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山集 (兪肅基)/卷十六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五 兼山集
卷十六
作者:兪肅基
1775年
卷十七

箚疑[编辑]

啓蒙箚疑戊戌[编辑]

自本而幹。自幹而支。是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以至於無窮盡也。

分合進退。縱橫逆順。詳見下揲蓍法。

法象。是三才萬物自然之象。

或以爲出於聖人心思智慮之所得爲也一節。前承師門之敎。以爲專文義涉象數之外。又有此一種病痛之意矣。更思之。文勢似迫促。盖上言卦蓍之皆出自然。而以是豈聖人心思智慮之所得爲也哉。統而言之。盖爲後世說易者之張本也。故下文分說說易者有專文義涉象數兩種之病。而此兩種病痛。正是以爲出於聖人心思智慮之所得爲也者。故更以此一句結之。非專文義涉象數之外。又有此一種病痛也。但如是看。則或字似甚突兀無意味。而朱先生文字。例多如此處。此或字義例。正與大學章句其用之所行或不能不失其正之或字相似。雖在於牽合傅會之下。而其意則已統專文義涉象數兩種病痛也。且下篇論世儒之失。而亦以聖人作易。盖極其心思探索之巧而得之者。統而言之。則其意益可見矣。眞逸。是眞正隱逸之謂。

本圖書第一[编辑]

相爲表裡。當從潛室之說。

關子明說云云。河圖則只言六七八九。而洛書則幷言一二三四者何也。盖河圖則生成之數同居其位。擧成數而生數之各從其類者。自可見矣。故省文也。洛書奇數居正。偶數在側。而縱橫以見。故非歷擧其數。則不可知故也。

兩其五行。如一六爲水。而一是陽六是陰。二七爲火。而二是陰七是陽。三八爲木。而三是陽八是陰。四九爲金。而四是陰九是陽。五十爲土。而五是陽十是陰也。

諸儒之說也天一地二一節。雖是明河圖之數者。而猶不說出河圖字。故曰夫子之意云。而以諸儒之說者證之。

小註勉齋以太極圖解所分爲可疑。而退溪先生於傳疑書中。旣取其說。則固不容有異議。而竊詳濂溪,晦翁兩夫子之意。似亦別有所在。盖元來五行次第有兩義。以生之序而言之。則曰水火木金土。而水木陽也。火金陰也。以行之序而言之。則曰木火土金水。而木火陽也。金水陰也。必合兩說而言之。其義始備。而濂溪著而爲圖。於一圈則其勢固不容於兼兩義。故於是先水火次木金。而俾見五行生之序。右水金左火木。而俾見五行行之序。朱先生揣其意而解之。則固當備言其義。而但其所列五行。先水火後木金。旣分次第。則生之序之義。已自不言可見。而惟以左右而兼行之序之義者。有難驟見。故圖解專以左右所分者言之。以示其玲瓏錯綜。交互以見之義也。至於下水木陽火金陰者。則亦偏言生之序之義耳。夫豈不察其言之相友。而故爲矛盾之見哉。且如勉齋說。而解圖象。則不但無以見左陽右陰之義。陰盛之金。居陽穉之水之下。陽盛之木。居陰穉之火之下。陰陽之位。亦皆乖戾而班駁。此可以見其說之未當。

徑一之徑。卽行不由徑之徑也。

參天者。於天圓之象。得其數三也。兩地者。於地方之象。得其數二也。

然河圖以生數爲主節小註玉齋說。豈可唯以五數拘之哉。玉齋本意。盖以圖書中央之五。實已包得五十五四十五之全數。則不可以其爲五數之故。便謂其數但止於五而已之意。而今按傳疑。則退溪乃以圖書全數之多寡雖異。而不害其爲同之意言之。恐於文意未當。

無適而不遇其合。言無適而不遇七八九六之合也。朱子,玉齋以圖配卦之異同。詳見傳疑。盖朱子則以一九爲太陽。二八爲少陰。三七爲少陽。四六爲太陰。玉齋則以四九爲太陽。三八爲少陰。二七爲少陽。一六爲太陰。同異肯綮。實在於此。然朱子則以橫圖所列四象位數而分卦。玉齋則以河圖所列生成位數而分卦。固皆有據也。但傳疑說离震艮坤同。而乾兌巽坎異者。似與玉齋。

原卦畫第二[编辑]

觀法於地。此地字大槩說也。與地之宜。此地字方始就其條理上說。與相地之宜。其義同。

註大傳又言。此又字承上篇而言。觀上篇則易疑若專爲河圖作也。而今大傳又言作易之由如此。則易非獨以河圖而作也。此又字必如是看。可無突兀之病。

兩儀又爲太極。而四象又爲兩儀。朱子於此必用活法如此者。盖以見加一倍法之義也。

小註雲莊劉氏論作易之原。而必幷洛書言之者。恐未精。

象數形器。只是一般。特異其文耳。

道爲太極。心爲太極。道以散在事物者言。心就人身上総會者說。盖太極者。只是象理之総名。而天下之事。皆出於道。萬物之理。皆本於心。故道與心。同謂之太極也。

是生兩儀小註玉齋以圖書卦畫釋象數。此說未精。纔有箇天地萬物。便有此象數。盖天地萬物。自然之形象法數也。至於圖書。則不過是伏羲大禹時所出之物也。天地萬物所固有之象數。何甞自圖書始也。故若曰象數因河圖而益著云則可也。而謂象數便是圖書則未可也。

