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騎牛集/卷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一 騎牛先生文集
卷二
作者:李行
1872年
卷三

附錄

[编辑]

遺事摭錄

[编辑]

洪武十九年丙寅秋七月。遣典醫副正李行,大護軍陳汝義往于耽羅。時朝廷歲取耽羅馬貢於天朝。島夷屢叛。貢使不通。詔諭截嚴。擧國震惶。行奉旨往諭。鎭服殊俗。乃率星主高信傑子鳳禮以還。耽羅歸順始此。人服其經濟之器。麗史及麗綱目洪武二十一年十月。李行兼尙瑞尹,大司成,右副代言。李穡及我太祖及文達漢,安宗源。兼判尙瑞寺事。辛昌元年己巳。李行爲知申事。麗史恭讓元年十二月戊申。司宰副令尹會宗上疏請誅禑,昌。王歷門。諸宰相皆默然。我太祖獨曰。此事不易。旣以安置江陵。聞于朝廷。不可中變。且臣等在。禑雖欲爲亂。何憂哉。王曰。禑多殺無辜。宜其自及。命知申事李行下旨。遣政堂文學徐勻衡于江陵誅禑。藝文館大提學柳玽于江華誅昌。二年正月丙子。始開經筵。以沈德符及我太祖大王領經筵事。鄭夢周,鄭道傳知經筵事。金士衡,朴宜中同知經筵事。李行,成石瑢,閔開,李士渭參贊官。尹紹宗,李詹講讀官。禹洪得,韓尙敬檢討官。分四番進講。壬午。賜門下評理尹虎,柳曼殊。簽書密直禹洪壽。同知密直兪光祐。商議門下府事崔允沚。密直副使柳龍生。判慈惠府事鄭煕啓。慈惠府尹李恭靖大王。密直副使金仁贊。知申事李行。密直使姜淮伯。知密直尹師德等功臣號。李行固辭不受。仝上初。禑之移江陵也。尹虎,柳曼殊,禹洪壽,兪光祐等押行。又廢昌之日。崔允沚,柳龍生等守宮門。鄭煕啓,李恭靖大王,金仁贊,李行等守傳國寶。姜淮佰,尹師德封府庫。王論其功賞。李行辭不受。仝上恭讓王立。親祼太廟告卽位。將事之夕。有司請撤禑母神主。判門下事李穡曰。此事未保其終。姑徐之。左司議吳思忠,門下舍人趙璞等上疏論劾。命罷。其後臺諫又論穡。王欲與宰相議。知申事李行曰。臺諫之論。安知非功臣意耶。臺諫劾李行黨附座主。十一月甲子。罷知申事李行,右代言趙仁沃。庚午。流李行于淸州。三年春正月乙巳。以國大妃生日。宥禹仁烈,李仁敏,鄭煕啓,李崇仁,河崙,權近,尹師德,柳琰,盧贇,李行,元庠等皆許京外從便。仝上李穡嘗語人曰。昔晉元帝入繼大統。致堂胡氏以爲元帝姓牛。而冒續晉宗。東晉君臣。何以安之而不革也。必以胡羯交侵。江左微弱。若不憑依舊業。安能係屬人心。舍而創造。難易絶矣。此亦乘勢就事。不得已而爲之者也。穡於立辛氏。不敢有異議者亦此意也。臺諫論李穡,曹敏修罪。不報。交章復論。遂移穡于咸昌。臺諫又論穡及李琳。王欲與宰相議。知申事李行曰。臺諫之論。安知非功臣議耶。手書疏尾曰。依申以穡爲座主。令右代言趙仁沃代署名。臺諫劾李行黨附座主。專事蒙蔽。又劾仁沃侵官。王不得已皆罷之。我太祖及功臣七人上書。以爲臺諫論列。非臣等所知。人以此歸咎於臣等。禑,昌之黨。疾臣等造言興謗。臣等請避位弭謗。以保性命。遂皆杜門。大司憲成石璘聞之。亦上書辭職。臺諫論執愈堅。王素未信李穡謀亂。且禹洪壽。駙馬成範之父。故怒臺諫彈劾不已。不進膳。臺諫伏閤請命。王曰。琳,穡等皆已流竄。勿更論請。王以功臣等不視事。命出視事。九功臣詣闕拜謝。王召入內殿。賜酒慰之。乃出視事。臺諫以言不聽辭。皆左遷爲守令。流李行于淸州。後鞠李穡,李琳,禹仁烈,李仁敏,鄭煕啓,李崇仁,權近,李種學,李貴生等于淸州獄。忽雷雨大作。前川暴漲。毀城南門。直衝北門。城中水深丈餘。漂沒官舍民居殆盡。獄官蒼黃。攀樹木以免。故老謂自有州以來未有水災如此其甚。王以水災。下敎釋之。麗史牧隱傳

