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第18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神異典 第一百七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八十卷
博物彙編 神異典 第一百八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一百八十卷目錄

 僧部列傳五十六

  宋七

  法演       從悅

  淨端       守干

  道淵       從義

  道全       禪惠

  洪禪師      系南

  慧日       自覺

  子淳       德止

  照覺       無求

  儼和尚      蔣大士

  紹慈       雪山子

  清安師      淨梵

  諸仙       明慧

  法明       大通

  懷深       證悟

  如哲       印肅

  道震       守訥

  慧初       道嵩

  克勤

神異典第一百八十卷

僧部列傳五十六[编辑]

宋七[编辑]

法演[编辑]

按《五燈會元》:蘄州五祖法演禪師,綿州鄧氏子。三十 五始棄家,祝髮受具,往成都習《唯識百法論》。因聞菩 薩入見道時,智與理冥,境與神會,不分能證所證。西 天外道嘗難比丘曰:「『既不分能證所證,卻以何為證』? 無能對者。外道貶之,令不鳴鐘鼓,反披袈裟。三藏奘 法師至彼救此義曰:『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乃通其難。」 師曰:「冷暖則可知矣,作麼生是自知底事?」遂質本講 曰:「不知自知之理如何講?莫疏其問」,但誘曰:「汝欲明 此,當往南方扣傳佛心宗者。」師即負笈出關,所見尊 宿,無不以此咨決,所疑,終不破洎。謁圓照本禪師:「古 今因緣會盡,唯不會。」僧問興化:「四方八面來時如何?」 化云:「打中間底。」僧作禮。化云:「我昨日赴箇村齋,中途 遇一陣卒風暴雨,卻向古廟裏避過。」請益於本,本云: 「此是臨濟下因緣,須是問他家兒孫始得。」師遂謁浮 山遠禪師,請益前話。遠云:「我有箇譬喻,說似伱伱,一 似箇三家村裏賣柴漢子,把箇扁擔向十字街頭立 地,問人中書堂今日商量甚麼事?」師默計云:「若如此, 大故未在。」遠一日語師曰:「吾老矣,恐虛度子光陰,可 往依白雲。此老雖後生,吾未識面,但見其頌臨濟三 頓棒話有過人處,必能了子大事。」師潸然禮辭。至白 雲,遂舉僧問南泉摩尼珠話請問。雲叱之,師領悟,獻 《投機偈》曰:「山前一片閑田地,叉手叮嚀問祖翁。幾度 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風。」雲特印可,令掌磨事。 未幾,雲至,語師曰:「有數禪客自廬山來,皆有悟入處, 教伊說亦說得,有來由,舉因緣問伊,亦明得,教伊下 語亦下得,秪是未在。」師於是大疑,私自計曰:「既悟了, 說亦說得,明亦明得,如何卻未在?」遂參究累日,忽然 省悟,從前寶惜。一時放下,走見白雲,雲為手舞足蹈, 師亦一笑而已。師後曰:「吾因茲出一身白汗便明得, 下載清風雲。」一日示眾曰:「古人道,如鏡鑄像,像成後 鏡在甚麼處?」眾下語不契,舉以問師。師近前問訊曰: 「也不較多。」雲笑曰:「須是道者始得。」乃命分座,開示方 來。初住四面,遷白雲,晚居東山。僧問:「㩦筇領眾,祖令 當行,坐斷要津,師意如何?」師曰:「秋風吹渭水,落葉滿 長安。」曰:「四面無門山嶽秀,今朝且得主人歸。」師曰:「你 道路頭在甚麼處?」曰:「為甚麼對面不相識?」師曰:「且喜 到來。」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師曰:「人貧志短,馬瘦毛 長。」問:「如何是白雲為人親切處?」師曰:「捩轉鼻孔。」曰:「便 恁麼去時如何?」師曰:「不知痛癢漢。」問:「達磨面壁,意旨 如何?」師曰:「計較未成。」曰:「二祖立雪時如何?」師曰:「將錯 就錯。」曰:「秪如斷臂安心,又作麼生?」師曰:「煬帝開汴河。」 問:「百尺竿頭,如何進步?」師曰:「快走始得。」問:「如何是臨 濟下事?」師曰:「五逆聞雷。」曰:「如何是雲門下事?」師曰:「紅 旗閃爍。」曰:「如何是曹洞下事?」師曰:「馳書不到家。」曰:「如 何是溈仰下事?」師曰:「斷碑橫古路。」僧禮拜,師曰:「何不 問法眼下事?」曰:「留與和尚。」師曰:「巡人犯夜。」問:「如何是 白雲一滴水?」師曰:「打碓打磨。」曰:「飲者如何?」師曰:「教你 無著面處。」崇寧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上堂辭眾曰:「趙 州和尚有末後句,你作麼生會?試出來道看。若會得 去,不妨自在快活。如或未然,這好事作麼說?」良久曰「說即說了也,秪是諸人不知。要會麼?富嫌千口少,貧 恨一身多。珍重!」時山門有土木之役,躬往督之。且曰: 「汝等勉力,吾不復來矣。」歸丈室,淨髮澡身,迄旦吉祥 而化。是夕山摧石隕,四十里內巖谷震吼。闍維舍利 如雨。塔於東山之南。

從悅[编辑]

