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二十七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二十六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卷第二十七
宋 朱熹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明刊本
卷第二十八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二十七

 書時事出處

   與趙帥書子直

竊見使司行下委兩鄰附籍事官司嘗巳施行但此事𥘉

議只委鄕官勸諭人户自來附籍蓋不欲使吏與其間恐

有煩擾雖有不願請米者亦不之彊但欲請米者非巳附

籍不給即其人利害切巳附與不附皆須自任其責行之

旣乆人漸相信今忽有此指揮即自此之後生子得米之

人可以安坐不問而歸其責於鄰人鄰人不得米者顧乃

代之任責而又無罪賞以督其後又況一甲之内除懷孕

家外尚有四家今𨚫只取兩家爲隣(⿱艹石)在街市人家齊整

去處猶可責之两畔切鄰不容推託(⿱艹石)在鄉村人煙星散

去處即或前或後或左或右或踈或宻必是互相推託不

肯爲任此責其生子得米之人旣不干預却使無利害之

人任無罪賞之事而四家之中又無正定主名萬一無人

及時申附直至生子之後其家或欲殺棄即通同蓋庇不

復申舉或欲請米即須論訴鄰人以爲不申附之罪鄉官

旣難受理根䆒其𫝑必煩有司追證搔擾其害不細不知

及今尚可回否(⿱艹石)得且令鄕官依舊勸諭人户自行附籍

而委措置官者察附籍者之殿最取其尤怠慢者申縣改

差而稍加沮辱以警其餘亦足以革舊弊廣恩意如其不

然即須嚴立罪賞而使甲内四家同任其責如有懐孕五

月之家即四鄰先取本家申乞附籍文狀仍說願與不願

請米四鄰連名簽押狀内公共指定專委兩鄰某人某人

傳送取附籍郷官批回付本家収照候生子訖再取四鄰

保明繳連元批赴収支郷官請米其不願請米人亦湏四

隣具狀繳連元批保明不曽殺棄𨵿報注籍如此乃可𨵿

防推託遺滯詞訴搔擾之弊然既如此即事體規模頓異

前日而將来亦恐終不免於煩擾更乞詳酌其宜計其利

害之實而行之也大抵此事從𥘉商量非不知如此措置

決是不能周徧然所恃者既無煩擾之弊而𭄿諭恩意有

以感動之則賑給之惠雖不能周而隂受生活之賜者自

將不勝其衆耳若以此爲不廣而欲其速得周徧則決非

𭄿諭之所可及𫝑湏一切以文法禁令驅迫然後可成如

此非不美𮗚然恐官司徒有文移而無事實民間徒𬒳

擾而無恩惠非前日所爲思慮措畫之本意也不審髙明

以爲如何熹上覆

近日倉司所行全是文具委官散牓編排甲户置立粉

壁處處紛然而實無一文一粒及於生子之家愚意此

 可以爲戒而不可學也

   與趙帥書

適聞崇安宰丞同到精舎云𬒳使檄有所營造不知果然

否此是私家齋舎不當慁煩官司不唯在熹私義有所不

安加以蹤跡孤危動輙得謗今更坐役官司起造屋宇此

正是好題目彼等所日夜窺伺而不可得者侍𭅺見念之

悉豈當以此禍餉之乎春間在彼亦有朋友数人欲為營

葺已定要束矣尋聞去𡻕有人僞印圖牓列熹及劉平父

名銜𭄿縁題䟽有一後生親見印本因思如此乃是爲實

前謗遂報諸人罷其所謀況今乃煩官司豈得爲穏便乎

向甞𮐃喻盖巳有此意其時亦嘗具禀委之官司恐不穩

便但未嘗䆒其說耳官司爲之於義既不可於事亦不便

盖其一則必有搔擾其二則不能如法萬一爲之自此熹

更不敢入精舎矣聞之憂恐急作此附遞拜懇乞且行下

罷役若台意必欲不虚前諾徐别圖之亦未晚也

   與趙帥書與一本作荅

前書所禀懷有不能自巳者旣而思之言語過當深以自

咎然有以知髙明之必見容也賣鹽之事誠亦非便盖下

四州民間納産鹽錢州縣自合給塩償之今既例不給鹽

而帥司復行榷賣議者之言亦未爲不當但相承巳乆調

度所資有不𫉬巳者向時汪丈入閩正值沈漕罷去王與

道住賣之後亦深以此爲疑後不得巳竟復榷之想亦是

别無擘畫處也不知使司今欲作如何相度愚意此事今

且如此暗行貨賣姑爲不得巳之計則他日或有能弛之

者若遂相度奏請明降指揮則是福州民間増此一項無

名之賦自我而始況泉漳興化事體一同𫝑必援例公行

則其爲害又不但福州而巳此事更乞深思少遼緩之不

須催促漕司相度或只作手劄宻奏上意未必不以爲然

更以書曰廟堂諸公亦當曉然見此利害也不審台意以

爲如何祠請未遂不知再入文字否似聞論塩事者頗及

浚湖之役不知是否前日林子方因治建昌士人無禮教

官事幾爲要路所擠今日風俗大抵不甚賭是令人憤懑

伏想髙壞於此必有處也

   與林擇之書

彼中旱𫝑如何得雨莫巳沾足否槁苗尚可救否此中燥

濕不均山間有頻得雨處有極枯槁處度其𫝑短長相𥙷

亦足以相救所患者人心喜亂不待飢餓而巳生狂妄之

意又患些小米糓爲他處般販則亦無以爲⿰糹⿱𢆶匹 -- 繼而實有飢

餓之憂以速變亂耳巳累書白帥冝亟糴廣米及台州米

近聞永嘉亦有米可来此皆不可不早爲之計如福州闕米則此間

米不可仰近𮗚其所處置却只是禁上流欄米及遣人来収糴

此二䇿者不過取之吾之境内譬如一家之中二子皆飢

乃奪甲以哺乙耳亦巳極論其非是不知以爲然否幸以

累年以来見聞之驗告之此非細事也唯壬午癸未陳應

之守建時禁港甚嚴而汪丈任福州一無所問此最爲得

其後趙清卿任元受在福州則陳邦彦在建與之爭王瞻

叔在福州則任希純在建與之爭二公雖悍然卒不能奪

建人之守然後無事今上流諸州其小者不敢抗大府之

命其大者又未必有意於民而亦不知其利害之若此也

帥府又快於吾令之得行吾民之可以無飢而未及慮夫

建劒之俗一有紛紜則將爲吾之憂有大於此者而不及

救也只如建寜向来屢飢亦不免用諸縣自給之說不得

般米下船然後村落𫉬濟城中又泝流發米以助諸縣然

亦不聞城中之飢今任事者曽不察此諸縣以舊事告皆

