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秋閨夢戍詩序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秋閨夢戍詩》序
作者:譚友夏 
本作品收錄於《鵠灣文草/卷4》和《文章辨體彚選 (四庫全書本)/卷302

古今勞臣思婦,感而生歎。夫歎之於詩,亦不遠矣,何難即形而為詩乎?嘗有一言數語,真篤淒婉,如猿之必嘯而後已者,非盡繫乎才也,歎所至也。然役或不盡於戍,時或不及於秋,情或不生於夢,體或不限於七言律,數或不至於百篇,一歎而已矣。

閩友宋比玉,好奇人也,偶過荒垝垣,心動,忽於架上得《秋閨夢戍》七言律百首,為虎關馬氏女作。見其中有「芳草無言路不明」之句,驚怪而卒讀之。凡秋來風物水月、枕簟衣裳、砧杵鍾梵,其清響苦語,一一搖人。而至於英雄之心曲,舊家之喬木,部曲之凍餒,兒女之瓢粒,有悲天憫人、勤王恤私之意焉。其夢中聲情步履,不可為狀,一若去來於孤燈瘦影間,漁陽之道路夜經,寸腸之車輪朝轉,豈止「鸛鳴於垤,婦歎於室」而已乎!歎者不足以盡其才者也,才者不足以盡其魂者也。

誰為題之曰《香魂集》。吾謂如此女郎,而以婉孌待之,但恐不受耳。或傷其太苦。予曰不然,《伯兮》之詩曰:「願言思伯,甘心首疾。」彼皆願在愁苦疾痛中求為一快耳,若並禁其愁苦疾痛而不使之有夢,夢餘不使之為詩,此婦人乃真太苦矣。嗟乎,豈獨婦人也哉!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