按《五燈會元》:隆興府兜率從悅禪師,贛州熊氏子。初 首眾於道吾,領數衲謁雲蓋智和尚。智與語,未數句, 盡知所蘊。乃笑曰:「觀首座氣質不凡,奈何出言吐氣 如醉人邪?」師面熱汗下曰:「願和尚不吝慈悲。」智復與 語,錐劄之,師茫然,遂求入室。智曰:「曾見法昌遇和尚 否?」師曰:「『曾看他語錄自了可也,不願見之』。智曰:『曾見 洞山文和尚否』?」師曰:「關西子沒頭腦,拖一條布裙作 尿臭氣,有甚長處?」智曰:「你但向尿臭氣處參取。」師依 教,即謁洞山,深領奧旨。復謁智,智曰:「見關西子後,大 事如何?」師曰:「若不得和尚指示,幾乎蹉過一生。」遂禮 謝師復謁真淨,後出世鹿苑。有清素者,久參慈明,寓 居一室,未始與人交。師因食蜜漬荔枝。偶素過門,師 呼曰:「此老人鄉果也,可同食之。」素曰:「自先師亡後,不 得此食久矣。」師曰:「先師為誰?」素曰:「慈明也,某忝執侍 十三年耳。」師乃疑駭曰:「十三年堪忍執侍之役,非得 其道而何?」遂饋以餘果,稍稍親之。素問師所見者何 人?曰:「洞山文。」素曰:「文見何人?」師曰:「黃龍南。」素曰:「南匾 頭見先師不久,法道大振如此。」師益疑駭,遂袖香詣 素作禮。素起避之,曰:「吾以福薄,先師授記,不許為人。」 師益恭。素乃曰:「憐子之誠,違先師之記。子平生所得, 試語我。」師具通所見。素曰:「可以入佛,而不能入魔。」師 曰:「何謂也?」素曰:「豈不見古人道末後一句,始到牢關。」 如是累月,素乃印可。仍戒之曰:「文示子者,皆正知正 見。然子離文太早,不能盡其妙。吾今為子點破,使子 受用得大自在。他日切勿嗣吾也。」師後嗣真淨。僧問: 「提兵統將,須憑帝主虎符;領眾匡徒,密佩祖師心印。 如何是祖師心印?」師曰:「滿口道不得。」曰:「秪!這箇別更 有。」師曰:「莫將支遯鶴,喚作右軍鵝。」問:「如何是兜率境?」 師曰:「一水挼藍色,千峰削玉青。」曰:「如何是境中人?」師 曰:「七凹八凸無人見,百手千頭秪自知。」上堂:「耳目一 何清,端居幽谷裏。秋風入古松,秋月生寒水。衲僧於 此更求真,兩箇猢猻垂四尾。」喝一喝。上堂:「兜率都無 辨別,卻喚烏龜作鱉。不能說妙談真,秪解搖脣鼓舌。 遂令天下衲僧,覰見眼中滴血。莫有飜瞋作喜,笑傲 煙霞者麼?」良久曰:「笛中一曲昇平樂,算得生平未解 愁。」上堂:「始見新春,又逢初夏。四時若箭,兩曜如梭。不 覺紅顏,飜成白首。直須努力,別著精神,耕取自己田 園,莫犯他人苗稼。既然如是,牽犁拽杷,須是雪山白 牛始得。且道鼻孔在甚麼處?」良久曰:「叱叱!」上堂:「常居 物外度清時,牛上橫將竹笛吹。一曲自幽山自綠,此 情不與白雲知。慶快諸禪德!飜思范蠡謾泛滄波,因 念陳摶空眠太華,何曾夢見,浪得高名?實未神遊,閑 漂野跡。既然如此,具眼衲僧莫道龍安,非他是己。好!」 上堂:「無法亦無心,無心復何捨?要真盡屬真,要假全 歸假,平地上行船,虛空裏走馬。九年面壁人,有口還 如瘂。參!」上堂:「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 語默同居止。欲識佛去處,秪這語聲。」是。諸禪德!大小 傅大士秖會抱橋柱澡洗,把纜放船,印板上打將來, 模子裏脫將去。豈知道本色衲僧塞除佛祖窟,打破 元妙門,跳出斷常坑,不依清淨界,都無一物,獨奮雙 拳,海上橫行,建家立國。有一般漢,也要向百尺竿頭 凝然端坐,洎乎翻身之際,捨命「不得。」豈不見雲門大 師道:「知是般事,拈放一邊,直須擺動精神,著些筋骨, 向混沌未剖已前薦得?猶是鈍漢,那堪更於他人舌 頭上𠯗啖滋味,終無了日。諸禪客要會麼?剔起眉毛 有甚難,分明不見一毫端。風吹碧落浮雲盡,月上青 山玉一團。」喝一喝,下座。一日,漕使無盡居士張公商 英按部過分寧,請五院長老就雲巖說法。師最後登 座,橫拄杖曰:「適來諸善知識橫拈豎放,直立斜拋,換 步移身,藏頭露角。既於學士面前各納敗闕,未免喫 兜率手中痛棒。到這裏,不由甘與不甘。何故?見事不 平,爭忍得衲僧正令自當行。」卓拄杖下座。室中設三 語以驗學者:「一曰撥草擔風,秪圖見性。即今上人性 在甚麼處?」二曰:「識得自性,方脫生死。眼光落地時作 麼生脫?」三曰:「脫得生死便知去處,四大分離向甚麼 處去?」元祐六年冬,浴訖集眾,說偈曰:「四十有八,聖凡 盡殺,不是英雄,龍安路滑。」奄然而化。其徒遵師遺誡, 欲火葬捐骨江中。得法弟子無盡居士張公遣使持 祭,且曰:「老師於祖宗門下有大道力,不可使來者無 所起敬。」俾塔於龍安之乳峰。諡真寂禪師。

淨端[编辑]

按《五燈會元》:「安吉州西余師子淨端禪師,本郡人也, 姓丘氏。始見弄師子,發明心要。往見龍華,蒙印可。遂 歸里中,合綵為師子皮,時被之,因號端師子。丞相章 公慕其道,躬請開法,吳山風化盛播。開堂曰:『僧官宣疏,至推倒回頭,趯飜不托。七軸之蓮經未誦,一聲之 漁父先聞』。師止之,遂登座拈香祝聖罷,引聲吟曰:『本 是瀟湘一釣客,自西自東自南北』。」大眾雜然稱善。師 顧笑曰:「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便下座。上堂:「二月 二禪翁有何謂?春風觸目百花開,公子王孫日日醺 醺醉。唯有殿前陳朝檜,不入時人意。禪家,流秪這是 莫思慮。坦然齋後一甌茶,長連床上伸腳睡。咄!」師到 華亭,眾請上堂:「靈山師子,雲間哮吼。佛法無可商量, 不如打箇筋斗。」便下座。問:「羚羊未掛角時如何?」師曰: 「怕。」曰:「既是善知識,因何卻怕?」師曰:「山僧不曾見恁差 異畜生。」

