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啓蒙意見 (四庫全書本)/卷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一 啓蒙意見 卷二 卷三

  欽定四庫全書
  啓䝉意見卷二
  明 韓邦奇 撰
  明蓍䇿第三
  大衍之數五十
  河圖洛書之中數皆五行之而各極其數以至於十則合為五十矣
  河圖積數五十五其五十者皆因五而後得獨五為五十所因而自無所因故虚之則但為五十又五十五之中其四十者分為隂陽老少之數而其五與十者無所為則又以五乘十以十乗五而亦皆為五十矣洛書積數四十五而其四十者散布於外而分隂陽老少之數惟五居中而無所為則亦自含五數并為五十矣
  其用四十有九
  大衍之數五十而蓍一根百莖可當大衍之數者二故揲蓍之法取五十莖為一握置其一不用以象太極而其當用之䇿凡四十有九葢兩儀體具而未分之象也
  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嵗再閏故再扐而後掛
  掛者懸於小指之間揲者以大指食指間而别之奇謂餘數扐者扐於中三指之兩間也蓍凡四十有九信手中分各置一手以象兩儀而掛右手一䇿於左手小指之間以象三才遂以四揲左手之䇿以象四時而歸其餘數於左手第四指間以象閏又以四揲右手之䇿而再歸其餘數於左手第三指間以象再閏五嵗之象掛一一也揲左二也扐左三也揲右四也扐右五也
  易筮序畧
  一握而四營四營而一變三變而一爻十有八變而一卦乃啓筮書以觀其卦之動静以察其爻彖用以斷其事之吉凶凡六十四卦以為綱四千九十六卦以為目三十二圖以象之互以首尾為先後也























  筮儀
  擇地潔處為蓍室南户置牀於中央
  牀大約長五尺廣三尺毋大近壁
  蓍五十莖韜以纁帛貯以皁囊納之櫝中置於牀北櫝以竹桐或堅木或布漆為之圓徑三寸如蓍之長半為底半為葢下别為臺函之使不偃仆
  設木格於櫝南居牀二分之北
  格以横木板為之高一尺長竟牀當中為兩大刻相距一尺大刻之西為三小刻相距各五寸許下施横足側立案上
  置香爐一於格南香合一於爐南日炷香致敬將筮則灑掃拂拭滌硯一注水及筆一墨一黄漆板一於爐東東上筮者齊潔衣冠北面盥手焚香致敬
  筮者北面見儀禮若使人筮則主人焚香畢少退北面立筮者進立於牀前少西南向受命主人直述所占之事筮者許諾主人右還西向立筮者右還北向立
  兩手奉櫝葢置於格南爐北出蓍於櫝去囊解韜置於櫝東合五十䇿兩手執之熏於爐上
  命之曰假爾泰筮有常假爾泰筮有常某官姓名今以某事云 云未知可否爰質所疑於神於靈吉凶得失悔吝憂虞惟爾有神尚明告之乃以右手取其一䇿反於櫝中
  以象太極之無為也
  而以左右手中分四十九䇿置格之左右兩大刻此第一營所謂分而為二以象兩者也
  次以左手取左大刻之䇿執之而以右手取右大刻之一䇿掛於左手之小指間
  此第二營所謂掛一以象三者也
  次以右手四揲左手之䇿
  此第三營之半所謂揲之以四以象四時者也
  次歸其所餘之䇿或一或二或三或四而扐之左手無名指間
  此第四營之半所謂歸奇於扐以象閏者也
  次以左手反過揲之䇿於左大刻遂取右大刻之䇿執之而以左手四揲之
  此第三營之半
  次歸所餘之䇿如前而扐之左手中指之間
  此第四營之半所謂再扐以象再閏者也
  次以右手反過揲之䇿於右大刻而合左手一掛二扐之䇿置於格上第一小刻
  以東為上後倣此
  是為一變其掛扐之數不五即九
  右左    得五者三所謂奇也五除掛一即四以四約之為一故為
  扐掛扐掛扐掛        奇即兩儀之陽數也

