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四部叢刊本)/卷第十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十一 荀子 卷第十二
唐 楊倞 注 景上海涵芬樓藏黎氏景宋刊本
卷第十三

荀子卷第十二

     登仕郎守大理評事揚 倞 注

正論篇第十八

世俗之爲說者曰主道利周是不然此一篇皆

論世俗之乖謬荀卿以正論辨之周密也謂隱匿其情不使下知也世俗以爲主道利在如此也主者民

之唱也上者下之儀也謂下法上之表儀也彼將聽唱

而應視儀而動唱黙則民無應也儀隱則

下無動也不應不動則上下無以相有也

上不導其下則下無以效上是不相須也若是則與無上同也不祥

莫大焉故上者下之本也上宣明則下治

辨矣宣露辨别也下知所從則明别於事也上端誠則下愿愨矣

上公正則下易直矣上公正則下不敢險曲也治辨則易

一愿愨則易使易直則易知易一則彊易

使則功易知則明是治之所由生也上周

密則下疑𤣥矣𤣥謂幽深難知或讀爲眩惑也下同上幽險則

下漸詐矣幽隱也險難測也漸進也如字又曰漸浸也謂浸成其詐也漸子廉反

偏曲則下比周矣疑𤣥則難一疑惑不知所從故難一也

漸詐則難使比周則難知人人懷和親比則上不可知其情禮記曰下

難知則君長勞也難一則不彊難使則不功難知則

不明是亂之所由作也故主道利明不利

幽利宣不利周故主道明則下安主道幽

則下危下知所從則安不知所從則自危也故下安則貴上下危

則賤上貴猶愛也賤猶惡也故上易知則下親上矣上

難知則下畏上矣下親上則上安下畏上

則上危畏則謀上故主道莫惡乎難知莫危乎

使下畏已傳曰惡之者衆則危書曰克明

明徳書多方曰成湯至于帝乙罔不明徳愼罰詩曰明明在下詩大雅大明之

篇言文王之徳明明在下故赫赫然著見於天也故先王明之豈特𤣥之

耳哉特猶耳也

世俗之爲說者曰桀紂有天下湯武篡而

奪之是不然以桀紂爲常有天下之籍則

以常主天下之圖籍則然親有天下之籍則不然躬親能有天下

則不然以其不能治之也天下謂在桀紂則不然古者天子

千官諸侯百官以是千官也令行於諸夏

之國謂之王夏大也中原之大國以是百官也令行於境

内國雖不安不至於廢易遂亡謂之君

聖王之子也子子孫也有天下之後也埶籍

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然而不材不中

不中謂處事不當也中丁仲反内則百姓疾之外則諸侯叛

之近者境内不一遙者諸侯不聽令不行

於境内甚者諸侯侵削之攻伐之若是則雖

未亡吾謂之無天下矣聖王没有埶籍者

罷不足以縣天下聖王禹湯也有埶籍者謂其子孫也罷謂弱不任事也縣繫也音懸

天下無君桀紂不能治天下是無君諸侯有能德明威積

海内之民莫不願得以爲君師然而暴

國獨侈安能誅之暴國即桀紂也侈謂奢汰放縱必傷害無

罪之民誅暴國之君若誅獨夫天下皆去無助之者若一夫焉

若是則可謂能用天下矣能用天下之

謂王湯武非取天下也非奪桀紂之天下也脩其道行

其義興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

下歸之也桀紂非去天下也非天下自去也反禹湯

之徳亂禮義之分禽獸之行積其凶全其

惡而天下去之也天下歸之之謂王天下

去之之謂亡故桀紂無天下而湯武不弑

君由此效之也天下皆去桀紂是無天下也湯武誅獨夫耳豈爲殺君乎由用也效明也

用此論明之湯武者民之父母也桀紂者民之怨

賊也今世俗之爲說者以桀紂爲君而以

湯武爲弑然則是誅民之父母而師民之

怨賊也不祥莫大焉以天下之合爲君

則天下未甞合於桀紂也然則以湯武爲

