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濂亭集/卷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一 景濂亭集
卷二
作者:卓光茂
1827年
光山卓氏世系

古蹟[编辑]

恭愍王十四年乙巳夏五月庚午。以卓光茂。爲內書舍人。出高麗史

十五年丙午夏四月丙寅。以卓光茂。爲左司議大夫。

卓光茂擢高第。官至諫議。出光山邑誌人物條

中正右司諫大夫,進賢館提學,知製敎卓光茂。見孫氏家藏賀几杖詩帖

景濂亭。益齋所名。出東文選景濂亭詩註○景濂亭。卽公退老之所也。李益齋齊賢。名以累濂。因爲之銘。詳見鄭道傳所撰景濂亭銘後說。

景濂亭銘後說曰。謙夫卓先生。於光州別墅。鑿池種蓮。築土池中爲小島。搆亭其上。日登以樂。益齋李文忠公。命其亭曰景濂。蓋取濂溪愛蓮之義。欲其景慕之也。夫見其物則思其人。思其人則必於其物。致意焉。感之深而厚之至也。嘗謂古人之於花草。各有所愛。屈平之蘭。陶潛之菊。濂溪之於蓮。是也。各以其中之所存。而寓之於物。其意微矣。然蘭有馨香之德。菊有隱逸之高。則二子之意。可見。且濂溪之言曰。蓮花之君子也。又曰。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夫以其所樂。與人共之。聖賢之用心也。而歎時人之莫己知。以俟後來於無窮。苟知蓮之爲君子。則濂溪之樂。庶乎得矣。然因物而得聖賢之樂。亦豈易言哉。黃魯直曰。周茂叔。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程子曰。自見周茂叔。每令尋仲尼,顏子樂處。所樂何事。自是吟風詠月以歸。有吾與點也之意。道傳私竊以爲景濂有道。須要識得灑落氣像。有與點之意。然後可以言至。文忠之銘曰。鉤簾危坐。風月無邊。一句截斷。古人公案。安得一登其亭。與謙夫同參。見東文選

祭外八代祖卓諫議公墓文晚悟鄭樟。寒岡之子。[编辑]

維年月日。外八代孫通訓大夫行全羅都事鄭樟。敢昭告于外八代祖考奉翊大夫,禮儀判書,進賢館提學,上護軍,贈嘉靖大夫,成均館提學,同知春秋館事卓君之墓曰。美質夙稟。高第早擢。聲華大振。爲國巨擘。仁必有後。祚胤天錫。輝映今古。聞者歎息。繄我殘孫。猥忝外籙。恭承宸命。來佐湖幕。仰惟松楸。體魄所托。今來展省。百感交臆。菲薄是薦。仰伸悃愊。伏冀尊靈。是焉來格。

先世墓碣恭愍十五年九月日並立[编辑]

高麗太師光山君卓公之葉之墓。夫人開城王氏之墓。

左政丞府院君卓公道敏之墓。夫人延日鄭氏之墓。

宣宗駙馬光城君卓公元光之墓。夫人公主王氏之墓。夫人光州宣氏祔左。

版圖判書卓公思正之墓。夫人延安李氏祔前。夫人二字缺鄭氏祔右。

寶文閣大提學海陽君卓公宗成之墓。夫人光州金氏之墓。

平章事武珍伯卓公英之墓。夫人和順崔氏祔左。夫人昌寧成氏之墓。

集賢殿大提學卓公文位之墓。夫人南原梁氏之墓。

禮儀判書贈吏曺判書卓公光茂之墓。夫人文義朴氏祔前。夫人光州金氏祔前。右載庚子譜。又見王氏昇所傳家臧碑碣軸中。

大匡輔國崇祿大夫兼議政府事光山卓公神道碑銘景泰丙子月日[编辑]

先生姓卓氏。其先光山人。竹亭。其號也。高祖海陽君宗成。曾祖武珍伯贈吏曺參議英。祖大提學贈吏曺參判文位。父禮儀判書贈吏曺判書光茂。母貞夫人文義朴氏。父判宗簿寺事之衍。繼母貞夫人光山金氏。父宗簿令仁儉。恭愍王十六年。先生生。自爲兒時。傑然異凡兒。父判書公命名曰愼。字曰係危。生二十年。母貞夫人朴氏卒。居廬旣三年。好讀書。四十四年。判書公卒。未卒喪。繼母貞夫人金氏與祖父參判公又卒。四十五歲。特承重善居喪。此間缺

莊憲王二十九年。旌孝。漁隱閔霽撰。龜菴南在篆。此間缺銘曰。名在人間學自專。身歸天上孝誰傳。孝心學力幷如日。應照朝鮮億萬年。左議政鄭昌孫。撰。載庚子譜

世德祠上樑文世德祠在安東梧溪[编辑]

