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人物考/卷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 嶺南人物考
卷三
作者:李儒修 韓致應
卷四

安東三[编辑]

柳元之[编辑]

柳元之長卿,號拙齋豐山人。文忠公成龍孫。宣祖戊戌生。官縣監。顯宗甲寅卒。

十歲,受《孟子》於修巖公,問七篇中要語,修巖公曰:「求放心。」公於竹片上書「屛思慮」三字,修巖公曰:「屛雜慮則可,屛思慮則不可。」公自是益加潛心於性理之學。

丁卯,赴試闈,搆草未畢,遇疾徑出,有人足成書呈,榜出得中,公恥不赴覆試。又赴別科,考官潛使人要見公券,公不應而出,遂輟擧業。

昌樂丞,到家,行中有所捧驛奴貢布,公夫人請曰:「春衣未授,此布未可用耶?」公驚曰:「此乃官布,何得私用?」夫人笑曰:「吾豈不知其不可用?聊試之爾。」聞者兩賢之。

嘗遇雨,入路傍矮屋,藉草簷底,自念「世間事都無不足之理,惟安分則可以隨處安樂」。遂記其事。

丙子,大駕入南漢,時公之外從李弘祚爲本府義將,事多草刱,公往見之,留而經畫,臨幾應智,酬應如流。且謂禦虜莫如車戰,依戚繼光《紀效書》增損古制,以便其用。

黃澗縣,縣自經壬癸之亂,戶不滿百。公至,則首上封事,論田制、軍額之弊,乞從蠲減,民賴蕃殖。

鎭安縣,縣有匠人布,例爲縣官私用。公設一倉,名曰常平,所捧盡貯其中,用補民役,鄕官請帖民間,俾知德意。公笑曰:「以民之物補民之役,何必使知也?」解官歸,邑人追思不已,樹碑以頌,立生祠,號爲仁化祠

嘗著《象數小說》,以論十二辟卦疎密不齊之由。蓋辟卦之說,周謨問於朱子,而朱子有理會不得之訓,後胡玉齋推度論列,未免有牽合之病。公潛心硏究,洞釋幽眇,識者以爲:「發前人所未發。」

湖南安邦俊作《己丑僞錄》,以庚寅五月李潑尹氏及稚子之死,爲在於文忠公作相之日,白地搆捏,語意凶慘。公痛之,取鄭東里世規所裒集《己丑日記》,考其日月,逐條剖析,乃鄭澈委官時也。

嘗曰:「徐花潭《原理氣》、《太虛》等篇,立言命意,未免向別處走,其《鬼神》、《死生說》,又分明是佛氏輪回之論。蓋天地氣化,去者過來者續,無一息之停,如川流之往而不復,不須將已散之氣,收拾入來,復爲將來方發之氣也。」

丙午,草儒議禮疏,時有言朝廷將鉤問製疏者。公有一絶云:「忠孝相傳二百年,臣雖九死敢忘旃?愛君憂國平生志,頭上昭昭白日懸。」作《尊堯錄》一卷,傳于世。

辛亥大饑,公依范文正故事上宰相書,備陳賑濟之策,又論海上諸島荒棄處,募民入耕,二十稅一,以爲廣邊蓄、備寇之資,又論常平耗穀移錄會減之非,又論對馬島主移館熊川事不便九條。

公謙沖篤厚,端直謹密,不待矯揉,自然近道。且從學於鄭文莊經世之門,如理氣、象數、天文、地理、禮樂、律曆、醫藥、卜筮之說,靡不淹貫。有文集刊行于世。柳宗春撰家狀。

中先輩皆云:「退陶以後,性命義理之說,到拙齋磨勘盡。」洪汝河撰碣。

柳㮨[编辑]

柳㮨廷堅,號百拙庵全州人。宣祖壬寅生。仁祖庚午司馬。顯宗壬寅卒。

公在太學,時有牛溪栗谷從祀文廟之議,乃率諸生首倡,陳疏斥其不可,辭氣甚峻,疏凡累千百言,遂被錮禁。

丙子,聞大駕出城,悲憤作詩曰:「空揮危涕瞻天北,欲挽明河洗海東。」又曰:「忍見正革,誰能甲書?」李惟樟撰行狀。

南天漢[编辑]

南天漢章于,號孤嵓英陽人。宣祖丁未生。仁祖庚午司馬,丁酉文科。歷兩司、承旨,至大司諫。

閔愼以父有廢疾代服祖喪,士論譁然,罪其死其生父。於是敎代服者,以寧宗事證之,公以掌令,首陳疏言其非禮,敎者遂抵罪。

己亥,大喪,時宋相時烈以四種說誤定王大妃朞年之制,眉叟許公上疏言其不可,引「檀弓免,子游衰」以文之。於是朝議大激,趙龍洲尹孤山善道諸名賢相繼陳疏,皆罷斥竄逐,莫敢復言。甲寅,公復上疏痛辨,邦禮遂正。其後見時事漸謬,遂與弟天澤棄官歸家,屢徵不就。南夢賚撰遺事。

宋樀[编辑]

宋樀□□延安人。贈都事。

公弟殺人,當逮獄,公曰:「吾有四子,弟無一兒,吾不忍生而使渠死也。」遂匿之,夷然就獄。臨死,顧謂四子曰:「汝輩以吾故而與弟家失和,則吾將不瞑矣。」

其子後當國難,有輸粟勞,贈禁府都事。李光庭撰碣。

金㶵[编辑]

金㶵受而,號野庵義城人。贈參判孫。宣祖甲辰生。仁祖乙亥司馬。顯宗丁未卒。贈大司憲。

丙子後,公不欲應擧,晦跡窮巷。吏部郞南老星與公有素,求見甚切,使人致密語,公辭不往。

家人欲買田,時官逋方督,族人多不能償者,公責家人,而以其錢與族人。金學培撰行狀。

柳千之[编辑]

柳千之子强豐山人。持平子。光海丙辰生。孝宗壬辰,拜參奉,歷二郵三邑。肅宗朝薦拜持平,至掌令。己巳卒。

公八歲,隨持平公奉化任所,稚妹汚割窓壁,公止之曰:「凡官所需,皆出於民,愼毋爾也。」

公九歲,丁母憂,號擗如成人。持平公强以滋味,公輒悲泣不忍食,以草木之滋終三年。

庚午,隨持平公陜川任所,郡廨有邪魅,廢不居,公修掃處之,其害遂除。

公宦於京,時有禮訟,柳世哲等將叩閽爭之,誤禮黨人方據權要,收司竝及居停之主,士頗沮撓。公於是引而同館,得以專意治疏。

公自自如歸後,驛民立去思碑,丹陽又有善政碑。李萬敷撰行狀。

南天斗[编辑]

南天斗景六英陽人。光海己未生。肅宗庚辰卒。贈正郞。

母夫人年近百歲,公亦八十,夙宵侍側,不離須臾,坐臥必自扶持,飮食必自調嘗,衣衾必自澣濯。子弟請代,則曰:「吾雖久爲親服勞,其可得乎?」及喪,晝夜號哭,不脫絰帶,每日晨起,掃除廟庭,收其平生手澤之存者,雖片絮尺紙,別藏篋笥,臨終,命入棺以殉。鄭堯天撰行狀。

金邦杰[编辑]

