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戴禮記/勸學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大戴禮記
◀上一卷 勸學 下一卷▶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矣,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水則為冰,而寒於水;木直而中繩,輮而為輪,其曲中規,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是故不升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道,不知學問之大也。於越戎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者,教使之然也。

是故木從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如日參省已焉,故知明則行無過。詩云:「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恭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長于无咎。

孔子曰:「吾嘗終日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吾嘗跂而望之,不如升高而博見也。」升高而招,非臂之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非聲加疾也,而聞者著;假車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海;君子之性非異也,而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鳥,名曰𧊷鳩,以羽為巢,編之以髮,繫之葦苕,風至苕折,子死卵破,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西方有木,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蘭氏之根,懷氏之苞,漸之滫中,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是故君子靖居恭學,修身致志,處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僻邪而道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使;榮辱之來,各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教忘身,禍災乃作。彊自取折,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布薪若一火就燥,平地若一水就濕,草木疇生,禽獸群居,物各從其類也。

是故正鵠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鳥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召禍,行有招辱,君子慎其所立焉。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川,蛟龍生焉;積善成德,神明自傳,聖心備矣。是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躒,不能千里;駑馬無極,功在不舍;楔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舍,金石可鏤。

夫螾無爪牙之利,筋脈之彊,上食晞土,下飲黃泉者,用心一也。蟹二螯八足,非虵䱇之穴,而無所寄託者,用心躁也。是故無憤憤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緜緜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歧塗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騰虵無足而騰,鼫鼠五伎而窮。《詩》云:「鳲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若結兮。」君子其結於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沈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夫聲無細而不聞,行無隱而不行;玉居山而木潤,淵生珠而岸不枯;為善而不積乎?豈有不至哉?

孔子曰:「鯉!君子不可以不學,見人不可以不飾。」不飾無貌,無貌不敬,不敬無禮,無禮不立。夫遠而有光者,飾也;近而逾明者,學也。譬之如洿邪,水潦灟焉,莞蒲生焉,從上觀之,誰知其非源泉也。

珠者,陰之陽也,故勝火;玉者,陽之陰也,故勝水;其化如神,故天子藏珠玉,諸侯藏金石,大夫畜犬馬,百姓藏布帛。不然,則強者能守之,知者能秉之,賤其所貴,而貴其所賤;不然,矜寡孤獨不得焉。

子貢曰:「君子見大川必觀,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偏與之而無私,似德;所及者生,所不及者死,似仁;其流行庳下,倨句皆循其理,似義;其赴百仞之谿不疑,似勇;淺者流行,深淵不測,似智;弱約危通,似察;受惡不讓,似貞;苞裹不清以入,鮮潔以出,似善化;必出,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厲;折必以東西,似意,是以見大川必觀焉。」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