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第00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曆象彙編 歲功典 第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四卷
曆象彙編 歲功典 第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

 第四卷目錄

 歲功總部彙考四

  爾雅釋天

  易乾鑿度備歲事

  春秋元命苞歲數舉

  孝經鉤命決時政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 金匱真言論篇 陰陽應象大論篇 陰陽離合論篇 陰陽

  別論篇 六節藏象論篇 診要經終論篇 脈要精微論篇 藏氣法時論篇 寶命全形

  論篇 八正神明論篇 太陰陽明篇 風論篇 四時剌逆從論篇 天元紀大論篇 氣

  交變論篇 六元正紀大論篇 至真要大論篇

歲功典第四卷

歲功總部彙考四[编辑]

《爾雅》
[编辑]

《釋天》
[编辑]

春為蒼天,夏為昊天,秋為旻天,冬為「上天。」

此釋四時之天名也。

春為青陽,夏為朱明,秋為白藏,冬為元英,四時和,謂 之「玉燭。」

此釋太平之時,四氣和暢,以致嘉祥之事也。春之氣和,則青而溫陽;夏之氣和,則赤而光明;秋之氣和,則白而收藏;冬之氣和,則黑而清英。四時和氣,溫潤明照,故曰「玉燭。」

春為發生,夏為長嬴,秋為收成,冬為安寧。

此亦四時之別號。《尸子》皆以為「太平祥風。」

四時和為通正。謂之景風。

所以致景風。

甘雨時降,萬物以嘉,謂之「醴泉。」

所以出醴泉。景風即祥風也,甘雨即時雨也,不為萬物所苦,故曰甘。若《月令》苦雨數來,則非甘也。甘雨既以時降,則萬物莫不嘉善之也。醴泉者,言四時平暢,亦所以使地出醴泉,味甘如醴也。按《尸子仁意篇》述太平之事云:「燭於玉燭,飲於醴泉,暢於永風。春為青陽,夏為朱明,秋為白藏,冬為元英,四時和正光照,此之謂玉燭。甘雨時降,萬物以嘉,高者不少,下者不多,此之謂醴泉。其風春為發生,夏為長嬴,秋為方盛,冬為安靜,四氣和為通正,此之謂永風。按《援神契》云:『德及於天,斗極明,日月光,甘露降,德至深泉,黃龍見,醴泉湧。是言王者修德以召和平,則致景風醴泉也』。」按:此經所釋,即謂發生等為景風,時雨為醴泉,而郭云。「所以致景風。醴泉者。所以弘通其義也。」

太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 強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上章,在辛曰 重光,在壬曰元黓,在癸曰「昭陽。」太歲在寅曰「攝提格」, 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 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 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奮若》。

此別太歲在日、在辰之名也。甲至癸為十日,日為陽;寅至丑為十二辰,辰為陰。甲子之歲曰「《閼逢》《困敦》」,乙丑之歲曰《旃蒙赤奮》。若以此推之,周而復始可知。

載,歲也。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

歲取歲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載取物,終更始。

月在甲曰畢,在乙曰橘,在丙曰修,在丁曰圉,在戊曰 厲,在己曰則,在庚曰窒,在辛曰塞,在壬曰終,在癸曰 極。正月為陬,二月為如,三月為寎,四月為余,五月為 皋,六月為且,七月為相,八月為壯,九月為元,十月為 陽,十一月為辜,十二月為涂。

皆月之別名。其事義皆所未詳,通者故闕而不論。此辨以日配月之名也。假若正月得甲,則曰《畢陬》;二月得乙,則曰橘如周而復始,亦可知也。其事義皆所未詳。通者按:李巡、孫炎雖各有其說,皆搆虛不經,疑事無質,故闕而不論。

《易乾鑿度》
[编辑]

《備歲事》
[编辑]

歲三百六十日而天氣周。八卦用事,各四十五日而 備歲事。

《春秋元命苞》
[编辑]

《歲數舉》
[编辑]

冬至百八十日,春夏成。夏至百八十日,秋冬成,合為 三百六十日,歲數舉。

「舉」,猶備也

《孝經鉤命決》
[编辑]

《時政》
[编辑]

春政不失,五穀糵;初夏政不失,甘雨時;季夏政不失, 地無菑。秋政不失,人民昌;冬政不失,少疾喪。五政不 失,百穀稚熟,日月光明。

《素問》
[编辑]

《四氣調神大論篇》
[编辑]

