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九十 浙江二 杭州府 嚴州府 下一卷▶

浙江二[编辑]

杭州府,東南至紹興府一百三十八里,西南至嚴州府二百七十里,北至湖州府一百八十里,東北至嘉興府一百九十五里,自府治至至京師三千二百里。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爲越國之西境,後屬楚。秦、漢並屬會稽郡,後漢順帝以後屬吳郡。三國吳分置東安郡,治富春。尋罷。晉屬吳興及吳郡,宋、齊、梁因之。侯景嘗以錢唐爲臨江郡,富陽爲富春郡。陳置錢唐郡,隋平陳廢郡,置杭州,初治餘杭,開皇十年移治錢唐。煬帝大業三年改曰餘杭郡。唐復爲杭州,天寶初曰餘杭郡,乾元初復曰杭州。景福初號武勝軍,光化初移鎮海節度治焉,又置大都督府于此。《新唐書》:「乾元二年杭州置餘杭軍,景福二年鎮海軍自潤州徙屯此。」又有烏山戍,或曰即吳山也。五代時吳越都于此。謂之西府,謂越州爲東府。宋仍爲杭州,亦曰餘杭郡,淳化五年改軍號曰寧海軍節度。建炎三年升爲臨安府。時定行都于此。元曰杭州路,明改杭州府。領縣九。
府山川環錯,井邑浩穰,爲東南都會,春秋時吳、越爭雄之所也。自三國以來,皆恃爲財賦淵藪。陳、隋始立郡建州,繁衍之漸,基於于矣。唐末置節鎮于此,以寵錢鏐。鏐于是擁兵廓地,爲東南雄鎮。宋建炎三年,高宗至鎮江,召從臣問去留,呂頤浩乞駐蹕京口,爲江北聲援。王淵獨言鎮江止可捍一面,不如錢塘有重江之險,淵蓋慮金人自通州渡江,據姑蘇,則京口內外俱亟也。于是遂如杭州,即州治爲行宮。王阮言:「臨安蟠幽宅阻,面湖背海,膏腴沃野,足以休養生聚,其地利于休息。」陳亮言:「吳會者晉人以爲不可都,而錢鏐據之,以抗四鄰,蓋自毘陵而外,不能有也。其地南有浙江,西有崇山峻嶺,東北則有重湖沮洳,而松江、震澤橫亘其前,雖有戎馬百萬,安所用之。此錢鏐所恃以爲安,國家六十年都之而無外憂者也。」亮蓋言于光宗時。朱子嘗言:「建康形勢雄壯,然淮破則止隔一水,欲進取則都建康,欲自守則都臨安。」近時言者亦謂昔人咎宋都臨安,遂成偏安之局。不知臨安雖偏,前有襟障,左右臂有伸縮,是以晏然者百餘年。六朝都建康,雖云控引江、淮,而過于淺露,荊、雍、江、鄂上游跋扈,未有三十年無事者也。然辛幼安有言:「斷臯亭之山,臯亭或作「牛頭」,今府東北二十里有牛頭堰,路通海門,非山名也。天下無援兵;決西湖之水,滿城皆魚鱉。」陳同甫亦嘗環視錢塘,喟然歎曰:「城可灌也。」蓋以地下于西湖云。而西山真氏則曰:「國家南渡,駐蹕海隅,何異越棲會稽之日。而秦檜乃以議和移奪上心,粉飾太平,沮鑠士氣,士大夫豢于錢唐,湖山歌舞之娛,無復故都《黍離》、《麥秀》之歎。此檜之罪所爲上通于天,而不可贖也。」今府城,宋行都城也。舊志:府城初築于隋楊素,周三十六里九十步。唐景福二年錢鏐新築羅城,自秦望山由夾城東亘江干,洎錢塘湖、霍山、范浦,周七十里,其城門凡十:南曰朝天,今吳山東麓鎮海樓也,宋曰拱北樓,明初復名朝天;北曰北關;其東面之門曰新門,曰南土,曰北土,曰寶德;西面之門曰竹車,曰鹽橋,曰西關,曰龍山。寶德則在東面之北,龍山則在西面之南。}}其形勢則南北展而東西縮。乾寧中楊行密將攻杭州,攜僧祖肩密來瞰之。祖肩曰:「此腰鼓城也,擊之終不可得。」宋紹興二十八年增築內城及東南之外城,附于舊城內。城亦曰皇城,周九里。皇城之門南曰麗正,北曰和寧。或曰亦吳越牙城故址也。牙城之南門曰通越,北曰雙門。其東北隅門亦曰和寧。錢鏐如衣錦軍,將還,部將徐綰等作亂,據羅城,攻牙城,鏐至龍泉聞變,使副將建己旌鼓與叛兵戰,而微服乘小舟夜抵牙城東北和寧門,踰城而入是也。又宋之東苑門曰東華。}}元至正十九年張士誠更築府城。東自艮山門至候潮門,視舊城拓開三里,而絡市河于內;南自候潮門迤西則縮入二里,而截鳳凰山于外城之東西,視舊差廣。門十三。宋制亦十三門。東有便門保安二門。保安一名小堰,士誠省之,于北增天宗、北新二門,其天宗一名小北門,仍爲十三門。又宋時南門曰嘉會。德祐末元兵至,駙馬都尉楊鎮等奉益王、廣王走婺州,不果。既而自嘉會門出度江而南,元兵追之,鎮還臨安,楊亮節遂負二王走溫州是也。士誠改嘉會曰和寧。明省爲十。東省錢湖門。本宋置,張士誠因之。北省士誠所置之天宗、北新二門。東五門,曰候潮,東南第一門也。宋舊名。曰永昌,東南第二門。舊曰新門,俗呼草橋門,與候潮俱近江,多沙地鹽舍。曰清泰,在城正東。舊名崇新門,俗呼薦橋門,今呼螺螄門,亦近江。曰慶春,東北第二門也。舊名東青門,俗呼太平門。有菜市橋,亦曰菜市門。曰艮山;東北第一門也。俗呼壩子門。西三門,曰湧金,在城正西。宋建炎末韓世忠討苗、劉之亂,入北關,賊開湧金門遁走。舊亦名豐豫門。曰清波,在湧金之南。宋名也。曰錢塘;在湧金之北。亦宋名。南一門,曰鳳山;在城南,近江。一名正陽門,北距武林門十里,即張士誠所改和寧門也。又舊有清平門,後塞。北一門,曰武林。在城正北。舊名餘杭門,今仍呼爲北關。土人云:南柴、北米,東菜、西水,四者各由而入。又宋制水門凡五,曰保安,曰南,曰北,曰天宗,曰餘杭。張氏因之。今爲水門四,在鳳山、候潮、艮山、武林各門之旁。城周三十五里一百丈。此今城之大略也。

錢塘縣,附郭,在府治西。秦縣,屬會稽郡。漢爲會稽西部都尉治,後漢縣省,光和二年封朱峻爲侯邑。三國吳復置縣,屬吳郡,晉以後因之。陳置錢唐郡于此。隋廢郡,改爲杭州。治本曰錢唐,唐以唐爲國號,加土爲塘,後因之。《舊唐書》:「隋時縣在州治南,貞觀六年移縣而北,去州治十一里,尋又移治于新城。開元二十一年還治州郭下,二十五年復移州治南。」《通志》云:「南宋嘗徙于錢唐門外,尋還城內,後徙今治。」今編户百六十一里。

