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春秋分紀 (四庫全書本)/卷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四十三 春秋分紀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分記卷四十四  宋 程公說 撰
  書二十六
  職官書第四
  
  六卿
  桓十七年傳以髙渠彌為卿宣六年傳公子曼滿欲為卿於時鄭止一卿也至襄二年傳子罕當國子駟為政子國為司馬是為三卿始有三卿始有當國為政司馬之别九年傳載鄭公子騑公子發公子嘉公孫輙公孫蠆公孫舍之是為六卿越明年傳言子駟當國子國為司馬子耳為司空子孔為司徒於是又有司空司徒之號雖以子耳叙子孔上然司徒之制當上於司空顧所從言異耳
  襄十八年傳子蟜伯有子張從鄭伯子孔子展子西守此六卿也十九年殺子孔而子産始為卿或謂子産為卿於十年盜殺發之時則非也二十七年傳鄭伯享趙孟於垂隴子展伯有子西子産子大叔二子石從二子石謂伯石公孫段子石印段也昭三十年傳曰我先君簡公在楚襄二十九年我先大夫印段實徃敝邑之少卿也鄭多世卿公子黒肱以二十二年卒而立段印段蓋已為少卿而公孫段為卿則見於三十年傳言伯有既死始命伯石為卿以年考之垂隴之享子展伯有子西子産子大叔印段皆卿而伯石未為卿明矣二十九年經書公孫段於年表辯之詳矣昭十六年六卿餞宣子子齹子産子大叔子游子旗子桞子産雖次子齹而其下言子産拜使五卿皆拜以見子産為政卿若傳所次則叙事之文非班序也詳見鄭卿年表
  當國
  侯國政卿以司徒為上襄二年傳鄭成公卒於是子罕當國子駟為政為政之名亦異矣又加以當國杜預謂當國者攝君事也禮君薨聽於冢宰不須攝行君事鄭以子罕當國者間於晉楚國家多難喪代之際或致傾危蓋成公顧命使之當國非常法也沈氏云魯襄四嵗國家無虞今僖公年雖長大為偪於晉楚故令子罕當國沈氏但以晉楚之偪而言耳自後魯襄十年鄭簡公於是九嵗則子駟子孔相繼當國至襄十九年傳又云子展當國杜預亦謂簡公猶幼然是嵗簡公蓋年十八矣國有君而臣曰當國㳂而不革非也
  政卿
  鄭制首則當國之卿而政卿次之按襄二年傳子罕當國子駟為政子國為司馬子駟為政卿也而次於子罕至十年傳子駟當國子國為司馬不復言政卿豈當國兼之耶或司馬任之也十九年傳子展當國子西聽政若子罕子駟同時之制然自是而下子産大叔駟歂相繼為上卿則曰為政不復有當國矣當國惟在僖簡之世傳言罕氏常掌國政以為上卿㐮二十九年則當國蓋猶掌政而權任尤專有卿而當國則以為政貳之不然為政者斯掌國政矣
  冢宰
  昭元年傅趙孟辭五獻之禮私於子産曰武請於冢宰矣杜預注冢宰子皮以年考之罕虎自襄二十九年代其父子展為政卿至是四年曰冢宰謂其為上卿也
  司馬 司空 司徒 司寇
  鄭上卿曰當國曰政卿若司馬等官則次之襄二年傳子罕當國子駟為政子國為司馬十年傳子駟當國子國為司馬子耳為司空子孔為司徒是司馬次政卿而司空司徒又次司馬也昭二年子産曰不速死司寇将至又十八年鄭火命司馬司寇列居火道以防姦按侯國三卿司徒司馬司空鄭有政卿又有司寇亦僣矣以司徒下於司馬司空則班序又失之
  少正
  襄二十二年傳晉人徵朝於鄭鄭人使少正公孫僑對杜預注少正鄭卿官孔穎逹曰十九年傳云立子産為卿知少正是鄭卿春秋時官名變改周禮無此名按傳十九年子産既為少卿曰少正即少卿也襄二十五年齊賂晉侯以宗噐自六正五吏三十帥皆有賂六正指三軍之六卿則春秋時謂卿為正不特鄭也是時子展當國子西聽政皆為上卿而子産為下卿故二十六年傳子産曰臣之位在四則少正之與下卿義一而名二矣
  辨攝卿之疑
  襄二十九年經仲孫羯㑹晉荀盈鄭公孫段云云城杞據經則公孫段於是列為卿矣而三十年傳伯有死始命伯石為卿伯石即公孫段也前此未為卿何以得書名氏杜預據傳於城杞下注曰蓋以攝卿行孔穎逹曰文七年傳稱晉使先蔑如秦逆公子雍荀林父謂蔑曰攝卿以徃可也何必子是知有使大夫攝卿之法故以為證嘗考之經昭二年書鄭殺其大夫公孫黒此亦以名氏書也其在元年傳云公孫黒彊與於盟使大史書其名且曰七子杜預注欲自同於六卿於時六卿謂罕虎公孫僑公孫段印段㳺吉駟帶也黒不在六卿之數明年乃以卿書於經與公孫段書法同蓋鄭國於六卿外復有散卿春秋據事實書之苟謂為攝則何以書名氏哉
  令正
  襄二十六年傳子大叔為令正以請印堇父更用子産辭乃獲杜預注主作辭令之正按三十一年傳鄭國將有諸侯之事子産使子羽多為辭令與禆諶謀可否而告馮簡子使斷之事成乃授子大叔使行之以應對賔客是以鮮有敗事而語亦云為命禆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産潤色之則子大叔主辭令潤色多出於子産矣
  執訊
  文十七年傳鄭子家使執訊而與之書以告趙宣子杜預注執訊通訊問之官
  行人
  襄十一年經楚人執鄭行人良霄行人言使人也周禮有大行人小行人諸侯行人通掌此事詳見周魯官制
  馬師
  襄三十年傳馬師頡奔晉子皮以公孫鉏為馬師昭七年傳罕朔亞大夫也其官馬師也杜預注大夫位馬師職
  禇師
  昭二年傳請以印為禇師杜預注禇師市官孔穎逹曰蓋相傳説若無所考然如預言必有源流
  嬖大夫
  哀五年傳鄭駟秦富而侈嬖大夫也而常陳卿之車服晉亦有嬖大夫孔穎逹云下大夫也
  開卜大夫
  昭十八年傳鄭火子産使公孫登徙大龜杜預注登開卜大夫
  大史
  襄三十年傳伯有既死使大夫命伯石為卿辭大史退則請命焉復命之又辭如是三乃受䇿按周禮内史掌䇿命蓋右史書言之職禮記正義云大史記行也鄭使大史命伯石為卿皆大夫主爵命以内史闕故也
  
