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史節要/卷二十一
忠烈王三
[编辑]丙戌十二年元至元二十三年。
[编辑]春正月。遣上將軍印侯如元,請親朝。
○元遣使詔大赦,寢東征。
○元遣校尉朱佛大來,命王勿朝。
○二月。有民康允明作亂,殺寧越縣令李恂。時,忠淸道脫脫禾孫李英柱侵割驛路,恂縱肆貪暴,民甚怨之。允明乘衆怨,詐稱新皇帝使者,招集無賴驛人十餘輩,乘傳橫行,殺恂,又將殺英柱。英柱知之,以計捕得,報于朝。遣侍史尹諧,往鞫之。
○王獵于昇天府。
○三月。宥境內。
○判三司事金應文卒。
○以金忻副知密直司事。
○王欲以參官授一內官,左承旨安戩執不可。王曰:「此人服勤左右,歲月已久,卿强爲予與六品職。」且命書之於前。戩不得已擬以郞將,旣而啓曰:「臣以不才昵侍帷幄。題品銓注,豈臣所堪。乞擇賢者代之。」言甚切。王怒起入內,戩隨之,啓曰:「臣明當見代,其內豎參官之命,乞留之,以須後日。」王已逾閫,顧而厲聲曰:「可。」左右皆懼。戩退,徐曰:「殿下許臣矣。」遂削去。人皆歎服。
○夏四月。元遣使算商人稅錢。
○五月丁卯朔。日食。
○遣齊安公淑上將軍印侯如元,弔皇太子眞金之喪。
○王獵于西海道。宰相伏閤諫曰:「不麛不卵,聖人之訓。又値久旱,飢饉荐臻,實非行樂之時。且農事方殷,民皆歸於南畝,車駕一出,恐防耘耔。伏望待秋而獮。」不從。
○宴群臣。酒酣,群臣皆極歡擧手。夜分乃罷。
○六月。遣將軍元卿等如元,獻鷂。
○秋七月。元詔推刷雙城流民。
○遣知密直司事趙仁規如元,賀聖節。
○世子入國學,講六經。
○八月。遣副知密直司事金忻往東眞,推刷流民。
○令同正馬伯奇讒構本國于元。帝察其誣,鎖項送之。王命許珙等鞫,流遠島。
○倭人十九來泊杆城,遣中郞將池瑄,押送于元。
○王獵于馬堤山。
○以趙仁規知密直司事兼監察大夫,蔡謨爲三司使。
○九月。王獵于馬堤山。
○元遣胡林浸等來,督捕鵰鶻。
○冬十月。賜李榑等三十一人及第。
○十一月。命直史館吳良遇等撰國史,將以進于元也。
○遣弓箭陪將軍許評郞將金深薛之忠王惟紹等九人如元。
○乙酉。幸平州溫泉。十二月甲午。還。
○元遣郞哥歹來,捕鷹。
○遣大將軍鄭仁卿如元,賀正。
○召國子司業崔雍,講通鑑。
○以印侯副知密直司事。
丁亥十三年元至元二十四年。
[编辑]春正月。同判密直司事李尊庇卒。尊庇好學能文,善隷書。東征之役,爲三道都巡問使,調發軍糧戰艦,先期辦集,不擾民,州郡賴以安焉。
○以朴之亮副知密直司事,金惲爲三司使。
○二月。僉議中贊元傅卒。
○賑東界飢民。
○宴群臣。酒酣,知僉議府事金周鼎稱觴而退,公主呼周鼎曰:「卿子深逼,其妻自縊,父不能懲子耶。」周鼎跪白曰:「虎且不食其子。」公主不悅。周鼎退,支頤而睡,公主使人責曰:「卿醉耶,睡耶。」周鼎曰:「臣無睡也。」公主大怒,卽命執之以出。明日,罷其職。
○以宋玢知都僉議事,趙仁規爲三司使,孔愉同判密直司事,金惲安戩竝副知密直司事。
○閏月。王畋于馬堤山。
○三月。遣大將軍張舜龍等,獻李仁椿女于元,仍令求買公主眞珠衣。
○元遣刑部侍郞六十來,辨東寧府事。
○賜四年隨從功臣各臧獲二口田百結。間有內僚不曾隨從而濫與者。
○監試試員林貞杞享王珍膳花果,豐侈無比。故事,掌試者,放榜後,宴賀客凡三日,近年,先試享王,謂之品呈,蓋以宴品先呈于王也。遂爲常例。
○合浦戍軍還元。
○全羅道饑,發倉賑之。
○夏四月。禁市中合鑄銀銅。
○元遣使,詔頒至元寶鈔與中統寶鈔通行,以至元鈔一貫當中統鈔五貫,使爲子母用。
○癸酉。王及公主獵于西海道,獵騎一千五百。宰相諫曰:「旱旣太甚,民方耘耔,竊恐此行召斂民怨。且禽獸時方胎孕,不可獵也。」王怒不聽。
○戊子。王至自西海道。
○五月。以旱雩。
○王聞乃顏大王叛,遣將軍柳庇如元,請擧兵助討。時,宰樞或云:「請待帝命。」印侯曰:「父母家有變,奚暇待命。」王乃遣使,又命鍊軍。時,乃顏使本國叛人庾超來推勘逃軍。超聞乃顏叛,逃至金郊,遣人捕斬之。
○六月。以蔡謨副知密直司事,庾伯貞爲三司使。
○閱兵。
○遣鄭可臣于慶尙,蔡謨于全羅,安戩于忠淸道,皆爲安撫使。
○以趙仁規知都僉議司事,孔愉判三司事,羅裕副知密直司事。
○閱兵訖,親祭纛于宮門。以金周鼎虎頭牌賜朴之亮爲左翼萬戶,以朴球虎頭牌賜羅裕爲中翼副萬戶。時,有隊正李普李成兄弟,以其有母,兄乞留弟侍養,弟亦乞留兄。王感其孝誠,竝許留養。
○王將親助征,公主餞于涼樓,兼慰赴征將士。朴之亮日晏赴宴,不知王御樓,騎而直至樓下。王怒,削其職,奪虎頭牌,賜韓希愈爲左翼萬戶,之亮爲副萬戶。印侯白王:「令赴征軍士見人家及行路有馬者,取之。」於是,軍士爭先劫奪。千戶高宗秀曰:「此亂本也。」白王禁之。
○以全羅道王旨別監權宜爲版圖摠郞,賜紅鞓一腰銀十五斤米十五斛,以能辦內用也。
○秋七月庚寅。王親統前軍,以印侯爲中軍萬戶,出次開城卵山。王潸然泣下,群臣皆掩泣。
○己亥。王次溫泉,遣朴之亮以兵一千戍東界,備女眞。
○東京摠管康守衡遼東宣慰使等遣人來,言曰:「王若未能速赴,宜先遣精兵一千。」王乃遣將軍柳庇中郞將吳仁永如元,奏親將兵已發。
○八月。柳庇吳仁永等還自元言:「帝親征乃顏,擒之,拔其城。車駕還燕京,罷諸路兵。且命王入賀節日。」王喜,拜庇爲大將軍,仁永爲將軍。
○公主遣柳庇如元,請從王入朝。
○九月。公主以將入朝,命印侯廉承益選良家子女年十四五歲者,使巡軍忽赤等搜索人家。或夜突入寢室,或縛問奴婢,雖無子女者,亦被驚擾。怨泣之聲,遍於閭巷。
○王在燕京,召公主世子入朝。
○公主遣中郞將鄭允耆入江華,搜奪民所藏白銀五十斤。
○冬十月戊午朔。日食,雨不見。
○全羅道王旨別監權宜以銀四十斤虎皮二十領獻世子,以助行李之費。世子曰:「此物皆剝民斂怨,非吾所欲。」遣人悉還其主。
○戊寅。公主世子如元。選西原侯瑛大將軍金之瑞侍郞郭蕃別將李德守之女以行。
○公主次溫泉。世子有不豫色,印侯問其故,曰:「吾將娉西原侯女,今在選中,以故不悅。」印侯以告公主,卽遣還其女。
○十一月乙未。公主至西京,聞賊起咸平府道梗,遂還。