李穡歸長湍別業。王遣知申事李行賜酒敦諭。仝上夏四月癸酉。李行,趙仁沃並爲吏曹判書。判典客寺事。趙英珪殺侍中鄭夢周。李行上書極論英珪爲萬世凶人。麗史

六月己巳。李行,王康並爲藝文館提學。仝上

恭讓王時申元弼爲嬖幸臣。矯世子旨。憲司劾之。王命罷元弼職。旣而悔之。欲罪言者。知申事李行白世子諫止之。王不聽。左使鄭道傳又諫之。王怒梢解。麗史申元弼傳

恭讓王時。以藝文館提學李行爲大提學。兼知經筵事。時人謂之眞大提學云。麗史

元年壬申。策開國功臣三十九人。遣使命李行撰進敎諭文。李行謝病不製。趙英珪論竄行于平海。蓋自英珪殺鄭夢周後。李行常謂英珪萬世凶人。英珪以是銜之故也。朝野記事

當麗朝運訖之際。無汚淸聞者。騎牛子李行。故諡以文節。海東雜識

麗朝亦多偉人藎臣。而以斥佛敎崇聖道爲上極言者。惟鄭道傳,李行若而人云。全上

成桑谷石珚與騎牛子李公相善。公居城南。桑谷居山西。相距纔五里許。或杖屨相從。或以詩相酬唱。桑谷於園中搆小齋。名曰衛生堂。每聚家僮。曰以劑藥爲事。公嘗作詩云云。詩見上公嘗到堂。桑谷令恭度公烹茶於牕外。茶水溢。更添他水。公嘗之曰。此茶必添二生水。公能辨水味。以忠州達川水爲第一。漢江中之牛重水爲第二。俗離山之三陀水爲第三。達川蓋自金剛山出來者也。慵齋李宗準叢話平海越松亭。勝地也。李公行每於月夜。騎牛遊賞於松亭。及被謫。仍家白巖山下。號白巖。逍遙忘世。詩酒自娛。太宗以潛邸之好。屢召不起。卒諡文節。朝野記事

李行登第。官至大提學。以文章著稱于世。諡文節。號騎牛子。有集行世。輿地勝覽

李行登第。歷仕至大提學。贈左贊成。諡文節。號騎牛子。謫本郡。居白巖山下號白巖。以文章節義名於世。平海誌

騎牛子李公行。一號一可道人。謫居平海。又號白巖居士。曰必遊賞於越松亭。以詩酒自適。詳在權陽村騎牛說中世說。陽村與騎牛子出處不同。故說中只及其志尙之高。不及其自靖之義。此苛論也。按陽村集。永樂甲申。追識是說下曰。騎牛說余少時作云爾。則彼世人之苛論。固不須費辭分疏也。李公上疏斥佛法扶正學。又力辭禑,昌廢立時功臣之號。太宗再三召之。終不一起。其高風峻節可想。而嘗言牧隱,陽村長於文章。而短於經學。鄭道傳略有經濟之具。而全欠骨鯾之風云。後贈贊成。諡曰文節。有文集多可觀。海上謾錄李行字周道。驪州人。號騎牛子。又號一可道人。恭愍王時登第。官至大提學。以文章名節著稱于世。諡文節。有文集行于世。大東韻玉○按群豹一斑。所載與此略同。故不復錄。李公行字周道。號騎牛子。驪州人。洪武四年恭愍王辛亥登第。官至典文。麗亡。遯于民間。晦迹自靖。樓臺勝地。多有題詠。語皆淸苦慷慨。我太祖卽位。首訪之。迫欲致之朝。終不起。太宗又屢召而不出以卒。諡文節。其子逖亦欲自靖不仕。公語曰。新王亦聖人。且爾與我有異。不必從我。須善事焉。逖承命出仕本朝。官至藝文館直提學。海東全彝錄

權陽村作騎牛說。略言志行。譬之於孔門顏曾。而其節義卓犖。不少槩見。惜哉。仝上

文章氣槪。彪著往牒。嘯皐朴承任記

騎牛李先生負東方山斗之望。有集傳世。鶴沙金應祖記騎牛子先生以德行文章。爲名大夫。星湖李瀷記

騎牛子李先生在麗末垂亡之際。欲退則仕危邦者無可去之道。故黽勉從仕。而廢昌之勳。固辭不受。臺諫論列。直斥爲功臣之意。至於我太祖。目之以禑,昌之黨。流放竄逐。瀕死不悔。其文章節義。言論風裁。表表可攷者如此。晚年。謫居海隅。以騎牛爲號。託遊於山水間者。亦見其微意所在。卒也以文節爲諡。則可知當時公論猶在也。往者平山儒生議立尸祝之所。材木已鳩。而適値胡亂未果云。新溪錄