「春,三月。」此謂「發陳。」

發,啟也。陳,故也。春陽上升,發育萬物,啟故從新,故曰「發陳。」

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天地之氣,俱主生發,而萬物亦以生榮。

夜臥早起,廣步于庭。

「夜臥早起」,發生氣也。廣,寬緩也,所以運動生陽之氣。

被髮緩形,以使志生。

東方風木之氣,直上巔頂,被髮者,疏達肝木之氣也。緩,和緩也,舉動舒徐,以應春和之氣。志者,五藏之志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是以四時皆當順其志焉。

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

皆所以養生發之德也。故君子「啟蟄不殺,方長不折。」

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四時之令,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春氣所以應養生之道。

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逆,謂逆其生發之氣也。肝屬木,王于春。春生之氣,逆則傷肝,肝傷則至夏為寒變之病,因奉長者少故也。蓋木傷而不能生火,故于夏月火令之時,反變而為寒病。

「夏三月」,此為《蕃秀》。

蕃,茂也。陽氣浮長,故為茂盛而華秀也。

天地氣交,萬物華實。

夏至,陰氣微上,陽氣微下,故為「天地氣交。」陽氣施化,陰氣結成,成化相合,故萬物華實也。

「夜臥早起」,無厭于日。

「夜臥早起」,養長之氣也。「無厭于長日」,氣不宜惰也。

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

長夏火土用事。怒則肝氣易逆。脾土易傷。故使志無怒。而使華英成秀。華者心之華。言神氣也。

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

夏氣浮長,故欲其疏洩。氣泄則膚腠宣通。時氣疏暢,有若好樂之在外也。

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凡此應夏氣者,所以養長氣之道也。

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心屬火,王於夏,逆夏長之氣則傷心矣。心傷至秋為痎瘧,因奉收者少故也。蓋夏之陽氣,浮長于外,至秋而收斂于內。夏失其長,秋何以收?至秋時陰氣上升,下焦所出之陰,與上焦所逆之陽,陰陽相搏,而為寒熱之陰瘧也。夫陽氣發原于下焦,陰藏,春生于上,夏長于外,秋收于內,冬藏于下。今夏逆于上,秋無以收,收機有礙。則冬無所藏。陽不歸原。是根氣已損。至冬時寒水當令。無陽熱溫配。故冬時為病甚危險也。

秋,三月,此為《容平》。

《容》,盛也。萬物皆盛實而平定也。

天氣以急,地氣以明,

寒氣上升,故天氣以急。陽氣下降,故地氣以明。

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雞鳴早而出塒」,晏與雞俱興,與春夏之早起少遲,所以養秋收之氣也。

使志安寧。以緩秋刑。

陽和日退,陰寒日生,故使神志安寧,以避肅殺之氣。

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

皆所以順秋收之氣。而使肺金清淨也。

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凡此應秋氣者,所以養收氣之道也。

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肺屬金,王于秋,逆秋收之氣,則傷肺矣。肺傷至冬為飧泄之病,因奉藏者少故也。蓋秋收而後冬藏,陽藏于陰,而為中焦釜底之燃,以腐化水穀。秋失其收,則奉藏者少。至冬寒水用事,陽氣下虛,則水穀不化,而為飧泄矣。

冬三月,此為「閉藏。」

萬物收藏閉塞而成冬也。

水冰地坼,無擾乎陽。

坼,裂也。陽氣收藏,故不可煩擾以泄陽氣

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早臥晚起。順養閉藏之氣。必待日光。避寒邪也。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

若伏若匿,使志無外也。若有私意,若己有得,神氣內藏也。夫腎藏志,心藏神。用三「若」字者,言冬令雖主閉藏,而心腎之氣,時相交合。故曰私者,心有所私得也。

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

「去寒就溫。養標陽也。膚腠者。陽氣之所主也。夫陽氣根于至陰。發于膚表。外不固密。則裏氣亟起以外應。故無洩皮膚之陽。而使急奪其根氣也。」此言冬令雖主深藏。而標陽更宜固密。

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凡此應冬氣者,所以養藏氣之道也。

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腎屬水,王于冬,逆冬藏之氣則傷腎,腎氣傷,至春為痿厥之病,因奉生者少故也。蓋肝木生于冬水,主春生之氣而養筋,筋失其養則為痿,生氣下逆則為厥。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以從其根。

四時陰陽之氣,生長收藏,化育萬物,故為萬物之根本。春夏之時,陽盛于外而虛于內,秋冬之時,陰盛于外而虛于內。故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而培養也。