  右左  得九者一所謂偶也九除掛一即八以四約之為二故為偶即兩儀
  之隂數也

  一變所餘之䇿左一則右必三左二則右亦二左三則右必一左四則右亦四通掛一之䇿不五則九五以一其四而為奇九以兩其四而為偶奇者三而偶者一也
  一變之後除前餘數
  或五或九謂掛扐之䇿
  復合其見存之䇿
  以兩手取左右大刻之蓍合之
  或四十四
  以初變得五也
  或四十
  以初變得九也
  分掛揲歸如前法
  分謂分而為二掛謂掛一揲謂揲之以四歸謂歸奇其儀同一變但置掛扐之䇿於格上第二小刻
  是為二變其掛扐之數不四即八
  右左    得四者二所謂奇也不去掛一餘同前義
  右左
    得八者二所謂偶也不去掛一餘同前義二變所餘之䇿左一則右必二左二則右必一左三則右必四左四則右必三通掛一之䇿不四則八四以一其四而為奇八以兩其四而為偶奇偶各得二焉
  再變之後除前兩次餘數
  初得五再得四除九初得九再得八除十七初得五再得八初得九再得四皆除十三
  復合其見存之䇿
  又以兩手取左右大格之蓍合之
  或四十䇿
  以初變得五再變得四也
  或三十六
  以初變得五或九再變得四或八也
  或三十二
  以初變得九再變得八也
  分掛揲歸如前法
  但置其掛扐之䇿於格上第三小刻
  是為三變其掛扐者如再變例
  謂得四者二得八者二也
  三變既畢乃視其三變所得過扐過揲之䇿而畫其爻於版


  掛扐之數五四為奇九八為偶
  掛扐三    則過揲
  奇合十    三十六
  三䇿     䇿
  是為老陽其畫為⚋所謂重也⚋者奇之欲分中已虚而未離乎二也
  掛扐兩奇   則過揲
  一偶合十   三十二
  七䇿     䇿
  是為少隂其畫為⚋所謂拆也一者偶自為偶而無事於合也
  掛扐兩偶    則過揲
  一奇合二    二十八
  十一䇿     䇿
  是為少陽其畫為一所謂單也一者奇自為奇而無事於分也
  掛扐三偶    則過揲
  合二十五    二十四
  䇿       䇿
  是為老隂其畫為□所謂交也□者偶之欲合中已實而未絶乎一也□⚋遇陽而之隂也   ⚋隂也
  ⚊陽也     □⚊遇隂而之陽也
  是為四象所謂老變而少不變也
  如是毎三變而成爻
  第一第四第七第十第十三第十六凡六變並同但三變以下不命而但用四十九蓍耳第二第五第八第十一第十四第十七凡六變亦同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二第十五第十八凡六變亦同
  凡十有八變而成卦乃考其卦之變而占其事之吉凶禮畢韜蓍襲之以囊入櫝加葢歛筆硯墨版再焚香致敬而退
  如使人筮則主人焚香揖筮者而退



  三奇為老陽者凡十有二
  三二一 三二一 三二一




  一二三以變言自一至十二以老陽所得之數言然一三奇皆能為六奇而成六爻
  掛扐之數十有三


  除初掛之一為十有二


  以四約而三分之為一者三

  一指四而言四奇也一亦奇也故謂四為一言為四者凡三也一為奇有二義一以四䇿為一揲一以圍三徑一
  一奇象員而圍三故三一之中各復有三
  一者一二之一指䇿數也於前每四䇿中取一䇿為圍之徑而以三䇿為圍所謂三分為規者也一箇徑一而有一箇圍三三箇徑一而有三箇圍三
  而積三三之數則為九
  去其徑一止有三
  箇圍三積三三為
  九四九之母也
  過揲之數三十有六


  以四約之亦得九焉
  上是掛扐之九四九之母此是過揲之九一九之子上是三箇四此是九箇四亦積三三為九之意也妙矣哉
  即四象太陽居一含九之數也
  一太陽之位即圖一六之一九太陽之數即圖四九之九
  掛扐除一四分四十有八而得其一也一其十二而三其四也九之母也過揲之數四分四十八而得其三也三其十二而九其四也九之子也皆徑一而圍三也