金邦杰士興,號芝村義城人。仁祖癸亥生。顯宗庚子文科。歷三司、承旨,至大司成。肅宗乙亥卒。

己巳,公爲司諫,時値中宮遜位之變,聞百官廷請已輟,明日卽棄歸曰:「身居諫職,見君上有過而不能救,不如奉身而退矣。」

嘗以承文正字持進奏文書,對提擧辨難,剖破甚鍊熟精詳,聞者歎曰:「此眞文學之士也。」

權相大運嘗謂朴參判廷薛曰:「君識金某乎?非今世人,君與同館,凡事皆當取法也。」

嘗守靈巖,淸淨爲治,廉潔律己,及歸,行橐蕭然,惟薝葍花一盆而已。李簠撰行狀。

李惟樟[编辑]

李惟樟廈卿,號孤山禮安人。仁祖乙丑生。顯宗庚子司馬。肅宗己巳,薦授別提,官至翊贊。辛巳卒。

公嘗讀書山房,母夫人手裹寢具送之,數月而還,裹自在也。

公持議正平,論時事,則曰:「未必甲者全是,乙者全非。」論出處,則曰:「未必山林爲高,朝市爲汚。」

大臣以踐履篤實薦,超授別提、佐郞、縣監,皆不赴。又除翊贊,一謝而歸,歷過丁進善時翰丁公歎其去就之合義。

嘗論丁愚潭六條疏曰:「人君體天之道在於無私。今朝論潰裂,偏黨成習,公疏不言之何也?」愚潭笑曰:「此老兄他日之言。」

朱子退溪禮論,類編彙分,曰《二先生禮說》,就東史,刪其煩亂,間附己意。趙德鄰撰碣。

李時善[编辑]

李時善子修,號松月齋太宗王子溫寧君後孫。仁祖乙丑生。肅宗乙未卒。

先生自號松月,松取不變,月取有恒也。

始爲博士家業,旣而曰:「壯夫不爲周流四方?」凡名山大川,通邑都會,英雄之所割據,莊士之所盤旋,足跡殆遍。歸而爲齋,僅容床案,堗取去濕,煙通而火不及。衣禁輕煖,食止白粥日二盂,寒不爐暑不扇,夜寢不過一更,嗜慾外屛,眞精內專。然後斥田求書,或手自傳寫,繞壁揷架,俯讀仰思,投豆爲籌,以瓠滿爲度,或讀過萬遍。先之以《六經》、《四子》若性理之書,旁通群史,風騷,諸子若兵家、地理、卜筮之類,無不橫穿午貫。遂乃掞爲文章,上自,包羅百氏,微顯逆志,出新入奇。揚之爲瀾,盪成濤波,曲灣長洲,幽隱畢露,無一句塵蠹口業,不循塗轍,亦不淫於異敎雜覇,抑所謂宏中肆外矣。所撰著甚富,自謂無益而棄之,今留若干篇,又有《經書訓解》、《漆園口義》、《史選》藏於家。

性不喜徵逐,所與遊一時名論數人。孝友之實,孚於鄕黨。常誨語後生曰:「士之爲行,不過『不愧心』三字。」

及年至大耋,膚革益充,神采彌章,曰:「吾素無修鍊,得此壽可異也。」一日謂子弟曰:「自量氣力,不可復支。」仍戒其謹持身,審交遊,婚嫁以時,口中猶暗暗誦《中庸・首章》、《易・乾卦》,怡然而逝。

所著書有《傳義騈枝》、《書傳參評》、《詩傳濫涂》、《荷華編》,藏于家。李瀷撰行狀。

柳挺輝[编辑]

柳挺輝仲謙全州人。仁祖乙丑生。孝宗辛卯文科。歷兩司,至牧使。肅宗乙亥卒。

公以叔父拙庵公嘗疏斥李珥成渾不合從祀文廟,故登第後久不得循例遷轉。

庚午,拜掌令,時停閔鼎重按律啓,拜正言,停金錫衍啓。

公以直講在邸,有名宰數人謂曰:「君何不疏論宋時烈誤禮之罪?」公曰:「時烈之罪,在所可論,然有所爲而爲之,吾不爲也。」行狀。

金如萬[编辑]

金如萬會一,號箕山順天人。府使允安孫。仁祖乙丑生。肅宗辛卯卒。

公敎成於家,家人各執其業,夜深不敢徑退,閨門肅然。

公嘗嗜飮煙茶,一日見舊篋,有先人寢疾時惡煙,寫小紙曰:「飮煙者勿入吾室。」感泣絶飮。

公有姊,寡而無子,老且病,公迎歸,親自扶護,寢不解衣者數月。

有族子甚貧,公取育之三十年,四五口得免於流殍。

隣人有不得於父者,公嘗夜深密語曰:「父子之天,禽獸亦有之,可以人而不如禽獸乎?」其人泣謝,其父亦聞而感悟,父子如初。李栽撰行狀。

柳榰[编辑]

柳榰重吾,號乖厓全州人。仁祖丙寅生。丙戌司馬,孝宗甲午文科。歷兩司、六邑,至府尹。肅宗辛巳卒。

孝宗大喪時,禮官收議服制於宋相時烈,公見其降從庶子之禮,大驚曰:「此禮大誤,必有論議。」果如公言。洪木齋汝河嘗曰:「某人誤禮之失,柳某先知之,非吾儕所及。」

丁巳,爲正言,時金錫胄進一疏,顯有離間君臣之意,公論斥之。閔相歎曰:「柳某之論,出於防微杜漸,可謂能盡言責之職也。」李簠撰行狀。

李址[编辑]

李址厚卿,號大朴子月城人。仁祖戊辰生。肅宗戊辰卒。

公魁梧有氣量,嘗曰:「吾是側室子也,當守分。」常戴平涼子,着大布衣、草屨。

父母死而嫡子幼,公不敢管家務,必請事於門長,封其帑藏、器用,受門長署,以待嫡子之長成。

嫡子嘗患痘氣絶,公抱保安,臥絶食屛氣,泣禱五日而復甦。

及嫡子長成,公悉還其舊業,牛載其妻入小川山中,不以一貲隨身,勤儉力穡,以養其親戚之無依者。每於祭日,雖有大故必往,風雨寒暑不避。李光庭撰碣。

柳世鳴[编辑]

柳世鳴爾能,號寓軒豐山人。謙菴雲龍曾孫。仁祖丙子生。顯宗庚子進士,肅宗乙卯文科。歷翰林、湖堂、吏郞,至校理。

公忠都事,劾罷舒川守不法之罪,一道肅然。淸州牧使聞之,卽上京,自圖遞罷,民言:「舒川之罷,淸州之幸。」

公受業於族父拙齋公元之,講討蘊奧,見解精透。及發解,母夫人喜曰:「此賢師之功也。」拙齋公笑曰:「嫂氏不知吾之學于渠,而反以我爲敎耶?」

公於書無所不讀,於理無所不窮,造詣日深,而尤嚴於幽獨存省之工。𪶙撰行狀。

李瑄[编辑]

李瑄奉彦,號虛直全州人。太宗王子溫寧君之後。仁祖庚辰生。顯宗丙午司馬,肅宗己未筮仕,癸亥文科。官佐郞。丁卯卒。

公累擧不中,時以計偕至,許相妾子來見致意,公一不往謝。

公爲廣興奉事,頒祿,羨餘之,倉官例占者,簿儲倉中,卿宰有求,應之,而不厭其心,以此見忤汰職。後數十年,有一老倉吏,見人曰「閱倉官多矣,不犯秋毫,不畏强圉,未見如李奉事」云。