仁和縣,附郭,在府治東。唐錢塘、鹽官二縣地,五代梁龍德二年錢氏割置錢江縣,治武林門內。宋太平興國四年改今名,尋徙府治北。元移今治。今編户三百七十三里。

吳山,在府治南。《圖經》云:「春秋時爲吳南界,故名。」或曰以子胥名,訛伍爲吳也。亦名胥山,左帶大江,右瞰西湖。宋建炎三年兀朮陷臨安,將還,斂兵于吳山,七寶山,焚掠而去。七寶即吳山西南面支峰也。紹興末,金亮聞其勝概,欲立馬吳山,遂南寇。今峰巒相屬,以山名者凡數處,而總曰吳山。
鳳凰山,府治西南二里,與吳山岡脈相接。舊在城內,張士誠築城截之于外。今沿城南十里陵阜巖壑逶迤而西,左瞰大江,直望海門,如鳳凰欲飛,峭壁崔嵬,中通石衕。宋南渡後因州治建宮殿,山遂環入禁苑,重簷複閣,凌駕山椒。今山坡平處曰內教場,山下有洗馬池,皆宋時故址也。其東麓爲萬松嶺,舊時夾道多松。又有古渠,宋乾道七年守臣吳淵請復萬松嶺旁古渠,嚴禁侵占是也。今路出江頭,嶺去城最近,而地形高聳。論者謂敵先據此,則城中有矢石相及之虞。蓋鳳凰山屏峙城南,攻守必資之地矣。○龍山,在城南。山之北即包家山。宋紹興十七年建玉津園于山北。淳熙十二年大閱于龍山,後屢閱于此。王應麟曰:「孝宗乾道以後屢幸茅灘大閱。」慶元二年殿帥郭杲言:「茅灘在江東岸,潮汐不時。若營教場,徒費修治,不如專閱于龍山。」從之。龍山蓋即鳳凰之支隴矣。山之東有白塔嶺,路出江頭。《一統志》:「龍山一名卧龍山。」
寶石山,在城西北。負郭,挺立。上有石巍然如甑。北有落星二石,錢氏號壽星寶石山,後改爲巨石山。上有保叔塔,本名寶所塔,宋乾道二年嘗大閱于此。山東南麓爲昭慶寺,面臨西湖。山之北爲霍山,山最小,而石骨鱗起,其下爲錢氏羅城舊址。○孤山,在城西重湖之間,以獨立波心而名。山坦夷,與寶石諸山隔湖相望。
南屏山,府西三里。峰巒聳秀,環立若屏。北有淨慈寺。寺前一峰曰雷峰,或以爲迴峰之訛也。有雷峰塔。其西爲九曜山。山石嵯峨,頗爲雄峻。山西南爲太子灣,以宋莊文、景獻二太子攢園而名。益折而南爲煙霞嶺。又南爲南高峰,盤紆峻聳,東抱西湖,南頫浙江。舊有塔在其上。志云:南高峰在府西南十二里。
靈隱山,府西十二里。本名武林山,相傳漢時錢唐縣蓋治于山麓,晉咸和中改今名。唐天復二年杭州叛將徐綰等作亂,湖州刺史高彥遣子渭入援,至靈隱,爲綰伏兵所殺。宋建炎三年金人寇臨安,遊騎入靈隱至天竺山。亦名靈苑,又名仙居。有靈隱寺,寺外爲九里松。山之西北,一峰直上,曰北高峰,爲靈隱最高處,頂舊有七級浮圖,奇勝與南高峰相埒。其峙于寺前石門澗南者,曰飛來峰,亦名靈鷲峰。又南爲天竺峰,三天竺寺列焉。《宋志》:西湖出武林山武林泉,今南北諸泉澗皆匯于西湖。蓋湖上羣山,靈隱實爲雄長矣。又獅子峰,在天竺峰西南。元伯顏入臨安,觀潮于浙江,登獅子峰,覽臨安形勝,即此。
赤山,府西南十二里。志云:自太子灣而西有玉岑山,少北爲三台山,于忠肅墓在焉。玉岑山西南即赤山,自西湖出江干,往往取途于此。宋建炎中金人犯臨安,兀朮突至赤山,即此。俗名赤山埠。《南征紀》:「赤山埠西走富陽,南出江灘有六和塔,宋初僧永明所建以鎮江潮,亦江濱控扼處也。」○五雲山,在府西南二十里。沿江自徐村而進,盤曲凡六里,七十二灣。上有二井,大旱不竭。長江三折,正當其前。又有溪水東流,經諸橋以入江。
秦望山,府西南十里。《輿地志》:「秦始皇東遊,登山瞻望,欲渡會稽,因名。」《吳越史》:「唐咸通中望氣者言東南有王氣,命侍御史許渾齎璧瘞此山以厭之。」山東南有羅剎石,橫截江濤,後改名鎮江石,五代梁開平中爲潮沙所漲沒。又焦山,在府西南四十里,高千二百丈,周二十里,境中諸山此爲最高云。
定山,府東南四十里,突出江干。《郡國志》云:「江濤至此輒抑,過此復雷吼霆奮,因名。」一名獅子山。劉宋泰始初會稽太守孔顗等舉兵,應晉安王子勛,臺軍吳喜擊之,遣別將沈思仁等破東軍于定山。唐光啓二年,錢鏐遣將自定山出海門討薛朗于潤州,即此。又有浮山,在定山東南五里。蘇軾守杭州,奏狀云:「潮水自海門東來,勢如雷霆,而浮山峙于江中,與魚浦諸山犬牙相錯,洄洑激射,其怒百倍,沙磧轉移,爲至險處。」
臯亭山,府東北二十里。山當往來之衝。宋德祐二年元兵從長安鎮進次臯亭山;明初命李文忠取杭州,分遣茅成駐臯亭山;蓋府境必備之險也。○桐扣山,在府東北五十里。晉武帝時岸崩出石鼓,張華命取蜀中桐木刻魚形扣之,聲聞數里,山因以名。其西接母山,一名鳳凰山,高聳爲羣山之冠,以張翼左右如母顧子而名。
臨平山,府東北六十里。山周十八里,平曠逶迤,無崇岡修阜。其巔一名丘山,有龍洞及井,雖旱不涸。梁大寶初張彪起兵會稽討侯景,遣將趙棱等圍錢塘,與景將趙伯超戰,敗于臨平。唐置臨平監于山下,後爲臨平鎮。五代梁開平三年高灃以湖州附淮南,舉兵焚義和、臨平鎮,吳越討平之。宋建炎三年苗傅等作亂,遣其黨苗瑀等將重兵扼臨平,拒勤王兵,負山阻水爲陣,中流植鹿角以梗行舟,韓世忠舍舟力戰,大破之。又鎮有明因寺。元兵趨臨安,文天祥奉使見伯顏于明因寺是也。義和鎮,即今嘉興府崇德縣。
界山,府北七十里。一名萬松山。其西有鳳泉諸山,綿延相接,凡二十五里。東北接武康西界,餘杭苕溪遶其南,陡門關峙其東,亦北出之間道也。志云:鳳泉山一名唐山,山之西有石門嶺,嶺南有唐家陡門關,蓄苕溪水以溉田。石門東三里有九度嶺,西二里有金龍嶺,皆北達武康。
葛嶺,在府城西北。自寶石山而西,其相接者曰寶雲山,稍西即葛嶺也。宋建炎二年金人犯臨安,城陷。尉曹將金勝等保葛嶺,編竹覆泥爲塗,北騎至踐之而踣,勝等乘勢擊之,金人大敗。咸淳二年賜賈似道第于西湖葛嶺,即此。又西爲棲霞嶺,岳武穆墓在焉。一名劍門嶺。
風篁嶺,府西十里。林壑極勝,龍井在其上,亦曰龍泉。錢鏐自衣錦軍還至龍泉,聞其部將叛據羅城,微服兼行,踰城夜入是也。○慈雲嶺,在府治西南十里,即鳳凰山之後嶺。後唐同光二年錢鏐開慈雲嶺,建西關城宇是也。自嶺而西出即南高峰。又仙姥墩,在清波門外。沿城而上,舊有聚景園,宋孝宗築以奉上皇遊幸者。
狗頭嶺,府西北五十里。唐上元二年劉展作亂,據潤、常諸州,遣兵攻杭州,敗州兵于石夷門。展將孫待封自武康南出,將會兵攻杭州,州將李藏用使其屬溫晁自餘杭馳據狗頭嶺,待封至,敗還。嶺蓋當武康南出之道。石夷門,或曰即今石門塘也。見崇德縣。
錢塘江,在城東三里,即浙江也。自嚴州府桐廬縣流入富陽縣界,經郡西南而東北接海寧縣界,出海門入于海。海潮晝夜再上,奔騰衝擊,聲撼地軸。沿江之塘,歷代修築。《錢塘記》:「三國時功曹華信以江濤爲患,議立塘以捍之,募有能致土石一斛與千錢,旬月之間,應者雲集,因曰錢塘。歲久塘壞,江挾海潮,大爲杭患。唐大曆八年大風潮溢,墊溺無算。咸通二年潮水復衝擊奔逸入城,刺史崔彥曾乃開外沙、中沙、裏沙三沙河以決之,曰沙河塘。近南曰壩頭,其在城東二里者曰捍海塘。光化三年浙江又溢壞民居。五代梁開平四年錢氏建侯潮通江二門,潮水衝激,版築不就,因命強弩數百以射潮頭。既而潮水漸向西陵,乃積石植木爲塘,而城基始定。今之平陸,昔皆江也。相傳吳越王箭所射止處,嘗立鐵幢,因名鐵幢浦。宋大中祥符五年潮抵郡城,發運使李溥請立木積石以捍之,不就。乃用戚綸議實薪土以捍潮波,七年功成,環亘可七里。天聖四年方謹請修江岸二斗門。景祐四年轉運使張夏置捍江兵,採石修塘,立爲石堤十二里,塘始無患。慶曆六年漕臣杜杞復築錢塘堤,起官浦至沙涇以捍風濤。又俞獻卿知杭州,鑿西巖作堤長六十里。皇祐中漕臣田瑜疊石數萬爲龍山堤。政和六年兵部尚書張閣言:「臣昨守杭州,聞錢塘江自元豐六年泛溢後,潮汐浸淫,比年水勢稍改,自海門過赭山,即回薄巖門、白石一帶北岸,壞民田及鹽田鹽地,東西三十餘里,南北二十餘里。江東距仁和監止及三里,北趣赤岸𤭁口二十里。運河正出臨平下塘,西入蘇、秀,若失障禦,恐他日數十里膏腴平陸,皆潰于江,下塘田廬,莫能自保。運河中絕,有害漕運。」詔亟修築。七年知杭州李偃言:「湯村、巖門、白石等處,並錢塘江通大海,日夜兩潮,漸致侵囓,乞依六和寺岸用石砌疊。」從之。紹興末以石岸傾毀,詔有司修治。乾道九年復修築廟子灣一帶石岸,自是屢命有司修戢。淳熙元年江堤再決,嘉熙二年復決,守臣趙與權乃于近江處所先築土塘,于內更築石塘,水復其故。嘉定十年江潮大溢,復修治之。明朝洪武十年江水大溢,特命興築。永樂元年及五年、九年皆經修治,十八年更修完固。成化八年沿江堤岸傾圮特甚,乃命工部侍郎李顒相度經理,堤岸一新,百年以來,始無大患。萬曆三年六和堤岸決,復修治之。嗣後淺沙漸積,江潮稍緩。舊時上自六和塔下抵艮山門,皆有石塘,胡氏以爲即錢氏所築捍海塘故址,今多堙廢。其渡江之處,自草橋門外江西岸渡者曰浙江渡,對蕭山縣西興;自六和塔渡者曰龍山渡,對蕭山漁浦。
西湖,在城西。周回三十里。三面環山,谿谷縷注,瀦而爲湖。漢時金牛見湖中,以爲明聖之瑞,曰明聖湖。一名錢塘湖,以介于錢塘也。一名上湖,以委輸于下湖也。然其地負郭而西,故其稱爲西湖。唐大曆中刺史李泌于湖北爲石函橋,置水閘以洩湖水,溉田無算。長慶初刺史白居易復築堤捍湖,蓄洩其水,溉田千頃,又引入運河以利漕。久之,湖葑蔓合,湖漸堙塞。吳越時置撩湖兵士千人,芟草濬泉,又引湖水爲湧金池以濟運河。宋景德四年郡守王濟增置斗門以防潰溢。天禧中王欽若奏以西湖爲放生池,自是湖漸堙廢。慶曆初郡守鄭戩嘗開濬之。元祐五年蘇軾知杭州,以爲:「唐李泌引湖水作六井,然後民足取汲,而生聚日繁。又放水溉田,瀕湖千頃,可無凶歲。今雖不及千頃,而下湖數十里間,茭菱穀米,所獲不資。又西湖深闊,則運河可以取足。若湖水不給,則必取藉于江潮。潮水淤河,泛溢景闠,三年一濬,必爲市井大患,并六井亦且廢矣。今請設法開治,并禁民侵占。」從之。軾因取葑泥積湖中,橫跨南北兩山,徑十餘里,爲長堤以通人行,今稱蘇公堤。西曰裏湖,東曰外湖。紹興九年從張澄請,招置撩湖兵二百人。十九年守臣湯鵬奏請開濬。乾道五年復嚴侵占之禁。九年以臨安守臣言,命更加開濬。元時廢棄不治,明初益爲汙萊,民耕業其中。成化、弘治中嘗議濬之。正德三年郡守楊孟瑛又力言之于御史臺,疏奏報可,于是大加濬治。凡毀民田盪三千四百餘畝,湖始復舊。又益蘇堤高二丈,闊五丈三尺。又于裏湖西岸爲楊公堤,堤各開六橋以通水。自北新路第二橋入靈竺路謂之趙公堤,以宋淳祐中京尹趙與第所築也。自斷橋至孤山謂之白公堤,以唐郡守白居易所築也。湖中有湖心寺,易而爲亭。議者謂杭之水利,莫切于西湖云。
臨平湖,在府東北臨平山東南五里。吳赤烏二年獲寶鼎于此,因名鼎湖,周回十里。漢末湖已壅塞,晉咸寧二年復開,孫皓以爲己瑞,既而吳滅。晉元興二年湖水赤,桓玄以爲己瑞,俄而玄敗。陳楨明初湖又開,陳主叔寶大惡之,明年陳亦滅。蓋此湖常蓁塞,故老相傳湖開則天下平也。唐、宋時湖水皆直至山下,南宋爲運道所經。中有白龍潭,風波最險,紹定中築塘以捍之,曰永和,自是患漸息。今上塘河所經也。
運河,在城北十里。其源有三:一自城西北三里西湖壩,上承西湖之水;一自城東北三里德勝壩,上承上塘河之水,俱匯於府北六里之江漲橋;又餘杭塘河之水亦由江漲橋西出以會於運河,出北新關橋至塘棲鎮接崇德縣界。此公私經行之道也。元末張士誠自塘棲南五里之五林港開河,直至江漲橋,凡闊二十餘丈,其最闊處有三里漾、十二里漾之名。今亦謂之新開運河,亦名北關河。
上塘河,在城東。自永昌門外北至艮山門,接城內運河及城外沙河諸水,又東北經臨平鎮東達海寧縣之長安壩。南宋運道俱自長安壩入艮山水門抵東斷河而止,此其故道也。
官塘河,在北新關外,亦曰下塘河。分運河水西北流,經府西北二十五里之板橋關,至府西北四十五里爲奉口河,合苕溪水入湖州府德清縣界。宋乾道十四年臣僚言:「奉口至北新橋三十六里皆爲斷港、絕潢,宜亟開濬,以來商旅,平穀直。」淳祐七年安撫趙與第募民濬廣之,民以爲便。河西岸有西塘,長十八里,抵安溪,通四安驛路。
龍山河,在城南。舊有鳳山水門直至龍山閘計十餘里,置閘以限潮。宋時濱江綱運由此入城,後廢。元延祐三年復濬之。明朝洪武七年以河道窄狹,拓廣一十丈,濬深二丈,仍置閘以限潮。尋以河高江低,改閘爲壩。今塞。○舊運河,自候潮水門南歷清水、渾水二閘,至跨浦閘,計長七里。一名裏河。元延祐三年浚治。明朝洪武七年以舟楫難通,濬河廣十丈,閘亦高廣於舊,遺趾猶存。
茅山河,在府治東。又府治北有鹽橋河。宋元祐四年蘇軾濬𦮦山、鹽橋二河,分受江潮及西湖水,造堰牐以時啓閉。今鹽橋河尚存,而茅山河已堙。俗亦謂鹽橋河爲大河。又有小河在府治東,本名市河,亦謂之便河。元至大末江浙行省康里脫脫初下車,問民疾苦,皆言杭城舊有便河,通江滸,堙廢已久,若疏鑿以通舟楫,物價必平。脫脫遂復之,不一月而河成。今堙廢。
柳浦,在府城東南五里候潮門外。江干有浙江亭,亭北有跨浦橋,六朝時謂之柳浦埭。劉宋泰始二年遣吳喜擊孔顗等於會稽,喜自柳浦渡,取西陵,擊斬庾業。齊永明二年富陽民唐寓之作亂,進至錢塘。錢塘令劉彪遣將張玗禦之,敗於小山。寓之進至柳浦,彪棄城走。《唐書》:「隋自餘杭移州治錢塘,又移治柳浦,倚山築州城。」是也。唐乾寧三年錢鏐討董昌於越州,昌求救於楊行密。行密將安仁義自潤州以舟師至湖州,欲自湖州舟行入柳浦渡西陵,以應董昌。鏐使顧全武守西陵,仁義不能渡。西陵,見紹興府蕭山縣。小山,或曰今赤山也。又城東北舊有范浦,今堙。
西溪,在靈隱山西北。志云:西溪有石人塢,蓋北高峰石人嶺之支也。塢口爲九沙,爲沿山路。宋南渡時車駕由此入餘杭,歷方井、法華、秦亭諸山凡十八里。而絡以小河,又北匯餘杭塘合於運河。○安溪,在府北五十里。苕溪自餘杭界來,經紫微、萬松、白鶴、方印諸山,凡三十餘里。羣山之水合流爲安溪,下流仍謂之苕溪,入德清縣界。
九溪,在赤山煙霞嶺西南。其北爲風篁嶺。衆山之泉環流於此,自徐村入於江。稍西爲十八澗,路通六和塔。○六井,在城中。杭瀕海,水泉鹹苦,唐刺史李泌鑿陰竇,引西湖入城,作六井以便民汲。後白居易及宋郡守沈遘、陳襄,皆修浚之,民獲其利。
清河堰,舊在府城北。宋宣和三年賊方臘攻秀州,敗還,仍據杭州,官軍至清河堰,賊棄城遁去。或曰今城北三里清湖閘即其處也。又北關門內有清河坊。元末徐壽輝將項普略陷杭州,董搏霄自德清擊之,進薄杭城,賊迎敵凡七戰,追殺至清河坊,賊奔接待寺,塞其門而焚之,遂復杭州。接待寺,在城東北五里。○永昌壩,在城東永昌門外。又艮山門外有會安壩,武林門外有豬圈、德勝二壩,俱洪武初置,以瀦上河之水,使東不得洩於江,北不得洩於外河。
北新關,府北十里,商旅輳集之道也。有户部分司駐此,榷商稅。府城東南有南新關,則工部分司駐焉,掌竹木之稅。志云:府治東北二里舊有杭州稅課司,城北九里有江漲橋稅課司,城南有城南稅課司,城東北八里有城北稅課司。後俱廢。又橫塘、臨平稅課局,在府東北六十里,屬仁和縣。又安溪、奉口稅課局,在府西北五十里;西溪稅課局,在府西二十七里;俱屬錢塘縣。後又以安溪并入西溪。○臨平河泊所,在臨平鎮,屬仁和。又古盪河泊所,在府西北九里,屬錢塘,洪武初置。
浙江驛,府南十里龍山閘,左濱江。宋有浙江亭置於候潮門外,亦曰樟亭,爲觀潮之所,紹興以後每宰相去位則待罪於浙江亭,明初改置今驛。又武林驛,在府北武林門外,吳山驛及遞運所亦置於此。今併於武林驛,《輿程志》:「驛至浙江驛三十里。」
湖州市,府城北五里。元伯顏自臯亭進屯此,旋入臨安。今自北新關至武林門,居民稠疊,皆謂之湖市。又塘棲鎮,在府東北五十里,舊有郡丞駐此。嘉靖三十四年督臣張經與倭戰於塘棲,敗績。○湯鎮,在府東北五十里,與海寧縣接界。有仁和鹽場。宋蘇軾嘗開湯村運鹽河是也。今由城東前後沙河皆可達湯鎮、赭山以接於海口。
通江橋,在城南。宋淳熙二年漕臣趙磻老議於此置板牐,以節宣江水。又北海家橋,在府治北。《宋志》:「隆興二年守臣吳芾請措置北海家橋、仁和倉、斜橋三所作壩,取西湖六處水口通流,灌入府河。又以望仙橋以南,至都亭驛一帶地勢高峻,議於城外保安牐及竹車門諸處引水入保安門通流入城。」望仙橋今亦在府治東。
諸橋。府西南二十餘里。富陽諸山之水由此入江。《南征紀》:「諸橋、萬村爲濱江要路,西則陸走富陽,東出赤山埠,北出西溪走黃山以達餘杭。東北則從西溪達於錢塘門。」○德勝橋,在府北五里。其處亦曰枯樹灣,本名堰橋,宋建炎中韓世忠大敗苗傅於此,因名。

