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9 (1700-1725).djvu/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卷目錄

 衡州府部彙考九

  衡州府風俗考

  衡州府祠廟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九卷

衡州府部彙考九

衡州府風俗考        府志

本府。衡陽縣附郭。

《周禮正南》曰:「荊州,其民一男二女,畜宜禽獸,穀宜稻。」

《漢志》:「古稱楚俗,火耕水耨,民食魚稻,以漁獵為業,果蓏臝蛤,食物常足。故啙窳偷生,而亡積聚,飲食還給,不憂凍餓,亦無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祠。」

《南齊志》:「湘川之奧,民豐土閒。」

劉禹錫云:「瀟湘間無土山,無濁水,民秉是氣,往往清慧而文。」

《寰宇記》:「地有舜之遺風,人多純朴。」

《桂陽郡志》:「淳朴近古,畏法少訟,俗重喪祭,士少宦情。」

《方輿勝覽》。「俗尚農桑,民知教化。」

《輿圖志》:「地僻民淳,事簡易治。」

《舊志》:土曠民窳,安土重遷,不能逐什一之利,終歲勤動,退而食其土之毛。公家之賦亦取足其中,以故閭里絕無高貲富人家

冠婚、喪祭之禮明萬曆庚辛間,李斗野太守曾刻《四禮簡儀》以訓衡民,一時翕然從之。久之,寖忘其故,迨更喪亂,冠祭禮少有講習之者,惟婚禮尚存。其略如聘婦之初,壻家書年庚於紅牋,以箔金貼之,侑以縑、帛、釵、釧、䴵果、鹽、茶、喜絲之屬,託媒氏致之。婦家,婦家書年庚於綠牋,亦以箔金貼之,飾衣巾、襪履為報,或以銀造成牌式,上鐫年庚,兩姓相遺。間有彼此通三代籍貫者,名曰「撥」 八字。此納采問名之大略也。將婚之先,壻家諏吉,倩媒通之,婦翁亦以縑帛、綵布、簪珥、酒果、雞豚之屬佐之,婦翁可其請,詶之如其禮。此請期納吉之大略也。新婚之日旭旦,壻家飾綵輿鼓吹,籠家鵝代鴈以行,壻御輪至婦家先歸。比輿至門,巫者一人引壻入花燭處,新婦出於帷合巹,謂之「飲交親杯。」 飲畢,授壻綵,使作同心結。巫者以果撒帳,致祝詞。祝已,壻同新婦入於帷,名曰「坐帳。」 古有廟見禮,今無家廟。聚舅姑伯叔妯娌於堂,拜之,名曰「拜堂。」 歸女之日,母必往送之門。諸姑姊姒有與偕者,亦倣古鞶申之意。壻家留宴,肆筵飣座,禮飲終日而撤。大約婚嫁多在三冬,非如《周禮》仲春會男女也。此則親迎奠鴈之大略也。

《喪禮》:父母沒,殮於寢,殯於堂,復於門內外,以訃告於三黨。三日內,孝子成服,衰絰、苴杖、期功緦,皆服其服。三黨朋儕咸弔,擊嚴鼓於喪者之門,孝子稽顙苫次,致縑布於弔者,名曰「開堂。」 好作佛事,以七日為首,七至於七七,請僧作功德超度。以竹片為箱形,糊以紙,實錢其中,謂之篢蓋俗云:「人死七日則過一閻羅,至」 五七,則云「過五殿閻羅」 ,誦經禮懺,召亡破獄,或建水陸無遮大會者。此從來已然,今未革也。

卜地而葬,好聽形家言,擇風水之區,兼信陰陽避忌,如空亡《地官符》之類,有犯不祥者,至停棺數歲不窆。冥器之屬,如衣冠輿馬方相,咸以紙為之。或為男女形,捧槃執帨侍立之狀。發引前一夕,鄰里親黨,醵金治具,集喪次懽飲,名曰「坐夜。」 或呼梨園演孝戲,挽郎唱夜歌,如薤露之節,曰「節哀。」 輤車發,題素旐於柩前,謂之「名旌」 ,又以紙作旛幢導之,親友白衣冠以從,桑門鐃鼓隨其後,以帛結羃加柩上,曰「材罩。」 繽紛陸離,頗費物力。

歲時伏臘祀內神,禮也。吾衡庶民家,中堂必設福神,反以先祖木主陪列,不得正位,亦習俗也。楚俗尚鬼,讀《騷》可見,而衡尤甚。凡有病者,多疑鬼物為祟,必邀巫覡禳之。所祀之神,有樟柳雲魈之名,古祀典所不載也。

衡士素以廉隅自飭,故恬退醇謹者多。一經課塾,蕭然安之,無奔競功名之能。自戈鋋雲擾,儒冠不堪溲溺,人人決踵露肘,縱好學深思,而家無斗筲,安事鳴琴?文墨之風,為之少歇。順治甲午以前,應鄉試者寥寥,故登賢書者少邇郡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