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鮚埼亭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一 鮚埼亭集 卷第二
清 全祖望 撰 清 董秉純 撰年譜 景上海涵芬樓藏原刊本
卷第三

鮚埼亭集卷第二

  鄞 全祖望紹衣譔  餘姚史夢蛟竹房校

 賦

皇輿圖賦有序

成周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廣輪之數

辨其山林川澤邱陵墳衍原隰之名物土會土宜之法

而大司寇之屬職方掌天下之圖辨四夷八蠻之人九

州之國使同其貫大宗伯之屬保章以星土辨九州之

地所封之域大司馬之屬司險掌建九州之圖周知山

林川澤之阻達其道路大宰之屬司書又以地圖得知

山川之數經野之學見於官禮者如此其多然猶未溯

其原也在昔風后受圖方州始定葢世遠莫得而傳至

若聖人作易仰以觀天因吉凶而得象俯以察地卽圖

書而作則所謂圖者山川險易星土分合之圖是也所

謂書者貢賦多寡九等之書是也圖之繫以河書之繫

以洛則以天地之中實在河洛之閒其中南北高深之

故聖人所則猶之吉凶之象聖人所法葢不離乎周官

之載者近是漢人雜於緯候於是以馬毛之旋龜文之

折浮河溯洛者當之果爾則吉凶之垂亦當爲隕石之

屬而後可摹擬以入易乎惟其爲典籍之最重者故顧

命與大訓竝陳東序宋人愈遠愈失以繫辭五行生成

之數列爲圖以九宮數列爲書無惑乎窮經之士之嘵

嘵焉且夫圖書厯有原委穆王大朝黃山披圖視典而

蕭何得秦圖書以具知天下之要孔安國爲博士具見

圖書以注遺經卽武皇亦據圖書以知河源班固亦本

圖書以成地志葢皆河洛之舊本也典午以降周秦祕

書旣絕司空裴秀按漢人括地諸雜圖粗具形似不爲

精審於是作禹貢地域圖一十八篇其體有六一曰分

率二曰準望三曰道里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

圖學之大槩略具於此而以二寸爲千里唐賈躭作海

内華裔圖從三丈三尺廣三丈率以一寸折成百里宋

之祥符李宗諤亦嘗作圖其後税安禮亦作地域指掌

圖元則臨川道士朱思本作輿圖參之梵人帝師之祕

圖與宋舊圖互譯而成葢用功十年而自謂無憾今世

之所存者㢙有此本而亦多爲明人轉相增竄名以已

圖獨計程畫方之法猶遵其舊耳明嘉靖中山陰周繼

志地圖極爲世所稱縱八尺橫二丈每方百里今巳鮮

足本三古圖書之精意誰克紹之且夫圖學固難而其

中以星分合方域爲尢難自古學失傳康成謂堪輿所

載皆非周禮之法而自漢志而後有以十二分野配十

二國者有以二十八宿配諸國者有以二十八宿配十

二州者有以北斗七星配七國者有以二十八宿配禹

貢二十八山者有自邶鄘諸國而下皆配之者其說之

支離誕妄莫可究詰明初亦有淸類天文分野之書不

過以舊說附會而巳孰若

聖祖皇帝陋術數之妄傳成函夏之通譜上參夫萬五

千里之升沈下綜夫千八百國之廣衺葢先聖先王河

洛之傳由此代興以臣所見賦此圖者大都侈張版章

之四闢而至於著作之精則莫有能爲之發揚者乃拜

手稽首而爲之辭

葢聞神禹敷土功成四宅厥有大章豎亥以步八極由

來天壤之廣大雖上聖不能以懸測苟非目驗無以登

史官之籍也然彼其察地而觀天如芋區而瓜副旣求

合于寰海之綜羅復取必于豪芒之備悉斯則雖轍跡

之徧周或不能窮其界畫古人日遠精義難詳分辰𣺌

𣺌分野茫茫祝融顓頊之墟特其略臺駘閼伯之籍且

漸亡禆竈梓愼之言不可究費直劉向之說誰最長而

況乎窮騶生之瀛海申郭璞之大荒固宜南人則駭夫