朱子於太極圖曰。此兩儀便是天地相似。與畫卦兩儀自不同。今以太極圖兩儀。釋此兩儀。未知如何。

兩儀生四象小註玉齋說太極圖與此不盡合。以河圖生成之數言之。則一六爲老陰爲水。二七爲少陽爲火。三八爲少陰爲木。四九爲老陽爲金。而太極圖則水爲老陰。火爲老陽。木爲少陽。金爲少陰。玉齋專以河圖爲主。故曰與此不盡合。而若以橫圖所列言之。則火居一九而爲老陽。金居二八而爲少陰。木居三七而爲少陽。水居四六而爲老陰。其所以爲水火木金者。未甞不與太極圖合也。但河圖所分四象之數。與橫圖所列者不同何也。盖河圖之四象。卽生成變化之始。陰陽老少互藏其宅之義也。橫圖之四象。就其旣成之後。陰陽老少各從其類之義也。

四象生八卦小註玉齋所引朱子說云云。位次相挨傍及。坎离不交者。終未曉然。坎离不交。雖曰以自二畫生四象時交。然若說生四象時交者。則兌震巽艮。無不皆然。何獨坎离乎。少陰交少陽而生少陽上之陰畫爲坎。少陽交少陰而生少陽上之陽畫爲离。亦何不可。而必謂之不交耶。且兩儀四象八卦。無非交而生者。則何獨以兌震巽艮爲交而生。而乾坤离坎爲不交而生耶。凡此皆所未敢曉也。自兩儀至八卦相交之說。不過陽儀交陰儀。生一奇一偶而爲太陰少陽。陰儀交陽儀。生一奇一偶而爲太陽少陰。太陽交太陰。生一奇一偶而爲坤艮。太陰交太陽。生一奇一偶而爲乾兌。少陰交少陽。生一奇一偶而爲坎巽。少陽交少陰。生一奇一偶而爲离震。如斯而已矣。董氏說。雖不無所據。而似少曲折。且陽或自生陽。陰或自生陰。或陽生陰。或陰生陽者。其所取例。亦不齊整。恐未得爲定說。

天地定位章小註潛室說交一轉過。不過謂截橫圖中半。郤以震交乾。以乾交巽。乃一次變轉成圓圖云爾。要解乃曰橫圖。六十四卦積交之成也。一轉過。猶言旣成之後也。其說甚糢糊。

周模所問卦氣盈縮節候分排者。皆以先天圖言。而朱子却以卦氣盈縮。爲文王八卦者何也。

太極旣分節小註朱子答袁機仲書云云。陽下之半。指左邊第一畫三十二爻而言。陰上之半。指右邊第一畫三十二爻而言。左爲下故曰陽下。右爲上故曰陰上。下倣此。邵子以太陽爲陽。少陰爲陰。少陽爲剛。太陰爲柔。故陽交陰陰交陽。而生天四象。爲乾兌离震。剛交柔柔交剛。而生地四象。爲巽坎艮坤。盖以太陽與少陰交。少陽與太陰交也。朱子則直以太陽與太陰交。太陰與太陽交。生乾兌艮坤。少陽與少陰交。少陰與少陽交。生离震巽坎。此邵朱兩說之所以不同也。

盖八卦相乘爲六十四云者爲一節。卽結上八卦相錯而萬物生焉云云一節之意也。自三畫以上三加一倍。以至六畫則三畫者亦加一倍云者爲一節。卽結上然第三爻之相交則生第四爻之一奇一偶云云一節之意也。其文勢來脉。本自井井。而要解乃以三畫者亦加一倍一句。謂之三畫之上。徑加三畫。以成六畫也。反眩亂其文勢來脉。此等說。無寧割而去之。

是故乾以分之。此分字乃是分張之分。玉齋所謂分限者非是。

無極之前註朱子說云云。坤復之間乃無極。則是恰似以一物安在中間。而自坤至姤謂之無極以前。自復至乾謂之無極以後。然則所謂有象之後者。雖謂之無極之後亦得耶。自坤及姤是無極之前。則是右一邊陰卦。皆爲無極。左一邊陽卦。盡爲有象。然則此無極。特與有象相對說。而非眞指無聲無臭之理耶。且坤復之間爲無極。則此無極便是太極圖無極謂之。不曾契勘濂溪底者何也。

天地之所闔闢。思齋,玉齋兩說不同。而當從玉齋說。陽在陰中陽逆行註朱子說。陰陽互居其方。則陽自上而下。陰自下而上云云。盖陰陽各居本方。則陽自復而始終於乾。陰自姤而始終於坤。所謂陽自下而上。陰自上而下者也。其爲陰陽之畫。皆自微而就著。因小而成多。故謂之順。若陰陽互居其位。則陽自巽而始。陰自震而始。所謂陽自上而下。陰自下而上者也。其爲陰陽之畫。皆自著而就微。自多而就少。故謂之逆。其爲訓本自精當。而補解乃謂當作陽自下而上陰自上而下。可謂無知妄說也。

此所謂逆順。特以自少至多爲順。自多至少爲逆。與上數往知來之逆順。自不同。

帝出于震章註王者其盡於是矣。王者泛言所以爲帝王之道。盡於此之意。而小註謂文王也。邵子本意。恐不如此。

又曰易者一陰一陽之謂也云云節。先天卦兌爲再交。而今謂之始交。先天卦巽爲一交。艮爲再交。而今皆謂之不交者何也。

明蓍策第三[编辑]