  昭十八年傳鄭火使祝史徙主祏於周廟祝蓋大祝氏之職
  府人 庫人
  昭十八年傳鄭火使府人庫人各儆其事曲禮云在府言府在庫言庫皆是藏財賄之處故使其人各自儆守以防火周官有大府内府外府天府玉府泉府而無掌庫之官蓋府庫通言庫亦謂之府是乃王制也諸侯國政殊故府庫並言
  司宫
  昭十八年傳鄭火商成公儆司宫杜預注司宫巷伯寺人之官
  野司寇
  昭十八年傳鄭火使野司寇各保其徵杜預注野司寇縣士也孔頴逹曰傳言野司寇則司寇之官在野周禮司寇屬官有縣士掌野司寇是縣士也鄭𤣥縣士注云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三百里以外至四百里曰縣四百里以外至五百里曰都都縣野之地其邑非王子弟公卿大夫之采地則皆公邑也謂之縣縣士掌其獄焉言掌野者郊外曰野大摠言之也獄居近野之縣獄在二百里上縣之縣獄在三百里上都之縣獄在四百里上如鄭此言采邑之民有獄則采地之長各自斷之若公邑之見在獄則縣士斷之縣士司寇屬官所掌在野故傳謂之野司寇也縣士職曰各掌其縣之民數而聽其獄訟若邦有大役聚衆庻則各掌其縣之禁令諸侯縣士亦當然
  郊人
  昭十八年傳鄭火郊人助祝史除於國北周禮鄉在郊内遂在郊外諸侯亦當然郊人謂郊内鄉之人
  室老宗人
  襄二十二年傳鄭子張召室老宗人立段自天子至卿大夫皆有此官如顧命大保猶室老之類大宗猶宗人之類
  
  上卿
  桓九年傳曹大子來朝賔之以上卿杜預注諸侯之適子未誓於天子而攝其君則以皮帛繼子男故賔以上卿各當其國之上卿昭二十三年傳曰列國之卿當小國之君固周制也然則小國之君乃當大國之卿小國之世子必不得當大國之卿故知各如其國之上卿耳
  