盩厔北客則昧夫浦陽是以後有作者多走且僵

神聖挺生苞符有曜蒼精孕靈黃牙抉奧上契昊穹下

諧富媼九野三辰捫胷可照六狄五戎梯航畢到漢典

唐經藐不足道乃以

睿謨而成

鴻裁本周髀之微言通泰西之障碍方田方程之術雖

遙平方立方之旨未晦九章可乘六峜不害三隅所反

五曹巳在厯數旣以肉貫丳輿圖亦連珠入琲隸首運

籌商高經界桑欽郭璞測其原闞駰酈元別其派婆羅

門通其郵利瑪竇觀其會張騫探源元裝志槩以中西會通之

算計地里故雖窮鄕僻社無爽𫻪者從古所未有至掃除前人分野之說但依度而推則尢爲不刋誰謂

星遠可算而備誰謂津遠可計而逮量天則垣次立成

度地則疆理罔戾旣盡掃夫蒼帝赤帝白帝黑帝之支

分遂遍歴夫深土升土成土信土以行邁中以爲輿邊

以爲葢乃益信夫天之乗風而浮地之得水而載今夫

暘明幽昧之度最不齊山川原隰之區亦多隔内衡中

衡外衡之程各分南洲中洲北洲之勢互易或以順舒

或以逆闢左寒而右涼者天之所虛右熱而左溫者地

之所厄兩遙而一近者廣無可裁兩近而一遙者輪無

可益是皆良工之所臨卷而經營者也而乃方員肖其

區盈縮協其度從橫當其程施受諧其勢三百六十度

爲大圜三十有二篇爲分注析之如碎金之各致其精

合之乃完璧之共成其聚一鄕一亭之罔遺一關一隘

之有據不須屑屑於五洲底事區區於兩戌三條之脈

未該九邱之文如遇三十二圖合之可爲一圖分之雖一府亦可爲一圖其細如繭絲眞

神手天門更無上可尋地戸更無旁可覦斯眞曠千古

而誰同抑亦俟百王而莫具且世亦烏知夫

先皇觀察之神也耶在昔萬機之暇游心經苑石渠燕

御折衷譌舛太乙之藜榮光高遠汝羲朕虞各秉斑管

敷言之出彝訓所選試舉一二天驚石轉彼夫堯典分

州以十二而遼海羇管于東靑越海爲境民莫能名亦

粤後王分州曰營有周幷合以幽同稱兩漢而降分州

曰平其于度屬之故終弗能明也不知導山有原一氣

煙熅長白之峰岱宗所因旁皇乎舊都斜出乎析津乃

飛渡於金復之島膠萊之漘帝出乎震人生乎寅惟彼

大宗之自出所以爲六嶽之君斯其神悟誰克敷陳

發自長白斯上古靑州之所以統轄三韓也榕村李氏欲申明  聖諭而不得其說不知原在舜典中有之

出震生寅  御製東嶽廟對句也大江之出舊曰岷山或者疑之莫配

河源乃指金沙諸水以臆爲言荒荒徼外安所覽旃不

知出于河源之西遠在諸番金沙諸水次第歸焉若其

阨塞乃在黃勝之關卽岷葢自西師吿捷使節嘽嘽古

所未至盡于極邊而後探討罔不了然三危苗裔諸說

紛綸昆明居延人各有云不知出乎甘肅直接滇雲瓜

沙西峙緬甸南分當年吐番之建節鐵橋所屯三藏鼎

足以相爲鄰斯卽三危得所未聞三危卽今西域之三藏番僧實苗民之裔

  聖諭兼取證于佛經其博也乃若俄羅遠絕奉我王路始獻輿圖

古所未覩其去北極不過廿度爰識鼢鼠格物之助是

則因會同之閒情參要荒之掌故廓千古之見聞而正

昔人之譌誤者也于古鴻蒙蕩析神禹甸之于今海宇

淸晏

聖主闡之皇皇是圖精深簡練斯爲寶書二儀永奠自

古有作輸兹盡善聚米可觀畫沙可踐獨憐小臣披圖

眩俯察未能揜卷三歎以藏

淸廟以陳明堂以頒太史以詔職方又何藉乎馬毛又

何藉乎龜文懸之河洛上燭蒼旻括地之象推度之占

方斯蔑矣應自媿爲小言之詹詹也

國書賦有序

國書之作超出于前代女眞蒙古諸種者以其與等韵

古法盡符斯爲神籟然不讀

聖祖御製音韵諸論不知也同館多有習此者相約賦

之媿其文不足稱也

粤若陰陽立天剛柔立地一闢一翕而律以生一唱一

和而呂以比或旋發而遽收或先開而後閉斯化育之

神機日流行而不滯是以其音有七其聲有四聲以爲

經音以爲緯經以縱行緯以橫綴子母互權各從其類

然而羣生蚩蚩誰啟其祕一生史皇再生倉帝雨粟扶