○遣大將軍奇琯如元,賀正。
○知僉議府事致仕朱悅卒。悅綾城縣人,嘗任羅靜二州昇天長興二府,皆有聲績。及按忠淸慶尙全羅道,威名日振,人皆敬畏,國有大事,擇使命,則必首擧。性剛直嚴重,不與世俯仰,苟非其人,雖官高權貴,不爲禮容,又疾惡如讎,必厲聲大罵。尹秀李貞訴王曰:「悅輕辱吾輩,罵及父名,請上詰之。」王曰:「悅天性然也,不必詰。」再言之,王使人問之。對曰:「此二人誣語,可明也。江都有養三岐,嘗有無賴男子養三者,橫行此岐,故得是名。聞養三是尹秀之父。若李貞之父,不知爲誰,焉得罵及父名。」蓋貞父賤,故云然。王曰:「我知悅必出此語。」更不問。其爲按廉時,內臣崔仲卿奉使而至,美服誇人。悅嫉之,衣敝衣,伸脚而坐,捫蝨而談,旁若無人,仲卿慙赧而出。悅有豁達寬厚之量,不營家產,雖爲達官,自奉如寒士。文章富贍,筆法亦奇,王常稱其賢。悅貌醜,鼻如爛橘。公主始至,宴群臣殿上,悅起而爲壽,公主驚曰:「何遽令老醜鬼近前耶。」王曰:「此老貌醜如鬼,心淸如水。」公主敬重,擧觴而飮。卒諡文節。
○十二月。公主囚中郞將崔仲卿于巡馬所。人有告仲卿媒美女納王也。
○丙寅。王至自元。
○以廉承益爲僉議評理,鄭可臣判三司事,金忻同判密直司事,韓希愈副知密直司事。
○癸未。以許珙爲僉議中贊,洪子藩韓康竝爲僉議贊成事,趙仁規廉承益竝知都僉議司事,朴之亮判三司事,印侯判密直司事,羅裕同知密直司事,林貞杞金之淑金惲蔡謨竝副知密直司事,權㫜爲密直學士,鄭可臣爲監察大夫。
戊子十四年元至元二十五年。
[编辑]春正月。以趙仁規爲僉議贊成事。
○知都僉議廉承益辭,以印侯代之。
○宴于內殿。王數起舞,公主止之,不聽。
○將軍張舜龍還自元。帝賜萬戶千戶百戶金銀牌。雙珠金牌四,分賜朴之亮羅裕韓希愈張舜龍,銀牌,分賜百戶以下軍士,復賜金周鼎金牌。
○知都僉議印侯辭,以金惲代之。
○二月。宦者將軍崔世延享王。公主以饌品過侈不受。
○元遣孛羅奚等來,頒赦。
○遣將軍吳仁永如元。時,北賊叛亂,我國宜起兵助征,而王難之,遣仁永入奏曰:「今東鄙未寧,請親率征北兵,移鎭雙城。」帝從之。
○以旌善別監太僕少尹李桂材兼東界安集使。桂材務爲侵漁,聚斂土物,以市私恩。關東所產,崖蜜尤多,桂材不時徵斂,瀝取無遺,蜜蜂無以自養,蔽天飛去,墮海而死。
○王畋于都羅山。
○中郞將鄭之衍齎金銀牌還自元。時議曰:「本國有民無軍,而多請萬戶千戶金銀牌。若朝廷有事,以牌數徵兵,則若之何。」
○三月。左右翼萬戶羅裕韓希愈張舜龍等享王于內殿。酒酣,王起舞,拍手自歌。
○禁慶尙道勸農使獻細麻布。先是,蔡謨爲勸農使,多斂細麻布,獻于王,又賂左右權貴,及李德孫代之,稍增其數。至是,薛永仁又倍其尺數,布極細,民甚苦之。王聞之,有是命。
○將軍吳仁永還自元言:「帝以乃顏餘黨復叛,發兵親征。」
○令文武官非乘傳不得出郊外。
○遣使諸道榷鹽。
○夏四月。元詔以王爲征東行尙書省左丞相。
○元右丞塔出遣人,請發兵五千及軍糧,赴建州。先是,王請以征北兵移鎭雙城,帝已許之。中書省奉帝旨,諭塔出云:「鎭東藩事,當與高麗王共議。」塔出以此請兵與糧。然建州距本國三千餘里,山川險阻,餉道不通。又比年積蓄殫竭,計無所出。王召大臣議,皆曰:「從之,則力不能堪,違之,則恐負前奏之意。莫若聲言發兵助戰以緩運糧。」於是,復使吳仁永等如元以奏。帝命除建州運糧,以助征兵,移戍鐵嶺,國王宜留鎭本國。
○宮花盛開,宴群臣于香閣。酒酣,王命典理正郞閔漬國學直講趙簡製新曲,左副承旨安珦亦製詩以進。
○閱兵。相府議幷調文官及第進士生徒,王命止之。
○五月。僉議贊成事趙仁規辭帳前萬戶,以副知密直司事韓希愈代之。
○萬戶同知密直司事羅裕領軍啓行。
○下殿中侍史田儒左倉別監張巡等于獄。王命追給內僚丙戌丁亥兩年祿,儒等以爲,倉儲殫竭,當年祿俸猶未贍,宜俟羡餘以給,內僚訴於王。
○六月。遣大將軍朴義如元,獻鷂。
○元流闊闊歹大王于大靑島。
○雙城達魯花赤來。
○僉議贊成事韓康致仕,以印侯代之。
○宥二罪以下。
○秋七月。元遣摠管金之茂來,閱兵器。
○以鄭可臣判密直司事,李益培副知密直司事致仕。
○遣知密直司事安戩如元,賀聖節。
○知密直司事趙抃卒。抃初以行首宿衛江都,一日乘晩入直,而門已閉。元宗聞之,命從隙而入,抃辭曰:「人臣不宜從隙而入。」竟不奉命。有司以闕直劾罷,然人稱其直。抃爲人美風,姿性寬平,人無怨者。
○流宦者將軍崔世延郞將陶成器于海島。二人皆有寵於王,專擅用事,多受賄賂。凡臣僚升黜,多出其口,雖宗室宰輔,不敢逆其意。至是,奪人奴婢,忤世子意,世子白王流之。
○八月。蠻軍自雙城來,男女老弱皆赤立,裹身以苫。洪子藩哀之,給衣二百領。
○大風傷禾。
○罷外郡鷹坊。
○伍允孚因星變白王:「以公主食邑安東京山府布帛歸于左倉,以充百官俸。」
○世子以各道勸農使聚斂爲事,傷民害財,白王罷之,以按廉使兼其任。
○復置鷹坊。
○以聖節宴于大殿。宋人作戲,王召世子觀之,世子辭不入。時,世子年十四。嘗踞內僚元奕膝上,從容相語,奕謂世子曰:「人主不宜聰察,殿下聰明大過,宜小寬容。」世子作色曰:「汝輩使我癡暗,持弄掌上如軟餠乎。」奕懼。
○九月。帝命王及公主世子入朝。
○賜尹宣佐等三十三人及第。
○遣大將軍柳庇如元,奏請親朝。
○遣前典法正郞尹諧于中道,酌定貢賦。
○王以世子生日宴群臣。上將軍鄭仁卿爲侏儒戲,將軍簡弘爲倡優戲。王亦拍手起舞。
○冬十月。副知密直司事監察大夫林貞杞死。貞杞雖以科第進,然昧於文學。嘗掌監試,不能命題,人笑之。爲王旨別監,務聚斂媚權貴,驟遷擢,至是暴死。時,有宰相洪休女旣寡爲尼,性喜言人短,公主欲問民間事,令出入臥內。公主聞貞杞死,有悽愴色,尼在側謂曰:「貞杞之死不足怪也。以血成身,其死宜速。」謂割民血以立其身也。公主勃然變色。
○柳庇還自元。帝命王勿入朝。
○禁六品以上徒行。
○十一月。盜發恭陵。
