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3 (1700-1725).djvu/1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其常耳。「至於病事巫祝,少知藥餌;喪事浮屠,間用典禮。婚娶重在檳榔,加冠多從元旦」 ,其積習也。

容縣

《宋志》:「民醇事簡,人恥為非。衣冠禮度,並同《中州通志》」 :「習尚簡朴,器用無華。飯稻羹魚,有陂池山澤之饒。」

《圖經》「疾病不知醫,惟禱於神。」

「《春分方犁田》,夏月方種田。少用糞土,罕種早稻。收穫,群婦女而出,率以手掐掇其穟而棄其管,以便束斂。近城之野,亦有銍艾者,惟巨室為然。至於麥、粟桑、麻」 ,則多不樹藝,故於場圃之殖甚嗇。

岑溪縣

《通志》:「俗淳朴,不尚文飾,多務本,少逐末。居室竹椽茅舍多於瓦甓。飲食無水陸珍奇,布帛菽粟而外,文錦雕鏤,非所尚也。婚嫁不擇貧冨,但無子者多贅壻改姓為子,授其田宅,如嫡子同。或子死者,間以媳招夫入門,名為繼子,亦授田宅,鄉曲習以為常。喪葬稱家有無,多為佛事追薦,近年無久喪不葬者,祭祀以清」 明、中元二節為期,上墳設祭,無家廟奉享。初葬時,親友多致奠,為誄以祭之。治儒業者,皆紳士家子弟,鄉民俊秀亦有習之者,如有不成,則為僧、道、書、算之流。岑民雖貧,亦有田數畝,無兼并之患。工作者惟竹工、木工、坭工、鐵工,僅充器用。商賈自日用飲食外,無奇貨,又皆肩挑背負,又無豪啇巨販。至獞,俗則與猺大異。多冷食,不喜火食,言語拗僻。編民不甚諳文身,嗜刀弩,山栖露宿,不畏嵐瘴。猺性好劫掠,初以獞屯而禦猺,後猺盛而侮獞。然各恃藥弩為長技,往往相敵,不相上下。獞人間有為蠱藥名「跳生」 者,中之腹脹,能斃人。經其地者勿啖冷飲食,或先食吳茱萸以辟之,則不為害。然非有仇恨,亦不下毒。先年有司訪而治之,今其風頗息。獞人固守其獞俗,不遷於民,猺人固守其猺俗,不遷於獞。鄉民有嫁於猺,而猺無嫁於民者。

懷集縣

《縣志》:懷俗,婦人多岸髻方領。崇禎十四年,知縣李盤蒞任禁革,始翕然改妝。凡僑居懷土,買田立籍者,俗稱曰「畸零。」 與懷民婚友相親,輸稅納賦無少異,有定自

皇清初年者曰《落山民》,有奉調守禦而領田正戶者。

曰:「軍民二籍」 ,咸安於俗,且載版章。閩、楚之人客居於懷者,多僦地種藍,每挾詐搆訟,大為懷民之害。

立春 前一日,集文昌書院祭芒神,男女簇觀撒菽粟,謂「祈豐年、消痘疹。」 厥明行鞭春禮。上巳 為元帝誕日,士民畢集「登雲觀」 ,賀神酬願。

清明 插柳門楣頭,每簪花謂之《記年》。

重午 ,製龍舟於南溪競渡,為奪標戲。飲蒲酒,調以雄黃,名曰《辟災疫》。

中元 俗呼為《目連節》。

重九 ,士民俱集登雲觀登高,以是日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少長傾城而出,賽神酬愿,皆用火砲作會。飲酒至暮方歸,視上巳更盛。

臘月念四日 ,俗云「送神朝天。」 其餘節序習尚,與府俗大概相同。

博白縣

《蔡絛叢談》:「俗反淳古,且多長年。」

《方輿勝覽》。「知學務本。民俗儉朴。」

白邑為中州僻徼,故民多朴茂。士尚氣節,惟事耕讀,不務商賈。婚姻初用檳榔,喪葬循禮,惟士大夫行之。奉佛齋僧,在尋常尤所不免。至有自毒輕生,慣捏詞訟,游手賭博,恬不為恥,則因邑本荊揚裔土地使然也。

北流縣

《縣志》:本縣由宋迄明,至於

《皇清》至治累洽,自近而遠。故士業於學,農力於田,逐

末者少,務本者多。歲時不競奢侈,姻禮悉遵典制。婦女勤績紡,士民畏刑獄。若夫喪用浮屠,病專祈禱,用艾灸不用藥物。行或木屐,或跣足裸赤而不斂飭,俗習之陋,未能盡革。此又魯人獵較之意也。

陸川、興業、鬱林諸州縣,其俗多與《府俗》同,故不贅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