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7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八十二卷目錄

 烏喇寧古塔部紀事

 烏喇寧古塔部雜錄

職方典第一百八十二卷

烏喇寧古塔部紀事

《史記·周本紀》:「成王既東伐,息慎來賀。王賜榮伯,作《賄 息慎之命》。」按息慎即肅慎古本用息

《史記·孔子世家》:「有隼集於陳廷而死,楛矢貫之,石砮, 長尺有咫。陳湣公使使問仲尼,仲尼曰:『隼來遠矣,肅 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肅慎貢楛矢。石砮,長尺有咫。 先王以分大姬配虞胡公,封諸陳,求之故府,果得之』。」 《三國魏志陳留王本紀》:「三年夏四月,遼東郡言肅慎 國遣使重譯入貢,獻其國弓三十張,長三尺五寸;楛」 矢,長一尺八寸,石砮三百枚,皮骨鐵雜鎧二十領,貂 皮四百枚。

《魏志》:「挹婁在夫餘東北千餘里,濱大海,南與北沃沮 接,未知其北所極。其土地多山險,其人形似夫餘,言 語不與夫餘、句麗同。有五榖、牛、馬、麻、布。人多勇力,無 大君長,邑落各有大人。處山林之間,常穴居,大家深 九梯,以多為好。土氣寒,劇於夫餘。其俗好養豬,食其 肉,衣其皮。冬以豬膏塗身,厚數分,以御風寒。夏則裸」 袒,以尺布隱其前後,以蔽形體。其弓長四尺,力如弩。 矢用楛,長尺八寸,青石為鏃,古之肅慎氏之國也。善 射,射人皆入,因矢施毒,人中皆死。出赤玉好貂,今所 謂「挹婁貂」是也。自漢以來,臣屬夫餘,夫餘責其租賦 重,以黃初中叛之。夫餘數伐之,其人眾雖少,所在山 險,鄰國人畏其弓矢,卒不能服也。

《晉書列傳》:「肅慎氏一名挹婁,在不咸山北,去夫餘可 六十日行。東濱大海,西接寇漫汗國,北極弱水。其土 界廣袤數千里,居深山窮谷,其路險阻,車馬不通。夏 則巢居,冬則穴處。父子世為君長。無文墨,以言語為 約。有馬不乘,但以為財產而已。無牛羊,多畜豬,食其 肉,衣其皮,績毛以為布。有樹名雒常。若中國有聖帝 代立,則其木生皮可衣。」無井竈,作瓦鬲,受四五升以 食。坐則箕踞,以足挾肉而啖之,得凍肉,坐其上令暖。 土無鹽鐵,燒木作灰,灌取汁而食之。俗皆編髮,以布 作襜,經尺餘以蔽前後。將嫁娶,男以毛羽插女頭,女 和則持歸,然後致禮聘之。相盜竊,無多少皆殺之,故 雖野處而不相犯。有石砮皮骨之甲。「檀弓三尺五寸, 楛矢長尺有咫。其國東北有山出石,其利入鐵,將取 之,必先祈神。周武王時,獻其楛矢、石砮。逮于周公輔 成王,復遣使入貢。爾後千餘年,雖秦漢之盛,莫之致 也。及文帝作相,魏景元末來貢楛矢、石砮、弓甲、貂皮 之屬。魏帝詔歸于相府,賜其王褥、雞、錦、罽、綿帛。」 《晉書肅慎本傳》:「成帝時,通貢于石季龍。問之,答曰:『每 候牛馬向西南眠者三年矣。是知有大國所在,故來』。」 《魏書》勿吉本傳:勿吉國在高句麗北,舊肅慎國也。邑 落各自有長,不相總一。其人勁悍,言語獨異。常輕,豆 莫婁等國諸國亦患之。去洛五千里,自和龍北二百 餘里有善玉山,山北行十三日,至祁黎山。又北行七 日至如洛瓌水,水廣里餘。又北行十五日,《太魯》水。又 東北行十八日,到其國。國有大水,闊三里餘,名「《速末》 水。」其地下濕,築城穴居。屋形似塚,開口於上,以梯出 入。其國無牛,有車馬,佃則偶耕,車則步推。有粟及麥、 穄,菜則有葵。水氣鹹凝,鹽生樹上,亦有鹽池。多豬無 羊。嚼米醞酒,飲能至醉。婦人則布裙,男子豬犬皮裘。 初婚之夕,男就女家執女乳而罷,便以為定,仍為夫 婦。俗頭插虎豹尾。善射獵,弓長三尺,箭長尺二寸,以 石為鏃。其父母春夏死,立埋之。冢上作屋,不令雨濕。 常七八月造毒藥傅箭鏃,射禽獸,中者便死。煮藥毒 氣,亦能殺人。國南有徒太山,《魏》言「太皇。」有虎豹羆狼, 不害人,人不得山上溲汙。行逕山者,皆以物盛去。延 興中,遣使乙力支朝獻。太和初,又貢馬五百匹。乙力 支稱初發其國,乘船泝難河西上,至太沴河,沈船於 水,南出陸行,渡洛孤水,從契丹西界達和龍。自云其 國先破高句麗十落密,共百濟,謀從水道并力取高 句麗。遣乙力支奉使大國,請其可否。詔敕三國同是 藩附,宜共和順,「勿相侵擾。」乙《力支》乃還,從其來道,取 得本船,汎達其國。

《隋書靺鞨本傳》:「靺鞨在高麗之北,邑落俱有酋長,不 相總一,凡有七種。其一號栗末部,與高麗相接,勝兵 數千,多驍武,每寇高麗中。其二曰伯咄部,在栗末之 北,勝兵七千。其三曰安車骨部,在伯咄東北。其四曰 拂涅部,在伯咄東。其五曰號室部,在拂涅東。其六曰 黑水部,在安車骨西北。其七曰白山部,在栗末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