○流前樞密院副使洪文系于海島。時,王及公主選良家美女,將獻于帝,文系之女亦在選中。文系賂權貴,圖免未得,謂摠郞韓謝奇曰:「我欲翦吾女髮,如何。」謝奇止之曰:「恐禍及公。」文系不聽,遂翦其髮。公主聞之大怒,囚文系,痛加酷刑,籍其家。又囚其女問翦髮之故,女曰:「我自翦髮,父實不知。」公主使人曳髮,以鐵鞭亂捶,身無完肌,終不伏。宰相詣殿門請曰:「文系有大功於國,不可以細故置重典。」中贊致仕金方慶亦扶病請之,不聽,遂流之。後數日洪子藩力請,命還家產。然甚疾之,後蒙古阿古大來,卽以其女賜之。
○遣上將軍車信如元,獻處女。
○王獵于平州溫泉。
○十二月。遣贊成事趙仁規如元,賀正,又遣將軍李㻂,獻鷂。
○王獵于馬堤山。
己丑十五年元至元二十六年。
[编辑]春正月。贊成事康守衡卒。
○中贊致仕宋松禮卒。
○二月。世子冠,納西原侯瑛之女爲妃。
○元遣監察阿魯溫來,採銀。
○元以遼東饑遣湖廣路行尙書省參知政事張守智翰林直學士李天英等來,索軍糧。王令群臣出米有差。
○丁丑。王不豫,與公主世子移御孝信寺。
○三月庚辰朔。日食。
○遣將軍吳仁永如元,告軍糧數。
○元阿古大以眞珠衣二領來,獻公主。
○遣監察侍丞呂文就直史館陳果等,以船四百八十三艘運米六萬四千碩于蓋州。忠淸道指揮使大將軍林庇全羅道指揮使左司議大夫崔諹以轉運後期,皆削職,乃以知密直司事羅裕爲忠淸道都巡問使,判三司事朴之亮爲慶尙全羅道都巡問使,以督軍糧。
○召還洪文系。
○夏四月。帝賜王金甕,以征東省都事安珦爲本國儒學提擧。
○王獵于木村。
○張守智李天英等還。守智私請騾十匹馬二十匹及細布而歸。守智嘗問密直司事韓希愈曰:「省今改何號。」對曰:「僉議府。」「樞密院改何號。」對曰:「不知。」守智曰:「君何從得宰相。」對曰:「軍功。」守智掩口而笑。
○五月。世子聞前博士康煦死,問左右曰:「莫是燃頭燃臂以救王疾者歟。」對曰:「然。」世子曰:「凡人臣事上之道,在忠勤盡節。燃頭燃臂,乃浮屠之事,非君子之所爲也。而煦乃媚上,敢行非禮,雖死何惜。」聞者嘆服。
○端午。王及公主宴于涼樓,觀擊毬。時,牧丹花落盡,以綵蠟作花,綴於枝條。
○遣知密直司事羅裕,輸軍糧于蓋州,船敗者,五十餘艘,死者,百數十人。
○六月。遣大將軍柳庇如元,獻苧布,將軍南挺獻鷂。
○秋七月。元遣阿魯渾李成等來,採銀。
○元賜王玉帶公主金袍。
○甲午。王獵于西海道。
○遣判三司事朴之亮如元,賀節日。
○帝以海都兵犯邊欲親征,遣阿旦不花來徵兵。
○八月。王命洪子藩趙仁規等會奉恩寺簽軍,又徵諸道兵。
○令諸王時散百官出綿布有差,以給北征軍。
○贊成事朴球卒。
○監察侍丞將軍李㻂暴死。㻂爲人好勇善騎射,常以養鷹遊獵爲事,生捕鳥雀,去其毛,口嚼以飼鷹隼,或割生雞,留其半而飼之。王之好獵,皆㻂導之。
○遣大將軍張舜龍,獻同知密直蔡仁揆之女于元。
○遣萬戶金忻率助征軍,赴遼陽行省。
○九月。王獵于西海道。時,宦官權貴皆受賜田,多至二三千結,各占良民,皆蠲賦役。凡王出獵,按廉勸農設宴供之,其有不爲者,或鞭之,爭先侵害,民之被毒爲甚。
○元流大王石列紇于人物島,野里不于高鸞島,撒里只于與音島。
○幸壽康宮。將軍李貞設宴,迎于中道。貞散栗林間,手自拾,煨以獻,王悅。
○遣大將軍柳庇如元。帝命罷助征軍。
○贊成事致仕申思全卒。
○元置高麗國儒學提擧司,秩從五品。
○冬十月。王獵于馬堤山。
○遣大將軍元卿如元,請入朝。
○金字大藏經成。王與公主親幸觀之,又親設慶讚會。
○閏月。元尙書省及樞密院差官來,閱東征時合浦兵器。
○十一月。遣將軍白挺仁如元,獻鷂。
○中贊致仕柳璥卒。璥文化縣人,政堂文學公權之孫。三別抄之亂,璥在江華,挈家將舟還古京,被賊執。璥載妻子于小舸,財寶于大船,己與賊共處。久之,璥佯若中熱而嘔,請就涼小舸。賊許之,璥斷纜而走,賊追不及。王聞璥陷賊,恐其脅從爲謀主,璥徒步謁王,王大喜,厚奬之。璥有藻鑑,論文章,先體制後工拙。累典禮闈,所取皆知名士。初,璥及兪千遇俱爲崔沆所厚。蒙兵之侵,沆以三陟山城未固欲徙之,郡人以銀甁三十遺璥,請不徙,璥却不受。乃遺千遇,千遇受之,言於沆,得不徙。璥謂沆曰:「三陟山城之徙,關利害尤重,邑人安土重遷,嘗餽我銀幣,我不敢受。今而不徙,何也。」沆以千遇賣己,追所賂,流之海島。故千遇與璥有隙。卒諡文正。
○壬子。王及公主世子如元。時,扈從邀功者衆,乃以史官無關於事,不許扈駕。史臣不從行,始此。
○十二月。弓箭陪中原侯昷如元,大將軍朴義獻鵠肉。
○遣知密直司事金忻同知密直司事羅裕,調東界防戍軍。
○倭船入蓮花楮田等島。
庚寅十六年元至元二十七年。
[编辑]春正月。遣大將軍元卿如元,奏日本犯邊。
○將軍吳仁永等還自元言:「乃顏餘黨哈丹賊將侵我東鄙。」僉議贊成事洪子藩判密直事鄭可臣等調兵于兵部,以安戩爲慶尙道都指揮使,金之淑爲全羅道都指揮使,宋玢爲忠淸道都指揮使。
○二月。遣中軍萬戶鄭守琪,屯禁忌山洞,左軍萬戶朴之亮屯伊川縣界,韓希愈屯雙城,右軍萬戶金忻屯豢猳縣界,羅裕屯通川界,以備丹賊。
○令諸王宰樞承旨班主各出米七碩,坊里庶人出米有差,以充東界防戍軍糧。
○時,訛言:「賊兵已闌入國境。」中外洶洶。洪子藩等議欲避入江華,許珙崔有渰獨不可曰:「今王在京師,豈可信流言,擅移國都。」子藩等會耆老宰相議之,皆曰:「當遷。」珙不能止,謂堂吏文証曰:「衆議如此,不可沮也。吾與爾守松京,以待王命。」諸宰樞皆曰:「人皆謂許中贊鎭定國家,今其誤國乎。」珙歸家,召子孫曰:「吾當留此。若輩有不從我者,非吾子孫,必處以法。」未幾,印侯自元來曰:「帝聞還都江華,命王曰:『其言若實,執首謀者以來。』」國人聞之,服珙智識。
○三月。闍梨帖木兒遣人來,戍雙城。
○帝以寫金字經,徵善書僧。於是,遣僧三十五人如元。
○前知僉議府事金周鼎卒。周鼎少好學,沈厚寡言,不妄交遊。初,調富城尉時,北兵大至,國家驚擾,周鼎備敵撫民,威惠竝著,一方稱之。其罷達魯花赤王京留戍軍合浦鎭守軍屯田等軍,請赦金方慶,皆周鼎策也,王益重之。東征之役,颶風覆舟,官軍多溺死,周鼎以計拯溺,所活甚衆。然爲鷹坊都監使,以鷹犬媚王,頗張威福。
○王及公主世子至自元。
○帝詔罷東寧府,復歸我西北諸城。王拜其摠管韓愼桂文庇爲大將軍,玄元烈爲太僕尹,羅公彥李翰爲將軍。
○夏四月。遣寫經僧六十五人如元
○五月。賜崔咸一等三十一人及第。
○王置酒,以西北諸城人還附本國者,悉許侍宴。