不之信此必不能有說以吿帥司全在帥司自爲一路之

計筭其長者而為之耳聞延平積粟皆已匱竭此可深憂

宜檄諸州照例禁港不得般販村米無致將来闕食生事大凡盗賊皆起

於深山逺官府處不可不慮也此於帥府事體蓋所當然而一靣多方招

邀運致外道米斛入界乃爲上䇿廣中雖云不熟然亦當

勝本路如温台則粒米狼戾今正及時可招可糴不可失

也如本路糴米則非計之得又非其時枉費多錢反得少

米不(⿱艹石)且看將来如他處米來多即不須糴(⿱艹石)不得巳亦

且俟十月以後間晚禾成熟後方可糴此理的然前日書

中亦說不盡更煩子細爲陳之不可有一字之遺也

   與林擇之書

近因便兵附狀想逹秋凉遠惟德履隹勝不知到城中居

甚處必巳不復入學矣前書所論曽言之否聞汀宼甚熾

想幕府無暇及他事矣近例帥須親到地頭督𢧐此甚非

䇿然既有此指揮恐不得不一出但未可遽深入且到延

平徐議進退可也此賊巳敗官兵殺將吏決不可招只有

盡力撲討然其所以致此必是官司前後非理侵擾有以

致之却須詢䆒其由將元來官吏奏劾重作施行以謝其

人仍計盗起縣分合起發支遣錢物並令一切𠋣閣以慰

人心不令别致響應即支遣不可闕者令漕司撥錢應副

此兩項是第一義(⿱艹石)能行之即一靣多出印牓簡約其詞

令人於地頭散帖曉諭其次即須非時接見賔客僚吏務

通下情以資計䇿此事平日巳是欠闕尤不可循舊失也其次須有將有兵

乃可責効(⿱艹石)只用見今兵官統見今兵卒此則决然敗事

無疑聞辛㓜安只是得所募敢死之力見馮湛說亦招得

賊中徒黨作郷導方能入山破賊巢穴本路左翼軍向來

便是此等人所以陳敏用之有功仐己無復舊人只與諸

州禁軍土軍無異却恐歸正官及牢城中有可募者但得

有心膽事藝者勿問其所從來可也向見帥喚得商榮者

在彼後來㸔得如何沙世堅者本亦只是此流欽夫㧞之

徒𨽻之中使捕小賊輙有功至李接之亂遂𭣣其用耳起

發諸州禁軍決是無用然仐卒未有人其𫝑不可以不起

但亦止可遥爲聲𫝑切不可使入山與賊交鋒適所以長

賊威而沮官軍之勢亦防賊人乗虚衝突旁近州郡或本

處有嘯亂應賊之人須稍分留令足彈壓必不得巳寧可

申朝廷撥廣東摧鋒軍與左翼相掎角亦是一事但正當

此荒歉供億之費不貲不知何以爲計耳聞沙縣宰頗有

才南劒推官趙師淵劒浦令丞皆曉事此是將來帥到南

劒可備使令之人亦不可不知也此皆老生常談恐或可

椑思慮之所不及相見煩爲言之前日通放米船之說

此火色尤不宜力主偏見以揺人心更可細說得作訪聞

行下建劒云恐上流州郡闕米本司日前行下通放米船

約束更不施行仍委本州逐縣隨宜相度措置儲蓄以備

賑恤如此即事體正當物情便安矣今日向前進討勝負

之外更有衝突響應二事甚可慮西南慮衝突東北慮響應此間諸公

只宋倉尚可告語然非捕盗職事不知新憲如何(⿱艹石)亦未

有長䇿即一路之命全在趙帥一身獨自擔當不是小事

昨夕聞此令人展轉不𥧌偶有歐陽慶嗣便託渠先發此

書此間事不暇及渠到必自相見也

   與趙帥書

熹竊聞䆒心荒政以爲來歳之備者甚至甚善甚善但上

流糴米之數似亦太多蓋雖未即津發然收之官民間便

闕此數又且處處置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収糴冬間米價便須増長來春糴

貴亡疑今業巳施行不敢便乞住罷(⿱艹石)但得少損其數亦

不為無𥙷也又聞浙米來者頗多市價頓減邦人甚喜而

識逺者慮其將不復來此一道安危之大機也謂宜多方

招致稍増市價官爲收糴以勸來者比之溪船海道官自

搬運縻費損失所争決不至多此等事一是要早啇量二

是要審計度三是㫁置果決不可因循去冬見議開湖事

熹謂須先計所廢田(⿱艹石)干所漑田(⿱艹石)干所用工料(⿱艹石)干灼

見利多害少然後爲之後來但見匆匆興役至仐議者猶

以費多利少爲疑浮說萬端雖不足聽然恐亦𥘉計之未

審也大抵集衆思者易為力專巳智者難為功此等事但

呼官吏之可與謀者條畫而筭計之其贏縮利害可以一

日而決不必閉閤深念徒弊精神而又未必盡乎利病之

實也庸闇踈闊智不謀身而過計多言喜與人事深自覺

其可厭而未能遽巳不審髙明以爲如何狂妄之罪亦惟

并寛之也官自運米弊病百端頃時㑹稽有一斛而𧇾兩

斗者不免奏劾坐押使臣而王仲衡力庇之反欲捃拾發

舉官吏乃剡縣葉簿即黄丞之表弟問之可知也或謂當

募出等啇賈使之抱認津致雖或優其傭費亦未敵官運

折欠之多也此事前日陳敎授歸嘗囑以禀聞似亦可采

用也陳雖後生然甚暁事聞侍郎遇之頗厚凡百更垂下

問當有所助然詢謀貴廣亦不專在一人嘗記先儒解孟

子訑訑二字以爲自足其智不嗜善言之貌此言甚有味

也今時士大夫非無愛人憂國之心但雖賢者不免有此

氣象所以雖其所知所與可以盡言而無間者亦未必得

竭懷抱而况於踈逺卑賤之人乎此可爲長太息也諸公

奏議大體甚正其間一二篇如蔡承禧輩議論無甚可採

不足列於諸老之間而獨㫁數篇恐或飲藥以増病也温

公兩篇當爲章惇而發雖其救時之切不暇遠謀然亦終

不可以爲後世法也使紹聖崇寧之間羣小得此蹤蹟豈

不爲竒貨哉又聞明道王霸劄子中間雖遭擯黜今雖巳

復𭣣然恐其他更有似此(⿱艹石)迂而實切(⿱艹石)小而甚大者須

别作一眼目看不可輕有遺棄恐後世有明眼人冷地看

著有所遺恨竊𥬇於仐日也伯恭文鑒所載奏䟽甚詳頃

但見其目録亦不暇細考然恐其去取之間亦須有說鄙

意以爲凡其所載似不可遺其所不載乃當増益此亦條

例中之一事也此事之說甚長恨去歳困於人事不得子

細請教耳

   與趙帥書

熹衰病之餘災患踵至殊不自堪伏𮐃問恤良以爲感又

𮐃軫其乏絶割清俸以周之仰認眷存尤切愧荷但窮巷

書生𬞞食菜𦎟自其常分不知後生輩以爲創見便爾傳

說致誤台慈以爲深憂亟加救接至於如此在熹之義豈

當復有辤避實以近日偶復粗可支吾未敢虚辱厚意謹

巳復授來使且以歸納萬一他日窘急有甚於今當别禀

請以卒承嘉惠也人參附子則巳敬拜賜矣但少有鄙懐

冐凂台聽不審高明以近日所處劉家典庫事爲如何(⿱艹石)