雲靈徵可紀誰爲法苑別傳職志曰梵曰盧有長有次

語近不經事非所自但其肇始實分門例右旋左旋岐

其趨下行旁行殊其勢或就聲而借或卽音而備任聲

則字以多而始通任音則字雖寡而可會或正錯以成

文或偏纏以立體文則極變蕃于點畫體則分屈曲於

比議各擅專長竝臻精詣豈知婆羅門之傳日以誃反

覺許叔重之徒有未逮試觀三十六字之可循遂屬一

十四部所不廢是以切韵之行竟成象類之髓斯則耳

根目根之功德或不能不參之西竺以舉其大致而通

儒夾漈之徒皆爲畱意者也然而屬國之風土不一故

其文亦不齊不見夫鴻臚所掌翰林所司鐸衮信寧所

共作谷神合刺所分摛八思巴所專造畏兀兒所兼施

勃海所通隸夏州所別垂驢脣所肖蓮葉所釐符篆所

象半隸所規其種錯出其狀紛披試尋舊籍以及殘碑

葢王會圖中之變態差足擬其奇也揆之古法非盡無

稽特其所至有合有離外蕃諸書亦閒有與古韵合者世多弗知知元符之

所鍾必有待于昌期至我

國書始克應之在昔風雲初起制作堂堂赤文綠字迭

貢其祥惟兩文成不亞朱襄一曰達海一曰額爾德宜皆榜式制字者或作

或述接武擅場治官察民王廷以揚直追古初精意渾

茫如蟲如鳥以發天光時則長白之山兀兀鴨綠之江

泱泱互嶒𡵓而鏜鎝効神助而呈寒芒博討於一合再

合三合四合之旨上參夫二體六體八體十體之長汗

流次仲空傲嬴皇雙翮匆匆遁逃何方其綱三十可舉

其目二百可張爰布九垓以訖遐邦用書

制誥兼摹印章極之奏疏幡信無往不臧乃命詞寮部

帙必良以編

日講史則紫陽更有文鑑石渠之藏設科取士上儗漢

唐有如說文字林莫敢謬忘館閣新進亦復無荒然而

其中奧論則欲家諭戸曉而未遑也迨夫

天語指示直破元關謂喉音最初之五字實爲聲氣之

元彼諸部之相生皆於此乎發端其四聲之諧此者葢

亦至尊而莫干諸韻之切弗敢加焉擬諸黃鐘之不役

於他律卽以之定管而無難彼千年之疑竇遂解滯結

於連環卽支齊微七韻無頭之說更連音以紐切又足定等於不刋

葢聞詳等而略韻者宋時康節之譜詳韻而略等者近

人亭林之編其功雖密其法尚偏孰若

國書之獨擅兼二者而俱完較若寘掌洞如隔垣三蒼

雅之所未發三菩提之所未宣萬聲具舉萬音可殫彼

卿之雜朶目葢𣺌焉其抱殘而後知天下之聲出于喉

以啟其籥亦收于喉以握其閑何以定母卽取其能生

本音者而自叶何以定韻卽擇其能收本均者而罔愆

緩讀之爲二字以互括急讀之成一音而了然淸聲之

字則本韻之影母所攬濁聲之字則本韻之喻母所甄

是則合聲之法所以爲和而無戾簡而不繁者也然向

神明之天縱一一呈露其淵源誰指示夫秩宗以大闡

其微言謂尚書徐文靖公其小學爲二文成公之後第一人詳見所輯音韻闡微嗟彼穉蒙

未函雅故干祿負慙署名失措旣闕荄兹旋差杕杜馬

不足一者喪其全虎有踰六者乖其數二首六身之未

通一束兩縫之莫諭舟二閒則失偏旁門五日或迷推

步昧緋衣之小兒訝黃絹之幼婦柳卯雖同焉烏易誤

疊韵未解卑棲雙聲致疑互護龍龕之鏡未諳蠟頂之

話誰遡有孤識字之名何補同文之祚方舌橋而目迷

安定居而分部詎知菁華之不朽遠軼乎先民之舊製

好古者罔疑問奇者小悟豈㢙如拓跋之附解於史篇

直足令揚子之力窮於油素

  五六天地之中合賦有序幷跋 官限敬授民時聖人所先爲韵

五六天地之中合當是古語漢志唐志竝引之而其解

不同亦各有失漢志旣以天五地六各居其中而合乃

又引左氏之六氣五味而證以國語天六地五之文其

意乃以天五地六爲中天六地五爲中之合析中合二

字爲兩層但考天六地五其數見于素問而素問在七

略不載其目頗疑晚出未知其卽國語所指與否若以

素問之六氣五運言則以水火金土各一而火獨兼兩

故曰六氣其與左氏之陰陽風雨晦明不同要之兩書