故與萬物浮沉于「生長之門。」

萬物有此根,而後能生長,聖人知培養其根本,故能與萬物同歸于生長之門。

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根者如樹之有根,本者如樹之有幹,真者如草木之有性命也。逆春氣則少陽不生,逆夏氣則太陽不長,所謂逆其根矣。逆春氣則奉長者少,逆夏氣則奉收者少,所謂逆其根則伐其本矣。逆之則災害生,逆之則死,是謂壞其真矣。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 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 愚者佩之。

言天地之陰陽四時,化生萬物,有始有終,有生有死,如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陰陽順逆之道矣。然不能出於死生之數,惟聖人能修行其道,積精全神,而使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愚者止于佩服而不能修為是知而不能行者,不可謂得道之聖賢也。

《金匱真言論篇》
[编辑]

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 勝秋,秋勝春,所謂「四時之勝」也。

所謂「得四時之勝」者,如春時之西南風,長夏之北風,冬之南風,夏之西風,秋之東風,此得四時所勝之氣,而不為風所觸。蓋五藏因時而旺,能勝其所不勝也。

《陰陽應象大論篇》
[编辑]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

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氣。故在地為水,在天為寒,在地為火,在天為暑,在地為金,在天為燥,在地為土,在天為濕,在地為木,在天為風。天有四時五行之生長收藏,而化生陰陽之六氣也。此言天之四時五行,成象成形者,而應乎陰陽也。

《陰陽離合論篇》
[编辑]

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

生長收藏者,地之陰陽也。春夏秋冬者,天之陰陽也。此復言地氣之出入,又因天氣之四時,而為之生長收藏。此天地陰陽離合之常理。失常則天地四時之氣皆閉塞矣。

《陰陽別論篇》
[编辑]

《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

「四經」者,春脈弦,夏脈鉤,秋脈毛,冬脈石,四時之經脈,以應四時之氣也。「十二從」者,手足三陰三陽之氣,從手太陰順行至足厥陰也。「應十二月者,手太陰應正月寅,手陽明應二月卯,足陽明應三月辰,足太陰應四月巳,手少陰應五月午,手太陽應六月未,足膀胱應七月申,足少陰應八月酉,手厥陰應九月戌,手少陽應十月亥,足少陽應十一月子,足厥陰應十二月丑。十二脈者,六府六藏之經脈也。三陰三陽之氣,以應歲之十二月。十二月,復應有形之十二脤也。」

《六節藏象論篇》
[编辑]

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復而終歲,三百六十 日法也。

此言天以六六為節,而成一歲也。十干主天、故曰「天有十日

三而成天;

以此三氣三而三之,以成天之六氣也。天之六氣者,以冬至後得甲子少陽王,復得甲子陽明王,復得甲子太陽王,復得甲子厥陰王,復得甲子少陰王,復得甲子太陰王。所謂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也。

「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 而各從其主治焉。

《月令》曰:「立春節初五日,東風解凍。次五日,蟄蟲始振。後五日,魚上冰。故五日謂之候」,候物氣之生長變化也。三五十五日而成一氣,六氣九十日而為一時,四時合二十四氣而成一歲,以四時之氣,而各從其主治焉。

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時立氣布, 如環無端,候亦同法。

此論五運之主歲也。甲己之歲,土運主之;乙庚之歲,金運主之;丙辛之歲,水運主之;丁壬之歲,木運主之;戊癸之歲,火運主之;以五行之相生沿襲,而各主一歲,一歲之中,所主之氣,而皆治之,終期年之三百六十日,五歲一周而復始也。「時立氣布」者,一歲之中,又分立五運所主之時,而分布五行之氣,五氣相傳,而如環無端,其候環轉之氣,亦如五歲沿襲之法同也。

所謂「求其至」者,氣至之時也。謹候其時,氣可與期。失 時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也。

所謂「求其至」者,求其四時之氣應至而至之時也。謹候其春夏秋冬之時,則春時之氣,可期而溫;夏時之氣,可期而熱;秋時之氣,可期而涼;冬時之氣,可期而寒。失時反候,而五行所主之時氣不分,以致邪僻內生,而工不能禁也。

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 中之太陽,通于夏氣。

心主血,中焦受氣取汁化赤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于此,故為生身之本。心藏神而應變萬事,故曰「神之變也。」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氣血皆上于面,心主血脈,故其華在面也。在體為脈,故其充在血脈。其類火,而位居尊高,故為陽中之太陽,而通于夏氣,夏主火也。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 之太陰,通于秋氣。

