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9 (1700-1725).djvu/2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兵巡汝南道黃煒捐金建。

五里橋 在州南五里

紅羅橋 在州南十里,跨三灣河。

雙溪橋 在州北二十里。

明港橋 在州北九十里。

洋河橋 在州東北。明萬曆三十一年,兵巡汝南道黃煒捐金修。

羅山縣

九里關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即古之黃峴。按《春秋》定公四年,蔡侯與吳子唐侯伐楚,還塞大隧,直轅冥阨。所謂「大隧」 ,即黃峴也。設巡檢司。大勝關 ,在縣南一百四十里。明太祖常駐蹕於此,有御製詩,見《藝文》。

大通橋 在縣南門外。舊為柴橋。明景泰元年,知縣劉恆築石為基,布以木板,後水漲,橋壞。弘治十三年,知縣楊鉞重修,名「大通橋。」 尋復壞。嘉靖四十年,知縣陳思武重修,視舊高大完固。明太祖微時,元夕過此,賦詩。

攀龍橋 在縣西北,舊名「太平橋。」

馬寨河橋 在縣西五里。

彭家橋 在縣西二十里。

徐家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

女兒橋 在縣南八十里。

定遠橋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

欄杆橋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

子路河橋 在縣西南三十里。

梅花橋 在縣南一百里。橋石方廣數丈,有白石理數十條,形如梅幹,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