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21年第三号.pdf/7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21·3


类别 2020年 2025年 年均/累计 属性
民生福祉 12.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1.8 4.5 预期性
13. 人均预期寿命(岁) 77.3* 〔1〕 预期性
绿色生态 14.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13.5〕 约束性
15.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18〕 约束性
16.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87 87.5 约束性
17.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 83.4 85 约束性
18. 森林覆盖率(%) 23.2* 24.1 约束性
安全保障 19.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吨) >6.5 約束性
20.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亿吨标准煤) >46 约束性

注:①〔〕内为5年累计数。②带*的为2019年数据。③能源综合生产能力指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生产能力之和。④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和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指标值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明显高于正常年份。⑤202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2.5%为预计数。

第二篇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第四章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第一节 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推进创新体系优化

组合,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聚焦量子信息、光子与微纳电子、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系统等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实验室体系。优化提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基地。推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推动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

第二节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

— 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