海寧縣,府東百二十里。東北至嘉興府海鹽縣一百十里。漢海鹽縣地,屬會稽郡。吳王濞於此立鹽官,三國吳因置鹽官縣,屬吳郡。又置海昌都尉於此。晉亦爲鹽官縣,宋、齊因之,皆屬吳郡。隋屬杭州。唐武德四年屬東武州,七年併入錢唐。貞觀四年復置,仍屬杭州。宋因之。元元貞初升爲鹽官州,天歷二年更曰海寧。明初改州爲縣。縣城唐、宋以來舊址,明洪武二十年信國公湯和重築,永樂以後屢經修治,周九里有奇。編户百八十四里。

海昌城,縣南二十里。志云:三國吳海昌都尉治此,晉、宋以後亦嘗爲都尉治,隋大業初廢。又縣西北四十一里有海安舊城。志云:隋大業中築縣蓋治於此,唐永徽中始遷今治。
石墩山,縣東五十里。稍東一里曰小尖山,上有烽堠。嘉靖三十五年倭據石墩爲巢,犯嘉興府境內,參將盧鏜擊之,久而後克。下有小港,外通大洋,賊舟每泊此。今有石墩山寨,西去縣四十里,皆築土城戍守。
赭山,縣西南五十里。土石皆赤,因名。其對岸相峙者曰龕山,屬紹興府蕭山縣界。橫江截海謂之海門,西南去郡城六十里,爲控扼要害。宋乾道四年射獵於此。明朝嘉靖三十三年倭賊突犯赭山,郡境被其害。今爲汛守重地。《海塘攷》:「縣境治南即海,海之上即塘,距城百武而近,東抵海鹽,西距浙江,延袤百里。塘西南數十里有赭山,與龕山對峙,爲海門。潮水趨江,始猶廣衍,進入隘口,橫流束而不得肆,輒怒而東返。東五十里,又有石墩山,與赭山相望,若兩拳然。潮返而東爲石墩所障,仍鼓怒而西。東西蕩激,數十里間,日再往來,狂瀾駕風,若萬馬馳驟,銀山雪屋,排空而下,此海塘所以恒多隱憂也。」又《海防說》:「海門與乍浦相形援,乍浦海中有山,至下八山爲極遠,此外即茫洋無山。倭船之來,必至八山及陳錢、壁下山取水,候風流犯。先年兵船畏風濤危險,止分守八山內港,倭賊不時入劫。隆慶三年始議直哨壁下等洋,蓋賊於下八山可徑至鱉子門,鱉子門之險與下八山之哨首尾相應者也。」
硤石山,縣東北六十里。一名紫微山。其並峙者曰贊山。兩山相夾,中通河流,曰硤石湖。唐白居易嘗登此,因以其官名之。山之西爲硤石鎮,元置稅務於此。明初改稅課局,兼置河泊所。嘉靖三十四年倭犯硤石,明年復犯硤石,蓋登泊爲易也。○妙果山,在縣東六十里,一名龍山。其相連者曰袁花山,亦名龍尾山,袁花塘經其下。嘉靖三十年倭據尖山,焚掠袁花市,官兵逐之,敗績。
尖山,縣東六十四里。高峰崛起,南臨大海,建烽堠於其巔。一名大尖山。嘉靖中倭嘗據此。○黃灣山,在縣東六十五里。一名盈山,周九里。旁近大海,有黃灣浦,與海鹽縣澉浦接界,北通硤石、袁花諸處。嘉靖中倭賊往往出沒於此,設黃灣山寨,并築土城戍守。志云:寨在城東五十里。
金牛山,縣東八十三里。高三百丈,周十九里。山勢隆起,冠於境內。山側有洞,深不可測,相傳宋建炎初避亂者多居此。稍北爲廟山。廟山之西二里爲鳳凰山,下有烽堠、山寨。廟山東三里曰望夫山,亦烽堠處。《通志》:「廟山在縣東南六十八里,高百丈,周九里,與望夫山皆接海鹽縣界。」
海,縣南十里,東連海鹽,西接浙江。潮汐往來,衝激不常。舊有捍海塘,長百二十四里,唐開元九年修築。《宋志》:「嘉定十二年臣僚言:『鹽官去海三十餘里,舊無海患,縣鹽竈頗盛,課利易登。去歲海水氾漲,湍激橫衝,沙岸潰裂不時,以致侵入鹵地,蘆洲港瀆,盪爲一壑。今潮勢深入,逼近居民。乞下浙西諸司,亟爲修築捍禦之策。』十五年浙西提舉劉后言:『縣南瀕大海,元有捍海古塘,亘二十餘里。今東西皆淪於海,海水侵入縣兩旁各三四里,止存中間古塘十餘里,萬一水勢衝激不已,不惟鹽官一縣有墊溺之憂而已。今古塘既衝損,鹽潮必盤越北注,宜築土塘以捍之。築塘基址,南北各有兩處:在縣東近南則爲六十里鹹塘,近北則爲袁花塘;在縣西近南亦曰鹹塘,近北則爲淡塘。嘗驗兩處土色虛實,則袁花塘、淡塘差勝於鹹塘,且各近裡,未至與海潮爲敵,勢當修築兩塘以禦御鹹潮。其縣西一帶淡塘,連縣治左右共五十餘里,合光修築。而縣南去海一里,幸古塘尚存,縣治民居,賴以無恙,尤宜亟爲防護。其縣東且築六十里鹹塘,萬一復爲海潮衝損,則修築袁花塘以鹹之,庶爲得宜。』從之。」《元史》:「鹽官州舊去海岸三十里,有捍海塘二,後又添築鹹塘。宋時亦嘗崩陷。大德二年塘岸崩,延祐六年陷地三十餘里,泰定四年衝捍海小塘,壞州郭四里,因建議修築石塘四十餘里。天曆初塘岸始就,海沙亦復湧起,傾圮可免,因改州名曰海寧。」《海塘說》:「縣境海塘之外,舊有沙場二十餘里,所以海潮不至衝囓,石堤可以經久。今盪入於海,渺茫無迹,欲恃數尺之塘,抗彌天之浸,豈不危哉?明朝自永樂九年,歷成化、弘治、嘉靖以迄萬曆三年,海凡五變,塘凡五修築,而其害莫甚於永樂九年。朝命保定侯孟瑛等役蘇、松九郡民,貲累鉅萬,積十有三年而患始息。蓋海昌地最高,境內諸水皆北流散入於嘉、湖、蘇、松之境,障海昌亦所以障列郡。塘之修廢,關於東南利害,安可不先事預防,而貽後時之悔哉?」
新江塘河,縣東北二十里。源自湖州府德清縣之大麻溪,支流由縣西北莊婆堰東抵縣城濠,逶迤曲折,析爲衆流,東北入嘉興境。○洛塘河,在縣西北三十里。亦新江塘河之支流,東入硤石南湖。旁有支港通小河,迤北注嘉興界長水塘河。又袁花塘河,在袁花山下。自吳姚塘港分流,南通白彈港,西入縣城濠。志云:白彈港在縣東二十五里,袁花塘河之支流也,北流入於新江塘河。
塘河,一名二十五里塘河。自城內市河出城北拱辰水門,迤西南二十五里會於運河而達長安壩。志云:運塘自莊婆堰北接崇德縣界,經許村西至仁和縣界,長三十餘里。此即上塘河運路也。○淡塘河,在城西北。宋嘉定中海岸崩陷,於此築堤障潮。今堙塞過半。
硤石南湖,在硤石山下。稍西南爲茶湖,其上流接麻涇港、吳姚塘港諸水,迤西南流入於洛塘河,東達海鹽縣界黃道湖。志云:麻涇港在縣東北五十八里,吳姚塘港在縣東六十五里,皆新江塘河之支流也。又有硤石市河,爲洛塘河之支流,北注嘉興長水塘。○高湖,在縣東北十七里。南北一里,東西二十八里。又建興湖,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東西十里,南北六里。吳建興中開,因名。又有月湖,舊在赭山西側,今爲潮沙壅塞。
赭山港,縣西四十五里。志云:縣西二十八里有天門港,又西二里曰褚家壩港。又西二里曰馬牧港,又西十三里曰赭山港。又有渾水港在縣東四十五里,五港皆分運塘河之支水南抵海塘岸。○莊婆堰,在縣西北三十里,接德清縣境之水繞流縣境,恒啓不閉,甚爲民利。嘉靖三十五年倭賊自海鹽而西,分二道,一趨長安鎮,一自硤石、莊婆堰與長安賊合,謀趨杭州,即此。
長安鎮,縣西北二十五里。舊爲運道所經。宋熙寧元年提舉河渠胡淮請修長安堰。紹聖中轉運使毛漸請起長安堰至鹽官,徹清水浦入海。淳熙二年漕臣趙磻老言臨安府長安牐至許村巡司一帶漕河淺澀,請開濬。嘉定十二年臣僚言:「長安牐上徹臨平,下接崇德,漕運往來,商旅絡經。今海潮衝激,兩岸田畝恐有鹹水渰沒之患,而裏河堤岸亦將有潰裂之憂。乞敕有司及時修治。」德祐二年元伯顏軍至長安鎮,進屯臯亭山而宋亡。今爲商旅聚集之地。元設稅課務,并置驛於此。明朝改爲稅課局,嘉靖中驛廢。
石墩鎮。縣東南六十里。有巡司,洪武二年置於硤石鎮,二十年徙近石墩山。嘉靖中築土城禦倭,爲戍守重地。又赭山鎮,在縣西南四十五里文堂山上。元置巡司,明朝洪武初徙司於縣西陳橋北,二十年徙於赭山,永樂六年海潮爲患徙於今所,嘉靖中亦設小城戍守以禦倭寇。又有赭山場稅課局,明初亦設於此。○許村,在縣西四十五里,東北至長安鎮三十里,西南至臨平鎮二十里,有許村場鹽課司。又湯鎮,在縣西南四十五里,接仁和縣界。

