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7 (1700-1725).djvu/8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八年,改貝丘為淄川。大業二年,廢屬齊郡。唐武德元年,析淄川置淄州,又析置長白縣。六年,省入宋。金因之。元初因之。至元二年,改淄州為淄萊路,又改為般陽路總管府治此。明洪武初,屬般陽府。九年,屬淄川州。尋併入州,改屬濟南府。十二年,降為縣編戶八十二里。永樂間,割孝婦、懷德二鄉,屬青州府益都縣。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六十里。

長山縣

周為於陵,陳桓子以封齊公子周之地,陳仲子所居亦此。秦屬齊郡。漢置於陵縣,屬濟南郡。東漢屬濟南國,晉廢。南北朝劉宋孝武於此。僑古。置廣川郡及武強縣。元魏因之。後齊改廣川郡為東平原郡。隋開皇初,郡廢。文帝六年,置濟南縣。十八年,改武強為長山,以縣有長白山故名。大業初,省濟南縣入唐,屬淄州淄川郡。宋屬淄州。金因之。元屬濟南路。中統五年,改屬淄萊路。後改淄萊為般陽路,縣仍屬之。明洪武初,屬般陽府。九年,屬淄川州。十二年,州廢,改屬濟南府。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六十三里。

新城縣

周春秋時,齊桓公戲馬臺地。秦、齊郡地。漢為於陵、高苑二縣地。東漢、晉因之。南北朝、劉宋為武強、長樂二縣地。元魏、後齊皆因之。隋為長山、高苑二縣地。唐、宋、金皆因之。元初以其地狹民眾,始割二縣地置城邑,故曰「新城」 ,仍以田索二鎮屬焉。屬般陽路。明洪武初,屬般陽府。十二年,改屬濟南府。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四十五里。

齊河縣

漢平原郡祝阿縣地。東漢因之。晉改屬濟南郡。南北朝屬太原郡。隋屬濟郡。唐為禹城地,屬濟南郡。宋始置齊河鎮。金始置為縣。大定八年,築城,屬濟南府。元改屬德州。明屬濟南府。

齊東縣

秦、齊郡梁鄒縣地。漢屬濟南郡。東漢因之。晉、南北朝、劉宋俱為鄒縣地。元魏為平原縣地。隋為鄒平縣地。唐、宋因之。金阜昌間,改縣之趙巖口,為齊東鎮。劉豫於此置夾河巡檢司。元始陞鎮為齊東縣,屬河間路。憲宗三年,改屬濟南路。至元二年,復屬河間路。明洪武初,改屬濟南府。十二年,割鄒平之齊東、會仙二鄉來屬。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五十五里。

濟陽縣

周邿國地。《春秋》魯襄公取邿,即此。漢陽丘、臨邑二縣地。東漢東朝陽、臨邑二縣地。晉、南北朝、劉宋、元魏俱因之。後齊改朝陽名高唐。隋復改名章丘,臨邑如故。唐景隆元年,析高苑地置濟陽。元和十五年,復省入,非此地。金天會七年,始割章丘之標竿鎮、臨邑封圻之半,復置濟陽縣,以在濟水之北,故名。即今治也。屬濟南府。元屬濟南路。明屬濟南府。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五十八里。

禹城縣

周祝國。武王克商,封黃帝之後於祝。《春秋?襄公十九年》,「諸侯盟於祝阿」 ,即此。秦屬齊郡。漢置祝阿縣,屬平原郡。東漢因之。晉屬濟南郡。南北朝劉宋割屬太原郡。元魏因之。隋屬齊郡。唐貞觀元年,省源陽縣入。天寶元年,改曰禹城,以縣有禹貝丘。又《通考》云:有禹息城,或因此名。乾元二年,史思明侵河南,守將李銳於邊家口決河,縣湮沒,移治於遷善鄉,即今治,屬齊州濟南郡。宋、金俱屬濟南府。元屬曹州。明洪武二十年,改屬濟南府。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五十六里。

臨邑縣

周齊犁丘又名隰。《春秋·哀公二十三年》,荀瑤伐齊,戰於犁丘,擒顏庚。陳成子召庚之子曰:「隰之役而父死焉。」 即此地也。漢置臨邑縣,屬東郡。東漢置隰陰縣,屬平原郡,臨邑如故。晉廢隰陰,惟存臨邑,屬濟北。南北朝劉宋屬魏郡。元魏屬魏郡。隋屬齊郡。唐屬譚州,州尋廢,改屬齊州、濟南郡。元和十三年,析德州之安德置歸化縣。太和四年,仍省歸化入。宋建隆間,河決公乘渡口,壞城。三年,徙治孫耿鎮,即今治,屬濟南府。金因之。天會間,析東西圖置濟陽縣。元太宗七年,割屬河間路。憲宗三年,還屬濟南路,析縣南之新市入濟陽。明改屬濟南府。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三十二里。

長清縣

周古盧地。《左傳隱公三年》:「齊、鄭尋盧之盟」 ,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