學〈一在龍泉坊一在土主廟俱 本朝雍正三年提舉陳應科設一在改板井一在只舊井一在草溪井俱雍正十二年大使張元燦設一在復隆井雍正十三年提舉安鼎和大使孫復同設〉
琅鹽井義學〈在社倉旁 本朝康熙四十九年提舉沈鼐設〉
姚安府
府義學〈在文昌宫内 本朝康熈三十年知府丁煒設〉
姚州義學〈一在府學右即書院一在三元宫一在馬油坪一在鐵鎖一在玉龍寺一在法樂寺一在舊城俱雍正十二三年知府臧珊署府丁棟成知州王允洪胡驤先後設一在普淜雍正十三年州判胡珚設〉
大姚縣義學〈一在城内 本朝雍正二年知縣馮光裕設一在佑聖觀一在輸城里一在教政里一在張保村一在摩訶庵一在路普舊一在滌新里俱雍正七年知縣朱千王開銓先後設一在赤草淜一在永定鄉俱雍正十三年署縣黄士鑑設一在匋甸屯一在大壩灣一在泗溪屯一在梅厰屯俱乾隆元年知府田震知縣馬愉設〉
白鹽井義學〈在文昌宫内 本朝康熙五十六年署提舉白兌設一在南關一在尾井俱乾隆元年提舉劉邦瑞大使滑士麟倡同貢生羅銓設〉
永昌府
府義學〈在城内舊府署右 本朝康熈二十五年知府張承賜設雍正十二年知府嚴宗喆復設〉保山縣義學〈一在沙木和 本朝康熈五十六年知縣冉琪設一在施甸一在牛旺一在蒲縹俱雍正十一年知府嚴宗喆知縣鄒永馥署縣張福昶先後設一在姚關雍正十二年署縣張福昶設〉騰越州義學〈一在城南門内 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州孔毓瑱設一在界尾雍正三年知州孔毓瑱設一在和順鄉一在矣比一在矣羅村俱雍正十二三年知州孔毓瑱署州侯如樹先後設〉永平縣義學〈一在城内即舊博南書院 本朝康熈四十四年知縣顧鵬設一在漾濞雍正二年知縣魏寳國設一在花橋雍正六年知縣胡正笏設一在岩前雍正十三年知縣胡正笏設〉
鶴慶府
府義學〈一在城南門外 本朝康熈五十六年知府孟以恂設一在觀音山牛街一在甸南金登街俱雍正十二年知府姚應鶴設一在北甸大板橋雍正十三年知府姚應鶴設〉
劍川州義學〈一在城南門内 本朝康熈五十八年知州王世貴設一在城内忠義祠一在沙溪俱雍正十一年署州高為阜設一在甸尾街一在蘭州俱雍正十三年署州王國祚設一在彌沙井雍正十三年鹽大使聞韶設〉
維西義學〈一在永安村 本朝雍正九年通判陳權設一在其宗村一在康普葉枝村俱雍正十二年通判孫光禄設一在阿墩子一在奔子欄俱雍正十三年署通判郭治設〉
中甸義學〈一在城大中甸 本朝雍正十年州判辜文元設一在小中甸一在格雜一在泥西俱雍正十三年州判辜文元設〉
順寧府
府義學〈一在城内 本朝康熙二十四年知府郎廷極徐欐先後設一在右甸康熙二十二年通判張稷謨設一在城内魁閣後即鳳山書院一在牛街里一在達丙里一在魯阿司一在錫腊里俱雍正十三年知府朱粲英設〉
雲州義學〈一在城内一在舊城鄉塘子口一在猛郎鄉俱 本朝康熈六十年知州郎廷槤設一在順化里田心村一在威信里大猛麻俱雍正十三年知府朱粲英知州沈𢎞新同設〉
永北府
義學〈一在城内一在中州一在清水驛一在永寧土府一在蒗蕖土司俱 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府錢恆署府江嶠孫先後設〉
麗江府
義學〈一在府署西即雪山書院 本朝雍正三年知府楊馝教授萬咸燕同設一在白沙里雍正十一年知府靳治岐設一在蘭州雍正十三年署府姚應鶴設一在麗江井雍正十三年鹽大使王侹設〉
蒙化府
義學〈一在城北明崇禎間署同知朱統鐩設一在城内即育徳書院 本朝康熙八年同知張善化設一在大倉康熈四十五年同知許登龍設一在䑕街雍正元年同知羅得彦設一在漾濞一在公郎一在北橋一在南澗俱雍正十三年署同知杜思賢設一在西窰雍正十三年署同知杜思賢倡同士民羅星耀等設〉
景東府
義學〈一在城學署内舊在開南書院 本朝康熈四十年同知茹儀鳯設雍正十二年同知徐樹閎移設一在城外龍泉寺康熙四十年同知茹儀鳳設一在仰里圈雍正十一年同知徐樹閎倡同圈民設一在烏木圈雍正十二年同知徐樹閎倡同監生周純文等設一在興隆寺旁一在戛里圈一在者牙圈一在者吉里一在都喇里一在猛統里一在保甸里一在福都圈一在猛整圈俱雍正十三年同知徐樹閎設一在猛猓圈雍正十三年同知徐樹閎倡同圈頭土目陶維光等設一在安定關雍正十三年同知徐樹閎倡同土巡檢楊可昌設一在大井一在磨外井俱雍正十三年同知徐樹閎經歴成師灝設〉書籍
雲南府學藏書 〈本朝康熈三十年總督范承勲巡撫王繼文同布政使于三賢按察使許𢎞
勲置〉
聖諭十六條解〈一部〉
欽頒易經解義〈一部〉書經解義〈一部〉四書解義〈一部〉周易註疏〈一函〉尚書註疏〈一函〉毛詩註疏〈一函〉禮記註疏〈一函〉周禮註疏〈一函〉儀禮註疏〈一函〉春秋正義註疏〈一函〉春秋左傳註疏〈一函〉春秋公羊傳註疏〈一函〉春秋榖梁傳註疏〈一函〉論語註疏〈一函〉孟子註疏〈一函〉易經大全〈一部〉書經大全〈一部〉詩經大全〈一部〉禮記大全〈一部〉春秋大全〈一部〉孝經衍義〈一部〉大學衍義〈一部〉四書大全〈一部〉四書蒙引〈一部〉四書說約〈一部〉史記〈一函〉漢書〈二函〉後漢書〈二函〉三國志〈一函〉晉書〈四函〉南史〈二函〉北史〈三函〉宋書〈二函〉南齊書〈一函〉梁書〈一函〉陳書〈一函〉魏書〈二函〉周書〈一函〉北齊書〈一函〉隋書〈二函〉唐書〈四函〉五代史〈一函〉宋史〈十函〉遼史〈一函〉金史〈二函〉元史〈五函〉資治通鑑〈十六函〉朱子綱目〈十二函〉文公家禮〈一部〉性理大全〈一部〉武經七書〈一部〉文獻通考〈三十六函〉名臣奏議〈十二函〉大家古文〈一部〉開疆疏〈十二函〉雲南通志〈一部〉
新建五華書院藏書
御賜古今圖書集成計六彚編三十二典六千一百九部共一萬卷五百二十函五千一十八本
目録〈四十卷共一函二十本〉
厯象彚編〈計四典〉
乾象典〈二十一部一百卷共六函四十八本〉歲功典〈四十三部一百十六卷共六函五十八本〉厯法典〈六部一百四十卷共八函七十本〉庻徴典〈五十部一百八十八卷共十函九十四本〉
方輿彚編〈計四典〉
坤輿典〈二十一部一百四十卷共八函七十本〉職方典〈二百二十三部一千五百四十四卷共八十函七百七十二本〉山川典〈四百一部三百二十卷共十六函一百六十本〉邊裔典〈五百四十二部一百四十卷共八函七十本〉
明倫彚編〈計八典〉
皇極典〈三十一部三百卷共十六函一百五十本〉宫闈典〈十五部一百四十卷共八函七十本〉宫常典〈六十五部八百卷共四十函四百本〉家範典〈三十一部一百十六卷共六函五十八本〉交誼典〈三十七部一百二十卷共六函六十本〉氏族典〈二千六百九十四部六百四十卷共三十二函三百二十本〉人事典〈九十七部一百十二卷共六函五十六本〉閨媛典〈十七部三百七十六卷共二十函一百八十八本〉
博物彚編〈計四典〉
藝術典〈四十三部八百二十四卷共四十函四百一十二本〉神異典〈七十部三百二十卷共十六函一百六十本〉禽蟲典〈三百十七部一百九十二卷共十函九十六本〉草木典〈七百部三百二十卷共十六函一百六十本〉
理學彚編〈計四典〉
經籍典〈六十六部五百卷共二十四函二百五十本〉學行典〈九十六部三百卷共十六函一百五十本〉文學典〈四十九部二百六十卷共十四函一百三十本〉字學典〈二十四部一百六十卷共八函八十本〉
經濟彚編〈計八典〉
選舉典〈二十九部一百三十六卷共八函六十八本〉銓衡典〈十二部一百二十卷共六函六十本〉食貨典〈八十三部三百六十卷共十八函一百八十本〉禮儀典〈七十部三百四十八卷共十八函一百七十四本〉樂律典〈四十六部一百三十六卷共八函六十八本〉戎政典〈三十部三百卷共十六函一百五十本〉祥刑典〈二十六部一百八十卷共十函九十本〉考工典〈一百五十四部二百五十二卷共十四函一百二十六本〉
又萬卷書目 〈本朝雍正九年總督鄂爾泰置〉
經部
十三經註疏共三百三十三卷十五函一百二十四本汲古閣板
周易〈九卷〉尚書〈二十卷〉毛詩〈二十卷〉禮記〈六十三卷〉儀禮〈十七卷〉周禮〈四十二卷〉春秋左傳〈六十卷〉春秋公羊傳〈二十八卷〉春秋穀梁傳〈二十卷〉爾雅〈十一卷〉孝經〈九卷〉論語〈二十卷〉孟子〈十四卷〉
經解共一千七百六十九卷六十函五百本徐氏通志堂板
易解〈四十四種三百七十四卷〉書解〈十九種二百二十四卷〉詩解〈十三種一百三十七卷〉禮解〈十七種三百六十三卷〉春秋解〈三十三種四百三十四卷〉孝經解〈四種四卷〉論語解〈二種二十卷〉孟子解〈三種二十三卷〉四書解〈八種一百三十二卷〉經釋文〈一種三十卷〉七經傳〈一種三卷〉六經論〈一種一卷〉六經正誤〈一種六卷〉經說〈一種七卷〉十一經問對〈一種五卷〉五經蠡測〈一種六卷〉
又周易〈二十卷〉尚書〈十卷〉毛詩〈十五卷〉禮記〈三十卷〉春秋〈三十七卷〉周易日講解義〈十八卷一函十本〉周易大全〈二十四卷一函八本〉周易兒說〈八卷一函四本〉書經大全〈五十九卷二函十四本〉春秋大全〈三十七卷二函二十本〉春秋疏畧〈五十卷一函十本〉孝經衍義〈一百卷二函三十本〉四書朱子全義〈六十卷二函十二本〉四書朱子或問〈三十六卷一函十本〉四書明儒精義〈三十八卷二函二十本〉陸隴其四書大全〈四十卷二函三十二本〉四書松陽講義〈十二卷一函四本〉四書大成〈三十八卷二函十六本〉四書鈔〈十六卷二函十六本〉
史部上〈正史〉
二十一史共二千五百八十一卷五十函五百本史記〈一百三十卷〉漢書〈一百二十卷〉後漢書〈一百三十卷〉三國志〈六十五卷〉晉書〈一百三十卷〉宋書〈一百卷〉齊書〈五十九卷〉梁書〈五十六卷〉陳書〈三十六卷〉北魏書〈一百三十卷〉北齊書〈五十卷〉周書〈五十卷〉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隋書〈八十五卷〉唐書〈二百二十五卷〉五代史〈七十四卷〉宋史〈四百九十六卷〉遼史〈一百二十卷〉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元史〈二百十卷〉
又史記〈一百三十卷四函三十二本〉
史部中〈編年〉
御批通鑑綱目會纂〈六十九卷八函六十四本〉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卷十二函一百五十本〉東都事畧〈一百三十卷一函六本〉明紀事本末〈八十卷二函十六本〉
史部下〈志書〉
闕里志〈二十四卷一函十本〉貴州通志〈三十七卷二函十八本〉雲南舊通志〈三十卷五函二十八本〉廣輿記〈二十四卷一函八本〉
子部上〈儒家〉
朱子全書〈六十六巻四函三十二本〉朱子遺書〈一百卷二函二十本〉性理綜要〈二十二卷一函十二本〉雒閩源流録〈十九卷一函六本〉日知録〈三十二卷一函十本〉讀禮通考〈一百二十卷四函二十四本〉
子部中〈雜家〉
諸子竒賞共五十一卷三函二十六本
老子 鬻子 鄧析子 關尹子 子華子姜子 管子 孫子 亢倉子 晏子 司馬子 呉子 列子 尹文子 谷子 文子墨子 莊子 慎子 尉繚子鶡冠子 商
子 公孫龍子 吕子 屈子 荀子 韓子黄石子 陸子新語 韓子詩外傳 淮南
子 孔叢子 賈子新書 董子繁露 桓子鹽鐵論 劉子新序 劉子說苑 楊子法言京子易傳 楊子太元經 班子白虎通
徐子中論 王子潛夫論 馬子忠經 王子論衡 蔡子獨斷 應子風俗通 劉子人物志 劉子雜篇 小荀子 劉子文心雕龍抱朴子 文中子 元真子 天隱子 鹿門子 無能子 齊邱子
漢魏叢書共二百五十卷四函六十本
京房易傳 三墳 周易畧例 韓詩外傳詩說 春秋繁露 獨斷 方言 大戴禮白虎通徳論 忠經 薛氏元經傳 汲冢周書 西京雜記 新語 新序 穆天子傳素書 孔叢子 說苑 新書 潛夫論 中論 顔氏家訓 法言 申鑒 中說〈缺〉商子人物志 風俗通 神異經 述異記 星
經 新論 洞㝠記 拾遺記 古今刀劍録論衡
野客叢談〈一十卷一函三本〉八編〈二百七十卷八函八十本〉管窺輯要〈八十卷二函二十本〉
子部下〈類書〉
文獻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十二函一百四十本〉繹史〈一百六十卷四函四十本〉山堂肆考〈二百四十九卷五函六十本〉三才圖會〈一百二十卷十二函一百二十本〉
集部上〈總集〉
昭明文選〈四十八卷四函四十八本〉唐宋八大家文鈔〈一百十六卷四函十八本〉同時尚論録〈十六卷一函十本〉國朝三家文鈔〈三十二卷一函十本〉今文大篇〈二十卷一函四本〉今文短篇〈十五卷一函四本〉
集部中〈别集〉
陸放翁渭南集〈五十二卷一函六本〉王弇山别集〈一百卷一函十本〉徐文長集〈三十卷一函五本〉湯子遺書〈八卷一函四本〉陳玊璂學文堂集〈一百七十五卷四函五十六本〉
集部下〈詩集〉
詩學正宗〈十六卷一函八本〉全唐詩〈九百八卷十二函一百二十本〉唐詩類苑〈三十四卷二函二十本〉唐詩所〈四十七卷二函十二本〉明詩綜〈一百卷四函二十四本〉今詩篋衍集〈十二卷一函六〉
〈本〉
〈以上四部共九千九百四十〉
古文黎獻集〈五卷〉時文黎獻集〈二部〉
〈二部以上二種不在〉
舊存書 〈卷數之内本朝康熙五十七年〉
御製康熈字典 朱子遺書 五經講義〈巡撫〉 四書大全文章正宗 周易折中 史記 昭明文選 東萊博議
書板
御纂經書
周易折中 書經傳說彚纂 詩經傳說彚纂 春秋傳說彚纂 孝經衍義 朱子全書 性理精義〈甘國璧置 五部以上七種奉頒〉
御選古文淵鑒〈重刻板存雲南府學布政使劉〉
斯文精萃〈䕃樞重刻板存雲南府學總〉
萬世玉衡録 臣鑒録〈督尹繼善選刻板存雲南府學總督蔣〉明文粹集〈學政于廣選刻板存雲南府學〉
四禮 四禮翼 孝經註解 小學纂註 近思録集解〈以上五種布政使陳𢎞謀重刻〉
智永真草千字文三本 禇河南聖教序四本蘇靈芝憫忠寺碑三本 歐陽率更九成宫帖一本 歐陽率更皇甫君碑二本 顔魯公多寳塔碑銘三本 栁誠懸馮公神道碑二本 栁誠懸元秘塔碑三本 李北海雲麾將軍碑三本 懷惲隆闡大師碑三本 裴休圭峯禪師碑三本〈以上共墨帖三十本布政使陳𢎞謀置存五華書院〉
雲南通志卷七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雲南通志卷八
風俗
風土之剛柔不一期協於中俗尚之豐約不常取範於禮中以導和禮以興讓此秉道齊民所為潛移黙運於無迹也滇省地居南徼夷猓雜居氣稟不同趨尚亦異我
朝自削平僭亂以來政教洋溢徳化涵濡
列聖相承治登上理由是太和翔洽井里熈攘
皇上善繼善述纘緒之初疊頒
訓諭首重孝弟力田睦婣任卹凡所以厚生正徳化民成俗之方靡不周詳曲盡由此習勞思善而俗益趨淳和平禮讓之風行比隆於䆳古矣志風俗
雲南通省
自滇以北皆椎結耕田有邑聚西自桐師以東北至楪榆編髪隨畜移徙無常處〈前漢書〉有鹽池田漁之饒
金銀畜産之富人俗豪汰居官者皆富及累世〈後漢書〉男女勇捷不鞍而騎四時大抵與中國不差犁田以一牛三夫前挽中壓後驅然專於農無貴賤皆耕〈唐書〉漢夷雜處田地肥磽相半民氣和柔天時無劇寒甚暑〈圖經〉
元日祀天地祖先桃符門丞往來賀歲
立春日春盤賞春以餅酒相饋
元夕賞燈張樂星橋火樹有古風焉次夕攜逰爆竹插香於道相傳可以祛疾
二月三日會城逰龍泉觀還憇石嘴莊為臨江之飲歌咏為樂各郡於其勝地效修禊事
清明插栁墓祭
三月三日謁真武廟於西山羅漢寺或東之鳴鳯山金殿或先期赴易隆中和山行兩日程或負香之襄陽謁武當山往返數月
十三日大理開市於演武場集商賈聚四方之貨交易至十七日移城内二十日散市
廿八日謁東嶽廟
四月八日為浴佛會
立夏日插皂莢枝紅花於户以厭祟圍灰牆脚以避蛇端陽懸艾虎繫續命縷飲菖蒲酒以角黍相饋六月朔日至六日各郡禮南斗祈年
星回節俗謂之火把會在廿四五兩日斫松為燎高丈餘入夜爭先燃之村落用以照田祈年以炬之明暗占歲之豐歉街市兒童搗松脂末互相燒灑為𭟼比户刴生飲酒漢夷同之〈相傳漢時有夷婦阿南夫為人所殺誓不從賊以是日赴火死國人哀之因為此會一云南詔皮羅閣欲并五詔將誘會於松明樓焚殺之鄧晱詔妻慈善測其謀勸夫勿赴夫不從以鐵釧約夫臂既而果被焚慈善認釧得夫屍歸葬皮羅閣聞其賢欲娶之慈善閉城死節滇人以是日燃炬弔之 一云孔明以是日擒孟獲侵夜入城父老設燎以迎後遂相沿成俗未知孰是〉
七夕婦女穿鍼乞巧以瓜果祀織女星
中元祭先於家廟或焚紙衣楮鏹夜放河燈
中秋瓜餅祭月
九月朔日至九日禮北斗祈年
重陽登髙飲茱萸酒以麵簇諸菓為花糕親識相酬饋
十月祀先墓祭
長至相賀各以糍餌相饋
臘八日作五味粥
廿四日祀竈
除夕飲分歲酒先少後老煨爐守歲四更迎竈婚嫁仍遵行六禮先求女庚帖隨通媒妁繼請親長之尊貴者向女家致主人意既諾則二姓互相酬拜具啓下定儀將娶則請期納幣而後親迎焉其儀物豐儉各稱其力
䘮禮舊俗尚奢凡弔客皆醼待且有酬贈致缺費而停䘮不舉者今易以檳榔清茶甚便至崇信釋道建齋誦經其風固大概相同也若火葬則夷民行之今亦有卜地以葬者
祭祀豐儉隨力竭誠以享惟愚民間有惑於淫祀者宴會舊尚儉約服飾亦崇樸素今會城大邑客民雜處漸以華美相競其餘猶知愛惜土物無替初服焉
覆屋各省專用版瓦滇中兼用𤭁瓦相傳滇中多風明初特勅許用
日中為市率名曰街以十二支所屬分為各處街期如子日名䑕街丑日名牛街之類街期各處錯雜以便貿遷昔多用貝俗名曰𧵅子一枚曰莊四莊曰手四手曰苗五苗曰索按許氏説文曰古者貨貝而寳龜至周而有泉至秦乃廢貝行泉漢書曰王莽時大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為一朋直二百十六牝貝三寸六分以上一朋直五十公貝二寸四分以上一朋直三十小貝寸二分以上一朋直十不盈寸二分不得為朋每枚直錢三是為貨貝繇是觀之漢時錢貝竝行秦亦不能盡廢之也貨殖傳貝五種大貝牝貝公貝小貝不成貝不成貝者不用惟大貝直錢多餘三種皆今所用也然則漢末天下尚用之今所用乃小貝之尤細者晉郭璞贊云先民有作龜貝為貨貴以文采賈以小大簡易則資犯而不過蓋用錢則有檢選用貝則枚數而已故曰簡易則資也秦滅六國惟楚莊蹻王滇秦雖使常頞畧五尺道然未嘗屬秦故貨貝之在南中獨不變明嘉靖乙未滇人掘玉案山得大黄布刀製如罄折衡重三錢考之泉志蓋王莽時鑄也然則漢世之泉固嘗行於滇矣天啓甲子又有鋤地得錢者其色盡緑其郭不甚厚其方孔較他錢為巨左右書五銖二字考五銖錢起於漢元狩間劉禹錫先主廟詩有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之句是後晉鑄之梁又鑄之皆曰五銖然背所識字磨滅不知何時又滇中凡葬禮皆以古錢入壙中斯錢也果前代通用而今出之土抑亦昔人所殉葬物也明天啓以後銀貴𧵅賤遂滯不行轉發夷方
本朝錢法流通乆不復用姑備志以存舊俗云
通省夷俗不一具載種人
雲南府
民遵禮教畏法度士大夫多材能尚節義彬彬文獻與中州埒〈舊志〉兵民錯居閭閻櫛比野安耕鑿户習詩書民無告訐之風士有干謁之恥
曲靖府
黽勉耕織兼事商賈習尚儉樸崇信釋教〈舊志〉士重亷恥與物和平民少游惰其性易使〈郡志〉
臨安府
士秀而文崇尚氣節民專稼穡盡力田疇衣冠禮度同於中州〈舊志〉敬老崇文人多畏法婚禮近古戸習詩書科第人才盛於諸郡〈郡志〉
澂江府
士習詩書科目不替民務耕織力本勤生〈舊志〉重穡事不習工商務潛修恥為標榜俗勁以樸性質而淳
武定府
俗尚剛悍號稱難治建學之後舊習漸遷〈舊志〉民樸而儉士質而慤〈郡志〉地鮮肥饒咸勤耕鑿文采未足愿厚有餘
廣西府
士知向學民務力田風化既行習俗漸改〈舊志〉鮮為商販不慕浮華尚存喬野之風殊有恬熈之樂
廣南府
苗猓雜居性緩力弱病不服藥專禱神喜食諸蟲刻木為契〈圖説〉人盡刀耕不治末業山多磽确歳少豐收沙儂蠢樸無能習俗寛柔易使
元江府
蠻種繁處淳悍不同縁箐而居尚巫信設流之後風化漸開〈圖説〉稍知禮義頗務耕桑𭸰夷柔懦而無能蠻猓兇頑而難治
開化府
刻木為信不習文字不喜搆訟崇巫祀遷徙無常設流之後學校既開習俗漸改漢人稍寄居焉〈郡志〉土田多美稼穡易豐野有質樸之風户鮮囂淩之習
鎮沅府
郡多僰夷信尚巫婦人不施粉澤産子多浴於江〈舊志〉力弱性緩風氣近於寛柔火種刀耕人情習於勞苦
東川府
俗尚戰爭居多板屋〈明一統志〉其氣剽悍其性猜疑猓蠻易與為非苗民猶知奉法服食婚䘮尚多夷習
昭通府
改土歸流夷多漢少風氣剛勁習俗兇頑出入佩刀以隨相見去帽為禮居多木棚擊齒乃娶〈男子十五六歳擊去左右兩齒乃娶〉
普洱府
人多頑蠢地寡蓄藏衣食仰給茶山服飾率從樸素崇信巫未革夷風
大理府
高山大川鍾靈毓秀代有人物〈唐樊綽志〉居人能農不能賈習俗信儒亦信釋天性質直人多好義明時甲科為兩迤之首〈舊志〉家無糜費市無惰民族多白人咸敬神明而重犯法焉〈郡志〉
楚雄府
土壤肥饒士人務學鹽井之利贍於列郡故其人裕而畏法〈樊綽志〉地當孔道不慕紛華〈舊志〉民習勤勞安於儉約婦人不尚粧飾雖貧恥為妾媵婚䘮無越禮之譏文風有日盛之勢
姚安府
盡力畎畝家有常給氣習既遷人文漸盛〈舊志〉士大夫樂談名理民間施予相尚〈郡志〉土瘠民貧服食儉樸
永昌府
雍闓之畔吕凱等執忠絶域十有餘年守義不與交通永昌風俗敦直乃爾〈三國漢志〉男事耕耘女工紡織騰越雖遠隔兩江衣冠人物與郡城竝稱〈舊志〉婚䘮交際相尚以文服食宴會亦皆有節民淳訟簡安土重遷
鶴慶府
氣誼相尚有燕趙風操觚摛辭亦以竒勝〈滇志〉士習雅飭民風純樸俗尚儉約號稱易治〈圖説〉塾序相望紡績時聞農則畎畝維勤士亦虀鹽自勵
順寜府
男耕女織鮮習文字九種襍居改流之後漸化漢俗〈舊志〉士多渾樸人敦古道細民守分畏法崇尚節儉婚娶稱家為禮野無游民恆産不失〈郡志〉里有葢藏鄉無剽劫士習雖陋民風自淳
永北府
氣習樸野勤於耕織〈明一統志〉地界極邊夷有數種人多勇悍俗尚爭競
麗江府
衣同漢制俗不頮澤板屋不陶焚骨不葬帶刀為飾服食儉約節令飲饋與列郡同〈舊志〉地近䝉番好佛信性同北鄙佩弩懸刀設流以後禮教漸興
䝉化府
士人婚冠皆用家禮民間相尚樸質飲食衣服視列郡為儉〈舊志〉士安誦讀俗逺澆漓號稱易治
景東府
民多僰夷性本馴樸田地舊皆種秫今則悉為禾稻人亦漸習經書土俗民風日改月化〈舊志〉士簡民恬風和俗厚男女悉知辛勤士類咸敦禮教
雲南通志卷八
欽定四庫全書
雲南通志卷九
户口
為國之要在乎得民富教之加因乎既庶故周禮司民掌萬民之版獻之天府王拜而受之重邦本也滇處邊徼䝉段以前雖有十瞼六節度之設民數迄無可考元明始按籍稽之而軍屯漢夷登耗不常我
國家重熙累洽薄海内外咸登袵席編户殷繁
聖祖仁皇帝詔自康熈五十二年滋生户口永不加賦
曠典為從來未有
世宗憲皇帝御極以來殊方向化滇南諸郡登版籍者較前增三分之一豈非深仁厚澤醇氣蒸濡之所致歟今
聖人繼體教養益隆凡屬邊陲莫不食徳飲和歌詠盛世自兹生聚教訓俾樸者安於畎畝秀者澤以詩書長保此庶則良司牧之責也志戸口
元以前無考
明洪武二十六年雲南布政司人户五萬九千五百七十六户人口二十五萬九千二百七十口
𢎞治四年人户一萬五千九百五十戸人口一十二萬五千九百五十五口 十五年人戸一十二萬六千八百七十四戸人口一百四十一萬九十四口
嘉靖二十一年人戸一十二萬三千五百三十七户人口一百四十三萬一千一十七口
萬厯六年人戸一十三萬五千五百六十戸人口一百四十七萬六千六百九十二口
本朝順治十八年人丁一十一萬七千五百八十二丁康熈二十四年人丁一十五萬八千五百五十七丁屯丁二萬九百八十三丁 五十年編審清出共民賦人丁一十四萬五千二百四十丁屯賦軍舎土丁三萬八千二百七十七丁 五十二年奉
詔海宇承平日久户口繁滋嗣後編審人丁但據康熈五十年丁冊定為常額續生人丁永不加賦經户部議覆後遇編審將新増人丁實數造
盛世滋生戸口冊奏
聞
雍正二年巡撫楊名時奏准民丁銀攤入通省民賦田地輸納軍丁銀查出無主影射田地糧條撥抵麗江改土歸流增夷丁二千三百四十四丁
三年總督高其倬巡撫楊名時題准永免嵩明太和鄧川浪穹鶴慶騰越等府州縣應徴土軍丁九百五丁銀兩 七年橄欖壩平招撫安挿夷民一萬二千三百餘户 八年藤條江外三猛邊界猛弄寨長白氏以所屬寨民一百九十戸永附版圖九年威遠同知清出三圈蠻令等村丁銀
雲南布政司
雍正九年分編審通省共實在定額民賦人丁一十四萬七千五百八十四丁各編不一額徴銀二萬九千五百二十五兩八錢三分屯賦軍舎土丁三萬八千二百七十七丁各編不一額徴銀一萬二千二百九十八兩一錢九分四釐七毫四絲八忽七微四纎五塵六𣺌五漠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共實在民賦滋生人丁四萬一千三百三十六丁 屯賦滋生軍舎土丁一萬七百六十四丁
雲南府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民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一萬七千九百六十一丁各編不一額徴銀五千三百四兩八錢四分〈攤入通省民賦田地輸納〉
〈原額民丁一萬六千七百一十丁額徴銀四千九百七十六兩五錢五分康熙二十五年編審清出人丁二百四十七丁應徴銀四十三兩三錢八分又額外增出沐莊人丁六百六十八丁應徴銀二百七兩九錢七分自康熈三十年起至五十年止五次編審清出人丁共三百三十六丁應徴銀七十六兩九錢四分以上原額新增共人丁一萬七千九百六十一丁共應徴銀五千三百四兩八錢四分〉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軍舎土丁除頂補老故外共八千八百三十三丁各編不一〈内除查出影射田地糧條撥抵丁銀外〉現徴軍丁銀二千四百六十三兩九錢三分九釐四毫一絲七忽九微九纎二塵六𣺌
〈康熈七年裁安寜易門宜良三所歸併州縣原額軍舎人丁共一千八百六十五丁應徴丁銀六百五十七兩二錢二十六年裁左右中前後廣六衛楊林木宻鳳梧三所歸併州縣原額軍舎土軍人丁共六千八百七十五丁應徴丁銀二千五百三十六兩三錢四分内就近歸併武定府屬武定所右後二衞軍舎土丁一百二十八丁應徴銀四十六兩五錢六分又撥歸武定府屬前衞土軍一丁該除銀五錢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軍舎土丁八十七丁應徴銀二十八兩七錢二分雍正三年 題准將嵩明州土軍丁一百二十一丁該銀一百二十一兩永行豁免實在軍丁八千八百三十三丁應徴銀三千一百四十七兩三錢二分於雍正四五六七八等年查出影射民屯田地科徴糧條抵作丁銀六百八十三兩三錢八分五毫八絲二忽七塵四𣺌仍應徴銀二千四百六十三兩九錢三分九釐四毫一絲七忽九纎二塵六𣺌〉
附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分民丁共五千五百四十七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三千二百二十二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六百六十七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一千二十七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六百三十一丁〉
雍正九年分軍舎人丁共二千三百七十七丁〈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一千五百四十五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二百九十一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三百九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三百三十二丁〉
曲靖府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民丁除頂補老故外共八千七百六十三丁各編不一額徴銀一千六百九十三兩六錢九分〈攤入通省民賦田地輸納〉
〈原額人丁八千四百六丁額徴銀一千六百三十一兩九錢康熙二十五年編審清出人丁一十二丁應徴銀一兩六錢六分又額外増出沐莊人丁二百五十五丁應徴銀四十五兩七分自康熙三十年起至五十年止五次編審清出人丁九十丁應徴銀十五兩六分以上原額新增共人丁八千七百六十三丁共應徴銀一千六百九十三兩六錢九分〉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軍舎人丁除頂補老故外共六千三百八十九丁各編不一〈内除查出影射田地糧條撥抵丁銀外〉現徴軍丁銀二千六百兩四錢五分二釐七毫四絲七忽七㣲六塵五𣺌二漠
〈康熈七年裁越州曲靖陸涼三衛定雄所歸併府州縣原額軍舎人丁共五千六十三丁應徴銀二千二百一十六兩一錢四分二十五年編審清出人丁一百一十二丁應徴銀五十八兩六錢二分二十六年裁左前平彜三衛木宻馬龍二所歸併州縣原額軍舎人丁共一千一百五丁應徴銀四百七十六兩七錢六分二十五年編審清出人丁二十丁應徴銀七兩四錢自康熙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八十九丁應徴銀二十六兩一錢二分以上原額新增共軍丁六千三百八十九丁共應徴銀二千七百八十五兩四分内除豁免南寜平彜太監伍那漢秦廷芳丁銀九錢又雍正五六兩年查出影射民屯田地科徴糧條抵作丁銀一百八十三兩六錢八分七釐二毫五絲二忽二微九纎三塵四𣺌八漠仍應徴丁銀二千六百兩四錢五分二釐七毫四絲七忽七微六塵五𣺌二漠〉
附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分民丁共二千四百四十九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一千五百九十九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三百二十一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三百三十六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九十三丁〉
雍正九年分軍舎人丁共一千五百一丁
〈康熙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八百三十六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七十一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二百五十四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二百四十丁〉
臨安府
雍正九年編審清出民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一萬四千九百六十七丁各編不一額徴銀四千二百一十八兩二錢六分〈攤入通省民賦田地輸納〉
〈原額人丁一萬四千三百九十丁額徴銀四千七十七兩三分康熈二十五年編審額外增出沐莊人丁三百七十八丁應徴銀一百三兩四錢六分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一百九十九丁應徴銀三十七兩七錢七分以上原額新增共人丁一萬四千九百六十七丁共應徴銀四千二百一十八兩二錢六分〉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軍舎人丁除頂補老故外共四千九百四十七丁各編不一〈内除查出影射田地糧條撥抵丁銀外〉實徴軍丁銀九百八十二兩八分五釐四毫二絲五忽二微五纎三塵七𣺌九漠
〈康熈七年裁臨安衞通海禦歸併州縣原額軍舎人丁四千四百一十丁應徴銀二千二百四兩六分二十六年裁左前廣後四衞新安所歸併州縣原額軍舎人丁四百六十九丁應徴銀一百七十六兩七錢八分二十五年編審清出軍丁五丁應徴銀一兩八錢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一十三丁應徴銀十八兩二錢四分以上原額新增共軍丁四千九百四十七丁共應徴銀二千四百兩八錢八分於雍正五六兩年查出影射民屯田地科徴糧條抵作丁銀一千四百一十八兩七錢九分四釐五毫七絲四忽七微四纎六塵二𣺌一漠仍應徴丁銀九百八十二兩八分五釐四毫二絲五忽二微五纎三塵七𣺌九漠〉
附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分民丁共四千五百四十三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三千三十六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六百一十五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五百八十八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三百四丁〉
雍正九年分軍舎人丁共一千五百二十一丁〈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一千三十六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二百一十六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三十五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一十四丁〉
澂江府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民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五千一十七丁各編不一額徴銀一千六百五兩〈攤入通省民賦田地輸納〉
〈原額人丁四千八百三十八丁額徴銀一千五百五十四兩五錢七分康熙二十五年編審額外增出沐莊人丁一百二十四丁應徴銀三十六兩八錢二分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共五十五丁應徴銀一十三兩六錢一分以上原額新增共人丁五千一十七丁共應徴銀一千六百五兩〉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軍舎土軍人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二千三百八十六丁各編不一〈内除查出影射田地糧條撥抵丁銀外〉實徴軍丁銀一千一百九十八兩五分七釐七毫一絲九忽六微二纎七𣺌二漠
〈康熈二十六年裁左右中前後廣六衞歸併州縣原額軍舎土軍人丁共三千三百五十一丁應徴銀一千二百九兩三錢六分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三十五丁應徴銀十兩零二分以上原額新増共軍丁三千三百八十六丁共應徴銀一千二百一十九兩三錢八分於雍正七年查出影射民屯田地科徴糧條抵作丁銀二十一兩三錢二分二釐二毫八絲三㣲七纎九塵二𣺌八漠仍應徴銀一千一百九十八兩五分七釐七毫一絲九忽六㣲二纎七𣺌二漠〉附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分民丁共一千五百三十五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一千一十九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二百六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四十四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七十四丁〉
雍正九年分軍舎人丁共一千六十八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六百五十一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四十八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一十七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五十二丁〉
武定府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民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三百九十九丁各編不一額徴銀九十三兩六錢七分〈攤入通省民賦田地輸納〉
〈原額人丁三百五十丁額徴銀八十一兩八錢康熈二十五年編審清出人丁九丁應徴銀二兩二分又額外増出沐莊人丁二十一丁應徴銀四兩八錢八分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共十九丁應徴銀四兩九錢七分以上原額新增共人丁三百九十九丁共應徴銀九十三兩六錢七分〉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軍舎土軍人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二百三十一丁各編不一實徴軍丁銀九十二兩五錢八分
〈康熈七年裁武定所歸併州縣原額軍舎人丁二百二丁應徴銀八十五兩一錢八分康熙二十六年裁右後二衞併州原額軍舎人丁一百五十六丁應徴銀五十三兩四錢六分共原額軍舎人丁三百五十八丁應徴銀一百三十八兩六錢四分以後編審無增又將武定所軍舎土丁四十三丁右後二衞軍舎土丁八十五丁就近歸併雲南府屬徴收銀四十六兩五錢六分外又撥歸雲南府屬土軍一丁該銀五錢實在軍舎人丁二百三十一丁應徴銀九十二兩五錢八分〉
附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分民丁共二百八十九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零二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二十一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二十五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四十一丁〉
雍正九年分軍舎人丁共一百二十一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三十六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八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四十五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三十二丁〉
廣西府
本府俱係夷戸竝未編丁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軍舎土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三百七十八丁各編不一〈内除查出影射田地糧條撥抵丁銀外〉實徴軍丁銀一百六十八兩一錢三分六忽八微七纎四塵二𣺌六漠
〈康熈七年裁十八寨所併彌勒州原額軍舎人丁三百二十五丁應徴銀一百四十五兩九錢六分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五十三丁應徴銀二十四兩一錢二分以上原額新增共軍丁三百七十八丁共應徴銀一百七十兩八分於雍正四年查出影射民屯田地科徴糧條抵作丁銀一兩九錢四分九釐九毫九絲三忽一微二纎五塵七𣺌四漠仍應徴銀一百六十八兩一錢三分六忽八微七纎四塵二𣺌六漠〉
附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分軍舎人丁共一百二十四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七十六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一十六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一十六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一十六丁〉
廣南府
本府俱係夷戸竝未編丁
元江府
本府俱係夷戸竝未編丁
開化府
雍正九年分編審額定附近阿迷蒙自歸入民丁二十五丁各編不一額徴銀六兩八錢二分〈攤入通省民賦田地輸納〉
本府俱係夷戸竝未編丁
附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分民丁共一百零六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五十四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二十八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一十二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一十二丁〉
鎮沅府
本府新設俱係夷户竝未編丁
威逺
雍正九年編審清出三圈蠻令等村年納丁銀三十二兩
東川府
本府新經改歸俱係夷戸竝未編丁
昭通府
本府新設俱係夷戸竝未編丁
普洱府
本府新設俱係夷戸竝未編丁
大理府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民丁除頂補老故外共四萬七千七百三十六丁各編不一額徴銀六千五百九十一兩九錢六分〈攤入通省民賦田地輸納〉
〈原額人丁四萬七千九百五十六丁額徴銀六千六百七十五兩三分六釐康熈二十五年編審清出人丁一百四十八丁應徴銀三十二兩九錢又額外増出沐莊人丁一百七十七丁應徴銀二十三兩二錢九分内除撥歸舊北勝州人丁八百九十四丁該銀一百四十一兩八錢三分四釐外實存人丁四萬七千三百八十七丁應徴銀六千五百一十兩三錢九分二釐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三百四十九丁應徴銀八十一兩五錢六分八釐以上實額新増共人丁四萬七千七百三十六丁應徴銀六千五百九十一兩九錢六分〉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軍舎人丁除頂補老故外共四千六百七十五丁各編不一〈内除查出影射田地糧條撥抵丁銀外〉實徴軍丁銀一千四百八十二兩一分三釐八毫一絲七忽七微四纎九塵二𣺌四漠
〈康熈七年裁洱海大羅二衛歸併州縣原額軍舎土軍人丁一千四百六十丁應徴銀五百七十二兩九錢六分二十六年裁大理瀾滄景東三衞歸併州縣原額軍舎土軍人丁四千九百八十七丁應徴銀一千八百四十九兩七錢四分内將瀾滄衛軍舎人丁一千四百九十九丁撥歸永北府徴收銀五百二十九兩八錢六分外實存軍舎土軍人丁四千九百四十八丁應徴銀一千八百九十三兩五錢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三十丁應徴銀九兩雍正三年 題准將太和鄧川浪穹三州縣土軍丁三百三丁該銀三百三兩永行豁免實在軍丁四千六百七十五丁應徴銀一千五百九十九兩五錢於雍正四年六年查出影射民屯田地科徴糧條抵作丁銀一百一十七兩四錢八分六釐一毫八絲二忽二微五纎七𣺌六漠仍應徴銀一千四百八十二兩一分三釐八毫一絲七忽七微四纎九塵二𣺌四漠〉
附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分民丁共一萬二千一百九十七丁〈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七千八百六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一千四百七十三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一千六百一十三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一千三百五丁〉
雍正九年分軍舎人丁共一千四百六十五丁〈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一千二十三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三十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五十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六十二丁〉
楚雄府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民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一萬三百五十六丁各編不一額徴銀四千一十九兩一錢八分八釐〈攤入通省民賦田地輸納〉
〈原額人丁一萬一千三百二十三丁額徴銀四千三百九十五兩八錢五分五釐康熈二十五年編審清出人丁五丁應徴銀一兩八錢五分又額外増出沐莊人丁六十二丁應徴銀二十四兩八錢三分一釐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一百四十二丁應徴銀五十一兩四錢七分二釐以上原額新增共人丁一萬一千五百三十二丁應徴銀四千四百七十四兩零八釐雍正七年將定邊裁併蒙化除去人丁一千一百七十六丁該銀四百五十四兩八錢二分外實在人丁一萬三百五十六丁應徴銀四千一十九兩一錢八分八釐〉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軍舎人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一千七百一十四丁各編不一〈内除查出影射田地糧條撥抵丁銀外〉實徴軍丁銀七百六十八兩一錢八分一釐六毫一絲五微二纎二塵四𣺌四漠
〈康熈七年裁楚雄衞定遠所併縣原額軍舎人丁一千八百七十二丁應徴銀八百六十三兩四分内將定逺所軍舎人丁二百丁撥歸姚安府徴收銀一百三兩五錢八分外實存軍舎人丁一千六百七十二丁應徴銀七百五十九兩四錢六分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四十二丁應徴銀十八兩一錢二分以上原額新增共軍丁一千七百一十四丁應徴銀七百七十七兩五錢八分内除豁免太監陳小禧丁銀三錢又於雍正四五兩年查出影射民屯田地科徴糧條抵作丁銀九兩九分八釐三毫八絲九忽四微七纎七塵五𣺌六漠仍應徴銀七百六十八兩一錢八分一釐六毫一絲五微二纎二塵四𣺌四漠〉
附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分民丁共三千八百三十五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二千二百九十九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四百七十一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六百七十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三百九十五丁〉
雍正九年分軍舎人丁共六百零二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三百三十二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七十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一十四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八十六丁〉
姚安府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民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二千六百八十四丁各編不一額徴銀八百八十兩五錢一分〈攤入通省民賦田地輸納〉
〈原額人丁二千五百六十三丁額徴銀八百四十五兩三錢一分康熈二十五年編審清出人丁二十四丁應徴銀八兩四錢又額外増出沐莊人丁四十六丁應徴銀一十兩一錢二分自康熙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五十一丁應徴銀十六兩六錢八分以上原額新增共人丁二千六百八十四丁共應徴銀八百八十兩五錢一分〉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軍舎人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一千四百七十三丁各編不一〈内除查出影射田地糧條撥抵丁銀外〉實徴軍丁銀五百五十八兩八錢四分八釐三毫六絲三忽四微三纎五塵五𣺌五漠
〈康熈七年裁中屯所併縣原額軍舎人丁四百一十一丁應徴銀一百七十六兩二錢二分又定逺所撥歸軍丁二百丁應徴銀一百三兩五錢八分二十六年裁姚安所併州原額軍舎人丁八百二十七丁應徴銀三百六十三兩三錢九分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三十五丁應徴銀一十兩三錢四分以上原額新増共軍丁一千四百七十三丁應徴銀六百五十三兩五錢三分於雍正五六兩年查出影射民屯田地科徴糧條抵補丁銀九十四兩六錢八分二釐六毫三絲六忽五微六纎四塵四𣺌仍應徴銀五百五十八兩八錢四分八釐三毫六絲三忽四㣲三纎五塵五𣺌五漠〉
附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分民丁共八百二十五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五百二十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五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二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九十八丁〉