公之文辭,明白典雅,而有作,旋削稿,科製流傳外,詩文不多傳,有若干卷藏于家。李栽撰行狀。

柳元定[编辑]

柳元定善久,號松窩豐山人。

公性篤孝,十三而孤,執喪如成人,哭泣哀,聞者掩泣。事母夫人,色愉而容惋。及其有疾,晝夜不離側,藥餌必親調嘗,甘旨必親供,衣衾必親濯。左右就養,未嘗令子弟代之,積數十年如一日。

三以孝行聞於朝,公每蹙然不敢當焉。

公自罹前喪,已有羸悴之疾,逮遭後喪,病益篤,自知不起,命子弟勿進藥。金應祖撰行狀。

金聲久[编辑]

金聲久德休,號八吾軒義城人。副提學宇宏玄孫。仁祖辛巳生。顯宗壬寅司馬,己酉文科。歷三司、大成,至監司。肅宗丁亥卒。享安東柏麓祠

公容采端粹,聰悟絶倫,自少登顯,一如儒素。時肅廟承先志,釐正邦禮,兩司請告廟頒赦,上用許相言不聽。公與同僚上箚言「公論不可不從」,自此朝議已有岐異之漸。

逆豎有湞投書江都,密謀稱兵,捕得伏誅。凶書情節皆祖宋相時烈嫡庶之說,遂移置時烈于絶島,兩司將論向時黨附者,議已定。正言趙祉錫及其未發,先彈銓郞李鳳徵,俾不得差出諫官,以沮其論。公以祉錫希意避事疏斥之。於是政院及大臣請竄逐諸持論者,三人竄,五人補外,公得旌義。一時正人莊士見公去國,莫不扼掔稱歎。

李白峯常言:「人之仕者,多由扳援以進,而若金某安常守靜,自致淸顯,是爲難耳。」

許文正漣上不造朝,上命賜月廩,公進言曰:「待賢臣,當盡誠禮,不可徒尙虛文。」上從之。趙德鄰撰碣。

李訥隱光庭撰碑銘曰:「苽還匹馬,歸嘶海澨。」蓋以公自旌義歸時,以所乘匹馬,謂是旌義之物,而還之也。家狀。

權斗寅[编辑]

權斗寅春卿,號荷塘安東人。忠定公後。仁祖癸未生。肅宗乙卯進士,己巳薦學行。官至正郞。

公爽闓穎敏,學積行孚,華聞弸達。權相國大運權學士俱謫嶺海,從士友間,飫聞望實,還朝首薦。

質本恬靚,而濟以溫厚;性極高邁,而處以謙虛。情外之矯飾世間之鄙瑣,未嘗一毫萌於心而形於言,但見其超然不可及而澹然不可褻,和不至同塵,淸不至絶物。求之季世,不可多見。從弟斗經撰行狀。

李東標 忠簡公。[编辑]

李東標君則,號懶隱齋眞寶人。松齋後。仁祖甲申生。肅宗乙卯司馬,丁巳文科。歷吏郞、應敎、舍人,至承旨。庚辰卒。贈吏曹判書。

嘗赴東堂,考官飫公名,先期語曰:「壯頭當有所歸。」公聞而哂。及試日,晨起梳髮,故準千數,試闈門已閉,人指笑,號李千梳

己巳,上命選翰林,公膺首薦。會首相權公大運白上曰:「李某文學行誼當世無雙,宜置玉堂南床,而進用方急,宜用不次例。」儒臣權公繼曰:「某有經國大才,如用之,雖三代治,宜無不做。」特命陞典籍。明日,擢拜弘文館副修撰。

時中宮遜位,諫臣朴泰輔吳斗寅李世華李尙眞諸公或死或竄,下令有復言者律以逆。公時在嶺外,聞變立治疏,趣駕赴京,詣闕投進。略曰:「吳斗寅朴泰輔等貸死流竄,卒死於道,宜少霽威怒,加以恤典。李尙眞之減宥,旣從儒臣之請,李世華之放釋,亦允大臣之箚,而但尙眞未蒙全釋,亦豈同仁之道哉?以殿下今日之事,立殿下之庭,食殿下之祿者,擧皆順殿下之旨,無一人敢言,則殿下謂殿下之臣何如哉?今日諸臣固未嘗不急言竭論,而猶以伏閤驟止爲恨,其心豈皆不忠於殿下哉?分義當然故也。而天威震疊,以言爲戒,奈何重一言之悔而輕失四方之望乎?」又及臺閣之停趙嗣基遠竄之啓非是。疏入,上震怒,批曰:「伏閤驟止之恨不恨,何敢擧論於今日?」事將不測,筵臣有救解者,命罷黜而止。初,公方治疏,親知見者驚失色,百計沮挽,而卒不可得,則就其中,力抹危言,「玉山新阡,羊馬嵯峨;驪陽舊宅,氣像愁慘」等語,卽其一也。公每以不得陳初本爲恨。拜修撰時,三司會,方議閔相鼎重按律,諸僚要與同,公正色曰:「今若論此人罪,禍不止此人,如聖母何?」有僚友進筆硯强之,公曰:「安有經筵官代人執筆者乎?」遂棄官歸。

嘗扈駕,過六臣祠前,命議復六臣官。諸臣言「《春秋》爲親者諱」,公曰:「世祖以亂臣誅,以忠節許,今日聖敎,將順無不可矣。」上嘉納之。

拜吏曹佐郞,矯矯然以激濁揚淸爲己任。銓長欲通閔章道淸任,公曰:「章道素無行,士類賤之,不可以時相子冒錄。」長銓恚怒,卒無奈何,則使人諷曰:「於若見許,吾亦惟其所言。」章道之子也。當是時,執國命,權焰熏灼。公避遠若浼己,至是曰:「長銓職秉公,欲以私誘人,吾羞與從事。」卽日呈告出國門。時大政隔數日矣,天又雨,披蓑登舟,朝之出餞者,相顧嘖嘖曰:「今之小退溪也。」蔡學士彭胤贈以詩曰:「却回驚棹出瞿塘。」蓋紀實也。

自是數年,在靈泉別墅,端坐講《易》,若將終身。除旨凡十三下,上眷彌隆,不得已赴召,朝野想望,市井童兒相爭鬨,至曰:「汝有李舍人德望乎?」

拜司諫時,由縣道上疏,論時政,其指斥廷紳,則曰:「濁滓橫流,干進務入。」其責難上躬,則曰:「殿下嵬然自聖於億兆之上,豈不爲便?而其於覆國喪邦何哉?易置廷臣之際,誅殺大行,爲諸臣快恩讎則得矣,而危亡將隨其後。況內言之出,外言之入,皆細人邪逕之媒也,人主一爲所中,其計售矣。願殿下抑私逕,明四聰焉。」當路貴戚噎甚,而儕友之持淸議者,益倚重焉。望實隆茂,通擬大司成、副提學、吏曹參議,皆極選也。

公嘗侍先公疾,血指和藥以進。及不效,毁甚幾殆者數。戊寅,丁太夫人憂,廬于墓,朝晡省號,雖大雨雪不廢。家人潛試薑桂,輒覺不食。竟卒于廬。

英宗十七年,承旨元景夏白「公樹立卓然」。仍請崇贈以勵一世。金相國在魯及諸重宰合辭稱「某在當時,凜持淸議」,上特贈大冢宰太學士,命書「力主淸議,樹立卓然」八字於贈帖,蓋異數也。