百年之遺澤寢遠。允矣子孫之追思。一畝之新宮告成。儼然昭穆之並享。事若神佑。禮本人情。恭惟景濂卓先生。生當麗氏之昏庸。獨味吾家之嗜好。早負范公之重望。做得一諫官。晚托濂翁之高標。欣逢數君子。介乎急流之勇。悠然見山之懷。白髮丹心。磨不盡於報國。光風霽月。坐無邊之生涯。見其友而知其人。有如圃隱諸老。誦乎詩而論乎世。堪爲勝國名臣。又若竹亭先生。賢父佳兒。聖朝碩輔。許至行於曾,閔。知子莫如。驗學力於氷壺。時人竊比。不有崇班之貴。自牧謙恭。無愧太常之褒。秉心貞亮。猗父子德位之俱茂。宜雲仍承藉之無窮。奈何綿然僅存。去千里於鄕井。遂致陵替不振。但數家之孱孫。迺相與聚首而合謀。思所以追遠而寓慕。寂寥遺文之輯。非敢爲闡。先陟降在天之靈。其肯曰有後。一區梧谷。侯成今日之幷州。數架桐江。盍效古人之董澤。地無往而非水。一氣感通。禮不忘其所生。幾歲區劃。略倣不祧之制。粗效私心。初非共尊之祠。豈拘邦令。山回水轉。審面勢之窕深。鳥革翬飛。見眼前之突兀。何其幸也。倘陰騭於先靈。厥惟艱哉。乃能辦於綿力。闢榛莽而尸祝。慳祕多年。享蘋藻而垂庥。傾否有漸。敢陳下俚。聊助呼耶。

臾郞偉拋樑東。周房千丈渺雲中。水亭當日看山意。說與時人摠若聾。

臾郞偉拋樑南。雨中薇蕨碧䰐鬖。誰家季女携筐去。知是慈孫薦祖龕。

兒郞偉拋樑西。遙聽吼雷動地倪。中有松林處士宅。千層壁立與天齊。

兒郞偉拋樑北。岐岫崢嶸撑斗極。村號梧溪非偶然。也應鳴鳥此棲息。

兒郞偉拋樑上。寥廓太虛無礙障。三復先生退老詩。曠然胸次庶相當。

兒郞偉拋樑下。遙遙碧澗望中瀉。元來源遠則流長。會見諸孫多儁雅。

伏願上樑之後。棟宇長新。籩豆無替。親之也。賢之也。慕篤羹墻。瞻於斯。依於斯。世勉堂構。課忠責孝。庶再振於家聲。春禴秋嘗。永千祀於廟格。進士全州柳範休。撰。

景濂先生奉安文[编辑]

顯允我祖。天賦純篤。襟懷灑落。風裁峻直。値高麗季。以諫議官。朝網莫整。飄然掛冠。于以遐退。于光之洞。白髮千莖。紫薇一夢。我好世異。我佩誰玩。風月無私。自適簫散。草堂高隱。蘭皐芳味。正笏之難。高枕之易。終朝何事。悠然見山。又見長空。鳥倦而還。墻列百桑。園寬三畝。爭似俗趨。沈淫五敎。剩得高趣。誰毀誰譽。聊以自靖。吾愛吾廬。特有景止。無極翁兮。一鑑方塘。君子淸通。同古自愛。傍垂楊立。直任衣巾。花露欲濕。噫虖淸芬。邈矣難詳。祗是東選。寂寥篇章。相與圃牧。互相磨礱。欲拾往塵。水流雲空。藐玆後昆。嶠域零星。節警春秋。慕新羹墻。報本之私。於法無窒。爰營別祠。爰擇吉日。爰曁竹亭。寔維襲美。稽諸陳氏。亦有已事。合堂幷腏。情禮無歉。幽顯罔間。一氣相感。鉤簾危坐。如復見兮。孝子侍側。不亦丕顯。監我誠虔。篤我庇庥。永我禴祀。於萬億秋。

竹亭先生奉安文[编辑]

有顯家庭。有斐氷玉。秉心貞亮。處身謙恭。際英陵朝。爲明宰相。隨處納約。伊傅當時。納約伊何。曰惟心爾。有國保障。孰踰此心。正此之心。百度從令。講明是急。操存爲要。王曰旨哉。盍銘左右。蓋其學的。性理之專。是以在家。養志誠孝。移忠是信。厥有所源。知子莫如。曰吾參也。一言以定。人不間於。三公非榮。萬古芬蹟。矧爾甲禊。運會非常。七言天章。三角齊屹。列於三七。公實其人。縱礪泰山。其名肯泯。宜乎節惠。太常煌煌。獨恨星霜。奄忽四百。慶陰瑞石。追惟微茫。掘地而泉。敢忘妥揭。孱孫聚首。積歲經營。懿我景濂。澤流百世。陳其舊例。斯有據依。一堂並隆。賢父曁子。精爽如在。感應孔昭。唯諾周旋。宛其平日。荷近香聞。竹垂餘陰。月霽梧溪。淸壺交映。祠號世德。靡我敢私。光山山光。庶無幽翳。合薦灌炳。載肅載欣。理協情安。儒林共忭。自今伊始。禋祀無疆。

享祀祝文[编辑]

濂溪之標。靖節之風。傳門益光。敢忘報崇。二公並亭于世德祠

庚子譜序[编辑]