第一章小註朱子說云云。五奇五偶成五十五者。則自是河圖之數。何以證之於大衍五十之數耶。

虗天一故用四十九者。本數家之說。朱子亦累擧之。而本註旣曰取其一不用。以象太極云。則此當爲定說也。

右三奇爲老陽下小註玉齋說云云。由太極加倍以生者。⚊但可謂之陽儀。而蓍法則謂之少陽也。⚋但可謂之陰儀。而蓍法則謂之少陰。盖蓍法則就一爻上。分陰陽老少。而原其四象生出之次。則⚌方謂之太陽。⚍方謂之少陰。⚎方謂之少陽。⚏方謂之老陰。所謂老少在第二爻云者如此。

右三偶爲老陰註蔡氏說。蓍之奇數老陽十二。老陰四。少陽二十。少陰二十八云者。言所以爲老少陰陽之㨾子者其數如此也。

相與判合如符契註玉齋說之糊塗。傳疑論之詳矣。而愚意退溪說。亦未分曉。盖其一物之中云云以下。專言掛扐過揲之相與進退消長也。於此不必以陰陽二物攙論也。判合不過自老陽掛扐。進其過揲四策而爲少陰掛扐。則在過揲爲判。而在掛扐爲合也。自少陰過揲。進其掛扐四策而爲老陽過揲。則在掛扐又爲判。而在過揲又爲合。少陽老陰。莫不皆然。朱子本意。竊恐如此而已也。

考變占第四[编辑]

前十卦主貞。後十卦主悔。按占法貞悔之說。不過分主客之義而隨處立名。本無一定之說。故六爻皆不變。則內卦爲貞。而外卦爲悔。是以貞爲主也。如三爻變。則雖占本卦及之卦之彖辭。又以本卦爲貞。之卦爲悔。然三爻變在前十卦者。則依舊以本卦爲貞。之卦爲悔。是所謂前十卦主貞者也。三爻變在後十卦者。則又却以之卦之悔爲主。而本卦之貞爲客也。是所謂後十卦主悔者也。要在看得活絡。無礙滯耳。

太極圖說箚疑丙午[编辑]

篇題朱子說按通書篇題云本號易通云。則通書卽是易通。非二書也。而今曰甞作太極圖通書易通數十篇。若以通書外。復有易通者然。可疑。○解剝圖體。之根也。C者之根也此二句。當着眼看。盖陰圈中之白者。乃陽之根乎陰也。陽圈中之黑者。乃陰之根乎陽也。朱子曰靜之所以必動者。以其根乎陽故也。動之所以必靜者。以其根乎陰故也。此語尤分明。度氏釋之曰陰中之陽。乃陽動之所由以生也。陽中之陰。乃陰靜之所由以生也。亦得之。○此一圈。朱子謂無極二五妙合而無間者也。盖以四絡謂二五之妙合於無極也。下総論度氏說。則以此圈爲五行一太極。而四絡爲太極之総五行。雖可備一說。而非朱子所說之意也。此圈。土圈外冂者。不知指何而言。唐本則無之。恐衍畫也。○朱子解剝圖說。辭約理精。大段明白。無容別加䟽釋。而度氏於此更添註脚。輒句爲之解者。已是不切。而至其爲言。不但無所發明。反有支離失眞之病。要之看理未精。而說理未熟之致也。其失眞處。略用辨駁於下方。○不離乎陰陽。不雜乎陰陽。正言太極雖不外乎陰陽。而却不與陰陽混雜之謂也。度氏旣以不能出乎陰陽之外者釋上句。而又以不外陰陽釋下句。其釋上句雖得之。而釋下句則却無分別。極非是。○太極本無極。只言其所謂太極者。又初無聲無臭之意也。而度氏乃曰太極之理。本於無極。其下語恐有分別二視之病。未安。○無假借。言一物之中。天理完全。不相假借之意。而度氏謂自然而然。非有所假借。若將以此假字。爲眞假之假字然。極未安。○妙合。當釋曰妙히合ᄒᆞ다可也。無間。言無間隔也。而度氏釋妙合曰妙於凝合。釋無間曰無間斷。恐皆失之。○朱子說南軒所謂太極之體至靜。此體字非體用之體。乃以體段之體言之。故曰不是。且太極含動靜之理。則只當曰未發者太極之靜。已發者太極之動。如下朱子之說可也。而今曰至靜者貫乎未發已發。則是未發之外。復有所謂至靜者貫去與已發。幷成三箇。故曰如此。却成一不正當尖斜太極。○朱子說上曰太極自是凾動靜之理。下曰靜卽太極之體。動卽太極之用云。而中間却曰却不可以動靜分體用。前後語却似矛盾。盖動靜便是太極體用。非動靜之外。別有太極可與動靜分爲體用者也。○朱子說仁本是柔底物事。發出來却剛。義本是剛底物事。發出來却柔。及下仁體柔而用剛。義體剛而用柔云者。與答袁機仲書意。一切相反可疑。恐此爲未定之說也。且答袁書所引楊子說。作於仁也柔。於義也剛。而今此問者之引之也。則反作於仁也剛。於義也柔。極可疑。但楊說若作仁剛義柔。則初不足爲機仲所說仁柔義剛之證。然則此亦爲記錄之誤無疑。而所謂陽根陰陰根陽之說。又不若答袁書陽中陰陰中陽之云。其義爲尤精也。○蔡節齋以易有太極之易。爲無體之易。而以無極而太極者。爲盖亦言其無體之易。而有至極之理也。其說極新巧可喜。而不惟朱子之所未甞言。細究之則無極之與無體之易者。亦自不同。夫陰陽變化。固未甞有形體之可見。故謂之無體。然若比之於太極之冲漠無眹。則亦有間矣。今曰無極便是太極則可也。謂之易便是太極則其可乎。且其下說有曰主易則易無體。故曰有。主太極則太極有眹。故曰無。所謂太極有眹故無云者。亦未安。