守干[编辑]

按《畿輔通志》:「守干,槁城人,居龍興寺。性聰慧,無幽不 燭。宋元祐間,賜號通照大師。一日發囊,以紙衣一襲 付其徒。至旬,乃易衣誦梵經,合掌加額,辭眾而逝。」

道淵[编辑]

按《天台縣志》:「道淵,永嘉人,號息庵。久依扶宗,深透教 觀。居西湖永明,常論修性離合之旨,《指要》雖示其妙, 後人或成異說,乃收束諸文,立為二義。後示寂,當盛 暑,停龕旬日,顏色鮮好,百孔香若蓮華。越三年,大風 折木,壞其塔,滿龕舍利。」

從義[编辑]

按《天台縣志》:「從義,平陽葉氏子。年十七,通《法華》得度, 受學扶宗,主大雲、五峰、寶積,辨論切直,為世所信。晚 居秀州壽聖,大振宗風。元祐六年示寂,瘞舍利於錢 塘寶藏,諡曰神智。」

道全[编辑]

按《瑞州府志》:「道全,洛陽王氏子。生不茹葷,事舅廣愛 演師。二十受具,遊歷諸方,受《華嚴清涼說》於誠法師。 南遊,事棲賢秀師,不契,乃事洞山文師,五年而悟。告 文曰:『吾一槌打透無底藏,一切珍寶皆吾有也』。文印 可之。高安太守請住石臺清涼,又徙居黃檗。蘇子由 來筠,與遊甚契,謂子由曰:『君靜而慧,可以學道』。久之」 化去,體暖而香軟,十五日而茶毗,得舍利光潔無算。 子由為撰《塔銘》,乃運禪師十九世孫也。

禪惠[编辑]

按《明高僧傳》:「禪惠,名山人也。家世業儒,屢舉不第。元 符間,郡守呂由誠見以僧敕戲之,遂棄儒從釋,力參 祖道,得大開悟。初出住邑天寧寺,出入必策馬乘輿。 諸耆宿言以佛法貴乎苦行,固不宜乘輿馬服綺繡。 師答以偈曰:『文殊駕師子,普賢跨象王。新來一箇佛, 騎馬也無妨』。」凡所說法,機鋒敏捷,有語錄行世。

洪禪師[编辑]

按《廣西通志》:「洪禪師,宋時人。少持齋,好誦釋家言。寓 崇善寺中,危坐常如泥塑,竟日不飲食。壽九十餘,尸 解而去。」

系南[编辑]

按《五燈會元》:廬山羅漢院系南禪師,汀州張氏子。上 堂:「禪不禪,道不道,三寸舌頭胡亂掃。昨夜日輪飄桂 華,今朝月窟生芝草。呵呵呵,萬兩黃金無處討。一向 絕思量,諸法不相到。」師臨示寂,陞座告眾曰:「羅漢今 日倒騎鐵馬,逆上須彌,踏破虛空,不留朕跡。」乃歸方 丈,跏趺而逝。

慧日[编辑]

按《五燈會元》:「信州永豐慧日庵主,本郡丘氏子。丱歲 出家,於明心寺得度。自機契雲居,熟遊湘漢。暨歸永 豐,或處巖谷,或居廛市,令鄉民稱丘師伯。凡有所問, 以莫曉答之。忽語邑人曰:『吾明日行腳去,汝等可來 相送』。於是贐路者畢集,師笑不已。眾問其故,即書偈 曰:『丘師伯莫曉,寂寂明皎皎。日午打三更,誰人打得 了』?」投筆而逝。

自覺[编辑]

按《五燈會元》:東京淨因自覺禪師,青州王氏子。幼以 儒業見知於司馬溫公。然事高尚而無意功名。一旦 落髮,從芙蓉游,履踐精密,契悟超絕,出世住大乘。崇 寧間詔居淨因。上堂:「祖師西來,特唱此事。自是諸人 不肯委悉,向外馳求。投赤水以尋珠,詣荊山而覓玉。 殊不知從門入者,不是家珍,認影迷頭,豈非大錯?直」 待宗門提唱,體寂無依,異念不生,古今無間,森羅萬 象,觸目家風。鳥道遼空,不妨舉步。金雞報曉,丹鳳翱 翔,玉樹花開,枯枝結子。秪有太陽門下,日日三秋;明 月堂前,時時九夏。要會麼?「無影樹垂寒澗月,海潮東 注斗移西。」

子淳[编辑]

按《五燈會元》:鄧州丹霞子淳禪師,劍州賈氏子。弱冠 為僧,徹澄於芙蓉之室。上堂:「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 有一寶,祕在形山。肇法師恁麼道,秪解指蹤話跡,且 不能拈示於人。丹霞今日擘開宇宙,打破形山,為諸 人拈出,具眼者辨取。」以拄杖卓一下曰:「還見麼?鷺鷥 立雪非同色,明月蘆花不似他。」上堂,舉德山示眾曰: 「我宗無語句,實無一法與人。德山恁麼說話,可謂是秖知入草求人,不覺通身泥水。子細觀來,秖具一隻 眼。若是丹霞則不然,我宗有語句,金刀剪不開。深深 元妙旨,玉女夜懷胎。」上堂:「亭亭日午猶虧半,寂寂三 更尚未圓。六戶不曾知暖意,往來常在月明前。」上堂: 「寶月流輝,澄潭布影。水無蘸月之意,月無分照之心, 水月兩忘,方可稱斷。所以道:昇天底事直須颺卻,十 成底事直須去卻。擲地金聲不須回顧。若能如是,始 解向異類中行。諸人到這裏,還相委悉麼?」良久曰:「常 行不舉人間步,披毛戴角混塵泥。」僧問:「牛頭未見四 祖時如何?」師曰:「金菊乍開蜂競採。」曰:「見後如何?」師曰: 「苗枯華謝了無依。」宣和己亥春示寂。塔全身於洪山 之南。

德止[编辑]