熹鄙見則竊以爲甚不𩔖門下平日之舉措也鄕里自此

旬月以来閭巷聚談有識竊歎下至三尺童子亦皆憤然

有不平之氣熹恐門下於此偶末之思也行迷雖逺尚及

改圖以全素節以息流議不審門下亦有意乎如其不然

則天下之士將有以夷虜之道疑於門下而不入其郷者

矣此熹之所大恐蓋不特爲劉氏遊說也乆辱知遇不敢

不盡所懷雖𬒳譴絶所不敢辭伏惟有以察之而巳他喻

數條未暇報禀歳晚更乞順時之宜進德自重區區不勝

祈望之切并㡬台照

   答梁丞相書

熹伏讀賜教盛德不居退託愚懦仰惟明公之心正大光

明表裏洞徹無一豪有我自私之意而熹以妄庸受知之

乆又勤下問至於如此亦豈能恝然自閉一無所進以效

其尺寸之愚哉但以正此退藏不當出位是以於政體之

是非人材之邪正一豪不敢有所陳說而獨請以王通所

謂願君侯正身以綂天下者敬爲明公誦之其言雖近其

指則遠伏惟明公於此試留意焉廣引人材勤攻巳闕使

凡政事之出於我者無一疪之可指則上以正君下以正

人將無所求而不得如其不然則事之小不正者積之之

多亦足以害吾之大正使吾至大至剛之氣日有所屈於

中而德望威名日有所損於外是則且將見正於人之不

暇尚何望其能有正君定國之功哉今天心未豫而民力

巳殫國威未振而虜情叵測惟明公於此深念而亟圖之

則熹也受賜多矣狂言犯分亦惟高明有以寛之

   與陳福公書

北方消息傳聞不眞春間有上封事者前言虜爲西夏所

逼故遷國以避之其後乃慮其設詐以謀我此巳是揣摸

無一定之計最後又只泛言乞詔樞廷嚴爲邊備而巳乃

大中上意改秩除官其後乃聞廬帥王希吕奏虜爲契丹

遺種大石林牙所襲失亡甚夥老酋遁走不知所在三日

而後得之朝廷頗信其言然去冬有親戚自淮上歸巳傳

此言却云渤海所襲尋亦不聞的耗然則此報又未知其

信否也(⿱艹石)鄙意則以爲此虜盛極而衰舉措顚錯就如所

聞未必得實其𫝑不足深慮彼其脩城浚汴持爲虚聲以

懼我耳然朝廷巳爲之調發海舟一畨騷動此正高熲王

朴之遺䇿而我巳落在計中至於天文變於上坤軲動於

下正是君臣上下動色相戒飭躬正事以圖消弭之時顧

乃視之恬然略無驚懼之意上之則九重不聞有側席求

言之詔下之則諸府不聞有引愆避位之章舉朝媕阿相

狥爲日巳乆士大夫稍有氣節敢議論者盡在逺外寂然

不聞有一人能爲明主忠言以指姦佞禆闕失固邦本逹

民情者聞其語及天變則盡以歸之虜酋使應天道此巳

爲諂䛕不忠之大至於地震東南數路無一不然又將使

誰當之而不以爲慮耶熹以爲今日之事所當憂者莫大

於此而境外之事不與焉明公果有乃心王室之意但當

以此曲折極言於上勸以愽詢芻蕘深求巳闕之意則明

公雖不盡言天下之事而天下之言因我而逹此功固巳

大矣又何必刺探隱謀宻陳祕計然後爲論事哉𮗚富韓

公退居西都時巳嘗坐汝州青苗削奪之譴司馬公吕申

公又皆新法異論得罪有嫌之人然因事抗章盡言無隱

不少異於立朝之時彼豈不知迹方孤危重咈主意復忤

貴權之爲患誠以愛君憂國之誠切於中而不暇顧也又

况明公乞身巳乆於今日諸人本無睚眦之怨固無諸公

之嫌而上心不忘便蕃寵錫又非(⿱艹石)諸公之嘗在淪落擯

棄之域也亦何惜而不爲明主一言以安宗社於阽危之

際救生靈於水火之中乎近年以來將相大臣始終全德

無可指議如明公者指不可以再屈誠能及此更爲此舉

則功烈𬒳於當年聲稱垂於後世者又不止於前日矣不

然不過今日苟全上下之交而後之忠臣義士考觀歳月

計慮安危必將有大不滿於明公者夫以裴令之賢猶不

免於晚節浮沉之譏可不念哉可不戒哉仰恃知照不覺

縷縷伏惟高明有以亮之

   與陳丞相書

竊聞侍祠之詔至于再三此盖聖主思見故老有所咨詢

非獨循常俻禮之所爲而得林擇之書側聞丞相亦有行

意伏惟乆去闕庭不勝忠戀且以向來嘗欲有言因循未

果乃復有此㡬㑹誠不可失計程今或巳在道矣虜中事

不足言今日之憂正在精銳銷耎慣習燕安廟堂無經逺

之謀近列無盡規之義阿䛕朋黨賢知伏藏軍政弄於刑

邦憲屈於豪吏民窮兵怨乆不自聊季孫之憂恐不在

於顓㬰也不審尊意以爲如何井伯書云廉夫有學易之

意甚善然此書難讀今之說者多是不得聖人本來作經

立言之意而縁文生義硬說道理故雖說得行而揆以人

情終無意味頃来盖嘗極意研索亦僅得其一二而所未

曉者尚多竊意莫若且讀詩書論孟之屬言近指逺而切

於學者日用功夫也抑嘗聞之元城劉忠定公有言子弟

寜可終𡻕不讀書而不可一日近小人此言極有味大抵

諸𭅺爲學正當以得師爲急擇友爲難耳

   與陳福公别𥿄

熹冐昧有所干扣極犯不韙近得泉州黄寺丞書云陳休

齋病中嘗爲渠言曽令熹致懇丞相爲其女求嫁資令其

見語復以禀聞熹實不記曽有此說𥘉不敢爲言既而思

之此老之意止是欲令熹與黄寺丞共致此懇而無其端

故設此言以發之意丞相聞其屬纊深悲之言必當惻然

憐之也故敢因黃回便先附此劄其詳黃必具禀熹更不

敢覼縷然巳不勝其恐懼矣

   與史太保書

熹𥨸聞頃者几杖造朝禮際隆洽盖自祖宗盛時所以襃

崇故老報答元勲未有若斯之盛者也自是以来人無愚

智莫不咨嗟歎息以爲聖主尊師重道之意若此其厚而

