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1 (1700-1725).djvu/8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太白廟 在縣南二十里。

興平縣

社稷壇 在城西北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城南。

邑厲壇 在城北

東嶽廟 在縣東郭。宋真宗祈嗣于此。

成湯廟 :在縣西北二十里。始建之義無考,後人遂名其地為「湯祀鄉。」

漢高祖祠 在縣東南二十里樊噲城北。漢武帝廟 在縣東北一十七里。知縣章評修,今廢。

韓信廟 在縣東南一十五里。

崔府君廟 在縣東關

丁蘭廟 在縣北五里,知縣苟汝完「重修。」 臨潼縣。

社稷壇 在西郭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南郭外。

邑厲壇 在北郭外

龍淵廟 在縣西北二十里。祀漢武帝。

漢二忠祠 在新豐鎮東,祀漢張良、樊噲。高陵縣。

社稷壇 在接蜀門北百餘步。明洪武初,二壇分祭,至八年始合為一里。社稷壇在各里,而郭下里者,在接蜀門外關王廟前西偏,然久頹廢,知縣鄧興仁皆重建之。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迎翠門外東偏壝中,南面。木主三,并城隍也。然亦久頹廢,知縣鄧興仁皆重建之。

邑厲壇 在通遠門外正北一里。鄉厲壇在各里郭下。里者在距河門東北百餘步,俗稱「白骨祠。」 然久頹廢。

三皇廟 在距河門外三里,蓋宋、元時建也。明成化年重修。

東嶽廟 在通遠門內東。

鹿臺神廟 在西南三十里鹿苑原上。佐軒轅破蚩尤者。又旁有雷石風洞,俗名「雨磨」 ,禱雨多應。里人奉祀。

晉文公廟 ,在通遠門北三里。公為公子時,出亡在秦,秦康公送至渭陽,作《渭陽篇》,故有廟。齊大夫廟 ,在接蜀門西南八里,祀晏嬰。漢景帝廟 ,在鹿苑原上。

唐鄭國魏公廟 在接蜀門西南十五里,祀魏徵。

上騎都尉馮公祠 ,在縣西南七里。門額曰「護國。」 西齊王廟,俗曰「府君廟。」 有閻朝隱撰《紀孝碑》。西平王李公祠 ,在迎翠門南十里,渭橋北百餘步即墓前。唐裴度撰碑,柳公權書,春秋致祭。呂文簡祠 ,在縣南,祀侍郎呂柟。

鄠縣

社稷壇 :「在城外西北隅。」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南郭門外。

「邑厲壇 」 在北郭門外,三壇知縣康天爵修葺。太公廟 在城東北,張宗孟建。

程明道祠 在縣治南。明洪武二年,巡按李瀚建,翰林學士王鏊《記》。

李靖祠 ,在縣南三十里。

藍田縣

社稷壇 :在城西門外偏北。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東南。

邑厲壇 在北關《演武場》後。

三皇祠 ,在縣北三十里。祀華胥氏、伏羲氏、女媧氏。蓋伏羲、女媧皆華胥氏所出,故祀于故里。風后祠 在城中,即金山廟。

東嶽廟 在縣東街

龍王廟 ,在灞河西岸。

荊軻祠 ,在縣北二十里。

關帝廟 :在南門外。明萬曆十七年,楊培建。二十二年,陳一夔、三十一年,王邦才重修。

唐孫真人祠 舊在縣南十里輞川口。明嘉靖二十二年,邑人榮寀別築於縣東白馬坡。萬曆三十年,王邦才又拓大之,給官地。今北關外亦有祠。

韓文公祠 ,在縣東南九十里。

顏魯公祠 在藍橋。明天啟六年,知府鄒嘉生建。又置民地一十九畝,以為祭田。在普化寨。每歲春秋二祭,有碑。

晉公廟 凡二:一在縣東三里,一在縣西三十里,祀唐裴晉公度。或曰「祀晉公重耳。」 未知孰是。王右丞祠 ,在輞川鹿苑寺。

宋呂氏祠 在縣北五里,舊無專祠,明成化十九年,巡撫阮勤始聞之朝,即其故地建祠,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