弑則天下未甞有說也直墮之耳自古論說未甞有此世俗

之墮損湯武耳故天子唯其人天下者至重也非

至彊莫之能任物之至彊者乃能勝重任至大也非至辨

莫之能分至大則難詳故非小智所能分别也至衆也非至明莫

之能知天下之人至衆非極知其情僞不能和輯也此三至者非聖人

莫之能盡故非聖人莫之能王重大如此三者非聖人安能王

乎王于況反聖人備道全美者也是縣天下之權

稱也懸天下如權稱之懸揔知輕重也稱尺證反桀紂者其知慮至

險也其至意至闇也至意當爲志意其行之爲至

亂也親者䟽之賢者賤之生民怨之禹湯

之後也而不得一人之與刳比干囚箕子

身死國亡爲天下之大僇後世之言惡者

必稽焉言惡者必稽考桀紂以爲龜鏡也是不容妻子之數

不能容有其妻子是如此之人數也猶言不能保妻子之徒也列子梁王謂揚朱曰先生有一妻一妾不能治

故至賢疇四海湯武是也至罷不容妻

子桀紂是也疇四海謂以四海爲疇域或曰疇與籌同謂計度也今世俗之

爲說者以桀紂爲有天下而臣湯武豈不

過甚矣哉以桀紂爲君以湯武爲臣而殺之是過甚也譬之是猶傴

巫跛匡大自以爲有知也匡讀爲尫癈疾之人王霸篇曰賤之

如㑌與此匡同禮記曰吾欲暴尫而奚若言世俗此說猶巫尫大自以爲神異也故可以有

奪人國不可以有奪人天下可以有竊國

不可以有竊天下也一國之人易服故可以有竊者天下之心難歸故不可也

竊國田常六卿之屬是也可以奪之者可以有國不可以

有天下竊可以得國而不可以得天下是

何也曰國小具也可以小人有也可以小

道得也可以小力持也天下者大具也不

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

小力持也國者小人可以有之然而未必

不亡也小人既可以有之則易滅亡明取國與取天下殊也天下者至大也

非聖人莫之能有也

世俗之爲說者曰治古無肉刑而有象刑

治古古之治世也肉刑墨劓剕宮也象刑異章服恥辱其形象故謂之象形也書曰臯陶方施象刑惟明孔安國云

象法也案書之象刑亦非謂形象也墨黥世俗以爲古之重罪以墨𣵀其面而已更無劓刖之刑也

或曰墨黥當爲墨幪伹以黑巾幪其頭而已慅嬰當爲澡嬰謂澡濯其布爲纓鄭云凶冠之

飾令罪人服之禮記曰緦冠繰纓鄭云有事其布以爲纓也澡或讀爲草愼子作草纓也共艾

共未詳或衍字耳艾蒼白色畢與韠同紱也所以蔽前君以朱大夫素士爵韋令罪人服之故以蒼白色

爲韠菲對屨菲草屨也對當爲䋽傳寫誤耳䋽枲也愼子作䋽言罪人或菲或枲爲屨

故曰菲䋽屨䋽方孔反對或爲蒯禮有䟽屨傳曰藨蒯之菲也殺赭衣而不純

以赤土染衣故曰赭衣純縁也殺之所以異於常人之服也純音準殺所介反愼子曰有虞氏之誅以畫詭當黥以草

纓當劓以復䋽當刖以艾韠當宮此有虞之誅也又尚書大傳曰唐虞之象刑上刑赭衣不純中刑雜屨下刑墨幪幪巾

治古如是世俗說以治古如是是不然以爲治邪則

人固莫觸罪非獨不用肉刑亦不用象刑

矣以爲人或觸罪矣而直輕其刑然則是

殺人者不死傷人者不刑也罪至重而刑

至輕庸人不知惡矣亂莫大焉惡烏路反凡刑

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未也徵讀爲懲未謂將來

人者不死而傷人者不刑是謂惠暴而寛

賊也非惡惡也故象刑殆非生於治古並

起於亂今也今之亂世妄爲此說治古不然凡爵列官

職賞慶刑罰皆報也以類相從者也報謂報其善惡

各以類相從謂善者得其善惡者得其惡也一物失稱亂之端也失稱謂失其所

稱類不相從也稱尺證反夫徳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

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昔者武王伐有商

