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脈經/03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肝象木,與膽合為腑。其經足厥陰,與足少陽為表裡。其脈弦,其相冬三月,王春三月,廢夏三月,囚季夏六月,死秋三月。其王日甲乙,王時平旦、日出。其困日戊己,困時食時、日昳,其死日庚辛,死時晡時、曰入。其神魂,其主色,其養筋,其候目,其聲呼,其色青,其臭臊。其液泣,其味酸,其宜苦,其惡辛。肝俞在背第九椎,募在期門;膽俞在背第十椎,募在日月。

右新撰。

冬至之後得甲子。少陽起於夜半,肝家王。肝者,東方木。萬物始生,其氣來軟而弱,寬而虛。故脈為弦。軟即不可發汗,弱即不可下。寬者開,開者通,通者利,故名曰寬而虛。春以胃氣為本,不可犯也。

右四時經。

黃帝問曰︰春脈如弦,何如而弦?岐伯曰︰春脈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濡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黃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實而強,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黃帝曰︰春脈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癲疾;不及則令人胸肋痛引背,下則兩脇胠滿。黃帝曰︰善。

肝脈來濡弱招招,如揭竿末梢,曰平。春以胃氣為本。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肝脈來急而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

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有胃而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肝藏血,血舍魂。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妄不精,不敢正當人,陰縮而筋攣,兩脅骨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

春肝木王,其脈弦細而長,名曰平脈也。反得浮澀而短者,是肺之乘肝,金之克木,為賊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洪大而散者,是心之乘肝,子之扶母,為實邪,雖病自癒。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腎之乘肝,母之歸子,為虛邪,雖病易治。反得大而緩者,是脾之乘肝,土之陵木,為微邪,雖病即瘥。

肝脈來濯濯如倚竿,如琴瑟之弦,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病;四至,脫精;五至,死;六至,命盡。足厥陰脈也。

肝脈急甚為惡言;微急為肥氣,在脇下若覆杯,緩甚為善嘔;微緩為水瘕痺;大甚為內癰,善嘔衄;微大,為肝痺陰縮,咳引少腹;小甚為多飲;微小為消癉;滑甚為頹疝;微滑為遺溺;澀甚為淡飲;微澀為瘈瘲攣筋。

足厥陰氣絕則筋縮,引卵與舌。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故脈弗營則筋縮急,筋縮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也。

肝死臟,浮之脈弱,按之中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死。

右《素問》、《針經》、張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