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3 (1700-1725).djvu/1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寶寧觀 :在城內。耆民莫漢寬建,今廢。

六祖庵 在河南,一名「石井庵」 ,以旁有石井泉也。崇禎十四年,知縣李重建,有《記》。

鎮安宮 在獨周里潭變村。

真武宮 在縣治北。祈禱雨澤,縣官率屬詣焉。觀音樓 在上郭三江渡,濟川亭上。

鬱林州

寶相寺 在州東南

元妙觀 在城南門外

博白縣

普明寺 在縣治東。唐元和間建,今廢。

宴石寺 在城西南六十里。五季太守劉崇遠建。

報恩寺 在縣治東,基址尚存。

元妙觀 在城東,本縣習儀之所,舊名「天慶」 ,祥符二年改,萬曆三十四年,知縣譚岳修。

紫陽觀 ,在縣西南六十里。

玉皇堂 在縣北

北流縣

壽佛寺 在縣治東北,元至正建。明萬曆年重修,今改名「祝壽宮。」

韜真寺 在勾漏洞

元妙觀 在壽佛寺西

靈寶觀 ,在勾漏山,觀後石峰有二石室,曰「太陽」 、「太陰」 ,南漢時僧修。

韜真觀 ,在勾漏山南,漢時建。宋吳元美以巫山寨真武嶺、寶圭、白沙、玉虛、玉田四洞,獨秀普照三巖,靈寶、韜真二觀,共為勾漏十景。

陸川縣

報恩寺 在縣北

元妙觀 ,在報恩寺東。

「三教堂 」 「在城南。」

興業縣

慶元寺 在城外。凡祝聖、迎詔,俱在寺內。真慶宮 在縣治西石嶷山前。祀元帝於宮內。邑明經何生建塔於石山後,知縣熊惟伋謂其有礙於風水,遂毀。

觀音閣 在縣西街

梧州府驛遞考        府志

本府。蒼梧縣附郭。

府門驛 在德政門外。驛丞一員,水夫七十三名。

龍江驛 在縣西北。驛丞一員,水夫二十二名。本縣驛傳銀原編五百九十八兩一錢九分二釐有奇,今實編五百三十三兩三錢九分二釐八毫。內所役夫,遇閏加編。

本府遞運所水夫六十名半,共銀一百九十七兩四錢,內改道、府公費六十一兩一錢,內除道、府公費銀一百三十六兩三錢,遞年解府支應。龍門驛夫銀共二百五十二兩五錢九分二釐八毫,內改道、府公費七十五兩零二分。

龍江驛夫銀,共八十三兩四錢,內改道、府公費二十二兩一錢二分。二驛額編夫銀內除道、府公費銀二百三十八兩八錢五分二釐有奇,遞年解府支應。

府門鋪   ,車埇鋪 ,二鋪俱東接封川。新興鋪   ,黃塘鋪   ,思祿鋪。

富雷鋪   ,大寒鋪   ,古眉鋪。

新鄧鋪   羅粒鋪 以上諸鋪俱南接藤縣。

新塘鋪   ,抱村鋪   ,印山鋪。

宿子鋪   ,柏梯鋪   ,降峒鋪。

山心鋪   ,高橋鋪   ,譚府鋪。

浮水鋪   ,岐車鋪   ,竈田鋪,高塘鋪   ,蛇塘鋪   ,三鴉鋪 以上諸鋪俱北接賀縣界。

藤縣

藤江驛 在縣南門外。驛丞一員、漿夫四十七名。

黃丹驛 在縣西。驛丞一員,漿夫三十八名。金雞驛 ,驛丞一員。萬曆九年裁革。

雙競驛 驛丞一員。崇禎三年裁革。

本縣驛傳銀:原編四百四十五兩六錢四分;今實編三百九十五兩四錢六分八釐二毫。內:漿: