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0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遇於書館,張語:「往曾相識於唐俞家,今三十三年矣。」 因各言出處,張曰:「某居武陵,武陵舊跡可具道。始陶潛為《記》與詩,其後往往賦詠不絕。君之仲父,昔嘗有作,聞君能詩,願賦一章,亦當買石刻置岩下。」 既重其意,許錄幼時所為五言。歸閱故稿,頗不愜心,遂別為一章,以塞張侯之請。

鹿為馬龍為蛇,鳳凰避羅龍避罝。天下逃難不知數, 入海居岩皆是家。武陵源中深隱人,共將雞犬栽桃 花。桃花記春不記歲,《金椎》日將博浪沙。亦殊啇嶺採 芝草,難與少長親胡麻。豈意異時漁者入,各各同問 人間賒。秦已非秦孰為漢,奚論晉魏如削瓜。英雄滅 盡有石闕,知慧屏去無年華。俗骨思歸一相送,慎勿 與世言雲霞。出洞沿溪夢寐覺物景都失同迴槎。心 寄草樹欲復往山幽草亂尋無涯。

《秦人洞》
黃庭堅

武陵樵客出桃源,自許重遊不信難。卻覓洞門煙鎖 斷,歸舟風月夜深寒。

《桃源行》
胡宏

北歸已過沅湘渡,騎馬東風武陵路。山花無限不關 心,惟愛桃花古來樹。聞說桃花更有源,居人共得仙 家趣。之子漁舟安在哉,我欲乘之望源去。江頭相逢 老漁父,煙水茫茫雲日暮。投竿拱手向我言,《桃源》言 說非真傳。當時漁子魚得錢,買酒醉臥桃花邊。桃花 風吹入夢裡,自與人世相周旋。靖節先生絕人世,奈 何記偽不考真。先生高步窘末代,雅志不肯為秦民。 故作斯文寫幽意,要似寰海離風塵。不然山原遠近 桃花開,宜有一片隨水從東來。嗚呼神明通八極,豈 特祕示桃源哉。我聞是言發深省,勒馬卻辭漁父回。 及晨遍覽三春色,莫使風雨空莓苔。

《桃源道上》
唐·庚

朝持漢使節,暮作楚囚奔。路入離騷國,江通款乃村。 垣牆知地濕,草木驗冬溫。寂寞桃源路,行人秖斷魂。

《善德山二首》
周必大

閑來楚望看江山。水闊分流又一灣。古剎經行修徑 裡。孤峰環繞翠筠間。昔人舊塔今雖在。道價高風不 可攀。因念叢林宛如舊。當年有願幾時還。

四望村深面面山,臨流田舍滿江灣。僧居樓閣翠微 外,人在煙波款乃間。露重天寒何太早,「橙黃橘綠已 堪攀。風光無限吟難盡,他日重來且暫還。」

《秦人洞》
謝枋得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 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來避秦人萬事休,鳥啼花落幾春秋。洞門深鎖無人 到,山自青青水自流。

《桃源行》
汪藻

祖龍門外神傳璧,方士猶言僊可得。東行欲去羨門 親,咫尺蓬萊滄海隔。那知平地有青春,只屬尋常避 世人。關中日月空萬古,花下山川長一身。中原到後 無消息,六朝氛塵徒感昔。誰教晉鼎判東西,卻愧秦 城限南北。人間萬事愈可憐,此地當時亦偶然。何事 區區漢天子,種桃辛苦望長年。

《和桃源圖詩》并序
王十朋

世有圖畫桃源者,皆以為仙也。故退之《桃源圖》詩,詆其為妄。及觀淵明所作《桃花源記》,乃謂先世避秦至此,則知漁人所遇,乃其子孫,非始入山者,真能長生不死,與劉阮天台之事異焉。東坡和陶詩嘗序而辨之矣。故余按《陶記》以和韓詩,聊正世俗之謬云。

嬴秦斬新開混茫,傲視前古無虞唐。《詩書》為灰儒鬼 哭,李斯秉筆中書堂。長城丁盡無還者,送人更至驪 山下。避世高人何所之,出門永與鄰家辭。入山惟恐 不深遠,豈是得巳巢於斯。來時六合為秦室,未審今 為何歲日。吏不到門租不輸,子長丁添更何恤。春入 山中桃自花,招邀飲侶傾流霞。男耕女織自婚嫁,派 「別支分都已家。誰泛漁舟迷處所,山門洞闢聞人語。 乍相驚問卒相歡,設酒烹雞講賓主。可憐秦事已變 遷,帝業初期萬萬年,猶道祖龍長在世,豈知異世早 三傳,鄰里慇懃爭餉餽,人情與世無相異,未信壺中 別有天。卻訝身游與夢寐,山花亂眼鳥哀鳴,數日留 連喜復驚,更從洞口尋鄉路,逢人欲」話疑非情。異日 扁舟欲重顧,水眩山迷紅日暮。後來圖畫了非真,作 記淵明乃晉人。

《桃川》
前人

流水桃花世已非,石林煙草尚芳菲。山中雞黍聊炊 午,眼底風塵且息機。聖世難招秦晉隱,野心獨愛芰 荷衣。尋真不遇空歸去,笑指秋風繞翠微。

《楚山春曉》
前人

霧散雲收宿雨乾,秦桃落盡曉風寒。晴山四望天開 畫,啼鳥一聲人倚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