以明公平日自任之重卜之知其所以報此殊遇者必當

有以度越前人決不肯爲張禹孔光以及近世之以明良

慶㑹自居者之遺臭於無窮也今者變異重仍虜情叵測

當宁側席有識寒心熹愚𥨸謂元老大臣同國休戚告猷

之㑹誠未有急於斯時者明公不能及此發口一言則永

無報效之期終懷寵利之愧矣故願深察愚言亟召門下

直諒多聞之士曲加訪問俾盡其說兼緫條䟽悉以上聞

於以報塞恩遇慰答羣情追配前脩一洗疑論計無便於

此者不審明公亦有意乎至於狂瞽妄發罪當誅斥則惟

明公有以寛之

   答史太保别𥿄

熹昨者狂妄輒以瞽言仰瀆崇聴自循分守當得譴斥之

罪不謂髙明愽大無所不容誨答諄諄罄竭底藴三復自

幸不惟私以免於罪戾爲喜而又得側聞前此告猷之益

天下巳有隂受其賜者尤竊増氣尚恨未得躬扣昌言之

目以發𮐃昧耳今者邉事益急變異荐臻人無智愚共以

爲懼然熹淺陋𥨸以爲境外之傳未足憂而譴告之深爲

可畏也今朝廷於其不足慮者旣巳過爲之防而於其深

可畏者反未有處熹甚惑焉夫以災異而求直言歴世相

傳具有故實明公身爲天下大老誠有憂國之心亦不當

俯及細務願以此意爲上一言使幽隱之情得以上通則

天下之言皆明公之言而明目逹聦感召和氣皆明公之

功矣感激容貸之恩懷不能巳敢復言之俯伏俟罪

   答詹帥書

熹自頃拜狀之後渉秋以来百病交攻幸以餘庇未至委

頓以故所委文字乆未能冩及来使到伏奉賜書乃始下

筆欲俟其還自三山而授之而屢冩輒不入意比其還也

猶三四易𥿄収拾𥙷綴又五六日然後畢要是本不能書

而又嘗略識古人書法不敢信手胡冩以孤見屬之意勉

彊爲之終是不能成字今既無収殺只得封納可用與否

更在髙明財之也𥙷貼處不入行道湏得善工識字體者

儧那取正其墨水𡫏漬不見元筆路處并令照應修減乃

佳碑額元只欲題貼職今詳階官封爵皆髙於職名今并

書之然亦只用幅𥿄碑石必可容也但本文一二處未穩

别𥿄具呈望更詳酌恐可略脩定庶可傳乆逺耳侍郎丈

入陪近班日有論思之益善𩔖方以爲喜今乃以區區一

方鹽筴之故輕去朝廷識者不能不以爲恨謙仲詩雖佳

然急於枝葉而緩其根本亦未得爲至論也州縣賣鹽不

能無弊閩中今亦尚有病此之處然頃来推行鈔法又奪

州縣之入以歸朝廷縁此州縣束手雖軍兵衣糧亦有支

不行處幾致生事今者廣西所行既經仁者之慮必無此

患然鹽利盡歸商賈而州縣只得凈利錢巳是不及向来

官賣之數又失夾帶耗剰之利將来必是不免須有費力

去處此恐今日亦不得不爲之過慮也昨来㑹稽見一書

記李誠之廣西數事而鹽法爲之首大抵古人立法非是

苟爲寛弛以劉晏造船之𩔖正自有深意耳今謾録呈幸

一過目又如半年不能千籮而五日乃十倍之此得無近

於蔡尹之役法否王正之頃嘗一見雖不甚欵然意其老

成更練所慮必深恐尚可咨訪以盡利病之實此固髙明

所不憚也辱知之厚不敢黙黙僣易及此愧悚亡巳欽夫

舊政固有頼於脩明然在明牧必自有以深慰四方之望

者頃在浙東見州郡催科奉行版曹文書不依省限既先

期取了民固巳不堪命矣今見小報新坡有請州郡上供

錢上下半年比校此其𫝑愈急刻矣當路之人略無忠言

竒䇿以開廣德意而所以㭬䘮邦本者日甚一日爲之奈

何學術之章固知有謂然所以反身之實亦實有愧於其

言者但知皇恐自修而巳此其爲賜亦不可謂不厚也病

中整頓得中庸孟子頗勝於前恨地逺不得擕以請敎閑

中又無人抄冩拜呈深以爲恨耳益逺聲光伏幾爲斯道

斯民千萬自重區區至禱

   答詹帥書

熹向𮐃下喻欲見諸經鄙說𥘉意淺陋不足薦聞但謂庶

幾因此可以求敎故即冩呈不敢自匿然亦自知其間必

有乖繆以失聖賢本指誤學者眼目處故嘗布懇乞勿示

人區區此意非但爲一時謙遜之美而巳也不謂誠意不

積不能動人今辱垂喻乃聞巳遂刋刻聞之惘然⿰糹⿱𢆶匹 -- 繼以驚

懼向若預知遣人抄録之意巳出於此則其不敢承命固

已乆矣見事之晚雖悔莫追竊惟此事利害如前所陳所

繫巳不細矣又況賤迹方以虚聲横遭口語玷黜之禍上

及前賢爲熹之計政使深自晦匿尚恐未能免禍今侍郎

丈乃以見愛之深衞道之切不暇以消息盈虚之理推之

至爲刻畫其書流布逺近若將以是與之較彊弱争勝負

者熹恐其未能有𥙷於世教而適以重不敏之罪且於門

下亦或未免分朋樹黨之譏盖未論東京禁錮白馬清流

之禍而近世程伯禹洪慶善之事亦可鑒矣豈可遽謂今

之君子不能爲前日之一德大臣耶況所說經固有嫌於

恃事而不能避忌者如中庸九經之𩔖指爲訕上而加以刑誅亦

何不可乎去𡻕建昌學官偶爲刻舊作感興詩遂爲諸生

注釋以爲謗讟而納之臺諌此教官者幾與林子方俱𬒳

論列此尤近事之明鏡雖若無足畏避然亦何苦而直觸

此姦慝之鋒耶欲布愚懇便乞寢罷其事又恐巳興工役

用過官錢不可自巳熹今有公狀申使府欲望書押入案

収索焚毁其巳用過工費仍乞示下實數熹雖貧破産還

納所不辤也如其不然此輩決不但巳一身目前利害𥘉

不足道正恐以是反爲此道無窮之害耳切乞更入思慮

不憚速改千萬幸甚德慶刋本重𮐃序引之賜尤以悚仄

此書比今本所爭不多但𦂳切處多不滿人意耳序中所