第一節無極而太極一句。朱子釋之曰無形而有理。只此已是辭約義盡。大煞分明矣。但讀者因此而遂以上下兩極字。分形與理而二視之。殊不知兩箇極字。只是一㨾義也。原夫極之得名。盖本於北極屋極有形之物。夫子所謂太極者。盖亦借此有形之物而以語夫此理之総會也。周子恐人因極字得名。本於有形之物。而遂以太極同作有形者看。故曰無極而太極。曰無極。則便見此太極之極。非同有形之物。曰太極。則便見此極爲萬理之総會也。後之讀者。苟知極之得名。本於有形之物。而夫子之太極。借有形而說無形。周子之無極。恐無形之涉有形。則可知此上下兩極。只是一般。初無兩義也。觀勉齋所謂以實喩虗。以有喩無。所謂無形而至形。無方而大方云者。與夫饒氏所謂無樞紐根柢之形。而實爲天下之大樞紐大根柢之云者。則其於兩極字。庶無分別二視之病矣。○無極而太極。當釋曰極이無ᄒᆞ되太ᄒᆞᆫ極이니。○小註勉齋所引孟子生之謂性之說。極不襯貼。生之謂性之性。乃是氣質之性。以此語太極之本然。奚啻千里乎。

第二節太極陰陽五行。有則一齊具有。固不可分先後。而周子之必先言太極。次言陰陽。又次言五行。自有次第。而至於萬物。則又是五行具後。方始生出者也。盖圖說之言造化至五行處。是一關隔。自五行而上屬乎造化。自五行而下屬乎人物。只看圖說。說到四時行焉。却復推本自五行處。倒說一番然後。方說眞精妙合。而萬物生生者。可知其言之也有序矣。然則此圖之解。必到五行具後。方始說生物似順。而註以動靜分屬於萬物之資始正性。恐不無發得太早之嫌。是必有說而不能了悟。爲憤悱也。○推之於前。猶言極之於始也。引之於後。猶言極之於終也。前後二字。只以始終之意看。自分明。近思釋疑。沙溪謂理與氣推之於陰陽未生之前。引之於陰陽旣生之後云云。此說可疑。若說陰陽未生。則是動靜有端。陰陽有始。而太極有懸空獨立之時矣。烏在其不見其合乎。且旣曰理與氣。而又曰推之於陰陽未生云云。則是恰似氣外復有陰陽者然。恐尤未安。○或問繼之者善之時。此所謂性善。至成之者性然後。氣質各異。方說得善惡。朱子曰旣謂之性。則終是未可分善惡。此問答甚好看。盖若論氣質。則當就繼成二字上說。至於善與性。則只一般理也。○朱子曰當初元無一物。只是有此理而已。此箇道理。便會動而生陽。靜而生陰。盖理無動靜。則氣何自而有動靜乎。勉齋乃謂太極不是會動靜。又曰却自不會動靜。恐失朱子本意。○動靜之屬於流行。陰陽之屬於對待。只看濂溪立言之意。可見。盖一動一靜。互爲其根。承上動極而靜。靜極復動而言。分陰分陽。兩儀立焉。承上動而生陽。靜而生陰而言。註以生陽生陰分陰分陽四句。屬之對待。動極靜極動靜互根四句。屬之流行者。自有妙理。而葉氏乃以生陽生陰爲流行。動靜互根爲對待。及以生陽生陰爲流行中之對待。動靜互根爲對待中之流行者。皆失朱子本意。

第三節勉齋所謂水而木木而火以下云者。卽解剝圖說所論也。這是說生之序者。這指解剝圖說所謂水陰盛居右。火陽盛居左云云之說也。但旣以水爲陰盛。火爲陽盛。則是亦說行之序者。而今曰生之序。豈失照勘耶。○勉齋深疑五行有生之序行之序兩者之不同。而欲合而爲一。乃以天一地二之說。但爲奇偶多寡之數。而非爲次第之數。其言儘合商量。然但其曰水煖後便成火。人身上。初生腎水。又生心火者。乃是水火先金木而生之說也。何故又却云始生之序。爲水而木。木而火云耶。夫旣知五行有流行對待氣質之殊。而必欲以質之始生而對待者。混爲氣之相生而流行者何耶。○勉齋深斥一二三四爲次第之說。有曰果以次序言之。則一生水而未成水。必至五行具足。猶待第六而成水。二生火而未成火。必待五行具足。又成就了水然後第七而成火耶。如此則全不成造化。亦不成義理矣。此說誠亦有理。而但念天地造化之功。固爲微眇而難見。然生先而成後則必矣。且五行之生。旣非一時幷生。則卽其生之也。固自有次序矣。生之也旣有次序。則其成之也。不無次序。又可知也。夫天地之數。始於五而終於十。所謂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焉者也。其生物也有漸。故必自微而至著。因小而成大。則一生水二生火三生木四生金五生土。而必待六成水七成火八成木九成金十成土然後。其爲物也始全矣。且如人之形化也固也。先生腎水。次生心火。然必待月滿而成形然後。其爲腎爲心。方始爲完全之物矣。若如勉齋之說。則自其腎水始生之時。已自十分完全。而其心火也肝木也肺金也脾土也。莫不隨生隨成。則是懷孕數箇月。兒已成形矣。豈不誤哉。以此推之。竊恐天地之生成萬物。固亦自有次序。而必不若是之無漸也。