雍正九年分軍舎人丁共四百五十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二百七十九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五十六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六十四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五十一丁〉
永昌府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民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七千八百九十八丁各編不一額徴銀八百三十兩七錢二分〈攤入通省民賦田地輸納〉
〈原額人丁七千五百六十五丁額徴銀八百兩八錢四分康熈二十五年編審清出人丁二百五丁應徴銀一十六兩四分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一百二十八丁應徴銀一十三兩八錢四分以上原額新増共人丁七千八百九十八丁應徴銀八百三十兩七錢二分〉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軍舎人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二千六百三十三丁各編不一〈内除查出影射田地糧條撥抵丁銀外〉實徴軍丁銀一千五十一兩九錢二分二釐四毫三絲四忽五纎二塵七𣺌一漠
〈康熈七年裁永平禦併縣原額軍舎人丁九十丁應徴丁銀三十二兩五錢二分二十六年裁永昌騰衝二衞歸併州縣原額軍舎土軍人丁二千八百四十八丁應徴銀一千三百九十四兩四錢二分二十五年編審清出人丁一十六丁應徴銀五兩二錢八分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五十二丁應徴銀十八兩三錢二分雍正三年 題准將騰越州土軍丁三百七十三丁該銀三百七十三兩永行豁免實在軍丁二千六百三十三丁應徴銀一千七十七兩五錢四分於雍正五六兩年查出影射田地科徴糧條抵作丁銀二十五兩六錢一分七釐五毫六絲五忽九微四纎七塵二𣺌九漠仍應徴銀一千五十一兩九錢二分二釐四毫三絲四忽五纎二塵七𣺌一漠〉附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分民丁共一千五百八十五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八百九十七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六十二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二百六十五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二百六十一丁〉
雍正九年分軍舎人丁共四百三十七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六十三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六十二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七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五丁〉
鶴慶府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民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一萬一千四百三十三丁各編不一額徴銀一千四百九十二兩九錢九分〈攤入通省民賦田地輸納〉
〈原額人丁一萬一千二百八十四丁額徴銀一千四百七十九兩四分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一百四十九丁應徴銀十三兩九錢五分以上原額新增共人丁一萬一千四百三十三丁應徴銀一千四百九十二兩九錢九分〉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軍舎人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七百六十八丁各編不一實徴軍丁銀二百八十七兩八錢
〈康熈七年裁鶴慶禦併府原額軍舎人丁八百七十丁應徴銀三百九十四兩一錢二分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六丁應徴銀一兩六錢八分雍正三年 題准將本府土軍丁一百八丁該銀一百八兩永行豁免實在軍舎人丁七百六十八丁應徴銀二百八十七兩八錢〉附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分民丁共三千四百二十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二千二百八十六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三百九十二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四百二十八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三百一十四丁〉
雍正九年分軍舎人丁共四百二十六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七十五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四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九十四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五十三丁〉
順寧府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民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九千七百九十五丁各編不一額徴銀一千一百九兩二分〈攤入通省民賦田地輸納〉
〈原額人丁九千六百七十三丁額徴銀一千九十四兩九錢康熈二十五年編審清出沐莊人丁三十丁應徴銀三兩六錢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九十二丁應徴銀十兩五錢二分以上原額新增共人丁九千七百九十五丁共應徴銀一千一百九兩二分〉
附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分民丁共三千一百五十八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一千九百五十九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三百九十四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三百九十一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四百十四丁〉
永北府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民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九百一十六丁各編不一額徴銀一百九十五兩九錢二分八釐〈攤入通省民賦田地輸納〉
〈原額係舊北勝州及鄧川州撥歸人丁八百九十八丁徴銀一百九十二兩七分六釐自康熙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一十八丁應徴銀三兩八錢五分二釐以上原額新増共人丁九百十六丁應徴銀一百九十五兩九錢二分八釐〉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軍舎人丁除查出影射田地糧條撥抵丁銀外現徴軍舎丁銀二百二十八兩九錢八分六釐八毫九絲四忽八微六纎七塵六𣺌二漠
〈康熈二十六年裁瀾滄衞歸舊北勝州原額軍舎人丁一千四百九十九丁應徴銀五百二十九兩八錢六分自康熙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十四丁應徴銀六兩以上原額新増共軍丁一千五百十三丁共應徴銀五百三十五兩八錢六分於雍正十年查出影射民屯田地科徴糧條抵作丁銀三百六兩八錢七分三釐一毫五怱一微三纎二塵三𣺌八漠仍應徴銀二百二十八兩九錢八分六釐八毫九絲四忽八微六纎七塵六𣺌二漠〉
附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分民丁共六百九十二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四百十九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八十三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十四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七十六丁〉
雍正九年分軍舎人丁共二百九十四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六十七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十三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六十七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四十七丁〉
麗江府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民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二千三百四十四丁每丁編銀六分六釐共額徴銀一百五十四兩七錢四釐〈係雍正二年改土歸流新増之項不在通省民賦田地均攤數内〉
附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分民丁八十丁
〈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三十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五十丁〉
蒙化府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民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七千一百一十九丁各編不一額徴銀一千二百二十三兩〈攤入通省民賦田地輸納〉
〈原額人丁五千八百十五丁額徴銀七百五十三兩七錢四分康熈二十五年編審清出沐莊人丁四丁應徴銀四錢九分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一百二十四丁應徴銀十三兩九錢五分雍正四年將定邊裁歸人丁一千一百七十六丁應徴銀四百五十四兩八錢二分以上原額新増竝裁歸共人丁七千一百十九丁應徴銀一千二百二十三兩〉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軍舎人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九百六十六丁各編不一〈内除查出影射田地糧條撥抵丁銀外〉實徴軍丁銀四百一十五兩一錢九分六釐三毫一絲六微七纎二𣺌
〈康熈七年裁蒙化衞併府原額軍舎人丁九百三十一丁應徴銀四百四十五兩九錢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三十五丁應徴銀九兩八錢以上原額新増共軍丁九百六十六丁共應徴銀四百五十五兩七錢於雍正四年查出影射民屯田地科徴糧條抵作丁銀四十兩五錢三釐六毫八絲九忽三微二纎九塵八𣺌仍應徴銀四百十五兩一錢九分六釐三毫一絲六㣲七纎二𣺌〉
附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分民丁共九百三十五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五百八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五十二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一百七十五丁〉
雍正九年分軍舎人丁共一百八十一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九十七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二十三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二十七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三十四丁〉
景東府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民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一百七十一丁每丁編銀四錢三分額徴銀七十三兩五錢三分〈攤入通省民賦田地輸納〉
〈原額人丁一百六十丁額徴銀六十八兩八錢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十一丁應徴銀四兩七錢三分以上原額新增共人丁一百七十一丁共應徴銀七十三兩五錢三分〉
雍正九年分編審清出軍舎人丁除頂補老故外共三百七十一丁各編不一實徴軍丁銀一百七十八兩八分
〈康熈二十六年裁景東衞併府原額軍舎人丁三百六十五丁應徴銀一百七十五兩二錢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編審清出人丁六丁應徴銀二兩八錢八分以上原額新増共軍丁三百七十一丁應徴銀一百七十八兩八分於雍正四年七年查出影射夷田秋糧折徴差發銀撥抵徴收〉附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分民丁共一百四十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四十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十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四十五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四十五丁〉
雍正九年分軍舎人丁共二百七丁
〈康熈五十五年編審清出滋生六十八丁六十年編審清出滋生十二丁雍正四年編審清出滋生六十六丁九年編審清出滋生六十一丁〉
雲南通志卷九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雲南通志卷十
田賦〈民賦 屯賦附額徴〉
禹貢梁州田下上賦下中三錯地磽斂薄況滇為梁之裔境哉由漢迄宋或羈縻或棄之蒙段元始全𨽻版圖設官分職與中土等苐文獻無徴田賦莫考明以屯養兵草萊漸闢而計田制賦猶不及中土一大縣也迨自南中多故兵戈相尋我
朝先後戡定土曠民稀
殊恩疊沛賦以見熟起科除荒徴解復因屯糧過重減
而均之優恤邊黎曠古未有我
皇上登極之初蠲賦免逋撫綏備至其從前報墾田地特諭詳加查核杜增賦之弊清維正之供徂隰徂畛徧
歌雨公而慶多稌矣夫土穀為
國家厚生之本而勸課乃父母斯民之責矧滇民處萬山中刀耕火種之外别無生計培養而安全之是在司牧者加之意而已志田賦
元世祖至元間立雲南軍民屯田中慶路民屯四千一百九十七戸田一萬九千六百二十四雙軍屯七百九戸田二千八百三十五雙曲靖路民屯二千二百四十戸田四千四百八十雙仁徳府民屯八十戸田一百六十雙軍屯一百戸田四十雙臨安民屯二千三百戸田四千雙軍屯二百八十八戸田一千一百五十二雙澂江民屯一千二百六十戸軍屯二百九十五戸梁千戸翼軍屯凡七百人田三千七百八十九雙〈三十年梁王遣使詣行省言以漢軍屯田烏蒙後遷於新興州〉武定路軍屯一百八十七戸田七百四十八雙烏撒路軍屯一百一十四戸東川路民屯八十六戸㑹通民屯二戸建昌民屯一百四戸軍屯一百八十戸㑹川路民屯四十戸徳昌路民屯二十一戸軍屯一百二十戸大理金齒等處民屯三千七百四十一戸軍屯六百戸共軍民田二萬二千一百五雙威楚路民屯一千一百一戸田五千五百五雙軍屯三百九十九戸田一千五百九十六雙又威楚提舉司所領民屯三十三戸田一百六十五雙鶴慶路民屯一百戸田四百雙軍屯一百五十二戸田六百八雙 十年以張立道為大理等處巡行勸農使洩昆明池水得壤地萬餘頃皆為良田 十九年籍雲南新附戸自烏蘭哈達鎮雲南凡入籍民戸四籍民田民以為病至是令已籍者勿動新附籍之 定雲南税賦用金為則以貝子折納每金一錢直貝子二十索 二十三年免雲南從征交阯蒙古軍屯田租 三十年免雲南屯田逋租萬石
成宗大徳三年雲南省嵗入糧數二十七萬七千七百一十九石 九年命巴延徹爾董雲南屯田事
仁宗延祐二年立烏蒙軍屯先是雲南行省言烏蒙乃雲南咽喉之地别無屯戍軍馬其地廣濶土脈膏腴皆有古昔屯田之蹟乞發輝和爾及新附漢軍屯田鎮遏至是從之調四川軍二千人雲南軍三千人共五千人屯田一千二百五頃置總管萬戸府隸雲南省 五年詔還所侵順元宣撫司民地
泰定帝泰定元年免雲南秋糧三分 四年以瑪固斯為雲南行省平章事提調烏蒙屯田
文宗至順三年雲南饑詔蠲本省田租三年
明洪武十八年雲南諸蠻平增置衞所開屯戍守悉以腴田給軍并歸附之衆 十九年西平侯沐英請置屯田從之英奏雲南土地甚廣而荒蕪居多宜置屯田令軍士開耕以備儲蓄上諭戸部曰屯田之政可以紓民力足兵食邊方之計莫善於此英之是謀可謂盡心矣然邊地久荒榛莽蔽翳用力實難宜緩其嵗輸之粟使彼樂於耕作數年之後徴之可也〈見續文獻通考 按英後先鎮雲南十年嵗較屯田增損以為賞罰墾田至百萬餘畝自永寧至大理每六十里設一堡留軍屯田子春亦鎮雲南七年大修屯政闢田三十餘萬畝〉 二十年命普定侯陳桓静寧侯葉昇往雲南總制諸軍就於定邊姚安等處立營屯種 二十六年上各省實徴税糧總數雲南布政司田土原無數目實徴夏税麥一萬八千七百三十石秋糧米五萬八千三百四十九石〈按學菴類稿明食貨志洪武時詔許雲南以金銀海貝布漆朱砂水銀折納秋租〉
永樂五年增置按察司僉事一員盤量屯糧
成化十三年增置按察司副使一員專管屯田𢎞治十五年上各省實徴税糧總數雲南布政司田土共計三千六百三十一頃三十五畝夏税麥三萬三千七百八石一斗八升七勺零秋糧米一十萬六千九百一十三石一合零
嘉靖四十一年雲南都司原額屯田一萬八百七十七頃四十三畝三分見額屯田一萬一千一百七十一頃五十四畝一分八釐零糧三十八萬九千九百九十二石三斗三升三勺零
萬厯六年上各省實徴税糧總數雲南布政司田土共計一萬七千九百九十三頃五十八畝八分零夏税麥三萬五千五百六十七石二斗六升一合五勺零秋糧米一十萬七千一百二十三石三升七合一勺零 二十一年築八闗二堡於三宣要害戍緬竝議屯田 二十四年猛卯酋多亨勾緬搆亂巡撫陳用賓平之築平麓城議屯田 四十八年戸部以遼餉不支兵部馬價工部器械不足增雲南地畝銀一萬六千一百六十四兩
本朝順治十七年命吳三桂為總管移鎮雲南乞沐氏勲莊與之 十八年編遺漏錢糧寧州土官禄昌賢養兵莊糧三百六十石每石折徴銀三錢歸寧州曲靖府安置土官恭黙田一千六十二畝科秋糧二十三石六斗二升條銀十一兩七錢九分歸霑益州鐵索營土軍屯墾嵗輸租米二百石一斗四升歸洱海衞尋甸四十八哨嵗徴秋糧一百六十一石五斗歸尋甸府臨安納樓司五畝地方中則田七百六十九畝七分科秋糧二十四石差發銀一百兩條編銀二十三兩零歸建水州 編衞所職田每畝三斗照軍糧起科并編衞所軍舍丁差 覆准鎮雄府嵗納荍四百六十石烏蒙府嵗納荍三百石折徴銀三百兩 題准雲南衞弁職田向係收租准俸不納税糧嗣後各歸衞所編入戸口俱以本七折三徴收其田係每畝一斗九升至三斗者照軍糧例起科三斗至五斗者概以三斗為額 總計雲南布政司田土五萬二千一百一十五頃一十畝六分九釐零田賦銀六萬一千七百四十八兩九錢五分三釐零糧一十二萬三千九百一十七石九斗三升四合九勺零雲南平彞等衞所屯田四千一百二十二頃四十六畝八分七釐零屯賦銀三萬九百八十三兩五錢六分四釐零屯糧五萬八千四百八十石二斗二升五合七勺零
康熙元年覆准普洱等十三處嵗徴糧米編入元江府經制 四年覆准雲南苗渠求附田土編入新添衞照例科糧不得仍稱土司 五年免迤東被賊州縣新荒錢糧 覆准浪媽等六寨嵗徴銀二百七十兩米三百石歸入元江府經制 覆准雲南各土司係邊方世職其錢糧完欠不必照流官例考成 七年覆准瓦渣土司四十七寨額徴苗糧四百二十四石銀六百六十八兩歸臨安府二十年免雲南本年分夏税 二十一年巡撫王繼文奏准雲南金汁等河積水灌田數十萬頃自亂後堤壩傾頹田畝荒蕪議令捐修俾民歸墾輸賦 二十四年總督蔡毓榮議以吳逆原請沐氏勳莊田地變價歸併附近州縣照民糧起科 二十七年總督范承勳奏請二十一年至二十七年逋欠屯糧分年帶徴
上念滇民遭吳逆困苦悉行蠲免 三十年巡撫王繼文請正衞所田地先是并衞所於州縣其田地有遠近相錯官民未便者至是悉行改正 三十二年巡撫王繼文奏請勲莊荒田五百八十餘頃免其變價 三十三年免雲南通省地丁錢糧 三十四年減衞所糧額巡撫石文晟以衞所軍田糧額數倍民賦累年逋欠請減照河陽縣上則民賦起科竝給民為業 四十三年免雲南通省地丁錢糧 四十九年免雲南通省五十年分地丁錢糧并厯年逋欠
雍正二年巡撫楊名時奏准民丁額銀攤入通省地糧上納其軍田有無主影射者令自首報墾攤抵最重軍丁 七年免雲南通省八年分地丁額銀十年總督髙其倬奏准昭通兵米自外運入艱
難遣官招募農民一千戸到昭通開墾每戸給田二十畝為業按年收穀麥作價扣還工本起科徴米以充兵食 巡撫張允隨奏准各府州縣兵多米少者將應徴條銀折收糧米以資軍食米多兵少者將應徴税糧折解以抵兵餉杜輕齎招買之弊
雲南布政使司
民賦
原額田地七萬二千九百八十八頃三十二畝七毫五絲四忽五微九塵〈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及清丈額外田地一萬四千四百八十頃七十八畝七分七釐一毫三絲六忽二微八纖一塵二𣺌九漠〈内除永善縣西媽基等處民田地六頃一畝一分撥歸四川屏山縣管轄〉又新增四川貴州撥歸田地一百四十七頃五十七畝六分五釐九毫二絲八忽〈二項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四五六七八十等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一百五十一頃二十九畝五分一釐七毫一絲八忽七微七纖九塵一𣺌九漠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七萬九千七百三十二頃七十三畝二分五釐三毫一忽四微九纖二塵六𣺌四漠〈原成熟地三萬五千七頃四十畝一分三釐七毫二絲六忽八微二纖九漠内除西媽基等處民地四頃一十六畝割歸四川屏山縣管轄外實該地三萬五千三頃二十四畝一分三釐七毫二絲六忽八微二纖九漠 新增四川屏山縣割歸永善縣副官村成熟民地六頃四十四畝五分五釐 新增貴州威寧州撥歸宣威州成熟陸地一十三頃五十五畝四分一釐七毫 成熟夷地一千六百六十八頃四十七畝一分一釐三毫 成熟不分等則地一千七十六頃六十八畝四釐一毫一絲二忽四纖七塵七𣺌免丈認納夏税夷地三頃九十二畝 外成熟免丈夷地照納夏税 原成熟田三萬九千七百三十七頃四十八畝七分六釐一毫八絲八忽八纖一塵一𣺌内除西媽基等處民田一頃八十五畝一分割歸四川屏山縣管轄外實該田三萬九千七百三十五頃六十三畝六分六釐一毫八絲八忽八纖一塵一𣺌 新增四川屏山縣割歸永善縣副官村成熟民田七十七頃六十四畝七分九釐 新增貴州威寧州撥歸宣威州成熟民田四十頃一畝三分二毫二絲八忽 夷田一千二百八十頃九十三畝六釐 夷地折田五十七頃三十六畝四分四釐六毫四絲六忽五微四纖三塵七𣺌五漠 成熟清丈實田七百五十九頃三十五畝六分二釐五毫 額外淤出田三頃七十八畝五分四毫 成熟不分等則一例起科田五頃六十八畝六分五毫 外成熟免丈夷田照納秋糧〉
實徴夏税本折麥三萬一千五百九十六石四斗三升二合一勺二抄二撮六圭七粒三顆七粟
實徴夷地免丈照納夏税麥三百三十石七斗七升八合八勺八抄四撮七圭一粒四顆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三十六石三斗一升八合六勺三抄五撮二圭八粒八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二十九兩五分四釐九毫八忽二微二纖四塵六𣺌四漠
實徴夏税本色荍八百五十九石四斗七升五合八勺四抄八撮
實徴地畝荍折銀二千一百二十五兩一錢九分六釐二毫七絲九忽四微八纖〈外除永善縣西媽基等處割歸四川屏山縣應徴銀一十二兩三錢八分〉
實徴新增夷地二十五段照納夏税折色六錢麥二十八石二斗折徴銀一十六兩九錢二分
實徴新增貴州威寧州撥歸宣威州本色無耗荍一百八石四斗三升三合三勺六抄折該米五十四石二斗一升六合六勺八抄
實徴秋糧本折米一十一萬八千三百二十二石三斗二升三合一抄三圭八粒六粟〈外除永善縣西媽基等處割歸四川屏山縣應徴米七石五斗五合〉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三百一十九石三斗五升一合三勺二抄八撮九粒一顆五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二百五十五兩四錢八分一釐六絲二忽四微七纖三塵二𣺌
實徴元江臨安宣威鎮雄秋糧無耗米八千一百五十六石三斗一升五勺一抄五撮四圭四粒
實徴師宗州秋糧無耗折色五錢米二十四石八斗實徴新增夷田一十六段照納秋糧折色七錢米三十一石七斗七升折徴銀二十二兩二錢三分九釐
實徴本色籽粒米一十一石一斗二升三合四勺七抄五撮五圭五粒二顆
實徴新增貴州威寧州撥歸秋糧本色無耗米五百七十七石八斗七升五合三勺六抄八撮二圭八粒六顆
實徴新增四川屏山縣割歸丁條糧銀二百四十七兩九錢六釐五毫一絲三忽三微四纖四塵三𣺌五漠
實徴條編銀一十萬二千四百一十三兩五錢七釐二毫四絲一微一塵九漠〈外除永善縣西媽基等處割歸四川屏山縣應徴銀三兩九錢七分七釐六毫五絲〉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二百九十三兩五錢五分九釐三毫九絲四忽七微三纖八塵八𣺌九漠
實徴攤丁銀二萬九千三百三十九兩一錢二分六釐
實徴新增麗江府夷丁二千三百四十四丁每丁編銀六分六釐該徴銀一百五十四兩七錢四釐
實徴新增威逺三圈蠻令等村年納人丁銀三十二兩
實徴新增貴州威寧州撥歸宣威州民戸人丁一百七十四丁每丁編銀二錢該銀三十四兩八錢附額徴
實徴觀場田租銀一百五十七兩三錢三分二釐七毫八絲五忽
實徴差發各項銀五千六百九十二兩六錢五分九釐三毫四絲三忽五微四纖一𣺌六漠
實徴蒙自趙州楚雄蒙化礦錫鐵課石磺共銀三百九十二兩八錢五分〈遇閏加銀一十五兩七錢一分六釐六毫〉
實徴魚課魚鈔銀一千七百六十四兩六錢五分七釐六毫〈遇閏加銀六十三兩五錢六分一釐五毫八絲又劍川州魚課春夏遇閏加銀一十三兩二錢四分秋冬遇閏加銀一十六兩五錢五分〉
實徴永北府魚課米三十五石五斗每石折銀五錢折徴銀一十七兩七錢五分
實徴石屏寧州武定學租銀六十九兩五錢二分一釐
實徴田房地租籽粒丁苴館客站赤銀八百一十六兩八錢二釐
實徴軍餉均徭水利納租充餉籽粒稻谷麥課丁差水夫鋪陳山租灰窰街税田房地租夷民人戸派納等項共銀七百二十五兩九錢九分九釐八毫七絲六忽三微〈遇閏加銀四分五釐〉
實徴驛站充餉站民認辦共銀一千四百二十二兩二錢八分一釐八毫五絲
實徴蒙化廣通嶍峩酒課商税銀四十二兩二錢六分八釐〈遇閏加銀三兩二錢一分〉
實徴元江開化臨安大姚花斑竹田錢地講浪媽地租戸口食鹽其銀五千五百四十八兩一錢八分四釐八毫
實徴廣南景東差發無耗折色七錢米九百八十石九斗一升七合
實徴姚州海湖無耗折色四錢租穀三百八十四石六合
實徴禄勸州無耗折色二錢一分穀五百六十一石六斗五升七合三勺七抄五撮五圭
實徴禄勸州無耗租麥一十一石二斗九升
實徴尋甸州四十八哨無耗荍一百六十一石五斗實徴羅平元謀和曲無耗租穀二千一百一十二石四斗九升
實徴景東大姚抵補軍丁秋糧折徴差發共銀二百一十二兩三錢八分
新增
實徴天成等各甸寨土司折色地畝銀二百八十二兩四錢二分九釐六毫一絲一忽六微六纖九塵二𣺌五漠
實徴中甸維西應納青稞貢賦差發除給各喇嘛寺僧營官口糧衣單外實徴青稞秋糧大小麥荍雜糧一千九百八十六石五斗八升五合九勺九抄五撮三圭二粒一顆二粟
實徴中甸維西貢賦差發税課雜糧折共銀一千六百一十五兩二錢二釐四毫
實徴東川府各衙門并禄氏養贍歸公田一百四十三頃五十畝三分九釐六毫該無耗租米二千三百四十石一斗七合八抄
實徴廣南府撫幼嚴氏參革土知州沈肇乾輸納無耗米一千八百一十石七斗六升一合一勺八抄二圭
實徴建水州猛弄寨長白氏所屬寨民年納戸口欵銀四十四兩
實徴建水州猛弄寨長白氏秋糧米一十石
實徴蒙自縣魚課銀二兩
布政司徑徴厯樣紙觔銀三兩六錢
〈南安州麥租銀二十兩五錢 永昌府打牛坪租穀銀四兩 臨安府中火箐荍地𧵅易銀二兩二錢 臨安府拖泥壩田租銀二十七兩 永平縣武侯祠租穀一十四石 通海東湖池地租穀四十八石四斗八升以上六項全荒無徴〉
屯賦
原額田地一萬三千八百六十頃五十三畝三分二釐七絲六忽六微六塵四𣺌〈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安寧易門宜良定雄通海鶴慶永平定逺中屯越州曲靖陸涼臨安十八寨洱海大羅蒙化楚雄武定并左右中前後廣平彞大理永昌騰衝瀾滄景東楊林木宻馬隆新安姚安鳳梧等三十七衞禦所田地分歸府州縣徴收三十四年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徴收屯官等田地一萬三千五十八頃五十畝六釐九絲三忽二微五纖五塵三𣺌 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官等田地七百九十八頃六十三畝八分九毫八絲三忽三微五纖一塵一𣺌〉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一千八百四十九頃一十五畝三分五釐九毫九絲二忽四微一纖五塵九𣺌五漠〈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四五六七八十等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三百六十七頃三十二畝三分二釐一毫一絲九忽三微七纖四𣺌三漠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八千六百五十七頃二十一畝六釐五毫七絲八忽一微九纖一塵三𣺌七漠〈内照舊徴收成熟屯官荍糧馬厰馬料共地四百九十頃七十三畝五分八釐八毫二𢇁六忽一微五纖一塵一𣺌 改則徴收成熟并墾復屯官馬料豆地共一千二百八頃九十三畝二分八釐八毫六絲八忽六微二纖二𣺌二漠 額外淤出地五十七畝 照舊徴收成熟屯官公様馬料共田三百七頃九十畝二分二釐一毫五絲七忽二微 改則徴收成熟并墾復屯官馬料公種公様共田六千六百三十四頃六十畝六分六釐七毫二絲六忽二微二纖五漠 成熟官地一頃六十七畝 額外淤出田一十二頃七十九畝三分〉
實徴夏税本折麥六千三百五十二石九斗七升五合七勺六抄四撮二圭九粒九顆二粟
實徴夏税折色麥四千五百一十二石二斗八升六合二勺五抄一撮七圭八粒九顆九粟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一千六百三十二兩七錢四分五釐一絲九忽四微二纖五𣺌一漠
實徴本色荍一百五石一斗八升一合三勺七抄八撮五圭九粒四顆八粟
實徴折色荍一千六百一十石八斗三升三合八勺六抄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三百八十九兩五錢三分四釐九毫七絲二忽
實徴本色豆五十五石三斗三升四合八勺九抄七圭六粒七顆二粟
實徴地租銀九十八兩八錢一分九釐四毫八絲四忽六微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七十一石七斗三升六合六勺一撮三圭八粒六顆九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五十七兩三錢八分九釐二毫八絲一忽一微九塵五𣺌二漠
實徴秋糧本折米四萬九千二百八十二石一斗四升一合三勺五抄九撮七圭五粒九顆八粟
實徴秋糧折色米六千八百五十六石九斗七升一合七勺八抄二圭六粒一顆七粟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一千九百八十三兩三錢二分七釐六忽一纖五塵三𣺌五漠
實徴秋糧本色穀一千四百七十六石二斗三升一合五勺四撮五圭五粒二顆七粟
實徴秋糧折色穀三百八十五石七斗三升二合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七十六兩五錢五分四釐二毫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一千四百八十八石八斗四合六勺七抄一撮三圭二粒三顆一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千一百九十一兩四分三釐七毫三絲七忽五纖八塵四𣺌八漠
實徴條編銀三萬五千六百六十三兩八錢二分六釐九毫八絲九忽八微一纖七𣺌六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一千四十二兩五錢六分六釐八毫六絲七忽六微四纖九塵六𣺌二漠
實徴軍舍丁銀一萬二千二百九十八兩一錢九分四釐七毫四絲八忽七微四纖五塵六𣺌五漠附額徴
原額馬廠草場學租窰場牙税田地租銀二千五十四兩七錢五分五釐八毫二絲五忽〈内尚有荒蕪無徴銀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實徴數内〉
新增墾復馬場地租銀八十一兩三錢五分一毫二絲〈内成熟馬場地租銀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地租銀兩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實徴數内〉
實徴秋糧本色米七石六斗二升五合
實徴地租馬場草場窰場等銀一千三百三十六兩二錢五分六釐四毫七絲三忽
實徴門攤等銀三十七兩四錢七分
原額酒課銀一十三兩七錢全荒無徴
原額商税課程銀一百五兩五錢六分全荒無徴以上通共額徴銀二十萬九千五百八十二兩一錢四分二釐四毫四絲四忽二微八纖一塵四𣺌七漠
起運布政司銀錢一十六萬九千一百二十三兩二錢六分四釐四毫四絲四忽二微八纖一塵四𣺌七漠〈動支款項詳載經費〉
存畱俸食銀四萬四百五十八兩八錢七分八釐〈外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通共額徴麥米穀荍豆青稞雜糧二十二萬七千六百二十六石二斗六升七合一勺一抄四撮四粒一顆二粟
放給廩生貧士租穀八十石餘聽糧儲道撥放兵糧年底報銷
雲南府〈昆明富民宜良羅次晉寧呈貢安寧禄豐昆陽易門嵩明等十一州縣〉
民賦
原額田地一萬一千一百九十四頃二十畝五分四毫七絲二忽六微四纖七塵四𣺌五漠〈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七百二十四頃八十七畝六分二釐五毫四絲二忽四微四纖五塵二𣺌三漠〈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四五六七八等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三十八頃六十六畝九分四釐八毫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八千三百五頃一十八畝七分七釐九毫七絲三忽二微七纖四塵二𣺌二漠〈内成熟地三千二百三十九頃七十七畝四分三毫六絲二忽四微八塵三𣺌三漠成熟田五千六十五頃四十一畝三分七釐六毫一絲八微六纖五塵八𣺌九漠〉
實徴夏税本折麥五千二百七十四石五升四合二勺六抄三撮三圭六粒四顆四粟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三十三石四斗二升八合六勺八抄六撮八圭二粒八顆四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二十六兩七錢四分二釐九毫四絲九忽四微六纖二塵七𣺌二漠
實徴秋糧本折米二萬一千八石三斗三升九勺五抄八撮七圭九粒九顆九粟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八十四石二斗一升六合四勺八抄九撮二圭七顆二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六十七兩三錢七分三釐一毫九絲一忽三微六纖五塵七𣺌六漠
實徴條編銀一萬八千一百一十一兩八錢七分四釐五毫六忽四微八纖九塵三𣺌二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八十二兩四錢七分六釐四毫七絲三忽七微六塵六𣺌八漠
實徴攤丁銀四千六百五十一兩三錢六分八釐八毫九絲四忽七微三纖四𣺌
明官民田地〈一萬七百四十七頃五畝七分八釐三毫〉夏税額徴〈八千五百七十八石四斗六升八合二勺一撮七圭九粒三顆 起運布政司折色麥五千四百四石九斗二升五合三勺八抄八撮五粒七顆 起運本府折色麥一千一百三十八石四斗 存畱各州縣麥二千三十五石一斗四升二合八勺一抄三撮七圭三粒六顆〉秋糧額徴〈二萬六千六十九石六斗三升七合六抄二撮二顆 起運布政司折色米四千三百六十九石二斗八升九合三勺七抄二撮六圭三粒七顆 起運本府本色米七千六石九斗二升五合八勺三抄七圭二粒折色米二千五十四石三斗四升六合一勺七抄起運楊林所本色米二千石 存畱各州縣米一萬六百三十九石七升五合六勺八抄八撮六圭四粒三顆〉
附額徴
實徴觀場田租銀九十六兩四錢一分五毫八絲五忽
實徴魚課銀二百五兩三分三釐〈遇閏加銀七兩七錢八分六釐五絲〉屯賦
原額田地二千三百四十四頃八十一畝七分七釐六毫七忽四纖七塵〈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又武定府撥歸原額田地一百五十三頃一十畝九分五釐一毫六絲〈二項額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左前廣右中後六衞安寧易門宜良武定楊林木密鳳七所所分歸併州縣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別改徴 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官馬料公種公様共田地一百六十五頃一十畝三分五釐三毫三忽 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馬料公種公様等田地二千三百三十二頃八十二畝三分七釐四毫六絲四忽四纖七塵〉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二百三十四頃四十六畝一分二釐二毫一絲二忽五微九纖一塵六𣺌〈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四五六七八等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六十四頃四十二畝九分七釐四毫五絲二忽四微六纖二塵五𣺌一漠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一千七百四頃八十畝七釐三毫三絲四忽七微五纖一塵六𣺌〈内照舊徴收成熟屯地荍糧馬厰共地一百二十七頃九十八畝九分二釐七毫八絲五忽 改則徴收成熟屯地并墾復共地一百五十二頃四十一畝一分六釐九毫三絲二忽二微五纖一塵六𣺌 額外淤出地五十七畝 照舊徴收成熟屯田馬料共田三十七頃一十一畝四分二釐五毫一絲八忽 改則徴收成熟屯官馬料公様并墾復額外共田一千三百七十三頃九十二畝二分五釐九絲九忽五微 額外淤出田一十二頃七十九畝三分〉
實徴夏税本折麥七百石七斗五升三合八勺八抄三撮九圭九粒九顆四粟
實徴夏税本色荍七十五石八斗九升八合八勺七抄五撮三圭三粒三顆四粟
實徴夏税折色麥三百四十一石四升六合六勺一抄二撮一圭三粒九顆各折不等折徴銀一百五十三兩七錢四分六釐九毫九絲七忽六微二纖一塵六𣺌
實徴夏税折色荍一千五百一十一石四斗七合八勺六抄各折不等折徴銀三百六十四兩五錢八分二釐四毫七絲二忽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二十四石八升二合八勺四抄三圭八粒一顆五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十九兩二錢六分六釐二毫七絲二忽三微五塵二𣺌
實徴秋糧本折米一萬五百二十七石八斗八升一合五勺二抄七撮三圭八粒二粟
實徴秋糧本色穀二百八十二石二斗六升六合九勺八抄一撮二圭八粒一顆六粟
實徴秋糧折色米五百九十八石三斗五升二合一勺二撮四圭四粒各折不等折徴銀一百八十一兩一錢一分五釐八毫五絲一忽八微二纖九塵
實徴秋糧折色三錢穀一百六十六石四斗二升四合折徴銀四十九兩九錢二分七釐二毫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三百石八斗二升四合五勺四抄四撮一圭四顆三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二百四十兩六錢五分九釐六毫三絲五忽二微八纖三塵四𣺌四漠
實徴條編銀七千二百九十四兩八錢九分四釐六毫四絲一忽三微二纖三塵六𣺌八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二百四十六兩八錢六分二釐五絲九忽八微八纖三塵六𣺌
實徴軍丁銀二千四百六十三兩九錢三分九釐四毫一絲七忽九微九纖二塵六𣺌
附額徴
實徴門攤商税銀三十七兩四錢七分
實徴草場銀一百六十七兩七錢八分
以上雲南府屬共額徴銀三萬四千四百六十一兩五錢二分四釐一毫四絲八忽九微九纖四塵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穀荍三萬七千八百六十九石一斗八升六合四勺九抄一圭五粒八顆九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二萬八千四百七十四兩三錢三分四釐一毫四絲八忽九微九纖四塵
額設官役俸食銀六千二百六十四兩四錢四分〈内除額徴錢三銀五千九百八十七兩一錢九分存畱坐放外尚有富民縣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曲靖府〈南寧霑益陸凉馬龍羅平尋甸平彞宣威等八州縣〉
民賦
原額田地六千二百七十五頃五十九畝七分七釐五毫七絲七忽六微五纖六塵一𣺌七漠〈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額外及貴州威寧州撥歸共田地一千六百一十九頃四十二畝二分八釐八毫一絲九忽八微八纖六塵八漠〈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五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六頃三十六畝一分五釐六毫二絲三忽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七千八百四十五頃九十二畝五分一釐二毫八絲七忽五微四纖二塵二𣺌五漠〈内成熟地二千三百六十二頃五畝八分七釐六毫九絲一忽三纖一塵一𣺌六漠 新增貴州威寧州撥歸宣威州成熟陸地一十三頃五十五畝四分一釐七毫 成熟夷地一千二百九十四頃三十三畝五分 成熟不分等則一例起科地一百一十田頃九畝七分九釐四毫三絲八忽 外成熟免丈夷地照納夏税 成熟田四千一十六頃一十八畝一釐七毫三絲五微一纖一塵九漠 新增貴州威寧州撥歸宣威州成熟民田四十頃一畝三分二毫二絲八忽 成熟不分等則一例起科田五頃六十八畝六分五毫 外成熟免丈夷田照納秋糧〉
實徴夏税本折麥一千六百七十八石六斗四升一合五勺八抄二撮六圭五粒八顆九粟
實徴本色無耗荍一百八石四斗三升三合六抄折該米五十四石二斗一升六合六勺八抄
實徴地畝地租銀七百八十七兩六錢二分二釐一毫四絲一忽八微
實徴秋糧本折米九千九十二石四斗五升五合七勺二抄一撮七圭七粒三顆八粟
實徴秋糧本色無耗米六百一石八斗七升五合三勺六抄八撮二圭八粒六顆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七石九斗二升八合四勺一抄五撮九粒四顆五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六兩三錢四分二釐七毫三絲二忽七纖五塵六𣺌
實徴條編銀九千四百九十六兩四錢八分九釐五毫三絲七忽一微七塵五𣺌一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一兩七錢七分三釐三毫七絲九微二纖六塵九𣺌一漠
實徴攤丁銀二千一百五十二兩五錢一分一釐七毫四絲九微一纖八塵六𣺌四漠
明官民田地〈三千三百八十五頃二十二畝五分七釐九毫九忽〉夏税額徴〈一千三百七十二石八斗二升一勺三抄四撮七圭七粒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二百五十四石九斗六升一合一勺七抄八撮八圭八粒 起運本府庫折色五百八十九石六斗七升六合一勺二抄八撮五圭六粒 存畱各州縣倉本色五百二十八石一斗八升二合八勺二抄八撮三圭三粒〉秋糧額徴〈六千五百四十九石七斗八升三合四勺七撮七圭 起運本府倉本色二千四百五十八石三斗四升七合四勺八抄二撮六圭 起運本府庫折色一千五十五石一斗三合七勺七抄九撮八圭二粒 存畱各州縣倉本色三千三十六石三斗三升二合一勺四抄四撮八圭二粒〉尋甸府官民田地〈二千四百六十三頃四十五畝三分六釐二毫二絲二忽〉夏税額徴〈六百一十一石四斗四升三合八勺八抄一撮二圭九粒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一百三十一石四斗四升三合八勺八抄一撮二圭九粒 存畱本府倉本色二百四十石存畱本府庫折色二百四十石〉秋糧額徴〈二千一百五十二石四斗九升九合三勺〉
〈一抄八撮六圭二粒 起運木宻所倉本色八百三十六石四斗九升八抄八撮六圭二粒 存畱本府倉本色一千三百一十六石九合二勺三抄〉
附額徴
實徴觀場田租銀九兩六錢一分二釐二毫
實徴差發銀二百三十二兩三分九釐五毫
實徴魚課銀七十七兩五錢七分〈遇閏加銀八兩四錢三分二釐〉實徴丈報陸地納租充餉銀八兩七錢九釐
新增貴州威寧州撥歸宣威州民戸人丁一百七十四丁每丁編銀二錢該銀三十四兩八錢
實徴羅平州無耗夷租穀一千八百三十二石四斗九升
實徴尋甸州四十八哨無耗荍一百六十一石五斗屯賦
原額田地二千二百二十七頃一十七畝六分三釐九毫一絲七忽〈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越州曲靖陸凉前衞平彞五衞定雄木宻鳳梧馬隆四所分歸州縣徴收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別改徴 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官田地八十七頃五十七畝八分五釐四毫一絲二忽五微九塵七𣺌二漠 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馬料公田共田地二千一百二十五頃二十八畝一分八釐五毫四忽四微九纖二𣺌八漠〉
新增墾復田地二百三十七頃五十一畝七釐四絲四忽三纖九塵八漠〈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五六兩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四十四頃六十七畝四釐九絲四忽九微一纖九𣺌二漠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八百九十九頃七十畝六分四釐九毫二絲八忽五微八纖九塵三𣺌〈内照舊徴收成熟屯官地八十四頃四畝二分八釐九毫七絲二忽五微九塵七𣺌二漠 改則徴收成熟屯官馬料豆地并墾復共地一百三十四頃四十六畝九分四釐八絲八忽 照舊徴收成熟屯田三頃五十三畝五分六釐四毫四絲 改則徴收成熟屯官馬料公田并墾復共田六百七十七頃六十五畝八分五釐四毫二絲八忽七纖九塵五𣺌八漠〉
