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朋友 清明時節
作者:魯迅
1934年5月24日
小品文的生機
本作品收錄於《花邊文學
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三四年五月二十四日《中华日报·動向》署名:孟弧

  清明時節,是掃墓的時節,有的要進關内來祭祖,有的是到陝西去上墳,或則激論沸天,或則歡聲動地,真好像上墳可以亡國,也可以救國似的。

  墳有這麼大關係,那麼,掘墳當然是要不得的了。

  元朝的國师八合思巴罷,他就深相信掘墳的利害。他掘開宋陵,要把人骨和猪狗骨同埋在一起,以使宋室倒楣。後來幸而給一位義士盜走了,沒有達到目的,然而宋朝還是亡。曹操設了「摸金校尉」之類的職員,專門盜墓,他的兒子卻做了皇帝,自己竟被諡爲「武帝」,好不威風。這樣看來,死人的安危,和生人的禍福,又仿佛沒有關係似的。

  相傳曹操怕死後被人掘墳,造了七十二疑塚,令人無從下手。于是後之詩人曰:「遍掘七十二疑塚,必有一塚冢君屍。」于是後之論者又曰:阿瞞老奸鉅猾,安知其屍實不在此七十二塚之内乎。真是沒有法子想。

  阿瞞雖是老奸鉅猾,我想,疑塚之流倒未必安排的,不過古來的塚墓,卻大抵被發掘者居多,塚中人的主名,的確者也很少,洛陽邙山,清末掘墓者極多,雖在名公鉅卿的墓中,所得也大抵是一塊誌石和凌亂的陶器,大約並非原沒有貴重的殉葬品,乃是早經有人掘過,拿走了,什麼時候呢,無從知道。總之是葬後以至清末的偷掘那一天之間罷。

  至于墓中人究竟是什麼人,非掘後往往不知道。即使有相傳的主名的,也大抵靠不住。中國人一向喜歡造些和大人物相關的名勝,石門有「子路止宿處」,泰山上有「孔子小天下處」;一個小山洞,是埋着大禹,幾堆大土堆,便葬着文、武和周公。

  如果掃墓的確可以救國,那麼,掃就要掃得真確,要掃文、武、周公的陵,不要掃着别人的土包子,還得查考自己是否周朝的子孫。于是乎要有考古的工作,就是掘開墳來,看看有無葬着文王、武王、周公旦的證據,如果有遺骨,還可照《洗冤錄》的方法來滴血。但是,這又和掃墓救國說相反,很傷孝子顺孫的心了。不得已,就只好閉了眼睛,硬着頭皮,亂拜一陣。

  「非其鬼而祭之,諂也!」單是掃墓救國術沒有靈验,還不過是一個小笑話而已。

  (四月二十六日。)

1996年1月1日,这部作品在原著作國家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之前在美國從未出版,其作者1936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