誅紂斷其首懸之赤斾史記武王斬紂頭懸之大白旗此云赤旂所傳

聞各異也禮記明堂位說旗曰殷之大白周之大赤即史記之說非也夫征暴誅悍治

之盛也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是百王之所

同也未有知其所由來者也刑稱罪則治

不稱罪則亂故治則刑重亂則刑輕治世刑必行則

不敢犯故重亂世刑不行則人易犯故輕李竒注漢書曰世所以治乃刑重所以亂乃刑輕也犯治之

罪固重犯亂之罪固輕也治世家給人足犯法者少有犯則衆惡之

罪固當重也亂世人廹於飢寒犯法者多不可盡用重典當輕也書曰刑罰世輕世

重此之謂也書甫刑以言世有治亂故法有重輕也

世俗之爲說者湯武不能禁令是何也

能施禁令故有所不至者曰楚越不受制是不然湯武者至

天下之善禁令者也湯居亳武王居鄗皆

百里之地也天下爲一諸侯爲臣通達之

屬莫不振動從服以化順之振與震同恐也曷爲

楚越獨不受制也彼王者之制也視形埶

而制械用即禮記所謂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器械異制衣服異宜也稱遠

近而等貢獻豈必齊哉稱尺證反等差也故魯人以

榶衛人用柯齊人用一革未詳或曰方言云盌謂之榶或謂之柯或曰方

言榶張也郭云謂榖張也土地形制不同者械用備飾不

可不異也故諸夏之國同服同儀儀謂風俗也諸夏廹

近京師易一以教化故同服同儀也蠻夷戎狄之國同服不同制

夷狄遐逺又各在一方雖同爲要荒之服其制度不同也封内甸服王畿之内也禹貢五伯里甸服孔安國曰

爲天子服治田也封外侯服畿外也禹貢五百里侯服孔云甸服之外五百里也侯𠉀也斥𠉀而 服

事王也韋昭公侯服候斥也侯衛賔服韋昭注國語曰侯候圻衛衛圻自侯圻至衛圻其閒五圻圻五

百里中國之界也謂之賔服常以貢獻賔服於王五圻者侯圻之外甸圻甸圻之外男圻男圻之外采圻采圻之外衛圻

康誥曰侯甸男邦采衛是也此據周官職方氏與禹貢異制也蠻夷要服職方氏云衛服之外五百

里曰蠻服又其外五百里曰夷服孔安國云要謂要束以文教要一昭反戎狄荒服職方氏所謂鎭服藩

服也韋昭曰各相去五百里九州之外荒裔之地與戎狄同俗故謂之荒荒忽無常之言甸服者祭

侯服者祀賔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終

韋昭曰日祭於祖考上食也近漢亦然月祀於曾祖也時享於二祧終謂世終朝嗣王也日祭月祀

時享嵗貢此下當有終王二字誤脫耳夫是之謂視形勢而

制械用稱遠近而等貢獻是王者之至也

至當爲志所以志識遠近也彼楚越者且時享嵗貢終王

之屬也必齊之日祭月祀之屬然後曰受

制邪是規磨之說也規磨之說猶言差錯之說也規者正圓之器磨久則偏盡

而不圓失於度程也文子曰水雖平必有波衡雖正必有差韓子曰規有磨而水有波我欲更之無奈之何此通於權者

溝中之瘠也謂行乞之人在溝壑中瘠者以喻智慮淺也則未足與

及王者之制也語曰淺不可與測深愚不

足與謀知坎井之鼃不可與語東海之樂此

之謂也言小不知大也司馬彪曰坎井壊井也鼃蝦蟇類也事出莊子坎井或作壇井鼃戸媧反

世俗之爲說者曰堯舜擅讓擅與禪同墠亦同義謂除地爲墠告

天而傳位也後因謂之禪位世俗以爲堯舜徳厚故禪讓聖賢後世徳薄故父子相繼荀卿言堯舜相承但傳位於賢而

已與傳子無異非謂求名而禪讓也案書序曰將遜于位讓于虞舜是亦有讓之說此云非擅讓蓋書序美堯之徳雖是

傳位與遜讓無異非是先自有讓意也孟子亦云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曰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曰孰與之