  成十六年傳子臧盡致其邑與卿而不出
  司城為政
  哀七年傳曹公孫彊為司城以聽政乃背晉奸宋宋以武公廢司空曰司城曹國近宋故倣宋司城之名其曰聽政蓋政卿也
  大夫
  僖二十八年晉侯入曹數之以其乗軒者三百人也且曰獻狀杜預注軒大夫車言其無徳居位者多故責其功狀曹小國而大夫三百人著其濫爵之甚
  
  大夫
  昭三年傳燕簡公多嬖寵欲去諸大夫而立其寵人燕國僻在北陲官制不詳豈大夫即為政者歟
  
  為政
  文元年傳秦穆公復使孟明為政猶列國政卿也
  不更
  成十三年傳獲秦成差及不更女父杜預注不更秦爵孔穎逹曰秦之官爵有此不更之名知女父是人之名字不更是官爵之號漢書稱商君為法於秦戰斬一首者賜爵一級其爵名一為公士二上造三簮䮍四不更五大夫六公大夫七官大夫八公乗九五大夫十左庻長十一右庻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駟車庻長十八大車庻長十九闗内侯二十徹侯商君蓋相孝公按傳此年有不更女父襄十一年有庻長鮑庻長武是春秋世已有此名後世以漸増之至商君定為二十非商君盡新作也名之義難得而知秦近夷官制與中國殊
  右大夫
  襄十一年傳秦右大夫詹帥師從楚子右大夫秦官爵也秦制有公大夫官大夫五大夫右大夫其此類矣
  庻長
  襄十一年傳秦庻長鮑庻長武伐晉秦制有左庻長右庻長此鮑武並言之豈左右兩庻長乎十二年傳則云秦庻長無地又止一庻長云
  