  兩奇一偶以偶為主為少隂者凡二十有八







  掛扐之數十有七


  除初掛之一為十有六


  以四約而三分之為一者二為二者一

  下二字指八而言八偶也二亦偶也故謂八為二二為偶有二義一以八䇿為二揲一以圍四用半為一者二兩箇四也為二者一一箇八也
  一奇象員而用其全故二一之中各復有三
  天周而無缺故用全兩箇
  一下各有三兩箇三為六

  二偶象方而用其半故一二之中復有二焉
  地空而隙故用半於前八䇿中取四䇿又以二䇿為方之象故一箇二中又有二也

  而積二三一二之數則為八
  三去象一四去象二是二箇三而一箇二合二三一二為八四八之母也

  過揲之數三十有二



  以四約之亦得八焉
  上是掛扐之八四八之母此是過揲之八一八之子上二四一八下八四上每一四為三四二四為六四并一八為二四是積下八四也四進者陽能變也八用本數者隂主静也
  即四象少隂居二含八之數也
  二少隂之位即圖二七之二八少隂之數即圖三八之八
  掛扐除一四其四也自一其十二者而進四也八之母也過揲之數八其四也自三其十二者而退四也八之子也


  兩偶一奇以奇為主為少陽者凡二十







  掛扐之數二十有一


  除初掛之一為二十


  以四約而三分之為二者二為一者一

  上一字指四下一字一二之一上二字指八下二字一二之二為一者一一箇一也為二者二兩箇八也
  一偶象方而用其半故二二之中各復有二
  次二字指上兩䇿下二字指下兩䇿上兩箇二下又各有二

  一奇象員而用其全故一一之中復有三焉
  上一䇿下
  又有三䇿
  而積二二一三之數則為七
  奇去象一偶去象二是一箇二兩箇二合二二一三為七四七之母也
  過揲之數二十有八


  以四約之亦得七焉
  上是掛扐之七四七之母此是過揲之七一七之子上一四二八此七四上一四為三四二八為四四是積下七四也四進者陽變也八用本數者隂静也半之二也
  即四象少陽居三含七之數也
  三少陽之位即圖三八之三七少陽之數即圖二七之七掛扐除一五其四也自兩其十二者而退四也七之母也過揲之數七其四也自兩其十二者而進四也七之子也
  三偶為老隂四




  掛扐之數二十有五

  除初掛之一為二十有四


  以四約而三分之為二者三
  二指八每二四為
  一八六四三八為
  三箇八也
  二偶象方而用其半故三二之中各復有二
  首次二字指上二䇿下二字
  指下二䇿三是一二三之三
  上三箇二下又各有二也
  而積三二之數則為六
  去三箇象二止用
  下二箇二三二合
  為六四六之母也
  過揲之數亦二十有四


  以四約之亦得六焉
  上是掛扐之六四六之母
  此是過揲之六一六之子
  上是三八用半為三四下
  是六四亦積三二為六也
  即四象太隂居四含六之數也
  四太隂之位即圖四九之四六太隂之數即圖一六之六
  掛扐除一六之母也過揲之數六之子也四分四十有八而各得其二也兩其十二而六其四也皆圍四而用半也徑一圍四者一言徑四分之一耳非謂一徑蓍也其實四用二徑始不傾斜


  二老者乾坤之交也二少者男女之合也
















  太陽虚上以待太隂之四太隂虚下以待太陽之十二所謂六九相合十五者是也少陽虚右以待少隂之二十八少隂虚左以待少陽之二十所謂七八相合十五者是也方其各為一圖也若無統紀及其太隂之四補太陽之上太陽十二補太隂之下少陽之四補少隂之左少隂之十二補少陽之右如牝牡之相合充足飽滿無毫釐之虧欠參同契合無毫釐之乖戾太隂虚四太陽以四合之太隂虚十二太陽以十二合之固陽多而隂少矣然少隂虚四少陽以四合之少陽虚十二少隂以十二合之則隂陽之數又各適均矣
  二陽者天之位乎上也二隂者地之位乎下也
















  太陽虚四以待少陽之四少陽虚十二以待太陽之十二以太陽之十二合少陽之十二所謂陽數三十二天之一三五七九者也太隂虚十二以待少隂之十二少隂虚四以待太隂之四以太隂之四合少隂之二十八所謂隂數三十二地之二四六八十者也
  易者蓍之所為乎太極者其本體也兩儀者其隂陽各三十有二也四象者六七八九之數也乾坤者二老之象也六子者二少之變也六十四卦者掛扐之全數也易者蓍之所為乎










