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峯先生集/卷十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三 芝峯先生集
卷十四
作者:李睟光
1633年
卷十五

《皇華集》次韻己酉,在洪陽時。[编辑]

次《謁夷齊廟》。二首以下,黃洪憲王敬民天使詩,凡四十三篇。[编辑]

河上彤雲鎖粉墻,古祠衰草日荒荒。

綱常百世風猶奮,姓字千年水亦香。

歌遠《采薇》空往事,城餘孤竹幾斜陽?

微誠欲薦將何物?一勺淸流替酒漿。

祠門松柏翠森森,祠下愁雲接塞陰。

烈日竝懸千古節,澄波長照二人心。

君臣大義西山峻,宇宙高風北海深。

堪笑區區偸活輩,身名容易共湮沈。

次《山海關》[编辑]

山海雄關控八瀛,通衢冠蓋走神京。

風生九塞秋橫劍,雪照三河夜度兵。

樹歸雲鴻外斷,遼城落日鶴邊明。

蓬萊此去無多遠,弱水東頭可濯纓。

次《王給諫詠雪宴馬侍御署中》[编辑]

行館高臨玉塞遙,朔風驅雪晩蕭蕭。

官橋未臘梅花白,野岸先春柳絮飄。

萬里寒威生鐵面,千山霽色媚星軺。

相如賦有凌雲氣,須赴梁園客右招。

次《渡鴨綠江》[编辑]

塞門天遠夕塵空,使節東來趁朔鴻。

玉帶高分遙海白,錦袍晴映半江紅。

千秋日月開靑禁,萬里絲綸下紫宮。

摠爲文星將聖澤,前旌瑞氣喜成虹。

次《車輦蟠松》[编辑]

路上童童一古松,低垂不礙檻前峯。

霜枝屈曲鸞棲老,鐵榦槎牙蟻穴封。

大壑月臨秋影合,空墻煙鎖暝陰濃。

天仙撫翫勤題品,筆底風雷起蟄龍。

次《孝女碑》。二首[编辑]

女子能留萬古名,況渠家世不簪纓?

莫言斷指非純孝!須取區區盡至情。

偏嗇惟知愛厥親,割膚醫病效何神?

躍魚泣竹人稱孝,畢竟猶爲男子身。

次《箕子廟》。二首[编辑]

海外分封示不賓,八條餘化未全湮。

故都禾黍空成穗,遺廟松杉老作鱗。

義炳君臣天地大,心傳疇範日星新。

千年俎豆應無替,山有春薇澗有蘋。

亡國如何不我先?佯狂被髮計差賢。

要將外服爲土,却喜東韓是別天。

香火尙新兵火後,閟宮依舊故宮邊。

歌殘《麥秀》聲疑在,往往悲風響夜泉。

次《泛大同江》。六首本二首,今添四首。[编辑]

紫泥封詔濕官黃,御座爐煙滿袖將。

應是玉皇香案史,偶來蓬島管風光。

橫舟江口駐飛黃,共醉華筵見德將。

赤壁勝遊千古事,何如今日遡流光?

寒日凄凄海霧黃,玉壺賖酒賴軍將。

江山陡覺生顏色,爲有文章萬丈光。

文彩金閨早綰黃,九霄雙節共携將。

仙舟此日人爭覩,繡服霓旌滿路光。

滿酌鵝黃擘蟹黃,彩船歌吹夜相將。

歸時不用謀燈燭,政合乘流待月光。

太史文章舊姓黃,遠人何幸得逢將?

舟中咳唾皆明月,海嶠如今夜亦光。

次《太虛樓》[编辑]

危樓四面對山稜,凜烈偏宜酒後凭。

飛入半空疑汗漫,坐來三伏失炎蒸。

碧簷暝合雲初宿,琪樹寒多露漸凝。

元是太虛天上客,偶從淸夜此同登。

次《頒詔紀事》[编辑]

山館初聞第一鷄,星軺暗度幾重溪?

金函竝旭明天篆,寶馬衝寒踏雪泥。

纔覺歡聲連北闕,却知休澤遍西鞮。

衮衣已入東人詠,猶恐行旌不久稽。

次《渡鴨綠江》。二首[编辑]

迢迢玉節下神都,馬首淸霜引遠途。

符彩靑霄騰鸑鷟,文章赤手搏於菟。

星槎夜渡遼河闊,劍氣秋連砥柱孤。

借問繡衣何許客?分明天上列仙徒。

萬里身乘客槎,鴨江寒日澹平沙。

雲間彩鳳隨天詔,水底游魚識使華。

草木改容袍妬錦,山川增彩筆生花。

莫將衣帶分區域,聖代車書自一家。

次《車輦館》[编辑]

高館岧嶢俯碧岑,夕陽牽興浩難禁。

雲迎羽蓋來千里,風送松濤滿一林。

遙海落霞當檻外,好山晴雪隔溪潯。

多情物色宜淸賞,輸與眞仙醉後吟。

次《蟠松》[编辑]

古驛松陰好,淹留半日歡。

葉如靑蓋偃,根學老虯蟠。

黛色和煙暝,霜枝逗月寒。

慣經仙客翫,封植敢忘

次《嘉平館觀射》[编辑]

十月嘉平滌場圃,削地千步環以堵。

射士雙雙爲博歡,腰挾忘歸手承弣。

有技旣能妙穿楊,有力還應制奔虎。

箇中誰是干城才,倘報皇恩肉驕虜?