李牧隱。因臺諫疏劾。將置極刑。騎牛子極言救解。竟被黨與之目。牧隱集

黃胡安公致身年甫五六歲。騎牛李先生見之曰。眞英物也。梢長。能自課學不懈云。佔畢齋金宗直集

文節公騎牛子李先生。麗亡。騎靑牛隱醴泉洞。全五倫集

九貞忠錄麗季有世所稱九貞忠錄。而以事實行于世。騎牛先生居第四。標以記之。諸賢事蹟。亦爲幷錄焉。

[编辑]

全五倫。旌善人。官典法判書。麗亡。隱旌善。追伯夷之節。採薇於山。朔望。具朝服望松京痛哭。

金自粹。字純仲。慶州人。號桑村。官大司成。見時政曰亂。退居安東。母歿。廬墓三年。事聞旌閭。太宗徵刑判。公歎曰。吾平日以忠孝自勵。今若失身。何面目見君父於地下乎。行至秋嶺。作絶命詞曰。平生忠孝意。今日有誰知。一死吾休恨。九原應有知。因遂自盡。

申晏。平山人。官宗簿令。革命之後。本朝召之。公排祿歸東陽曰。豈忍以一身事二姓乎。遂居黃衣山下。名其洞曰排祿。畫陶潛採菊圖以自警。與蔡典書相從。世稱排祿節士。

李行。字周道。驪州人官大提學。麗亡。騎靑牛隱江陰醴泉洞。我太祖首訪。不出而終。諡文節。時人謂之騎牛子。有陽村權近騎牛說。

李思敬。全義人。官司宰監。見時事將亂。隱開城肅薪里。李牧隱作送月堂記以贈之。

李遂生。字明仲。遂安人。號尊巖。與牧,冶遯于遂安票里。拜吏議不就。有許敬庵贈詩。

高天祐。天祥弟。官都摠制。召拜開城留守。辭以亡國舊臣。不起。

裴尙志。興海人。號柏堂。官判事。不仕我朝而卒。

鄭煕良。河東人。號默隱。圃隱門人。官直提學。上疏極論鄭道傳南誾趙浚之罪。謫遠島。我太宗初。特命宥。因不仕而卒。

圃隱善友錄善友錄亦記九賢。而與貞忠錄同。

[编辑]

杜門洞七十二賢錄麗未。忠臣立節死義者多。其餘則杜門屛迹於當世。或不仕自靖者。通稱杜門洞七十二人。同其義理。而不但屛居於松京之謂也。

[编辑]

鄭夢周。字達可。號圃隱。延日人。趙英珪椎殺于架資橋。靑竹卽生橋上。因號善竹橋。

金澍。號籠巖。善山人。恭讓朝。以禮判奉使天朝。還到鴨綠江。聞運訖。寄夫人書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仍送朝衣。夫人下世後以此合葬。且以發書曰爲我忌日。遂入中原。居淅江。

李存吾。號石灘。慶州人。恭愍九年登第。授監察糾正。見時事亂。憂憤成疾卒。贈大司成。立祠。

鄭樞。淸州人。見天命有歸。憤惋不平。疽發背卒。諡文簡。

崔瀁。號昭六。會州人。受學於其舅鄭圃隱之門。文科大提學。我太祖龍興之日。握手曰。吾友崔瀁來耶。賜田祿不受而終。享西山祠。

吉再。字再父。號冶隱。善山人。種竹御賜田。手把黃花祭伯夷。以注書知國將亡。棄官歸隱金烏山。

南乙珍。宜寧人。沙川伯。

林先味。

元天錫。號耘谷。

曹義生。

孟裕。溫陽人。文尙書。與其子同隱。

都膺。初名兪。字子芸。官佐平贊成事。見天命有歸。社門屛迹。太宗賜號靑松堂。賜詩曰。愛看靑松節。貞榦手以摩。寒岡千仞上。霜雪不曾磨。

李思之。號麗隱亭。京山今碧珍人。官至郞將。父希慶爲麗朝元帥。征阿只㧞都。還爲零賊所害。人皆曰。死於國事。忠也。公在革命之初。杜門屛迹。而謂其子曰。吾志已定。爾則學優登仕於本朝宜也。