按《五燈會元》:江州圓通青谷真際德止禪師,金紫徐 閎中之季子也。世居歷陽。師雙瞳紺碧,神光射人,十 歲未知書,多喜睡,其父目為懵然子。暨成童,強記過 人,學文有奇語。弱冠夢異僧授四句偈,俄而有以南 安巖主像遺之者,即傍所載聰明偈。自是持念不忘。 後五年隨金紫將漕西洛。一夕忽大悟,連作數偈:一 曰:「不因言句不因人,不因物色不因聲。夜半吹燈方 就枕,忽然這裏已天明。」每嘯歌自若,眾莫測之,乃力 求出家,父弗許,欲以官授之。師曰:「某方將脫世網,不 著三界,豈復刺頭於利名中邪?請移授從兄。」玨遂祝 髮受具。未數載,名振京師。宣和三年春,徽宗皇帝賜 號真際,俾居圓通。上堂:「山僧二十年前,兩目皆盲,了 無所睹。唯是聞人說道:『青天之上有大日輪,照三千 大千世界,無有不遍之處』。籌策萬端,終不能見。二十 年後,眼光漸開,又值天色連陰,濃雲亂湧,四方觀察, 上下推窮。見雲行時,便於行處作計較;見雲住時,便 於住處立箇窠臼。正如是間,忽遇著箇多知漢問道: 『莫是要見日輪麼?何不向高山頂上去』?」山僧卻徵他 道:「那裏是高山頂上?」他道:「紅塵不到處是。諸仁者好 箇端的消息。還會麼?長連床上佛陁耶。」上堂:「昨夜黃 面瞿曇將三千大千世界來,一口吞盡,如人飲湯水, 蹤跡不留,應時消散。當爾時,諸大菩薩、聲聞、羅漢及 與一切眾生,盡皆不覺不知,唯有文殊普賢瞥然覰 見。雖然得見,渺渺茫茫,恰似向大洋海裏頭出頭沒。 諸人且道是甚麼消息?若也檢點得破,許他頂門上 具一隻眼。」示寂闍維,煙氣所及,悉成舍利塔。司空山 分窆疊石原。

照覺[编辑]

按《五燈會元》:江州東林興龍寺常總照覺禪師,延平 施氏子。久依黃龍,密授大法決旨,出住泐潭,次遷東 林,皆符讖記。僧問:「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祕 在形山,如何是寶?」師曰:「白月現,黑月隱。」曰:「非但聞名, 今日親見。」師曰:「且道寶在甚麼處?」曰:「古殿戶開光燦 爛,白蓮池畔社中人。」師曰:「別寶還他碧眼胡。」又僧出 眾,提起坐具曰:「請師答話。」師曰:「放下著。」僧又作展勢, 師曰:「收。」曰:「昔年尋劍客,今朝遇作家。」師曰:「這裏是甚 麼所在?」僧便喝。師曰:「喝老僧耶?」僧又喝。師曰:「放過又 爭得?」便打。上堂:「乾坤大地,常演圓音;日月星辰,每談 實相。飜憶先黃龍道:『秋雨淋漓,連宵徹曙。點點無私, 不落別處』。」復云:「滴穿汝眼睛,浸爛汝鼻孔。東林不然, 終歸大海作波濤。」擊禪床,下座。上堂:「老盧不識字,頓 明佛意。佛意離文墨故。白兆不識書,圓悟宗乘,宗乘 非言詮故。如此老婆心,分明入泥水。今時人猶尚抱 橋柱澡洗。」把纜放船,良久曰:「爭怪得老僧?」

無求[编辑]

按《延平府志》:「無求,尢溪人,劉氏子。少業儒,博涉群書, 尋棄為僧,遍遊名山,頗工詩,有塵外致。朱松尉尤溪 時與為友,嘗為作詩集序。」

儼和尚[编辑]

按《太平府志》:「儼和尚,杯度禪師後也。戒行甚嚴,久之 忽徹悟。崇寧元年示寂,遺偈曰:『四大之身,水月空雲。 一輪湛湛,廓落乾坤』。」至今碑塔猶在。

蔣大士[编辑]

按《江華縣志》:「蔣大士,名永雄,太平鄉華陂村人。居近 舜祠,常葺廟貌,專奉香火。生宋熙寧甲寅二月二十 六日。及長,孝父母,睦兄弟,持齋日誦《金剛經》。崇寧癸 未五月,豁然頓悟,遂辭父母,棄妻子,就浪石寺立壇 說法,盡屏火食,昇奼巖,趺坐而化。時乃丙戌五月二 十九日也。其徒迎歸於寺,立白雲塔以崇之。人有患」 疾,祈禱每應。至今真身猶存。

紹慈[编辑]

按《廣西通志》:「萬杉紹慈,桂州人,趙氏子。年十九,振策 踰衡嶽,抵豫章,觀馬祖遺跡,聞廬山東林常總,道席 甚盛,遂委心焉。一日,語次,總舉拂子擊慈者再,慈遽 奪拂子。總曰:『汝何敢爾』?對曰:『拂子今屬慈矣』。總曰:『三 十年老將,今被小卒摧折』。」自此聲名藉甚,推為東林 上首,隨出世。

===雪山子===按《歙縣志》:「雪山子,名道茂,邑人紀氏子也。少時每遇 盛夏,輒昏夜伏草莽中,求以身飽蚊蚋者二十年,始 住休寧普滿院,時郭公三益為尉,間數與語,郭公由 是好佛法,後住通州白狼山,晚歸自號覺庵,未嘗為 人白椎。或問之,答曰:『是第一義者,可輕以假人耶』?有 妻死,求出家者,茂終不納,曰:『彼一時所激,非為法來』」 也。此人再娶已,又買妾,竟如所料。大觀中,郡守使其 鄉僧行月住天王院。月自言雲:「門下求與道茂通法 屬。」茂不答。及茂去世,行月言:「彼非坐滅,乃其徒偽為 之。」守使檢踏其腰股,使伸已,隨結,焚之西關渡,頂骨 諸根不壞,煙所及,雖水中皆得舍利。有《池陽百問》行 於世。

清安師[编辑]