<經部,易類,啟蒙意見,卷二>
<經部,易類,啟蒙意見,卷二>
<經部,易類,啟蒙意見,卷二>
<經部,易類,啟蒙意見,卷二>
<經部,易類,啟蒙意見,卷二>








  乾夬大大小有壯畜大畜泰履兌睽歸妹
  中孚節損臨
同人革離豐家既人濟明夷
  無妄
噬嗑震益屯頥復姤大過𪔂恒
  巽井蠱升訟困未濟解渙坎䝉師
  遯咸旅小過漸蹇艮謙否萃晉豫
  觀比剥坤
  夫掛扐者揲之所餘也故其數也視揲二者互為子母者也至妙至妙者也
<經部,易類,啟蒙意見,卷二>


  八而所餘也八八之子也
  以前言用掛扐故掛扐為母過揲為子以此言過揲生掛扐故過揲為母掛扐為子
  夫掛扐者十二三分之一而進之者也過揲者十二三分之一而退之者也二極之相去二少之進退其自然之序乎
  老陽掛扐十二進一四則少隂之十六又進一四則少陽之二十又進一四則老隂之二十四老陽過揲三十六退一四則少隂之三十二又退一四則少陽之二十八又退一四則老隂之二十四故老陽去少隂四去少陽八去老隂十二少隂掛扐十六比老陽十二為進四少陽掛扐二十比老隂二十四為退四少隂過揲三十二比老陽三十六為退四少陽過揲二十八比老隂二十四為進四故皆曰一退一進而交於中
  夫造化者數而已矣五十者造化之體也四十有九者造化之用也四十九者萬物之體也四十有八者萬物之用也是故五十而去一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者也四十九而去一萬物各正性命者也用九用八之不同其神化之謂乎造化為神生萬物為化
  此節何以不用濓溪之圖夫為圖所以立象也隂陽五行萬物不在天地之外隂陽有漸無遽寒遽熱之理知覺運動榮瘁開落夘荄之化也








<經部,易類,啟蒙意見,卷二>
  乾之䇿二百一十有六坤之䇿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
  乾之䇿二百一十有六者積六爻之䇿各三十六而得之也坤之䇿百四十有四者積六爻之䇿各二十有四而得之也凡三百六十者合二百一十有六百四十有四而得之也當期之日者每月三十日合十二月為三百六十也葢以氣言之則有三百六十六日以朔言之則有三百五十四日今舉氣盈朔虚之中數而言故曰三百有六十也然少陽之䇿二十八積乾六爻之䇿則一百六十八少隂之䇿三十二積坤六爻之䇿則一百九十二此獨以老隂老陽之䇿為言以易用九六而不用七八也然二少之合亦三百有六十
  二篇之䇿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二篇者上下經六十四卦也其陽爻百九十二每爻合三十六䇿積之得六千九百一十二隂爻百九十二每爻二十四䇿積之得四千六百八又合二者為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也若為少陽則每爻二十八䇿凡五千三百七十六少隂則每爻三十二䇿凡六千一百四十四合之亦為萬一千五百二十也
  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四營者四次經營也分二者第一營也掛一者第二營也揲四者第三營也歸奇者第四營也易變易也謂揲之一變也四營成變三變成爻一變而得兩儀之象再變而得四象之象三變而得八卦之象一爻而得兩儀之畫二爻而得四象之畫三爻而得八卦之畫四爻成而得十六者之一五爻成而得其三十二者之一至於積七十二營而成十有八變則六爻見而得乎六十四卦之一矣然方其三十六營而九變也已得三畫而八卦之名可見則内卦之為貞者立矣此所謂八卦而小成者也自是而往引而伸之又三十六營九變以成三畫而再得小成之卦者一則外卦之為悔者亦備矣六爻成内外卦備六十四卦之别可見矣後視其爻之變與不變而觸類以長焉天下之事其吉凶悔吝皆不越乎此矣
  顯道神徳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
  道因辭顯行以數神酬酢者言幽明之相應如賔主之相交也祐神者言有以祐助神化之功也卷内蔡氏説為奇者三為偶者二蓋凡初揲左手餘一餘二餘三皆為奇餘四為偶至再揲三揲則餘三者亦為偶故曰奇三而偶二也
  五九四八者奇偶也前奇後偶一定而不可移者也奇偶者隂陽也少陽多隂變化而莫測者也奇偶有小大隂陽無多寡
  為奇者二十四
  為偶者二十四
  為老陽者十三故少
  為老隂者二十四故多
  此舊法也以初變三五一九為奇二變三變二四二八為偶也三五一九兩其十二徑一圍三用全為老陽者二二四二八為二十四者徑一圍四用半為老隂者一兩其十二為二十四也二其二十四為十二也二而隂陽之數皆二十四此特論奇偶隂陽之數耳至為於三變成爻一小奇二小偶為老陽一大奇二大偶為老隂二少例此與今法同小偶四也大偶八也小奇五也大奇九也
  近世後二變不掛之圖
  三變之後為老陽少隂者皆二十七

