實徴夏税本折麥八百六石一斗四升一合九勺五抄八圭四粒四顆八粟
實徴夏税折色麥二百六十四石八斗三升六合七勺二抄三撮三圭四粒三顆三粟各折不等折徴銀八十一兩一錢二分六釐二毫六微六纖九塵八𣺌六漠
實徴本色豆五石三斗四升七勺四抄二撮
實徴地租銀九十八兩八錢一分九釐四毫八絲四忽六微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二石三斗三升六合二勺五抄三撮一圭一粒四顆四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兩八錢六分九釐二忽四微九纖一塵五𣺌二漠
實徴秋糧本折米四千六百五十三石七合一勺八抄七撮五粒三顆一粟
實徴秋糧折色二錢米五石八斗四升折徴銀一兩一錢六分八釐
實徴秋糧本色穀一百一十一石六斗八升七合六勺九抄六撮七圭一顆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一百三十七石一斗一升一合八勺三抄九撮三圭七粒五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百九兩六錢八分九釐四毫六絲七忽五微三纖六塵四𣺌
實徴條編銀三千四百八十九兩三分二釐四毫三絲二微八纖一塵八𣺌四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六十四兩一分二釐六毫七絲九忽二微六纖三塵五漠
實徴軍舍丁銀二千六百兩四錢五分二釐七毫四絲七忽七微六塵五𣺌二漠
附額徴
原額馬場草場地租牙税銀一千三百二十一兩一錢四分一釐四毫一絲五忽〈内尚有荒蕪無徴銀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實徴數内〉
新增墾復馬場地租銀一百四十七兩四錢九分一釐九毫〈内成熟馬場地租銀兩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地租銀兩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實徴數内〉
實徴本色米七石六斗二升五合
實徴地租牙税銀七百八十五兩七錢八分四釐九毫四絲
原額酒課銀一十三兩七錢全荒無徴
原額商税課銀九兩五錢六分全荒無徴
以上曲靖府屬共額徴銀二萬三十九兩四錢二分五釐一毫七絲五忽三微七纖七塵八𣺌五漠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穀豆一萬九千四石九斗八升一合九勺二抄九撮三圭一粒七顆六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萬六千一十四兩四錢八分三釐一毫七絲五忽三微七纖七塵八𣺌五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五千四百七十四兩三錢六分〈内除額徴錢三銀四千二十四兩九錢四分二釐存畱坐放外尚有南寧霑益宣威馬龍平彞等州縣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臨安府〈建水石屏阿迷寧州通海河西嶍峩蒙自等八州縣〉
民賦
原額田地九千一十九頃二十九畝七分二釐八毫三絲一忽三微三纖七塵五𣺌二漠〈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除將新平縣田地改撥元江府外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一千一百八十五頃三十三畝一分四釐六毫一絲六微五纖六塵一𣺌六漠〈内除阿迷州額外田一十四頃八十二畝三分改歸廣西府師宗州邱北州同就近徴收外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五六兩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八十二頃二十二畝五分七釐六毫四絲一忽七微七纖九塵一𣺌九漠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八千九百八十一頃三十九畝六分一忽三微二纖五𣺌三漠〈原成熟地四千四百九頃五十六畝二分八釐三毫二絲六忽二微二纖七塵八𣺌六漠内除新平縣成熟地四十頃七十畝九分二釐六毫一絲五微二纎六塵二𣺌二漠改歸元江府外實該地四千三百六十八頃八十五畝三分五釐七毫一絲五忽七微一塵六𣺌四漠 外成熟免丈夷地照納夏税 原成熟田四千九百頃九十五畝二分三釐二毫三絲九忽五微五纖二塵五𣺌五漠内除阿迷州額外田一十四頃八十二畝三分改歸師宗州邱北州同外又除新平縣民田二百七十七頃三十七畝一分九釐三毫五絲三忽九微三纖三塵六𣺌六漠改歸元江府外實該田四千六百八頃七十五畝七分三釐八毫八絲五忽六微一纖八塵八𣺌九漠 額外淤出田三頃七十八畝五分四毫外成熟免丈夷田照納秋糧〉
實徴夏税本折麥一千三百九十七石一斗六升一勺七抄八撮二圭一顆一粟
實徴秋糧本折米一萬一千一百八十七石二合九勺五抄七圭八粒二顆一粟
實徴七長官司夷田免丈秋糧折色四錢米八百三十二石二斗八升二合八勺
實徴元江府慢車寨歸入秋糧無耗米六十石實徴籽粒米一十一石一斗二升三合四勺七抄五撮五圭五粒二顆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一百八十一石一斗八升四合六勺九抄六撮八圭六粒四顆五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百四十四兩九錢四分七釐七毫五絲七忽四微九纖一塵六𣺌
實徴條編銀一萬二千六百一十兩六分八釐五毫三絲七忽三微五纖一塵七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一百七十八兩七錢九分一釐三絲五忽二微八塵六𣺌二漠
實徴攤丁銀三千五百六十三兩九錢三分五釐三毫六絲七忽五微一纖三塵六𣺌八漠
明官民田地〈八千七百六十四頃一十八畝八分〉夏税額徴〈一千四百三十七石三斗三升八合八勺九抄四圭五粒五顆起運本府庫折色五百五十五石三斗六升三合八勺六抄七圭一粒五顆 存畱各州縣倉本色八百八十一石九斗七升五合三抄九撮七圭四粒〉秋糧額徴〈一萬四千七百九十六石八斗五升四合三勺四抄六撮七圭七粒一顆起運布政司庫折色六百一十三石一斗三升一合五勺四抄四撮七粒 起運本府倉本色二〉
〈千五百五石五斗二升三合七勺三抄五撮三圭三粒六顆 本府庫折色五千七百二十五石七斗二升二合九勺二抄五撮一圭 存畱各州縣倉庫本折色五千九百五十三石四斗七升六合一勺四抄二撮三圭六粒五顆〉
附額徴
實徴七長官司差發銀一千五百二十六兩八錢一分二釐三毫二絲
實徴州縣差發銀三百三十八兩二錢一分五釐七毫八絲五忽八微六纖五塵
實徴戸口食鹽并慢車寨歸入共銀八十三兩一錢八釐八毫
實徴礦課鉛課錫課共銀二百二兩二錢五分實徴魚課魚鈔銀三百二十三兩一錢七分四釐六毫〈遇閏加銀二十兩三錢二分六釐五毫三絲〉
實徴田房地租銀一十一兩五錢七分二釐
實徴麥課軍餉均徭水利并籽粒色銀四百三十八兩二錢三分八釐八毫七絲六忽三微
實徴驛站充餉銀一百五十兩
實徴嶍峩縣酒課銀八錢
實徴學租銀三十八兩三錢二分一釐
實徴新增魚課銀二兩
實徴新增建水州猛弄寨長白氏所屬寨民年納戸口款銀四十四兩
實徴新增秋糧米一十石
原額新平縣丁苴田租銀八十兩内除無徴銀七十兩外實徴銀一十兩改歸元江府徴
東湖池地租穀四十八石四斗八升每石折銀二錢三分五釐該銀一十一兩三錢九分二釐八毫全荒無徴
中火箐口舖荍地𧵅易銀二兩二錢全荒無徴拖泥壩田租銀二十七兩全荒無徴
屯賦
原額田地九百一十九頃六畝八分五釐四毫一忽〈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左前廣後臨安五衞通海禦新安所分歸州縣徴收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 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地六頃九十六畝五分一釐六毫 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荍糧公様馬料等田地九百一十二頃一十畝三分三釐八毫一忽〉
新增墾復田地六十一頃四十七畝五分四釐三毫三絲五忽〈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又雍正五六兩年自首抵補軍丁田一百一十九頃九畝九釐七毫四絲四忽二微九纖七塵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六百一十三頃九畝一分七釐八絲九忽四微〈内照舊志徴成熟屯地六頃九十六畝五分一釐六毫 改則徴收成熟屯荍糧共地四十九頃九十七畝三分五釐一毫四絲九忽改則徴收成熟屯官公様馬料并墾復共田五百五十四頃四十八畝三分三毫四絲四微 成熟官地一頃六十七畝每畝比田半科秋糧照納〉
實徴本折麥二百六十三石七斗二升四合二勺八抄二撮六圭二粒一顆五粟
實徴本色荍二十九石二斗八升二合五勺三撮二圭六粒一顆四粟
實徴夏税折色麥一百二十五石五斗九升四合四勺二抄各折不等共折徴銀四十六兩三分一釐六絲
實徴秋糧本折米四千一百二十六石五斗六升一合六勺三抄一撮七圭四粒九顆三粟
實徴秋糧本折穀二百五十七石八斗八升五合八勺五抄三撮八圭九粒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七百二十八石六斗九升八合七勺五抄八撮六圭五粒四顆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五百八十二兩九錢五分九釐六忽九微二纖三塵二𣺌
實徴條編銀二千九百三十八兩二錢三分二釐八毫九絲五忽三微八纖五塵三𣺌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五百一十二兩九分六釐七毫七絲五忽一微二纖二塵七𣺌九漠
實徴軍舍丁銀九百八十二兩八分五釐四毫二絲五忽二微五纖三塵七𣺌九漠
附額徴
實徴馬場地租窰課銀二十四兩八分
以上臨安府屬共額徴銀二萬四千七百四十一兩七錢二分一釐二毫四絲二忽四微一纖五塵五漠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穀荍一萬八千一百七十五石二升三合六勺七抄六撮五粒七顆四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萬九千四百一十六兩一分八釐二毫四絲二忽四微一纖五塵五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五千四百六十三兩九錢六分〈内除額徴錢三銀五千三百二十五兩七錢三釐存畱坐放外尚有阿迷嶍峨二州縣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澂江府〈河陽江川新興路南等四州縣〉
民賦
原額田地五千三百八十四頃四十一畝八分三釐七毫六絲六忽三微五纖一塵二𣺌八漠〈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田地七十五頃五十八畝六分三釐三毫三絲九忽二微五纖六塵八漠〈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七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一頃六十六畝三分四釐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五千一百三十二頃四十一畝四分四釐一毫八絲五忽五微八纖五塵七𣺌〈内成熟地三千六百一十三頃七十二畝五分四釐九毫七絲二忽五微一塵八𣺌成熟田一千五百一十八頃六十八畝八分九釐二毫一絲三忽八纖三塵九𣺌〉
實徴夏税本折麥二千一百二十六石三斗七升八合六勺三撮三圭八粒五顆八粟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三斗二升八合三勺六抄一撮七圭一粒九顆三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二錢六分二釐六毫八絲九忽三微七纖五塵四𣺌四漠
實徴秋糧本折米四千六百五十八石五升八合六抄七撮五圭四粒八顆一粟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本色米二石三升六合七勺四抄九撮六圭八粒六顆四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兩六錢二分九釐三毫九絲九忽七微四纖九塵一𣺌二漠
實徴條編銀五千五百六十四兩三錢八分五釐六絲八忽一微二纖八塵四𣺌九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二兩一錢一分二釐四絲三忽五纖八塵六𣺌六漠
實徴攤丁銀二千四百三十兩二錢三分一釐三毫二絲五忽二微七纖九塵九𣺌一漠
明官民田地〈五千一百五十八頃二十畝五釐六毫八絲五忽四微〉夏税額徴〈二千一百九十八石四斗八升八合七勺九抄六撮七圭一粒二顆 起運布政司折色一千五百五石九斗八升五合九勺五抄七撮六圭八粒二顆 起運本府折色二百六十四石八升存畱各州縣本折四百二十八石四斗二升二合八勺三抄九撮三粒〉秋糧額徴〈五千一百五石五斗八升九合四勺八抄四圭六粒五顆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三千二百九十六石六斗二升三合一勺四抄四撮一圭一顆 起運本府倉本色五百二十石四斗四升一合九勺四抄二撮 起運本府庫折色三百五十七石二斗八升七合五勺一抄二撮九圭 存畱各州縣倉本折九百二十一石二斗三升六合八勺八抄二撮二圭七粒四顆〉
附額徴
實徴河泊所魚課鈔銀一百五十兩二錢〈遇閏加銀一十二兩五錢〉
實徴差發銀一百六十兩二錢五分四釐六毫一絲六忽九微三纖五塵一𣺌六漠
實徴房租銀四錢三分〈遇閏加銀四分五釐〉
實徴魚課魚鈔魚溝租銀一百五十七兩五錢九分八釐〈遇閏加銀八兩五錢九分二釐〉
觀場田租銀三十四兩六錢八分七釐二毫五絲全荒無徴
屯賦
原額田地一千一百一頃六十七畝二分三釐四毫四絲〈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二十六年奉裁左前廣右中後六衞分歸州縣徴收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別改徴 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地六十五頃八十二畝六分九釐四毫 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馬料等田地一千三十四頃六十四畝五分四釐四絲〉
新增墾復田地五十六頃四十五畝八分六釐四毫〈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七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三頃五十四畝六分八釐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九百一十九頃四十二畝三分四釐三毫五絲〈内照舊徴收成熟屯地三十六頃六畝四分五釐五毫 改則徴收成熟屯地并墾復共地八十四頃五十九畝一分一釐四毫五絲 照舊徴收成熟屯田二十九頃七十六畝二分三釐九毫 改則徴收成熟屯官馬料并墾復共田七百六十九頃五分三釐五毫〉
實徴夏税本折麥四百八十五石二斗五合六勺五抄三撮三圭四粒五顆
實徴夏税折色麥五百一十六石二斗一升五合三勺五抄一撮三圭七顆六粟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一百七十六兩五錢四分七釐七毫一絲二塵五漠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一石一斗一升七合九勺一抄七撮八圭五粒七顆一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其折徴銀八錢九分四釐三毫三絲四忽二微八纖五塵六𣺌八漠
實徴秋糧本折米六千二百四十三石三斗六升六合六勺二抄八撮六圭五粒
實徴秋糧本色穀一石六斗三升六合六勺
實徴秋糧折色米六百六十二石七合三勺八撮二圭三粒三顆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二百一十一兩九錢五分二釐四毫五絲二忽九微一塵七𣺌五漠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九石一斗七升三合四勺九抄六撮二圭一粒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七兩三錢三分八釐七毫九絲六忽九微六纖八塵
實徴條編銀四千三百二兩八錢九分三釐六絲二微五纖三塵三𣺌五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九兩八分五釐一絲六忽九微四纖二塵三𣺌八漠
實徴軍舍土軍丁銀一千一百九十八兩五分七釐七毫一絲九忽六微二纖七𣺌二漠
以上澂江府屬共額徴銀一萬四千三百七十三兩八錢七分二釐二毫三絲三忽五微七𣺌一漠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穀一萬三千五百一十四石六斗四升五合五勺五抄二撮九圭二粒八顆九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萬一千六百三十二兩三錢一分七釐二毫三絲三忽五微七𣺌一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二千九百五十六兩二錢〈内除額徴錢三銀二千七百四十一兩五錢五分五釐存畱坐放外尚有河陽縣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武定府〈和曲元謀禄勸等三州縣〉
民賦
原額田地四千六十二頃五分五釐五毫四絲六微二纖四塵一𣺌二漠〈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四十八頃九十二畝八分三釐九毫六絲三忽九微九纖九塵二𣺌八漠〈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三千八百七十六頃四畝五分八釐六毫九絲八忽四微七纖八塵六𣺌五漠〈内成熟地一千五百七十二頃二十一畝三分一釐八毫九絲九忽八纖五塵五𣺌七漠 外成熟免丈夷地照納夏税 成熟田二千三百三頃八十三畝二分六釐七毫九絲九忽三微九纖三塵八漠 外成熟免丈夷田照納秋糧〉
實徴夏税本折麥四百四十七石九斗三升六合五勺九抄六撮二圭三粒六顆二粟
實徴夷地照納夏税折色六錢麥二十八石二斗折徴銀一十六兩九錢二分
實徴秋糧本折米二千九百六十九石一斗三升三合六勺七抄五撮二粒五顆三粟
實徴夷田照納秋糧折色七錢米三十一石七斗七升折徴銀二十二兩二錢三分九釐
實徴條編銀四千二百八十三兩九錢四釐四毫九絲二忽二微四塵六𣺌四漠
實徴攤丁銀一千六百二十五兩二錢七分二釐一毫七絲九忽四微九纖二𣺌三漠
明官民田地〈三千九百五十一頃五十六畝一分一釐七毫〉夏税額徴〈四百四十一石三斗二升九合二抄七撮八圭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二百七石一斗九升二合三勺六抄一撮 起運本府倉本色六十四石七斗四升存畱各州縣倉庫本折一百六十九石四斗六合六勺六抄六撮八圭〉秋糧額徴〈三千二十三石二斗六升七合五勺六抄一撮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一千八百一十一石一斗九升九合四抄二撮七圭二粒九顆 起運本府庫折色六百三十石三斗七升 起運本府倉本色四十八石 存畱各州縣倉庫本折五百三十三石六斗九升八合五勺一抄二撮二圭七粒一顆〉
附額徴
實徴學租銀三十一兩二錢
實徴祭祀田租銀五十二兩八錢六分四釐
實徴學租無耗租穀八十石
實徴無耗租穀五百六十一石六斗五升七合三勺七抄五撮五圭
實徴無耗租麥一十一石二斗九升
實徴古柏莊無耗租穀二百石
屯賦
原額田地二百三十二頃六十五畝四分九釐九毫八絲〈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除撥歸雲南府屬安寜禄豐羅次富民等州縣田地外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右前後三衞武定所分歸州縣徴收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田二頃六十六畝四分一釐 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田地九十二頃三十九畝七分三釐八毫二絲〉
新增墾復田地一十四頃二十六畝二分一釐八毫〈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七十四頃九十五畝一分七釐四毫四絲八忽五微〈内改則徴收成熟屯官共地八十九畝八分九釐 照舊徴收成熟屯田三頃六十六畝四分一釐 改則徴收成熟屯官并墾復共田七十一頃三十八畝八分七釐四毫四絲八忽五微〉
實徴夏税本色麥五石三斗二升二合三勺八抄六撮九圭
實徴秋糧本折米五百七十五石二斗四升九合五勺九撮三圭六粒一顆一粟
實徴秋糧折色米四十五石八升六合六勺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一十一兩七分一釐六毫五絲
實徴條編銀三百六十兩九錢八分一釐四毫四絲一忽七微三纖八𣺌三漠
實徴軍舍土軍丁銀九十二兩五錢八分
以上武定府屬共額徴銀六千四百九十七兩三分二釐七毫六絲三忽四微二纖五塵七𣺌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四千八百五十石五斗八升九合五勺四抄三撮二粒二顆六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四千六百六十五兩四分九釐七毫六絲三忽四微二纖五塵七𣺌
額設官役俸食銀二千四百五十二兩一錢六分〈内除額徴錢三銀一千八百三十一兩九錢八分三釐存畱坐放外尚有該府并元謀縣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廣西府〈師宗彌勒二州邱北州同〉
民賦
原額田地六千三百七十四頃八十七畝三分五釐四毫四絲八忽一微六纖九塵三漠〈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除撥歸開化府屬文山縣田畝外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額外及阿迷州撥歸共田地一千五百一十六頃七十三畝七分四釐五絲〈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四年自首抵補軍丁田九十八畝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七千八百五十八頃四十畝四分九釐三毫五絲七忽三微九纖一塵二𣺌六漠〈内成熟地六千三百八十四頃八十二畝一分二釐一毫三忽二微三纖八塵外成熟免丈夷地照納夏税 原成熟田一千四百五十九頃五十六畝七釐二毫五絲四忽一〉
〈微五纖三塵二𣺌六漠内除田八十畝撥歸開化府文山縣外尚該田一千四百五十八頃七十六畝七釐二毫五絲四忽一微五纖三塵二𣺌六漠又阿迷州撥歸師宗州邱北州同額外田一十四頃八十二畝三分共田一千四百七十三頃五十八畝三分七釐二毫五絲四忽一微五纖三塵二𣺌六漠 成熟免丈夷田照納秋糧〉
實徴夏税折色六錢麥一百五十一石一斗六升三合一勺八抄三撮七圭八粒三粟
實徴秋糧本折米二千九百五十七石二斗四升四合六抄七撮四圭
實徴秋糧無耗米六十石四斗二升七勺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九斗七升四合一勺五抄三撮四圭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其折徴銀七錢七分九釐三毫二絲二忽七微二纖
實徴條編銀二千九百二十三兩六錢一分六釐三毫三忽八微五纖一塵三渺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一兩一錢七分六毫七絲四微五塵七渺四漠
明官民田地〈五千八百四十九頃一畝七分三釐〉夏税額徴〈一百一十八石二斗四升六合五勺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六十八石八升六合一勺 存畱各州倉庫本折色五十石一斗六升四勺〉秋糧額徴〈三千二百五十六石四斗一升六合六勺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一百五十二石 起運本府庫折色一千八百七十三石三斗七升五合三勺五抄 存畱各州倉本色一千二百三十一石四升一合二勺五抄〉
附額徴
實徴魚課銀一十六兩
實徴者林寨田租銀六兩
實徴村寨住戸年納𧵅易銀三十八兩八錢
屯賦
原額田地一百八十六頃六十二畝〈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奉裁十八寨所歸州徴收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 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地五十八頃九十畝 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田地一百二十七頃七十二畝〉
新增墾復田地六十七頃一十八畝六釐五毫〈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一百五十三頃二十一畝一分七釐四毫二絲〈内照舊徴收成熟屯地五十八頃九十畝 改則徴收成熟屯地并墾復共地一十七頃九十一畝六分九釐八毫 改則徴收成熟屯官田七十六頃三十九畝四分七釐六毫二絲〉
實徴夏税折色六錢麥六斗二升八合八勺四抄七撮五圭二顆
實徴折色麥五百六十一石四升六合各折不等折徴銀二百二十四兩二分三釐
實徴秋糧本折米四百六十二石一斗四升八合三勺六抄三撮四粒六顆
實徴條編銀三百三十三兩三錢三毫九絲九忽七微八纖六塵八渺二漠
實徴軍舍丁銀一百六十八兩一錢三分六忽八微七纖四塵二渺六漠
附額徴
實徴地租銀九錢
以上廣西府屬共額徴銀三千七百一十二兩七錢一分九釐七毫三忽六微三纖八塵一渺二漠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三千六百三十一石六斗五合一勺六抄一撮七圭二粒八顆三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二千八百一十五兩八錢六分二釐七毫三忽六微三纖八塵一渺二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二千一百三十六兩六錢〈内除額徴錢三銀八百九十六兩八錢五分七釐存畱坐放外尚有該府并師宗州邱北州同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廣南府〈附徴土富州維摩州〉
民賦
原額夷地六十五頃八畝四分五釐二毫四絲四忽五微四纖三塵七渺五漠〈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夷地三頃七十六畝八分七釐六絲五忽三微三纖三塵三渺三漠〈内成熟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夷地六十一頃二十八畝四分四釐六毫四絲六忽五微四纖三塵七渺五漠〈内成熟夷地三頃九十二畝 成熟夷田五十七頃三十六畝四分四釐六毫四絲六忽五微四纖三塵七𣺌五漠 外成熟免丈夷田照納秋糧〉
實徴夏税折色六錢麥一石八斗
實徴秋糧折色米一千四百六十三石七升六合一勺三抄八撮八圭
實徴地畝銀一百六十七兩一錢一分七釐四毫六絲四忽五微四纖二塵七𣺌二漠
明官民田地〈一百九十一頃五十四畝六分〉秋糧額徴〈一千五石六斗一升六合零俱存畱本府〉
附額徴
實徴差發折色米七百一十八石
實徴新增叅革土知州沈肇乾輸納無耗秋糧米一千五百一十四石三升三合六勺三抄二撮五圭三粒二顆二粟
實徴新增撫幼嚴氏輸納無耗秋糧米二百九十六石七斗二升七合五勺四抄七撮六圭六粒七顆八粟
以上廣南府共額徴銀一百六十七兩一錢一分七釐四毫六絲四忽五微四纖二塵七𣺌二漠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三千九百九十三石六斗三升七合三勺一抄九撮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百一十六兩九錢八分二釐四毫六絲四忽五微四纖二塵七𣺌二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七百二十二兩五錢二分〈内除額徴錢三銀五十兩一錢三分五釐存畱坐放外尚有不敷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元江府〈新平縣因逺羅必甸長官司〉
民賦
原係夷方并無地畝其田土免丈照納
原額秋糧本折米七千四十三石八斗二升一合七勺〈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除撥歸普洱府秋糧無耗米一千八十四石外實該秋糧米四千二十九石六斗六合七勺〉又新平縣撥歸原額田地九百四十八頃五十三畝三分一釐七毫七忽三微〈二項額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田八十八頃九十三畝六分六毫四絲三忽三微五纖八塵 額外夷田六十九段〈内成熟夷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夷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三百一十八頃八畝一分一釐九毫六絲四忽四微五纖九塵八𣺌八漠〈内成熟地四十頃七十畝九分二釐六毫一絲五微二纖六塵二渺二漠 成熟田二百七十七頃三十七畝一分九釐三毫五絲三忽九微三纖三塵六𣺌六漠 外成熟免丈夷田照納秋糧〉
實徴夏税折色麥四十五石一斗六升一合四勺九抄
實徴秋糧本折米二千五百九十八石七升八合九勺七抄六撮九圭七粒
實徴秋糧本色無耗米四千一十石二斗一升五合實徴條編地畝認辦銀一千一百二十五兩五錢七分七釐八毫一絲九微六纖七塵三渺六漠明官民田土〈一百八十三頃八十三畝〉秋糧額徴〈一千九百三十石二斗一升五合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一百三十石二斗一升五合 存畱本府倉本色一千八百石〉附額徴
實徴花斑竹銀八十五兩耗銀六錢八分
實徴差發并𧵅易銀五百三十五兩四錢九分五釐二毫三絲五忽
實徴田錢地講銀四千九百九十三兩二錢三分六釐
實徴浪媽等六寨地租銀二百八十五兩
原額丁苴田租銀八十兩除荒無徴外
實徴銀一十兩
以上元江府共額徴銀七千三十四兩九錢八分九釐四絲五忽九微六纖七塵三渺六漠 共額徴秋糧麥米六千六百五十三石四斗五升五合四勺六抄六撮九圭七粒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五千九百五十四兩八錢三分三釐四絲五忽九微六纖七塵三渺六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一千四百二十六兩八分〈内除額徴錢三銀一千八十兩一錢五分六釐存畱坐放外尚有新平縣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開化府〈文山縣〉
民賦
原額康熙七年奉文將臨安府阿迷州蒙自縣廣西府屬師宗州維摩州附本府入額并清丈共田七百五十九頃三十五畝六分二釐五毫〈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
新增額外及撥歸田一十六頃四畝四分三釐五毫五絲二忽一微九纖二塵三渺九漠〈内成熟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田七百六十八頃四十七畝七分三釐四毫三忽二微九纖二塵三渺九漠〈内清丈成熟實田七百五十九頃三十五畝六分二釐五毫 新增成熟額外田九頃一十二畝一分九毫三忽二微九纖二塵三渺九漠〉
實徴秋糧本折米八千三百九十七石八斗五升八合一勺一抄二撮六粒四顆一粟〈原額正耗米一萬二千八百石四斗五升三合零於康熙三十五年題減額糧四千一百六十石〉
實徴條編銀三百三十六兩六錢九毫五絲九忽八微六纖三渺五漠
附額徴
實徴臨安府并阿迷州蒙自縣歸入差發銀六百五十兩七錢二分一釐二毫一絲四忽一微三纖五塵
實徴臨安府并蒙自縣歸入戸口食鹽銀二十二兩七錢五分四釐
以上開化府屬共額徴銀一千一十兩七分六釐一毫七絲三忽九微九纖五塵三渺五漠 共額徴秋糧米八千三百九十七石八斗五升八合一勺一抄二撮六粒四顆一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八百三十九兩九錢六分九釐一毫七絲三忽九微九纖五塵三渺五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一千一百七十五兩四分〈内除額徴錢三銀一百七十兩一錢七釐存畱坐放外尚有文山縣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鎮沅府〈恩樂縣〉
民賦
雍正六年設流後清出夷田地七百一頃七十一畝四分七釐
新增額外田一頃八十六畝〈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實在雍正十年成熟田地七百一頃七十一畝四分七釐〈内成熟夷地三百一十二頃六十一畝七分一釐 成熟夷田三百八十九頃九畝七分六釐〉
實徴秋糧本折米一千六十八石二斗一升二合六勺一抄六撮九圭七粒八顆
實徴地畝銀二百八十八兩七錢一分二釐五毫三絲八忽
實徴條編銀一千一百七十五兩三分三釐八毫七絲八忽六微七纖五塵八渺
明額徴〈差發銀六百五十兩〉
以上鎮沅府共額徴銀一千四百六十三兩七錢四分六釐四毫一絲六忽六微七纖五塵八渺 共額徴秋糧米一千六十八石二斗一升二合六勺一抄六撮九圭七粒八顆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千二十四兩六錢三分二釐四毫一絲六忽六微七纖五塵八渺
額設官役俸食銀一千四十兩五錢六分〈内除額徴錢三銀四百三十九兩一錢二分四釐存畱坐放外尚有該府并所屬恩樂縣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威逺
民賦
雍正四年設流後清出夷田三百九十一頃九十七畝一分五釐
新增額外田七頃四十六畝五分三釐七毫八絲〈内成熟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新墾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夷田三百九十九頃三十二畝一分三釐七毫八絲
實徴秋糧本折米八百二十石二斗六升三合六勺三抄六撮八圭九粒六顆
實徴條編銀六百二十一兩四錢一分七釐七毫八絲六忽八微三纖五渺八漠
實徴新增三圈蠻令等村年納人丁銀三十二兩以上威逺同知共額徴銀六百五十三兩四錢一分七釐七毫八絲六忽八微三纖五渺八漠 共額徴秋糧米八百二十石二斗六升三合六勺三抄六撮八圭九粒六顆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四百五十七兩三錢九分二釐七毫八絲六忽八微三纖五渺八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六百六十一兩四分〈内除額徴錢三銀一百九十六兩二分五釐存畱坐放外尚有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東川府〈會澤縣〉
民賦
雍正四年改隸雲南清出田地一千六百三十五頃八十六畝九分八釐三毫五絲〈俱經成熟歸入實徴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田地并荍糧地共一千六百三十五頃八十六畝九分八釐三毫五絲〈内成熟荍糧地九百八頃一十八畝七分九釐五毫八絲 成熟地二十二頃八十三畝三分六釐三毫 成熟田七百四頃八十四畝八分二釐五毫七絲〉
實徴夏税本色麥三十四石二斗五升四勺三抄實徴秋糧本色米二千一百九十一石九斗六升七合三勺三抄一撮
實徴荍折銀八百六十一兩二分四毫三絲九忽六微八纖
實徴條編銀一千一百七十九兩八錢九分五釐四毫一絲三忽三微三纖
附額徴
實徴文武各衙門歸公田九十二頃五十畝四分二釐六毫無耗米一千五百一十五石一升六合四勺
實徴禄氏養贍歸公田五十頃九十九畝九分七釐無耗米八百二十五石六勺八抄
以上東川府屬共額徴銀二千四十兩九錢一分五釐八毫五絲三忽一纖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四千五百六十六石一一斗三升四合八勺四抄一撮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千四百二十八兩六錢四分八毫五絲三忽一纖
額設官役俸食銀一千九十六兩八分〈内除額徴錢三銀六百一十二兩二錢七分五釐存畱坐放外尚有會澤縣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昭通府〈恩安鎮雄永善等三州縣大闗同知魯甸通判〉
民賦
雍正七年改隸雲南清出田地三千二百九十一頃八十九畝二分二釐六毫九絲四忽四微〈内西媽基等處田地六頃一畝一分改歸四川屏山縣〉又四川屏山縣改歸永善縣田地九十四頃九分四釐〈二項額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田地二千六百九十三頃六十六畝二分三釐六毫九絲四忽四微 〈原清出成熟地五百二十二頃五十七畝三分四釐四毫内除西媽基等處民地四頃一十六畝改歸四川屏山縣外實該地五百一十八頃四十一畝三分四釐四毫 新增四川屏山縣割歸永善縣副官村民地六頃四十四畝五分五釐二共地五百二十四頃八十五畝八分九釐四毫 夷地一千二百八十頃九十三畝六釐 原清出成熟田八百一十二頃七畝五分九釐二毫九絲四忽四微内除西媽基等處民田一頃八十五畝一分改歸四川屏山縣外實該田八百一十頃二十二畝四分九釐二毫九絲四忽四微 新增四川屏山縣割歸永善縣副官村民田七十七頃六十四畝七分九釐二共田八百八十七頃八十七畝二分八釐二毫九絲四忽四微〉
實徴夏税本色荍八百五十九石四斗七升五合八勺四抄八撮
實徴麥荍折銀一百三十二兩四錢一分三釐實徴秋糧本色米三百五十五石一斗四升五合二勺五抄二撮
實徴秋糧本色無耗米四千六十二石九升五合五勺一抄五撮四圭四粒
實徴四川屏山縣改歸丁條糧銀二百四十七兩九錢六釐五毫一絲三忽三微四纖四塵三渺五漠
實徴條編銀一千五百七十二兩二錢七分九釐七毫八忽五微七纖六塵
以上昭通府屬共額徴銀一千九百五十二兩五錢九分九釐二毫二絲一忽九微二纖三渺五漠共額徴夏税秋糧米荍五千二百七十六石七斗一升六合六勺一抄五撮四圭四粒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千三百六十六兩八錢一分九釐二毫二絲一忽九微二纖三渺五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三千五百九十六兩九錢一分四釐〈内除額徴錢三銀五百八十五兩七錢八分存畱坐放外尚有魯甸通判及恩安鎮雄永善等州縣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普洱府〈攸樂同知思茅通判〉
民賦
雍正七年設府後清出田地一千三百四十四頃二千四畝五分八釐二毫八絲〈俱經成熟歸入實徴數内〉
新增雍正八年開墾額外田地六十二頃六畝三分九釐九毫〈已經限滿科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夷田地一千四百六頃三十畝九分八釐一毫八絲〈内成熟夷地六十一頃五十一畝九分三毫 成熟夷田一千三百四十四頃七十九畝七釐八毫八絲〉
實徴秋糧折色八錢米二千六百九十五石一斗九升六合八勺九抄四撮一粒六顆
實徴地畝銀五十五兩四錢二分八釐一毫六絲實徴條編銀二千四十一兩八錢三分五釐三毫四絲八忽五微五纖九塵三渺二漠
以上普洱府屬共額徴銀二千九十七兩二錢六分三釐五毫八忽五微五纖九塵三渺二漠 共額徴秋糧米二千六百九十五石一斗九升六合八勺九抄四撮一粒六顆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千四百六十八兩八分四釐五毫八忽五微五纖九塵三渺二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一千三百一十一兩〈内除額徴錢三銀六百二十九兩一錢七分九釐存畱坐放外尚有該府并攸樂同知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大理府〈太和趙州雲南鄧川浪穹賔川雲龍等七州縣〉
民賦
原額田地一萬一千八百八十四頃四十二畝八分七釐三毫六絲一忽二微九纖三塵六渺二漠〈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除撥歸永北府田地外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三百七十九頃一十畝六釐五毫四絲一忽四微二纖三塵一渺九漠〈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四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二頃二分五釐五毫八絲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九千六百三十九頃六十四畝七分九釐二毫九絲三忽八微三纖八塵七渺三漠〈内成熟地四千九百五十三頃八十五畝七分三釐四毫六絲三忽二微五纖四塵四渺 成熟田四千六百八十五頃七十九畝五釐八毫三絲五微八纖四塵三渺三漠〉
實徴夏税本折麥八千九百七十六石五斗七升七合五勺七抄四撮一圭四粒一顆九粟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二斗二升二合六勺一抄五撮九圭七粒二顆七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錢七分八釐九絲二忽七微七纖八塵一渺六漠
實徴秋糧本折米一萬五千四百二石九斗六升一合五勺八抄五撮八圭八粒二顆八粟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三石五斗三升六勺八抄五撮八粒八顆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二兩八錢二分四釐五毫四絲八忽七纖四渺
實徴條編銀一萬二千八十九兩八錢二分九釐六毫九絲三忽四微五纖八塵六𣺌五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一兩九錢八分二釐一毫一絲四忽八微二纖三塵二𣺌八漠
實徴攤丁銀五千八十三兩八錢三分六毫一絲四忽四微五纖六塵七𣺌八漠
明官民田地〈九千七百五十六頃六十畝八分九釐九毫九絲五忽三微〉夏税額徴〈九千一百九十八石七合九勺五抄七撮四粒 起運布政司折色六千九百五十六石四斗一升三合七勺四抄二圭五粒 起運本府折色三百一十四石二斗八升六合六勺六抄六圭 存畱州縣本折一千九百二十七石三斗七合五勺五抄九粒〉秋糧額徴〈一萬六千五百三十四石五斗二升四合一勺二抄六撮五圭 起運布政司折色九千七百二十二石四斗三升八合七勺六抄三撮二粒八顆 起運本府本折一千七百四十三石三斗四升一合七勺四抄七撮六圭 存畱州縣本折色五千六十八石七斗四升三合六勺一抄六圭七粒二顆〉北勝州官民田地〈一千六百一十八頃七十七畝二分五釐五毫〉夏税額徴〈一千六十七石二斗二升五合零〉秋糧額徴〈一千五百四十五石九斗一升四合零〉附額徴
實徴觀場田租銀四十四兩二錢五分二釐
實徴街税地租銀三兩五錢
實徴河泊所魚課折色米銀四百五十八兩九錢四分九釐七毫五絲
實徴魚課折色鈔銀八十二兩一錢九分九釐二毫五絲
實徴差發棉綢銀三十一兩七錢五分五釐二毫實徴石磺厰課銀八兩
實徴站丁認辦銀一百六十二兩四分一釐八毫五絲
屯賦
原額田地二千五百一頃二十五畝八分五釐二毫二絲五忽五微五纖九塵四渺〈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除撥歸永北府田地外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大理景東洱海大羅瀾滄五衞分歸併州縣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 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地荍糧田地二百二十六頃七十六畝二分六釐七毫八絲五忽四微四纖一塵三渺八漠 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馬料公種公様荍糧官租等田地一千八百四十八頃九十六畝四分七釐九毫四絲一微一纖八塵三漠〉
新增墾復田地三百七十二頃六十四畝六分六絲五忽六微五纖五塵二渺七漠〈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四年六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二十九頃五十八畝五分一釐九毫一絲五忽一微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一千四百七十五頃七十二畝九分四釐八毫四絲八忽六纖八渺二漠〈内照舊徴收成熟屯地荍糧地九十九頃五十四畝五分四釐九毫四絲六忽二微四纖一塵三渺八漠 改則徴收成熟屯地并墾復共地二百九十一頃七十七畝四分四毫二絲三忽七微五纖八塵六渺二漠 照舊徴收成熟屯田一百二十七頃二十一畝七分一釐八毫三絲九忽二微改則徴收成熟屯馬馬料官租公種公様并墾復共田九百五十七頃一十九畝二分七釐六毫三絲八忽八微六纖八渺三漠〉
實徴夏税本折麥一千四百六石四升六合八抄八撮二圭二粒九顆二粟
實徴本色蠶豆四十八石八斗三升四合八勺六抄三撮一圭五粒七顆二粟
實徴折色麥一千六百六十八石九斗四升九合一勺一抄二撮五圭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五百五十八兩六錢四分二釐四毫六忽一微二纖七塵
實徴折色荍四十二石五斗三升六合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一十兩二錢七分六釐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一十八石一斗九升一合四勺六抄八撮一圭八粒二顆一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十四兩五錢五分三釐一毫七絲四忽五微四纎五塵六渺八漠
實徴秋糧本折米六千三百七十二石五斗四升五合二勺七抄五撮九圭七粒八顆九粟
實徴秋糧本色穀三百一十三石三斗五升二合七勺六抄三撮八圭一顆七粟
實徴秋糧折色米三千二百六十一石七斗九合五勺九抄一撮五圭二粒二顆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一千六十六兩九錢二分一釐六毫九絲二忽六纖六塵六渺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六十一石九斗七升七合九勺八抄六撮六圭二粒四顆二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四十九兩五錢八分二釐三毫八絲六忽二微九纖九塵三渺六漠
實徴條編銀四千九百六十九兩八錢一分七釐九毫八絲七忽八微六纖五塵八渺二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四十八兩三錢六分五釐七毫六絲二忽七微三纎三塵八渺八漠