肺主氣而藏魄,故為氣之本,魄之處也。肺主皮毛,故華在毛,充在皮也。「藏真居高而屬陰,故為陽中之太陰,而通于秋氣,秋主肺也。」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髮,其充在骨, 為陰中之少陰,通于冬氣。

冬令之時,陽氣封閉,蟄蟲深藏,腎主冬藏,故為蟄封藏之本。蓋蟄乃生動之物,以比生陽之氣,至春一陽初生,而蟄蟲復振矣。腎為水藏,受五藏之精液而藏之,故為精之處也。髮乃血之餘,血乃精之化,故其華在髮。腎主骨,故其充在骨也。腎為陰藏,而有《坎》中之陽,故為陰中之少陰,而通于冬氣,冬主水也。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 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于春氣。

動作勞甚謂之罷。肝主筋,人之運動,皆由乎筋力,故為罷極之本。肝藏魂,故為魂之居。爪者筋之餘,故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肝屬水,位居東方,為發生之始,故以生血氣。酸者木之味,蒼者木之色。木旺于春,陽氣始生,故為陽中之少陽,以通于春氣。

《診要經終論篇》
[编辑]

正月二月,天氣始方,地氣始發,人氣在肝。

言春者,天氣始開,地氣始泄,而人氣在肝,肝主東方寅卯木也。夫奇恆之勢,乃六十首,蓋以六十日而氣在一藏為首,五藏相通,而次序旋轉者也。

三月、四月,天氣正方,地氣定發,人氣在脾。

三月四月,天地之氣正盛,而人氣在脾。辰巳二月,足太陰陽明之所主也。

五月六月天氣盛,地氣高人氣在頭。

生長之氣,從地而升,故肝而脾,脾而直上于巔頂也。歲六甲,而以五月六月在頭者,止論五藏也。故曰:「奇恆五中」,又曰「章五中之情。」按:奇恆之道,論五藏之神氣。五藏者,三陰之所主也。人氣在頭者,厥陰與督脈會于巔,與五藏合而為三陰也。三陰之氣,乃少陽相火所主。相火者,即厥陰包絡之火也。

七月八月,陰氣始殺,人氣在肺。

「始殺」者,氣始肅殺也。申酉二月屬金,而人氣在肺。

九月十月,陰氣始冰,地氣始閉,人氣在心。

收藏之氣。從天而降。肺屬乾金而主天。為心藏之葢。故秋冬之氣。從肺而心。心而腎也。少陰主冬

令。故先從手少陰。而至于足少陰。

十一月十二月,冰復,地氣合,人氣在腎。

《冰復》者,一陽初復也。「地氣合」者,地出之陽,復歸于地,而與陰合也。腎主冬藏之氣,故人氣在腎。

《脈要精微論篇》
[编辑]

萬物之外,六合之內,天地之變,陰陽之應。彼春之暖, 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四變之動,脈與之上 下。

四時之氣,總屬寒暑之往來,脈應四時之變,亦與陰陽之上下耳。「天氣包乎萬物之外,運轉于六合之內,其變動之應,彼春之暖」,為夏之暑,言陽氣從生升而至于盛長也;彼秋之忿為冬之怒,言陰氣自清肅而至于凜冽也。此四時陰陽之變動,而脈亦與之上下浮沉。

以「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

此論脈應四時之變也。「規者所以為圓之器,春時天氣始生,其脈耎弱輕虛而滑,如規之圓轉而動也。矩者所以為方之器,夏時天氣正方,其脈洪大,如矩之方正而盛也。秋時天氣始降,其脈浮平,有如衡之平準也。冬時天氣閉藏,其脈沈石,有如權之下垂也。」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 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陰陽有時,與脈為期。

此言四變之動,總屬陰陽之出入,而脈與之上下也。「四十五日者,從冬至而至立春,從夏至而至立秋。冬至一陽初生,陽氣微上,陰氣微下,至春而陽氣始方,至夏盛長而陰氣下藏矣。夏至一陰初生,陰氣微上,陽氣微下,至秋而陰氣清涼,至冬凜冽而陽氣伏藏矣。陰陽升降出入,離合有期,而脈亦與之相應。」

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始之有經, 從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時為宜。」