第四節不曰太極一無極。而曰本無極妙妙。盖太極卽無極。非如太極之於陰陽。陰陽之於五行。猶有間隔也。○註渾然一體。言五行便是陰陽。陰陽便是太極。而渾合爲一體也。盖釋自五行止無極也一句之意也。無極之妙。未甞不各具於一物之中。又釋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一句之意也。近思錄以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句。別作一節。恐是葉氏之誤分也。而其附此註也。無極之妙各具一物之中一句。仍附於上節之下。殊不知此一句於上節之義。無所當也。其誤爲尤甚也。○所以爲太極者。此所以爲只以。所謂之意看之。○五行四時動靜陰陽。只看氣質時位之分。則可知其五行外。非別有四時也。陰陽外。非別有動靜也。盖以五行之運用而言則曰四時。以陰陽之流行而言則曰動靜。其實非有二致也。○各一是氣之異也。性是理之同也。隨其氣質而所禀不同。釋各一二字。而釋性字不足。故又說渾然太極之全體。無不各具於一物之中一轉語。以明其理之初無不同。則各一其性之義。已自躍如而無復餘蘊矣。朱子曰陰陽五行之爲性。各是一氣所禀。而性則一也。夫各一云者。旣是所禀之不同。則此性字。便是氣質之性也。而朱子之必謂之理者何也。盖氣質之性。本然之性。固非截然爲兩性。而所主而言則不同。本然之性。非離氣也。而所主者理也。氣質之性。非無理也。而所主者氣也。是以以本然之性言之。則純粹至善。聖凡一致。不可謂不同也。以氣質之性言之。則淸濁粹駁。有萬不齊。不可謂不異也。此本然氣質之異也。周子之言性。本欲明太極之無物不具。則其所主而言者。乃在於理之一。而不在於氣質之異也。故朱子之釋之。亦主理而言也。或者乃以此性字爲氣質之性。則勿論義理如何。全不察文勢主客之分也。○各一其性也之句語意重在各一上。各一其性則之句語意重在性字上。各一其性。只是各具太極之意。此性字與太極字一般。則不可作氣質之性看明矣。○各一其性各正性命各具太極。皆於各字上。帶氣質意。而曰性曰性命曰太極。則理之一而無分別也。盖各字不但是皆字之意。曰各則已有人物彼此之殊。故亦帶氣質意也。○自各一字而論之。則所禀之性。疑若有偏全之殊。而自性字上論之。則理無大小偏全之殊。故曰渾然太極之全體。無不各具於一物之中也。

第五節曰各一其性者。男剛女柔。飛潛動植。莫不皆有此性。盖以各具者言。其曰一太極者。男女萬物之性。同出一原。初無分別也。盖以統體者言也。○前曰性之無所不在。又可見矣。此曰於此尤可以見其全。盖自萬物化生後看。則比那只有陰陽五行者。尤全矣。

第六節秀是就精中拈出其正通者言。靈又就其秀中。指其精爽者言之。○靈便是明德坐地。○全體太極。言全體卽是太極。卽下文聖人者太極全體之意也。或以體爲以身體之者非是。○小註朱子說陰陽五行皆善云者。却與下氣有善惡之訓不同。上說恐記錄之誤。

第七節定之以中正仁義。朱子曰此是聖人修道之謂敎處。又曰衆人所以失之者。以其不能全得仁義中正之極。而聖人全體太極。無所缺。故其定之也。乃所以一天下之動。而爲之敎化。制其情慾。使之有以檢押相率而趍於善也。又通書順化章曰聖人以仁育萬物。以義正萬民。而註云所謂定之以仁義。此尤爲明證。或謂聖人之自定者。盖亦未考乎此之過也。○仁義中正之分屬動靜。特以象類言之。盖太極圖本以明易而作。而易者陰陽而已矣。陰爲靜陽爲動。而中仁便是陽。故屬之動。正義便是陰。故屬之靜。動時非無正義之發。而以象類則皆可謂之中仁也。靜時非無中仁之理。而以象類則皆可謂之正義也。然朱子之釋此四者。皆以發處言之者。盖此旣聖人修道之敎。則必以發處言之。方於定字有力故也。然其釋正義曰處之也裁之也。則已有收斂向裡之意。盖是動中之靜。故下言一動一靜。而便說歸寂然上面也。○立人極。是聖人全體太極。爲衆人之標的也。或言人人自立其極非是。○與鬼神合其吉㐫。退溪以進退行藏。與時消息爲言。則與四時合其序者。其意重疊。恐未安。栗谷謂聖人之先知吉㐫。與鬼神合。似差勝。○成位乎中小註朱子說。以正對中則中爲重。以義配仁則仁爲本。中仁字恐是正義字之誤。不然則未定說也。○非謂靜處全不用力之靜。恐是動字之誤。