富陽縣,府西九十里。西南至桐廬縣九十里,北至餘杭縣五十里。本漢富春縣,屬會稽郡,哀帝封河間孝王子元爲侯邑。後漢屬吳郡。三國吳黃武四年置東安郡治焉。七年郡廢,縣仍屬吳郡。晉因之。咸安初以鄭太后諱春,改曰富陽。宋以後因之。隋屬杭州,唐仍舊。五代時吳越嘗復爲富春,尋復故。《城邑攷》:縣舊無城,吳越時以縣逼江隅,築城甃以磚石。明初嘗繕治,嘉靖三十五年復營磚城,周四里有奇。編户七十五里。

東安城,縣北十八里。志云:吳黃武中置東安郡,郡守全琮築城,此其故址也。
觀山,在縣治東。孤峰高聳,橫截大江。三國吳建道觀於山上,因名。亦曰鶴山,亦曰石頭山。又胡鼻山,在縣東五里。山勢峭峻,下瞰大江,路狹而險,宋乾道中縣令陸楠鑿石爲欄以護之,後屢修復。寶慶中令趙汝捍復鑿石徑以避險阻。○赤松子山,在縣東九里。高百五十丈,周四十里。孤圓聳秀,江流其下,羣峰環拱,望如華蓋。亦名華蓋山,一名赤亭山,一名雞籠山。俗傳赤松子嘗憩此。
陽平山,縣南十五里。廣二十里,南面大江。相傳孫鐘舊居此,今有鐘墓。鐘,堅之父也。又靈峰山,在縣東南四十里。其山高出衆峰,絕頂平衍,有泉數畝,泉源不竭。旁有漁嶺,接蕭山縣界。縣東南五十里又有剡望山,峰巒迴合。下有泉池,流溉民田。○貝山,在縣西三十里。高三百丈,廣七十八里。頂有湖流爲歲溪,南入浙江。山之西麓屬新城縣界。相接者曰草鞋嶺,亦路通新城。
胡洑山,縣西南五十里。胡洑水出焉。山高三百丈,廣百三十二里,上有石樓、石城。侯景、方臘之亂,里人嘗於此避兵。山下泉流曰錦溪,東流合胡洑水注富陽江。又西南二里有申屠山,峰巒重疊,湍石峭險。中有平田,如設萬席。以申屠蟠隱此而名。
蓧嶺,縣北二十五里,又二十五里達餘杭縣。明初李文忠自嚴州下桐廬至富陽,遂北趨餘杭,張士誠將潘原明守杭州,以城降,蓋道出於此。○鵲嶺,在縣東南四十里,路通諸暨。又縣西南五十里有青草嶺,路出桐廬。又有金沙嶺,在縣南九十里,路通浦江。
富春江,在縣城東南,即錢塘江之上流也。江中有洲曰孫洲,在縣西南四十二里,以孫堅名。西南五十里有桐洲,以上接桐江而名,尾入孫洲,周二十三里。王氏云:「縣西南舊有狹中渡。」《史記》:「秦始皇臨浙江,水波惡,乃西百二十里從狹中渡。」水波惡處,今由錢塘渡西陵是也。狹中渡則在富陽、分水之間。
胡洑水,縣西南九十里。出胡洑山。又步橋水,在縣西南四十里,出貝山下,即步溪也。縣東南十里又有吳川水,東五里有新浦,與縣境諸川皆流入富春江。
陽陂湖,縣北十里。唐貞觀十二年縣令郝某因舊址開湖,并造水閘,湖周六十里,溉田萬餘畝。萬歲登封初縣令李濬築堤,貞元七年令鄭早增修。今多堙廢。○湧泉湖,在縣西二十五里。溉田可四百餘畝。又小謝湖,在縣南二十里大江之陰。溉田二千餘畝。
屠山村。縣西南五十里江南岸,有東梓巡司戍守。元置,明因之。○會江驛,在觀山東。宋初置,嘉定中徙於通濟橋,明初洪武三年復移於此。

餘杭縣,府西北六十里。西至臨安縣五十里,西北至湖州府安吉州百三十里,南至富陽縣五十里。本秦縣,屬會稽郡。漢因之。後漢屬吳郡。三國吳屬吳興郡,晉以後因之。隋屬杭州,唐仍舊。吳越時嘗號爲清平軍,宋復故。今編户七十一里。

餘杭城,在苕溪南。秦、漢故縣治此,後漢熹平中徙溪北,尋復還溪南。唐末錢鏐築縣城於溪北,周不及二里。尋又徙溪南,號爲清平軍。宋雍熙初復徙溪北,後因之。明初嘗因故址修築,嘉靖三十五年甃以磚石。今城周六里有奇。志云:溪南一里有舊城基,元至正十六年參政湯完者命部將築以守禦,亦名營盤城。今廢。又縣北三十里有周赧王城。晏殊《類要》云:「赧王南游所築。」未知所據。
安樂山,縣東南二里。上有舊倉城,相傳亦舊縣城也。今圮。有塔在焉,吳越時所建。又稽亭山,在縣南九里,周七里。上有亭基,相傳秦始皇登此以望會稽。縣南十八里又有九龍山,周十五里。有九峰環抱,流泉遶注。又由拳山,在縣南二十六里。一名餘杭山,高三百八十丈,周十五里。志云:三國吳有暨猷者自由拳來隱此,故名。亦曰郭公山,以晉郭文隱此也。自臨安而東南,繇此可達富陽。○觀國山,在縣西北十五里。相傳宋建炎中兀朮入寇,鄉民相率拒之於此。又西北十里有舟航山,亦高聳。俗傳禹治洪水維舟山上云。
大滌山,縣西南十八里。山周五十里,高六百九十丈,巖洞泉石,奇勝不窮。洞霄宮在焉,建於漢元封三年,歷代修之。宋天聖四年詳定天下名山洞府,凡二十四處,以此爲第五。其右爲天柱山,高六百六十丈,四隅陡絕,聳翠參天。道書以大滌爲第三十四洞天,天柱爲第五十七福地。○黃山,在縣西南二十五里,與大滌、天柱岡脈相連。《圖經》:「黃山亦名餘杭山,高千餘丈,超出雲表,百里外即望見之。」
徑山,縣西北五十里,南去臨安縣十五里。山周五十里,高三千餘丈。志云:徑山爲天目之東北峰,以徑通天目而名。有東西二徑,盤折而上,各高十里許。七峰羅列,內括一區,平林坦壑,最爲幽勝。七峰者,左曰宴坐,曰朝陽;右曰鵬搏,曰凌霄,曰御愛;北曰天顯;前曰堆珠。而凌霄最高秀,爲山之主峰。又高陸山,在縣西北七十五里。高三百丈,周五十里。南界臨安,北界安吉,雙溪之源出焉。
獨松嶺,縣西北九十里,高四十二丈。有關在其上,名獨松關,控據險阻,爲郡西北之噤要。詳見前重險獨松。
南湖,縣南二里。苕溪發源天目,乘高而下,縣地平衍,首當其衝,淫潦暴漲則泛溢爲患。漢熹平二年縣令陳渾始築兩湖以瀦水。其並溪者曰南下湖,環三十里;並山者曰南上湖,環三十二里。於湖之西北爲石門函,以納溪水,溪水得所瀦,而暴流始殺。又於湖東南五畝塍設立滾壩,溪落則湖水仍由石門函還納於溪,湖漲則自五畝塍經縣東南五里之石櫺橋洩入於南渠河。其派別而北者爲黃母港,流十二里與苕溪會,於其會處節以石埭曰西函。西函在縣東十三里,溪水方漲則閉以固東鄉之田,俟其稍落則啓函以洩渠港之潦,歲旱則開函以資灌溉,爲利甚溥。其後堙廢,於是廬井時有漂沒之患。唐寶曆中,令歸珧因舊迹修築,宋崇寧中令楊時、宣和中令江袠、紹熙中轉運黃黼皆加修濬。繼而塘堰頹壞,湖沙日高。明初以來,屢議修復,而南上湖已爲豪民佃據無餘。嘉靖三十四年縣令吳應徵勘稱:「南湖故迹,惟下湖僅存,而奸民承佃不已。若不及今修築堰壩,囊蓄水勢,一遇淫澇,從五畝塍諸處潰入安樂等鄉,爲民田害,不惟餘杭境內而已。蓋湖蕩泥深土沃,壩堰不修則湖涸,而奸民獨擅膏腴之利,其奔騰瀰漫之害,則盡貽之下流居民矣。望亟爲修築,以利民生。」然奉行無實。今南湖一區周回約二十餘里,其苕溪分流之口,在城西南二里,水漲時湖中一望瀰漫,秋冬水涸則洲渚參差,平沙彌望。必盡復西函及滾壩之制,而南北岸及中隔諸塘以次修舉,下流田廬庶永無墊溺之患矣。《通志》:「上湖在縣南五里,下湖在縣西二里。又有北湖,在縣北五里。唐歸珧所開,分引苕溪諸水以灌民田,周六十里。縣北三十五里又有查湖,匯諸山之水溉田甚廣,周三十里。」今多堙廢。
苕溪,在城南。出天目山,自臨安縣流入境,經縣治前,又東流二十七里,入錢塘縣界,東北流六十二里入湖州府德清縣界。《輿地志》:「苕溪在縣西,一名泠溪,乘舟至此,有御風泠然之意。」今自城而西連雨積潦則水勢奔騰,久晴則磷磷石澗,非舟行所宜也。
仇溪,縣東北二十里。有二源:一出縣西北高陸山,東流八十六里,至縣北十五里仇山北;一出縣西北獨松嶺,東流八十里,亦至仇山下而合流,又東十里入於苕溪。○雙溪,在縣西北三十五里。一源出天目山,一源亦出高陸山,合流而東入徑山港。志云:徑山港在縣西北三十里,源出徑山,受雙溪諸水東流三十餘里合於苕溪,可通舟楫。
餘杭塘河,在縣東。其上流爲南渠河,在縣東南二里,南湖之水洩入焉,經縣東四里之安樂橋而爲餘杭塘河,東流四十五里出杭州府北江漲橋而入於運河。今南湖漸堙,南渠之流不絕如綫矣。又五福渠,在縣東南二十六里。一名閑林河。其上源亦分南湖之水,經閑林鎮,又西出接於錢塘之西溪。○南盪,在縣南,地近南湖。宋紹興三年置孽生馬鹽於餘杭南盪諸鄉,乾道四年廢南盪監,以田還民。
獨松關。在獨松嶺,見上。○閑林鎮,在縣東南十五里。元至元十九年鄧愈略臨安,進趨杭州,大破張士誠兵於閑林寨,即此。又雙溪鎮,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即雙溪合流處也。自獨松而南此爲要路。又有長樂鎮,在縣西北二十里,亦當往來之道。