承上文而言,脈應陰陽四時之微妙,不可不細察焉。紀,綱也。察脈之綱領,當從陰陽始,即冬至陽氣微上,夏至陰氣微上,陰陽上下,自有經常之理。然又從五行而生,如春木生夏火,火生長夏土,土生秋金,金生冬水,水生春木,生之有度,而四時為五行相生之宜。

《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

魚在波,雖出而未浮,如春升初出之象。

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

「在于皮膚」,浮在外也。「泛泛」,充滿之象。萬物有餘,盛長之極也。

「秋日下膚」,蟄蟲將去。

「秋氣降收,如蟄蟲之將去,外而內藏」之象。

「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

冬令閉藏,故脈沉在骨,如蟄蟲之封閉,如君子之居室,藏而勿出也。

《藏氣法時論篇》
[编辑]

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 以緩之。

肝主春木之氣,「足厥陰主乙木,少陽主甲木,二者相為表裏,而主治其經氣。」甲為陽木,乙為陰木,在時為春,在日主甲乙。肝主春,生怒發之氣,故苦于太過之急,宜食甘以緩之。

心主夏,手少陰,太陽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緩,急食酸 以收之。」

心主夏火之氣,手少陰主丁火,太陽主丙火,二者相為表裏,而主治其經氣。丙為陽火,丁為陰火,在時主夏,在日為丙丁。吳氏曰:「心以長養為令,志喜而緩,緩則心氣散逸,自傷其神矣,急宜食酸以收之。」

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濕,急食 苦以燥之。

長夏,六月也,謂火土相生之時。足太陰主己土,陽明主戊土,二經相為表裏,而主治其經氣。戊為陽土,己為陰土,位居中央,脾屬陰土,喜燥惡濕,苦乃火味,故宜食苦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氣上逆,急 食苦以泄之。

肺主秋金之令,手太陰主辛金,陽明主庚金,二經相為表裏,而主治其經氣。庚為陽金,辛為陰金,在時主秋,在日主庚辛。肺主收降之令,故苦氣上逆,宜食苦以泄之。

腎主冬,足少陰太陽主治,其日壬癸。腎苦燥,急食辛 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腎主冬水之令,足少陰主癸水,太陽主壬水,二經相為表裏,而主治其經氣。壬屬陽水,癸屬陰水,在時主冬,在日為壬癸。腎者水藏,喜潤而惡燥,宜食辛以潤之,謂辛能開腠理,使津液行而能通氣,故潤。以上論五藏之本氣,而合于四時五行五味

《寶命全形論篇》
[编辑]

「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

王冰曰:「人能應四時和氣而養生者,天地恆畜養之,故為父母。」

「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

《邪客篇》曰:「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生氣通天論》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十二節者,手足之十二大節也。蓋天有陰陽寒暑以成歲,人有十二節,以合手足之三陰三陽十二經脈以應天之十二月也。」

能經「天地陰陽之化者,不失四時;知《十二節》之理」者, 聖智不能欺也。

言能經理天地陰陽之造化者,不失四時之運行,知十二經脈之理,而合于天之陰陽,惟聖智者能之,又何欺之有。

《八正神明論篇》
[编辑]

「八正」者,所以候八風之虛邪以時至者也。

八正者,八方之正位也。八方之氣,以時而至,謂之「八風。」風從其所居之鄉來為實風,主生長養萬物。如月建在子,風從北方來,冬氣之正也;月建在卯,風從東方來,春氣之正也;月建在午,風從南方來,夏氣之正也;月建在酉,風從西方來,秋氣之正也。如春夏之交,風從東南來;夏秋之交,風從西南來;秋冬之交,風從西北來;春冬之交,風從東北來,此四方四維之正氣,主生長萬物者也。從其衝後來為虛風,傷人者也,主殺主害。衝後來者,從衝犯之方而來。如太一居子,風從南方來,火反衝水也;太一居卯,風從西方來,金來犯木也。故以八方之位,以候八風之正氣,候八節之虛邪。

「四時」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氣所在,以時調之也。

四時之氣所在,如春氣在經脈,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又如正月二月人氣在肝,三月四月人氣在脾,五月六月人氣在頭,七月八月人氣在肺,九月十月人氣在心,十一月十二月人氣在腎。此皆氣之所在,以時而調之也。

《太陰陽明篇》
[编辑]

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 不得獨主于時也。

「春夏秋冬,肝心肺腎之所主也。土位中央,灌溉于四藏。是以四季月中各王十八日。」是四時之中,皆有土氣,而不獨主于時也。五藏之氣各王七十二日,以成一歲。

《風論篇》
[编辑]