曰天與之又曰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也是不然天子者埶位至尊

無敵於天下夫有誰與讓矣讓者埶位敵之名若上下相縣則無與讓矣有

讀爲又也道徳純備智惠甚明南面而聽天下

生民之屬莫不振動從服以化順之天下

無隱士無遺善無隱藏不用之士也同焉者是也異

焉者非也夫有惡擅天下矣夫自知不堪其事則求賢而禪

位今以堯舜之明聖事無不理又烏用禪位哉曰死而擅之或者既以生無禪讓之事因謂

堯舜預求聖賢至死後而禪之是又不然聖王在上圖徳而

定次量能而授官一本作決徳而定次皆使民載其事

而各得其宜不能以義制利不能以僞飾

性則兼以爲民僞謂矯其本性也無能者則兼并之令盡爲民氓也聖王

已沒天下無聖則固莫足以擅天下矣固無禪讓

天下有聖而在後者則天下不離有聖繼其後者則天

下有所歸不離叛也朝不易位國不更制天下厭然與

郷無以異也厭然順服貌一渉反郷音向以堯繼堯夫又

何變之有矣言繼位相承與一堯無異豈爲禪讓改變與他人乎聖不在後

子而在三公則天下如歸猶復而振之矣

後子嗣子謂丹朱商均也三公宰相謂舜禹天下如歸言不歸後子而歸三公也復而振之謂猶如天下巳去而衰息今

使之來復而振起也天下厭然與郷無以異也以堯繼

堯夫又何變之有矣疑此三句重也唯其徙朝改制

爲難謂殊徽號異制度也舜禹相繼與父子無異所難而不忍者在徙朝改制也後世見其改易遂以爲

擅讓故天子生則天下一隆致順而治論徳

而定次天下一隆謂天下之人皆得其崇厚也致極也死則能任天下

者必有之矣夫禮義之分盡矣擅讓惡用

矣哉夫讓者禮義之名今聖王但求其能任天下者傳之則是盡禮義之分矣豈復更求禪讓之名

曰老衰而擅是又不然血氣筋力則有

衰若夫知慮取舍則無衰曰老者不堪其

勞而休也是又畏事者之議也或曰自以畏憚勞苦以爲

聖王亦然也天子者埶至重而形至佚心至愉而

志無所詘而形不爲勞尊無上矣衣被

則服五采雜閒色衣被謂以衣被身服五采言備五色也閒色紅碧之屬禮記曰衣正

色裳閒色也重文繡加飾之以珠玉食飲則重

大牢而備珍恠期臭味重多也謂重多之以太牢也珍怪竒異之食也

期當爲綦極也曼而饋曼當爲萬饋進食也列萬舞而進食代睪而食

詳蓋香草也或曰睪讀爲槀即所謂蘭茝本也或曰當爲澤澤蘭也旣夕禮茵著用荼實綏澤焉俗書澤字作

水傍睪傳寫誤遺其水耳代睪而食謂焚香氣歇即更以新者代之雍而𢕿雍詩周頌樂章名奏

雍而𢕿饌論語曰三家者以雍𢕿言其僣也五祀執薦者百人侍西房

周禮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鄭云五祀四時迎五行之氣於四郊而祭五徳之帝也或曰此五祀謂礿祠烝甞及

大祫也或曰國語展禽曰禘郊祖宗報此五者國之祀典也皆王者所親臨之祭非謂户竈中霤門行之五祀也薦

謂所薦陳之物籩豆之屬也侍侍立也西房西廂也侍或爲待也居則設張容負依

而坐諸侯趨走乎堂下居安居也聽朝之時也容謂羽衛也居則設張

其容儀負依而坐也户牖之閒謂之依作扆扆依音同或曰爾雅云容謂之防郭璞云如今牀頭小曲屏風唱

射者所以隱見也言施此容於戸牖間負之而坐也出戸而巫覡有事出户謂出内門

也女曰巫男曰覡有事祓除不祥出門而宗祀有事出門謂車駕出國門宗者

主祭祀之官祀當爲祝有事謂祭行神也國語曰使名姓之後能知四時之生犧牲之物玉帛之類采服之宜

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攝之位壇場之所上下之神祇氏姓之所出而必帥舊典者為之宗又曰使先聖之後能知山川

