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9 (1700-1725).djvu/3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七十一卷目錄

 汝寧府部彙考五

  汝寧府學校考書院附

  汝寧府戶口考

職方典第四百七十一卷

汝寧府部彙考五

汝寧府學校考書院附   府志

本府

汝寧府儒學 「舊在府治西南。金皇統間,建為蔡州學。元陞州為府。知府耶律文謙以地狹隘,徙建府治東南。後燬於兵。明洪武六年,通判董渙重建。正統間知府李敏。成化間知府張倫、錢鉞。弘治間知府蔣昇。正德間知府畢昭、姚文淵、馮志。嘉靖間知府來敏、王崇古。萬曆間知府宋豸、李日文、蘇光泰,推官熊尚文解」 《經雅》。天啟間知府王建和,崇禎間知府劉民悅相繼修葺。

皇清順治四年,知府黃登孝、推官徐文蔚。順治十八

年,知府金「鎮」 ,康熙庚午年,知府何顯祖重修。

文廟大成殿、以祀孔子。其祭用春秋仲月。其日用

丁,其牲帛、祝詞及奠獻俱如制。前為戟門,為泮池,為櫺星門、文昌閣、魁星樓。泮池東為名宦祠,西為鄉賢祠。崇禎十五年兵燬。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府金鎮重建「明倫堂」,堂後為「敬」

一亭內立明世宗御製《敬一箴》及視、聽、言、動、心五箴碑。亭後為尊經閣,以貯制書。堂左右列四齋:曰「志道」 、曰「據德」 、曰「依仁」 、曰「游藝」 ,以為諸博士弟子員游息之所。其祭器、樂章,皆知府錢鉞釐正。兵火之後,祭器散失,知府金鎮、何顯祖俱為更置。

啟聖祠 文廟東。明嘉靖十年建。

朱子祠 在明倫堂西。明末寇燬,康熙元年,知府金鎮重建。

文昌閣 在櫺星門東

各州縣

汝陽縣儒學 。元知府耶律文謙因金蔡州學舊址修建,在縣治西南,燬於兵。明洪武八年,知縣楊補之重建。後知縣鍾原亨徙建於縣治東南。成化八年,取其地建「秀王府。」 九年,提學副使陳選檄知府張倫徙建於縣治東,即今基址也。日久圯壞。萬曆二十四年,知縣岳和聲修。

皇清順治三年知縣楊義,九年知縣劉瑞十五年知。

縣紀國珍相繼增修

文廟 ,明季燬於寇,順治三年,知縣楊義重修。

明倫堂 :明季燬於寇。順治九年,知縣劉瑞「重建。」

啟聖祠 文廟東北隅。明萬曆三十二年,知縣王萬祚建。順治九年,知縣劉瑞「重修。」

名宦、鄉賢二祠 戟門外左右。明萬曆二十六年,知縣岳和聲創建。

朱子祠 在儒學門內。明萬曆二十四年,知縣岳和聲建。

魁星樓 在櫺星門內東。明萬曆三十四年建。上蔡縣儒學 在縣治南,即元時故址。明「洪武四年,知縣楊允中重建。嘉靖二年知縣傅鳳翔重修。萬曆十年,知縣王宗孟增修。」

文廟 。歲久傾圮。順治九年,訓導王國寧重修。

明倫堂

啟聖祠 在文廟東。明萬曆間,知縣王宗孟重修。

名宦、「鄉賢」 二祠 在戟門外左右。明萬曆十年,知縣王宗孟創建。明季燬於寇。順治十三年,知縣趙聯齊重修。

魁星樓 在啟聖祠前。明萬曆十年,知縣王宗孟創建。樓形八方,以象八卦,頗稱偉麗。明季燬於寇。順治七年,知縣管起鳳以東南隅敵樓改作焉。

新蔡縣儒學 舊在縣東門外。元大德八年,知縣李演建。明洪武十一年,知縣應宗毅重修。嘉靖三十四年,知縣朱茹徙建於城內東南隅。明季燬於寇。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鍾諤,十三年知縣譚弘憲,相繼

增修

文廟 。順治五年,知縣鍾諤重修大殿。十年,知縣

譚弘憲更修兩廡及祭器房。

明倫堂 :順治十年,知縣譚弘憲「重建。」

啟聖祠 在文廟東北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