實徴軍舍丁銀一千四百八十二兩一分三釐八毫一絲七忽七微四纖九塵二渺四漠
附額徴
實徴草場銀五十七兩五錢七釐
以上大理府屬共額徴銀二萬六千二百二十七兩一分三釐四毫四絲三忽九微七纖四塵八渺五漠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穀豆三萬二千五百二十石三斗一升八合一勺五抄一撮一圭九粒一顆七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二萬二千八十三兩二錢四分四毫四絲三忽九微七纖四塵八渺五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五千二百二十二兩八錢八分〈内除額徴錢三銀四千一百四十三兩七錢七分三釐存畱坐放外尚有太和雲龍二州縣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楚雄府〈楚雄鎮南南安定逺廣通等五州縣并𥔲嘉州判〉
民賦
原額田地五千五百八十三頃七畝二分三釐二毫五絲九忽二微八纖一塵二渺六漠〈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除將定邊縣田地改撥䝉化府外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一百一十九頃二畝八分一釐一毫二絲九忽一纖一塵九渺四漠〈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五年自首抵補軍丁田三頃五分三釐七毫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五千二百八十七頃七十三畝八分六釐九毫一絲八忽一微五纖七塵六渺七漠〈内成熟地一千七百五十二頃三十六畝五分六釐一毫六絲一忽一微三纖八塵六渺八漠 成熟田三千五百三十五頃三十七畝三分七毫五絲七忽一纖八塵九渺九漠〉
實徴夏税本折麥一千八百四石七斗九合一勺二抄六撮三圭九粒二顆一粟
實徴秋糧本折米七千四十六石六斗九升四合六勺三抄二撮三圭一粒五顆九粟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三石七斗一升八合九勺七抄一撮六粒三顆五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二兩九錢七分五釐一毫七絲六忽八微五纖八渺
實徴條編銀八千六百四十五兩九錢九釐一毫六絲八忽八微二纖六塵一渺四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二兩九錢五分八釐八毫六絲七忽五微三纖七塵九渺二漠
實徴攤丁銀三千二十一兩一錢二釐六毫三絲六忽一㣲四纖三塵四渺一漠
明官民田地〈五千四百七十一頃一十四畝八分八釐七毫五絲四忽八微〉夏税額徴〈一千八百六十六石八斗二升六勺四抄九撮一圭二粒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二百七十八石一斗四升五勺三抄五圭四粒 起運本府庫折色四百八十八石六斗三升七合四勺本折共一千一百石五升二合七勺一抄八撮五圭八粒〉秋糧額徴〈七千二百二十三石一斗四升五合八勺六抄二圭六粒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二千九百八十五石六斗七升七合六勺一抄九撮六圭七粒 起運本府庫折色三百一十四石八斗六升二合三勺一抄四撮三圭 起運本府倉本色七百一十三石四斗一升三合七勺八抄 存畱各州縣倉庫本折共三千二百九石一斗九升一合一勺四抄六撮二圭九粒〉
附額徴
實徴魚課銀三兩二錢
實徴差發米銀九十六兩六錢八分二釐五
毫
實徴永盛厰課銀一百六十八兩六錢〈遇閏加銀一十四兩五分〉實徴商税銀三十六兩五錢〈遇閏加銀三兩二錢一分〉
地租銀五兩八錢二分全荒無徴
南安州麥租銀二十兩五錢全荒無徴
屯賦
原額田地一千四十三頃九十一畝九分四絲〈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除撥歸姚安府田地外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奉裁楚雄衛定遠所分歸併州縣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 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地馬料田共二十一頃三十六畝二分五釐一毫二絲八忽 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公種馬料等田地八百九十九頃七十七畝三分一釐七毫五絲二忽〉
新增墾復田地六十頃三十九畝四分一釐六毫九忽二微五纖〈内城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四五兩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一頃一十五畝九分八釐一毫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七百八十七頃二十二畝五分三釐一毫五忽七微五纖〈内照舊徴收成熟屯地一十四頃九十九畝五分八釐四毫二絲八忽 改則徴收成熟屯地并墾復共地一百四十四頃九十五畝四分三釐三毫五絲八忽三纖 照舊徴收成熟馬料田六頃三十六畝六分六釐七毫 改則徴收成熟屯官馬料公種并墾復共田六百二十頃九十畝八分四釐六毫一絲九忽七微二纖〉
實徴夏税本折麥八百三十八石七斗五合三勺八抄七撮三圭九粒五顆九粟
實徴夏税折色麥一百八十八石八斗九合三抄一撮五圭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九十三兩六錢八分五釐六毫五絲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三斗三升三合二勺四抄三撮二圭五粒七顆一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二錢六分六釐五毫九絲四忽六微五塵六渺八漠
實徴秋糧本折米四千八百六十二石八斗九升二合九勺五抄七撮二圭七粒七顆八粟
實徴秋糧本色穀八十一石一斗七升四合一勺八撮一顆
實徴秋糧折色一錢穀一百八十八石折徴銀一十八兩八錢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一石六斗一合五勺六撮八圭三粒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兩二錢八分一釐二毫五忽四微六纖四塵
實徴條編銀三千六百九十三兩四錢三分七釐五毫五絲三忽六微九纖五塵二渺七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一兩六錢一分六釐五毫四絲五忽一纖九塵一渺六漠
實徴軍丁銀七百六十八兩一錢八分一釐六毫一絲五微二纖二塵四渺四漠
附額徴
實徴草場地租銀一百一十兩七分三釐四毫以上楚雄府屬共額徴銀一萬六千六百六十五兩二錢七分九毫八忽六微六纖四塵八渺二漠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穀一萬四千六百三十四石一斗七升六合二勺一抄一撮三圭八粒二顆七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萬三千四百一十四兩五錢六釐九毫八忽六微六纖四塵八渺二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三千五百九十一兩二錢四分〈内除額徴錢三銀三千二百五十兩七錢六分四釐存畱坐放外尚有南安州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姚安府〈姚州大姚二州縣〉
民賦
原額田地二千九十頃八十四畝四分九釐八毫六微五纖七塵二渺八漠〈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一百五十七頃七十四畝一分四釐六毫六絲五忽八微九纖四塵五渺七漠〈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六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四頃七十三畝三分五釐三毫七絲四忽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二千八十九頃七十六畝三分六釐七毫八絲二忽七微八纖三塵三渺〈内成熟地九百八十五頃三十二畝五分九釐七毫八絲二忽七纖二塵五渺一漠 成熟田一千一百四頃四十三畝七分七釐七微一纖七渺九漠〉
實徴夏税折色六錢麥一千六百二十四石七斗七升三合三勺七抄八撮九圭七粒五顆二粟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二石三斗三升八合九勺七抄七圭六粒四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兩八錢七分一釐一毫七絲六忽六微八塵三渺二漠
實徴秋糧本折米二千四十七石六斗八升四合七勺四撮三圭四粒七顆一粟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一石五斗五升二合三勺一抄八撮四圭三粒七顆四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兩二錢四分一釐八毫五絲四忽六微四纖九塵九渺二漠
實徴條編銀三千四百八十五兩三錢一釐八絲七忽六微九纖八塵三渺七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五兩一錢九分九釐八毫二絲六忽四微二纖六塵四渺
實徴攤丁銀一千九十七兩七錢六分七釐九毫二絲九纖三塵二渺七漠
明官民田地〈一千一百二頃五畝五釐二毫三忽〉夏税額徴〈一千五百六十六石九斗一升三合二勺七抄一撮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一千一百三十七石九斗二升一合九勺三抄一撮 存畱各州縣倉折色四百五十八石九斗九升一合三勺四抄〉秋糧額徴〈二千四十二石九斗二升六合三勺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一千一石六斗一升六合一勺五抄一撮一圭四粒五顆 存畱各州縣倉本折米一千四十一石三斗一升一勺四抄二撮八圭五粒〉附額徴
實徴差發銀四百四十六兩二錢七分二釐二毫七絲一忽六微五塵
實徴海湖無耗租穀三百八十四石六合
實徴戸口食鹽銀七十八兩四錢六釐
實徴抵補軍丁穀折銀三十四兩三錢
地租銀二十七兩三錢四分全荒無徴
屯賦
原額田地七百一十九頃四十畝四分二釐四毫五絲二忽〈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又楚雄府撥歸原額田地一百二十二頃七十八畝三分三釐一毫六絲〈二項額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姚安中屯定逺三所分歸併州縣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 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田地二十二頃一十一畝六分七釐一毫四絲三忽四微 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馬料等田地八百二十頃七畝八釐四毫六絲八忽六微〉
新增墾復田地一百四頃三十六畝四分九釐八毫五絲〈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六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一十五頃八畝九分四釐七毫九絲二忽六微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五百八十頃三十三畝二分八釐九毫八絲七忽五微五纖九塵六渺五漠〈内照舊徴收成熟屯地一十八頃五十八畝三分五毫五絲二忽四微 改則徴收成熟屯地并墾復共地一百二十三頃九十七畝七釐二毫七忽 照舊徴收成熟屯田三頃五十三畝三分六釐五毫九絲一忽 改則徴收成熟屯官馬料并墾復共田四百三十四頃二十四畝五分四釐六毫三絲七忽一微五纖九塵六渺五漠〉
實徴夏税本折麥七百三十三石五斗八升二合八勺六抄九撮二圭六粒四顆七粟
實徴夏税折色五錢麥二百一十石七斗二升六合四勺四抄折徴銀一百五兩三錢六分三釐二毫二絲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六石六斗八升三合一勺九抄二撮一圭二粒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五兩三錢四分六釐五毫五絲三忽六微九纖六塵
實徴秋糧本折米三千三百七石六斗八升三合五勺六抄一撮三圭三顆六粟
實徴秋糧本色穀一百二十九石四斗三升五合九勺七抄四撮七圭八粒九顆一粟
實徴秋糧折色米七十石二斗四升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二十一兩五錢九分四毫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一十九石五斗一升九合二勺六抄一撮八圭七粒二顆六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十五兩六錢一分五釐四毫九忽四微九纖八塵八漠
實徴條編銀二千六百二十六兩九錢五分八釐三毫四絲六忽一微三纖六塵四渺九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三十一兩一錢六釐八毫一絲五忽五微八纖五塵七渺三漠
實徴軍舍丁銀五百五十八兩八錢四分八釐三毫六絲三忽四微三纖五塵五渺五漠
附額徴
實徴草場地租銀五十四兩二錢四分二釐九毫原額商税銀九十六兩全荒無徴
以上姚安府屬共額徴銀八千五百六十九兩四錢三分二釐一毫四絲五忽五微三纖三塵一渺三漠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穀八千二百二十七石一斗六升六合四勺八抄八撮六圭七粒九顆七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六千九百九十五兩七錢八分四釐一毫四絲五忽五微三纖三塵一渺三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一千七百二十兩六錢〈内除額徴錢三銀一千五百七十三兩六錢四分八釐存畱坐放外尚有不敷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永昌府〈保山永平騰越三州縣〉
民賦
原額田地二千四百九十二頃二十四畝七分二釐四毫一絲一忽一微五纖三塵八渺五漠〈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二百五十一頃二十二畝三分八釐八毫五絲三微〈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一千八百三十四頃二十三畝一分一釐四毫一絲一忽一微四纖四塵四渺七漠〈内成熟地三十九頃二十七畝二分七釐三毫三絲二忽四微五渺一漠成熟不分等則地三十一頃五十六畝八釐八毫九絲四忽四纖七塵七渺 成熟田一千七百〉
〈六十三頃三十九畝七分五釐一毫八絲四忽六微九纖六塵二渺六漠〉
實徴夏税本折麥一百九十二石三斗八升三合九勺九抄九撮八圭九粒二顆二粟
實徴鳳溪施甸長官司枯明二寨夏税折色六錢麥一百一石二斗五升四合一勺六抄
實徴秋糧本折米五千六百八十九石九斗八升三合八勺八抄九撮二粒六顆三粟
實徴鳳溪施甸長官司耿馬土司枯明二寨秋糧折色七錢米七百五石七斗九升二合六勺七抄
實徴條編銀四千七百四十二兩三錢七分六毫一絲九忽三微一纖一塵九渺七漠
實徴攤丁銀一千八十六兩八錢九分一釐六毫九絲八忽八纖二渺七漠
明官民田地〈二千三百五十六頃六十八畝七分一釐零〉夏税額徴〈五百五十九石一斗二升三合三抄二撮八圭 起運本府庫折色麥一百七石四斗二升六合 存畱各州縣倉本折四百五十一石六斗九升七合三抄二撮八圭〉秋糧額徴〈七千九百七十六石五斗三升五合一勺八抄二撮九圭七粒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三千四百五十六石五斗三升六合九勺九抄七圭二粒二顆 起運本府庫折色一千八十九石七斗一升三合五勺八抄二撮八圭五粒七顆 起運本府倉本色一千七百八石一斗七合四勺三抄七圭五粒 存畱各州縣倉庫本折一千七百二十二石一斗七升七合一勺七抄一撮八圭九粒一顆籽粒銀四百七十六兩八錢俱存畱府庫〉
附額徴
實徴觀場田租銀七兩五分八釐
實徴新增天成等各甸寨土司折色地畝銀二百八十二兩四錢二分九釐六毫一絲一忽六微六纖九塵二渺五漠
實徴差發銀七百五十九兩三錢四釐二毫
實徴魚課魚鈔米銀六十八兩五分〈遇閏加銀三兩六錢五分〉實徴均徭籽粒丁差鋪陳水利灰窰山租共銀一百八十二兩九分
實徴騰衝龍川江驛站銀五百五十兩七錢
實徴地租籽粒館客站赤銀七百九十兩五錢九分八釐
打牛坪租穀銀四兩金荒無徴
武侯祠租穀一十四石全荒無徴
實徴新増自首額外差發銀一百九十八兩五錢一分
屯賦
原額田地一千六百四頃三十五畝二分二釐一毫一絲四忽〈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永昌騰衝二衞并永平禦分歸并州縣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官馬料様田共田地五十六頃八十三畝四分八釐七毫六絲 改照河〉
〈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馬料様田共田地一千五百四十七頃五十一畝七分三釐三毫五絲四忽〉
新增墾復田地二百六十九頃二十六畝四分八釐四毫四絲〈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四年六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六十七畝七分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五百七頃二十四畝二分七釐三毫五絲〈内照舊徴收成熟田地一十四頃九十六畝二分二釐四毫一絲 改則徴收成熟屯地一十一頃一十四畝八分一釐五毫四絲 照舊徴收成熟屯田様田馬料共田四十一頃八十七畝二分六釐三毫五絲改則徴收成熟屯官公樣馬料并墾復共田四百三十九頃二十五畝九分七釐五絲〉
實徴夏税本折麥四十一石四斗二升二合五勺六抄三撮八圭
實徴夏税折色五錢麥一百五十石四斗七升五合七勺折徴銀七十五兩二錢三分七釐八毫五絲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二石三斗六升二合五勺九抄一撮九圭二粒八顆六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兩八錢九分七絲三忽五微四纖二塵八渺八漠
實徴秋糧本折米三千六百二十三石九升三合三勺八抄五撮三圭四粒五顆
實徴秋糧本色穀一百石四斗九升九合七勺五抄九撮九圭九粒
實徴本色豆一石一斗五升九合二勺八抄五撮六圭一粒
實徴秋糧折色米二百九十六石七斗九升二勺九抄五撮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一百三十二兩六錢五分一釐五毫八絲二忽
實徴秋糧折色二錢五分穀三十一石三斗八合折徴銀七兩八錢二分七釐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一十六石二斗七升三合二勺三抄九撮六圭五粒四顆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十三兩一分八釐五毫九絲一忽七微二纖三塵二渺
實徴條編銀二千二百一十一兩三錢七釐七毫二絲五忽八微六纖九塵一渺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一十兩七錢八釐九毫六微八纖一塵二渺一漠
實徴軍舍丁銀一千五十一兩九錢二分二釐四毫三絲四忽五纖二塵七渺一漠
附額徴
原額草場地租銀二百八十二兩三錢六分二釐九毫四絲〈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徴草場地租銀一百一十六兩八錢三分八釐二毫三絲三忽
以上永昌府屬共額徴銀一萬二千二百八十九兩四錢四釐五毫一絲九忽九微三纖二塵五渺九漠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穀豆一萬四百五十五石五斗八升九合七勺一抄三撮六圭六粒三顆五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萬三百六十一兩三錢五分九釐五毫一絲九忽九微三纖五渺九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二千七百八十二兩二錢四分〈内除額徴錢三銀一千九百二十八兩四分五釐存畱坐放外尚有保山永平二縣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撥貯
鶴慶府〈劍川州維西通判中甸州判〉
民賦
原額田地二千九百七十七頃九十八畝七分九釐四毫九絲八忽二微三纖一塵〈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除撥歸永北府田地外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田地八頃九十六畝三分七釐六毫九絲七忽〈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二千八百三十九頃七十九畝一分四釐二毫二絲八忽二微三纖一塵〈内成熟地一千七百七十頃六十畝二分三毫四絲三忽九微九纖 成熟田一千六十九頃一十八畝九分三釐八毫八絲四忽二微四纖一塵〉
實徴夏税本折麥三千三百一十七石九斗六升七合七勺四抄七撮九圭一顆八粟
實徴秋糧本折米三千九百二十八石六斗五升三合八勺八撮五圭二粒一顆
實徴條編銀三千二百七十五兩三分五釐四毫六絲五忽三微五纖四塵八渺八漠
實徴攤丁銀一千四百四十七兩一錢七分一釐四毫九絲二忽九微三纖五塵五渺五漠
明官民田地〈三千二十九頃五十七畝五分五釐〉夏税額徴〈三千三百七十六石四斗三升四合二勺三抄四圭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共二千七百五十九石二斗八升五合九勺一抄四圭 存畱本府州倉本色六百一十七石一斗四升八合三勺二抄〉秋糧額徴〈三千九百九十二石三升八合五勺三抄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一千五百八十五石六斗六升五合三勺八抄二撮七圭 存畱本府州倉本折二千四百六石三斗七升三合一勺四抄七撮三圭〉
附額徴
實徴差發銀一百五十八兩七錢六分
實徴差發折色七錢米二百八十三石八斗一升五合折徴銀一百九十八兩六錢七分五毫
實徴魚課麥米銀一百七十八兩七錢四分〈春夏遇閏麥折加銀一十三兩二錢四分秋冬遇閏米折加銀一十六兩五錢五分〉
實徴魚課銀一十六兩六錢四分三釐
實徴在城觀音山二驛站丁銀五百五十九兩五錢四分
實徴新增維西中甸青稞一千四百一十四石四斗一合九勺五抄五撮
實徴新增中甸秋米二百一十七石六斗五升九合七勺四抄二撮五圭
實徴新增中甸小米五石二升二合二勺
實徴新增維西小麥一十二石一斗二合六勺九抄七撮八圭二粒一顆二粟
實徴新增維西中甸大麥一百一十九石九斗九升八合二勺五抄
實徴新增中甸荍一十三石四斗一合九勺五抄實徴新增維西雜糧二百三石九斗九升九合二勺實徴新增維西中甸貢賦差發銀一千六百二兩九錢三分六釐四毫
實徴新增中甸税課銀八兩九錢六分六釐
實徴新增維西雜糧折銀三兩三錢
屯賦
原額田地三百二十二頃四十六畝八分三釐二毫〈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奉裁鶴慶禦歸府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 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公田地共三百二十二頃四十六畝八分三釐二毫〉
新增墾復田地五十四頃九十二畝四分七釐〈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二百一十九頃二十六畝四釐六毫〈内改則徴收成熟并墾復共地一百一十四頃八十七畝九分一釐五毫改則徴收成熟屯官馬料公田并墾復共田一百四頃三十八畝一分三釐一毫〉
實徴夏税本折麥六百七十八石八斗四升一合七勺七抄二撮一圭五粒
實徴秋糧本折米八百二十六石一斗三升四合四勺三粒
實徴秋糧本色穀二十二石六斗二升三合五勺四抄一圭
實徴條編銀九百六十九兩五錢四分二釐八毫二絲四忽九微一纖七塵九渺四漠
實徴軍舍丁銀二百八十七兩八錢
以上鶴慶府屬共額徴銀八千七百七兩一錢五釐六毫八絲三忽二微八塵三渺七漠 共額徴夏税秋糧青稞麥米穀荍雜糧一萬七百六十石八斗七合二勺六抄四撮二粒四顆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七千一百一十兩八分一釐六毫八絲三忽二微八塵三渺七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一千六百三十兩八分〈内除額徴錢三銀一千五百九十七兩二分四釐存畱坐放外尚有劍川州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順寧府〈雲州〉
民賦
原額田地二千一百五頃八十八畝三分九釐五毫三絲七忽五微五纖六塵六渺七漠〈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一百一十七頃二十一畝六分一毫七絲九忽七微〈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二千一百一十九頃四十七畝二分一釐六毫三絲五忽四微八纖三塵二渺九漠〈内成熟地一千一百九頃六十五畝六釐八毫二絲八忽三微六纖八塵六渺 成熟田四釐八毫七忽〉一〈千九頃八十二畝一分微一纖四塵六渺九漠〉
實徴夏税折色麥一千八百四十六石九斗七升四合六勺四抄八撮六圭一粒一顆六粟
實徴秋糧本折米三千八十八石六斗六合三勺一抄八撮八圭一粒二顆九粟
實徴條編銀二千三百九十四兩二錢一分七毫一絲二忽五微九纖四塵七渺七漠
實徴攤丁銀九百八十八兩八錢四分六釐三毫一絲四忽八微五纖五塵三渺一漠
明官民田地〈本府係新設萬厯三十三年内丈量共田地一千三百八十八頃一十八畝一分四釐四毫〉夏税額徴〈一千七百九石四斗八升一合一勺四抄九圭六粒七顆起運布政司庫折色四十九石三升九合三勺八抄六撮五圭六粒 存畱本府州庫折色一千〉
〈六百六十石四斗四升一合七勺五抄四撮四圭七顆〉秋糧額徴〈二千九百六十石一斗三升三合八勺六抄八撮七圭四粒四顆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一千五百二十石九斗二升七合六勺二抄四撮四圭五粒四顆 存畱本府州本折一千四百三十九石二斗六合二勺四抄四撮二圭九粒 外帶徴起運永昌庫施甸長官司米一百石四斗五升七合一勺〉
以上順寧府屬共額徴銀三千三百八十三兩五分七釐二絲七忽四微五纖八漠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四千九百三十五石五斗八升九勺六抄七撮四圭二粒四顆五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二千三百六十八兩一錢四分二絲七忽四微五纖八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一千三百四十五兩五錢六分〈内除額徴錢三銀一千一十四兩九錢一分七釐存畱坐放外尚有該府并雲州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各夷府州宣撫宣慰長官司原額認辦差發金一十六兩六錢七分差發銀三千一百七十兩 内孟艮府金一十六兩六錢七分 千崖宣撫司銀五十兩 南甸宣撫司銀五十兩 木邦宣慰司銀一千四百兩 隴川宣慰司銀一百七十兩孟定府銀六百兩 孟養宣慰司銀七百五十兩紐兀長官司銀四十兩 猛緬長官司銀五十兩 浪滄衞浪蕖州銀六十兩 以上十項久已〉
〈無徴存以備考〉
永北府〈永寧土府〉
民賦
原額田地一千六百六十頃七十八畝二分八釐三毫七絲二忽七微二纖一塵一渺七漠〈係北勝州順州裁并及鄧川州撥歸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田地五十三頃六畝九分七絲一忽六微四纖一塵四渺五漠〈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十年自首抵補軍丁田一十一頃六十五畝三分五釐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一千五百二十二頃四十一畝五分四釐八毫五絲七忽六微七纖六塵八渺二漠〈内成熟地九百七頃六十三畝三分五釐五毫三絲九忽二徴九纖一漠成熟田六百一十四頃七十八畝一分九釐三毫一絲八忽三微八纖六塵八渺一漠〉
實徴夏税本折麥一千五十六石九斗七合八勺二抄七撮九圭七粒
實徴秋糧本折米一千四百六十五石八斗六升七合四勺三抄五撮三圭一顆七粟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三十四石二斗八合八勺四抄九撮二圭五粒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二十七兩三錢六分七釐七絲九忽四微
實徴條編銀一千六百五十九兩六錢三分六毫六絲二微九塵三渺三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一十七兩九分四釐八毫九絲二忽六微四纖四塵六渺八漠
實徴攤丁銀七百三十八兩八錢七分二釐三絲八微三纖三塵六渺四漠
附額徴
實徴魚課米三十五石五斗每石折銀五錢共折銀一十七兩七錢五分
實徴差發馬五匹每匹折銀七兩共折銀三十五兩實徴差發米折麥七十八石七斗五升每石折銀二兩共折銀一百五十七兩五錢
實徴魚課銀二十七兩三錢〈遇閏加銀二兩二錢七分五釐〉
屯賦
原額田地四百二十二頃一十三畝六分五釐五毫〈係康熙三十年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二十六年奉裁瀾滄衞歸北勝州繼改永北府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 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地荍糧共田地一十九頃七十一畝九分四釐一毫 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馬料公種等田地四百二頃四十一畝七分一釐四毫〉
新增墾復田地一百三十四頃八十畝九分三毫〈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十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七十三頃七畝七分五釐八毫二絲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二百二十二頃三十四畝二分五釐七毫〈内照舊徴收成熟屯地荍糧地九頃一十九畝三分六釐五毫改則徴收成熟屯地并墾復共地一十七頃八十五畝一分八釐七毫 照舊徴收成熟屯田一〉
〈十頃五十二畝五分七釐六毫 改則徴收成熟屯官馬料公種并墾復共田一百八十四頃七十七畝一分二釐九毫〉
實徴夏税本折麥一百二十五石六斗九升八合一勺九抄二撮七圭七粒
實徴折色麥八十三石八斗五升六勺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二十三兩八分九釐九毫二絲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一十二石一升三合六抄九撮八圭八顆六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九兩六錢一分四毫五絲五忽八微四纖六塵八渺八漠
實徴折色三錢荍一十三石一斗五升折徴銀三兩九錢四分五釐
實徴秋糧本折米一千二百九十九石八斗五升八合三勺七抄八撮一圭二粒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一百八十八石三升七合三勺九抄一撮九圭四粒一顆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一百五十兩四錢二分九釐九毫一絲三忽五微五纖二塵八渺
實徴秋糧本色穀七十八石七斗三升九合二勺八抄九圭
實徴秋糧折色米三百八石五斗三升二合三勺六抄八撮一圭六粒六顆七粟各折不等共折徴銀六十五兩五錢六分八釐五毫四絲六微
實徴條編銀九百一兩二釐六毫三絲八忽七微九纖八塵九渺三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一百二兩三錢七分七毫六絲三忽六微八纖八塵二漠
實徴軍舍丁銀二百二十八兩九錢八分六釐八毫九絲四忽八微六纖七塵六渺二漠
以上永北府共額徴銀四千一百六十五兩五錢一分八釐七毫九絲四微四纖一塵九渺 共額徴夏稅秋糧麥米榖四千二十七石七升一合一勺一抄五撮六粒一顆七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三千三百五十三兩五錢五分四釐七毫九絲四微四纖一塵九渺
額設官役俸食銀八百九十二兩五錢二分〈内除額徴錢三銀八百一十一兩九錢六分四釐存畱坐放外尚有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聴糧儲道撥貯
麗江府
民賦
雍正元年改流後清出田地七百九十頃八十九畝新增額外共田地五百二十九頃七畝〈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田地一千三百一十八頃五十七畝〈内成熟地一千七十頃一十二畝五分成熟田二百四十八頃四十四畝五分〉
實徴秋糧本色米五百八十石三斗九升七合四勺折徴銀四百一十八兩四錢六分六釐五毫二絲五忽四微
實徴秋糧本折米一千五百二十六石九升九合八勺五抄
實徴條編銀一千六十三兩八錢八分七釐五毫明官民田地〈三百一十七頃八十三畝九分〉夏税額徴〈一千六百三十九石五斗六升六合六勺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八百三十九石五斗六升六合六勺 存畱本府本折共八百石〉秋糧額徴〈七百七十四石一斗三升六合俱起運布政司 萬厯四十七年内新附降夷認納大麥二千二百梆該二十二石畱給守寨兵夫〉
附額徴
實徴新增夷丁二千三百四十四丁每丁編銀六分六釐共銀一百五十四兩七錢四釐
以上麗江府共額徴銀一千二百一十八兩五錢九分一釐五毫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折米二千一百六石四斗九升七合二勺五抄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八百五十三兩一分四釐五毫
額設官役俸食銀五百九十四兩五錢二分〈内除額徴錢三銀三百六十五兩五錢七分七釐存畱坐放外尚有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䝉化府
民賦
原額田地二千五百九十一頃六十九畝九分七釐七毫五絲四忽八微五纖六塵〈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又新裁定邊縣歸并原額田地三百二十頃七十畝一分一釐九毫八絲三微四纖三塵六渺三漠〈二項額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及額外田地四百一頃九十畝三分八釐八毫八絲二忽三微六纖二漠〈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二千六百一十五頃五十畝四分六釐一毫九絲四忽三微一纖五塵三渺二漠〈内成熟地一千二百五十四頃四十九畝九分七釐六毫一絲二忽六微六渺六漠又定邊縣撥歸民地一百二十九頃四十六畝四分六釐九毫九忽二微一纖二塵共地一千三百八十三頃九十六畝四分四釐五毫二絲一忽八微一纖二塵六渺六漠 成熟田一千三十三頃七畝三分八釐六毫一忽三微七纖一塵三漠又定邊縣撥歸民田一百九十八頃四十六畝六分三釐七絲一忽一微三纖一塵六渺三漠共田一千二百三十一頃五十四畝一釐六毫七絲二忽五微二塵六渺六漠〉
實徴夏税本折麥一千八百四十九石一斗一升六合二勺一抄五撮八圭七粒六顆二粟
實徴秋糧本折米二千九百二十九石五斗八升一合八抄四撮二圭一粒九顆
實徴條編銀二千六百八十三兩三錢九分七釐八毫九絲六忽九微四纖九塵一渺三漠
實徴攤丁銀一千三百八十一兩三錢三分一釐一絲九忽二微八纖九渺六漠
明官民田地〈二千五百八十一頃六十五畝六分四釐九絲六忽〉夏税額徴〈一千九百四十四石九斗九升七合三勺三抄六撮一圭二粒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一千四百五十六石七斗六升一合二抄五撮四圭四粒 存畱本府倉本折四百八十八石二斗三升六合三勺一抄六圭八粒〉秋糧額徴〈二千九百一十三石九斗二升一合九抄七撮七圭六粒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一千九百八十七石三斗六升九合三勺六抄三撮五圭六粒 存畱本府倉本折共九百二十六石五斗五升一合七勺三抄四撮二圭〉
附額徴
實徴鐵課銀一十四兩〈遇閏加銀一兩六錢六分六釐六毫〉
實徴商税銀四兩九錢六分八釐
屯賦
原額田地四百七十八頃八畝一釐二毫六絲〈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七年奉裁䝉化衞歸府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 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地荍糧地共四十頃五十七畝八分二釐六毫三絲二忽 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公田馬料荍糧等田地四百三十七頃五十畝一分八釐六毫二絲八忽〉
新增墾復田地一百五十三頃二十九畝三分七釐五毫五忽八微八纖〈内成熟田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地俟限满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又雍正四年自首抵補軍丁田地一十一頃九十九畝六分二釐二毫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三百六十九頃八十七畝三分六釐四毫一絲五忽五微八纖〈内照舊徴收成熟屯地荍糧地一十九頃四十九畝三分七釐一毫三絲二忽 改則徴收成熟屯地六十四頃九畝二分九釐七毫二絲五微八纖 照舊徴收成熟屯田二十一頃八畝四分五釐五毫 改則徴收成熟屯官公田馬料并墾復共田二百六十五頃二十畝二分四釐六絲三忽〉
實徴夏税本折麥二百六十六石九斗一合八勺八抄五撮四圭七粒六顆七粟
實徴夏税折色麥四百石七斗三升六合二勺六抄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九十五兩二錢五分一釐五忽
實徴折色荍四十三石七斗四升各折不等共折徴一十兩七錢三分一釐五毫
實徴抵補軍丁夏税麥折米四石六斗一升六合二抄四撮七圭三粒七顆五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三兩六錢九分二釐八毫一絲九忽七微九纖
實徴秋糧本折米一千四百九十三石六斗六升六合五勺八抄二撮六粒八顆九粟
實徴秋糧本色穀七十一石五斗二升二合六勺九抄三撮二圭
實徴秋糧折色米九百二十五石二斗四升六合三勺一抄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一百九十八兩六分八釐一絲五忽五微
實徴抵補軍丁秋糧米二十五石五斗八升六合六勺五抄一撮一粒二顆五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銀八錢共折徴銀二十兩四錢六分九釐三毫二絲八微一纖
實徴條編銀一千九十六兩六錢四分五釐五毫五忽二微六纖五塵九渺三漠
實徴抵補軍丁條編銀一十六兩三錢四分一釐五毫四絲八忽七微二纖九塵八渺
實徴軍舍丁銀四百一十五兩一錢九分六釐三毫一絲六微七纖二渺
以上䝉化府共額徴銀五千九百四十兩九分二釐九毫四絲一忽九微九纖六塵二漠 共額徴夏税秋糧麥米穀六千六百一十石七斗八升八合四勺六抄八圭四粒八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五千二百二十兩一分二釐九毫四絲一忽九微九纖六塵二漠
額設官役俸食銀七百二十兩八分〈内將額徴錢三銀兩照數存畱坐放〉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景東府
民賦
原額田一百二十七頃三十一畝六分七釐七毫五絲一微五纖〈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墾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新增墾復額外田三百六十二頃一十七畝五分三釐七毫七忽四微二纖三塵四渺一漠〈内成熟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民田四百八十一頃五十畝二分一釐四毫五絲七忽五微七纖三塵四渺一漠〈外夷田免丈照納秋糧〉
實徴秋糧本折米一千四十二石七斗三合八勺八抄六撮二圭六粒六粟
實徴夷田免丈照納秋糧米五百三十七石三斗六升七合八勺四抄五撮六圭四粒
實徴條編差發銀一千一百六十三兩八錢四分七釐六毫一絲九忽二微二纖三塵三渺九漠
實徴攤丁銀六十九兩九錢九分二釐七毫六絲五忽三微八纖五塵九渺五漠
明官民田土〈一百二十七頃二十一畝九分四釐〉秋糧額徴〈一千一百五十石四斗九升六合五勺 起運布政司庫折色九百九十二石九斗六升九合三勺一抄五撮五圭三粒 存畱本府倉本色一百五十七石五斗二升七合二勺八抄四撮四圭七粒〉
附額徴
實徴差發銀一百六十六兩六錢六分六釐
實徴差發無耗折色七錢米二百六十二石九斗一升七合
實徴新増抵補軍丁秋糧折徴差發銀一百七十八兩八分
屯賦
原額田一百七十九頃四畝七釐四毫四絲〈係康熙三十年舊志額數内尚有荒蕪於懇復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康熙二十六年奉裁景東衞歸府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 仍照舊額徴收成熟屯田二十四頃二十二畝五分三釐七毫一絲九忽 改照河陽縣民賦上則原額屯官馬料共田一百五十四頃八十一畝五分三釐七毫二絲一忽〉
新增墾復田二十八頃一十畝七分二釐九毫三絲〈内成熟田已經歸入實徴項下其近年報墾田俟限滿科徴之年歸入成熟數内〉
實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一百三十頃一畝七分七釐〈内照舊徴收成熟屯田二十四頃二十二畝五分三釐七毫一絲九忽 改則徴收成熟屯官馬料并墾復共田一百五頃七十九畝二分三釐二毫八絲一忽〉
實徴秋糧本折米九百八石五升一合九勺七抄二撮三圭九粒五顆九粟
實徴秋糧本色穀二十五石四斗六合二勺五抄一撮八圭九粒八顆三粟
實徴秋糧折色米六百八十三石一斗六升七合二勺四撮九圭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九十三兩二錢一分八釐八毫二絲一忽一微一纖八塵
實徴條編銀四百七十五兩七錢七分九釐五毫三絲八忽四微九纖九塵四渺六漠
附額徴
實徴草場地租銀一十八兩三錢
實徴學租銀七錢五分
以上景東府共額徴銀二千一百六十六兩六錢三分四釐七毫四絲四忽二微二纖六塵八渺 共額徴秋糧米穀二千七百七十六石四斗四升六合九勺五抄六撮一圭九粒四顆八粟
起運布政司項下銀錢一千六百八十四兩五錢五分九釐七毫四絲四忽二微二纖六塵八渺
額設官役俸食銀五百八十五兩四分〈内除額徴錢三銀四百八十二兩七分五釐存畱坐放外尚有不敷銀兩赴司支領〉
其夏税秋糧聽糧儲道撥貯
雲南通志卷十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雲南通志卷十一
課程〈鹽法 錢法税課 厰課〉
夏書任土作貢梁紀銀鏤不載鹽絺草昩初開固多遺利滇屬梁州之南鄙井産鹽山産五金雖舟楫不通牽牛服賈者往往叩闗而至於是定為經制以佐邦用豈非因天地自然之數而整齊利導之者歟夫水土金穀互有盈虛惟人事能補造物之偏而後利用厚生交相資藉而不匱今恭逢
聖聖相承仁民育物足以感召天和比年來醴泉出而瑞穀生山澤饒而礦金裕地不愛寳人不愛情誠大順之休徵也奉宣德意者視物産之滋息察羣情之趨嚮為之調劑變通以宜民而阜用斯美利溥於無窮矣志課程
鹽法
漢越雟郡定莋縣出鹽蜻蛉縣有鹽官益州郡連然縣有鹽官〈見漢書地理志及南中志〉
後漢越巂郡定莋縣有鹽坑積薪以齊水灌而後焚之成白鹽〈見後漢書郡國志注〉鄭純為永昌太守與哀牢夷人約邑豪歲輸布貫頭衣二領鹽一斛以為常賦夷俗安之〈見西南夷傳〉
三國漢昭烈帝定益州置鹽府校尉較鹽鐵之利〈見蜀志〉唐南詔覽瞼井産鹽最鮮白惟王得食取足輒滅竈昆明城諸井皆産鹽不征羣蠻食之〈見南蠻傳〉
元文宗至順二年雲南行省言亦乞不薛之地所牧國馬歲給鹽以每月上寅日啖之則馬健無病比因伯忽叛亂雲南鹽不可到馬多病死詔令四川行省以鹽給之〈見文宗本紀〉
明洪武十五年置黑鹽井鹽課提舉司鹽課司阿陋猴井鹽課司琅井鹽課司白鹽井鹽課提舉司鹽課司安寧鹽井鹽課提舉司鹽課司五井鹽課提舉司諾鄧鹽井鹽課司山井鹽井鹽課司師井鹽課司大井鹽井鹽課司順盪鹽井鹽課司鶴慶軍民府劎川州彌沙井鹽課司麗江軍民府蘭州井鹽課司武定軍民府和曲州只舊井河頭井草溪河尾井五井鹽課提舉司歲辦鹽二十七萬二千一百三十七觔零又折棉布七百二十段黒鹽井鹽課提舉司歲辦鹽五十七萬二千三百四十觔零安寧鹽井鹽課提舉司歲辦鹽七十七萬二千六百八十觔零白鹽井鹽課提舉司歲辦鹽二十一萬七百二十觔零
永樂間五井安寧兩鹽課司歲辦無定數黑鹽井歲辦鹽六十一萬六千三百七十觔白鹽井歲辦鹽三十三萬四千三百一十四觔
正統三年令雲南中鹽客商免納引紙 九年令雲南鹽課司每竈户添撥餘丁二人免其差役專一採薪煎鹽鹽課不許擅除
成化十九年奏准正統十四年以前客商中鹽未支者雲南每引給資本鈔二十五錠
正德八年議准安寧鹽井提舉司折色課銀每引徵銀九錢以備邊軍支用
嘉靖八年題准雲南鹽引合置流通簿一本每年差人赴部齎領仍赴南京户部印編歲額無閏五萬六千九百六十五引召商開中巡撫酌量井鹽美惡定擬價銀收布政司聽户部支用 令雲南巡撫於布政司叅政叅議定委一員專管鹽法 三十年令雲南巡按御史兼理鹽法 三十三年題准將白安伍彌沙蘭州舊河尾等井鹽課革去成色虛數盡折紋銀其五井提舉司額辦布疋原解大理府搭放官吏俸鈔今將折俸另處補給其漂布每段折銀四分五釐每銀一兩折鹽一引俱作正課及續增新增加辦加閏復開河頭等井每歲共該銀四萬三千三百三十四兩六錢零無閏只該銀四萬五兩六錢零著為定額 三十五年題准將雲南安寧井原額引鹽摘發琅井帶辦八十七竈鹽每引折銀七錢三分輪發三十六竈每竈每月領滷二百一十桶折納銀一兩六錢八分零安寧井實在鹽每引減折徵銀四錢五分順盪井給商本色鹽每引徵銀八錢備邊折色鹽每引徵銀一兩實徵鹽課無閏該鹽四萬七千三百八十二引一百四十九觔一十四兩九錢共銀三萬五千七百一十九兩一錢三分零遇閏該鹽五萬一千三百三十一引六十二觔六兩零共銀三萬八千七百六十兩七錢零俱解太倉其山井並新開石門闗三井鹽課本提舉司照舊徵納
萬歴六年雲南歲辦鹽一百八十一萬七千八百七十七觔五井提舉司棉布每段折銀四分五釐歲解太倉鹽課銀三萬五千五百四十七兩三錢七分遇閏該銀三萬八千五百二十八兩九錢七分
