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風慶會錄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玄風慶會錄 
元侍臣昭武大將軍尚書禮部侍郎移剌楚材奉勑編録
本作品收錄於《正統道藏

玄風慶會錄序[编辑]

國師長春眞人,昔承宣召,不得已而後起,遂別中土,過流沙,陳道德以致君,止干戈而救物,功成身退,厭世登天。自太上玄元西去之後,寥寥千百載,唯眞人一人而已,其徃回事跡載於《西遊記》中詳矣。唯餘對上傳道,玄言奧旨,上令近侍録而秘之,𡻕乃踰旬,傳之及外,將以刋行於世,願與天下共知玄風慶會一段竒事云。壬辰長至日序。

玄風慶會錄[编辑]

欽奉皇帝聖議,宣請高道長春眞人,𡻕在己卯,正元後一日。敕朝官劉仲禄齎詔尋訪,直至東萊。適符聖意,禮迎仙馭,不辭遠遠而來,逮乎壬午之冬,十月既望,皇帝畋于西域雪山之陽。是夕,御行在,設庭燎,虛前席,延長春眞人以問長生之道。

眞人曰:夫道生天育地,日月星辰、鬼神人物,皆從道生。人止知天大,不知道之大也。余生平棄親出家,唯學此耳。道生天地,開闢而生人焉。人之始生也,神光自照,行步如飛。地生菌,自有滋味,不假炊爨,人皆食之。此時尚未火食,其菌皆香且甘,鼻嗅其香,口嗜其味,漸致身重,神光尋滅,以愛欲之深故也。

學道之人,以此之故,世人愛處不愛,世人住處不住。去聲色,以清静爲娛;屏滋味,以恬淡爲美。但有執著,不名道德也。

眼見乎色,耳聽乎聲,口嗜乎味,性逐乎情,則散其氣。譬如氣鞠,氣實則徤,氣散則否。人以氣爲主,逐欲動念,則元氣散,若氣鞠之氣散耳。

天生二物,曰動,曰植。草本之類爲植,植而無識,雨露霑濡,自得生榮。人物之屬爲動,動而有情,無衣無食,何以卒𡻕?必當經營耳。旦夕云爲,身口爲累故也。

夫男,陽也,屬火;女,隂也,屬水。唯隂能消陽,水能剋火。故學道之人,首戒乎色。夫經營衣食,則勞乎思慮,雖散其氣,而散少;貪婪色欲,則耗乎精神,亦散其氣,而散之多。

道産二儀,輕清者爲天,天,陽也,屬火。重濁者爲地,地,隂也,屬水。人居其中,負隂而抱陽。故學道之人,知修鍊之術,去奢屏欲,固精守神,唯鍊乎陽。是致隂消而陽全,則昇乎天而爲仙,如火之炎上也。其愚迷之徒,以酒爲漿,以妄爲常。恣其情,逐其欲,耗其精,損其神。是致陽衰而隂盛,則沉於地爲鬼,如水之流下也。

夫學修眞者,如轉石上乎高山,愈高愈難,跬步顚沛,前功俱廢。以其難爲也,舉世莫之爲也。背道逐欲者,如擲石下乎峻坡,愈卑而愈易,斯須隕墜,一去無廻。以其易爲也,故舉世從之,莫或悟也。

余前所謂修鍊之道,皆常人之事耳。天子之說,又異於是。陛下本天人耳,皇天眷命,假手我家,除殘去暴,爲元元父母,恭行天罰,如代大匠斵,克艱克難,功成限畢,即昇天復位。在世之間,切宜減聲色,省嗜慾,得聖體康寧,睿筭遐遠耳。

庶人一妻,尚且損身,況乎天子,多畜𡣕御,寧不深損?陛下宮姬滿座,前聞劉仲禄中都等揀選處女以備後宫。竊聞《道經》云:「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既見之,戒之則難,願留意焉。

