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識小録 (四庫全書本)/全覽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春秋識小録 全覽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五
  春秋識小録      春秋類
  提要
  等謹案春秋識小録九卷
  國朝程廷祚撰廷祚字啓生上元人嘗舉博學鴻詞又舉經學著述頗多是書凡春秋職官考略三卷春秋地名辨異三卷左傳人名辨異三卷其考職官首為數國共有之官次為一國自有之官皆分别排纂凡與周禮異同者一根據註疏為之辨證頗為精核末為晉軍政始末表序晉軍八變之制而詳列其將佐之名又以御戎戎右附表於後亦皆整宻惟署諸國而獨詳晉則未知其例云何也其考地名首為地同而名異次為地異而名同末為晉書地理志證今以杜預註左傳皆用晉代地名故也其辨人名自一人二名以逮一人八名者皆彚列而分註之大致與春秋名號歸一圖互相出入而較為簡明雖似與經義無闗然讀經讀傳者往往因官名地名人名之舛異於當日之事蹟不能融㑹貫通因於聖人之褒貶不能推求詳盡如胡安國之誤執季孫横生異論者葢有之矣則廷祚是書固讀春秋家所當知也乾隆四十五年三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 校 官  陸 費 墀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識小録卷一
  上元程廷祚撰
  春秋職官考略上
  宰
  周禮天官卿曰太宰其屬有小宰宰夫等官春秋諸國雖有此官然其爵命未必相同其職司亦未必盡與周禮合今但以類相從云耳
  
  隱元年宰咺杜氏以爲天子大夫疏引宰夫職曰凡邦之弔事掌其戒令與其幣器財用謂既掌弔事或即充使咺蓋宰夫也周禮宰夫下大夫也
  桓四年宰渠伯糾
  僖九年宰周公㑹諸侯杜曰天子三公
  僖三十年宰周公來聘杜曰天子三公兼冡宰也宋太宰 少宰春秋宋國職官備于他國故今俱以宋爲首
  桓二年宋殤公時華督爲太宰已而督弑殤公諸侯受其賂遂相宋公按此則太宰宋之相也
  成十五年向𢄔爲太宰魚府爲太宰
  襄九年宋災使西鉏吾庀府守杜曰鉏吾太宰也府六官之典正義曰鉏吾太宰傳無其文說本賈逵
  襄十七年皇國父爲太宰
  魯太宰 宰人
  隱十一年羽父請殺桓公將以求太宰按自是以後
  魯無太宰矣
  哀三年桓僖宫災子服景伯命宰人出禮書以待命
  杜曰宰人冢宰之屬
  齊
  昭二十七年齊侯飲魯昭公酒使宰獻而請安疏曰燕禮者公燕大夫之禮也公雖親在而别有主人鄭元云主人者宰夫也宰夫太宰之屬掌賓客之獻飲食者也
  太宰
  襄十一年諸侯復伐鄭鄭使良霄石㚟如楚告將服于晉按石㚟爲良霄之介則太宰之官非鄭所重矣又昭元年趙孟曰武請于冢宰矣杜曰冢宰子皮則鄭上卿又有冢宰之稱猶之曰蔿敖爲宰也
  太宰 少宰
  宣十二年楚少宰如晉師
  成十年太宰子商
  成十六年太宰伯州犁
  昭元年薳啓疆為太宰
  昭二十一年太宰犯
  呉太宰
  定四年伯州犁之孫嚭爲呉太宰
  司徒
  周禮地官卿曰大司徒其屬有小司徒等官
  
  襄二十一年晉欒盈奔楚過周王使司徒禁掠欒氏
  者歸所取焉
  昭二十二年司徒醜杜曰悼王司徒也
  
  文七年鱗矔為司徒
  成十五年華喜為司徒
  襄九年宋災使華臣具正徒杜云時為司徒疏引周禮大司徒掌徒庶之政令小司徒凡用衆庶則掌其政教凡國之大事致民
  昭二十二年邊卬代華定為大司徙
  哀二十六年皇懐為司徒
  魯
  昭四年南遺謂季孫為司徒
  鄭
  襄十年子孔為司徒
  衛
  哀二十五年司徒期
  楚
  宣十一年令尹蔿艾獵城沂使封人慮事以授司徒陳
  襄十七年司徒卬
  昭八年司徒招
  哀十一年初轅頗為司徒
  司馬
  周禮夏官卿曰大司馬其屬有小司馬等官
  大司馬 少司馬
  隱三年大司馬孔父
  僖二十二年大司馬固杜氏以為公孫固又司馬杜
  氏以為子魚
  文七年樂豫為司馬旋以讓公子卬明年宋殺大司
  馬公子卬
  文十六年華耦為司馬是年耦卒蕩虺為司馬成十五年蕩澤為司馬是年又使老佐為司馬襄六年宋樂轡以弓梏華弱于朝平公曰司武而梏于朝難以勝矣杜曰司武司馬時弱為司馬是年奔魯
  襄九年宋災使皇鄖命校正出馬工正出車備甲兵
  庀武守皇鄖時為司馬
  昭二十一年華貙為少司馬時貙之父華費遂為大
  司馬
  昭二十二年宋使公孫忌為大司馬杜云代華費遂哀二十六年皇非我為大司馬
  家司馬附
  昭四年南遺謂叔孫為司馬按昭二十五年叔孫氏之司馬騣戾家臣亦有司馬之名又襄二十二年華氏以公鉏為馬正杜云馬正家司馬按周禮家司馬屬夏官主卿大夫采地之軍賦者即使家臣為之
  
  襄二年子國為司馬
  襄十四年司馬子蟜
  楚大司馬 左司馬 右司馬
  僖二十六年子西為司馬
  宣四年子越為司馬已而蒍賈為司馬
  成十六年鄢陵之戰司馬将中軍時子反為司馬哀二年楚殺右司馬公子申
  襄三年司馬公子何忌
  襄十二年司馬子庚
  襄十五年蒍子馮為大司馬公子槖師為右司馬公
  子成為左司馬
  襄二十二年公子齮為司馬
  襄二十五年蒍掩為司馬
  昭十七年司馬子魚
  昭二十三年司馬薳越
  昭二十七年左司馬沈尹戍
  昭三十一年右司馬稽
  哀四年左司馬眅
  哀十八年右司馬子國
  陳
  襄二十五年司馬桓子
  蔡
  襄八年司馬公子爕
  呉
  哀十一年艾陵之戰呉子呼叔孫曰而事何也對曰
  從司馬杜曰從呉司馬所命
  司㓂
  周禮秋官卿曰大司㓂其屬有小司㓂等官
  大司㓂 少司㓂
  文七年華御事為司宼
  文十六年公子朝為司宼
  文十八年樂吕為司宼
  成十五年向為人為大司宼鱗朱為少司宼是年二
  司宼出奔楚樂裔為司宼
  襄九年宋災使樂遄庀刑器杜曰樂遄司宼
  昭二十年少司宼華牼
  昭二十二年樂輓為大司宼
  哀二十六年樂朱鉏為大司宼
  魯
  文十八年莒僕来奔季文子使司宼出諸竟
  宣十八年臧宣叔逐東門氏杜曰時為司宼
  襄二十一年臧武仲為司冦
  定元年孔子之為司宼也孔子為司宼在定公十年
  
  晉
  襄三年魏絳曰請歸死于司宼按昭十四年晉士景伯如楚叔魚攝理則晉之刑官又有理之名矣
  
  成十八年慶佐為司宼
  野司宼附
  昭十八年鄭災子産使司宼出新客禁舊客勿出于宫又使野司宼各保其徵杜曰野司宼縣士也按周禮司宼之屬有縣士掌野各掌其縣之民數而聽其獄訟若邦有大役聚衆庶則各掌其縣之禁令郊外曰野縣士聽郊野之獄訟故傳謂之野司宼
  
  昭二十五年衛公孫孟縶奪齊豹司宼
  哀二十五年衛侯之入也奪司宼亥政
  司空
  周禮大宰以官府之六屬舉邦治六曰冬官即司空也
  
  隱二年司空無駭杜曰魯司徒司馬司空皆卿也昭四年孟孫為司空以書勲疏云按周禮司勲屬夏官今司空書勲者又是春秋時諸侯之法不可盡與禮同
  大司空
  莊二十六年晉士蒍為大司空杜曰大司空卿官按
  此時晉猶未改諸卿之名故杜云然
  文二年司空士縠
  成十八年右行辛為司空按文二年杜曰晉司空非卿也襄十九年有司馬司空在軍尉輿尉間為六卿之屬則非復從前所謂司空矣疏云雖則非卿職掌不異故傳曰右行辛為司空使修士蒍之法
  襄三十一年司空以時平易道路
  
  襄十年子耳為司空
  司城
  春秋宋無司空而有司城所謂以武公廢司空也
  
  文七年公子蕩
  文八年蕩意諸
  文十六年母弟須
  文十八年公孫師
  襄六年子罕
  昭二十二年樂祈
  哀二十六年樂茷
  
  哀七年曹伯陽使公孫疆為司城以聽政按司城宋官曹不應有盖曹後衰弱奉宋之政令已久其見滅于宋宜矣
  司敗
  楚
  文十年子西見成王曰臣歸死于司敗杜曰楚名司
  宼為司敗
  宣四年若敖之亂箴尹克黄使于齊還歸復命而自
  拘于司敗
  唐
  唐亦有此官見定三年按論語陳亦有司敗蓋唐陳
  皆近楚之國設官或相慕效也
  師傅
  太師太傅太保天子三公也周禮典命公之孤四命鄭衆云九命上公得置孤卿一人按此則上公之國乃得置孤侯國有之僭也
  太師 太傅
  文六年太師賈佗太傅陽處父按此則晉嘗置二孤
  
  宣十六年晉侯請于王以黻冕命士㑹將中軍且為
  太傅
  成十八年士渥濁為太傅疏云此大夫官非孤卿也
  羊舌肸亦然
  襄十六年羊舌肸為傅
  少師
  襄二十七年衛侯以公孫免餘為少師
  太師
  文元年楚穆王以潘崇為太師
  襄十七年太師子榖
  太師
  襄二十五年太師子朝
  隨少師
  桓六年楚武王侵隨隨使少師董成
  
  周禮春官之屬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官雖各有所職大抵俱以典策為重
  太史 内史
  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杜曰日官天子掌厯者疏云周禮太史掌正歳年以序事頒告朔于邦國天子掌厯者謂太史也
  莊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杜曰史周太
  史也
  哀六年楚子使問諸周太史
  桓二年周内史聞之按内史掌王之八枋之灋以詔王治又凡命諸侯及孤卿大夫則策命之
  莊三十二年内史過
  僖十六年内史叔興
  文元年内史叔服
  襄十年晉滅偪陽使周内史選其族嗣納諸霍人杜
  曰内史掌爵禄廢置者
  虢
  莊三十二年史嚚杜曰史太史也
  太史 外史
  文十八年太史克
  昭二年晉韓宣子來聘觀書于太史氏
  昭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太史答季平子按桓十七年諸侯有日御杜曰日御典厯數者葢即太史也
  哀十一年太史固
  襄二十三年季孫召外史掌惡臣而問盟首焉孔穎逹以諸侯無内史不得有外史此葢史官身居在外季孫從内召之故曰外史非官名也不知是否按周禮外史掌書外令掌四方之志
  太史
  宣二年太史董狐
  襄三十年史趙
  昭十五年辛有之二子董之晉于是乎有董史杜曰
  辛有周人也其二子適晉為太史
  昭二十九年蔡史墨
  哀九年趙鞅卜救鄭占諸史趙史墨史龜按周禮太史之職大祭事與執事卜日其所掌雖有此一條而卜筮之事自有太卜等官専掌也春秋時如周之太史晉之史趙等俱嘗以占卜見殆其後又稍稍侵官耶
  哀二十四年晉餼臧石牛太史謝之
  太史 南史
  襄二十五年太史書崔杼弑其君又有南史疏云南史是佐太史者葢小史也以其居在南謂之南史耳
  昭二十年史嚚
  哀十四年太史子餘
  太史
  襄三十年使太史命伯石為卿按天子策命之事内史所掌今鄭以太史主之者孔穎逹謂諸侯兼官無内史故也
  昭元年公孫黒彊與于盟使太史書其名且曰七子衛太史
  閔二年狄人囚史華龍滑與禮孔以逐衛人二人曰
  我太史也實掌其祭
  楚左史
  昭十二年左史倚相疏引禮玉藻云動則左史書之
  左史之義葢本于此
  哀十七年左史老
  
  按周禮有大祝其屬有小祝又有喪祝甸祝詛祝等官皆統于宗伯
  
  哀二十六年祝襄
  
  莊三十二年祝應杜曰祝大祝也
  祝史
  昭十七年日有食之祝史請所用幣祝史者葢兼祝史二官或掌祝者謂之祝史猶掌卜者謂之筮史也
  
  昭二十年祝固
  
  昭十六年祝欵
  祝史
  定四年祝鮀
  哀二十五年祝史揮義見魯
  
  虢
  莊三十二年宗區杜曰宗宗人按周禮春官有都宗人掌都祭祀之禮家宗人掌家祭祀之禮此杜所謂宗人者
  宗伯 宗人
  文二年夏父弗忌為宗伯周禮春官卿曰大宗伯其
  屬有小宗伯等官
  哀二十四年宗人釁夏按宗伯為典禮要職而僅魯一見則當時諸國之廢禮可知其餘以祝宗並稱者大抵皆宗人也然哀公以立夫人大事而使宗人獻其禮則魯此時宗伯之官亦廢矣可歎也又按定四年祝佗稱魯公之封有祝宗卜史杜氏解宗為宗人豈宗伯一官本侯國所無其有之者僭也而宗人亦春秋時之僅存者歟
  掌卜之官
  周禮春官有太卜卜師卜人龜人菙氏占人筮人等官
  卜士 史
  桓六年子同生公使卜士負之按禮内則曰國君世
  子生三日卜士負之
  文十八年卜楚邱杜曰魯掌卜大夫
  襄九年穆姜薨于東宫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
  是謂艮之隨
  晉筮史
  閔元年卜偃杜曰晉掌卜大夫
  僖十五年史蘓杜曰晉卜筮之史按周禮卜筮之官初不名史葢因周制史占墨而其後掌卜者亦名史也
  僖二十八年曹伯之豎侯獳貨筮史
  成十六年鄢陵之戰公筮之史曰吉
  
  襄二十五年崔武子欲取棠姜筮之遇困之大過史
  皆曰吉
  鄭
  昭十八年鄭災使公孫登徙大龜杜曰登開卜大夫衛
  哀十七年胥彌赦占之杜曰赦筮史
  
  僖十五年卜徒父杜曰秦之掌龜卜者
  
  僖十五年卜招父杜曰梁大卜
  卜尹
  昭十三年平王使觀從為卜尹
  邾
  文十三年邾文公卜遷于繹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
  
  掌樂之官
  周禮宗伯之屬有大司樂太師等官
  太師
  襄十四年公飲孫蒯酒使太師歌巧言之卒章楚樂尹
  定六年昭王以鍾建為樂尹杜曰樂尹司樂大夫
  掌工之官
  按周禮缺冬官後人以考工記補之其實司空掌土非掌材者也觀宋魯俱有司空而復有工正可知愚意周人百工之事已散見于六官之屬而太宰司徒為多至司空所掌今不可考學者不必强為之說
  工正
  襄九年宋災命工正出車疏云周禮司馬無掌車之官巾車車僕職皆掌車乃為宗伯之屬又據昭四年司馬與工正書服是諸侯之官有工正屬司馬也
  工正
  昭四年司馬與工正書服杜曰車服之器工正所書正義云工正掌作車服故與司馬書服按定四年有郈工師駟赤家臣也
  工正
  莊二十二年陳公子完奔齊桓公使為工正
  工尹
  文十年楚子使子西為工尹杜曰掌百工之官宣四年蒍賈為工正
  宣十二年工尹齊
  成十六年工尹襄
  昭十二年工尹路
  昭十九年工尹赤
  昭二十七年工尹夀
  哀十八年工尹薳固
  行人
  按周禮秋官有大行人掌大賔之禮與大客之儀小行人掌使適四方協賔客之禮按春秋所書如鄭良霄陳于徵師魯叔孫婼之類乃一時奉使者亦曰行人然非専官故不載
  
  襄二十一年欒盈過周辭于行人
  
  文四年使行人私焉
  
  襄四年子貟
  襄二十六年子朱
  鄭
  襄二十四年公孫揮
  衛
  哀十二年子羽
  呉
  成七年楚狐庸為呉行人
  定四年伍貟為呉行人
  校正
  疏云校正當周禮校人按周禮夏官校人掌馬政
  
  襄九年宋災命校正出馬杜曰校正主馬
  校人
  哀三年桓僖宫災命校人乗馬
  晉
  成十八年弁糾御戎校正屬焉
  巾車
  周禮春官巾車掌公車之政令
  魯
  哀三年桓僖宫災子服景伯命巾車脂轄
  