天啟三年改安寧提舉司為琅井提舉司駐琅井安寧鹽課附州徵解
本朝順治年雲南歲額鹽課銀一十四萬六千一百九兩三錢六分 十七年題准雲南不行部引按井給票徵收鹽課 題准雲南各井以出鹽多寡定經制課程各隨商販照例抽税
康熙元年題准黒井鹽課九萬六千兩琅井鹽課九千六百兩景東井鹽課三百二十兩以上遇閏加課銀八千八百二十六兩六錢六分零不除小建白井鹽課銀二萬八千五百六十兩安寧井鹽課一千九百八十兩雲龍州五井鹽課銀四千七百六十三兩七錢阿陋猴井鹽課二千九百二十三兩二錢彌沙井鹽課四百兩只舊草溪井鹽課二百六十二兩四錢六分以上遇閏加課銀三千二百四十兩七錢八分零扣除小建 三年題准黑井鹽增徵税銀三千兩備城工用遇閏加銀二百五十兩 四年吳三桂以藩下家口食鹽不足議每月增煑黑井鹽十二萬五千觔加課銀二千兩十年封閉只舊草溪井其課銀歸併黑井辦納二十一年巡撫王繼文以起發吳逆家口後食
鹽人少奏減黒井歲課銀二萬四千兩定以每月煎鹽五十萬觔以三十萬觔給竈自賣抵作工本以二十萬觔運省賣價完課銀八千兩 二十四年雲南歲額鹽課銀一十五萬二百三十八兩七錢二分六釐 三十一年黑井蛟蜃横發漂没鹽柴無補免停工缺煎課銀一萬四千四百兩 三十二年免黔屬普安州等處虧空行銷黑井鹽課銀一萬九千餘兩 三十三年免鹽課銀五千七百餘兩先是黔屬普安州等處逺食滇鹽商竈賠累總督范承勳請改食川鹽減滇省每年課額
雍正元年復開草溪只舊井 二年於鎮沅府地方開按版井於威逺地方開抱母井巡撫楊名時以鹽課充溢民食有賴請加各井龍神封號奉
㫖勅封靈源普澤龍王春秋致祭 三年於普洱府地方開磨黑井元江府地方開猛野土井 九年以攸樂夷人每年認完烏得土井鹽銀二千兩定為正課
通省總數
黑井白井琅井雲龍井安寧井阿陋井景東井彌沙井只舊草溪井按版井抱母井麗江井磨黒井猛野井烏得井共一十五井
額煎鹽共二千七百二十八萬七千四百三十六觔徵正課共銀二十七萬八千三十九兩七分正額盈餘共銀二萬二千六百七十五兩一錢六分五釐額外盈餘共銀二萬五千六十一兩七錢六釐〈以上雍正十年題定其欵項載各井内〉
黑井産井五區
大井 東井 復隆井〈以上係舊井〉
新井〈尾井附雍正二年新開〉沙滷井〈雍正八年新開 以上五井坐落楚雄府屬定逺縣地方距省三百六十里〉
舊設提舉司提舉一員 鹽課司大使一員
竈丁二百丁
新設復隆井鹽課司大使一員〈雍正九年設〉
新井竈丁五十丁
額煎鹽八百二十三萬二十四觔徵課銀一十二萬六百五十兩二錢二分〈雍正九年題定〉
〈原額鹽五百六十四萬觔徵課銀九萬二百四十兩額徵公費銀四百八十兩竈丁編公費銀四十三兩六錢商税銀一百三十一兩三錢五分〉
〈窩滷銀七十二兩附徵窩滷銀一十八兩〉
〈附徵省店鹽税銀三千五百二十五兩帶銷鹽二十四萬觔〉
〈伐柴不敷鹽二十四萬觔増薪鹽三十五萬四觔〉
〈加增各役工食鹽六萬觔加增鹽三十萬觔徵課銀五千四百兩〉
〈舊額加增鹽一百五十萬觔辦課二萬四千兩康熙五十五年井滷日出有數等事鹽道詳明督撫批准黒井止辦加增鹽三十萬觔每百觔課銀一兩九錢徵銀五千七百兩黒井運赴省店行銷原額鹽價内撥補銀一萬一千二百八十兩白井幫補銀四千兩雲龍井幫補銀三千二十兩雍正二年遵㫖覆奏鹽務利弊等事題准白雲二井不幫黒井於黒井之新井煎鹽一百萬觔賣價歸公數内撥抵黒井加増鹽三十萬觔每百觔減價一錢實徵課銀五千四百兩於鹽務盈餘歸公數内撥補銀三百兩五年酌減鹽價議增薪本等事題准新井鹽價定為正課於鹽務盈餘歸公數内撥補銀七千二十兩運赴省店行銷鹽觔每百觔減價二錢加增鹽三十萬觔減銀六百兩於白井額外沙滷鹽價内撥補〉
〈雍正九年請定畫一章程等事題請自雍正十年為始將一切費税窩滷並帶銷加增鹽等項合前原徵課税統為正課歲定黒井額鹽六百八十三萬四觔每百觔賣價二兩八錢徵課價銀一十九萬一千二百四十兩一錢一分二釐除歲給每百觔煎鹽薪本役食器具等銀九錢七釐五毫八絲共銀六萬一千九百八十七兩七錢五分三毫三忽二㣲運鹽脚價每百觔八錢數内銀三錢九分二釐四毫二絲共銀二萬六千八百二兩三錢一釐六毫九絲六忽八㣲實正課銀一十萬二千四百五十兩六分遇閏照加小建不除新井鹽一百萬觔徵課銀一萬五千兩〉
〈雍正二年遵㫖覆奏鹽務利弊等事奏明黒井地方與大東復三井相連産井二區新井尾井煎鹽一百萬觔每百觔賣價二兩七錢徵課價銀二萬七千兩除歲給每百觔煎鹽薪本役食器具銀一兩共銀一萬兩外造入鹽務歸公册内送部查核雍正五年酌減鹽價議増薪本等事題請每百觔減價二錢於白井額外沙滷鹽價内撥補仍足銀一萬七千兩定為正課歸入實徵册内報銷雍正九年請定畫一章程等事題請自雍正十年為始各歸各款白井沙滷改為正課新井不敷課銀無項抵補每年煎鹽一百萬觔照二兩八錢賣價徵課價銀二萬八千兩除薪本役食銀一萬兩運鹽脚價數内銀三千兩實正課銀一萬五千兩遇閏不加小建不除沙滷井鹽四十萬二十觔徵課三千二百兩一錢六分雍正八年二月内〉
〈聖澤逺敷等事詳明自本年六月初一日開煎起至九年五月底止試煎一年雍正九年請定畫一章程等事題請自雍正十年為始歲煎鹽四十萬二十觔每百觔賣價二兩八錢徵課價銀一萬一千二百兩五錢六分除歲給每百觔煎鹽薪本役食器具銀一兩二錢共銀四千八百兩二錢四分運鹽脚價八錢共銀三千二百兩一錢六分實正課銀三千二百兩一錢六分遇閏照加小建扣除〉
正額盈餘銀二千二百四十兩一錢一分二釐〈雍正二年遵㫖覆奏鹽務利弊等事奏明額鹽每百觔秤頭鹽二十觔賣獲銀兩及提舉解繳鍋息歸公廣南府解交鹽規道庫收銀合平等項共銀五萬一千三百五十二兩一錢一分二釐除歲添給運鹽脚價内不敷銀三萬二千八百三十七兩七錢三分提舉支銷公費蓆索等銀三千三百八十九兩四錢二分二釐兩院書吏鹽菜銀二千四百兩包納曲靖過税銀八十四兩省店委官養廉商役工食及奏銷飯食文武舉貢卷資緝私差費等銀五千六百一十五兩八錢撥給養廉賞兵銀四千七百八十五兩四錢七釐六毫九絲六忽八㣲餘銀二千二百四十兩一錢一分二釐移解藩庫備公〉
額外盈餘銀二千六百六十兩
〈雍正二年奏銷鹽課案内造報省店鹽觔回潮零收躉發鹽價並收買餘鹽出息銀兩移解藩庫備公〉
行鹽
〈統運㑹城總店聽嵩明晉寧昆陽呈貢宜良南寧霑益馬龍陸凉羅平尋甸平彜河陽路南江川廣西彌勒師宗廣南會澤宣威等府州縣小販民人齎持現價赴店買運行銷各地方官無考成〉
白井産井五區
觀音小石井 舊井 喬井 界井 灰尾井〈坐落姚安府屬姚州地方距省二百七十里〉
舊設提舉司提舉一員 鹽課司大使一員
竈丁一百丁
新設白石谷鹽課司大使一員〈雍正九年設〉
額煎鹽六百六十一萬九千三百一十六觔徵課銀七萬六千四百六十四兩二錢九分〈雍正九年題定〉
〈原額鹽二百三十七萬三千二百一十六觔徵課銀二萬八千八十四兩額徵公費銀四百九兩二分九釐商税門攤銀一百二十兩〉
〈革菜門攤銀二十四兩加增鹽二十五萬觔課銀四千兩〉
〈康熙五十五年井滷日出有數等事鹽道詳明督撫兩院批准白井加增鹽每百觔課銀一兩六錢徵銀四千兩幫補黒井缺課雍正二年遵㫖覆奏鹽務利弊等事題准此項銀兩不幫黒井彚入鹽餘銀項下造報五年酌減鹽價議増薪本等事題准定為正課歸入實徵册内報銷〉
〈沙滷鹽三百九十九萬六千一百觔徵課銀四萬三千八百二十七兩二錢六分零雍正二年遵㫖覆奏鹽務利弊等事奏明白井地方河邊産有沙滷土坑浸出原無井眼儘數收買其辦獲銀兩造入鹽餘備公册内每年送部查核五年酌減鹽價議增薪本等事題請將該井沙滷歲煎正額鹽一百一十五萬九千觔每百觔課銀一兩一錢及七錢不等徵銀一萬二百兩六錢八分定為正課其餘額外沙滷鹽觔辦獲銀兩除撥補黒井增薪減價銀一萬八千五百五十三兩九錢二分八釐外仍造入鹽餘備公雍正九年請定畫一章程等事題請自雍正十年為始將撥補銀兩各歸各款其一切税費鹽餘備公等項合前原徵新増課額統為正課歲定白井額鹽六百六十一萬九千三百一十六觔每百觔賣價二兩五錢及二兩與一兩六錢不等徵課價銀一十四萬五千四百六十五兩五錢六分除歲給每百觔煎鹽薪本役食器具銀一兩四分六釐四毫二絲二忽九㣲五纎六塵五渺四漠共銀六萬九千一兩二錢六分九釐五毫四絲九忽九㣲九纎九塵九渺八漠實正課銀七萬六千四百六十四兩二錢九分四毫五絲二漠遇閏照加小建扣除〉
正額盈餘
〈雍正二年遵㫖覆奏鹽務利𡚁等事奏明蒙化府太和縣等六屬完納秤頭鹽及發給薪食内提舉解繳節省銀等項共銀一萬一千九十九兩八錢八釐八毫内歲給運省節鹽一十萬觔薪本脚價二千三百兩本井緝私吏役盤闗委官養廉工食銀二百六兩四錢撥給養廉賞兵銀八千五百九十三兩四錢八釐八毫無復移解〉
額外盈餘銀五千九百八十一兩四錢六分一釐〈雍正二年奏銷鹽課案内造報趙州餘出秤頭鹽觔賣獲歸公銀兩共一千一十一兩三錢九分七釐十一年於新增沙滷等事案内每年新增餘鹽七十三萬三百觔盈餘銀四千九百七十兩六分四釐移解藩庫備公〉
行鹽二十一府州縣
太和縣〈歲行鹽六十六萬觔〉雲南縣〈歲行鹽四十萬觔〉趙州〈歲行鹽六十萬觔〉賓川州〈歲行鹽四十萬觔〉永北府〈歲行鹽三十八萬觔〉楚雄縣〈歲行鹽三十八萬觔〉鎮南州〈歲行鹽一十八萬觔〉南安州〈歲行鹽一十二萬八千觔〉定逺縣〈歲行鹽三十萬三千觔〉廣通縣〈歲行鹽二十萬五千觔〉姚安府〈歲行鹽三十五萬五千觔〉大姚縣〈歲行鹽三十六萬九千四觔〉鶴慶府〈歲行鹽四十八萬觔〉䝉化府〈歲行鹽四十六萬一千八百三十二觔〉和曲州〈歲行鹽三十八萬觔〉禄勸州〈歲行鹽十三萬七千觔〉元謀縣〈歲行鹽一十八萬觔〉羅次縣〈歲行鹽一十五萬觔〉禄豐縣〈歳行鹽一十二萬五千四百八十觔〉易門縣〈歲行鹽二十五萬觔〉富民縣〈歲行鹽九萬五千觔〉
琅井産井一區
琅井〈坐落楚雄府屬定逺縣地方距省四百二十里〉
舊設提舉司提舉一員
竈丁一百三十八丁
新設鹽課司大使一員〈原設吏目一員雍正九年改設〉
額煎鹽一百九十九萬三千九百九十六觔徵課銀一萬一千三百八十兩二錢四分四釐〈雍正九年題定〉
〈原額煎鹽一百五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六觔徵課銀九千六百兩額徵公費銀三百一十兩九錢一分一釐四毫商税銀三十七兩六錢鹽行銀六兩米行銀八兩〉
〈酒行銀五兩原編協濟安寧井公費銀八十九兩五錢〉
〈窩滷銀九十兩二錢帶銷鹽二十萬四千觔徵銀五千五百八兩〉
〈康熙四十八年琅竈之困苦等事鹽道詳明督撫兩院批准每年帶煎幫補薪本鹽一十四萬四千觔四十九年琅竈凋敝巳極等事詳請每年帶煎薪本鹽六萬觔共鹽二十萬四千觔每百觔賣銀二兩七錢共銀五千五百八兩全給各竈幫補薪本〉
〈收買各竈餘鹽一十九萬觔共徵課銀四千九百四十兩雍正元年報明等事鹽道詳明收買辦獲銀兩造入鹽餘備公册内送部查核三年於題報新開鹽井等事題准琅井額帶鹽觔每百觔減價一錢共銀一千八百三兩九錢九分六釐於新開麗江土井課息内抵補六年於報明新增課額等事題准麗江井鹽課息定為正課琅井減價銀兩即於本井盈餘内撥補足額〉
〈雍正九年請定畫一章程等事題請自雍正十年為始撥補銀兩各歸各款其一切税費雜款及鹽餘等項合前原徵課額統為正課歲定額鹽一百九十九萬三千九百九十六觔每百觔賣價二兩六錢徵課價銀五萬一千八百四十三兩八錢九分六釐除歲給每百觔煎鹽薪本役食器具銀二兩二分九釐零共銀四萬四百六十三兩六錢五分一釐實正課銀一萬一千三百八十兩二錢四分四釐遇閠照加小建不除〉
正額盈餘
〈雍正二年遵㫖覆奏鹽務利弊等事奏明額鹽每百觔秤頭鹽一十七觔賣獲銀兩及發給薪食内提舉解繳節省銀等項共銀一萬三千四百六十九兩四錢五分四釐内歲給建水等州縣銷鹽盤費及昆陽州柴厰過税銀二千一百七十兩八錢九分四釐撥給養廉賞兵銀一萬一千二百九十八兩五錢六分無復移解〉
額外盈餘銀八千五十八兩一錢二分六釐九毫〈雍正二年奏銷鹽課案内造報官竈羨餘沙碎餘鹽等項銀兩移解藩庫備公〉
行鹽六州縣
建水州〈歲行鹽八十三萬觔〉阿迷州〈歲行鹽一十五萬六千觔〉寧州〈歲行鹽二十六萬九千九百九十六觔〉通海縣〈歲行鹽一十八萬二千觔〉河西縣〈歲行鹽一十七萬六千觔〉新興州〈歲行鹽三十八萬觔〉
雲龍井産井八區
金泉井 諾鄧井 石門井 大 井 師 井順盪井 山 井 天耳井〈坐落大理府屬雲龍州地方距省一〉
〈千三百六十里〉
雲龍州知州帶徵雲龍井鹽課
額設鹽課司大使二員
竈丁三百三丁
額煎鹽二百六十萬一千六百八十四觔徵課銀一萬八千九百九十三兩三錢三分三釐〈雍正九年題定〉
〈原額鹽一百五十一萬一十四觔徵銀四千六百六十八兩三錢五釐額徵公費銀三百二十七兩二錢一分二釐加增銀三千二十兩二分八釐〉
〈額鹽價内徵收幫補黒井加增鹽課雍正二年遵㫖覆奏鹽務利弊等事題請此項銀兩不幫黑井彚入鹽餘項下造報六年新増課額等事定為正課歸入實徵册内報銷〉
〈趲煎鹽二十九萬七千六百七十觔徵課銀二千九百一十六兩七錢康熙四十八年煎煮繳辦公款雍正二年遵㫖覆奏鹽務利弊等事彚入鹽餘銀項下造報六年新增課額等事題准定為正課歸入實徵册内報銷新增鹽八十萬觔徵課銀一萬二千三百三十四兩三錢一分九釐雍正五年雲井之積弊日久等事議煎六年新增課額等事題請新增井鹽三十一萬八千四百九觔實徵銀三千一百八十四兩九分定為正課其餘四十八萬一千五百九十一觔徵銀九千一百五十兩二錢二分九釐統為正課歸入鹽餘備公册内造報雍正九年請定畫一章程等事題請自雍正十年為始各歸各款其一切鹽餘備公等項合前原徵加增課額統為正課歲定額鹽二百六十萬一千六百八十四觔每百觔賣價二兩一錢及一兩九錢不等徵課價銀五萬三千六百七十二兩一錢八分二釐除歲給每百觔煎鹽薪本役食器具銀一兩三錢三分二釐零共銀三萬四千六百七十八兩八錢四分八釐一毫二絲六忽四㣲實徵課銀一萬八千九百九十三兩三錢三分三釐八毫七絲三忽六㣲遇閏照加小建扣除〉
正額盈餘銀一萬一千一百三十六兩八錢一分六釐
〈雍正二年遵㫖覆奏鹽務利弊等事奏明額鹽每百觔秤頭鹽二十四觔賣獲銀兩及發給薪食内解繳公款節省等項共銀一萬四千四百五十九兩八錢除撥給養廉賞兵銀三千三百二十二兩九錢八分三釐零實餘銀一萬一千一百三十六兩八錢一分六釐零移解藩庫備公〉
額外盈餘銀六千二百兩
〈雍正二年奏銷鹽課案内造報保山騰越完納盈餘備公銀兩移解藩庫備公〉
行鹽八府州縣
保山縣〈歲行鹽七十八萬四千九百一十觔〉騰越州〈歲行鹽五十二萬五千六百七十一觔〉永平縣〈歲行鹽一十四萬八千一百二觔〉鄧川州〈歲行鹽二十四萬七千九百八觔〉浪穹縣〈歲行鹽二十五萬三千六百九十八觔〉劎川州〈歲行鹽一十四萬九千八百四觔〉鶴慶府〈歲行鹽一萬觔〉雲龍州〈歲行鹽四十八萬一千五百九十一觔〉
安寧井産井五區
洪源井 大界井 石 井 鵝 井〈以上四井滷淡久經封閉〉新河井〈現今開煎 坐落雲南府屬安寧州地方距省七十里〉
安寧州知州帶徵安寧井鹽課
額設竈丁六十二丁
額煎鹽四十二萬八千四百九十六觔徵課銀一千七百五十二兩三錢八分四釐〈雍正九年題定〉
〈原額鹽三十五萬四千觔實徵課銀一千九百四十七兩康熙四十三年酌減鹽價等事每百觔減價二錢共銀七百八兩於本井秤頭鹽餘内撥補雍正三年題報新開鹽井等事每百觔又減價一錢共銀三百五十四兩於麗江井鹽課内撥補六年報明新增課額等事麗江井鹽課改為正課安寧井減價銀兩於各井額外盈餘内撥補〉
〈餘鹽七萬四千四百九十六觔徵課銀五百一十一兩四錢七分六釐雍正二年收買起造入正項盈餘册内報銷雍正九年請定畫一章程等事題請自雍正十年為始各歸各款其減價銀兩不行撥補將本井餘鹽並原款奏費鹽税過税等項合前原徵課額統為正課歲定額鹽四十二萬八千四百九十六觔每百觔賣價二兩四錢及二兩五錢不等徵課價銀一萬三百四十八兩四錢四釐除歲給每百觔煎鹽薪本役食器其銀二兩六釐零共銀八千五百九十六兩一分九釐實正課銀一千七百五十二兩三錢八分四釐遇閏照加小建扣除〉
正額盈餘銀一千九百四兩二錢八釐
〈雍正二年遵㫖覆奏鹽務利弊等事奏明隨額秤頭鹽觔賣獲銀兩並發給薪食解繳公款及新平縣幫解等項共銀二千二十四兩二錢八釐除發給昆陽州柴厰過税銀一百二十兩餘銀一千九百四兩二錢八釐移解藩庫備公〉
額外盈餘銀七百三十三兩一錢一分八釐
〈雍正二年奏銷鹽課案内造報鹽價之外每年應繳餘息銀八百五兩一錢一分八釐内除發給安寧井房書吏紙筆盤費銀七十二兩外餘銀七百三十三兩一錢一分八釐移解藩庫備公〉
行鹽三州縣
新興州〈歲行鹽二十萬一千六百觔〉安寧州〈歲行鹽一十四萬九千四百九十六觔〉嶍峨縣〈歲行鹽七萬七千四百觔〉
阿陋井産井十一區
竒興井 大 井 �[1] 井 吧喇井 羅木井豐際井 十二丁井 袁信井 納甸井 袁
朝俸井〈以上係舊井〉改版井〈雍正四年新開 坐落楚雄府屬廣通縣地方距省三百里〉
額設鹽課司大使一員
竈丁九十七丁
添設改版井竈丁五丁
額煎鹽七十萬八千六百觔徵課銀四千七百一十八兩三錢三分九釐〈雍正九年題定〉
〈原額鹽五十三萬一千觔徵課銀二千八百七十四兩四錢八分額徵公費銀四十七兩九分三釐公費鹽三萬六千觔徵銀八百二十八兩〉
〈康𤋮五十五年起煎每百觔賣價二兩三錢全給竈户作本井修築河堤道路之費雍正元年鹽道詳請各項鹽觔俱己歸公姑准每百觔照一兩二錢薪本給發共銀四百三十二兩餘撥歸鹽餘款内造報雍正九年請定畫一章程等事將一切公費針耗遇税等項合前原徵課額統為正課歲定額鹽五十六萬七千觔每百觔賣價二兩三錢徵課價銀一萬三千四十一兩除歲給每百觔煎鹽薪本役食器具銀一兩六錢二分六釐零共銀九千二百二十三兩三錢九釐實正課銀三千八百一十七兩六錢九分零遇閏照加小建扣除〉
〈改版井鹽一十四萬一千六百觔徵課銀九百兩六錢四分九釐雍正四年懇開新井便民裕課等事奏明阿陋井地方與竒大猴等十井相連産改版井一區煎鹽一十四萬一千六百觔每百觔賣價二兩三錢徵課價銀三千二百五十六兩八錢除歲給每百觔煎鹽薪本役食器具銀一兩六錢六分三釐零共銀二千三百五十六兩一錢五分外實銀九百兩六錢四分九釐造入鹽務歸公册内送部查核五年酌減鹽價議增薪本等事題請定為正課歸入實徵册内報銷雍正九年請定畫一章程等事題定照原報額數徵解遇閏照加小建扣除〉
正額盈餘銀三千一百九十八兩二錢四分二釐〈雍正二年遵㫖覆奏鹽務利弊等事奏明開化府行銷額鹽每百觔秤頭鹽一十三觔辦獲銀兩及發給薪食内解繳公款節省等項共銀三千三百九十三兩八錢除發給昆陽州柴厰過税並繳送節食鹽價等銀共一百九十五兩五錢五分七釐餘銀三千一百九十八兩二錢四分二釐移解藩庫備公〉
行鹽二府縣
開化府〈歲行鹽三十三萬觔〉䝉自縣〈歲行鹽三十七萬八千六百觔〉
景東井産井四區
磨外井 磨腊井 大 井 小 井〈坐落景東府地方距省一千四百四十里〉
景東府同知帶徵景東井鹽課
新設驛鹽道經歴一員〈雍正六年新設辦理景東鹽務〉
額設竈丁二百八丁
額煎鹽一百四十八萬一千七百六十八觔徵課銀八千五百九十四兩二錢五分四釐
〈原額鹽一十六萬九千二百觔徵課銀三百二十兩雍正二年遵〉
〈㫖覆奏鹽務利弊等事奏明景東井每年所繳各衙門規例銀三千一百六十六兩造入鹽務盈餘備公册内每年送部查核六年報明新增課額等事題請改為正課繼因井滷盈溢可以加煎每年合原額煎槽鹽二百萬八百八觔每百觔賣價銀一兩二錢給竈户薪本六錢八年薪食不敷等事詳明增價三錢添給竈薪銀二錢存公費銀一錢雍正九年請定畫一章程等事因滷水短縮民間情願增價改煎淨鹽題請自雍正十年為始歲定磨外井煎淨鹽七十七萬八千八百觔每百觔再增價銀三錢全結竈户磨腊大小三井煎鹽九十五萬二千九百六十八觔共煎額鹽一百七十三萬一千七百六十八觔十年白井新增沙滷等事因景東井滷水短縮題請自雍正十一年為始歲定磨外井煎額鹽六十二萬八千八百觔大小磨腊三井煎頭鹽八十五萬二千九百六十八觔共額鹽一百四十八萬一千七百六十八觔每百觔賣價一兩八錢及一兩五錢不等共徵銀二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兩九錢二分每百觔除給薪本役食器具銀一兩一錢及八錢不等並養廉公費銀一錢二分共銀一萬五千五百一十八兩六錢六分五釐六毫實辦正課銀八千五百九十四兩二錢五分四釐四毫遇閏照加小建扣除〉
行鹽
景東府境 楚雄府屬〈永盛厰〉鎮南州屬〈䑕虎二街〉南安州屬〈𥔲嘉〉䝉化府屬〈南澗〉
彌沙井産井二區
彌沙井 橋後小井〈坐落鶴慶府屬劎川州地方距省一千二百六十里〉
額設鹽課司大使一員
竈丁八十三丁
額煎鹽五萬七千二百二十一觔徵課銀五百五十四兩八錢九分三釐〈雍正九年題定〉
〈原額鹽四萬七千二百一觔徵課銀三百九十三兩三錢三分三釐餘滷鹽一萬二十觔徵銀一百二十兩二錢四分康熙五十三年額鹽不足籲恩轉詳加增等事詳請按滷煎鹽接濟民食雍正二年遵㫖覆奏鹽務利弊等事題請造入正項盈餘册内報銷雍正九年請定畫一章程等事題請自雍正十年為始餘滷鹽觔並盈餘項下奏費針耗等項銀兩合前原徵課額統為正課歲定額鹽五萬七千二百二十一觔每百觔賣價二兩一錢徵課價銀一千二百一兩六錢四分一釐除歲給每百觔煎鹽薪本役食器具銀一兩一錢三分零共銀六百四十六兩七錢四分八釐實正課銀五百五十四兩八錢九分三釐遇閏照加小建扣除〉
正額盈餘銀四十九兩
〈雍正二年遵㫖覆奏鹽務利弊等事奏明彌沙井盈餘銀兩移解藩庫備公〉
行鹽
鶴慶府屬〈觀音山 上牛街石牌坪〉劎川州屬〈觀音閣沙溪 石曲〉
只舊草溪井産井二區
只舊井〈坐落武定府屬和曲州地方距省三百六十里〉草溪井〈坐落武定府屬元謀縣地方距省三百五十里〉
阿陋井鹽課司大使帶管
額設竈丁二百三十二丁
額煎鹽三十六萬五千八百觔徵課銀三千八百三兩四錢〈雍正五年題定〉
〈原額鹽四萬九千九百九十二觔徵課銀二百六十二兩四錢六分康熙十年奉文封閉課係黒井代納雍正元年具題開滷煎補黑井墮悞鹽觔自雍正二年開煎起至雍正四年止儘滷煎辦彌補墮悞己完另行其題以增國賦自雍正五年為始歳定額鹽三十六萬五千八百觔每百觔賣價二兩五錢及二兩七錢不等徵課價銀九千七百七十兩四錢除歲給每百觔煎鹽薪本役食器具銀一兩五錢共銀五千四百八十七兩養廉工食紙筆等項共銀四百八十兩實正課銀三千八百三兩四錢〉
〈雍正九年請定畫一章程等事題照原報額數徵解遇閏照加小建扣除〉
正額盈餘
〈雍正二年遵㫖覆奏鹽務利弊等事奏明額鹽每百觔秤頭鹽一十七觔因鹽味苦澁作添補變通發賣並領鹽人役盤費等項無復移解〉
行鹽
䝉自縣〈歲行鹽三十一萬二千七百觔〉阿陋井大使〈歳行鹽五萬三千一百觔〉
按版井産井四區
大 井 二 井 茂慶井 茂帕井
恩耕井産井七區〈同一井名坐落鎮沅府地方距省一千七百里〉
抱母井産井九區〈同一井名〉
香鹽井産井十一區
香鹽井 茂腊井 平寨井 習孔井 漫卡井蠻宏井 回子井 馬家井 蠻窰井 猛戛
井 茂篾井〈以上各井雍正二年新開 坐落威逺地方距省一千八百里〉
威逺同知帶徵
額設按版井鹽課司大使一員
抱母井鹽課司大使一員
竈丁〈係當地夷民按額分煎無定數〉
額煎鹽四百四十四萬五千二百一十八觔徵課銀二萬二千六百八十四兩五錢四分〈雍正九年題定〉
〈原額鹽四百五十七萬二千六百一十八觔徵課銀二萬一千三百一十二兩六錢九分各井前係鎮沅土府威逺土州私煎私賣雍正二年遵〉
〈㫖覆奏鹽務利弊等事奏明委員試煎三年報明新開鹽井等事定額起課留充普威營官兵俸餉五年
酌減鹽價等事題明普威營官兵俸餉藩庫動支課銀解司〉
〈雍正九年請定畫一章程等事因按版井所屬茂帕子井滷脈走失封閉不能供煎題明自雍正十年為始每年議減額鹽一十八萬五百觔減課銀九百二兩五錢令抱母井代煎鹽五萬三千一百觔每百觔徵課五錢按版井每鹽百觔增課五分二項共銀七百二十三兩九錢五分抵補缺課原定正課内支銷工食盤費銀一千五百五十兩四錢另於秤頭鹽價内開銷將此項課銀合實徵新增課額統為正課歲定額鹽四百四十四萬五千二百一十八觔每百觔賣價一兩五錢及一兩三錢不等共課價銀六萬一千九百二十兩八錢八分四釐除歳給每百觔煎鹽薪本役食器具銀一兩及八錢不等共銀三萬九千二百三十六兩三錢四分四釐實正課銀二萬二千六百八十四兩五錢四分遇閏照加小建扣除〉
正額盈餘銀四千一百四十六兩七錢八分六釐〈雍正二年遵㫖覆奏鹽務利弊等事奏明額鹽每百觔秤頭鹽一十七觔辦獲銀兩及順寧雲州完解盈餘等項共銀一萬二千五百五十兩三錢八分六釐除發給各井官役養廉工食銀八千四百三兩六錢餘銀四千一百四十六兩七錢八分六釐移解藩庫備公〉
額外盈餘銀一千四百二十九兩
〈雍正二年奏銷鹽課案内造報石屏州銷鹽餘息及元江府抽收鹽税銀兩移解藩庫備公〉
行鹽
〈順寧雲州元江石屏鎮沅恩樂等府州縣及猛緬猛猛灣甸鎮康耿馬猛麻車里各夷地商販夷民自持現價赴井買運行銷〉
麗江井産井七區
下 井〈係總名共井四區〉岩古井 細泥井 淡 井火須井
髙先井〈總名共井三區〉鹹水井 淡水井 日期井〈以上各井雍正三年新開 坐落麗江府地方距省一千九百里〉
新設鹽課司大使一員〈雍正六年設〉
竈丁〈係當地夷民照額分煎〉
額煎鹽二十六萬七千一百二十觔徵課銀五千八百七十六兩六錢四分〈雍正六年題定〉
〈原額鹽一十八萬四千七百四十觔徵課銀二千二百二十八兩九錢八分四毫七絲雍正二年遵㫖覆奏鹽務利弊等事奏明新開係夷人各自煎辦三年題報新開鹽井等事將正額鹽辦獲銀兩並秤頭鹽銀五百三十兩八錢四分五釐除撥補琅安二井減價銀二千四百九十三兩二錢四分一釐零餘仍造入鹽餘備公册内報部查核繼因該井滷水盈溢有附近仁義等四井可以開煎將撥補琅安二井減價銀兩於鹽餘内撥補六年報明新增課額等事題請歲煎鹽共六十四萬一千九十四觔除發給各竈户煎鹽薪本官役養廉工食盤費等項鹽三十七萬三千九百七十四觔實徵鹽二十六萬七千一百二十觔每百觔徵課銀二兩二錢實正課銀五千八百七十六兩六錢四分〉
〈雍正九年請定畫一章程等事題照原報額數徵解遇閏照加小建扣除〉
行鹽
〈該井相鄰𤠫𤢂巴苴𤞰人怒人等類無附近街市買賣不知用錢煎鹽不給薪本惟以煎獲鹽觔半給各竈作薪與夷人換易柴枝雜糧以資煎辦用度餘為官鹽運入府境行銷〉
磨黑井産井七區〈總名二區〉磨黑井 磨弄井〈雍正三年新開 坐落普洱府地方距省一千一百六十里〉
普洱府知府帶徵
竈丁〈係夷民按額分煎〉
額煎鹽八萬八千一百九十三觔徵課銀三百六十三兩五錢二分九釐〈雍正五年題定〉
〈雍正五年酌減鹽價議增薪本等事題請徵課歲定額鹽八萬八千一百九十三觔每百觔賣價一兩六錢徵課價銀一千四百一十一兩九分二釐除歲給每百觔煎鹽薪本役食器具銀一兩一錢八分七釐零共銀一千四十七兩五錢六分二釐實正課銀三百六十三兩五錢二分九釐雍正九年請定畫一章程等事題照原報額數徵解遇閏照加小建不除〉
行鹽
〈普洱府發給薪本煎辦即在府境内賣銷解課〉
猛野土井産井二區
猛野井 磨舖井〈雍正三年新開 坐落元江府地方距省八百四十里〉
元江府知府帶徵
額徵課銀二百三兩〈雍正五年題定〉
〈該井所産土井聽夷民自便每年認完納課銀二百三兩元江府徵解雍正五年酌減鹽價議增薪本等事題請定為正課〉
〈雍正九年請定畫一章程等事題照原報額數徵解遇閏不加小建不除〉
烏得土井產井四區
烏得井 猛烏井 磨者井 整董井〈坐落攸樂地方距省一千九百里〉
普洱府分防攸樂同知帶徵
額徵課銀二千兩
〈該井係夷地邊方離攸寫逺夏秋瘴癘不能進井且子井零星官役俱難親身督煎土目夷竈每年認完課銀二千兩攸樂同知徵解雍正九年逆夷己靖等事題請定為正課遇閏不加小建不除〉錢法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雲南行省賽典赤言雲南貿易與中州不同鈔法實所未諳莫若以交㑹貝子公私通行庶為民便從之
成宗大德九年以鈔給雲南行省與貝參用其貝非出本土者同偽鈔論
明嘉靖三十四年題准雲南鑄錢每年扣留本省鹽課銀二萬兩就近買料僱匠鼓鑄年額錢三千三百一萬二千文令叅將一員專理每年十月以内鑄完解户部 四十四年罷雲南鼓鑄
萬歴四年巡按郭廷梧言滇中産銅不行鼓鑄反以重價購海貝非利遂開鑄局 八年罷雲南鑄錢其在庫錢令貴州運充兵餉
本朝順治十七年令雲南開局鑄錢
康熙九年罷雲南鑄局 二十一年設鼔鑄於雲南䝉自祿豐大理等處 二十四年設臨安鑄局 二十七年總督范承勳以雲南錢法壅賤奏罷之
雍正元年設鼓鑄於雲南府城霑益州城臨安府城大理府城共建爐四十七座專委總理官一員每爐工匠二十一名月給工食銀三十六兩每爐月鑄錢三卯每卯鑄銅六百觔鉛四百觔給鑄炭一千六百觔土礶十五個繩二觔八兩鑄錢一百四千文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奉上諭前雲南巡撫楊名時題請鼓鑄不准今欲使錢文價平令雲南設爐鼓鑄一面鑄雍正通寶漢文一面鑄寶雲滿文令該督撫遴選賢能道府等官監鑄欽此雍正元年三月巡撫楊名時題為遵〉
〈㫖敬陳鼔鑄等事奉部議查得康熙二十四年滇省銅價每觔五分四釐鉛價每觔五分五釐銅賤鉛貴是以二八配鑄今銅價每百觔九兩二錢鉛價四兩五錢應照京局銅六鉛四配鑄毋得擅行增減每銅鉛百觔止給工料錢一千八百二十文每銅鉛百觔止准折耗九觔具題到日准其折耗支給所需工本應照該撫上年五月所題動用銀銅厰課銀九萬餘兩俟搭放兵餉易銀更番鼔鑄二年二月巡撫楊名時題為遵㫖敬陳鼔鑄事宜等事疏稱奉文以銅六鉛四搭鑄應設爐四十七座每年百萬銅觔之外多鑄銅一萬五千二百觔每爐日鑄銅鉛百觔除折耗九觔淨銅鉛九十一觔每錢一文重一錢四分應鑄錢十千四百文内除工役錢一千二百文炭繩礶各項物料錢六百二十文銅六十觔價五千五百二十文鉛四十觔價一千八百文日得息錢一千二百六十文十日一卯歲三十六卯四十七爐歲得息錢二萬一千三百一十九千二百文又除每爐一座應用器其銀四十一兩一錢九分共銀一千九百三十五兩九錢三分實得息錢一萬九千三百八十三千二百七十文又蓋造省城霑益臨安大理爐房工料共用銀九千餘兩統於此内年終報銷奉部議皆如所題行省城設爐二十一座霑益建爐十五座臨安建爐六座大理建爐五座於本年十二月二十日開爐每十日一卯每年三十六卯四十七爐除工本十五萬四千六百千有竒每年得息錢二萬一千三百千有竒合本息錢十七萬五千九百千有竒以錢千文准銀一兩於近錢局之標營兵餉錢二銀八及通省驛堡跕夫工食馬料錢三銀七搭放易銀以為次年工本分番更鑄遇閏每局每爐加鑄三卯〉
雲南府城設爐二十一座委監鑄官一員
〈每爐三十六卯二十一爐共實鑄銅鉛六十八萬七千九百六十觔得錢七萬八千六百二十四千以錢一千作銀一兩除去工本銀六萬九千九十八兩四錢外實獲息錢九千五百二十五千六百文每年支放附近錢局之督撫兩標雲南城守營錢二兵餉滇陽楊林板橋各驛堡安寧州等十三府州縣二十一跕各官廩食夫馬工食草料錢三錢共三萬五千九百一十三千七百六十八文遵照部文易銀作次年工本〉
霑益州城設爐十五座委監鑄官一員
〈每爐三十六卯十五爐共實鑄銅鉛四十九萬一千四百觔得錢五萬六千一百六十千以錢一千作銀一兩除去工本銀四萬九千三百五十六兩外實獲息錢六千八百四千文每年支放附近錢局之曲尋援剿左協尋霑營錢二兵餉易隆馬龍霑益白水平彝松林炎方倘塘各驛堡官夫廩食馬匹草料錢三錢共二萬二千六百一十三千四百四文遵照部文易銀作次年工本〉
臨安府城設爐六座委監鑄官一員
〈每爐三十六卯六爐共實鑄銅鉛一十九萬六千五百六十觔得錢二萬二千四百六十四千以錢一千作銀一兩除去工本銀一萬九千七百四十二兩四錢外實獲息錢二千七百二十一千六百文每年支放附近錢局之臨元鎮錢二兵餉錢七千七百千一百五十九文遵照部文易銀作次年工本〉
大理府城設爐五座委監鑄官一員
〈每爐三十六卯五爐共實鑄銅鉛一十六萬三千八百觔得錢一萬八千七百二十千以錢一千作銀一兩除去工本銀一萬六千四百五十二兩外實獲息錢二千二百六十八千每年支放附近錢局之提標大理城守營錢二兵餉錢二萬四千九十五千四百八十七文遵照部文易銀作次年工本〉
雍正五年停霑益大理兩處鑄錢雲南府城增爐四座仍設監鑄官一員臨安府城增爐五座仍設監鑄官一員二處共合爐三十六座鼓鑄外增鑄帶鑄制錢七年又增鑄外耗錢委總理官一員〈雍正三年十二月總督管巡撫事楊名時題為謹陳滇省鼔鑄等事疏稱滇省跬步皆山不通舟車二年三年所鑄錢文止於本省行用未免錢壅價低奏請減爐四年三月巡撫管總督事鄂爾泰題為詳籌錢法懇請暫停鼔鑄事疏請暫停鼓鑄庶局錢不致日增而無壅滯之患部議以滇省錢文雖壅滯不行而百餘萬之銅自可開採督撫酌議或將百萬銅觔解送至京或將百萬銅觔另鑄寳泉錢文解京二項何者可以節省錢糧具題本年九月巡撫管總督事鄂爾泰題前事疏稱滇居天末協濟猶資外省若將此項銅觔錢文解送京師脚價不能節省而外省又多一番協濟似無所補臣以鼔鑄之法減爐不如減局疏銷之法本省不如外省議將二局鑄出錢文解送外省易銀還滇大理一局去滇甚逺霑益一局馬脚必由省僱往返多費此二局似應減去省城一局本省疏通既易而由東川達蜀由黔達楚皆可發運舊設爐二十一座今擬加爐四座臨安一局附近粤西至廣更便舊設爐六座今擬加爐五座二局合三十六座鑄出錢文至楚約水陸脚價每串約二錢四五分至川粤約用二錢三四分以四萬串約計脚價約近萬兩臣等再四籌畫採買鉛觔每百觔節省銀一兩每年可節省銀五千一百餘兩又匠役初原生疎近漸熟練擬於每爐每卯添鑄銅鉛一百觔名曰帶鑄每爐月鑄錢三卯每卯銅六十觔價五千五百二十文鉛四十觔價一千四百文炭礶物料錢六百二十文銅鉛折耗九觔應鑄錢十千四百文除銅鉛價值物料銀外每卯應得息錢二千八百六十文三十六爐三十六卯除去折耗銅鉛工本物料外每年應得息錢三千七百六千餘合採買鉛偵節省銀兩添作運價稍有不足亦易補凑疏入報可於五年正月三十日霑益大理停鑄二月初一日省城臨安添爐九座開鑄並帶鑄制錢每爐每卯銅鉛百觔〉
〈雍正六年總督鄂爾泰題為詳請六年鼔鑄工本事疏稱㨿總理錢局糧儲道詳請節年鼔鑄工本報部雖止正額帶鑄其實尚有外耗工本皆在領銀之内通融合算外耗之所以帶鑄者因報部册内每爐每卯止給工食錢一十二千多不敷用是以當日開局時奉部文每爐每卯鑄正額銅鉛一千觔内除折耗九十觔只作正鑄九百一十觔今於一千觔外加鑄銅鉛九十觔名曰外耗計鑄獲錢十千二百八十五文七毫一絲四忽零除銅鉛工本錢六千二百二十八文外獲息錢四千零五十七文七毫一絲四忽零三十六爐共獲息錢五千二百五十八千七百九十八文以為添給爐役食米官役養廉工食一切之用若將外耗工本竞不飭發勢必停止外耗有悞鑄務請每年無閏則發工本銀八千七十一兩四錢八分八釐遇閏則發工本銀八千七百四十四兩一錢一分二釐六年請照例發領附入正額帶銷册内奏銷等情臣親赴局查看現在爐户果與報部名數較多又有迴爐折耗并修補一切器其之費在局官役俱須給以養廉工食若照每卯止給工食錢一十二千何以濟用是外耗工本應請發給工本原可除還而鑄務亦可接濟矣疏入奉〉
〈㫖部議如請鼔鑄錢文每一千觔之外准銷外耗銅鉛九十觔所需工本亦准照數動給所鑄錢文造入
正額帶鑄册内奏銷如有贏餘據實報部查核〉
雲南府城舊設新増共爐二十五座委監鑄官一員〈正額每爐三十六卯二十五爐共實鑄銅鉛八十一萬九千觔得錢九萬三千六百千文以錢一千作銀一兩除去工本銀八萬二千二百六十兩外實獲息錢一萬一千三百四十千文每年支放附近錢局之督撫兩標雲南城守武定營錢二兵餉滇陽板橋楊林易隆古城馬龍南寧三岔白水平彝炎方松林宣威倘塘霑益可渡七甸等驛劎川等堡官廩夫馬工食草料錢三錢四萬五百一十八千六百二十八文遵照部文易銀作次年工本帶鑄每爐三十六卯二十五爐共實鑄銅鉛八萬一千九百觔得錢九千三百六十千以錢一千作銀一兩除去工本銀六千七百八十六兩外實獲息錢二千五百七十四千文以為添給解送鄰省脚價之費増鑄外耗每爐三十六卯二十五爐共只用銅鉛八萬一千觔無折耗每爐每卯實鑄得錢十千二百八十五文七毫一絲四忽零共鑄得錢九千二百五十七千一百四十三文内除工本銀五千六百零五兩二錢外實獲息錢三千六百五十一串九百四十三文遵奉部覆准作局内爐役食米添補燈油器具官役養廉工食等項之用〉
臨安府城舊設新增共爐十一座委監鑄官一員〈正額每爐三十六卯十一爐共實鑄銅鉛三十六萬三百六十觔得錢四萬一千一百八十四千以錢一千作銀一兩除去工本銀三萬六千一百九十四兩四錢外實獲息錢四千九百八十九千六百文每年支放附近錢局之臨安鎮錢二兵餉錢七千五百九十六千四百七十五文遵照部文易銀作次年工本帶鑄每爐三十六卯十一爐共實鑄銅鉛三萬六千三十六觔得錢四千一百一十八千四百文以錢一千作銀一兩除去工本銀二千九百八十五兩八錢四分外實獲息錢一千一百三十二千五百六十文以為添給解送鄰省脚價之費增鑄外耗十一爐三十六卯共用銅鉛三萬五千六百四十觔每爐每卯得錢十千二百八十五文七毫一絲四忽零實共鑄得錢四千零七十三千一百四十三文内除去工本銀二千四百六十六兩二錢八分八釐外實獲息錢一千六百零六千八百五十五文遵奉部覆准作局内爐役食米添補燈油器其官役養廉工食等項之用自雍正七年起通省各府州縣每年鞭春厲祭舖兵工食生員廩餼俱以錢給每年放給錢一萬一十九千八十一文易銀一萬一十九兩八分一釐〉
税課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嚴禁雲南管課官員不得於額外
取錢
英宗至治三年設大理路白鹽城𣙜税官秩正七品中慶路𣙜税官秩從七品
明洪武二十三年定商税三十分税一設雲南府税課司大理府税課司臨安府税課司霑益州交水税課局楚雄府税課司騰衝指揮使司税課局永昌府税課司又曲靖府税課司嘉靖元年革景東府税課司十年革䝉化府税課司隆慶二年革昆明縣河泊所劎川州河泊所晉寧州河泊所俱嘉靖二十九年革昆陽州河泊所三十二年革歸化縣河泊所嵩明州河泊所俱久革寧州河泊所石屏州河泊所澂江府河泊所俱隆慶二年革
正統十年奏准雲南大理府所屬河泊所魚課米中半納鈔 十一年以雲南税課原無閘辦之處令所司收辦一年為額所收課鈔皆存留為官吏旗軍俸糧等項支用
萬歴六年上税課魚課之數雲南税課鈔一萬三千七百六十四兩二錢五分五釐米麥九百四十四石八斗八升八合五勺海貝五千七百六十九索魚課銀一千三百五十三兩七錢八釐米麥三百五十石五斗
本朝雲南通省原額實徵商税門攤酒醋鉛鐵麻布海貝易銀等項各色課程共銀一萬四千八百一兩三錢五分七釐四絲六忽一㣲
雍正二年新増歸公商税銀共五千九百兩又新增歸公税規銀六千一百兩 六年新增歸公税銀四萬四千二百一十五兩三錢一分四釐四毫五絲八忽四㣲 七年八九十等年續増額外税銀共四千九百二十六兩八錢六分六釐六毫四忽二㣲二纎四塵
雲南府
〈原額實徵税課司課銀酒課船鴉檳榔蘆子果糖橋靛甘蔗灰酒染煑烏帕等項共銀四千三百三十五兩四錢八分三釐三毫三絲三忽三㣲雍正二年新增歸公商税銀一千五百兩又新増歸公税規銀一千三百七十兩六年新増歸公税銀八千一百一兩四錢二釐一毫三絲三忽四㣲十年新増税銀五百六十三兩六錢一分二釐八毫〉
昆明縣
〈原額實徵蒜課牛馬豬羊税共銀五百七兩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二千四百兩〉
富民縣
〈原額實徵商税酒課銀一十八兩七錢四分二釐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二十六兩〉
宜良縣
〈原額實徵商税門攤酒課礬課共銀一百一十一兩四錢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六百九十三兩六錢一分五釐〉
羅次縣
〈原額實徵商税酒課鐵課太府酒米共銀三十四兩七錢三分九釐〉
晉寧州
〈原額實徵商税門攤豬税酒課水鴉課共銀一百七十一兩七錢五分三釐六毫九絲四忽八㣲雍正六年新増歸公税餘銀三百兩十年新增税餘銀三十一兩三錢二分七釐九毫八絲三㣲二纖四塵〉
呈貢縣〈附徵歸化縣〉
〈原額實徵商税大網課小網課小横網課絲網課酒課船課商税棉花行街税靛税挑脚撥淺等項共銀五十九兩九錢七分六毫六絲八忽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六十兩〉
安寧州〈附徵三泊縣〉
〈原額實徵商税酒課共銀二百二兩七錢三分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四百兩十年新增税餘銀四十兩五錢六分〉
禄豐縣
〈原額實徵商税酒課共銀三十九兩五錢三分六釐六毫雍正六年新増歸公税餘銀三十兩〉
昆陽州
〈原額實徵商税門攤街課過税本州鹽店課共銀二十六兩三錢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六百兩 附徵柴厰商税原無定額〉
易門縣
〈原額實徵商税門攤酒課荍糧街税共銀三十五兩九分四釐二毫四絲〉
嵩明州
〈原額實徵活豬牛馬棉花布行酒課共銀二十四兩五錢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三百兩〉
曲靖府
〈原額實徵商税交水税課局商税課共銀一千五百五兩六錢九分四釐六毫雍正二年新增歸公商税銀一千兩又新增歸公税規銀六百八十五兩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五千二百六十八兩五錢八分三釐 附徵馬厰本色無耗租穀七百一十七石八斗九升〉
南寧縣
〈原額實徵酒課銀四兩八錢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六十兩十年新增税餘銀二錢九分〉
霑益州
〈雍正六年額定實徵歸公税銀三十兩十年新增税餘銀九錢〉
陸涼州
〈原額實徵商税東海屯商税共銀二兩七錢七分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二百兩〉
馬龍州
〈原額實徵酒課銀一兩八錢五分九釐〉
羅平州
〈原額實徵商税課程鹽課共銀三百九十兩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八百兩十年新增税餘銀四十七兩二錢五分〉
尋甸州
〈原額實徵各街課州前米課共銀二十三兩七錢十年新增税餘銀五十二兩九錢六釐二毫〉
平彞縣
〈原額實徵商税茶税共銀一十四兩九分四釐九毫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三十九兩〉
宣威州
〈原額實徵商税酒米課共銀一十七兩五錢二分五釐〉
臨安府
〈原額實徵牛馬豬羊鉛課門攤酒課税課司商税并納樓茶甸虧容甸溪處甸左能寨四處認辦課銀共銀一千二百三十六兩九錢二分二毫八絲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三百兩十年新增税餘銀六百四十三兩四錢六分七釐九毫二絲九微〉
建水州
〈原額實徵窰課曲江街税窄甸街税共銀三十四兩一錢四分一釐雍正十年新增税餘銀六兩五錢 附徵臨元叅將衙門年例子花檳榔核桃松子木耳乾笋蔴子油月柴各欵變價銀二百三十四兩四錢一分八釐四毫二絲又年例本色無耗租榖八十石一斗一升三合五勺髙梁二石〉
石屛州
〈原額實徵酒課松課豬税商税寶秀街税共銀六十四兩一錢九分一釐六毫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二百三十二兩〉
阿迷州
〈原額實徵酒課商税認辦課程銀共銀一百一十三兩三錢五釐六毫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三百兩〉
寧州
〈原額實徵酒課銀一兩二錢五分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一百五十兩〉
通海縣
〈原額實徵商税酒課馬街税馬街充餉鹽店税銀共銀一百三十兩九錢五分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二百兩〉
河西縣
〈原額實徵酒課認辦課程銀共銀五兩八錢六分六釐六毫〉
嶍峨縣
〈原額實徵過客商税銀三十六兩六錢五分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四十兩十年新增税餘銀二十兩〉
䝉自縣
〈原額實徵商税銀三十五兩七錢三分雍正六年新増歸公税餘銀三百兩十年新増税餘銀八十四兩九錢八釐〉
澂江府
〈原額實徵商税水面船課貝易銀染青課貝易銀門攤貝易銀共銀九十五兩四錢七分四釐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一百六十一兩一錢十年新增税餘銀一百一十五兩四錢一分三釐〉
河陽縣
〈原額實徵酒課窰課共銀一十一兩九錢二分九釐〉
江川縣
〈原額實徵商税米課酒課共銀二十八兩八錢五分四釐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一百兩〉
新興州
〈原額實徵酒課窰課果園課米課商税共銀一百三十四兩一錢四分五釐一毫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一千六百兩十年新増税餘銀一十七兩四錢四分〉
路南州
〈原額實徵酒課銀一兩四錢三分〉
武定府
〈原額實徵商税米課羊戎小街米課鐵課杉板税共銀七十六兩一錢六分九釐六毫四絲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三百三十三兩三錢三分十年新增税餘銀一百七十九兩四錢九分五釐〉
和曲州
〈原額實徵商税酒課共銀四十兩二分〉
元謀縣
〈原額實徵商税銀四十八兩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一十兩 附徵馬街商税原無定額〉
禄勸州
〈原額實徵商税銀三十八兩九錢五分〉
廣西府
〈原額實徵杉木税棉花香油靛甸課銀共銀一十七兩六分〉
師宗州
〈原額實徵商税課程共銀一十二兩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八十九兩三錢〉
彌勒州
〈原額實徵花鹽船課銀五兩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四百兩〉
廣南府〈附徵維摩州〉
〈原額實徵商税雜税麻布門攤麻布酒課麻布富州商税麻布富州酒課麻布共銀五十八兩六錢三分六釐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八百兩 附徵剝隘商税原無定額〉
元江府
〈原額實徵商税共銀四百八十四兩雍正二年新增歸公商税銀三百八兩又新增歸公税規銀三百一兩四錢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一千七十四兩五錢三分七釐二毫〉
開化府
〈原額實徵䝉自縣歸入馬街税課新設商税共銀三百一十二兩〉
鎮沅府
恩樂縣
〈雍正六年額定實徵蘆子山蘆課銀一十八兩〉
東川府
㑹澤縣
〈雍正六年額定實徵土税銀二十六兩一錢一釐五毫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一十七兩七錢六分十年新增税餘銀八十七兩九分三釐三毫七絲五忽〉
昭通府
〈雍正十年新增税餘銀九十二兩八錢〉
鎮雄州
〈雍正十年新增税餘銀一千一百二十六兩六錢七分六釐七毫二絲八忽〉
普洱府
〈原額實徵商税銀六百一十六兩雍正二年新增歸公商税銀三百九十二兩又新增歸公税規銀三百八十三兩六錢六年新増歸公税餘銀一千三百六十七兩五錢九分二釐八毫〉
大理府
〈原額實徵商税門攤窰課租課酒醋課共銀五百六十三兩五錢五釐雍正二年新增歸公商税銀一千兩新増税規銀一千三百七十兩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三千六百一十四兩一錢二分八釐九毫十年新增税餘銀六十四兩七錢五分七釐七毫〉
趙州
〈原額實徵酒醋米課絲店課課程窰課銀共銀八十六兩三錢八分一釐六毫九絲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六百兩十年新増税餘銀五百四十六兩五錢九分六釐四毫〉
雲南縣
〈原額實徵商税銀七十七兩一錢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二百一十八兩九錢十年新増税餘銀一十五兩九錢六分〉
鄧川州
〈原額實徵中所街税耙子油行米棚行豬羊行橋街税共銀二十三兩四錢雍正六年新増歸公税餘銀七十八兩五錢二分〉
浪穹縣
〈原額實徵商税門攤酒課共銀四十二兩五錢二釐五毫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一十兩〉
賓川州
〈原額實徵商税酒課共銀四十四兩二分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一百三十兩〉
楚雄府
〈原額實徵商税酒課共銀三百四十三兩五錢四分三釐三毫雍正二年新増歸公商税銀七百兩新増税規銀六百二十兩六年新增税餘銀三千六百三十兩一錢二釐七毫四絲五忽十年新增税餘銀五十三兩二錢九分七釐六毫〉
楚雄縣
〈原額實徵蘆花街課吕合街課凌虛街課窰課共銀一十八兩八錢〉
鎮南州
〈原額實徵商税銀五十一兩三錢〉
南安州〈附徵𥔲嘉縣〉
〈原額實徵商税酒課銀二十三兩四錢一分〉
定逺縣
〈原額實徵商税門攤窰課共銀一十三兩一錢〉
廣通縣
〈原額實徵酒課銀二兩〉
姚安府
〈原額實徵商税銀九十六兩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一千五十六兩〉
姚州
〈原額實徵酒課銀五兩二錢附徵常住無耗租榖六十石〉
白鹽井
〈雍正十年新增税餘銀一百三十二兩一錢二分一釐〉
永昌府
〈原額實徵商税門攤酒課牛皮豬税共銀六百九十一兩八錢一分雍正二年新増歸公商税銀一千兩又新增歸公税規銀一千三百七十兩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五千八百七十一兩五分七毫十年新增税餘銀九十六兩四錢九分一釐〉
騰越州
〈原額實徵商税鎮夷猛連猛崩三闗商税各行課程牛皮豬税共銀五百二十六兩八分四釐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五十兩四錢一分〉
永平縣
〈原額實徵商税銀一百二十八兩一錢一分八釐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六百兩十年新増税餘銀四十兩〉
鶴慶府
〈原額實徵商税銀五十一兩二錢六分三釐二毫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二百五十兩十年新增税餘銀二百一兩五錢三分二釐八毫〉
劎川州
〈原額實徵商税課程門攤酒課銀四兩〉
維西通判
〈雍正八年額定實徵阿墩子商税銀六十九兩八錢九分三釐十年新増歸公税餘銀一十四兩七錢七釐〉
中甸州判
〈雍正十年新增税餘銀二十四兩六錢二分二釐一毫 附徵茶税原無定額〉
順寧府
〈原額實徵商税山課共銀一百四十一兩雍正六年新増歸公税餘銀一百兩〉
雲州
〈原額實徵街船税課銀二百三十三兩五錢九釐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一百三十八兩六錢五分十年新增税餘銀三十七兩五錢五釐〉
永北府
〈原額實徵商税貝易銀酒課共銀二十七兩四錢二分雍正六年新増歸公税餘銀四十九兩八錢十年新增税餘銀四兩二錢三分五釐〉
麗江府
〈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二百兩十年新增税餘銀六十八兩〉
䝉化府
〈原額實徵商税門攤酒課牛馬豬羊課果園課街市豬羊皮張油鹽棉花共銀一百六十七兩九錢六分八釐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七百二十七兩二錢三分二釐又徵定邊縣裁併商税鐵酒課銀八十八兩三分二釐十年新增税餘銀三兩〉
景東府
〈原額實徵商税牛税共銀一百五十六兩雍正六年新增歸公税餘銀一百六兩三錢十年新增税餘銀五百一十三兩四錢〉
附徵當帖
昆明縣
額徵當帖銀二百九十二兩
昆陽州