陶東明。號雙檜。以文學孝友著于世。爲南臺掌令。見天命有歸。入杜門洞。屢徵不起。詳載名義錄。

金自粹。字純仲。號桑村。慶州人。官大司成。以忠淸觀察使。見時事亂。退居安東。母喪。廬墓三年。事聞旌閭。

張安世。玉山人。官德寧府尹。不仕。本朝。隱居遂志詩曰。元氣雙分上古前。興亡物色尙森然。還鄕事遠丁千歲。治水功餘禹八年。黃菊炯斕兼白酒。蒼髥偃蹇挹高巓。宦遊只欲扶王化。何用區區富貴全。

程廣。好巾川。麗朝官侍事。知國禍。棄官歸。

鞠襦。太祖朝。火其廬。杜門不出。以遂立節不服之義。子孫因屬潭陽吏。

韓哲沖號夢溪。官典書。麗亡。不二臣節。隱於杜門洞。終歸尙州白原山。

羅天瑞。字定伯。見運訖。與其子闔門祗候直鄕及吉冶隱同出處。

成漙。官刑曹摠郞。麗亡遯去。太祖以臺諫召不就。贈兵判。

李明成。公州人。官監察御史知製誥。國將亂。棄官歸伊川。

李穡。字穎叔。號牧隱。韓山人。詩曰。長松之下石爲臺。西望蒼然大野開。指點首陽孤竹處。有誰能辨所由來。

鄭地。錦城人。海道元帥。力贊太祖威化回軍。不參開國勳。歸老故鄕。諡景烈。立祠光州。並藏甲衣。

河自宗。號木翁。晉州人。官軍部尙書。麗末。僞疾不起。終老鄕里。領相敬齋演之父。

李養中號石灘。廣州人。官刑判。國初。遯居廣州。被竄不屈。

金震陽。字子靜。號草屋子。雞林人。官左常侍。與李擴等劾流趙浚,鄭道傳等。杖流遠地。尋卒。

安省。官直提學。太祖拜平壤伯不受。命錄淸白。一目差少。太祖命名。

李思敬。號送月堂。全義人。

趙忠肅。字敬夫。號德谷。咸安人。詩曰。豈無三月無君歎。只愧干名甚乞墦。

許徵。官縣令。見國將亡。以巡檢遯居吉州。

崔文漢。忠肅王駙馬。知國將亡。遯居江陵。徐甄。利川人。

申德隣。號醇隱。高靈人。官禮儀判雪。麗亡。退居光州。

孟希德。官典敎令。國亡。退居東浦。

金若恆。若時弟。官執義。麗亡。入皇朝不還。贈贊成。光山君。

裴尙志。官判司僕寺事。入皇朝。與中書郞抗禮不屈。麗亡。退居安東金溪村。種松柏以見志。號柏堂。興海人。

李繹之。號南谷。永川人。官寶文提學。見國將亡。棄官歸居龍仁南谷。

李行。字周道。號騎牛子。諡文節。驪州人。官吏曹判書大提學。麗亡。屢徵不起。謫平海。

邊肅。

金光致。洛城人。與兄上洛伯得培。平紅巾及倭冠。麗亡。退居尙州不仕。

李種學。號麟齋。韓山人。牧隱子。

李陽昭。進士。與太祖同榜。退居漣州靑華洞。太祖幸其家。詩酒相樂。除谷山郡守。騎牛到官。三日棄歸。終老銀杏亭。上賜以葬山。

閔楡。府院君。見國運訖。退居通津鳳翔里不仕

文益漸。號大庇齋。南平人。江城君。嘗使上國。藏綿核筆管而來。見國運訖。退居鄕里。卒立詞。

林貴椽。羅州人。麗亡不仕。

曹希直。官正言。與李存吾疏斥奸旽。謫珍島。太祖龍興。有勸仕。自比夷齊之節。終不出仕。作鴨鷗亭嘉興水邊利終。

金士廉。

金承吉。

趙瑜。

金濟。號白巖。善山人。平海郡守。籠巖兄。蹈海詩。呼船東問魯連津。五百年今一箇臣。可使孤魂能不死。願隨紅日照中垠。

趙鐵山。

范世東。

具鴻。

尹忠輔。

成思齊。昌寧人。官寶文直提學。麗亡。入杜門洞。名子曰杜。歸昌寧。

金沖漢。

柳玽。號碧隱。

朴門壽。

閔安富。

蔡王澤。領護軍。麗亡。浮海而南。隱居臨坡。

宋皎。官典書。屛居礪山。

崔七夕。全州人。七月七曰。討馬島有大勳。賜名。

車原頫。號雲巖。延安人。官諫議大夫。太祖屢徵不起。不就勳業。

金子進。光山人。官司評。麗亡。退居羅州。以麗字名其田山亭井。

趙胤。

金若時。若恆兄。

鄭溫。

李涓。

宋寅。

郭樞。

蔡貴河。號多義堂。隱居多義村。

英廟朝杜門洞碑表

[编辑]