之號宗廟之事昭穆之世齊敬之勤禮節之宜而敬恭明神者謂之祝韋昭曰宗大宗伯也掌祭祀之禮禮記太祝

掌祈福祥也乗大路趨越席以養安大路祭天車禮記曰大路繁纓一就

衍字耳越席結蒲爲席養安言恐其不安以此和養之按禮以大路越席爲質素此云養安以爲盛飾未詳其

意或曰古人以質爲重也側載睪芷以養鼻睪芷香草也已解上於車上傍

側載之用以養鼻也前有錯衡以養目詩曰約軝錯衡毛云錯衡文衡

鸞之聲𡵯中武象騶中韶䕶以養耳和鸞皆車上鈴

也韓詩外傳云鸞在衡和在軾前升車馬動馬動則鸞鳴鸞鳴則和應皆所以爲行節也許愼曰和取其敬鸞以象鳥之

聲武象韶䕶皆樂名也騶當爲趨𡵯謂車緩行趨謂車速行周禮大馭云凡馭路行以肆夏趨以采薺以鸞和爲節

鄭云行謂大寢至路門趨謂路門至應門也三公奉軶持納軶轅前也納與軜同軜與

驂馬内軜繫軾前者詩曰鋈以觼軜諸侯持輪挾輿先馬挾輿在車之左右也

先馬導馬也或持輪者或挾輿者或先馬者大侯編後大夫次之大侯國稍

大在五等之列者小侯元士次之小侯僻逺小國及附庸也元士上士也禮記曰庶方

小侯入天子之國曰某人又曰天子之元士視附庸也庶士介而夾道庶士軍士也介而坐

道被甲坐於道側以禦非常也庶人隱竄莫敢視望居如大神

動如天帝言畏敬之甚也持老養衰猶有善於是

者與不老者休也休猶有安樂恬愉如是

者乎不老老也猶言不顯顯也或曰不字衍耳夫老者休息之名豈更有休息 安樂樂過此

曰諸侯有老天子無老諸侯供職貢朝聘故有筋力衰竭求致仕

者與天子異也有擅國無擅天下古今一也讓者埶位敵之名一

國事輕則有請於天子而讓賢天下則不然也夫曰堯舜擅讓是虚言

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不知逆順之

理小大至不至之變者也小謂一國大謂天下至不至猶言當不 當也

未可與及天下之大理者也

世俗之爲說者曰堯舜不能敎化是何也

曰朱象不化是不然也堯舜者至天下之

善敎化者也南面而聽天下生民之屬莫

不振動從服以化順之言天下無不化然而朱象獨

不化是非堯舜之過朱象之罪也朱象乃罪人之

當誅戮者豈堯舜之過哉論語曰上智與下愚不移是也堯舜者天下之英

鄭康成注禮記云英謂俊選之尤者朱象者天下之嵬一時之

瑣也言嵬瑣之人雖被堯舜之治猶不可化言敎化所不及嵬瑣巳解在非十二子之篇今世

俗之爲說者不怪朱象而非堯舜也豈不

過甚矣哉夫是之謂嵬說狂妄之說羿蠭門者

天下之善射者也不能以撥弓曲矢中

不正之弓中丁仲反王梁造父者天下之善馭者也不

能以辟馬毁輿致遠辟與躄同必亦反堯舜者天

下之善敎化者也不能使嵬瑣化何世

而無嵬何時而無瑣自太皥燧人莫不有也

太皥伏羲也燧人大皥前帝王始作火化者故作者不祥學者受其

殃非者有慶作嵬瑣者不祥也有慶言必無刑戮也詩曰下民之

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職競由人此之謂

詩小雅十月之交之篇言下民相爲妖孼災 害非 從天降噂噂沓沓然相對談語背則相憎爲此者王由人耳

世俗之爲說者曰大古薄葬棺厚三寸衣

衾三領葬田不妨田故不掘也此蓋言古之人君也三領三稱

也禮記君陳衣于序東西領南上故以領言葬田不妨田言所葬之地不妨農耕也殷已前平葬 無丘壠之識也

亂今厚葬飾棺故掘也是不及知治道而

不察於抇不抇者之所言也抇穿也謂發家也胡骨反

人之盜也必以有爲其意必有所云爲也不以備不足

足則以重有餘也而聖王之生民也皆使

當厚優猶不知足而不得以有餘過度

得中也丁浪反優猶寛泰也不知足不字亦衍耳言聖王之養民輕賦薄斂皆使寛泰而知足也又有禁限不得以