額徵當帖銀四兩
建水州
額徵當帖銀四兩
石屏州
額徵當帖銀八兩
寧州
額徵當帖銀四兩
䝉自縣
額徵當帖銀八兩
姚州
額徵當帖銀一十二兩
雲州
額徵當帖銀四兩
附徵歸公溢額牙帖商税
昆明縣
溢額牙帖銀二百五十二兩
宜良縣
溢額牙帖銀五兩
晉寧州
溢額牙帖銀一十五兩
呈貢縣
溢額牙帖銀八兩
嵩明州
溢額牙帖銀一十四兩
臨安府
溢額牙帖銀二十八兩
新興州
溢額牙帖銀三兩
元謀縣
溢額牙帖銀三兩
廣南府
溢額牙帖銀一十八兩
太和縣
溢額牙帖銀一十七兩
趙州
溢額牙帖銀四兩
永昌府
溢額蘆茶雜貨行課銀六十兩
䝉化府
溢額花課銀二百兩
又附徵定邊裁歸溢額商税銀二十四兩
宜良縣
溢額商税銀一百六十二兩三錢八分五釐
尋甸州
溢額商税銀四十兩
武定府金沙江
溢額商税銀一百兩
廣南府
溢額撙節銀二兩
大理府
溢額商税銀二百三十七兩
趙州
溢額商税牙帖共銀二百兩
楚雄府
溢額商税銀三百兩
楚雄縣
溢額下山小税銀二十四兩
白井提舉司
溢額商税銀八十兩
猛緬長官司
溢額銀四十八兩
厰課
漢俞元懐山出銅律髙西石空山出錫東南盢町山出銀鉛賁古北采山出錫西羊山出銀鉛南烏山出錫〈見地理志〉
後漢夜郎出雄黄雌黄談指出丹臺登出鐵滇地出鐵雙柏出銀不韋出鐵博南南界出金〈華陽國志曰西山髙三十里越得蘭滄水有金沙洗取融為金有光珠穴〉朱提出銀銅〈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以八兩為一流直錢一千五百八十他銀一流直錢一千〉
唐姚州雲南郡産麩金昆明有鐵〈見地理志〉
元定金銀銅鐵等歲入之課雲南省産金之所曰威楚麗江大理金齒臨安曲靖元江羅羅會川建昌德昌柏興烏撒東川烏䝉産銀之所曰威楚大理金齒臨安元江産銅之所曰中慶大理金齒臨安曲靖澂江羅羅建昌
世祖至元十四年雲南諸路總納金一百五錠 十九年遣使括雲南所産金以博囉為打金洞達嚕噶齊 二十年罷雲南造賣金泊規措所禁管課官於常額外多取餘錢 二十二年撥漏籍户於澂江路煉銅凡十有一所 二十七年尚書省遣人行視雲南銀洞獲銀四千四十八兩奏立銀場官秩從七品
文宗天歴元年雲南歲納金課一百八十四錠一兩九錢鐵課十二萬四千七百一斤
明景泰元年罷採辦各處銀課
天順二年令開雲南銀礦差内使一員辦事官一員照舊煎辦令鎮守太監提督 四年令雲南發罪囚充礦夫採辦銀課 五年令雲南採礦煎辦銀課不及額數者不許科補
成化十七年封閉路南州銅場免徵銅課其貨販銅貨出境者本身處死全家發烟瘴地方充軍 十九年添設雲南布政司叅議一員同按察司僉事管理銀課 二十年定寧州等處軍民客商有偷採銅礦私煎及販賣出境者照路南州例究治
𢎞治十五年令雲南每年將應徵差發銀八千八百九兩五分折買金一千兩足色二分九成三分八成五分與毎年額辦金六十六兩六錢七分並餘剰銀兩一同解部
正德六年封閉雲南銀場九處 十年奏准雲南銀場積年礦頭作弊攪亂礦者照打攪倉場事例治罪 十五年令雲南銀礦新興并新開處所一體封閉以後不許妄開
嘉靖七年題准年例金一千兩將應徵差發銀照時估價兩平收買真正成色金每十兩為一錠并每年額辦金與餘剰銀兩及有贓罰金各照原收成色每二十兩為一錠一同解部 九年題准年例金一千兩併耗金十兩每年於差發銀内動支六千六十兩收買解進 十三年令雲南每年春夏辦足色金一千兩價銀六千三百六十三兩秋冬辦成色金一千兩價銀五千五百六十七兩仍於差發銀内動支收買
隆慶四年加貢金三千兩巡撫曹三暘巡按許大亨奏罷之
萬歴十年加貢金一千兩巡撫劉世曾巡按董裕奏罷之 二十二年復加貢金三千兩後因巡撫沈儆炌奏請仍照舊額
天啓三年令雲南暫停課金
本朝康熙二十四年總督蔡毓榮題定金沙江金厰石羊南北衙銀厰媽泰等白銅厰及各州縣地方鐵厰課額 四十四年總督貝和諾奏稱青龍等厰銅課個舊厰錫課西里硃砂厰課銀 四十六年總督貝和諾題定上潞江錫板等金厰個舊永盛土革喇馬龍蒲草塘沙澗黄龍淝革方丈等銀厰課額 五十一年總督郭瑮巡撫吳存禮奏開惠隆銀厰 五十七年總督蔣陳錫巡撫甘國璧奏開金龍銀厰 六十一年巡撫楊名時奏開馬腊底銀厰
雍正三年開古學銀厰 五年開黄泥坡銀厰 六年總督鄂爾泰題報各厰溢額銀歸公 七年總督鄂爾泰巡撫沈廷正奏徵卑淅塊澤厰鉛課
通省總數
金厰年該額徵課金七十四兩八分遇閏加金三兩六錢一分銀銅鐵錫硃砂各厰年共該額徵課銀八萬一千八百一十五兩六錢三分七釐三絲二忽遇閏加銀三百七十兩六錢四分二釐七毫四絲五忽
一徵金厰年該課金一十四兩五錢二分遇閏加金一兩二錢一分銀白銅鐵厰年共該課銀二百六兩二錢二分遇閏加銀一十七兩一錢八分五釐坐落地方官管理
金沙江金厰坐落永北府地方〈康熙二十四年總督蔡毓榮於謹陳籌滇第四疏為亟議理財以佐邊餉事毎金牀一張月抽課金一錢年該課金一十四兩五錢二分遇閏加金一兩二錢一分 按金牀以木板為之淘金之器〉
石羊銀厰坐落南安州地方〈康熙二十四年總督蔡毓榮於謹陳籌滇第四疏為亟議理財以佐邊餉事年抽課銀二十七兩四錢四分遇閏加銀二兩二錢八分六釐六毫六絲六忽六㣲六纎六塵六渺七漠〉
南北衙銀厰坐落鶴慶府地方〈即蒲草塘厰本名北衙康熙二十四年總督蔡毓榮於謹陳籌滇第四疏為亟議理財以佐邊餉事年抽課銀二十兩一錢六分遇閏加銀一兩六錢八分〉
媽泰白銅厰坐落定逺縣地方〈康熙二十四年總督蔡毓榮於謹陳籌滇第四疏為亟議理財以佐邊餉事年抽課銀二十四兩遇閏加銀二兩〉
小東界鐵厰坐落大姚縣地方〈年該課銀六兩四錢六分遇閏加銀五錢三分八釐三毫三絲三忽三㣲三纎三塵三渺三漠〉
鵝趕鐵厰坐落鎮南州地方〈年該課銀一十二兩一錢一分遇閏加銀一兩九釐一毫六絲六怱六㣲六纖六塵六渺七漠〉
只苴鐵厰坐落和曲州地方〈年該課銀六兩五錢遇閏加銀五錢四分一釐六毫六絲六忽六㣲六纖六塵六渺七漠〉
馬鹿塘鐵厰坐落和曲州地方〈年該課銀五兩五錢遇閏加銀四錢五分八釐三毫三絲三忽三㣲三纖三塵三渺三漠〉
矣納鐵厰坐落和曲州地方〈年該課銀五兩八錢四分遇閏加銀四錢八分六釐六毫六絲六忽六㣲六纎六塵六渺七漠〉
河底鐵厰坐落和曲州地方〈年該課銀五兩二錢八分遇閏加銀四錢四分〉平地噴水灘鐵厰坐落和曲州地方〈年該課銀七兩八分遇閏加銀五錢九分〉
大麥地鐵厰坐落和曲州地方〈年該課銀一十三兩一錢八分遇閏加銀一兩九分八釐三毫三絲三忽三㣲三纎三塵三渺三漠〉
三家鐵厰坐落和曲州地方〈年該課銀七兩二錢遇閏加銀六錢〉雙龍疊水鐵厰坐落和曲州地方〈年該課銀六兩七錢二分遇閏加銀五錢六分〉
白衣闗鐵厰坐落易門縣地方〈年該課銀八兩五錢六分遇閏加銀七錢一分三釐三毫三絲三忽三㣲三纎三塵三渺三漠〉
迷末鐵厰坐落易門縣地方〈年該課銀九兩九錢七分遇閏加銀八錢三分八毫三絲三忽三㣲三纎三塵三渺三漠〉
三山鐵厰坐落陸涼州地方〈年該課銀一十兩七錢一分遇䦌加銀八錢九分二釐五毫〉
紅路口鍋鐵厰坐落馬龍州地方〈年該課銀一十一兩五錢二分遇閏加銀九錢六分〉
龍朋里上下鐵厰坐落石屏州地方〈年該課銀一十兩七錢九分遇閏加銀八錢九分九釐一毫六絲六忽六㣲六纎六塵六渺七漠〉
路南小水井鐵厰坐落石屏州地方〈年該課銀七兩二錢遇閏加銀六錢以上各鐵厰康熙二十四年總督察毓榮於謹陳籌滇第四疏為亟議理財以佐邊餉事案内題報課額〉
一徵金厰年共該課金五十九兩五錢六分遇閏加金二兩四錢銀錫并硃砂白銅厰年共該課銀七萬七百八十三兩七錢七釐六毫八絲二忽遇閏加銀三百五十三兩四錢五分七釐七毫四絲五忽銅厰年共該課銀一萬八百二十五兩七錢九釐三毫五絲各厰或委員或坐落地方官管理
上潞江金厰坐落保山縣地方〈康熙四十六年總督貝和諾為 題明事每金牀一張月抽課金一錢年該課金二十五兩五錢六分〉
錫板等金厰坐落開化府地方〈康熙四十六年總督貝和諾為 題明事毎金牀一張月抽課金一錢年該課金三十四兩遇閏加金二兩四錢〉
石羊銀厰坐落見前〈康熙四十四年總督貝和諾為題明事毎銀一兩抽課二錢撒散二分年該課銀二萬二千三百九十三兩三錢二分遇閏加銀二十九兩 按撒散係厰民出爐時鑿分交課其鑿落細碎官收之以作厰委官及課書巡役之費因給有養廉工食遂將此項歸公〉
個舊銀錫厰坐落䝉自縣地方〈康熙四十六年總督貝和諾為 題明事每銀一兩抽課一錢五分撒散三分該課銀三萬三千六百一十三兩七錢八分毎錫百觔抽課十觔該課銀四千兩二項共年該課銀三萬七千六百一十三兩七錢八分遇閏加銀三十八兩〉
永盛銀厰坐落楚雄縣地方〈康熙四十六年總督貝和諾為 題明事毎礦三桶抽課一桶定價多寡不等年該課銀三千三百七十五兩九錢六分遇閏不加〉
土革喇銀厰坐落南安州地方〈康熙四十六年總督目和諾為 題明事每銀一兩抽課一錢五分年該課銀六十兩八錢四分五釐遇閏不加〉
馬龍銀厰坐落劎川州地方〈康熙四十六年總督貝和諾為 題明事毎礦一石抽礦二斗二升定價多寡不等年該課銀六百九十八兩五錢二分三毫遇閏不加〉
蒲草塘銀厰坐落鶴慶府地方〈康熙四十六年總督貝和諾為 題明事每銀一兩抽課一錢五分撒散三分年該課銀四百二十一兩八錢一分七釐三毫遇閏加銀二十四兩三錢〉
沙澗銀厰坐落鄧川州地方〈康熙四十六年總督貝和諾為 題明事每銀一兩抽課一錢五分撒散三分年該課銀一千三百二兩六錢七分遇閏加銀一百六兩三錢三分四釐〉
黄龍銀厰坐落開化府地方〈康熙四十六年總督貝和諾為 題明事每銀八兩抽課一兩年該課銀二百八十七兩二錢遇閏加銀二十二兩六錢六分六釐〉
淝革銀厰坐落河西縣地方〈康熙四十六年總督貝和諾為 題明事每銀一兩抽課二錢年該課銀九十兩八錢八分七釐遇閏加銀五兩三錢九分三釐六毫〉
方丈銀厰坐落新平縣地方〈康熙四十六年總督貝和諾為 題明事每銀一兩抽課一錢五分年該課銀六十八兩八分遇閏加銀四兩七分四釐〉
惠隆銀厰坐落大姚縣地方〈康熙五十一年總督郭瑮巡撫呉存禮為詳請循例 題明開採礦厰事每銀一兩抽課一錢五分撒散三分年該課銀一千二十五兩五錢七分四釐九毫遇閏加銀七十兩〉
金龍銀厰坐落雲南縣地方〈康熙五十七年總督蔣陳錫巡撫甘國壁㑹題為開採礦厰事每銀一兩抽課一錢五分撒散三分年該課銀九百九十五兩二錢五分五釐遇閏加銀四十兩一錢三分八釐〉
馬腊底銀厰坐落開化府地方〈康熙六十年巡撫楊名時為 題明事每銀一兩抽課一錢五分撒散三分年該課銀七百六兩八錢六分遇閏不加〉
古學銀厰坐落中甸地方〈雍正三年巡撫楊名時為備陳中甸善後事宜等事每銀一兩抽課一錢五分撒散三分年該課銀五百六十八兩五錢三分六釐一毫遇閏不加〉
黄泥坡銀厰坐落建水州地方〈雍正五年總督管巡撫事楊名時為厰地獲效等事每銀一兩抽課一錢五分撒散三分年該課銀六百六十一兩一錢一分遇閏不加〉
募迺銀厰坐落永昌府轄孟連地方〈原係孟連上司刀派鼎自行抽收雍正七年該土司自認納課銀六百兩總督鄂爾泰為〉
〈聖化逺敷等事題報奉㫖以木年為始減半收解昭示柔逺年該課銀三百兩〉西里硃砂厰坐落永平縣地方〈康熙四十四年總督貝和諾為 題明事每硃砂六觔抽課一觔年該課銀一百七十五兩二錢九分六釐五毫八絲二忽遇閏加銀一十三兩五錢五分二釐一毫四絲五忽〉
媽泰白銅厰坐落見前〈康熙四十四年總督貝和諾為題明事年該課銀三十八兩〉青龍銅厰坐落元江府地方
白龍猛薩二銅厰坐落普洱府地方
子母銅厰坐落昆陽州地方
寨子山銅厰坐落易門縣地方
永興等銅厰坐落寧州地方
龍寶等銅厰坐落路南州地方
二郎山銅厰坐落趙州地方
銅礦箐銅厰坐落永平縣地方
臨江等銅厰坐落順寧府地方
白沙等銅厰坐落和曲州地方
斐母三元等銅厰坐落建水州地方
金釵等銅厰坐落䝉自縣地方
烏龍興國二銅厰坐落宣威州地方
者囊銅厰坐落開化府地方
發濟銅厰坐落禄勸州地方
〈以上各厰康熙四十四年總督貝和諾為 題明事按厰抽課遞年加增尚無定額至四十九年收獲課息銀九千六百二十五兩七錢九釐三毫五絲後為每年定額每銅一百觔抽收課銅二十觔外收小銅九觔〉
湯丹普毛等銅厰坐落東川府地方〈雍正四年總督鄂爾泰為欽奉〉
〈上諭事題明新歸雲南東川地方銅厰年該課息銀一千二百兩每銅一百觔抽收十觔其各厰衰旺不
一或硐老山空另開子厰故無額課止於總數奏銷〉
孟沙銅厰坐落九龍江外地方〈年該幫貼課銀一百兩不在正額之内〉附溢額厰課共該銀三百六十兩三錢四分一釐遇閏加銀二十三兩三錢六分
北衙銀厰坐落見前〈年該溢額歸公銀二十一兩九分八釐〉
南衙銀厰坐落鄧川州地方〈即沙澗厰年該溢額歸公銀五十二兩七錢四分三釐〉
阿幸鐵厰坐落騰越州地方〈年該溢額歸公銀四兩遇閏加銀三錢三分四釐〉
苴𦬓鐵厰坐落定逺縣地方〈年該溢額歸公銀二百四十兩遇閏加銀二十兩〉
甲甸罵刺鐵厰坐落和曲州地方〈年該溢額歸公銀八兩一錢遇閏加銀七錢七分五釐〉
鵝膞子鐵厰坐落嶍峨縣地方〈年該溢額歸公銀四兩遇閏加銀三錢三分四釐〉
法泥打礦山鐵厰坐落祿豐縣地方〈年該溢額歸公銀七兩四錢〉上下壩皮硝厰坐落禄勸州地方〈年該溢額歸公銀二十兩遇閏加銀一兩六錢六分七釐〉
曲卑撒喇烏皮硝厰坐落禄勸州地方〈年該溢額歸公銀三兩遇閏加銀二錢五分〉
〈以上各厰溢額課項雍正六年總督鄂爾泰為酌勻公件等事題報歸公〉
附無額厰課
倭鉛厰委官經理
卑淅倭鉛厰坐落羅平州地方
塊澤倭鉛厰坐落平彞縣地方〈雍正七年總督鄂爾泰巡撫沈廷正為詳請 題明事合疏具題開採雍正八年題報抽收課鉛每年變價四五千兩不等每百觔抽收課鉛十觔無定額〉
龍樹等厰底母餘息〈雍正八年總督鄂爾泰為底母餘息以充公用事題明將龍樹等厰所出底母賣給各銀銅厰民以供煎煉出底之厰與各厰需底衰旺不一所賣餘息儘收儘解不為定額〉
個舊錫厰錫票税銀〈雍正二年總督高其倬於遵〉
〈㫖查奏銅觔利弊案内摺奏明個舊錫厰錫税錫課外各商販錫出滇九十觔為一塊二十四塊為一合毎合例繳税銀四兩五錢年收税銀二千七八百三千餘兩不等原無定額〉
銅觔餘息〈各銅厰於額例抽收外豫發工本收買餘銅各厰每觔三四分以至五六分不等雇脚發運省城賣給官商及加耗運供鼓鑄照定價每百觔九兩二錢核筭除歸還銅本運脚厰費等項外所獲餘息儘數歸公但年辦銅觔衰旺不一餘息盈絀不常原無定額〉
白銅餘息〈媽泰白銅厰并新開大姚縣茂密白銅子厰發紅銅到厰賣給硐民點出白銅每一百一十觔抽收十觔照定價媽泰厰毎觔三錢六分茂宻厰毎觔三錢變價以充正課外所獲餘息儘數歸公但白銅售價遲速不等硐民採煉多寡不一原無定額〉
爐墩小課〈茂密白銅厰爐多寡不一厰委每爐每日抽白銅二兩六錢六分以資厰費雍正二年查奏銅觔利弊事案内准其於厰費項下開銷此項歸公採煉多寡不一原無定額〉
白龍金釵銅礦箐等厰銀課〈各銅厰撤出之鉛㣲有銀氣煎出銀課多寡不一厰委每兩約抽收銀六分一錢不等以資厰費雍正二年查奏銅觔利弊事案内准於厰費開銷此項歸公緣各厰衰旺不一原無定額〉
寨子山等厰石緑礦課〈各銅厰㣲出顔色綠礦厰委毎一百二十五觔抽二十五觔每百觔變價一兩五錢以資厰費雍正二年查奏銅觔利𡚁事案内准於厰費内開銷此項歸公緣厰綠衰旺不一原無定額〉
白龍厰石青礦課〈厰銅夾有顔色青礦厰委每一百觔抽收六觔每觔約變價三錢以資厰費雍正二年查奏銅觔利弊事案内准於厰費内開銷此項歸公緣厰礦衰旺不一原無定額〉
雲南通志巻十一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雲南通志卷十二
經費〈文職官俸役食喂馬生員廩餼舖兵工食鞭春祭祀 武職官俸經費兵馬餉乾月米
驛堡附賞䘏〉
周禮以九式均節邦之財用司㑹掌之所謂祭祀匪頒芻秣之類嵗有常需皆與正供相權量以為出入者此經費之規必預知其數㑹通以制用也滇以瘠土處巖疆嵗入每不償其所出内則仰於大農外則資於協餉我
列聖相承以至今於邊省軍國官民之計尤厪籌維不特䖍共明祀典禮加崇而所以優賚臣民軫恤軍士尚有出於定額之外者所宜與月要嵗㑹之常著為成式者同垂志乗也志經費賞䘏附焉文職衙門
總督雲貴部院
俸銀一百八十兩 門皂傳報等役三十八名每
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二百二十八兩
嵗共銀四百八兩滇黔各半雲南支銷銀二百四兩
巡撫副都御史
俸銀一百五十五兩 門皂傳報等役三十八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二百二十八兩
嵗共銀三百八十三兩
提督學院
俸銀〈係户部支銷〉門皂快手等役三十五名每名工食銀六兩
嵗共銀二百一十兩
布政使司
布政使 經歴 理問 庫大使 庫副使共俸銀三百四十六兩五錢二分 門皂快手等役六十一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三百六十六兩
嵗共銀七百一十二兩五錢二分
按察使司
按察使 經歴 司獄
共俸銀二百六兩五錢二分 門皂快手等役五十五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三百三十兩嵗共銀五百三十六兩五錢二分
驛傳鹽法道
副使 經歴 庫大使
共俸銀一百九十兩 門皂快手等役四十三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二百五十八兩
嵗共銀四百四十八兩
糧儲水利道
副使俸銀一百五兩 門皂快手等役三十五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二百一十兩
嵗共銀三百一十五兩
分巡迤東道
副使俸銀一百五兩 門皂快手壯丁等役六十五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三百九十兩
嵗共銀四百九十五兩
分巡迤西道
副使俸銀一百五兩 門皂快手壯丁等役六十五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三百九十兩
嵗共銀四百九十五兩
雲南府
知府 同知 通判 知州〈四員〉知縣〈七員〉經歴 州同 縣丞 吏目〈四員〉司獄 典史〈七員〉敎授 學正〈四員〉敎諭〈七員〉訓導〈十二員〉
共俸銀一千七百七十六兩四錢八分 門皂壯丁等役九百二十五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五千五百五十兩 喂馬銀一百四十四兩 廩生三百名每名廩餼銀二兩四錢共銀七百二十兩舖兵一百二十九名每名工食銀三兩六錢共銀
四百六十四兩四錢 鞭春銀三十四兩九錢九分五釐祭祀銀三百六十六兩
嵗共銀九千五十五兩八錢七分五釐
曲靖府
知府 同知 知州〈六員〉知縣〈二員〉吏目〈六員〉司獄 典史〈二員〉敎授 學正〈六員〉敎諭〈二員〉訓導〈八員〉
共俸銀一千三百二十二兩三錢六分 門皂壯丁等役六百七十四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四千四十四兩 喂馬銀一百八兩 廩生二百三十名每名廩餼銀二兩四錢共銀五百五十二兩舖兵五十八名每名工食銀三兩六錢共銀二
百八兩八錢 鞭春銀二十兩 祭祀銀二百二十八兩
嵗共銀六千四百八十三兩一錢六分
臨安府
知府 同知 知州〈四員〉知縣〈四員〉經歴 吏目〈四員〉司獄 巡檢〈五員〉典史〈四員〉敎授 學正〈四員〉敎諭〈四員〉訓導〈九員〉
共俸銀一千四百四十九兩九錢六分 門皂壯丁等役六百五十一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三千九百六兩 喂馬銀一百八兩 廩生二百四十名每名廪餼銀二兩四錢共銀五百七十六兩舖兵一百四十名每名工食銀三兩六錢共銀
五百四兩 鞭春銀一十九兩 祭祀銀二百二十八兩
嵗共銀六千七百九十兩九錢六分
澂江府
知府 通判 知州〈二員〉知縣〈二員〉吏目〈二員〉司獄 典史〈二員〉敎授 學正〈二員〉敎諭〈二員〉訓導〈五員〉
共俸銀七百三十兩二錢 門皂壯丁等役三百六十一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二千一百六十六兩 喂馬銀六十兩 廩生一百四十名每名廩餼銀二兩四錢共銀三百三十六兩 舖兵三十八名每名工食銀三兩六錢共銀一百三十六兩八錢 鞭春銀十兩 祭祀銀一百二十四兩嵗共銀三千五百六十三兩
武定府
知府 同知 知州〈二員〉知縣 經歴 吏目〈二員〉典史 巡檢 敎授 學正〈二員〉敎諭 訓導〈四員〉共俸銀六百八十二兩一錢六分 門皂壯丁等役二百八十七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一千七百二十二兩 喂馬銀四十八兩 廩生一百二十名每名廪餼銀二兩四錢共銀二百八十八兩舖兵二十一名每名工食銀三兩六錢共銀七
十五兩六錢 鞭春銀六兩 祭祀銀九十二兩嵗共銀二千九百一十三兩七錢六分
廣西府
知府 通判 知州〈二員〉經歴 州同 吏目〈二員〉敎授 學正〈二員〉訓導〈三員〉
共俸銀五百八十二兩六錢 門皂壯丁等役二百五十三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一千五百一十八兩 喂馬銀三十六兩 廩生一百名每名廩餼銀二兩四錢共銀二百四十兩 舖兵一十一名每名工食銀三兩六錢共銀三十九兩六錢鞭春銀三兩七錢 祭祀銀五十二兩
嵗共銀二千四百七十一兩九錢
廣南府
知府 經歴 敎授 訓導
共俸銀一百七十六兩五錢二分 門皂壯丁等役八十九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五百三十四兩 喂馬銀一十二兩 廪生三十名每名廩餼銀二兩四錢共銀七十二兩 舖兵九名每名工食銀三兩六錢共銀三十二兩四錢 祭祀銀二十六兩
嵗共銀八百五十二兩九錢二分
元江府
知府 通判 知縣 經歴 典史 巡檢 敎授 敎諭 訓導〈二員〉
共俸銀三百七十六兩八分 門皂壯丁弓兵等役一百七十一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一千二十六兩 喂馬銀二十四兩 廩生六十名每名廩餼銀二兩四錢共銀一百四十四兩 舖兵三十名每名工食銀三兩六錢共銀一百八兩 鞭春銀縣額二兩 祭祀銀七十二兩
嵗共銀一千七百五十二兩八分
開化府
知府 同知 知縣 典史 敎授 訓導共俸銀二百九十三兩四分 門皂壯丁等役一百四十五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八百七十兩喂馬銀一十二兩 廩生四十名每名廩餼銀
二兩四錢共銀九十六兩 舖兵一十四名每名工食銀三兩六錢共銀五十四兩四錢 鞭春銀四兩 祭祀銀二十六兩
嵗共銀一千三百五十一兩四錢四分
鎮沅府
知府 知縣 經歴 典史 敎授 敎諭 鹽大使
共俸銀三百一十六兩八分 門皂壯丁等役一百二十四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七百四十四兩 喂馬銀二十四兩 舖兵八名每名工食銀三兩六錢共銀二十八兩八錢 鞭春銀二兩祭祀銀五十二兩
嵗共銀一千一百六十六兩八錢八分
威逺
掌印同知 經歴 鹽大使 巡檢
共俸銀一百九十一兩五錢二分 門皂壯丁等役七十一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四百二十六兩
嵗共銀六百一十七兩五錢二分
東川府
知府 知縣 經歴 典史 巡檢〈二員〉敎授共俸銀三百一十六兩八分 門皂壯丁等役一百二十八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七百六十八兩 喂馬銀一十二兩 鞭春銀四兩 祭祀銀二十六兩
嵗共銀一千一百二十六兩八分
昭通府
知府 同知 通判 知州 知縣〈二員〉經歴 州同 州判 知事 吏目 司獄 巡檢〈三員〉典史〈二員〉敎授 學正 敎諭
共俸銀八百八十四兩九錢一分四釐 門皂壯丁弓兵等役四百四十六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二千六百七十六兩 喂馬銀三十六兩嵗共銀三千五百九十六兩九錢一分四釐
普洱府
知府 同知 通判 經歴
共俸銀二百八十五兩 門皂壯丁等役一百七十一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一千二十六兩鞭春銀八兩 祭祀銀一十二兩
嵗共銀一千三百三十一兩
大理府
知府 同知 通判 知州〈四員〉知縣〈三員〉縣丞 鹽大使〈二員〉吏目〈四員〉司獄 巡檢〈三員〉典史〈三員〉敎授 學正〈四員〉敎諭〈三員〉訓導〈八員〉
共俸銀一千四百一十八兩八錢八分 門皂壯丁等役六百一十八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三千七百八兩 喂馬銀九十六兩 廩生二百二十名每名廩餼銀二兩四錢共銀五百二十八兩舖兵一百六十二名每名工食銀三兩六錢共
銀五百八十三兩二錢 鞭春銀一十九兩五錢祭祀銀二百二十二兩
嵗共銀六千五百七十五兩五錢八分
楚雄府
知府 同知 知州〈二員〉鹽井提舉〈二員〉知縣〈三員〉州判鹽大使〈四員〉吏目〈二員〉司獄 典史〈三員〉敎授 學正
〈二員〉敎諭〈三員〉訓導〈六員〉
共俸銀一千二百二十三兩二錢四分 門皂壯丁等役四百九十八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二千九百八十八兩 喂馬銀七十二兩 廪生一百六十名每名廩餼銀二兩四錢共銀三百八十四兩 舖兵七十九名每名工食三兩六錢共銀二百八十四兩四錢 鞭春銀一十六兩 祭祀銀一百五十六兩
嵗共銀五千一百二十三兩四錢六分
姚安府
知府 知州 鹽井提舉 知縣 經歴 州判鹽大使〈二員〉吏目 典史 敎授 學正 敎諭訓導〈三員〉
共俸銀六百三十二兩六錢 門皂壯丁等役二百三十一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一千三百九十八兩 喂馬銀三十六兩 廩生九十名每名廩餼銀二兩四錢共銀二百一十六兩 舖兵二十六名每名工食銀三兩六錢共銀九十三兩六錢 鞭春銀十兩 祭祀銀七十八兩
嵗共銀二千四百五十八兩二錢
永昌府
知府 同知 知州 知縣〈二員〉州判 吏目 司獄 巡檢〈四員〉典史〈二員〉敎授 學正 敎諭〈二員〉訓導〈四員〉
共俸銀七百七十八兩二錢四分 門皂壯丁等役三百二十六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一千九百五十六兩 喂馬銀四十八兩 廩生一百一十名每名廩餼銀二兩四錢共銀二百六十四兩舖兵六十名内五十三名每名工食銀三兩六
錢共銀一百九十兩八錢七名每名工食銀二兩四錢五分共銀一十七兩一錢五分 鞭春銀九兩 祭祀銀一百一十八兩
嵗共銀三千三百八十一兩一錢九分
鶴慶府
知府 通判 知州 經歴 州判 鹽大使吏目 巡檢 敎授 學正 訓導〈二員〉
共俸銀四百九十六兩八分 門皂壯丁等役一百八十五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一千一百一十兩 喂馬銀二十四兩 廩生七十名每名廩餼銀二兩四錢共銀一百六十八兩 舖兵一十五名每名工食銀三兩六錢共銀五十四兩 鞭春銀六兩 祭祀銀七十二兩
嵗共銀一千九百三十兩八分
順寜府
知府 通判 知州 經歴 吏目 敎授 學正 訓導〈二員〉
共俸銀三百七十九兩五錢六分 門皂壯丁等役一百五十七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九百四十二兩 喂馬銀二十四兩 廩生七十名每名廩餼銀二兩四錢共銀一百六十八兩 舖兵二十二名每名工食銀三兩六錢共銀七十九兩二錢 鞭春銀五兩 祭祀銀六十九兩
嵗共銀一千六百六十六兩七錢六分
永北府
知府 同知 經歴 敎授 訓導
共俸銀二百五十六兩五錢二分 門皂壯丁等役一百四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六百二十四兩 喂馬銀一十二兩 廩生四十名每名廩餼銀二兩四錢共銀九十六兩 舖兵九名每名工食銀三兩六錢共銀三十二兩四錢 鞭春銀五兩 祭祀銀四十六兩
嵗共銀一千七十一兩九錢二分
麗江府
知府 經歴 鹽大使 敎授 訓導
共俸銀二百一十六兩五錢二分 門皂壯丁等役六十一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三百六十六兩 喂馬銀一十二兩 廪生三十名每名廩餼銀二兩四錢共銀七十二兩 舖兵四名每名工食銀二兩四錢五分共銀九兩八錢 祭祀銀四十六兩
嵗共銀七百二十二兩三錢二分
蒙化府
掌印同知 經歴 巡檢〈三員〉敎授 訓導
共俸銀二百四十六兩八分 門皂壯丁等役七十七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四百六十二兩喂馬銀一十二兩 廩生四十名每名廩餼銀二兩四錢共銀九十六兩 舖兵四十名每名工食銀三兩六錢共銀一百四十四兩 鞭春銀三兩祭祀銀四十六兩
嵗共銀一千九兩八分
景東府
掌印同知 經歴 敎授 訓導
共俸銀一百五十一兩五錢二分 門皂壯丁等役五十九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共銀三百五十四兩 喂馬銀一十二兩 廩生四十名每名廪餼銀二兩四錢共銀九十六兩 舖兵七名每名工食銀二兩四錢五分共銀一十七兩一錢五分鞭春銀二兩 祭祀銀四十六兩
嵗共銀六百七十八兩六錢七分
總計通省文職俸工喂馬廩餼舖兵鞭祭等項嵗共銀七萬一千四百九十一兩九錢六分九釐〈係雍正十年清數〉
武職衙門
〈武職俸薪不論衙門計銜之崇卑以定多寡難以額定共蔬菜燭炭心紅紙張自守備以上各照衙門設有經費坐例馬乾自把總以上分别定額〉
提督總兵官
俸薪及經費銀六百一十九兩八錢一分一釐九毫八絲八忽 坐馬二十匹每匹乾銀一十二兩六錢共銀二百五十二兩
嵗共銀八百七十一兩八錢一分一釐九毫八絲八忽
總兵官〈九員〉
臨元澂江鎮 曲尋武霑鎮 開化鎮 楚姚蒙景鎮 永順鎮 鶴麗鎮 永北鎮 昭通鎮普洱鎮
每員俸薪及經費銀五百三十九兩八錢一分一釐九毫八絲四忽共銀四千八百五十八兩三錢七釐八毫五絲六忽 每員坐馬一十六匹共一百四十四匹每匹乾銀一十二兩六錢共銀一千八百一十四兩四錢
嵗共銀六千六百七十二兩七錢七釐八毫五絲六忽
副將〈四員〉
督標中軍 廣羅協 騰越協 劍川協
每員俸薪及經費銀三百七十七兩四錢五分七釐九毫九絲六忽共銀一千五百九兩八錢三分一釐九毫八絲四忽 每員坐馬一十二匹共馬四十八匹每匹乾銀一十二兩六錢共銀六百四兩八錢
嵗共銀二千一百一十四兩六錢三分一釐九毫八絲四忽
叅將〈一十二員〉
撫標中軍 提標中軍 雲南城守營 武定營新嶍營 維西營 鎮雄營 東川營 竒兵
營
每員俸薪及經費銀二百四十三兩三錢三分九釐九毫九絲六忽共銀二千一百九十兩五分九釐九毫六絲四忽
尋霑營 廣南營 景蒙營
每員俸薪及經費銀二百三十一兩三錢三分九釐九毫九絲六忽共銀六百九十四兩一分九釐九毫八絲八忽
撫提兩標中軍尋霑廣南景蒙三營每員例馬六匹雲南城守武定新嶍維西鎮雄竒兵六營每員例馬八匹共馬七十八匹每匹乾銀一十二兩六錢共銀九百八十二兩八錢東川營例馬八匹每匹照四川例乾銀一十兩二錢共銀八十一兩六錢
嵗共銀三千九百四十八兩四錢七分九釐九毫五絲二忽
遊擊〈三十九員〉
督標左右前後營 撫標右營 提標左右前後營 臨元曲尋開化楚姚永順鶴麗永北普洱八鎮中左右營 昭通鎮中左右前營 元江營大理城守營
每員俸薪及經費銀二百三十一兩三錢三分九釐九毫九絲六忽共銀九千二十二兩二錢五分九釐八毫四絲四忽 每員坐馬六匹共馬二百三十四匹每匹乾銀一十二兩六錢共銀二千九百四十八兩四錢
嵗共銀一萬一千九百七十兩六錢五分九釐八毫四絲四忽
都司僉書〈五員〉
督標中營中軍 廣羅騰越劍川三協中軍 順雲營
每員俸薪及經費銀一百二十三兩三錢九分三釐九毫九絲六忽共銀六百一十六兩九錢六分九釐九毫八絲 每員坐馬四匹共馬二十匹每匹乾銀一十二兩六錢共銀二百五十二兩嵗共銀八百六十八兩九錢六分九釐九毫八絲
守備〈五十三員〉
督標左右前後營中軍 撫標左右營中軍 提標中左右前後營中軍 臨元曲尋開化楚姚永順鶴麗永北普洱八鎮中左右營中軍 昭通鎮中左右前營中軍 雲南城守元江大理城守武定尋霑廣南新嶍景蒙維西竒兵十營中軍 東川鎮雄二營左右中軍
每員俸薪及經費銀九十兩七錢五釐九毫九絲九忽六微共銀四千八百七兩四錢一分七釐九毫七絲八忽八微
督標至鎮雄五十一員每員坐馬四匹每匹乾銀一十二兩六錢共銀二千五百七十兩四錢東川營二員每員例馬四匹每匹照四川例乾銀一十兩二錢共銀八十一兩六錢
嵗共銀七千四百五十九兩四錢一分七釐九毫七絲八忽八微
千總〈一百一十一員〉
每員俸薪銀四十八兩共銀五千三百二十八兩每員坐馬二匹内一百九員共馬二百一十八
匹每匹乾銀一十二兩六錢共銀二千七百四十六兩八錢東川營二員共馬四匹每匹照四川例乾銀一十兩二錢共銀四十兩八錢
嵗共銀八千一百一十五兩六錢
把總〈二百二十六員〉
每員俸薪銀三十六兩共銀八千一百三十六兩每員坐馬二匹内二百二十員共馬四百四十
匹每匹乾銀一十二兩六錢共銀五千五百四十四兩東川營六員共馬一十二匹每匹照四川例乾銀一十兩二錢共銀一百二十二兩四錢嵗共銀一萬三千八百二兩四錢
兵馬
馬戰兵五千六百七十八名每名餉銀二十四兩共銀一十三萬六千二百七十二兩 兵操馬五千六百七十八匹内五千五百五十八匹每匹乾銀一十二兩六錢共銀七萬三十兩八錢東川營一百二十匹每匹照四川例乾銀一十兩二錢共銀一千二百二十四兩
步戰兵二萬七百一十二名每名餉銀一十八兩共銀三十七萬二千八百一十六兩
守兵二萬一千五百九十名每名餉銀一十二兩共銀二十五萬九千八十兩
嵗共餉乾銀八十三萬九千四百二十二兩八錢〈遇閏按加小建截扣〉
馬步戰守共兵四萬七千九百八十名每名米三石六斗
嵗共米一十七萬二千七百二十八石〈遇閏按加小建截扣〉
總計通省武職俸薪及經費坐例馬乾兵馬餉乾嵗共銀八十九萬五千二百四十七兩四錢七分九釐五毫八絲二忽八微兵米一十七萬二千七百二十八石
驛堡
滇陽等十五驛官廩工料添馬棚塲等項嵗共銀一萬七千六百一十五兩二錢〈雲南路通黔蜀自滇陽至多羅厯設十驛又自松林至可渡歴設五驛額銀照十分截四留六驛丞七員每員廩給銀二十一兩六錢嵗共銀一百五十一兩二錢馬夫二百名每名工食銀一十九兩四錢四分嵗共銀三千八百八十八兩馬四百匹每匹料草銀二十五兩九錢二分嵗共銀一萬三百六十八兩俱於司庫地丁内銀七錢三支銷遇閏按加小建截扣倒馬分數每十匹年准報銷倒斃三匹十五驛年准報銷倒斃一百二十匹照貴州價每匹給銀二十二兩買添嵗共銀二千六百四十兩棚塲槽鐁等項照湖北數每馬支銀一兩四錢二分嵗共銀五百六十八兩俱於司庫全銀支銷其應付勘合大牌廩給口糧年無定額〉
昆明等十堡工食嵗共銀七千八百五十三兩七錢六分〈自省城至平彞十堡歴設夫一千名額銀照十分裁四留六内有冷飯田夫五百八十二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四錢八分嵗共銀三千七百七十一兩三錢六分無冷飯田夫三百一十八名每名工食銀一十兩八錢嵗共銀三千四百三十四兩四錢又交水堡夫一百名係腰堡每名工食銀六兩四錢嵗共銀六百四十八兩俱於司庫地丁内銀七錢三支銷遇閏按加小建截扣〉
普魯吉等五堡工食嵗共銀二千三百七十六兩〈自松林普魯吉至可渡五堡歴設夫二百二十名無冷飯田額銀照十分截四留六每名工食銀一十兩八錢於驛鹽道庫銀七錢三支銷遇閏按加小建截扣〉
七甸等二十五驛工料棚塲等項嵗共銀三千七百六兩〈雲南路通粤西自七甸至剥隘新設二十五驛馬夫五十名每名工食銀一十九兩四錢四分嵗共銀九百七十二兩馬一百匹每匹料草銀二十五兩九錢二分嵗共銀二千五百九十二兩俱於司庫鹽餘内銀七錢三支銷遇閏按加小建截扣不計倒馬棚塲槽鐁嵗支司庫全銀一百四十二兩〉
沙橋等七堡工食嵗共銀一千二百九十六兩〈自沙橋至劍川等七堡歴設夫二百二十名今裁劍川二十名俱無冷飯田額銀照十分裁四留六每名工食銀六兩四錢八分嵗共銀一千二百九十六兩俱於司庫地丁内銀七錢三支銷遇閏按加小建截扣〉
總計通省驛堡官廩工料添馬棚塲等項嵗共銀三萬二千八百四十六兩九錢六分
〈附迤西自安寜至九河一十七站康熙五十九年西藏用兵設馬一百二匹馬夫五十一名每馬價銀一十五兩鞍屉銀八錢其馬夫工食馬匹料草棚塲槽鐁等項俱照滇陽各驛例支給嵗共銀三千七百八十兩一錢二分俱於驛鹽道庫鹽餘銀内支銷事竣停止併記以備叅考〉
賞䘏〈附〉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巡撫王繼文奏准嵗發常平倉捐榖䘏養無告孤貧飭令有司計口放給按年報銷三十年巡撫王繼文奏准邊省離任病故微員給與勘合歸𦵏
四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恭遇
聖祖仁皇帝萬夀
恩詔賜老人年七十以上者許一丁侍養免其雜泛差徭八十以上者給與絹一疋綿一觔米一石肉十觔九十以上者倍之至百嵗者題明給與建坊銀兩四十八年三月十一日欽奉
恩詔賜老人絹綿米肉悉如四十二年
恩詔之數
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恭遇
聖祖仁皇帝萬夀
恩詔賜老人絹綿米肉悉如四十八年
恩詔之數
命王府長史瓦哈立來滇賞兵
六十年正月
命吏部右侍郎傅坤來滇賞進藏綠旗官兵每名銀十
兩
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世宗憲皇帝登極欽奉
恩詔賜老人絹綿米肉悉如五十二年
恩詔之數
雍正元年正月十二日奉
上諭老人九十以上者州縣不時存問其或孤寡及子孫貧不能養贍者督撫以至州縣設法䘏養或奏聞動用錢糧務令得霑實惠 八月十三日欽奉
恩詔賜老婦年七十以上者給與布一疋米五斗八十以上者給與絹一疋米一石九十以上者倍之百嵗者題明給與建坊銀兩
二年五月
上諭各省督撫轉飭有司勸募好善之人於通都大邑人𤎆稠集之處照京師例設立普濟堂育嬰堂養老存孤
五年四月
賜䘏進藏陣亡將士并兵丁家口
六年十月
上以滇黔兵丁用命所到成功土兵亦奮勇効力動正
項銀十萬交總督鄂爾泰分别賞給
七年三月
賞滇省標鎮協營生息銀十一萬九千兩分貯營運以濟兵丁吉凶之需〈督標一萬一千兩撫標三千五百兩提標一萬兩昭東鎮一萬一千兩曲尋鎮七千兩臨元鎮五千兩開化鎮六千兩普洱鎮六千兩永順鎮六千兩永北鎮五千兩楚姚鎮六千兩鶴麗鎮六千兩騰越協二千四百兩劍川協二千兩廣羅協二千四百兩雲南城守營三千兩武定營二千四百兩新嶍營二千四百兩東川營三千兩維西營二千四百兩鎮雄營三千兩竒兵營二千四百兩尋霑營二千兩廣南營二千兩景蒙營二千兩元江營二千兩大理城守營二千兩順雲營一千一百兩〉
八年十月
上以土兵出征其父母妻子在家養贍無資照守兵坐
糧之例每月賞給銀九錢米三斗
九年七月
賜烏蒙死難文武官弁通判劉鎮寳遊擊劉崐等及殉節婦女兵練優䘏有差〈其死難諸人詳載忠烈及列女志内〉
十一年九月
賜思普死難文武官弁州同章倫千總王昌等及殉節
婦優䘏有差〈其死難諸人詳載忠烈及列女志内〉
十三年九月初二日
皇上登極欽奉
恩詔賜老人絹綿米肉悉如康熙六十一年
恩詔之數又奉
恩詔豁免八旗出征滿洲蒙古緑旗兵丁及蒙古兵丁
効力行閒者借欠銀兩
十三年十月
上以黔省苗疆用兵日久天氣寒冷兵丁等効力勤苦著將黔省派調各兵及雲南湖廣廣東廣西四川等省協勦應援之兵各賞給一月餉銀以為製備寒衣之用
十三年十月十四日欽奉
恩詔諭各處養濟院所有鰥寡孤獨殘疾無告之人有
司留心以時養贍勿致失所又欽奉
恩詔冬月嚴寒鰥寡孤獨貧民無以為生著督撫令有司將罰贖積榖酌量賑濟毋令姦民冐領
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欽奉
恩詔賜老婦米布絹疋悉如雍正元年
恩詔之數
雲南通志卷十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雲南通志卷十三
水利
水曰潤下自然之性畎澮隄防則聖人因而節宣之以利用厚民生者也滇中自元薩達克齊築陂池以備水旱張立道求泉原得壤地萬頃始興水利矣然萬山奔流而下衝擊沙石時多填淤而又地髙勢迅涸可立待講水利者較他省地形為難而其經營為尤急又安得竟視為山農之區而不與遂溝洫澮同其利耶於是或分濬以殺其洶涌或約束以制其汗漫或相其壅障而排刷之或時其盈縮而蓄洩之鎮斯土者率属勵翼無逺弗周庶推廣
聖天子講求水利粒我蒸民至意後之人按籍而考興廢之由因時而妙通塞之用斯萬世永賴而大庇民乎志水利
雲南府
昆明縣〈附郭〉 滇池〈在城南周圍三百餘里受盤龍江黄龍潭海源寳象河諸水㑹為巨津土人呼之為海環海田畝資以灌溉者數十萬頃〉海口大河〈在城西南八十里洩滇池之水自龍王廟螺殻亂石雞心青魚諸灘至石龍壩而達安寜兩岸皆山各有子河流入濵海州縣即其流入之界各司一河以専責成故有昆陽呈貢晉寜昆明歸化子河等名北則白塔臘龍二箐水於昆陽之洱宗閘入南則瓦泥箐邢家園水於呈貢之普安閘入又羅武箐水於晉寜之清水閘入天自芭蕉二箐水於昆明之新村大閘入雲龍箐水於歸化之平定哨閘入諸水皆横入大河沙石填壅每雨水暴漲宣洩不及沿海田禾半遭淹沒明𢎞治時巡撫陳金自螺殻灘至青魚灘修濬二十餘里通暢河流定有大修嵗修之例然海口外尚有老埂一道横阻河身埂外龍王廟前又有牛舌灘牛舌洲各長五十餘丈三重埂塞萬歴初布政使方良曙於牛舌洲左豹子山下竭力疏濬 本朝康熙四十八年總督貝和諾巡撫郭瑮委員重加開挖修濬雍正三年總督髙其倬相繼大修未㡬復壅雍正八九年總督鄂爾泰㑹同巡撫張允随専委水利道副使黄士傑諮度形勢通濬河流剷平老埂牛舌洲灘復以晉寜河水徒急横阻新河每至倒流並建逼水壩使新河得以暢入大河又於石龍壩下另開引河一道諸水暢流涸出腴田甚廣責成監司丞尉不時查勘疏通 題定嵗修銀二百兩〉松華壩〈在城東北三十里松華山下元平章賽典赤贍思丁經畫水利乃於此築壩分盤龍江水為金稜河并建盤龍金稜銀稜寳象海源馬料六河諸閘溉田萬頃歴加修濬 本朝康熙五年以來水泛堤決先後巡撫袁懋功李天浴疏請嵗支鹽課葺之二十年大兵平滇壩已傾毁二十二年巡撫王繼文㑹同總督蔡毓榮 題請捐修歴年相繼疏濬未㡬復壅雍正八年總督鄂爾泰㑹同巡撫張允随委員分修六河並明通等河及諸壩閘 題定嵗修銀八百兩〉盤龍江〈在城東源出嵩明州牧羊水南流六十餘里至甸南滙舊邵甸縣龍潭河蜿蜒二十餘里至松華山盤繞於城之東南西三面南入滇池故曰盤龍其支流則自松華壩初分為金稜河至城南分水龍王廟一分為採蓮河再分為永昌河過馬蹄閘折而北行半里東分一渠逆入城濠西分為板壩河半里又分為西壩河至小西門又分為倉後河魚池河其正流南至密灣納金鈴閘瀉水至望城橋又分為揚太金三河以上俱西入草海正流歴南壩晏公廟滙於滇池其蓄洩之閘七〉王公閘〈在城南門外小澤口〉永昌河閘〈在城南三里土橋外本朝康熙二十三年水利道孔興詔置〉堕苴閘〈在城南四里土橋外〉四道壩閘〈在城南五里土橋外明𢎞治間置〉南壩閘〈在城南十里元薩達克齊建明總兵沐璘巡撫𨜓顒甃石為閘添設巡守〉西壩閘〈在城西南五里擺渡村河中〉小西閘〈在城小西門外 以上諸閘多有淤圮 本朝雍正八年疏導深通砌石岸壩閘増開子河新築堤埂〉金稜河〈在城東十里俗稱金汁河自松華壩分水經金馬山麓繞春登里東鄉至海約六十里兩岸俱石堤盤亙髙大許束水於中分砌涵洞以均引灌其蓄洩之閘八〉桑園閘〈在城東八里白龍寺導白龍潭水入河〉小壩閘〈在城東十里導楊媽河水由過洞灌小壩村田 本朝康熙二十七年總督范承勲於小壩閘下再建一閘〉三元石閘〈在城東十里分水為明通河〉金稜閘〈在城東南五里佴家灣水盛洩入盤龍江以防堤潰〉燕尾閘〈在城南八里南村界分水為西岔河〉戴金箔閘〈在城北二十五里桃園村〉大韓冕閘 小韓冕閘〈俱在城東北十五里任旗營相距百步 以上閘岸多有淤圮 本朝雍正八年疏濬添修石岸並新開洩水石閘二處〉銀稜河〈在城北俗稱銀汁河源出龍泉山黒龍潭由落鎻坡至童子橋蜿蜒二十餘里流過沙浪里南入盤龍江達滇池其蓄洩之閘七〉文殊寺閘〈在城西北八里小馬村〉小營閘〈在城北八里小營村〉白龍潭閘〈在城北十里上莊〉王俊閘〈在城北十里馬村後〉王公堰閘〈在城北十二里涌泉寺下〉猓玀閘〈在城北二十里左衛營〉大閘〈在城北二十五里蒜村以上閘堤多有淤圮本朝雍正八年疏濬子河引水入江并於古堆童子橋増髙石路堵禦江水不使漫溢〉寳象河
〈在城南二十里源有二一自屼𱛋山小龍潭至板橋驛東一自黄龍潭至板橋驛西於明隂寺前合流而西經老崔橋至小板橋又分為三一名官渡河西流十五里入海北分一河名猓玀西流十五里又北分一河名舊門溪西流三十里俱入海東南田畝咸資分溉其蓄洩之閘六〉楊柳壩閘〈在城東十里和甸營〉矣龍村閘〈在城東二十里〉牛舌尖閘〈在城東二十里小板橋〉響水閘〈在城東二十四里過路村下〉石壩閘〈在城東二十五里三碗村〉土橋閘〈在城東南八里石虎崗 以上閘堤本朝雍正八年重經修築〉海源河〈在城西二十里一名鴛鴦池源出聚仙山下黄龍潭流經海源寺里許建中左右三閘分受沙河水合流二十里入草海中閘淤塞水從右閘奔注淹損班莊上下田禾 本朝雍正八年疏通中閘水入正流造十字橋騎清水上駕渡漲流河尾另立暗洞分渾水出青草湖清水灌田加築沙河堤埂循流建閘導至雞舌尖歸於本河水無旁溢其蓄洩之閘四〉雞舌尖閘〈在城西十五里海源寺下〉左閘 中閘 右閘〈俱在城西二十里梁家河左右中三閘〉馬料河〈在城東南源出城東六十里白土村黄龍潭西入滇池七十里其蓄洩之閘四〉光村閘〈在城東南三十里光村〉新村閘〈在城東南三十里左衛營〉豬圈壩三閘〈在城東南三十五里寳山衝下〉秧草壩閘〈在城南三十里昆池邊 以上堤閘 本朝雍正八年疏濬増築并建橋梁自盤龍江至此名曰六河〉明通河〈即金稜河之支流一由三元石閘引注至焦三橋為明通河一由北瀉水閘引注為白沙河繞先農壇後與明通河合流出太平橋過塘子巷入蒲草塘自白沙橋至海尾約三十里 本朝雍正九年修濬河身増髙堤埂並劵石橋二過洞二通流利溉〉白沙河〈在城東北源出放馬橋經桃源村響水橋銀錠橋小村七星橋西入草海昔人於響水橋連建三閘相距各里許頭閘分為馬溺河二閘三閘俱引流南入舊門溪三閘行至小東村又分小閘經阿角村至七星橋仍入正河〉馬溺河〈從白沙河頭閘分流北經河甸營香條村西折過苜蔬廠入草海舊多淤狹 本朝雍正九年增築堤岸疏導寛深〉横山水洞〈在城西三十里龍院村西明隆慶間布政使陳善令民鑿横山為隂洞引白崖水灌田四萬餘畝〉富民縣 倉前河〈在城南三里源自太平村大洞山流灌倉前一帶田畝河高田低可省壩閘〉清水河〈在城北八里源出羅次九岳坪繞山開九渠曰新溝曰杜家溝曰段家溝曰廖家溝曰張金溝曰南渠曰北渠曰羅院溝曰老葉溝灌田甚廣〉夷扎郎水〈在城東南五里一名大營河築壩分渠引灌東郊田畝〉農納水〈在城北五十里源出和曲州界流入縣境灌田歸於大河〉崖泉〈在城西南七里水出崖下四時皆清團山西山田畝咸資灌溉〉燕子渦〈在城西十里水從巖洞中出内有龍池禱雨輒應引灌西郊田畝名潘家溝〉大河石壩〈在城西十里滇池之水自安寜流入縣境昔人於上流建立石壩疏為東西二渠均灌南北田畝歸於大河嵗久壅塞 本朝順治十八年官民捐濬〉𭸰夷溝〈在城西渠上引灌民屯田畝堙塞已久 本朝康熙四十三年知縣梁國達重濬〉宜良縣 大城江〈在城北十里源出舊陽宗縣明湖自湯池流入縣境明初開渠引導日久堙塞嘉靖間臨元道文衡檄知縣伍多慶指揮江璽築堤濬導鑿涵洞七十二由江頭村至栗者村東抵樂道村入大池江繞溉五十餘里民徳之又名文公堤〉黒泥河〈在城南五十里竹山下舊道淤塞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知縣李煜復加開濬田疇利賴〉滉橋河〈在城西五里源出土潦衝㑹九龍池水分南北直瀉土橋河灌溉田畝東注大池江〉白龍潭〈在城西七里黄保村山下潭僅尺餘水涌如沸灌溉一方田畝〉大龍洞〈在城東南十五里水出山腰石孔中其下半里為小龍洞較大龍洞稍狹玊龍一帶田畝咸賴之〉大閘〈在城東二里障九龍池水以資灌溉〉小閘〈在大閘南障白龍潭水南流灌溉〉唐家閘〈在城東三里龍王廟右總束大小二閘之水南流灌田萬頃〉湯池渠〈在城西南三十五里明洪武中黔國公沐英於雲南廣開屯田湯池舊為溝塍廣不盈尺英令指揮同知王俊因山障隄鑿石刋木别疏大渠導明湖水洩於大池江其袤三十六里濶丈有二深稱之灌溉農田大旱不竭〉冉公渠〈在城北十五里從野雞箐引龍泉入靖安哨灌田〉新渠 〈本朝雍正七年總督鄂爾泰以縣轄髙田缺水窪田受淹檄知縣邢恭先審度形勢新開子渠髙下皆利一在城東北五里五百户營之南長五里一在城東三里龍王廟北長四里以瀉積水一在廟南長十里宣洩北來諸水使無漫溢均下入大池江一在城南二十里乾墩子決大池江之水以灌髙田一在城北二十里自江頭村至前所開浚深通〉九龍池〈在城西五里巖泉寺山後溉城西田畝甚廣然水勢剽急夏秋每有衝決隄防為要〉清水塘〈在城東十五里其水常清尖山一帶田畝資之〉潢水塘〈在城東十五里龍山後田髙塘低用水車輓水灌注〉羅次縣 北城河〈源出城東穹盪山箐中行數里分為三溝城内外汲溉咸資之曲折繞城入金水河〉金水河〈在城西五里源出上甸分水嶺自南流北合碧城之水分溉千頃復折而南滙梅子箐水西入禄豐星宿河〉梅子箐龍潭〈在城西北四十里潭周一畝東流成河經乍烏南折灌溉革里果子園古城白沙金木邑田入金水河〉小禄豐壩〈在城西南五里 本朝康熙九年知縣馬尤築石堤秋冬蓄水春夏灌田〉舊縣壩〈在城南二十五里壩周一里蓄洩以時為阡陌之利〉晉寜州 盤龍河〈在城東南一里源出山澗中灌海溪山一帶田入大壩河有盤龍壩〉大壩河〈在城東南二里源出城南闗嶺之東經河澗舖灌溉石碑村一帶田入大堡河有大壩石碑壩〉大堡河〈在城南五十里源出江川縣之屈顙巔山山畔泉流三派東者入撫仙湖南者入星雲湖西者流灌州轄永寜鄉田入大河〉大河〈在城西二里總滙盤龍大壩大堡三河之水歴東南繞西北逶迤入於昆池旁開于河東西各五建閘蓄洩分灌金沙下河等田闔州水利莫巨於此〉龍泉〈在城東曲折繞城北入昆池灌近郭田〉觀音泉〈在城西南十里觀音山麓北流灌田西入大堡河〉達摩壩〈在城東三里大幕上下〉山冲壩〈在城東南十里大場村〉官莊壩〈在城南十里舖〉羅藏壩〈在城西南三里龜山下〉分水石壩〈在城西四通橋下灌溉西北田畝日久淤圯 本朝康熙十年修濬完固〉白臼壩〈在城西二里小寨村下子河之一引灌金沙十五村田舊分河水十之三其七則歸下河七十五村日久淤廢村農失利爭訟連年本朝雍正五年勘定金沙等村於大河内築一小壩僅髙閘口一尺留龍口八尺冬春水微許於五日〉