○哈丹入海陽界。
○點兵,自五品以下文官及內侍茶房三官五軍禁學兩官,皆令從軍。
○遣將軍金延壽如元,奏哈丹入寇。
○六月。命大將軍韓愼將西京兵,禦哈丹于東界。
○遣將軍金興裔如元,獻鷂。
○金延壽還自元。帝詔曰:「討賊軍至高麗,則道路回遠,宜自咸平府出南京海陽,截斷賊道。」
○秋七月。復置西北諸城守令。以將軍鄭復均爲西京留守。
○元開元路達魯花赤八禿滿遣使來,索軍糧。
○以副知密直司事鄭仁卿爲西北面都指揮使。
○遣知僉議府事金惲如元,賀節日。
○王召宰樞,議禦賊。僉議參理印侯曰:「上親將出東界,以斷賊路。賊如闌入近境,上入江華,使臣等領兵禦之。」王曰:「民惟邦本,予豈先避,以撓民心。賊雖長驅而至,予爲三軍之殿,以全社稷。」
○八月辛未朔。日食。
○遣將軍趙瑊押寫經僧如元。
○王及公主世子獵于馬堤山。
○以韓希愈判密直司事。
○遣大將軍柳庇如元,乞師,且奏避賊江華。帝從之。
○世子納前樞密院副使洪文系女爲妃。
○九月。王及公主獵于都羅山。
○以衛尉府尹閔萱爲全羅道指揮使,判司宰寺事嚴守安爲忠淸道指揮使。
○元遣使,修補藏經。
○王祭纛于壽康宮。
○遣上將軍車信,以處女十七人獻于元。
○冬十月。元遣使,頒赦。
○徙婦人老弱于江華。
○十一月。移國史及寶文閣秘書寺文籍于江華。
○遣大將軍柳庇如元,奏哈丹入雙城。
○徙宮人于江華,又遷太祖塑像。
○元遣平章事闍梨帖木兒來,助討哈丹。闍梨帖木兒遣人來,告曰:「國王宜留京城,以犒吾軍。」
○遣世子如元,政堂文學鄭可臣禮賓尹閔漬等從行。世子至京,館于洪君祥家。一日帝引見便殿,隱几而臥問:「爾讀何書。」對曰:「有師儒鄭可臣閔漬在此,宿衛之暇,時從質問孝經論孟。」帝大悅,試喚可臣來,世子引與俱入,遽起而冠,責曰:「爾雖世子,吾甥也,彼雖陪臣,儒者也。何得令我不冠以見。」仍賜坐,問本國世代相傳之序理亂之迹風俗之宜,自辰至未,聽之不倦。其後,命公卿議征交趾,有詔高麗世子之師二人召與同議,二人議曰:「交趾遠夷,勞師致討,不如遣使招來。如其執迷不服,聲罪征之一擧,可以萬全。」對稱旨。於是,授可臣翰林學士嘉議大夫,漬直學士朝列大夫。時人榮之。
○元以趙仁規爲高麗國王府斷事官,賜金虎符。
○十二月。以安戩爲忠淸道都指揮使。
○哈丹兵數萬陷和登二州,殺人爲糧,得婦女,聚麀而脯之。遣萬戶印侯,禦之。
○元平章事薛闍干闍梨帖木兒右丞塔出等率步騎一萬三千人來。
○丁亥。王避兵于江華,命知都僉議司事宋玢留守王京。玢棄京城,奔入江華,西京留守鄭仁卿亦自西京逃來。
辛卯十七年元至元二十八年。
[编辑]春正月。哈丹將至鐵嶺,防守萬戶鄭守琪望風遁還,囚巡馬所。鐵嶺道隘,纔通一人,哈丹下馬,魚貫而登。時,賊飢甚,及得守琪所棄資糧,大饗數日,鼓行而前,遂踰嶺闌入交州道,金忻等皆不守而走。賊乃攻陷楊根城。
○甲寅,哈丹屯原州。有五十騎到雉岳城下,剽掠牛馬,原州別抄鄕貢進士元沖甲率步卒六人逐之,奪賊馬八匹而還。戊午。賊都剌闍禿於乃孛蘭等領兵四百,又至城下,得本州祿轉米,甚喜。沖甲與敢死者仲山等七人出覘之,仲山先入賊中,斬一人,因追至荊門外。賊皆棄鞍馬而走,得馬二十五匹。防護別監卜奎大喜,悉以所獲鞍馬與之。己未。賊復來,多張旗鼓,先使一人持書來誘。沖甲出斬持書者,繫其書於頭擲之,賊皆退,益修攻城之具。城中震懼。庚申。賊遣所俘楊根城婦女二人來,誘城下,沖甲又斬之,賊鼓譟而進,百計攻之。矢下如雨,城幾陷,興元倉判官曹愼出城與戰,沖甲突上東峯,斬賊一級,賊稍亂。別將康伯松與奴道尼等三十餘人助之,州吏元玄傅行蘭元鍾秀與國學養正齋生安守貞等百餘人下自西峯合擊。曹愼援桴以鼓,矢貫右肱,鼓音不衰。賊前行少北,後者驚擾,自相躪轢。州兵合擊,聲振山岳,斬都剌闍等六十八人,射殺者幾半。自是,賊鋒挫銳,不敢復攻。諸城亦堅守,始有輕賊之心,皆沖甲之力也。
○世子謁帝,請討哈丹。帝命那蠻歹大王將兵一萬討之。
○二月。世子令將軍吳仁永奏帝曰:「哈丹陷北界諸城。」帝曰:「爾國,唐太宗親征,尙不克,又於我朝初未歸附,我朝征之,亦未易捷。今此小寇,何畏之甚耶。」仁永奏云:「古今盛衰不同爾。」帝諭以夜戰。
○三月。遣大將軍宋華,守開京宮闕。華遇丹賊十餘騎,斬三級,擒一人。
○利川人申費與哈丹諜人通,龍岡人金哲亦投賊,嚮導入京,竝斬于市。
○夏四月。以韓希愈判三司事,金忻判密直司事,崔有渰副知密直司事監察大夫。
○原州山城防護別監卜奎獻俘五十八人。
○谷州別將康平起等獻所獲賊馬鞍等物。忠州山城別監遣人,報破賊,且獻馘四十級。
○辛巳。王出迎元兵于藍島北郊,宴河西國王慶重郡王薛闍干闍梨帖木兒平章塔出右丞白帖木兒。薛闍干謂王曰:「今江南漕運未到,若臨敵乏食,柰何。」又謂贊成事洪子藩曰:「爾爲相國,錢穀,皆若所知。宜隨處支給。」王難之,謂曰:「發內庫所儲,可支。」
○戊子。王迎那蠻歹大王塔海元帥于狻猊驛,宴慰。那蠻歹謂王曰:「王亦可親出禦賊。」王辭以老病。那蠻歹曰:「賊入室,豈以老病自安乎。」王不對。
○己丑。那蠻歹遣人,謂王曰:「昨日,辱臨勞慰,敢不深感。但禦賊之事不答而去,予實惑焉。隣人失火,尙往救之,況是自家事,其可坐視乎。」因獻公主鞍一部。
○壬辰。薛闍干大軍次金嶺驛。胡禿赤言:「五月五日遇賊而戰。」蒙古謂術人爲胡禿赤。印侯聞之,使秋官正奇孝眞占之,遇豫卦,乃云:「五月二日見賊而戰勝。」侯以告薛闍干,闍干引問之,對如前。又問:「擒哈丹否。」曰:「不擒。」曰:「旣曰戰勝,又曰不擒,何也。」曰:「事過乃驗。」
○遣將軍吳仁永如元,奏哈丹侵至王京。
○五月丁酉朔。賊屯燕岐縣。薛闍干大軍及我三軍夜半發木州,黎明,至燕岐正左山下,薄賊陣,出其不意圍之。賊大驚,欲登山負險而戰,我三軍步卒在前,騎兵逐後。賊腹背受制,皆棄馬,隱於林木間,射我前鋒。中二人,我軍疑懼不敢進,金忻叱且令曰:「敢後者斬。」於是,步卒五百爭先登,殊死戰。有卒李碩田得賢等突前,斬賊先鋒壯士二人,乘勝大呼,大軍合擊,賊勢窮奔潰。追至公州河,伏屍三十餘里,溺死者甚多。賊精騎千餘,渡河而遁。獲其婦女衣服鞍馬寶器,不可勝計。日暮回軍,屯于燕岐之北五十許里。