按《汝州志》:「清安師,俗姓李,名宗和,遂寧人。世傳圭組, 獨喜空寂。大觀三年,周流諸方,以參禪為任,曰:『身世 虛假,當求其實』。遂得證上乘。日授一食,學者雲集,雖 頑惡亦回心向道。一日語其徒,趺坐而去。」

淨梵[编辑]

按《松江府志》:「宋僧淨梵,華亭人,姓笪氏。母夢光明滿 室,見神人似佛,因生梵。十歲依勝果寺祝髮。初住無 量壽院,講法華。大觀中,結二十七僧修法華懺,感普 賢授羯摩法,呼淨梵比丘名,聲如撞鐘。時長洲令王 公度目擊其事,題石為記。姑蘇守應公有婢被祟,請 梵受戒,妖即滅。葛氏請施戒薦夫,見夫遶梵三匝而」 去,化後茶毘,有舍利五色。

諸仙[编辑]

按《山西通志》:「宋諸仙,裴姓,祁縣人,居幽仙寺,性行醇 慧,戒律精嚴。遊汴,徽宗詔入朝,賜號諸仙。設讌不食, 聞本寺鐘響,方食。少頃,果聞鐘聲。帝大驚,遣兵衛取 鐘,鐘已絕紐飛去,半入西崖,下不可起,人遂名其崖 為『落鐘崖。諸仙年踰半百,髮尚黑,坐法堂不食,百日 而化』。」

明慧[编辑]

按《處州府志》:「僧明慧,婺州人。政和初,祝髮於遂昌興 覺院,初學天台教,續參四明天童山宏智禪師。頓性 宗為首座,眾請主報願法席。未幾,往南明山,建大緣 事,以禪衲奔湊,挈囊缽之永嘉江心龍翔,掛錫西堂。 郡守知之,亟請領院事,力辭,復還南明山居息。乾道 丙戌冬,結跏趺坐,白眾而逝。」

法明[编辑]

按《五燈會元》:邢州開元法明上座,依《報本》未久,深得 法忍。後歸里,事落魄,多嗜酒呼盧。每大醉,唱柳詞數 闋,日以為常。鄉民侮之,召齋則拒,召飲則從,如是者 十餘年,咸指曰「醉和尚。」一日謂寺眾曰:「吾明旦當行, 汝等無他往。」眾竊笑之。翼晨,攝衣就座,大呼曰:「吾去 矣,聽吾一偈。」眾聞奔視師,乃曰:「平生醉裏顛蹶,醉裏 卻有分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言訖寂 然,撼之,已委蛻矣。

大通[编辑]

按《五燈會元》:「東京法雲善本大通禪師,俗董氏,漢仲 舒之裔也。大父琪、父溫,皆官於潁,遂為潁人。母無子, 禱白衣大士,乃得師。及長,博極群書,然清修無仕宦 意。嘉祐八年,與弟善思往京師地藏院選經得度,習 毘尼。東遊至姑蘇,禮圓照於瑞光,照特顧之,於是契 旨。經五稔,益躋微奧。照令依圓通秀,師去,又盡其要。」 元豐七年,渡淮,留太守巖。久之,出住雙林,遷凈慈,尋 被旨徙法雲。僧問:「寶塔元無縫,如何指示人?」師曰:「煙 霞生背面,星月遶簷楹。」曰:「如何是塔中人?」師曰:「竟日 不知清世事,長年占斷白雲鄉。」曰:「向上更有事也無?」 師曰:「太無厭生。」問:「若論此事,譬如兩家著碁,學人上 來,請師一著。」師曰:「早見輸了也。」僧曰:「錯。」師曰:「是。」僧曰: 「進前無路也。」師卓拄杖一下曰:「爭奈這箇何?」僧曰:「秪 如黑白未分時,又作麼生?」師曰:「且饒一著。」問:「百尺竿 頭,如何進步?」師曰:「險。」曰:「便恁麼去,又作麼生?」師曰:「百 雜碎。」問:「九夏賞勞即不問,從今向去事如何?」師曰:「光 剃頭,淨洗缽。」曰:「謝師指示。」師曰:「滴水難消。」上堂:「上不 見天,下不見地,畐塞虛空無處回避。為君明破即不 中。且向南山看鱉鼻。」擲拄杖下座。

懷深[编辑]

按《五燈會元》:東京慧林懷深慈受禪師,壽春府夏氏 子。生而祥光現舍,文殊堅禪師遙見,疑火也。詰旦知 師始生,往訪之。師見堅輒笑。母許出家,十四,割愛冠 祝髮。後四年訪道方外,依淨照於嘉禾資聖。照舉良 遂見麻谷因緣,問曰:「如何是良遂知處?」師即洞明。出 住資福,履滿戶外。蔣山佛鑑懃禪師行化至,茶退,師 引巡寮,至千人街坊。鑑問:「既是千人街坊,為甚麼秪 有一人?」師曰:「多虛不如少實。」鑑曰:「恁麼那?」師赧然。偶 朝廷以資福為神霄宮,因棄往蔣山,留西庵陳請益, 鑑曰:「資福知是般事便休。」師曰:「某實未隱,望和尚不 外。」鑑舉《倩女離魂》話,反覆窮之,大豁疑礙。呈偈曰:「秪 是舊時行履處,等閑舉著便。」「訛。夜來一陣狂風起吹落桃花知幾多。」鑑拊几曰:「這底豈不是活祖師意?」 未幾,被旨住焦山。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面黃不是真 金貼。」曰:「如何是佛向上事?」師曰:「一箭一蓮華。」僧作禮, 師彈指三下。問:「知有道不得時如何?」師曰:「瘂子喫蜜。」 曰:「道得不知有時如何?」師曰:「鸚鵡喚人。」僧禮拜,師叱 曰:「這傳語漢。」問:「恁麼人不被無常吞?」師曰:「秪恐他無 下口處。」曰:「恁麼則一念通元箭,三尸鬼失奸也。」師曰: 「汝有一念,定被他吞了。」曰:「無一念時如何?」師曰:「捉著 闍棃。」上堂:「古者道,忍忍,三世如來從此盡。饒饒,萬禍 千殃從此消。默默無上菩提從此得。」師曰:「會得此三 種語了,好箇不快活漢。山僧秪是得人一牛,還人一 馬。潑水相唾,插觜廝罵。」卓拄杖曰:「平出平出。」上堂:「雲 自何山起,風從甚澗生?好箇入頭處,官路少人行。」上 堂:「不是境,亦非心,喚作佛時也陸沈。箇中本自無階 級,切忌無階級處尋。總不尋,過猶深。打破雲門飯袋 子,方知赤土是黃金。咄!」

