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0 (1700-1725).djvu/4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沅州

東抵辰溪縣界,一百一十里。

西抵鎮遠界二百八十里。

南抵靖州界三百二十里。

北抵施溶溪長官司界,一百六十里。

東南抵武岡州界五百五十里。

西南抵思南府界九百三十里。

東北抵五寨長官司界二百一十里。

西北抵提溪長官司界,一百六十里。

自州至本府陸路三百三十里,水路七百二十里。

東西廣四百四十里,南北袤四百八十里。《黔陽縣》:

東抵辰溪縣界鄭家村一百六十里,到縣治二百四十里。

南抵會同縣界永樂鋪四十里,到縣治一百一十里。

北抵沅州界水寬鄉七十里,到懷化驛一百二十里。

西抵沅州界板山鋪五十里,到州治九十里。東南抵武岡州四百四十里。

西南抵天柱縣,三百三十里。

西北抵麻陽縣,三百里。

東北抵漵浦縣,三百二十里。

自縣至府水驛七程至

省「水路二千二十五里,陸路一千五百一十里。」 至

京師,水路六千九百二十里。陸路五千六百五十

東西廣二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麻陽縣》。

東抵辰溪界一百三十里,至縣治一百五十里。南抵沅州界五十里,至州治一百三十里。西抵施溪長官司界五十里,至銅仁府九十里。北抵五寨長官司界五十里,至司城八十里。東南至羅舊驛一百二十里。

東北至瀘溪縣橫坡九十里。

西南至晃州驛一百三十里。

自縣東至本府水路四百五十里,陸路三百八十里至

省「水路一千九百里,陸路一千五百里。」 至。

京師,水路七千八百里,陸路七千三百八十里。

東西廣一百八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

形勝附

本府。沅陵縣附郭。

侯加地云,內控諸蠻咽喉,匪此則商販不通;外為武陵障蔽,匪此則諸蠻逼境,末由安枕臥矣。第舟行則湍急險峻,水多亂石;陸行則重岡曲壟,車難方軌,為西南要害四塞之地。然而丘壑淵宏,峰巒嵷峻,多足以娛耳目而快遊觀。故就一郡志之,則有洪山疊翠,酉水拖藍,銅柱經霜,浮圖捍水,鯨閣曉鐘,虎谿雲樹;「偏巖垂玉偏巖洞今改玉華砂。井流丹,舊產砂,今絕井存。酉洞晴霞,壺頭夜月。」

瀘溪縣

《元和志》:「溪山阻絕,非人跡所履。」

深林絕壑,蜿蜒環繞,誠幽阻之區,蠻彝淵藪也。《郡志》據郡上流

前臨金橋,程登九萬,後枕台山,位近三垣。權峰東峙,馬腦西來,山旺而丁自壯。瀘江襟帶於西南,沅水瀠洄於東北。水聚而財不散,風氣攸鍾,觀者嘆為備美。

扼辰、漵二邑之水道,控鎮筸諸苗之咽喉。幽深阻絕,風氣攸聚。保障有方,則沅陵可恃以無恐。紀其勝,則有虎寨屯雲,馬巖渡月。雙洲列案,合水開帆。峿寺新篁,通橋疏柳。

辰溪縣

左顧則雙溪紆繞,前瞻則一水瀠迴。狀元洲屹立江滸,金雞觀環聳西隅,舟航車馬,絡驛境上。紀其勝,則秦人書室,果老丹池,雲鎖虞封,天開酉洞。瞿井流甘,沅洲瀉潤,雞巖映日,龜嶺橫江,漵浦縣。

在萬山中。「雲洞」 峙其左,盧峰矗其右,桃花掩映乎後,鳳凰翔舞乎前,兼以雙龍江為之襟帶,故其風氣磅礡滃鬱。萃而為勝,則「盧峰仙隱,漵水屈邅」 ,桃谷春風,桂坊夜月,蘆潭漁唱,櫟壟樵歌,「鷹渚迴波,龍堆積雪。」

沅州

《前續志》:明山鎮後,㵲水繞前,左山卑而直出,右巒高而重抱。

《湖北巨鎮》,「西楚上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