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1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朝邑縣

社稷壇 在縣西北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東南。

邑厲壇 在縣直北,三壇繚以周垣,宰牲有所,勒有《高皇厲鬼碑》。

東嶽行祠 在西原上

漢高帝廟 在柳村

漢武帝廟 在上官村

表忠祠 在城東北隅。祀高御史翔。

三烈祠 在城西北隅。祀劉烈女、李烈女、張烈女、任世威妻閻氏、王思謙妻楊氏、何大慶妻翟氏、韓登第妻高氏、楊專妻張氏附。

郃陽縣

社稷壇 在縣治西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治南。

邑厲壇 在縣治北

「太任」 、太姒二聖母廟 在夏陽鎮。

大禹廟 在縣西南三十里。

伊尹祠 ,在縣東四十里。「耕有莘野」 ,即此。漢武帝廟 在梁山。

羊角哀祠 ,在縣東三十里。

韓山奕應侯廟 在縣東一里。

晉文公廟 ,在縣南三里。

澄城縣

社稷壇 :「在城外西北隅。」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郊。俱知縣徐效賢申建如制。

邑厲壇 在縣北郊

伏龍廟 ,在縣南五十里。漢時穿渠得龍骨,遂立廟。

商山神廟 在縣北三十里。

浮澤帝廟 二:一在義合村,一在南雷村。韓山奕應侯祠 二,一在南郭外,一在杜社村。高柏成廟 二:一在縣東南,一在西夏村。鄭艾楊祠 在西郊外,一祀鄭楚相,一祀艾元老,一祀楊季琦。

漢文帝廟 :在西觀村。

漢武帝廟 在良輔村

武安君廟 :在武安村。

唐魏鄭公祠 在南門外,宋縣令張綱建。延恩祠 在預備倉東,祀兵備副使張禴,配以指揮關鍵張潛。

追思祠 在倉西,祀徐效賢。

師節婦祠 :在南雷莊。

白水縣

社稷壇 在城西北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城南。

邑厲壇 在城北

倉帝廟 在新城內。明萬曆乙未,知縣賈熙載移建黃龍山,陵前,春秋致祭。

《雷公廟 》二一在大雷祥村,古碑光映數里。一在小雷祥村,毀於地震。

《拾遺》廟 因兵燬,鄉人建祠,塑十婦像,呼為十姨。至金令陳炳掘得詩碑,乃杜甫廟也,遂毀像祀甫。今廟廢,移碑於文廟門下。

五龍廟 在龍山,隋時建。

韓城縣

社稷壇 在縣西北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東南。

邑厲壇 在縣直北

河瀆廟 在縣東五里漁村。宋大觀初,因「河清」 敕建,有《碑記》。

神禹廟 在龍門山,有碑記。

韓山、弈應侯、公孫杵臼、程嬰三廟 以上俱在保安村。

陳平廟 在東關

吳王廟 在縣東南三十一里。

韓侯廟 在縣北門外

法王廟 在縣北三十里西莊。

郭子儀廟 在縣北七十里。

蘇武廟 在縣西北姚村。

太史公祠 在縣南二十里,宋靖康元年修。《伊陽記》。

華州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州厲壇 在城北,制與社稷壇同。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制祭無祀。鬼神祭用常服。」 東嶽廟 在州東關。

少華山神廟 在州東關。舊廟在喬家村。「移山廟 ,在州東南一十五里。宋封顯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