用善學聖賢之語極有意味但今日紛紛本非爲程氏發

但承望風㫖視其人之所在而攻之耳(⿱艹石)此人尚談清虚

則并攻老子幸修齋戒則兼詆釋迦曽讀三經字說則攻

王氏曽讀𫞐書衡論則斥三蘇怒室色市彼亦何嘗有定

論而可與之較是非曲直哉但不察此而欲力與之争則

必反以激成其𫝑而益堅其說或遂眞爲道學之害亦不

爲難此尤不可不慮耳當時與王信伯辨者𢙢亦尚是近

道理人故得以此言屈之若在今日彼豈有憚於此耶𮐃

喻欽夫說㸃處鄙意所疑近巳於中庸或問鳶魚章内

說破盖明道先生乃借孟子勿忘勿助之語發明巳意說

不到處後人𨚫作實語看了故不能不失其意耳經題之

說尤見精宻不肯容易放過大抵此理何所不在今人𥘉

不理㑹只見事體小可便謂無害而以必整理者爲過當

非獨此事爲然也頃嘗見楊子直說晁景迂嘗言先儒經

觧之題例不敢以巳之姓名加之經上如春秋左氏傳尚

書孔氏傳周禮鄭氏注皆經題在上姓氏在下此爲得體

鄙意舊亦甞謂如此故每題程先生易傳必曰周易程氏

傳後来以告伯恭伯恭亦深以爲然爲換却婺學易傳籖

子以此論之則今者所喻猶若有所未盡也如何如何近

傳得一文字詆塩䇿尤力不知巳見之否此事雖累䝉誨

諭然每詢之徃来無一人以爲便而仕於廣右者無一人

不以州縣窘乏爲言近又細詢只桂州諸邑之鈔巳是不

免等第科賣凡此皆與尊喻不同不知果如何區區過計

之憂尚欲髙明更加詢䆒筭其利於民之多者而從之也

其范守文字謹以元本封呈幸一過目或有所取則彼攻

吾短者乃所以成吾之長固仁人之所不忍棄也僣易及

此悚恐之深尚幸垂察

   答詹帥書

伏𮐃開喻印書利病敬悉雅意然愚意本爲所著未成次

第毎經繙閱必有脩改是於中心實未有自得䖏不可流

傳以誤後學加以此道年来方爲羣小反目𥨸味聖賢垂

戒欲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之指只合杜門却掃隂與

同志深究力行以俟道之將行不當如此用官錢刻私書

故觸其所不欲聞者使其有所指以爲病而其禍且上流

於此學使天下鉗口結舌莫敢信郷是則欲道之行而反

以抳之此稷下甘陵所以基坑焚黨錮之禍也然今𥨸味

白誨必以利害休戚置之度外爲說則亦無可言者但兩

年以来節次改定又巳不少其間極有大義所繫不可不

改者亦有一兩文字若無利害而不改終覺有病者今不

免就所示印本改定納呈欲乞暇日一賜省覧即見前日

之繆本非可傳之書削而焚之上也鐫而藏之次也必不

得已則改而正之其字多於舊處分作兩行注字亦可此

則最爲下䇿雖未必便能不誤學者亦且粗滿區區今日

之心然後患之来可以立竢熹非自愛而憂之實懼其不

知妄作未能有𥙷於斯道斯民而反爲之禍也伏惟執事

試深思之若能㫁然用熹所陳之上䇿即案前此兩次公

狀舉而焚之如反手耳或恐前狀未𮐃書判付曹今再納

一本切望深察也欽夫文集乆刻未成俗人嗜利難與語

然亦一面督之得即納去次孟子說渠巳不幸無復増脩

刻亦無害恐未能使其無遺憾於九原耳伯恭大事記甚

精宻古今盖未有此書若能續而成之豈非羙事但讀書

本自不多加以衰老昬憊豈復能辦此事世間英俊如林

要必有能爲之者但恐其所謂經世之意者未離乎功利

術數之間則非筆削之本意耳浙中近年恠論百出駭人

聞聴壞人心術彊者唱弱者和淫衍四出而頗亦自附於

伯恭侍𭅺丈在逺未必聞之他日還朝當爲深歎息也楊

子直近爲趙帥招致入蜀不知巳發臨川未尚未得書也

此間官鹽利病參半而臨汀受弊爲尤甚趙帥欲更之而

諸司議多不恊至有違言子直亦遭指目興事之難盖如

此録示鹽筴條奏及别紙誨諭詳悉尤見所以因時救弊

加惠一方之本但不知州縣果無闕乏否賣鈔果無科擾

否將来不至復爲招糴折苗之計否近見一相識来此云

在廣東事但憲聞其論此事甚悉云家廣右數十年平日

亦嘗深持鈔鹽之論今得家問乃知其有不易行者此必

郷閭之公論聞渠巳移廣西漕必相見面議也此人亦甚

有志節必不苟爲同異幸更與詳細反復殊勝逺方傳聞

其人未必皆賢而言未必皆可信也熹於此事本無所預

出位而言非(⿱艹石)印書之利病猶有𨵿於巳也但樂慕道徳

之深得之傳聞之衆其言亦或出於平生所謂忠信不妄

者之口是以不能不深疑耳今既𫎇喻懇切至到雖亦未

有以見其灼然無可疑者且以長者之言必當可信而不

敢不信耳然亦願深計逺慮屢省其成有所未便随事變

通使不失吾前日變法之本意而巳其迹固不必深狥而

長守也不審台意以爲如何只如諸州俸給後来増添之

數舊来鹽息不入省計故可供此今既罷去雖得朝廷及

漕司撥錢恐亦只可助公家支俸錢而供給之屬無所取

(⿱艹石)不徑行裁損明乞指揮過取一錢論如入巳贓法則

只此一項終爲乆逺之害又不知他事如何恐亦合討論

䆒索預爲之防也閩中八郡上四州不産鹽故舊以客鈔

官般並行下四州産鹽故舊来只令百姓隨二稅納産鹽

錢而受鹽於官以食近𡻕上州客鈔廢而下州官不給鹽

其官般者利病參半如前所云其納錢而不受鹽者或自

買私鹽而食之人亦不以爲病也不知今廣西瀕海諸州

産鹽地分私鹽一斤爲錢幾何鈔鹽一斤爲錢幾何(⿱艹石)