〈内啟閘放水一晝夜滋潤豆麥餘四日則閉之使水盡入下河夏秋水漲則盡啟閘板交官不許私閉使各子河分瀉洪流以免旁溢〉楊慶壩〈在白臼壩下二里〉新江壩〈在揚慶壩東北二里一名王家壩水過州城北至迎恩舖入草海〉殺蠱壩〈在城西三里河西村大營〉紫溪壩〈在城西五里團山下〉三尖壩〈在城西十里三尖塘〉堰塘〈在城東三里印山之左一名海溪本朝康熙十一年知州張慎行修築山田資以灌溉〉呈貢縣 南衝河〈在城東南四十二里之舊歸化縣北十里自姚平壩經白雲村與清水河合雨漲多浸沒村田明知縣游一清興工浚治田始可耕〉洛龍河〈在城東十里源出黒白黄三龍潭合流成河分為二一引入城南曲折環抱至斗南村入海一繞城南而西至江尾村入海附郭田全資灌溉之利〉馬料河〈在城北五里源從板橋流入昆池縣北田畝資其灌溉〉月角泉〈在城南十五里即蓮花洞泉為雨花月角闕漁太平四村灌溉所資〉黄龍潭〈在城東八里與白龍潭合〉白龍潭〈在城東十二里石崖下〉金鯉潭〈在舊歸化縣南六里舊為平原恒苦亢旱明隆慶六年田中忽水涌成深潭有金鯉游泳其中遂為一方灌溉之利〉黒龍潭〈在城東北八里新冊村石崖下源深流廣闔邑田畝大半資其灌溉與白龍潭合〉大壩〈在城東五里引黒白龍潭之水溉田千頃 本朝康熙十一年署縣何清重修五十五年署縣吳寳林續修〉達摩壩〈在城南四十里富有村旁〉交七浦〈在舊歸化縣東北二十里廣二百餘畝入滇池〉安寜州 沙河〈在城東南二里源出清水闗經龍馬山亘百餘里入螳螂川州東田畝資其灌溉〉洛陽山龍泉〈在城東十里峯巒峭立下有龍泉上有禹碑泉流經東橋灌田三千餘畝〉興尼龍潭〈在城西四十里〉水跌龍潭 青龍潭〈俱在城西北十里葱山之南〉斑鳩村龍潭〈在城東北十五里〉大淜〈在城東南九里俗名馬鬃海土人呼陂堰為淜〉小淜〈在城南六里俗名洛陽池〉石珠淜〈在城南十里〉石壩〈在城東南七里〉中前二所壩〈在城南十五里之舊三泊縣東三十里〉筒車壩〈在舊三泊縣南六里〉好義村壩〈在舊三泊縣西一里〉月子莊壩〈在舊三泊縣西二里〉郭家壩〈在城西二里〉潢水塘〈在城東五里俗名天眼淜〉禄豐縣星宿江〈在城西門外受羅次和曲之水及東南溪澗滙為巨河流入易門明正徳間知縣艾龍築堤障水分建黒龍潭等六壩引流灌溉水利始興〉北河〈在城北源出和曲州河底厰南流十五里至阿勒又十五里至法尼又三十里滙東河為星宿江沿流引灌甚溥〉右所龍泉〈在城東水出石崖中昔有劉令鑿山穿孔引流縣之東南功尚未就啟明橋民自備工力開渠沿山而下灌田八九百畝〉下壩 趙里長壩〈俱在城東二十里〉南壩〈在城南七里〉土橋〈在城南七十里老鴉闗〉前所壩〈在城北十里〉中壩〈在城北十五里〉上壩〈在城北二十里〉麽些壩〈在城北三十五里 本朝康熙三十七年知縣王毓竒重築六十年邑人唐瑜等改砌石基障水髙丈許灌溉有加〉大村壩〈在城北六十里沐鄉水衝久廢隴畝全荒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知縣王毓竒重築招墾其利漸復〉賽寳壩〈在城東北縣城西臨大河三面無池 本朝康熙四十九年知縣劉自唐築壩引水環城作濠亦饒灌溉之利〉黒龍潭壩〈在城東北五里初築於潭之下流後改築上流其利始溥〉東渠〈源出羅次山澗中曲折七十餘里至縣東南水流山腰下灌甚易且有天然石壩不須修砌惟開通無力灌溉未廣本朝雍正二年總督髙其倬巡撫楊名時借給帑金檄知縣安鼎和開渠造橋引灌東南一帶髙田悉成沃壤民受其利〉䕶城堤〈在西門外星宿江之水夏秋泛漲逼近城根衝刷為害 本朝雍正十一年布政使陳宏謀詳請總督尹繼善巡撫張允随委員勘估發給帑金檄知縣姚恪建築石隄長五十丈以禦水患保䕶城垣〉昆陽州 渠濫江〈在城東南五里受清水河小河口羅武河老王壩河烏龍河諸水東北流入滇池灌溉甚廣〉三洞泉〈在城北平定鄉小山下石洞凡三水可資灌溉〉白塔龍潭〈在城北四十里泉水渟分注三溝引灌九村田畝〉翻水洞〈在城西三十里石頭山下泉水沸涌而出深不可測灌溉甚廣〉老王壩〈在城西天馬山下〉石龍壩〈在城北五十里海口下流自子母山南至甸基五里中有石埂一道南北横截可百餘步水至此奔湍三疊而後安流下入螳螂川〉清水壩〈在城北十里〉郎中溝〈在城南一里〉清水溝〈在城西南一里源出靈光寺山箐流經演武場入小河〉官塘〈在城東門内濶三十餘畝與東湖通〉摩些塘〈在城南五里〉白蓮塘〈在城北十里仙鶴村〉阿金塘〈在城北核桃村〉卧龍隄〈在城北三里周三十餘畝蓄洩以資灌溉〉易門縣 九渡河〈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即禄豐縣之大溪也流入縣境分溉田疇下注元江府界〉大龍泉〈在城西五里水出石洞中分南北中三溝資灌〉黒龍潭〈有二一在城東水入易江一在城西六十里潭水深黝可以引溉〉普濟龍潭〈在城南十里龍洞幽窈水自洞劈為三股流灌均溥不假人力〉沙壩〈在城東二里〉劉官壩〈在城西四里南溝〉楊惠壩〈在城西五里分水閘下〉西門壩〈在中溝〉曽所壩〈在北溝〉葉家壩〈在北溝〉大壩〈在城北二里〉石壩〈在城北三里〉舊縣官壩〈在城北三十里〉分水閘〈在大龍泉建閘分水為三以均灌溉為萬家樂利之源〉江渠〈在城東五里有上下江口流繞飛虹橋南歸綠汁江全境皆資灌溉〉蘆塘〈在城東五里〉嵩明州 楊梅河〈在城東十里源出州属馬厰灌日足里田由汪官村入嘉利澤〉邑市屯河〈在城東南四十里河有五俱出宜良其經嵩明者六七村資其灌溉〉寛郎河〈在城南三十里自尋甸之三岔發源流至吉矣龍分為二東灌效古里田西灌日足里田俱流入嘉利澤但日足地低水直易行潦則受淹效古地髙得水甚微暵則受涸 本朝雍正八年總督鄂爾泰檄知州蘇暻同尋甸知州崔乃鏞相度地勢於吉矣龍分水上流里許水勢均平處另開子河引流入效古分水舊道與日足均其水利〉遙岔河〈在城南三十里一名老賈河流入嘉利澤灌金馬里田〉楊林河〈在城南楊林驛一名玉龍河源出屼𱛋山一朵雲下經櫺口村渣子溝過天尘橋直至南冲村分流為三南冲舊有總閘嵗久傾圮兼一帶河身淺窄隄埂低薄每夏秋水漲道路田疇多被衝沒 本朝雍正十二年布政使陳宏謀檄議興修知州張浩捐貲重建總閘分水均流三河不致偏注又自南冲至河尾二十五里將東西兩河開濬寛深増築河隄栽植樹木并於河尾窑岔河老賈河疏濬砂礫俾暢流歸入嘉利澤水無潰溢之虞〉彌良河〈在城西五里源出梁王山流至金鷄山白馬廟經萬歴橋入嘉利澤灌崇正彌良資善三里田各有壩蓄洩〉天生橋河〈在城西二十里源出梁王山由黒倚牌伏入山洞至覆苓洞復出過天生橋入嘉利澤灌中和依順資善三里田各有壩蓄洩〉福佑河〈在城北三里源出梁王山白草龍至常汪冲兩水交合由丹鳯橋入龍濟河灌崇正月豐兩里田有壩蓄洩内有大理村河勢灣曲衝刷民居 本朝雍正八年知州蘇暻改直河身引循故道〉嘉利澤〈在城東南二十五里一名楊林海周百餘里納龍巨南冲二河並四面山溪潭泉瀦而成淀自楊髙橋流出歴車翁牛欄以達金沙江而出口迂曲水流微緩沙石易停咽喉壅塞濵海四十八村田畝每患淹沒 本朝雍正六年總督鄂爾泰檄令知州安鼎和棄迂從直由丁家屯龍喜村另開子河二里許直通河口使新舊兩河並瀉水勢暢流田畝涸出〉龍濟溪〈在城東十里一名龍巨河源出尋甸州西南果馬山由羅錦村經龍濟橋至王四壩入嘉利澤長流不竭可以行舟灌月豐資善兩里田有堤蓄洩〉牧羊水〈在城西五十里源出阿打龍南至髙倉灌邵甸内六甲田由夾岸過洞流入盤龍江〉對龍泉〈在城西南四十里源出梁王山由五山分水嶺兩泉對出百餘步始合流入嘉利澤灌中和依順金馬三里田俱有石壩〉冷水洞〈在城西舊邵甸縣龍泉百引灌外四甲田由甸尾而出合牧羊水皆盤龍江之源也〉煉登村壩〈在城南八里鳯谿山下〉清水塘〈在城東十五里〉
曲靖府
南寜縣〈附郭〉 瀟湘江〈在城南源出馬龍州木容箐繞勝峯山後經府城妙髙山由天生大壩㑹霑益北來諸水趨東南逕亮子口越州下橋曲折達於陸凉逺近田畝咸資灌溉〉東山龍潭河〈在城南五十里 本朝雍正八年知府佟世廕修築壩閘開溝引灌吳官冲十餘村田〉雙河〈在城北三十里源出崖口流入阿幢河引灌多利〉東海子〈在城東五里山泉流注瀦為巨澤田畝資溉〉龍泉〈在城南十里泉分兩派一清一濁引灌資之〉黒龍潭〈在城東二十里潭水渟饒灌溉之利〉滚水壩〈在城東八里矣卜村旱蓄潦洩田畝利之〉恭家大壩〈在城東南二十里郡中諸水俱㑹於此分灌朗坦十五圩田〉恭家小壩〈在大壩下舊係石閘引灌瓦子四村田日久衝塌後易土埂嵗修嵗圮 本朝雍正八年知府佟世廕仍甃以石〉東山壩〈在城東南二十里 本朝雍正八年知府佟世廕新築〉蔣家壩〈在城南三里 本朝雍正八年知府佟世廕新築蓄水資灌〉興隆壩〈在城南十五里西山下係石壩蓄山箐之水灌卧龍寺五村田〉瓦廟石壩〈在城南十五里 本朝雍正八年知府佟世廕新築蓄山箐之水引溉何旗鄉五村田畝〉觀音三壩〈在城西南二十里舊建石壩三上下相連蓄水分灌南城等村田〉大壩〈在城西南五里明洪武初指揮劉璧築壩釃渠為三閘引瀟湘河水分灌東南三鄉四堡之田年久湮廢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知縣胡麟徵重修雍正八年水衝堤潰知府佟世廕知縣梁廷彦捐買民地開溝築堤〉左所壩〈在大壩左引灌施家莊等八村田山勢逼隘沙石易淤 本朝雍正八年知府佟世廕知縣梁廷彦捐買民地另築石壩以防衝決〉天生石壩〈在大壩下天然石塹増培木石即堪資蓄洩引灌官厰院七村田〉解家壩〈在大壩下南北二溝灌史家閘六村田本朝雍正二年總督髙其倬捐金重修〉尹煤冲石壩〈在城西五里 本朝雍正八年知府佟世廕新築蓄白石江水資灌〉三岔壩〈在城西十五里〉上壩〈在三岔上〉馮尹冲壩〈在城西北十里引白石江水灌馮尹二冲田〉土壩〈在城東北一里引北沼水灌田〉西湖壩〈在城東北十里明洪武間置〉畢家溝古閘〈在城東十里紅花海下本朝康熙二十八年署知府李燦重築〉沙河新閘〈在城南二十里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知縣張為煥創修石閘民利賴之〉暗洞隄〈在城東十里暗渡阿幢河水〉三圩新隄〈在城東鄉郡中瀟湘口白石江新橋河黒水河諸水滙流入套子圩總為一河復南歴白夷圩恭家圩等處向因河身窄狹每遇水發泛濫無歸田疇多被衝沒 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府佟世廕勘議詳請發帑開濬寛濶另築内隄三道套子圩築長一百四十五丈五尺白夷圩築長二十九大五尺恭家圩築長八十三丈五尺河流不致旁溢田畝始保無虞〉北沼隄〈在城北門外〉霑益州 沙河〈在城東五里饒灌溉之利但河髙田下堤堘易圮嵗資修濬〉交河〈在城東十五里源出花山洞由白浪三川經松林境北田畝咸資灌溉至天生壩分為東西二渠東流微弱至大覺寺而竭西流則蜿蜒二十餘里北經黒橋南趨太平橋納玉光村溪水又納沙河水環抱城郭至梅家閘與臘溪合城南北三鄉入伍二舖田畝咸資灌溉闔州水利莫廣於此閘下五里許即南寜縣界㑹白石瀟湘二水趨橋頭過陸凉入大池江〉雙河〈在城西南二十里即臘溪上流一出半箇箐一出烟子冲㑹於新橋〉臘溪〈在城西源出鳯凰山流二十餘里随流引灌為二壩至城南梅家閘與交河合流入南寜縣〉扯補龍潭〈在城東十五里東山後水出山腹引灌十里〉角家鄉龍潭〈在城東二十五里引灌三鄉田〉海家龍潭〈在城東南二十里海家地二源並出大雨時一清一濁東西資灌〉大龍潭〈在城東北五里旁有小潭水出較盛分灌東北田畝〉天生壩〈在交河上流瀑布三疊明天啟間總兵楊禄開東西二渠〉羊場七壩〈在城東南三十里灌羊場一帶田〉西閘壩〈在城南十里引新橋水灌溉十三屯田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州民張仲等建後州民韓繼正増修〉黒蛇壩〈在城南十五里交河下流〉擦耳石壩〈在城西南十里引灌州西田流入新橋閘〉交水壩〈在城北平蠻鄉〉銅車壩〈在城北三十里松林驛南引塊步溪水灌田〉來逺壩〈在城北八十五里灌來逺舖田〉沙河三閘〈在城東五里灌東郊田〉梅家閘〈在城東南十里塊步臘溪二水至此合流入南寜明宣徳間千户梅用建閘以時啟閉〉新橋閘〈在城南十里雙河水㑹此〉陸凉州 東湖〈在城東地勢窪下夏秋水泛一望汪洋可資灌溉〉中涎澤〈在城東南邱雄山下府境瀟湘諸水悉滙於此州境十八泉與南澗諸水亦注之為闔州引灌之巨澤流遶南郭西入宜良為大池江〉楊福村壩〈在城東三里明知州陳文著築引灌多利〉撤河壩〈在城東十里〉龍洞壩〈在城北五里洞名涌珠水資引灌〉郭家圩壩〈在城東北二十里明崇正間築蓄水分灌嵗時加修〉冷水塘閘〈在城東北六里〉馬龍州 東河〈在城東南二里舊名瀟湘源有二一出城東松溪坡山澗灌西河流等村一出城東小龍井灌陸家莊等村各紆迴數十里於此合流入繆家河〉龍潭河〈在城西八里上二里許為繆家河東西河水總滙於此中有龍潭故名下經龍洞資灌土官寨等村田〉西河〈在城西北源出髙坡經伯刻山下紆曲西流與東河滙〉畏雷泉〈在城西四十里麻衣村後土名犀牛洞水從巖側地穴中涌出漸流漸盛可灌田千畝或初出聞雷水即涸經雷數番而出其流更久泉欲出時居人先聞穴中有聲如雷若嵗旱不出則於後洞中羣相呼吼擊以石泉亦出但不能久其出每以初夏為期居民於是時祀之〉九股龍潭〈在城西五十里香爐山後即舊通泉縣地潭周二百餘步泉水雜出約有九股流成大澗出中和屯引灌多利〉扯堵龍潭〈在城西北三十里周百餘步多林木水自樹根涌出流至土官寨滙東河水又滙濫泥坪龍潭澗水資以分溉〉龍洞〈在城東南四十里山後有大栗樹湯郎二澗水伏流入洞砅轉如雷中成巨潭洶涌而出以資浸灌〉楊柳壩〈在城東七里灌西河流田〉天生壩〈在城東南四十里灌本村田〉官壩〈在城南五十里大營村〉宗家壩〈在城西十五里灌本村田〉彎子壩〈在城西三十五里灌車章田〉石橋壩〈在城北十五里〉上壩〈在城北二十里灌本村田〉莊郎塘〈在城西二十五里灌本村田〉羅平州 響水壩〈在城西五十里 本朝順治間邑紳李猶龍鑿石築壩引灌資之〉太液湖壩〈在城北一里明萬歴間知州黄宇以舊多火災築堤聚水制之近壩田畝亦資引灌〉魯沂隄〈在城南一里水低田髙築堤分水東西灌溉〉土白勒隄〈在城西二十里水出山巖分三道流出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知州張含章築堤引灌康虐村一帶田畝〉歹魯村隄〈在城西五十里即三峽江水居民甃石築堤蓄灌千畝〉尋甸州 尋川河〈在城東十里即牛欄江又名阿交合溪源出嘉利澤南繞州境七十餘里滙新橋洗馬二河及山溪諸水東北入車翁江每夏秋積雨一望汪洋加以馬龍州白蟒河水又㑹於七星橋下衝激尋川之水逆流汎濫附近熟田嵗被淹沒 本朝雍正七年總督鄂爾泰審度形勢檄知州崔乃鏞於木龍村後海泛漲停積處另開子河七百四十餘大引之别流不與馬龍爭道下至橋頭始合繼委迤東道遲維璽另濬沙河一十五里〉螳螂河〈在城北五里俗名兔兒河源出白龍洞㑹摩浪水東流納蝦蟆塘水經州東南三十里入阿交合溪為三岔河資灌甚溥〉車湖〈在城西三十里納四面山溪之水瀦而為池周廣四里水深碧故又名清水海出功山入金沙江沿流引灌〉矣部烏泉〈在城東五里即洗馬河源也一名冷水塘源出鳯梧山入七星橋至沙林分二派下車翁江沿流分溉〉三龍泉〈在城西十里周迴有石如砌其泉穿山而出可資灌溉〉冷水塘壩〈在城東北四里舊有石壩二上下相連一灌矣卜村張家村田一灌下魯伯村道院村馬石窩木龍村田明萬歴間楊董二生倡修又名楊福壩〉龍潭閘〈在城北四里馬街距白龍洞半里障水灌新莊下村矣卜村田〉歸龍隄〈在城南二里明萬歴間知府李遇春築石堤三十餘丈溉田數百頃民徳之又名李公堤〉平彞縣 響水河〈在城西三十五里源出白水有深潭天生石壩〉大壩〈在城東六里引灌黄土坡田百餘畝〉木梘槽〈在城西北三里於西河架梘由張家灣入望門分溉民田數百畝〉宣威州 龍津〈在城南二十里廣數丈深邃莫測灌田數百頃入盤龍河〉雙壩〈在城南二十五里〉山橋壩〈在城西南二里〉天生壩〈在城西南二里天然石閘左右開溝引水灌溉〉𡩋家壩〈在城西南三里〉盤龍壩〈在城西一里〉繆家壩〈在城西三里〉官壩〈在城西五里〉梁家壩〈在城西五里〉小壩〈在城西五里〉阿龍溝〈在城南三里灌河東田〉清水塘〈在城東五十里〉温水塘〈在城南六里〉犀牛塘〈在城南四十里〉
臨安府
建水縣〈附郭〉 瀘江〈在城南源出石屏異龍湖由西莊南折而東至三河口滙塌冲象冲二河及六河九洫以趨巖洞伏流十餘里出阿迷州南為落蒙河入於盤江先是洞口洞底石埂十三重阻水每夏秋雨漲奔湍四潰淹沒田盧土人伐石者輒為風霾沙石所傷稱有神物憑據不敢疏鑿 本朝雍正七年總督鄂爾泰檄知府張無咎鑿石疏河椎鑿不能入强入寸許風沙礮礫從空而下㫁折工人一指爾泰謂神以庇民豈以虐民為文以祭祭畢復鑿應手而碎十三重立盡水勢暢流逺近獲利〉李浩寨過泉〈在城北自南莊十六營以下暨獅子口郭衣村八處田畝苦無活水 本朝雍正七年知州祝宏於附近南莊之李浩寨察山腹中有過泉一股水聲潺湲不息而山石嶙峋疏鑿難通總督鄂爾泰令填入榖糠約三十里始流出於州属之老䑕窄石空地勢卑窪水無所用於上里許穿鑿而入水流涌出開導成渠酌定規條挨次引灌〉楊公泉〈在城北四十里 本朝康熙三十年知州楊緒爵開鑿溉田四千畝居民祠祀之〉冷水溝〈在城東北四十里流為南莊河㑹青雲橋水北出賽公橋經中所馬軍營入巖洞引灌資之〉大水塘〈在城東一里〉馮家山塘〈在城東小寨後坡項寛二里許濶半里旱澇賴以蓄洩〉清泑塘〈在城東十五里有龍泉溉三寨田〉清水塘〈在城東五十里廣濶三里居民引灌田畝〉王家塘〈在城南六里〉滚沙塘〈在城南十里溉回回村一帶田〉蒲草塘〈在城南十五里水源洪沛聚若小湖灌田甚廣〉瀘江隄〈沿江築堤溉田幾七十里江中沙石停壅年須浚治明萬歴四年兵備道副使許宗鑑躬親疏濬置椿柞田以備嵗修民感之名許公隄嗣後相繼修築難免潰決 本朝雍正八年總督鄂爾泰發帑募工分員料理自謝家灣至巖洞亙八百一十丈迴環㡬九十里浚治寛深隄岸堅固 題定嵗修三河額銀三百兩〉象冲河隄〈在城南源出黒龍潭歴拖泥壩㑹白水河合塌冲河至三江口〉塌冲河隄〈在城西南源出松子園由鷓鴣村合象冲河至三江口滙瀘江以入巖洞 以上二河俱築堤捍衛歴任修築旋復潰決 本朝雍正八年總督鄂爾泰發帑重修完固互四千三百七十五丈嵗修額銀與瀘江合〉白沙河隄〈在城北二里源出青山歴碗窰繞城而東入瀘江同資灌溉俗呼窰溝〉石屏州 異龍湖〈在城東五里源出寳秀湖有九曲五島周百五十里㑹蘆子溝之曠野河下入瀘江沿湖田畝咸資灌溉〉新湖〈在城南二十五里白家寨後濶四里許築堤蓄灌〉老湖〈在城南三十里大寨山後廣濶五里許築堤蓄溉〉寳秀湖〈在城西三十里源出湖心夏秋雨漲滙為巨津東入異龍湖資灌甚廣〉九天觀閘〈在城西三里受寳秀髙家冲諸水明萬歴間知州曽所能移舊堤於百步之上就其岡陵之隘而扼塞之瀦水以資灌溉中為石閘以時啟閉至今民賴其利〉後所塘〈在城南火龍山下廣七里居民築蓄資灌〉僰東塘〈在城南三里鍾秀山下廣二里灌溉資之〉螞蝗塘〈在城西三里廣濶二里許築堤蓄灌屯田〉酸水塘〈在城西符家營濶三里許軍民利賴〉化龍橋隄〈在異龍湖邉 本朝康熙七年知州劉維世甃石増築農田行旅兩受其益〉西隄〈在城西一里黒龍坡旁即楊柳壩本朝康熙八年知州劉維世鑿堰長八十餘丈作三閘聚彌勒溝一帶流水因時啟閉分水為十二分逺近均沾灌軍民田萬餘畝〉阿迷州 清水河〈在城南源出南洞山環抱州城以灌郭田〉小河〈在城外舊不通舟本朝雍正七年總督鄂爾泰檄署州漆扶助疏濬寛深自冰泉下繞州城由禄豐鄉直達盤江水路三十二里灘平水緩可以行舟亦資引灌〉西山龍潭〈在城西灌樂雲莊田餘入城利及花木〉部沼龍潭〈在城北三十里土人傳有九十九泉坂田寛廣水充滿無旱憂〉水頭洞〈在城南四十里水從洞出灌溉大莊田畝〉東堰〈在城東水出南洞經東山莊至義來村郡人王廷表率衆人為石壩〉石堰〈在城南有小河明嘉靖間巡撫鄒應龍建〉西堰〈在城西水出氷泉川民趙儒築堰通之經桃川莊至甸尾〉髙家莊溝〈在城西九十里源出沙札哨旁長三里土舍李思敬開濬〉寜州 浣江〈在城南三里水從州北青龍潭流下繞灌州南㑹於婆兮江〉龍井河〈在城東九十里蛇街落梅村左引灌甚廣〉恩永河〈在城西水出山麓流為三一灌西郭田一灌南郭田中流則曲折環城㑹為爪水〉龍川〈在城東北五十里路居鄉源發甸頭山澗中灌溉甚溥北流注撫仙湖〉巔巖溪〈在城東北十里茶部衝村泉自山巔下垂如瀑布引以資溉〉海眼泉〈在城南六里恩永山麓水自石洞中涌出其源甚深灌溉田疇四時不竭或謂自通海縣海門闗瀉注於此〉七犀潭〈在城東七十里婆兮鄉即大龍潭周圍約八十丈冬春水澄如鏡夏秋渾水出焉俗傳中潛七犀明正徳初土人築堤引水輒為犀敗遇術士取其雄者患乃息〉必旦龍潭〈在城南九十里灌六寨田〉雙龍潭〈在城西四十五里灌馬塔田〉羊塘〈在城東三里甸尾長二里寛四丈蓄葫蘆竜水灌田〉山塘〈在城西北四十里甸苴壩廣濶二里蓄水資灌〉通海縣通海湖〈在城北三里秀山下一名杞麓湖源出河西縣之碌溪東流至縣納各溪澗之水瀦而為湖周一百五十里如環而缺其東南有落水洞田畝灌溉視其通塞以為利害〉東華溪〈在城東十五里源出東華山烏龍潭受冷水洞諸水經沈家橋流入杞湖東鄉田畝資其灌溉〉白馬溪〈在城東源出白馬山下經迎恩橋流入杞湖城東屯田咸資灌溉若暴漲入田遂為酸泥又不免損稼之虞〉九龍溪〈在城西慶豐屯源出九龍池流入杞湖西屯資溉〉新生泉〈在城東十里可溉田百畝〉大龍潭〈在小新莊〉中龍潭〈在金家灣〉小龍潭〈在姚家灣以上三潭俱在城東滙沈家橋溝達於湖引灌甚溥但金姚兩潭水性寒冽近潭之田必火種而後有收〉窰溝〈在城東窰山下夏初雨集民資其利〉大橋溝〈在城東注東山白馬泉水分灌入湖明末山水泛溢民田千畝盡被淤沒改種豆麥又為暴漲衝埋溝路堙塞多年弗葺其下流入湖處久成平陸居民俱已侵墾成田本朝雍正七年知縣李至倡濬古溝自大橋至湖六百六十五丈疏導寛深較舊制洩水更捷并多置〉
〈水車遇旱則輓湖水而上三層轉注可達大橋上游浸灌田畝〉秀山溝〈在城西北滙秀谿温水塘冷水塘二潭之水流入杞湖水甘宜稼故西疇稱為沃壤〉洗鉢池〈在城南秀山下自水磨村流灌縣境入湖〉東湖池〈在城東三里白馬山谷内長四里寛二十餘丈久廢〉西湖池〈在城西一里廣濶一里蓄温泉水灌田久廢〉新村塘〈在城東十里東華山下廣二里新村城匡楊廣三村居民築蓄以資灌溉〉河西縣 大河〈在城南十里發源九街子山下東北流灌三里村入杞湖〉碌碌河〈在城西六十里源出大溪自新興流經㠄峩城下東南入碌碑鄉歸通海東北入曲江沿流資灌〉舍郎河〈在城西六十里由舍郎村東流經木加沙入碌碌河〉長河〈在城北三十里發源曲陀闗下灌溉東渠諸村出碌溪三渡入杞麓湖淤積日久雨漲為害 本朝康熙五十一年知縣周天任疏其下流水歸故道〉山後川〈在城西李家莊延二百步袤一百步春月官民祭禱〉普應溪〈在城北闗外發源螺髻山下北行東折及於縣境每暴漲山岸當之輒潰 本朝康熙五十年知縣周天任鑿琉璃山麓引水北行復自普應山下築長堤捍之入湖民利之〉白龍潭〈在城西五里螺髻山下灌近城田地〉東渠鄉龍潭〈在城西九街子山麓灌溉甸心沙羅車城等村田〉水磨村龍潭〈在城北二十里水源洪大復有長河流出故邑北常受水害〉白石玊龍潭〈在城東北十五里碧山下水頗温溉田甚羙〉大溝〈在城西五十里自木加沙引碌碌河水灌永城倉文沙冲小白邑等田本朝康熙三十九年知縣蔡醻開〉碌碌塘〈在城北勝郎村上延八百步袤五十步明時築灌交羅布等村田〉東湖池隄〈舊志在城南二十里延四百步袤三百步蓄水濟塘下一帶田明成化間知縣朱光正立二石柱於塘左右刻四至按城南無堤疑為城北戴文營隄今長河水淤或失其舊爾〉西隄〈在城西明萬歴三十二年知縣周邦舉築石閘〉西湖池隄〈在城北二里戴家屯上延百步明𢎞治十年知縣蕭濟築即今碌溪渡隄〉嶍峨縣 合流江〈在城東北一里源有二一曰猊江自新興流至縣北一曰練江自石屏流經新平至城南二水滙於東南隅下入曲江故曰合流引灌甚溥〉臘猛河〈在城西南怕念鄉流入新平之大開門河瀠洄曲折灌溉多資〉龍潭〈在城西一百二十里興衣鄉南十里其水趵突歸入元江灌溉資之〉大石壩〈在城西北二里明署縣張�築又名張公堤〉猊家冲堰〈在城南一里香柏村之左〉角池堰〈在城南四里〉新龍堰〈在城西南五里〉大羅河堰〈在城西四里〉普龍堰〈在城北十二里〉董家堰〈在城東北二里〉砥柱堰〈在城東北十里〉松子園石渠〈在城西北十里明萬歴二十年修築互十里灌溉利焉〉蒙自縣雞街河〈在城西源出建水灌溉雞街一帶田畝下入阿迷州〉倘甸河〈在城西北七十里源出白廣寨洞中並木馬冲合流成河田畝賴其溥灌經縣東南七里流入梨花江〉南湖〈在城南門外即學海盈涸不時久經淤塞明嘉靖中知府錢邦稱通判胡文顯疏鑿為池縱廣里許日久復淤 本朝雍正七年知縣王延諍以城南地勢寛衍因乏水荒棄而學海據其上流於莊區寨分引竜古之水聚為巨塘濬深數尺築堤瀦水開渠引溉〉矣波草海〈在城西北三十里〉落龍泉〈在城東八里秋冬不竭土人引以灌溉〉法果泉〈在城南十五里明嘉靖時濬水為渠随山窮源始得灑雞泉又得生三岊泉俱導入法果滙落龍注泮池沿流引灌〉鸚哥塘〈有二俱在鸚鵡山下可以引灌〉
澂江府
河陽縣〈附郭〉 永濟河〈在城東北四十里之舊陽宗縣東三十里炒甸鄉黄泥村旁日久淤塞 本朝康熙五十七年知府柳正芳修濬〉大衝河〈在舊縣南五里羅藏山麓明隆慶二年暴漲決堤知縣文嘉謨濬導十餘里深八尺寛大餘民受其利〉隴邱衝河〈在舊縣西北十二里源出隴邱衝山間經通衢橋入明湖屯田悉資其利〉撫仙湖〈在城南十里河陽江川寜州三州縣環之周三百餘里北納諸溪西南受星雲湖東南流入鐵池河濵河田畝惟視海口河通塞以為利害〉明湖〈在舊縣北一里源出羅藏山下滙境内溪河泉澗諸水瀦而為湖周七十餘里北洩湯池東繞宜良入大池江水色深黝兩岸陡絶尾閭狹隘夏秋霖潦暴漲淹沒湖田明知縣文嘉謨疏濬建橋民徳之〉海口〈在城東南三十里撫仙湖水由此瀉入鐵池河每雨多水泛宣洩不及又有南北山溪暴漲横衝推沙滚石每將海口堙塞障水逆流三州縣濵海田畝咸被淹沒明巡按姜思睿於南岸建牛舌石壩北岸建梅子箐石壩逼遏兩溪之水循軌順行不使沙石激壅海口年設濬夫三百三十四名日久壩圯旋修旋壅 本朝雍正八年總督鄂爾泰發帑檄知府王鐸募夫挑濬首尾寛深重建二壩甃石一百七十六丈於壩身灣曲衝汕處増築逼水六墩以固石壩〉東谷溪〈在城東六里源出東谷之麓縈繞舊治旁灌畦陌注玗札溪〉立馬溪〈在城南三十里發源玊印山之南經東闗至兀峪嶺與劒嶺溪水合流遶竹園坡西南入西礐大溪明知府徐可久築堤以防龍青河一帶衝決之患〉石澗溪〈在城西南十里出虎山兩峽間灌溉平阜北入西礐〉羅藏溪〈在城西十里源出羅藏山峽經梁王冲東滙太平橋下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暴雨横流遂由椶樹村南瀉經髙樓房舊街子前所團樹營髙七營入湖灌溉衝沒利害相半歴年以時浚治〉白鶴冲溪〈在城西十五里出山峽中阜田資溉〉玗札溪〈在城東北二十里源出寳鼎山經玗札山下每水澇衝決為患明隆慶三年知府蔣宏徳開渠築堤三百七十餘丈萬歴間知府程子侃重築東畔田疇咸資灌溉南至舊治青雲橋受東谷莊鏡北坡諸水入撫仙湖明季河道淤塞水徙而西從大人莊右南經右所入湖再徙而西流經梨花村魯溪營楊老營入湖所經田地久變沙礫〉九村溪〈在城東北二十里自本村發源流入七江村㑹於鐵池河資灌甚廣〉七江溪〈在城東北四十里水自九村流灌〉彌勒石溪〈在城東北四十里舊縣西源出羅藏山西麓合澗流出彌勒石口㑹錦溪水入於明湖灌溉甚溥〉日角溪〈在舊縣西北八里一名芭蕉河源出覺卜山下伏流至天生橋復出成溪利資灌溉入明湖〉東浦泉〈在城東五里華藏寺下自石竅中出清甘無比明成化間知府張順築堤閘水嘉靖間郡人席大賔増築一堤滙以為沼下注鏡光池府治昔在東山沼距治北三里因名為北沼〉玊冽泉〈在城東五里華藏寺金雞巖下味甘色瑩流灌阜田注於鏡光池〉漱玊泉〈在城東五里源出重珠山麓石竇間一名倚鐸塘明嘉靖間郡人李坤築石堤以時蓄洩〉芭蕉箐泉〈在城東七里有泉涌出可灌田〉西礐泉〈在城西七里蟠龍岡石巖下左右雙湫夾出滙為巨塘左湫一名燕窠塘水常清右則流濁明隆慶五年知府徐可久開三河引泉南入於湖又鑿上中下三龍溝引泉東流灌溉郭西南田達於城内可以行舟閘壩蓄洩有法萬歴間知府程子侃重築闔邑水利此泉居其大半〉七古泉〈在城東北舊陽宗縣西北七里源出麥田過北斗村入明湖民資灌溉〉漣漪泉〈在城東北七里碌碕山峽一名莊鏡泉四時清澈流灌阜田合玗札溪明知府王良臣築石堤〉清溪壩〈在城西十五里闗嶺下石壩二分水溝六溉田甚廣〉太平閘〈在城西二里太平橋下明知府徐可久建疏梁王冲一帶溪水入新河〉髙澗渠〈在城東一里自納古勺開渠引玗札溪水流經蓬萊庵捕魚村大樹村渡髙澗橋至東郭一帶田畝咸資分溉〉鏡光池〈在城東五里受東浦泉水築石圍堤引灌東畔田畝明崇正間知府張同居建石閘於池口以時蓄洩閘上豎石坊額曰潤澤生民〉堰塘〈在舊縣炒甸鄉土官村明正徳四年知縣郭翰築嘉靖四十五年知縣文嘉謨重修 本朝康熙年間知縣沈晉初翟枚吉相繼修築壅溢不常近村之水利闗之〉立馬隄〈在城西七里西街之北明知府徐可久建以防龍青廟一帶山水衝決之患〉江川縣 下河〈在城西十里分中河之流經舊城南入湖〉中河〈在城西十里源出阿花冲抵烏鴉村南入湖〉上河〈在城北十五里源出闗嶺分流灌左廣二衛南入星雲湖〉星雲湖〈在城南十里周八十餘里受屈顙巔山龍泉及三河諸溪瀦而為池由海門橋東入撫仙湖沿湖田畝資以引溉〉阿件溪〈在城西北二十里源出屈顙巔山之南流入湖溉田甚多〉阿化泉〈在城北十里源出緑籠山分三流灌田〉黒龍潭〈在城西十里西山田畝資灌其流為冷泉〉西山龍洞〈在城西南三十里雙龍鄉地無活水止有大小塘各一區嵗久淤淺 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府來謙鳴知縣羅彌素親督人夫穵深塘底加髙堤埂又以田土廣濶灌溉不敷復捐資於本鄉西山半箐鑿開龍洞水流不竭引溉上下二鄉田地數千畝皆成沃壤〉甸頭閘〈在城北五里甸頭鄉地無活水惟大村之左舊有水塘一區三面皆山獨缺西面因無隄閘不能積水 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府來謙鳴知縣羅彌素捐築隄壩自北而南長一百一十二丈兩旁植柳並建石閘因時啟閉灌田數千畝〉立昌堰〈在城東五十里本朝康熙九年知縣張方起自躱得巖導泉築堰灌田數十頃〉普濟堰〈在城南四里舊城西南館驛左明隆慶四年知縣杜鳴陽築〉廣濟塘〈在城西南三十里雙龍鄉〉新興州 窰溝河〈在城東南二里源出平頂山後逕州城南至金官屯灌田西北入大溪〉撒喇河〈在城東南八里源出乾海子北經靈照山下至竈君坡㑹哨河入大溪〉密羅河〈在城西南三十里北行經密羅村過禄匡城及大營屯㑹牟溪水西入大溪有三壩灌麻栗樹等田〉甸苴河〈在城西二十里源出尖山受甸苴山谷水北入大溪〉清水河〈在城西三十里榿木嶺下源出光山水清而駛南入大溪〉大溪河〈一名玊溪在城西北五里源有二一出江川獸頭山西經河西夾雄山北入江川普妙鄉出小矣資一由香柏河行山谷中經大矣資西至小矣資兩水合流西行過王鳴喜撒喇哨河水注之至下戴家屯白龍潭水注之又南至康阜橋下羅木箐水注之至通年橋竒梨西河二水注之至金官屯窰河水注之至大營屯牟溪密羅二水注之西下甸尾村入山際黒龍潭水注之又南行甸苴河水注之又南下良江清水二河注之綿互幾百里始入㠄峩以達曲江闔州灌溉賴之〉良江河〈在城西北三十五里良江村東受兩山潦水南入大溪〉西河〈在城北五十里源出昆陽州酸水塘西入鐵爐闗河㑹母豬箐龍潭水南出刺桐闗經陳家屯合竒梨溪入大溪有六壩灌髙橋等村田〉羅木箐河〈在城東北二十里源出響水行蒙習山隂南流過北山白雲寺西經龍門村南至康阜橋入大溪有三壩均分溝水灌北山等村田〉香柏河〈在城東北七十里源出蒙習山晉寜分界經安花芋苗村至小矣資合大溪河〉牟溪〈在城南十五里源出和尚灣山左西流經牟溪冲西北過梁王壩經髙倉又西流至大營屯合密羅水入大溪灌髙倉等田〉黒龍潭〈在城西十五里龍吟寺窈深莫測遇旱吐渾水即雨〉白龍潭〈在城東北二十五里歴有四壩灌北古城等田〉金汁溝壩〈有四俱在城東灌馬家冲等田〉研和壩〈在城南三十七里潢水塘灌南厰等村田〉桅杆營壩〈在城西南十三里灌本村田〉龍井壩〈有三俱在城東北灌中衛屯龍井巷西闗等村田〉紅廟堰〈在城東三里塘周二里〉九龍池〈在城西北二十里一名竒梨溪水出巖石間清可鑑髪南至陳家屯㑹西河水東入安流橋出通年橋合大溪有壩十三灌王旗等村田日久堙塞 本朝雍正九年知州許廷佐疏濬深通〉路南州 興寜溪〈在城東二里繞州西南㑹鐵池河達盤江有壩蓄灌〉白龍潭〈在城東北十五里行十里與黒龍潭合流〉雙龍壩〈在城東二里本朝康熙四十六年知州金廷獻建壩築渠亙二十里溉田三千餘畝〉黒龍潭壩〈在城東五里地名落臺明嘉靖間知州鄒國璽築堰開渠引龍潭水濟田千頃民徳之稱鄒公堤天啟間知州唐登第再濬知州倪垣修梘引灌 本朝雍正九年知州王臣重修〉些卜所壩〈在城北十五里阿怒山後山半舊有塘名綠隂山民築堤蓄水澆灌本村田地而附近路母矣北山屯兩村隔在山南流溉不足 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府來謙鳴知州于訥於塘之南隅築土隄十餘丈瀦蓄更寛又於山北些卜所龍潭下捐建石壩一座并開溝長五里引水至山南遍灌三村田畝均得霑足〉魚池堰〈在城東八里明嘉靖間知州鄒國璽修築〉昌樂堰〈在城東北五里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知州羅之熊築堰開渠引白龍潭水灌州西北田三千餘畝後圮知州金廷獻重築増梘雍正九年知州王臣續修〉䕶城隄〈在城外 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府來謙鳴知州于訥因土城單薄每遇夏秋雨潦濠水驟漲衝塌可虞捐資倡率士民於貼城土垣外加築䕶隄長三百四十餘丈〉大河隄〈在城西北民和鄉河水自曲靖陸凉流至州境下入宜良舊有土隄嵗久傾廢每遇水泛田畝被淹 本朝雍正十一年知府來謙鳴親往查勘與宜良令朱千㑹商各勸鄉民協力重築計長二千五百三十丈并開水溝随隄旋繞隄内路南陸凉宜良三州縣田四千餘畝均免衝沒之虞又因原開涵洞湮塞成河復捐資倡建小石壩四座涵洞六口引灌髙田民利賴之其隄壩議定一有捐塌三州縣分界不時修補〉
武定府
和曲州〈附郭〉 鳩水河〈在城東門外源出羅次縣白花山經九厰六十里至府東㑹西境東注之水入禄勸大河達金沙江沿河資溉但多行山箐中不如西境諸河之利〉冷村小河〈在城東南源出石版橋羅家莊小龍潭㑹各箐水至冷村成河東歴舖西大緝麻合禄勸大河入金沙江沿流資灌〉鷂鷹河〈在城西源出乾河㑹鷂鷹古柏一帶箐水成河至紅土田東繞府城合鳩水入禄勸大河分溝引灌〉髙橋大河〈在城西北源出州属之勒品甸經只苴阿河諸處凢百五十里至湯郎㑹大麥地各箐水抵髙橋成河過拖木格落木河東北漸下歴河冲白馬口入金沙江沿河田畝随流分溉〉烏龍河〈在城北五里源出禄勸州之烏䝉山溉田數百頃下流入金沙江〉插甸河〈在城北源出老母壩東北㑹各箐之水成小河經插甸諸處至拖木格合髙橋河水入白馬口達金沙江引灌資之〉香水壩〈在城東溉東南一隅〉宛家壩〈在城西北下怒革烏龍二水合流随其髙下修砌石壩〉上溝〈在城西自和尚莊岔河分乾河水引灌爛梘槽保山溪北郭田由火把村入城供汲歸舊泮池〉下溝〈在城西自紅土田分大河水至爛梘槽村架木接渡東繞府城折而南紆迴十餘里至小營逺近資之先是分溝處以亂石堆砌河水稍淺即難引灌 本朝雍正九年知州徐修仁於紅土田上流建攔水石壩一使水半流河半入溝築堤疏淤另砌渡梘馬頭溝水常盈分灌甚溥〉西村溝〈自西村橋下引河流分灌本村田畝〉烏龍溝〈在城北十里源出烏龍引灌水碓房田畝〉大緝麻屯渠〈在城東南由冷村河築堤引至屯中〉元謀縣 多克河〈在城西六十里源出白鹽井由大姚流入縣境合西溪河引灌資之〉元馬河〈在北門外清流漪漾繞城分灌下達馬街有堤〉應元溪〈在城東五十里源出和曲州虛仁驛流經馬頭山灌溉甚溥下流合西溪河〉西溪〈在城西五十里源出定逺之苴寜山北入縣境合於應元溪灌溉郭田下流注金沙江〉九龍潭〈在城西阿郎村龍王廟前遇旱潦禱之〉流水洞〈在城南二十里苴那村山後 本朝康熙三十二年縣民余得才鑿洞三里許直達山前旱地俱為水田人徳之〉鹽水井壩〈在城東十里〉法納禾壩〈在城西十五里〉車良居壩〈在城西二十五里〉漢禄壩〈在城西北二十里接翠壁河流引西溪水灌溉田禾〉能海閘壩〈在城西北四十里〉阿納勒壩〈在城西北四十五里〉苴寜壩〈在城西北七十里〉朱補壩〈在城北七十五里〉五茂壩〈在城北八十里〉大壩塘〈在多克河岸西〉溪河隄〈在北門外河源出和曲之虚仁驛及五罵村兼各山溝水滙於城下勢甚奔騰四面皆山不能分洩衝沒可虞又地多頑石難施堤樁舊用亂石堆砌成堤嵗修費帑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府朱源淳知縣金言詳請用篾筐盛石裏外牽連以捍水患田舍城垣胥賴保䕶〉禄勸州 掌鳩河〈在城東五里廢石舊縣源出州北撒甸流經易竜名鷓鴣河納溪澗諸水又滙盤龍河水東南合款莊樂宰二水流出獅子口東入普渡河以達於江從末竜築堤引水名普濟溝溉江頭村者聲田從鐫字崖下築堤引水名通濟溝灌拖梯一帶田〉盤龍河〈在城西南水從府東流繞州境合掌鳩河流入普渡河從虎跳灘築堤引水名廣濟溝經木國甸溉州郭及鶯子竜一帶田又開盤龍溝引溉馬家莊並永平納吉諸田〉拖梯水道〈在城西北十五里引玊峯山泉水鑿溝溉鏇匠村一帶軍田〉龍潭〈一在城東十五里納吉村一在城東十五里六塊一在城東二十里老悟村一在城東南六十里大彌陀田畝悉資灌溉〉桃源村渠 永平村渠 納吉村渠〈俱在城東田資分灌〉馬家莊渠〈在城東南明鳯氏古溝年久圮塞 本朝雍正四年知州賈秉臣從山腰鑿石成渠滙復舊溝疏濬深通分十二節挨次引灌馬家莊等村田畝〉者吉村渠〈在城東北陀的掌鳩河〉
廣西府
江頭村河〈在城東北五里龍湫數處滙為河西流於神鳧島合西溪入矣邦池引溉多利〉西瀘河〈在城西三里一名西溪源出阿盧山洞流灌城西環抱城南與東溪合下流入矣邦池〉竜甸海〈在城東南一名矣邦池周三十餘里受郡治諸水滙為巨澤有尾閭從石竅洩出南入盤江然易闉塞一失疏導則東郭平原便受水患〉龍泉〈在城西三里瀘源洞有東西二泉流入矣邦池民資灌溉〉廣利壩〈在城東七里明萬歴間知府張光宇築〉永恵壩〈在城西三里明萬歴二十一年知府陳忠築開東西兩河建閘蓄洩灌田千頃天啟間知府髙梁楷易石増修後山水衝㫁西河梁楷復砌石架木以渡其利不廢東河日久塌圯 本朝康熙三年知府萬𥙿祚重修〉雨竜壩〈在城西三十里明知府辜用琥築〉矣厦壩〈在城西六十里〉興集壩〈在城西六十里〉寜黒勒壩〈在城西北三十里〉擺勒壩〈在城西北三十里〉魚勒黒壩〈在城北四十里以上俱 本朝康熙初築均利灌溉〉師宗州 大河口〈在城東十里滙通元落竜水流入羅平州引溉資之〉通元洞泉〈在城西北一里紆遶城南灌溉東入大河〉落竜洞〈在城南流入大河〉大河口壩〈在城東十里〉白霧沙壩〈在城東十五里〉洋舊壩〈在城南三十五里〉額勒哨壩〈在城南四十里〉西壩〈在城西一里〉小阿堵壩〈在城北十五里〉柳隄〈在南門外 本朝康熙間知州陳憻韓維一相繼修築障通元洞水使東流〉彌勒州 白馬河〈在城東五里納彌東西溪水合流南灌〉息宰河〈在城南九十里構甸壩龍泉水自石罅中涌出流漾平川數十里上中五村田畝胥潤澤焉〉阿當河〈在城西十里源出阿當哨龍潭從山麓噴薄而出東經大樹村流灌近郭西北田畝百餘頃至彌西滙白馬河溉被之廣兹河為最〉山金河〈在城北二十里由蛇花口至彌東滙白馬河〉山湖〈在城西南四十里紅石崖流灌西郭田畝〉八甸溪〈在城北其源有三一出阿欲山一出舊村一出北傾山至州東合入盤江沿流分溉〉竹園村溝甸壩〈在城東南六十里明萬歴四十三年知府蕭以𥙿通判吳稼竳開渠置壩溉田五十餘里〉朱公壩〈在城南六十里甸頭界明州同朱召南築〉李公壩〈在城西二十里阿當村明萬歴間知州李啟築資灌田畝引入泮池〉丁家壩〈在城西南七十里十八寨東南鄉明萬歴間知府陳忠築今圯〉邱北 清水江〈在治西築堤滙流民資灌溉〉盤龍寺龍潭〈在治西潭水渟引灌甚溥東入清水江〉
廣南府
土黄河〈在城東二百六十里土富州界内其源出府境分水嶺合師宗州及粤西西隆州諸山之水滙聚成川自土黄起經西隆西林土富州土田州諸境過剝隘而至白色計七百餘里可以直達兩粤旁通黔楚舊因灘多水險舟楫難行 本朝雍正九年總督鄂爾泰於彚陳全滇水利疏内並請勘修十一年總督尹繼善巡撫張允随委原任貴州糧驛道王廷琬勘估董理分檄滇粤兩省委員領帑興修疏濬沙磧開鑿石灘全河水勢寛平舟行無阻通商便民而解運錢文等事俱資其利〉楠木溪〈在土州東三十里源出花架山迤邐東流其水冬夏常温近地田畝可資灌溉〉引流塘〈在城南闗旁濶數畝蓄水灌溉民資其利〉清渠塘〈在城北一里蓄水以資汲灌〉龍湫〈有二一出城西者馬一出城南冷水溝引以灌溉旱則禱雨〉
元江府
南淇河〈在城北十五里源出無量山及南北中寨諸山流入禮社江灌溉資之〉東溝〈在城東有五曰漫林曰呼遮曰河灣曰三家曰大茶庵〉南溝〈在城南有十四曰萬喇曰都峩曰萬鍾曰們島曰小燕曰都郎曰上乾磨曰下乾磨曰納整曰者戞曰龍潭曰阿薩曰南灑曰深溝〉西溝〈在城西有八曰新溝曰龍洞曰們湧曰達摩曰漫漾曰你疊曰們線曰們果〉北溝〈在城北有二曰安樂曰拔樂〉西北溝〈在城西北有五曰漫費曰紅土坡曰達探曰琳瑯曰麻沙樹以上諸溝随地引灌〉雙溝渠〈在城東二十里源出馬籠山一清一濁土人築堰江東田畝賴之〉仲夷渠〈在城西四十里分溉田畝東入禮社江明永樂年間開〉新平縣 煉莊河〈在城東九十里源出勝郎山後經羅吕鄉山麓灌溉煉莊田地原属河西後以道逺割歸縣轄〉洪本泉〈在城西一里流灌郊郭田為利甚漙〉登龍渠〈在城西北舊新化州禄庫鄉〉六婻塘 渺剌塘〈俱在舊州岏㟽鄉〉阿謝隄〈在城南三里大石壩壅水灌田東南利賴〉龍王廟隄〈在舊州歸召鄉明隆慶六年知州麥天惠築〉青龍坎〈在城北五里築大壩灌溉納起一帶〉邦那圩〈在舊州禄庫鄉〉
開化府
文山縣〈附郭〉 溝交河〈在城南十五里發源府西南大敎化過小天生橋繞府治右流至大溝交滙盤龍河沿流引灌〉儂人河〈在城北四十餘里源出期烏洞並王弄湯壩諸水滙流成河環抱府城三面以資灌溉〉盤龍河〈即儂人河下流以其遶城盤曲如龍故名下入天生橋〉期烏洞泉〈在城西安南里石峯獨立下有洞水淜湃而出夾澗穿流為儂河之源郊郭灌溉首資於此〉白魚洞泉〈在城西北一百里石洞中清泉徐流内産白魚水可灌田〉異龍潭〈在城南 本朝康熙七年經歴李鳯昌引流灌田民被其利〉岐渠〈在城西 本朝康熙十年知府劉訢開以灌田〉孔公隄〈在城西門外新街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知府孔毓珣以地多火災築隄蓄水預防其患〉
鎮沅府
蠻況河〈在城東五十里發源樹根坡與蠻貴由里二河環遶府治滋灌田疇歸於府東殷春橋深水臺合流出威逺〉新撫河〈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發源蒙化經定邊景東恩樂流入新撫里灌溉新撫向化安連明徳四里田畝復由那戞村東出普洱〉南祝河〈在城北五十里發源分水嶺滙黒龍潭茂慶河之水流入殷春橋過府治南山脚圍繞而西咸資灌溉〉石花溪〈在城東一百八十里源出石花山麓流而成溪四時不涸可資灌溉〉小龍池〈在城西三十里諸流㑹聚之所〉恩樂縣 魯馬河〈在城東七十里源出景東府哈𠽾嚕流入縣灌樂禮樂智等鄉田〉托寫河〈在城南源自府属分水嶺流入縣灌樂附鄉田〉浦麻河〈在城西北源自府境大弄河流入縣灌樂仁鄉田〉景東河〈在城北一名景來河源出景東經縣西北入鎮沅杉木江兩岸田畝皆資灌溉〉南堆小河〈在城東北源出者島山灌近郊田〉
威逺
青莊河〈在治南二十里源自抱母茂蠟兩水流入引灌田畝〉景谷河〈在治東南九十里源出景東〉
東川府
㑹澤縣〈附郭〉 壁谷江〈在城西南源出尋甸之果馬里車湖滙倘甸蒼溪之水合為一江流入金沙沿流資溉〉梅子樹河〈在城東南十里 本朝雍正七年知府羅得彦開引箐水從瓦窰至革舍門首㑹於中河約七里〉以濯河〈在城南夷語謂水交也源自待補㑹沙溪流至矣里頗資灌溉過納雄山峽前入金沙江〉矣里河〈在城西十里源出以濯山腹〉馬鞍山河〈在城西十里 本朝雍正七年知府羅得彦開從馬鞍山至五竜募約三里引矣里河水注龍潭合流出魯機村滙左河建閘蓄聚灌以扯田地九年知府崔乃鏞知縣祖承祐加濬寛深〉左河〈在城北一里源出馬五寨山溪由北門外以捨流入魚洞長二十里寛二三丈不等〉中河〈在城北五里源出襪膩山下流至水城長二十里寛二三丈不等〉右河〈在城北八里源出拖落村由馬厰流入魚洞長二十里寛三丈〉蔓海〈在城北舊名濯纓湖綿亙二十餘里不通河道夏秋雨水漲溢一望汪洋土人因呼為海春末盡涸僅作牧地 本朝雍正四年總督鄂爾泰巡視審度檄知府黄士傑新開左中右三河建築壩閘滙矣里河魚洞入金沙江墾作漸興〉東山泉〈在城東 本朝康熙間僧真一開東山水道引澗水入城資其灌溉〉龍潭〈在城西五里水自山腹中噴湧而出引灌左河〉石閘〈有二一在城西演武㕔前春夏水少引龍潭水約二里入左河啟閘灌溉以扯一帶田地一在城北水城北夏秋暴漲閉閘阻水不令旁溢以免小圍一帶淹沒之患〉木閘〈有四左右河各二蓄水備旱〉城東溝 城南溝 五龍募新溝〈在城南以上三溝皆資灌溉〉
昭通府
恩安縣〈附郭〉 擦拉河〈在城南二十里源出魯甸之黒山箐至城西擦拉橋受淄泥利濟二水達髙魯舊浦溪小烏蒙五那舖共八十餘里中多巨石横阻 本朝雍正十二年總督尹繼善巡撫張允随委迤東道黄士傑勘估給發帑金檄知府徐徳𥙿開鑿興修田疇滋溉舟楫通行均有利益〉利濟河〈在城西二里源出龍洞山自北繞城西南入擦拉河舊無閘壩難於積水兩岸田畝灌溉不敷 本朝雍正十二年總督尹繼善巡撫張允随委迤東道黄士傑勘估給發帑金檄知府徐徳𥙿建造石閘四座以資蓄洩〉八仙海〈在城東二十里源出龍洞山後遶鳯凰山隂入擦拉河先是荒煙蔓草夏秋積雨沮洳難耕 本朝雍正五年疏渠開墾漸有其利〉龍潭〈在城西四十里波羅曲山之麓澄澈不竭頗為民利〉西南濠〈在城外 本朝雍正十一年知府徐徳𥙿於城工竣後詳請發帑開修自西門起至南門達淄泥溝滙入鳯凰山前順流而下灌溉西南二門及戞補寨下元村一帶新墾田畝又從利濟河引水入城於西門二涵洞出水民田咸資蓄洩之利〉水塘壩〈在城東十里源出龍洞山灌水塘田三百餘畝南入淄泥溝〉新澤壩〈在城西二里引利濟河水入城瀦而為池亦名利濟又析為二溝分灌西南郭田城内外咸資其利〉豐樂壩〈在城西四十里源出豐樂村即鐵鍋寨灌本村田三百餘畝〉團山壩〈在城西四十里源出小龍潭引灌波羅曲團山田〉白坡壩〈在城西北三里分利濟河水灌白坡田〉淄泥溝〈在城東五里源出龍洞山東流折南繞鳯凰山前入擦拉河沿流引溉但中多淺窄漫流之處 本朝雍正十二年總督尹繼善巡撫張允随委迤東道黄士傑勘估給發帑金檄知府徐徳𥙿修濬寛深民資其利〉分濟溝〈在城西二里引利濟河水灌西南田千餘畝〉天梯溝〈在城西五里分利濟河水灌鳯凰門前田〉天梯二道溝〈在城西六里分利濟河水灌天梯田〉天梯三道溝〈在城西八里分利濟河水導入小天梯五六里分灌田地俱入擦拉河〉利濟池〈在城内西北隅〉鎮雄州 托洛河〈在城東五里〉苴蚪河〈在城南三十里〉沱治河〈在城西一里〉黄水河〈在城北九十里以上諸河疏渠建壩因地蓄洩分灌十里田地其在上東致和里者有七曰樂利溪曰木冲溝曰革斗溝曰紙槽溝曰響水溝曰長流堰曰陶壩在中東永豐里者有四曰天池渠曰小洛渠曰花浪溝曰法溪溝在下東向化里者有八曰龍舞溪曰叢樹渠曰廣濟溝曰崖桑溝曰雷陽溝曰花龍溝曰通泉堰曰蕃民堰在上南樂善里者有五曰花魚洞曰戞烏溝曰晉慮溝曰拖泥壩曰覩勒坪在下南靖逺里者有五曰龍灘渠曰果哈渠曰木黒溝曰魯布溝曰斑鳩溝在上西同風里者有三曰過花溪曰法着渠曰髙橋溝在中西歸仁里者有五曰法溪曰搆拖溪曰多戞渠曰達溪渠曰枝比溝在下西昇平里者有五曰小米溪曰蘇路渠曰法乃卧渠曰普得渠曰法革溝在上北迎恩里者有八曰法烏溪曰雄濶渠曰白哈渠曰古芒部溝曰阿木故溝曰鹽井溝曰胄甲溝曰柳溪溝在下北長慶里者有三曰迴龍溪曰麻柳溪曰花果溝〉
普洱府
東河〈在城東源出五里坡流經城北海南莊遶東而南入三岔河溥灌郭田〉南藴河〈在城東十里源出南藴箐由土鍋寨龍潭入三岔河資灌田畝〉三岔河〈在城南三里源出天筆山龍潭滙東西南藴金龍等河水南注追栗河合威逺小江猛撒河歸九龍江〉西河〈在城西源出慢令村龍潭蜿蜒奔瀉至城南入三岔河溉田百頃〉金龍河〈在城西三里又名水碓河源出天筆山之龍洞南入三岔河沿流汲灌〉掌乃龍潭〈在城南五里雙星山麓上有古木二不辨其名每年六月土人祀以白豕潭近河居民築堤蓄水渡以木梘溉田二百餘畝〉坤戞龍潭〈在城南十里土鍋寨石山下濶二丈深丈餘溉田百餘畝〉崑池龍潭〈在城東北五里潭廣一里 本朝康熙初年通判張館築堤瀦水溉田二百餘畝〉豐樂龍潭〈在城東北五里蕨蒟壩之左廣畝餘四時不竭引灌多利〉蕨蒟壩〈在城北五里〉小河村溝〈在城西南七里〉西城溝〈在城西門外〉龍潭溝〈在城西一里〉接官亭溝〈在城東北十里〉怕董溝〈在城東北十里〉攔虎壩溝〈在城東北二十里〉惠逺渠〈在城北十五里〉普濟渠〈在城北三十里與各溝塘同其灌溉〉三家塘〈在城西十五里〉昆安塘〈在城西六十里〉攸樂平湖〈在治南滙納衆流灌溉郊郭〉龍潭〈在治東北五里〉思茅 南澗〈在治〉
〈南灌溉郭田〉平塘〈在治南衆水所歸引灌田畝〉蓮花塘〈在治西北可資灌溉〉
大理府
太和縣〈附郭〉 西洱河〈在城東五里源出罷谷山至浪穹瀦為巨壑接寜湖合彌茨鳯羽二水出蒲陀崆又一源出鶴慶府觀音山河㑹蒲陀崆及鄧川之彌苴佉江俱南注上洱池至府東名西洱河納㸃蒼十八溪水周圍三百餘里由天生橋石穴中洩為合江舖河遶蒼山後歴蒙化府界滙漾濞水以達蘭滄環河田畝繫於天生橋之通塞故水利莫急於斯〉合江舖河〈在城南三十里下闗河尾洱河水由此洩出兩岸髙巖削壁非人力能開鑿幸地低流急不能停滯昔人於清風橋外復開龍闗橋子河二道分洩大河之流定有三年五年大修之議明正徳間通判喻河疏濬有法至今徳之本朝順治八年康熙二十五年兩次興修先是開子河分流不過二百餘丈仍歸大河尾日久易淤又〉