勝國忠臣今焉在。特豎其洞表其節。御製崇禎紀元後百二十四年辛未季秋。追感杜門洞前朝忠臣七十二人節。命錄用其孫。豎碑洞中。寔予卽阼之二十七年也。

杜門洞賜祭文辛未十月二十日

[编辑]

國王遣臣開城府留守徐宗伋。侑祭于杜門洞中高麗諸忠臣之靈。守節不二。臣道之常。顯忠褒烈。著在禮章。我朝受命。應天順人。聖化攸及。率普皆臣。爰有麗賢。七十有二。罔臣罔僕。自靖其志。有洞曰何。有門斯扃。閉而不出。晦迹匿形。其身雖廢。其節不沫。抱忠守貞。之死靡悔。後有不朝。前有掛冠。顧名雖殊。取義則班。予昔歷玆。顧詢遺址。躊躇興感。予懷曷已。事蹟漸遠。文獻無徵。欲勸于後。其無褒稱。特書大書。有十四字。庸豎貞珉。庸表子意。想像遺烈。搜訪後裔。相方視位。以壇以祭。牲酒蠲潔。黍稷惟香。百世何遠。永樹風聲。

不朝峴言志錄

[编辑]

洪武二十五年壬申秋七月哉生魄乙未。卽麗氏運訖。本祖受命之際也。忠臣烈士之徒。罔有臣僕之志。自靖其義之所當盡。於是焉齊登松都市東南峴。掛朝天之冠。戴蔽陽之笠。南登不朝峴。朴門壽曰。天命有歸。國事已非。吾屬盍各言其志。成思齊曰。寧爲王氏鬼。不作李家臣。曹義生曰。甘心杜門。死而後已。林先味,高天祥曰。惟當從者義。田貴生曰。深入於山。耕者誰知。李崇仁曰。陶河之世。嗟己遠矣。李孟藝曰。願灑淸風於雷首。柳玽曰。磻溪直鉤。釣周何意。田祖生曰。欲爲耕者。何山可往。具鴻曰。伯夷何人我何人。禹玄寶曰。去國季札。終身可效。趙永肅曰。伯夷之餓亦我意也。蔡貴河曰。東瞻開城。非復我土。西望首陽。忍忘一心。李行曰。西望首陽。忍食周粟。徐仲輔曰願不北面於新朝。愧二心之人。邊肅曰。樓宋誰家子。其操可慕。朴諶曰。願尋高麗山。申晏曰。新王非我王。忍作二王臣。朴寧曰。橫島安在。欲往茫然。高天祐曰。願歸田里。趙安鄕曰。時已非矣。不去何求。言訖。咸望松京曰。夷齊何人。曾餓西山。流涕而皆曰。可去矣。時鄭夢周殉國於善竹橋。李穡已見放韓山。吉再先去金烏山。朴門壽歸排祿洞。田貴生逃入絶島。成思齊退居於午正門外山谷間。李祐,李孟藝隱東鼇川。趙捐,具鴻,元寶隱松山。曹義生,林先味,高天祥,徐仲輔皆入杜門洞。李守生,鄭煕良,金震陽,李種學並流遠地。崔瀣隱猊山。柳玽隱五鳳山。元天錫隱雉岳山。金澍,禹玄寶入中國。崔瀁入中臺山。趙承肅歸德谷。全五倫入瑞雲山。趙珙遯栗原。金自粹隱秋嶺。李思敬隱肅薪里。李遂生隱栗里。金若時隱金光里。南乙珍隱古沙川。蔡貴河隱多義峴。朴諶隱立巖。趙安鄕隱泉山。邊肅隱鴨山。朴寧隱法峴。徐隱積巖。李行隱醴泉洞。申晏歸黃衣山。李淪歸桃灘。李養中遯廣陵。徐甄遯襟陽。林卓歸錦城。金英庇隱古石山。宋桂歸洪陽。高天祐,邊龜壽,安從約,金俊,尹珪,朴忱,許錦,裴尙志,李惟仁,閔普,文成,車,嚴,張,金沖漢,李,金煒,閔安富,田祖生之徒。歸排祿洞。而皆抗不二之節。取其義而成其仁焉。當時士大夫皆高尙其道。希之者惟恐不及。更相標榜。爲之稱號。

英廟朝不朝峴聯句

[编辑]