○哈丹賊後至者三千騎過鐵嶺,屯于交州。
○甲辰。賊精騎修治軍容,復來對陣。那蠻歹大王以不及大戰憤恨,欲與之戰。賊有勇士一人,射我軍,每發輒倒。韓希愈持槍馳馬,突入賊陣,人馬辟易。扼勇士而出斬之,揭其首于槍,以示之,賊皆褫氣大軍縱擊,大敗之,遂班師,次石破驛。那蠻歹使謂薛闍干曰:「賊魁未擒,不可不追。」薛闍干曰:「如聖旨則可,何用多殺人爲。」
○印侯韓希愈金忻遣人告捷,獻所虜婦女八人。
○賊一千至古東州,聞官軍破賊於燕岐,遂還過鐵嶺而去。
○幸昇天府,犒官軍。
○贊成事致仕金連卒。連嘗夢所佩金魚墮地,自解曰:「身章已去,不可久留。」遂引年乞退。性淳厚,凡人之慶弔,無親疎,皆力助之。
○癸亥。幸開京。
○薛闍干謁公主,獻所虜男女五十人良馬五匹,王及公主宴慰之。薛闍干軍令嚴肅,士卒震懾,所過秋毫不犯。聞賊屯燕岐,倂日而行,出其不意,二戰而破,皆其力也。
○六月丁卯朔。王及公主還江華。
○遣金忻于竹田,韓希愈于忠淸,羅裕于交州道,追捕哈丹餘賊。辛未。賊五百八十人降于希愈。哈丹之子老的引軍踰竹田,趣平壤,羅裕禦之,將捨舟而陸,玄文奕止之曰:「彼其原隰回互,恐有伏。」裕不聽。未成列,賊大至,裕麾軍而退,僅得登舟,而郞將李茂與數十人不及登舟。文奕立舟上,呼曰:「茂勉之。能立奇功,國有賞,孰與委身逆虜妻子爲僇乎。」茂與數十人走獨山,賊將輕之,下馬坐胡床,分其衆,環山而登,飛矢如雨。茂偎樹立,日晩飢甚,啖囊中乾糇,且謂軍士曰:「男兒當死中求生。毋恐。」關弓左射,正中賊將喉。應弦而倒,賊中自亂,茂等大呼迫擊。斬馘無算。
○遣郞將高世如元,請親賀聖節,幷奏復都開京。帝許之。
○元遣海道萬戶黃興張侑千戶殷實唐世雄等,以船四十七艘載江南米十萬碩來賑。世子嘗奏:「比年,國人征戍轉餉,失其農業,以致飢饉。」故有是賜。遂頒米于七品以下有差。帝意本在賑貧,今不先貧民,富者所得,居多。
○秋七月。分遣救急別監于忠淸西海道。
○以閔萱爲右承旨。時,承旨缺,判事李德孫權宜及萱皆托內僚求之。王難於取舍,手書籌,令三人探之,萱得之。
○遣政堂文學鄭可臣如元,賀節日。
○元遣浙西營田使大塔等來,頒赦。
○以安戩爲西北面都指揮使。
○以旱荒,分遣安集別監于諸道,量減租稅。
○八月。僉議中贊許珙卒。珙孔巖縣人,性恭儉,不事生產,雖至達官,食不過一器,布被蒲薦,處之怡然,群居愼口。其少也,常率一僕,掩骼埋胔,殆無虛日,見棄屍,自負瘞之。嘗月夜彈琴,隣有處女踰墻而奔,珙不敢近,喩以禮義,其女慚悔而返。卒諡文敬。
○遣將軍金位良如元東京瀋州等處,推刷人物。
○以李德孫爲西北面指揮使。
○遣近侍郞將金龍劍,爲慶尙全羅忠淸道蘇復別監。州郡被賊,百姓困苦,而無賴之徒怙勢騷擾,怨讟交騰,天文屢變,將欲按問官吏善惡,以行賞罰。
○九月。以洪子藩判典理司事世子師,趙仁規判軍簿司事世子傅,廉承益判版圖司事世子保,鄭可臣爲僉議贊成事世子貳師,金忻判密直司事。
○命被兵州郡蠲免租稅。
○元遣洪重慶,授王爲征東行中書省左丞相,以印侯爲鎭邊萬戶府達魯花赤,宋玢爲宣武將軍鎭邊萬戶,劉碩爲忠顯校尉管軍千戶,皆賜金牌。
○以前補闕趙簡爲起居注。簡喪父廬墓三年,特授是職。
○丙午。王如元。
○宥二罪以下。
○王次興義驛。郞將康渼還自元,帝命王停入朝,乃還。
○遣印侯如元,獻鷂。
○帝授世子特進上柱國高麗國王世子,賜金印,仍賜水精杯犀角蓮葉盞玉杯珍味,以寵之。召見于紫檀殿,御案前有物,大圓小銳色潔而貞,高可尺有五寸,內可受酒數斗,云摩訶鉢國所獻駱駞鳥卵也。帝命世子觀之,仍賜世子及從臣酒,命鄭可臣賦詩。可臣獻詩云:「有卵大如甕,中藏不老春。願將千歲壽,醺及海東人。」帝嘉之,賜御羹一盌。世子凡入見,必以可臣從。帝嘗觀遼東水程圖,欲置水驛,語可臣曰:「汝國無所產,唯米與布耳。若陸輸之,則道遠物重,所輸不償所費。今欲授汝江南行省左丞,使之主海運,歲可致若干千斛匹,豈唯補國用之萬一。可以足東人寓都之資。」可臣對曰:「高麗山川林藪居十之七,耕織之勞,僅支口體之奉。況其人不習海道,以臣管見恐或不便。」帝然之。
○冬十月。分遣都指揮使宋玢於慶尙道,韓希愈於東北面,金之淑於西北面。
○十一月。王獵于安南。
○遣知密直司事羅裕如元,賀正。
○十二月。遣上將軍柳庇將軍許評如元,請世子還國。
○以朴義爲右副承旨,李混爲左副承旨。凡職名有左右者,以右爲上,從元制也。
壬辰十八年元至元二十九年。
[编辑]春正月甲午朔。日食。
○遣元卿如元遼陽路,推刷己未年以來被虜人物。
○下敎曰:「忠淸西海二道民失農業,不止於飢,至於穀種,不曾收畜,難以播種。其以監察史金祥郞將金良粹爲二道勸農使,貿易穀種均給。」
○元賜鈔一千錠。闍梨帖木兒之還也,取諸驛牛以去,帝聞,賜鈔償之。
○復都開京。
○三月。下敎:「以忠淸道因賊失農,賜去年祿轉徭貢,全羅道亦除祿轉一千碩以賑之。」
○王獵于馬堤山。
○元以羅裕韓希愈爲懷遠大將軍,賜三珠虎符,又賜印侯韓希愈金忻弓矢玉帶一腰銀一錠鞍一具,賞戰功也。又以本國西京逆臣韓愼等付世子,命曰:「此人雖叛爾國,向朝廷有分毫心,爾勿大責。」
○敎曰:「比經寇賊,百姓困弊。雖已蠲免租稅,有司不體至意,一切徵納,自今,悉令禁約,毋致失業。」
○元流哈丹黨阿里禿大王于芿盆島。
○夏四月。前判三司事朴之亮卒。
○元流賊黨塔也速于白翎島,闍吉出于大靑島,帖亦速于烏也島。
○初,密城人趙偁與郡人謀殺按廉使,事覺幸免,附判監察事廉承益,至拜典理佐郞。監察侍史金有成不署告身,承益以王命督之,有成固執不可。承益怒,罵辱之。
○將軍金延壽還自元,報世子還期,且以世子言白王曰:「聞歲歉民飢。車駕所至,供億不貲,願上毋出迎境上。況父不可爲子屈也。其宮僚應出迎者,毋得過西普通。」王怒曰:「世子言,不當如是。」
○以管城安邑利山等縣因賊失業,竝蠲貢賦。
○王出迎世子,遂獵于平州溫泉。
○五月戊戌。世子至自元。
○世子設漿街市,施餓者三日。
○六月。內僚別將金呂以中郞將王惟紹妻密納于內。惟紹以禿魯花入侍于元,呂先私而後納之,由是貴寵。
○同知密直司事羅裕卒。裕武藝出衆,諳練禮儀,明斷獄訟。