  令尹為政卿
  尹訓正也楚之官多以尹名而令尹為尊僖二十七年傳子文治兵於暌子玉治兵於蒍蒍賈謂子文曰子之傳政於子玉曰以靖國也杜預注子文時不為令尹子玉為令尹曰傳政則楚以令尹為政卿矣宣十二年傳戰於邲令尹南轅反斾行軍進退令尹亦專之是知為政於内統兵於外皆令尹之任也
  令尹司馬莫敖皆卿
  哀六年傳可移於令尹司馬楚以令尹為尊而司馬次之又十六年傳云王與二卿士皆五百人當之注二卿士謂子西子期時子西為令尹子期為司馬是令尹司馬皆卿官也又桓十一年傳鬬亷呼莫敖為君孔穎逹曰楚呼卿為君則莫敖亦卿官矣
  令尹有左尹有右尹
  宣十一年傳左尹子重侵宋令尹蒍艾獵城沂至成十六年傳令尹將左右尹子辛將右則楚令尹外又有左右二尹矣
  令尹遷授之次
  楚卿令尹而司馬次焉莫敖又次焉襄二十二年傳薳子馮為令尹則自大司馬而遷也二十五年子馮卒屈建為令尹則自莫敖而遷也哀十六年傳勝為白公子西曰楚國第我死令尹司馬非勝而誰白楚邑縣尹稱公則白公蓋縣尹也杜預注楚國第謂用士之次第是楚制亦有自縣尹而遷司馬令尹者矣
  大司馬
  僖二十六年傳司馬子西止一司馬至襄十五年傳薳子馮為大司馬公子槖師為右司馬公子成為左司馬則楚有三司馬而大司馬為尊意其兼摠左右二司馬之職也三十年傳申無宇曰且司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體司馬以貳令尹亦為政卿
  左司馬 右司馬
  襄十五年傳公子槖師為右司馬公子成為左司馬則以右司馬而加左司馬之上也昭三十一年傳左司馬戍右司馬稽帥師救弦則以左司馬而加右司馬之上也命官之序若無一定云
  左司馬二人
  文十年傳宋逆楚子道以田孟諸期思公復遂為右司馬子朱及文之無畏為左司馬杜預注將獵張兩甄故置二左司馬而右司馬一人當中央楚制有大司馬左司馬右司馬今此左司馬復有二人蓋因獵而置非常法也
  令尹司馬沈尹將中軍
  僖二十八年傳城濮之戰子玉將中軍子西將左子上將右子玉時為令尹子西時為司馬中軍為尊故使令尹將之至成十六年傳鄢陵之戰司馬子反將中軍令尹子重將左右尹子辛將右則以司馬將中軍與僖二十八年之制異楚制不常豈以主謀者為中軍帥不復循令尹司馬之職乎然宣十二年邲之戰沈尹將中軍子重將左子反將右時子重為左尹叔敖為右尹沈尹蓋是沈邑之尹而以將中軍又不出於令尹司馬矣
  兼令尹司馬二事
  哀十六年傳白公勝殺子西子期沈諸梁兼二事國寧謂時殺令尹司馬沈諸梁兼之兼猶攝耳旋命寧為令尹寛為司馬則兼二事明非常法
  莫敖
  桓十一年傳莫敖患之杜預注莫敖楚官名孔穎逹於襄十五年䟽曰楚官名臨時所作莫敖之徒並不可解嘗考楚初有莫敖後來彊盛却有令尹故令尹之權重於莫敖
  尹亦稱宰
  宣十二年傳蔿敖為宰擇楚國之令典時敖為右尹是右尹亦稱宰矣
  大宰
  成十年傳晉使糴茷如楚報大宰子商之使也子商即公子辰又襄二十七年傳大宰退告人大宰伯州犂也昭元年傳公子圍即位薳罷為令尹薳啓彊為大宰下於令尹矣
  少宰
  宣十二年傳楚少宰如晉師曰豈敢求罪於晉二三子無淹乆杜預注少宰官名嘗考少宰之義無聞焉詳檢是年傳文隨武子曰蔿敖為宰時敖為右尹右尹為宰義詳見上及聞晉師既濟王欲還嬖人伍參欲戰令尹孫叔敖弗欲乃南轅反斾未幾則楚少宰遂如晉師少宰之辭曰無淹乆是亦不欲戰矣楚子又使求成於晉推繹首尾當時楚君志不在戰其臣賛此議惟右尹叔敖一人及觀少宰之辭若與敖合而少宰獨失其名豈少宰或屬之右尹乎傳注略之當考
  大師
  文元年傳使潘崇為大師且掌環列之尹又哀十七年傳楚子問帥於大師子穀
  師少師
  昭十九年傳楚子生大子建使伍奢為之師費無極為少師皆大子之師東宫官也
  司敗
  文十年傳謂臣將逃臣歸死於司敗又宣四年箴尹歸復命而自拘於司敗司敗猶司寇之職
  司徒
  宣十一年傳使封人慮事以授司徒杜預注司徒掌役
  封人
  同上傳杜預注封人其時主城築者
  工正
  宣四年傳蔿賈為工正
  右領
  昭二十七年傳鄢將師為右領右領官名若今之將領
  左史
  昭十二年傳左史倚相趨過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杜預注倚相楚史名又哀十七年傳子穀曰右領差車與左史老皆相令尹司馬以伐陳其可使也子髙曰帥賤民慢杜預注右領左史皆楚賤官按右領將領之職曰賤官猶可左史任一國之史而槩謂之賤官楚夷也與中國異莫得而詳
  正僕人
  昭十三年傳因正僕人殺大子禄杜預注正僕大子之近官孔穎逹曰正僕人大僕也周禮下大夫一人
  御士
  襄二十二年傳子南之子棄疾為王御士杜預注御王車者周禮有馭夫御士楚蓋倣此以名官
  王馬之屬
  昭二十七年傳左司馬沈尹戌帥都君子與王馬之屬以濟師杜預注王之養馬官屬校人也周禮校人掌養馬知王馬之屬是王養馬之官屬也校人職凡頒良馬而養乘之馬一師四圉三乘為皁皁一趣馬三皁為繫繫一馭夫六繫為廏廏一僕夫六廏成校校有左右駑馬三良馬之數麗馬一圉八麗一師八師一趣馬八趣馬一馭夫諸侯六閑養馬之人多矣此唯養馬不給餘役今亦事急而徵使之
  都君子
  同上傳杜預注在都邑之士有復除者都邑之士以君子為號故知有復除者謂優復其身除其徭役賈逵云今之律令猶名放課役者為復除是漢世以來有此言此人或别有功勞或曲蒙㤙澤平常免其徭役事急乃使之耳
  大閽
  莊十九年傳楚人以鬻拳為大閽謂之大伯使其後掌之杜預注若今城門校尉官使其子孫常主此官孔穎逹曰周禮天官閽人掌守王宫之中門之禁鄭𤣥云閽人司昬晨以啓閉者刑人墨者使守門秋官掌戮墨者使守門刖者使守囿則閽不使刖而鬻拳得為閽者又地官之屬司門下大夫二人掌投管鍵以啓閉國門鄭𤣥云若今城門校尉主王城十二門此注亦云若今城門校尉官然則鬻拳大臣楚人以其賢使典此職非為刑而役之其為大閽者當如地官之司門非天官之閽人亦主晨昬開閉通以閽為名焉曰大伯猶長也為門官之長周禮蓋王制楚僣王號倣以名官
  泠人
  成九年傳鄭人所獻楚囚也問其族對曰泠人也與之琴操南音杜預注泠人樂官
  嬖人
  宣十二年傳嬖人伍參欲戰嬖人蓋寵嬖者
  