庚申。幸松京。駐駕不朝峴。親賦一句。命從臣聯賡。

勝國忠臣勉繼世御製分明鑑戒在興替都承旨閔亨洙地因人重名猶傳同副承旨金尙魯一里隔山深跡自翳左副承旨韓師得積累周開八百年左承旨趙明謙狂昏秦失千萬計左副承旨宋敎明杜門洞邃餘風聲記事官李會元善竹橋荒尙晝曀別兼春秋金漢喆豈但彝倫當日扶兼春秋權瑞東須看懿節至今揭廳注書洪益三愚忠只願爲良臣修撰金尙迪聖德宜思鑄盛際修撰鄭彙良七字銳珉還輦道。猗歟褒綍詔來裔。校理南泰齊

不朝峴碑陰記

[编辑]

我聖上卽阼之十六年秋九月。戒鑾輿謁厚陵。歷幸松都訪故事。父老對曰。敬德宮之前麓卽不朝峴。昔我太祖大王卽定鼎。御是宮試諸生。麗之臣庶不朝。走踰于峴。峴以是名。其詳有府誌在。上駐駕路次。顧瞻咨嗟曰。有表乎。僉曰無。上曰。此忠臣遺蹟也。宜旌而褒爾。守臣刻高麗忠臣不朝峴七字于峴。臣若魯承命訖。伏以思之。惟我聖上遵先朝舊事。光臨故都。撫興亡之跡。而官王氏之裔。奬文忠之節。而碑善竹之橋。聞勝國之忠義。而又思所以永樹風聲。是誠歷代帝王之所未能有者。而我聖上有之。表懿烈扶世敎於千百代之下。於乎休哉。臣忝守玆土。獲覩盛事不勝欽誦。碑旣成。謹附小誌以詔于後。嘉善大夫。開城留守兼管理使臣金若魯。謹撰。

諸賢唱酬

[编辑]

送李修撰覲省行

[编辑]

陽村權近

之子出京國。彩衣光陸離。白雲天外意。紅樹路中歸。日暮登樓賦。秋風陟屺詩。嗟余獨可奈。朝夕戀慈闈。

中庵所畫李周道騎牛圖自註。中庵。日本釋守允。

[编辑]

周道心無累。中庵畫八神。免亳生意匠。牛背載詩人。村僻山千疊。波明月一輪。白鷗相與狎。浩蕩有誰馴。

次李騎牛子韻四首

[编辑]

門巷運官道。園林似野居。笑談三益反。事業百家書。矯矯凌天鶴。洋洋縱壑魚。隣人相報道。此有臥龍廬。

誰謂喧卑地。中藏吏隱居。閒園種花卉。丈席授詩書。下榻應徐孺。趨庭有伯魚。里仁知所擇。欲問爾東廬。

忠臣當授命。志士恥閒居。壯奮頻看劍。吁嗟忽發書。事須觀蚌𧑐。信必及豚魚。會有南陽顧。應難臥草廬。

一爲塵土客。城市久僑居。謀拙慙尸祿。心慵不讀書。夜愁綠蟋蟀。秋興起鱸魚。何日相携手。林泉往結廬。

春夜。與金翼之觀李騎牛子關東記行。

[编辑]

坐與故人對。共讀故人詩。孤燈照春夜。缺月明梅枝。悠然江海志。余豈難別離。遙思江東地。處處遊觀奇。徘徊紅塵底。久混奔毗兒。張翰有歸興。何待秋風時。但爲靈脩念。所恨幽蘭衰。勉旃至歲暮。莫負平生期。

次韻贈騎牛道人自註。李騎牛子嘗遊關東。每月夜騎牛。自號一可道人。

[编辑]

道人隱城市。卜築岐路邊。園中有嘉卉。屋下生冷泉。閉門自怡悅。甘受兒童喧。隣家問酒沽。午榻看雲眠。時乘舞雩興。赤足凌潺湲。回頭歎人世。逝者如奔川。遙思騎牛地。明月滿海堧。浩然賦式微。出處斯萬全。奚囊拾秋景。驢背載芸編。歸哉不可挽。曷月余亦還。

西原雷雨告警。題一絶。

[编辑]

流言不幸及周公。忽見嘉禾偃大風。聞道西京洪水漲。却知天理古今同。

騎牛子林亭

[编辑]

獨谷成石璘

衰年有今夕。勝地可淹留。林影微風過。山光積雨收。吟哦須盡日。眺望最宜秋。不識高亭意。催歸許再遊。

騎牛子賦二首。用其意亦作二首

[编辑]