價甚低官價甚髙則宜實有不便如范君所言者恐亦不

宜不加思也向見浙東七郡四郡瀕海而例食客鹽縣道

急於辦課力於捜捕細民冐法䧟刑不勝其衆嘗欲爲討

論申請參用福建下四州法而未果至今恨之此亦恐可

以𥙷今法之不及也中庸大學舊本巳領二書所改尤

幸於未刻不敢復以新本拜呈幸且罷議他日却附去請

教也中庸序中推本堯舜傳授来歷添入一段甚詳大學

格物章中改定用功程度甚明刪去辨論冗說極多舊本

眞是見得未眞若論語孟子二書皆𮐃明眼似此㸔破則

鄙拙幸無今日之憂乆矣髙教授能留意學校甚善渠嘗

從陸子静學有意爲巳必能開道其人也近日諸處教官

亦有肯留意教導者然其所習不過科舉之業伎倆愈精

心術愈壞盖不如不教猶足以全其純愚之爲愈也太極

西銘二解近亦嘗有所更定今同附呈欲乞并賜詳酌而

去留之幸甚白鹿堂掲示以時世軰行言之不當在髙君

之前亦乞改正仍以髙氏修學門庭爲目幸甚教官䟦語

所謂欣然無吝色以下数語似熹自以此書巳就而喜於

流行者尤爲非便區區此時若知幕府巳有流傳之意即

不敢承命納呈矣今若毁棄此序固無所施如其不然即

乞易去此言及下文數句幸甚幸甚

   與詹帥書

熹前日拜書并巳校過文字臨欲發遣而略加㸃檢則諸

生分校互有踈密不免親爲㸔過其間又有合脩改䖏甚

多不免再留来使𦔳其口食令更俟三五日昨日始得了

畢但論語所改巳多不知尚堪脩否恐不免重刋即不若

依舊本作夾注於體尤宜向見子直道晁景迂之說云先

儒觧經只作此體是亦尊經之意若不再刋不必議也若

但脩改亦乞專委通曉詳細之人親自監臨儧那字數减

䖏空闕不妨多䖏不免分作兩行如夾注狀不可便以此

本直付匠者恐其憚於工力掲去紙帖致有合改處不曽

改得乆逺爲害也然又細思此亦且是今日所見以爲粗

免踈脫更過數日再看決湏更有改易(⿱艹石)隨時修版印版

有不勝修者且亦無時而巳將来又豈復常有留意於此

者則是此書之行爲學者之利殊少而爲害多使熹介然

常有不滿之意其害又不止於論列行遣而巳也懷不能

巳再此具禀伏乞台照

   與張定叟書

契勘汀州在閩郡最爲窮僻從来監司巡歷多不曽到州

縣官吏無所忌憚科敷刻剥民不聊生以致逃移抛荒田

土其良田則爲富家侵耕冐占其瘠土則官司攤配親鄰

是致稅役不均小民愈見狼狽逃亡日衆盗賊日多毎三

四年一次發作殺傷性命破費財物不可勝計雖爲王土

實未嘗得少霑惠澤殆與化外覊縻州軍無異甚可痛也

近因戸部王郎中申請乞行經界得㫖施行千里細民鼓

舞相慶其巳逃亡在漳潮梅州界内者亦皆相率而歸投

狀復業然此一事豪家大姓不以爲便縣吏鄉司不以爲

便官貟之無見識樂苟簡者不以爲便往往皆能造爲浮

語扇惑上下獨有貧民下戸欲行此事有同飢渇而其𡨚

苦之情無路上通是致前任監司妄有申述沮格成命使

昔之鼓舞者今變而爲咨嗟昔之投狀歸業者今復相與

狼狽而去有識之士深痛惜之而在位者未之知也所幸

元降指揮猶有秋成取㫖之文今旣及期而汀州𡻕實大

稔且其守臣學道愛人有風力可以𠋣辦失今不爲竊恐

向後難得似此㡬會欲望檢舉元降指揮詳陳前項利害

申述取㫖只委本路監司及本州守倅趂此農隙疾速推

行庶㡬永爲一方乆逺之利

   與王漕書齊賢

熹伏辱賜敎并審即日秋陽尚驕䑓府清暇台候萬福不

勝感感熹前日伏𮐃垂問率爾具報旣而思之其所論者

乃經理州縣財賦源流之術(⿱艹石)以今日救荒恤民之事言

之則未爲要切之務也慮之不精發之不當方以自愧亦

意高明見其迂闊不過付之一𥬇而巳以故因循未暇以

書自觧不謂乃𮐃專人再枉謙誨俾盡其說此事旣非今

日之急而其條目猥多亦有非熹之所能盡知者然其大

要不過欲得使司於見行鹽法之中擇其不可行之甚處

如政和尤溪汀州諸邑之𩔗小變其法而損其𡻕入之数使官享其利

而民不以爲病州縣可以立脚而漕司不失𡻕輸之實而

今一等破敗縣道𥨸料不過虚有欠数實無可得之錢然此事乃在使司審熟討

論百全而後可發非一旦猝然之所可言也(⿱艹石)夫今日救

荒恤民之急則不過視部内𬒳災之郡使之實撿放福建惟下

四州水旱時有撿放(⿱艹石)上四州則民間全不知有此條法恩意但知田無所収則殺人放火耳今示之以此亦所以

息其作亂之心捐󠄂逋租近日州縣無他事可以擾民唯有催理舊稅不問巳納未納一切禁繋决撻責令重

納此爲大害寛今年夏秋二稅省限各展一月具以條目言之

於朝而其可直行者一靣行下然後謹察州縣奉行之勤

惰得失而誅賞之使愁嘆亡聊之民猶復有所顧藉而不

忍肆其猖狂悖亂之心以全其首領保其家族靖其鄉閭

此則今日救荒恤民之急務也此外則視荒損尤甚之郷