○閏月。以天譴民飢,宥二罪以下。
○元遣江南漕運萬戶徐興祥等,運米十萬碩,來賑飢民,遭風漂溺,唯來輸四千二百碩。遂頒米于諸領府及五部戶一碩。
○以金惲爲僉議參理,韓希愈知僉議府事,金忻判三司事,鄭仁卿柳陞崔有渰竝同知密直司事,李混張舜龍竝副知密直司事。
○秋七月。世子納趙仁規之女爲妃。
○鎭邊萬戶宋玢免,以韓希愈代之。玢務爲聚斂,大興工役,又令邊卒運米,市於女眞,民甚苦之,爲東界安集使所劾免。
○分遣鹽稅別監于慶尙全羅忠淸道。又以忠淸全羅民飢,除朝覲盤纏。
○遣世子如元,賀聖節。
○副知密直司事致仕崔雍卒。雍惟淸曾孫,家世以文學顯,性謹厚訥言。少嗜學,與同志十人約以十年讀書。未幾,餘皆棄去,雍獨力學,無書不讀,時稱博洽。
○八月。世子謁帝于紫檀殿。先是,有人奏帝以爲:「江南戰艦制大,遇觸則毀,此所以失利也。如使高麗造船再征,日本可取也。」至是,帝問東征事,洪君祥曰:「軍事至大,宜先遣使,問諸高麗然後,行之。」帝然之。
○遣郞將秦良弼以呪人巫女如元,帝召之也。
○九月。元遣洪君祥來,以護送日本人事也。王以監察御史金有成爲太僕尹,直文翰署郭麟爲供驛署令,護送之。日本嘗憾東征,皆拘留不還。君祥以帝命問再征日本事,王對曰:「臣旣隣不庭之俗,庶當躬自致討,以效微勞。」
○冬十月。敎曰:「將軍呂文就戰死哈丹之亂,其子壻,超等錄用。」
○遣將軍洪詵如元,獻香茶木果等物。
○敎曰:「諸道之民自兵興以來流亡失業,在元王己巳年,計點民戶,更定貢賦,厥後,賦斂不均,民受其病。可更遣使者,量戶口之贏縮土田之墾荒,計定民賦,以遂民生。」
○帝召世子入寢殿,問曰:「讀何書。」奏云:「讀通鑑。」帝曰:「歷代帝王,誰爲賢明。」對曰:「漢之高祖唐之太宗。」帝又問曰:「漢祖唐宗,孰與寡人。」對曰:「臣年少,何足以知之。」
○十一月。王不豫,遣將軍高世如元,請醫。
○宥二罪以下。
○以李之氐同知密直司事。
○流前贊成事宋玢同知密直司事鄭仁卿于海島。時,以選良家處女禁婚,二人犯令,婚嫁其子女也。
○十二月。遣贊成事趙仁規如元,賀正。
○宥二罪以下。
癸巳十九年元至元三十年。
[编辑]春正月。慶尙道按廉使劉顥爲丁吏林大所殺。先是,顥沒入林大白金二斤,大甚怨之。及顥欲檢閱營庫所藏,營吏許頒金彥相與謀曰:「庫內之物若不如舊,必罪吾等,將若之何。」頒令彥告林大,餌之以言,大曰:「吾將圖之。」是夜,刺顥殺之。遣摠郞金元具往鞫之,元具嘗奉使時,彥爲陪吏,至是,元具密引,誘以禍福,彥以實告。於是,斬林大金彥許頒等四人。
○三月。王獵于都羅山。
○趙仁規還自元。帝勑曰:「卿世守王爵,選尙我家,載揚藩屛之功,宜示褒嘉之寵。可賜號推忠宣力定遠功臣,益茂厥功,對揚休命。」又改僉議使司爲都僉議使司,陞爲從二品,賜銀印一顆。
○夏五月。遼陽行省遣人獻犬馬。
○元以武略將軍巡馬千戶高宗秀爲王京等處管軍萬戶府萬戶,賜三珠虎符。
○六月。以內僚別將金呂爲巡馬指諭。內僚兼巡馬,始此。
○元遣江南千戶陳勇等,運米十二艘來。
○以黃驪郡經賊,蠲賦稅。
○元以趙仁規爲王府斷事官,李之氐爲合浦等處鎭邊萬戶府副萬戶,金延壽爲西京等處管水手軍萬戶府副萬戶,皆賜虎符。
○秋七月。遣印侯如元,賀聖節。
○八月。元遣萬戶洪波豆兒來,管造船,寶錢庫副使瞻思丁管軍糧,將復征日本也。波豆兒乃福源之孫,望王官,下馬流涕曰:「雖是衣錦還鄕,職是勞民,可愧也。」禮遇宰相甚恭。
○分遣都指揮使判密直金之淑于忠淸道,知密直崔有渰于全羅道,都僉議參理金惲于慶尙道,以備船糧。
○癸巳。地震。
○遣郞將宋英如元,請親朝,奏征日本事宜。
○九月。幸平州溫泉。
○元流耽羅達魯花赤於交趾,以右丞阿撒代之。
○冬十月己亥。王及公主如元,選良家女三人以行。
○王次金郊,杖西海道按廉使庾瑞開城副使楊柱,以其供億之緩也。
○甲辰。地震。
○遣大將軍洪詵如元,獻人參。
○王次鳳州。按廉庾瑞享王,王溫言慰之。公主曰:「前日,金郊則受責,今日,鳳陽則取悅,所進之物盡是民膏,還駕之日,勿以斂民取悅爲事。」
○戊申。彗星見于大微,長尺五寸許。
○十一月。慶尙道按廉使柳元開獻二十升麻布三十匹。
○元遣直省舍人撒八兒禿等來,頒赦。
○丙子,彗星犯紫薇,又犯北斗。
○遣左諫議金晅如元,賀正。
○十二月辛丑。王至燕京,館於洪君祥第。帝疾篤,不得見,然寵賚之厚,諸王駙馬無比。
○是歲,王改名昛。
甲午二十年元至元三十一年。
[编辑]春正月癸酉。世祖皇帝崩。王奠薦之禮,哀慕之誠,皆致其極。元朝喪制,非國人,不敢近,唯高麗得與焉,故王之從臣,雖輿臺之賤,出入無禁。
○罷造戰艦。時,王入朝欲陳東征不便,會帝崩,洪君祥白丞相完澤,遂寢東征。
○夏四月。以同知密直司事安珦爲東南道兵馬使,出鎭合浦。
○癸巳。王與公主如上都,迎皇太子,卽位,上表稱賀,獻金銀酒器紫羅苧布豹獺皮。
○帝以王功大年高,詔出入乘小車至殿門,賜王銀三萬兩。
○五月。元遣忽篤海明哥等來,頒卽位詔。
○王以四事奏于帝。一請歸耽羅,二請歸被虜人民,三請冊公主,四請加爵命。帝命耽羅還隷本國,其被虜及流徙人,可遣使與遼陽行省分揀,歸之,公主冊命,其議以聞,國王爵命,旣已累降,且待來年。帝嘗使翰林學士撒剌蠻問本國歸附年月,王使鄭可臣上書,以對曰:「太祖聖武皇帝肇興朔方時,則有大勢國助征金國,恃功而驕,不用帝命,有金山王子者,改其國號,自稱大遼,奪掠中都等處子女玉帛,東走江東城拒守。朝廷遣哈眞札剌追討,時,方雪深道險,糧餉不繼。高王聞之,遣趙沖金就勵,濟兵犒師,殲其醜虜,因奉表,請爲東藩,太祖遣慶都虎思,優詔答之,大加稱賞,于今,七十有六年矣。」
○己卯。王與公主發上都。
○六月庚辰朔。日食。
○元賜詔,冊公主爲安平公主。
○秋七月。元遣吃折思八八哈思齎護沙門詔來。吃折思八者蕃僧之名,八哈思者蕃師之稱。師本珍島人,歲辛未討南賊時,被虜而西,遂投帝。師剃髮離鄕久,不知父母存歿,至是,得於西林縣,貧不能自存,爲人家傭。王賜米與田,令家于喬桐縣,聚其族而復其役。
○遣同知密直司事柳陞直史館權漢功如元,賀聖節。
○八月乙酉。王至自元。
○丁酉。元遣乞石烈六十等來,頒上諡詔。
