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兵要望江南/占日·第十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占日·第十一五十六首[1][编辑]


太陽位,為主正為君。兆主國君家國事,通行循度總和平,昏蝕主憂驚。

日旁氣,赤色若[2]懸鐘。所見之時[3]須將死,不論春夏與秋冬,所舉總成空。

日生暈,上下兩重交。必有彼疆亡將過[4],中謀獨霸不成韜,終是舉[5]鎗刀。

日左[6]右,白氣若虹交。兆[7]主血流成大戰,緣君失政作成妖,無法可禳消。

日光暈,暈珥有陰風。左右並同為吉兆,三般變動日時逢[8],日月在羅籠。[9]

日光暈,有暈要須知。闕處預先防[10]備吉,忽然不闕亦[11]須疑,三日雨淋漓。

日中暈,上蓋下為陰[12]。向暈即凶背暈吉,若無征戰有風聲,霞氣雨還成。

暈不合,垂在兩邊生[13]。城內有人謀不就,且饒緩慢看軍[14]情,一事也無成。

暈邊氣,入則外軍贏。隨氣攻之應大勝,忽然內出外軍傾,勝負預先明[15]

暈邊珥,一珥喜來生。兩珥欲來相解意,又言敗[16]將攝公卿,此術甚分明。

日月背,順吉背須凶。若背東方西面勝,背西東面獲其功,南北並皆同。

占日月,主客要先知。晝把[17]太陽將作主,夜憑星月驗安危,客認[18]氣隨時。[19]

相鬪[20]敵,兩日見分明。必有拔營離寨去,正當日下[21]看拋城,大戰血交并[22]

相鬪[23]敵,日對城營[24]。交戰血流看主客,必應主敗客軍贏,日度算還生。[25]

日中暈,日被白虹穿。天下大兵看即[26]起,又兼烈士報仇冤,奮怒氣沖天。[27]

兵發日,日偶蝕并虧。莫往前程尋大戰,天垂威[28]象遣[29]人知,去則將難歸。

冠纓日[30],日上即為冠。右[31]下為纓擎捧日,冠為喜兆將須歡,纓則將心攢。

兩日鬪,少時[32]及明朝。倘或必[33]聞如此兆,外藩草莽競[34]興妖,進步即嚎啕[35]

日邊氣,如杵赤而明。既顯不當軍將出,執迷堅往損其兵,一半不回程。

日旁暈,狀若死蛇圍。其兆主[36]災先舉[37]將,師徒半出不能回,宜改[38]擁師歸。[39]

日邊暈,抱日一邊生。順抱敵人須可擊,還如逆抱戰無贏,隨眾[40]舉其兵。

日下氣,赤氣列三層。天下流亡兵競起,黎民失業禍災生,鹿走霸圖爭。

日四耳,多在四隅邊。宮闕儲君生太子,歡欣期降定三年,人馬罷征權。

日中氣,上下黑衝過。長子建謀興大逆,速當根究莫蹉跎,遲便舉[41]干戈。

兩陣近,青氣日邊生。其狀分明如半月,順其形氣速前征,交戰必須贏。

太陽畔,八字氣分明。下若鹿鹿?章形勢走,將亡兵潰禍災生,固守保關營。

太陽畔,雲氣傘張形。又若飛煙星在[42]裏,火星傍出血成坑,堅守不宜行。

太陽畔,突出泰山端。紫氣盤旋供[43]不散,城中軍勝賊當殘,臨陣審詳看。

太陽畔,氣蓋[44]日當中。白色東西連卯酉,主憂社稷[45]重災凶,改號任神龍。[46]

太陽畔,九曜旋[47]於邊。似火如燈光爛爛[48],九州大亂水滔天[49],王道苦[50]憂煎。[51]

太陽畔,牛競爭時。更有傍邊持戟立,戟人無首影依稀,宗廟必傾危。[52]

太陽畔,如幕[53]又如花。相繼相連不間[54]斷,嬪妃皇后亂其家,術士見生涯。

太陽畔,氣如剪刀形。更有散花桃杏[55]雜,君王失政后妃稱[56],鮮潔[57]愈為精。

太陽畔,氣若璧形圓。其影團圓[58]如暈色,群[59]邦臣下反[60]謀專,奪我境邊田。[61]

太陽畔,一樹蒂根成。兩[62]氣橫生長拽出,殺君自縊叛臣情,隨帝應其徵。

太陽畔[63],如鼠樹枝[64]間。又似雞形雙[65]翅舉[66],看[67]看洪水作為[68]難,移寨向[69]高山。[70]

太陽畔,帆幔氣堪疑。又若破船來向[71]岸,仍居乾位帝京基[72],帆落勢傾時[73]

太陽畔,五色氣鮮[74]明。下有奔麞形象具,忠臣遭戮又妖興[75],不可不留情。

太陽畔,十字在中張。大禍欲來先露兆,奸凶懷恨[76]作妖祥,齋醮早消禳。

太陽畔,氣色似人兵。若在離邊移寨上,君王易代表臨坰,賢者得其情。

太陽畔,兩手在其傍。更有金星圓出現,后妃作孽亂生狂,乾地[77]應其殃。[78]

太陽畔,舉手若兩[79]分。或作帚形居兩手,君王帝位欲分更,不散決然成。[80]