人認身爲己,此乃假物,從父母而得之者。神爲眞己,從道中而得之者,能思慮寤寐者是也。

行善進道,則昇天爲之仙;作惡背道,則入地爲之鬼。夫道生衆生,如金爲衆器,銷其像則返成乎金,人行乎善則返乎道。人間聲色衣食,人見以爲娛樂,此非眞樂,本爲苦耳。世人以妄爲眞,以苦爲樂,不亦悲哉?殊不知天上至樂,乃眞樂耳。

余儕以學道之故,棄父母而棲巖穴,同時學道四人,曰丘、曰、曰、曰。彼三人功滿道成,今已昇化。余辛苦之限未終,日一食一味一盂,恬然自適,以待乎時。

其富者貴者,濟民拯世,積行累功,更爲易耳。但能積善行道,胡患不能爲仙乎?

中國承平日久,上天屢降經教,勸人爲善。大河之北,西川江左,悉有之。東漢時,干吉受《太平經》一百五十卷,皆修眞治國之方。中國道人誦之行之,可獲福成道。又桓帝永壽元年正月七日,太上降蜀臨卭,授天師張道陵《南北斗經》及《二十四階法籙》,諸經籍千餘卷。晉王纂遇太上道君法駕,乗空賜經數十卷。元魏時,天師㓂謙之居嵩山,於太上等處受道經六十餘卷。皆治心修道、祈福禳災、掃除魑魅、拯疾疫之術。其餘經教,不可盡言。降經之意,欲使古今帝王臣民皆令行善。

經旨太多,謹舉其要。天地之生人爲貴,是故人身難得,如麟之角;萬物紛然,如牛之毛。既獲難得之身,宜趨修眞之路。作善修福,漸臻妙道。

上至帝王,降及民庶,尊卑雖異,性命各同耳。帝王悉天人謫降人間,若行善修福,則昇天之時,位踰前職;不行善修福,則反是。天人有功微行薄者,再令下世,修福濟民,方得高位。

昔軒轅氏,天命降世,一世爲民,再世爲臣,三世爲君。濟世安民,累功積德,數盡昇天,而位尊於昔。

陛下修行之法無他,當外修隂德,內固精神耳。恤民保衆,使天下懷安,則爲外行;省欲保神,則爲乎內行。

人以飲食爲本,其清者爲之精氣,濁者爲之便溺,貪慾好色,則䘮精耗氣,乃成衰憊。陛下冝加珍嗇。一宵一度,已爲深損,而況恣慾者乎?雖不能全戒,但能節慾,則幾於道矣。

夫神爲子,氣爲母。氣經目爲泪,經鼻爲,經舌爲津,經外爲汗,經內爲血,經骨爲髓,經腎爲精。氣全則生,氣亡則死。氣盛則壯,氣衰則老。常使氣不散,則如子之有父母;氣散,則如子之䘮父母,何怙何怙?夫神氣同體,精髓一源。陛下試一月静寢,必覺精神情爽,筋力強徤。古人云:「服藥千朝,不如獨卧一宵。」藥爲草,精爲髓。去髓添草,有何益哉?譬如囊中貯之金,旋去金而添鐵,乆之金盡,囊雖滿,空遺鐵耳。服藥之理,夫何益乎?

古人以繼嗣之故,娶婦而立家。先聖周公、孔子、孟子各有子,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四十而不動心。人生四十已上,氣血已衰,故戒之在色也。陛下聖子神孫,枝蔓多廣,宜保養戒欲,爲自計耳。

昔宋上皇,本天人也。有神仙林靈素者,挈之神游上天。入所居宮,題其額曰「神霄」。不飢不渴,不寒不暑,逍遙無事,快樂自在,欲乆居之,無復徃人間意。林靈素勸之曰:「陛下天命人世,有天子功限未畢,豈得居此?」遂下人間。自後女眞國興,太祖皇帝將婁失,虜上皇北歸,乆而老死于上京。由是知上天之樂何啻萬倍人間?又知因縁未終,豈能遽然而歸也?