按《蘇州府志》:「僧懷深,自號慈受叟。宣和初,詔住大相 國寺。靖康改元,力請還山,已遍走江浙,所至焚香夾 道。住靈巖三年,作偈示學人云:『醍醐與毒藥,萬味同 一口,美惡盡消融,是故名慈受』。時高峰和尚雖相去 不遠,絕不會面,因中秋賞月,書一絕云:『靈岫高峰咫 尺間,青松常伴白雲閑。今宵共賞中秋月,莫道山家 不往還』。」後得包山廢院,欣然駐錫,一時檀施輻輳,殿 堂鼎新。紹興初入寂。

證悟[编辑]

按《五燈會元》:平江府萬壽如璝證悟禪師,建寧魏氏。 開堂日,僧問:「如何是蘇臺境?」師曰:「山橫師子秀,水接 太湖清。」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衣冠皇宋後,禮樂大 周前。」師凡見僧,必問:「近日如何?」僧擬對,即拊其背曰: 「不可思議。」將示寂,眾集,復曰:「不可思議。」乃合掌而終。

如哲[编辑]

按《五燈會元》:越州天衣如哲禪師,族里未詳。自退席 寓平江之萬壽,飲啖無擇,人多侮之。有以「瑞巖喚主 人公」話問者,師答以偈曰:「瑞巖常喚主人公,突出須 彌最上峰。大地掀翻無覓處,笙歌一曲畫樓中。」一日 曰:「吾行矣。」令拂拭所乘筍輿,乃書偈告眾曰:「道在用 處,用在死處。時人秪管貪歡樂,不肯學無為。」敘平昔 參問,勉眾進修已,忽豎起拳曰:「諸人且道這箇落在 甚麼處?」眾無對。師揮案一下曰:「一齊分付與秋風。」遂 入輿端坐而逝。

印肅[编辑]

按《指月錄》:普庵印肅禪師,袁州宜春余氏子。師將生, 鄰里望其室,祥光燭天,蓮生道周,或現阡陌。及生,即 善世言,蓋政和五年乙未十一月二十七日辰時也。 及長,一夕夢一僧點其胸曰:「汝他日當自省。」既寤白 母黃氏,視胸有赤點如含桃,因遣師壽隆賢,賢授以 《法華》。師曰:「諸佛元旨,貴悟於心。數墨循行,何益於道。」 賢甚器之。聞牧庵道風,遂謁於湘之溈山,問:「萬法歸 一,一歸何處?」牧庵豎拂示之,有省。歸壽隆,時年二十 九矣。使牒請主慈化寺。師利世不伐,嘗言:「捨家出家, 當為何事?披緇削髮,本屬何因?若不報國資家,虛負 皇恩;若不導化檀那,枉作釋子。」楮衣糲食,脅不沾席 者,十有二年。一日誦《華嚴論》,至「達本」情亡,知心體合, 豁然大悟,遍體流汗曰:「我今親契華嚴法界矣。」遂示 眾曰:「李公長者於《華嚴大經》之首,痛下一槌,擊碎三 千大千世界,如湯消雪,不留毫髮許於後進者作得 滯礙。普庵老人一見,不覺吞卻五千四十八卷,化成 一氣,充塞虛空,方信釋迦老子出氣不得之句。然後 破一微塵,出此《華嚴經》,遍含法界,無理不收,無法不 貫。便見摩耶夫人是我身,彌勒樓臺是我體,善才童 子是甚茄子!文殊普賢與我同參,不動道場,遍周法 界,悲涕歡喜,踴躍無量,大似死中得活,如夢忽醒。」良 久云:「不可說!不可說又不可說。始信《金剛經》云:『信心 清淨,即生實相。實相既生,妄想相滅。全體法身,遍一 切處,方得大用現前』。」即說偈曰:「捏不成團撥不開,何 須南岳又天台。六根門首無人用,惹得胡僧特地來。」 師一日舉似心齋、圓通二子云:「達本情亡,知心體合, 汝作麼生會?」二人相顧,笑云:「未達。」明日各呈頌。師因 題云:「據宗眼看來,句到意未到,其體未合,其情未忘。」 乘便強占二詞調曰:《解佩令》:「明眼人前,覰著三十拄 杖不饒。為甚麼如此?不合雪上加霜。」其一云:「先天先 地,何名何樣。阿曼陁,無物比況,觸目菩提,自是人不 肯承當。且輪迴滯名著相,圓融法界,無思無想,廬陵 米不用商量。血脈纔通,便知道擊木無聲,打虛空盡 成金響。」其二云:「柏庭立雪,一場敗闕。了無為當下休 歇,百帀千圍。但只這孤圓心月,不揩磨鎮常皎潔。無 餘無欠,無聽無說。韶陽老秪得一橛,十聖三賢聞舉 著魂消膽裂,惟普庵迥然寂滅。」俄有僧稱道存自蜀 冒雪而來,既見師曰:「此吾不請友也。」遂相徵詰,棒喝 交馳,心心密契。僧曰:「師再來人也,大興吾道,非師而 誰?」因指雪書頌而別。師自是廣津梁,崇塔廟,禦災扞患,天助物,與鬼神莫能測。其變化諸異跡不可勝紀。 嘗《自贊》云:「蒼天蒼天,悟無生法。談不說禪,開兩片皮。 括地該天,如何是佛?十萬八千。」乾道五年七月二十 一日,書偈於方丈之西壁云:「乍雨乍晴寶象明,東西 南北亂雲深。失珠無限人遭劫,幻應權機為汝清。」書 畢,跏趺而逝。幻寄曰:「忠道者父子悟處,與諸方」等耳, 其神用乃能爾。假令黃檗而在其脛,懼不免。黃檗十 二傳而得宗,十三傳而得肅,養子不及父,悲夫!至謂 天竺神通,不傳真丹者,又何嘗夢見忠父子矢溺氣 耶?肅之咒,世間盛傳,至被管絃,而臨終一偈,乃類雲 門,是可異矣。