臨安縣,府西北百里。西南至嚴州府分水縣一百有三里,東南至富陽縣百里,北至湖州府安吉州孝豐縣六十里。本餘杭縣地。後漢末孫氏分置臨水縣,屬吳郡。晉改爲臨安縣,屬吳興郡。宋、齊仍舊,隋省。唐武德七年復置臨水縣,屬潛州,明年省入於潛縣。垂拱四年復置臨安縣,屬杭州。五代梁貞明初,吳越改爲安國縣,亦曰衣錦軍。宋太平興國四年改爲順化軍,尋廢軍,復爲臨安縣。《城邑攷》:「縣無城,五代時吳越增築。後廢。」今編户四十六里。

天目山,縣西五十里,亦曰東天目,巖壑稍遜於西天目,而高聳過之。志云:縣北五十里有大山,天目之東北峰也。山勢峭拔,高二千六百丈,周三百五十里,通安吉州,多事時亦爲嘯聚處。今詳見名山。
衣錦山,縣治南。本名石鏡山,以東峰有圓石如鏡也。錢鏐爲邑人,既貴,昭宗名其所居營爲衣錦營,又升爲衣錦城,山亦曰衣錦山。山東南有石鏡溪,亦曰錦溪。其相接者有功臣山,上有功臣塔,本名大官山,昭宗改名以寵錢鏐。又獨山在縣東四里,爲南溪、錦溪回合之處,俗謂之水口山,錢鏐號曰鎮水山。○臨安山,在縣西南十八里。本名安樂山。《寰宇記》:「縣蓋以山名,山周二十餘里。」縣西北十五里又有寶林山,泉石亦勝。周二十五里。今名雙林山。
井戈山,縣西六十里。高二千餘丈,周百五十里。蹊徑縈迴,深窈難行,路通安吉。又黃嶺山,在縣西南三十里;沈嶺山,在縣西南四十里,一名筍嶺;皆盤回數十里,路出新城縣。○西徑山,在縣東北五十里,即餘杭縣之徑山也。又大滌山,在縣東四十里。山皆跨兩縣境內。
南溪,在縣西。即苕溪也。從天目發源,流四十五里至縣東獨山下合於錦溪。○錦溪,在縣南一里,即苕溪之支流也。東流至獨山合於南溪,流二十八里入餘杭縣界。溪廣處幾數十丈,盈涸無時,不通舟楫。
新溪,縣西十二里,即南溪之別名也。有新溪渡。元至正十二年徐壽輝將項普略之黨自昱嶺關而東寇於潛,董搏霄擊之,軍於臨安,新溪是爲入杭要路,既分兵守之,乃進兵至叫口及虎檻,遇賊皆大破之,遂復於潛,逐賊出境。叫口,或云在縣西四十里,又西爲虎檻云。
青山鎮,縣東十五里。唐天福元年楊行密遣李神福攻杭州,與顧全武相持,神福詐於夜中發兵引還,使別將設伏於青山路。全武追之,爲所擒,神福遂進攻臨安。《九域志》臨安有青山鎮,以旁有青山而名。元置桃源務。明初改青山稅課局,正德中廢。
石鏡鎮。縣東二里,以石鏡山名。唐乾符四年浙西以叛將王郢之亂,募兵討賊。臨安人董昌以土團討賊有功,補石鏡鎮將。同邑錢鏐以驍勇事昌,爲石鏡都知兵馬使。後昭宗賜名鏐所居鄉曰廣義鄉,里曰勳貴里。又安衆營,或曰即石鏡鎮也。唐光化三年改營曰衣錦營。天復四年曰衣錦城,天祐四年又升爲安國衣錦軍,鏐尋以名縣云。○西墅,在縣西四里。志云:縣本治此,明初徙東市,即今治也。舊有西墅稅課局,正德中廢。

於潛縣,府西北百七十里,東至臨安縣六十里,東北至湖州府安吉州孝豐縣七十里,西北至南直寧國縣百六十里。漢縣,屬丹陽郡。三國吳屬吳興郡,晉、宋因之。陳屬錢塘郡。隋屬杭州。唐武德七年置潛州,八年州廢,縣還屬杭州。縣城吳越時築,後廢。今編户九里。

朁城,即今縣。《吳越春秋》:「秦徙大越鳥語人置之朁。」闞駰曰:「朁讀作潛。」漢武帝時縣始名於朁,東漢始加水焉。隋作「灊」,唐仍舊。又縣東七里有潛州城,唐武德初築,置州治此,尋廢。今其地名城嶺。
紫溪城,縣南三十里。唐垂拱二年析於潛置縣,萬歲通天初改曰武隆。尋析置武隆縣,縣仍曰紫溪。大曆三年省。
天目山,縣北四十五里。亦曰西天目。見前。
石柱山,縣東五里。高三百丈,周十五里,爲縣之主山。又阿頂山,在縣東十五里。上有越王城,相傳春秋時越之支庶封於此,亦名平越城。今山傍地亦曰平越村。又東爲皇甫巖。志云:後漢皇甫嵩嘗破妖賊許昭於此,故名。○岝㟧山,在縣西二里。峭聳清絕,下浸浮溪。溪旁絕壁高四十餘丈,上可坐千人。又西菩山,在縣西十三里,山周四十里。九嶺交陳,雙峰對峙,中有飛泉三疊,怪石萬狀。其相接者曰柱石山,志云:山在縣西十五里。又浪山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山有三池相接,在絕壁間奔流如瀑。山後又有柯侯潭,每陰翳潭中浪與山連。亦名波山,西去昌化縣三十里。
馬頭山,縣南四十五里,以形似名。高千二百丈,周四十五里。泉甘土肥,可以樹藝。縣南四十七里有武勇山,五十里有閻湖山,又三里爲白山,奇勝相亞,盤亘綿遠,凡百餘里。○良梅山,在縣南八十里。山周八十餘里。志云:馬頭之高半於天目,良梅之高半於馬頭,而廣亞於西天目云。
千秋嶺,縣北五十五里,高三百丈,即天目山西麓也。接南直寧國縣界。朱梁乾化三年淮南將李濤出千秋嶺攻吳越衣錦軍,嶺道險狹,錢傳瓘使人伐木斷淮南軍後而擊之,遂虜其軍。宋南渡後亦置戍守於此。有千秋關。元至正十二年董搏霄敗徐壽輝將項普略之兵,遂復於潛而守之。賊犯千秋關,引而南,搏霄擊却之,遂扼關以拒賊。今亦爲要隘。
楊嶺,縣北三十里。北抵天目,西北通南直寧國府驛路。又有楊嶺,在縣西南二十五里,路通昌化。志云:縣西三十里有蘆嶺,迤南曰金雞嶺,北曰羅紋嶺,謂之「三嶺」,皆與昌化縣接界。一云羅紋嶺在縣西北五十里。又水凝嶺,在縣東北九十里。高三百丈,接安吉州界。浮雲嶺,在縣東南四十里。高二百五十丈,界接新城。
大鳴巖,在縣北三十里寨村之東。巖獨高峻,四圍甃石如小城,相傳錢氏嘗屯軍於此。巖頂平廣,可十餘畝。有池甚深,雖旱不涸。
浮溪,縣治西二里。源出天目山,一名錦江,闊五十二丈,深五尺,經縣南合衆流而爲紫溪。志云:紫溪在縣南三十里。天目上源有蛟龍池,又有上中下三池。池上有潭,形如仰箕,謂之箕潭。箕潭溢入上池,懸崖五十仞,出石壁間,環流而注中池。復垂崖三十餘仞,噴溢而注下池。其深莫測,溢於大徑口、小徑口,西南流過縣界,分流爲紫溪。闊四十五丈,深七尺,合昌化柳溪之水入分水縣界,又合桐廬之水以達於浙江。唐貞元十八年縣令杜詠開濬,溉田四千餘頃,又鑿渠三十餘里以通舟楫。溪下舊有燕尾灘,最險惡,宋紹興間縣令邵文炳鑿平之。○交溪,在縣西十五里。浪山、柳溪二水合流於柱石山下,因名。下流入紫溪。
虞溪,縣北十五里。源亦發於天目,有三溪同爲一流,至此經虞將軍廟曰虞溪,又南流五里經豐陵村曰豐陵溪,又南五里經零口村曰零口溪,南流七十餘里而達分水縣界。○藻溪,在縣東南二十里。源出縣東落雲山,南流六十里入分水縣界。
豪遷關,在縣西北。志云:天目西麓有豪遷關,路通孝豐及南直寧國縣。又有西關,在西天目東麓,路通安吉。東關,在西天目西麓,路出孝豐。
閱武寨。縣北五十里閱武山上。志云:山高二百丈,周四十里,吳越置寨於此以備淮南。