  襄三十一年巾車脂轄
  隧正
  周禮大司徒之屬有遂人掌邦之野鄰里酇鄙縣遂使各掌其政令刑禁以起政役隧與遂同杜曰五縣為遂即周禮文也
  
  襄九年宋災令隧正納郊保奔火所正義曰此隧正當天子之遂大夫周禮毎遂中大夫一人各掌其遂之政令
  正夫
  襄七年叔孫昭伯為隧正
  襄二十三年臧孫使正夫助之杜曰正夫隧正正義曰隧正當屬司徒臧孫司宼也而使之者其時葢兼掌之
  封人
  周禮地官有封人掌為畿封而樹之孔穎逹云封人職典封疆居在邊邑
  
  昭二十一年吕封人華豹
  
  隱元年穎考叔為穎谷封人
  桓十一年祭封人仲足
  楚
  宣十一年令尹蒍艾獵城沂使封人慮事杜曰封人其時主築城者疏引周禮大司馬大役與慮事鄭云慮事者封人也于有役司馬與之屬賦丈尺與其用人數也是封人主造城邑故云其時主築城者
  
  昭十九年楚子之在蔡也郹陽封人之女奔之生太
  子建
  蕭
  文十四年宋髙哀為蕭封人
  褚師
  杜曰市官也
  宋
  襄二十年褚師段
  哀八年褚師子肥
  
  昭二年公孫黒請以印為褚師
  
  昭二十年褚師圃褚師子申
  哀十五年褚師比
  御士
  杜曰周禮王之御士十二人按大司馬之屬有御僕下士十有二人諸侯御士雖不知其數亦附見焉
  
  僖二十四年太叔攻王王御士將禦之
  襄三十年單公子愆期為靈王御士
  
  昭二十一年華多僚為御士杜曰公御士
  
  昭四年公御萊書
  晉僕人
  襄三年魏絳至授僕人書杜曰僕人晉侯御僕楚
  襄二十二年子南之子棄疾為王御士
  膳夫
  周禮太宰之屬有膳夫
  
  莊十九年王收膳夫之秩
  膳宰
  昭九年膳宰屠蒯按其時亦稱宰夫見宣二年
  饔人
  杜曰饔人食官按周禮天官之屬有内饔外饔
  
  昭二十五年饔人檀
  
  僖十五年雍巫杜曰雍巫雍人名巫即易牙也雍饔
  字通用
  襄二十八年公膳日雙雞饔人竊更之以鶩
  奄人
  周禮太宰之屬有内小臣寺人等官皆奄人掌宫内之事者也
  司宫 巷伯 寺人
  襄九年宋災令司宫巷伯儆宫
  襄二十六年寺人惠牆伊戾
  司宫
  昭五年南遺豎牛攻大庫之庭司宫射之
  寺人
  僖五年寺人披
  齊寺人
  僖二年寺人貂
  鄭司宫
  昭十八年鄭火商成公儆司宫
  衛寺人
  哀十五年寺人羅
  以上數國共有之官









  春秋識小録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識小録卷二
  上元程廷祚撰
  春秋職官考略中
  周
  三吏
  杜曰三吏者三公也曲禮云五官之長曰伯其擯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鄭云謂三公也
  成二年王命委于三吏
  卿士
  杜曰卿士王卿之執政者詩皇父卿士史記厲王以榮公為卿士又卿士一曰天子之老見昭十三年 按哀十六年楚白公謂石乞曰王與二卿士二卿士謂子西子期也楚既僭王其執政者亦白卿士
  隱三年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
  隱八年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
  隱九年鄭伯為王左卿士 按鄭伯為左卿士則虢公林父右卿士也鄭伯奪政之後葢周公黒肩代之故桓五年伐鄭之役虢将右軍周将左軍
  襄十五年王叔犇晉單靖公為卿士以相王室
  官師
  官師士也疏引禮祭法云官師一廟鄭云官師中士下士也
  襄十五年官師從單靖公逆王后于齊
  尉氏
  杜曰尉氏討姦之官正義曰周禮司㓂之屬無此官葢起于周衰按秦設廷尉本此
  襄二十一年将歸死于尉氏
  候
  杜曰候送迎賔客之官周禮夏官有候人
  襄二十一年使候出諸轘轅
  宋
  左師 右師
  宋之六卿左右二師司馬司徒司城司宼也置二師爲卿不知何時之制他國無之
  僖九年使公子目夷爲左師以聽政
  文七年公孫友爲左師公子成爲右師
  文十六年華元爲右師
  成十五年魚石爲左師又向戌爲左師
  襄九年宋災使華閲討右官杜曰時爲右師
  昭六年華亥代華合此爲右師
  昭二十二年仲㡬爲左師樂大心爲右師杜曰仲㡬
  代向寧樂大心代華亥
  哀十四年向巢爲左師
  哀十八年宋殺右師皇瑗復以皇緩爲右師
  哀二十六年靈不緩爲左師
  鄉正
  杜曰鄉正鄉大夫也按周禮地官有鄉大夫毎鄉卿一人
  襄九年二師令四鄉正敬享疏云周禮六鄉即以卿爲之長此云二師令四鄉正則别立鄉正非卿典之但其所職掌當天子之鄉大夫耳至諸侯應立三鄉而宋有四鄉者當時所立非正法也
  司里
  杜曰里宰也按周禮地官有里宰爲遂大夫之屬國語賔至司里授館
  襄九年使伯氏司里疏云周禮里宰謂六遂之内二十五家之長也此言司里謂司城内之民若今城内之坊里也按此則司里似非宋之常官
  帥甸
  杜曰郊甸之帥正義云近國爲郊郊外爲甸周禮載師掌任土之法先近郊次逺郊次甸地則帥甸者正甸地之帥也杜言郊甸舉類言之耳
  文十六年宋昭公將田孟諸未至夫人王姬使帥甸
  攻而殺之
  迹人
  杜曰主迹禽獸者按周禮有迹人屬地官掌邦田之地政
  哀十四年迹人來告
  門官
  杜曰門官守門者師行則在君左右正義以爲蓋周禮虎賁氏之類故在國則守門師行則在君左右
  僖二十二年泓之敗門官殱焉
  門尹
  周禮司門屬地官掌授菅鍵以啓閉國門國語亦曰門尹
  僖二十八年門尹般
  哀二十六年門尹得
  大尹
  杜曰大尹近臣有寵者按此葢亦奄寺之流
  哀二十六年六卿因大尹以逹大尹常不告而以其
  欲稱君命以令
  魯左宰
  襄二十三年公鉏自季氏出為左宰杜曰自家臣仕
  于公也至左宰為何官不可詳矣
  周人
  杜曰周人司周書典籍之官
  哀三年桓僖宫災命周人出御書 春秋後傳云晉之乗楚之檮杌魯之春秋皆東遷之史也古者諸侯無私史有邦國之志則小史掌之而藏周室魯人所謂周人御書晉人所謂辛有之二子董之晉于是有董史者也是故費誓繫于周書漢汝江沱至于譚大夫下國之詩皆編入于南雅自三史作而國自為史矣其論最核附識于此
  虞人
  周禮地官之屬有山虞澤虞等官 按昭四年申豐論藏氷曰山人取之杜曰山人虞官
  哀十四年西狩于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鉏商獲麟以
  為不祥以賜虞人
  賈正
  孔穎逹曰如周禮之賈師
  昭二十五年臧會奔郈郈魴假使為賈正焉
  圉人
  周禮夏官有圉師圉人掌養馬者
  莊三十二年圉人犖
  齊
  二守
  王制次國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命于天子者則曰王之守臣其後諸侯之卿皆自命之不聞有守臣矣
  僖十二年有天子之二守國髙在
  左相
  襄二十五年慶封為左相 史記崔杼為右相按相
  之名始于此
  士
  成十八年齊侯使士華免以戈殺國佐于内宫之朝注華免齊大夫疏曰士者為士官也官掌刑政故使殺國佐然則士葢即士師之官否則御士之屬而杜誤觧以為大夫也
  衡鹿 舟鮫 虞候 祈望
  昭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澤之萑蒲舟鮫守之藪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鹽蜃祈望守之正義曰周禮司徒之屬有林衡之官掌廵林麓之禁此置衡鹿以守山林是也舟所以行水鮫大魚之名澤中有水有魚故以舟鮫為官名也周禮山澤之官皆名為虞又藪是少水之澤立宫使之候望故以虞候為名海是水之大神有時祈望祭之因以祈望為主海之官也此皆齊自立名故不與周禮盡同 按祈望後世立鹽官之始 又襄二十五年有申蒯侍漁者杜曰侍漁監取魚之官
  鋭司徒 辟司徒
  杜曰鋭司徒主鋭兵者辟司徒主壘壁者
  並見成二年
  鄭
  少正
  杜曰少正鄭卿官也正義曰十九年傳云立子産為卿故知少正為鄭卿官也春秋之時官名變改周禮無此名
  襄二十二年少正公孫僑
  令正
  杜曰主作辭令之正
  襄二十六年子太叔為令正 按當時列國皆重辭命而鄭人獨為令正之官則其尤知所重可見矣孔子美之有以夫
  執訊
  杜曰通訊問之官
  文十七年鄭子家使執訊而與之書以告趙宣子
  馬師
  襄三十年馬師頡公孫鉏
  昭七年罕朔
  外僕
  杜曰外僕掌次舎大夫按周禮掌舎掌次俱属太宰
  見襄二十八年
  昭十三年子産命外僕速張于除
  府人 庫人
  昭十八年鄭火使府人庫人各儆其事疏云周官有大府内府外府天府玉府泉府而無掌庫之官葢府庫通言庫亦謂之府也諸侯國異政殊故府庫並言也
  司墓
  按周禮春官之屬有墓大夫
  昭十二年司墓之室有當道者杜曰此掌公墓大夫
  徒屬之家也
  門子
  杜曰門子卿之適子按周禮小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辯親疎其正室皆謂之門子鄭云正室適子将代父當門者也
  襄九年同盟于戲鄭六卿及其大夫門子皆從鄭伯襄十年子孔為載書以位序聽政辟大夫諸司門子
  弗順
  衛
  右宰
  隱四年右宰醜
  襄二十七年右宰榖
  秦
  右大夫
  成二年右大夫説
  襄十一年右大夫詹
  庶長
  杜曰秦爵
  襄十一年庶長鮑庶長武
  襄十二年庶長無地
  不更
  杜曰秦爵
  成十三年不更女父 疏引漢書稱秦商君之法戰斬一首者賜爵一級其爵名有曰不更有曰左右庶長者但春秋之世已有此名則不盡始于商君矣
  
  執秩
  杜曰主爵秩之官
  僖二十七年作執秩以正其官
  公族大夫
  卿之適子為之正義曰公族之官掌教公之子弟孔晁註國語云公族大夫掌公族及卿大夫子弟之官是卿之適子屬公族也
  宣二年趙盾請以括為公族
  成十六年郤犨將新軍且為公族大夫
  成十八年荀家荀㑹欒黶韓無忌為公族大夫襄十六年祁奚韓襄欒盈士鞅為公族大夫
  餘子
  卿適子之母弟為之杜曰亦治餘子之政正義曰餘子主教卿大夫適妻之次子也下文庶子旣為公行則卿大夫之妾子亦餘子之官教之矣
  見宣二年
  公行
  卿之庶子為之亦曰旄車之族正義曰主公車行列謂之公行車皆建旄謂之旄車之族
  見宣二年 孔穎逹曰公族餘子公行周禮無此三官之名夏官有諸子下大夫掌國子之倅事與公族同也春官有巾車下大夫掌王之五路事與公行同也惟無餘子耳
  僕大夫
  杜曰太僕也周禮有太僕屬夏官
  成六年韓獻子将新中軍且為僕大夫
  乗馬御
  杜曰乗車之僕疏曰當周禮齊僕按周禮大司馬之屬齊僕掌馭金路以賔朝覲宗遇饗食皆乗金路國語曰贊僕
  成十八年程鄭
  襄十六年虞邱書
  司士
  杜曰車右之官按此與周禮司士不同疏謂葢司右之類周禮戎右中大夫司右上士也
  成十八年荀賔為右司士屬焉
  騶
  成十八年程鄭為乗馬御六騶屬焉使訓羣騶知禮杜曰六騶六閑之騶周禮諸侯有六閑馬疏曰鄭元註月令七騶云謂趨馬主為諸官駕説者周禮夏官趣馬掌駕説之頒是騶為主駕之官也
  輿帥
  杜曰主兵車者
  見成二年
  七輿大夫
  杜曰侯伯七命副車七乗故有七輿大夫之官
  僖十年惠公殺七輿大夫七人
  襄二十三年七輿大夫與之
  復陶
  杜曰主衣服之官疏云復陶衣冠之名亦見昭十二年義則未聞
  襄三十年使為君復陶
  縣師
  杜曰縣師掌地域辨其夫家人民按此官屬周禮大司徒
  襄三十年以為絳縣師
  甸人
  杜曰主為公田者周禮太宰之屬有甸師主耕耨王藉禮文王世子公族有罪致刑于甸人
  成十年甸人獻麥
  獸人
  周禮天官有獸人之職
  宣十二年子有軍事獸人無乃不給于鮮
  
  令尹
  莊四年鬭祈
  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為令尹見衰十七年
  莊二十八年子元
  莊三十年鬬榖於菟
  僖二十三年成得臣
  僖二十八年蒍得臣
  僖三十三年子上
  文十二年楚令尹大孫伯卒成嘉為令尹
  宣四年鬭般是年子越代之
  宣十一年蒍艾獵 傳曰蒍敖為宰疏云周禮六卿大宰為重遂以宰為上卿之號楚臣令尹為長故從他國論之謂令尹為宰也
  成二年子重
  襄五年楚殺令尹子辛子囊為令尹
  襄十五年公子午
  襄二十二年楚殺令尹子南以蒍子馮為令尹襄二十五年屈建
  襄二十九年王子圍
  昭元年薳罷
  昭十三年子旗
  昭十七年陽匄
  昭二十三年囊瓦
  定六年子西
  哀十六年白公既死沈諸梁兼二事謂令尹與司馬
  也後以子國為令尹
  莫敖
  桓十一年屈瑕
  莊四年屈重
  襄十五年屈到
  襄二十二年屈建
  襄二十五年屈蕩
  昭五年楚子以屈申為貳于呉乃殺之以屈生為莫
  
  左尹
  宣十一年子重
  昭十八年王子勝
  昭二十七年郤宛
  右尹
  成十六年子辛
  哀十五年公子罷戎
  襄十九年鄭子革奔楚為右尹 按子革自襄十九年奔楚為右尹至昭十二年仍為此官而中間為右尹者又有子干或楚此官不止一人或子革先為右尹去任他職而子干代之及子干出奔而子革仍為右尹皆未可知
  襄二十七年以齊人申鮮虞為右尹
  昭元年子干 按子重子辛俱以貴介為左右尹出将重兵其後並為令尹則左右尹葢亦楚之尊官襄公以後漸用羈人稍稍降矣
  箴尹
  宣四年箴尹克黄
  昭四年箴尹宜咎
  定四年令尹固鍼即箴
  沈尹
  宣十二年沈尹将中軍
  成七年使沈尹與王子罷分子蕩之室
  襄二十四年沈尹夀
  昭四年沈尹射
  昭五年沈尹赤
  昭十九年沈尹戍
  哀十七年沈尹朱 杜云沈當作寢哀十八年有寢
  尹呉由子葢即沈尹也
  連尹
  宣十二年連尹襄老
  襄十五年屈蕩
  昭二十七年連尹奢 時伍奢已死
  清尹
  成七年清尹弗忌
  宫廏尹
  襄十五年養由基
  昭元年子晳
  昭六年棄疾
  揚豚尹
  襄十八年揚豚尹宜
  嚻尹
  昭十二年嚻尹午
  陵尹
  昭十二年陵尹喜
  芋尹
  昭七年芋尹無宇
  昭十三年芋尹申亥 按陳亦有此官哀十五年芋
  尹蓋
  郊尹
  杜曰治郊竟大夫
  昭十五年楚子奪成然邑而使為郊尹
  莠尹
  昭二十七年莠尹然
  王尹
  服䖍云王尹主宫内之政疏謂王一作工
  昭二十七年王尹麇
  中廏尹
  昭二十七年陽令終
  監馬尹
  昭三十年大心
  藍尹
  定五年藍尹亹
  武城尹
  哀十七年公孫朝 按定四年有武城黒葢亦武城
  尹也
  環列之尹
  杜曰宫衛之官列兵而環王宫
  文七年穆王使潘崇為大師且掌環列之尹 按楚之官多以尹名者然自箴尹以下往往不得其命名之義闕之可也沈與武城皆地名豈即縣邑之長如所謂縣尹者與 正義曰楚國名上卿為令尹者釋詁曰令善也釋言云尹正也言用善人正此官也楚官多以尹為名皆取其正直也 按襄十五年楚公子午為令尹公子罷戎為右尹蒍子馮為大司馬公子槖師為右師馬公子成為左司馬屈到為莫敖公子追舒為箴尹屈蕩為連尹養由基為宫廏尹此數官皆楚之要職也
  右領
  昭二十七年右領鄢将師
  哀十七年右領差車
  司馬
  昭二十年城父司馬奮揚此官葢周禮之都司馬也
  夏官有都司馬掌都之軍賦者
  正僕
  杜曰正僕太子之近官孔穎逹以周禮太僕當之
  昭十三年因正僕人殺太子禄
  大閽
  杜曰若今城門校尉官正義謂亦周禮司門之類
  莊十九年鬻拳自刖楚人以為大閽
  已上一國自有之官
  縣邑之官
  春秋縣邑之長皆大夫也其别有公邑有私邑公邑屬于公朝如趙衰之于原狐溱之于温是也私邑則國卿采地如費成郈之于魯三家是也公邑私邑雖分治于諸大夫而皆以國卿聽其成襄三十年趙武問綘縣大夫則其屬也孔氏謂綘非趙武私邑而武分掌之又昭二十八年魏戊不能斷梗陽之獄上之獻子是也其時雖無監司守令之名而大概與後世亦復相似縣邑之官列國稱名不一附載于左
  縣大夫
  僖二十五年晉趙衰為原大夫狐溱為温大夫昭二十八年晉魏獻子為政分祁氏之田以為七縣分羊舌氏之田以為三縣各置大夫 按哀四年隂地之命大夫士蔑孔氏正義曰命大夫乃特命大夫總監隂地者以其去國遙逺别為置監亦詹嘉處瑕之比
  