以春甲乙傷于風者為肝風,以夏丙丁傷于風者為 心風,以季夏戊己傷于邪者為脾風,以秋庚辛中于 邪者為肺風,以冬壬癸中于邪者為腎風。

此論風傷五藏之氣,而為五藏之風也。夫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以生人之五藏,是以人之藏氣,合天地四時五行十干之氣化,而各以時受病也。風者,虛鄉不正之邪風,故曰風,曰邪,曰傷,曰中。蓋言不正之風,或傷之輕,或中之重也。

《四時剌逆從論篇》
[编辑]

春者,天氣始開,地氣始泄,凍解冰釋,水行經通,故人 氣在脈。夏者,經滿氣溢,入孫絡受血,皮膚充實。長夏 者,經絡皆盛,內溢肌中。秋者,天氣始收,腠理閉塞,皮 膚引急。冬者,蓋藏,血氣在中,內著骨髓,通于五藏。

夫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是血氣之從經脈而外溢于孫絡,從孫絡而充于皮膚,從皮膚而復內溢于肌中,從肌肉而著于骨髓,通于五藏,是脈氣之散于脈外,而復內通于五藏也。夫天為陽,地為陰,陰陽合而血氣始生,腎主冬令之水,而為生氣之原,陽明乃血氣所生之府,故曰:「穀入于胃,脈道」乃行,水入于經,而血乃成。然藉腎中之生氣,戊癸合化,而後生此水穀之精微。故天氣開,地氣泄,凍解冰釋,水行經通,腎藏之冬令,已得春生之氣,而人氣始在脈,是人氣之通于天也。故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朝則「人氣始生,日中人氣長。夕則人氣收。夜半人氣在藏。」人與天地參也。

《天元紀大論篇》
[编辑]

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

「歲半以上,天氣主之,是春夏者天之陰陽也,故天以陽生陰長;歲半以下,地氣主之;是秋冬者,地之陰陽也,故地以陽殺陰藏。」張玉師曰:「司天之氣,主上半歲;在泉之氣,主下半歲。故曰歲半以上,天氣主之;歲半以下,地氣主之。然司天之氣,始于地之左;在泉之氣,本乎天之右,天地之氣互相感

召而《共主》一歲,又非獨天主上半歲,而地主下半歲也。

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周天氣者,六期為一備。終 地紀者,五歲為一周。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上下周紀」者,天干地支,五六相合,凡三十歲為一紀,六十歲為一周也。天以六為節」者,以三陰三陽為節度也。「地以五為制」者,以五行之位為制度也。「周天氣者,子屬少陰君火司天,丑屬太陰濕土司天,寅屬少陽相火司天,卯屬陽明燥金司天,辰屬太陽寒水司天,巳屬厥陰風木司天,六期為三陰三陽之一備。《終地紀者,甲主土運,乙主金運,丙主水運,丁主木運,戊主火運,五歲為五運之一周。是以君火以明而在天,相火以位而在下。蓋言地以一火而成五行,天以二火而成六氣也。張玉師曰:「地之十二支,上應司天之氣;天之十干,下合地之五行。

「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凡三十歲。千四百 四十氣」凡六十歲,而為一周。不及太過,斯皆見矣。

十五日為一氣,五運六氣相合而主歲。一歲凡二十四氣,計七百二十氣為一紀。紀,小會也。蓋以五六為三十,六五亦為三十,故以三十歲為一會,自甲子而終于癸亥,凡六十歲為一周。其太過不及之氣,于此皆可見矣。

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 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

運化,運也。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統者五運相襲,而皆治之也。

子午之歲,上見少陰;丑未之歲,上見太陰;寅申之歲, 上見少陽;卯酉之歲,上見陽明;辰戌之歲,上見太陽; 巳亥之歲,上見厥陰。少陰所謂標也,厥陰所謂終也。

子午為少陰君火。君為尊。故以少陰為始。而標見于上。厥陰為陰之盡。故以厥陰為終。陰極而一陽之子又復矣。

《氣交變論篇》
[编辑]

木不及,春,有鳴條律暢之化,則秋有霧露清涼之政; 春有慘悽殘賊之勝,則夏有炎暑燔爍之復。其眚東, 其藏肝,其病內舍胠脅,外在關節。

木不及,則金當勝之,如春有鳴條律暢之化,則秋有霧露清涼之政,此各守四時之本位,無勝無復,氣之和者也。如春有慘悽殘賊之勝,則夏有炎暑燔爍之復,其眚災當主于東方,其藏在肝,其病內舍胠脅,肝之分也;外在關節,肝主筋也。餘四時同義。