使之禾米得入而不得出有餘之處則許其通融糴販稍

𭄿富民平價出糶勸民廣種大小喬麥蔔芋𬞞菜之屬以

相接續其貧甚者使更互相保而别召稅戸保之借以官

本収成之後秪納元錢亦一助也此等爲災傷甚處乃行

之想亦不至甚多也又此事雖屬常平司然或彼司無錢

而漕司有錢則借而爲之亦不爲侵官也鄙見如此未知

當否姑以仰塞下問之勤伏望裁擇其可幸甚幸甚山間

之旱日甚一日祈禱經月略不見効連日隨衆登山祈神

周視一村太半焦赤居此四十餘年未嘗有今日之旱令

人憂懼殆無措身之所柰何柰何使還具禀臂病猶未能

多作字伏乞台察

   與周丞相書

熹狂妄闊踈無用於世一昨丞相知其如此特加除用使

得仰奉列聖眞游香火於受命之邦慨之餘方𥨸自幸

而未及半𡻕遽𬒳誤恩懇辤報聞未敢再告而𡊮吏部經

由出示所𬒳賜敎别𥿄所以存問之意甚厚然於愚分終

不自安近者忽聞江西代者以人言報罷有㫖趣熹躬聽

臨遣聞命隕越不知所爲旣而方知正以丞相開陳之故

是以有此熹竊恨丞相前日之賜不終而虚爲此紛紛也

熹之衰病首尾七年去冬一二隂邪危惡之證雖巳罷去

然腹心之患甫益堅牢攻擊萬方略無動意(⿱艹石)不自揆冒

昧輕進𥨸恐不惟自取顚踣亦或反貽丞相軫念之憂故

今輒有劄子復申前懇欲望丞相始終哀憐少假鈞陶之

力使得復供鴻慶守祧之役則生託榮名死題墓道無復

有遺恨熹舊讀崔德符觀魚作詩有丈夫五十年要須識

行藏之句未嘗不反復詠歎而有動於懐不謂今日眞踐

斯境而益知其言之有味也瞻望黄閤無由趨拜下風以

盡其所𣣔言伏惟上爲國家益隆寳衛亟躋元宰以慰四

海具瞻之望熹不勝祈懇願望之至謹奉手記伏祈鈞察

   與曹晉叔書

累辱惠問未能一一奉報春卿来又奉近教𫉬審比日雨

凉尊候萬福感幸深矣熹行負幽明禍及㓜稚第三女子

前月末間巳似向安疾𫝑忽變至此十二日遂不可救痛

苦之極殆無以堪加以衰病之餘氣血凋耗不勝悲惱日

覺尫悴恐亦不復能乆於世矣江右之除出自上意當路

不悅者衆此恐未必爲福而目下便失祠禄又湏來春闕

到方敢請祠巳自不勝其撓况未請之間駭機一發又未

必敢更請祠衰老患難一至於此豈復更有榮望但神明

不遺下燭幽𨼆力沮邪議褒許有加此恩無路可報徒切

慨而巳

   答尤延之書戊申四月

熹留玉山巳半月日望回信冀得言歸今所遣人乃空手

来而所賜教中見喻者又非熹之所病也區區之意正爲

禮節之間有不能彊顔者耳如其所謂宛轉者去冬巳聞

之此豈可信政使可信吾亦豈可爲此而屈哉老大抗拙

無復餘念於此世顧以君臣大義未能忘懐𥘉欲冐進一

吐所懷知難而退憂則違之今亦巳矣唯願諸賢恊賛明

主進賢退姦大開公正之路使宗社尊安生靈有庇則熹

之受賜厚矣亦何必誘之以其所不𣣔而彊之以其所不

堪也哉再遣此人文字在元善處更望垂念便得早歸千

萬之幸餘不暇及

   與江東尤提舉劄子

此間糴米者五軰其一巳還餘尚未有端⿰亻児 -- 倪然四近米價

皆高恐不及元科之數而諸縣下戸口數萬建昌四鄊申

到計一月巳當米四千石餘雖見催未到然以鄉計之尚

當七倍於此則一月巳用三萬餘石今計常平之積及本

軍所餘僅可給两月勸諭上戸所得可給一月即開春便

無以⿰糹⿱𢆶匹 -- 繼欲以糶到錢再糴則諸處米向後必愈難得又恐

未可指準不知使司番陽之米將来可撥㡬何(⿱艹石)得五萬

餘石即所欠尚有月餘多方那儧或可接得大麥都昌小

尤多恐用米穀不止此(⿱艹石)不及此數即尤狼狽矣欲乞

早示一公牒撥定米數此當一面差人般運庶以慰安善

良弹壓姦盗非細事也

   與周丞相劄子六月

熹區區此来竊知皆出丞相推挽之力向之所以次且而

不敢進者其故亦可知巳適有幸㑹遂得一見聖主呻吐

所懐之一二妄意自比儻猶有以效其愚於左右而事乃

有出於生平意料之所不及者卒煩君相委曲調護然後

得以逡巡而去丞相又枉手教以存問之此意亦益厚矣

﨑嶇暑行巳及衢州之境前望江西不越數舎深念此行

(⿱艹石)當前日奏對之時便蒙臨遣則受命引道無所復辤今

旣紛紜而所坐之罪有非臣子所能堪者冐昧而行實深

憂懼謹以公狀申省因輙還家俟罪别有劄目徧詣公府

而復以此𥝠於下執事三者之中狀詞尤詳足見本末伏

望鈞慈取以奏禀早賜譴黜而改命使臣則庶㡬猶可以

不重其前罪熹不勝幸甚幸甚抑以熹之無庸辱知不爲

不乆而未嘗少效其尺寸於門下今遂投迹山林不容復

出而所願於丞相又有非幅𥿄所能盡者伏惟深以天下

之重自任而引天下之士以圖之使由中及外自近而瀕

無一不出於正而亡有𥝠意奸其間者則君正而國定矣

(⿱艹石)夫阿䛕順指以爲固位之術牢籠𡝭嫉以爲植黨之計