  僖二十五年晉侯問原守于寺人勃鞮
  昭二十五年晉滅鼓使涉佗守之
  
  襄九年魯費宰南遺定八年成宰公歛處父定十年郈宰公若 費成郈魯三卿采邑也宰本家臣之名而亦不專為家臣故哀八年有王犯嘗為武城宰論語亦有武城及莒父宰孔穎達謂公邑稱大夫私邑稱宰按昭二十六年又有成大夫公孫朝是私邑亦稱大夫公邑亦稱宰也正義之云非通論矣
  
  昭九年周甘人亦稱甘大夫
  昭二十一年宋廚人濮
  文十五年魯卞人
  襄十年魯郰人紇
  成二年衛新築人仲叔于奚 昭二十六年子猶之
  人髙齮家臣亦稱人也
  公
  襄二十五年齊棠公
  楚有申公息公白公葉公宣十一年諸侯縣公皆慶
  寡人
  君
  昭二十年楚棠君尚
  縣尹
  莊十八年初楚武王克權使鬭緡尹之
  襄二十六年穿封戍方城外之縣尹也















  春秋識小録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識小録卷三
  上元程廷祚撰
  春秋職官考略下
  晉軍政始末表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卷三>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卷三>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卷三>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卷三>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卷三>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卷三>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卷三>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卷三>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卷三>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卷三>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卷三>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卷三>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卷三>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卷三>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卷三>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卷三>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卷三>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卷三>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卷三>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卷三>















  春秋識小録卷三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識小録卷四
  上元程廷祚撰
  春秋地名辨異上
  一地二名
  鄭祝融之虚
  隱元年見經
  昭十七年鄭祝融之虚也
  蔑 姑蔑
  隱元年公及邾儀父盟于蔑魯地杜曰蔑姑蔑也
  定十二年國人追之敗諸姑蔑
  鄢 鄢陵
  隱元年鄭伯克段于鄢鄭地杜曰潁川鄢陵縣
  成十六年晉楚戰于鄢陵襄十三年楚子疾告大夫曰不榖不德而亡師于鄢
  廪延 酸𬃷
  隱元年叔段又收貳以為已邑至于廪延
  襄三十年游吉奔晉駟帶追之盟于酸棗志云開封府延津縣北十五里有酸棗城本鄭廪延邑
  唐 棠
  隱二年公及戎盟于唐魯地杜曰髙平方與縣北有武唐亭下同
  隱五年公矢魚于棠國語管子勸齊桓公反魯侵地堂潛堂盖即此棠也
  齊蒲姑
  隱三年見經
  昭二十年蒲姑氏因之昭九年疏曰蒲姑齊也
  陳 大皥之虚
  隱四年見經
  昭十七年陳大皥之虚也
  長葛 繻葛
  隱五年宋人伐鄭圍長葛
  桓五年鄭與王師戰于繻葛顧景范云即長葛也
  乖 犬邱
  隱八年宋公衛侯遇于乖衛地
  傳作犬丘杜曰犬丘埀
  薛 舒州
  隱十一年見經
  哀十四年齊陳恒執其君于舒州薛地在春秋之季亦曰舒州郡國志六國時曰徐州顧亭林曰徐音舒是也
  時來 郲
  隱十一年公㑹鄭伯于時來鄭地杜曰時來郲也
  傳作郲
  許 舊許
  隱十一年見經
  襄十一年諸侯伐鄭晉荀罃東侵舊許杜曰許之舊國鄭新邑
  樊 陽樊
  隱十一年王與鄭人蘇忿生之田樊杜曰一名陽樊
  僖二十五年王與晉侯陽樊國語一作陽
  隰郕 隰城
  隱十一年王與鄭人蘇忿生之田隰郕
  僖二十五年取太叔于温殺之于隰城
  盟 河陽
  隱十一年王與鄭人蘇忿生之田盟盟音孟
  僖二十八年天王狩于河陽志云孟縣西南二十里有河陽城即此按服䖍賈逵皆以河陽為温邑酈道元辨其非一云向邑
  陘庭 熒庭
  桓二年哀侯侵陘庭之田晉地
  襄二十三年齊侯伐晉張武軍于熒庭顧景范云即陘庭也
  州 淳于
  桓五年州公如曹州國名
  傳作淳于公杜曰淳于州國所都
  梁 少梁
  桓九年梁伯與虢仲同伐曲沃梁國名後為秦邑杜曰在馮翊夏陽縣下同
  文十年晉伐秦取少梁
  荀 郇瑕
  桓九年荀侯與虢仲同伐曲沃荀國名亦作郇僖二十四年畢原鄷郇後為晉地
  成六年晉人謀去故絳諸大夫皆欲居郇瑕氏之地服䖍云郇國在解縣東郇瑕氏之墟也
  榖邱 句瀆之邱
  桓十二年公㑹宋公燕人盟于榖邱宋地
  傳作句瀆之丘杜云即榖丘也
  盧戎 廬
  桓十三年羅與盧戎兩軍之
  文十六年自廬以往地理志南郡有中廬縣郡國志注古盧戎地也
  郳 小邾
  莊五年郳犂來來朝郳附庸國名
  僖七年小邾子來朝其後或仍稱郳襄六年齊侯滅萊遷萊于郳
  榖 小榖
  莊七年夫人姜氏㑹齊侯于榖齊地其後屢見經傳杜曰濟北榖城縣下同
  莊三十二年城小榖按范寗以小榖為魯地今仍從杜說
  乾時 耏
  莊九年及齊師戰于乾時齊地
  襄三年齊侯與晉士匄盟于耏外哀十四年及耏水經瓠河東為時水注即耏水也
  荆 楚
  莊十年荆敗蔡師于莘按商頌已曰荆楚楚之稱荆久矣
  僖元年楚人伐鄭
  濟 魯濟
  莊十八年公追戎于濟西
  莊三十年公及齊侯遇于魯濟杜曰濟水歴齊魯界在魯界為魯濟也
  蘇 温
  莊十九年周五大夫作亂因蘇氏蘇國名孔穎達曰都于温僖十年狄滅温蘇子無信也後為晉地
  二屈 屈
  莊二十八年蒲與二屈君之疆也二屈晉地杜曰二當為北又云夷吾居屈
  霍 霍人
  閔元年晉滅霍國名後為晉邑
  襄十年晉滅偪陽使周内史選其族嗣納諸霍人
  滎澤 滎
  閔二年及狄人戰于滎澤
  成十六年衛懿公唯不去其旗是以敗于滎
  檉 犖
  僖元年公㑹齊宋鄭曹及邾人于檉宋地
  傳作犖杜曰即檉也
  方城 城
  僖四年楚國方城以為城
  昭十三年君陳蔡城外屬焉杜曰城方城也
  漢 夏
  僖四年楚國漢水以為池
  昭十三年王㳂夏將欲入鄢杜曰夏漢别名
  新城 新密
  僖六年諸侯伐鄭圍新城杜曰新城鄭新密
  傳作新密
  泉皋 前城
  僖十一年揚拒泉皋伊洛之戎同伐京師泉皋戎邑昭二十二年子朝之亂司徒醜以王師敗績于前城服䖍云前讀為泉即泉戎之地也
  伊洛之戎 雒戎
  僖十一年見前
  文八年公子遂㑹雒戎盟于暴
  鄫 鄫衍
  僖十四年季姬及鄫子遇于防鄫小國名後莒滅為邑昭四年魯乘莒亂取鄫
  哀七年公㑹吳于鄫傳一作鄫衍杜曰鄫衍即鄫也
  韓 韓原
  僖十五年晉侯及秦伯戰于韓晉地
  傳作韓原
  英氏 蓼
  僖十七年齊人徐人伐英氏
  文五年楚子燮滅蓼通考云英即蓼也按史記禹封臯陶之後于英六而傳以六與蓼為臯陶之後則英之即蓼可知矣
  陸渾之戎 隂戎
  僖二十二年秦晉遷陸渾之戎于伊川
  昭九年晉人帥隂戎伐潁杜曰隂戎陸渾之戎
  夷 城父
  僖二十三年楚人伐陳取焦夷陳二邑
  昭九年楚遷許于夷實城父杜曰此時改城父為夷故傳實之
  臼衰 臼
  僖二十四年取臼衰晉邑杜曰河東解縣東南有臼城
  僖三十三年有臼季
  蔣 期思
  僖二十四年凡蔣邢茅蔣國名後為楚邑
  文十年期思公復遂水經淮水又東過期思縣北注縣故蔣國也
  商密 三户
  僖二十五年楚鬭克屈禦寇以申息之師戍商密哀四年以畀楚師于三戸水經注丹水縣西南有密陽鄉古商密之地春秋之三户矣
  析 白羽
  僖二十五年秦晉伐鄀過析
  昭十八年楚遷許于析實白羽杜曰時白羽改為析
  翟泉 澤邑
  僖二十九年㑹王人諸侯之大夫盟于翟泉昭二十三年天王居于翟泉周地
  昭二十三年王師在澤邑史記敬王居澤賈逵曰澤邑名即狄泉也
  清原 清
  僖三十一年晉蒐于清原成十八年晉大夫逆周子于清原晉地
  宣十三年赤狄伐晉及清杜曰清一名清原
  原圃 圃田
  僖三十三年鄭有原圃
  定四年圃田之北竟爾雅十藪鄭有圃田郡縣志圃田澤一名原圃
  董 董澤
  文六年晉蒐于董晉地
  宣十二年厨武子曰董澤之蒲可勝既乎郡國志河東聞喜縣有董池陂古董澤注引改蒐于董
  郫 郫邵
  文六年晉賈季召公子樂于陳趙孟使殺諸郫晉地襄二十三年齊侯伐晉戍郫邵郡國志河東長垣縣有邵亭亦曰郫邵
  鄋瞞 長狄
  文十一年鄋瞞侵齊鄋瞞狄國名
  又云獲長狄僑如
  黄父 黒壤
  文十七年晉侯蒐于黄父晉地杜曰一名黒壤
  宣七年公㑹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于黒壤傳與黄父互稱
  萊 郲
  宣七年魯㑹齊伐萊國名後齊滅為邑
  襄十四年衛侯出奔齊齊人以郲寄衛侯
  沈 寢
  宣十二年沈尹將中軍杜曰沈或作寢
  哀十八年有寢尹
  留吁 純留
  宣十六年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吁
  襄十八年晉人執衛行人孫蒯于純留水經注絳水東逕屯留縣故城南故留吁國也又晉執孫蒯于此
  斷道 卷楚
  宣十七年諸侯同盟于斷道晉地
  傳作卷楚杜曰即斷道
  蠻氏 戎蠻
  成六年蠻氏與諸侯之大夫侵宋蠻氏戎别種杜曰河南新城縣東南有蠻城下同
  昭十六年楚子誘戎蠻子殺之
  新田 絳
  成六年晉遷于新田
  其後仍稱絳
  葉 許
  成十五年楚公子申遷許于葉楚地
  昭九年許自葉遷夷楚遷方城外人于許杜曰前許遷于葉因謂之許許即葉也
  狐駘 駘上
  襄四年臧紇侵邾敗于狐駘邾地
  哀二十七年越使后庸來言邾田封于駘上
  魚陵 魚齒
  襄十八年楚師伐鄭次于魚陵鄭地杜曰魚陵魚齒山也
  又云渉于魚齒之下
  祝柯 督揚
  襄十九年諸侯盟于祝柯齊地
  傳作督揚杜曰即祝柯也
  揚 揚氏
  襄二十九年霍揚韓魏揚國名晉滅為邑
  昭二十八年魏獻子以僚安為揚氏大夫
  陽 唐
  昭十二年齊髙偃帥師納北燕伯于陽杜曰陽即唐燕别邑傳作唐
  鮮虞 中山
  昭十二年晉伐鮮虞白狄别種
  定四年晉荀寅曰中山不服哀三年齊衛圍戚求援于中山杜曰中山鮮虞
  鄅 啟陽
  昭十八年邾人入鄅小國名杜曰今琅邪開陽縣下同
  哀三年城啟陽
  郥陽 郥
  昭十九年楚子在蔡郥陽封人之女奔之
  昭二十三年楚太子建之母在郥
  紀鄣 紀
  昭十九年莒子奔紀鄣
  又云齊師入紀釋例以為一地二名
  京 京楚
  昭二十二年子朝奔京周地
  又云王師軍于京楚杜曰子朝所在
  隂 平隂
  昭二十二年晉師軍于隂
  昭二十三年晉師在平隂志云平隂即隂也
  訾 東訾
  昭二十三年單子取訾杜曰訾在河南鞏縣西南下同
  昭二十四年與之東訾二十五年尹文公渉于鞏焚東訾
  㧞 郯
  定三年仲孫何忌及邾子盟于㧞
  傳作郯杜曰郯即㧞也
  房 堂谿
  昭十三年胡沈道房房國名
  定五年吳王弟夫槩王奔楚為堂谿氏堂谿即故房國漢置吳房縣
  沙 瑣
  定七年齊侯衛侯盟于沙
  傳作瑣晉地道記曰元城縣南有瑣陽城即沙也
  五氏 寒氏
  定九年齊侯衛侯次于五氏晉地
  定十年初衛侯伐邯鄲午于寒氏杜曰寒氏即五氏也
  夾谷 祝其
  定十年公㑹齊侯于夾谷齊地
  傳云公㑹齊侯于祝其實夾谷杜曰夾谷即祝其也
  埀葭 郥氏
  定十三年齊侯衛侯次于埀葭衛地
  傳云實郥杜曰埀葭改名郥氏
  牽 脾上梁之間
  定十四年公㑹齊侯衛侯于牽
  傳作脾上梁之間杜曰即牽也
  渠蒢 蘧挐
  定十五年齊侯衛侯次于渠蒢宋地
  傳作蘧挐杜曰即渠蒢
  一地三名
  制 虎牢 虢
  隱元年武姜為叔段請制隱五年鄭二公子以制人敗燕師于制北杜曰制鄭邑一名虎牢
  莊二十一年王與鄭伯武公之畧自虎牢以東襄二年城虎牢
  昭元年晉趙武㑹諸侯之大夫于虢即東虢之故國也
  衛 朝歌 殷虛
  隱二年見經此文公以前之衛
  襄二十三年齊伐晉取朝歌朝歌故衛都後為晉邑竹書紀年謂之舊衞定四年命以康誥而封于殷虚杜曰殷虚朝歌也
  翼 絳 故絳
  隱五年曲沃莊伯以鄭人邢人伐翼
  莊二十六年士蒍城絳以深其宫詩譜晉孝侯改絳為翼獻公復命為絳又成十八年晉人弑厲公葬之于翼東門之外時以新田為絳故復稱故絳為翼也
  成六年晉人謀去故絳杜曰著復命新田為絳故謂此故絳
  曲沃 新城 下國
  隠五年見前曲沃晉别封成師之邑
  僖四年太子奔新城杜曰新城曲沃
  僖十年狐突適下國杜曰下國曲沃新城
  北戎 山戎 無終
  桓六年北戎伐齊
  莊三十年齊人伐山戎
  襄四年無終子嘉父使孟樂如晉釋例以三名為一
  滑 費滑 侯氏
  莊十六年滑伯與諸侯同盟于幽杜曰國都費河南緱氏縣按滑滅後互為周晉鄭邑
  成十三年殄滅我費滑襄十八年楚師伐鄭侵費滑昭二十二年晉師軍于侯氏
  亳城 景亳 尸氏
  襄十一年諸侯同盟于亳城北亳城鄭地于古為湯之都所謂偃師西亳也
  昭四年商湯有景亳之命杜曰或言亳即偃師
  昭二十六年劉人敗王城之師于尸氏郡國志即偃師之尸鄉也
  闕塞 闕外 伊闕
  昭二十六年晉師納王使女寛守闕塞杜曰洛陽西南伊闕口也定六年鄭伐周闕外
  定八年晉士鞅㑹成桓公侵鄭報伊闕也
  犂 犂丘 隰
  哀十年晉趙鞅伐齊取犂杜曰犂一名隰
  哀二十三年晉荀瑶伐齊戰于犂丘杜曰犂丘隰也
  哀二十七年陳成子曰隰之役按此地後漢曰濕隂以縣在濕水之南也顧景范謂左傳之隰漢書之漯或皆傳寫之譌當以濕為正
  一地四名
  魯 窮桑 商奄 少皥之虚
  隱元年入春秋
  昭二十九年世不失職遂濟窮桑杜曰窮桑少皥之號郡國志注窮桑地在魯北
  定四年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昭九年疏曰商奄魯也說文亦謂䣍國在魯
  又云封于少皥之虚
  宋 商丘 商 大辰之虚
  隱元年見經
  襄九年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杜曰商丘宋地又見昭元年昭八年自根牟至于商衛哀二十四年孝惠娶于商國語夫差閼溝于商魯之間
  昭十七年宋大辰之虚也
  衛 帝邱 顓頊之虚 昆吾之虚
  僖三十一年見經此成公以後之衛
  僖三十一年衛遷于帝丘
  昭十七年衛顓頊之虚也故為帝丘
  哀十七年登此昆吾之虚釋例曰顓頊之虚昆吾氏因之故曰昆吾之虚一地七名
  成周 雒邑 郟 京師 王城 郟鄏 王室隱三年鄭人取成周之禾宣十六年成周宣榭火昭二十六年天王入于成周三十二年晉及諸侯城成周
  桓二年武王克商遷九鼎于雒邑
  桓七年王遷盟向之民于郟襄二十四年齊人城郟桓九年紀季姜歸于京師
  莊二十一年虢鄭以子頽之亂同伐王城昭二十二年劉子單子以王猛入于王城按班孟堅鄭康成皆以漢之河南為王城雒陽為成周盖本公羊氏王城為西周成周為東周之誤詩地理考引吕氏云成周乃東都總名河南成周之王城也雒陽成周之下都也此以成周王城為一地其說甚是余别有辨
  宣三年成王定鼎于郟鄏昭二十六年周建王嗣遷于郟鄏京相璠曰郟山名鄏地名也
  昭二十二年王室亂
  晉 大鹵 大夏 大原 參虚 夏虚 晉陽隱六年見傳
  昭元年晉荀吳帥師敗狄于大鹵杜曰大鹵大原晉陽縣昭元年后帝遷實沈于大夏唐人是因
  又云臺駘能業其官以處大原
  昭十五年唐叔受之以處參虚杜曰參虛實沈之次晉之分野定四年命以唐誥而封于夏虚杜曰夏虛大夏今太原晉陽也定十三年晉趙鞅入于晉陽以叛按顧亭林謂唐叔之封及所謂大夏者俱不在晉陽而在平陽以霍山以北自悼公後始開縣邑而前此不見于傳也其說最為有據補遺一地二名
  陘 陘隰
  僖四年諸侯伐楚次于陘
  文十六年先君蚡冒所以服陘隰也釋例以陘隰為即召陵之陘亭
  沙鹿 五鹿
  僖十四年沙鹿崩
  僖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過衛出于五鹿杜曰元城縣東有五鹿後漢志元城有沙鹿墟孔頴達謂元城郭東有五鹿之虚即沙鹿也