火不及,夏有炳明光顯之化,則冬有嚴肅霜寒之政; 夏有慘悽凝冽之勝,則不時有埃昏大雨之復。其眚 南,其藏心,其病內舍膺脅,外在經絡。

水不勝火,則火有明顯之德化矣。無勝則無復,冬得以章其寒肅之政令矣。不時,四時也。埃昏,大雨之復,土復水也。其災眚,當主在南方,其藏為心,其病內舍膺脅,膺脅之內,心之分也;外在經絡,心主血脈也。

土不及,四維有埃雲潤澤之化,則春有鳴條鼓拆之 政;四維發振拉飄騰之變,則秋有肅殺霖霪之復。其 眚四維,其藏脾,其病內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

埃雲潤澤,土之德化也。鳴條鼓拆,木之政令也。此氣之和平,無勝復也。振拉飄騰,水淫而勝土也。肅殺霖霪,秋金之復也。土王四時,故曰「四維」,曰「不時。」心者胃脘之分;腹者脾土之郛郭也。

金不及,夏有光顯鬱蒸之令,則冬有嚴凝整肅之應; 夏有炎爍燔燎之變,則秋有冰雹霜雪之復。其眚西, 其藏肺,其病內舍膺脅肩背,外在皮毛。

光顯鬱蒸,火之化也。《六元正紀論》曰:「少陽所至為火生,終為蒸溽。」此德化之常也。膺胸之內,肺之分也。脅內乃雲門、天府之分,肺脈之所出。肩背,肺俞之分。皮毛,肺所主也。

水不及,四維有湍潤埃雲之化,則不時有和風生發 之應;四維發埃昏驟注之變,則不時有飄蕩振拉之 復。其眚北,其藏腎,其病內舍腰脊骨髓,外在谿谷踹 膝。

「水不及則土勝之。」湍潤埃雲,土之德化也。「和風生發」,木之和氣也。「埃昏驟注」,土之淫勝也。「飄蕩振拉」,風木之復也。腰脊者,腎之府。骨髓者,腎所主。谿谷者骨所屬。踹膝者,腎脈之所循也。

《六元正紀大論篇》
[编辑]

氣用有多少,化洽有盛衰,衰盛多少,同其化也。風溫 春化同,熱曛昏火夏化同,勝與復同,燥清煙霧秋化 同,雲雨昏暝,埃長夏化同,寒氣霜雪冰冬化同,此天 地五運六氣之化,更用盛衰之常也。

「氣用有多少」者,謂六氣之用有有餘不足也。「化洽有盛衰」者,謂五運之化有太過不及也。風熱寒

燥者,言陰陽之六氣也。春夏秋冬者,言角、徵、宮、商羽,主歲而主時也。風溫春化同者,厥陰與角運同化也。熱曛夏化同者,少陰少陽與徵運同化也。勝與復同者,謂五運之勝與復氣,亦與六氣之相同也。如清金勝角木,其勝氣即與陽明同;炎火復秋金,其復氣即與少陰少陽同也。此天地五運六氣之化,更用盛衰「之常,是以有不合也。如風溫之多,合春化之盛,是氣運同其化矣。若六氣之少,合五運之盛;五運之衰,合六氣之多,此盛衰更用而不合矣。此節論六氣主歲主時之多少,又當審五運主歲主時之盛衰,合而推之,斯得氣運之微妙。」

春氣西行,夏氣北行,秋氣東行,冬氣南行。故春氣始 于下,秋氣始于上,夏氣始于中,冬氣始于標,春氣始 于左,秋氣始于右,冬氣始于後,夏氣始于前,此四時 正化之常。故至高之地,冬氣常在,至下之地,春氣常 在。

「春氣生于東,故從東而西行;夏氣發于南,故從南而北行;秋氣始于西,故從西而東行;冬氣本于北,故從北而南行,此四時之應四方也。故春氣自下而升,秋氣從上而降,夏大之氣,由中而布于四旁,冬藏之氣,從表而歸于內府。左東右西,前離後坎,此四時之有高下左右,乃正化之常也。故至高之地,冬氣常在」,謂收藏之氣從高而下,自外而內也。「至下之地春氣常在。」謂生長之氣自下而升,從內而外也。此論四時氣之遲速,以應五運六氣之盛衰。

《至真要大論篇》
[编辑]