當宁九年,因山南諸章甫疏請,賜諡忠簡蔡濟恭撰碣。

金世欽[编辑]

金世欽天若,號七灘義城人。孝宗己丑生。顯宗癸丑進士,肅宗丁卯文科,官校理。庚子卒。

肅宗丙戌,剡溪李公上疏杖死,朝野震慄莫敢言。公到下,投疏縣道而歸。略曰:「李潛一疏只爲東宮地,其情誠可恕,而不可怒也。如使爲可罪,惟當付之有司,盡其欽恤之道,可竄則竄,可殛則殛,何殿下不爲徐究其情,而怒之暴而殺之遽也?夫爲東宮言之,爲社稷死之,不有其躬,死且不悔,其於宗社,忠乎?不忠乎?雷霆之下,擧朝震慴,曾無一人爲殿下明其忠,臣竊爲之羞也。」疏入,謫興陽,數年宥還,田里卒,卽命復官。

公淸姿雅標,玉立朝端。當時搢紳淸望,公爲首焉。方退居田野,咸惜久屈,期以大用。金樂行撰行狀。

柳後章[编辑]

柳後章君晦,號主一齋豐山人。文忠公成龍玄孫。孝宗庚寅生。官諮議。肅宗丙戌卒。

文忠公克傳陶山衣鉢,拙齋公發揮之,世世承襲,菀有家法。公培養有素,成就德器。

肅宗己巳敎曰:「爾來輔震宮,風期一合,當大試袖手,澤我東人。」公益切惶,懼不敢應。柳聖和撰誌文。

李琓[编辑]

李琓粹彦,號龜崖全州人。孝宗庚寅生。英宗壬子卒。

公學行文詞蔚爲士林所推重。布衣八十年,棲遑山野,與荷塘權斗寅蒼雪權斗經茅山李棟完竝騖一世,世稱川城四老。

每看書史,取古人嘉言善行,可以監戒者,必記而取則,爲文詞平實雅馴,不爲棘句奇巧語,意到理順,深得作家指訣,平生亦不以文人自處。李光庭撰碣。

李棟完[编辑]

李棟完國材,號茅山全州人。孝宗辛卯生。肅宗丁巳進士。英宗丙午卒。

公容貌古高,襟懷潔淸,亦不肯過自標致爲高於世。嘗曰:「君子有常分,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違情而索價,非守分者也。」

嘗請敎於眉叟許先生,先生手書「守心無妄念,守口無妄言,守身無妄動」十五言以贈,公常佩服焉。公嘗與權蒼雪斗經談古今文章,雷出電掣,神生鬼沒,能盡人之所不能,莫測其涯際。光庭於此時,駭遑窘束,但唯唯而已,今老幾死而思當日之言,如開畫閱山水,秋毫皆不易。李光庭撰碣。

金九成[编辑]

金九成天則,號守分窩善山人。孝宗辛卯生。肅宗戊戌卒。贈佐郞。

先公病,思西瓜,時五月,適得冬生瓜熟者進之。又思松茸,時尙早,且非土産,公夢而得之松葉中,人謂孝感。

及喪,不脫絰帶,帶圍成瘡,晨昏省墓,莎砌有雙膝痕。

德鄰伯兄持憲公爲君妹婿,知君行義有素。趙德鄰撰墓誌。

金世鎬[编辑]

金世鎬京伯,號龜洲義城人。孝宗壬辰生。肅宗辛酉司馬,庚午文科,官奉敎。壬寅卒。

公在翰苑,上問《周易》文義于筵臣,皆不能對,有白曰:「惟金世鎬知之。」命史官至公直次問之。時夜深,公方寢驚起,記誦條卞,無所滯礙。

李公玄紀嘗曰:「金石之文,許文正後,惟金某是也。」李公每謂:「某眞所謂錦繡心腸。」金樂行撰家狀。

邊克泰[编辑]

邊克泰汝和黃州人。孝宗甲午生。肅宗丁酉卒。

公父嘗夜爲賊所劫,白刃亂下。公保抱呼號,以身受斫,擊左則蔽左,擊右則蔽右,被數十創,猶不止。賊舍之去,公殊,半日而甦,左臂碎斷,只存皮筋,腐黑內蝕。醫言:「截去,庶得生路。」公厲聲曰:「遺體不可去,當全而死也。」聞者嗟歎。一日,公父夢一神人授方曰:「可餌龍腦。」覺而異之,貨而試之,果累月而效。李光庭撰行狀。

權斗經[编辑]

權斗經天章,號蒼雪齋安東人。忠定公後。孝宗甲午生。肅宗己未司馬,甲戌薦學行,歷縣監。庚寅文科,至修撰。英宗乙巳卒。

時理氣說爲未定之論,前後儒之叫閽,每請公草疏。公推明四七之分,辨別理氣之源,一皆根據先儒定本,參以所聞,明白精切。

肅宗丁酉,嶺外近萬儒生,方治疏叫閽,屬公製疏。公奮筆起草,辭嚴義正。時人擬之《陸宣公奏議》。

景宗癸卯,以修撰上疏,論時事,屢數百言,而未得承批。

公弟斗紀疏論:「柄臣無將,烈士冤死。」見黜瘴海。謫中求見集,公答曰:「柳侯居謫,常悲愁消落,無氣節可觀。」送《自警編》,以資觀省。

肅宗昇遐,北使來弔,大臣出待,問答有失,中外大駭。鄕中有欲聯名陳疏者,公與書曰:「此事做錯則有之,別無係關安危。政府、儀曹已箚言之,亦可以杜後弊矣。至於奔走相通,聯名張皇,有若大變出於朝夕者,揆以事理,未見其十分穩當。吾輩白首散蟄,居常處變,以靜重自守,則中有主而應事有力。若乍見風吹草動,便手忙脚亂,脫遇事變,恐利害交煎,狼狽無收拾,不但無裨於國,適足以辱身名。此不可不念也。」其議遂寢。

公於天下山川形勢、道里遠近、人物出處、世代沿革、東方君臣賢否、政事得失、儒學醇疵,了然若身莅目擊。至於詩文、筆法、畫妙,隨品評騭,殆若專攻。農圃、工匠、鹽米、雜細、飮食、和劑之末,未必留意,而隨事諳練,綜理微密。尤精敏於校書,家藏數百千卷,皆經手校,字畫、音義、叶韻之類,一一理會,無有一毫差謬。嘗曰:「士不通古今,達事變,但以一藝成名,非通儒也,不能忍煩耐苦,非有德者也。」

著詩文數十卷、《退陶言行通錄》・《溪門諸子錄》若干卷。李裁撰碣。

權斗紀[编辑]

權斗紀叔章,號晴沙安東人。忠定公後。孝宗己亥生。肅宗丁卯司馬,丙子文科,官正言。景宗壬寅卒。

肅宗辛巳,公以禮郞不樂在朝,托墜傷棄歸,判堂金鎭龜知其意,後中公,啓遞公海運判官。

丁亥上疏曰:「李潛目見國本動搖,宗社綦危,慷慨陳疏,不避忌諱。殿下動至尊之威,侵司敗之官,疑太過,用刑太遽。金世欽以一介疎逖之臣,職在論思,志在匡君,言人之所不能言,辭雖欠於委曲,特哀其以言而死,明其意之無他而已,有何一毫危險?而殿下摧折之若是,大臣又目之以嘗試,其亦危怕之甚矣。」命竄于南海。辛卯放還,辛丑敍復。趙德鄰撰碣。