第九節此陰陽剛柔。所謂一陰一陽之道者。有器亦道意思。○反終之反。朱子曰反如摺轉來。謂方推原其始。却摺轉來看其終。原字反字。皆就人說。反如回頭之意。按摺轉。猶言折轉也。盖自原其始處。折轉來看其終也。○註隨事著見。事指陰陽剛柔仁義也。盖此道於天則因陰陽而著見。於地則因剛柔而著見。於人則因仁義而著見也。

第十節斯其至矣之斯。愚意恐是指上文所引易說而言。盖聖人作易。其大意不過明陰陽二者對待流行之體。而三者立道。言陰陽之對待也。原始要終。言陰陽之流行也。故引之以證其說。而於此復贊之曰易之爲道。於斯所引之說盡之矣。如是爲言。恐似穩當。而註以斯字指此圖而言。是周子乃以聖人所作之易書。謂不出於自己所著之圖說也。辭氣無或有不讓之嫌歟。可疑。○程子之不言太極圖。終是可疑。門人弟子雖未有能受之者。易傳亦不以其無受之者而不作。則獨於此圖。未有一言半辭之及。豈非可疑之大者乎。且周子之手是圖而授二程者。未知見於何書。當考。○総論度氏說復會一圈。指五行圈後一小圈而言也。総水火木金而不及土者。指小圈上四絡之系於水火木金者也。然朱子則盖以此爲無極二五之妙合。而度氏不察何也。

通書箚疑[编辑]

首章純粹至善一句。繳上兩句而言。盖萬物資始。繼之者善也。各正性命。成之者性也。而総而論之曰純粹至善。則便見得繼善成性。雖有在天在人之別。而其理則初無彼此之間也。近來言性善者。必推之於繼善之上。而其於成之者性一句。則和氣言之。不免拖帶之意。是以其所指以謂性者。全是氣質之性。而所謂本然之性。則自不干人物分上矣。惜乎其未講於濂翁此章之義也。○大哉易也節註云云。通書首章之言。誠專以易說而明之。其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曰元亨利貞。皆是易說。而曰誠之源也。誠斯立也。曰純粹至善者也。曰誠之通也。曰誠之復也。方以己意添些註脚。盖所以發明所引易說之意也。故末乃結之曰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盖言易之爲書。無非所以發明性命之理者。有如此也云爾。竊恐如是爲說。似更分明。而今按註說。曰易者交錯代換之名。卦爻之立。由是而已。天地之間。陰陽交錯而實理流行。一賦一受於其中。亦猶是也。如此則大哉易也一句。指易中卦爻之變易。性命之源乎一句。指天地造化之流行。而上面所說。乃爲引天道而證易理也。濂翁本意。似不如此。未知如何。盖所謂大哉易也。性命之源者。只是因所引易說而言聖人贊易。無非發明極致。乃爲性命之源也。此與繫辭首章之以造化之實。明作經之理者。恐似不同。而朱子之言如此。未詳。

誠下章靜無而動有節小註朱子說。雖一日之間。常起常滅。而其寂然之本體。則未甞不寂然也。所謂未發如是而已者。與中庸章句或問不同。此盖與南軒論中和書。而初年未定說也。

誠幾德章性焉安焉節註。性者萬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而今曰獨得於天。盖以聖人之全而無失。比那衆人之旣失而後復者。則固若人不得而我獨得之也。

聖章首節註。上章幾字。通衆人言之。故以善惡釋之。此章幾字。就聖人言之。故以吉㐫釋之。盖聖人固未甞有惡念之發。而卽如人心道心之發。便是吉㐫之兆也。○誠精故明節註。或疑周子之言。誠理而已矣。而朱子之釋精明。則曰淸明在躬。志氣如神。先生之必幷氣言之者何也。曰周子所謂誠非子思所謂未發之中乎。此心未發。方寸湛然而一性燦然。各有條理。正如琉璃甁裡。貯得至淸之水相似然後。方可謂之誠也中也。心者氣也。性者理也。論性之眞體。必就此心湛然上言之。方可見其純粹至善。則朱子釋精明二字。必以志氣如神言之者。又何疑乎。若曰誠者理而已。不可並擧氣字。則是禽獸。亦可謂有大本之中也。其可乎。

師章。此章之言性。乃以氣質而言。則所謂中者。亦只是剛柔之得中者。離氣質不得也。而今曰天下之達道也。若將不以氣質當之。竊所未喩。

動靜章物則不通節小註。朱子說水陰根陽。火陽根陰。已是有形象底。是說粗底耳。水陰根陽火陽根陰註。謂所謂神妙萬物者如此云。而今却云爾者。盖水火陰陽物也。周子之意。亦非直指水火陰陽而謂之神也。盖水之陰而其所以必根乎陽。火之陽而其所以必根乎陰。是乃所謂神也。正如一陰一陽之謂道之意也。故其曰有形象粗底者。據水火陰陽而言也。其曰神妙萬物者。以二者所以相爲根者而言。二說自不相妨。

下篇理性命章。彰微只以費隱言之。如小註說。方爲穩當。而註必以陽明陰晦釋之者。殊可疑。且靈底是心之知覺。而朱子之必以太極爲言。以爲連三句皆是言理者。亦所未喩。厥彰厥微。旣是言理。則下兩句雖以心之知覺言之。旨意所重。乃在於上一句。則亦何妨於篇題之以理稱之耶。又剛柔善惡中。卽第七章所云氣質之性也。而今曰五行之理也。若以此爲本然之性者然。未詳。

喪禮備要記疑[编辑]