  春秋識小録卷四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識小録卷五
  上元程廷祚撰
  二地一名
  魯
  國名
  古地名昭二十九年劉累遷于魯縣
  
  國名隱元年祭伯來後為鄭邑成四年晉伐鄭取祭鄭州東北十五里祭城是鄭地桓十一年初祭封人仲足有寵于莊公開州長垣縣東北有祭城即祭仲之邑
  
  國名隱元年初鄭武公娶于申莊六年楚文王伐申後為楚邑僖二十八年楚子入居于申是也
  鄭地文八年晉致公壻池之封自申至于虎牢之竟
  
  鄭地隱元年莊公居弟段叔于京昭九年鄭京櫟實殺曼伯杜曰厲公得櫟又并京
  周地昭二十二年子朝奔京
  紀
  國名隱元年見經
  莒地昭十九年齊師入紀
  
  邾地隱元年公子豫及邾人鄭人盟于翼昭二十三年邾人城翼
  晉地隱五年曲沃莊伯以鄭人邢人伐翼
  
  魯地隱二年公㑹戎于潛
  楚地昭二十七年吳伐楚圍潛史記作灊
  
  晉地隱五年翼侯奔隨
  國名桓六年楚武王侵隨按隨以存楚之功哀元年始見于經則當日小國之近楚而不得列于諸侯者多矣
  
  國名隱五年衛人以燕師伐鄭杜曰南燕國今東郡燕縣在今河南胙城縣
  又國名莊三十年齊人伐山戎以其病燕故也襄二十八年北燕伯與諸侯同朝于晉杜曰燕國今薊縣即今順天府之薊城也
  
  齊地隠六年公㑹齊侯盟于艾
  吳地哀二十年吳公子慶忌出居于艾
  
  國名隱七年見經
  衛地閔二年益之以共滕之民杜曰衛别邑
  楚丘
  曹地隱七年戎伐凡伯于楚丘襄十年宋公享晉侯于楚丘按曹縣東南四十里有楚丘城此曹之楚丘也杜云衛地漢志水經注以為即衛文公所遷俱誤
  衛地僖二年諸侯城楚丘而封衛焉通典滑州衛南縣衛文公遷楚丘即此
  
  衛地隱八年宋公衛侯遇于埀桓元年公㑹鄭伯于埀莊四年齊侯陳侯鄭伯遇于埀
  齊地宣八年仲遂卒于埀
  犬丘
  衛地隱八年遇于犬丘襄十年孫蒯獲鄭皇耳于犬丘
  宋地襄元年鄭子然侵宋取犬丘
  
  國名隱十一年見經
  魯地莊三十一年築臺于薛酈道元引此謂薛城南十里有臺戰國時孟嘗君更築之按此乃田文所居之薛非魯之薛地也
  
  鄭地隱十一年公㑹鄭伯于郲
  齊地襄十四年齊人以郲寄衛侯即故萊國
  
  周地隱十一年王取鄔劉之田于鄭莊二十年王及鄭伯入于鄔昭二十四年王子朝入于鄔
  晉地昭二十八年魏獻子以司馬彌牟為鄔大夫
  
  周地隱十一年王取蒍邘之田于鄭襄三十年儋括圍蒍
  楚地僖二十七年子玉治兵于蒍
  
  衛地桓元年公及鄭伯盟于越
  國名宣八年見傳
  蒲
  衛地桓三年齊侯衛侯胥命于蒲成九年公㑹諸侯同盟于蒲
  晉地莊二十八年使重耳居蒲城
  
  國名桓五年見經哀十四年宋向魋入于曹以叛時曹已滅為宋邑也
  衛地閔二年狄滅衛衛人立戴公以廬于曹杜曰衛下邑詩作漕
  
  國名桓七年榖伯來朝
  齊地莊七年夫人姜氏㑹齊侯于榖後屢見經傳
  
  周地桓七年王遷盟向之民于郟
  楚地昭元年楚使公子黒肱伯州犂城郟十九年令尹子瑕城郟
  
  國名桓九年梁伯與虢仲同伐曲沃
  戎地哀四年楚伐蠻氏襲梁及霍
  
  國名桓十一年絞與州蓼共伐楚師
  邾地哀二年伐邾將伐絞
  蓼
  國名桓十一年見前唐縣南九十里有湖陽城即此蓼國一說在固始縣 漢志作廖師古曰音力救反左傳作飂音同按此則與文五年之蓼本不同音存以俟考飂見昭二十九年
  又國名文五年楚子燮滅蓼霍丘縣西北有蓼城漢置蓼縣地是也按宣八年楚人滅舒蓼杜曰二國名未知即此蓼否也
  
  宋地桓十二年公㑹宋公于虚
  晉地成十七年鄭子駟侵鄭虚滑二邑名
  武父
  鄭地桓十二年公㑹鄭伯盟于武父
  衛地定四年自武父以南杜曰衛北界然此謂康叔始封之時非春秋之衛也
  句瀆之丘
  宋地桓十二年公及宋公盟于句瀆之丘
  齊地襄十九年執公子牙于句瀆之丘
  
  水名桓十二年楚師分渉于彭
  衛水昭二十年公與北宫喜盟于彭水之上
  
  國名桓十三年楚屈瑕伐羅
  水名昭五年楚子以驛至于羅汭
  
  國名桓十三年楚子使賴人追之一作厲僖十五年齊師曹師伐厲齊地哀六年悼公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賴十年趙鞅伐齊及賴而還
  
  紀地莊元年齊師遷紀郱鄑郚
  魯地莊十一年公敗宋師于鄑
  郚
  紀地莊元年見前
  魯地文七年城郚
  葵丘
  齊地莊八年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戌葵丘
  宋地僖九年諸侯㑹盟于葵丘
  荆
  國名莊十年荆敗蔡師于莘
  楚山昭十三年楚之滅蔡也靈王遷許胡沈道房申于荆焉
  
  齊地莊十三年公㑹齊侯盟于柯
  地名襄十九年叔孫豹㑹晉士匄于柯
  
  衛地莊十四年單伯㑹齊侯宋公衛侯鄭伯于鄄後屢見經傳
  周地成十一年王使劉子盟周公楚于鄄
  王城
  周地莊二十一年虢鄭同伐王城
  秦地僖十五年晉隂飴甥㑹秦伯盟于王城二十四年晉侯潛㑹秦伯于王城成十一年秦晉為令狐之盟秦伯不肯渉河次于王城括地志王珹即大荔戎城史記秦厲公伐大荔取其王城是也
  
  鄭地莊二十三年公㑹齊侯盟于扈後屢見經傳
  古國名昭元年夏有觀扈
  秦
  魯地莊三十一年築臺于秦
  國名僖十五年見經
  
  國名閔元年晉滅霍後為晉邑有霍伯食采于此
  戎地哀四年襲梁及霍
  陽
  國名閔二年齊人遷陽
  燕地昭十二年齊髙偃帥師納北燕伯于陽
  
  國名僖二年齊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貫
  水名文十五年子西沿漢泝江將入郢哀九年吳溝通江淮
  
  國名僖二年荀息曰冀為不道後為晉地僖三十三年臼季使過冀見冀缺
  古州名哀六年惟彼陶唐有此冀方
  方城
  楚地僖四年楚國方城以為城文三年晉陽處父伐楚門于方城襄十六年晉師伐楚侵方城之外
  庸地文十六年楚侵庸及方城
  鹹
  衛地僖十三年齊桓公㑹諸侯于鹹定七年齊侯鄭伯盟于鹹
  魯地文十一年叔孫得臣敗狄于鹹
  
  秦地僖十三年晉饑秦輸粟于晉自雍及絳相繼國名僖二十四年郜雍曹滕雍在河内山陽縣後為晉地昭元年趙孟卒鄭伯如晉弔及雍乃復盖即此也
  
  衛地僖十五年諸侯救徐次于匡文八年晉侯使解揚歸匡戚之田于衛
  鄭地文元年衛孔達侵鄭伐緜訾及匡定六年公侵鄭取匡
  
  晉地僖十五年晉侯及秦伯戰于韓陜西韓城縣有韓原舊說以韓國與戰于韓之韓俱在此地顧亭林曰按僖十五年傳上言渉河下言及韓又曰寇深矣是韓在河東非今之韓城也故杜氏解但曰韓晉地余按郡國志河北縣有韓亭正河東之地此盖秦晉戰處也
  國名僖二十四年邘晉應韓
  訾婁
  衛地僖十八年衛侯師于訾婁
  邾地僖三十三年公伐邾取訾婁
  新里
  梁地僖十八年梁伯益其國而不能實也名曰新里宋地昭二十一年敗華氏于新里
  
  水名僖十九年宋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成十五年宋五大夫出舍于睢上
  楚水定四年楚子渉雎
  任
  國名僖二十一年任宿須句
  晉地襄三十年鄭羽頡出奔晉為任大夫哀四年齊伐晉取任
  泓
  宋水僖二十二年宋公及楚人戰于泓
  吳水哀十三年吳人自泓上觀之
  柯澤
  鄭地僖二十二年鄭文夫人勞楚子于柯澤
  齊地襄十四年衛獻公出奔齊孫氏追之敗公徒于阿澤水經注作柯澤古柯阿通用
  
  陳地僖二十三年楚人伐陳取焦夷二邑名
  國名襄二十九年虞虢焦滑春秋時焦為晉地河外五城之一也宣二年秦師伐晉圍焦
  
  國名僖二十四年畢原酆郇酆一作豐
  楚地哀四年司馬起豐析以臨上雒京相璠曰南鄉浙縣有故酆鄉
  
  鄭地僖二十四年王出適鄭處于汜成七年楚子重伐鄭師于氾襄二十六年楚子伐鄭渉于汜而歸昭五年楚子使令尹子蕩如晉逆女鄭伯勞諸氾此為南氾釋例云襄城縣南氾城是也
  又鄭地僖三十年秦軍氾南襄九年晉㑹諸侯伐鄭師于氾此為東氾釋例云中牟縣南氾澤是也
  鄢陵
  莒地文七年穆叔如莒及鄢陵
  鄭地成十六年晉楚戰于鄢陵
  壺丘
  陳地文九年楚侵陳克壺丘
  晉地襄元年晉人以宋五大夫歸寘諸瓠丘水經注垣縣有壺丘亭即此古壺瓠通用
  
  國名文十一年楚子伐麇
  楚地定五年吳師居麇
  巢
  國名文十二年楚人圍巢後為楚之邊邑成十七年舒庸道吳人伐楚圍巢衛地哀十一年衛莊公復大叔疾使處巢
  
  魯地文十二年城諸及鄆襄十二年季孫宿帥師入鄆昭元年季武子伐莒取鄆此為東鄆莒魯所爭之邑今莒州沂水縣之鄆城是也
  又魯地成四年城鄆十六年晉人執季文子于苕丘公還待于鄆昭二十六年齊侯取鄆公至自齊居于鄆定七年齊人歸鄆陽闗定十年齊人來歸鄆讙龜隂田此為西鄆今濟寧州鄆城縣之鄆城舊縣是也
  
  邾地文十三年邾文公卜遷于繹
  又邾地宣十年魯伐邾取繹孔穎達曰繹邾之都盖别有繹邑因山為名近在邾都之旁魯所取者非邾之都也 按孔說是矣然經言取不惟取其地宣十年之取繹盖取邾都之人以歸也哀七年傳云負瑕故有繹豈得謂負瑕中又有繹邑乎
  
  庸地文十六年惟裨儵魚人實逐之
  地名文十七年將悉敝賦以待于儵
  首山
  晉山宣二年初宣子田于首山
  山名哀十三年若登首山以呼
  郔
  鄭地宣三年晉侯伐鄭及郔十二年楚子北師次于郔
  楚地宣十一年楚左尹子重侵宋王待諸郔
  南里
  鄭地宣三年誘子華而殺之南里
  宋地昭二十一年宋華向自陳入于宋南里以叛
  
  國名宣四年見經
  地名定三年盟于郯修邾好也經作㧞
  
  國名宣七年魯㑹齊伐萊
  魯山昭七年與之萊柞杜曰二山也
  
  采地宣十年劉康公來報聘
  魯地襄十五年及向戍盟于劉
  潁
  水名宣十年楚子伐鄭晉士㑹救鄭逐楚師于潁北後屢見傳
  周地昭九年晉人帥隂戎伐潁昭元年天王使劉定公勞趙孟于潁杜以潁水釋之按趙孟時方自鄭歸晉而劉子勞之于途其路疑不得至陽城之潁水况下文即云館于雒汭雒汭距潁水甚逺是潁為周畿内之邑盖即隂戎所伐者也杜解似誤
  
  鄭山宣十二年晉師在敖鄗之間敖鄗二山名
  晉地哀四年齊伐晉取鄗
  潞
  赤狄宣十五年晉滅赤狄潞氏定十四年晉人敗范中行氏之師于潞即其地也
  齊地哀八年子姑居于潞以察之
  
  國名宣十五年奪黎氏地今山西黎城縣東北十八里有黎侯城是古國名昭四年商紂為黎之蒐東夷叛之
  
  齊地成二年諸侯之大夫及齊侯戰于鞌
  宋地哀十四年桓魋請以鞍易薄
  
  晉水成六年有汾澮以流其惡
  楚地襄十八年楚伐鄭治兵于汾
  州來
  楚地成七年吳入州來自是為吳楚相爭之地哀二年蔡遷于此
  吳地襄三十一年延州來季子其果立乎孔頴達曰州來楚邑昭二十三年傳云吳伐州來則州來未為吳有不可以封札釋例闕之盖謂吳地别有州來也
  
  楚地成七年子重請取于申吕以為賞田
  宋地襄元年楚子辛侵宋吕留二邑名
  渠丘
  莒地成九年楚伐莒圍渠丘入之
  齊地昭十一年齊渠丘實殺無知
  督揚
  鄭地成十六年我師次于督揚
  齊地襄十九年諸侯盟于督揚
  柤
  楚地襄十年晉及諸侯㑹吳于柤
  鄭地昭六年鄭伯勞楚公子棄疾于柤
  
  國名襄十三年取邿
  齊地襄十八年魏絳欒盈以下軍克邿
  棫林
  秦地襄十四年諸侯伐秦至于棫林
  許地襄十六年次于棫林伐許
  重丘
  曹地襄十七年衛伐曹取重丘東昌府東南有重丘城或謂即曹地按春秋時曹竟不得至此此盖諸侯同盟之重丘也曹之重丘不可考矣
  齊地襄二十五年諸侯同盟于重丘
  平隂
  齊地襄十八年晉㑹諸侯伐齊齊侯禦諸平隂周地昭二十三年晉師在平隂
  