  文十年傳楚范巫矞似杜預注范邑之巫
  諸尹
  楚官多以尹名尹訓正也令尹為尊見於上别列諸尹之名
  箴尹
  襄十五年傳屈到為莫敖公子追舒為箴尹以箴尹次莫敖則箴尹任亦重矣又昭四年傳箴尹宜咎城鍾離
  工尹亦曰鍼尹
  楚有工尹氏曰宜齊曰路曰夀曰赤曰麇工尹官名因以為氏定四年傳王使鍼尹固執燧象以奔呉師哀十八年傳云工尹勤先君者也杜預注工尹執燧象則工尹亦曰鍼尹矣又文十年傳王使子西為工尹
  連尹
  襄十五年傳屈蕩為連尹養由基為宫廏尹服䖍云連尹射官言射相連屬也若是主射當使養由基為之何以使由基為宫廏尹棄能不用豈得為能官人也
  宫廏尹亦曰中廏尹
  同上傳掌宫闈之禁又昭元年宫廏尹子晢出奔鄭六年獲宫廏尹棄疾二十七年殺中廏尹陽令終
  環列之尹
  文元年傳使潘崇為大師且掌環列之尹杜預注環列之尹宫衛之官列兵而環王宫
  寢尹
  定四年傳昭王寢盜攻之以戈擊王王孫由于以背受之中肩哀十八年傳惠王曰寢尹工尹勤先君者也杜預注柏舉之役寢尹呉由于以背受戈寢尹蓋司王之寢處
  門尹
  哀十六年傳石乞尹門杜預注為門尹
  郊尹
  昭十三年傳奪成然邑而使為郊尹杜預注治郊竟大夫
  監馬尹
  昭三十年傳使監馬尹逆呉公子
  卜尹
  昭十三年傳召觀從曰臣之先佐開卜乃使為卜尹杜預注佐卜人開龜兆按十八年傳鄭子産使公孫登徙大龜杜預注登開卜大夫則卜尹蓋開卜大夫之屬楚亦有開卜大夫矣
  樂尹
  定五年傳以鍾建為樂尹杜預注司樂大夫
  縣尹
  楚縣尹稱公如白公之類凡以邑名皆縣尹也襄二十六年傳曰此子為穿封戌方城外之縣尹也
  沈尹
  宣十二年傳沈尹將中軍杜預注沈或作寢寢縣也孔穎逹曰楚官多名為尹沈者或是邑名而其字或作寢哀十八年有寢尹呉由于因解寢為縣名按定四年傳王寢盜攻以戈由于以背受之寢尹蓋司寢非邑名也沈或作寢自是邑名
  鬬緡尹權
  莊十八年傳孔穎逹曰楚官多以尹為名滅權為邑使緡為長則尹之義亦與長同
  莠尹
  昭三十年傳莠尹然左司馬沈尹戌城之
  芋尹
  昭七年傳楚子為令尹也為王旌以田芋尹無宇斷之孔穎逹曰芋是草名哀十五年陳有芋尹皆以草名官莫得而詳
  
  大宰
  哀七年傳大宰嚭召季康子大宰吳執國政者吳僣稱王故卿亦僣稱大宰
  行人
  成七年巫臣寘子狐庸為行人於呉以伐楚定四年伍貟為吳行人以謀楚哀十二年初衛人殺吳行人且姚行人言使人也周禮有大行人小行人諸侯行人通掌此事詳見周魯官制














  春秋分記卷四十四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