新城縣,府西南百二十里。東至富陽縣四十五里,南至嚴州府桐廬縣四十五里,西南至嚴州府分水縣九十五里。本富春縣地,吳置新城縣,屬東安郡,尋廢。晉太康末復置,屬吳郡,後又廢。咸和九年復置新城縣,宋、齊因之,仍屬吳郡。陳屬錢唐郡,隋省入富陽。唐永淳初復置,屬杭州。吳越時曰新登縣,宋復舊。舊有城,亦吳越時置,後廢。明朝嘉靖三十四年修築,周三里有奇。編户十二里。

杜棱城,在縣治東,蕭梁時爲新城戍。太清三年侯景陷臺城,遣其黨宋子仙等東屯錢唐,新城戍主戴僧逿拒之,既而子仙急攻錢唐,僧逿降,蓋僧逿與賊相持於錢唐也。唐大順中錢鏐將杜棱因山築城,恃爲保障,因謂之杜棱城。宋天禧中嘗修築,後圮。明朝嘉靖中改築今城。
南新廢縣,縣西五十里,又西至於潛縣六十里。唐寳應二年置昭德縣,大曆六年省。宋乾德六年置場於此,淳化七年改爲南新縣。熙寧五年廢爲鎮。元至元十三年置巡司於此,明初廢。
百丈山,縣南五里。一名卓筆峰,鼉江遶其北。又緑衣山,亦在縣南五里。舊名烏伊山,高三百餘丈,周八十五里。又縣西八里有大雷山,志云:縣之主山也。又嚎壕山在縣西二十里。一名崤山,高二百五十丈,周七十里,有巖洞泉池之勝。
青牛山,縣西北七十里。一名寶福山,山分三支,逶迤而南。有青牛嶺,通於潛大路。
鼉江,縣南二里。志云:舊時江流甚闊,元時水失故道,溪漲沙平。今縣南二十五里有深浦,闊二十丈,深淺無恒,潮水往來,溉田五千頃。又東南港口有將軍石,下臨大江。石壁周圍,相傳宋時觀兵處也。嘉靖間建墩堠於其上。
葛溪,縣西七里。其源有三:一出縣西六十五里之漁洲山,曰西溪;一出縣西七十里之回源池,曰釜源溪;一出縣西六十里之靈隱洞,曰磐石溪。至南新城而三水合流,謂之三溪口。至縣西三十五里之里仁橋合分水縣之佘源水,又東經縣南合松溪。至縣東南十里爲淥渚,又南二十里至峴口入於江。志云:自淥渚埠達江始通舟楫,繇淥渚而上至各溪港惟竹筏往來而已。明初張士誠侵嚴州,李文忠遣將何世明敗之於分水。既而復據分水、新城間之三溪,世明擊敗之,即此三溪口也。
松溪,縣東北五里。自臨安錦溪分流,合諸山谷之水,由西北三十里之依嶺而入縣界,過縣北八里之新堰,遶縣西南流至雙港口會於葛溪。○湘溪,出縣西四十里鄭家山,東南流,至縣西張澗口合於葛溪。又佘溪,在縣西七十里。自分水縣境流入,至縣西三十里巖石嶺合於葛溪。
東安鎮。在縣東,近富陽縣界。唐光啓二年錢鏐爲杭州刺史,欲由海道討薛朗於潤州,發東安、浙江、靜江三都將將其兵。又大順二年鏐將杜棱鎮東安,始營新城。胡氏曰:「鏐蓋置東安等都將分屯沿江一帶。」《九域志》新城縣有東安鎮。今縣東去富陽四十五里,富陽嘗置東安郡,故鏐以此名鎮云。

昌化縣,府西二百十里。東北至於潛縣五十里,西至南直徽州府百九十里。本於潛縣地,唐垂拱二年爲紫溪縣地,萬歲通天元年析置武龍縣,聖曆三年省入紫溪。長安四年復置,神龍元年改曰唐山,大曆三年廢。長慶初復置。五代梁時錢氏改曰金昌,後唐同光中復曰唐山,石晉天福七年改曰橫山,尋又改曰吳昌縣。宋更名昌化,仍屬杭州。縣無城。今編户九里。

唐山,縣治北。延袤五里,爲縣治之障。又縣治前有青山,在雙溪南岸,延袤四里。其狀如屏,一名南屏山,亦曰官山。又武隆山,在縣治西北一里。高百餘丈,延袤二十里。唐武后以爲己讖,因以名縣。神龍初改曰唐山,亦因山名以黜武氏也。
柳相山,縣東南三十里。高千八十丈,延袤百三十里。柳溪經其麓,東接於潛紫溪,南入分水縣界。志云:縣南二十五里有仁山,山勢蟠迴,溪流九曲。又十里有石筍山。相接者曰金山。上有玉嶺,石壁峭立,高百餘丈。泉瀑飛流。下有石穴,曰龍孔泉,居民賴以灌溉。旁有金紫巖,峰巒甚秀。○福泉山,在縣西南五十里。高千丈,周四十五里。其最高峰曰銅坑,亦名銅坑山。東接分水,南帶淳安,西亘績溪,頂有龍池。
百丈山,縣西三十里。高千五百丈,延袤二十里。一名潛山。《輿地志》:「堯時洪水,此山潛而不沒,高距水面百丈,因名。」上有太公潭,相傳以泰伯採藥名。今山多靈藥。北接大鵠山。山延袤五十里,高亦千丈。中平坦,有龍池三百畝。志云:大鵠山在縣西北六十里。又千頃山,亦在縣西北六十里,高千六百丈,延袤六十里,巔有龍潭,廣數百畝;又西有洋丁山;皆接南直寧國縣界。其水北流入寧國縣之東溪。
昱嶺山,縣西七十里。高七十五丈。山勢險阻,介於徽、杭兩郡間。其水南流爲順溪,北流爲蘧溪,會於柳溪。嶺上置關,元至正中,徽、饒寇入犯處也。今詳見重險昱嶺。○龍塘山,與昱嶺相接,怪石峙立,林谷幽邃。中有龍洞,深不可測。縣西八十里又有大明山,高千餘丈,延袤九十里。山巔平曠三千餘畝,中有龍池、瀑布,其南跨嚴州府界。
車盤嶺,縣西五十里,路出徽州。《輿程記》:「自車盤嶺而西三十里爲老竹嶺,嶺高二里,徑道崎嶇。又西十里爲王干巡司,屬徽州府績溪縣。又九十里而至徽州府。」又棧嶺,在縣西百里。一名分界嶺,亦與績溪縣分界處也。
雙溪,在縣治南。縣境之水西北自寧國,西自績溪,西南自淳安,支分爲數十溪,匯流於縣之西境,經縣西十里之晚山東而爲晚溪;又東經縣治前,溪中有洲,水分南北,因曰雙溪;過縣復合爲一,湍流崩湃,又東南匯縣境諸溪之水而注於柳溪。
伽溪,縣南二十里。又南十里有覽溪。縣南境諸水遠於雙溪者,皆附二溪以徑達於柳溪。志云:縣西三十里有百丈溪,出百丈山下,南流爲瀝溪,東流爲董溪,合流注於晚溪。又頰口溪,在縣西北五十里。其地有兩崖並峙,謂之石門水,循門而出謂之頰口,南流合雲溪而達雙溪。
柳溪,在柳相山下。縣境諸溪悉匯於此,上下三十里,巨石參錯,屹峙中流,湍激汹湧,東匯於於潛之紫溪。
昱嶺關,在昱嶺上。見前。又黃花嶺關,在縣西北三十里黃花嶺上,與南直寧國縣接界。
手𥤺鎮。縣西九十里手𥤺嶺上。嶺甚平坦,舊置巡司於此。元末以徽寇犯境,移於縣西南株柳村。明朝移置於湛村,在縣西二十里,仍曰𥤺口巡司。○石路,在縣西二十五里,地名破山灣。南臨深溪,北抵絕壁。舊時行者必渡溪而南,迂行數里,復渡北岸。天順間鄉人開鑿此路,無復二渡之險。
附見
杭州前衛,在府城內,又有杭州右衛,俱洪武八年置。
海寧守禦千户所。在縣治東。直隸都司。

嚴州府,東北至杭州府二百七十里,南至金華府一百五十里,西至南直徽州府三百七十三里,西南至衢州府二百六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見上,至京師三千五百八十里。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屬吳,後屬越,戰國時屬楚。秦爲會稽、鄣二郡地,漢屬會稽、丹陽二郡,後漢屬吳郡及丹陽郡。建安十三年孫吳始置新都郡,晉改爲新安郡,{annotate|治始新縣。}}宋、齊以後因之。隋平陳郡廢,分屬婺州、歙州。仁壽三年改置睦州,大業初改爲遂安郡,治雉山縣。唐武德四年復爲睦州,時又於桐廬縣別置嚴州,取嚴子陵爲名,兼領分水、建德二縣。七年嚴州廢而以睦州爲東睦州。八年復爲睦州。武后萬歲通天二年州移治建德縣,即今治也。天寶初曰新定郡,乾元初復爲睦州。五代時錢氏因之。宋仍曰睦州,亦曰新定郡、遂安軍節度,宣和初改曰建德軍節度。宣和三年改曰嚴州,咸淳元年又升州爲建德府。以高、度二宗皆嘗爲潛邸也。元曰建德路。明初改建安府,洪武八年曰嚴州府,領縣六。
府山川宏偉,水陸險巇,據臨安之上游,當衢、歙之衝要。宋方臘倡亂於睦州,而杭、歙諸郡皆不能固,長江以南,舉岌岌焉。元人既平江南,以董文炳駐守臨安。既而衢、婺諸州,皆復起義兵應宋,文炳策之曰:嚴州不守,臨安必危。」亟使唆都往鎮之,於是諸州之兵,相繼敗散。明初規取浙右,先下嚴州,以重兵戍之。敵之喉吭既爲我得,由是拓土開疆,芟除桀黠,豈不以地利乎哉?