  衛地襄二十六年孫蒯從衛師敗之圉
  鄭地昭五年晉韓起反自楚鄭伯勞諸圉
  
  國名襄二十九年霍揚韓魏後為晉邑
  周地昭二十二年劉子奔揚
  城父
  楚地昭九年楚遷許于夷實城父在亳州東南
  又楚地昭十九年費無極請大城城父而寘太子以通北方在汝州郟縣界
  
  古國名昭九年駘芮岐畢釋文駘當作邰
  齊地哀六年使朱毛遷孺子于駘
  不羮
  楚地昭十一年楚城蔡不羮
  又楚地楚有二不羮地理志頴川郡定陵縣有東不羹襄城縣有西不羮
  
  國名昭十三年胡沈道房
  魯地定五年季平子卒于房
  杏
  周地昭二十四年王子朝之師攻瑕及杏
  齊地定九年齊侯致禚媚杏于衛
  
  水名昭二十七年令尹子常以舟師及沙汭而還地名定七年齊侯衛侯盟于沙
  
  國名定二年桐叛楚
  吳水哀十五年楚伐吳及桐汭
  姑蔑
  魯地定十二年敗諸姑蔑
  越地哀十三年越伐吳王孫彌庸見姑蔑之旗
  
  齊地哀十年晉伐齊取犂
  衛地哀十一年寘于犂









  春秋識小録卷五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識小録卷六
  上元程廷祚撰
  三地一名
  鄢
  鄭地隱元年鄭伯克段于鄢
  水名桓十三年楚屈瑕伐羅及鄢亂次以濟
  楚地昭四年楚滅賴遷賴于鄢十三年王㳂夏將欲入鄢
  
  國名隱元年虢叔死焉杜曰東虢在今鄭州汜水縣
  又國名隱三年王貳于虢杜曰西虢在今陜州
  燕地昭七年齊侯次于虢
  莒
  國名隱二年見經
  齊地昭三年齊侯田于莒十年桓子盡致諸公而請老于莒
  周地昭二十六年隂忌奔莒以叛
  
  國名隱二年莒人入向後互為莒魯屬邑桓十六年城向魯邑也宣四年公伐莒取向時已屬莒又見襄二十年
  周地隱十一年王與鄭人蘇忿生之田向
  鄭地襄十一年諸侯伐鄭師于向十四年諸侯之大夫㑹吳于向
  
  莒地隱二年紀子帛莒子盟于宻
  魯地閔二年莒人歸共仲及宻水經注誤以此為莒地不知此乃費縣之宻如亭非淳于之宻鄉也
  國名僖十七年齊侯有宻姬古密國已亡春秋時或自有密國不可考矣
  
  陳水隱四年衛人殺州吁于濮水經注謂肥水上承沙水于城父縣東南流逕城父縣故城南即所謂濮水云此陳地之濮水也
  夷名文十六年麇人率百濮伐楚昭十九年楚子為舟師以伐濮
  衛水哀二十七年晉伐鄭齊陳成子救鄭及濮雨不歩應劭云濮水發源陳留入于鉅野衛風所云桑間濮上謂此水也
  
  國名隱五年衛師入郕史記作成
  魯地桓六年公㑹紀侯于成襄十六年齊侯伐我北鄙圍郕即成也
  采地成十三年成肅公㑹晉侯伐秦
  
  宋地隱十年公敗宋師取郜
  國名桓二年取郜大鼎于宋僖二十年郜子來朝按杜于二郜俱云在濟陰成武縣而一以為宋邑一以為國名志亦謂成武縣有南北二郜城故宜兩存
  晉地成十三年吕相絶秦曰焚我箕郜二邑名
  
  魯地隱十年公㑹齊侯鄭伯伐宋盟于鄧
  蔡地桓二年蔡侯鄭伯㑹于鄧成九年鄭伯㑹楚公子成于鄧昭十三年楚人奉蔡公以盟于鄧孔頴達曰此非鄧國之鄧釋例以為蔡地
  國名桓七年鄧侯來朝莊十六年為楚所滅
  
  周地隱十一年王取蒍邘之田于鄭
  國名僖二十四年邘晉應韓
  曹地哀七年宋伐曹築五邑有邘
  
  周地隱十一年王與鄭人蘇忿生之田州後為晉邑昭三年晉侯以與鄭公孫段
  國名桓五年州公如曹杜曰城陽淳于縣
  又國名桓十一年州蓼伐楚師杜曰州國在南郡華容縣東南
  
  周地隱十一年王與鄭人蘇忿生之田陘
  楚地僖四年諸侯伐楚次于陘
  吳地定十四年吳子伐越還卒于陘
  
  魯山桓六年先君獻武廢二山注二山具敖也鄭山宣十二年晉師在敖鄗之間又士季使鞏朔韓穿帥七覆于敖前
  夷地哀十九年三夷男女及楚師盟于敖
  
  國名桓十一年鄖人軍于蒲騷一作䢵晉志又作雲後為楚邑昭十四年楚子使鬬辛居鄖衛地哀十一年太叔疾死殯于鄖
  吳地哀十二年衛侯㑹吳于鄖
  櫟
  鄭地桓十五年鄭伯突入于櫟後屢見傳已而屬楚昭元年楚使公子黒肱伯州犂城櫟志云今禹州也
  晉地襄十一年秦伐晉戰于櫟
  楚地昭四年吳伐楚入櫟新蔡縣北十五里有櫟城即此
  
  紀地莊三年紀季以酅入于齊
  齊地僖二十六年公追齊師至酅弗及
  丘陵名僖二十八年楚師背酅而舍杜曰丘陵險阻名孔頴達曰盖所舍之處有丘陵名酅也字書亦謂或山名或地名杜說非是
  
  鄭地莊三年公次于滑
  國名莊十六年滑伯與諸侯同盟于幽
  水名宣八年楚滅舒蓼疆之及滑汭
  
  宋地莊十二年宋萬之亂公子御說奔亳通作薄僖二十一年楚執宋公諸侯㑹于薄以釋之
  鄭地襄十一年同盟于亳
  國名昭九年肅慎燕亳吾北土也釋例謂亳盖與燕相近按史記秦寧公與亳戰亳王奔戎索隱曰西戎之君號曰亳王豈即所謂燕亳之亳自北而徙于西者與
  
  魯地莊二十七年公㑹杞伯姬于洮僖二十五年公㑹衛子莒慶盟于洮
  曹地僖八年齊桓公盟諸侯于洮三十一年晉文公分曹地自洮以南東傅于濟
  晉水昭元年臺駘宣汾洮
  新城
  晉地僖四年太子奔新城
  鄭地僖六年諸侯伐鄭圍新城
  宋地文十四年晉趙盾盟諸侯于新城
  
  國名僖十四年季姬及鄫子遇于防按榖梁傳國語史漢通作繒鄭地襄元年東諸侯之師次于鄫以待晉師
  地名宣十八年齊侯㑹晉侯盟于繒
  
  晉地僖十五年晉隂飴甥㑹秦伯杜曰吕甥食采于隂
  戎名昭九年晉人帥隂戎伐頴
  周地昭二十二年晉師軍于隂
  
  國名文三年叔孫得臣㑹諸侯之師伐沈汝寧府東南有漢平輿城即故沈國
  楚地宣十二年沈尹將中軍
  古國名昭元年沈姒蓐黄實守其祀四國皆在汾水之旁
  
  晉地文三年秦伯伐晉取王官及郊
  周地昭十二年原伯絞奔郊二十三年晉人圍郊曹地定十二年衛公孟彄伐曹克郊
  
  戎名文八年公子遂㑹雒戎盟于暴
  周水宣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于雒
  晉地宣十五年晉侯畧狄土還及雒
  
  楚地宣十一年令尹蒍艾獵城沂定五年敗夫㮣王于沂
  水名襄十八年諸侯伐齊南侵及沂哀二年取邾沂西田此所謂大沂水也
  魯水昭二十五年季平子請待于沂上以察罪此所謂魯城南之沂水也
  輿
  齊地成二年晉師入自丘輿
  鄭地成三年鄭禦晉師敗諸丘輿
  魯地哀十四年司馬牛卒于魯郭門外阬氏葬諸丘輿
  
  魯地成二年叔孫僑如圍棘
  楚地昭四年吳伐楚入棘
  齊地昭十年陳桓子召子山而反棘焉
  
  鄭地成十三年鄭公子班自訾求入于太宫
  楚地昭十三年葬子干于訾
  周地昭二十三年單子取訾
  東陽
  齊地襄二年齊城東陽以偪萊
  晉地襄二十三年趙勝帥東陽之師以追之
  魯地哀八年吳伐我克東陽而進
  
  鄭地襄十一年諸侯伐鄭次于瑣
  楚地昭五年越大夫常壽過帥師㑹楚子于瑣地名定七年齊侯衛侯盟于瑣
  四地一名
  黄
  宋地隱元年惠公之季年公敗宋師于黄
  國名桓八年楚子合諸侯于沈鹿黄隨不㑹汝寧府光州有黄城即故黄國
  齊地桓十七年公㑹齊侯紀侯盟于黄宣八年公子遂如齊至黄乃復定十二年公㑹齊侯盟于黄
  古國名昭元年沈姒蓐黄見前沈注
  
  魯地隱五年公矢魚于棠
  萊地襄六年齊師入萊萊共公奔棠
  楚地襄十四年楚子囊師于棠以伐吳昭二十年有棠君尚兩漢志作堂
  齊地襄二十五年有棠公志謂在今東昌府堂邑縣西北隋置堂邑縣地非方與之武唐亭也
  
  魯地隱九年公㑹齊侯于防莊二十九年城諸及防襄十七年齊髙厚帥師伐我北鄙圍防杜曰在華縣東南故華縣在今沂州費縣西北六十里一說在平隂縣按春秋齊魯搆兵大抵在今兖州府屬以北謂在平陰者近之若費縣則魯之東竟也經不當以北鄙繋防矣
  宋地隱十年鄭師伐宋入防杜氏謂此為西防城以别于魯之防也魯山僖十四年季姬及鄫子遇于防志云防山在曲阜縣東二十里又為孔子父母合葬處
  莒地昭五年莒牟夷以牟婁及防兹來奔防兹二邑名
  
  宋地桓二年公㑹齊侯陳侯鄭伯于稷以成宋亂晉地宣十五年晉侯治兵于稷以畧狄土
  齊地昭十年齊陳鮑與欒髙戰于稷按臨淄縣西南有稷山故齊之南門曰稷門所謂戰于稷者必稷山也杜氏以為祀后稷之處疑誤
  楚地定五年自稷㑹之
  瑕
  隨地桓六年軍于瑕以待之
  晉地僖三十年許君焦瑕文十三年使詹嘉處瑕楚地成十六年楚師還及瑕
  周地昭二十四年王子朝之師攻瑕
  武城
  楚地僖六年蔡穆侯將許僖公以見楚子于武城成十六年鄭子駟從楚子盟于武城襄九年秦伐晉楚子師于武城以為秦援
  晉地文八年秦人伐晉取武城
  魯地襄十九年城武城懼齊也在濟寧州嘉祥縣界
  又魯地昭二十三年邾人城翼還自離姑武城人塞其前哀八年吳伐我子洩率故道險從武城在沂州費縣界晉置南武城○按費縣之武城乃魯與邾吳相接界非所當備齊之處襄十九年所謂武城宜在嘉祥杜俱以為南武城似誤
  平陽
  魯地宣八年城平陽泰安州新泰縣西有東平陽城漢置縣即此
  晉地昭二十八年魏獻子以趙朝為平陽大夫衛地哀十六年衛侯飲孔悝酒于平陽
  又魯地哀二十七年越子使后庸來聘盟于平陽鄒縣西三十里有南平陽城漢置縣即此
  五地一名
  夷
  國名隱元年紀人伐夷
  采地莊十六年周蒍國以晉師伐夷
  魯地閔二年齊人殺哀姜于夷哀八年吳伐魯戰于夷
  楚地僖二十三年楚伐陳取焦夷襄元年晉師侵楚焦夷
  晉地文六年晉蒐于夷
  唐
  魯地隱二年公及戎盟于唐
  國名宣十二年楚子使告唐惠侯
  古國名昭元年成王滅唐而封太叔焉
  燕地昭十二年齊髙偃納北燕伯欵于唐
  周地昭二十三年尹辛敗劉師于唐
  
  衛地隱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清此杜所謂東阿之清也
  鄭地閔二年鄭人為之賦清人
  晉地宣十三年赤狄伐晉及清
  齊地成十七年齊髙弱以盧叛齊侯使國勝告難于晉待命于清在東昌府堂邑縣界
  又齊地哀十一年齊師伐我及清此杜所謂盧縣之清也○按隱四年哀十一年二清杜氏以東阿盧縣别之顧景范以為一地今仍從杜說
  
