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9 (1700-1725).djvu/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甯戚城 在縣東北三十里。漢武帝封魯恭王子怡為寧陽侯之邑。楊循吉曰:「甯戚城所封別稱寧陽侯,或因甯戚之遺城,因以封寧陽者耶。」 朝陽城 ,在縣北五里。《漢書·功臣表》:「高祖七年,封華寄為朝陽侯。」 又《王子侯表》:「宣帝本始元年,封廣陵厲王子勝為朝陽侯。高齊廢,隋復置。開皇十八年,改朝陽為臨濟。宋咸平四」 年,省入章丘,以其地為臨濟鎮。

亭山城 ,在縣西南四十里。宋元嘉中,於此置濟南縣,屬頓丘。隋開皇初,改曰「亭山。」 唐元和中,省入章丘。

崔城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俗呼古城。《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崔成請老於崔。」 又曰:「崔,宗邑也。」 《漢·郡國志》濟南國東朝陽縣西有崔城。

菅城 在縣臨濟鎮北,即漢之菅縣也。

樂安城 ,在臨濟鎮東八十里,即漢千乘郡。新城 在縣北七十里大清河之濱,莫詳其始,頹圮無存。

水寨城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莫詳其始,頹圮無存。

甘澍亭 在縣北女郎山。金泰和間,縣令劉承直祈雨有應,建亭。

繡江亭 在縣東繡江之濱。金元好問與張子鈞、張飛卿觴于繡江亭,即此。

濯纓亭 在縣南三十里明水鎮東麻灣之上。相傳張古齊所建。亭廢,惟存怪石一片,立荒址中。

飲江亭 在縣東南五里。元縣令李惟肅建,有劉敏中《記》。今廢。

含輝亭 在縣東南五里。元劉文簡公所建,今廢。

野亭 亦劉文簡公所建,為游息之所。有張養浩題《江神子》其上,今廢。

藏雲亭 在縣東南十五里。元浙江行省參政張元朴所建。亭下鑿池,方圓二畝許,畜魚其中,旦夕游宴。今廢。

注書堂 在縣東。漢鄭元箋詩:書在此山下。有書帶草,今隸淄川。

柏軒 ,齊處士頓丘宋君慶築,有張起岩記。隋《房彥謙墓碑 》,在縣西南七十里趙山之陽。彥謙,唐相元齡之父,其文李百藥撰,無書人姓名,相傳為歐陽詢八分書也。唐貞觀五年三月立。

鄒平縣

漢梁鄒縣城 在城北四十里,今之孫家鎮是也。漢置,屬濟南郡,至晉而廢。宋于此僑立平原郡。後魏改為東平原郡。北齊天保中,改為平原縣。隋廢。

南宋平原縣城 在縣東十二里,即今平原莊。宋武帝僑置,屬平原郡。至北齊天保中,移治于舊梁鄒城,而此城廢。

隋濟南縣城 在縣北十八里伏生墓之右。隋開皇十六年置,屬齊州,大業之初,省入長山。濟南東關 在城北二十里,今顏李莊是也。伏生祠在其東。明季某巡撫以入,省會之初夕,彷彿見偉衣冠丈夫,語曰:「我伏氏有居在濟南東關外,垂圮矣,盍為我葺之?」 晨興詢于眾,不知也。及巡青登,路出鄒平,見道碑,乃伏生墓。此鄉故濟南縣東關憬然知為神告者,乃捐俸新其祠焉。

書堂 在會仙峰南。兩山夾立,中闢異境。石壁古藤,磴高軒朗,宋范文正公未遇時讀書處也。今改為「白雲寺」 ,相傳即獲金劃虀處。

八仙臺 會仙山巔玉皇閣前,舊傳有神仙會此,如閩之幔亭峰,因以名山焉。有張道士言,其師于山坳遇黎面跛足人,髻簪野花,既至金母祠,則鐵拐仙像,為牧豎簪花一枝,儼如所逢者。或云:「此古塔基,嘗聞其中有木魚誦經聲,乃古僧涅盤處。然仙釋靈異,不可以理究者也。」 滸心臺 滸山濼中,乃昔人倣西湖湖心亭築搆為游覽地,歲久蕩然,每逢泊漲,此臺基恆不沒。

《甜水井 》真如寺西南隅,城中諸井皆鹹,此水獨甘。未有此邑,先有此井,民之食德者久矣。《淄川縣》

逢陵城 《齊乘》曰:「在般陽府東北四十里。逢伯陵,商之諸侯,封於齊,薄姑氏代之,後太公又代之,逢蒙、逢丑父皆其後。」 或曰:「此即丑父之邑也。」 今淄川東北四十里,即昌國城,或昌國即逢陵故地也。

昌國城 ,《史記》:「燕昭王封樂毅于昌國,號為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