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9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湘山寺 在縣東城內盤龍山下。寺創於唐天祐年間,元泰定時重創。明景泰壬申蕩於火,天順時再建。

至聖禪寺 ,在縣東大義山。釋淨訥受弁山瑞白法印,卓錫於此,創成法社,構造藏經閣、千僧鍋。師弘宗教,歷二紀,註刻《法華》《楞嚴》等諸經。原宗辨謬,法嗣三十三人。智纘為入室,縣令張芳撰碑記,宗人府丞高珩題曰「獅子窟。」

資福寺 在城西半里,久廢。今知縣張問明重建。

浯州寺 在縣西三十里。

景星寺 在縣東檞林堡。

龍王寺 在縣西十里

東塔寺 在縣南石羊堡。

高山寺 在縣南官板堡。

東城寺 在縣東檞林堡。

松林寺 在縣北二十里。

蓮花寺 在縣東枯江堡。

西巖寺 在縣西三十里。

煙竹寺 在縣西東塘堡。

羅江寺 在縣西西陽堡。

多寶寺 :在縣東檞林堡。

觀音寺 在縣南官板堡。

漿田寺 在縣南官板堡。

萬福寺 久廢,康熙九年,知縣張問明重建紹聖寺 在縣南法雲山,距城三十里。僧智賢創建。康熙十二年,迎義山嫡嗣第二代住持智纘禪師住錫。師係江南世族,明末致仕高隱,慧業超群,緇素依止,遂成法社。著有《語錄》、詩文行世。

龍王寺 在縣西十里東塘堡。景泰三年,僧克顒募修。

北真觀 :在城北。康熙二年,道士徐元遴募貲創建。

金龍觀 在縣南石羊堡。

清溪觀 在縣北枯江堡。

千華林 在城南二里

玉潔林 在縣南一里

祗樹林 在縣東二十里,地名「高嶺」 ,僧念持募建。

王多林 在縣東五里,地名曲潭橋。庵主李良標、良樞、長舒、長秋、長旦、山主李廷鶴同建。「繼學林 」 在縣南二十五里。順治十年,僧莊實、山主、崔、吳二姓同建。

繼賢林 在縣東二十里。於順治十年,僧慧珠、徒本能,同建叢林一所。山主鄧智建。

白衣庵 在湘山寺後。明崇禎初建。康熙七年,知縣張問明改建後殿。

五臺庵 在城東二十里。

寶林庵 在城西十五里。

大園庵 在城南二里。康熙八年,知縣張問明修建。

法雲庵 ,在縣南二十里。順治十二年,僧募建「直指庵 」 ,在縣西六十里小祗園。僧智踊開蓁闢莽誅茅,結小庵,並置常住田若干畝。

皇清初。智恬弘建叢林。恬受三昧和尚戒。後得法於

《義山》「卓錫茲地。」

西蓮庵 在縣東六十里。於順治四年青原下智達創建叢林,嗣法於大義山,有語錄流行。地藏庵 在縣北四十里,地名涼水。麂角峰下山主劉登瀛建,豎額曰「小鹿苑」 ,為要路接眾之場。康熙十一年,有住持僧燦,係南嶽荊紫峰法嗣。領徒德恆,苦志焚修,募建精舍,塑地藏像,改名地藏。禪林大興,接納緇素絡繹。

觀音庵 :在柏坊驛。兵憲彭而述、知縣張芳有詩。

永福庵 在縣北十五里烏紫峰下。係義山法嗣智琮募建。

鎮寧庵 在縣北二里

泉峰庵 在縣南三十里泉峰之嶺。

廣濟庵 在縣南四十里。順治七年,僧匡維募建。嗣法義山。

蟠龍庵 在縣西二十五里。阮公志道建。「棲隱庵 」 在縣南三十里。順治十八年,僧了然募建。嗣法於義山。

萬善庵 在縣南三十里。順治十四年,道元僧募建。

法會庵 在縣南二十里。崇禎十年,僧渡洋募建。

東華庵 在縣東三十里。康熙九年,禪僧德湛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