截彼峨峨首陽山。採薇昔有好容顏。偃月堂開月長滿。惟有主人心不閒。飢寒富貴兩安在。名聲各自留人寰。天厚吾賢有良貴。紛紜外物都不慳。首陽山高仰復仰。可惜身心良獨艱。撥棄付與杯中物。東君又催佳節還。

行路之難不在山。遊子胡爲悲壯顏。秣吾良驥振長策。一日萬里如等間。濯足咸池風玄圃。飄然迥脫囂塵寰。王喬羨門爭招手。羅列瓊漿不我慳。此時回首九折坂。坦然不見險與艱。窮通自古無定在。天道幽玄往復還。

騎牛子詩。盛稱朝廷之美。並及鄕曲之私。老生忘其鄙拙。作京城樂鄕曲樂二首。以發大笑。

[编辑]

漢水逶迤繞華山。龍盤鳳舞鬱孱顏。鐘鳴鼎食勳親宅。比屋豪華士女間。四海今爲一壽域。三韓共作太平寰。吾君勤儉屢大有。德澤旁流無少慳。君子陽陽周道直。黎民生不識時艱。老夫祿米供祭外。盡爲春酒待春還。

吾鄕處處好湖山。吾廬松菊可怡顏。田頭社鼓聞坎坎。壟上桑者見間間。老薺宿菱飽三白。雞塒豚柵成一稟。坡塘水滿蛙聲樂。雲弄陰晴雨意慳。南畝又看深沒鶴。西成粒食應不艱。歲暮家家春酒熟。山翁復來溪友還。

復用來韻寄呈騎牛子

[编辑]

爲卜幽居僻近山。束帶跨馬非強顏。但見軒冕自來繞。先生固有終歲間。琴書一室列童丱。花竹數畝藏仙寰。獨谷塵埃接市井。相逢幸色致風慳。眇余已判太平老。君才空抱能濟艱。何如得酒卽相覓。朝出永日夕忘還。

呈騎牛盤石

[编辑]

身間由心。業何不白。編簡聖賢。松菊主客。初非爲名。今豈屛迹。子之膏肓。世無藥石。

秋容蕭灑。山靑雲白。臥想郊居。門無雜客。一室琴書。雙淸心迹。不慍不求。樂哉盤石。

八旬翁翁。今又曳白。富貴浮雲。光陰過客。新新染緣。念念陳迹。嘯歌傷懷。三生之石。

騎牛子以菊花酒一缸紅杮一榼來惠。卽書此答之。

[编辑]

堆榼磊落赬虯卵。盈缸瀲灎黃花脂。故人遺我良有意。欲使老朽還童兒。何以報之空嚱嘻。

騎牛子以留後賀誕日來京。作詩招之。

[编辑]

明日虹流慶。群臣共早朝。城門壯金鑰。樓鼓隱丹霄。旅枕誰呼覺。孤燈亦易銷。窮居有疏糲。莫使馬蹄遙。

有懷看花。諸君子寄呈騎牛子。

[编辑]

花間置酒慶淸香。牛背哦詩野趣長。谷口故人舊相得。座中仁者永難忘。皆言古法新非古。自恨狂談老更狂。怕拙若吟還可惜。諸公更議代深觴。

偶讀常建間齋臥病詩。心與境會。三復吟已。仍用其韻寄呈騎牛子。

[编辑]

庭樹來早涼。屋頭上朝日。疲人睡方濃。驚起事一室。無心壁間鏡。照我衰朽質。歎息此餘生。隙駒未爲疾。

三復來詩。灑然沈疴去體。而心上鄙吝又復消盡了也。詠歎之餘。復和一首奉呈騎牛先生。

[编辑]

我思古之人。不可無一日。如行霧露中。似入芝蘭室。仰慙歲寒姿。時映蒲柳質。前言信不誣。觀圖得愈疾。

晨起偶誦蘇州間齋對雨詩。仍用其韻寄呈騎牛子。兼問起居。

[编辑]

少壯已昨日。沈疴非一朝。有木不封植。何由見新條。陰雨連三月。食少肥肉消。仰視雲中日。西飛疾如飆。

聞騎牛子因督種瓜。再負山行之約。戲書俚言寄呈。

[编辑]

昔日靑門瓜。固窮識先務。公今亦何事。早起學老圃。春寒好著人。況復昌陰霧。引病是良媒。高明獨不悟。行樂當及春。幽期故不赴。蒙哥解讀書。蒙母善治具。對酌勝佳賓。敲門多不遇。鶯聲在綠陰。花落如紅雨。

訪騎牛子李先生不遇

[编辑]

德彝不見太平年。八十逢春更謝天。桃李滿城香雨過。謫仙何處酒家眠。

病中賦阮郞歸。寄呈騎牛子。

[编辑]