○九月。遣將軍閔甫如元,獻鷂。
○冬十月。賜尹安庇等三十三人及第。
○元懿州昊天宮道士顯眞大師韓志溫與其徒李道實李道和尹道明來。王賜號志溫圓明通道洞玄眞人,道實定智玄明講經大師,賜宅一區,乃王招之也。
○王獵于東郊。
○十一月。賜耽羅王子文昌裕星主高仁旦紅鞓牙笏帽蓋靴。耽羅今歸于我,故有是賜。然進馬于元,不絶。
○賜耽羅達魯花赤織金衣二襲。
○王與公主幸磊坊。
○十二月。遣右承旨柳庇直寶文署柳仁明如元,賀正。
○王與公主幸溫泉。
○元遣中書舍人愛阿赤來。先是,爲征日本,運江南米十萬碩,在江華島,今,遼瀋告飢,帝詔以五萬碩賑之。
○遣郞將白堅如元,獻鵠肉。
○元遣忽都海等來,頒改元詔。
○以洪子藩爲僉議中贊,印侯爲僉議贊成事,金之淑判密直司事,車信爲密直司使,安珦知密直司事,張舜龍同知密直司事。
乙未二十一年元成宗元貞元年。
[编辑]春正月。以洪子藩爲僉議令,趙仁規爲僉議中贊,加中贊致仕金方慶僉議令。
○判監察司事廉承益病免。
○以鄭可臣爲僉議侍郞贊成事,金忻知僉議司事,金之淑判三司事,安珦爲密直司使,李混同知密直司事。
○元遣蒙古字敎授李忙古大來。
○賜宦者將軍陶成器內府紅鞓,得幸於公主,故有是賜。
○二月。遣中郞將宋瑛如元,請減運糧。帝不從。
○遣大將軍吳仁永如元,賀誕皇子,將軍崔叔阡,賀改元。
○三月。遣將軍智圑等,以船七十三艘載米一萬碩,輸之遼陽。
○元遣伯帖木兒來,取馬于耽羅。
○夏四月。元遼陽省奉帝旨,以江南運米三千碩賑雙城。
○遣前將軍金永孫,以船九十艘載米一萬二千一百八十碩,輸之遼陽。
○設賞花宴于香閣,閣後別開帳殿,大張女樂。中郞將文萬壽引水爲戲,翦靑蠟絹作芭蕉。王喜,賜白金三斤。
○遣大將軍劉福和祗候金之兼等,送錢幣于世子。時,世子請婚,其費不貲,科斂七品以上白金,又減慶尙道租稅,分付郡縣,每白金一斤折米三十碩,徵求急於星火,民甚苦之。又遣中郞將宋瑛等,航海往益都府,以麻布一萬四千匹市楮幣。王欲親往,爲世子行聘禮,乃於全羅忠淸兩道家抽麻布,以軍糧抑買,怨讟益興。
○遣將軍柳溫如元,請減遼陽運糧。帝許減二萬碩。
○閏月。元遣王敬塔失不花,齎香幣來,轉藏經。
○復改耽羅爲濟州,以判秘書省事崔瑞爲牧使。
○遣中郞將趙琛如元,進濟州方物,遣將軍徐光純等,以船六十五艘載米八千五百六十八碩,輸之遼陽。
○五月。遣贊成事印侯如元,請世子婚。又遣左承旨柳庇,請加王太師中書令,降公主印章,改世子印章。帝皆不允。
○以洪君祥爲三韓壁上功臣三重大匡益城侯。君祥爲本國興利除害,無不力焉。
○六月。流郞將李琨于海島。琨貞之子,張舜龍之壻,與宮人無比私通,事覺,將殺之,以舜龍故流之。無比泰山郡人柴氏女,選入宮,爲王所寵。王之往來都羅山也,必從之,或淹留,爲流連之樂,人號無比爲都羅山。
○秋七月。僉議中贊致仕張暐卒。暐無他功能,以其妻之兄弟洪君祥等仕于元朝有功本國,故凡遣使入朝,多以暐副之。
○遣鹽稅別監於慶尙全羅道。
○公主遣宦官諸道,求人參松子。先是,公主科斂人參松子,送江南買賣,甚獲利。故特遣內臣,雖不產之地,悉皆徵納,民多怨咨。
○遣判三司事金之淑如元,賀聖節。之淑至元,與交趾使者爭班曰:「本國率先歸附,結爲甥舅之親,非他國比。」帝從之,賜坐諸侯王之列。之淑禮貌詳閑,觀者美之。
○八月。征東行省遣員外郞牛廷信如元,賀聖節。
○戊午。世子至自元。帝冊爲儀同三司上柱國高麗王世子領都僉議使司,賜銀印。
○以世子判都僉議密直監察司事,洪子藩知都僉議司事,洪君祥爲都僉議中贊修文殿大學士監修國史世子師臨安公。國制,非出身科第,不得爲文翰官,崔瑀擅政,自爲監修國史,猶不得兼修文殿。君祥時爲元朝集賢大學士,故得拜焉。
○流萬戶知都僉議司事韓希愈于祖月島。先是,世子之在燕都也,校尉金臣甫訴曰:「臣甫初從希愈壻洪綏入都,希愈以臣甫背綏而投邸下,凌虐臣甫妻子。臣甫猶忠於邸下,希愈何人,獨不知有邸下乎。」世子銜之,及是,白王,褫其職。王旣從其請,且命趙仁規印侯張舜龍訊其所由。使巡馬召之,希愈方與客飮,謂曰:「吾無罪,巡馬何召。」爲飮自若。巡馬還,白其言,王怒,命巡馬縛致之,仍收所帶虎符。希愈性强且廉,自度無罪,終不屈,故流之。
○以齊安公淑錄三司事。
○賜金方慶爵上洛郡開國公。
○九月。以洪子藩僉議中贊致仕。
○幸賢聖寺。駕至典法司門,命放囚。
○以聖節大酺。
○世子署事于都僉議司。世子坐向南,中贊向西,侍郞贊成事以下向東。署事訖,詣壽寧宮,王與公主登涼樓,觀之。世子還所館,百官進賀,世子答拜。
○以世子判中軍事。
○密直學士閔漬罷,以金晅代之,加洪文系僉議中贊致仕,世子請之也。
○冬十月。遣將軍柳溫如元,進世祖皇帝事跡。王嘗命任翊金賆撰之。
○賜姜暄等二十七人及第。
○丙寅。地震。
○十一月。世子朝于王,士庶人遮道擁馬,上書訟冤,馬不得前,世子皆受之,蓋豪勢之家奪人田民,有司不能聽斷故也。
○十二月。遣洪文系金光就如元,賀正。
○癸卯。世子如元。
○行省遣通禮門祗候趙詡如元,賀正。
○囚監察侍史許有全于巡馬所。王信嬖幸之讒,將撻于市,無敢救者。有巡馬指諭高宗秀得幸,出入臥內,乃白王曰:「監察爲王耳目,彈糾百官,今,以小人之讒而撻于市,人以上爲何如主。」再三譬解,乃得免。
○立江陽公順安公府。
○禁閭巷儺。
丙申二十二年元元貞二年。
[编辑]春正月。遣副知密直事柳庇如元,請世子婚。
○宥二罪以下,蠲外貢三年,貧民因租稅而鬻子者,官贖還之。時,王年六十一,術者有換甲厄年之說,故推恩肆宥。
○監察司言:「無賴之徒擅殺牛馬,非時,放火山野,燒殺物命,有違好生之德,請禁之。」從之。
○王與公主幸妙蓮寺。及還宮,將軍陶成器結彩棚,盛伎樂,奉觴駕前。王與公主極歡而罷。
○二月。召中贊致仕韓康曰:「寡人在位已久,今年換甲,尤切愼兢。卿宜條陳合行事宜。」康乃條上曰:「宗廟祭祀所以奉先而報本也。今廟屋弊陋,樂器散失。宜令有司修殿宇,備金石,嚴其時祀。工商所以利用而厚生也。今諸司所需,皆取於市,或抑其估,或終不給直,工商不勝其苦。宜令有司禁之。放生活命,可致增壽。請自今嚴禁屠宰,止遊田之樂,節肥甘之奉。當祈寒盛暑,設施漿粥,以賑行路飢渴,命有司掩骼埋骴,以修陰德。先王相其地鉗,而置塔廟,後人多以私意廢舊創新,古刹皆壞。宜命有司重修舊刹,國祚庶幾可延。」