建德縣,附郭。後漢吳郡富春縣地,吳黃武四年析置今縣,仍屬吳郡。晉以後因之。梁屬東陽郡,隋省入金華縣。唐武德四年復置,屬嚴州。七年省。永淳三年復置,屬睦州,尋爲州治。今編户八十六里。

建德城,今府治。三國吳置縣。孫皓初封建德侯,即此。自隋以後廢置不一,唐萬歲通天中始爲州治。中和中刺史陳晟築城,周十九里。宋宣和三年平方臘。知州周格重築,縮爲十二里二步。紹興八年修治。元因之。明朝洪武二十年曹國公李文忠改築,縮東北二面,而拓南面,西南臨江,東北倚山,濬濠三面,環城接江。弘治四年、嘉靖三十七年、萬曆五年皆經修築。有門五,城周八里有奇。○神泉廢監,在府西七十里。宋熙寧中置,鑄錢於此,尋罷。慶元初復置,旋廢。
烏龍山,城北三里。《圖經》云:「山高六百丈,周百六十里,郡之鎮山也。巔有二池,傍有烏龍嶺。其水東注曰玉泉,流爲余浦,至城東三里入於新安江。」宗宣和初嘗改名仁安山。明初克嚴州,苗帥屯烏龍嶺,李文忠擊敗之,即此。○高峰山,在府東五里。有雙峰峭壁,新安江遶其西南,昔有浮圖峙其上。又東二里曰方門山,列嶂臨江,其狀若門。二山皆烏龍之支山也。又屯軍山,在府西北一里,相傳黃巢屯軍於此。府西二里又有建昌山,下瞰江流。
湫山,府東北四十里,與烏龍山及桐廬縣之清涼山相峙。高六百丈,周百里。上有石湫,歲旱不涸,因名。又龍門山,在府東二十七里。頂有浮圖,下臨江渚,石壁上有瀑布泉。○銅官山,在府西八十里。志云:秦時嘗於此置官採銅。又西五里有銅官嶺,路出淳安。又有銅關渡,在府西七十里。亦以銅官山而名,新安江渡口也。志云:銅官相接者有靈巖山,與淳安縣紫蓋峰相連,巖泉不竭。又有五寶山,五山一源,曰金,曰銀,曰銅,曰緑,曰鐵,皆以色相似而名。
胥嶺,府東北四十里。胥水發源於此。今有胥村,在府北二十五里。宋嘗置驛,當杭郡通道。今廢。又午方嶺,在府東北六十里,路出桐廬。志云:嶺當烏龍之南,因名。
鮑婆嶺,在府東北。明初張士誠寇嚴州,李文忠禦之於東門外,使別將出小北門,間道過鮑婆嶺,由碧雞塢遶出陣後,大破之是也。○井硎嶺,在府東南五十里。路通浦江。明初李文忠克嚴州,進兵下浦江,蓋取道於此。又將軍巖,在府南四十里。與蘭溪縣接界。
新安江,在城南。自徽州府歙縣流入府境,經淳安縣南,又東流至府城東南,而東陽江流合焉。一名徽港。胡氏云:「浙江有三源。其一爲徽港。」是也。又東胥口江流合焉,亦謂之建德江口。梁大寶末侯景將劉神茂復據東陽叛,遣其黨元頵等下據建德江口,景將謝答仁等攻建德,擒頵等殺之。胡氏曰:「建德江口在府城東十里。」
東陽江,府東南二里。婺、衢二港合流於金華府蘭溪縣而入府境,又東北流經府城南而與徽港合。止稱東陽者,以來自金華也。二江合流經城東十里爲大浪灘,又東五里爲烏石灘,又東二十五里而接桐廬縣之七里灘,爲府境之襟要。
西湖,在府城西南,廣袤四百五十二丈,唐刺史侯溫所開,中有寶華洲;又聖湖在府西七十里,廣袤亦數百丈,中有白沙洲;俱限隔不與江通。
胥口溪,府東二十五里。自胥嶺發源三十里至胥口,逆流十里達於江。亦謂之胥口江,亦謂之建德江。明初張士誠來侵,至大浪灘。李文忠遣將何世明西出烏龍嶺,至胥口破走之,又追敗之於分水,賊始却。
白沙渡,縣西六十里,新安江渡口也。《南征記》:「自建德縣繞烏龍嶺背出白沙渡,入壽昌,自常山縣徑達於江西,爲陸行之徑道。」○三河潭,在府東南四十里。潭水逆流而入於東陽江,江水從兩旁順流回合焉,故曰三河。三河關因以名。又有朱池,在府西三十五里。相傳以朱買臣名。宋置朱池驛於此,當三衢大路。
烏石關。府東十五里,以烏石山而名。江流所經,下有烏石灘。又三河關,在府南四十里,有三河渡,即東陽江渡口也。唐置三河戍於此,宋爲三河驛,當金華大道。志云:三河驛在府南五十里。今廢。又府東三十里有管界巡司,明初置。○富春驛,在城東五里。前臨江涯。宋置東館務於此,明初改建嚴州驛,洪武九年改今名。

桐廬縣,府東北百里。東至杭州府富陽縣八十里,東北至杭州府新城縣七十里,北至分水縣八十里,南至金華府浦江縣九十里。漢爲富春縣之桐溪鄉,吳黃武四年分置今縣,屬吳郡。晉、宋以後因之。隋平陳縣廢,仁壽三年復置,屬睦州。唐初嘗置嚴州治此,州廢仍屬睦州。五代時吳越改屬杭州,宋太平興國三年還屬睦州。縣無城,編户五十三里。

桐廬故城,縣西二十五里。吳黃武中置縣治此,隋開皇中并入錢塘縣。又有城在縣西北十五里桐江西岸,地名桐溪,唐貞觀中所築桐廬城也。開元二十六年移鐘山,即今縣治。《圖經》云:「縣西十五里有嚴州城,本隋仁壽二年鴻臚寺丞蘇綸所築。唐武德四年置嚴州治此。」○唐寓之城,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南齊永明中富陽民唐寓之作亂,嘗築城保據於此。今地名舒灣。
桐君山,縣東二里。一名桐廬山。縣以此名。山下有合江亭。《西征記》:「桐、睦二江會合亭下,有山巍然,直壓其首,如渴鯨入水之狀,即桐君山也。其相連者曰鳳凰山,下瞰橫江,形如鳳翅。」○牛山,在縣西十里。山當驛道,俯瞰大江。宋孫紹遠云:「自桐廬取道而西,內薄山,外瞰江,高深殊絕,而窪凸屈曲,步步必戒,如是者十五六里。」建炎中金兀朮入寇,歙人錢嶨率民兵三千,因險設伏,大敗之於此。淳熙中邑令向演乃於沿江處所立扶欄七百,行者便之。元末劉真據縣,取石築城,扶欄遂廢。其中塢之左曰金雞山,有臣石俯瞰大江,或曰即碧雞塢也。李文忠大敗張士誠兵於此。又寨基山,在縣南十四里。相傳昔有避難者立寨其上,因名。
富春山,縣西三十里。一名嚴陵山,前臨大江。漢子陵釣處,人號嚴陵瀨。有東西二釣臺,各高數百丈。《西征記》:「自桐君而西,羣山蜿蜒,如兩蛇對走於平野之上。三江之水並流於崖下,驚波間馳,秀壁雙峙。上有子陵釣臺,孤峰特起,聳立千仞。下有泉,陸羽品爲第十九泉。其與釣臺相對者曰白雲原,一名蘆茨原,重巖蔽天,林麓茂盛,居民採薪爲炭,供數州𤇏爨之用。有蘆茨溪,北流合大江,唐方千隱於此。」○清冷山,在縣西北三十里,四面出泉,大旱不竭,溉田五十餘頃。志云:山高五十仞,周七十里,本名鐘山,唐天寶間改今名。其相接者曰龍洞山,山半有石峽,有龍門池,引流可以灌田。志云:龍洞山,在縣北三十里。
九嶺,縣東北四十里,其相近有白峰嶺,俱路達新城縣。又桃嶺,在縣東南七十里。東去二十里又有野狐嶺,與浦江縣分界。又獅子嶺,在縣北四十七里,與分水縣分界。志云:縣西北二十里有娘嶺,爲驛道之要口。○老鷹巖,在縣西四十里。巖際有路,沿江險峻。縣西北四十里又有焦山巖,下瞰溪流,舟檝過此常虞險仄。
桐江,在縣治南,即浙江上源也。經桐君山下,因曰桐江。合衢、婺、歙三州之水,東北流九十里而至此,又東流入杭州府富陽縣界。亦曰睦江。兩岸山高,水深如黛。志云:縣東十五里有洋洲,可耕種;東二十五里有九里洲,桑麻甚盛,延袤九里;三十五里爲桐洲,延袤二十里;俱南臨大江。北有後港。
桐溪,縣東北三里。其上流即於潛縣之紫溪也。自分水縣南流入縣界,亦曰天目溪。入縣境爲桐溪,繞郭而東南,出桐君山下入桐江。志云:由分水至縣溪中有十八灘,錯立爲險。其旁小溪數十,皆匯流入焉。或謂之學溪,一名潢港,一名分水港。俗謂此爲桐江。悞也。
窄溪,縣東南三十里。有二源:一出桃嶺,西流三十餘里;一出縣西南西坑嶺,屆白雲原之東,東流六十里。至縣東南二十五里而會流爲甘溪。又引而東北流,凡十餘里而爲窄溪。又東流十三里入於江溪口。與新城港口正相對,地名窄溪埠。江流經此闊不過數丈,易於涉渡也。○清渚港,在縣西三十里。源出府東北四十里之雲岫山,東流十五里曰社息溪,東南遶富春山北,又東流二十里入於桐江。
白水湖,縣西北二十里。廣百三十餘畝,溉田甚博。志云:縣西北有上湖、下湖、鴉湖、高塘湖凡四湖,而總名曰白水湖。白水湖南有獨山,孤峰崛起,高倚江濆,東去縣二十二里。高塘湖亦曰太湖塘,在高山頂。其山自清冷山分脈而來,曠阜平岡,羣峰四擁,宛如一城垣。湖水當其中,朝夕盈縮,與錢塘潮汐相應。東去縣三十里。
七里瀨,縣西四十五里。志云:在富春山釣臺之西,亦曰七里灘。諺云「有風七里,無風七十里」,蓋舟行難於牽挽,惟視風爲遲速也。舊志云:七里灘去建德四十餘里,與嚴陵瀨相接。梁大寶末劉神茂據東陽叛侯景,景遣謝荅仁攻之,神茂營於下淮,或謂之曰:「賊長於野戰,下淮地平,四面受敵,不如據七里瀨。」賊必不能進。神茂不從,戰敗,復降於侯景。今縣西北有一十九灘,俱在桐江上。
下淮,縣東五十里,與富陽接境。舊爲江流扼要處。《字說》:「淮,圍也。」言江流四周圍合也。陳天嘉二年詔沈恪襲留異於東陽,異敗恪於下淮。恪退還錢塘,異以兵戍下淮及建德以備江路。又唐永徽四年,婺州刺史崔義玄敗妖賊陳碩真黨於下淮。
水關,縣東二里,當桐溪入江之口。合江巡司置於此,一名嚴、衢、婺三州巡提私茶鹽司。志云:司舊在桐君山東,成化八年徙桐江口,十九年徙今所。又有桐江遞運所,舊亦在桐江口,今併於桐江驛。○浮橋關,在縣北五里桐溪上。又柴埠關,在縣東南二十里柴埠灘,舊有兵戍守。
桐江驛。在縣城東潢港口。舊臨江,名浙河驛。後移而北,改今名。又下航渡,在縣東南二里,往來津要也。

淳安縣,府西百六十六里。南至遂安縣六十三里,西北至南直徽州府一百八十里,東北至分水縣百四十六里,北至杭州府昌化縣二百三十五里。漢丹陽郡歙縣葉鄉地,後漢建安十三年孫吳析置始新縣,爲新都郡治。晉爲新安郡治,宋、齊以後因之。隋廢郡,改縣曰新安,仁壽中又爲睦州治。大業初改縣曰雉山,爲遂安郡治。唐初爲睦州治,文明初縣復名新安,萬歲通天初郡改治建德,縣仍屬焉。開元二十年改曰還淳,永貞元年又改爲清溪縣。宋因之,宣和三年平方臘之亂,改曰淳化,紹興中始改今名。《城邑記》:「縣舊有城,南枕清溪,北連岡阜,相傳後漢建安十三年孫權使賀齊平山越時所築,隋、唐因爲郡治。其子城周二里有奇,即今縣治也。西有故城址,則外城也。大都堙廢,未經改築。」今編户六十一里。

