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別旨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抱朴子別旨
本作品收錄於《正統道藏

抱樸子別旨

夫胎精固神與守元氣同,但莫止出入之息可也。有常以生氣時,以鼻引入口吐,吐二分余一分,鼓口咽此氣,令喉中郁然有聲。此非胎元氣,是服其粗氣也。粗氣在腹,與元氣不同居也,粗氣是喘息之氣也。夫元氣雖至少而難散,為有粗氣之出入也。且呼吸猶不欲自聞,況咽有聲乎?夫入氣粗則傷非,肺五臟之華蓋,氣下先至肺也。凡服元氣,不隨粗而出入,則無有待生死之時也。既鼓咽外氣入於元氣藏中,所以返傷於人也。夫人用力者,皆用眾氣也,謂眾物之氣,飲食之品也。且眾氣只能舉重致遠運體而已,存之不能益人之壽,去之不能使人短折,何必禁閉也。且用氣之術即粗氣也,可以移山嶽,決河海,製虎豹、縛賊盜,故知眾氣不及粗氣,粗氣可去之,元氣不可令出也。夫保氣者,元氣也,非眾粗二氣。若服元氣滿藏,則粗氣自除,即自以粗氣運動,不必須眾氣也。夫休絕者,患其谷氣薰蒸五臟,是以絕之。今既修氣術,則谷氣自除,縱一日九餐,亦不能成患,終歲不食,亦不能羸困,則知氣之道遠矣哉!

夫導引不在於立名眾物,粉繪表形著圖,但無名狀也,或伸屈,或俯仰,或行臥,或倚立,或躑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導引也。不必每晨為之,但覺身有不理則行之。皆當閉氣:閉氣,節其氣沖以通也亦不待立息數,待氣似極,則先以鼻少引入,然後口吐出也。緣氣閉既久則沖喉,若不更引,而便以口吐,則氣不一,粗而傷肺矣。但疾愈則已,不可使身汗,有汗則受風,以搖動故也。凡人導引,骨節有聲,如大引則聲大,小引則聲小,則筋緩氣通也。夫導引療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氣,動之則百關氣暢,閉之則三宮血凝,實養生之大律,祛疾之玄術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