次《百祥樓》[编辑]

登臨多異景,雲物互呈祥。

爲是初陽近,行看一線長。

樓居何縹緲?仙侶此翺翔。

不盡山陰興,還思雪裡航。

次《肅寧館微雪見壁間詩韻》[编辑]

閑庭乍見雪花飛,爽氣潛來玉女扉。

晴逼嶺梅花欲吐,冷侵樽酒力猶微。

樓中絳節初登眺,海上靑山與發揮。

爲是壁間留美句,寒天草木倍光輝。

次《箕子墓》[编辑]

仁賢遺澤未全收,心事當年在《九疇》。

大命難扶六百業,偏封尙保一千秋。

分明廢井東西隴,慘惔佳城遠近楸。

玉節飄然來展拜,喜看雄藻賁荒陬。

次《練光亭》[编辑]

織女機頭一匹練,何年掛向淸江開?

風來時作縠紋皺,水淨却疑銀漢回。

天上神仙駕笙鶴,醉中豪興起

安期留舃卽此地,不妨弭節重遲徊。

次《渡大同江》[编辑]

華夏封疆隔一水,域外咸仰明天子。

星虹瑞慶紀千秋,玉帛梯航走萬里。

煌煌使節自遼陽,眼窮東極何冥茫?

筆端揮灑溟海竭,珠玉璀璨聲鏗鏘。

仙舟晩向鏡中過,却疑千仞鳳凰偶來人世同翶翔。

遠人快爭覩,氣宇何軒昂?

何軒昂動海國,扶桑旭日光竝赫。

須將傑句記行役,此地從今留勝迹。

次《生陽館》[编辑]

瑞紀流虹日,陽生古館時。

萬邦同大慶,偏壤亦殊私。

詔自金臺下,灰從玉管吹。

書雲應報異,槎上福星隨。

次《太虛樓値雪》[编辑]

高樓解挽使華行,入座風煙脚底生。

遙野畫圖寒樹列,近城螺黛暮山橫。

雲中道路三千迥,雪後闌干十二淸。

身上太虛同羽化,晩來登眺有餘情。

次《鳳山道中遇雪》[编辑]

同雲如潑墨,泱漭迷長陌。

寒雪正隨車,臘前今幾白?

天公亦解事,似欲留佳客。

急呼軟脚春,一醉排嚴節。

次《龍泉館》[编辑]

金巖積翠寶山連,鑄出龍光夜射天。

借問匣中三尺水,何時涓滳化鳴泉?

次《宣詔禮成》。二首[编辑]

祥虹瑞電萬年期,休澤仍敎域外知。

身作使星明海徼,手將天詔播嵎夷

瓊枝竝擢靑雲迥,玉韻雙含《白雪》奇。

今日東民眞竊幸,快看丹穴鳳凰儀。

朝廷禮樂邁鰈域由來雨露優。

北闕雲隨雙鳳節,東溟波動六鼇頭。

車前瑞雪迎人舞,仗外香煙傍馬浮。

抃舞遐氓爭頌祝,三韓今比內邦侯。

次《太平樓》[编辑]

東來異氣夜衝星,萬里仙槎此暫停。

地拆滄溟朝北極,天廻白嶽作長屛。

煙光欲染宮袍紫,山色如逢客眼靑。

生齒卽今皆聖澤,咨諏須爲奏明庭。

次《登太平樓次許太史韻》。二首[编辑]

神仙自是好居樓,方丈三韓儘可留。

新雪故迎雙節舞,亂山遙拱五雲愁。

聯篇逸興毫端動,滿座春光酒外浮。

認取太平還有象,海邦佳氣接神州

虹流嘉瑞屬千秋,賓主交歡共一樓。

几席眞仙傾遠蓋,山川太史記曾遊。

只緣戀闕頻回望,不是思鄕浪起愁。

欲識吾王誠拱北,群峯環擁向

太平樓」改名「拱辰」,故云。

次《慶會樓》[编辑]

碧瓦朱甍壓澗阿,此中端合列仙過。

屛間冷影開雲母,池上淸光待月娥。

三島煙霞雙眼迥,一樽賓主兩情多。

當筵不盡留歡意,休唱《驪駒》白玉珂。

次《漢江夕泛》[编辑]