道震[编辑]

按《五燈會元》:「隆興府黃龍山堂道震禪師,金陵趙氏 子。少依覺印英禪師為童子,英移居泗之普照,適淑 妃擇度童行,師得圓具。久之,辭謁丹霞淳禪師。一日, 與論洞上宗旨,師呈偈曰:『白雲深覆古寒巖,異草靈 華彩鳳御。夜半天明日當午,騎牛背面著靴衫』。淳器 之。師自以為礙,棄依草堂,一見契合,日取藏經讀之。」 一夕,聞晚參鼓步出經堂,舉頭見月,遂大悟,亟趨方 丈,堂望見,即為印可。初住曹山,次遷廣壽黃龍。上堂 曰:「舉箇古人因緣問闍棃,闍棃不得作古會。若作古 會,失卻當面眼。舉箇即今因緣問闍棃,闍棃不得作 今會。若作今會,障卻闍棃本來眼。假饒不失不障,非 古非今,猶是藥病相治,止啼之說。秖如透脫一句,闍 梨還道得也無?若道不得,直待羅漢峰深談實相,即 向汝道。」上堂:「少林冷坐,門人各說異端,大似眾盲摸 象。神光禮三拜,依位而立。達磨云:『汝得吾髓,這黑面 婆羅門腳跟也未點地在』。」上堂:「石人問枯椿,何時汝 發華?枯椿怒,石人何得口吧吧。石人呵呵笑,枯椿吐 異葩。紅霞輝玉象,白玉碾金沙。借問通元士,何人不 到家。」

守訥[编辑]

按《涇縣志》:「守訥自號莫莫翁,本鄭氏,吳人。業進士,嘗 游錢塘淨慈寺,誦圓覺經有悟,遂祝髮,師圓照圓通, 並以法器許之。由太平吉祥院遷涇之金峰。宣和中, 錢學士守郡,聘持廣教,士徒雲集。未幾卒前二日,作 偈二十言,了於生死者云。著有《宗鏡節要》二十卷,《擬 寒山詩》百篇,李彌遜為塔銘。」

慧初[编辑]

按《廣西通志》:「德山慧初,靜江府人。初見善財廣參事, 奮衣而起,遂浮湘而下,遍經東南,所至諮詢名宿,少 所降挹,乃見黃龍震,言下契合,因得嗣其法主常德 之德山。」

道嵩[编辑]

按《溫州府志》:「道嵩,姓伍氏,樂清人。宣和間,受業東庵, 放蕩不拘,人目為嵩顛。路逢牛鬥,人莫敢近,嵩直前 兩持其角,呼其名諭之,牛解而去。嘗有飯僧者,欲召 嵩,潛以書焚之中庭,人莫知者。翼旦而嵩至。一夕趺 坐於廡旁,脫然而逝。」

克勤[编辑]

