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7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八十八卷目錄

 山東總部總論

 山東總部藝文

  漕河敲冰記       明傅維鱗

 山東總部紀事

 山東總部雜錄

職方典第一百八十八卷

山東總部總論

《漢書》。

《地理志》

齊地,虛、危之分野也。東有甾川、東萊、瑯琊、高密、膠東; 南有泰山、城陽;北有千乘,清河以南,勃海之高樂、高 城、重合、陽信,西有濟南、平原,皆齊分也。少昊之世有 爽鳩氏,虞、夏時有季崱,湯時有逢公、柏陵,殷末有薄 姑氏,皆為諸侯,國此地。至周成王時,薄姑氏與四國 共作亂,成王滅之,以封師尚父,是為太公。《詩風》齊國 是也。臨甾名營丘,故《齊詩》曰:「子之營兮,遭我乎峱之 間兮。」又曰:「竢我于著乎而。」此亦其舒緩之體也。吳札 聞齊之歌,曰:「泱泱乎,大風也哉!其太公乎!國未可量 也。」古有分土亡分民。太公以齊地負海舄鹵,少五榖 而人民寡,迺勸以女工之業,通魚鹽之利,而人物輻 湊。後十五世,桓公用管仲,設輕重以富國,合諸侯,成 伯功,身在陪臣而取三歸,故其俗彌侈,織作冰紈綺 繡純麗之物,號為「冠帶衣履天下。」初,太公治齊,脩道 術,尊賢智,賞有功,故至今其土多好經術,矜功名,舒 緩闊達而足智。其失夸奢朋黨,言與行繆,虛詐不情, 急之則離散,緩之則放縱。始,桓公兄襄公淫亂,姑姊 妹不嫁,于是令國中民家長女不得嫁,名曰巫兒,為 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以為俗。痛乎!道民之 道,可不慎哉!昔太公始封,周公問何以治齊,太公曰: 「舉賢而上功。」周公曰:「後世必有篡殺之臣。」其後二十 九世為強臣田和所滅,而和自立為齊侯。初,和之先 陳公子完有罪來奔齊,齊桓公以為大夫,更稱田氏。 九世至和而篡齊,至孫威王稱王,五世為秦所滅。臨 甾海、岱之間一都會也,其中具《五民》云。

魯地,奎、婁之分壄也。東至東海,南有泗水,至淮,得臨 淮之下相、睢陵、僮、取慮,皆魯分也。周興,以少昊之虛 曲阜封周公子伯禽為魯侯,以為周公,主。其民有聖 人之教化,故孔子曰:「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 言近正也。瀕洙、泗之水,其民涉度幼者,扶老而代其 任。俗既益薄,長老不自安,與幼少相讓,故曰魯道衰。 洙泗之間齗齗如也。孔子閔王道將廢,迺脩《六經》,以 述唐虞三代之道,弟子受業而通者七十有七人,是 以其民好學,尚禮義,重廉恥。周公始封,太公問何以 治魯。周公曰:「尊尊而親親。」太公曰:「後世寖弱矣。」故魯 自文公以後,祿去公室,政在大夫。季氏逐昭公,陵夷 微弱,三十四世而為楚所滅。然本大國,故自為分野。 今去聖久遠,周公遺化銷微,孔氏庠序衰壞。地狹民 眾,頗有桑麻之業,亡林澤之饒。俗儉嗇愛財,趨商賈, 好訾毀,多巧偽,喪祭之禮,文備實寡,然其好學,猶愈 于他俗。漢興以來,魯東海多至卿相,東平、須昌、壽張 皆在濟東,屬魯,非宋地也,當考。

《隋書》。

《地理志》

兗州于《禹貢》為濟、河之地,其于天官,自軫十二度至 氐四度為壽星于辰,在鄭之分野。兗州蓋取沇水為 名,亦曰兗。兗之為言端也,言陽精端,端故其氣纖殺 也。東郡、東平、濟北、武陽、平原等郡得其地焉。兼得鄒、 魯、齊、衛之交。舊傳太公、唐叔之教,亦有周、孔遺風。今 此數郡,其人尚多好儒學,性質直懷義,有古之風烈 矣。

《周禮職方氏》:正東曰青州。其在天官,自須女八度至 危十五度為元枵于辰,在子齊之分野。吳札觀樂,聞 齊之歌,曰:「泱泱乎,大風也哉,國未可量也。」在漢之時, 俗彌侈泰,織作綺繡純麗之物,號為冠帶衣履。天下 始太公以尊賢尚智為教,故士庶傳習其風,莫不矜 于功名,依于經術,闊達多智,志度舒緩。其為失也,夸 奢朋黨,言與行謬。齊郡舊曰濟南,其俗好教飾子女, 淫哇之音,能使骨騰肉飛,傾詭人目,俗云「齊倡」,本出 此也。祝阿縣俗,賓婚大會,餚饌雖豐,至于蒸膾,嘗之 而已。多則謂之不敬,共相誚責,此其異也。大抵數郡 風俗,與古不殊,男子多務農桑,崇尚學業,其歸于儉 約,則頗變舊風。東萊人尤朴魯,故特少文義。

《地理通釋》。

《齊形勢攷》

管仲曰:「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 陵,北至於無棣。」

蘇秦《說齊宣王》曰:「齊南有泰山,東有琅邪,西有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