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9 (1700-1725).djvu/1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人,雖名播史書,與天壤俱敝,而固始本原之地,不可 不祠。乃下劄屬予。予曰:「嘻!此固夙志也。」遂卜文廟之 東若干畝,木石器用餱糧之類,一不煩民,民樂成之。 自肇事至竣功,凡旬月為祠。前有坊,中有堂,東西有 廡,後有寢室,室有公像,歲時報祀維謹。噫!後之為人 臣者,其孰從而法之?視諸公而已矣;後之為人臣者, 孰從而知之?視諸祠而已矣。是宜《銘》曰:「昔在武皇,齊 民弗良。舞兵於潢,公起一邑,順以制逆,賊」用敗績。武 王曰噫,爾才孔奇。藩江之湄,寧乃不靖。干天之命,粵 覬僥倖。烈烈精忠,氣吐如虹,以抗厥兇。公既被執,慷 慨弗屈,以完大節,蠅蚋師師,固曰無知,忍嘬公屍?平 原太守,千載不有。公突其後,屹屹文山。公嘗慕旃,竟 軌其賢。公為國死,國有諡祀,亦世其子,有碩寢堂,遺 像皇皇,萬世之防,維嵩崒崒。河流汨汨,公名不沒。我 人有思,拜此新祠。嗚呼噫嘻!

《漢太尉陳公廟碑記》
陳繼儒

汝南有先賢曰陳仲舉,漢太尉也。仲舉產於蔡,未有 祠。祠太尉者,吾友新蔡令潘昭度也。昭度之言曰:「陳 太尉扶忠賢之轂,滌腐餘之害,計延炎鼎而不免於 難。每讀史,悵焉心悲。今幸宦茲土,為考室祀焉,陳子 其為我記。」陳子歎曰:「甚矣,潘大夫治蔡之整暇也!今 天下叢祠野廟,雜出於山厓水陬之間,刑羊豕,酌酒」 漿,土籥田鼓,歲祀鬼不絕。而於先賢故老,未聞庀一 楹享一升者。鄉氓不足責,責在守土吏耳。潘大夫治 蔡有異政,暇讀異書,因以采風弔古,而有慕仲舉之 風節也。仲舉與竇武同心輔政,徵用海內名賢,以清 君側之惡,而卒為曹節、王甫輩矯詔所殺。涑水氏謂 其「撩虺蛇之頭,踐虎狼之尾,身被淫刑,禍及國家。」而 余獨謂此天也,非人也。假若天祚炎漢,仲舉得行其 志,大猾橫璫,豈敢與趙夫人、女尚書塗面,濁亂天下? 朱穆不憤懣死,劉瓆、成璡、陽球下獄掠死,門人故吏, 天下豪傑及儒學有行義者,不廢禁徙竄死。夫此諸 賢者,在朝為正人,在天為列星,而一旦駢首對簿於 獄史之前,屠剪族滅於刑餘細人之手者,何也?此其 間蓋有機焉。《陰符經》云:「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 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陰陽反覆。」殺機者,天地猶且 懼之,何況人乎?此機一動,初發於仲舉、竇后幽,再發 於何進,天子走,而董卓、曹操、袁紹、司馬懿之流皆鬨 然攘臂起矣。自此分為三國,裂為六朝,五百年間,靡 歲不「干戈,靡歲不介冑,納納乾坤,沸同鼎鑊」,而殺機 實芽於桓、靈之末。蓋操、懿諸奸輩,業已早生人間,如 伏薪之火,曹節、王甫特為揚灰聚薪,而仲舉不幸首 觸其烈焰耳。吾故謂「此天也,非人也。」嗟夫!天下有道, 當造化之生機,賢者不躍則飛;天下無道,當造化之 殺機,賢者不元則戰。申屠蟠、袁宏,潛龍也;趙岐、張儉, 惕龍也;仲舉之所遭,元龍也。身荷桓、靈、竇太后之知, 前為李固所表薦,後為群賢所倚望。欲潛類巧,欲惕 類怯,八十老人,更欲何為,而惜一腔中元黃之血戰 哉?語曰「大直若屈。」余曰「不屈乃直。」又曰「大剛則折。」余 曰「惟折乃剛」,等死耳。殤死、壽死,十日不汗亦死。死者 自漢以來,如蚊蚋相似,而惟陳太尉則猶傳至今,且 有潘大夫創祠而俎豆之者,則太尉何嘗死也。太尉 被難後,故人銍令朱震聞而往哭,收葬仲舉屍,匿其 子逸放甘陵道中。事覺繫獄,合門桎梏。震受毒楚,終 不言逸得免。逸後與襄楷會於冀州刺史王芬座,欲 乘帝巡幸河間,劫諸常侍以報父仇。志雖不遂,孝子 也。震與逸皆宜配饗太尉,而鑄曹節、王甫像,跽列於 庭,以著天下後世殺賢士大夫之榜樣,則太尉亦可 以長嘯於九原矣,潘大夫其以為何如?潘大夫名曾 絃,字昭度,浙之烏程人,丙辰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