襲奠圖則醢東脯西。而靈幄設奠圖。則變作脯東醢西。未知何義。葬前朝夕奠脯醢之設。當如虞祭以後大祭祀之醢東脯西而無異耶。○襲奠始設於尸東。而旣設靈座之後。當移設於靈座前卓子上。又有果蔬酒盞之設。可疑。○更按小斂條。有遷襲奠於靈座西南之文。而小斂奠時。祝至靈座前。斟酒奠之。無別徹靈座前卓子上酒脯醢之文。則設靈座後襲奠之移設於靈座前卓子上者可知。而惟是襲奠則脯醢。而靈座前所設則易之以果。豈移設時有改也耶。

銘㫌始立於靈座之右。而成殯後則當立於幃內柩之東。靈座之西兩間也。按圖可見。而世俗雖於成殯後。猶倚於幃外靈座之右非也。○沙溪曰。氏所以別其姓也。庶孽雖賤。稱之何嫌。召史之稱不典。或曰書以某姓之柩無妨云。然則庶孽婦人。只當以某貫某氏之柩書之。而孺人二字則不可加也。

人始死東首。自遷尸南首。至大斂猶然。夫南首則北向也。若如禮家勿論何向背。但以前爲南後爲北。左爲東右爲西之義。則襲奠時奠于尸東。飯含時就尸東。成殯後銘㫌之立于柩東及爲位之東西。皆當以尸柩之左爲東右爲西。而圖則一切反是。以尸柩之左爲西右爲東者何義。至葬時北首南向。而玄纁之奠于柩東者。仍前爲圖。此則又是左東右西之義也。與以上諸圖之左右不同。可疑。

初終易服條。旣曰去上服。而小註引士喪禮服深衣之說。則深衣獨非上衣耶。且深衣在古則未必爲上服。而後世旣看作盛服。則初喪喪人之服之也。有乖於去餙之意。然則今世喪人易服時。必着道袍者。未必爲非也耶。盖道袍雖曰今俗之上服。若比之深衣。則不啻有間故也。○問解。問易服條。妻子去冠。餘有服者去華餙。然則祖父母伯叔父母及爲人後者。爲本生父母之喪。皆不當去冠耶。沙溪曰。爲所生父母與妻喪。豈有不去吉冠之禮乎。然則爲兄弟及伯叔父母喪。則不必去冠也耶。

設靈座條云侍者朝夕。設櫛頮奉養之具。據此則世俗之必待成殯後。設櫛頮者非也。湖學以奉養二字。看作飮食之類。而自設靈座後。便設朝夕上食爲宜云。愚意奉養之具。不過如櫛頮之屬。非指飮食也。此書旣據家禮書。上食於成服後。而問解斥大斂日成服之非曰。不可以上食稍遅而遽成服也。據此則上食之必在成服後者無疑也。

小斂具無紞之紞。以註所疑被識云者觀之。則是衾領也。或誤認爲絮不是。

被髮自開元始。則古禮所謂括髮者。非指斂束旣散之髮者可知。而觀括髮註麻繩撮䯻之文。則似以此代爲斂髮之義。而但此書旣引小斂時環絰之禮。謂於小斂時當撮䯻。則麻繩括髮。當在襲後斂前環絰之時。而小斂後則似無更施括髮之節。未知如何。

沙溪曰家禮從簡略。去小斂變服之節。若從古禮。則小斂時環絰白巾。卽練布巾。括髮時絞帶。遷尸後首絰腰絰云云。

愼齋曰布頭𢄼論婦人之制。男子而何可用布於斬衰乎。又曰括髮也免也者。男子事也。髽也者。婦人事也。男子斬衰則括髮。齊衰則免。非括髮之後。又着免也。按括髮免髽之具。註云家禮本書儀。男子斬衰。亦以布爲頭𢄼云。則愼齋所謂男子而何可用布於斬衰云者。恐失照勘。且喪服小記。旣曰爲母括髮以麻。免而以布云。則所謂斬衰則括髮。齊衰則免。非括髮之後又着免者。亦覺未安。○首絰之左本在下。右本在上。本卽麻本也。盖首絰之制。兩糾合爲一糾。則其爲本末可易知。而世俗每以單糾中屈而合之。則本末不可分矣。然其兩端相合者。必有一箇麻本在。則指是而謂本焉可也。若中屈處則不可謂本也。

絰帶之具。腰絰則曰通長七八尺。絞帶則曰通長八九尺。夫腰絰之餘所垂。兩端也。絞帶之餘所垂。一端也。其制宜絰長於絞。而今反絞長於絰。可疑。

拜賓襲絰註東方位。同春引曲禮居喪之禮。升降不由阼階之說而質問。則沙溪曰按禮始死拜賓。在西階下東面。而小斂後始就阼階下西面也。夫始死。主人立於西階下東面。則吊者當立於阼階下西面耶。主人之不由阼階。雖曰親始死。未忍居主人位也。若因此而吊者反居於阼階下。則未知如何。

草廬以棺中褥席。在禮無攷爲問。則沙溪曰開元禮有之。五禮儀大喪條。亦有之。此無僭逼之嫌。用之似佳。按開元禮大夫士庶人之喪大斂條云棺中之具。灰炭枕席之類。皆先設於棺內。據此則不獨褥席。亦當有枕。而備要大斂具中。只書褥席而不及枕者何意耶。或者因此而棺中不用枕者有之。然恐用之爲當。設靈座于故處。沙溪曰故處指堂中而言也。非謂棺前也。置棺于堂中少西。設靈座于堂中。乃禮也。家禮會成復靈座註云設于棺前。儀節置於棺前。皆失古禮之意云云。