  衛地桓十六年使盜待諸莘
  蔡地莊十年荆敗蔡師于莘
  虢地莊三十二年有神降于莘
  古國名僖二十八年晉侯登有莘之虚以觀師齊地成二年師從齊師于莘
  
  宋地僖二十一年宋公㑹諸侯于盂
  晉地昭二十八年魏獻子以孟丙為盂大夫漢置盂縣在今太原府東北八十里
  周地定八年劉子伐盂
  衛地定十四年太子蒯聵獻盂于齊
  又晉地哀四年齊伐晉取八邑有盂顧亭林以為當在順德廣平之間
  晉書地理志證今
  釋地之書當時則易曉後世則難通杜氏之釋春秋晉代郡縣也而今之視晉猶晉之視春秋矣余取晉書地理志凡集解所徵引者悉證以今日所在以通杜氏之說至集解中有太康以前地理與志不合或書作于平吳之先或志有脫誤以俟知者
  司州
  河南郡在今河南
  洛陽今河南府附郭縣河南在今河南府西北在今河南府鞏縣西南三十里河隂在今河南府孟津縣東成臯今開封府汜水縣緱氏在今河南府偃師縣南二十里陽城在今河南府登封縣東南四十里新城在今河南府南七十五里陸渾在今河南府嵩縣北三十里在今汝州西南四十五里陽翟今開封府禹州
  滎陽郡今河南開封府○滎俗作榮非
  滎陽今縣在今滎陽縣東南三十里在今宻縣東南三十里今原武縣苑陵在今新鄭縣東北三十八里 苑俗作宛非中牟今縣今府治當作開封
  𢎞農郡在今河南陜西之竟
  今河南府屬州黽池今河南府永寧縣華隂今西安府屬縣
  上洛郡今陜西商州
  上洛今州及洛南縣地今商南及山陽二縣地
  平陽郡今山西平陽府
  平陽今附郭臨汾縣在今洪洞縣東南十八里○杜一作揚氏永安今霍州及汾西縣地蒲子在今隰州北四十五里絳邑在今翼城縣東南十五里臨汾在今鄉寧太平二縣界北屈在今吉州東北二十一里皮氏今河津縣
  河東郡今山西平陽府地
  聞喜今縣今垣曲縣○襄元年注作東垣縣誤汾隂今萬泉縣太陽今平陸縣猗氏在今縣西十五里在今臨晉縣東南十八里蒲坂在今蒲州東南五里河北在今芮城縣東北七里
  汲郡在今河南
  朝歌在今銜輝府淇縣東北今衛輝府輝縣林慮今彰德府林縣修武今懷慶府屬縣
  河内郡今河南懷慶府
  野王今附郭河内縣在今府東南五十里在今武陟縣西南十一里平臯在今府東南七十里河陽在今孟縣西南二十里沁水在今濟源縣界在今濟源縣南十三里山陽在今修武縣西今縣
  廣平郡在今直𨽻
  廣平在今廣平府邯鄲縣西南二十里襄國今順德府治邢臺縣在今順德府任縣東南曲梁在今廣平府永年縣東北
  陽平郡在今直𨽻山東之竟○僖十四年注作平陽誤元城今大名府附郭縣館陶今東昌府館陶及冠縣陽平今東昌府莘縣樂平在今東昌府堂邑縣東南三十里○成十七年注作樂縣誤
  魏郡在今直𨽻河南之竟
  長樂在彰德府東界斥丘在今廣平府成安縣東南十三里内黄今大名府屬縣黎陽今大名府濬縣
  頓丘郡今直𨽻大名府地
  頓丘在今清豐縣西南二十里在今濬縣西五十里
  兖州
  陳留國在今河南直𨽻之竟
  封丘今開封府屬縣酸棗在今開封府延津縣北十五里濟陽今開封府蘭陽縣長垣今大名府屬縣雍丘今開封府杞縣襄邑今歸德府睢州外黄在今開封府杞縣東北六十里
  濮陽國在今直𨽻山東之竟○志云晉初分東郡置杜氏俱作東郡濮陽今大名府開州廪丘在今東昌府濮州范縣東南白馬在今大名府滑縣東南鄄城在今東昌府濮州東二十里○燕在今衛輝府胙城縣○杜有志無
  濟隂郡今山東兖州府地
  定陶在今曹州定陶縣西句陽在今曹縣北三十里成武今縣
  髙平國在今山東江南之竞
  昌邑在今兖州府金鄉縣西北四十里鉅野在今兖州府嘉祥鉅野二縣界方與今兖州府魚臺縣陸湖在今徐州沛縣○漢曰湖陵莽改湖陸志作陸湖似誤髙平在今兖州府魚臺金鄉二縣界南平陽在今兖州府鄒縣西三十里哀二十七年注作西平陽非
  任城國今山東兖州府濟寧州
  任城今州治亢父在州南五十里
  東平國在今山東
  須昌在今兖州府東平州西北十五里壽張今兖州府屬縣今東昌府屬縣無鹽在今兖州府東平州東二十里剛平在今兖州府寧陽縣東北三十五里○漢忘作剛杜作剛父未詳哀八年注作劉謬
  濟北國在今山東
  在今濟南府長清縣西南二十五里東阿在今兖州府東阿縣西二十五里榖城今兖州府東阿縣蛇丘在今兖州府寧陽縣西北
  泰山郡在今山東
  今濟南府泰安州在今濟南府泰安州東南五十里南武城在今兖州府費縣西南九十里○後漢曰南城杜亦作南城梁父在今兖州府泗水縣西北新泰在今泰安州新泰縣西○志云故曰平陽此即杜所謂泰山有平陽縣者也南武陽在今兖州府費縣界萊蕪今濟南府屬縣東牟在今濟南府萊蕪縣東二十里○後漢曰牟杜同鉅平在今兖州府寧陽縣東北九十里
  豫州
  潁川郡今河南開封府
  許昌在今許州東三十里長社今長葛縣潁隂在今許州界臨潁在今縣西北十五里召陵在今郾城縣東四十五里𨻳陵在今縣西南四十里 𨻳今作鄢新汲在今洧川縣南長平在今陳州西六十里
  汝南郡在今河南
  新息在今汝寧府息縣北三十里朗陵在今汝寧府確山縣陽安在今汝寧府息縣西南十里○杜作安陽志又有南安陽平輿在今汝寧府城東南南頓今開封府商水縣 杜作汝隂南頓縣疑誤吳房今汝寧府遂平縣西平今汝寧府屬縣
  襄城郡在今河南
  襄城在今開封府襄城縣南繁昌在今開封府臨潁縣西北三十里今汝州屬縣定陵在今南陽府舞陽縣父城在今汝州郟縣西四十里 或作城父誤僖二十四年注作襄陽城父縣非昆陽在今南陽府葉縣南
  汝隂郡在今江南河南之竟○志云武帝分汝南立汝隂在今潁州西北在今潁州潁上縣西北原鹿在今亳州太和縣西固始今汝寧府屬縣鮦陽在今汝寧府新蔡縣○杜作汝南鮦陽縣新蔡今汝寧府屬縣褒信在今汝寧府光州界
  梁國在今河南
  睢陽今歸德府治在今歸德府東北三十五里今歸德府虞城縣下邑今歸德府下邑縣寧陵今歸德府屬縣榖熟在今歸徳府東南今開封府陳州今開封府項城縣○後漢屬汝南杜作汝隂項縣武平今歸徳府鹿邑縣 志云後漢章帝改淮陽曰陳國陳武平屬馬杜同
  沛 在今江南國
  今鳯陽府宿州在今徐州蕭縣西北十里
  譙郡在今江南河南之竟○注作譙國
  今毫州城父在今亳州東南七十里在今永城亳州之界龍亢今鳳陽府懷遠縣
  魯郡今山東兖州府○後漢曰魯國杜同
  今曲阜縣汶陽在今曲阜縣東北四十里在今泗水縣東五十里○杜卞一作弁今縣在今滕縣在今滕縣南四十里公丘在今滕縣及江南徐州界○後漢公丘屬沛國杜同
  弋陽郡今河南汝寧府地
  在今光州界期思在今固始縣西北七十里弋陽在今光州西十二里
  安豐郡在今江南
  雩婁在今頴州霍丘縣西南八十里安豐在今鳳陽府夀州西南六十里在今頴州霍丘縣西北
  冀州
  趙國在今直𨽻
  平棘今真定府趙州髙邑在今真定府柏鄉縣北二十二里柏人在今順德府唐山縣西十二里下曲陽在今真定府藳城縣及晉州○後漢屬鉅鹿郡杜同
  平原國在今山東
  聊城今東昌府治在今濟南府德平縣東十里
  河間國今直𨽻河間府
  在今任丘縣
  髙陽國今直𨽻保定府
  髙陽今縣
  中山國在今直𨽻
  新市在今真定府西北四十里望都今保定府慶都縣今保定府屬縣
  幽州
  燕國今直𨽻順天府
  在今府治東
  平州
  元菟郡今朝鮮竟
  并州
  太原國在今山西
  晉陽今太原府太原縣榆次在今太原府榆次縣西北在今太原府東北八十里陽邑今太原府大谷縣今太原府屬縣在今汾州府介休縣東北二十七里
  上黨郡在今山西
  今潞安府潞城縣屯留今潞安府屬縣壺闗今潞安府屬縣長子在今潞安府長子縣西南銅鞮在今沁州南十里
  西河國今山西汾州府地
  介休今介休及靈石縣地介後漢志作界
  樂平郡今山西太原府地
  在今樂平縣東
  雍州
  京兆郡今陜西西安府
  長安今縣杜陵在今咸寧縣竟○襄二十四年注作杜縣誤髙陸今髙陵縣○陸字疑誤新豐今臨潼渭南二縣地
  馮翊郡今陜西西安府同州
  臨晉在今州城南郃陽今縣夏陽在今郃陽縣東四十里
  扶風郡今陜西鳯翔府
  今府治美陽在今扶風縣西北
  安定郡今陜西平凉府
  朝那在今府治東南隂宻今靈臺縣
  始平郡今陜西西安府地
  武功今縣今縣○僖十五年注作京兆鄠縣疑誤
  新平郡今陜西西安府邠州
  今州
  凉州
  敦煌郡今嘉峪闗以西之地
  秦州
  隴西郡在今陜西鞏昌臨洮二府之竟
  武都郡在今陜西漢中府臨羌州界
  梁州
  漢中郡今陜西漢中府
  巴郡今四川重慶府
  江州今府治
  巴東郡今四川夔州府
  魚復在今奉節縣東五里 杜又云今巴東永安縣志無
  寧州
  建寧郡今雲南曲靖府竟
  青州
  齊國今山東青州府
  臨淄今縣西安在今臨淄縣西三十里東安平在今臨淄縣東界
  濟南郡在今山東
  平壽今萊州府濰縣即墨今萊州府屬縣祝阿在今濟南府禹城縣西南十七里 平壽即墨二縣後漢屬北海郡杜同 東平陵在今濟南府東南七十里 杜作平陵於陵今濟南府長山縣歴城今濟南府附郭縣 以上三縣後漢俱屬濟南郡杜有志不載都昌在今萊州府昌邑縣後漢屬北海國杜同 濕隂在今濟南府臨邑縣西十里 後漢屬平原郡杜曰濟南以上二縣志俱不載
  樂安郡在今山東
  博昌在今青州府博興縣南二十里壽光今青州府屬縣東朝陽在今濟南府章丘縣界○後漢屬濟南郡杜同
  城陽郡在今山東
  今青州府屬州姑幕在今青州府諸城縣西四十里今青州府諸城縣淳于在今青州府安丘縣東北三十里髙宻今萊州府屬縣壯武在今萊州府即墨縣西六十里 壯俗作莊非黔陬在今萊州府髙宻縣西六十里平昌在今青州府安丘縣界
  東萊國在今山東
  今萊州府屬縣今登州府黄縣東二十五里
  徐州
  彭城國在今江南山東之竟
  彭城今徐州在今徐州竟傅陽在今兖州府嶧縣南五十里在今徐州北五十里
  下邳國在今江南
  下邳今邳州良城在今邳州北六十里取慮在今鳳陽府虹縣界在今鳯陽府虹縣界
  東海郡在今江南山東之竟
  祝其在今淮安府贛榆縣界贛榆今淮安府屬縣厚丘在今東昌府范縣東南○成九年注作廪丘非在今兖州府嶧縣東南昌慮在今兖州府滕縣東南六十里合鄉在今兖州府北界
  瑯邪國在今山東
  開陽左今兖州府沂州北十五里臨沂今兖州府沂州陽都在今青州府沂水縣南在今兖州府嶧縣東八十里在今兖州府費縣西北今兖州府屬縣䝉隂在今青州府蒙隂縣西杜作東莞䝉隂縣
  東莞郡今山東青州府地
  東莞今沂水縣朱虚在今安丘縣界在今沂水縣西北臨朐今縣在今壽光縣東南三十里
  廣陵郡在今江南
  射陽今淮安府山陽縣海陽今揚州府泰州 杜作海陵前漢臨淮郡有海陵縣後漢省
  臨淮郡在今江南泗州及鳯陽府界
  荆州
  江夏郡在今湖廣
  安陸今徳安府治雲杜今德安府治及雲夢縣地竟陵今安陸府沔陽州
  南郡在今湖廣
  江陵今荆州府治在今安陸府荆門州西當陽今安陸府屬縣華容在今荆州府監利縣在今襄陽府宜城縣東南九十里枝江今荆州府屬縣
  襄陽郡今湖廣襄陽府
  宜城在今宜城縣西南九里中廬在今南漳縣東北五十里
  南陽國在今河南
  今南陽府治魯陽今汝州魯山縣在今汝州魯山縣東南五十里在今南陽府葉縣東
  順陽郡在今河南湖廣之竟 志云武帝改魏南鄉郡為順陽杜仍作南鄉丹水在今河南府内鄉縣西南百二十里在今襄陽府光化縣西筑陽在今襄陽府榖城縣今河南府内鄉縣
  義陽郡在今湖廣河南之竟
  在今襄陽府東北二十里今德安府屬州安昌在今徳安府隨州西北界棘陽在今南陽府葉縣東在今襄陽府棗陽縣界
  新城郡在今湖廣
  昌魏在今鄖陽府房縣界沶鄉在今襄陽府宜城縣西北
  上庸郡今湖廣鄒陽府地
  上庸在今竹山縣東四十里
  建平郡今湖廣荆州府地
  秭歸今歸州
  揚州
  丹陽郡在今江南
  蕪湖今太平府屬縣
  宣城郡在今江南
  廣德今州
  淮南郡在今江南
  壽春今鳳陽府壽州下蔡在今鳳陽府壽州北三十里鍾離在今鳳陽府臨淮縣東四里逡遒在今廬州府巢縣西北界
  廬江郡在今江南
  今廬州府舒城縣在今舒城縣東南六十里又六安州及壽州西南皆六縣地
  毘陵郡今江南常州府
  延陵今武進縣
  吳郡在今江南浙江之界
  今蘇州府治嘉興今嘉興府治
  吳興郡今浙江湖州府
  烏程今縣
  㑹稽郡在今浙江
  山隂今紹興府治句章今寧波府定海縣
  東陽郡在今浙江
  太末今衢州府龍㳺縣注作大宋謬
  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府
  在今寧州西百里



  春秋識小録卷六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識小録卷七
  上元程廷祚撰
  左傳人名辨異上
  周
  一人兩稱
  祭伯隱元年經     一稱祭公桓八年經 凡曰某年記始見
  也其同此稱而再見者不録後放此

  周桓公隱六年     一稱周公黒肩桓五年
  王子克桓十八年    一稱子儀
  蔿國莊十六年     一稱子國
  原莊公莊十八年    一稱原伯莊二十一年
  樊皮莊三十年     一稱樊仲皮
  王世子僖五年經即襄王 傳稱王太子鄭 凡經傳異文者亦
  合載之

  叔興僖十六年     一稱叔興父僖二十八年狄女僖二十四年襄王后 一稱隗氏
  宰周公僖三十年經   傳稱周公閲
  毛伯文元年經     傳稱毛伯衛
  召伯文五年經     傳稱召昭公
  王季子宣十年經    傳稱劉康公 按劉子單子之類傳中
  多以爵稱今不悉録

  王札子宣十五年經   傳稱王子捷
  召伯宣十五年經    傳稱召戴公
  單襄公成元年     一稱單子成十七年經
  周公楚成十一年    一稱周公成十二年經
  成肅公成十三年    一稱成子
  尹子成十六年經    傳稱尹武公
  單子襄三年經     傳稱單頃公
  劉定公襄十四年    一稱劉夏襄十五年經儋季之子括襄三十年  一稱儋括
  單公子愆期襄三十年  一稱成愆同名號歸一圗按釋例即一人
  

  甘人昭九年      一稱甘大夫襄
  萇𢎞昭十一年     一稱萇叔定元年
  單子昭十一年     一稱單成公
  甘成公之孫鰌昭十二年 一稱甘平公昭二十二年
  毛得昭十八年     一稱毛伯得昭二十六年
  原伯魯昭十八年    一稱原伯魯之子昭二十九年歸
  一圗即伯魯也

  賓起昭二十二年    一稱賔孟
  召莊公昭二十二年   一稱召伯奐昭二十三年樊頃子昭二十二年   一稱樊齊昭二十三年召簡公昭二十四年   一稱召伯盈昭二十六年甘昭公昭二十四年   一稱甘氏
  一人三稱
  蘇氏莊十九年     一稱蘇子
  一稱温子僖十年經
  周公僖五年      一稱宰周公僖九年經
  傳稱宰孔
  王子虎僖二十八年   一稱王人僖二十九經
  一稱王叔文公文三年
  召襄宣十五年     一稱召伯成八年經
  傳稱召桓公
  王叔陳生襄十年    一稱王叔
  一稱王叔氏並同
  甘過襄三十年     一稱甘簡公之弟過昭十二年
  一稱甘悼公
  劉獻公昭十二年    一稱劉子昭十三年
  一稱劉子摯昭二十二年
  單子昭二十二年經   傳稱單穆公
  一稱單旗
  王猛昭二十二年經   一稱王子猛
  傳稱悼王
  王子朝昭二十二年   一稱子朝
  一稱西王昭二十三年
  一人四稱
  尹圉昭二十三年    一稱尹文公昭二十五年
  一稱尹氏固昭二十六年一稱尹固昭二十九年歸一圗謂尹圉
  尹固疑是一人

  一人五稱
  大叔帶僖七年     一稱王子帶僖十一年
  一稱大叔僖二十二年一稱甘昭公僖二十四年一稱叔帶昭二十六年
  一人六稱
  劉子昭二十二年經   傳稱伯蚠
  一稱劉蚠
  一稱劉文公昭二十三年一稱劉狄昭二十六年一稱劉卷定四年經














  
  一人兩稱
  聲子隠元年隠公母   一稱君氏隠三年經公子益師隠元年經   傳稱衆父
  費伯隠元年      一稱費庈父隠二年
  無駭隠二年經     傳稱司空無駭
  公子彄隠五年經    傳稱臧僖伯
  臧哀伯桓二年     一稱臧孫逹
  臧文仲莊十一年    一稱臧孫辰莊二十八年經鍼巫氏莊三十二年   一稱鍼季
  公子魚閔二年     一稱奚斯
  公孫兹僖四年經    傳稱叔孫戴伯
  公孫敖僖十五年經   傳稱孟穆伯
  公子買僖二十八年經  傳稱子叢
  叔孫得臣文元年經   一稱莊叔文三年
  公孫敖之子榖文元年  一稱文伯文七年
  公孫敖之子難文元年  一稱惠叔文七年
  季孫行父文六年經   傳稱季文子 按左氏于三家多以季
  孫孟孫叔孫為稱今不悉録

  孟獻子文十五年    一稱仲孫蔑宣九年經公孫歸父宣十年經   傳稱子家
  公衡成二年      一稱衡父
  季孫宿襄六年經    傳稱季武子
  郰人紇襄十年     一稱郰叔紇襄十七年
  厚成叔襄十四年    一稱厚孫
  閔子馬襄二十三年   一稱閔馬父昭二十二年榮成伯襄二十八年   一稱榮駕鵝定元年
  孟丙昭四年      一稱孟
  仲壬昭四年      一稱仲
  孟僖子昭七年     一稱仲孫貜昭九年經孟僖子之子説昭七年  一稱南宫敬叔
  季平子昭九年     一稱季孫意如昭十年經公子憗昭十二年經   傳稱子仲
  子服昭伯昭十六年   一稱子服回
  叔輒昭二十一年經   傳稱子叔
  季公若昭二十五年   一稱季公亥
  秦遄之妻昭二十五年  一稱秦姬
  郈昭伯昭二十五年   一稱郈孫
  臧昭伯昭二十五年   一稱臧孫
  洩聲子昭二十六年   一稱野洩
  叔孫成子定元年    一稱叔孫不敢定五年經
  公山不狃定五年    一稱子洩
  公父文伯定五年    一稱公父歜
  季孫斯定六年經    傳稱季桓子
  公斂處父定七年    一稱公斂陽定八年
  苫夷定七年      一稱苫越定八年
  季寤定八年 歸一圖又作季孫寤誤 一稱子言
  叔孫輒定八年     一稱子張哀八年
  武叔定八年      一稱叔孫州仇定十年經
  公若藐定十年     一稱公若
  子貢定十五年 貢一作贛 一稱衛賜哀十一年
  子服景伯哀三年    一稱子服何哀八年南孺子哀三年季桓子妻 一稱南氏
  顔羽哀十一年     一稱子羽
  樊遲哀十一年     一稱須
  叔孫舒哀二十六年   一稱文子哀二十七年
  一人三稱
  翬隠四年經      傳稱羽父
  一稱公子翬桓三年經
  公子慶父莊二年經   一稱仲慶父莊八年
  一稱共仲莊三十二年
  公子牙莊三十二年經  傳稱叔牙
  一稱僖叔
  宣伯文十一年     一稱叔孫僑如成二年經
  一稱叔孫宣伯成六年
  臧宣叔宣十八年    一稱臧孫許成二年經
  傳稱臧孫
  公孫嬰齊成二年經   一稱子叔聲伯成六年
  一稱子叔嬰齊成十六年
  叔孫豹成十六年    一稱穆叔襄二年
  一稱叔孫穆子襄七年
  叔老襄十四年經    傳稱子叔齊子
  一稱齊子襄十六年
  孟孺子速襄十六年   一稱孟莊子襄十八年
  一稱仲孫速襄二十年經
  公彌襄二十三年    一稱彌
  一稱公鉏並同
  悼子襄二十三年    一稱紇
  一稱季悼子昭十二年
  孟莊子之子羯襄二十三年 一稱仲孫羯襄二十四年經
  傳稱孟孝伯
  孺子秩襄二十三年   一稱秩
  一稱孺子並同
  叔弓襄三十年經    一稱子叔子昭二年
  一稱敬子昭三年
  昭子昭四年      一稱叔孫婼昭七年經
  一稱叔孫昭子昭九年
  子家羈昭五年     一稱子家懿伯昭二十五年
  一稱子家子
  何忌昭七年      一稱孟懿子
  一稱仲孫何忌昭三十二年經
  公為昭二十五年    一稱務人昭二十九年
  一稱公叔務人哀十一年
  季孫斯之子肥哀三年  一稱康子
  一稱季康子哀七年
  冉求哀十一年     一稱有子
  一稱冉有並同
  公孫有山氏哀十三年  一稱公孫有山哀二十四年 歸一
  圖作公子有山誤