春寒悄悄閉重門。疏簾雨氣昏。達官厚祿是誰恩。香爐火尙溫。人語少鳥聲喧。風花飛上軒。園中井水豈無源。汲多能不渾。

曝暄簷下。吟成一絶寄呈騎牛子。

[编辑]

築室東皐上。尋春二月初。共傾無事酒。莫作絶交書。渴飮蘇耽井。酣歌葛亮廬。幽貞固所欲。親舊意何如。

次權可遠送李翰林歸覲

[编辑]

三峯鄭道傳

時節當搖落。親朋告別離。孤鴻牽遠興。匹馬向東歸。魚稻供鄕味。江山綴小詩。遙知獻壽酒。喜氣滿庭闈。

贈君試語苦。臨別不堪吟。書劍遠遊客。乾坤歲暮心。路長黃棄下。鄕近白雲深。獨立離亭畔。秋天易夕陰。

次權可遠和李騎牛子

[编辑]

桑谷成石珚

迢迢蹈海客。落落閉門居。萬事空經劫。一心是著書。風流月下犢。生計釜中魚。千里勞相憶。幾時過弊廬。

題騎牛子月下騎牛圖

[编辑]

越松亭畔。海月初窺。彼其幅巾壺酒叩角而逍遙者。是老子耶凝之耶。中庵只得畫外面。先生心事有誰知。

上騎牛子

[编辑]

泰齋柳方善

江陰別墅最淸寒。門掩蒼苔滿地斑。少日才名機入洛。晚年身世李歸盤。耕雲釣月閒生活。臨水登山獨往還。賴有典軍同里閈。不勞書疏問平安。

戲贈騎牛子

[编辑]

人傳東國草蓯蓉。補益房中最有功。老子自知無所用。題封寄與謫仙翁。

題羅州碧梧軒

[编辑]

成任

碧梧軒卽客館東軒。軒東有碧梧樹。他郡所無。騎牛李先生命名賦詩。故云云。

碧梧軒上看梧桐。滿庭翠影敷玲壟。翛然坐我萬慮空。灑面況復來淸風。寄傲不數羲皇人。眼前興味朝朝新。騎牛題詠語絶塵。一洗俗累歸于眞。流傳千載耀各區。豈肯埋沒隨蓁蕪。詞蒼意古世所無。珠璣璨璨明軒隅。我來攀却鳳凰枝。怳見玉山眞容儀。目注心想無不爲。半日若吟臨前墀。憑高望遠欲搆思。東江水色淸淪漪。

次李大提學留別韻

[编辑]

容軒李原

紅妝畫舸汎長江。客裏淸遊信少雙。南浦邊頭相送後。將詩誰與倒秋缸。

騎牛說

[编辑]

權近

吾嘗謂山水遊觀。惟心無私累。然後可以樂其樂也。友人李公周道家居平海。每月夜。携酒騎牛遊於山水之間。平海號稱形勝。其遊觀之樂。李君能盡得古人所不知之妙也。凡寓目於物者。疾則粗。遲則盡得其妙。馬疾牛遲。騎牛欲其遲也。想夫明月在天。山高水闊。上下一色。俯仰無垠。等萬事於浮雲。寄高嘯於淸風。縱牛所如。隨意自酌。胸次悠然。自有其樂。此豈拘於私累者所能爲也。古之人亦有能得此樂者乎。坡公赤壁之遊殆庶幾矣。然乘舟危。則不若牛背之安也。無酒無肴。歸而謀婦。則不若自携之易也。桂棹蘭槳。不旣煩矣乎。捨舟而山。不旣勞矣乎。騎牛之樂。人孰知之。及於聖人之門。其見喟然之歎也無疑也。

右騎牛說。余少時作也。失其稿今三十餘年矣。一日坐政府。與參知崔公迤語。偶及李公騎牛事。崔公因說無遺。蓋崔公嘗從李公於平海者也。誦之三十餘年而不忘。余聞而喜。請書以歸。雖其辭語鄙拙。不足以觀。然李公志尙之高。崔公記識之強。因是可見也。故錄而藏之。以附家集云。

永樂甲申冬十月日。識。

白巖居士贊

[编辑]

節齋金宗瑞

余巡到平海。遊越松亭。有感騎牛子李公作贊。

猗歟白巖先生。展也勝國藎臣。憂治世則闢異端而崇正學。處亂朝則捄賢士而斥小人。浩瀚乎其文章。密勿乎其經綸。於功名何曾屈志而冒榮。在節義不必殺身而成仁。誰知騎牛之浪跡。實與叩馬而同倫。海上有松。松上有月。千秋萬歲兮。髮髴想見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