〈有白雲橋葉家橋蒙趙河水横截海尾總滙於打魚村百餘丈内沙石衝激尤易壅塞每遇雨水泛溢宣洩不及濵海之太和賓趙田畝多被淹沒而鄧川距其上流水壅逆灌其患尤倍雍正四年同知佟世䕃詳請修濬自海尾波羅甸至天生橋一千五百八十八丈龍闗子河二百八十六丈小子河一百四十七丈悉已深通築壩修橋改白雲葉家二橋水尾駛入大河沙無停積〉麻黄澗〈在城西舊由敎場北入大馬渠今古道闉塞雨漲輒防横流〉三板閘〈在城東北中和峯馬蝗澗之水南注西城濠過獅子橋至干家村後分五分之一灌溉干家車邑諸村餘至城東北角建閘蓄水又分為二一北灌柴村正甸一南灌夜夢得及柴村之南瓦村之北諸甸餘則接濟大馬渠之不足旱澇均獲其利 本朝康熙三十年知縣張泰交重修〉十里溝 鶴橋溝〈俱在城南二水最大嵗宜加濬〉四里溝 塔橋溝 上陽溝 灣橋溝 喜洲溝 峩崀溝 周城溝〈自北門至周城凡六十餘里之田盡賴七溝灌溉然暴漲横流所經易淤而峩崀周城為甚當時加浚治〉穿城三渠〈北曰大馬中曰衛前南曰白塔三渠皆引蒼山溪水穿城東出灌溉郭田兼禦火災〉禦患隄〈即城西濠明𢎞治時大水入城壊廬舍因築此堤禦之嵗加修治〉水缺〈在城西天臺寺前明𢎞治間玊溪水漲直射大紙房排西門而入正徳間大紙房復被淹沒後於缺處塞以大石患始止嵗宜隄防〉趙州 大河〈在城南一名波羅江源出定西嶺三子龍水至赤佛山後黒龍潭環州治流入洱河灌溉通州軍民田地其利甚溥嵗久堤圯 本朝雍正六年知州徐樹閎修濬〉西河〈在城南彌渡之西即毘雌江源有五合而成河分灌平定里蒙洱景三衛及本州軍民田〉下比齊河〈在城南一百五十里源出天目山南北兩澗北有龍泉行十里許交流三岔河東入赤水江南流十五里灌溉三里田地北流八里灌溉兩里田地其利甚溥但暴漲難防堤埂易決 本朝雍正六年知州徐樹閎分界修築〉定西嶺箐水〈在城南四十里由箐底南流橋頭哨分灌白崖川前所營柳邑村紅土倉觀音村曽家營羅家營軍民田〉城西冲水〈在城西即髙五水塘也灌溉本冲田地一從西城角流入南濠一流入西城循至州左灌溉舖田又自天階橋下流入雙水洞灌溉大定里一帶田園〉三天橋水〈在城北上天橋水自東門壩流入鎻水閣外中天橋水亦自東門壩流入老邵園一帶下天橋水自梁王壩流入新村一帶灌溉甚溥〉甘泉〈有二俱在城南六十里距白崖五里二泉相去一里一在仙女莊之東 本朝雍正七年閏七月忽從平地迸出一泉圍圓尺許甘冽異常西流而下至仙女莊上村分為三一北入仙女莊上村約二里一南入仙女莊下村約十餘里一西流分繞森家莊宋家營亦十餘里同歸大河村民拓為巨塘開溝分灌趙州田五六百畝雲南縣田四百餘畝一在蝦蟆山脚下舊有泉穴涸已百年雍正七年閏七月離古穴五六丈許從地迸出一泉湧沸如珠村民開掘圍圓丈許九月泉左十數步又迸出泉眼二滙入珠泉其味清冽分為二夾大路西行約半里路左一道又分而為二一南流入小東村計二里至髙地一西南流入沙溝村約三里餘由白馬廟河入大河路右一道西流入大東村計一里許至深箐共灌趙州属沙溝村大東村田三百餘畝雲南縣属小東村田六百餘畝趙州知州徐樹閎雲南縣知縣王璐修築塘壩總督鄂爾泰巡撫沈廷正㑹 題建祠立碑〉東晉湖閘〈在城東北十里環龍山下水出九股明洪武初知州潘大武建閘蓄聚成湖灌溉上下草甸紅山千户營犁頭灣石鼻頭華營斑莊七村田地定議立石於湖中榖盡閉閘湖外麥盡啟閘〉牧棕村溝〈在城南灌溉本村及敬天甘陀富樂東山等村田地明萬歴年間民以爭水互訟水利道㫁定放水次序俾民世守均享其利〉天池〈在城東龍伯山上四時不涸下有石穴出水灌田〉雙塘〈在城東十八里明洪武初民以磚甃堤利甚溥嵗久崩潰嘉靖間分巡副使安如山嵗令瀕海人家量畝出力修築其利遂永〉甘陶水塘〈在城東南舊有隄防其利為豪右所専明知州潘大武議夾石為渠穿孔分水其利始均〉城西隄〈在城西三耳山〉巧邑水倉〈在城南百二十里灌溉本里田四山環抱水聚塘心〉雲南縣 香果城海〈在城東下壩原係雷鳴旱田 本朝雍正八年知縣王璐率民買田三十一畝五分開為巨塘由東中溝引龍泉水蓄灌二村田畝歸於青海〉青龍海〈在城南十五里納寳泉壩水三分之一灌東南十五村田嵗久淤塞 本朝雍正八年知縣王璐浚治流通〉寳泉山泉〈在城西北二十里水從石穴中噴出有二口㑹各澗溪及馬蝗箐三眼井五福山諸水南流至九峯山下茨平村前築壩建閘旱則蓄灌田畝澇則洩入溪溝〉水磨坪龍潭 芭蕉衝龍潭〈俱在城西南流經趙州蒙化境舊設三壩分灌上中壩属雲南縣趙州下壩属蒙化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趙州民與蒙化民爭控水利同知蔣旭詳議按日分定有碑記〉龍洞〈在城東五十里疊嶂層巒中涵巨津饒灌溉之利〉段家壩〈在城東南二十五里白塔村東接鏡湖石晉時段思平所築青龍品甸之水合流而南出板橋至此築壩渟蓄以出煉厰自西而南而北以灌雲南驛前平陸田明成化間黔國公沐琮檄都指揮馬鍄重修〉新興壩〈在城南山下明嘉靖間知縣宋希文築周八里〉寳泉壩〈在城北五里即山壩石閘三道三分寳泉之水一入溪溝同九子龍水下溉彌渡一繞城南分數渠灌近城西南諸田入青龍海一繞城北瀦貯於品甸灣明景泰間分巡副使周鑑叅政趙雍崇禎間兵備道何閎中相繼重修久復淤圯 本朝雍正八年知縣王璐加修〉蓮花曲堰〈在城東四十里即蓮花渠灌溉亦多〉周官些陂〈在城東北十五里周十五里亦名海受山箐之水蓄灌雷鳴田畝嵗久堙塞 本朝雍正八年知縣王璐修濬〉溪溝〈在城西三里通接寳泉壩之水〉荒田陂渠〈在雲南驛前平衍千頃久缺水利明嘉靖間右叅政石簡劉伯耀相繼修舉今廢〉鄧川州羅陋河〈在城東羊塘里界發於温水達金沙江〉西湖〈在城北瀲灧瀠洄田疇環繞流入羅時江〉龍馬泉〈在城南龍首闗北麓水湧灌多〉豐泉〈在城西一名熊澗相傳水多則年豐故名〉大澗塲泉〈在城北灌一方田〉南詔潭〈在城西二十里濶十餘畝三山環峙萬木隂森旱禱輒應〉芭蕉龍潭〈在城西大樓橋界旱禱最靈州人頌為濟旱龍潭〉羅甸渠〈在城東源出東山引溉近渠田畝〉綠玉池〈在城北鍾山之下水色瑩碧引入羅時江〉彌苴佉江隄〈在州前平川受鶴慶劍川浪穹鳯羽諸水自下山口以迄江尾綿亙四十五里流入洱河兩岸築隄髙二丈寛四丈堤東開涵洞十二西開涵洞十六閘水入溝各灌二十餘村誠為兩川大利但河髙田低夏秋暴漲横流潰決為患舊例於春初按糧募夫挑淤培埂 本朝雍正八年知州施震博諮詳審於下山口東子河内開一閘口由大凹出東川歴青索㑹於洱河以分水勢於大樓橋西子河内開一閘口由楊柳村綠玉池出鷄鳴村城西至西湖歴三道橋龍橋兆邑以入洱河又於青索子河内開下閘一口以殺大河之流每年仍於春初濬築設役巡查啟閉〉大水長隄〈在城南舊以水磨在堤南致秋潦為害明嘉靖間兵備副使姜龍令移水磨隄北又修築舊隄二百餘丈水因南趨不復為害〉羅時江隄〈在城西三道橋界唐時羅時兄弟導綠玉池西湖之水以歸洱河明天啟間知州周之相另開河尾一道導水南行過玉案山注彌苴以入洱河東南田畝賴之〉横江隄〈在州後大邑新生上登三里州西之田賴之明永樂間同知李福築正徳間署州祁倫修〉廟後隄〈在城北二十里舊州城隍廟後二澗合流時有水患明嘉靖間副使姜龍築堤百丈嵗宜加修〉上下登隄〈在舊州西北一里灌溉上下登村每秋漲多没田廬明正徳間郡人楊南金倡築石堤其患始息〉圓井隄〈在舊州北麓副使姜龍築堤百丈引泉水以溉〉浪穹縣 寜河〈在城東源出罷谷山為洱河之源并山溪水瀦而為河周數十里中隔九氣臺一堤由三江口出蒲陀崆〉彌茨河〈在城東北源出觀音山流三十里至縣引灌三營新村髙田尾出三江口〉羅鳯溪〈在城北八里源出凝雲山下流廣灌多入寜河〉九龍泉〈在城東二十里佛光山下泉有九俱自石竅中湧出引以資溉〉三水陂〈在城東八里曰通濟橋在城東南三里曰通寜橋在城南四里曰南江橋水漫溢淤沒軍民田地三百餘畝明嘉靖壬寅年濬導〉東原溝〈在城東十里自大營河分而西流南經大營江幹二村灌平原一帶田地〉安民溝〈在城南山水皮向無溝洫明正徳間知縣杜翺自南橋開溝引水四達灌溉〉山闗溝〈在城南明嘉靖間知縣陳儒開引鳯羽河水自山闗核桃澗灌溉城南萬歴間邑人楊峩修同知李先芬重修〉大波渠〈在城東大波堅村向無水明萬歴間知縣王鍈作渠引大營河水灌之自此霑足〉三江口渠〈在城東南九里寜河鳯羽三營之水由此洩入鄧川先是鳯羽水勢駛疾沙石横衝以致寜水逆灌又黒白二澗水沙石随流堵塞蒲陀崆口率多水患但崆口下至鄧川低十餘丈上流疏通自可暢行明嘉靖初西澗泛溢淹沒民田竟成大湖其糧攤入里甲議者謂宜導三營鳯羽二水盡入寜河合出一口髙築堤岸俾無左右衝激之患萬歴間署篆永昌同知李先芬廣諮審度先於橋下村開子河一道出煉城以殺鳯羽之勢於周里營開子河一道入郭家湖又開大堂神前子河一道接湖水遶山麓而下以分三營水勢復於黒漢澗砌堤障水循山而流挑濬蒲陀拖木江心沙石田始無患久復淤塞 本朝雍正四年知縣張坦於煉城村南另開子河一道建閘禦漲以殺鳯羽之水鑿去抱木厰阻水巨石河水得以順流雍正八年總督鄂爾泰復檄知縣吴士信加工修濬自鄭家莊至鄧川界十里増築長堤四十餘丈加髙三江小堤數尺置木櫃五十盛石截沙水流無壅湖田多利〉白漢新渠〈在城東南十五里水舊沿山直下蒲陀崆沙石随流淤塞江口 本朝康熙三十一年通判黄元治另開一渠導白漢厰之水逆折而北至平川中開一口并引煉城村之積水入新渠歸蒲陀然後煉城之田得耕繼而白漢澗後山崩塌砂塞水尾知縣張坦建立水閘𨔛年加増使沙土過閘即止河無堙淤之患〉山根渠〈在城南七里久淤〉溪登渠〈在城西十里源出溪登村下水源頗盛向係頭村開引灌濟明嘉靖間知縣李南橋另作新溝引溪登下長澗之水灌溉城北一帶田園又引猢猻澗之水亦注城北明萬歴間邑民爭水知縣王鍈定議將猢猻澗水分而為三城北一分城南二分〉紅山渠〈在城東北十二里名三營川〉賓川州 納六河〈在城北五里北行九十里合竹泉横溪諸水入金沙江以其納六溪之水故名又界為三區上區水微下區地卑流不及逺惟中區水大東南灌水沽堤等七村東北灌周官營等十三村水口建閘有水利碑按糧定時以次輪溉冬春水涸至三月播種之初官為致祭水從麓出頃刻盈科最為靈異〉六溪〈在城東五里曰鍾良源出鍾英谷之青龍湫在城西二十五里曰通洱即洱海伏流出賓居大王廟下曰赤龍即賔居三家村黒樹龍潭在城西三十里曰銀溪源出官坡自山磵中奔放而行其地多石水勢衝激甚駛在城西四十餘里曰石寳源出炎凉嶺在城西北五十里曰寒玊源出崆峒山下〉豐樂溪〈在城西北一百里源出雞足山麓南流經煉洞甸頭甸尾明嘉靖間知州朱官作諸渠荒土皆為耕地東流經牛井川亦入納六河東北注金沙江故合六溪而名七溪〉三潭〈一曰乾龍在乾海子一曰紅雀在龜山一曰火龍在雞足山石鍾寺側均資灌溉〉烏龍壩〈在城西五十里源出烏龍山頂其流不大居民作壩瀦灌近田〉萂村壩〈在城西七十里源出冷水箐及山磵中居民瀦之以資灌溉〉梁王壩〈在城北團山下明天啟間知州楊雲起重修〉上滄渠〈在城西六十里周十里瀕河之田為清明洞白蕩坪用水車輓水逆灌下注為下滄三家村干古之田皆資以為利〉新渠〈在城北十里龜山之東〉石爸山龍泉〈在城北四十里周能村之義交川水從深箐中出源逺流長資灌甚廣〉大塲曲隄〈在城西百一十里舊有陂池瀦之備旱往者豪右利陂底土肥可田㫁水别流陂外之田半為廢壤明嘉靖間知州朱官改水築堤而復之嵗乃收故又名濟民堤〉金龍湫〈在城西百餘里洱海東岸潭水深靚禱雨輒應〉雲龍州 沘江〈在城東源出老君山經順盪井名順江納諸溪澗環繞雒馬歴州境三百餘里入瀾滄江兩岸之田資以灌溉〉雒馬河〈在城東二里從十八寨下注沘江灌箐門口田〉帶河〈在城東七十里自蘭州來經十二闗里羅甲村過箭桿塲入永平縣界灌箭桿里田〉清朗河〈在城北源出清朗山灌師井里田〉崇山溪〈在城西十三里舊州南灌梭羅甸田〉膏魚溪〈在舊州南灌湯溝田〉骨巒溪〈在舊州南灌古吉田〉蛾眉溪〈在舊州南灌湯鄧田〉丹戞溪〈在舊州北灌下塢田地千畝〉北岡溪〈在舊州北灌上下北岡田〉松牧溪〈在舊州北灌松牧村田〉崇麓溪〈仕舊州北灌北寨田〉青龍潭〈在城東八十五里箭桿塲〉龍潭〈在城西一里徳龍山巔潭濶二十餘丈歴冬夏不溢不涸禱而有應〉天池〈在城西北山頂一名髙海子渟十里灌白漢登暑塲田茭蒲茂密居人資以為利〉
楚雄府
楚雄縣〈附郭〉 席草湖〈在城東十里周五里引灌資之〉曲甸湖〈在城東北三十里川原平濶漁者利之兼資灌溉〉𢷬練溪〈在城西三里流泉三疊清冷如鏡引灌郊原〉鳯泉〈在城東慈烏山麓四時不竭〉龍泉〈在城南雁塔山下水澄潔應月而潮〉東清壩〈在東門外引鳯泉水〉梁王壩〈在城東三十五里元梁王所築明𢎞治十三年重修〉跨苴壩〈在城南四十里〉大琶壩〈在城南五十里〉五排壩〈在城西四十五里〉曲甸壩〈在城北三十里 本朝康熙十年同知吳閭應重修〉小壩〈在城東南北各九西十堵積河水以時蓄洩〉城南堰〈在城南三里灌田千餘畝〉鎮南州 清水河〈在城東十五里源出茤蕨厰龍潭南入白龍河〉白龍河〈在城南即苴水也一名虹江源出州西北苴力舖流灌州境東南滙於府治大河〉龍潭〈有四一在城南三十五里力戈村水出髙山溉田甚廣一在城南二百里阿雄鄉之七村潭深不可測南流一里入七村河僅溉山田一在城西北十五里水出見性山隈溉田千畝每嵗二月官民祠祭一在城西北三十里雙甸村〉天城河壩〈在城東三十里溉民堡田〉河洞壩〈有二在城南十五里溉軍民田〉索厰壩〈在城西二十里溉上下二村田千餘畝〉兩旗壩〈在城北五里溉金珠河麥地坪古城壩一帶田地〉千家壩〈在城北源出北山龍王廟及岔河茤蕨厰等泉兩崖壁立泉源不竭㑹流箐口山勢逼合儼如門闕基址天成蓄水成堰可灌田數十里明嘉靖二十七年知州張定泉建有石壩日久頹圯 本朝雍正八年總督鄂爾泰檄知州金鑑重建壩閘疏通渠路〉小壩〈十曰官莊曰大醫曰古矣達曰白土城曰姚冲曰大谷堆曰木瓜村曰五莊梅曰苗村曰雙甸灌溉同之〉南堰〈在城南〉西堰〈在城西〉東堡塘〈在城東三里溉張合屯土城一帶軍民田〉南安州 妥稍河〈在城西四十里流經府境東滙沙甸河達易門縣界入元江兩岸田畝沿流引溉〉白沙泉〈在城東三里泉水湧溢灌溉多利每嵗首祀之〉黒龍潭〈在城東七里〉白沙泉壩〈在城東一里〉福興寺壩〈在城東二里〉烏竜寺壩〈在城東五里〉草打喇河壩〈在城東八里〉紫石冲壩〈在城東南十里〉上邑村壩〈在城南二里〉力摩村壩〈在城南十里〉下邑村壩〈在城西南三里〉西門外壩〈在城西一里〉回子村壩〈在城西一里〉橋邊壩〈在城西二里〉溪木崩壩〈在城西二里〉紅土坡壩〈在城西二里〉回子路壩〈在城西二里〉阿力村壩〈在城西三里〉羊舊村壩〈在城北三里〉蘇家屯大小壩〈在城北四里〉密康郎箐壩〈在城東北十里〉定逺縣 清水河〈在城東二十里又東六十里有苴苗河又東七十里有青塲河南二十里有木土竜河西十五里有紫甸河東北三十里有大基河凢六河皆支流灌溉通縣田畝北出㑹於龍川江〉清風壩〈在城東南十里〉冷家壩〈在城南三里〉烏鴉壩〈在城北五里〉梁王壩〈在城北七里〉龍馬池〈在城西南二里〉黄蓮塘〈在城東三里〉飲馬塘〈在城南二里〉萬斛塘〈在城南四里〉金鷄塘〈在城西七里〉賈溪塘〈在城北五里〉廣通縣 羅苴甸河〈在城南五十里四山周環一水東注引灌利之入龍川江〉立龍河〈在城西一里源出馬鞍山流至孤山繞溉西郭入元江〉雕龍河〈在城東北十里源出阿納香山先年土主薄段時可開渠引水至縣前灌田入龍川江〉蒙七塔溪〈在城東二十里流繞縣治㑹於大河〉福山泉〈在城北八十里舊名乾海資四圍皆山苦無水道 本朝雍正十二年知縣楊登捐資鑿通山腹七十丈引五里外福徳山腰之水入硐暢流沿途皆開溝塹直達乾海資灌田二千餘畝詳請勒石易今名巡撫張允随有記〉馬家壩〈在城東四里灌溉李家屯田畝〉捨資官壩〈在城東五十里灌溉捨資田畝〉李家壩〈在城南一里灌溉李家屯田畝〉土官壩〈在城南二里灌溉西門外一帶田畝〉甸心壩〈在城南三里灌溉白土凹一帶田畝〉山旗壩〈在城南四里灌溉山旗屯田畝〉蘇公壩〈在城南五里灌溉三塲舊田畝〉梅家壩〈在城南六里灌溉雀哺田畝〉董家壩〈在城南七里灌溉范旗屯甸心田畝〉趙家壩〈在城南八里灌溉范旗屯一帶田畝〉郭家壩〈在城南九里灌溉雀哺屯一帶田畝〉羅家壩〈在城南十里灌溉瓦窰冲一帶田畝〉石頭壩〈在城西二里灌溉張家灣田畝〉金家壩〈在城西三里灌溉南屯田畝〉西屯壩〈在城西五里灌溉西堡屯田畝〉𥔲嘉 果羅泉〈在治西四里分灌田畝〉黒鹽井 龍門溪〈在治北深濶為一方巨浸昔多水患建塔鎮焉〉琅鹽井 龍潭〈有二俱在治南筆架山麓流巨者名曰大龍水澄皎潔禱雨輒應因名靈泉小龍潭在大龍東出水稍遜相距里許皆利潤田疇四時不涸〉
姚安府
姚州〈附郭〉 香水河〈在城北源出黎武村觀音塘頗資引既流注大姚河〉連水〈在城西二十里源出鎮南州之木盤山經府西之連塲西七十里灌溉郊原入大姚河〉白馬泉〈在城東白馬山谷兩泉湧沸東山曰黄龍白塔山曰大康郎溉田甚廣〉烏魯淜〈在城東十里廣五十六畝〉蜻蛉河淜〈在城西南四十里源出三窠山流至府南瀦為大石淜廣四百餘畝分為東洶溪西洶溪引溉郊郭田地繞府而北趨大姚河入金沙江明萬歴間知府周希尹浚治築堤甃東西二閘〉陽派河淜〈在城西十五里源出金秀山下廣二百三十三畝築壩蓄洩過西洶溪㑹於蜻蛉河〉當波院淜〈在城西十五里廣十二畝〉長夀淜〈在城西北五里廣六十三畝〉地角淜〈在城北十里廣一百一十畝〉香索嶺淜〈在城北十里廣三十四畝〉赤額坪淜〈在城北十里廣四十五畝〉摩苴邑淜〈在城北十里廣五十四畝〉黒壩淜〈在城北十五里廣十畝〉搭鏡淜〈在城北二十里廣一百一十二畝〉小邑淜〈在城北二十五里廣二百一十四畝〉地摩淜〈在城東北廣一百九十三畝〉伍舍邑淜〈在城東北三里明知府周希尹開〉黄連箐壩〈在城東南九里〉石峽口壩〈在城南二十五里〉右所衝壩〈在城西南六里廣二十七畝以上淜壩均資灌溉〉大姚縣 大姚河〈在城南一里土橋河與姚州蜻蛉河之水合流經縣東書案山下又東合龍蛟江之水東入金沙江沿河資灌甚廣〉土橋河〈在城南十五里源自姚州香水河流入縣境灌溉東合大姚河入金沙江〉三窠泉〈在城北十里可引溉〉麽些泉〈在城北二十里四時不竭可以備旱〉新壩閘〈在城東二里〉上閘〈在城東二里明𢎞治間築〉下閘〈在城東三里明𢎞治間築〉趙家閘〈在城東南三里〉晏公閘 土橋閘〈俱在城東南五里〉金家閘〈在城南一里〉冷水閘〈在城西門外〉白塔閘〈在城西三里〉葉家閘〈在城北十里〉楊家閘〈在城北二十五里〉白鹽井 觀音山箐水〈在治東南合姚州之香水河流入金沙江〉
永昌府
保山縣〈附郭〉 上水河 下水河〈俱在城内西南源出九隆山及寳葢山合流入城穿委巷出昇陽門達東河〉坪市河〈在城南源有二一出甸頭一出石甸寨合流經施甸司西又南合蒲縹寨澗水經新柵山口陡崖飛下入潞江沿流引溉〉沙河〈在城南七里九隆法寳二山崖間源發北衝交椅山及大雪山初二水合流循山而下入諸葛堰達於東河水勢盈涸無常郡人未知所自明嘉靖二十九年兵備副使郭春震募土人溯流始得其源〉施甸河〈在城南一百里源出姚闗由大石橋至老鄧橋引灌田畝入潞江〉蒲縹河〈在城西南源出岡崖由雙橋永寨石木河象鼻山分溉田畝入潞江〉西河〈在城西四十里源出北衝山箐流經老營達於板橋河沿河皆設水車輓以灌田〉清水河〈在城北源有二一出北二十里阿隆村一出北十七里甘松坡二水合流東滙鳯溪南滙郎義河分流灌溉至城東南沙河諸水入峽口洞㐲流數里出為枯柯河入灣甸州界〉東河〈在城東北二十里源出易羅池流經郎義村又名郎義河合清水河南入峽口洞溉城東田萬餘畝内有打魚村田艱於逺溉又東西兩堰雨漲易於漫溢 本朝康熙五十四年知府費金吾由打魚村另開子河七百八十丈循田流入大河始無涸溢之患雍正八年知縣田榕重濬〉青華海〈在城東滙山澗諸流為池廣二十餘里涸則週遭皆田漲則成海〉甸尾海〈在城南三十里源出海子溝黒龍井青龍洞諸水滙焉堤周八百餘丈溉田數千畝〉噴珠泉〈在城西廣五丈可引溉〉仁夀泉〈在城西北保山象山兩崖間泉出山麓分三溝一由仁夀門入城汲灌防火東注荷池一由門外繞城東注青華海一由紙房北東注青華海溉田二千餘畝〉龍泉〈有二一在城北郎義村一在上叢村皆有灌溉之利〉青石泉〈在城北三里泉出青石山小坡俗呼為蒲蠻箐導經五福村敎塲屯紙房村山脚村分為四溝灌田數千畝〉金雞泉〈在城東北三十里金雞村泉出二池一温一凉灌田數百畝〉蓮花壩〈在城東安樂山西即玉泉也明正徳間副使汪標築〉紀廣壩〈在城南十里周三百五十丈灌田數千畝〉平安壩〈在城南四十里明正徳間兵備副使汪標築嘉靖間僉事安如山副使郭春震先後重修堤周一百六十丈厚八尺髙一丈灌田二千餘畝〉黄泥壩〈在城南石花堰南二里〉連三壩〈在城南石花堰北二里〉丁楊壩〈在城西南六十里源出水眼龍口堤周二百五十丈灌田數百畝〉阿鳯壩〈在城東北四十里源出天井山深谷中西流北繞達達營光尊寺入於西河灌田千頃〉沙河大堰〈在城南源出北衝由沙河流至衆安橋引溉田畝〉諸葛堰〈有三武侯所築俱在城南十里法寳山下曰大堰甃石為堤厚一丈二尺髙一丈周九百八十餘丈明成化間御史朱暟加築分水口為三灌田數千畝其東曰中堰源出九龍池三十六號水并沙河水蓄積為堰周三百三十七丈分水口為三灌田數千畝又東曰下堰周二百八十丈分水口為二灌田千餘畝〉石花堰〈在城南二十里源出山後響石洞堤周百一十五丈中為一纂灌田數千畝土人呼涵洞曰纂〉官市堰〈在城南四十五里源出青松山下滙龍井水為池經落龍村灌田千餘畝〉卧獅池〈在城南十五里卧獅山麓一名小龍井泉流不竭灌田數百畝〉易羅池〈在城西南九隆山下即龍王泉自地湧出凡九竇滙為大池可三十畝池口築石隄十餘里析為三溝分溉郊郭又名九龍渠明洪武間度田分水為四十一號上溝由龍潭流經郎義村滙於中溝壩嘉靖七年龍潭堤決知府董雍重修三十一年復決兵備副使郭春震甃以磚石中溝流經瓦礶村嵗久堙圯 本朝康熙初年知府王家相重修雍正八年知縣田榕繼修二溝溉田一萬二千六十畝〉龍井箐〈在城西北一里許泉出山麓經紙房屯社稷壇東流敎塲分為三溝溉田數千畝〉駱駝箐〈在城西北二里泉出山崖穴中一名石頭溝導分三溝灌田數千畝〉棲賢箐〈在城西北十里棲賢山之南泉自山箐中湧出北析西流灌田千餘畝〉石頭箐〈在城西北十里泉自石崖中出分二流一北一南溉田千餘畝〉銀鑛箐〈在城西北三十里水出山崖灌田數百畝〉騰越州瓦甸河〈在城北七藏甸源出界頭馬鹿塘經混沌河與白石江合入龍川江沿流引溉〉大
車湖〈在城南團坡下沿湖資以引灌〉龍泉〈在城西三十里源出打鷹山流於古矛山下溉州西田〉玊泉〈在城西玊泉寺下從平地石罅湧出味冽而可引灌〉侍郎壩〈在城西北五里明侍郎楊寜征麓川寓此築之民食其利故名〉半月池〈在城北七里周五十丈流入大盈江灌溉資之〉澄鏡池〈在城北二十五里源出干峩山一名清河周五百丈資以引灌〉龍王塘〈有三一在觀音寺一在大寛邑一在侍郎壩俱利灌溉〉永平縣 勝備江〈在城東百里源出大羅山流灌縣境東南田畝合九渡雙橋二河達於蒙化入碧溪江〉銀龍江〈在城北一名太平河有二源一出阿荒山一出羅木山合流而南受桃源花橋二水穿城以出灌溉郊郭經順寜入瀾滄江〉雙橋河〈在城東八十里源出上西里流經黄連堡東二里許滙諸澗水分溉田疇下流入勝備江〉曲洞河〈在城西南十里源出城西和邱山麓暗流入銀龍江〉花橋河〈在城西南三十里源出博南山下流入銀龍江〉桃源河〈在城西四里源出和邱山東流入銀龍江〉木里塲河〈在城北三里源出大卓盤山流至通津橋入銀龍江〉九渡河〈在城東北五十里源出横嶺山流入勝備江沿山繞流逺近資溉〉寳峯泉〈在城東四十里可引灌〉
鶴慶府
漾工江〈在城東五里又名漾弓河詳見山川濶十餘丈兩岸有隄居民於播種時作壩引溉 本朝雍正十一年知府姚應鶴因岸土浮鬆河身淤淺一遇水發田畝被淹詳請發帑修浚加深并培築舊隄疏通涵洞〉長康河〈在城南十里源出城西黒龍潭府南民田多資灌溉入漾工江〉落鍾河〈在城西南五里源出府朝霞山之龍湫截官道而東分灌郭田入漾工江〉石洱河〈在城西北十里源出石寨山滙白龍潭水為河入漾工江〉羅牧社海〈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觀音山西周迴八里引灌多利〉大水漾泉〈在城東九里一名大水潭水出東山麓周二百餘丈溉田甚漙入漾工江〉諸葛泉〈在城南一百四十里羅陋村泉分二流民利賴之〉白石漾泉〈在城東北十里〉龍潭〈凡有十五其流入漾工江者東曰水渼南曰黒龍西南曰龍寳曰吸鍾曰宣化西曰青龍曰西龍西北曰石墩曰香米曰北渼東北曰柳樹曰小柳塲曰赤土和流入金沙江者曰龍公又渟蓄極深者曰大龍亦名仙女井水自半子山下随地衍注民田資之〉小柳塲閘〈在城東北十五里引小柳塲泉明知府馬卿築三閘以分流又嘉靖間知府周集増築百尺〉靈濟渠〈在城東五里自麗江引流而下沿山開渠深七尺濶如之甃石為壩名曰新城髙丈許溉三閑和西登二村田畝明知府馬卿開〉温水河渠〈在城南十五里源出宣化山麓溉鶴𦏵孝亷前蒿三村田合三莊河入漾工江〉南供河渠〈在城南二十里一名銀河源出山神哨灌南甸諸田東入漾工江〉桃樹河渠〈在城南二十五里源出豸角山流入南山巖穴中引流資灌入漾工江〉青龍潭四渠〈在城西南隅東曰縈碧濶八尺南曰南利濶三尺五寸西曰北新濶三尺北曰采芹濶五尺盤石為閘計畝分流俱明知府馬卿築〉龍寳隄〈在城西七里龍寳潭下明知府馬卿築周四百餘丈并建石閘計畝分流〉西登泉隄〈在城東北三十五里泉出沛明同知張廷俊築堤束水灌西登四村田 本朝康熙五十年河汎閘圯土通判髙宏改溝築堤三閘十八村皆資其利〉劍川州易隄坪江〈在城南三十里灌溉南郭流入東湖〉大橋頭河〈在城東二里即合惠〉
〈江尾灌溉州廂東北田畝南入劒湖西南滙漾濞江〉桃江河〈在城西南二十五里源出老君山南灌溉栗坪上中下羊層流入湖尾河〉劍湖〈在城東南五里一名東湖古名羅魯周四十餘里源出麗江老君潭納闔境溪潭之水㑹西湖水南流為沙溪河分資灌溉又南合彌沙浪河流入浪穹縣界〉西湖〈在城南二里金華山麓夏秋水漲與東湖相連水涸民始播種〉劍湖尾〈在城南十五里 本朝康熙五十一年知州王世貴副將鄭繼寛合力疏濬自湖口下至上小甸五十六年重濬〉崖塲水〈在城西五里源出老君山流入劍湖灌溉郭田有壩蓄洩〉龍潭〈凡九曰老君曰易堤坪曰仙女煉曰隔渼曰建和曰白難陀俱流入劍湖曰花叢曰白龍曰青龍俱流㑹湖尾河大為阡陌之利〉温水潭〈有三一在河頭一在湖尾村一在沙溪甸頭其水微温灌溉沙溪中甸田〉海堰〈在城南濱湖豬圈塲西莊漢登等村田畝每被淹沒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知州張國卿沿湖築堤建閘始不為患〉小馬溝〈在城東自合惠江分流灌莊登下登城東北甸田〉龍淜溝〈在城北城廂之水由此而洩資灌東南甸田〉城北溝〈在城北自甸頭石菜江分流北甸〉石菜渠〈在城南源出老君山灌溉甚漙又有連漢墩甸和頭二塘蓄水分溉〉裕豐渠〈在城南引湖尾河水灌溉溪田河低渠髙艱於逺引郡人段詔倡於上流挑濬始得其利〉沙登渠〈在城西南引蕨市坪水灌沙登下橋二村田中為山阻 本朝雍正元年居民於山脊鑿石洞二十餘丈疏通資溉〉百節梘槽〈在城南小甸江塲渡下登三村舊無水源田畝多涸郡人金吾段暄買地開溝逺引易堤坪潭水作木梘三十四丈横跨大河渡灌三村為利甚溥〉
順寜府
順寜河〈在城東一里亦名東總河源出甸頭村山箐納桃源董永衢亨諸水利頼郊原流入雲州界為孟佑河〉甕桑河〈在城南一里源出南山與順寜河合流東注灌溉南郭〉洛甸河〈在城南三十五里源出中阿山入順寜河同其引灌〉西添河〈在城西北五十里源出喻甸都甕村灌本里田入瀾滄江〉 龍潭〈有二一在城東三十里山上五峯交峙水分二流一入甕沙小河一入阿度吾之黄草壩一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右甸達丙里又名滄江眼宋時有段百户築堤積水田資其利久廢〉天澤塘〈在城西北樂平山椒明天啟間土官猛寅開鑿注水周半里許〉龍湫〈在城南舊城之龍泉寺方一畝澄碧不竭可以引溉〉雲州 東橋河〈在城東五里源自順甸下合猛郎小猛麻二河水至州之小水村入瀾滄江〉孟佑河〈在城東由順寜河分流遶州之左西有南謬河合流於此入瀾滄江〉小猛麻河〈在城東六十里自大猛麻發源至煙撒村歸東橋河〉小龍河〈在城南一里出府南瓊岳山下與順甸合〉順甸河〈在城南三里又名南橋河河水迴環繞州沿流引溉下注東橋河歸瀾滄〉猛郎河〈在城北五十里自挨籮箐發源㑹温崩馬四河水至小蠻着村歸於東橋河〉龍馬潭〈在城東南一百里廣數畝漾濞江水清潭亦清江濁亦濁〉丙票壩〈在城南十五里南橋外〉玉池〈在城南一里周百畝聚府河水分灌田畝〉洪塘〈在城西五里鎮夷山下〉
永北府
清水河〈在城西五十里資灌甚廣〉板山河〈在城西北四十里資灌溉然多泛溢〉靈水河〈在城西北四十里雙靈寺下由習甸流入山孔穿出近屯馬軍等村灌溉田地〉沙河〈在城北五里一名大港子河饒灌溉〉大河〈在城東北三里灌溉四郊田畝〉程河〈在城南五十里資灌千餘畝下入金沙江〉程海〈在城南四十里周八十里中饒水族引溉多利〉草海〈在城西十五里之舊順州水有時漲涸漲則自山孔暗洩不知所出〉龍潭〈有三一在城内北隅一在城南一百二十里滿官山下一在城南一百四十里陶營山下均資灌溉〉黒龍潭〈在城東三里觀音箐水清而黝引溉資之〉大龍潭〈在城南一百四十里有泉百眼賴以灌田〉潢水潭〈在城西三刀山下〉九龍潭〈在城西北十五里近屯東山之下泉出九竅築堤障水為長溝分灌甚廣〉觀音箐壩〈在城東三里灌溉四郊及近屯田畝〉包家壩〈在城南八里又名馬家壩〉河草壩〈在城西三里金水蒼山下〉盟莊壩〈在城西三十五里〉長溝壩〈在城北三十里〉羊坪閘〈在城東二十里 本朝康熙間永寜府同知陳謨建知府朱光宗重修今圯〉海河閘〈明萬歴間建郡南有古河一道發源程海由清水驛三折而入金江灌溉田畝七十餘里後壅塞閘亦久圯 本朝康熙二十八年北勝州申竒猷重修年久復圮雍正十三年署府江嶠孫捐俸濬河建閘且詳定嵗修以垂永久〉麽些溝〈在城東五里自觀音箐分溝灌北山馬房田〉
麗江府
玉河〈源出城西北象山之麓數泉湧出滙流成河至雙石橋分為二一入八河一由白馬里刺縹里至東圓橋合清溪流入鶴慶為漾工江附郭髙田咸資灌溉〉中海〈在城西北十里瀦山谿之水以資灌溉周四里〉清溪〈在城東源有二一出城西北雪山一出城東東山至東圓里合流而南遶府治滙玉河滋灌附郭髙田流入鶴慶府〉龍潭〈有三一在城西南十里木保廣數十畝一在東和里北山之隈廣二十餘畝一在黄山東南麓廣四畝均資灌溉〉清源渠〈在城東源出東山流經府治以灌田畝〉
蒙化府
陽江〈在城西二里源出甸頭花判山諸澗納境内東西箐水南流至蒙舍城名陽江經永春橋又名羅邱厰河滙錦溪水東瀉定邊與迷川禮社繞鎮南合捨資禄豐諸水下入元江沿流雖可引溉但河低為利不溥〉定邊河〈在城東南一百里舊定邊縣南源出府境羅求塲流入縣境㑹環川窩接白崖之水自東北歴西南綿亘七十里合東湧河入趙州沿流資溉〉窩接河〈在舊縣南十里源出麻栗樹可資灌〉牟苴河〈在舊縣西十里名零川西南合定邊河灌溉資之〉菜園河〈在城南一里源出城東𢷬衣山之坳一噴湧神物憑焉流出成溪滙大小黄草壩之水至龍王廟經石龍山採花村蓮花村入於陽江岸多桃李又名錦溪亦資灌溉〉五道河〈在城南三里受巍寳鷄鳴玉屛三山之水合流至含春洞下為鳴珂水經梅雪嶺下為白塔河府南田疇咸資其利〉南澗右所河〈在城南源出羅邱厰㑹念六瓦車阿注等河至蒲蠻村引灌〉兩龍潭下壩〈詳見雲南縣〉東溪渠〈凡十六曰龍王廟曰五道河曰白塔曰敎塲曰繫馬樁灌溉附郭田畝曰馮廣曰南莊曰橋頭曰盟石曰舖邊曰雙橋灌溉甸中田畝曰甸中曰捉馬郎曰白地塲曰甸頭曰土主廟灌溉甸中及甸頭田畝〉西溪渠〈凡十二曰三古盤曰穵鐘衝曰小衝曰大衝曰烏保郎曰貝忙曰賴郎曰西葵曰天摩牙曰天耳山曰龍䕶寺曰麻姑衝灌溉西山麓附近田畝外有甸頭大圩巄𭖂大塘郭家塘淑人塘南莊塘團山塘舊志雖載其名今已久廢〉
景東府
大河〈在城東一名中川河源自蒙化之南澗流經府境納清水通華河溥灌郊原南東入鎮沅〉筧泉〈在城北舊衛城内舊無井泉明指揮袁賢始治竹筧引䝉樂山泉水入城鑿池瀦之上覆以亭民資其利〉龍潭〈在城北九十里嵗早禱雨有應〉水寨渠〈在城東十五里〉者孟渠〈在城南五十五里〉者干渠〈在城南七十五里以上三渠俱資灌溉〉
雲南通志卷十三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雲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雲南通志卷十四
積貯
為治之本在於重農足食之方莫先積穀古者耕九餘三有備無患雖遇歉歲民無饑色若臨時而圖補救則往往無及矣故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矧滇中山多田少舟楫不通不能望轉輸於他路未雨綢繆之計尤宜急焉
國家稽古定制郡縣貯穀常平每年存七糶三責成於有司行之久矣復厪
世宗憲皇帝睿慮酌行古社倉法春貸秋斂社立長副以主其事官無私焉可不謂法良意美矣乎惟良司牧實力奉行擇里社之誠信而亷幹者任之官不得藉稽察之名以恣侵漁豪右不得規收發之柄以滋蠧弊庻幾有贏無耗民食永資所謂有治法尤賴有治人也至歲徴本色任土作貢者已具田
賦兹不載志積貯
元世祖至元六年始立常平倉於路府豐年米賤官為増價糴之歉年米貴官為減價糶之立義倉於鄉社社置一倉以社長主之豐年每親丁納米五斗驅丁二斗無粟聽納雜色歉年就給社民 八年詔以和糴倉糧貯常平倉 二十三年詔以鐵課糴糧充常平倉
武宗至大二年詔府州縣設立常平倉以權穀價泰定帝泰定二年勅有司治義倉以救荒書頒州縣文宗天厯二年命所在置常平倉備荒
明洪武十八年令天下有司凡遇歲饑先發倉穀賑貸
然後具奏
正統五年令各處預備倉凡民人自願納米麥細糧一千石之上雜糧二千石之上請勅奬諭 六年詔預備倉民有饑窘即時驗實賑濟 七年令布政司凡預備倉糧給借饑民每米一石候有收之年折納稻穀二石五斗還官又令各府州縣變賣贓罰入官之物糴糧備賑
成化九年定吏典納米預備倉給賞格
𢎞治十年令以無礙官錢糴米貯預備倉 十八年令各府州縣贓罰贖罪等物折糴稻穀入預備倉
正徳二年令雲南撫按同三司掌印等官查勘各庫藏所積除軍前支用銀物外其餘堪以變賣及官地湖池等項可以召人佃種收租者儘數設法糴買米穀上倉專備賑濟又議准凡問刑衙門有例該納米者每石折穀一石五斗收貯各預備倉七年令人犯贖罪紙劄許折穀米上倉
嘉靖三年令各處撫按官督該司處置預備倉以積穀多少為考績殿最 四年令撫按官翻刋積穀備荒過事宜發所屬檢閲收過穀石實數并令於春季奏報 六年令撫按官督有司倣常平法積穀救荒 八年令各府州縣積穀備荒行義倉法令本土人民各二三十家約為一㑹每㑹共推家道殷實素有徳行一人為社首處事公平一人為社正㑹書算一人為社副每朔望一㑹分别等第上等之家出米四斗中等二斗下等一斗每斗加耗五合入倉上等者主之但遇荒年上户量貸豐年照數還倉下户酌量賑給不復還倉府州縣造册送撫按每年查算一次若虚即罰社首出一年之米 二十四年令罪人有力者納米入預備倉
萬厯五年令撫按酌定地方難易為積穀等差年終分别多寡定有司賞罰 八年令撫按奏報積穀實數并勅有司不許妄行苛罰
本朝順治十七年議准常平倉穀春夏出糶秋冬糴還平價生息務期便民如遇㐫荒即按數給散災户貧民有司實力奉行 十八年議准捐輸賑荒見任官員鄉紳願納米一千石或銀一千兩以上者加級納米一千石銀一千兩以下至米一百石銀一百兩以上者分别紀錄商民納米五十石銀五十兩者給匾旌奬納米一百石銀一百兩者給九品頂帶納數多者遞加職銜生員俊秀准納米入監讀書
康熙十八年令地方官整理常平倉每歲秋收勸諭官紳士民捐輸米穀照例議叙鄉村立社倉鎮店立義倉捐輸積貯公舉本鄉敦重善良之人管理出陳入新春月借貸秋收償還每石取息一斗年終州縣將數目呈詳上司報部管倉人儲穀繁多題明給頂帶榮身有官吏掊克者照侵欺正糧例處分有强派抑勒借端擾民者該督撫題叅治罪十九年令直省常平倉穀畱本地備賑義社倉
穀畱本村備賑永停協解外郡 二十一年令雲貴總督蔡毓榮於滇南酌定各款捐輸米十餘萬石分貯兩迤郡縣每歲出陳易新遇有征調本省額糧未敷則酌動以濟兵年饑則平糶以濟民更將事例定為銀米兼輸米以備積貯之需銀以供修城之用 二十五年巡撫王繼文奏准雲南孤貧口糧歲發常平倉捐穀賑恤 二十九年
上諭常平等倉積穀關係𦂳要見今某省實心奉行某省奉行不力着再行各該督撫確查具奏嗣後直省總督巡撫及司道府㕔州縣官員務宜確遵屢次諭㫖切實奉行如有仍前玩愒茍圖塞責漫無積貯者將該管官員總督巡撫一并從重治罪三十年定土司延誤公事者照流官罰俸例罰米備賑 三十一年
詔各該地方官勸諭百姓比户量力共相樂輸州縣官將捐助者姓名與米數註册其春夏乏食者貸與之至秋照數收入 四十五年覆准總督貝和諾以滇省舟楫不通常平倉積貯較之别省尤為𦂳要自康熙二十九年春季起至四十二年春季止通共捐過監生并各官捐納紀録穀三十二萬七千三百二十石自四十二年四月暫行停止令往陜西甘屬地方捐納迄今三年滇省赴甘屬捐納監生者止有六名彼此無益令雲南常平倉仍照例本省捐納
雍正二年
詔行便民社倉將常平倉捐輸穀石自雍正二年為始改為社倉仍令糧道專管彚造總册每於年終詳報
題達一次 三年
上以南北各省秋成大熟因
諭督撫轉飭所屬有司宜乗豐年力行社倉之法 十
一年
上諭各省州縣設立社倉原以便民濟用若遇應行借給之處該州縣官一面申詳上司一面即速舉行
雲南糧儲道
實貯各府州縣鹽井歴年社倉穀麥荍稗青稞共六萬九千九百九石四斗六升二合零
實貯各府州縣鹽井歴年捐納捐輸罰俸降罰學租捐買米穀麥荍稗豆共四十二萬八千六百三十八石二斗一合零
雲南府
實貯捐納穀一萬石 又存道款捐買米一千五百五十石
昆明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六千二十石九斗八升六合 捐納捐輸米穀一萬六千四百八十六石五斗七合又存道款捐買米三千四百五十石
富民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六百九十一石四斗六合 捐納捐輸穀四千三百二十八石八斗四升
宜良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千九百四十七石四斗八升捐納捐輸穀二千八百一十八石二升五合
羅次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四百六十三石七斗四升五合捐納捐輸穀五千一百九十四石九斗二升
晉寧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二千五百三十三石五斗 捐納捐輸穀六千二百石二斗四升
呈貢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七百八十七石四斗九升 捐納捐輸穀三千三百三十四石二斗八升
安寧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七百二十七石三斗七升 捐納捐輸穀三千七百四十一石一斗九合
禄豐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千二百九十五石六斗八升三合零 捐納捐輸穀四千四百六十八石一斗二升
昆陽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千七石九斗三升 捐納捐輸穀四千四百二十石二斗九升
易門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七百二十七石四斗八升 捐納捐輸穀四千五百九十一石六斗三升三合零
嵩明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千三百七十八石六斗 捐納捐輸穀五千八百三十八石一斗二升
曲靖府
實貯捐納捐輸穀荍六千九百一十九石五斗八升
南寧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五百七十四石九斗七升 捐納捐輸穀五百五十七石七斗三升
霑益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二百二十石四斗 捐納捐輸穀二千六百四十一石一斗一升五合
陸凉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二千三百四十四石五斗九升八合 捐納捐輸穀麥荍四千六十一石三斗一升
馬龍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百八十七石二斗 捐納捐輸穀三千九百一十石四斗六升二合
羅平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五百二十七石九斗五升五合零捐納捐輸穀米五千一百五十石七斗九升
尋甸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千一百一十五石一斗二升捐納捐輸穀四千一百七十九石九斗九升六合
平彞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六百九石三斗八升 捐輸穀五十二石一斗一升
宣威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二百四十石二斗四升一合零捐納穀二千七百五十石四斗五升五合
臨安府
實貯捐納捐輸穀五千一百七十九石七斗
建水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七百三十石五斗 捐納捐輸穀一千一十石一斗四升
石屏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四百六十三石五升五合 捐納捐輸穀四千六百三十五石九斗六升
阿迷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二千一百九十六石二斗四升捐納捐輸穀麥七千三百八石六斗一升三合
寧 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三百七十一石六斗七升五合捐納捐輸穀四千一百一十一石三斗九升
通海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五百一十五石 捐納捐輸穀四千七十八石一斗三升
河西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四百七十三石七斗三合零 捐納捐輸穀四千九十二石二斗九升
㠄峩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三百六十五石七斗八升 捐納捐輸穀四千二百二十四石八斗八升
䝉自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六百九十一石六斗四升九合四勺 捐納捐輸穀四千六百九十二石二斗
澂江府
河陽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千一百七十三石八斗九升捐納捐輸穀三千五百二十七石五升五合
江川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四百五十五石四斗九升二合捐納捐輸穀豆四千七十六石三斗九升
新興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荍一千九百八十九石八斗五升九合 捐納捐輸穀六千三百六十四石四斗
路南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千二十四石 捐納捐輸穀四千二百七十九石八斗六升
武定府
實貯捐納捐輸穀三千六百九十石三斗
和曲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三百九十石九斗五升 捐納捐輸穀稗四千三百七十一石一斗三升九合
元謀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千二百三十三石一斗二升捐納捐輸穀六千一百七十一石二斗二升
禄勸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三百八十三石六升八合零 捐納捐輸穀四千九百一十一石三斗三升
廣西府
實貯歴年社倉穀荍九百四石九斗六升 捐納捐輸米穀七千八百八十二石
師宗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荍五百七石七斗 捐納捐輸穀荍四千八百三十四石五斗九升
彌勒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八百四十九石六斗七升 捐納捐輸穀五千二十六石五斗六升五合
廣南府
實貯歴年社倉穀九百六十三石六升零 捐納捐輸穀八千一百八十二石六斗
廣南營
實貯歴年社倉穀四百三十五石四斗
元江府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千九百五十七石九斗六升捐納捐輸穀六千一百九十二石五斗二升五合
新平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二百四十四石九斗 捐納捐輸穀一千五百四石五斗九升
開化府
文山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千六百石五斗九升 捐納捐輸穀一萬二千一百六十五石六斗四升
鎮沅府
實貯歴年社倉穀二百五石四斗五升 捐輸穀荍二百六十五石
恩樂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百二十八石八斗 捐輸穀荍稗二百四十二石
威逺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百五十四石三斗九升
東川府
㑹澤縣
實貯捐納穀七千二百四十七石
普洱府
實貯歴年社倉穀九百七十六石四斗三升九合零捐輸罰俸米穀一千一百一十六石八斗五升
大理府
實貯捐納捐輸穀六千二百一十三石九斗
太和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九百三十五石九斗一升三合捐納捐輸穀六千四百二十石六斗二升
趙 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九百七十二石四斗 捐納捐輸穀六千七百五十石五斗六升
雲南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千六百五十四石一斗三升捐納捐輸穀六千九百一十四石三斗七升
鄧川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三百八十四石 捐納捐輸穀三千三百三十九石五斗四升
浪穹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四百三十五石三斗五升 捐納捐輸穀二千九百四十二石七斗二升
賓川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三百七十九石一斗五升 捐納捐輸穀六千八百五十五石五斗一升
雲龍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五百一十三石九斗八升 捐納捐輸穀四千三百七十五石八斗
楚雄府
實貯捐納穀七千四百四十石
楚雄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千六十石 捐納捐輸穀四千一百五十七石八斗五升
鎮南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六百一十五石 捐納捐輸義田租穀八千六十七石六斗四升二合零
南安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八百一石三斗六升六合 捐輸穀三百五十二石七斗九升二合零
定逺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九百石 捐納捐輸義田租穀一萬一千七百七十九石三升二合
廣通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三百七十三石九斗六升二合捐納捐輸穀六千一百六十九石九斗七升
黒鹽井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百四十二石三斗五升 捐輸穀一百六十四石
琅鹽井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百七十石九斗五升 捐輸穀一百二十四石六斗
姚安府
實貯捐納捐輸穀七千一百二十石
姚 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二千一百二十九石九升七合零捐納捐輸穀三千七百九十四石五斗二升
大姚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千三百九十五石八斗七升捐納捐輸穀四千八百五十八石五斗四升
白鹽井
實貯歴年社倉穀二百四十八石 捐輸穀三百二十三石
阿陋井
實貯歴年社倉穀六十八石 捐輸穀一百五十一石九斗
永昌府
實貯捐納穀二千二百四十石
保山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二千四百六十五石二斗九升八合 捐納捐輸穀一萬一千四百八十二石一斗九升
騰越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八百五十五石 捐納捐輸穀租二萬三千五百六石二斗九升
永平縣
實貯歴年社倉穀六百八十八石二斗九升 捐納捐輸穀五千一十七石五斗四升
鶴慶府
實貯歴年社倉穀四百六十四石一斗六升三合捐納捐輸穀麥豆六千六百二十一石二斗八升
劒川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稗二百六十八石 捐納捐輸穀稗三千三百七十七石二斗九升
維西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十一石七斗
中甸
實貯歴年社倉青稞四十一石五斗
維西營
實貯歴年社倉穀三石八斗
順寧府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千七百四十二石八斗八升四合零 捐納捐輸穀六千八十二石三斗六升
雲 州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千二十八石八斗 捐納捐輸穀四千二百五十五石三斗一升
永北府
實貯歴年社倉穀五百七十一石九斗 捐納捐輸穀九千四百八十一石九斗九升五合
十二關
實貯存倉罰俸京斗米九石一斗一升二合零
麗江府
實貯歴年社倉大小麥四百九十六石二斗 捐納罰俸米穀二千四百五十二石五斗
䝉化府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千三百五十石五斗二升 捐納捐輸米穀九千九百一十六石四斗九升六合
景東府
實貯歴年社倉穀一千八百六十五石五斗九升一合零 捐納捐輸義田租穀七千七百一十三石一斗四升
雲南通志卷十四
Template:SKQS readall starter雲南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16上Template:SKQS readall ender Template:SKQS readall starter雲南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16下Template:SKQS readall ender Template:SKQS readall starter雲南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17Template:SKQS readall ender Template:SKQS readall starter雲南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18上Template:SKQS readall ender Template:SKQS readall starter雲南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18下之01Template:SKQS readall ender Template:SKQS readall starter雲南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18下之02Template:SKQS readall ender Template:SKQS readall starter雲南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19Template:SKQS readall ender Template:SKQS readall starter雲南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20上Template:SKQS readall ender Template:SKQS readall starter雲南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20中Template:SKQS readall ender Template:SKQS readall starter雲南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20下Template:SKQS readall ender Template:SKQS readall starter雲南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21之01Template:SKQS readall ender Template:SKQS readall starter雲南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21之02Template:SKQS readall ender Template:SKQS readall starter雲南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22Template:SKQS readall ender Template:SKQS readall starter雲南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23Template:SKQS readall ender Template:SKQS readall starter雲南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24Template:SKQS readall ender Template:SKQS read all footerTemplate:PD-old
- ↑ 刊本作「猴」。
- ↑ 嘉慶江寧府志卷32葉11作「Template:?」,道光雲南通志稿卷124葉28作「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