有餘過度也故盜不竊賊不刺盜賊通名分而言之則私竊謂之盜刼殺謂之

狗豕吐菽粟而農賈皆能以貨財讓

庶人猶讓財其餘無不讓也風俗之美男女自不取於涂而

百姓羞拾遺故孔子曰天下有道盜其先

變乎衣食足知榮辱雖珠玉滿體文繡充棺黄金

充椁加之以丹矸重之以曾靑丹矸丹砂也曾靑銅之精形如

珠者其色極淸故謂之曾靑加以丹矸重以曽靑言以丹靑采畫也犀象以爲樹樹之於壙

琅玕龍兹華覲以爲實琅玕似珠崑崙山有琅玕樹龍兹未

詳覲當爲瑾華謂有光華者也或曰龍兹即今之龍鬚席也公羊傳曰衛侯朔屬負兹爾雅曰蓐謂之兹史記曰衛

叔封布兹徐廣曰兹者籍席之名列女傳無鹽女謂齊宣王曰漸臺五重黄金白玉琅玕龍䟽翡翠珠璣莫落連飾

萬民疲極此二殆也疑龍兹即龍䟽鬚音相近也曹大家亦不解實謂實於棺槨中或曰兹與髭同人猶

且莫之抇也是何也則求利之詭緩而犯

分之羞大也詭詐也求利詭詐之心緩也夫亂今然後反

是上以無法使下以無度行知者不得慮

能者不得治賢者不得使不得在位使人若是則

上失天性下失地利中失人和故百事廢

財物詘而禍亂起王公則病不足於上庶

人則凍餒羸瘠於下於是焉桀紂群居而

盜賊擊奪以危上矣言在上位者盡如桀紂也必禽獸行

虎狼貪故脯巨人而炙嬰兒矣若是則

有何尤抇人之墓抉人之口而求利矣哉

抉挑也抉人口取其珠也雖此倮而埋之猶且必抇也安得

葬薶哉不可得葬薶而不發彼乃將食其肉而齕其

骨也夫曰大古薄葬故不抇亂今厚葬故

抇也是特姦人之誤於亂說以欺愚者而

潮䧟之以偷取利焉夫是之謂大姦言是乃特姦人

自誤惑於亂說因以欺愚者猶於泥潮之中䧟之謂使䧟於不仁不孝也以偷取利謂偝棄死者而苟取其利於生

者也是時墨子之徒說薄葬以惑當世故以此譏之傳曰危人而自安害人

而自利此之謂也危害死者以利生者與此義同

子宋子曰明見侮之不辱使人不鬭宋子已解在天

論篇宋子言若能明侵侮而不以爲辱之義則可使人不鬬也莊子說宋子曰見侮不辱救民之鬬尹文子曰見侮

不辱見推不矜禁暴息兵救世之鬬此人君之徳可以爲主矣宋子蓋尹文弟子何休注公羊曰以子冠氏上者著其師

也言此者蓋以難宋子之徒也人皆以見侮爲辱故鬬也知見

侮之爲不辱則不鬭矣應之曰然則亦以

人之情爲不惡侮乎曰惡而不辱也雖惡其侮

而不以爲辱惡烏路反下同曰若是則必不得所求焉求不鬬必不得

凡人之鬭也必以其惡之爲說非以其辱

之爲故也凡鬬在於惡不在於辱也今倡優侏儒狎徒詈

侮而不鬭者是豈鉅知見侮之爲不辱哉

狎戲也鉅與遽同言此倡優豈速遽知宋子有見侮不辱之論哉然而不鬭者不惡

故也今人或入其央瀆竊其豬彘央瀆中瀆也如今人

家出水溝也則援劒㦸而逐之不避死傷是豈以

喪豬爲辱也哉然而不憚鬭者惡之故也

雖以見侮爲辱也不惡則不鬭不知宋子之論者也

知見侮爲不辱惡之則必鬭知宋子之論也然則鬭

與不鬭邪亡於辱之與不辱也乃在於惡

之與不惡也夫今子宋子不能解人之惡

侮而務說人以勿辱也豈不過甚矣哉

也不知人情惡侮而使見侮不辱是過甚也解如字說讀爲税金舌弊口猶將無

益也金舌以金爲舌金舌弊口以喻不言也雖子宋子見侵侮金舌弊口而不對欲以率先猶無益於不

鬬也揚子法言曰金口而木舌金或讀爲噤不知其無益則不知不知此說無益

是不知也知其無益也直以欺人則不仁不仁不

知辱莫大焉發論而不仁不知辱無過此也將以爲有益於

人則與無益於人也與讀爲預本謂有益於人反預於無益人之謂也

則得大辱而退耳說莫病是矣本欲使人見侮不辱反自

得大辱耳子宋子曰見侮不辱應之曰凡議必將

立隆正然後可也崇高正直然後可也無隆正則是非