庚子譜序云。萬曆二十八年庚子季秋初吉譜者。爲人之大體。序者。爲人之大用。其大體非寶歟。其大用非信歟。以譜爲寶。則必其不寶之寶也。以序爲信。則必其不信之信也。視之若無體。而實有利於三族。言之若無用。而實有孚於萬姓。夫如是然後方可謂譜也序也。請申卓氏之言。以一身之始爲祖。以百世之終爲孫。始焉有祖根之固。終焉有孫枝之茂。則欲知其先而何國之人也。欲知其後而何王之臣也。仕於天子之國。而不知其幾百世。事於諸侯之王。而但知其十五世。則其地望名位。爲如何也。其忠孝學行。又如何哉。惟其在國焉。錫其姓曰卓氏。封其土曰光山。以卓爲姓。於趙於漢。有所壽傳。以光爲貫。於麗於鮮。有所世享。此蓋以理言。而非勢論也。是譜。以光山君爲懸祖。若其異貫者。蓋自竹亭公祖稱昆季間矣。其系派一繙閱而益可暸然也。舊譜。有前後。於積衰之餘。以爲追念前烈。必新其舊也。噫。人之明於譜者。儘所以收宗族而厚風俗。立忠義而益朝廷。凡譜於斯者。盍各追念前烈。孝悌之心。油然而生也。顧其世譜。光山君諱之葉。字玉立。號學圃。諡文成。少學於光山金文正先生之門。幡然覺卜地之計。慨然有蹈海之志。卽棄科業。抱經入深山。遂卜地於瑞石之陽。築一室。名瑞石。與光山鄭處士文景公爲友。士大夫高其風節。擬之顏曾。杜門端坐。四方學者踵門而至。及高麗宣宗時。四方學者以學業疏薦。亟起趨命。上曰。惟公一人。特除翰學。累遷至太師。上曰。賢相公第一。封光山君。故其子孫。因以爲貫者。理所當然。而有諱道敏。字德老。號南軒。諡忠靖。官提學府院君。是學圃公之子也。有諱元光。字觀國。號恥齋。諡翼成。官參政駙馬光城君。是南軒公之子也。有諱思正。字勖甫。號敬菴。諡平厚。官版圖判書。是恥齋公之子也。有諱宗成。字海朝。號雲菴。諡貞肅。官提學海陽君。是敬菴公之子也。有諱英。字仲華。號遯齋。諡昭簡。官平章事武珍伯。是雲菴公之子也。有諱文位。字叔章。號泉谷。諡文愍。官提學。是遯齋公之子也。有諱光茂。字謙夫。號景濂。諡文正。官提學。是泉谷公之子也。於是。可見其地望忠節。專美於古也。降及本朝。有諱愼。字係危。號竹亭。諡文貞。官贊成。孝行理學。亦名於世。是景濂公之子也。有諱希立。字而聖。蔭縣監。是竹亭公之子也。有諱中。字建正。號竹林。諡文忠。以典籍致仕。與佔𠌫齋金文簡先生。論學終身。後贈吏曺判書。是縣監公之子也。其餘舍人也。禮賓也。上舍也。訓將也諸公。趾美承休。萬古此卓氏。萬古此光山。而若至近世。光前啓後之道。孰有加於此哉。日者。光山君十六代孫世英。慨然有以攷據兵火前家牒曁科譜。釐其錯謬。補其闕漏。可謂明於譜矣。而方在耋齡。與其弟世亨。遠來問序於余。其意亦勤矣。世之覽斯譜者。於其先業舊德。必有興歎者多。孰復以其後孫之不振而少之也。嗚呼。吾祖先大諫公配位。則光山君九代孫竹亭公之女也。余於竹亭公。蓋亦有外裔之誼焉。而且悲夫。世代寢遠。兵燹累經。雖曰文獻無徵。余於是序。盍倣春秋之筆法也哉。不惟擧之於口。而又筆之於書。雖外裔之不幸。實萬世卓氏之大幸云爾。外裔淸州鄭柏谷崑壽。謹序。

庚子譜小序[编辑]

庚子譜小序云。吾卓氏。封于光山顯祖之後十六世矣。年代寢遠。兵燹累經。則先世事業。何從而知之。余於是廣加見聞。或採之麗史也。或取諸碑文也。或載在文選,勝覽及靑邱名翰。或謄出邑誌表陰及名賢集稿。或考諸萬姓譜及簪纓譜。或得之仕版籍及科榜目與夫外家來派。裒韓爲世譜。而今其全書。雖不可見。雜出於傳記者亦多。然而上下數百載之間。或有歷仕次序生年諱日之差錯者。或有分派行列配位墓所之闕漏者。勢固然矣。盍據以正之。嗚呼。凡人之生。莫不本於一人。而爲子孫兄弟叔侄。至於無服百世之遠。而咸由此出。則凡所以寓慕於報本追遠。尊祖敬宗。合謀於父仁子孝兄友弟恭。相與敦睦。遂成家風。則是牒之所興起也。蘇允明曰。觀吾譜者。孝悌之心。油然而生。是義。余於柏谷序文。見之矣。仲春下澣。不肖孫世亨。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