金汝鍵[编辑]

金汝鍵天開義城人。監司聲久子。顯宗庚子生。肅宗丁卯司馬、文科,官修撰。丁丑卒。

公資稟剛勁,操履堅確,不隨時低昂,不以人茹納。年十七,發鄕解,詞采燁然,老師宿儒交口薦譽曰:「不知何能道此語也。」

嘗論「趙師錫偃蹇驕傲,無人臣禮」,竄之以死。甲戌,時事大變,其黨始修郄而復怨,謫明川

公出入經席,有言動聽,主眷隆重。葛庵李公嘗曰:「同入講筵,吾輩與有光寵云。」

在諫院時,有時宰請公駁淸州牧,公以爲「事涉私憾」,往復數四,終不聽。又有知萊州一人,以親老辭官,朝廷不許。旣赴任,諫長將論之,公曰:「彼以法辭,强令行之,又復論之可乎?」

銘曰:「剛爲陽德,公實有之。君子之常,春當霄漢。玉立朝端,邦家之光。命何云短?祿何不豐?其存者長,鞍山之陽。四尺之高,學士斯藏。」趙德鄰撰碣。

李仁溥[编辑]

李仁溥濟仲,號月浦太宗王子謹寧君後孫。顯宗乙巳生。英宗丁巳卒。

公書七戒于座右:曰面,曰目,曰耳,曰口,曰手,曰足,曰心。各有箴辭以自勉。面箴曰:「嗟爾面戒汝慢,毋拭唾待自乾。式執容以近信,臨衆體可不愼?」口箴曰:「嗟爾口無捷給,發纔妄駟不及。逮尋戈悔何益?玆金人三緘密。」手箴曰:「嗟爾手恭爾容,拱必端如奉盈。思扶顚戒折長,我警汝視諸掌。」足箴曰:「嗟爾足,審爾作。著一差,蹶必亟。及顚沛,孰扶持?措實地,庶不危。」餘不盡錄。書其下曰:「!汝甘爲天下棄人,則宜其暴棄以沒世!如其不然,汝何不惕然奮然以速改前度?不遠而復,可以無悔,汝其念哉!汝其勉哉!」

權德秀[编辑]

權德秀潤哉,號逋軒安東人。顯宗壬子生。英宗己卯卒。

公天姿英邁,器宇峻整,神識精明,而膽守堅定,屹如山岳,辢如薑桂。嘗曰:「吾猝當事變,便覺一條路了了眼前,似是平日看文字仔細之驗。」又曰:「有欲則心自小,多思則見不精。解事須有見識,做事須有氣魄。」

戊申春,聞賊豎誑脅不道之說,公大驚曰:「此大逆也。」叱逐其傳語者,賊豎銜之,及就擒,誣援。公幸賴天日照燭,宣旨以慰。自是公築土爲室以終焉。自號土室居士

密菴李公每有論著,必待公商量曰:「此老看文法,一似酷吏勘獄。」李象靖撰行狀。

權榘[编辑]

權榘方叔,號屛谷安東人。顯宗壬子生。英宗己巳卒。

公甫成童,專意《六經》、《四子》以及之書,如天文、籌數、卜筮、兵家之流,竝皆旁治。嘗曰:「進取不如從吾所好。」早絶科業。

爲社倉積貯,凋弊者蘇;修鄕約敎導,頑悍者化。每有儒林大議,以公一言決焉。

英廟朝,以行誼聞,與密菴李栽同入薦牘。

戊申春,忽有人跨白馬率五六十人,直入升堂,脅公曰:「近日有如此如此事,丈人豈高枕安臥時耶?」公蹶起大叱曰:「是何言也?吾戴吾君如彼天,寧知其他?爾斷吾頭去。」仍以手據地,引頸而與賊,賊拔劍按之,更欲有言。公連罵曰:「速斷頭!」賊俯仰良久,旋卽起去。公復坐大叱曰:「吾鄕風俗,爾獨不聞?逆順之分,奴隷亦知,行見汝輩爲湖港斷頭鬼耳。」公念力不能追殲賊,遂馳入府,議倡義擧。

後嶺外,有一姓人,出逆招,金吾逮捕,而無其名。安撫使朴師洙不能得其人,以公爲望士也,遂執送公。公猝遇之,而色不少變。及詣鞫庭,擧止安閑,供對詳直,漸見天顔溫粹,玉音如響,特爲放釋,給卒護送。下諭嶺南曰:「安東之人,曉解逆順,叱退賊豎,使之發憤而去。誠可嘉歎。」

吳侍郞光運以問事郞出語人曰:「某就鞫,臞然若不勝衣,而辭氣安詳明白,非學道有神守者不能也。」李象靖撰行狀。

李光庭[编辑]

李光庭天祥,號訥翁原州人。顯宗甲寅生。肅宗己卯進士。英宗朝,薦拜參奉、監役、洗馬,皆不起,加通政、嘉善,以同中樞,丙子卒。

公隱居太白山下,修身禔行,讀書爲文章,樂以忘老。

豐原君趙公顯命按節嶺南,選士立師,以風動一方,禮致公,爲安東府都訓長。公聚諸生,講性理諸書,是日聽講者咸嘖嘖焉。時上命擧孝廉,趙公擧公以應命歸奏曰:「李光庭文學行誼爲山南第一。」上曰:「南國是我朝鄒魯。旣是南國一人,則謂之今世第一人,有何不可?」後金相在魯伯還朝,又薦曰:「敎存堂塾,行孚鄕里。」上命收用,除厚陵參奉。旣赴,直閱任案,見徐花潭成聽松二先生除是職不起,吟一絶曰:「二老高標不可攀,白頭孤直愧生顔。明朝掛席東南去,江海秋風滿袖寒。」遂謝病歸。

又除莊陵參奉,公嘗夢侍端廟,與諸公遊。時適端廟復位設慶科,而公中司馬,事若有冥會者。至是公悠然就直。

及陞奉事,隣里親知皆勸起,有馬者借之,有糧者助之。公若將樂赴,旣踰嶺,歷覽丹陽水石,有詩曰:「七月秋水盛,龜潭生綠波。徵君遺躅在,不敢棹舟過。」遂迴轡而歸。自是除監役、洗馬,皆不起。

趙尙書榮國以冢宰白上曰:「李光庭以文章學術有重望,前後徵拜,皆不起,讀書山林,敎授生徒,今年踰七十矣。請勿循資格,超敍六品職。」上允之。

公對學子,必勉進學業;見農夫,勸勤耕力穡。遇遊方之外者,說山水遊觀之勝。聞親戚故舊死,雖老病,輒食素。讀史,至忠臣義士遇難辦命處,掩抑或至流涕。聞孝子烈婦懿行卓節,輒筆之書,以寓勉戒焉。

公之文,以南百年以來,無此作矣。其色蒼然,其言藹如,可以範文苑,可以補世敎,其傳世垂後也明矣。蔡濟恭撰碣。

金良鉉[编辑]

金良鉉顯甫,號道巖文忠公誠一後。肅宗己未生。英宗癸亥卒。

性淡於財,嘗獲錢千餘緡,分之親戚朋友之貧者,曰:「吾懼其物侈而鬼噤也。」

心境朗然,無一點塵,容貌溫粹如玉,而氣馥馥然襲人衣裾,不覺鄙吝之自消。李光庭撰行狀。

柳升鉉[编辑]