○以金之淑知都僉議司事,安珦爲三司左使。
○同知密直司事李混罷。先是,王欲籍耽羅民戶隷內庫,混極言其不可,王不懌。至是,都堂以三事上言:「一,西北界人性暴悍,不可以內旨騷擾。自今,宜傳旨都評議司,都評議司下牒都指揮使,亦可以辦事而安人心。二,驛戶逃亡,多由傳遽之繁。宜遣使整理。三,近以內旨出使者多,實爲民弊。今後,必經都評議司給驛然後行。」此皆寵幸者所爲,故疾之,訴于王。王怒甚,命巡馬官執堂吏李紆,訊其倡議者。紆曰:「此事皆我爲之。」王益怒,命高宗秀必欲得其情。痛加榜掠,紆誣服指混,故下混巡馬獄,遂罷。
○元遣使,區處耽羅馬畜事。
○王獵于西郊。國師僧獻書曰:「殿下換甲之年,宜小心修德。不可荒于遊畋。」王曰:「非敢好獵,欲逐虎也。」其實憚妬悍,因獵而出,私諸嬖也。
○三月。元遣使整理館驛。
○置經史敎授都監,令七品以下習業。
○流典法佐郞閔蒔。有人以傳內旨突入典法司,蒔以爲無禮囚之,王怒流之。
○夏五月。夜宴于香閣。王見壁上唐玄宗夜宴圖,謂左右曰:「寡人雖君小國,其於遊宴,安可不及明皇。」自是,夜以繼日,奇巧淫技,無所不至。又以國贐庫羅綃二十疋付巡馬所,至宴日,則粧飾花階,久則換之。
○以洪子藩爲右中贊,趙仁規爲左中贊。
○遣將軍李連松如元,獻耽羅皮貨,右副承旨吳仁永,獻苧布,大將軍南挺,獻耽羅馬,上將軍崔世延,獻鷂。
○中贊洪子藩條陳時事,王嘉納之。
○副知密直司事金之卿卒。之卿以吏能進,有廉直名。
○以公主生日宥二罪以下。
○秋七月。賜前密直閔漬米一百碩。王嘗遣內僚高汝舟,令漬製詩,漬饋汝舟以白酒靑瓜。汝舟復王曰:「漬雖宰相,其貧無比。」故有此賜。
○以注簿金元祥爲通禮門祗候,內侍朴允材爲權務。梁州妓謫仙來者得幸於王,元祥允材與妓同里閈相往來。元祥製新調,曰大平曲,令妓習之。一日,內宴歌其詞,王妬變色曰:「此非能文者不能,誰爲之耶。」妓對曰:「妾之兄弟元祥允材所製也。」王喜曰:「有才如此,不可不用。」遂除之。
○遣將軍李茂如元,獻鷂。
○遣中贊鄭可臣如元,賀聖節,上將軍金延壽,請入朝。
○八月。金延壽還自元,報世子婚期。帝趣王入覲。
○九月丁亥。王與公主如元。
○冬十一月壬午。王至燕京,館于洪君祥第。
○王與公主謁帝,遂侍宴于長朝殿。諸王滿座,王居第七。
○世子以白馬八十一匹納幣于帝,尙晉王甘麻剌之女寶塔實憐公主。宴用本國油蜜果,諸王公主及諸大臣皆侍宴,至晩酒酣,令本國樂官奏感皇恩之調。翼日,世子又以白馬八十一匹獻于太后,太后以羊七百頭酒五百甕宴世子。世子又獻白馬八十一匹于晉王,仍以酒三百甕羊四百頭宴。
○十二月。帝賜王弓矢劍及金段絹,從臣婦寺僕從,賜物有差。
丁酉二十三年元大德元年。
[编辑]春正月甲子朔。王賀正,禮畢,上殿侍宴。
○帝賜王御鞍,又賜從臣十人鞍。
○晉王將之國,帝幸其邸餞之。王與公主侍宴,酒酣,王起舞,公主歌之。
○遣郞將黃瑞如元,獻金畫瓷器野雞及耽羅牛肉。
○二月。帝幸城南觀獵。王扈從,奏曰:「臣之先臣植於己未歲以世子入覲時,世祖皇帝回自征南,先臣迎拜于汴梁之墟,世祖嘉嘆,寵眷日隆,至於小臣,釐降公主,世爲東藩。乞自己未年以後被虜及流民在遼瀋者,悉令歸國。」帝許之。王感泣拜謝。
○辛亥。彗見東井,六日乃滅。
○三月甲子。彗見東井。
○太后置酒隆福宮,餞王及公主,仍賜金段衣及鞍馬,賜從臣三品以上二十人金段衣各一,又賜王從臣金段一百匹綾素八百匹。
○辛未。王與公主發燕京。
○夏四月癸巳朔。日食。
○元遣使遼陽路,推刷己未年以後被虜及流民,歸之,凡三百五十戶。
○五月丁卯。王與公主至自元。時,壽寧宮香閣芍藥盛開,公主命折一枝,把翫良久,感泣。
○癸酉。公主不豫,發內庫米一百碩,賜貧民,遣中郞將秦良弼如元,請醫。
○壬午。公主薨于賢聖寺。
○遣副知密直司事元卿如元,告喪。
○移御金方慶第。自是,移幸非一所。
○六月。許人皆得藏氷。
○丙午。世子自元來,奔喪。
○元遣火魯忽孫來,弔公主喪。
○秋七月。遣副知密直司事朴義如元,謝弔慰。
○世子殺閹人陶成器崔世延全淑方宗氐宮人伯也丹伯也眞中郞將金瑾,流其黨四十餘人。伯也丹者卽無比,寵幸方隆,其附托之人橫恣中外,世子甚疾之,及奔喪,白王曰:「殿下知公主之所以致疾乎。此必內寵妬媢者爲之,請鞫之。」王曰:「且待服闋。」世子使左右捕將軍尹吉孫李茂少尹柳琚指諭承時用宋臣旦內僚金仁鏡文玩張祐等,囚之,鞫無比等巫蠱事。巫女術僧皆服,稍得呪咀狀,悉斬之,國人震懾。
○八月。遣同知密直司事崔有渰如元,賀聖節。
○元遣使,徵寫經僧。
○以印侯爲都僉議侍郞贊成事判軍簿監察司事,金琿爲侍郞贊成事判版圖司事,車信爲贊成事世子貳師,金賆副知密直司事,薛景成爲三司右使。
○世子以故進士崔文妻金氏有姿色,納于王,蓋因無比之死,欲慰解之也。後封淑昌院妃。
○丙午。世子成服。
○己未。葬公主于高陵,諡莊穆仁明王后。
○冬十月。以鄭可臣爲僉議中贊判典理司事世子師,洪奎判三司事,李之氐爲三司左使,朴義知密直司事世子元賓,柳庇同知密直司事監察大夫。奎卽文系也。
○癸巳。世子如元。
○遣趙仁規印侯柳庇如元,賀生皇太子,又告糶,仍請傳位世子。
○乙巳。太白晝見經天。
○十一月。遣上將軍金延壽如元,獻人參及耽羅酥油等物。
○宥二罪以下。
○十二月。以內豎金元呂私通宮人柴巨,竝投臨津。
○闊闊歹大王死于大靑島。
○以金之淑爲僉議參理世子貳師,安珦爲僉議參理世子貳保,崔有渰判密直司事,李混知密直司事竝兼世子元賓,尹珤爲密直學士。
○遣大將軍宋瑨如元,賀正。
○閏月。以元珝同知密直司事,元卿副知密直司事。
○副知密直司事崔沖紹以世子命就壽昌宮基,大興功役,中築方壇,外繚峻垣,將以設公主之穹廬也。時方地凍,取土無所,掘一穴,則人爭趨之,壓死者衆。又令路傍屋垣,皆撤茅而瓦之。與中贊鄭可臣三司李之氐密直崔有渰朴義等督役甚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