按《五燈會元》:成都府昭覺寺克勤佛果禪師,彭州駱 氏子,世宗儒。師兒時日記千言。偶遊妙寂寺,見佛書 三復,悵然如獲舊物,曰:「予殆過去沙門也。」即去家,依 自省祝髮,從文照通講說,又從敏行授《楞嚴》。俄得病, 瀕死歎曰:「諸佛涅槃正路不在文句中,吾欲以聲求 色見,宜其無以死也。」遂棄去。至真覺勝禪師之席,勝 方創臂出血,指示師曰:「此曹谿一滴也。」師矍然良久 曰:「道固如是也。」即徒步出蜀,首謁玉泉皓,次依金鑾 信、大溈哲、黃龍心、東林度,僉指為法器。而晦堂稱他 日臨濟一派屬子矣。最後見五祖,盡其機用,祖皆不 諾。乃謂祖強移換人,出不遜語,忿然而去。祖曰:「待伱 著一頓熱病打時,方思量我在。」師到金山,染傷寒困 極,以平日見處試之,無得力者。追繹五祖之言,乃自 誓曰:「我病稍間即歸。」五祖病痊尋歸。祖一見而喜,令 即參堂,便入侍者寮。方半月,會部使者解印還蜀,詣 祖問道。祖曰:「提刑少年,曾讀《小艷詩》否?有兩句頗相 近,頻呼小玉元無事,秪要檀郎認得聲。」提刑應喏喏。 祖曰:「且子細。」師適歸,侍立次,問曰:「聞和尚舉《小艷詩》, 提刑會否?」祖曰:「他秖認得聲。」師曰:「秖要檀郎認得聲。 他既認得聲,為甚麼卻不是?」祖曰:「如何是祖師西來 意?庭前柏樹子。」聻師忽有省,遽出,見雞飛上欄干,鼓 翅而鳴。復自謂曰:「此豈不是聲?」遂袖香入室,通所得, 呈偈曰:金鴨香銷錦繡幃,笙歌叢裏醉扶歸。少年一 段風「流事,秖許佳人獨自知。」祖曰:「佛祖大事,非小根 劣器所能造詣,吾助汝喜。」祖遍謂山中耆舊曰:「我侍 者參得禪也。」由此所至推為上首。崇寧中,還里省親, 四眾迓拜成都帥翰林郭公知章請開法六祖,更昭 覺。政和間,謝事,復出峽南遊。時張無盡寓荊南,以道 學自居,少見推許。師艤舟謁之,劇談華嚴《旨要》,曰:「《華 嚴》現量境界,理事全真,初無假法。所以即一而萬,了 萬為一。一復一,萬復萬,浩然莫窮。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卷舒自在,無礙圓融。此雖極則,終是無風帀帀之 波。」公於是不覺促榻。師遂問曰:「到此與祖師西來意, 為同為別?」公曰:「同矣。」師曰:「且得沒交涉。」公色為之慍。 師曰:「不見雲門道:山河大地無絲毫過患,猶是轉句, 直得不見一色,始是半提,更須知有向上全提時節。 彼德山臨濟,豈非全提乎?」公乃首肯。翼日,復舉事法 界,理法界至理事無礙法界。師又問:「此可說禪乎?」公 曰:「正好說禪也。」師笑曰:「不然,正是法界量裏在。」蓋法 界量未滅,若到事事無礙法界,法界量滅,始得說禪。 如何是佛「乾屎橛。如何是佛?麻三斤。」是故真淨。偈曰: 「事事無礙,如意自在。手把豬頭,口誦淨戒。趁出媱坊, 來還酒債。十字街頭,解開布袋。」公曰:「美哉之論!豈易 得聞乎?」於是以師禮留居碧巖,復徙道林。樞密鄧公 子常奏賜紫服師號,詔住金陵蔣山,學者無地以容。 敕補天寧萬壽,上召見,褒寵甚渥。建炎初,又遷金山。 適駕幸維揚,入對,賜圓悟禪師,改雲居。久之,復領昭 覺。僧問:「雲門道須彌山,意旨如何?」師曰:「推不向前,約 不退後。」曰:「未審還有過也無?」師曰:「坐卻舌頭。」問:「法不 孤起,仗境方生。」提坐具曰:「這箇是境,那箇是法?」師曰: 「卻被闍梨奪卻鎗。」問:「古人道:『楖栗橫擔不顧人,直入 千峰萬峰去』。未審那裏是他住處?」師曰:「螣蛇纏足,路 布繞身。」曰:「朝看雲片片,暮聽水潺潺。」師曰:「卻須截斷 始得。」曰:「此回不是夢,真箇到廬山。」師曰:「高著眼。」問:「猿 抱子歸青嶂後,鳥御華落碧巖前。此是和尚舊時安 身立命處,如何是道林境?」師曰:「寺門高開洞庭野,殿 腳插入赤沙湖。」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僧寶人人滄 海珠。」曰:「此是杜工部底,作麼生是和尚底?」師曰:「且莫 亂道。」曰:「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師曰:「山僧有眼不曾見。」 曰:「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曰:「闍棃問得自然親。」曰:「如 何是人境俱奪?」師曰:「收。」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曰: 「放。」問:「有句無句,如藤倚樹,如何得透脫?」師曰:「倚天長 劍逼人寒。」曰:「秪如樹倒藤枯,溈山為甚麼呵呵大笑?」 師曰:「愛他底,著他底。」曰:「忽被學人掀倒禪床,拗折拄 杖,又作箇甚麼伎倆?」師曰:「也是賊過後張弓。」問:「明歷 歷,露堂堂,因甚麼乾坤收不得?」師曰:「金剛手裏八稜 棒。」曰:「忽然一喚便回,還當得活也無?」師曰:「鶖子目連 無奈何。」曰:「不落照,不落用,如何商量?」師曰:「放下雲頭。」 曰:「忽遇其中人時如何?」師曰:「騎佛殿,出山門。」曰:「萬象 不來渠獨語,教誰招手上高峰?」師曰:「錯下名言。」上堂: 「通身是眼見不及,通身是耳聞不徹,通身是口說不 著,通身是心鑒不出。直饒盡大地明得,無絲毫透漏, 猶在半途。據令全提,且道如何展演?域中日月縱橫 掛,一亙睛空萬古春。」上堂:「山頭鼓浪,井底揚塵。眼聽 似震雷霆,耳觀如張錦繡。三百六十骨節,一一現無 邊妙身。八萬四千毛端,頭頭彰寶王剎海。不是神通 妙用,亦非法爾如然。苟能千眼頓開,直是十方坐斷。 且超然獨脫一句作麼生道?試玉須經火,求珠不離 泥。」上堂:「本來無形段,那復有脣觜。特地廣稱揚,替他 說道理。且道他是阿誰?」上堂:「十五日已前,千牛拽不 回。十五日已後,俊鶻趁不及。正當十五日,天平地平, 同明同暗,大千沙界,不出當處,可以含吐十虛。進一 步超越不可說昋水海;退一步坐斷千里萬里白雲, 不進不退。莫道闍棃老僧也無開口處。」舉拂子曰:「正 當恁麼時如何?有時拈在千峰上,劃斷秋雲不放高。」 上堂:「十方同聚會,本來身不昧。箇箇學無為,頂上用 鉗鎚。此是選佛場,深廣莫能量。心空及第歸,利劍不 如錐。龐居士舌拄梵天,口包四海。有時將一莖草作 丈六金身,有時將丈六金身作一莖草,甚是奇特。雖 然如此,要且不曾動著向上關。且如何是向上關?鑄 印築高壇。」《上堂》:「有句無句,超宗越格。如藤倚樹,銀山 鐵壁。及至樹倒藤枯,多少人失卻鼻孔。直饒收拾得 來,已是千里萬里。秖如未有恁麼消息時如何,還透 得麼?風暖鳥聲碎,日高華影重。」上堂:「第一句薦得祖 師乞命,第二句薦得人天膽落,第三句薦得虎口橫 身。不是循途守轍,亦非革轍移途。透得則六臂三頭, 未透亦人間天上。且三句外一句作麼生道?生涯秖 在絲綸上,明月扁舟泛五湖。」《示眾》云:「一言截斷,千聖 消聲;一劍當頭,橫屍萬里。」所以道:「有時句到意不到, 有時意到句不到。句能划意,意能划句,意句交馳,衲 僧巴鼻。若能恁麼轉去,青天也須喫棒。且道憑箇甚 麼?可憐無限弄潮人,畢竟還落潮中死。」《示眾》云:「萬仞 崖頭撒手,要須其人;千鈞之弩發機,豈為鼷鼠?雲門、 睦州當面蹉過,德山、臨濟誑謼閭閻。且獨脫一句作 麼生道?萬緣遷變渾閑事,五月山房冷似冰。」紹興五 年八月己酉,示微恙,趺坐,書偈遺眾,投筆而逝。茶毗, 舌齒不壞,舍利五色無數。塔於昭覺寺之側,諡真覺 禪師。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