  一稱公孫有陘氏哀二十七年
  公孫宿哀十四年    一稱成人
  一稱公孫成哀十五年
  一人四稱
  叔仲惠伯文七年    一稱叔仲彭生文十一年經
  一稱叔彭生文十四年經一稱叔仲文十八年
  臧武仲成十八年    一稱臧紇襄四年
  一稱臧孫紇襄十一年一稱臧孫襄十四年
  叔仲昭伯襄七年    一稱叔仲子襄二十八年
  一稱叔仲帶襄三十一年一稱叔仲昭子昭四年
  叔仲穆子昭十二年   一稱叔仲子
  一稱叔仲小
  一稱小並同
  孟孺子洩哀十一年   一稱孟孺子
  一稱武伯哀十五年一稱孟武伯哀十七年
  一人五稱
  公子友莊二十五年經  一稱季友莊三十二年
  一稱成季
  一稱季子閔元年經一稱成季友昭三十二年
  孟椒襄二十三年    一稱子服惠伯襄二十五年
  一稱子服子襄二十八年一稱子服椒昭三年一稱子服湫昭十三年
  一人六稱
  公子遂僖二十六年經  傳稱東門襄仲
  一稱襄仲僖三十一年一稱仲文七年
  一稱仲遂宣八年經一稱東門遂襄二十三年











  
  一人兩稱
  卓子莊二十八年    一稱公子卓僖九年大戎狐姬莊二十八年獻公妾 一稱狐季姬昭十二年驪姬莊二十八年獻公妾驪一作麗 一稱姬僖四年
  里克閔二年      一稱中大夫僖四年
  荀息僖二年      一稱荀叔僖九年
  寺人披僖五年     一稱寺人勃鞮僖二十五年
  郤芮僖六年      一稱冀芮僖十年
  丕鄭僖九年      一稱丕鄭父僖十一年經
  狐偃僖二十三年    一稱子犯
  魏武子僖二十三年   一稱魏犨僖二十七年趙姬僖二十四年趙衰妻 一稱君姬氏宣二年
  先軫僖二十七年    一稱原軫僖二十八年
  欒枝僖二十七年    一稱欒貞子僖二十八年
  先蔑僖二十八年    一稱士伯文七年
  陽處父僖三十二年   一稱陽子僖三十三年先且居僖三十三年   一稱霍伯文五年
  狐射姑文六年經    傳稱賈季
  箕鄭文七年      一稱箕鄭父文九年經
  胥甲文十二年     一稱胥甲父宣元年經
  詹嘉文十三年     一稱瑕嘉成元年
  趙朔宣八年      一稱趙莊子宣十二年
  韓厥宣十二年     一稱韓獻子
  解張成二年      一稱張侯
  鄭丘緩成二年     一稱緩
  荀庚成三年經    傳稱中行伯
  趙莊姬成四年趙朔妻  一稱孟姬成十七年
  祁奚成八年      一稱祁大夫襄二十一年
  吕相成十三年     一稱魏相成十八年
  郤毅成十三年     一稱歩毅成十六年
  夷陽五成十七年    一稱夷羊五
  孫周成十七年即悼公  一稱周子成十八年
  士魴成十八年經    傳稱彘季
  韓無忌成十八年    一稱公族穆子襄七年
  魏絳成十八年     一稱魏莊子襄四年
  羊舌赤襄三年     一稱伯華
  師曠襄十四年     一稱子野昭八年
  羊舌虎襄二十一年   一稱叔虎
  魏獻子襄二十三年   一稱魏舒
  少姜昭二年平公妾   一稱少齊
  張趯昭三年      一稱孟
  趙成昭五年      一稱趙景子昭七年
  籍談昭五年      一稱籍父昭十五年司馬督昭二十二年   一稱司馬烏昭二十八年
  女寛昭二十六年    一稱女叔寛定元年
  范皋夷定十三年    一稱士皋夷哀三年
  魏襄子定十三年    一稱魏曼多
  析成鮒定十四年    一稱士鮒
  趙羅哀二年      一稱温大夫趙羅
  荀瑶哀二十三年    一稱知伯
  一人三稱
  太子申生莊二十八年  一稱共太子僖十年
  一稱共子昭二十八年
  嬴氏僖二十二年子圉妻 一稱懐嬴僖二十三年
  一稱辰嬴文六年
  司空季子僖二十三年  一稱胥臣僖二十八年
  一稱臼季僖三十三年
  原同僖二十四年    一稱趙同宣十二年
  一稱原叔宣十五年
  屏括僖二十四年    一稱屏季宣二年
  一稱趙括宣十二年
  樓嬰僖二十四年    一稱趙嬰齊宣十二年
  一稱趙嬰成四年
  郤缺僖三十三年    一稱冀缺
  一稱郤成子文十三年
  狐鞫居文二年     一稱續簡伯
  一稱續鞫居文六年
  鞏朔文十七年     一稱鞏伯成二年
  一稱士莊伯
  先縠宣十二年     一稱彘子
  一稱原縠並同
  欒書宣十二年     一稱欒武子
  一稱欒伯並同
  苟首宣十二年     一稱知莊子
  一稱知季並同
  郤至成二年      一稱温季成十六年
  一稱季子成十七年
  郤犨成十一年經    一稱苦成叔成十四年
  一稱苦成
  郤錡成十三年經    傳稱郤子
  一稱駒伯成十七年
  欒黶成十六年經    一稱欒伯襄十四年
  一稱欒桓子襄二十一年
  范白成十六年     一稱士匄成十七年
  一稱范宣子成十八年
  士弱襄九年      一稱士莊子
  一稱士莊伯襄二十五年
  樂王鮒襄二十一年   一稱王鮒
  一稱樂桓子襄二十三年
  士文伯襄三十年    一稱伯瑕
  一稱士匄昭六年 孔穎達謂晉宋古本
  及釋例皆作丐俗本作匄此文伯是范氏别族
  不宜與宣子同名

  楊石昭五年      一稱楊食我昭二十八年
  一稱伯石
  羊舌鮒昭十三年    一稱叔鮒
  一稱叔魚並同
  士景伯昭十三年    一稱士彌牟昭二十三年歸一圖以
  昭二十八年之司馬彌牟為即士彌牟疑誤
一稱士伯
  荀寅昭二十九年    一稱中行寅
  一稱中行文子定十三年
  韓不信昭三十二年經  傳稱伯音
  一稱韓簡子
  士吉射定十三年經   傳稱范吉射
  一稱范昭子
  郵無恤哀二年     一稱子良
  一稱郵良並同
  趙孟哀二十年     一稱無恤
  一稱趙襄子哀二十七年
  一人四稱
  魏錡宣十二年     一稱廚武子
  一稱廚子並同
  一稱吕錡成十六年
  知罃宣十二年     一稱荀罃成三年
  一稱知武子成十六年一稱知伯成十八年
  士貞子宣十二年    一稱士伯宣十五年
  一稱士貞伯成五年一稱士渥濁成十八年
  申公巫臣宣十二年   一稱屈巫成二年
  一稱邢伯襄十八年 杜云晉大夫按巫
  臣奔晉晉人使為邢大夫而其子又為邢侯則
  邢伯之即巫臣無疑矣歸一圖以邢伯邢侯
  皆為巫臣子狐庸疑誤

  一稱子靈襄二十六年
  范武子之子文子宣十七年一稱范文子成二年
  一稱范叔
  一稱士燮成八年經
  趙莊姬之子武成八年  一稱趙武成十八年
  一稱趙文子襄二十五年一稱趙孟襄二十七年
  韓獻子之子起襄七年  一稱宣子
  一稱韓宣子襄二十九年一稱韓子襄三十一年
  叔肸襄十一年     一稱羊舌肸襄十六年
  一稱叔向襄十八年一稱楊肸昭五年
  士鞅襄十四年     一稱范鞅襄十八年
  一稱范獻子襄二十九年一稱范叔
  欒黶之子盈襄十四年  一稱欒盈襄十六年
  一稱欒懷子襄十九年一稱欒孺子襄二十三年
  趙鞅昭二十五年經   傳稱趙簡子
  一稱趙孟昭二十九年一稱志父哀二年
  蔡墨昭二十九年    一稱蔡史墨
  一稱史墨昭三十一年一稱史黯哀二十年
  一人五稱
  吕甥僖十年      一稱瑕吕飴甥僖十五年
  一稱子金
  一稱陰飴甥並同
  一稱瑕甥僖二十四年
  趙衰僖二十三年    一稱子餘僖二十四年
  一稱趙成子文二年一稱成季文六年
  一稱孟子餘昭元年
  荀林父僖二十七年   一稱荀伯文七年
  一稱中行桓子文十三年一稱伯氏宣十五年一稱中行伯
  郤克宣十三年     一稱郤獻子
  一稱駒伯並同
  一稱郤子宣十七年一稱郤伯成二年
  荀偃成十六年     一稱中行偃成十七年
  一稱中行獻子襄九年一稱伯㳺襄十三年一稱中行伯襄十四年
  女齊襄二十六年    一稱司馬侯襄二十九年
  一稱司馬女叔侯
  一稱叔侯並同
  一稱女叔齊昭五年
  荀躒昭九年      一稱文伯昭十五年
  一稱知躒昭二十六年一稱知伯昭三十一年一稱知文子定十三年
  一人六稱
  趙衰之子盾僖二十三年 一稱趙盾文六年
  一稱宣子
  一稱趙孟並同
  一稱趙宣子文七年一稱宣孟成八年
  知朔之弟盈襄十四年  一稱知悼子襄二十三年
  一稱荀盈襄二十七年一稱伯夙
  一稱知伯襄二十九年一稱知盈昭五年
  鄭甥襄十九年     一稱呉
  一稱荀吳襄二十六年經
  傳稱中行穆子
  一稱中行吳昭五年一稱中行伯
  一人八稱
  士㑹僖二十八年    一稱士季文七年
  一稱隨㑹文十三年一稱隨武子宣十二年一稱隨季
  一稱季氏宣十六年一稱范武子宣十七年一稱范㑹昭二十年



  春秋識小録卷七
<經部,春秋類,春秋識小錄>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識小録卷八
  上元程廷祚撰
  左傳人名辨異中
  齊
  一人兩稱
  鮑叔牙莊八年     一稱鮑叔莊九年
  王姬莊十一年經桓公夫人傳稱共姬
  陳公子完莊二十二年  一稱敬仲
  仲孫閔元年經     傳稱仲孫湫
  公子無虧閔二年    一稱武孟僖十七年長衛姬僖十七年桓公妾 一稱衛共姬
  雍巫僖十七年     一稱易牙
  國歸父僖二十八年   一稱國莊子僖三十三年
  崔杼宣十年      一稱崔武子襄二年
  鮑牽成十七年     一稱鮑莊子
  國弱成十八年     一稱國景子襄二十六年
  陳無宇襄六年     一稱桓子襄二十八年陳文子襄二十二年   一稱陳須無襄二十七年
  杞殖襄二十三年    一稱杞梁
  華還襄二十三年    一稱華周
  慶舍襄二十八年    一稱子之
  子雅襄二十八年    一稱公孫竈襄二十九年
  子尾襄二十八年    一稱公孫蠆襄二十九年北郭子車襄二十八年  一稱北郭佐
  慶嗣襄二十八年    一稱子息
  慶奊襄二十八年    一稱慶繩
  髙止襄二十九年經   傳稱子容
  髙敬仲之曽孫酀㐮二十九年 一稱髙偃昭十二年 孔穎達謂世族譜
  以酀與偃為一人盖酀偃聲相近而字為二耳
  但傳以酀為敬仲曽孫世本以酀為敬仲元孫
  世本有酀無偃以此知為一人昭十二年杜曰

  髙偃敬仲元孫據世本也
  子旗昭二年      一稱欒施昭九年經
  公孫明昭四年     一稱子明
  子成昭八年      一稱子城昭十年
  子工昭八年      一稱子公昭十年
  公孫青昭二十年    一稱子石
  苑何忌昭二十年    一稱苑子昭二十六年
  梁丘據昭二十年    一稱子猶
  陳武子昭二十六年   一稱子彊
  髙張昭二十九年    一稱髙昭子哀五年
  國夏定四年經     一稱國惠子哀五年
  陳乞哀四年      一稱陳僖子哀六年
  弦哀四年      一稱弦哀十一年
  公子鉏哀五年     一稱南郭且于哀六年
  闞止哀六年      一稱子我哀十四年
  陳瓘哀十一年     一稱子玉哀十五年
  宗樓哀十一年     一稱宗子陽
  陳子行哀十一年    一稱陳逆哀十四年
  陳恒哀十四年     一稱陳成子
  大陸子方哀十四年   一稱東郭賈
  顔庚哀二十三年    一稱顔涿聚哀二十七年
  一人三稱
  齊侯之弟年隠七年經  傳稱夷仲年 歸一圗作季仲年誤
  一稱仲年桓三年
  無知莊八年經     傳稱公孫無知
  一稱仲孫昭四年
  管夷吾莊八年     一稱管仲莊九年
  一稱管敬仲閔元年
  髙傒莊九年      一稱髙子閔二年經
  一稱敬仲襄二十九年
  子叔姬文十四年經昭公夫人傳稱叔姬
  一稱昭姬
  髙固宣五年      一稱髙宣子宣十四年
  一稱髙子宣十七年
  晏桓子宣十四年    一稱晏弱宣十七年
  一稱晏子
  鮑國成十七年     一稱文子昭十年
  一稱鮑文子定九年
  慶封成十八年     一稱慶季襄二十七年
  一稱子家
  晏嬰襄十七年     一稱晏平仲襄二十四年
  一稱晏子
  析文子襄十八年    一稱子家
  一稱析歸父襄二十三年
  申鮮虞之襄二十三年  一稱申鮮虞襄二十五年
  一稱鮮虞
  子車昭八年      一稱公孫捷昭十年
  一稱子淵捷昭二十六年
  孫書昭十九年     一稱子占
  一稱陳書哀十一年歸一圖以為即孫書
  鬻姒之子荼哀五年   一稱孺子哀六年
  一稱安孺子
  一人四稱
  國佐宣十年經     傳稱國武子
  一稱賔媚人成二年一稱國子成十七年
  一人五稱
  子尾之子彊昭二年   一稱子良氏昭八年
  一稱彊氏
  一稱子良昭十年
  一稱髙彊



  
  一人兩稱
  孔父隠三年      一稱孔父嘉桓二年大司馬固僖二十二年  一稱公孫固僖二十七年司徒皇父文十一年春秋前一稱皇父充石同 是書所載春秋
  以前僅此一人