始新城,在縣西六十里威平鎮。吳賀齊本置縣於此,隋徙雉山下,在今縣南二里。唐神功初又移今治。縣西三十里普慈山上有太子城,或云孫吳太子和嘗避難於此。
雉山,在縣治西南,隔江。形如蹲雉,隋以此山名縣。又靈巖山,在縣東北六里。山周十二里。吳永安中有黃龍見,名曰龍山,唐元和中改今名。俯瞰清溪,與雉山對峙。又小金山,在縣西十里。屹立青溪中,擬於京口之金山。
都督山,縣西六十里。或曰吳賀齊督兵駐此,一云方儼,爲漢都督駐鎮處也。極高峻,臨江。山去威平鎮六里。今有永平巡司戍守。又並桃山,在縣西北六十里,高出衆山之上。登其巔,杭、歙、衢、婺之境宛在目前。自下望之,如二桃然,因名。○雲濛山,在縣南三十里。志云:山高五百丈,周七十里,縣境之大山也。
蔗山,縣東北三十八里。志云:昔嘗種蔗於此,因名。山分八面,水流十派,上有平田數頃。又重坑山,在縣東八十里。山有二坑,或云即息坑也。宋宣和初方臘作亂,兩浙將蔡遵等討之,敗死於息坑,即此。
雙柏嶺,縣東二十里。其並峙者曰真塢嶺,當往來驛道,崎嶇連亘。又赤石嶺,在縣西六十里。一名河上嶺,石壁臨江。又西十里有方壺嶺,亦臨江爲險。○遼嶺,在縣南七十五里,分淳安、壽昌二縣之界。山高溪迅,懸崖絕壁,無路可通,舊惟水道往來,成化間鑿爲坦道。又白鶴嶺,在縣東北百里。有仙鶴泉。明初胡大海取徽州,元將胡納退保遂安。大海追敗之,納東走。大海復追之,戰於白鶴嶺,納敗死。
威平洞,縣西七十里。一名青溪洞,一名幫源洞。宋宣和二年賊方臘據此作亂,連陷州郡,三年韓世忠擊敗之。賊深據巖屋爲三窟,諸將莫知所入,世忠潛行溪洞間,挺身擣其穴,擒臘以出。賊平,改今名。相近爲梓桐洞,今曰梓桐鄉。《宋史》:「青溪縣境有梓桐、幫源諸洞,皆落山谷幽險處,方臘據以作亂。」
霖巖洞,縣東五十里。峰巒千仞,下多源泉,引流溉田,歲旱不涸。又有仙居洞,在縣東南五十里,有數洞相通。○保安巖,在縣東北六十里。五季末里人多避亂於此,因名。
新安江,縣南一里。一名清溪,自徽州府歙縣東流入境,遶縣治前,又東至府城南合於婺港。唐光化三年淮南宣州將康儒攻睦州,食盡自清溪遁歸,蓋繇水道出徽州還宣州也。今江流上下各有灘數十處。
遼溪,在縣南六十里芝山下。源出遼嶺,北流注於新安江。志云:環境之水,以溪名者凡數十處,皆流注於新安江。
栅源,縣東北四十里。吳賀齊與山越戰,樹栅於此,因名。又三潭,在縣西百里。崇岡僻嶠,潭瀦其間。志云:源出昌化縣之昱嶺,匯流於此。
錦溪關,縣東六十里。其地有小溪巖,怪石巉巖,水陸皆險。嘉靖中置關於此,以禦礦寇,因改今名。下有小溪渡。○新安驛,在縣城西。舊名清溪驛,宋置,至明廢。
威平鎮。縣西六十里威平洞口。宋平方臘,置巡司戍此。今曰永平巡司。又港口鎮,在縣東二十里。宋寶元二年置巡司於此,今因之。志云:港口司置此。縣南三十里又有港口鎮。又街口鎮,在縣西八十里,與徽州府分界,亦有巡司。○茶園鎮,在縣東五十里,下有茶園渡。又渡市鎮,在縣北二十五里,宋、元以來俱爲戍守處。

遂安縣,府西南百八十里。東北至淳安縣六十三里,西北至南直徽州府百七十里,西南至衢州府開化縣百二十里,南至衢州府百七十八里。本歙縣南鄉之安定里,後漢建安十三年孫氏析置新定縣,屬新都郡。晉改今名,屬新安郡。宋、齊因之。隋初縣廢,仁壽四年復置,屬睦州。唐、宋因之。舊無城,明朝正德八年築城以禦寇,萬曆二年復修築以禦礦賊,周四里有奇。編户六十四里。

霧山,縣東南二里。孤峰峭立,爲邑之望。或以爲婺山之訛也。又長垓山,在縣西五里。兩山壁立,道狹多阻,元末邑人嘗扼此以拒賊。又西二里曰石英山,山產白石英,唐時以供貢。又有洪銅山,在縣西南七十里。志云:唐時置場採銅於此。
武強山,縣西六十里。與歙之白漈諸嶺相錯,峰巒險阻。唐末鄉兵保聚於此,拒破黃巢。今山麓有黃巢坪。萬曆中嘗易爲靖武山。○高喬山,在縣西六十五里,近開化縣界。層峰疊嶂,溪谷迂回。正德八年流寇由開化馬金嶺突犯,嘗築寨於此以遏其衝。又高峰山,在縣西南五十里,高峻爲羣山之冠。
黃連嶺,縣南八十里。巖石峻險,路達西安。又有猥嶺,在縣南五十里,間道可達常山縣。○積雪嶺,在縣西八十里,路出休寧。又縣西南八十里有馬金嶺,與開化縣分界。
武強溪,在縣城南。源出武強山,亦名靖武溪,東南流至三渡口與雙溪會,流闊數十丈,又遶流八十餘里達縣郭南,復東北流四十里入淳安縣界,又二十餘里注於清溪。
雙溪,在縣西。源出歙縣界之石嶺,分爲二流,既而復合,至縣西南五十八里之三渡合於武強溪。志云:三渡路出開、衢之通道也。○罟網溪,在縣東南五十里。源自衢州流入縣界,又東北入武強溪。又龍溪,在縣東一里。出淳安縣界,南流經此入武強溪。
鳳林鎮。縣東南四十里。罟網溪經此,亦曰鳳林溪。宋建炎初置巡司,紹興初廢。明初復置,今廢。○新定驛,在縣治東。宋置。今廢。

壽昌縣,府西南九十里。東南至金華府蘭溪縣七十里,西北至淳安縣百二十五里,西至遂安縣百四十五里,南至衢州府龍遊縣百一十五里,西南至衢州府治百七十里。漢富春縣地。吳置新昌縣,屬吳郡。晉改今名。梁屬新安郡,隋併入新安縣。唐永昌初復置,載初元年廢。神龍初復置,屬睦州。宋以後因之。舊有城,即唐神龍中置,後廢。今編户三十六里。

新昌城,在縣西永平鄉。孫吳時置縣於此,晉改曰壽昌。唐神龍初移縣於郭邑里,尋又移於縣西七里之白艾里,築城周一里有奇。後復還今治,故城遂廢。今其地名故城坂。
彭頭山,縣治西一里。唐景福中縣令戴筠開湖於山下,謂之西湖,以灌東郭之田,餘浸入於艾溪。又縣南三里有仙池山,一名南山。山巔有池,鄉民遇旱爲機以泄池水,溉山下之田。《圖經》:「城東一里有青龍山,脈自西來,臨繞艾溪。又東二里有金姑峰,峰頂峻削,下臨艾溪。」○巖山,在縣北六里。有三峰,高數百丈。頂上有石,圍抱如負扆。
金臺山,縣南十五里。縣山之最高者。其南有冠山,壁立千仞,登之可盡龍遊、蘭溪諸勝。○硯山,在縣南三十里,爲金、衢、嚴三郡之界。又縣西南二十里有大慈巖,登之可覽金、衢二郡之勝。又巖峒山,在縣東南三十里。山有華蓋、羅帽、玉露、慶雲、景星凡五峰,而華蓋最高,南屬金華,北屬嚴州。
過浴山,縣北十八里。下有龍潭。潭上有洞穴,名曰龍門,深邃莫窮,泉流灌注,溢而爲溪,環遶縣北。○天湖山,在縣西二十里。山上有池,流下溉田,冬夏不竭。又縣東二十五里有高湖巖,頂平如掌,廣三十餘畝,四畔皆巉巖,惟一徑可通。
梅嶺,縣西南四十里,接龍遊縣境。宋建都臨安時,此嶺最爲要道。凡閩、蜀、江西、荊湖、二廣、雲南、八番、海外諸國來者,皆經其下。亦曰梅峰。元時尚爲戍守處。今皆取道於蘭溪。○長嶺,在縣東南二十五里,路通金、衢、宣、歙四郡。嶺半有泉,下注爲池。志云:縣西七十五里爲黃連嶺,與遂安接境;西北五十里爲玳瑁嶺,與淳安縣接境。
壽昌溪,在縣西。源出縣西南六十里之鵝籠山,流至縣西二十里與交溪會,曰大同溪,又遶流至縣治西一里曰艾溪,歷郭南至縣東七里曰淤堨溪,又經縣東北十五里之湖神坂曰湖神溪,流長九十里出壽昌港口,又東北繞蒼山入新安江,縣境之水悉匯入焉。志云:由縣治東北至新安江凡三十五里,即建德縣境也。
常樂溪,縣南三十里。源出龍遊縣之天池山,入縣境會衆山之水,又東南流出蘭溪界入於東陽江。○交溪,在縣西二十里。源出縣西四十里之魏馱山,東流合於壽昌溪而爲大同溪。又西溪,在縣西南四十里。源出梅嶺,下流入於艾溪。
西塢寨。在縣西南梅嶺,路出龍遊,舊設上梅巡司於此。又大源口寨,在縣西四十里。舊置社田巡司於此,今廢。又硔巖寨,在縣東南二十里赤孤山。長嶺寨,在縣西南二十里桃平山,正德間爲戍守處。○壽昌驛在縣南,縣西又有白艾驛,俱宋置。今廢。

分水縣,府東北百五十五里。東至杭州府新城縣九十五里,東南至桐廬縣八十里,西至淳安縣百四十六里,北至杭州府於潛縣六十二里。本桐廬縣西鄉地,唐武德四年析置今縣,取桐廬江水中分爲名。七年省,如意初復置,改曰武盛。神龍初復曰分水縣,屬睦州。縣無城。今編户十八里。

昭德城,在縣西北嘉德里。唐寶應二年析分水置昭德縣,大曆六年省。宋爲昭德驛。
雙溪山,在縣治北,縣之主山也。又北二里曰黃潭山,天目諸溪遶其下。又天渌山,在縣北十里。溪流環遶其下,曰印渚溪,爲邑之勝。一名甎山。○崤山,在縣東四十里。其最高處曰赤巖尖,登之可見數百里。
桐嶺,縣東六十里;又羅嶺,在縣東二十里;皆路達新城。又白沙嶺,在縣東南二里,通桐廬界。又歌舞嶺,在縣南五十里,達建德縣界。縣西五十里又有塔嶺,通淳安縣界。志云:縣西北六十里有湯安嶺,嘉靖中倭寇由黃潭而西踰此嶺,遂犯淳安。又設方嶺,在縣南三里,爲達府之間道。○百勝巖,在縣東十五里,最高聳。縣西北二十五里有紫峰巖,四面如削,一峰宛在雲中。縣西北四十里又有楊山洞,可容數百人。
天目溪,在縣治東二里,即於潛縣之紫溪也。合昌化之柳溪流入縣境,回繞於天渌、黃潭諸山之下,又南達桐廬。此爲桐溪之上游,中有灘凡七。
前溪,縣東南二里。自淳安縣分流入境,入縣南之白沙潭,回繞縣治,而東合於天目溪。○廣陵溪,在縣東六十里,源出新城縣廣陵鄉;又有印渚溪,在縣北十里,有渡通於潛;錦溪,在縣東十里,有渡通桐廬;下流皆匯於天目溪。
吳村,縣東十里。舊置巡司,今廢。又昭延驛,在縣東五十里;柳山驛,在縣西四十里;俱宋置,今廢。
附見
嚴州守禦千户所。在府治東南。洪武二十年建,直隸都司。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