不分而辨訟不決故所聞曰天下之大隆

是非之封界分職名象之所起王制是也

名謂指名象謂法象王制謂王者之舊制故凡言議期命是非以

聖王爲師期物之所㑹也命名物也皆以聖王爲法也而聖王之分

榮辱是也聖王以榮辱爲人之大分豈如宋子以見侮爲不辱哉是有兩

端矣榮辱各有二也有義榮者有埶榮者有義

辱者有埶辱者志意脩德行厚知慮明是

榮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謂義榮爵列

尊貢禄厚形埶勝貢謂所受貢賦謂天子諸侯也禄謂受君之禄卿相士大

夫也形埶謂埶位也上爲天子諸侯下爲卿相士大夫

是榮之從外至者也夫是之謂埶榮流

淫汗僈汙穢行也僈當爲漫已解在榮辱篇犯分亂理驕暴貪

利是辱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謂義辱詈

侮捽搏捽持頭也搏手擊也捶笞臏腳捶笞皆杖擊也臏膝骨也腳古脚字臏脚

謂刖其膝骨也鄒陽曰司馬喜臏脚於宋卒相中山斬斷枯磔斷如字枯棄市暴屍也磔車裂

也周禮以疈辜祭四方百物謂披磔牲體也或者枯與疈辜義同歟韓子曰楚南之地麗水之中生金民多竊采之

采金之禁得而輙辜磔所辜磔甚衆而民竊金不止疑辜即枯也又莊子有辜人謂犯罪應死之人也

靡舌藉見陵藉也才夜反靡繫縛也與縻義同即謂胥靡也謂刑徒之人以鐵鏁相連繫也舌

未詳或曰莊子云公孫龍口呿而不能合舌舉而不能下謂辭窮亦恥辱也是辱之由外

至者也夫是之謂埶辱是榮辱之兩端也

故君子可以有埶辱而不可以有義辱小

人可以有埶榮而不可以有義榮有埶辱

無害爲堯有埶榮無害爲桀義榮埶榮

唯君子然後兼有之義辱埶辱唯小人然

後兼有之是榮辱之分也聖王以爲法士

大夫以爲道官人以爲守百姓以成俗萬

世不能易也言上下皆以榮辱爲治也士大夫主敎化者官人守職事之官 也

子宋子案不然獨詘容爲已慮一朝而改

之說必不行矣言宋子不知聖王以榮辱爲大分獨欲屈容受辱爲已之道其

謀慮乃欲一朝而改聖王之法說必不行也譬之是猶以塼塗塞江

海也以僬僥而戴太山也塼涂以𡍼壘塼也僬僥短人長三尺者

蹎跌碎折不待頃矣蹎與顚同躓也頃少頃也二三子之

善於子宋子者殆不若止之將恐得傷其

體也二三子慕宋子道者也止謂息其說也傷其體謂受大辱子宋子曰人之

情欲寡而皆以己之情爲欲多是過也

以凡人之情所欲在少不在多也莊子說宋子曰以禁攻寢兵爲外以情欲寡淺為内也故率其

羣徒辨其談說明其譬稱將使人知情欲

之寡也稱謂所冝也稱尺證反情欲之寡或爲情之欲寡也應之曰然則

亦以人之情爲欲目不欲綦色耳不欲綦聲

口不欲綦味鼻不欲綦臭形不欲綦佚此

五綦者亦以人之情爲不欲乎曰人之情

欲是已曰若是則說必不行矣以人之情

爲欲此五綦者而不欲多譬之是猶以人

之情爲欲富貴而不欲貨也好美而惡西

施也古之人爲之不然以人之情爲欲多

而不欲寡故賞以富厚而罰以殺損也

富厚賞之以殺損罰之殺減也所介反是百王之所同也故上

賢禄天下次賢禄一國下賢禄田邑愿愨

之民完衣食以人之情爲欲多故使徳重者受厚禄下至愿愨之民猶得完衣食皆所

以報其功今子宋子以是之情爲欲寡而不欲

多也然則先王以人之所不欲者賞而以

人之所欲者罰邪亂莫大焉如宋子之說乃大亂之道

子宋子嚴然而好說嚴讀爲儼好說自喜其說也好呼報反

人徒立師學成文曲文曲文章也然而說不免於

以至治爲至亂也豈不過甚矣哉


荀子卷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