愼齋答崔愼問曰。留婦人兩人守之。守靈座也。備要圖書於帷中。恐其誤也。今按見行備要成殯圖。不著此一句。而源流圖則書於帷內柩傍。豈備要則後來刊去此句。而源流則未免承襲耶。可疑。

沙溪答人問曰。成殯後當以尸柩所在爲上。主人之位以北爲上。衆主人自北而南。古禮然也。按此則成殯時尸柩當北首。而圖則依前作南首。豈後世旣不用塗殯之禮。尸柩所向。亦不必變故耶。尸柩旣不北向。則男女爲位。亦當依前南上。而不必變爲北上。可推而知也。○按塗殯時北首。啓殯後南首。朝祖時北首。遷于廳事時復南首。入墓時復北首。夫啓殯後入墓前。皆南首。而朝祖時獨北首者。檀弓謂順死者之心。註曰旣言朝祖。不可以足向之。則其意爲可見矣。但朝祖時北首。以首爲向。禮固有明文。而就轝時尸柩所向。則禮無所論。獨集覽答柩行尸首所向之問。引開元禮宿止條。靈車到帷門外迴南向。柩車到入㐫帷。停於西廂南轅。到墓亦然。入墓始北首之說。以爲是時尸當南首。而轅以南向。首在前可知也。據此則今世俗柩行時。必以尸首爲前者。未爲無所據也。但若是則勿論北首南首。固當以首爲前可也。而獨葬後成墳坐向。則必以足所在爲前者。未知何意。極可疑也。○成殯條。雖無奉魂入就靈牀之文。然以下朝奠條奉魂帛出就靈座之文觀之。其自成殯之夕。已有夕哭而奉魂帛入就靈牀之節。可知世俗必自成服之夕。始行此禮誤也。

苴杖家禮圖及五禮儀。皆作六節。而沙溪曰據禮。只齊心而已。無六節之文。然則世俗之必用五管六節者誤矣。

齊衰三年條。引喪服䟽父卒三年之內。母卒仍服期。要父服除而母死。乃得申三年之說。及通典杜元凱若父已葬而母卒則服母服之說。而折衷之曰父死未殯而母死。則未忍變在。猶可以通典所云父未殯服祖周之說推之而服母期也。若父喪將竟。而又遭母喪。則亦以父喪三年內。而仍服期似未安。不敢輕議云云。按父喪將竟之說可疑。此旣引父未殯服祖周之說爲證。則當曰父死旣殯而母卒者服三年可也。何必曰父喪將竟後云云乎。

同春問妾孫爲祖後。則爲其父所生母雖無服。然亦應服承重三年者也。似當依妾子爲母緦而心喪之例。爲心喪三年如何。沙溪答曰妾母不世祭。則元無承重之義。應服三年云者。不然矣。然雖無服。豈可遽同於平常之人乎。依諸孫服期之制而若心喪者可也。同春又問妾子承重者。爲其母當服緦矣。妾子之長子當何服。據有嫡子無嫡孫之文。似當服本服如何。妾子之第二子。卽是承重其祖母之人。而爲其父尙存。不得服三年耶。愼齋答曰來示得之。但喪雖微賤。不可無主。其父雖存。旣非主人。第二子似當服承重之服。更量示之。愚按如沙溪說。則凡爲妾母之孫者。勿論其父之在否。以妾母不世祭之文推之。而元無承重之義也。如愼齋說。則其父雖在。而以非主人之故。第二子當服承重之服。則父亡後承重。不待言而可知也。妾母之孫承重之禮。宜有一定之說。而兩先生之論不同如此可疑。前年愚之庶祖母喪。伯庶叔歿已久。其長子繼歿。而只有其妻。一家諸人。問所服於愚。愚謂庶祖母生時庶叔歿。而有長子在。則渠之生時。已有承重之義矣。渠雖已死。生時旣已承重。則至今其妻之服。當依從服者所從雖歿也服之文。服三年爲宜云。諸議仍令其妻服三年矣。後觀問解。沙溪說如彼。極令人瞿然。而及得見愼齋說如此。則乃知先賢於此。亦無明白定論也。但妾母不世祭。雖曰古禮。恐只據其爲嫡室子者而言。後世庶孽。各奉其私親神主。祭之於寢。而上及四代。則不應以妾母之故。而不世祭也。旣曰世祭。則爲其孫者。有承重之義可知。然則愚之許服三年者。不至大悖於禮也耶。姑記於此。以竢知禮者。

不杖期條。女適人而無夫與子者云云。沙溪曰若有女子則不可謂之無子也。愼齋曰夫之前室子庶子非己出。當服期。而繼後子卽同己出。降服也。竊以儀禮圖無主祭則服期之文觀之。則兩先生之說。皆有不合者。盖雖有女子。若無男子。則未可謂有主祭者也。雖無己出子。若有前室子或庶子承重者。亦未可謂無主祭者也。畢竟當從圖說爲是否。

爲人後者之妻。爲本生舅姑。當服大功。自家禮已然。而問解亦曰降二等。似無疑。而愼齋則曰古禮爲舅姑服期。則爲人後者妻。爲本生舅姑。當降服大功。而自宋朝從其夫服齊衰。則降三年。當服期矣。此是大節目。而兩先生之說不同如此。當何所適從。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