歲厥陰在泉,風淫所勝,則地氣不明,平野昧,草乃早 秀。

「厥陰在泉,寅申歲也。」風淫于下,則塵土飛揚,故地氣不明,平野昏昧,草得生氣,故早秀。

歲少陰在泉,熱淫所勝,則焰浮川澤,陰處反明。

少陰在泉,卯酉歲也。少陰君火,生於水中,是以焰浮川澤。少陰標陰而本火,故陰處反明。

歲太陰在泉,草乃早榮,濕淫所勝,則埃昏巖谷,黃反 見黑。

太陰在泉,辰戌歲也。土為草木之所資生,故草乃早榮。黃乃土色,黑乃水色,土勝濕淫,故黃反見黑。

歲少陽在泉,火淫所勝,則焰明郊野。

少陽在泉,巳亥歲也。少陽之火,地二所生,故「焰明郊野。」

歲陽明在泉,燥淫所勝,則霿霧清暝。

陽明在泉,子午歲也。金氣淫于下,則霿霧清暝于上矣。

歲太陽在泉,寒淫所勝,則凝肅慘慄。

太陽在泉,丑未歲也。水寒淫勝,故凝肅慘慄。

厥陰司天,風淫所勝,則太虛埃昏,雲物以擾。寒生春 氣,流水不冰。

「厥陰司天,巳亥歲也。風淫于上,故太虛埃昏,雲物擾亂。」寒生于春氣,是以流水不冰。

少陰司天,熱淫所勝,怫熱至,火行其政。

「少陰司天,子午歲也。」怫,鬱也。蓋少陰之火,發于陰中,故為怫熱。少陰太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相從,標本互異。是以火熱甚而大雨至,水寒極而運火炎。

太陰司天,濕淫所勝,則沉陰且布,雨變枯槁。

「太陰司天,丑未歲也。濕淫于上,是以沉陰且布,草木枯槁」,得化氣之雨而變生。

少陽司天,火淫所勝,則溫氣流行,金政不平。

少陽司天,寅申歲也。火淫所勝,故金政不平。

陽明司天,燥淫所勝,則木乃晚榮,草乃晚生。

陽明司天,卯酉歲也。燥金淫勝于上,則木受其制,故草木生榮俱晚。

太陽司天,寒淫所勝,則寒氣反至,水且冰。

太陽司天,辰戌歲也。寒氣反至者,謂太陽為諸陽之首,即君火之陽也。

夫氣之生與其化,衰盛異也。寒暑溫涼,盛衰之用,其 在四維。故陽之動,始于溫,盛于暑;陰之動,始于清,盛 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大要》曰:「彼春之暖,為夏 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謹按四維斥候皆歸,其終 可見,其始可知。此之謂也。又凡三十度也。

「夫氣之生,生于前之氣交,如夏氣之生于季春也。氣之化,化于後之氣交,如春氣之流于孟夏也。勝復之氣有盛衰,是以有早晏之異也。蓋氣之盛者,勝于本位以前所生之三十度;氣之衰者,流于本位以後所化之三十度,故不當其位也。如金氣衰而勝于春夏之交,則復氣亦衰,而復于夏秋之交矣。是勝虛而虛」,後時而至也。此四時之氣。前後互交。是以勝復之盛衰。隨四時之氣交而或前或後也。故曰:「盛衰之用。其在四維。」又曰。謹按四維斥

考證

「候皆歸其終可見,其始可知。」 謂勝復之早晏,皆歸于四維之斥候,或早而在于始之前三十度,或晏而在于終之後三十度也。

差同正法,待時而去也。《脈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 濇,秋不數,是謂四塞。」

此復以脈候而證明氣化之交通,故曰「是謂四塞。」謂春夏秋冬之氣,不相交通,則天地四時之氣皆閉塞矣。正者,四時之正位也,言脈同四時之正法,而前後相交。待時而去者,待終三十度而去也。如春之沉,尚屬冬之氣,交終正月之三十日,而春氣始獨司其令也。春不沉,則冬氣不交于春;夏不弦,則春氣不交于「夏。秋不數。則夏氣不交于秋。冬不濇。則秋氣不交于冬。」是四時之氣。不相交通而閉塞矣。

氣至之謂至,氣分之謂分,至則氣同,分則氣異,所謂 「天地之正紀」也。

「氣至」謂冬夏之二至,「氣分」謂春秋之二分。此承上文以申明,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言二至之時總屬寒暑陰陽之二氣,氣分之時則有溫涼之不同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