所云皆別爲一義無關五六中合之旨天道固下濟而

正不必以其數之偶合于地者當之地道固上行而正

不必以其數之偶合于天者當之漢志強爲附會似巧

實支深寧王氏困學記聞竟謂左氏之說卽素問之說

亦因漢志而誤也唐志專主大衍卽以五六之中爲合

盡芟漢志枝葉之語所見是巳而又用六日七分之術

謂一月中五卦卽天策六候卽地策則其謬也總之五

六中合本屬大衍生成之數而五生音六生律厯家由

此而出更無可旁牽者予因詞科出是題擬作進卷先

據唐志以糾漢志又代漢志荅唐志得二首而序以先

聞之凝績在于撫辰授時必先居敬順九紀以窺化工

審七衡而求元命天效其景地效其響機緘出而理可

推天流其苞地流其符法象昭而數可定一先一後陽

布德以乗權有屈有申陰含章而聽令二始則厯本之

所自生二終則閏餘之所由剩二微則尚蘊于蒙二章

則漸趨于盛而要之自一而九誰爲之樞自二而十誰

爲之枋是以參兩備而五位于焉錯行兼兩成而六爻

于焉互應葢十一而奇偶之數皆含亦六十而參伍之

機以竟爾其求天元定蔀首五十五位之用可循四十

九莖之策可授磅礴縱觀微茫細剖五與五相守而音

以分六與六相同而律以就音治陽律治陰五六各擅

其官音司日律司辰五六各求其偶中宮則八十一分

之積窮極忽微黃鐘則三寸九分之含幷包羣有以音

求律莫非厯數之周分以律審音卽爲厯家之統母閼

逢當夫乾位甲而兼壬星紀宅于坤維子而居丑葢言

乎五六之用實貫始而徹終亦縈左而拂右是知數之

紀三而變七者圓而神惟五是衷數之紀四而變八者

方而知惟六是紐藏往于五原其妙以兩化一神知來

于六極其變以虛十盈九雖音與律爲有常之用總不

外于下損而上增日與辰爲至動之機或不免于盈前

而縮後幾疑夫積分之易差定時之難狃要惟此中德

之渾侖常見其合符于永久粤稽古史代有先民謂夫

律厯同原之祕實卽乾坤成化之門挂象三而揲象四

其由始而中者以合而備蓍以七而挂以八其由中而

終者以合而神立之爲度秉之爲鈞律通于易宮聲所

以周于一十二辟厯通于易策數所以遍于三百六旬

天地之心于此而見人神之極于此而分是故天中之

策以求卦地中之策以定時卦之周於六十有四者如

碁之布時之運於七十有二者如輪之馳内卦之策爲

貞外卦之策爲悔一貞一悔而節候定中氣之前以增

中氣之後以減一增一減而秒母齊卦十其六而四爲

餘則分至啟閉爲之籥時倍其五而二爲寄則東西南

北補其維葢合二策而均於六百卽通全策而協于當

期今夫運行之度見于天幽贊之功歸諸聖將以御大

中之鈞應舂和之令則審音期于克諧治厯要于各正

責太史之攸司戒四鄰其汝聽或以天之數合于地六

日辨而歲差齊或以地之數合于天五夜分而刻漏罄

彼三統而後爭校短而角長五紀以還亦互負而更勝

是皆未操乎五六之宮以求其中合之幷是以朓朒之

易淆疾徐之難靖若夫天或以六爲制地或以五爲均

氣至六期而一備運逢五歲而一巡此乃素問變遷行

度之序而非大易生成相得之論至若以六氣之發散

成五味之氤氳則又左氏之偶紀非軒皇之所陳雖於

陰陽化育之功皆別有徵而可信而于律厯循環之故

未免稍疏而不親彼徒見其數之適合遂以爲其說之

可因又烏知夫兩家之錯見原無當于中合之互文吾

故謂漢志之言稍鑿未若唐志之議有倫彼折衷于長

厯尚無墨守夫疇人方今

皇上正南面以繼離奠北辰而居所五事協而化育通

六順成而愆伏杜反商下徵俱本元氣以鼓文明小素

大林皆合中聲以消惰窳于以勤民之宜于以篤天之

祜相風之烏和鳴跳辰之龍就撫方且追踪姚姒接武

羲軒參悟于先天中天後天之心畫會通于交朔交望

交率之眞傳握五弦之遺徽聲以神運布六觚之妙算

意在法先又何有于徑圍未合之說與夫中西未定之