  子哀文十四年經    傳稱髙哀
  文公母弟須文十六年  一稱司城須文十八年
  羊斟宣二年      一稱叔牂
  襄夫人文十六年襄公夫人一稱王姬
  公子圍龜成五年    一稱子靈
  共姬成八年共公夫人  一稱伯姬成九年 歸一圗在魯曰伯姬
  樂轡襄六年      一稱子蕩
  華定襄二十九經    傳稱宋司城
  華費遂昭四年     一稱司馬昭二十一年
  公子城昭二十年    一稱子城
  向宜昭二十年     一稱子禄昭二十一年少司寇牼昭二十年   一稱華牼
  華貙昭二十一年    一稱子皮
  樂祁之子溷定六年   一稱子明定九年
  皇瑗哀七年      一稱右師哀十七年
  非我哀十七年     一稱皇非我哀二十六年靈不緩哀二十六年   一稱左師
  門尹得哀二十六年   一稱樂得
  一人三稱
  華父督桓元年     一稱宋督桓二年經
  一稱太宰督莊十二年
  南宫長萬莊十一年   一稱宋萬莊十二年經
  傳稱南宫萬
  目夷僖八年      一稱子魚
  一稱司馬僖二十二年
  華耦文九年      一稱司馬華孫文十五年經
  一稱司馬子伯文十八年
  大夫山成十五年經   傳稱蕩澤
  一稱子山
  向戌成十五年     一稱合左師襄十七年
  一稱左師
  子罕襄六年      一稱樂喜襄九年
  一稱司城襄二十七年
  樂大心昭七年     一稱桐門右師昭二十五年
  一稱右師
  衛公子朝昭二十年本宋公子而仕于衛一稱宋朝定十四年
  一稱宋子朝哀十一年
  宋元夫人昭二十五年元公夫人一稱曹氏
  一稱景曹哀二十三年
  向巢定九年      一稱左師哀十四年
  一稱左師巢
  向魋定十年      一稱桓魋哀十四年
  一稱桓司馬
  一人四稱
  樂祁昭二十二年    一稱樂祁犂昭二十七年
  一稱司城子梁
  一稱子梁定八年
  皇野哀十四年     一稱司馬子仲
  一稱司馬並同
  一稱子仲哀十八年
  樂茷哀二十六年    一稱司城
  一稱司城茷
  一稱子潞並同





  
  一人兩稱
  公子吕隠元年     一稱子封
  洩駕隠五年○僖三十一年又有洩駕杜疑以為兩人
  一稱洩伯隠七年
  曼伯隠五年      一稱檀伯桓十五年公孫閼隠十一年 莊十六年又有公子閼 一稱子都
  髙渠彌桓五年     一稱髙伯桓十七年鄭伯之弟語桓十四年經 傳稱子人
  鄭子桓十八年     一稱子儀莊十四年芈氏僖二十二年文公夫人一稱文芊
  洩堵俞彌僖二十四年  一稱子俞彌宣三年
  公子歸生文二年    一稱子家宣四年
  公子宋宣四年     一稱子公
  子良宣四年      一稱公子去疾成二年
  石制宣十二年     一稱子服
  公子魚臣宣十二年   一稱僕叔
  子蠻成二年即靈公   一稱子貉昭二十八年
  公子偃成三年     一稱子㳺成六年
  公孫申成四年     一稱叔申成十年
  子國成五年      一稱公子發襄五年經
  公子班成十年     一稱子如
  子罕成十年      一稱公子喜成十四年經
  子駟成十年      一稱公子騑襄九年
  子耳襄八年      一稱公孫輒襄九年
  子蟜襄八年      一稱公孫蠆襄九年
  子展襄八年      一稱公孫舍之襄九年
  子西襄十年      一稱公孫夏襄十五年
  良霄襄十一年經    一稱伯有襄十五年
  石㚟襄十一年     一稱石孟襄二十二年
  公孫黒襄十五年    一稱子晳襄二十九年
  游昄襄二十二年    一稱子明
  宛射犬襄二十四年   一稱公孫
  子石襄二十七年    一稱印段
  子皮襄二十九年    一稱罕虎昭元年經
  馬師頡襄三十年    一稱羽頡
  駟帶襄三十年     一稱子上同昭十八年别有子上非駟帶
  

  豐卷襄三十年     一稱子張
  豐施昭七年      一稱子旗昭十六年
  馬師氏昭七年     一稱罕朔
  子游昭十六年     一稱駟偃昭十九年
  子瑕昭十九年     一稱駟乞
  駟歂定八年      一稱子然定九年
  子般哀二年      一稱駟𢎞哀七年經
  一人三稱
  世子華僖七年經    傳稱太子華
  一稱子華
  子産襄八年      一稱公孫僑襄二十二年
  一稱子美襄二十五年
  子孔襄八年      一稱公子嘉襄九年
  一稱司徒孔襄十九年
  子張襄十八年     一稱公孫黑肱襄二十二年
  一稱伯張
  公孫黑肱之子段襄二十二年一稱子石襄二十七年
  一稱伯石襄二十九年
  大叔襄二十二年    一稱子大叔襄二十四年
  一稱游吉襄二十八年
  然明襄二十四年    一稱鬷蔑昭二十八年按齊亦有鬷蔑
  見襄二十五年

  一稱鬷明
  公孫楚昭元年     一稱子南
  一稱游楚並同
  子寛昭四年      一稱渾罕
  一稱游速定六年 世族譜以子寛與游
  速渾罕為一人見昭十八年孔穎達疏

  國參昭三十二年經   一稱子思哀五年
  一稱桓子思哀七年
  一人四稱
  武姜隠元年武公夫人  一稱姜氏
  一稱夫人
  一稱姜並同
  公子忽隠三年即昭公  一稱太子忽桓六年
  一稱鄭忽
  一稱世子忽桓十五年經
  公孫揮襄二十四年   一稱子羽
  一稱行人子羽昭元年一稱行人揮
  罕達定十五年     一稱子姚哀二年
  一稱武子賸哀九年一稱子賸哀十三年
  一人五稱
  段隠元年經     傳稱共叔段
  一稱大叔
  一稱大叔段
  一稱共叔並同
  祭仲隠元年      一稱祭足隠三年
  一稱祭仲足桓五年一稱祭封人仲足桓十一年一稱仲桓十八年






  
  一人兩稱
  石碏隠三年      一稱石子隠四年
  宣公之子壽桓十六年  一稱夀子
  𡩋莊子閔二年     一稱甯速僖二十六年經
  叔武僖二十八年    一稱夷叔
  公子瑕僖二十八年   一稱子適僖三十年
  孫良夫宣七年經    傳稱孫桓子
  孫林父成七年     一稱孫文子成十四年
  黒背成十年經     傳稱子叔黒背
  孔成子成十四年    一稱孔烝鉏昭七年獻公之弟鱄成十四年  一稱子鮮襄十四年北宫括成十七年經   一稱北宫懿子襄十四年
  公孫剽襄元年經    傳稱子叔
  蘧伯玉襄十四年    一稱蘧瑗襄二十九年
  庾公差襄十四年    一稱子魚
  石買襄十七年經    一稱石共子襄十九年
  石悼子襄十九年    一稱石惡襄二十七年經
  𡩋悼子襄二十年    一稱𡩋喜襄二十五年
  孫襄襄二十六年    一稱伯國
  石惡之從子圃襄二十八年一稱石圃哀十七年公子荆襄二十九年   一稱公南楚昭二十年公叔發襄二十九年   一稱公叔文子定六年
  北宫佗襄三十年    一稱北宫文子襄三十一年
  北宫喜昭十年     一稱北宫貞子昭二十七年
  齊豹昭二十年     一稱齊子
  孔圉定四年      一稱孔文子哀十一年
  祝鮀定四年      一稱子魚
  彌子瑕定六年     一稱彭封彌子哀二十五年
  子南哀二年      一稱公子郢
  大叔疾之弟遺哀十一年 一稱大叔僖子哀十六年
  夏戊哀十一年     一稱夏丁氏哀二十五年
  孔悝哀十五年     一稱孔叔
  子羔哀十五年     一稱季羔哀十七年司徒瞞成哀十五年   一稱子還成哀十六年
  鄢武子哀十六年    一稱肸
  許公為哀十六年    一稱許為
  般師哀十七年     一稱公孫般師
  夏戊之子期哀二十五年 一稱司徒期
  公文懿子哀二十五年  一稱公文要
  一人三稱
  𡩋武子僖二十八年   一稱甯俞
  一稱甯子並同
  石稷成二年      一稱石子
  一稱石成子並同
  𡩋惠子成十四年    一稱𡩋子
  一稱𡩋殖襄元年經
  大叔儀襄十四年    一稱太叔文子襄二十五年
  一稱世叔儀襄二十九年經
  世子蒯聵定十四年經即莊公傳稱太子蒯聵
  一稱衛太子哀二年
  世叔齊哀十一年經   傳稱大叔疾
  一稱悼子
  孔姬哀十五年孔圉妻  一稱伯姬
  一稱孔伯姬並同
  褚師比哀十五年    一稱褚師聲子哀二十五年
  一稱褚師
  一人四稱
  孟縶昭七年      一稱縶昭二十年經
  傳稱公孟縶
  一稱公孟
  仲由定十二年     一稱季路哀十四年
  一稱子路
  一稱季子哀十五年
  子之哀十二年     一稱南氏哀二十五年
  一稱公孫彌牟
  一稱文子並同












  春秋識小録卷八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識小録卷九
  上元程廷祚撰
  左傳人名辨異下
  楚
  一人兩稱
  鬭廉桓九年      一稱鬬射師莊三十年歸一圗作鬬
  射誤

  屈重莊四年      一稱莫敖
  息媯莊十四年文王夫人 一稱文夫人莊二十八年令尹子元莊二十八年  一稱公子元莊三十年
  鬭班莊二十八年    一稱申公鬭班莊三十年鬭榖於菟莊三十年   一稱子文僖七年
  成得臣僖二十三年   一稱子玉
  叔伯僖二十三年    一稱薳吕臣僖二十八年申公叔侯僖二十六年  一稱申叔僖二十八年
  蒍賈僖二十七年    一稱伯嬴宣四年
  鬬勃僖二十八年    一稱子上
  榮黄僖二十八年    一稱榮季
  息公子朱文三年    一稱公子朱文九年
  仲歸文五年      一稱子家文十年
  成嘉文十二年     一稱子孔
  師叔文十六年     一稱潘尫宣十二年
  鬭般宣四年      一稱子揚
  子重宣十一年     一稱公子嬰齊成二年經
  子反宣十二年     一稱公子側成十六年經
  養由基宣十二年    一稱養叔襄十三年
  公子辰成九年     一稱子商成十年
  子囊成十五年     一稱公子貞襄五年經
  伯州犂成十五年    一稱大宰襄二十七年
  子辛成十六年     一稱公子壬夫襄元年經
  子庚襄十二年     一稱公子午襄十五年
  蒍子馮襄十五年    一稱薳子襄二十四年公子追舒襄十五年   一稱子南襄二十一年
  屈建襄二十二年    一稱子木襄二十五年鍼宜咎襄二十四年經自陳奔楚一稱箴尹宜咎昭四年
  伍舉襄二十六年    一稱椒舉
  王子牟襄二十六年   一稱申公子牟
  薳罷襄二十七年    一稱子蕩
  申無宇襄三十年    一稱芋尹無宇昭七年公子棄疾昭四年即平王 按楚有三棄疾一見襄二十二年一見昭六年其一即平王也
  一稱蔡公昭十三年
  成熊昭十二年經    傳稱成虎
  觀從昭十三年     一稱子玉
  申亥昭十三年     一稱芋尹申亥
  鬭辛昭十四年     一稱鄖公辛定四年
  陽白昭十七年     一稱子瑕昭十九年
  伍奢昭十九年     一稱連尹奢昭二十七年
  棠君尚昭二十年    一稱伍尚
  子西昭二十六年    一稱公子申哀六年
  郤宛昭二十七年    一稱子惡
  季芈畀我定四年昭王妹服云畀我季芈之字
  一稱季芈
  鄖公之弟懷定四年   一稱鬭懷定五年
  鬭辛之弟巢定四年   一稱鬭巢定五年
  子期定四年      一稱公子結哀六年
  公子啓哀六年     一稱子閭
  太子建之子勝哀十六年 一稱白公
  子期之子寛哀十六年  一稱公孫寛哀十九年
  武城尹哀十七年    一稱公孫朝
  一人三稱
  屈瑕桓十一年     一稱莫敖
  一稱莫敖屈瑕桓十二年
  宜申僖二十一年經   一稱鬭宜申僖二十六年
  一稱司馬子西
  鬭克僖二十五年    一稱子儀
  一稱申公子儀並同
  屈禦宼僖二十五年   一稱子邉
  一稱息公子邉並同
  文之無畏文十年    一稱子舟
  一稱申舟宣十四年
  潘黨宣十二年     一稱叔黨
  一稱潘尫之黨成十六年
  申叔展宣十二年    一稱叔展
  一稱申叔並同
  申叔豫襄二十一年   一稱叔豫
  一稱申叔襄二十二年
  公子黒肱襄二十七年  一稱子皙
  一稱宫廏尹子皙昭元年
  公子比昭元年     傳稱子干
  一稱訾敖昭十三年
  子革襄十九年     一稱然丹昭四年
  一稱鄭丹昭十一年
  太子建昭十九年    一稱楚建昭二十年
  一稱子木哀十六年
  沈尹戌昭十九年    一稱左司馬沈尹戌昭二十七年
  一稱左司馬戍昭三十一年
  囊瓦昭二十三    一稱子常
  一稱楚瓦同定四
  鍼尹固年定四 年鍼亦作一稱工尹箴哀十八
  一稱薳固
  王孫由于同定四    一稱寢尹年哀十八
  一稱吳由于
  子西之子寧同哀十六  一稱子國年哀十七
  一稱公孫寧年哀十八
  一人四稱
  大心僖二十八年    一稱孫伯
  一稱大孫伯僖三十三年一稱成大心文五年
  蒍艾獵宣十一年    一稱蒍敖宣十二年
  一稱孫叔敖
  一稱孫叔並同 宣十二年沈尹將中軍
  時將中軍者叔敖則沈尹盖叔敖也

  成然昭十三年     一稱蔓成然
  一稱子旗並同
  一稱鬭成然昭十四年
  一人五稱
  伯棼僖二十八年 棼一作賁見襄二十六年 一稱椒文九年經
  傳稱子越椒
  一稱子越文十六年一稱鬭椒宣二年
  公子圍襄二十六年即靈王 一稱王子圍
  一稱王子並同
  一稱令尹襄三十年一稱令尹圍襄三十一年
  葉公諸梁定五年    一稱葉公
  一稱子髙哀十六年一稱諸梁
  一稱沈諸梁哀十九年









  
  一人兩稱
  公孫枝僖九年     一稱子桑僖十三年
  白乙僖三十二年    一稱白乙丙僖三十三年
  一人三稱
  西乞僖三十二年    一稱西乞術僖三十三年
  一稱術文十二年經
  伯車成十三年     一稱鍼襄二十六年
  一稱后子昭元年
  一人四稱
  孟明僖三十二年    一稱孟子
  一稱百里孟明視僖三十三年一稱孟明視文二年



  
  一人兩稱
  轅濤塗僖四年經    一稱轅宣仲僖五年
  公孫寧文十七年    一稱孔寧宣九年
  夏徴舒宣十年經    一稱夏南成二年
  陳侯之弟黄襄二十年經 傳稱公子黄
  太子偃師襄二十五年  一稱悼太子偃師昭八年
  公子招昭元年     一稱司徒招昭八年孫吳昭八年即惠公   一稱悼太子之子吳昭十三年夏齧昭二十三年經   傳稱陳大夫齧
  一人三稱
  五父隠六年      一稱文公子佗桓五年
  一稱陳佗桓六年經



  
  一人兩稱
  聲子襄二十六年    一稱公孫歸生襄二十七年經世子有昭十一年經  傳稱隱大子
  公孫霍哀四年經   傳稱公孫旴
  一人三稱
  公子燮襄八年經   傳稱司馬燮
  一稱蔡司馬襄二十年








  
  一人兩稱
  公子欣時成十三年   一稱子臧
  公孫彊哀七年     一稱司城彊哀八年












  
  一人兩稱
  邾儀父隠元年經    傳稱邾子克
  茅成子哀七年     一稱茅夷鴻












  
  一人兩稱
  兹㔻公僖二十六年   一稱莒期定四年
  太子僕文十八年    一稱莒僕
  渠丘公成八年     一稱莒子朱成十四年犂比公之子去疾襄三十一年 一稱著丘公昭四年
  展輿襄三十一年    一稱莒展昭元年
  蒲餘侯昭十四年    一稱蒲餘侯兹夫
  一人三稱
  犂比公襄十六年    一稱宻州襄三十一年經
  傳稱買朱鉏





  
  一人兩稱
  狐庸成七年      一稱屈狐庸襄三十一年吳子乗襄十二年經   傳稱夀夢
  諸樊襄十四年     一稱吳子遏襄二十五年經 昭二十
  三年吳又有太子諸樊杜曰吳王僚之子孔穎
  達謂僚乃遏之弟子何容僚子乃取遏號為名
  恐傳寫之誤

  勾餘襄二十八年    一稱夷末昭十五年
  餘祭襄二十九年    一稱戴吳襄三十一年
  州于昭二十年     一稱僚昭二十七年經
  王子姑曹哀八年    一稱公子姑曹哀十七年
  一人三稱
  公子光昭十七年    一稱闔閭昭二十七年
  一稱吳光昭三十年
  棠君尚之弟員昭二十年 一稱伍員昭三十年
  一稱子胥哀十一年
  一人四稱
  伯州犂之孫嚭定四年  一稱大宰嚭哀元年
  一稱大宰子餘哀八年一稱大宰哀十一年
  一人五稱
  季札襄十四年     一稱札襄二十九年經
  傳稱公子札
  一稱延州來季子襄三十一年一稱季子






  
  一人兩稱
  裂繻隠二年經     一稱子帛













  
  一人兩稱
  虢公隠三年      一稱虢公忌父隠八年
  虢公林父桓五年    一稱虢仲桓八年
  虢叔莊二十年     一稱虢公











  
  一人兩稱
  州公桓五年經     傳稱淳于公












  春秋識小錄巻九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