柳升鉉允卿,號慵窩全州人。肅宗庚申生。己亥文科。歷兩司,至參議。英宗丙寅卒。以戊申倡義功,當宁戊申,贈吏曹參判。

嘗入試圍,見士風不美,不呈券而出。及登第,人勸棄鄕野態,效下容音,公笑曰:「無才,不能爲也。」

戊申,擧義兵,一邑推公爲大將。公遂會兵於孔子廟前,師律嚴明。趙公德鄰曰:「墨紙裹頭,裂裳被體,爭赴王事,伊誰之倡?」

鍾城時,士民相賀曰:「樂哉!往年玉川趙公謫吾土,常言中有柳某賢士也,今乃爲我侯耶!」

咸安時,民以爲「不圖吾郡復見鄭文穆公儒化也」。

嘗在官,或勸嚴閽絶客,公曰:「何必乃爾?度吾心力而爲之而已。」

有官吏憚公嚴明,故致不謹於上供,公罷而吏則逸。邑人無不憤惋,公不以介意。蔡濟恭撰碣。

李山斗[编辑]

李山斗子昂,號懶拙齋全義人。肅宗庚申生。甲午生員,癸丑文科。官知中樞,入耆社。英宗壬辰卒。

公嘗入試闈,講畢,將收栍,公自言誤讀一字,臺官愕然曰:「掌試之所不知,爾何自明?」公曰:「人雖不知,己則知之,豈可自欺欺人,至於欺天?」聞者驚歎。

公被薦爲藍浦守,及歸,草屋數間,人不知新解官也。

及入耆社,命工圖像以來,命元孫書「九十歲像」四字。

金聖鐸[编辑]

金聖鐸振伯,號霽山義城人。藥峯克一之後。肅宗甲子生。英宗庚戌筮仕,歷縣監。乙卯文科,至校理。丁卯卒。

戊申,亂賊起,公赴倡義所,爲文諭四方,辭意嚴正慷慨。

嶺南按覈使吳公光運來訪,禮貌甚恭。及還朝,以公首薦曰:「金玉其人。」除參奉,一謝卽歸。

嶺南觀察使趙公顯命又首薦曰:「溫恭謙退,務自韜晦,而文學之該博,識解之精明,當爲士之翹楚。其年紀雖少,名譽已成,一番收用,更不檢擧,揆以搜剔明揚之道,已極慨然。請敦勸以起,或問經義,或詢治道,如故事。」除參奉,一謝又歸。嶺南監賑御史李公宗白又別薦,命付司果。旋除別提,命道臣勸起。及來,亟賜引接,問治平之要、誠敬之原,公引古證今,磬陳所蘊。上稱善焉。

及赴增廣覆試,上召主試者敎曰:「嶺南賢士,今當入試圍,能不遺珠否?」及坼號,公果捷矣。放榜日,賜御製詩一絶曰:「昨日嶠南貢擧身,今辰頭上桂花新。豈徒於爾榮親喜?爲我金門文學臣。」眷注日隆,若將朝暮大用,媢嫉之徒,旁伺陰囑。於是儒生李海老申𨯶等素有蓄怒,又媚當路,投疏搆誣,辱及公師門。公時以校理疏卞曰:「臣師李玄逸,至今名在罪籍者,以己巳秋應旨疏中一句語,而若以全疏本意觀之,則實欲爲聖母致尊安之道,爲先大王盡處變之義也。己卯之賜環,辛巳之全釋,庚子之復官,雖或行或寢,而旣蒙天鑑之下燭,又有相臣之平反,則其本情之無他,於此亦可見矣。況玄逸當己巳初,遠在鄕邑,其以司業被召,在於四月,行到廣州,爲坤聖陳疏,而見阻喉院,則謂之主張凶論,不亦冤乎?臣知殿下於己巳之事,付之先天,而竊自痛以臣之故辱及師門云云。」疏到政院,承旨柳儼別作啓辭,索性謀陷,以爲驚動聖聽之計,偕公疏入徹,上命逮捕公嶺外。及至栲掠以訊,趙公顯命疏救公,被罪削。數月後蒙敍,復疏卞益力,命安置公旌義。後移配光陽,卒于配所。

嘗入侍經筵,上顧謂諸臣曰:「金聖鐸於故事出處,應對無滯,雖幽經僻書亦然,果是經學之士也。」

當宁乙卯,公孫始全鳴其冤,上下敎曰:「抉摘文字,非聖世事。予於金聖鐸知其冤也。」特給職牒,以判付諭始全曰:「渠祖行誼,厚被先朝恩數,渠父行誼,亦所藉稱,未及收用生前,是爲欠事。」蔡濟恭撰碣。

權萬[编辑]

權萬一甫,號江左安東人。忠定公後。肅宗戊辰生。辛丑司馬,英宗乙巳文科,丙寅重試,官正郞。以戊申倡義功,當宁戊申,贈吏曹參議。

公天資夷曠,才器俊逸。學業迢詣,文章淹博。嘗推演《洪範》五皇極一疇,作萬餘言,名之曰《洪範策》。又著《易說》,尤邃於字學、聲律,每讀經書以華音。

戊申,聞逆亂猝起,雪涕入府,倡起義旅,奮筆草檄,略曰:「天地未墜,君臣之分義不可干;日月高懸,鬼魅之情狀無所遁。惟彼汝立夢鶴稱亂之地,尙駭逆豎之復生。是何南冥桐溪播馥之區,反見賊子之近出?白面迂儒雖未學軍旅之事,靑氈舊業尙不墜忠孝之傳云云。」一道響起風從,推公爲義將。安撫使朴師洙入軍門,按視之,歎曰:「權某果不墜乃家忠義之風,紀律甚嚴明。」

英廟命進公家所藏忠定公《近思錄》及皇朝所賜幞頭、襴衫,仍命公入侍。上手自撫玩,進講《近思錄》。公剖析經旨,敷奏甚明,亟加稱奬,加賜《近思錄》一部在震邸者。又敎曰:「今因爾得見皇朝舊物,旣多敬心,又有感懷,中州有作,必來取法。」因顧笑曰:「襴衫展看,時置之涵仁亭,元良着之,稱好云。」安東人聞之,尤宜寶藏也。遂下御製詩一首,使之還弆舊制于安東校宮,命尙衣依樣更造,永爲生進唱榜之用。

當宁戊申,大臣筵奏,上敎曰:「權萬倡起義師,鼓奬士氣,其功與節,豈比等閑?其檄文多傳誦云,褒奬之典,不施於此人而何爲?」卽令該曹加贈華職,以示記舊之意,贈吏曹參議。行蹟。

權業[编辑]

權業勛仲安東人。忠定公之後。肅宗己巳生。英宗乙亥卒。

公孝友篤於家庭,信義聞於鄕里,幽經僻書,無不淹貫。學可以明理,才可以應變,智可以知來。

嘗患心氣躁厲,痛加矯革曰:「七情中,惟怒易發,非有摧山氣力,未可制也。」

李訥隱光庭曰:「人多名過於實,權某實過於名。」

戊申前年,觀天象曰:「明年國必不靖,竟無憂也。」

嘗曰:「深處山林,木食澗飮,以全性命,豈羨一時富貴哉?」權正忱撰行錄。

金景溫[编辑]