  為少隂者二十七         右老陽









  為少陽者九          右少隂



  為老隂者一           右少陽

  右老隂
  經曰再扐而後掛又曰四營而成易其旨甚明注疏雖不詳説然劉禹錫所記僧一行畢中和顧彖之説亦已備矣近世諸儒乃有前一變獨掛之説後二變不掛之説考之於經乃為六扐而後掛不應五嵗再閏之義且後二變又止三營葢已誤矣
  且用舊法則三變之中又以前一變為奇後二變為偶奇故其餘五九偶故其餘四八餘五九者五三而九一亦圍三徑一之義也餘四八者四八皆二亦圍四用半之義也三變之後老者陽饒而隂乏少者陽少而隂多亦皆有自然之法象焉
  若用近世之法則三變之餘皆為圍三徑一之義而無復奇偶之分三變之後為老陽少隂者皆二十七為少陽者九為老隂者一又皆參差不齊而無復自然之法象此足以見其説之誤矣
  至於隂陽老少之所以然者則請復得而通論之下詳其實
  葢四十九䇿除初掛之一而為四十八以四約之為十二以十二約之為四故其揲之一變也掛扐之數一其四者為奇兩其四者為偶
  此論奇偶之所以然
  其三變也掛扐之數三其四一其十二而過揲之數九其四三其十二者為老陽
  此論太陽
  掛扐過揲之數皆六其四兩其十二者為老隂
  此論太隂
  自老陽之掛扐而増一四則是四其四也一其十二而又進一四也自其過揲者而損一四則是八其四也三其十二而損一四也此所謂少隂者也
  此論少隂
  自老隂之掛扐而損一四則是五其四也兩其十二而去四也自其過揲而増其一四則是七其四也兩其十二而進一四也此所謂少陽者也
  此論少陽
  二老者隂陽之極也二極之間相距之數凡十有二而三分之自陽之極而進其掛扐退其過揲各至於三之一則為少隂自隂之極而退其掛扐進其過揲各至於三之一則為少陽
  老陽居一而含九故其掛扐十二為最少而過揲三十六為最多少隂居二而含八故其掛扐十六為次少而過揲三十二為次多少陽居三而含七故其掛扐二十為稍多而過揲二十八為稍少老隂居四而含六故其掛扐二十四為極多而過揲亦二十四為極少葢陽奇而隂偶是以掛扐之數老陽極少老隂極多而二少者一進一退而交於中焉此其以少為貴者也陽實而隂虚是以過揲之數老陽極多老隂極少而二少者亦一進一退而交於中焉此其以多為貴者也
  凡此不惟隂之與陽既為二物而迭為消長而其一物之中此二端者又各自為一物而迭為消長其相與低昻如權衡其相與判合如符契固有非人之私智所能取舍而有無者
  而况掛扐之數乃七八九六之原而過揲之數乃七八九六之委其勢又有輕重之不同而或者乃欲廢置掛扐而獨以過揲之數為斷則是舍本而取末去約以就繁而不知其不可也豈不誤哉












  啓䝉意見卷二
<經部,易類,啟蒙意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