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6 (1700-1725).djvu/1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七十八卷目錄

 錦州府部藝文一

  加封五鎮詔        元成宗

  正神名號詔        明太祖

  建北鎮廟敕         成祖

  禱雨告北鎮廟文       英宗

  告北鎮廟文         憲宗

  禱雨告北鎮廟文       孝宗

  平寧藩告北鎮廟文      武宗

  即位告北鎮廟文       世宗

  錦州遼右書院記       賀欽

  寧遠重修廟學記       甯舉

  醫巫閭山賦         張升

  醫閭先生集敘       李承勳

  修廣寧左中屯衛學記     江奎

  重修北鎮廟記        張岫

  廣寧馬神廟記       馬申鍚

  釣魚臺祠記         江奎

  北鎮廟記         王宗彝

  普陀寺觀音閣記       文貴

  大望海寺記         王佐

  關王廟記         繆天成

  遊醫巫閭山記        周祚

  具瞻亭賦          劉琦

  蘭英碑辭          李貢

 錦州府部藝文二詩詞

  醫巫閭山         金蔡珪

  寄錦州黃斗南       明張鏊

  紫荊清曉          秦桐

  虹螺晚照          前人

  松山淺黛          前人

  凌河煙雨          前人

  右屯即事         周斯盛

  前屯贈王東皋於楊遊戎席上  張鏊

  過寧遠溫泉        劉成德

  寧遠溫泉          唐皋

  廣寧道中春雨初晴望閭山  溫景葵

  廣寧懷古         劉成德

  九月次廣寧公署      周斯盛

  秋晚閭山登眺       許宗魯

  具瞻亭歌         程啟充

  覽秀亭歌          毛倫

  過錦州          孫承宗

 錦州府部紀事

 錦州府部外編

職方典第一百七十八卷

錦州府部藝文一

《加封五鎮詔》
元·成宗

「三代以降,九州皆有鎮山,所以阜民生,安地德也。五 嶽、四瀆,先朝已嘗加封,惟五鎮之祀未舉,殆非敬恭 明神之義。其加東鎮沂山為元德東安王,南鎮會稽 山為昭德順應王,西鎮吳山為成德永靖王,北鎮醫 巫閭山為貞德廣寧王,中鎮霍山為崇德靈應王。」仍 敕有司,歲時與嶽瀆同祀。著為定式。故茲詔示。

《正神名號詔》
明·太祖

「自有元失馭,土宇分裂,聲教不同。朕奮起布衣,以安 民為念,訓將練兵,平安華夏,天統以正。永惟為治之 道,必本於禮。考諸《祀典》,知五嶽、五鎮、四海、四瀆之封, 起自唐世,崇名美號,歷代有加。在朕思之,則有不然。 夫嶽鎮海瀆,皆高山廣水,自天地開闢以至於今,英 靈之氣,萃而為神,必皆受命於上帝。幽微莫測,豈國 家封號之所可加?黷禮背經,莫此為甚。至如忠臣烈 士,雖可以加封號,亦惟當時為宜。夫《禮》所以明神人、 正名分,不可以僭。自今依古定制,凡嶽鎮海瀆,並去 其前代所封名號,止以山水不名稱其神,郡縣城隍 神號,一體改正。歷代忠臣烈士,亦依當時初封以為 實號,後世溢美之稱,皆與革去。其孔」子善明先王之 要道,為天下師,以濟後世,非有功于一方一時者可 比。所有封爵,宜仍其舊,庶幾神人之際,名正言順,于 理為當。因稱朕以禮事神之意。所定各神名號,開列 于後:

一、《五嶽》,稱「東嶽泰山之神,南嶽衡山之神,中嶽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