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5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年代。日月山中舊物,所存惟此。其塔八方不刻佛頂首陀羅尼,二塔皆同。按《契經》,陀羅尼者,此云總持,其曰廣曰普者,《顯密圓通經》謂陀羅利益有十,如護國壽民、時和歲豐、疾疫刀兵、惡獸鬼魅,五無間,十惡逆皆滅,故云廣普也。曰「真身」 者,陀羅尼乃三藏之祕密,佛之真身所在。又凡寶塔中皆有多寶佛真身也。又按佛塔,有生身、碎身、全身、真身者,《成論》云:「成如實道,來成正覺。」 此真身如來也。合三說而真身之義得矣。塔上所鐫佛皆梁像,此或惠理之後大朝僧所為耳。其無歲年者,豈以朝梁暮陳故耶?

照佛鑑 《寶逵遺跡》云:「遇一僧囊中取一鑑,曰:『要知貴賤修短,佛法興替,以此鑑焉。故曰照佛鑑也』。」

《印沙床 》亦寶逵遺跡。

「直指堂印 」 ,銅鑄,宋孝宗時賜。

范公床 在靈隱方丈,乃用貞所造。用貞乃范公孫也,或云在中天竺。希文蒞杭州時所遺鐵鑄水缸 猶存。

《龍文拜石 》。有龍鱗隱現石中,長八尺,闊六尺。《薦福石馬》二 ,乃吳時前物。鞦轡光瑩,每夜馳驟。本薦福寺之物,後移於靈隱。

「覺王寶殿 」 ,理宗御書。

「妙莊嚴域 」 ,理宗御書。

延賓水閣 在寺門東,背山而臨水。

「百尺」 彌勒閣 寺東廊外。

《一笑軒 》孝宗御題。

《五松 》以上俱在靈隱寺。

金光明懺堂 宋建炎三年,帝狩台州,至金鼇山,寂然空靜,惟聞廣殿香清。有白髮老僧禱諸天佛前,憂時保國,語意誠篤,帝悅而問之,對曰:「此護國《金光明三昧懺》也。」 是後駐蹕杭州,靈隱諸巨剎咸賜金帛,修《金光明懺》。

杜明甫宅 在飛來峰

丁翰之宅 在「飛泓洞。」

《顛仙廬 》,顛仙姓鄭,在呼猿洞口。

「丹竈堂 」 ,葛翁煉丹之所。思真堂 ,晉許邁宅。

九師堂 一曰「隱居堂」 ,後漢陸緯建。緯字文該,隱居玆山,學《易圖》淮南王劉安及九師像以祀之,故曰「九師堂。」

飯猿臺 ,在呼猿洞口。廣丈許,高二尺。僧知一居此,畜猿,好事者每來賜猿食,故名臺。

《岣嶁山房 》一名「慎庵。」 在靈隱𡼏西,李元昭結廬於此。

肅儀亭 宋淳祐中,僧元淨建。元淨,即辨才也。雪坡亭 ,《天竺志》云:「東坡訪辨才適雪,因構亭崖下,名之。」

植杖亭 宋政和五年,太守李學士偃訪宣梵珍法師,珍已下天竺,相遇,植杖立談,因建亭,表之曰「植杖亭。」

謝屐亭 宋宣梵法師靜處觀堂,陟西峰之麓,石磴盤紆,出入必三休焉。喜著屐,因以名亭。雙檜 在白雲峰右。雙檜峰上,道翊常趺坐其下。

《斑衣園 韓蘄王別墅》。

辨才手植山,茶 在雲液池。

明祭酒馮夢禎「快雪堂 」 ,今為司農嚴沆別墅。夢禎有《快雪堂記》。

小新堤 宋淳祐中,趙與𥲅建,亦名趙公堤、學士溝 。元時西湖堙合,好事者疏之,以通小舟。集賢學士揭曼碩見而助之,因名「學士溝」 ,曼碩自為記。

西湖書院 《西湖志》曰:「明成化間,布政使甯良等建之,以居大理卿。郡人夏時正即太乙宮故址建書庫,捐贍田,以待四方學者。」

葛仙翁虯松

永寧崇福院 即小隱園。宋內侍陳源外宅,亦名適安園。後獻重華宮,為小隱園。孝宗撥賜張貴妃。源貴幸時,梯山駕壑,窮極精麗。近世所傳《菊花新曲》,破正其園所製。

隱秀齋 《東坡書》:「趙德麟改資國園,即履泰將軍故宅也。」

「羊角埂 」 ,自溜水橋北栽楊至乳臺渡口,延袤十餘里,介東西馬塍之間,其形如羊角。

自然堂 吳選部建。《西湖志》曰:「有隱者結茅於此,額曰『自然』,尚高志也。」

無倦堂 《仁和縣》舊治,在今縣治北。宋淳熙十一年,令陳鞏建,今廢。

安敬堂 仁和在吳越時為錢江縣,與錢塘皆附郭。太平興國三年,錢氏奉圖籍入朝,改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