金景溫光甫義城人。肅宗壬申生。英宗乙巳進士,薦學行拜參奉,不膺。甲寅卒。

嘗赴司馬覆試,公券占高等揮場。及榜揭,乃別人名,人無不憤惋,公笑不辨。

又嘗入試圍,有老儒艶公策,謂曰:「願得之,君不可改爲否?」公立與之。

又嘗魁省試,已而見拔,以對策多切直觸犯時諱也。

嘗夢神人指峭巖洌井曰:「是子所也。」及卜居丹砂峽,翠壁澄流,宛是神人所告。蔡濟恭撰碣。

公嘗被繡衣薦學行人,其牘曰:「晩入丹砂峽,獨抱萬卷書。」遺事。

柳觀鉉[编辑]

柳觀鉉用賓,號陽坡全州人。肅宗壬申生。英宗乙卯文科。歷兩司、春坊,至參議。甲申卒。

公自辛巳辭遞輔德以來,六下召旨,而終不起,此觀象玩占之意也。

嘗遞鏡城歸,士人塞路設餞,小民爭備擔輿,出境皆泣辭,遺愛可見。蔡濟恭撰碣。

初,上敎「選質實有文學者,擬春坊輔導之任」。公以是得除弼善。李象靖撰遺事。

《春坊日記序》曰:「父老動色相賀曰:『嶺南柳公爲春坊,左右其有人哉!』已而又相告曰:『柳公去矣,奈何?』悵然者久之,能使人倚重傾慕如此。」李家煥撰序文。

金樸[编辑]

金樸淳夫光州人。肅宗丙子生。癸亥卒。

嘗有一種人圖取鄕權者,創立淸陰祠於府西,其心非眞尊慕淸陰,欲憑作窟宅,狙擊異己。士林會議撤去,自是一邊人仇視鄕人,必欲魚肉之,其懼禍趨附者,優禮之,爲《歸正錄》書其名。其有不附者,設穽驅陷焉。淳夫於己未,與衆宗人設花樹會於城南,飮酒張樂三日而罷,嫉之者告鎭帥執治以謀不臧。淳夫笑卞曰:「謀議者必屛處匿跡,猶恐人知,寧有官城多人地,廣張聲樂而謀議陰事者乎?」鎭帥將脫之,又因其人重誣謂「是毁祠時首謀人」,論以律,編管關東歙谷。蓋毁祠時,淳夫方持母服,人無不冤之。後六年得釋:淳夫有孝行,戊申有首倡擧義之功。性慷慨多氣節,而竟罹奇禍,又不壽,悲夫!李光庭撰傳。

金命基[编辑]

金命基用休,號甁艮義城人。文忠公誠一後。肅廟丁丑生。英宗丁巳司馬,癸酉薦拜都事。庚辰卒。

嘗見一士人,言「貧無以供親,只有銀杏一株,願以此換斗粟」,公以百斗與之,而銀杏爲虞芮之田。

公嘗赴省試,製對策,有吏從後潛謄。公怪問,吏低聲曰:「小的承主司命來,勿驚!」公却筆罵之,折券而出,有同入者,請見其稿。公與之,其人果擢第。

公之子昌鉉,赴省試,馬途病,入都已徹講。有親知爲之圖錄講案以待之,昌鉉決歸曰:「此是欺君,我所不敢。且恐得罪家君。」孫崇德撰行狀。

金正漢[编辑]

金正漢扶仲,號芝谷義城人。

金霽山聖鐸講道川上,公自幼受業。及聖鐸耽羅時,托以誘掖後進。

嘗曰:「今人於他事,皆欲慕古,獨於文章,一任其陳腐,豈不誤哉?」於是取書,日硏究誦習,作文有法度,無塵蠹口業。柳長源撰行狀。

金江漢[编辑]

金江漢濯以,號蘭谷義城人。□□□□生。英宗庚寅卒。

公潛心性理之學,以勵忠孝之節。

李大山象靖曰:「濯以,余畏友也。不幸而死,斯文喪矣。吾儕何恃?」柳長源撰遺事。

兀然窮日夜對冊,雖入定禪,有不可及。

公學於霽山金公,志堅思苦,用力於《四子》、之書,沈潛涵飫,親切履踐,積四十年而不懈。李象靖撰哀辭。

柳正源[编辑]

柳正源淳伯,號三山文化人。肅宗癸未生。英宗己酉生員,乙卯文科。歷三司、春坊,至大司諫。辛巳卒。

英宗寶齡遲暮,要儒臣講說,以替《抑戒》,問:「誰可任此?」大臣諸臣咸曰:「柳正源邃於經學,誦聖賢書如誦己語,無出其右。」上又問:「一代宿儒,勸講春宮,俾責成效者,有誰?」大臣以五人對,公居其一,以經術召。

嘗以慈仁守,享人於萊州,諸曰:「貴國人物之盛可知,以如此好官員在下邑也。」

通川時,民立銅碑,以頌其德。蔡濟恭撰碣。

著《易解參考》、《河洛指要》等書。家狀。

金樂行[编辑]

金樂行退甫,號九思堂義城人。校理聖鐸子。肅宗戊子生。英宗丙戌卒。

丁卯,校理公捕入詔獄,屢施栲掠,公晝夜伏獄門外,兩手掘地,十指皆血,如是者五朔。有時氣盡昏仆,市井皆奔走來救,或持酒灌口,或以席蔽陽。獄卒皆曰:「獄情雖嚴,何忍不致意於孝子?」爲通獄中事甚悉。時人之視以仇敵者,亦愍然以爲孝子也。及校理公出獄,市井相賀曰:「金孝子不露地宿,自此吾輩亦帖席臥矣。」

校理公幽于旌義,在途,公夜必耳其呼吸,坐而至朝。旣到配,親調酸鹹,躬採薪烝,以替僮僕之任。有餘力,則讀書講質以解親心。

明年移配光陽,公以祖母在堂,承父命歸省,以爲「父母千里各所,人子豈忍有居室之樂」,足不躡中門之內者七年。

校理公在獄時,趙豐原顯命疏救,得出獄。及趙公歿,佩酒齎魚,千里入畿甸,訪其墓,爲文祭之,哭半日,百拜而還。時公以至冤未伸未嘗出門,而獨於恩家盡情如是。

公歿,大山李公象靖語人曰:「此老德性,難於形容,以爲寬柔底人,則覺甚剛毅;以爲剛毅底人,則覺甚寬柔。似疎闊而却細密,儘平易而却難及,甲視之則如此,乙視之則如彼。譬如千頃之陂,不可得而挹,其殆黃叔度之倫,而充之以學力者乎?」識者以爲知言。

所著書有《啓蒙質疑》、《蓍法質疑》、《喪服經傳註疏通考》、《講錄刊補考疑》及文集若干卷。

當宁乙卯,上特念校理公冤狀,辭敎惻然,賤臣適伏於前,起而言曰:「其子金樂行有至性絶行,無愧《小學》編中所錄諸賢,不獨臣知之,士林無不言之。有子如此,以義方之敎推之,平日不負國可知。」於是上下十行綸音,特給校理公職牒,仍以不及用公,爲世道恨之。蔡濟恭撰碣。

權正忱[编辑]

權正忱子誠,號平菴安東人。忠定公後。肅宗庚寅生。英宗甲戌司馬,丁丑文科,官說書。丁亥卒。

公以侍講院說書,被正刑之命,已而置之。公遂歸安東鄕里,閉戶而臥,雖隣里故舊不見面,常時掩抑,過六年以卒。臨歿泣曰:「吾有擬疏,藏之枕邊,終未書呈。今至於此,將爲不瞑之鬼矣。」