    右賦據唐志糾漢志

溯夫精氣結而爲三辰躔度昭而成七政理乘乎氣象

數皆至道之紛綸歲紀夫時律厯本一元之合幷參天

兩地四象之策所生十圖九書八卦之爻以定一三七

九主乎奇五爲之宮二四八十主乎偶六爲之柄神行

者五鬼行者五五位相得而淸濁分雄鳴者六雌鳴者

六六管相乗而倡隨盛葢音生于甲六十調迭用其剛

柔律生于辰十二均互爲其動靜斯在若時者罔敢不

欽而勅天者其疾用敬今夫軒轅之世巳遙冷倫之書

誰授而驗葭灰于河内則節可坐而推定秬黍于羊頭

則法可立而就五兼二變而爲七下宮上宮之無愆六

以三分而得八正聲變聲之遞奏至若五音各有倍而

減淸聲之一者用九之首所以虛六律各有同而增準

弦之一者歸奇之扐所以侑是故以審音者審運五德

各嬗其𧇊盈以分野者分辰六辟同徵其休咎日以一

十有五而轉者五之以三而乘時以二十有四而完者

六之以四而究葢天中則譬之璣衡七宿罔或畸東而

畸西地中則擬諸瀍㵎三塗不須卜左而卜右斯固極

之元會運世而匪遙抑亦質之度量權衡而不謬今夫

一元資始十日成旬前茅以生數相比後勁以成數相

鄰若五乃于生數爲己屈六乃于成數爲方伸生之巳

周有資于庀材之力成之伊始未離乎毓產之因一減

一增忽爲同位或進或退與爲互根當其兩儀翕聚一

緘絪縕錯行有道交易有門下降者非故爲貶上騰者

非妄自尊睢睢盱盱輪輪囷囷蒼精見于九道黃牙遍

于八垠哲王有作丕示烝民定爲音者以通乾成爲律

者以流坤始于一終于九積之卽重五之所出始于二

終于十積之卽重六之所分而于是合而求之五行實

兼乎六府六事皆運于五辰本天則二十五絲之各協

本地則三十六宮之皆春斯晷儀厯象所以起而紀元

章蔀所以神是故觀象則取其至著備數則取其至齊

生于東而竟于冬吹律必期其順序明者孟而幽者幼

推筞尢冺其參差分七十二候以成期昏中旦中之有

度通一十九章而置閏大餘小餘之有時苟稍滋其補

湊卽不免于支離況夫五六之數本相調中合之幾無

偏勝五土之奠定地合于天者罔差六幕之周流天合

于地者畢應故氣之應日而盈者于五稍過而非有餘

朔之應月而虛者于六稍歉而非不競本之眞宰之運

所以上協夫太虛著爲斯人之程所以仰承于上聖至

理不假于旁求要術不勞夫曲證者也若夫六日七分

之術一月五卦之文京房首爲列算揚雄于焉錯陳卦

之以五而周旣難辭于紛錯候之以六而判實難解于

區分然則唐志之取衷于大衍雖巳符乎舉正之旨而

其標示夫中策尚未見其說易之醇葢自七緯之遺言

流傳莫辨漸與四聖之奧旨混沓同論彼中孚之居首

漫皈依于大易笑月令之改本乃勒石于成均斯乃八

能之士所未盡究九術之客所未盡甄其與互易夫五

六之說者總之無見于中合之眞彼司厯之附會能無

貽誤于後人惟我

皇上知崇禮卑周規折矩通八十四聲之妙不逾五節

之循圜合五十二家之遺以推六物之齟吾猶復有嚴

居心無逸作所迎寒迎暑迎日迎月之祀上符乎六氣

之溫涼膏薌膏羶膏臊膏鱻之宜下調夫五味之茹吐

斗杓色正玉燭芒寒衡量自心豫調濟於濁長淸短樞

機在手詎轇轕夫月後日先皇極之時咸若泰階之符

畢宣固宜其陋六甲之四十二軌而黜五子之一十八

    右賦代漢志荅唐志

予旣撰二賦踰年偶記漢史翼奉傳有以五性六情配

律厯之說因攷之其謂六情配六合五性配五行觀性

以厯觀情以律又云陽用其精陰用其形故五臧六體

分象天地翼奉爲齊詩此乃轅固之說也然亦竝不以

左傳素問及卦氣之說參乎其間乃益知漢唐二志之

牽合而予言之不妄云五性六情見于古本禮運










鮚埼亭集卷第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