余昔年出家,同道四人,彼三子先已昇化,如蟬蛻然。委此凡骨而去,能化身千百,無不如意。余辛苦萬端,未能去世,亦因縁之故也。

夫人之未生,在乎道中,不寒不暑,不飢不渴,心無所思,眞爲快樂,既生而受形,眼觀乎色,耳聽乎聲,舌了乎味,意慮乎事,萬事生矣。古人以心意莫能禦也,故喻心爲猿,意爲馬,其難制可知也。古人有言曰:「易伏猛虎,難降寸心。」乃成道昇天之捷逕耳。

道人修眞鍊心,一物不思量,如太虛止水,水之風息也,静而清,萬物照之,燦然悉見。水之風來也,動而濁,何能鑑萬物哉?本來眞性,静如止水,眼見乎色,耳悅乎聲,舌嗜乎味,意著乎事,此數者續續而疊舉,若飄風之鼓浪也。道人治心之初甚難,𡻕乆功深,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道人一身耳,治心猶難,矧夫天子富有四海,日攬萬機,治心豈易哉?但能節色欲,減思慮,亦獲天祐,況全戒者邪?

昔軒轅皇帝,造弧矢,創兵革,以威天下。功成之際,請教于仙人廣成子,以問治身之道。廣成子曰:「汝無使思慮營營,一言足矣。」余謂修身之道貴乎中和。太怒則傷乎身,太喜則傷乎神,太思則傷乎氣。此三者,於道甚損,宜戒之也。

陛下既知神爲眞己,身是幻軀,凡見色起心,當自思身假神眞,自能止念也。

人生壽命難得,且如鳥獸,𡻕𡻕産子,旋踵夭亡,壯老者鮮,嬰童亦如之。是故二十、三十爲之下壽,四十、五十爲之中壽,六十、七十爲之上壽。陛下春秋已入上壽之期,宜修德保身,以介眉壽。

出家學道之人,惡衣惡食,不積貨財,恐害身損福故也。在家修道之人,飲食居處,珍玩貨財,亦當依分,不宜過差也。

四海之外,普天之下,所有國土,不啻億兆,竒珍異寶,比比出之。皆不如中原,天垂經教,治國治身之術,爲之大備。屢有竒人,成道昇天耳。

山東、河北,天下美地,多出良禾美蔬,魚鹽絲蠒,以給四方之用。自古得之者爲大國。所以歷代有國家者,唯争此地耳。今民有兵火相繼,流散未集,宜差知彼中子細事務者能幹官,䂓措勾當,與免三年稅賦,使軍國足絲帛之用,黔黎獲蘇息之安,一舉而兩得之。茲亦安民祈福之一端耳。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也。

余萬里之外,一召不逺而來,修身養命之方,既已先言,治國保民之術,何爲惜口?余前所謂安集山東、河北之事,如差清幹官前去,依上措畫,必當天心,茍授以非才,不徒無益,反爲害也。初,金國得天下,以創起東土,中原人情尚未諳悉,封劉豫於東平,經畧八年,然後取之,此亦開創良策也。願加意焉。

修身養命要妙之道,傳之盡矣,其治國保民之術,微陳梗槩,用之舍之,在宸衷之自斷耳。昔金世宗皇帝,即位之十年,色欲過度,不勝衰憊,每朝會,二人掖行之。自是博訪高道,求保養之方,亦嘗請余,問修眞之道,余如前說。自後身體康強,行步如故,凡在位三十年,昇遐。

余生平學道,心以無思無慮,夢中天意若曰:「功行未滿,當待時昇化耳。」幻身假物,若逆旅蛻居耳,何足戀也?眞身飛昇,可化千百,無施不可,上天或千𡻕,或萬萬,遇有事,奉天命降世,投胎就舍而已。

傳道畢。上諭之曰:「諄諄道誨,敬聞命矣。斯皆難行之事,然則敢不遵依仙命,勤而行之。傳道之語,已命近臣録之簡冊。朕將親覽,其有玄旨未明者,續當請益焉。」

《玄風慶會録》終

  ↑返回頂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