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0 (1700-1725).djvu/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三福地也。又山上有孤峰臨江,郡中勝概。一源寺 在府治十里車橋村,梁普通二年建,明末焚燬,今復重修。

二聖寺 在府治清平門外。唐同光間,副將沈如常疊砌石櫃,上設《觀音》二聖,以鎮水勢。宋乾道間重建,永樂六年重修,今復重修。

彰法寺 在府治七里橋東。周顯德五年建,明洪武元年修,後廢。

迴峰寺 :在府治東十里,為本郡,即《下關》石基上。

真覺寺 即「圓通寺」 ,在府治河水驛西三十步,唐同光元年建,今重修。

光福寺 在府治西南五里。宋建炎年間建。內有《沈公臺》石碑。

高陂寺 在府治西十五里竹灣邊。

木瓜寺 在府治東七里,元時建。

神鼎寺 在府治西三十里,郡人楊嗣昌重修。南湖寺 在府治西二十里,宋乾道四年建。道林寺 在府治南三十里,唐龍紀元年建。金剛寺 在府治西四十里。

觀音寺 :在府治北陽山東側,晉白鹿建,今重修。

洞泉寺 在府治陽山西側,今重修。

興國寺 在府治北大龍站。提督楊遇明重修。《後保寺 》在府治東三十里。宋淳熙間建,名「報恩寺。」 洪武初重建,改今額。

甘泉寺 在府治東六十里。宋寇萊公題三十字云:「庚申年秋九月,平仲南行至甘泉院。僧以詩板示征途,不暇吟詠,代記年月。」 後丁謂過此,有詩云:「翠影人疏度,波光琴瑟凝。帝家金掌露,仙署玉壺冰。曉井侵星汲,宵廚向月澄。豈惟蠲沛渴,灌頂助三乘。」

菩提寺 :在府治東北七十里,元時建。

崇福寺 在府治北七十里永受北村。

成都寺 「在府治北七十里。」

靜居寺 在府治北六十里。

法洪寺 在府治北八十里下新村。

永壽寺 :在府治北七十里,元時建。

馬照寺 在府治北八十里。元時建,明洪武二年重修。

文殊寺 在府治北八十里,今重修。

藥山寺 「在府治北九十里。」 今重修。

佛光寺 在府治西南五里,有沈約嘯臺。慈化寺 在府治西十里。

天慶觀 在府治西一里。唐時建,名「乾明。」 元末兵燹。今為道紀司。

報恩觀 在府治東一里。唐時建,宋高宗賜號「天寧萬壽宮」 ,孝宗改「報恩。」

光孝觀 元宋兵燹,明洪武甲辰年重建,正德十年重修。今有《道藏經》并《白玉蟾文集》版。修真觀 在府治西南一里,宋祥符間建,明洪武癸卯年重建,嘉靖十二年重修。

開元觀 在府治南五里。宋咸淳間建,明洪武間重修。

善德觀 在府治潛水橋南,宋嘉定間建。神仙觀 在府治北七十里洩陂村,唐時建,明洪武初重建。

道德觀 在府治河洑山,上臨大江,今改「太和觀。」

元妙觀 按《一統志》在府城北。

洞陽觀 在府治東三十里,宋咸淳間建。靈芝觀 在府治東七十里,梁大同七年建,以產芝而名。明洪武間重修。

修真庵 在縣內珠履坊。

桃源縣

勸善寺 在縣治東一里。宋乾道三年建。元末兵燹,明時間復修。

觀音寺 在縣治西一里。宋乾道間建,明洪武二年重修。

華嚴寺 在縣治東四十里末塘村。宋乾道間建,明洪武五年重修。

西禪寺 在縣東四十里鄒溪市後。

雙泉寺 在縣北七十里。

白崖寺 在縣西五十里。

茅葉寺 在縣西六十里,俱高橋村。

慈光寺 、餘仙寺 ,俱在縣西四十里。沙蘿村。鹹泉寺 ,在縣西六十里。

芭蕉寺 在縣西五十里。

巖溪寺 在縣西五十里。《俱土》東村。

象林寺 在縣西九十里西東村。

古城寺 ,在縣北一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