李象靖[编辑]

李象靖景文,號大山韓山人。肅宗辛卯生。英宗乙卯司馬,同年文科。歷正言,至參議。辛丑卒。

上自在銅闈,已知公爲儒林第一人。及卽位,親拔擢,數年之間,三遷佐貳,必欲一致之朝,以賁飾文治。或親降玉音,諭之以必欲一見,或命筵臣貽書勸起,蓋側席之思至矣。乃曰:「身旣不可進,以言事君,亦古人之道。」陳九條疏,上五條,論君德也;下四條,論治體也。賜批曰:「九條萬言,言言切至,庸替座右之銘,要作觀省之資。」

公之體若不勝衣,而進道之勇,莫奪;言若不出口,而析理之精,蠶絲不遺。粹面盎背,儼然成德。公雖歿,儒之言貌謙恭瞻視端重者,不問,尙可知爲大山公門人也。

知舊門人私錄言行,稱述慕仰之辭,不一其說,而其曰「得陶山嫡傳」,無異辭也。

所著有《約中篇》、《制養錄》、《敬齋箴集解》、《理氣彙編》、《朱子節要成書》、《四七說》。

嘗曰:「寧學聖人而未至,不欲以一善成名。」以故林下三四十年,無一日不讀之書,無一息或輟存養省察之工。致勤乎日用彝倫而門路端的,用力於銖積寸攀而階級齊整,體具用備,居安資深。使人日可見者,連郵之氷蘗律己,延邑之治化浹民,然此塵糠也。

嘗謂弟光靖曰:「隨分收拾,勉進後學。」又曰:「敎子弟以依本分,不失儒家氣味。」蔡濟恭撰碣。

李光靖[编辑]

李光靖休文,號小山韓山人。大山象靖弟。肅宗甲午生。當宁癸卯,以學行除參奉,轉至敎官別提。己酉卒。

自兒時,日處書室,潛心肄業。或兄弟辨詰紛然,家人竊聽之,則皆文義講貫之言也。

戊申之亂,自詣召募,人有以年少止之,公曰:「唐太宗十六,應募,吾何獨不能?」時公年十五。

嶺南御史嘗別薦人才,以公爲首。

當宁癸卯敎曰:「故參議李象靖之弟光靖,亦能固窮讀書,修飭行檢,鄕里盛稱,道內知名,有乃兄之風。」特命調用。家狀。

柳道源[编辑]

柳道源叔文,號蘆厓全州人。參議升鉉子。景宗辛丑生。當宁戊申,以學行除參奉。辛亥卒。

公年十歲,遭喪,有七歲弟問曰:「欲如兄哭而有淚,而不可得,奈何?」公曰:「思父母聲容及嘗愛也而哭則有淚,淚不可强也。」

嘗赴擧行,一日,忽念季氏不偕,悵然回轡而還。

當宁戊申,贈公父職,仍敎曰:「聞其子有學行,屢登道剡,況是家人乎?」除參奉,公肅命卽歸。樊菴蔡相國濟恭貽書曰:「少微忽近終南,旋賦初服,惟願益敦素履,以式山南云。」丁範祖撰碣。

所著有《有溪集考證》、《四禮便考》、《東獻輯錄》、《日警錄》。家狀。

李宗洙[编辑]

李宗洙學甫,號后山眞寶人。景宗壬寅生。丁巳卒。

公早親有道,得聞大方,篤信師訓,一意向學。自句讀文字,至於精義入神;自人倫日用,至於天人性命。門路旣正,功力益勤。智足以應務,仁足以濟物;文足以飾猷,才足以經世。古所謂成人,公其近之。鄕黨敬慕,士林矜式。嘗慕小山之學,自號后山

所著有《近思錄語類輯錄》、《感興註解》、《退溪詩集箚疑》、《家禮輯遺》、《洙泗傳習錄圖說訓義》。李瑀撰行狀。

柳長源[编辑]

柳長源叔遠,號東巖全州人。參議觀鉉子。景宗甲辰生。英宗癸未司馬。丙辰卒。

公風儀峻整,宇量弘曠,循循進德,篤於孝友,論書講理,汎濫百家。公晩而取正於大山先生之門,得古人相傳旨訣。

己酉,士林設講會于虎溪書院,以公主敎,時會者三百餘人。

嘗曰:「近日人,荐被異數,聖恩罔極,宜勉報答。但後生輩頗有掀動躁競之漸,此甚可憂也。」

嘗曰:「己亥邦禮,彼此繳紛,議論多端。然其所爭,只在長子無後與否及次嫡承統亦名庶子與否而已。尤菴宋氏以《賈疏》未經勘破,不之信服。然今按《儀禮經傳・內治篇》立世子條,有曰:『世子疾死,復立嫡長子。』旣曰世子,則非死在幼稚而不成爲嫡者也。又曰:『復立嫡長子。』則乃是次嫡不爲庶子之明證也。此是朱子所手勘者,當時若擧此爲證,不知尤菴又何以爲說也。」

學術邪正,辨之甚嚴。嘗得安翊贊鼎福《天學或問》,歎曰:「此老闢邪之功,誠不偶然。然如欲辨破異學,當以『辨破』二字把作題目,使人未開卷而知所向背可也。何可設辭問答,作爲標題,有若《學》《庸或問》哉?彼以天名其學,而外天敍天秩,無君臣父子,聲此爲罪,已不可容於覆載矣。」

嘗聞朝家申嚴《小學》講規,喜曰:「此雖似文具,一國儒士咸讀《小學》,安知無口讀而心悅、感發而興起者乎?」

所著書有《四書纂註增補》三十二卷、《四書小註考疑》二卷、《常變禮通考》二十二卷、《溪訓類編》、《湖書類編》、《資警錄》、《學庸疑義》、《近思錄釋疑辨》、《疑禮瞽見》、《周天算法》及文集若干卷。家狀。

金始器[编辑]

金始器大用,號樂有齋義城人。蘭谷江漢子。英宗丁卯生。庚寅卒。

將葬父,奉柩渡落淵,忽陷深險,水急不能止,喪車浮下。公攀附同泛,直向灘頭,水深而狹,往往掠過涯岸,岸上人疾聲呼曰:「投下!投下!」公竟不下,死於灘。屍三日始出,柩亦罥在石齒。家狀。

裵相說[编辑]

裵相說君弼,號槐潭曲江人。栢竹堂尙志後。英宗己卯生。己酉卒。

生有異質,不敎循矩。篤於人倫,融貫聖學。

精於天文、地理、律呂、籌數,作日景臺,制渾天儀,無毫忽差謬。著《道學六圖》、《書計瑣錄》,皆精核之論。

一鄕士友無不咨嗟,其死操文而誄者七十餘人,執紼者數百人。遺蹟。

金崇德[编辑]

金崇德利用,號齊省齋義城人。文忠公誠一後。英宗壬子生。甲戌司馬。丙申卒。

公以進士入侍時,諸生皆爭進,公獨終日拱立,最後登對,上曰:「汝獨不奔競,何也?我國之人,性本浮躁,汝獨終日正立,眞有志之士也。」

有一名官遇新恩,好慢辱,見公,獨不爲戲曰:「此人氣貌嚴重,使人起敬,自不敢爲戲。」

大山李公輓公詩曰:「休休君子度,落落丈夫襟。云云。」鄭宗魯撰行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