則固前人之所以自敗而丞相平日所非矣無所待於愚

言然熹之惓惓猶願深以自警無至於復蹈其轍也干冐

威尊并深恐懼

   與留參政劄子

熹未嘗有一日奔走之勞於門下而參政所以知遇奬借

不後於衆人越自頃年叨𬒳改秩之恩參政實掌書命褒

與之詞巳浮其實而所以告戒之者又(⿱艹石)憂其不能保夫

晚節末路之難此其所以愛之之深可謂至矣熹雖至愚

亦知佩服顧以君臣之義不可終廢自此以来雖在踈逺

而聖主之知益深益厚遂不自量妄意陳力然每起輙仆

狼狽不支今者之来一前一却雖𫉬扶病進望清光然獨

未及一見參政而衰病復作遂以煩言逡巡引去切聞進

呈之際參政猶欲少加意焉誠不自知其何以得此於大

君子之門也區區南歸已迫所部竊伏惟念来章所指在

臣子爲不赦之罪𬒳此以出復何面目以見吏民今輙具

狀申省待罪并具劄目禀聞伏惟機政之餘少賜垂念使

熹便即得罪而江西不乆闕官則所以寛其後咎餘責者

莫大於此庶㡬収之桒榆有以䘚副前日丁寧眷予之意

幸甚熹當暑病目作字不成貢問之𥘉遽爾草率并望鈞

慈特賜矜恕

   與周丞相書七月十二日

負罪以来奉頭䑕竄脩塗酷暑不可禁當連日行衢信

建寕之境又聞猛虎白晝羣行道旁居民多爲所食哭泣

相聞無所赴訴自惟命薄尤竊憂懼却幸偶不相值得以

善逹田舎人還恭𬒳省劄仰味聖語丁寜之意巳深感激

而丞相賜書開喻勤至又増悚怍理合拜命即日戒塗而

區區之𥝠終有未能自安者竊計朝廷寛大愛惜事體量

度重輕必未能别爲處分則熹之孤蹤只合杜門屏迹以

俟議論之定未容冐此疑似出備使令未論後患如何但

只如此行止便巳非熹夙心且如向來退避七年及今乃

能一出猶復𪧐留淹回四五十日然後敢進熹之意非專

爲畏彼也丞相於此其必有以察之矣今日之事亦何以

異此耶又且乆稽王命心不遑安竊恐聖上以謂前日訓

詞巳極温厚而熹𡨋頑不肯奉詔忽震雷霆之怒又聞江

西前月亦已闕雨不知今復如何萬一職事曠廢或至生

事則熹之罪皆不可逃非但前日口語之無根而巳也(⿱艹石)

論𥝠計則熹自去𡻕八月已失祠禄今適㫷年貧病之態

不言可知江西迓兵又巳遣去只此疾足乃是𥝠雇使之

往還𫝑亦不容至再矣切望丞相曲賜留念早如所請免

致紛紜不勝幸甚且又别有一事尤係利害昨聞去𡻕朝

堂之議欲使今𡊮少卿自處易贑而丞相以爲贑卒悍而

𡊮性剛不可不慮此見高明計事之審然則熹於南康嘗

因莫守經由薄治贑卒之横其釁有端又非𡊮之比矣𡚁

性狷急自度亦似不在𡊮下萬一軍民之間事有曲直不

容回枉則事將有不可知者前此所以不敢援此自言者

政恐復如頃年避奪牛之嫌而自西徂東騷動兩路竟𡻕

不寜也今不𫉬巳聊復陳之但欲丞相知江右之不可行

耳熹已有公狀申省及具劄子徧扣諸公之門矣又有封

事一通乃前日已𮐃聖慈開允今恐投進不得亦於狀内

說乞賜開陳然其間全不敢及前事曲直也前書狂易

曲𮐃謙受不勝反側區區亦尚𣣔有所言以亟遣人不暇

然毎𥝠計天下之事則未嘗不爲丞相惜此𡻕月㡬㑹也

熹輙有𥝠懇率易干瀆昨過玉山見其邑宰鄭謨乃十二

三𡻕時相與同學别後聞其䧟虜隔絶及此再見恍然如

世俗所謂前後身者爲之太息流涕乆之然其人温謹有

餘而材具不足此縣摧敗日乆其𫝑必不能支曽有文字

干投丞相乞以歸正恩例改差一𨤲務添倅或簽幕之屬

仍屬熹爲靣禀昨来怱怱不暇它及此亦嘗託張太丞禀

知不審已𮐃鈞念否熹後来不得其書想其事𫝑只有急

迫儻𮐃哀憐早賜陶鑄千萬之幸又邵武黄太監永存亦

云向來𮐃恩奉祠無自陳之文已嘗懇禀丞相不知鈞意

如何屬熹乘間言之不敢不逹其意并乞垂照未能自脫

乃欲爲左右言良覺可𥬇伏惟宏度有以容之

   答劉漕書

熹平生戅拙無以瘉人揣分自安非有他望公朝過聴拔

用過冝方起輙仆上累聖神之知於此再矣尚頼皇明洞

照幽𨼆所以慰藉撫循有非小臣所當得者極欲彊扶衰

朽起奉明詔而自度孤危尚須辟人以全末路而疾疢交

攻有不容自力者以是仰煩開諭反復熟悉引義慷慨

㫖不凡三復竦然敢不歛祍然前請巳行度一二日當有

進止之命儻遂退藏是爲大幸區區此意諒亦𮐃深照也

   答或人書

熹不度時冝自取困辱比嘗自劾幸上照知申諭趣行有

非小臣所當得者但顧罪垢未盡滌除未敢即引道耳祠

請之上𫝑必可得也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二十七



               閩縣學訓導何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