薄暮移舟遡急湍,煙波浩渺接天端。

頻斟竹葉香浮斝,細斫銀鱗雪入盤。

遠樹參差圖上色,輕橈蕩漾鏡中寒。

淸遊後夜應成夢,江月分明照玉欄。

次《漢江樓讌集》[编辑]

地形高處着飛樓,天遣靈仙辦勝遊。

寒日蘸波金閃閃,淡煙籠水玉悠悠。

江山愜賞如增媚,物色供詩且少留。

向夜月明看轉好,憑闌更合放淸眸。

次《蔥秀山觀玉溜泉》[编辑]

秀色蔥蘢晩景開,翠屛斜帶石泉回。

煙巒簇簇排千戟,雲窟泠泠噴百雷。

淸映雪霜蠲俗慮,冷含氷玉入仙杯。

涓流豈比廬山勝?題品還逢太白才。

次《百祥樓》[编辑]

喧喧笳鼓動江城,城上雲開返照明。

脚底鯨濤聞渤澥,眼中螺黛見

地連西北三邊壯,天割東南萬里平。

名喚百祥知不惡,何妨使節且留行?

次《留別遠接使詩》[编辑]

萬里風沙入望平,海關晴雪引行旌。

蓬山玉舃空留跡,銀漢仙槎渺去程。

豕首白知野近,鴨頭靑見浿江橫。

人間天上元相迥,無限蹄涔悵別情。

次《赴義州値雨》以下,朱之蕃梁有年天使詩,凡十七篇。[编辑]

天上紅雲別帝閽,福星分彩照遐藩。

靑丘雨露行邊洽,紫禁煙花夢裡繁。

曙色旌旗連路,春聲鼓角動江村。

居人莫怪風雷至!雙鳳聯翩從九鵾。

次《聚勝亭曉發》[编辑]

一州形勝聚斯亭,四面雲山列畫屛。

倚遍闌干天欲曙,角聲吹月下寒汀。

次《白峴》[编辑]

界破靑空白練開,雨師淸路淨無埃。

騷人不省春將暮,却擬騎驢雪裏來。

次《麻布川》[编辑]

靑春日與川同往,雨後淸波知幾長?

麻布還如淨練光,此間宜着仙人舫。

次《赤峴》[编辑]

野闊靑分溪畔柳,林晴紅櫬嶺頭花。

若爲喚起山靈飮,共醉仙杯酌紫霞?

次《三淸閣》[编辑]

半空丹碧落新成,笙鶴飄然象外情。

何用別尋天上去?百祥樓閣卽三淸。

次《新院屯》[编辑]

羽蓋行穿曉霧開,海鷗迎客也無猜。

居人擁路成屯處,要看雙仙奉詔來。

次《斧山》[编辑]

石峯高與白雲平,應自媧皇鍊色成。

零落千年餘斧鑿,爛柯何處問王生

次《巖峙川橋》[编辑]

橋上眞仙鏡裏歸,川光如練染征帷。

何人錯把巖名峙?突兀群峯競欲飛。

次《簇錦溪》[编辑]

堤草暗欺雲碧袖,柳條輕颺麴塵絲。

溪流簇簇鋪新錦,似學仙袍五色奇。

次《西山灘》[编辑]

西望群山色鬱蒼,石根灘響玉琅琅。

晴林傍路陰成幄,似爲皇華薦晩涼。

次《屛風巖》[编辑]

美水佳山幾飽經?壯遊渾似御風泠。

夸娥定爲天仙至,故斲幽巖作翠屛。

次《猪灘》[编辑]

曾從三豕過河灣,今涉猪灘十載間。

頭白遼東千里路,夢魂長繞鳳凰山

次《金郊》[编辑]

路盡金郊百里遙,小軒如水晩寥寥。

天公爲餉詩仙興,壑月溪風共赴招。

次《碧蹄夜發》[编辑]

聖化東流海不波,靑丘初見使星過。

千秋瑞色騰華渚,萬里霜威凜太阿。

火炬燭天明似月,輪蹄織路亂如梭。

遙知冠蓋郊迎處,前導爭鳴九陌珂。

次《新院弘濟二橋》[编辑]

喧喧鐃吹動前川,驚起潛蛟水底眠。

列炬曉從橋上過,怳看笙鶴下雲天。

次《蒼玉巖》[编辑]

玉立蒼巖飮怒虯,巨靈應爲鎭靑丘

品題一入詩仙眼,從此佳名擅九州。

[编辑]

萬曆戊申,不佞視篆洪陽,越明年春,天使行人熊化將至,以製述官被召入都。

凡製述官,必和進《皇華集》例也。於行篋中,得一帙,用其韻投進,而詩韻,乃偶占也。竝附之,共六十篇。

夫古人以和韻爲詩家大魔障,故次韻之作,不見於盛唐之世。不佞于詩,萬不及盛唐,而犯古人之明戒,烏得免作者之所笑也哉?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