太陽畔,青氣散如飛。變作雁行分勢列,外邦小國賊臣欺,謀反禍相隨。

太陽畔,若對斗牛間。更有一虹迎面見,三公流國戰無還,遷改莫辭難。[81]

日邊氣,皆應在蚩尤。申酉且須看獬豸,喪門申未午時求,見處便堪愁[82]

日之外,有耳兩邊生。必有和通同好事[83],兩軍不戰結歡欣[84],四海得安寧。

青天象,日月氣來衝。北面氣衝北面旺,南衝南旺任[85]西東,取此以為宗[86]

日色異,黃赤病之源。色若白時多死兆,更兼兵起禍凶年[87],疾疫湊來纏。

日五色,或有氣稜層[88]。其分國王權政失,耽迷酒色損生靈,修德滅奢矜。

日紫色,名曰疾萎蕤。其分起兵多喪敗,且宜修德厭天機,勿起[89]禍當時。

日有耳,兩耳戰均平。厚處必贏軍占取,一邊有耳一邊贏,無戰喜交兵。

日色青,其分國堪傷。或似火光兼火影,皆為災亂殄忠良,防備賊臨疆。

日生暈,須有暈形圓。其形如暈圓其圓[90],皆主邦臣[91]叛謀專,奪取境邊田。

日四耳,頂上即為冠。兩下為纓須盡日,下為履象不為權,回報日須端。[92]

太陽位,下復見形圓。便若白來其色黑,王更國變別憂權,一日見憂煎。

日出現,便若似[93]臙脂。蔭[94]地滿天血如染,此為天[95]殺苦軍權,七日雨平川。[96]

考異[编辑]

  1. 京本列第六
  2. 京本作「似」
  3. 辛本、川本、京本作「遊所見邊」
  4. 京本作「軍亡將帥」
  5. 京本作「起」
  6. 辛本、川本作「在」
  7. 京本作「即」
  8. 京本作「同」
  9. 日邊耳,經曰:日有抱暈於野,皆有降軍降將至也。
  10. 京本作「隄」
  11. 京本作「不」
  12. 京本作「纓」
  13. 京本作「旁」
  14. 京本作「牽」
  15. 京本作「征」
  16. 川本、辛本、京本作「拜」
  17. 京本作「犯」
  18. 京本作「與」
  19. 日月星為主,雲霞氣為客。
  20. 京本作「聞」
  21. 京本作「夜」
  22. 京本作「兵」。首本缺此首,茲據辛本、川本。
  23. 京本作「聞」
  24. 京本作「營城」
  25. 辛本、川本注:「算太陽分野。」京本注:「精算太陽分野,在日度算還生第十三首。」
  26. 京本作「帥」
  27. 荊軻入秦時有此兆。
  28. 辛本、川本作「戒」
  29. 京本作「上天垂象欲」
  30. 京本作「者」
  31. 京本作「在」
  32. 京本作「小將」
  33. 辛本、川本、京本作「忽」
  34. 京本作「盡」
  35. 辛本、川本作「疾兵消」。
  36. 京本作「生」
  37. 京本作「損」
  38. 京本作「後」
  39. 此首首本缺,據辛本、川本。
  40. 京本作「象」
  41. 京本作「起」
  42. 辛本、川本、京本作「影」
  43. 辛本、川本作「俱」
  44. 京本作「貫」
  45. 京本作「宗社」
  46. 龍名曰喪門。
  47. 辛本、川本、京本作「簇」
  48. 京本作「燁燁」
  49. 京本作「血流川」
  50. 京本作「若」
  51. 又主兵戈。
  52. 首本此首兩收,前二句一作「太陽,競與日爭時」。
  53. 京本作「蔓」
  54. 京本作「黏不」
  55. 京本作「李」
  56. 京本作「嗔」
  57. 京本作「解結」
  58. 京本作「團」
  59. 京本作「郡」
  60. 京本作「反主」
  61. 主小臣謀反分國。京本注:「主小臣謀叛分國侵奪之事。」
  62. 京本作「雨」
  63. 京本一作「時」
  64. 京本一作「林」
  65. 京本一作「頭」
  66. 京本作「頤頸勢」
  67. 京本作「舉」
  68. 京本作「危」
  69. 京本作「上」
  70. 京本此首兩見。
  71. 京本作「泊」
  72. 辛本、川本作「隳」、京本作「墮」
  73. 京本作「危」
  74. 京本作「祥」
  75. 京本作「兵」
  76. 京本作「詐」
  77. 京本作「帝」
  78. 乾符六年二月十八日午時現。京本「乾符」前有「唐禧宗」三字。
  79. 京本作「首若雙」
  80. 辛本、川本、京本注:「氣現久不散,其殃必應。」
  81. 京本注:「國主政權應自失。」
  82. 京本作「憂」。
  83. 辛本、川本作「善」,京本作「同通好喜」
  84. 京本作「情」
  85. 川本、辛本、京本作「認」
  86. 川本、辛本、京本作「蹤」
  87. 京本作「連」
  88. 京本作「稜」
  89. 京本作「忽即」
  90. 辛本、川本作「圓圓背」
  91. 辛本、川本作「那邦臣子」
  92. 經曰:「日上為冠,下為履,兩下為耳,長而為纓,朝抱日吉。」
  93. 川本作「是」
  94. 辛本作「映」
  95. 川本作「大」
  96. 無雨主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